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

指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Phrygian cap)又称自由之帽,本為古代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人所戴,是一種与头部紧密贴合的软帽,其帽尖向前弯曲,典型的颜色是红色。 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中,弗里吉亚帽是东方的象征。在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弗里吉亚帽成为自由和解放的标志而广为传播;例如在名画《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中,自由女神就佩戴着弗里吉亚帽。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玛丽安娜也戴着弗里吉亚帽。弗里吉亚帽还出现在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巴拉圭、古巴等国的国徽上。卡通画中的《-zh-tw:藍色小精靈;zh-hans:蓝精灵-》(Schtroumpf)也戴着弗里吉亚帽。.

35 关系: 古巴國徽墨丘利10美分硬币头巾头像鹰扬金币密特拉教尼加拉瓜国徽屠牛像帽子三重冕五月金字塔弗里吉亚弗里吉亚人團結就是力量 (格言)哥伦比亚国徽八月十日事件国王饼国王长着驴耳朵玻利維亞國徽玛丽安娜纽约州州旗無套褲漢華盛頓的神化萨尔瓦多国徽飘发自由女神1美元硬币馬其頓阿吉德王朝陸軍阿根廷国徽自由帽苏珊·安东尼一美元硬币考泰斯與考托佩斯Phrygian cap法國革命軍法国大革命年表海地国徽斯特拉斯堡10美分硬币3美分银币

古巴國徽

古巴國徽啟用於1906年4月24日,為一盾徽。盾由三部份組成,後豎束棒,上頂自由之帽。周圍飾以月桂與橡樹枝條。在国徽图案上方显示了古巴岛在加勒比海的地理位置,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之间,钥匙两侧的绿色陆地分别代表这两个半岛。钥匙本身置于这两个半岛之间象征着古巴作为通往墨西哥的必经之地的重要的地理战略位置。西班牙殖民时代,墨西哥、古巴和佛罗里达均归属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统治。远方地平线升出的太阳象征着新生的共和国,而旭日正处于钥匙上方,这表明古巴岛位于北回归线上。盾章左下侧重复了国旗上的五条蓝白相间的斜条纹,是海洋和纯洁的代表色彩也是古巴的传统颜色,同时三个蓝色条纹代表着古巴早期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省份。右下侧为一棵古巴国树王棕和山林象征国土的富饶。盾章背后有一捆束棒和弗利吉亚帽分别代表国家主权和国民自由。盾牌左右两侧为栎树枝和月桂树枝,其内涵为共和国的长生和胜利。国徽由古巴爱国诗人米格尔·特乌尔韦·多隆(Miguel Teurbe Tolón)设计。1906年4月24日,古巴议会批准使用。.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古巴國徽 · 查看更多 »

墨丘利10美分硬币

墨丘利10美分硬币(Mercury dime)又称带翼自由女神头像10美分硬币(Winged Liberty Head dime),是美国铸币局1916至1945年间生产的一种银质10美分硬币。硬币由阿道夫·温曼设计,正面刻有青年时代的自由女神,头上还戴着一顶有翅膀的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带翼自由女神头像”之名便由此而来;这一设计还被误认为是罗马神话中的墨丘利,所以得名“墨丘利10美分”。据信,温曼是以律师兼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夫人埃尔西·史蒂文斯作为自由女神的模特儿。硬币背面刻有代表团结和力量的束棒,以及代表和平的橄榄枝。 1916年,由铸币局首席雕刻师查尔斯·爱德华·巴伯设计的多种面额银币面世已满25年,可以由财政部和铸币局共同决定是否更换,无需再经国会授权。铸币局官员对此存在误解,以为所有设计都必须更换,因此在3位雕刻家间展开设计竞赛,已担任首席雕刻师36年的巴伯也有递交方案,但最终温曼的方案入选成为10美分和半美元的新设计。 虽然设计图案因其美观获得好评,但由于自动售货机难以正常识别新币,铸币局还是不得不做出调整。墨丘利10美分硬币一直生产到1945年,再经财政部下令,由纪念不久前去世的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新设计取代。.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墨丘利10美分硬币 · 查看更多 »

头巾头像鹰扬金币

头巾头像鹰扬金币(Turban Head eagle)又名带帽头像鹰扬金币(Capped Bust eagle),是美国铸币局于1795至1804年间铸造的一种10美元面额金币或鹰金币。这种硬币由罗伯特·斯科特设计,是鹰扬系列金币的开山之作,铸币局此后一个多世纪里都有生产这一系列硬币,直至1933年停止铸造流通金币时止。“头巾头像”实际上名不符实,自由女神并没有佩戴头巾,而是戴了一顶帽子,部分学者认为这顶帽子要么是伞状帽,要么是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又称自由帽),只是自由女神头上的饰物和扭转的头发看起来与头巾有些相似。 《1792年铸币法案》建立美国铸币局并授权铸造多种硬币,鹰扬金币是其中面额最大的一款。铸币局首先铸造的是铜币和银币,直至1795年才开始生产金币。设计者起初打算让银币正面五角星的数目与组成美国联邦的州数目相等,但之后还是决定采用13颗星星,纪念建国时的13个州。硬币背面是嘴中叼有花环的老鹰,但事实证明这一设计不得人心,因此换成了纹章式的老鹰。 随着金价不断攀升,提炼金币中的黄金成了有利可图的营生,为此,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于1804年下令鹰金币停产,铸币局在此后30多年里都没有铸造过这一面额的流通币。1834年,铸币局打造了4枚鹰金币,用于凑齐硬币套装作为礼物送给外国领导人。这4枚硬币上所标年份虽然仍是1804,但与1804年铸造的硬币存在不同,其上数字“4”的字体存在差异,4枚金币也从此跻身最珍贵的美国硬币行列。.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头巾头像鹰扬金币 · 查看更多 »

密特拉教

羅浮宮博物館) 密特拉教(Mithraism),也被稱為密特拉密教、密特拉秘儀(Mithraic mysteries),是一支以主神密特拉斯(Mithras)為信仰中心的秘密宗教,大約西元一世紀至西元四世紀盛行於羅馬帝國境內。宗教靈感來自波斯人對主神密特拉(,原始印度-伊朗語寫法為Mitra)的敬拜,雖然希臘的密特拉斯(Mithras)是與一個新的和獨特的(宗教)形象聯繫著,並且在波斯與希腊、罗马之間信仰傳播階段的连续性是被(學者)所讨论著。Beck, Roger (2002-07-20).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密特拉教 · 查看更多 »

尼加拉瓜国徽

尼加拉瓜國徽為圓形。中間為等邊三角形,自上而下繪有彩虹、自由之帽、五座火山和海洋。最外面以金色字書有「中美洲尼加拉瓜共和國」的字樣,說明了尼國曾經是中美洲聯邦的成員。 Category:尼加拉瓜 N.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尼加拉瓜国徽 · 查看更多 »

屠牛像

盧娜。 屠牛像(Tauroctony,或譯為屠牛神像)是一個特定用於羅馬密特拉密教中心的現代學術名詞。該聖像描繪了密特拉斯(Mithras)屠殺一頭公牛,因此英文中的tauroctony的名稱是隨著希臘文拉丁轉寫的字彙tauroktonos(希臘文:ταυροκτόνος;英譯:“bull killing”;中譯:“屠牛”)命名而來的。 儘管這一名稱,該(屠牛)場景是象徵性的,並沒有證據表明羅馬崇拜的庇护人(patrons)曾經行使這樣的儀式。像所有的希臘羅馬密教一樣,密特拉秘儀式僅限於入教者而已,並且外人與今人對有關於這宗教的膜拜信仰或者是宗教習俗知之甚少。然而,公牛的幾個圖像包括了一個蓋在動物背部的(dorsuale)緞帶或者是毯子,這是一個羅馬的習俗以確認一個獻祭的動物,所以它相當確定的是屠戮公牛是意味著一種獻祭的行為,不過這是屬於原始自然神崇拜的一個範疇,在具備尊重眾生生命、以慈悲心救渡眾生的東方宗教中卻嚴格禁止這麼做的。還有,因為主要的屠牛場景往往伴隨著對太陽、月亮和星宿的明確描繪,所以這個場景還具有占星術的內涵也是相當確定的。但是儘管有許多關於這個主題的理論,卻沒有得到廣泛的接受。雖然基本的屠殺形像似乎是從勝利女神尼刻(Nike)的類似描述中所(擷取)採用的,而且可以確定的是屠牛的象徵和其他輔助因素共同講述了一個故事(也就是崇拜的神話、崇拜的奧秘〔mystery〕,只限於告訴入教者),那個故事已經佚失了現在是未知的。在數十年旋繞著日益令人費解的理論之後,研究密特拉密教的學者現在普遍不願意做出推測性的學說了。 另外,屠牛像不應該與“(taurobolium,音譯為陶羅波林姆、多羅波利姆)”混淆,而牛祭是由大母神(Magna Mater,或譯為眾神之母;音譯為玛格那玛特)秘密宗教的入教者所行使的實際屠牛的祭儀行為,並且這牛祭是與密特拉秘儀是無關的,還有佛教和另一个不杀生的宗教耆那教都拒绝动物祭祀,又佛教主张“放生”,主张对动物采取保护,所以牛祭無論是在愛護生命的立場上以及在不殺生的戒律之下是絕對不容許的。“沒有證據表明著〔密特拉秘儀的入教者〕曾經行使這樣的儀式〔也就是說實際的屠牛〕,並且先验的考慮建議一座密特拉寺—任何一座密特拉寺—將是一個最不切實際的場所嘗試這種儀式了。(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ever performed such a rite, and a priori considerations suggest that a mithraeum – any mithraeum – would be a most impractical place to attempt it.)”由此可見,屠牛像並非表示在屠殺公牛而是有他們教派的奧秘存在著。.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屠牛像 · 查看更多 »

帽子

帽子是戴在頭部的服飾,有遮陽、擋雨、防塵、美觀、保護頭部等用途。.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帽子 · 查看更多 »

三重冕

三重冕(Triregnum)是過去天主教教宗所戴的三層冠冕,由主教冠和三面王冠組成,後有兩條垂帶。 在禮儀中教宗不會戴它,而是放在祭壇上。教宗只會在、向全世界發表「致全城與全球」的祝辭、發表聖座隆重宣言,以及在出場、退場時戴上。.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三重冕 · 查看更多 »

五月金字塔

五月金字塔(Pirámide de Mayo)位于五月广场的中心,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国家纪念碑。1811年,为庆祝五月革命一周年,阿根廷政府决定修建。1912年,它向东移动了63米。 五月金字塔的顶部是象征自由的雕像,法国雕塑家Joseph Dubourdieu的作品.从地面到雕塑顶部的弗里吉亚无边便帽,五月金字塔总高18.76米。.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五月金字塔 · 查看更多 »

弗里吉亚

弗里吉亚(希腊语:Φρυγία)安纳托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土耳其中西部。.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弗里吉亚 · 查看更多 »

弗里吉亚人

弗里吉亚人是古代居住在小亚细亚中西部弗里吉亚地区以及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民族。 弗里吉亚人是一个印欧语系的民族,他们的语言称为弗里吉亚语,与色雷斯语、亚美尼亚语和希腊语比较接近。弗里吉亚人原居巴尔干半岛中部,约在前1200年左右迁入弗里吉亚(但并不是整体迁徙)。他们在公元前8世纪时在弗里吉亚建立了一个王国,即弗里吉亚王国。弗里吉亚王国在约前690年被其邻国吕底亚兼并,后又先后成为波斯帝国、帕加马和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弗里吉亚语一直存在到公元6世纪,此后弗里吉亚人已完全被周围的民族所同化。 弗里吉亚人佩戴著名的弗里吉亚无边便帽。 category:歐洲古代族群 category:亚洲民族 Category:弗里吉亚.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弗里吉亚人 · 查看更多 »

團結就是力量 (格言)

團結就是力量」是比利時的國家格言,後來亦為保加利亞、海地採用,同时也是马来西亚的国家格言。.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團結就是力量 (格言)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国徽

哥倫比亞國徽啟用於1834年5月9日,為一盾徽,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方為石榴(哥倫比亞是原本新格拉納達的一部分)和兩隻豐裕之角。中間是被矛挑起的自由之帽。下方圖案表示哥倫比亞位於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盾上方有一振翅、咀叼月桂枝條的安第斯神鷹,爪下的綬帶書有國家格言「自由與秩序」。兩側有四面國旗枝條裝飾。 Category:哥伦比亚国家象征 C.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哥伦比亚国徽 · 查看更多 »

八月十日事件

1792年8月10日暴動是法國大革命歷史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8月10日,經由暴動的巴黎公社及來自馬賽和布列塔尼革命的組成的國民自衛軍,攻入杜樂麗宮後,導致了法國君主制的崩解。 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室受到國民立法議會的庇護,立法的功能暫停。 六週後,新國民公會組成,正式的結束了君主制度的運作。 這暴動及其導致的成果革命歷史學家最常用的簡稱為“ 8月10日事件 ”; 或者稱為“ 二次革命 ”。.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八月十日事件 · 查看更多 »

国王饼

国王饼(galette des Rois),又称“国王派”,是法国人在每年1月6日天主教主显节前后食用的一种圆形饼状蛋糕,由千层酥加上杏仁奶油内馅烤制而成,名义上为了纪念基督教《圣经》记载的东方三博士朝见襁褓中的耶稣的事件。 国王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的农神节,当时罗马人在节庆的宴会上在糕点中放置蚕豆,分给奴隶,吃到蚕豆者成为“一日国王”,享受一天的特权。基督教统治欧洲之后,教会将这一传统与东方三博士联系起来,并将蚕豆换成幼年耶稣的瓷制小像,但在法语中仍称为“蚕豆”(fève)。如今的国王饼中往往藏有小瓷像,题材不一,并通常与硬纸王冠一起售卖。尽管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大部分法国人在1月初的亲朋聚会中仍会分食国王饼,吃到“蚕豆”者成为幸运儿,得到他人的祝福。 国王饼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不少变种,统称国王蛋糕。.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国王饼 · 查看更多 »

国王长着驴耳朵

国王长着驴耳朵,源自希腊神话的寓言故事,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流传,并存在各种不同的版本,甚至故事最终揭示的道理都随版本的不同而不同。该故事又被称为国王的驴耳朵、长着驴耳朵的国王、迈达斯的驴耳朵、迈达斯国王长着驴耳朵等等。.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国王长着驴耳朵 · 查看更多 »

玻利維亞國徽

玻利維亞國徽中央圖案為橢圓形盾徽,繪有高山和礦坑入口,有太陽在山後。平原上有羊駝、小麥和樹。外環書有國名,下面有十顆星,代表了現有九個省和在1879年在與智利的战争中失去的、玻利維亞唯一的沿海省份。後為國旗、大炮、步槍、斧頭和自由之帽。橢圓形上方有月桂和橄欖枝條,以及振翅中的安地斯神鷹。.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玻利維亞國徽 · 查看更多 »

玛丽安娜

玛丽安娜(法语:Marianne),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象征。就其外延意义而言,她还是自由与理性的拟人表现。与代表法兰西民族及其历史、国土与文化的“高卢雄鸡”相对,玛丽安娜代表了作为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国家(state)的法国以及她的价值观念。她的形象遍布法国各地,还常常被放置在市政厅或法院显著位置。她的形象被雕刻成了一座铜像,矗立在巴黎的共和国广场(Place de la République)上,以象征“共和的胜利”。她的形象不仅在国家政府机关的印章以及法国的邮票上出现,还被刻在了法國的歐元硬幣上,在已经退出流通的法郎上也有她的身影。玛丽安娜是法兰西共和国最为著名的象征之一。 关于玛丽安娜形象的起源,至今说法不一。说法之一认为玛丽安娜源自艺术家奥诺雷·杜米埃在1848年创作的抚育罗穆卢斯和瑞摩斯的母亲形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她的形象来自于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在七月王朝时期创作的凯旋门的浮雕上高唱《马赛曲》、愤怒的女武士。无论如何,玛丽安娜都已然成为了法国的象征。作为共和制度的人格象征,她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指代共和派,也屡屡遭到反对共和的人士的讽刺和侮辱。尽管玛丽安娜与高卢雄鸡都是常见的法国象征,但他们都未能享受官方地位:根据法国宪法(Constitution française)第二条的规定,法国的唯一官方象征是法国国旗。.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玛丽安娜 · 查看更多 »

纽约州州旗

纽约州州旗(英语:Flag of New York State)是纽约州的官方旗帜,该旗为蓝底,上有纽约州纹章。现版州旗在1901年正式启用。.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纽约州州旗 · 查看更多 »

無套褲漢

無套褲漢(sans-culotte,),字面意思是“沒有裙褲”)又稱長褲漢,是下階層的老百姓,在舊制度下生活品質極差的群眾成為響應法國大革命激進和好戰的廣大參與者。.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無套褲漢 · 查看更多 »

華盛頓的神化

《華盛頓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Washington)為希臘籍義大利藝術家所繪的濕壁畫,創作於1865年,位於美國國會大廈屋頂的下。此濕壁畫距離圓形大廳樓板高,面積為,壁畫高度最高為,可從下方大廳樓板向上仰望。此圓頂完成於1863年,布魯米迪接著在美國內戰結束後的11個月內完成此作品;他則因為此濕壁畫獲得40,000美元(現今約為美元)的酬勞。 布魯米迪曾在梵蒂岡為教宗額我略十六世服務3年,並曾為王子在內的多名貴族,於他們的宮殿與別墅進行創作。後來他於1852年,並在他的人生最後25年於國會大廈工作。除了這件作品之外,他還設計了。.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華盛頓的神化 · 查看更多 »

萨尔瓦多国徽

薩爾瓦多國徽為圓形。中間為等邊三角形,自上而下繪有彩虹、被自由之竿撐起的自由之帽 (周圍有光芒並寫有該國獨立的日子1821年9月15日)、五座火山和太平洋。外面有五面國旗,並環以月桂枝條 (十四對葉子代表了十四個省)。綬帶書有國家格言「上帝、團結、自由」。最外面以金色字書有「中美洲薩爾瓦多共和國」的字樣,說明了薩國曾經是中美洲聯邦的成員。 Category:薩爾瓦多 E.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萨尔瓦多国徽 · 查看更多 »

飘发自由女神1美元硬币

发自由女神1美元硬币(Flowing Hair dollar)是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第一种1美元硬币,于1794至1795年铸造,其尺寸和重量都是根据当时在美国流行的西班牙银圆设计。 1791年,联邦国会在听取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研究报告后通过联合决议,授权建立国家铸币局。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同年的国情咨文中敦促国会建立铸币局,国会于是通过《1792年铸币法案》授权设立该局。但此后一直到1794年,美国铸币局才开始铸造白银和黄金铸币。飘发自由女神1美元硬币由罗伯特·斯科特设计,1794年首度铸造,1795年又铸造了一批。1795年10月,新设计的波浪头像银元取代飘发自由女神。 1794年版飘发自由女神被广泛认为是最罕有、最具价值的美国硬币之一。2013年1月24日,一枚1794年铸造的样币以1001万6875美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单枚硬币成交价格的新纪录。.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飘发自由女神1美元硬币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阿吉德王朝陸軍

其頓阿吉德王朝陸軍,是古代馬其頓王國阿吉德王朝的陸上武裝力量,在馬其頓腓力二世軍事改革後首次在歷史中展現出這股顯赫的軍事實力,並由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發揚光大,它被認為是古代世界中最強大的軍事武力之一。 原先,早期阿吉德王朝的馬其頓軍隊只是由部落民兵組成,後學習南部希臘城邦的希臘重裝步兵作戰方式,最後經由腓力二世的軍事改革,採用最新的戰術和武器,並透過獨特的多兵種協同作戰。加上腓力二世連年作戰,征召的士兵幾乎成為常備的職業軍人,使腓力二世無時無刻可以驅使這支堅強、專精的軍隊,也保障兵源。在短短的時間內,馬其頓勇猛的軍事機器成為希臘或亞洲前所未聞的顯赫力量,軍隊的勝利更讓國家成為一個橫跨洲際的大帝國。 在戰術的改良上,腓力採用底比斯伊巴密濃達(他兩次擊敗斯巴達軍隊)的斜形陣列戰術,發展成早期的聯合兵種軍隊,包括有步兵方陣、騎兵、投射部隊,至亞歷山大大帝時就連攻城武器也投入野戰作戰使用。在武器的改良上,腓力二世引入薩里沙長矛,這種長矛(Pike)引入讓步兵在攻擊和防禦時都有良好的優勢。腓力的改革也使騎兵成為決戰戰役勝負的致勝兵種。 新式的馬其頓軍隊還與其他非馬其頓兵種並肩作戰,尤其是希臘的色薩利騎兵,其他還包含腓力二世雇傭愛琴海周圍和巴爾幹半島的各式傭兵部隊。當前338年腓力二世準備入侵波斯時,馬其頓軍隊中有半數以上來源都是非馬其頓裔的希臘人和周圍的蠻族部落組成。.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馬其頓阿吉德王朝陸軍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国徽

阿根廷国徽源於1813年,定形於1944年。呈橢圓形。雙手緊握的"自由之竿"以及竿頂的"自由之帽"是十九世紀拉丁美洲解放戰爭中愛國者的標誌;月桂花環象徵勝利。"五月太陽"象徵自由和解放。 Category:阿根廷 A.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阿根廷国徽 · 查看更多 »

自由帽

自由帽可以指:.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自由帽 · 查看更多 »

苏珊·安东尼一美元硬币

苏珊·安东尼一美元硬币(Susan B. Anthony dollar)是1979至1981年间出产的一种1美元硬币,1981年时因公众反响不佳而停产,1999年又再度生产。这种硬币的诞生是为取代过于臃肿的艾森豪威尔一美元硬币,铸币局测试过多种形状和材质,但都遭到当时对铸币立法有强大影响的自动售货机制造业游说集团反对,最终决定采用的一种内边框有11个面的圆形坯饼。 硬币由美国铸币局首席雕刻师弗兰克·加斯帕罗设计,他起初设计的正面是自由女神头像,但多位国会议员和多个组织呼吁在硬币上描绘一位真实存在过的美国女性,最终入选为硬币主题的是民权活动家苏珊·安东尼。硬币反面则根据国会法案要求,保留艾森豪威尔一美元硬币的设计。 铸币局高估公众需求出产大量一美元硬币,但硬币发行后反响不佳,极易与尺寸和材质都很相近的25美分硬币混淆,所以流通币只生产了两年就予停产,第三年则只为收藏家打造了不到1000万枚,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流通币在库房积压。不过由于银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自动售货机和轨道交通系统中使用,因此库存硬币也逐渐消耗。1997年,国会通过法案授权发行金色的萨卡加维亚1美元硬币,但为满足新币投产前的市场需求,铸币局于1999年恢复苏珊·安东尼一美元硬币生产。 由于流通率低,大部分安东尼一美元品相甚佳,但这也导致它们缺乏收藏价值,价格比面值高不了多少。铸币局打造有多个年份的精制币,其中个别版本或品种价格更高。.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苏珊·安东尼一美元硬币 · 查看更多 »

考泰斯與考托佩斯

地區考古博物館(Museo Archeologico Regionale)裡面,位於義大利的巴勒莫(Palermo)境內。 考泰斯與考托佩斯(Cautes and Cautopates)是在古羅馬密特拉教所崇拜的聖像中描繪著伴隨主神密特拉斯的一對火炬手,作為屠牛像(Tauroctony)而讓世人所知。考泰斯將祂握的火炬上舉著,並且考托佩斯將祂握的火炬指向下方。.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考泰斯與考托佩斯 · 查看更多 »

Phrygian cap

#重定向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Phrygian cap · 查看更多 »

法國革命軍

法蘭西革命軍()是1792至1802年法蘭西革命戰爭期間對抗各國聯軍的軍隊。 這些軍隊的特質,具有革命熱情,裝備較差,人數眾多。 他們雖然經歷了早期慘敗,但革命軍最後成功地把外國勢力驅逐出法蘭西領土,並且佔領了許多鄰國,建立了。 領導的將領有讓-巴普蒂斯·儒爾當、拿破崙·波拿巴、安德列·馬塞納、讓·維克多·莫羅。.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法國革命軍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年表

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年表.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法国大革命年表 · 查看更多 »

海地国徽

海地國徽啟用於1807年,目前的樣式用於1986年。海地憲法第三條對國旗和國徽有所規定。 在綠色的草地上豎起棕櫚樹並擺上呈褶狀垂下的國旗、步槍、大炮、炮彈、小鼓、軍號、三角旗、戰斧和錨。一些版本中鼓和飾帶間有斷開的鎖鏈,象徵奴隸獲得自由。樹上掛著自由之帽。 飾帶書上海地的格言 L'Union Fait La Force (法語:團結就是力量)。.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海地国徽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StraßburgAdrian Room - - McFarland, 2006, p. 359.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斯特拉斯堡 · 查看更多 »

10美分硬币

10美分(Dime),是一种美国硬币,面值等于十分之一美元,幣值相當於中文的「一角」。10美分是所有美国流通的硬币里面直径最小,厚度最薄的。正面图案是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肖像,背面是火炬、橡树枝和橄榄枝组成的图案。 基于《1792年铸币法案》,从1796年起正式铸造生产10美分硬币。当时的正面图案是象征着自由女神的女性头像,背面则是一只鹰。一直到1837年一共更改了三种设计,但是都保持这个基调。1837年到1891年,「坐姿自由女神」(Seated Liberty)系列10美分发行,将自由的寓意表现为一面盾牌。1892年,10美分硬币的正面再次是女性的头像,并以设计师查尔斯·巴伯名字命名为「巴伯10美分」(Barber dime)。后两种设计在「ONE DIME」周围装饰以花环。1916年,正面的图案换成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帽子头像,通常将其称作「墨丘利10美分」(Mercury dime)。目前流通的10美分硬币是1946年开始发行的。 10美分硬币的成分和直径也不断变化。最初直径是19毫米,1828年开始改為17.91毫米。而成分最初是89.24%银和10.76%铜,1837年改为90%银和10%铜。从1965年开始改为合成金属白铜。 「Dime」一词来源于古法语「Disme」(现代法语为「Dîme」),意为“十分之一”。 ,硬币资源网。.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10美分硬币 · 查看更多 »

3美分银币

3美分银币(three-cent silver或three-cent piece in silver、trime),是美国铸币局于1851至1872年间生产的一种流通硬币,1873年还生产过精制币版本。硬币由铸币局首席雕刻师詹姆斯·B·朗埃克设计,在其他银质硬币纷纷遭囤积和熔融的年代仍然得到广泛流通,但在上述问题解决后就逐渐淡出市场。联邦国会之后通过1873年铸币法案将之废除。 加利福尼亚淘金潮开始后,大量黄金流入市场,白银相对黄金的价格上涨,许多美国银币因此外流或熔融。与此同时,美国的邮票费率从5美分下调至3美分,国会于是在1851年授权发行3美分银币,其中含银量调整为75%,而非传统上的90%。3美分银币是历史上第一种所含金属价值远不及面值的美国硬币,也是第一种没有法定支付上限的美国银币。硬币面世后流通率很高,直到1853年国会通过法案减轻包括3美分在内的所有银币重量,大幅减少囤积、熔融银币获取白银的情况后才改变这种情况,法案中还将3美分银币的含银量提高到90%。 其它面额银币回归市场流通后,3美分在市场上的流通率降低。随着内战爆发,美国经济陷入混乱,所有的金币和银币都受到囤积而从市场上消失。1865年,铸币局开始生产铜镍合金制成的3美分镍币,3美分银币产量此后大幅减少,于1873年中止发行。3美分系列银币的收藏面不广,在稀缺程度类似的美国硬币中属较为廉价的收藏品。.

新!!: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和3美分银币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佛里幾亞無邊便帽弗利吉亚帽弗里吉亚帽弗里吉亞無邊便帽自由之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