目录
22 关系: 劉綸,崔述,庐山市,廣州市培英中學,國朝詩人徵略,周茂源,王昙,红楼梦,燕台七子,落星墩,裕鐸,趙翼,黃開基,黄培芳,蘇六朋,邓大林,臺灣府知府,陳履和,陈澧,陔餘叢考,清史稿,清代學者象傳。
劉綸
劉綸(,康熙辛卯九月二十七日-乾隆癸巳六月二十三日),字如叔,又字眘涵、宸翰、慎涵、慎翰,號繩菴,又號繩庵、春涵。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文定”。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詞人,擅長古文辭。.
查看 张维屏和劉綸
崔述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府魏县(今河北)人。.
查看 张维屏和崔述
庐山市
庐山市,原名星子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九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庐山南麓、鄰鄱阳湖西岸,是旅游名市。 总面积为894平方公里(2005年),截至2011年末人口为26.4万;市人民政府驻南康镇。市城有周瑜点将台,五老峰下有白鹿洞书院。温泉镇的泉水有天然硫磺矿,水温在70-90度。江西省工人疗养院就设在温泉。秀峰风景区内的瀑布因诗仙李白作《望庐山瀑布》而老幼皆知。金星砚制作技艺被收录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Ⅷ—76)。 1975年星子县宋墓出土《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被认定为海内孤本。2008年,据此重编的两部古籍善本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查看 张维屏和庐山市
廣州市培英中學
广州市培英中学(曾命名广州市第八中学),其校本部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芳村白鹤洞,是当地名校,邻近广州市真光中学。广州市培英中学在白云区亦设有太和校区。.
查看 张维屏和廣州市培英中學
國朝詩人徵略
《國朝詩人徵略》,有兩編,一編60卷,二編64卷,清張維屏輯。 張維屏喜誦古人詩,讀其詩即欲知其人。嘉慶、道光年間開始收集詩人逸事。全書分《國朝詩人徵略》和《國朝詩人徵略二編》兩編,其中《初编》寫定於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共60卷,收入清代诗人929家。二編寫定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64卷,收入清代诗人258家,有重複者。有清道光十年刊本。 Category:清朝史书 Category:清朝典籍 Category:中国传记 Category:清朝詩人.
查看 张维屏和國朝詩人徵略
周茂源
周茂源(),字宿来,号釜山。松江府华亭县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出生,早年參加幾社,与夏允彝、李雯友好,顺治六年(1649年)己丑進士,授刑部主事,转郎中。曾在河南判案,平反冤狱有一千件之多。官至浙江处州府知府。工於詩,為燕台七子之一。康熙二年(1663),去职归里,康熙十六年(1677年)卒。有《鹤静堂集》十九卷。有子周纶。.
查看 张维屏和周茂源
王昙
王昙,又名良士,字仲瞿,号瓶山,浙江秀水人。.
查看 张维屏和王昙
红楼梦
《紅樓夢》,中國古典長篇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別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緣》;故事是從女媧補天時所剩下的一塊石頭講起,因此又名《石頭記》。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甲辰梦序抄本)。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刷(程甲本)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成为通行的书名。 原本前80回尚存。全本回數問题有兩说:据脂砚斋批语,應少于114回;而据高鶚、程偉元的版本,共120回。後來高鶚、程偉元取得后40回稿,並整理印行,即為目前較通行的120回全本。 程偉元稱,自己經過多年收集,重金購得《紅樓夢》後四十回殘稿,並對不連貫的地方進行補綴。於1791年和1792年印行一百二十回《紅樓夢》。一百多年間,《紅樓夢》以此流傳,受到讀者歡迎。 從1920年代開始,胡適「大膽假設」,認為後四十回非曹雪芹著,並提出高鹗续書後四十回。 人民文学出版社认为後四十回是无名氏续,高鹗、程伟元整理。另外周汝昌则认为《红楼梦》原著共108回,现存78回,后30回迷失。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在20世紀,《紅樓夢》是中國最受重視的一部文學作品。因为其不完整,加上作者曹氏已亡故,所述內容又鉅細靡遺,結局設定更是超乎尋常,留下许多谜团引人探究,也构成了一门学問——红学。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
查看 张维屏和红楼梦
燕台七子
燕台七子指清初顺治年间的七位诗人。 燕台即指北京。順治年間施闰章、宋琬、丁澎、张文光、周茂源、严沆、趙賓等七人在京师相倡和,被称为“燕台七子”。七子的成員說法不一,或捨周茂源,並取陳祚明,严津编有《燕台七子诗刻》七卷,收录七子诗作各一卷,即张文光《斗斋诗选》、趙賓《学易庵诗选》、宋琬《安雅堂诗选》、施闰章《愚山诗选》、严沆《颢亭诗选》、丁澎《信美轩诗选》、陈祚明《稽留诗选》。《詩刻》亦以陳祚明取代周茂源。.
查看 张维屏和燕台七子
落星墩
落星石,又名落星墩,亦称德星山,历史悠久。位于星子县紫阳堤南二里湖中心,是星子县地标性建筑和象征性文物古迹,与湖口县大孤山(又名鞋山)遥相呼应。.
查看 张维屏和落星墩
裕鐸
裕鐸,字子厚,中國清朝官員,滿洲人。 工部筆帖式出身。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接替王用賓,擔任台灣府知府。道光三十年(1850年)離任。咸豐二年(1852年)再任台灣府知府以抓獲匪犯王涌予以升叙。加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查看 张维屏和裕鐸
趙翼
趙翼(),字雲崧,號甌北,江蘇常州府陽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文學家、史學家。.
查看 张维屏和趙翼
黃開基
黃開基(),字丕受,號自堂,四川永川(今重慶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舉人出身。 黃開基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次年署彰化縣知縣,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回任彰化縣知縣。又於咸豐元年(1851年)奉旨接替張維屏,於台灣擔任台灣府知府。而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此期間,受台灣道制約的台灣地方父母官。旋即因病,調離台灣。.
查看 张维屏和黃開基
黄培芳
培芳,字子實,又字香石,自號粤岳山人。廣東省香山縣(今天的廣東省中山市)人。 嘉慶九年(1804年)副贡生,为冯敏昌所重。道光二年(1822年)充补武英殿校录官,道光十年(1830年),授乳源、陵水教谕,升肇庆府训导,封内阁中书。善书画,与张维屏、谭敬昭合称粤东三子。著有《香山志》1卷、《重修肇庆府志》22卷、《重修新会县志》14卷、《易宗》9卷等。.
查看 张维屏和黄培芳
蘇六朋
蘇六朋,字枕琴,號怎道人,別署羅浮道人。清代廣東順德人。.
查看 张维屏和蘇六朋
邓大林
鄧大林,字蔭泉,別署意道人、長眉道人。香山(今中山)人。 出生於清代道光初年,其父以賣藥為生,有“佐壽堂”。嗜詩善畫,黃培芳称“诗不求工,往往自然入妙,老妪能解。”,與蘇六朋、梁琛、鄭績、袁杲等友好,与黃培芳等结诗画社。築「杏林莊」于广州芳村白鹅潭畔(今芳村松基直街),庄园不设围墙,園內环植竹柳,幽雅别致,张维屏称“结构无多妙到宜,要从雅淡见清奇”。.
查看 张维屏和邓大林
臺灣府知府
臺灣府知府又名臺灣知府,在台灣清治時期與建省前為台灣清領區之地方父母官,官秩從四品。受上級臺灣道管轄監督,另則制約同知、巡檢、縣丞。清帝國台灣知府衙門在今天台南市赤崁樓旁(今稱「府廟」),台南市又稱作「府城」。 1875年,為了加強防務,台北設府,至此,台灣知府非管轄台灣全境的地方統治者。1885年間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規劃,台灣府升格建省後,台灣府轄區驟地縮小,變成只涵蓋台灣中南部縣份或中部四縣市之建制。台灣知府不再成為清領區最高行政官僚,而是由福建台灣布政使取代。也就是,布政使其實是升格後的台灣知府,而建省後的台灣知府建制與管轄範圍區域已與建省前大相逕庭。事實上,知府升格為布政使,才是台灣西部正式建省的象徵。.
查看 张维屏和臺灣府知府
陳履和
陳履和(),字介存,號海樓。雲南石屏人。 歷官山西太谷、浙江東陽等知縣。書法秀健。三十二歲時,至北京會試,遇見當時已五十三歲的崔述,見其所著《考信錄》,大為折服,拜其為師,二人一生相聚只有兩個多月。崔述死後,陳履和輯其遺稿,道光四年(1824年),刊成《崔東壁遺書》。第二年,陳履和卒於東陽知縣任上,“宦囊蕭然,且有負累;一子甫五齡,並無以為歸計”。幸得金华府知府萧元桂仗义纾难,並邀集陈氏同僚,捐助刻资六百两,付清欠债,並得以歸葬石屏。张维屏评论说:“(东壁)先生所著书,履和一人刊行。先生之书不朽,履和为弟子,其笃于师弟之谊若此,亦当附之以不朽矣。”.
查看 张维屏和陳履和
陈澧
陳澧(),字蘭甫,號東塾,廣東番禺人,晚清著名學者。 《清史稿》稱他「九歲能文,復問詩學於張維屏,問經學於侯康。凡天文、地理、樂律、算術、篆隸無不研究。」十七歲补博士弟子,道光十二年(1832年)举人,三十歲以後讀宋儒書,曾任河源县训导,道光十四年(1834),受聘阮元所創之学海堂,二十年十月(1840年11月),擔任学海堂学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會試不第,至咸丰二年,前後六应会试未第。同治三年應巡撫郭嵩燾之聘,總核廣東輿地圖事;郭嵩焘甚至将陈澧喻为罗浮山。其學術思想主張調和漢宋,推崇鄭玄、朱子、顧炎武、江永等前賢,而對馬融、王肅、王陽明,以及當時盛行之考證學及學者提出了批判。晚年任菊坡精舍山长,世称东塾先生。 陳澧一生致力於学问,以博学见称。其著作有《東塾讀書記》、《東塾雜俎》、《切韻考》、《說文聲表》、《老子注》、《公孫龍子注》、《漢儒通義》、《漢書地理志水道圖說》、《水經注西南諸水考》、《聲律通考》等。《東塾讀書記》頗近於學術史,其中不乏一得之見。《漢儒通義》則意在打破時人以為漢儒不言義理之刻板印象。而其中影響較大者,則在《切韻考》一書。 陈澧在《切韻考》一書中,提出了《廣韻》在反切上有「同用」、「互用」、「遞用」等規則,遂創「反切繫聯法」,將《廣韻》中之聲類規為四十,韻類包括四聲在內一共三百十一類,糾正了前人以守溫之三十六聲母即中古聲母之謬誤。 近年其遺著被整理為《陳澧集》六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 汪兆銘同父異母長兄汪兆鏞為其入室弟子。.
查看 张维屏和陈澧
陔餘叢考
《陔餘叢考》為清代學者趙翼所撰之讀書筆記。緣起於趙翼於乾隆36年(1772年)自黔西罷官後之讀書札記,逾十餘年後始刊行。書前小引,自謂“以其為〈循陔〉時所輯”、即“循陔”(奉養萱堂)家居之餘所輯考的筆記叢書,故名之曰《陔餘叢考》。.
查看 张维屏和陔餘叢考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查看 张维屏和清史稿
清代學者象傳
《清代學者象傳》是一部清代名賢畫像的集成書冊,共兩集,由葉衍蘭、葉恭綽祖孫完成。第一集爲192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第二集於1953年安定珂罗版社影印刊行。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將一、二集合并重版,由于印刷條件限制,畫像清晰度反不及原本。上海書店出版社鑒此,又於2001年將一、二兩集再次重印,并爲書中收錄人物編制了索引。 中國為名人學者繪製圖像之風,由來已久。晋傅咸《卞和画像赋》稱:「既銘勒于鐘鼎,又图像于丹青。」凡写像者,須通曉相法,詳描樣貌。有清一代,學者眾多,畫像尤富,葉衍蘭多年網羅薈萃,精選慎擇,方有此篳路藍縷之作,使大部份清代名賢風采,得以流傳至今。 葉衍蘭,字蘭臺,广东番禺人,祖籍浙江餘姚,曾祖謙亨始遷粤。咸丰六年(1856年)進士,入翰苑,“文采风流,照映一时”,光緒初年告老還鄉,主越華書院講席,有《海嶽樓詩集》、《秋夢龕詞集》等。早在其入仕之前,就因喜好书画之故,留意搜集歷代名賢畫像。入京為官之後,更“多见真本”,精選169人的171幅畫像(其中四人各有图两幅,两人合於一圖者两幅),請順天大興人黃小泉摹繪,葉衍蘭親爲每位像主撰寫小傳。 衍蘭生前,並未將《象傳》付梓。子仲鸾多年筹印,亦不能就。孫恭綽秉承先志,終於在1928年交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面世,當時分兩種版本,一為夾貢紙印本,一為彩圖紙印本。正如葉恭綽在序中所說:「為此計徵集資料逮參稽定稿,所靡時日精力不可勝數,歿時猶殷殷以流傳繼續為念。」所收人物,“断自同治以前,同、光、宣三朝未及列入,又同治前诸学者象缺者尚多。”此後,經過葉恭綽二十年搜羅,請江西画师杨鹏秋摹绘,又得畫像二百幅(每人一幅),于1953年交予安定珂罗版社,自费影印出版,是为第二集。然像主小传,因“不易著笔”,特留待来日,故第二集只有圖像而無小傳。 通計《象傳》两集,總共收入368人的畫像(一、二集重复收入侯方域),清代比较知名的学者基本上能在书中找到。叶恭绰在第二集例言中指出,書中畫像“取诸家传神象暨行乐图绘或遗集附刊及流传摄影,皆确然有所据”,在保存文献方面功绩尤著。《象傳》圖像皆悉心臨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大小一式,又各有千秋。清代前賢音容笑貌,一覽無餘。.
查看 张维屏和清代學者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