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张经武

指数 张经武

张经武,原名张仁山,湖南酃县人,中将军衔,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一书记和唯一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主任。.

76 关系: 办公厅吉彩洛定山东军区山東省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中共中央西南局中共中央西北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东嘎寺帕拉·土登为登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张国华当雄机场徐向前土登列門军事调处执行部八一勋章 (1955年)八路军王建安秦城监狱囚犯列表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独立自由勋章西藏历史西藏人民起义日西藏地方西藏独立运动西藏鏡報西藏风云西藏问题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西藏歷史年表西藏日报解放勋章鲁康娃·泽旺饶登达拉·洛桑三旦阿乐群则阿沛·仁青阿沛·白玛阿沛·龙日藏军關國煊抗日军政大学李井泉杨岗本珠仓·洛桑扎西朱早观擦珠·阿旺洛桑扎木中心县委红楼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39年新四军编制序列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1959年藏区骚乱1960年中國珠穆朗瑪峰遠征 扩展索引 (26 更多) »

办公厅

办公厅(office 或 general office 或 executive office,以各自官方译名为准),简称办(如中办、国办),一般是较高层级、较大规模的官方机构内部常设以处理日常性、综合性事务的机构。其他情况下,可能是办公场所或建筑的名称,例如交通大学总办公厅。.

新!!: 张经武和办公厅 · 查看更多 »

吉彩洛定

吉彩洛定,意为“接官亭”,位于拉萨市城关区。.

新!!: 张经武和吉彩洛定 · 查看更多 »

山东军区

山东军区,也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军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山东军区、山东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军队在华北地区的四大根据地之一,其范围从津浦路以东的山东大部地区和江苏、安徽、河南三省边界的部分地区,东至黄海、渤海,西临津浦路与冀鲁豫軍区,北抵天津与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东抗日根据地,南至陇海路与华中的苏北抗日根据地相连。 其军区部队主要为原山东地区游击队和原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为林彪统帅的老部队。抗战胜利前夕,其主力部队发展到8个师。1945年9到10月间,罗荣桓率领山东军区1、2、3、5、6、7师共计6万余人进入东北,加上黄克诚率领的从江苏淮安出发进入东北的新四军第三师3.5万余人,共同组建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即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之前身。 山东军区所辖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进东北之后,山东军区转由新四军接管和进一步发展。 1946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并同时组建一支野战部队。据此,1946年1月7日,以山东军区留守山东的第4师、第8师及其它地方部队,与从皖北、苏北北上的陈毅率领的新四军江北部队,合并组建山东野战军,由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兼任野战军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与粟裕率领的由江南新四军编成的华中野战军共同编组为华东野战军,隶属华东军区陈毅兼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1949年1月,按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

新!!: 张经武和山东军区 · 查看更多 »

山東省 (中華民國)

山東省,為中華民國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魯」。.

新!!: 张经武和山東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是《五四宪法》体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国家机构内设的名义上的综合性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厅)。.

新!!: 张经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室(简称“国家主席办公室”),位于北京市中南海,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国家机构内为国家主席本人服务的日常办事机构。.

新!!: 张经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室 · 查看更多 »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于1951年5月2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

新!!: 张经武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 查看更多 »

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

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郊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校院内的一座楼房,原为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张经武的办公及住宿用房。.

新!!: 张经武和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委办公厅

中央军委办公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7号八一大楼,是中央军委机关第一级职能部门,为中央军委的日常办事机构。.

新!!: 张经武和中央军委办公厅 · 查看更多 »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位于北京市,是中央军委机关第一级职能部门,主要职责为组织指导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并领导管理各省军区。.

新!!: 张经武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山东省的代表机关。曾两次组建。.

新!!: 张经武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西南局

中共中央西南局是负责西南地区的党的领导机构。.

新!!: 张经武和中共中央西南局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西北局

中共中央西北局是负责西北地区的党的领导机构。.

新!!: 张经武和中共中央西北局 · 查看更多 »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出草地之后,1935年9月12日,在川甘边界的俄界(今甘肃省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将军委纵队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共七千多人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此时尚不知道陕北有红军与苏维埃根据地,起名陕甘支队是因为要打到甘东北或陕北经过游击战争靠近中苏边界。9月17日凌晨强攻夺取天险腊子口。9月18日至22日在陇南西固县(今宕昌县)的哈达铺正式实施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1.4万人或7000多人,继续北上。1935年10月19日行军至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当地苏维埃政府会师。1935年11月与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师改编为红一方面军。.

新!!: 张经武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后期组建的大型集团部队之一。它也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由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解放区的八路军以及其他地方武装发展起来,总兵力达15.5万人。.

新!!: 张经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下属的负责西藏自治区防务的军区。因历史原因,西藏阿里地区防务由新疆军区负责。.

新!!: 张经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1063人,任期为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

新!!: 张经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559人,任期为1954年12月至1959年4月。.

新!!: 张经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任期为1956年至1969年,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在任期内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等决议。.

新!!: 张经武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97名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新!!: 张经武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73名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隨後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增選25名中央候補委員。.

新!!: 张经武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简称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成立于1965年9月1日,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12月19日的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自治区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西藏自治区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现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是吳英杰。.

新!!: 张经武和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至今北京當局與西藏的關係史。.

新!!: 张经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 · 查看更多 »

东嘎寺

东嘎寺,又译“铜嘎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上亚东乡,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新!!: 张经武和东嘎寺 · 查看更多 »

帕拉·土登为登

帕拉·土登为登(,)藏族,西藏拉萨人,西藏贵族,噶厦官员。.

新!!: 张经武和帕拉·土登为登 · 查看更多 »

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

《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於1966年8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起草、经由毛泽东批准的一份特殊的保护高级干部的名单,被点名保护的人物因该名单而免遭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直接批斗与人身攻击。.

新!!: 张经武和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 · 查看更多 »

张国华

张国华()原名张富桂,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官山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

新!!: 张经武和张国华 · 查看更多 »

当雄机场

当雄机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 始建于1955年,一条简易碎石跑道长4500米,海拔4230米。参加施工的解放军4000余人、藏族民工5020人,历经118天施工于1956年4月26日建成。 1956年5月26日上午9时13分,空13师副师长韩琳上校机组驾驶5116号伊尔-12型运输机由青海玉树机场经2小时57分中飞抵降落于西藏当雄机场,完成了首次拉萨试航任务。当天上午十时,从当雄机场起飞,23分钟后,在当雄机场安全着陆,完成了全部试飞科目。 1956年5月29日,中国民航首任总飞行师潘国定机组驾驶着美製康维尔-240型客机“北京号”从四川广汉机场起飞,成功降落在当雄机场。1956年6月4日上午,陈毅副总理率领的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的中央代表团,在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特别代表张经武陪同下乘伊尔-12型运输机由当雄机场飞抵西宁。 1950年代,中国民航适用高高原飞行的只有这架康维尔-240型客机“北京号”,且缺少备用发动机,运力及维修都难以保证。1959年,中国民航局引进苏联伊尔-18型大型客机,并派出多个工作组,到当雄机场气象保障,跑道道面、油料供应、地面氧气设备等航务问题。1960年6月1日,孙全贵机长驾驶伊尔-18型206号客机,从北京起飞到拉萨,技术性试飞成功。当时中国民航仅有的3架伊尔-18型飞机,没有运力开通到拉萨的正常航班。 1965年3月1日,孙全贵和毕春芳驾驶伊尔-18型204号机,从北京起飞,当晚经停成都,3月2日10时30分飞抵当雄机场,北京——成都——拉萨航线正式通航。 民航总局副局长沈图指示,因为“暂时有对外影响问题”,这次开航不搞对外宣传。 1966年11月25日,贡嘎机场投入运营。当雄机场停止民航。.

新!!: 张经武和当雄机场 · 查看更多 »

徐向前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20世纪中国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曾經擔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名北方人。 徐向前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為一期生,并参与北伐战争,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广州暴动,并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之后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陕甘宁地区、进行长征,并到达陕北。后率领西路军渡黄河北伐,但失败。中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副师长,并参与开辟河北、山东等敌后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其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指挥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戰役等,攻占山西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期间,他宣布停止金门炮战。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徐向前因病于北京逝世。.

新!!: 张经武和徐向前 · 查看更多 »

土登列門

土登列門(,)藏族,籍贯不详,噶厦官员。.

新!!: 张经武和土登列門 · 查看更多 »

军事调处执行部

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初期设在北平的调处中国国内军事冲突的机构,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共代表、美国政府代表组成,由“三人委员会”领导。.

新!!: 张经武和军事调处执行部 · 查看更多 »

八一勋章 (1955年)

八一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一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八一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八一勋章、二级八一勋章和三级八一勋章,另设有八一奖章。以奖励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

新!!: 张经武和八一勋章 (1955年)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9月12日,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陆军作战》稱该部队为共產軍、八路军、紅軍。.

新!!: 张经武和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王建安

王建安()原名见安,湖北红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王建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后担任红三十军88师政委、红四军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鲁中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东线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等职。.

新!!: 张经武和王建安 · 查看更多 »

秦城监狱囚犯列表

本表列出已知曾被羁押于秦城监狱的人及其案由、狱内情况、去向等相关信息。.

新!!: 张经武和秦城监狱囚犯列表 · 查看更多 »

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吉坚赞,法名罗桑赤列伦珠确吉坚赞(,),原俗名贡布慈丹(又译宫保慈丹、贡布才旦,),中国青海省循化县人。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九世班禅圆寂后,班禅堪布会议厅依据乃琼护法占卜得到的“神谕”,于藏区东部找到了包括贡布慈丹内的9名灵童。经过长时间生活在九世班禅身边僧侣的选择,确定贡布慈丹为九世班禅转世。由于当时日喀则政府与拉萨政府的竞争关系,堪布会议致电中华民国政府,要求依据清末惯例免予金瓶掣签。中華民國政府代总统李宗仁1949年6月3日于广州签发电令,免予金瓶掣签,承認贡布慈丹为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贡布慈丹于8月10日坐床典礼后正式继任。同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西宁后,十世班禅主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联系,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此后,十世班禅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1959年藏区骚乱中,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出走,十世班禅选择留在西藏,接受了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主任的职务。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藏区实施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不满,十世班禅于1962年编写了《七万言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藏政策进行了严厉的挞伐。该报告与彭德怀《八万言书》一起,被毛泽东定性为“反动派的疯狂反扑”,导致班禅与共產黨关系恶化。1964年,十世班禅出人意外地于一次万余藏人参与的集会中,表示达赖喇嘛是西藏最高领袖,宣扬西藏独立,此后立即被逮捕,被指控为“反人民、反社会主义、蓄谋叛乱”、“最大的反动农奴主之一”被剥夺了一切职务。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十世班禅被批判为“班禅集团”受到迫害入狱。直到1978年,在得到时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允许后,十世班禅得以出狱。出狱后,十世班禅被恢复党和国家领导人职务,并在西藏实施了一系列涉及藏族文化、宗教、语言、习俗的重建与改革,得到了许多藏族人的爱戴。 十世班禅与李洁的女儿叫仁吉旺姆,班禅去世的时候,她才五岁半。小学毕业后,李洁将仁吉旺姆送到美国上学。此后,仁吉旺姆一直在美国求学。.

新!!: 张经武和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 查看更多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丹增嘉措(;),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中华民国青海省湟中县,两年后被认定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继任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先後由五世熱振活佛、三世達札活佛攝政。1959年3月17日,达赖喇嘛出逃印度。在达兰萨拉建立西藏流亡政府,并且在全世界各地宣传涉及藏人权益的话题,同時本寂天菩薩“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終生苦”的精神,致力於為世界各地民眾,包括漢族,講解藏傳佛教。2011年宣佈将一切政治权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产生的噶伦赤巴洛桑森格。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於1989年获諾貝爾和平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视其为藏独分裂势力领袖与旧西藏上层反动势力的代表。.

新!!: 张经武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查看更多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由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5年1月3日选出。共有116名组成人员,其中委员长1名,副委员长18名,秘书长1名,委员96名。任期由1965年1月至1975年1月,期間共召開33次會議。常委會组成情况如下:.

新!!: 张经武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3040人,任期由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单位和姓名均按笔划排列):.

新!!: 张经武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1226人,任期從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 以下依发布时的顺序列出全体代表名单。本名单单位和人名均按第一字笔划排列。.

新!!: 张经武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1235人,任期从1959年4月至1964年12月。 以下列出全部代表名单。单位和姓名均按笔划排列。.

新!!: 张经武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独立自由勋章

立自由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二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 独立自由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另设有独立自由奖章。以奖励抗日战争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人员。.

新!!: 张经武和独立自由勋章 · 查看更多 »

西藏历史

西藏位於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傳統意義上的西藏,即包括整個藏區,又稱大西藏地區;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區,即清朝以來分割邊界後的行政區劃,面积略大过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之範圍。本條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無特別說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區,以更加方便和準確地闡述包含各個藏區的西藏整體的歷史。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獨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满语、蒙语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对于在东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着西藏地區的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新!!: 张经武和西藏历史 · 查看更多 »

西藏人民起义日

西藏人民起义日或稱西藏抗暴紀念日,西藏抗暴日或稱西藏起義日(英文:Tibetan Uprising Day)定於3月10日,是流亡藏人用來紀念1959年西藏抗暴運動的纪念日。 每年的3月10日,流亡藏人在世界各地纪念1959年在拉萨与解放军的武装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之为“武装叛乱”,西藏流亡政府称之为“抗暴起义”)。在解放军炮击藏族反抗武装占据的羅布林卡后,达赖喇嘛和8万西藏人流亡印度。 中国政府称,事件的源头与权利分配和经济利益有很大关系,与中国要在西藏推行土地改革有关,因此冲突中对方并未得西藏下层人士支持;西藏流亡政府一方则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起义是由于中国撕毁“十七条协议”、压迫西藏人所造成的,起义得到西藏僧俗各界的支持。著名西藏歷史學家茨仁夏加的著作指出,西藏貴族、喇嘛們3月10日當天都在解放軍總部接受解放軍款待,不可能策動起义。 西藏流亡政府宣称,十世班禅在1987年3月28日的人大小组会上发言时谈到:“1958年我在青海听到党内文件上说‘要挑起叛乱、压出叛乱,然后在平叛过程中,彻底解决宗教和民族问题’”,他们认为整个事件是中共以预谋的策略推动的,目的是借机彻底改变西藏社会。.

新!!: 张经武和西藏人民起义日 · 查看更多 »

西藏地方

西藏地方是中華民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設置的省级行政区之一。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中国后,蒙古地方与西藏地方同为中华民国同以「地方」为名的特别行政区划单位,该行政区为直属中央的中国一级行政区,與省同级。 1912年12月中旬,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回到拉薩,重掌西藏地方政府噶廈,实际掌管西藏地方和西康省的大部地区。行政院也設置蒙藏委员会作為直接对口部会。西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續沿用此行政區劃,直至1959年西藏抗暴運動后被解散。.

新!!: 张经武和西藏地方 · 查看更多 »

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独立运动,簡稱藏獨運動或者藏獨,是主张西藏地區成为一個主權國家的一系列運動。西藏與中原王朝在歷史上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往和聯繫,在部分時期亦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統治。在清朝中期西藏开始被朝廷直接管治,然而到了清末,在英國影響下西藏主權意識逐漸抬頭,爭議也日囂塵上。中華民國建政後宣稱繼承及擁有西藏主權,遭到達賴喇嘛、英國、蘇聯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第245頁、中國共產黨董樹藩,民國48年西藏反共抗暴後達賴喇嘛言行之研析,(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86年3月,第40頁的反對。北洋政府及后续的国民政府虽有派驻拉萨的蒙藏事务机构,但对西藏行政中央噶厦鲜有實際影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推翻了最早提出的尊重民族自决,推動西藏「民族獨立」或者建立「民主自治邦」的革命理念(建立中華聯邦)。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在昌都发生战斗,西藏流亡政府及部分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北京稱之为昌都戰役,部分西方學術著作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藏軍于该役戰敗投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實質統治西藏(北京稱為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 1987年爆發大規模血腥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被質疑為了得到國際間的同情和支持而過度放大中國共產黨等中國官方的傷亡數據,以及作出一些誇張或不實的指控(例如對西藏的「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等描述),而北京當局也被指對西藏的實際狀況作出失實的報導。當前世界主流國家並不承認其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藏人內部尚且沒有建立起一致的獨立或自治共識,惟西藏獨立運動仍然存有一定的影響力。.

新!!: 张经武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西藏鏡報

《西藏鏡報》是一份早期藏文報紙,藏文全名為「ཡུལ་ཕྱོགས་སོ་སོའི་གསར་འགྱུར་མེ་ལོང」;威利轉寫:「Yul phyogs so so'i gsar 'gyur me long」,意為「世界各地新聞之鏡」,又稱《明鏡》(Melong)或《鏡報》(Sargyur Melong)。創刊25週年後,報頭附加英文標題「The Tibet Mirror」,即《西藏鏡報》。 《西藏鏡報》由多吉·塔欽(Gergan Dorje Tharchin)擔任發行人、記者兼主編,從1925年10月10日至1963年間在印度噶倫堡不定期出版,並在大藏區流通,讀者遍及西藏、蒙古、印度、中國以及歐美各地。《西藏鏡報》是第一份由藏人創辦的藏文報紙,在早期藏文報紙中,《西藏鏡報》是唯一一份持續發行的,也是對藏人最具影響力的報紙。《西藏鏡報》除了報導新聞,也傳播新知,提倡改革,促進藏人團結,立場傾向藏族民族主義。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反動刊物」,中文文獻中相關的論述不多。.

新!!: 张经武和西藏鏡報 · 查看更多 »

西藏风云

《西藏风云》,中国大陆电视剧,导演翟俊杰,主演刘永生、卢奇、古月、孙维民、王伍福、郭连文。.

新!!: 张经武和西藏风云 · 查看更多 »

西藏问题

西藏问题是指中國對西藏是否擁有主權的問題,由此引發許多藏人希望在目前的西藏流亡政府的领导下,實現西藏地區自治,令中國政府給予西藏地區政治、宗教、言論自由,停止侵犯西藏人權,不再向西藏移民,同時停止在西藏地區長期以來的核試驗和傾倒放射性核廢料行為的政治運動。 目前,整个西藏地區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印度共和國分別統治,同時相關的還有巴控喀什米爾。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未放棄對於西藏的主權。 西藏流亡政府是由十四世達賴喇嘛在印度成立。流亡政府認為,195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拉薩向達賴的追隨群眾開槍,并包圍達賴的住處,西藏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同年十四世達賴逃離拉萨。西藏流亡政府所訴求的“大藏区地区”合并也是現今西藏問題之一。1980年代,达赖喇嘛一度要求“大藏区地区”实质自治,到1989年,中国爆发六四事件,西藏流亡政府再次要求独立。1997年以后,达赖喇嘛强调自己追求的是实质自治。 西藏流亡政府的最終政治目標是要求大西藏地区實現自治獨立。.

新!!: 张经武和西藏问题 · 查看更多 »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區(),简称藏,通稱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边疆的一个藏族自治区(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地理位于青藏高原上,首府拉萨市。.

新!!: 张经武和西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56年批准成立,是负责成立西藏自治区的带政权性质的机关。1959年藏区骚乱后,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行西藏地方政府职权。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后,筹委会随即撤销。.

新!!: 张经武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西藏歷史年表

没有描述。

新!!: 张经武和西藏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西藏日报

《西藏日报》,是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的机关报,于1956年4月22日创刊。是解放軍進入西藏后的第一张日报。 《西藏日报》聲稱以“正确导向,扩大信息,贴近群众,突出特色”办报宗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方针和措施,讴歌人民群众的英雄业绩,传播知识和信息,反映群众呼声,为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服务。 《西藏日报》有汉文、藏文两种版本。汉文版报头由毛泽东同志题写,藏文版报头由阿沛·阿旺晋美题写。《西藏日报》以“正确导向、扩大信息、贴近群众、突出特色”为办报方针。.

新!!: 张经武和西藏日报 · 查看更多 »

解放勋章

解放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三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和参与起义的原中华民国国军人员。 解放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解放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另设有解放奖章。以奖励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和直接领导中华民国国军起义的原国军人员。.

新!!: 张经武和解放勋章 · 查看更多 »

鲁康娃·泽旺饶登

鲁康娃·泽旺饶登(,) Tsering Shakya (2000)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since 1947, Penguin Compas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 96-101, 108-111 and 127藏族,籍贯不详,噶厦官员。.

新!!: 张经武和鲁康娃·泽旺饶登 · 查看更多 »

达拉·洛桑三旦

达拉·洛桑三旦(,)藏族,西藏拉萨人,十四世达赖喇嘛的三哥。.

新!!: 张经武和达拉·洛桑三旦 · 查看更多 »

阿乐群则

阿乐群则(Alo Chonzed Tsering Dorje,)藏族,四川省理塘县人,西藏政治人物。 廖福钧,阿乐群则的归宿,中国民族1985年第03期.

新!!: 张经武和阿乐群则 · 查看更多 »

阿沛·仁青

阿沛·仁青()藏族,西藏拉萨人,原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阿沛·阿旺晋美的长子。北凌 编,红色贵族,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年,第278页西藏自治区志·旅游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新!!: 张经武和阿沛·仁青 · 查看更多 »

阿沛·白玛

阿沛·白玛()女,藏族,西藏拉萨人,阿沛·阿旺晋美的长女。后旅居国外。.

新!!: 张经武和阿沛·白玛 · 查看更多 »

阿沛·龙日

阿沛·龙日()女,藏族,西藏拉萨人,阿沛·阿旺晋美的次女。北凌 编,红色贵族,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年,第279页.

新!!: 张经武和阿沛·龙日 · 查看更多 »

藏军

藏军()是1912年到1951年存在于西藏地區的陆军,受西藏政府领导。.

新!!: 张经武和藏军 · 查看更多 »

關國煊

國煊(KWAN Kwok Huen,),中國近代史學家,廣東順德人,生於順德。畢業於香港仿林中學、建公書法專修學院、台灣省立師範大學(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讀中學時,以慧、慧之、君慧、慧君筆名投稿香港《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副刊《學生園地》。1955年獲《青年文友》月刊徵文比賽高級組冠軍、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及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高中組冠軍。大學畢業後,返港長期任中學文史教員。課餘以本名及筆名鄭仁佳、關--昌、趙志邦在台灣《傳記文學》月刋發表《民國人物小傳》多篇。.

新!!: 张经武和關國煊 · 查看更多 »

抗日军政大学

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学生来源最初是驻校轮训中国工农红军的各级部队干部,后来大量招收培训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抗日知识青年。.

新!!: 张经武和抗日军政大学 · 查看更多 »

李井泉

李井泉(),中国江西临川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曾擔任第一任四川省省長、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任内其推行的政策直接导致四川大量民众的死亡。.

新!!: 张经武和李井泉 · 查看更多 »

杨岗

杨岗()女,辽宁省沈阳市公主岭人,中国共产党官员。.

新!!: 张经武和杨岗 · 查看更多 »

本珠仓·洛桑扎西

本珠仓·洛桑扎西(,又译羅桑札喜,)藏族,西藏拉萨人,藏传佛教大堪布,噶厦官员,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张经武和本珠仓·洛桑扎西 · 查看更多 »

朱早观

朱早观(),原名昭观,号丹波,苗族,湖南省凤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人物。.

新!!: 张经武和朱早观 · 查看更多 »

擦珠·阿旺洛桑

擦珠·阿旺洛桑(;)藏族,西藏日喀则人,擦珠活佛。.

新!!: 张经武和擦珠·阿旺洛桑 · 查看更多 »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是原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办公楼。.

新!!: 张经武和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 查看更多 »

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8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38年12月,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陕甘宁留守兵团。总兵力为156700人。.

新!!: 张经武和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39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1939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9年冬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39年冬,新四军下辖江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游击支队、豫鄂挺进纵队,共计49901人。.

新!!: 张经武和1939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0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0年,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120师兼西北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兼第2纵队、晋察冀军区兼第3纵队、第4纵队、第5纵队、陕甘宁留守兵团、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400,000人。.

新!!: 张经武和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2年秋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2年秋,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军区、120师兼晋绥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340,000人。.

新!!: 张经武和1942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5年夏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八路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5年夏,其下属已经包括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八路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2游击支队、八路军独立第3游击支队、河南军区、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1,028,893人。.

新!!: 张经武和1945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59年藏区骚乱

1959年藏区骚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之为1959年西藏叛乱,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支持者称之为1959年西藏起义,中華民國政府称之为1959年西藏抗暴运动,是195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與藏族軍民在藏區發生的严重武装冲突,以拉萨最为激烈。中国人民解放军鎮壓暴乱后,將土地改革擴展到原噶廈控制區。原西藏政府首腦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與高官流亡到印度,成立西藏流亡政府,主張西藏独立。.

新!!: 张经武和1959年藏区骚乱 · 查看更多 »

1960年中國珠穆朗瑪峰遠征

1960年中國珠穆朗瑪峰遠征是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攀登成功的一次遠征,也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此次遠征成员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於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UTC+8)登頂成功《九死一生攀高峰》,李致新等,新蕾出版社,2000年5月,ISBN 9787530723432。.

新!!: 张经武和1960年中國珠穆朗瑪峰遠征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张仁山張經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