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2 关系: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史密森尼学会,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列表,弗利尔美术馆,弗利尔艺术馆,弗瑞尔美术馆,佛教藝術,黑石号,Google Arts & Culture,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洛神賦圖,朱端。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华盛顿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是美国的首都,原稱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缩写为 D.C.),以及簡稱華盛頓(Washington)、特區(the District)等。中文通常簡稱華府。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大多數美国聯邦政府機關、與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银行、國際貨幣基金、美洲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並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蹟。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最富裕、財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該地區2015年的人均生产总值爲181,185美元,冠绝全美。 1776年美國獨立時的首都是費城,之後因獨立戰爭和國家新立而屢有變遷,到1785年開始紐約被定為美國的首都。1790年7月1日,国会通过《》,决定将首都从纽约迁至波多马克河和安那考斯迪亚河汇合处附近;但完成正式遷都前先由費城暫代首都。1800年,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從權充十年首都的費城遷往建設完成的華盛頓,華盛頓開始作為美國首都正式運作至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实际上是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聯邦地區,因此不屬於美国的任何州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位於美國東岸的中大西洋地區,屬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兩州界河波多马克河由西北向東南流貫特區,形成特区西面的天然界限。成立之初,哥伦比亚特区是一个边长10英里(16公里)的長方形区域,不仅包括了特区现在的全部范围,还包括波多马克河西岸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县,即今日的阿灵顿县以及亚历山德里亚市。特区成立后不久,西岸的居民就因为国会过度重视东岸以及蓄奴等问题,发起了回归弗吉尼亚的运动,經他们多次请愿,美国国会于1846年7月9日通过法案,并经弗吉尼亚人民大会批准,将波多马克河南岸的土地交还弗吉尼亚。特區設立早期,波多马克河北岸有喬治城鎮、华盛顿市及华盛顿县三個分開的行政區劃;其中建立於1791年的华盛顿市乃為彰顯喬治·華盛頓對美國建國的貢獻而命名,後來發展為特區中的核心城市。依據一項1871年的立法,前述三區於1878年合并为华盛顿市,而聯邦管轄的特區及華盛頓市地方政府從此轄區重疊,因此產生今日使用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合稱。.
史密森尼学会
位于美国国家广场的史密森尼学会总部大楼--史密森尼古堡 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是美国一系列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集合组织。该组织囊括19座博物馆、9座研究中心、美术馆和国家动物园以及1.365亿件艺术品和标本。也是美国唯一一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第三部門博物馆机构,同时也拥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和研究联合体。管理和经费来源于由美国政府拨款,其他捐助以及自身商店和杂志销售盈利也在其中。该机构大多数设施位于华盛顿特区,此外还有部分设施散布在从纽约到弗吉尼亚州,甚至巴拿马的广阔区域。该机构于1846年成立,资金源于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James Smithson)对美国的遗赠。该机构的诸多博物馆除圣诞节外,全年对公众免费开放。.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史密森尼学会
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列表
本表列出英國《藝術報》於2014年3月25日發布的2013年度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包括任何形式展出藝術品的博物館)。名單中的100家博物館共接待169,968,789人次參觀,其中英國的博物館有35,188,525人次造訪居冠,美國則以17家博物館列名為最多。 不過,世界上像是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在內的自然歷史和科學博物館並沒有被歸類屬於藝術範疇博物館,而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和法國歷史博物館(凡爾賽宮)等博物館在性質上則被視為非以博物館展示教育功能為主的名勝景點,由於陳列室散落各處宮殿,實際參觀展覽人數難以客觀衡量,所以也未收錄在本列表中。 包括NGV International有1,306,852人和Ian Potter Centre and NGV International有634,069人。 包括Getty Center有1,356,381人和Getty Villa有372,434人。 包括M.
弗利尔美术馆
#重定向 弗瑞爾藝廊.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弗利尔美术馆
弗利尔艺术馆
#重定向 弗瑞爾藝廊.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弗利尔艺术馆
弗瑞尔美术馆
#重定向 弗瑞爾藝廊.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弗瑞尔美术馆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泛指與佛教相關的藝術,特別是雕塑、建築、繪畫等有較多歷史遺存,而文學與音樂方面作品相對較少。在2500年前,其意象和象徵意義還未發展成複雜與多樣化的體系時,佛教藝術已經開始發展。佛教藝術发源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左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後的印度次大陆。之后,随着向亚洲其它地區和世界传播过程中与其它文化的接触,佛教艺术也隨之不断演变。 早期的佛教艺术,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傳統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约在公元1世纪前後,将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时代开始,并持续至今。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佛教艺术也朝着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变,以適應各國的需要。往北,它通过中亚,渗入东亚形成了佛教艺术北部的分支;往东,它一直扩张到东南亚而形成了佛教艺术南部的分支。在印度,繁荣的佛教艺术对印度教艺术发展的影响持续到公元10世纪,但随着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迅猛扩展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佛教在印度几乎消声匿迹。.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佛教藝術
黑石号
黑石号沉船(bangkai kapal Batu Hitam),又名勿里洞沉船(bangkai kapal Belitung)或唐代沉船(bangkai kapal Tang),是一艘公元830年左右行驶于中国至中东航线的阿拉伯帆船的遗骸。这艘船已经完成了从阿拉伯至中国的航程,但在返航中在距离今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近1.6千米处沉没。沉船于1998年被发现,后于1998年和1999年由一家商业公司进行发掘,出水文物被新加坡政府获得。 黑石号沉船带给考古学界两大重要发现。黑石号发现的文物是同一地点一次性发现的唐代文物数量最为庞大的,这些文物也被称为“唐代宝藏”。与此同时,黑石号也为研究唐代中国和中东之间的贸易路线提供了新的视角。挖掘出的文物一直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收藏。在发掘中,对遗址完整性和船只残骸的保护为考古学提供了诸多详细信息,为研究古代船舶制造方法提供了新的材料,出水文物及其样式也为中国和中东之间的古代贸易提供了新证据。.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黑石号
Google Arts & Culture
Google Arts & Culture(前名Google Art Project)於2011年2月1日推出,Google與世界各地博物館合作,利用Google街景技術拍攝博物館內部實景,並且以超高--拍攝館內歷史名畫,并可供用户观看。到2012年4月3日,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1间艺术博物馆将公布宣布。目前,各项工作已出版32,000点以上,参与博物馆46间,这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白宫,格里菲斯大学,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博物馆。目前,可查看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日语,葡萄牙语等18种语言。.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Google Arts & Culture
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
下方列出Google街景自2007年5月25日引入美國後所覆蓋的範圍。.
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相傳是東晉名畫家顧愷之根據曹植文學作品《洛神賦》的故事情節所創作的故事畫。曹植原文借對夢幻之鏡中人神戀愛的追求,抒發了愛情失意的自我感傷。.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洛神賦圖
朱端
朱端(公元十五世纪 - 十六世纪),明代画家,字克正,号一樵,海盐(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少时贫甚,以渔樵为生。弘治十四年(1501年)被征入宮。正德间(1506年-1521年)以画士直仁智殿,授锦衣卫指挥,钦赐“一樵图书”,遂号一樵。善书画,擅山水人物,兼画竹石花鸟。山水画宗马远、夏圭诸家,人物画学盛懋,花鸟画效吕纪,墨竹师夏永,是浙派名家之一。 传世作品有:.
查看 弗瑞爾藝廊和朱端
亦称为 佛利爾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