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 关系: 南京大学,中央大学旧址,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东南大学,庞青城,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傅秉常,戴修駿。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缩写为NJU),簡稱「南大」,位於中國南京市,是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上可溯至三國吳永安元年,歷史上曾歷經多次變遷,亦是中國第一所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的現代大學。中華民國政府撤離南京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由「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径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 南京大學在長期的歷史中积淀了豐厚的學風傳統和精神遺產。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亦為現代儒家思想與中華文明復興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會通與學術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榮,在教育、學術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貢獻和影響。 南京大學是研究型綜合大學,格物致知,廣博易良,向有學科齊備的傳統,涵蓋了眾多領域。现有文学、历史、地理与海洋、地球、大气、天文空间、环境、哲学、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生、医、政、法、商、社会、信息管理、新闻传播、外国语、工程管理、建筑与规划、电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科学(含材料、能源、生物医学、量子电子学与光学工程系)等二十多个独立的学科类学院(学系)。校園主要有座落在南京市中心的鼓樓校區和位於南京東北部棲霞區的仙林校區,其中仙林校區為本科生主校區,并在逐步成为南大主校区。 南京大學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点大学,屬“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九校聯盟成员。南大现有1个国家实验室(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部、省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和部、省工程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27个各类重点研究基地,此外全校还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医学院有附属鼓楼医院、金陵医院(南京总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除大学外,还有南大附属中学、丁家桥小学等。另有科技产业园区和多个产学研结合机构。南京大学的师资队伍包括超过二十位诺贝尔奖得者。 依据评估全球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指标“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南京大学的排名为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大学)、全亚太地区第三、全球第十二,超越加州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伦敦帝王学院等名校。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排名保持在全国前两名,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或仅次于北京大学。除此,南京大学中文系为培养全国第一位中文博士莫砺锋教授的大学。因此,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在中文与自然科学领域在学界被公认为全国最卓越的学府。南京大学以门槛高而著称,在“最难进的大学”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一。在2018 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14位。.
查看 张乃燕和南京大学
中央大学旧址
中央大学旧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现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现存原中央大学的建筑主要建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建筑风格受到西方折衷主义复古思潮的影响。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张乃燕和中央大学旧址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歷任大使名錄。包含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缩写:SEU),簡稱「東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原四大工学院、建筑老八校之一,入选首批211工程及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11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主要成员。东南大学也是中国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16所部属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首批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建设高水平艺术团试点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高校,拥有中国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试点及首批授牌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东南大学是20世纪初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2012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题词“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早在1920年代,东南大学首任校长郭秉文主张“自由讲学”,延揽了国内外许多名流学者到此讲学,如美国杜威博士讲授《实验教育哲学》;美国吴卫士博士讲授《昆虫学》;美国孟禄博士讲授《教育学》;德国杜里舒博士讲授《生机哲学》;北大胡适博士讲授《实用主义》;梁启超教授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江亢虎博士讲授《劳动问题》;张东荪教授讲授《新闻学大意》;还有本校常务校董和工科教授杨杏佛的《政治改造思想》等,此外还延聘了佛学大师欧阳竟无讲了一次《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世人所必需》的讲座。1923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讲学时就称“或许我们这里,东南大学,就是推行美化的大本营。”(美化即美国式的教育)。 东南大学依据“打造强势工科、强化优势理科、发展精品文科、建设特色医科”的一流学科发展战略多学科协调发展,在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中,东南大学入选1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数量居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5个学科获评“A+”顶级学科(数量亦居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现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0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重点智库,以及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太赫兹研究所、医学影像与精确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阿尔法磁谱仪 AMS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研究中心、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等近百个学术科研机构。 东南大学目前在美国和白俄罗斯设有3个孔子学院,同时与全球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1947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492人,留学研究生536人,学历留学生和留学研究生数均居中国江苏省第一。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曾任东南大学校长的韦钰院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代表,作为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德国学成回国后,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现名吴健雄实验室)及中国第一个“生物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
查看 张乃燕和东南大学
庞青城
庞青城(1875年—1945年),名元澄,原字清臣,后改字青城,号渊如,20世纪初中国政治活动家。 1875年,庞青城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南浔镇东大街宜园,是南浔巨商、“四象”之一庞云鏳的第三子。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庞青城考取秀才。庞云鏳向清廷献银10万两赈济豫直两省灾害,庞莱臣因此得到官职,庞清臣却拒领例赏,并改字为青城。 1901年,庞青城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在宜园东侧创办了南浔最早的中学堂—浔溪公学,聘请杜亚泉(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邵力子、周梅泉(集邮大王周今觉)在此任教,朱家骅、张乃燕、黄远庸(新闻学家)等名人均曾在该校读书。次年,因曾任浔溪书院山长的蔡元培在上海宣传革命,浔溪公学也受到牵连而停办。此后,庞青城又在浔溪公学原址改办浔溪医院。 1906年,庞青城的外甥张静江结识孙中山之后,将时任上海中国银行董事的舅父庞青城介绍给孙中山,并发展为同盟会会员。庞青城在同盟会上海支部内是核心成员之一,他在上海公共租界戈登路7号(今江宁路336号)的别墅也成为同盟会的联络点,孙中山去上海活动时,也住在那里。庞青城为支持同盟会事业,捐出巨款,“毁家纾难”。 1909年,浙江咨议局成立,庞青城当选为议员。1911年辛亥革命中,庞青城出巨资,资助陈其美、王金发、蒋中正组织敢死队,分别攻打上海、杭州。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命庞青城为实业部商政司司长。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后,庞青城便辞职,没有去北京。 1913年“二次革命”中,庞青城、张静江支持陈其美讨伐袁世凯,浙江都督朱瑞派兵查抄张静江和庞青城的家,以及庞青城在南浔筹办的浔溪造纸厂。1916年5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暗杀陈其美,庞青城一度也被迫流亡日本。后来,庞青城在上海的别墅,连同江西路、虹口的地皮全都出卖,为孙中山筹集经费。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危,庞青城前去探病,是孙中山遗嘱的见证人之一。孙中山病逝后,庞青城担任主祭。此后,庞青城脱离政治活动,在上海潜心于书法与藏书,藏书室名为“百柜楼”。徐悲鸿曾为其作骏马图祝寿。庞青城晚年时精神不正常,百柜楼藏书也卖给了上海同济大学文学院。1945年,庞青城在上海病逝,终年71岁。.
查看 张乃燕和庞青城
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
國立中央大學(中大)於清末在南京創校,名稱及沿革曾數度變更,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校名定為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后改名国立南京大学,在1952年南京高校院系调整被拆分為多所高校,其在大陸的主體大致為今南京大學及東南大學,後亦在台灣以原名復校。2006年,中央大學舊址錄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大創校之初,師資鼎盛,理科、農科教員有80%留洋,全中國首個生物系更在東大創系。史家有言「北大以文史哲著稱,中大以科學名世」轉引自王成聖撰《郭校長秉文傳》提及的《記北大(東大附)》,見《中央大學七十年》,1985年版,第70頁。,故兩校皆列入民國四大名校。.
傅秉常
傅秉常()字褧裳,广東省广州府南海县人,中華民国政治家、外交官。.
查看 张乃燕和傅秉常
戴修駿
戴修駿()字毅夫,湖南常德人。中华民国法学家.
查看 张乃燕和戴修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