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

指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

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全名弗里德里希·威廉·卡尔(Friedrich Wilhelm Karl),1798年继承父位成为符腾堡公爵,称弗里德里希三世;1803年升为符腾堡选侯,1806年成为符腾堡王国的第一任国王,称弗里德里希一世。.

11 关系: 夏洛特長公主威廉一世 (符腾堡)威廉二世 (符腾堡)乌拉赫公爵利希滕施泰因城堡符腾堡符腾堡统治者列表阿尔布雷希特 (符腾堡)泰奥多尔·贝扎拿破崙戰爭拿破仑时代

夏洛特長公主

腾堡王后及英国长公主夏洛特(The Princess Charlotte, Princess Royal,)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长女,乔治四世和威廉四世的妹妹。 夏洛特於1766年9月29日在白金漢宮出生,1789年6月22日冊封為長公主。1797年5月18日,她嫁给了符腾堡国王弗雷德里克,没有子女。终年62岁。.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夏洛特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威廉一世 (符腾堡)

威廉一世(Wilhelm I.,),全名威廉·弗里德里希·卡尔(Wilhelm Friedrich Karl),符腾堡国王(1816年-1864年)。.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威廉一世 (符腾堡) · 查看更多 »

威廉二世 (符腾堡)

威廉二世 (Wilhelm II,),全名威廉·卡尔·保罗·亨利·弗里德里希(Wilhelm Karl Paul Heinrich Friedrich)。符腾堡末代国王(1891年-1918年)。.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威廉二世 (符腾堡) · 查看更多 »

乌拉赫公爵

乌拉赫公爵(Herzog von Urach)是符腾堡王国于1867年3月28日所创制的一个头衔。第一代公爵即成为乌拉赫家族的族长。.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乌拉赫公爵 · 查看更多 »

利希滕施泰因城堡

利希滕施泰因城堡 利希滕施泰因城堡(Schloss Lichtenstein)是19世纪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罗伊特林根县内建造的一座历史主义风格宫殿。.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利希滕施泰因城堡 · 查看更多 »

符腾堡

腾堡(Württemberg),是一个历史地名,位于德国西南部的施瓦本,今天巴登-符腾堡州的一部分。东边与巴伐利亚接壤,南边与奥地利,瑞士共享博登湖,西部与巴登、霍亨索伦,北边又与普法尔茨,黑森为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符腾堡首都在斯图加特,其他时间,君主们则选择路德维希堡或乌拉赫为首都。符腾堡得名于斯图加特一座叫Wirtemberg的山。 1143年,符腾堡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块伯爵领地。1419年分为乌拉赫和斯图加特两支。1495年成为公国。1496年乌拉赫支灭绝。1806年,符腾堡被升为王国,公爵弗里德里希三世成为符腾堡的第一任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 1871年,符腾堡作为自治王国加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几次成功的战争和外交手段缔造的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君主制垮台,国王威廉二世被推翻。符腾堡作为符腾堡人民邦,成了魏玛共和国的一部分。1920年,斯图加特是德国国民政府的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图加特的市中心几乎被空袭完全摧毁。 1945年盟军占领了德国。他们将巴登和符腾堡合并,1952年成立新的民主的巴登-符腾堡州(德国第三大州),首府在斯图加特。.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符腾堡 · 查看更多 »

符腾堡统治者列表

本条目是符腾堡历代统治者的名单。符腾堡从最初的伯国发展为公国、王国,最后在1918年王室被颠覆。.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符腾堡统治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阿尔布雷希特 (符腾堡)

阿尔布雷希特·玛利亚·亚历山大·菲利普·约瑟夫(ALBRECHT Maria Alexander Philipp Joseph,),末代符腾堡国王威廉二世的推定继承人,符腾堡公爵,符腾堡王室家族首领(1921年—1939年)。.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阿尔布雷希特 (符腾堡) · 查看更多 »

泰奥多尔·贝扎

泰奥多尔·贝扎(Theodore Beza),又譯狄奥多·貝沙,或泰奥多尔·德贝兹(Théodore de Bèze 或 de Besze)(),是一名在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法国籍新教神学家与知识分子。他是反君權運動(Monarchomaques)的成员,反对绝对君主制。他也是加尔文的重要门徒,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瑞士。.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泰奥多尔·贝扎 · 查看更多 »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到了今天還沒有共識。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拿破崙戰爭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时代是欧洲和法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体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第四和最后一个阶段(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是国民大会时期,第二阶段是国民立法议会时期,第三阶段是督政府时期)。其大致始于拿破仑·波拿巴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法国执政府,终于百日王朝期间的滑铁卢战役。此后维也纳会议即召开,欧洲版图又恢复到大革命之前。拿破仑带领法国走出革命和战争的焦土,重新实现了政治稳定;其与罗马天主教廷达成和解,废除了国民公会制定的许多激进宗教政策,并在1804年颁布了《民法典》——这部法典确认所有男性成年公民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平等,并且建立起个人不再依靠出身而是更多依靠自身教育、职业的努力来取得成功的一个唯才是举的社会。民法典还承认了国民大会的许多温和的政策,撤回了由过度激进的国民公会通过的政策。但法典也承认了家长制,这使得妇女和儿童都成为其男性家长的从属。 拿破仑在积极整顿国内事务的同时,也试图在整个欧洲范围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他的军队征服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占领了许多岛屿,并且迫使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与法国结盟,后者也被迫接受了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但英国从始至终反对法国的霸权,未曾屈服于拿破仑。 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解体于1812年,当时拿破仑决意入侵俄国,但却低估了其部队可能遭遇的挑战。拿破仑确信沙皇正在与英国密谋,因此亲自率领 60 万大军远征莫斯科,并在莫斯科近郊的博罗季诺击败了俄军。但沙皇早已撤离并烧毁了莫斯科,这使得拿破仑的庞大军队既得不到充分的补给,也没有躲避寒冬的营地。拿破仑只得下令撤退,但俄罗斯的严冬和俄军无休止的骚扰击垮了他的军队,最后只有3万人的部队成功回到法国。各国重新结成反法同盟,终于在1814年攻克巴黎迫使拿破仑退位。1815年拿破仑复辟,反法同盟旋即重新成立,拿破仑又在滑铁卢被以英国为首的联军部队最终击败。.

新!!: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和拿破仑时代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