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68 关系: 原乡县,原平市,原仇县,原陵县,原武县,历代三宝纪,博州,博兴县,博陵郡 (东汉),华容县,华山郡 (北魏),华阳郡 (刘宋),协州,卢龙县,千佛山,南定州,南安市,南安郡 (东汉),南乡郡,南康郡,南北朝,南兗州 (南朝),南充縣,南靖县,南谯区,南陽縣,南陽郡,南汾州,南漳县,南海神庙,南海郡 (中国),南浔区,升庵桂湖,单县,古县,句章县,台城,史萬歲,司马德戡,吐京郡,吴川市,合州,合浦郡,向城县,吕州,吉安市,吉州 (隋朝),吉藏,均州城,均田制,... 扩展索引 (818 更多) »
原乡县
原乡县,古县名。东汉中平二年(185年)析故鄣县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安吉县西,确址不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入绥安县(今安徽省广德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七年(624年),废入长城县。 Category:东汉县份 Category:三国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浙江古代县份 Category:湖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安吉歷史.
查看 开皇和原乡县
原平市
原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忻州市代管。位于山西中北部的忻代盆地内。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州、定襄毗邻,北和代县、朔州接壤。 西汉以来就是山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县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的交通枢纽。境内京原、北同蒲铁路在市区交汇,朔黄铁路和京原、大运等公路穿境而过,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东西绵亘群山为历代之天然界域,阳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开阔地带。东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长约58公里,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9万人。.
查看 开皇和原平市
原仇县
原仇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石艾县置,治所在今山西省盂县。属辽州。大业二年(606年),改为盂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山西古代县份 Category:阳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盂县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原仇县
原陵县
原陵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原武镇。属荥阳郡。唐朝初年改名原武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新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原阳县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原陵县
原武县
原武县,中国旧县名。 西汉以阳武县置原武县,与卷县并治,治所在今河南省原阳县。属河南郡。新朝时称原恒。西晋废。北魏孝昌中复置。后属广武郡。东魏改广武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朝开皇十六年(696年)置原陵县,县治在今原阳县西南原武镇。属荥阳郡。唐朝初年改为原武县,属郑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为镇,并入阳武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仍属郑州。元朝属汴梁路。明朝属开封府。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怀庆府。 1936年曾与阳武县合并,改设博浪县。同年又复旧。抗日战争中沦陷。1945年3月,中共政权在汪伪政权的原武县、阳武县辖区境内,设置“原阳县”政权。而光复后的国民政府仍置原武县、阳武县。至1948年10月,中共政权控制原武县、阳武县全境。华北人民政府要求撤消战时行政区划,恢复旧行政建制。原阳县官员因原阳县人口过少,请求保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属新乡专区。最终在1950年3月13日,平原省人民政府通令“奉准原武、阳武二县合并,定名为原阳县”。.
查看 开皇和原武县
历代三宝纪
《歷代三寶紀》,一十五卷,中國隋朝費長房編撰的一部兼具史傳和經錄性質的佛教著作,又名《開皇三寶錄》,略稱《長房錄》、《三寶錄》、《房錄》等。.
查看 开皇和历代三宝纪
博州
博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省聊城市东北),大业初年省。隋末唐初,先后为窦建德、刘黑闼等人的起义根据地。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高唐、茌平、聊城等地。天宝初年改为博平郡,乾元初年,复为博州,為魏博節度使轄地。五代後晋徙治于今聊城市东南。北宋徙治今聊城市。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升为博州路,十三年改名为东昌路。地平土沃,产丝绵和绷。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聊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6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博州
博兴县
博兴县是中国山东省滨州市南部的一个县,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东经118度03分至118度23分,北纬36度58分至37度23分。面积约900.7平方千米,南北长45.8千米,东西宽29.5千米,人口约48万。隶属于滨州市,西、南与淄博市的高青县、桓台县和临淄区毗邻,东与东营市广饶县、东营区接壤,北倚滨城区并隔黄河与东营市利津县相望。黄河和小清河流经境内。 商周之际为蒲姑氏之地。西汉时分属齊郡、千乘郡,东汉属樂安郡。后多隶属于青州府。相传为汉孝子董永的故乡,有董永和七仙女的民间传说。锦秋街道有古槐,传说曾为董永和七仙女做媒。一说为吕剧发源地,每年有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和董永文化旅游节。名胜有位于锦秋街道和桓台县交界处的麻大湖,以及位于湖滨镇的南北朝时期的丈八佛石造像等。 传统手工业有柳编,草编等。兴福镇以厨房设备、白铁加工和明胶制造为主的乡镇企业发达。也有“中国厨都”之称。.
查看 开皇和博兴县
博陵郡 (东汉)
博陵郡,是中国东汉时设置的郡。桓帝延熹元年(158年)置,治所在博陵县(今河北省蠡县蠡吾镇南)。属冀州。建安末省。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深州、安平、饶阳及安国等市县地。.
查看 开皇和博陵郡 (东汉)
华容县
华容县是湖南省岳阳市西部的县,位于洞庭湖北部。地图坐标为东经112°8'31"~113°1'32",北纬29°10'18"~29°48'27"之间。GDP总量216.54亿元(2012年)。传统农业为水稻种植,家庭养殖以牲猪为主。是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棉麻之乡”,是全国的粮、棉、油、鱼商品生产基地县。棉花、油料、水产品及农业生产总值均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粮、棉、油、水产品、蔬菜、苎麻、茶叶、柑桔、湘莲、辣椒、生猪、家禽等产品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境内古华容道(存在学术争议,另一种可能是在今天湖北省监利县)是三国演义中关羽放曹操的地方。.
查看 开皇和华容县
华山郡 (北魏)
华山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州区)。孝昌二年(526年)属东雍州。西魏时属华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华州区 Category:44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华山郡 (北魏)
华阳郡 (刘宋)
华阳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宋侨置郡,治所在华阳县(今陕西省勉县西老沔县)。属梁州。入北魏后改为实土,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勉县、宁强等县地。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华阳郡 (刘宋)
协州
协州,中国隋唐时设置的羁縻州。 隋朝开皇初年置,属南宁州总管府。大业初年省。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治所在东安县(今云南省彝良县)。属戎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彝良县、大关县一带。天宝末年,地入南诏。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羁縻州 Category:云南的州 Category:昭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5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协州
卢龙县
卢龙县是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卢龙县
千佛山
千佛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南郊,是济南的名胜,是泰山的北端余脉,海拔285米。.
查看 开皇和千佛山
南定州
南定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南北朝时南梁置定州。后改称南定州。治所在布山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隋灭南陈后,開皇10年(590年),改称尹州,大業2年(606年),改称郁州。大業3年(607年),郡制施行,郁州改称郁林郡,下轄12县。唐朝武德年间,改为南尹州,贞观年间改为贵州。.
查看 开皇和南定州
南安市
南安市(Lâm-oaⁿ-chhī),雅称武荣,为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 面积2,0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万多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人口以汉族为主,此外有畲、满、回等少数民族。南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3位,2011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2010年,南安市GDP总量480.21亿元,较上年增长13.6%,人均GDP3.2万元。 南安是明清風雲人物鄭成功、洪承疇的故鄉。南安也属清代泉州三邑之一。由于近代有大量南安人遷居海外,南安也被成为中国著名僑鄉。.
查看 开皇和南安市
南安郡 (东汉)
南安郡,东汉到隋朝的郡。在今甘肃省境。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分漢陽郡豲道縣置南安郡,領豲道縣(治今甘肅省隴西縣西南)、新興縣(析豲道縣置,治今甘肅省武山縣西)、中陶縣(析豲道縣置,治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3縣,轄域為今甘肃省陇西县东部和定西縣、武山县一帶。建安十九年(214年)廢南安郡,併入隴西郡。 三國曹魏時復置南安郡,屬涼州,仍治豲道縣。西晉初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廢秦州,改隸雍州。太康七年(286年)秦州復置(治上邽,即今天水),南安郡屬之。東晉大興四年(321年),南安郡屬前涼河州(治枹罕),前秦因之。後趙時南安郡屬秦州,後秦,西秦屬之。西秦時南安郡移治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南安郡改名南安陽郡,治桓道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領桓道、新興(轄域為今隴西、漳、武山3縣部分地域)2縣;北周復名南安郡。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實行州轄縣制,廢郡。.
查看 开皇和南安郡 (东汉)
南乡郡
南乡郡,中国古代的郡。始置于东汉末年。 王莽新朝末(23年),析人邓晔起兵南乡以应汉。东汉始置南乡县,属南阳郡。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夺荆州,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郡治南乡县(今淅川县滔河乡一带)。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又改为南乡郡。永和十年(354年),桓温伐前秦,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后陷后秦。义熙元年(405年),后秦文桓帝姚兴割南乡郡归东晋。 南北朝时,刘宋复曰顺阳郡。南齐沿袭。建武末(498年),陷于北魏。永元初(499年),陈显达拔北魏马圈城(一说位于岵山之阴,另说位于镇平县侯集镇马圈王村一带),派军主庄丘黑进击南乡,拔之。旋复陷于北魏,又置南乡郡。南朝梁普通六年(526年),晋安王纲自雍州遣长史柳浑破北魏(386年~534年)南乡郡,寻复失之。西魏(534年-556年)仍置南乡郡及淅州于此。后周(557年—581年),仍设南乡郡,并龙泉、湖里、白亭(今淅川县滔河乡白亭村附近)三县入。又有左南乡县,并置左乡郡。西魏改郡为秀山,改县为安山。后周秀山郡废。 隋朝开皇初年(581年),废南乡郡。大业初年,又改淅州为淅阳郡。.
查看 开皇和南乡郡
南康郡
南康郡,西晉至唐朝時設置的一個郡。.
查看 开皇和南康郡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查看 开皇和南北朝
南兗州 (南朝)
南兖州,中国古代的州。.
查看 开皇和南兗州 (南朝)
南充縣
南充县,中国旧县名。在今四川省南充市市辖三区范围。.
查看 开皇和南充縣
南靖县
南靖县(Lâm-chēng-koān)位于中国福建省南部,是漳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962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
查看 开皇和南靖县
南谯区
南谯区是中國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区。面积127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239000。南谯区原为寄治区,曾驻琅琊区北门街道。现驻南谯区乌衣镇政务新区。下辖1个街道、8个镇。.
查看 开皇和南谯区
南陽縣
南阳县,中国旧县名,在今河南省境。 隋朝开皇初年,南阳郡废,以上宛县改为南阳县。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以南阳和舂陵郡的上马县置宛州,及云阳、上宛、安固三县。武德八年(625年),宛州废,安固县并入南阳县,属邓州。圣历元年(698年)改武台县,神龙初复故。后邓州曾改南阳郡,仍属之。 明清时属南阳府。民国初年,全国废府,直属河南省。1948年11月4日,驻守南阳县城的国军将领王凌云弃城南逃。随后,中原野战军占领南阳县县城。5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新闻稿。1949年后,南阳县与县级南阳市同属南阳专区。1952年,南阳市并入,次年,恢复。1960年,南阳县并入南阳市。1961年恢复。1969年,南阳专区改为南阳地区,仍隶之。1994年,南阳地区、南阳县废。其地今属宛城区、卧龙区。.
查看 开皇和南陽縣
南陽郡
南阳郡,中国古郡名。秦国于前272年设置,辖境在今河南省、湖北省等地。其后辖境多有变化。唐朝乾元时,全国废郡改州,改为邓州。.
查看 开皇和南陽郡
南汾州
南汾州,中国古代的州。 南北朝时東魏在今山西省吉县設置南汾州。北齐改为汾州,北周再改称西汾州。隋朝南汾州下轄3郡5县。開皇16年(596年)改为耿州,開皇18年(598年)改称汾州。大業3年(607年),郡制施行,南汾州改称文城郡,下轄4县:吉昌县、文城县、伍城县、昌宁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称南汾州,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汾州置慈州。.
查看 开皇和南汾州
南漳县
南漳县是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385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58万人, 2007年60万。.
查看 开皇和南漳县
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旧称扶胥村),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洪聖的场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海神庙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建筑遗迹。2013年3月,南海神庙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开皇和南海神庙
南海郡 (中国)
南海郡,是从秦朝至唐朝的郡,位於漢地九州域內。郡治番禺县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查看 开皇和南海郡 (中国)
南浔区
南潯區是中國浙江省湖州市下轄的一個區,於2003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南潯區北瀕太湖,東接江蘇省蘇州市,地處長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距離上海、蘇州、杭州等大城市均為100公里左右,318國道和湖鹽公路貫通全境,京杭運河和長湖申航道、申蘇浙皖和申嘉湖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區域面積716平方公里,轄9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人口51.4萬。區人民政府駐南潯鎮。.
查看 开皇和南浔区
升庵桂湖
升庵桂湖、桂湖是一座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北部新都区境内的园林,是四川园林中川西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桂湖倚新都城墙内侧而建,总面积46,600m²,其中水面16,000m²,园内现存建筑大多为清朝重建,但全园完整的保留了隋唐时期园林的山水格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升庵桂湖同时也因园内的桂花、荷花而闻名,也是中国重要的桂花及荷花观赏地。.
查看 开皇和升庵桂湖
单县
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西南部,是菏泽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单县
古县
古县是山西省临汾市辖下的一个县,人口约9万人,面积1206平方千米。.
查看 开皇和古县
句章县
句章县,中国旧县名。 一般认为句章(音“勾章”)一名来源于,始建于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年),为越王勾践灭吴称霸后所建的句章城。现代考古认为,句章城在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城山渡村和王家坝村一带。 秦代始置句章县,隶属于会稽郡。据认为,当时,句章港为全国九大港口之一。公元400年,孙恩起义军攻破句章城。守将刘裕因而将句章县治搬迁到小溪(今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鄞县、鄮县、句章县合并为句章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析句章为姚州和鄞州,句章县遂废。自建立至废止共842年。.
查看 开皇和句章县
台城
台城是東吳、东晋和南朝等"六朝"的朝廷禁省和皇宫的所在地,位于都城建康城内,遗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舆地纪胜》:“晋宋时谓朝廷禁省为台,故谓宫城为台城。”。台城是晋成帝时在孙吴苑城的基础上营建的,咸和六年(331年)十一月建成。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入台城灭亡了陈朝,将建康的宫苑荡平为耕地。五代时的杨吴在建康城故址之上营建了金陵城,台城遗迹从此湮没了金陵文脉.
查看 开皇和台城
史萬歲
史萬歲(),京兆杜陵人,隋朝軍事家,,祖父史归,北魏原州刺史、灵武郡公。父親是史靜,曾經擔任北周的泾州总管、原兰河渭等六州刺史,封太平县公,家族世代為將。他有一個兒子叫史懷義。.
查看 开皇和史萬歲
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扶风郡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人。隋朝武将,与宇文化及一同弑杀隋炀帝。 父司马元谦,在北周为都督。司马德戡幼年孤弱,以杀猪谋生。有个和尚释粲,与司马德戡母和氏私通,遂抚养教育他,通过如此解书计。开皇年间,司马德戡为侍官,渐迁至大都督。跟随杨素出讨汉王杨谅,充当内营左右,司马德戡俊辩多计,杨素很喜欢他。以勋授仪同三司。大业三年(607年),为鹰扬郎将。从隋炀帝讨辽左高句丽,进位正议大夫,迁武贲郎将。 从隋炀帝至江都,领左右备身骁果万人,在城内宿营。因隋末大乱,司马德戡率骁果谋反,弑隋炀帝,与其党孟秉等推宇文化及为丞相。宇文化及首封司马德戡为温国公,食邑三千户,加光禄大夫,仍统本兵,宇文化及很猜忌他。后数日,宇文化及分配士卒,以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对外表示升官,其实是夺他的兵权。于是司马德戡愤怨,所获赏物都贿赂宇文智及,宇文智及为他说话。 宇文化及北返军行至徐州,弃船登陆,令司马德戡统率后军,司马德戡与赵行枢、李本、尹正卿、宇文导师等密谋袭击宇文化及,遣使到反隋起事军孟海公处,结为外援。暂时没有动作,以待使者回报。许弘仁、张恺知道後,告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遣其弟宇文士及假作遊猎,到达后军。司马德戡不知事情败露,出营拜见,宇文士及命人逮捕他和他的党羽。宇文化及责骂他:“与公戮力共定海内,出于万死。今始事成,愿得同守富贵,公又何为反也?”司马德戡说:“本杀昏主,苦其毒害。推立足下,而又甚之。逼于物情,不获已也。”宇文化及不回答,命人送司马德戡至幕下,缢杀了他,时年三十九岁。.
查看 开皇和司马德戡
吐京郡
吐京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治所在岭西县(后改吐京县,即今山西省石楼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石楼、交口等县地。隋朝开皇初年省。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山西的郡 Category:吕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44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吐京郡
吴川市
吴川市(邮政式拼音:Ngchün),是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南海之滨。.
查看 开皇和吴川市
合州
合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合州,治所在石镜县(今重庆市合川区)。因涪江、嘉陵江在合州南合流得名。隋文帝开皇末年,改为涪州。隋炀帝大业初年,改为涪陵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合州。天宝、至德时一度曾改巴川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区、铜梁县、大足区等区县地。宋朝改州治石镜县为石照县。属潼川府路。因受元军围攻,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移治钓鱼山(今合川市东)。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蒙哥汗死于此。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1283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1285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 铜梁县、定远县、石照县。明朝时,属重庆府。洪武时,省石照县入合州。清朝仍属重庆府,为不辖县的散州。1913年废合州改为合川县。.
查看 开皇和合州
合浦郡
合浦郡,汉至唐的行政区划名。辖境大致包括今广西北部湾沿海和广东湛江地区。.
查看 开皇和合浦郡
向城县
向城县,中国古县名。 西魏时设置,为雉阳郡治所。县治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东南皇路店镇皇路店附近。隋朝改属清阳郡,开皇三年(583年),将西鄂县地改为向城县。唐朝时曾更名武清县。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时废,省入方城县。.
查看 开皇和向城县
吕州
吕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汾州置,治所在霍邑县(今山西省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霍州、汾西等市县地。大业初年省。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以霍山郡改置为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省。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山西的州 Category:临汾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晋中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吕州
吉安市
吉安市,古称庐陵、吉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下辖2区、10县、1县级市,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84.29万。.
查看 开皇和吉安市
吉州 (隋朝)
吉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年(590年)置,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省吉水县东北),唐朝永淳元年(682年)移治今江西省吉安市。因吉水得名。唐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新干县和万安县间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县地。北宋初年,分东北部置临江军,属江南西路,辖境缩小。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吉州路。宋时在州南永和镇烧造的白、黑两种吉州窑,和宋末的碎器窑,均称佳品。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江西的州 Category:吉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吉州 (隋朝)
吉藏
釋吉藏(),中國佛教三論宗的代表人物、三論學說的集大成者。生於南朝梁代、卒於唐初。俗姓安,祖籍源自古代西域的安息國,具有外國血統,故又稱:胡吉藏。因為曾經在浙江會稽的嘉祥寺,長期宣講佛法,名盛一時,被後人尊稱為:嘉祥大師、嘉祥吉藏。.
查看 开皇和吉藏
均州城
均州城或称均州古城是一座淹没于湖北省丹江口市附近的丹江口水库下的历史名城。隋朝开皇五年(585年),取均水之名而设均州。有“纸糊的郧阳,铁打的均州”之美誉,曾是均县人民政府的驻地。.
查看 开皇和均州城
均田制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北魏分裂出来的东魏西魏及继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袭了这一制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均田制永远的退出了中國的历史舞台。不過,這種制度在朝鮮中宗時卻又在趙光祖的建議下在朝鮮半島重新出現。.
查看 开皇和均田制
多利思比孤
多利思比孤(タラシヒコ),一作多利思北孤,是隋書倭國傳中所記載的一位倭國國王。.
查看 开皇和多利思比孤
夏丘县
夏丘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泗县东。属沛郡。东晋废。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复置,移治今泗县。北周改名晋陵县,为夏丘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夏丘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废。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安徽古代县份 Category:宿州历史 Category:泗县.
查看 开皇和夏丘县
夏丘郡
夏丘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齐置,治所在夏丘县(今安徽省泗县)。属潼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安徽的郡 Category:宿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夏丘郡
夏侯姓
夏侯姓是中国姓氏之一,属复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13位,当今较罕见。.
查看 开皇和夏侯姓
大定 (北周)
大定(581年正月—二月)是北周政权周靜帝宇文衍的年号,歷時數月。.
查看 开皇和大定 (北周)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论书,法性宗的提綱挈領之作,相傳為馬鳴菩薩依據《楞伽經》所造 隋朝淨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七百歲後,大聖去遠。……於時有沙門釋子,號曰法勝,抄出二百五十行偈,造出四卷毘曇。……達磨多羅,……加二百五十行偈,抄以用造作《雜心》十一卷論也。又後八百九十歲後,出呵梨跋摩,……造《成實論》二十卷也。……雖三論主造論宣通,猶謂六識名相之事,非題極理。……復出馬鳴菩薩,……依《楞伽經》,造出《起信論》一卷也。雖文略少,義無不盡。八識常住為體,修行趣入為宗。習六、七識妄故,修盡拔眾人等,執究根原。釋八、九識真故,湛然示迷,方類趣入處也。」 ,依據真諦三藏之弟子曹毘為其所作傳記,此論為真諦於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譯 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金光明經七卷(承聖元年,於揚州正觀寺,及揚雄宅出,即第二譯,與梁世曇無讖所出者,四品全別,又廣壽量品後,慧寶傳蕭梁筆受),彌勒下生經一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十七地論五卷(太清四年,於富春陸元哲宅,為沙門寶瓊等,二十餘名德譯),大乘起信論一卷(同四年,在陸元哲宅出),中論一卷,如實論一卷,十八部論一卷,本有今無論一卷,三世分別論一卷……金光明疏十三卷……仁王般若疏六卷……起信論疏二卷……中論疏二卷……九識義記二卷……轉法輪義記一卷……右一十六部,合四十六卷,武帝末世,至承聖年,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言真諦,遠聞蕭主菩薩行化,搜選名匠,軌範聖賢,懷寶本邦,來適斯土。所齎經論,樹葉梵文,凡二百四十夾,若具足翻,應得二萬餘卷,多是震旦先所未傳。屬梁季崩離,不果宣吐,遇緣所出,略記如前,後之所翻,復顯《陳錄》載序。其事多在曹毘《三藏傳》文。」 「佛阿毘曇經九卷,無上依經二卷(永定二年,於南康淨土寺出),……攝大乘論一十五卷(天嘉四年,於廣州制旨寺出,慧愷筆受,或十二卷)……右四十八部,合二百三十二卷,周武帝世,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拘那羅陀,陳言親依,又別云真諦。起陳氏永定元年丙子,至太建初己丑,凡十四年,既懷道遊方,隨在所便譯。並見曹毘《三藏歷傳》云:『闍梨太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年七十一。……闍梨外國經論,並是多羅樹葉書,凡有二百四十縛,若依陳紙墨翻寫,應得二萬餘卷。今之所譯止是數縛多羅葉書,已得二百餘卷,通及梁代減三百卷。……』」 。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對漢傳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
查看 开皇和大乘起信论
大余县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为赣州所辖县级行政区。大余原名大庾,得名于“五岭”(南岭)之首——大庾岭。.
查看 开皇和大余县
天台山 (浙江)
天台山()主要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境内,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东北-西南走向,南连仙霞岭;主峰华顶山,海拔1,138米,在天台县城东北,为花岗岩组成。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多悬崖、峭壁、飞瀑等名胜,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国清寺,华顶山72峰,石梁飞瀑,高明寺,赤城山,寒山湖,龙穿峡以及百丈坑(琼台仙谷),有大八景小八景。同时,天台山也是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的发祥地,更因活佛济公出生于此而闻名。.
查看 开皇和天台山 (浙江)
天台山國清寺
天台山國清寺是一所佛教寺院,位於中國浙江台州天台縣城北天台山麓,建成於隋代,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乃中國佛教天台宗和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
查看 开皇和天台山國清寺
天保 (西梁)
天保(562年二月—585年十二月)是西梁政權梁明帝萧岿的年号,共计23年餘。 天保二十四年五月,后梁蕭琮即位沿用。.
查看 开皇和天保 (西梁)
天柱山
天柱山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的山脉,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古称霍山、衡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称。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 天柱山座落于大别山南麓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汇处,主要山体距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风景区总面积333(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山有45峰、17岭、18崖、14岩、25洞、86怪石、18瀑、17泉、7关寨、2寺观、有植物119科、1000种以上。.
查看 开皇和天柱山
太原市
太原市(太原话:),简称--,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山西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华北地区重要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域。 太原市境内的晋阳古城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都城,故太原又被稱為“龍城”。它為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开皇和太原市
太原郡
太原郡,也稱太原國,是前246年,秦国始置至隋朝時期的郡,辖区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吕梁市等地。 晋阳城由赵简子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时期。前455年(周贞定王十四年),智伯瑶攻打赵氏,以汾水淹灌城。后来赵襄子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称为晋阳之战。战国初期为赵国都城。 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蒙骜攻赵国,定太原。次年置太原郡。晋阳城为太原郡、晋阳县治所。秦始皇时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西汉武帝时为并州所辖郡之一。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下领二十一县:晋阳县、葰人县、界休县、榆次县、中都县、于離縣、兹氏县、狼孟县、邬县、盂县、平陶县、汾阳县、京陵县、阳曲县、大陵县、原平县、祁县、上艾县、虑虒县、阳邑县、广武县。 西晉泰始元年,封司馬瓌為太原王,封地太原國。曹魏末年,太原郡下轄十三縣,東晉末年,狼孟縣廢除,下轄十二縣:陽曲縣、榆次縣、于離縣、孟縣、陽邑縣、大陵縣、祁縣、平陶縣、京陵縣、中都縣、鄔縣。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太原郡废入并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太原郡。户十七万五千三,下领十五县:晋阳县、太原县、交城县、汾阳县、文水县、祁县、寿阳县、榆次县、太谷县、乐平县、和顺县、辽山县、平城县、石艾县、盂县。唐朝建立后,天下改郡为州,故于武德元年(618年),废太原郡。.
查看 开皇和太原郡
太建
太建(569年正月—582年十二月)是南朝陳政權,陳宣帝陈顼的年号,共计13年餘。 太建十四年正月陈后主陈叔宝即位沿用。.
查看 开皇和太建
太极宫
太极宫,隋朝時稱大宮,是隋唐兩代的皇宫,政治中心所在。 宫城建于隋初开皇二年至三年(582年—583年),时称大宫。位于宫城的中央,东临东宫,西连掖庭宮及內侍省,南接皇城,北抵西内苑。唐朝建立后,改称太极宫。皇帝在京师长安城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或大内;又因其位置在大明宫之西,亦称西内。 宫城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1米,面积1.9平方公里,约相当今北京明清故宫的二點六倍。史料記載,玄武門之變時李淵於太極宮中的北海池上泛舟,卻未能聽見戰鬥的聲響,可見太極宮之大。.
查看 开皇和太极宫
太湖县
太湖县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太湖县
处州
处州,隋朝时设置的州,在今浙江省境。 开皇九年(589年)置处州,十二年改括州。后改为永嘉郡。唐朝,括州改处州。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为处州路。.
查看 开皇和处州
妙西鎮
妙西鎮是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轄鎮,位於湖州市西南約12公里處,地處,南太湖之濱,吳興區西部山區,屬西部半山區鄉鎮。.
查看 开皇和妙西鎮
姚谷县
姚谷县,中国古县名。 北魏太和三年(479年)析澄城地置,治所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黄龙山南。属白水郡。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白水郡,姚谷县并入白水县。 Category: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陕西古代县份 Category:渭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白水县 Category:47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姚谷县
始興郡 (中國)
始兴郡是中国孫吳至唐朝時設置的一個郡。.
查看 开皇和始興郡 (中國)
婴阳王
婴阳王(),名元,是高句丽第26任君主,590-618年在位。平原王的长子。婴阳王以在612年的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中成功抵挡隋炀帝百万大军的进攻而闻名。《三国史记》称婴阳王“风神俊爽,以济世安民自任。”.
查看 开皇和婴阳王
婺州
婺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金华县(今浙江省金华市)。辖境约今浙江省金华、兰溪、永康、义乌、武义、衢州、开化、常山、东阳、江山、浦江和江西省玉山等市县地。大业初年,改为东阳郡。唐朝初年复为婺州,并析置衢州。辖境缩小至今金华、兰溪、永康、义乌、武义、浦江、东阳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婺州。五代十国时,属吴越国。北宋时属两浙路。南宋属两浙东路。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婺州路。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吴越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浙江的州 Category:江西的州 Category:金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衢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上饶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6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婺州
定襄郡
定襄郡,中國古郡名。 西漢初年分雲中郡置,治所在成樂縣。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定襄郡領十二縣:成樂縣、桐過縣、都武縣、武進縣、襄陰縣、武皋縣、駱縣、定陶縣、武城縣、武要縣、定襄縣、復陸縣。其地大致相當於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卓資縣一帶。 元始二年(2年),全郡有38559戶,163144人。王莽改定襄郡為得降。兩漢之際定襄為盧芳所據。建武七年(31年)屬漢。建武十年(34年),因匈奴侵襲,省定襄郡,遷其人口於西河郡。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內附,復置定襄郡,其民遷回本土,同時廢棄原定襄郡北部的都武、襄陰、武臯、定陶、武要、復陸六縣。其後又分成樂縣、定襄縣、武進縣別屬雲中郡,分雁門郡之善無縣、中陵縣屬定襄郡,定襄郡移治善無縣。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定襄郡領善無、桐過、駱、武成、中陵五縣,全郡有3153戶,3571人。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廢定襄郡、雲中郡、五原郡、朔方郡,並於太原郡陽曲縣、慮虒縣境內置新興郡,僑置定襄縣、雲中縣、九原縣、廣牧縣等縣,以管理四郡的內遷人口。 北魏時,漢代定襄郡故地屬朔州、恒州。隋開皇五年(585年)置雲州總管府。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復置定襄郡,僅領一縣:大利縣(治所在今和林格爾縣境內),有374戶。唐龍朔三年(663年)置雲中都護府,治所在今和林格爾縣。麟德元年(664年)改為單于大都護府。.
查看 开皇和定襄郡
定陶区
定陶区,为中国山东省菏泽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万福河上游。定陶区原为定陶县,2016年2月,撤县设区。.
查看 开皇和定陶区
定慧寺 (如皋)
如皋定慧寺,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古城东南角。初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山门南向。明朝万历年间重建,因寺庙划入城墙范围内,改为北向山门,原山门处改建成藏经楼。 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侧有祖堂、观音堂、引堂、方丈室、关帝殿、云水台、功德林等,西侧有华严楼、念佛楼、斋堂、讲经堂、寮房等。 Category:南通佛寺 Category:如皋市.
查看 开皇和定慧寺 (如皋)
宁夏历史
宁夏地區历史悠久,是漢族的原居地之一和古代东亚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屬漢地雍州地域。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亚洲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地。.
查看 开皇和宁夏历史
宁国县
宁国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东汉,为今天安徽省宁国市的主体。.
查看 开皇和宁国县
宁都县
宁都县在中国江西省东南部、贡水支流梅江上游,是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宁都县
宁波历史
宁波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夏时,宁波所在地区称为鄞。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始建句章城。秦朝时,宁波属会稽郡,下辖鄞、鄮、句章3县。六朝时,佛教传入宁波,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唐朝,称宁波为明州,市域范围逐渐形成,与当代宁波城市格局相近的城市规格也在那时形成。同时,宁波依赖地理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开埠港口,与日本、高丽均有非常频繁的贸易往来。五代时,宁波属吴越国。吴越王钱镠的富民政策发展了宁波的经济。宋代,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大学者使得宁波开始确立“耕读传家、商儒并生”的传统,本土的四明学派开始出现。人口的南迁使得宁波的农业生产和文化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达使得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元代,宁波已经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和全国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明代,倭寇的进犯和海禁政策使得宁波的航运开始衰败,而宁波商帮也在此时作为重要的商业力量在中国出现。清代,宁波出现了全国闻名的著名学派浙东史学,与西方的交流也日渐频繁。鸦片战争后,1844年,宁波开埠。外资的进入使得宁波本土经济受到重创。此时,宁波商帮开始转变为近代商人并将新兴的上海作为主要活动地点,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上海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华民国时期,宁波经历战乱,经济发展起伏很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宁波靠近台湾,因而成为对台作战的前哨和东海舰队驻地,经济发展几近停滞。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在众多优惠政策和海内外宁波帮人士的帮助下开始迅速发展。.
查看 开皇和宁波历史
宁波市
宁波市,简称甬,有时亦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9365.58平方公里。 宁波建城于738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拥有长期的经商传统,宁波商帮是全国闻名的商帮。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这客观上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宁波经济由于临港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带动而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寧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亦居世界前列。 目前,宁波是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宁波处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查看 开皇和宁波市
宁浦郡
宁浦郡,中国古代的郡,属广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地。 東漢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時分鬱林、高涼及合浦三郡之地置郡,郡治平山縣(今橫縣東北,一說郡治寧浦縣,今橫縣南),領平山、昌平(今橫縣南)二縣。後廢郡,併入合浦郡。 孫吳永安三年(260年)以合浦郡平山縣置合浦北部都尉,都尉治平山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北),領平山、興道、昌平3縣。吳末時興道縣已廢,領平山、昌平2縣。 西晋太康七年(286年)改都尉置寧浦郡,領寧浦、連道、吳安、昌平、平山五縣。南齐移治安广县(今横县西北)。后复移治宁浦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唐朝天宝、至德时亦曾改横州为宁浦郡。.
查看 开皇和宁浦郡
宁海县
宁海县,别名城、白峤、丹邱、桃源、宁川、回浦、广度里,偶尔简称宁,是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位于中国大陆海岸中段,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和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东临象山县,南界台州市三门县,西靠绍兴市新昌县、台州市天台县,北接奉化区。离宁波66千米,省会杭州164千米,首都北京1267千米。全县总面积1925.8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712.50平方千米(含内陆水域79.18平方千米),是宁波市陆地面积最大的县市区。 2017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8.2万,户籍人口63.2万。下辖4个街道、11个镇和3个乡,共有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363个行政村。.
查看 开皇和宁海县
宣州 (隋朝)
宣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改南豫州置,治所在宣城县(今安徽省宣城市)。大业初改为宣城郡。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复为州,武德九年(626年),丹楊、溧水、溧陽等地改隸屬宣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州。户十二万一千二百四,口八十八万四千九百八十五。下辖八县:宣城县、当涂县、泾县、广德县、南陵县、太平县、宁国县、旌德县。唐时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九华山以北地区及江苏省溧水、溧阳等县地。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为宁国府。唐朝以后,以产宣纸著名。.
查看 开皇和宣州 (隋朝)
宣乐县
宣乐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梁乐县置,治所在今广东省阳山县南。先属连州,后属熙平郡。大业末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广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清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阳山县.
查看 开皇和宣乐县
宣化县 (隋朝)
宣化县,中国古旧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晋兴县置,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江南岸地区。属郁林郡。唐朝时为邕州、朗宁郡治。北宋皇祐中徙治邕江北,即今南宁市江北城区。元朝时为南宁路治。明、清为南宁府治。1912年废县入府。1913年废府复县,并改名南宁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广西已撤消的县份 Category:南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宣化县 (隋朝)
宣化郡
宣化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置,治所在可泉县(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西昌市南部地区。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凉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西昌市 Category:56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宣化郡
宣華夫人
宣華夫人(),陳氏,名不詳,陈宣帝女,陈后主同父异母妹,隋文帝晚年妃嫔。.
查看 开皇和宣華夫人
宣漢縣 (南北朝)
宣漢縣,中国古县名。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置伏虞郡,以鄰接伏虞山為名;郡治宣漢縣(治所在今四川省仪陇县东)。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撤廢伏虞郡,宣漢縣改名為伏虞縣。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仪陇县 Category:53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9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宣漢縣 (南北朝)
容山郡
容山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治所在垫江县(北周改魏安县,今属重庆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垫江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重庆的郡 Category:垫江县.
查看 开皇和容山郡
宿豫郡
宿豫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东晋时建宿预县。北魏时作宿豫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废黄河东岸),于太和(477年—499年)中置宿豫郡,治所在宿豫县。辖境约相当今江苏省宿迁市部分地。当时,南北双方对此地争夺频繁。南齐中兴元年(501年),地复入北魏。南陈太建十一年(579年),地入北周,仍置宿豫郡。隋朝开皇(581年—600年)初年废。北朝时曾为东徐州和东楚州治所。.
查看 开皇和宿豫郡
宜都市
宜都市是地处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市,隶属地级宜昌市管辖,位于长江南岸,长江与其支流清江交汇处。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之称,面积1357平方公里,人口39.3万人。隶属于三峡宜昌“半小时经济圈”,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处,境内建有两座长江大桥、两座清江大桥,从市区到三峡机场最短距離37.6公里,焦柳铁路贯穿南北,两江可通航。宜都古称夷道,原名枝城市,1998年6月更名為宜都市。 宜都市2006,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一名,2008,2009,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二名。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南岸,清江与长江两江交汇处,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5′-111°36′,北纬30°05′-30°36′。东北隔长江与枝江市相望,东南邻松滋市(有一块飞地在松滋市王家桥镇内),西南、正西与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宜昌市、夷陵区接壤。.
查看 开皇和宜都市
宜都郡
宜都郡,中国东汉时设置的郡。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治所在今湖北省宜都市陆城,管辖夷道、西陵、佷山三县。三国东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后称宜都郡。西晋时宜都郡属荆州,辖夷道、佷山、夷陵三县。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析夷道县置宜昌县。西魏时,宜都郡属柘州,辖巴山、夷道、归化、夷陵四县。隋朝开皇七年(587年),废宜都郡。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东吴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南齐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宜昌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宜都郡
宜春市
宜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西部。.
查看 开皇和宜春市
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字仁人,雍州长安人。隋唐时期官员、驸马、许国皇帝宇文化及的弟弟,唐高祖、唐太宗时期的宰相。.
查看 开皇和宇文士及
宇文述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南)人。.
查看 开皇和宇文述
宇文洛
宇文洛(),字永洛,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北周大将军、宗师、虞靖公宇文兴之子,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堂叔祖父。.
查看 开皇和宇文洛
安夷郡
安夷郡,南北朝时设置的郡,位於今陝西省境內。 安夷郡設置年代不明。文獻上第一次的紀錄為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年)分涇州、岐州新設東秦州於汧城(漢汧縣),下轄隴東郡、安夷郡、汧陽郡。隋朝開皇三年(583年),撤廢安夷郡。.
查看 开皇和安夷郡
安居县 (隋朝)
安居縣,是四川省的一個舊縣名,今已撤銷。其地在今四川省遂寧市的安居區。.
查看 开皇和安居县 (隋朝)
安庆市
安庆市,又名宜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中国“黄梅戏乡”之称。自清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建省始,直至中共建政初的二百多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 安庆为安徽省区域中心城市,是安徽省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航运中心,是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长江沿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西门户,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枢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重点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地理位置重要,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洲”之喻。.
查看 开皇和安庆市
安远县
安远县在中国江西省南部、贡水支流濂江流贯,是赣州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安远县
安阳市
安阳市,古称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以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而闻名,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安阳的建都史除在殷建都的商朝外,还有在邺建都的六个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权,为“七朝古都”。 安阳是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以及京港澳高速公路上处于石家庄与郑州之间的重要城市,西倚太行山,北临漳河,洹河从市区北部蜿蜒而过。现下辖4区、1县级市、4县以及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352平方公里,人口511.7万。2009年成为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成为国家卫生城市。.
查看 开皇和安阳市
宋州
宋州,隋朝、唐朝、宋朝设置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设立宋州,治所在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唐朝睢阳县改为宋城县。赵匡胤因为做过在宋州的归德军节度使,所以建立的朝代叫宋朝。宋朝景德三年(1006年),宋州升格为应天府。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河南的州 Category:商丘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宋州
宋朝建筑
宋代建築,泛指在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時期,於北宋及南宋境內的建築,一如以往的朝代,繼承著前朝的建築傳統。 宋朝在經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斗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了自由多變的組合,並且綻放出成熟的風格並且擁有更專業的外型。為了增強室內的空間與採光度,採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樑柱上碩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層数增多,更出現了不规整形的樑柱鋪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樑柱鋪排的工整模式。 宋朝建築物的類型多樣,其中傑出的建築都是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園林設計特意追求把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的意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從大木作衍生的小木作專事精細木件加工,追求建築細部刻畫,往往會製作以3厘米為材的斗拱,建築風格變得纖巧秀麗,柔弱纖秀,曲線柔和,注重裝飾,華麗而繁細。郭黛姮,2003年(第一章·緒論)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樑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 建築群的佈局變化多端,既有單一軸線的建築群,又有多條軸線的建築群,還有十字軸線的建築群。建築物高低有序,層次分明,寺院在層層殿堂平面推展,時而十字工字,時而凹字凸字,或作曲尺,圓形圓弧亦非罕見,當中穿插高閣,時常出現雙閣對峙,三閣鼎立。形象多變,遠勝前朝。 數千年來,建築智慧多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傳承下來,但關於建築的文獻亦早已存在,在傳世的中國畫中描繪的建築物也讓歷史學家更好地解宋朝建築的配搭。宋朝的建築文獻——《營造法式》對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獻更有組織,為後世朝代的建築提供了可靠依據。另一方面,朝廷設立了專門負責建築營造及相關的官職與機構——將作監以掌管宮室建築,使建築技術的傳承更加系統。為明朝的《營造法式》與清朝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奠定了基礎。 宋朝在經濟活動、農業、文化、都市化與人口各方面都有高速的發展。盛唐年間的人口最高達7500万,而宋代人口卻由初年的約5840万增加到的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的15776萬。大部分的宋代政治性城市都發展為經濟中心,譬如汴京與臨安。建築方式打破了之前的裡坊制,而轉變為坊巷制,擺脫了裡坊圍牆的限制,容許商店直接面向街道。商業活動不再受到時間約束。各地遍布驛站、商店和中國戲曲舞台——勾欄。社會開始出現官商合流,經濟活動空前蓬勃,商業建築盛極一時。農業方面,土地開墾面積(高达7.0亿亩)與畝產量皆為唐代最高值的兩倍。華北地區的鐵產量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曾高達12.7萬噸左右。造船業方面,能夠製造運載1536噸貨物和裝載500—600人的船隻。人民生活富庶,追求享受的風氣蔓延,皇室、官員、文人、富商爭相建造園林。 文化方面,理學、文學和藝術都有較大的發展。自北宋起,儒學與佛教復興,道教盛行,三者相互融合。佛塔、寺院大量興建。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標誌了史學的發展。教育方面,除了朝廷籌辦官學,地方民間也大量舉辦學校,城鄉書院林立。當時著名的書院有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和茅山書院。.
查看 开皇和宋朝建筑
富壽省
富壽省()是越南的一個省,位于越南東北部,與安沛省、宣光省、永福省、河内市、和平省、山羅省等省份相鄰。1996年從原永富省分拆開來。.
查看 开皇和富壽省
富水郡
富水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时置,治所在富水县(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属温州。辖今湖北省京山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唐朝天宝元年(742年)以郢州改置,治所在京山县(今属湖北省)。辖境相当于今湖北省钟祥市、京山县地。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郢州。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荆门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富水郡
密州 (山东)
密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开皇五年(585年)以胶州改置,以境内密水为名。治所在东武县(后改诸城县,即今山东省诸城市)。唐朝时的辖境约相当今山东省穆陵关、莒南以东,胶州、安丘以南地区。金以后南部缩小。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 密州负山面海,饶渔盐之利,又为对外贸易重要港侧,北宋时曾在州境板桥镇(今胶州市)置市舶司。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青岛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密州 (山东)
尚宮
尚宮是中國古代的女官職稱。后朝鮮半島各国仿照中原王朝官制也启用此宫廷女官名。 尚宮雖然是高品位的女官,有些擁有權勢,甚至對朝政具有影響力,如唐中宗時的尚宮柴氏和賀婁氏就曾干政。但她們也只是皇室的僕役,即使在品位較自己低的皇族(如低級妃嬪、無封爵或官位低的宗室)面前仍必須謙卑。《舊唐書》就記載:「唐高祖李淵之子、舒王李元名的保傅曾經對李元名說,尚宮品秩高,見面時,元名應該行拜禮;李元名卻說,尚宮只是二哥(唐太宗)的家婢,不需要對她行拜禮」。.
查看 开皇和尚宮
尚食局
尚食局是中國及朝鮮古代負責供應皇家伙食的機構,大明的尚食局的首席女官為尚食,下有司膳(之下有典膳、掌膳)、司醞(之下有典醞、掌醞)、司藥(之下有典藥、掌藥)、司饎(之下有典饎、掌饎),另有司醫。.
查看 开皇和尚食局
封丘县
封丘县是中国河南省新乡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封丘县
封禅
封禅是一种皇帝受命于天下的典礼。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鲁的儒士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神灵,而泰山是齐、鲁分界。后来在齐、鲁祭祀泰山的仪式扩大为统一帝国的望祭,并定名为“封禅”。封禅二字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封禅之礼,最初见于《管子·封禅篇》,但此篇今已佚。据记载管仲的论封禅: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帝王有72代,而管仲本人记得有十二个。从无怀氏到周成王,都受命后举行封禅典礼。帝王受命要有十五种不召而来的祥瑞体现,这样才能举行这种典礼。《管子》一书出自战国齐稷下学派手笔,因此或许代表了这批阴阳家们对封禅的看法。 首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三年(前219年),巡狩郡县,与鲁儒士讨论封禅典礼。博士们议论纷纷,但提不出一个具体的仪礼程序。秦始皇遂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仪典,先一到泰山行封礼,然后到梁父行禅礼。汉初,经济萧条,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虽讨论过封禅,但没有经济条件去做。武帝后经济好转,于是命名儒赵绾、王臧等人“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但因窦太后极力反对而作罢。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才行封禅。然而这次封禅,不但具体仪式主要由方士草订,并且其行事神秘,史官亦不知其详。封于泰山,而禅于肃然山(泰山东北),并改元元封。此后每隔五年修封一次。前后共举行过5次。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张纯等大臣奏请汉光武帝封禅,但他以自己无德而不许。两年后,他认为“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谶文,命梁松等求九世封禅的制典,遂东巡,封于泰山,禅于梁阴,并改元为中元元年(56年)。 其後在中國歷史上,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都舉行過封禪。历代帝王中唯有女皇武则天别出心裁,登基之前随夫君唐高宗以皇后身分封禅泰山,称帝后封禅嵩山。.
查看 开皇和封禅
小商桥
小商桥位于中国河南省临颍县皇帝庙乡商桥村,是一座石拱桥,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商桥南北走向,跨于小商河(古颍河)上,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宋代大修,元大德年间重修,明正德及清康熙年间再次整修。其建筑风格属北宋早期。小商桥采用红砂岩砌成,全长21.3米,宽6.45米,仅有一个主拱,净跨12.14米,矢高3.06米,两侧各有一个小拱,净跨2.83米,矢高1.02米。.
查看 开皇和小商桥
将陵县
将陵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安德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西北,属平原郡。唐朝时,属德州。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徙治长河镇(今山东省德州市)。属永静军。金朝时,属景州。元宪宗三年(1253年)升为陵州。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复为县,三年又改为陵州。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德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陵城区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6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将陵县
尉世辯
尉世辯,中國北齊時期軍事家、政治家,北齊長樂王尉景的孫子。.
查看 开皇和尉世辯
尉粲
尉粲(),中國北齊時期軍事家、政治家,尉景的兒子。.
查看 开皇和尉粲
尉遲熾繁
尉遲熾繁(),或說名尉遲繁熾,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蜀國公尉遲迥孫女,上柱国、胙国公尉迟顺之女,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尉遲熾繁有美丽的容貌,本是西陽郡公宇文溫的夫人,例行進宮朝見的时候,周宣帝在宮中姦汙了她。她的公公杞国公宇文亮正在征淮南,闻讯作乱被杀,宇文溫也被處死,尉遲熾繁便被召入宮中,封為長貴妃。 大象二年(580年)三月,她被冊立為天左大皇后,冊曰:「咨爾門膺積善,躬表靈貺,徽音茂德,朕實嘉之。是用弘茲盛典,申彼寵章。爾其克慎厥猷,寅荅景命,永承休烈,可不慎歟!」 仅仅一年之後,北周宣帝逝世,年轻的尉遲熾繁和另外兩位皇后(陳月儀和元樂尚)一同出家,法號華首或说法号华道,隋朝開皇十五年病死,虚龄三十。.
查看 开皇和尉遲熾繁
尉迟恭
尉迟敬德(,尉音yù),隋末唐初名将,名融(后世谬载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并州都督,諡忠武,賜陪葬昭陵。.
查看 开皇和尉迟恭
屯州
屯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灭北齐,以相州陽平郡設置屯州。隋朝成立,屯州管轄陽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館陶县、清淵县。开皇三年(583年),废阳平郡入屯州。大業元年(605年),废屯州并入魏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河北的州 Category:邯郸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聊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7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0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屯州
山阳县 (江苏省)
山阳县是清代以前,在今江苏省的一个旧县名。唐代、北宋、南宋均为楚州的首县;明、清时期均为淮安府的首县。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山阳郡,义熙九年(413年)置山阳县。隋朝开皇初年,废除山阳郡。开皇十二年(591年)置楚州,山阳县隶之。大业初,楚州废,淮阴县并入。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臧君相占据江都郡的山阳县和安宜县地,号东楚州。后投降于唐朝,州复为楚州,山阳县为首县。复置淮阴县,武德七年(624年)再废除。乾封二年(667年),又从山阳县拆分出淮阴县。 山阳县在明代面积颇大,大约沿黄河(淮河故道)南岸,西到洪泽湖,东到大海,东西狭长,南面毗邻同府的盐城县和隶属扬州府的宝应县,北面隔黄河与同属淮安府的清河县、安东县相望。清代分出山阳县东部设立阜宁县,又将西北部大镇清江浦(今淮安市市区)割给清河县为县治。 1914年因为与陕西省山阳县同名,改为淮安县(今淮安市淮安区)。.
查看 开皇和山阳县 (江苏省)
屈突通
屈突通(),複姓屈突,鲜卑名坦豆拔,雍州長安人,祖籍昌黎郡徒河县(今辽宁省锦州市),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十二。.
查看 开皇和屈突通
岳州
岳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巴州置州。治所在巴陵县(今岳阳市)。唐朝时,辖今湖南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地,后略小。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因名同岳飞姓,改为纯州,旋恢复旧称。元朝改为岳州路,明朝改为岳州府。1913年废。.
查看 开皇和岳州
岳阳县 (南北朝县份)
岳阳县,中国古县名。 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划罗县东部建岳阳县,治所在今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将湘阴县并入岳阳县,不久,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古岳阳县从此消失。现在的岳阳县是民国初由巴陵县改名,借用古岳阳县名而辖境不同,一在北,一在南。 Category:南梁县份 Category:南陈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湖南古代县份 Category:岳阳已撤销的行政区划 Category:汨罗市 Category:湘阴县 Category:52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岳阳市
岳阳市(湘语岳阳市区方言:; 赣语平江县南江方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倚幕阜山,西临洞庭湖,长江从北蜿蜒而过,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武广高铁贯穿其境。总面积14,8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为84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为83.73平方公里。总人口562.92万。岳阳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中部六省大中城市前十位;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长沙,居同级地市州之首;2014年4月,中国城市等级划分出炉,岳阳位列三线强市。是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岳阳矿产资源丰富,矿藏矿点200多处,其中钒矿蓄量居亚洲之冠。岳阳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查看 开皇和岳阳市
峨眉县
峨眉县或作峨嵋县,中国旧县名。 隋朝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峨眉县,治所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属眉山郡。北周所置峨眉县,已在此前改名为龙游县。唐朝时,峨眉县属嘉州,南宋属嘉定府,元朝属嘉定府路,明朝属嘉定州。清朝时,峨眉县属嘉定府,评价:繁。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逐渐占领四川全省。12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所辖第47师、第48师进占了邻近的乐山县城,随后乘胜攻占峨眉县城,中华民国政府对此地的管辖结束。1950年起,属乐山专区、乐山地区。1988年撤销,改设峨眉山市,隶属地级乐山市。.
查看 开皇和峨眉县
峰州
峰州,一作峯州,为越南历史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日富寿省境内。 峯州在鸿庞氏时期作为文郎国的都城。根据《大越史记全书》中记载的神话,貉龙君的妻子妪姬生下一百个孩子之后,貉龙君册封长子为第一代雄王,定都在峯州。前258年,文郎国被瓯貉国的安阳王所灭。 后来越南被并入中国领土,在南朝时期,当地为兴州之地。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兴州置峯州,治所在嘉宁县(今越南富寿省越池市东南)。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调露后属安南都护府。辖境相当今越南富寿省东南部和河内市西部。贞元七年(791年)升为都督府,兼管二十余羁縻州。 约从906年左右开始,交趾豪族曲家控制了当地政权,成为事实上的割据政权。938年白藤江之战后,交趾独立,峯州地入交趾。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越南古代的州 Category:富寿省 Category:河內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峰州
崤郡
崤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武帝时,改弘农郡置,治所在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陕县地。属陕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查看 开皇和崤郡
嶧縣
嶧縣,山東省舊縣名。故治在今棗莊市嶧城區,為舊嶧縣治所。.
查看 开皇和嶧縣
巢县
巢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唐朝,为今天安徽省巢湖市的主体。唐朝时设橐皋县和居巢县,后改名为巢县。.
查看 开皇和巢县
巢湖市
巢湖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直辖、由合肥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
查看 开皇和巢湖市
巢湖市 (地级市)
巢湖市,旧市名。原为中國安徽省下辖地级市,2011年7月14日撤销,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原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流域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大部分在该市境内,市名由此得来。巢湖市政府驻姥山路。原辖域拆分至合肥、芜湖、马鞍山。撤销前的2010年,辖域内地区生产总值625亿元,年末户籍人口460.5万人,常住人口387.3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
查看 开皇和巢湖市 (地级市)
左馮翊
左馮翊(),为两漢三國时期三輔之一,取义“凭辅京师”,负责管理当时京畿附近地方行政事务,类似太守之职。始于漢武帝改左内史更名左馮翊所置,治所在长安。東漢时治所移至高陵,三國时改为馮翊郡,官名改称馮翊太守。左馮翊既可以指此官名,也可以指所轄地区。.
查看 开皇和左馮翊
左权县
左权县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原名辽县,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作为中共八路军总指挥部所在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即位于麻田镇,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此牺牲,为纪念左权,特将此地更名为「左权县」。左权县面积2028平方公里,人口16万,县人民政府驻辽阳镇。.
查看 开皇和左权县
巫山县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东、南与湖北省相邻,西接奉节县,北依巫溪县。幅员面积29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59万人。.
查看 开皇和巫山县
巴州 (南梁)
巴州,中国古代的州。治所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内。 南梁置巴州。隋灭陈后,开皇九年(589年),改称岳州。大业初年,改罗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时,为巴陵郡。.
查看 开皇和巴州 (南梁)
巴东郡
巴东郡,中国古代东汉至唐朝的一个郡,郡治鱼复县(曾又名永安县、人复县,即今三峡奉节县白帝城)。.
查看 开皇和巴东郡
巴西郡
巴西郡,是东汉末年至唐朝期间,中国在今天四川和重庆地区的一个郡,巴西意为“巴郡以西”,与同时期的巴郡、巴东郡合称“三巴”,但实际位置上巴西郡大致在巴郡以北,巴东郡以西。 古時為賨人的居住地。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將管轄垫江县以北的舊巴郡改稱為巴西郡。刘备入蜀后,又从巴西郡分出宕渠、宣汉、汉昌成立了宕渠郡,但是很快取消。这些县与其它几个原属巴郡的县被并入了巴西郡,郡治阆中县(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晋朝、隋朝皆保留了郡制,不过范围有所变迁逐渐缩小,主要是今天四川省南充市一带。 晋朝时,户一万二千,下统九县:阆中县、西充国、苍溪县、岐惬县、南充国、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晋惠帝时,复分巴西置宕渠郡,统宕渠、汉昌,宣汉三县。桓温平蜀后,巴西郡又置益昌县和晋兴县。 西魏时,置潼州、隆州。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潼州改曰绵州。大业年间,全国州改郡,绵州改金山郡(下领七县:巴西县、昌隆县、涪城县、魏城县、万安县、神泉县、金山县。),隆州改巴西郡。此时的巴西郡,户四万一千六十四,下领十县:阆内县、南部县、苍溪县、南充县、相如县、西水县、晋城县、奉国县、仪陇县、大寅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州制,金山郡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绵州。户六万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万三千三百五十二。下辖八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
查看 开皇和巴西郡
巴陵郡
巴陵郡,南朝宋至唐朝時設置的一個郡。.
查看 开皇和巴陵郡
巂州
巂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武陵王萧纪置。北周天和五年(570年),改为西宁州,旋又改严州。隋朝开皇六年(586年)复为西宁州,十八年又改为巂州。治所在越巂县(今四川省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冕宁、越西、美姑以南,金沙江以西以北,盐源、盐井以东地区。大业初年,又改为越巂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巂州。旋置都督府,都督十六羁縻州。至德二载(757年)陷于吐蕃。贞元十三年(797年)收复。太和五年(831年)州治为南诏所据,六年移治台登县(今四川省冕宁县南)。咸通后全境入南诏,改置建昌府。 Category:南梁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凉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3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9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巂州
上塘镇 (永嘉县)
上塘镇为浙江省永嘉县县政府驻地,全县政治、文化中心,位于永嘉县南部,楠溪江下游。2011年永嘉县行政区划调整时撤销,辖区划入新设立的东城街道、北城街道、南城街道。.
查看 开皇和上塘镇 (永嘉县)
上宛县
上宛县,中国古县名,古书亦称上苑.上菀。 北周时宛县并入上陌县合称上宛县。位于今南阳市区及其南部地域。属南阳郡。隋开皇初改名南阳县。县治在今南阳市城区。.
查看 开皇和上宛县
上饶市
上饶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的东大门,管辖着从江西最东部到江西中部的广阔地域,是江西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市,也是江西省对接长三角的最前沿。.
查看 开皇和上饶市
上高县
上高县位于中国江西省西北部,是宜春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上高县
上洛郡
上洛郡,是中國西晋到唐朝的一个郡。.
查看 开皇和上洛郡
中山市
中山市(官方音译:Zhongshan;传统外文:Chungsh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 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国父兼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 中山市总面积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常住总人口314.23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民族以汉族为主,通用语言为中山話、粤语和普通話,還有一小部分本地人講閩語或客家話。 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中山市凭着城市绿化率高、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条件,近几年陆续荣获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城市荣誉,在城市绿化、环境卫生方面的建设位于中国城市的前列。.
查看 开皇和中山市
中山郡
中山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置中山國,屢改為郡。因其為戰國時中山國之地,故名中山。隋初廢。 秦時其地屬恒山郡(一名常山郡)。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分常山郡東部置中山國,封皇子劉勝為中山王。治所在盧奴縣(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以推恩令分封十九個侯國入鄰郡。昭帝、宣帝時又分出三個侯國。宣帝五鳳三年(前55年),國除為中山郡。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徙清河王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中山國除為郡。陽朔二年(前23年),徙信都王為中山王,復置國。綏和元年(前8年),以涿郡五縣益封中山國。王莽時國除。 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封劉茂為中山王,復置中山國。建武十三年(37年)國除為郡,十七年封劉輔為中山王,復置國,領中山、常山兩郡。二十六年,徙中山王輔為沛王,中山國除為郡。三十年(55年),封劉焉為中山王,復置國。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分中山、河间、安平数县置博陵郡。靈帝熹平三年(174年),中山王絕嗣,國除為郡。魏、晉皆置中山國。十六國後燕定都於中山。北魏置中山郡,為定州州治。隋開皇中廢。大業中,以其地置博陵郡。.
查看 开皇和中山郡
中國禪宗史
宗,是漢傳佛教的一個主要宗派,南北朝期間自印度傳自中國。 禪宗的傳承,相傳是兩千五百年前,世尊在靈山法會上拈花,迦葉微笑,頓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 相傳迦葉以後至達摩,凡二十八人,稱為「禪宗西天二十八祖」(胡適在《荷澤大師神會傳》中考證二十八祖的法脈是後人杜撰的。在梵文中也沒有印度禪宗二十八祖法脈的記載。胡适以为二十八说最早出现于大历九年(774年)后出现的《历代法宝记》。胡適認為二十八祖說是神會晚年所提倡: “我現在主張二十八祖之說成立雖甚晚,而起來卻在神會生時,也許即是神會所倡。”。印順則認為:“《南宗定是非論》僅說西土八祖……《顯宗記》的二十八祖說,應該是神會門下所增入的。”)。中國南北朝時期,菩提達摩將本宗入中國。.
查看 开皇和中國禪宗史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查看 开皇和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人口史
中国人口史介绍中国的人口历史。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从周宣王时期就有人口调查,在战国前期就有详细的人口统计,可惜没有文献资料流传下来,加之各种原因的影响,人口数据多不精确。但自班固编纂《汉书》开始,之后历代16本正史中的《地理篇》大多有人口记载,均为研究人口变迁的珍贵资料。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的比例,但不是一直以来都保持在首位。清代19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新生儿数量仅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人口占全世界比重将出现下降。.
查看 开皇和中国人口史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历代多有所变更。而且除了中原王朝外,往往还同时存在着許多边疆民族建立的政权,其行政区划制度各不相同。.
查看 开皇和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货币史
中国货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多种通用货币。中国於公元九世纪发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到了元代,中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种法定货币——钞。.
查看 开皇和中国货币史
中牟县
中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中部,是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中牟县位于黄河南岸;东南与尉氏县接壤,西南与新郑市毗邻,西连郑州市城区,北与原阳县交界,东连开封市城区与开封县。中牟为中国古代美男子潘安故里。 中牟县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2009年GDP总量为2,225,828万元(折合325,842万美元),经济总量位居河南省各县(市)居河南县(市)第十二位,人均GDP为32,890元(合4,815美元),居第十八位。.
查看 开皇和中牟县
中镇庙
中镇庙,又称“中镇祠”,为自宋代起历代祭祀五镇之一中镇霍山山神的庙宇,原位于山西省霍州境内的霍山山麓(今属临汾市洪洞县兴唐寺乡兴唐寺村),距县城25公里。 关于祭祀霍山庙宇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霍太山有岳庙,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时称岳庙。隋唐时祀四镇,霍山不在四镇之列,但隋代仍称霍山为冀州镇,并在开皇十四年(594年)诏就山立祠,唐代则称西北镇,贞观四年(630年)建霍山祠,后因霍山在天宝十年(751年)获封应圣公,故又称应圣公祠,开成二年(873年)重修清·崔允昭等,《直隶霍州志·卷十四·祠庙》:“隋制祀四镇,以霍山为中镇,是为五镇矣。唐贞观四年立庙……开成二年敕命重修,刑部尚书郑翰撰碑铭并序。”,宋代最迟在淳化时已由祀四镇改为祀五镇,并将其改作中镇庙。此后历代屡有兴废,可考的最后一次重修完成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释力空,《霍山志·卷一·建置沿革》:“历元、明、清,官府时加新修,今所存之殿庑,为前清光绪十八年钦差监修也。”。按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时平阳府章廷珪所作《重修中镇庙记》,此时的中镇庙有正殿五间(周围出回廊二十四间)、寝殿三间,并有东西厢房等清·崔允昭等,《直隶霍州志·卷二十五·中文》:“正殿旧单檐卑隘,今拓基五楹……回廊二十四楹,东西厢各二楹。寝殿三楹……”,此文及金代重修时刘祁所撰《中镇庙记》均全文收录于道光年间的《直隶霍州志》。。 1934年夏,梁思成、林徽因在汾阳周边各县开展古建筑调查时,曾路过中镇庙,并载于其《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赵城县霍山中镇庙”一节,梁思成称其“庙址既大,高下不齐”,“就形制上看来,恐最早不过元代”,并对其大殿的建筑形制做了简略描述。 1970年,该庙与周边的兴唐寺被一同拆毁,木料用于建设小学,上百通石碑大多被砸碎,用于垫路或砌房基,今原址仅存东配殿三间、一块完整的《大明诏旨》碑(明洪武三年所立)以及散落在院子里的一地残碑。.
查看 开皇和中镇庙
丰城市
丰城市为中国江西省下辖县级市,省直管县级市。丰城市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2014年位居江西省各县(市)的第二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八十三位,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九位,2013年GDP总量341亿元。地理上,丰城位于江西省中部,市域南北长70.5千米,东西宽74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27°42′-28°26′,东经115°25′-116°26′。相邻县市,东界抚州临川区、进贤县、南临崇仁县、乐安县、新干县,西接樟树市、高安市,北连新建县、南昌县。全市辖域总面积为2845.07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37.5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55万人(2010年)。.
查看 开皇和丰城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
臨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首府临夏市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镇,明代四大茶马司之一,有“河湟雄镇”之称。临夏州汉族人口比例约40%,回族人口比例约32%。.
查看 开皇和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武县
临武县位于中国湖南省南部,为郴州市辖县。县境处南岭山脉东段北麓,县域总面积1375.24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各县市的第75位;全县常住人口331,871人(2010普查),居全省第67位;年末户籍人口37.74万人(2011年)。2011年,全县GDP总量72.35亿元,财政总收入7.0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1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84元2011年临武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出自《》。2012年4月乡级区划调整后,全县下辖18个乡镇,政府驻舜峰镇。.
查看 开皇和临武县
常山郡故城
常山郡故城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殷村镇故城村。建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公元前255年),毁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中国新闻网。2006年5月25日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开皇和常山郡故城
常州 (江苏)
常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辖境在今江苏省南部。 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市西北)。 大业初年改为毗陵郡,移治晋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唐分置武进县,同为州治)。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曾改昆陵郡,天宝元年(742年)更名晋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天下郡改州,复为常州。 土贡:、绢布、纻、红紫绵巾、紧纱、兔褐、皁布、大小香秔、龙凤席、紫笋茶、署预。户十万二千六百三十三,口六十九万六百七十三。 下领五县:晋陵县、武进县、江阴县、义兴县、无锡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常州、无锡、江阴、宜兴等市地。 唐朝末年,藩镇军阀混战,常州在不同军阀之间数度易手。 光启二年(886年),镇海军将张郁陷常州。 五月,武宁军将丁从实陷常州,驱逐刺史张郁。 龙纪元年(889年)十月,杨行密攻陷常州,刺史杜陵被杀。 十二月,孙儒攻陷常州和润州。 大顺元年(890年)九月,杨行密再度攻陷常州、润州。 闰月,孙儒攻陷常州。 大顺二年(891年)正月,甘露镇使陈可言攻陷常州。 景福元年(892年)三月乙巳,杨行密攻陷楚州、常州,刺史陈可言被杀。 景福二年二月,杨行密攻陷常州。 五代十国时,属杨吴、南唐政权。 北宋时,常州属两浙路,南宋时,属两浙西路。太平兴国初年,当是避赵光义名讳,改义兴县为宜兴县。崇宁时,户一十六万五千一百一十六,口二十四万六千九百九。贡白纻、纱、席。下领四县:晋陵县、武进县、宜兴县、无锡县。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常州路。.
查看 开皇和常州 (江苏)
常州市
常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经此地。长三角中心地带、衔太湖,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並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3200多年。常州有良好的水陆空交通条件,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等穿境而过,並有常州港及常州奔牛机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开皇和常州市
东湖镇 (连江县)
东湖镇是福建省连江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连江县中部,其南部靠近连江县城关所在的凤城镇,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为东湖村。.
查看 开皇和东湖镇 (连江县)
万宝常
万宝常(),隋朝音乐家。父万大通,随王琳降北齐。后秘密计划回江南,事泄被诛,万宝常被配为乐户。北周灭亡北齐,隋朝取代北周。开皇年间,郑译制定礼乐,召万宝常参议,奉命制造各种乐器,以自制水尺为律尺以调乐音。 他撰写《乐谱》64卷。他家中贫穷,饿死时,其妻看着《乐谱》说:“要这些有什么用呢?”把《乐谱》丢到火里烧。被看到的人救出几卷。.
查看 开皇和万宝常
万州区
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上游地区、三峡库区腹地,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重庆市最大的区,也是重庆万开云板块的核心城市。万州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距离重庆主城区约374公里,是重庆市次于主城区的第二大城市,是重庆规划的位于三峡库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万州区东临云阳县,南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和湖北利川市,西频忠县和梁平区、北界开州区和四川开江县。至2017年,总人口174.14万人,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69.6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5万人,城镇化率65.45%。 万州区位独特,历为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距重庆主城区和湖北宜昌200公里以上,是200公里半径范围内城市人口唯一超过80万的中心城市。交通便利,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是拥有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深水港码头、高速铁路和海关口岸,国际保税物流的一个交通枢纽的城市。.
查看 开皇和万州区
下隽县
下隽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置,因隽水得名。治所在今湖北省通城县西北。西晋太安二年(303年),义阳蛮族张昌起义,为陶侃所败,逃入此县山中,次年被害。南朝梁陈时曾为隽州及上隽郡治所。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并入蒲圻县。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三国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湖北古代县份 Category:咸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下隽县
乐山市
乐山市(四川话拼音:No2san1;本地发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古称嘉州。市境东界自贡市、宜宾市,南接凉山州,西邻雅安市,北连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北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中丘陵区,西南为小凉山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岷江自北往南纵贯而入,于市区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再往东南流出市境。总面积1.27万平方公里,人口326.05万。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乐山大佛座落于岷江东岸凌云寺南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位于市境西北。.
查看 开皇和乐山市
乐平市
乐平市是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赣东北,东接婺源县,德兴市,南接弋阳县,万年县,西接鄱阳县,北接浮梁县及景德镇市。总面积约1973平方千米(城区约1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92.72万人,辖2个街道办、15个镇、1个乡、1个农科园和1个水库管理局下辖14个镇。.
查看 开皇和乐平市
乐陵郡
乐陵郡,东汉末到隋初的郡。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置乐陵郡,治所是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曹魏改置乐陵国,封武帝曹操之子曹茂为乐陵王。下辖五县:厌次县、乐陵县、阳信县、新乐县、湿沃县,户一万一千。相当于今山东省滨州市一带。十六国和北魏再改为乐陵郡,治所在乐陵县。北魏时,下辖四县:乐陵、阳信、厌次县、湿沃县。户二万四千九百九十八,口八万五千二百八十四。隋朝开皇初年,废置。.
查看 开皇和乐陵郡
乐浪郡
乐浪郡(諺文:낙랑군(南)Nangnang-gun/락랑군(北)Rangnang-gun),是漢武帝在公元前108年设置的朝鲜四郡之一,该郡的主体族群为韩人,自汉朝设立郡治之后,韩人的传统祭祀活动依然没有废止。乐浪郡治所在朝鲜县(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管辖朝鲜半岛西北部,对朝鲜、日本诸部落有很大的影响力。4世纪初,被高句麗吞并。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卫满朝鲜,次年置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属于幽州。治所朝鲜县城是故卫氏朝鲜都城王险城。 公元前82年,汉昭帝罢临屯、真番二郡入乐浪郡,以真番故县置南部都尉;次年玄菟郡後為夷貊所侵,徙郡於高句骊县(今辽宁省新宾县西南)西北,更以沃沮為縣,屬樂浪東部都尉(以岭东七县置东部都尉)。 東漢末,公孫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分置帶方郡,郡治在帶方縣。辖境与从前乐浪南部都尉的管区相同。.
查看 开皇和乐浪郡
九德郡
九德郡(九德,Cửu Đức),中國古郡名。三國吳分九真郡南部置,郡治在九德縣。其地在今越南中部。隋初廢。.
查看 开皇和九德郡
九江市
九江市,简称浔,古称柴桑、潯陽、江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该省北部,有江西“北大门”之称。市区坐落于长江南岸、庐山北麓、鄱阳湖以西。.
查看 开皇和九江市
书厄
书厄是指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造成大量书籍亡佚残缺的劫难。 中國歷朝皆有保管档案的机构,周朝为天府,汉朝为兰台、东观,唐朝为史馆,宋元为架阁库,明朝为皇史成、内阁大库、大本唐、古今通集库,清代为内阁大库。但歷代戰火頻仍,檔案損失嚴重。五厄的说法,出自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秘書監牛弘上書“以典籍遺逸,上表請開獻書之路”,提出“五厄”之说:一为秦始皇之焚书,二为西汉末赤眉入关,三为董卓移都,四为刘石乱华,五为南朝梁末魏师入郢,梁元帝下令焚書14萬卷。 明代的胡应麟又提出續“五厄”:隋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江都焚书为一,安史之亂为二,黄巢入长安为三,靖康之變为四,南宋末伯颜軍入临安为五,總結為“十厄”。 近人祝文白又续上“五厄”:一为李自成陷北京,二为绛云楼之烈焰,三为清高宗之焚书(編修《四庫全書》),四为咸丰朝之英法聯軍,五为中華民國時期的八年抗日战争。.
查看 开皇和书厄
平原郡
平原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置。原屬濟北國。其地大致在今山東省德州市中部、南部以及惠民縣、陽信縣一帶。唐初廢。.
查看 开皇和平原郡
平壤历史
平壤歷史超過二千年。自從公元在前11世紀或者公元前813年為箕子朝鮮所佔領,並成為其首都;然後又在公元前194年成為衛滿朝鮮的首都。这就開始了正式记载中平壤在朝鮮半島上作為首都的地位,此後,今日的平壤一直都与高句麗、百濟和乐浪等郡县有些极深的渊源。 平壤最早的名稱是朝鲜县,公元前108年,漢武帝佔領朝鮮半島北方,成立漢四郡,平壤就在當年的樂浪郡的郡治朝鮮县,管理平壤及周围地区達四百年之久。.
查看 开皇和平壤历史
平山县
平山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西部偏南,是石家庄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平山县
平阳县 (湖南)
平阳县,中国古县名,治所位于今湖南省桂阳县境。 西晋建兴三年(315年),陶侃分郴县地始置,隶属平阳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平阳县省入郴县,隶属郴州。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复置平阳县,隶属桂阳郡。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平阳县并入郴县,翌年复置,隶桂阳郡;至德二年(757年),桂阳郡易名郴州,州治移平阳县城。贞元二十年(804年),置桂阳监于平阳,平阳县隶属桂阳监。天佑元年(904年)撤平阳县并入桂阳监。 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元朝时,为桂阳路治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平阳县属桂阳府。一说,洪武九年(1376年),撤桂阳府,降为桂阳县,平阳县并入桂阳县,归衡州府辖。洪武十三年(1380年),升桂阳县为桂阳州。另说:洪武九年(1376年),撤桂阳府,平阳县归衡州府辖。洪武十三年(1380年),升平阳县为桂阳州。.
查看 开皇和平阳县 (湖南)
平阳昭公主
平阳公主(),姓李,本名无记载。中国唐朝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窦氏。李建成同母妹、李世民同母姐。人称三娘子。.
查看 开皇和平阳昭公主
平邑县
平邑县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临沂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平邑县
平涼郡
平涼郡,南北朝、隋朝设置的郡。.
查看 开皇和平涼郡
广安市
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面与南面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区、渝北区、合川区接壤,西与遂宁市相连,西北与南充市毗邻,东北与达州市交界。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华蓥山绵延市境。渠江自北往南贯穿市境中部,嘉陵江于西部流过。总面积6,339平方公里,人口324.66万。广安是四川省农业大市和主要产粮区,亦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
查看 开皇和广安市
广平郡
廣平郡,或为廣平國、平--國,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分鉅鹿郡而置。郡治在廣平縣。屬冀州刺史部。東漢時併入鉅鹿郡。三國魏復置。隋初年廢。.
查看 开皇和广平郡
广化寺 (莆田)
莆田广化寺(Geông-hua̍-sī),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西南郊凤凰山(又名南山)东麓,是目前中国大陆影响较大的汉传佛教寺院之一,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查看 开皇和广化寺 (莆田)
广元市
广元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北部。东邻巴中市,南接南充市,西连绵阳市,北与甘肃省陇南市和陕西省汉中市接壤。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位于西安、成都、重庆、兰州四地的中心。米仓山、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是一座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全市总面积1.63万平方公里,人口263万。 广元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自古为入川的重要通道,是苴国故地,入蜀要塞,三国重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旅游热点城市。广元获得的殊荣有: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型工业化基地、中国温泉之乡。.
查看 开皇和广元市
广运 (西梁)
广运(586年正月—587年九月)是西梁政權梁後主萧琮的年号,共计年餘。.
查看 开皇和广运 (西梁)
广水市
广水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东北部,是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有鄂北门户和“湖北书法之乡”之称。原为应山县。广水市标为火凤。.
查看 开皇和广水市
乌程县
烏程縣是中國歷史上湖州地區的一個舊縣名,縣域大致包含今吳興區大部以及南潯區東部地區。.
查看 开皇和乌程县
乌江县
乌江县,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境。 西晋太康六年(285年),由东城县置乌江县,属扬州淮南郡,后属历阳郡。南北朝时,乌江县建制多有变化。南梁时,属江都郡,北齐改为齐江郡,南陈时,又改为临江郡,北周,改为同江郡。隋朝开皇初年,废郡。大业初年,属历阳郡。明朝初年,并入历阳县。.
查看 开皇和乌江县
义安郡
义安郡,中国古郡名。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一說隆安元年,即397年)魯曾煜《廣東通志》卷六将东官郡一分为二,东部析出义安郡,治所初设于韩江东岸(今属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后迁至今潮州城,辖海阳县、潮阳县、绥安县、海宁县、义招县5县。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义安郡撤海阳县改置义安县,原管辖地属循州。开皇十一年(591年)在原义安郡地置潮州,领义安、潮阳、海宁、绥安、义招、程乡县(今梅州市梅县区)6县。大业三年(607年)复郡废州,罢潮州复为义安郡,同年改义安县为海阳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义安郡复为潮州饶宗颐《潮州志》。.
查看 开皇和义安郡
义乌市
义乌市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中部。义乌为浙江省综合实力第三大县市,也是中国经济发达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2010年位居浙江省第三位,全国百强县(市)第八位。2005年,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公司等多家世界权威机构联合发布《震惊世界的中国数字》报告中,义乌市场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已成为广交会、华交会之后国内第三大贸易类展会。2010年,义乌被设为国际贸易方面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查看 开皇和义乌市
于翼
于翼(),字文若,于谨之子,年十一,娶宇文泰之女平原公主,开始为员外散骑侍郎,封安平县公,食邑一千户。随从宇文泰征伐有功,大统十六年,进爵安平郡公,加官大都督,宿卫禁中。周孝闵帝宇文觉建立北周,于翼担任渭州刺史,政治宽简,为右宫伯。与晋公宇文护同受遗诏辅佐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年),徙军司马。三年,改封常山郡公,邑二千九百户。天和初,迁司会中大夫,增邑通前三千七百户。天和三年(568年),周武帝迎娶突厥皇后阿史那氏,命于翼总司仪制。后改任大将军,总领中外宿卫兵事。受权臣宇文护猜忌,转为小司徒,加拜柱国。 建德二年(573年),出任安、随等六州五防诸军事、安州总管,率军随武帝宇文邕平北齐,破南陈,历任陕州刺史、洛怀等九州诸军事、河阳总管、豫州总管、大司徒、幽定七州六镇诸军事、幽州总管。杨坚为丞相时,进位上柱国,封任国公。 隋朝开皇初年,隋文帝拜他为太尉,开皇三年五月去世,赠本官、加蒲晋怀绛邵汾六州诸军事、蒲州刺史,谥号穆。.
查看 开皇和于翼
交城县
交城县是中国山西省吕梁市所辖的一个县。位於呂梁山東麓,太原盆地西緣,307國道經過。.
查看 开皇和交城县
京兆尹
京兆尹,中國古代官職,相當於今日首都地區的行政首長。三國以後改稱京兆郡。.
查看 开皇和京兆尹
亭山县
亭山县,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5年)改卫国县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南。属齐郡。唐属齐州。因县东南有亭山,故名。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并入章丘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济南历史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查看 开皇和亭山县
亮善郡
亮善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武帝置,治所在苏祁县(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属西宁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西昌市北部。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凉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西昌市.
查看 开皇和亮善郡
庸州 (开皇)
庸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初年置,治所在石城县(今重庆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辖境相当今重庆市黔江、酉阳两自治县交界处。大业三年(607年)废。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重庆的州 Category: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0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庸州 (开皇)
府兵制
府兵制是中国西魏时开始出现的一种兵役制度,宇文泰建立於大統年間(535年正月—551年十二月),北周、隋、唐初继续沿用,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崩坏,直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取消,改而实行募兵制,前後歷時約二百年。.
查看 开皇和府兵制
五原郡
五原郡,郡名。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漢書武帝紀。郡治在九原縣(縣治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鎮西北 ),隸屬於朔方刺史部。東漢時屬幷州。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廢。魏晉時其地為鮮卑、羌胡所據。十六國前秦復置。北魏時其地屬夏州、懷朔鎮。隋初置豐州,大業中改為五原郡。唐置豐州、天德軍。.
查看 开皇和五原郡
五岳
五嶽,又作--,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別為东岳山東的泰山、西岳陝西的华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有些研究认为,「五岳」一詞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对山岳、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雖然五嶽不是中国最高的山群,但由於高耸在平原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作詩、修行或到訪,留下遗迹,因此大大增添了五嶽的名聲。.
查看 开皇和五岳
五福大帝
五福大帝(又稱五福王爺、五靈公或五靈官),本掌管瘟疫之瘟神,後被奉為民間的逐疫之神,也被福州人奉為鄉土守護神、陰間的司法神。這種「逐疫五神」類信仰對流行與閩南的王爺信仰與城隍信仰也有相當的影響。而據說八家將則源於五福大帝的幕府神將。 五神名號分別為為:顯靈公張元伯、應靈公鐘士秀(一作鐘士貴)、宣靈公劉元達、揚靈公史文業、振靈公趙公明(一作趙光明)。 此外,五福王爺下轄五毒大神,又稱五毒神君。五毒神君與五福王爺為不同神,稱號相近,時遭混淆。.
查看 开皇和五福大帝
庆云县
庆云县是中国山东省德州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502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为30万。.
查看 开皇和庆云县
庆阳市
庆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北部。.
查看 开皇和庆阳市
仁寿 (隋朝)
仁寿(601年正月—604年十二月):隋朝政权隋文帝杨坚的年号,歷時4年。 仁寿四年七月隋炀帝即位沿用。.
查看 开皇和仁寿 (隋朝)
仁寿县
仁寿县,古称陵州,为中国四川省眉山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丘陵地带,为四川省肉类生产第二大、中国第12大县市。.
查看 开皇和仁寿县
代州
代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置肆州。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改为代州。大业初年改为雁门郡。唐朝天宝初年改雁门郡,乾元初年,复为代州。土贡:蜜、青碌彩、麝香、豹尾、白雕羽。户二万一千二百八十,口十万三百五十。下辖五县:雁门县、五台县、繁畤县、崞县、唐林县。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代州直隶州,属山西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为代县。.
查看 开皇和代州
廣陵縣
廣陵縣,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秦朝,为今天江苏省扬州市的主体。.
查看 开皇和廣陵縣
廣陵郡
廣陵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始置,故址在今淮安市,曹魏设郡,移治淮阴,吴置广陵县于今扬州市。其地在今江蘇省境內長江、淮河之間。隋朝时废,后為江都郡。唐朝以後廢。.
查看 开皇和廣陵郡
廣漢郡
廣漢郡,中國古郡名。漢初分蜀郡、巴郡置。郡治在梓潼县。东汉移治雒縣。三国以後屢有析置。隋初廢。.
查看 开皇和廣漢郡
廬州
庐州,中国隋朝起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建制始于隋开皇初年(约581年)改合州为庐州,终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平庐州改建制为庐州路,历时近700年,辖境大致为今天合肥市区全境、肥东县全境、肥西县全境、舒城县全境、长丰县南部,而庐江县全境、巢湖市全境、无为县全境、六安市区全境、霍山县全境、英山县全境、霍邱县南部、金寨县部分地区亦时有并入。.
查看 开皇和廬州
延寿郡
延寿郡,中国南北朝设置的郡。 西魏置,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北下吉镇。属雍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渭南市北部。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渭南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延寿郡
延昌 (高昌)
延昌(561年—601年)是高昌君主麴乾固的年號,共41年。 该年号由黄文弼根据高昌时期的残纸和《麴氏造寺碑》上的文字,考据出是麴乾固的年号。.
查看 开皇和延昌 (高昌)
建德市
建德市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西部,东接杭州,西边黄山,中贯新安江。.
查看 开皇和建德市
建福 (新羅真平王)
建福(584年—634年)是新羅君主真平王與善德王之年號。632年善德王繼位沿用。.
建阳县
建阳縣为中国旧县名,在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始建于西晋太康元年。.
查看 开皇和建阳县
介休市
介休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由晋中市代管。介休是為紀念晋文公的臣子介之推亡於境内的绵山(介山)上而得名。置縣已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
查看 开皇和介休市
仙市镇
仙市镇,是下辖的一个镇,又名仙滩,始建设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开皇年间,是一个以盐业而发展兴盛的古镇。仙市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距自贡市市区11公里,位于釜溪河畔,水路交通便捷,自古就是是自贡“东大道下川路”运盐的重要驿站和水码头。.
查看 开皇和仙市镇
仙游寺法王塔
仙游寺法王塔位于中国陕西省周至县马召镇黑水峪口,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隋代砖塔,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游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仙游宫”。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命大光善寺僧童真护送佛舍利到此建塔安置,改称仙游寺。1999年因建设黑河水库将塔迁建于水库北塬上,于2003年完成。法王塔形制与小雁塔相似,属密檐式砖塔,平面呈方形,底边长8.7米,塔身七层,高35米。塔刹已毁。.
查看 开皇和仙游寺法王塔
会城街道
会城街道是江門市新會區政府所在地,是新会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信、贸易的中心,總面積140.66平方公里,265975人。.
查看 开皇和会城街道
会州
会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魏末宇文泰行军至今甘肃省靖远县一带置会州。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移州到鸣沙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鸣沙镇),即会州。原地改为会宁防,隋朝开皇初改会宁防为会宁镇。大业置凉川县。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升会宁镇置西会州,改县名会宁。贞观八年(634年)改为粟州,同年又改为会州。辖境约当今祖厉河和桑园峡、黑山峡间黄河流域地(甘肃省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和宁夏海原县)。8世纪后期、11世纪前期曾先后属吐蕃、西夏。 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会州属宋朝。后又置敷川县为州治。淳熙十年(1183年)复入西夏。金朝侨置会州于会川城(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称新会州,以保川为附郭县。西夏、金朝同时有会州。元朝初移治西宁县(今甘肃省会宁县东),至元七年(1270年),废西宁县入会州。属巩昌总帅府。辖境约当今甘肃省会宁县地。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为会宁州。.
查看 开皇和会州
会稽山
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南部,长约100公里。会稽山最高峰为香炉峰,海拔354.7米。会稽山为中国五大镇山之南镇。隋代开皇十四年(594年),会稽山诏封为“南镇”。 《史記》中“禹封泰山,禪會稽。”与“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大禹陵位于会稽山山麓,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在会稽山山麓禹陵村,夏禹姒姓后代世代为禹守陵至今。這里也是越人心目中的聖地(越國王室出自少康)。 早在2000多年前,绍兴先民在会稽山上从野生榧树中人工选择和嫁接培育成了香榧这一优良品种,现已形成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的会稽山古香榧群。2013年5月29日,绍兴会稽山的古香榧群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单位。.
查看 开皇和会稽山
伊阳郡
伊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东魏武定初年置,治所在南陆浑县(后改名伏流县,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伊河上游地区。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洛阳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伊阳郡
伏虞郡
伏虞郡,中国古代的郡。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置,治所在宣汉县(今四川省仪陇县东)。辖境约当今四川省仪陇县及达县部分地区。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达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伏虞郡
张店区
张店,古称黄桑店。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因乐毅伐齐有功,封其为“昌国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遂在昌国城设昌国县。至隋开皇6年(公元586年)废昌国县,更名为逄山。到宋末金初,张店渐为兴旺。至元代,张店已发展成淄川县三镇之一。 现在,张店是淄博市中心行政区,市委、市政府均设张店,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接临淄区,南临淄川区,西与周村区接壤,北与桓台县毗邻。.
查看 开皇和张店区
张掖郡
張掖郡,郡名,原為匈奴渾邪王領土,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東部置。.
查看 开皇和张掖郡
弋阳县
弋阳县位于中国江西省东北部,隶属于上饶市。.
查看 开皇和弋阳县
弋陽郡
弋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分汝南郡、江夏郡地设置弋阳郡,治所在弋阳县(今河南省潢川县),下辖四县:弋阳、期思、轪和、西阳,属于豫州。南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年),下辖弋阳、期思、安丰3县,属于南豫州。南齐建元元年(479年),下辖五县:弋阳、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舆。 南齐永明十三年(495年),弋阳郡被北魏取得,领弋阳县。南梁在蒙笼城(今湖北省麻城市北鹅笼司)侨置弋阳郡,武定末年东魏取得,下辖侨县汝南、期思。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汝南、期思二侨县,下辖实县信安、北西阳。北周领信安县,579年,并将河南潢川的弋阳郡改为淮南郡。南朝梁又侨治弋阳郡西阳县(今湖北黄冈市区东南),隋朝开皇三年(583年),与麻城北的弋阳郡一起废除。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南齐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信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22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弋陽郡
开州 (西魏)
开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魏置开州,及周安、万安、江会三郡。北周省江会入周安。隋朝开皇初年,两郡并废,大业初州废。隋朝末年,置萬州,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為開州,治所在盛山縣(廣德後改名開江縣,即今重慶市开州区)。天宝元年(742年),改為盛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開州。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降為開縣。.
查看 开皇和开州 (西魏)
开州区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全县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均占重庆市的1/20。辖40个镇乡街道、435个村、75个社区。东汉建安21年以“汉丰”为名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开州区距重庆主城区280公里,北依巴山,南近长江,西与四川省接壤。开州区的前身开县是一个人口大县、资源大县、农业大县,同时也是一个移民大县,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以后,开州区主要由中吉、安康、平桥三个片区组成,是整个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查看 开皇和开州区
开元寺 (正定)
正定开元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老城内,为汉传佛教寺院,现存唐代建筑遗存须弥塔和钟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开皇和开元寺 (正定)
开皇律
《开皇律》是隋文帝在位时期制定颁行的法律,共12篇500条。其重新确定了五刑、八议、十恶制度,为后朝法典相继沿用,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查看 开皇和开皇律
开江县
开江县是中国四川省达州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033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54万人。开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连重庆市开州区,南临重庆市梁平县,西接达县,北依宣汉。距省会成都市620公里。全县幅员1033平方公里,耕地39.12万亩,平均海拔600米。县辖10镇10乡,194个行政村,21个社区居委会、1512个村民组,总人口58万,其中城镇人口8.7万,占16%。居民以汉族为主,居住着藏、满、回、土家等14个少数民族。新宁镇为县城所在地,县城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
查看 开皇和开江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简称彭水县,是中国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重庆市东南部,与湖北、贵州毗邻。地处武陵山区,乌江下游,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319国道穿过該县,至重庆市中心,全长约270公里。.
归善县
归善县,中国古旧县名。 南陈祯明三年(589年),怀安县、欣乐县、酉平县三县合置归善县。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合并梁化郡、义安郡、始兴郡、东官郡置循州,归善县为循州治所。北宋時,是當時的惠州的治所所在。清朝时,比鄰新安縣及東莞縣,範圍包括今日惠州市的惠城区大部份、仲愷高新區、惠阳区、惠东县全境與深圳市龍崗區及鹽田區的部份,例如:三洲田、淡水墟、龍崗。 民国二年(1913年),歸善縣改为惠阳縣。歸善縣南與新安縣以梧桐山為界。 全縣以客家話為主要語言。該轄區下的縣鎮至今仍以客家話為主要語言,是客家話惠陽口音的所在地及發源地。 Category:南陈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广东省县份 Category:惠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深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归善县
何妥
何妥,字棲鳳,生卒年不詳。何国粟特(今乌兹别克斯坦)人。隋代音乐家与哲学家。 父何细胡是西域粟特人,在梁朝經商致富,遂家居郫县(今四川成都平原中部)。何妥机敏聪慧,八歲入國子學。開皇十二年(592年)以國子博士受命考定鐘律。又曾獻上何妥車。以国子祭酒卒于官。著有《乐要》一卷、《周易讲疏》十三卷等。 曾孙何令思,破薛延陀于石堡城。何令思五世孙唐朝魏博节度使何进滔。.
查看 开皇和何妥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泛指與佛教相關的藝術,特別是雕塑、建築、繪畫等有較多歷史遺存,而文學與音樂方面作品相對較少。在2500年前,其意象和象徵意義還未發展成複雜與多樣化的體系時,佛教藝術已經開始發展。佛教藝術发源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左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後的印度次大陆。之后,随着向亚洲其它地區和世界传播过程中与其它文化的接触,佛教艺术也隨之不断演变。 早期的佛教艺术,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傳統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约在公元1世纪前後,将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时代开始,并持续至今。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佛教艺术也朝着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变,以適應各國的需要。往北,它通过中亚,渗入东亚形成了佛教艺术北部的分支;往东,它一直扩张到东南亚而形成了佛教艺术南部的分支。在印度,繁荣的佛教艺术对印度教艺术发展的影响持续到公元10世纪,但随着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迅猛扩展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佛教在印度几乎消声匿迹。.
查看 开皇和佛教藝術
徐城县
徐城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高平县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城头乡大徐台附近,属泗州。大业四年(608年)移治今泗洪南临淮。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废为镇。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江苏古代县份 Category:宿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泗洪县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96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徐城县
徧城郡
徧城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置,治所在广武县(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北)。属夏州,延昌二年(513年)属东夏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属延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延安、甘泉、延长、子长等市县。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延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47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徧城郡
循州
循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年)析荆州刺史部桂阳郡南部置始兴郡,纳入广州刺史部管辖;即今韶关市、南雄市、始兴县、翁源县、仁化县、英德市、佛冈县等地。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析南海郡置东官郡,郡治在今深圳市。义熙九年(413年),先析东官郡东部置义安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又析东官郡置梁化郡。至此,东官郡辖地仅余今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增城市、龙门县等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全国撤郡设州,合并始兴郡、梁化郡、东官郡、义安郡置循州,直隶于中央;治所在归善县(今惠州市东)。以境内有循江得名。开皇十一年(591年),始兴郡改设韶州、东官郡废入番州、义安郡改设潮州,仅留原梁化郡地仍为循州。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龙川郡。唐朝武德五年(622年)设为循州总管府,管辖韶州、潮州、循州等三个州,即唐初岭南六管之一。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撤去循州总管府,原循州总管府辖下的潮州、韶州、循州均归广州总管府,此后为唐岭南五管。广州总管府辖下的循州,辖境相当于现在的广东省新丰、连平、和平、龙川、河源、兴宁、五华、陆丰、海丰、惠阳、惠东、博罗、紫金等地及揭西县西部。五代南汉移治龙川县(今广东龙川县佗城),又分置祯州,辖境缩小。元朝至元十三年,升为路,二十三年复降为州。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省入惠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原清代惠潮嘉道改置为潮循道,道治在潮安县。民国廿五年(1936年),设广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辖兴宁、梅县、龙川、大埔、蕉岭、和平、平远、连平、五华等9个县;因行政驻所兴宁县为原循州旧地,故而通称循州地区。另外,以惠州为行政中心,设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新丰(今属韶关市)、龙门、东莞、宝安(今深圳市)、海丰、陆丰、紫金、河源、博罗、惠阳等10个县,通称惠州地区。 中共建政后(1950年),原惠州地区改称惠阳地区;原循州地区行政驻所迁驻梅县,又以旧驻所(兴宁)、新驻所(梅县)各取一字,改称兴梅地区。以后惠阳地区主要为惠州市所继承,兴梅地区演变成今天的梅州市(含丰顺;不含河源、龙川、连平、和平)。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广东的州 Category:惠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6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循州
侯官县
侯官县是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一部分,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闽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清代,侯官县辖4坊、61都,统114图。清末废乡、都,建区,侯官县分为22区,与闽县分治今闽侯县以及福州城内区、浦东浦西区(南台)和上渡区,其中城内区分为:东段(宦贵巷一带)、西段(西门大街一带)、北段(府直街、北大街一带)、中段(总督口、小龙湫一带)、南段(南大街、杨桥巷、南后街、光禄坊一带)五段。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查看 开皇和侯官县
德州
德州可以指:.
查看 开皇和德州
德州 (山东)
德州,中国隋朝始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安德县(即今山东省陵城区)。大业初年,改为平原郡。唐朝初年,复为德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平原、陵城区、德州及河北省吴桥、景县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平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德州。 北宋初年,省归化县。景祐二年(1035年),废安陵县入将陵县,后割属永静军。熙宁六年(1073年),省德平县为镇,入安德县。崇宁时,户四万四千五百九十一,口八万二千二十五。辖两县:安德县和平原县。后地入金国,当时,德州户一万五千五十三。辖三县、七镇:安德县,四镇(磁博、向化、盘河、德安)、平原县,一镇(水务)、德平县,二镇(怀仁、孔家镇)。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济宁府的陵县改属德州。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省陵县,徙治故陵县(即今山东省德州市)。下领两县:德平县、平原县,属济南府。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于1913年改为德县。.
查看 开皇和德州 (山东)
德州市
德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东与济南、滨州两市相邻,南与聊城市相连,西接河北省衡水、邢台两市,北与河北省沧州市相接。市区邻近冀、鲁两省边界,京杭大运河流经境内。全市总面积10,358平方公里,人口574.23万。.
查看 开皇和德州市
德广郡
德广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梁置,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属雍州。治所略阳县(刘宋侨置县,西魏时改名上洪县)。辖境不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襄阳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德广郡
德阳市
德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市境西南邻成都市,东南达资阳市、遂宁市,东北临绵阳市,西北界阿坝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西北部为龙门山区,中南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中丘陵区。绵远河自西北往东南流经城区,于南部与石亭江、鸭子河汇合,后段称沱江,东南部有凯江、郪江等涪江支流。全市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351.32万。德阳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重型机械与磷矿工业为核心产业。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于广汉市出土,为古蜀国的重要遗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开皇和德阳市
後備軍事動員
後備軍事動員是一種軍事制度,有總體戰的色彩,將有潛在軍事能力的人力物力編管,戰爭時迅速動員投入的制度。例如有軍事技能的人力(曾從軍過、有專長的人、受過訓的成年男性女性...等)和有軍事價值的建築與設備(車輛、飛機、機械工廠、燃料...等)都在後備列管範圍。.
查看 开皇和後備軍事動員
修化县
修化县,古县名。 隋开皇初改窟胡县置,县治在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属离石郡。大业末年撤销。.
查看 开皇和修化县
修武郡
修武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分汲郡地置,治所在南修武县(今河南省获嘉县)。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新乡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修武郡
圃田县
圃田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初年,避杨忠讳,改中牟县为内牟县。开皇十六年(565年),县境西部析置管城县(即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部析置郊城县(治所在原中牟县城)。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内牟县为圃田县。大业三年(607年),原圃田县并入管城县,郊城县则易名为圃田县。先后属郑州、荥阳郡。唐朝武德三年(624年),改为中牟县,以县置牟州。贞观元年(627年),清池县分为佼城县、管城县和圃田县。贞观三年(629年),废县并入中牟县,.
查看 开皇和圃田县
北周六官
北周六官,指中国南北朝时西魏、北周实行的复古官制。 西魏权臣宇文泰按苏绰、卢辩的建议,于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仿照《周礼》实行复古的六官制度,以加强自己周朝继承人的地位,为称帝做准备。557年北周代魏,宇文觉即位后继续使用这套官制。隋文帝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后,于开皇元年(581年)实行三省六部制,六官之制被废除。 Category:南北朝官制 Category:西魏政治 Category:北周政治 Category:宇文泰.
查看 开皇和北周六官
北镇庙
北镇庙位于中国辽宁省北镇市城西2千米的山岗上,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也是全国五大镇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镇山庙。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初称“医巫闾山神祠”。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后改称“广宁神祠”。元大德二年加封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将神祠扩建后改称“广宁王神祠”,元末被毁。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称“北镇庙”。 北镇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09米,占地261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其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山门、神马殿、钟鼓楼、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內香殿、寝宫等。庙内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庙东有乾隆年间所建的“广宁行宫”遗址。.
查看 开皇和北镇庙
北海郡
北海郡,中國古代的郡。 西漢置,治所在营陵县(今山東昌樂縣東南五十里)。东汉时,徙治據縣(在今山东省壽光市東南三十一里),後其封其諸王在此,改稱為「北海國」。南齊时,治所在都昌县(在今江蘇省東海縣東北),南朝宋及北魏时,治所在平寿县(在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北周置总管府。 隋朝开皇十四年,废总管府。改為高陽郡。後廢郡改置青州,大业初年置北海郡。户十四万七千八百四十五,下辖十县:益都县、临淄县、千乘县、博昌县、寿光县、临朐县、都昌县、北海县、营丘县、下密县。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稱青州,天宝元年(742年)复称北海郡,乾元时又改為青州,宋朝稱青州北海郡,金朝改為益都府,即今山東益都縣治。.
查看 开皇和北海郡
刘炫
刘炫(),隋经学家。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东北)人。 隋文帝开皇中,参与撰写隋史及天文律历。时牛弘奏请购求遗书,他伪造《连山易》、《鲁史记》等百余卷送官,领赏而去,被人揭发除名。又起复为旅骑尉、太学博士等官,葉適說他“当时称数百年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后在隋末动乱中,饥寒而死,门人私谥宣德先生。平生曾著《论语述议》、《春秋攻昧》、《五经正名》、《孝经述议》、《春秋述议》、《尚书述议》、《毛诗述议》等书,均散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
查看 开皇和刘炫
善庆寺
善庆寺位于中国山西省临县大禹乡府底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庆寺古称善训府,始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元至元六年(1269年)重建。寺坐北朝南,占地约1200平方米,现存山门、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和廊房等建筑。大雄宝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单昂。.
查看 开皇和善庆寺
周法尚
周法尚,南朝陈、北周、隋朝大臣,字德迈,汝南郡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南朝陈大臣周炅的次子,陈武帝的外孙。.
查看 开皇和周法尚
呂苦桃
呂苦桃(),隋朝太祖武元皇帝楊忠之妻、隋文帝楊堅之母。 呂苦桃諸多事跡不詳,只知她嫁與楊忠及生下隋文帝楊堅(541年生)、滕穆王楊瓚(549年生)等等。開皇元年(581年),楊堅登基為隋朝開國皇帝,尊封父親楊忠諡號武元皇帝,廟號太祖、母親呂苦桃諡號元明皇后。外祖父呂双周为上柱国,外祖母姚氏为齐郡夫人。.
查看 开皇和呂苦桃
咸陽縣
咸陽縣,中国旧县名。 秦国置县,秦朝时属内史。西汉汉太祖元年(前206年),改咸阳县为新城县,又改为渭城县。《长安志《长安志·卷十三·县三》咸阳县......隋开皇初郡废。九年改泾阳为咸阳。十一年,徒故咸阳城西三里,属雍州,即秦之杜邮也。大业二年,省入泾阳。唐武德元年,复析泾阳、始平置咸阳县,属京兆郡,寄治鲍桥。二年,徒白起堡。六年又徒便桥西北,即今县也。天授二年,武后以其母顺陵在县界,升为赤县。神龙元年,复为畿,今为次畿。》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以泾阳县改咸阳县。十一年(591年),县治徒秦咸阳城西三里,属雍州,即秦朝时的杜邮。大业二年(606年),省入泾阳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再以泾阳县、始平县地析置。有望贤宫、便桥、兴宁陵、顺陵,在咸阳原。属京兆郡,寄治鲍桥。二年(619年),徒白起堡。六年(623年),又徒便桥西北,即县治所在。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以其母杨氏的顺陵在县界,升为赤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畿县,后为次畿。 北宋、金朝时,属京兆府。元朝时,属奉元路。明朝洪武初,咸阳县城在渭河北,洪武二年(1369年),徒治于渭南,即明咸阳城,今咸阳市城区。属西安府。清朝时,仍属西安府,评价:冲,繁,难。.
查看 开皇和咸陽縣
傥城郡
傥城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晋昌郡置,治所在龙亭县(今陕西省洋县东龙亭镇)。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洋县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洋县 Category:55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傥城郡
傅奕
傅奕(),相州鄴(今河南安陽)人,一生經歷北周、隋、唐三朝。唐朝初期,傅奕是研究天文與曆法的學者,在當官之前曾做過道士,亦是一位激烈的排佛論者。唐高祖時,官至太史令,力反佛教。.
查看 开皇和傅奕
哀戎郡
哀戎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所在其章县(今四川省巴中市东其章)。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巴中市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哀戎郡
唐城县
唐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下溠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属汉东郡。大业末废。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复置。五代梁乾化三年(913年)改汉东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改唐城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又改汉东县,后汉乾祐元年(948年)仍改唐城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降为镇。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湖北古代县份 Category:随州历史.
查看 开皇和唐城县
唐县
唐县,中国的一个县,地处河北省,隶属于保定市。唐县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境内地貌丰富,多山地,海拔在52-1869.8米之间,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其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唐县毗邻京津,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资源充足。石灰石、石英石、花岗岩、大理石、金矿、铁矿等矿藏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谷子等。.
查看 开皇和唐县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查看 开皇和唐太宗
唐长安城
唐代长安城,初名大兴城,始建於隋朝開皇元年,唐朝建立後,易名為長安城,屬京兆府長安縣、萬年縣,是隋唐两朝的首都,亦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外国文献上称为胡姆丹。隋代的大兴城人口在隋文帝开皇之治时为25万人(一说60万人),到了唐代武则天时期为100万左右(a) This contains supporting materials for the following book: (b) Ian Morris, 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0.
查看 开皇和唐长安城
唐滅东、西突厥之戰
唐滅东、西突厥之戰(620年-657年秋痕,《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国国学网),2007年2月6日更新),是7世纪唐朝初年时同突厥分裂后的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战(629年)、阴山之战(630年)、庭州之战(651年)、唐灭西突厥之战(657年)等。战争期间,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唐朝在薛延陀的帮助下于630年击败东突厥,又于657年彻底击败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頡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漠北为薛延陀为占,而唐朝在原东、西突厥其它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唐朝的对外战争》(中华历史网),2007年5月27日更新《唐帝国在西北的经营》(汉魂网),2006年5月2日更新.
查看 开皇和唐滅东、西突厥之戰
冠县
冠县位于中国山东省西部,是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面积为11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3万亩。.
查看 开皇和冠县
冠氏县
冠氏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析馆陶县地置,治所在今山东省冠县北。属武阳郡。唐朝初年,属毛州,后属魏州。北宋时,属大名府,金朝不改。元朝初年,属东平路,至元六年(1269年)升为冠州。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聊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冠县 Category:58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6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冠氏县
冷水滩区
冷水滩区是中国湖南省永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49万人。.
查看 开皇和冷水滩区
内丘县
内丘县是河北省邢台市下辖的一个县。县人民政府驻内丘镇。西邻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东连隆尧县、任县,南近邢台县,北邻临城县、石家庄市赞皇县。县内河流均为子牙河支流。.
查看 开皇和内丘县
内蒙古历史
内蒙古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1973年在呼和浩特东北发现的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窯文化”发生于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内蒙古得名于蒙古族,内蒙古东北部与蒙古国东部交界处的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主要发源地。 《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蒙古”最初只是蒙古高原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由成吉思汗逐渐统一高原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民族的共同名称。蒙古统一民族形成前,各部落的历史渊源、人种、语言并不相同。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其面积较大,东西跨度也大,历史上较少处于一个行政区内。东部至辽东塞外,与东北亚古老民族夫余、濊貊、高句丽接壤,包括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为东胡等通古斯部落的活动范围;中部塞外今锡林郭勒盟为匈奴,羌胡等族的势力范围;西部包括今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与西北民族氐、羯、突厥以及一些塞种部落等渊源较深。.
查看 开皇和内蒙古历史
内江市
内江市(四川话拼音:Nui4jiang1;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东南。东邻重庆市,南接自贡市,西通眉山市,北连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境内多为丘陵区,沱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流经主城区。全市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末,户籍人口420.0万,常住人口374.66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70%。因种植甘蔗和制糖历史悠久,故内江也有“甜城”之别称。.
查看 开皇和内江市
冀州区
冀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衡水市市辖区。位于河北中南部,華北平原腹地,滏阳河流经本市。北距北京300公里,西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110公里。 轄11個鄉鎮,412個村,總人口37萬人。106国道经过境内。.
查看 开皇和冀州区
凉兴县
凉兴县,中国古县名。 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今甘肃省瓜州县东。属凉兴郡。隋朝开皇四年(584年),改常乐县,并移治今瓜州县东南锁阳城。 Category:十六国县份 Category:北涼縣份 Category: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甘肃古代县份 Category:酒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瓜州县 Category:5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凉兴县
商丘市
商丘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部。东界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南邻周口市与安徽省亳州市,西接开封市,北临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与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惠济河、大沙河、包河、沱河、浍河等流经。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人口727.39万。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火文化的发源地,商人、商业、商文化“三商”之源。交通发达,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在此交汇。.
查看 开皇和商丘市
商洛市
商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因境内商山、洛水而得名。地处陕西省东南部。.
查看 开皇和商洛市
公安县
公安县是湖北省荆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总面积为2257.5平方公里,其中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最宽处为51公里。2007年末人口为105万人,其中99.9%为汉族,方言为西南官话。公安古称梅园,最早建县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当时称孱陵。后因东汉末年左將軍刘备领荆州牧,驻军于油江口(今斗湖堤镇),时人称他为“左公”,“公安”便是取“左公安营扎寨之地”之意得名。此外公安也有“三袁故里”、“百湖之县”、“七省孔道”等别称。.
查看 开皇和公安县
六合县
六合县,中国旧县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境。 六合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和地质工作者及专家发掘、考证,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就有原始氏族村落。六合古称棠邑。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1年),始置棠邑县。隋朝废北周时所置六合郡,开皇四年(584年),废尉氏县、堂邑县、方山县,合为六合县。唐朝时,属扬州、廣陵郡。明代之前多属扬州,洪武二十三年(1389年)始属应天府(治所在今南京市)。 1949年1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六合县县长周君轸逃往南京。26日,中共江淮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艾明山等人率部进入六合县城。同日,中共六合县委、县政府迁进县城办公。27日,成立六合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政权全面接管六合县。 1966年3月15日,六合县、江浦县、仪徵县、金湖县、盱眙县五县成立六合专区,专区所在地六合县六城镇。1975年11月,六合属南京市管辖。1973年9月,原六合县卸甲甸等地析出成立大厂区,200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六合县与大厂区合并成立南京市六合区,全区辖8个街道、9个镇。.
查看 开皇和六合县
六合区
合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是南京的北大门,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鲁之通道、军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镇”之称,是“天赐国宝,中华一绝”雨花石的故乡,其北部与天长,仪征接壤处的金牛湖地区是中国代表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
查看 开皇和六合区
兰州市
兰州市,简称兰,别称金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省会,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有包兰铁路、兰新铁路、兰青铁路、陇海铁路、兰渝铁路交汇于此。.
查看 开皇和兰州市
兰陵郡
兰陵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分东海郡置,治所在氶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兰陵县西南)。領蘭陵、承、戚、合鄉、昌慮5縣。。辖境约今山东省枣庄市大部及兰陵县西南。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查看 开皇和兰陵郡
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又称兴国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正南的千佛山上,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现任住持为弘庵法师。.
查看 开皇和兴国禅寺
元城縣
元城縣的西漢置設的一個縣,屬魏郡,以戰國魏公子元食邑而得名,治所在今大名縣城東。其後屢有遷移。.
查看 开皇和元城縣
元巖 (平昌郡公)
元巖(),字君山,河南洛阳人。唐诗人元稹六世祖。 父元祯,北魏時官敷州刺史。好读书,但不治章句,以名节自许,年轻时與高颎、王韶交情很好。北周時歷官释褐宣威将军、武贲给事。隋時官至兵部尚书。晚年担任蜀王杨秀的总管长史,益州因而大治,被判刑的犯人都说:“平昌公治我们的罪,我们还有什么怨恨的呢。”开皇十三年,卒于官,年六十三岁。益州父老莫不陨涕。元巖死后,杨秀無人能約束,日渐奢靡骄纵,最终被召回軟禁。隋文帝很感慨地說,“元巖若在,吾兒豈有是乎!” 子元弘,隋仓部侍郎、尚书左丞右丞、司朝谒者、北平郡守、袭昌平公。元弘子元义端,唐尚乘尚食二奉御、唐易魏三州刺史。元义端女嫁武周定王掾独孤思敬。.
查看 开皇和元巖 (平昌郡公)
元善
元善(),又名善住,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后裔,南梁征北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元稚舒之子,北魏宗室,北周,隋朝官员。.
查看 开皇和元善
勇田县
勇田县,中国古县名。 北魏置,治所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中孚一带)。为武始郡治。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勇田县并入狄道县。勇田县县境北端至今兰州市的黄河南岸地区。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甘肃古代县份 Category:定西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兰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勇田县
固安县
固安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中部,是廊坊市下辖的一个县,北与北京市隔永定河相望。.
查看 开皇和固安县
四川历史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朝统治四川后,四川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并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 开皇和四川历史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查看 开皇和四川省
皇化县
皇化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北大湟江口。属尹州。大业(605年—618年)初年废。唐朝初年,复置,属浔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桂平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广西古代县份 Category:贵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桂平市 Category:59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97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皇化县
石城县
石城县在中国江西省东南部,是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石城县
石楼县
石楼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东以黄云山、石楼山为界与交口县相邻,南与隰县、永和县接壤;北与中阳县、柳林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县人民政府驻灵泉镇。2012年下辖4镇5乡134个行政村,总人口11.3万人(2014年),总面积1808平方千米。 石楼,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石楼县有“红枣之乡"、“文物大县”等之称。.
查看 开皇和石楼县
玄州
玄州,北周、隋朝、唐朝设置的州。 北周改安州为玄州,治所在燕乐县(今北京市密云县燕落村)。開皇6年(586年),隋朝玄州治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開皇18年(598年),隋朝旧玄州地(密云)新設檀州。大業3年(607年),郡制施行,玄州改称漁陽郡,下轄無終县。唐朝武德二年(619年)改渔阳郡置玄州,故城在今北京市通州区区东8里之故城村。贞观元年(627年)省归幽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北京的州 Category:天津的州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2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玄州
玄武郡
武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周置,治所在伍城县(今四川省中江县东南)。属新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中江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查看 开皇和玄武郡
玉林市
玉林市(邮政式拼音:Watlam,粤语拼音:juk6 lam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南部。西界钦州市,西南连北海市,南接广东省湛江市,东毗广东省茂名市,东北邻梧州市,北通贵港市。地处桂东南丘陵区,北部为大容山,西部为六万大山,东部为云开大山,中部为盆地。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皆发源于境内。总面积1.28万平方公里,人口570.72万。玉林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侨乡,有华侨及台港等移民100多万人。.
查看 开皇和玉林市
玉泉寺 (当阳市)
当阳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境内的玉泉山,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查看 开皇和玉泉寺 (当阳市)
王世充
王世充(),字行滿,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接受杨侗的禅让,自稱「大鄭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敗於李世民,被唐朝貶謫巴蜀,遇仇而死。.
查看 开皇和王世充
王世積
王世積,闡熙新囶人,王雅之子。 後周時功拜上開府儀同三司,开皇九年(589年),隨楊廣滅陳,王世积军由蕲春(今湖北蕲春北)攻蕲口(今蕲春西南),大败陈将纪填,陳國人民大量向隋军投降,以功进位上开府,赐奴婢六十口。入隋後任凉州总管,官拜上柱国,日後王世积从此嗜酒如命,不参与政事。开皇十八年,親信皇甫孝諧犯罪,逃到王世积处,世積拒絕收留他。皇甫孝谐被發配桂州,臨行前檢舉王世積陰謀叛變,帝下令斬殺王世積。.
查看 开皇和王世積
王傑 (北朝)
王--(),原名王文達,金城郡直城縣(今陝西省石泉縣)人,北魏、西魏官员。.
查看 开皇和王傑 (北朝)
王通 (隋朝)
王通(),字仲淹,谥号文中子,外號王孔子,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人,隋朝大儒。.
查看 开皇和王通 (隋朝)
灞桥遗址
桥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10公里的灞河上,是古代关中通向东方的重要交通设施。由于长安至关东三条要道在灞河至长安城之间并为一路,中间以灞桥连通,故地位十分重要。程大昌有言:“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入崤、潼关者,路必由之。”因此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灞桥的维护,唐代还特置了勋官、散官各一人专门管理。.
查看 开皇和灞桥遗址
灵山县
灵山县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钦州市所辖的一个县。 总面积为355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156.5万。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12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北海市130公里,距广州市500公里。.
查看 开皇和灵山县
灵泉寺石窟
灵泉寺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善应镇宝山与岚峰山之间,距小南海石窟仅一山之隔。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泉寺始建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初称宝山寺,隋开皇年间改称灵泉寺,至清末仅存石窟造像及摩崖石塔共209处、北齐及唐代石塔各两座,它现存建筑均为现代重建。灵泉寺石窟以摩崖浮雕塔龛最具特色,共有153座,被称为“宝山万佛沟塔林”。.
查看 开皇和灵泉寺石窟
琅邪郡
琅邪郡,又作琅琊郡,琅玡郡,中国古代的郡。在今山东省东南和江苏省东北部地区。.
查看 开皇和琅邪郡
睢县
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东部、惠济河中游,是商丘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92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80万。县政府驻城郊乡。.
查看 开皇和睢县
睢南郡
睢南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东魏武定六年(548年)置,治所在斛城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北符离集东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治符离县(今安徽省宿州市东)。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安徽的郡 Category:宿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睢南郡
砀山县
--山县位于中国安徽省最北端,是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2007年初被列为安徽省直管县试点,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事业管理权限,是长三角地区的西北门户。.
查看 开皇和砀山县
磁州
磁州,又作慈州、礠州,中国古代的州。.
查看 开皇和磁州
神农郡
神农郡,中国南北朝设置的郡。 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所在高邮县(今江苏省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高邮市地。属南兖州。北齐属东广州。北周属吴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苏的郡 Category:扬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高邮市.
查看 开皇和神农郡
神泉县 (隋朝)
泉县,中國古县名。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改西充国县置,治所在今四川省安县南。属金山郡。唐朝时,属绵州、巴西郡。地有盐井。元朝中统五年(1264年)废。.
查看 开皇和神泉县 (隋朝)
祥云县
祥云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全县总面积達2,425平方千米,总人口達47.42万(2012年末)。祥云县历史悠久,曾經长期為滇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云南省名源自历史上设于祥云的云南县,故此祥云有“彩云之乡”及“云南之源”的誉称。县政府驻地祥城镇,截止2010年下辖31个村(居)民委员会,祥城镇体制为云南省滇西片最大的一个乡镇。,祥云县人民政府,2013年8月28日查阅.
查看 开皇和祥云县
祥瑞
祥瑞是指對人類有益的自然現象或生物的出現。 古書記載有許多祥瑞。例如,《国语·周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史記·天官書》記載卿雲是一種祥瑞:“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卿雲,喜氣也。”唐朝時就有掌管祥瑞的官員。古时的人自小就被教導:“圣人出则黄河清。”。白鹿被視為长寿之鹿,葛洪《抱朴子》稱“鹿满五百岁则其色白”,是標準的祥瑞之物。明朝軍事家胡宗宪曾將白鹿作为祥瑞献給嘉靖皇帝。 祥瑞包含動物、植物、天象、還有自然現象。南宋周密在《齊東野語》卷六〈祥瑞〉中統計過:“世所謂祥瑞者,麟、鳳、龜、龍、騶虞、白雀、醴泉、甘露、朱草、靈芝、連理之木、合頴之禾皆是也。然夷考所出之時,多在危亂之世”。.
查看 开皇和祥瑞
祖孝孫
孝孫,隋唐時樂律學家。 父祖崇儒,官至齊州長史。祖孝孫精曆算數學。隋初開皇年間任協律郎,參定雅樂、京房律法。曾向陳山陽太守毛爽學習“京房律法”。唐初任太常少卿,教宮女音樂。教得不好,宮女沒有長進,太宗責怪孝孫。王-珪-與溫彥博替祖孝孫辯解:“孝孫雅士,今乃令教宮人,更加譴責,毋乃非宜。”太宗更加生氣,王--據理力爭。《新唐書》有傳。.
查看 开皇和祖孝孫
禎明
明(587年正月—589年正月)是南朝陳政權,陳後主陈叔宝的年号,共计2年。 祯明元年春正月戊寅,诏曰:.
查看 开皇和禎明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查看 开皇和福州市
福建历史
福建历史為福建省的歷史:汉地的一部份。福建在上古时代原為百越人聚居地,屬揚州;秦在福建設置閩中郡是第一個在福建設立行政機構的中國政權,但秦王朝并未能对福建实施直接管辖,福建地方政權作為秦的實際藩屬國而存在。 漢高帝五年(西元前202年),漢朝劉邦封越王勾踐的後代無諸為閩越王,封福建為閩越國,其形式仍為藩屬國,都城設於东冶。三國時期,孫吳於建安元年在今福州市設侯官縣。.
查看 开皇和福建历史
福清县
福清縣为中国旧县名,在今天的福建省福清市。始建于五代十国闽龙启元年(933年)。.
查看 开皇和福清县
福清市
福清市(闽东语:Hók-chiăng-chê)位于福建东部沿海,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福州市代管,简称“融”,因城南玉融山而得名。 福清市为中国极具实力的县市之一,为首批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村镇建设试点县市”,综合竞争力福建省各县(市)的第二位,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列第廿八位。.
查看 开皇和福清市
离石郡
离石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周改怀政郡置,治所在离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隋朝开皇初年省。大业初年,改石州为离石郡,仍治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县、方山、吕梁、柳林、中阳等市县地。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石州。.
查看 开皇和离石郡
秦岭县
秦岭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年间改伯阳县置,治所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东伯阳镇。属天水郡。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废入清水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甘肃古代县份 Category:天水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秦岭县
秦兴县
秦兴县,中国古县名。 西魏时置,治所在今四川省青川县东北白水镇北。为建阳郡治。隋朝开皇初年,改方维县。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广元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秦兴县
秭归郡
秭归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置,治所在长宁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属信州,辖境约今湖北省巴东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废秭归郡,长宁县复名秭归县,属巴东郡。.
查看 开皇和秭归郡
秋浦县
秋浦县,中国古县名。在今安徽省池州市境内。 隋朝开皇十九年(599年)置,治所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西,属宣州。因秋浦水得名。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秋浦县和南陵县设置池州,贞观元年(627年)裁撤池州,两县再归宣州。永泰元年(765年),秋浦县、青阳县和至德县再置池州。 五代十国杨吴顺义六年(926年),改名贵池县(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1914年改建德县又置秋浦县,治所在秋浦(今安徽东至县东北秋浦镇)。1932年更名至德县。1959年至德县又与东流县合并,设置东至县。.
查看 开皇和秋浦县
程咬金
程咬金(),本名知節,字义贞,唐朝大将,济州东阿斑鸠店人(今属山东省东平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在民间故事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但實際上,一生並無以板斧為武器,而用槊。.
查看 开皇和程咬金
穀陽郡
--阳郡,中国南北朝设置的郡。 东魏武定六年(548年),东魏取阳平郡,改名--阳郡,治所在高昌县(治今安徽省固镇县--阳城),属睢州,下辖二县:高昌县、连城县(治今安徽省固镇县连城集)。北齐时,--阳郡改属仁州(治赤坎城,今安徽固镇仁和集)。南陈太建五年(573年)得--阳郡,属潼州(治今安徽省灵璧县)。周武帝取--阳郡,属仁州。隋朝开皇初年,废--阳郡为-穀-陽縣,属仁州。.
查看 开皇和穀陽郡
窟胡郡
窟胡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置,治所在窟胡县(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属石州,领一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省。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山西的郡 Category:吕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中阳县.
查看 开皇和窟胡郡
窦抗
竇抗(),字道生,岐州平陸县人,隋文帝的外甥,唐高祖太穆皇后的族兄,竇威的族侄,隋朝、唐朝官员。.
查看 开皇和窦抗
窦毅
毅(),字天武,北周驸马,北朝、隋朝时官员。唐高祖李渊的岳父。 父窦岳早逝。窦毅功勋卓著后,追赠大将军、冀州刺史。窦毅深沉有器度,事亲以孝闻。北魏孝武帝初,以员外散骑侍郎入仕。当时权臣高欢擅权,窦毅慨然有殉主之志。534年孝武西迁,遂从入关,封奉高县子,食邑六百户,除符玺郎。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拜右将军、太中大夫,进为侯爵,增邑一千户。累迁持节、抚军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西魏废帝二年(552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进爵安武县公,增邑一千四百户。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进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改封永安县公,出为豳州刺史。 557年,周孝闵帝登基,北周建国,窦毅进爵神武郡公,增食邑,共计五千户。保定三年(563年),出征还朝,治左宫伯,转小宗伯,寻拜大将军。时出使突厥,朝议嘉奖,别封成都县公,食邑一千户,进位柱国。出为同州刺史,迁蒲州总管。徙金州总管,加授上柱国,入为大司马。隋朝开皇初年,拜定州总管。累居藩镇,--得民和。开皇二年(582年),逝世于州,年六十四。追赠襄郢等六州刺史,谥曰肃。 窦毅性温和,每以谨慎自守,娶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第二女窦氏,即太穆皇后。唐朝武德元年(618年),诏赠司空、总管荆郢硖夔复沔岳沅沣鄂十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封杞国公。.
查看 开皇和窦毅
章山郡
章山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魏置,治所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属基州。辖境大约包括今湖北省钟祥市南部一带。隋朝开皇七年(587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荆门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钟祥市.
查看 开皇和章山郡
章丘区
丘区是一個位于中国山东省中北部濟南市的市辖区。章丘位於泰山东北、黄河南岸。人口约106.42万,面积1699平方千米。辖20个乡、镇、办事处。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家鄉。.
查看 开皇和章丘区
章武郡
章武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魏以章武国改置,治所在平舒县(今河北省大城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城、文安、青县及沧县东部等地。隋朝开皇初年省。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廊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章武郡
端州 (古代)
端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高要县(今广东省肇庆市)。因境内端溪得名。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信安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名端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高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端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肇庆、高要、高明等市县地。此地产端砚闻名。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诗:“端州石砚人问重。” 北宋时,包有今四会、广宁等市县地。重和元年(1118年)升为肇庆府。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广东的州 Category:肇庆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佛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1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端州 (古代)
竇榮定
荣定(),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史稱窦荣定容貌瑰伟,美须髯,深沉而有气度。隋朝官员,安丰郡公,追赠冀州刺史、陈国公。 他的妻子杨氏是北魏官员杨俭的女儿。后又娶楊堅之姊安成長公主为妻。北周时,灭北齐有功,拜前将军。杨坚任丞相时,封窦荣定为左右宫伯之首。開皇三年(583年),隋朝派竇榮定攻擊突厥阿波可汗,竇榮定派史萬歲去迎擊,史萬歲擊敗對手之後斬下他的頭帶回來,突厥也因此退兵。开皇六年(586年),窦荣定逝世,时年五十七。于是赠冀州刺史、陈国公,谥曰懿。儿子窦抗嗣爵。.
查看 开皇和竇榮定
筑阳县
筑阳县,中国古县名,位于今湖北省谷城县境内,因处于--水(即今谷地县的南河)之阳而得名。 秦代置县,属南阳郡。西汉,筑阳有涉都乡,因平南越有功,汉武帝封“南海太守子”嘉为涉都侯。新朝天凤元年(14年),筑阳县改称宜禾县。东汉复名,建安十三年(208年),隶属于南乡郡。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属顺阳郡。隋朝开皇七年(587年),筑阳县并入义成县。.
查看 开皇和筑阳县
简阳郡
简阳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简阳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南、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南一带。属龙州。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南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横县.
查看 开皇和简阳郡
绥城县
绥城县又作绥成县,中国古县名。 东晋义熙年间置,治所在今福建省建宁县西南。属建安郡。隋朝开皇中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三年(629年)又废。 Category:东晋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福建古代县份 Category:三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建宁县 Category:5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2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绥城县
绥安县 (东晋)
绥安县,中国古县名。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置,治所在福建省云霄县西。属义安郡。南朝时仍属义安郡,南齐时,曾为郡治。隋朝初年,属建安郡,开皇十二年(592年)废。 Category:东晋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福建古代县份 Category:漳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云霄县 Category:41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9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绥安县 (东晋)
绥越郡
绥越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陈置,治所在绥越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属桂州。辖境相当今富川瑶族自治县一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贺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富川瑶族自治县.
查看 开皇和绥越郡
绵州
绵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五年(585年)改潼州置,治所在巴西县(今四川省绵阳市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绵阳、江油、安县等市县地。大业初年,改为金山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绵州。户六万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万三千三百五十二。下辖八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 宋、元辖境略有变化。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元朝时属潼川府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巴西县入本州。明朝时属成都府。清朝时,绵州境相当今绵阳、安县、北川、绵竹、梓潼、德阳市县地。雍正五年(1727年),升为綿州直隸州。1913年废,改为绵阳县。盛产井盐和丝绵织物。.
查看 开皇和绵州
绛州
绛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置,治所在龙头城(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后徙治柏壁城(今山西省新绛县西南),建德六年(577年)又徙治玉壁城(今山西省稷山县西南)。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徙治临汾县(后改为正平县,即今新绛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绛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绛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绛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绛州。属辽东道。户八万二千二百四,口五十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一。下领七县:正平县、太平县、曲沃县、翼城县、绛县、闻喜县、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曲沃、稷山、绛县、新绛、翼城、万荣、河津、襄汾、夏县、垣曲、闻喜等县市地。 金朝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元朝初年,为绛州行元帅府,河、解二州诸县皆隶焉。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后改晋宁路)。下领七县:正平县、太平县、曲沃县、翼城县、稷山县、绛县、垣曲县。 明朝初年,省正平县入州。属平阳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绛州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本州为新绛县。.
查看 开皇和绛州
缘州
缘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八年(598年)以简州改名,治所在宁浦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南、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一带。大业二年(606年)废。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广西的州 Category:南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横县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缘州
缙州
缙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末年置,治所在东阳郡(今浙江省金华市区)。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东阳、永康、武义、浦江、淳安、建德等市县和安徽省歙县、黟县等县区域。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梁的州 Category:南陈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浙江的州 Category:安徽的州 Category:杭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黄山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缙州
翼针郡
翼针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所在翼州(今四川省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茂县北部。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阿坝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6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翼针郡
真丘县
真丘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正阳县北。大业初年,改名真阳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真丘县
真乡县
真乡县,陕西省古县名。 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改中乡县置,治所在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北。属雕阴郡。北宋时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陕西古代县份 Category:榆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真乡县
真昌县
真昌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北平县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南。属显州,后属淮安郡。唐朝初年,属显州。武德二年(619年),于方城县置北沣州,领方城县和真昌县。贞观元年(627年)废。.
查看 开皇和真昌县
真昌郡
真昌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省泌阳县)。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真昌郡
献县
县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偏南,是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献县
眉山市
眉山市(四川话拼音:Mi2san1;本地发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市境北临成都市,东界资阳市、内江市,南接乐山市,西邻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东部为成都平原,西部为低山丘陵区,岷江纵贯市境,青衣江在西部贯穿。总面积7,140平方公里,人口300.13万。眉山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乡,建有三苏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开皇和眉山市
瘟神
瘟神,或稱疫病神,乃東亞民間信仰中的瘟疫之神,各地信仰的瘟神並不一致。中國、朝鮮半島的瘟神以五毒大神最為著名,即: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等五神。.
查看 开皇和瘟神
瘿陶县
瘿陶县(瘿音yǐng,又作“廮”),古县名,今河北省邢台市一带,曾两度设置。其地原属春秋时晋国杨氏邑,战国时属赵国。.
查看 开皇和瘿陶县
給事中
給事中,中國古代官職之一。秦時,給事中是附加的銜稱;任何官職如將軍、列侯、九卿,加上給事中之頭銜,可出入宮庭,常侍皇帝左右。漢魏相沿。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吏部設給事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名給事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名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年)再改回給事中。.
查看 开皇和給事中
燃灯佛
燃灯佛(),意为“锭光”,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极尊,而来世佛则为“弥勒佛”。因燃灯佛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又名定光如来或锭光佛。.
查看 开皇和燃灯佛
燕郡
燕郡,中国古代的郡。 楚汉战争时为燕国,汉初为异姓七国之一,后为同姓九国之一,辖有战国时燕国的全部领土,都于蓟;七国之乱后领秦国广阳郡一郡之地,元凤初改为广阳郡;曹魏太和末(233年)又改为燕国。 十六国后赵改燕国置,治都蓟县(即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区、大兴、昌平及河北省廊坊市等地。为幽州治所。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十六国的郡 Category:后赵行政区划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北京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廊坊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燕郡
略阳郡
略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晋泰始年间改广魏郡置,治所在临渭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属秦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静宁、庄浪、清水、张家川、通渭等县及秦安、天水等市县部分地区。北魏时,移治陇城县(后改名略阳县,今秦安县东北陇城)。属秦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秦安、清水二县以北,通渭县以西,会宁县以南,静宁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等地。隋朝开皇二年(582年)废。 Category:西晋的郡 Category:五胡十六国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甘肃的郡 Category:宁夏的郡 Category:天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固原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略阳郡
留县
留县,中国古县名。 秦朝时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沛县东南。属泗水郡。汉高祖封张良为留侯于此。北齐废。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唐朝初年,又废。 Category:秦朝县份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三国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江苏古代县份 Category:徐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沛县.
查看 开皇和留县
牛弘
牛弘(),字里仁,隋代安定郡鹑觚县(今陝西省長武縣和甘肃省灵台县一帶)人。.
查看 开皇和牛弘
盐城郡
盐城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陈改射阳郡置,治所在盐城县(今江苏省盐城市)。属南兖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盐城市。北周时属吴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苏的郡 Category:盐城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盐城郡
盐亭郡
盐亭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恭帝时置,治所在盐亭县(今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盐亭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盐亭县.
查看 开皇和盐亭郡
盧氏 (高湝妃)
卢妃,范阳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尚书郎、林虑郡太守卢子规的女儿,卢臣客的姐姐,北齐任城王高湝的王妃。 北齐灭亡之际,丈夫高湝成为北齐名义上的皇帝。北齐被北周灭掉之後,高湝与齐后主一同被处死,而周武帝宇文邕把她赐给斛斯征。卢氏蓬首垢面,长吃斋不言笑。斛斯征把她放了,她出家为尼姑。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卢氏上表请隋文帝把高湝和他五个儿子安葬在长安北原。.
查看 开皇和盧氏 (高湝妃)
盘龙郡
盘龙郡,中国南北朝时西魏设置的郡。 西魏废帝时改北巴西郡置,治所在阆中县(今四川省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阆中市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5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盘龙郡
盆允县
盆允县,中国古县名。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置,治所在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北杜阮镇。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新会县。 Category:东晋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广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江门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新会区 Category:42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盆允县
瀧州
泷州,南北朝到北宋的州,在今广东省境。 南朝梁在今罗定市设置泷州,下辖三郡:平原郡、开阳郡、罗阳郡,六县:龙乡县、夫阮县、永熙县、罗平县、开阳县、安南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南陈,撤郡行州县制,泷州设一州四县。607年,撤州改郡县制,设立永熙郡,辖六县:泷水县、永熙县(均在今罗定市)、怀德县(治所在今信宜市)、良德县(治所在今高州市)、安遂县(今郁南县)、永业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 唐朝时改永熙郡为泷州,管理泷水县、开阳县、永熙县(后改永宁县)、安南县(后改镇南县)四县。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一度改名开阳郡。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宋朝政府撤消泷州,四县并为泷水一县。 Category:南梁的州 Category:南陈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广东的州 Category:云浮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茂名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97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瀧州
隰州 (隋朝)
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五年(585年)以西汾州改置,治所在隰川县(即今山西省隰县)。辖境约当今山西省石楼、隰县、永和、蒲县、大宁等县和孝义市西南部地区。大业三年(607年)改置龙泉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隰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大宁郡。乾元元年(758年)仍改为隰州。金朝天会六年(1128年)以中京路有隰州改名南隰州。天德三年(1151年)又称隰州。 明朝洪武初年,以州治隰川县省入隰州。下领二县:大宁县、永和县。属平阳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隰州直隶州。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改为隰县。.
查看 开皇和隰州 (隋朝)
芜湖市
芜湖市(普通话:Wúhú Shì;芜湖话:Vúhú S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城区位于长江南岸,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南京都市圈组成城市之一,人口构成主要为汉族,市区通用芜湖话,部分地区使用吴语等。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孙中山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查看 开皇和芜湖市
隗状
隗状,《史记·秦始皇本纪》作隗林,秦始皇时代的丞相。 前219年,隗状随秦始皇巡游琅琊台,时与王绾并任丞相。琅琊刻石列出当时随秦始皇东巡秦朝的官员: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昌侯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状、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颜氏家训》记载隋文帝开皇二年出土的秦权上作“丞相状、绾”。.
查看 开皇和隗状
隆城郡
隆城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置,治所在仪隆县(今四川省仪陇县金城山顶)。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领仪隆、大寅两县。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隆城郡
隆興寺
隆兴寺是中国现存的年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县城東門里街,又称“正定大佛寺”。中国“十大名寺” 之一2013年6月5日 凤凰网。 1961年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查看 开皇和隆興寺
隋书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文帝時,王劭已撰成《隋書》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 齊、梁、陳、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十年(636年)成书。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歷史。.
查看 开皇和隋书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是中国隋唐时期兴建的“离宫”之一。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下令在歧州以北建仁寿宫,并任命杨素为总监,宇文恺为检校将作大匠,封德彝为土木监。由于工程繁复,致使民怨沸腾。开皇十五年(595年)三月,仁寿宫竣工后不久,隋文帝就来此避暑,隋文帝曾因其规模宏大,壮丽辉煌而发怒,后由于独孤皇后喜欢此宫而转变。隋文帝先后六次来仁寿宫,并且病逝于仁寿宫大宝殿。隋朝灭亡后,该宫随之废弃。 唐代初年,唐高祖与唐太宗忙于战争,无暇避暑。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才在群臣建议下复建仁寿宫,并改名九成宫。唐太宗曾五次来此避暑。唐高宗即位后,曾于永徽二年(651年)将九成宫改为万年宫,乾封二年(667年)又复称九成宫。唐高宗曾八次来九成宫,并于咸亨二年(671年)在此建太子新宫。唐高宗后,武则天改居东都洛阳,后来唐玄宗又在骊山扩建温泉宫(华清宫),使九成宫逐渐荒芜,最终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毁于洪水。.
隋唐
隋唐(581年-907年),是对中国古代的隋朝和唐朝的合称,是經歷了五胡亂華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後的两个大一统皇朝。是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统一,有学者认为隋唐宋构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帝国,也有学者认为隋至盛唐为中国第二次一元体制。日本學者杉山正明將隋唐歸於拓跋國家中。 雖然隋唐皆被視為漢族皇朝,但其實兩朝皇帝多少帶有異族血統或受異族影響,故在民族思想上比較開放。兩朝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科技上達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隋唐兩朝君主在治國政策上較為開明,也影響了周邊諸國向中國朝貢、學習。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在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隋朝在其后期经过八年的隋末民变,唐朝建立。所以史学家常把“隋唐”并称。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直至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這一百六十七年是中國的另一個盛世。另外,由于唐朝初期的文治武功和國際聲望都十分強盛,故人们亦常将它与同样被认为曾经很强盛的汉朝放在一起而合称为漢唐。 與秦漢相比,隋唐同樣是前一個統一皇朝國祚短,而後一個統一皇朝能建立百餘年盛世的大帝國。.
查看 开皇和隋唐
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是隋代统一南北以后,将以前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自江南一直到京城洛阳的路上水道,主要目的是运送首都所需的物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别由公元584年开凿的向西到陕西西安的廣通渠,603年开凿的经山东临清北上至河北涿郡的永濟渠,公元605年向南开凿到江苏清江的通濟渠和公元610年连接江苏镇江和浙江杭州的江南运河构成。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大运河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随后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运河(仅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与隋朝大运河有重合)取代。.
查看 开皇和隋唐大运河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查看 开皇和隋朝
隋朝行政区划
隋朝行政区划,在该朝短暂的历史中仍发生两次重大变化。隋文帝杨坚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从形式上恢复到了秦朝时的架构。.
查看 开皇和隋朝行政区划
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廟号高祖,西元581年3月4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4年。 小字为那羅延(梵语,意为金剛不壞),鮮卑赐姓為普六茹,普六茹氏为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掌权之後,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分治二百七十三年的中原和江南地區。.
查看 开皇和隋文帝
韩擒虎
韓擒虎(),字子通,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县)人。隋初開國功臣之一。 唐朝皇室祖先有李虎,故唐人為了避諱,時稱其為韓擒或韓擒豹。.
查看 开皇和韩擒虎
韶州
韶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改东衡州置。以州北韶石得名。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省韶关市南武水之西)。十一年废。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复置,仍治曲江县。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韶关、乐昌、仁化、南雄、翁源、始兴、乳源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韶州。五代时南汉分南雄、始兴地置雄州,辖境缩小。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韶州路。为岭南军事戍守要地。.
查看 开皇和韶州
韶阳郡
韶阳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阳寿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境内)。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一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来宾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象州县.
查看 开皇和韶阳郡
融州
融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东宁州置,治所在义熙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安、融水、罗城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名融水郡,乾元元年复为融州,治所在融水县(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为融州路,二十二年降为融州。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广西的州 Category:柳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河池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融州
莫西县
莫西县,中国古县名。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所在今陕西省乾县西北。属武功郡。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好畤县。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陕西古代县份 Category:咸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乾县 Category:48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9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莫西县
莱州 (古代)
莱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五年(585年)以光州改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大业初年改为东莱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东莱郡为莱州。贞观元年(627年),省曲城县、当利县和曲台县入掖县、卢乡县入昌阳县、胶东县入胶水县。如意元年(692年),莱州分为莱州、登州二州。户二万六千九百九十八,口十七万一千五百一十六。下辖四县:掖县、昌阳县、胶水县、即墨县。天宝初年,又改为东莱郡。乾元初年,最终改为莱州。唐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莱州、即墨、莱阳、平度、莱西、海阳等市地。 金代,莱州辖掖县、莱阳县、即墨县、胶水县、招远县。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升为莱州府。.
查看 开皇和莱州 (古代)
莲花县
莲花县是中国江西省萍乡市下辖的一个县,全县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5个镇、8个乡、一个国营垦殖场。.
查看 开皇和莲花县
莲都区
莲都区是中國浙江省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区。.
查看 开皇和莲都区
莘县
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交界处。.
查看 开皇和莘县
莆田縣
莆田县,中国旧县名。 南陈废帝置,治所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旋废。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复置,次年省。唐朝武德五年(622年)析南安县又置,移治今市。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析置清源县。同年,又以莆田县、南安县和龙溪县置武荣州,后属泉州。宋朝为兴化军治。元朝为兴化路治。明、清为兴化府治。 1949年6月,中共政权撤消福莆永县委,改中共莆田县委为中共莆田县工委,在此地开展游击战争。而此时,解放军在取得渡江战役胜利后,南下浙江、福建。8月17日,第三野战军攻占省会福州市。21日,闽中游击支队莆田大队进攻莆田城关,最终占领莆田县。但两个外岛——大坵和小坵并未被中共政权占领,至今仍在中华民国政府的管辖之下。1954年,设立烏坵鄉,1956年起由金門縣代管。 1949年后,属福建省第五专区、泉州专区、晋江专区。1970年,与仙游县划入闽侯专区。1971年,闽侯专区改为地区,同年改名莆田地区,莆田县仍隶之。1983年,废除莆田地区,设立地级莆田市。2002年撤销莆田县,分别划入莆田市的城厢、涵江二区和莆田市新设的荔城、秀屿二区。.
查看 开皇和莆田縣
聊城市
聊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东北与德州市相邻,东南接济南、泰安两市,西南与河南省濮阳市相连,西及西北分別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毗邻。地处鲁、豫、冀三省交界,京杭大运河和黄河在此交汇。境内多平原,是典型的农业产区,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8,628平方公里,人口597.06万。.
查看 开皇和聊城市
遣隋使
遣隋使,日本推古天皇朝(倭国)派遣到隋国的使節團。從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608年(隋煬帝大業四年)、614年(隋煬帝大業十年)、618年(隋煬帝大業十四年)的18年之間至少有5次遣使入隋。到了唐时則稱為遣唐使。.
查看 开皇和遣隋使
聖德太子
聖德太子(,即敏達天皇元年正月初一-推古天皇二十九年二月廿二(也有二十九年二月初五之說,見《日本書紀》))是日本飛鳥時代視為皇族的人物,天皇推古朝的改革推行者。 用明天皇的二皇子。母親為欽明天皇皇女-穴穗部間人皇女(穴穂部間人皇女),姑姑為推古天皇。 本名厩户(厩戸),因相傳他於馬房前出生。但較為有力的說法是在出生地附近有著厩户(厩戸)這個地名,引此而取名。別名豐聰耳(豊聡耳)、上宮王(上宮王)。 《古事記》中記載為上宮之厩戶豐聰耳命(上宮之厩戸豊聡耳命)。 《日本書紀》中亦有《厩戸皇子》一條記載為豐耳聰聖德(豊耳聡聖徳)、豐聰耳法大王(豊聡耳法大王)、法主王(法主王)。聖德太子這個名稱雖於平安時代開始被廣泛的使用而為普遍性的稱呼,但因為是後世添上的尊稱(諡名)的緣由,近年日本有部份教科書中將稱號變更為「厩戶王」(厩戸王)。詳細參見#名稱相關章節。 大和時代豪族政爭,用明天皇二年蘇我馬子滅物部氏,崇峻天皇五年崇峻天皇遭暗殺,蘇我氏外孫女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由厩户皇子以皇太子之位輔政。聖德太子輔政後即大力進行改革,並遣使入隋、唐學習中國制度。後推行新政,制定冠位十二階、頒佈憲法十七條、採用曆法、編修國史、使用天皇名號、興隆佛教。聖德太子是從1958年到1983年間流通使用的日本銀行券10,000日圓的幣面人物。 聖德太子的確實逝世日期傳疑。有說法指應該為推古天皇29年2月5日。.
查看 开皇和聖德太子
遂川县
遂川县是中国江西省所辖的一个县,隶属于地级吉安市,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罗霄山脉南段东麓。总面积3102平方千米,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54.2万。.
查看 开皇和遂川县
荆州 (古代)
荊州,是中國古代的ㄧ個行政區劃,最早由漢武帝依據九州分區而設置。.
查看 开皇和荆州 (古代)
萧大圜
蕭大圜(),字仁显,梁簡文帝蕭綱第二十子。 蕭大圜幼时聪慧,四岁时即能诵读《三都赋》及《孝经》、《论语》。七岁时,居母丧,便有成人之性。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围攻建康。太清三年(549年),京城陷落,梁武帝被困餓死,侯景立太子蕭綱为帝。大宝元年十月乙未(550年11月13日),封乐梁郡王,食邑二千户,出任宣惠将军、丹阳尹。大宝二年(551年),蕭綱为侯景所杀,蕭大圜逃脱。 承聖元年(552年),侯景之乱平定,蕭大圜返回建康,无所依托,寓居于善觉佛寺。王僧辩得知此事后,派人用船只接蕭大圜前往江陵。梁元帝见到大圜后很高兴,赐予他越衫胡带,改封晋熙郡王,食邑二千户,授宁远将军、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当时,蕭大圜的两位兄长山阳王蕭大成、宜都王蕭大封尚未拜谒梁元帝,梁元帝遂让大圜通知他们两人前来拜谒。蕭大圜以世多故,避免谗言,于是屏绝人事。 承聖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出降,蕭大圜前往长安,受到宇文泰的优待。北周保定二年(562年),封始宁县公,食邑一千户,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田宅、奴婢、牛马、粟帛等。建德四年(575年),出任滕王友。宣政元年(578年),增邑至二千二百户。隋朝开皇初年,拜内史侍郎,出任西河郡守,不久即去世。 蕭大圜好学,务于著述,撰有《梁旧事》三十卷、《寓记》三卷、《士丧仪注》五卷、《要决》两卷,文集二十卷。 子萧璩,咸阳令。萧璩生萧仁才。萧仁才生豪州录事参军萧韶章。.
查看 开皇和萧大圜
落丛郡
落丛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置,治所在明水县(今陕西省略阳县西乐素河南)。属兴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略阳县.
查看 开皇和落丛郡
青龙寺 (西安市)
青龍寺,又名石佛寺,位於西安鐵爐廟村北樂游原,交通大学正南门约500米,距西安城約3公里。 青龍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該寺創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初名靈感寺。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正式稱為青龍寺。 日本著名留學僧空海法師事惠果大師於此,後成為創立日本真言宗之初祖。著名的入唐八家,其中六家(空海、圓行、圓仁、惠運、圓珍、宗睿)皆先後在青龍寺受法。.
查看 开皇和青龙寺 (西安市)
静龙郡
静龙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时改阴平郡置,治所在阴平县(西魏改名龙安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油市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江油市.
查看 开皇和静龙郡
静慰郡
静慰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龙平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辖境相当今昭平县一带。属静州。梁壽郡和静慰郡同治一地(龙平县,今广西昭平县),号称梁壽靜慰二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南陈后废。.
查看 开皇和静慰郡
顏之推
顏之推(),瑯琊臨沂(在今山东省)人,南梁至隋朝皆为官员,撰有《顏氏家訓》。 祖籍邹鲁,东汉关内侯颜盛之後。大通三年辛亥(531年)生于江陵(湖北江陵),有顏之儀、顏之善兩兄。七岁能诵《鲁灵光殿賦》。大同八年壬戌(542年),随湘东王萧绎在江州(江州治寻阳,今江西九江)。十九岁时(547年),为萧绎右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驻江陵。550年为萧方诸中抚军外兵参军。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發,颜之推被俘,因侯景行台郎中王则相救未被殺害,囚送建康。552年,侯景败死,获释还江陵。萧绎在江陵自立,承圣元年王申(552年),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奉命校书。554年,西魏攻陷江陵,再次被俘,迁移长安;後出逃北齐,出逃之日,“值河水暴涨,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北齐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在北齐任官。577年,北周兵陷晋阳,之推出任平原太守,守河津。北周大象(579年—580年)末,为御史上士。隋朝开皇中,太子杨勇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開皇十一年(591年)卒。 他結合自己從小學的家庭教育和切身經歷,寫了一本《顏氏家訓》(420年—581年),主張早教。他認為,人在小的時候,精神專一;長大以後,思想分散,不易學習。袁衷稱:“六朝顏之推家法最正,相傳最遠。”周作人對顏之推和《顏氏家訓》極為佩服,《夜讀抄》裡寫了一篇《顏氏家訓》讀書筆記。《欽定四庫全書》雜家類有《顏氏家訓》二卷。 娶陈郡殷氏,有三子:长子颜思鲁,次子颜愍楚,三子颜游秦。.
查看 开皇和顏之推
衡州
衡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置衡州,治所在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以衡山得名。辖境约当今湖南省衡山县和常宁市、耒阳市间的湘江流域。隋炀帝大业年间,更名衡山郡。唐朝武德年间,复为衡州。天宝、至德年间,曾改为衡阳郡。户三万三千六百八十八,口十九万九千二百二十八。下辖六县:衡阳县、衡山县、常宁县、攸县、茶陵县、耒阳县。 宋朝属荆湖南路。唐宋以来出产麸金、铁、锡。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衡州路。明清为衡州府。.
查看 开皇和衡州
顯州 (隋朝)
顯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北魏太和年間在今河南省泌阳县設置東荊州。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称淮州。隋朝淮州下轄2郡3县。開皇五年(585年),改称顯州。大業三年(607年),郡制施行,顯州改称淮安郡,下轄7县。唐朝复称顯州,贞观九年(635年)改显州置唐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河南的州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3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顯州 (隋朝)
顺阳郡 (西晋)
顺阳郡,中国西晋时时设置的郡。.
查看 开皇和顺阳郡 (西晋)
顺政县
顺政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汉曲县置,治所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为顺政郡治。唐朝、北宋时为兴州治。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改为略阳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陕西古代县份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顺政县
顺政郡
顺政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改武兴郡置,治所在汉曲县(今陕西省略阳县),属兴州。辖境约今陕西省略阳县地。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治所在顺政县(今略阳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兴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顺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兴州。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顺政郡
须昌县
须昌县,中国古县名。 秦朝置,治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须城镇西北。属薛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改置为须昌侯国。景帝五年(前152年)国除仍为须昌县。属东平郡。东汉及三国魏属东平国。西晋为东平国治。东晋又属东平郡。北齐移治无盐城(今须城镇东南),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移还旧治。仍属东平郡。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避先祖李国昌名讳,改须城县。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因黄河决口,徙治今东平县州城街道,而须昌故城遗址已淹没于今东平县城西北东平湖中,现为东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开皇和须昌县
顿丘县 (西汉)
顿丘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属东郡。西晋时置顿丘郡,为其治所。北齐时废。隋朝开皇间复置,治所屡有迁徙。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入清丰县。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五胡十六国县份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东魏县份 Category:北齐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濮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清丰县 Category:前1千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7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顿丘县 (西汉)
行台
行台是魏晉至金代尚書省在外設置的臨時分支機構。「台」指在中央的尚書省,出征時駐行在当地設立的臨時性機構稱為「行台」,又稱「行尚書台」或「行台省」。.
查看 开皇和行台
袁州 (古代)
袁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八年(598年)废安成郡,设袁州,辖宜春县、萍乡县和新喻县,治所在宜春县(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万载县由筠州划入。雍熙元年(984年),析宜春县立分宜县,仍隶袁州。淳化三年(992年),划新喻入临江军。 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袁州改袁州路,隶江西行省。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袁州路为袁州府。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江西的州 Category:宜春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萍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新余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袁州 (古代)
袁聿修
袁聿修,字叔德,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
查看 开皇和袁聿修
颍川郡
川郡 穎川郡,常訛誤成“潁川郡”,是中国秦朝至唐朝设置的一个郡,地处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因颍水流过境内而得名。 『說文解字注』 顈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各本作乾山。韻會引作耿山。晉書音義引作陽城少室陽乾山。則兼用水經、漢志改說文也。爾雅音義引字林作陽城乾山。與今說文合。潁川以水名郡。字當從水。而漢碑郡名多從禾。葢漢時相習如此寫。 依據《說文解字》裡面的解釋,可見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書寫穎川的現象存在了。支持「穎川」的人認為,雖然穎川得名於潁水,但是潁水與穎川是不同的概念,潁水指的是潁水河流,穎川指的是河流兩岸廣闊的地帶。還舉例說明如舞陽縣、女陽縣等,都因㵲水、汝水而得名,卻不稱作㵲陽、汝陽(與現在的汝陽沒有關係)。並且漢代時候的石碑就有「穎」川的寫法了,所以郡望堂號為「穎川」不會錯。.
查看 开皇和颍川郡
领方郡
领方郡,中国古代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领方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西南古城)。辖境即相当今宾阳县一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唐朝至德二载(757年),又改安城郡为领方郡,仍治领方县。乾元元年(758年)改为宾州。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南宁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领方郡
裴寂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裴氏的西眷裴。唐高祖时的宰相:武德元年(618年)至六年(623年)为尚书右僕射,六年至九年(626年)正月为尚书左仆射。.
查看 开皇和裴寂
裴仁基
裴仁基,字德本。隋朝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人。隋末名将。.
查看 开皇和裴仁基
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基本上是指7世紀的日本,具體而言乃是從592年到710年之間的時期,也有人認為其開始階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時期的古墳時代後期相重合。飛鳥時代以其根據遺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處的飛鳥(明日香村─あすかむら,あすか漢字也寫作「飛鳥」)命名。大和王權在飛鳥時代開始發生巨大的變革,大化改新後中央集權的天皇體制正式成形,取代昔日地方豪族各自半獨立的局面。從政治事件方面來說,飛鳥時代可以比較狹義的指592年推古天皇即位,593年聖德太子攝政推行改革,至694年持统天皇從飛鳥浄御原宮遷都藤原京为止的102年,或至710年元明天皇從藤原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為止的116年。 飛鳥時代同時也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發展時期,其起點為古墳時代的末期,在從中國傳入的佛教影響下有長足的發展。佛教的引入是日本社會結構改變的重要標誌,也以興建寺廟代替興建巨大古墳的風氣,因此大型古墳迅速自飛鳥時代中消失。飛鳥時代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日本國的稱呼,從倭(わ、やまと、ワ、ヰ)變為了日本(にほん)。 在藝術史上,飛鳥時代還可以分為兩個時期:6世紀的「飛鳥文化」(狹義,指到大化改新為止,早期佛教文化傳入並受到北魏和百濟的影響)和7世紀的「白鳳(はくほう)文化」(參見子條目命名之說明,指大化改新後的時期,受到更多隋朝和唐朝文化的影響)。.
查看 开皇和飛鳥時代
褒中县
褒信县,中国古代县名。 在西汉时期初次设立,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西北的褒城镇以东一带,属汉中郡。东汉末年移治于今汉中市西北大钟寺。东晋义熙年间改名苞中县。南朝宋时此县被废置,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复置,并为褒中郡治所。隋朝开皇初年改名为褒内县。.
查看 开皇和褒中县
饶州 (隋朝)
饶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鄱阳县(今属江西省)。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鄱阳郡;唐朝武德初年,复为饶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江、信江两流域(婺源县、玉山县除外);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鄱阳郡,乾元元年(758年)仍为饶州,辖境缩小,仅限今鄱江流域及信江下游地区;两宋属江南东路。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饶州路;明朝初改鄱阳府,不久又改饶州府;1912年废。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江西的州 Category:上饶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景德镇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鹰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饶州 (隋朝)
饶良县
饶良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七年(587年)改阳平县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属显州。大业二年(606年)改名比阳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饶良县
西衡州
西衡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改衡州置,治所在含洭县(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浛洸)。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英德、清远、佛冈一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洭州。 Category:南梁的州 Category:南陈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广东的州 Category:清远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西衡州
西阳郡
西阳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东晋改西阳国置,治所在西阳县(今湖北省黄冈市东)。属豫州。两晋南北朝时期当地有蛮族向氏,名列史籍的有向蚕、向天王等。南朝宋辖境约相当今湖北省倒水以东、长江以北和蕲水以西地区。属郢州。北周辖境缩小,相当今湖北省黄冈市地。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黄冈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西阳郡
西鄂县
西鄂县,中国古县名。 位于今河南省南召县南,由西汉至西魏时期,南阳郡管辖之县。是黄帝后裔鄂部落、三代鄂侯国故地。应劭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也。”即与江夏郡的鄂县相较,位置偏西,故名。隋朝开皇三年(583年),西鄂县地改为向城县。.
查看 开皇和西鄂县
西楚州 (北齐)
西楚州,中国古代的州。 北齐天保中改楚州置,治所在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临淮关)。辖境约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瓦埠湖以东及女山湖、池河流域地区。南朝陈改为北徐州。北周复为西楚州。隋朝开皇二年(582年,一说三年)改名濠州。 Category:北齐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安徽的州 Category:蚌埠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滁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西楚州 (北齐)
襄国郡
襄国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周武帝置,辖襄国县(隋朝改为龙冈县),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隋朝开皇初年,废除襄国郡。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邢州。大业初年,改置为襄国郡。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内丘、巨鹿、广宗、平乡、南和、任县、邢台及隆尧南部等市县地。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又改置为邢州。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邢台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襄国郡
襄邑郡
襄邑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改襄城郡置,治所在赭阳城(今河南省方城县城东)。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方城县及叶县西南部。属广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南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平顶山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襄邑郡
覃州
覃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置,治所在通轨县(今四川省黑水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黑水县北、松潘县南。隋朝开皇四年(584年)废。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阿坝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覃州
香沉镇
香沉镇是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县东南,有“剑阁县小康第一镇”之美誉。.
查看 开皇和香沉镇
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自秦朝攻佔香港地區後,中原政權開始統治香港。從秦朝起直至元朝,隨著黃河流域的不斷戰亂,而使中原文化向南播遷,香港地區文明逐漸被同化。香港地區最初屬番禺縣管轄,東晉咸和六年(331年)起改屬寶安縣管轄,至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再改屬東莞縣管轄。 《城市論壇》二〇一四年五月十八日論題: 沙中發現宋古蹟 發展保育兩得益? 自唐朝開始,香港地區成為海上交通要衝,亦發展採珠、鹽池。新界原居民開始在香港定居。.
查看 开皇和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解州关帝庙
州关帝庙位于中国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为中国最大的关帝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解州关帝庙是中国和海内外三大关帝庙之一。.
查看 开皇和解州关帝庙
許敬宗
許敬宗(),字延族。祖籍高阳郡新城县。唐朝官员,官至中书令(宰相)。.
查看 开皇和許敬宗
驍果
驍果,是隋朝隋文帝成立的御林軍,驍衛軍與果毅軍的合稱。驍果軍隸屬朝廷的左右備身府,有著宿衛與出征兩項重要功能。人數在高峰期時曾達到逾十萬人。驍果兩軍在歷史上的影響力見於與隋末兵變將領合力夜闖江都殺死隋煬帝。.
查看 开皇和驍果
驩州
驩州,隋朝時設置的州,唐宋明仍置。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德州置,治所在九德縣(今越南乂安省榮市)。轄境相當今越南河靜省和乂安省南部。唐朝武德五年(622年)改名南德州,八年又改名德州。貞觀元年(627年)復名驩州。其後轄境縮小。戶九千六百一十九,口五萬八百一十八。下轄四縣:九德縣、浦陽縣、越裳縣、懷驩縣。1036年越南李朝改名義安州。.
查看 开皇和驩州
马鞍山市
鞍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沿岸。马鞍山是中国七大钢铁基地之一,市名来源于江边的一座形似马鞍的腰形山脉。马鞍山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的西南侧,市区离南京市区仅有半小时的车程,宁安客专开通后,乘坐动车组列车自马鞍山到南京时间需时18分钟。本市为南京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组成城市之一,本港为安徽境内4个长江一级港口之一。.
查看 开皇和马鞍山市
驸马
,全称为驸马都尉,是中國、越南、朝鮮官职名称,「駙馬」又作附馬、付馬,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由於駙馬經常成為公主之夫或授此官職予公主之夫,後來就變成公主之夫專有的稱謂。又因為中國的皇女一般在出嫁前皆封公主,因此國婿、帝婿往往都是駙馬。清代改稱額駙。.
查看 开皇和驸马
驻马店市
驻马店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别称“天中”、“驿城”、“驿都”,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南接信阳市,西达南阳市,西北界平顶山市,北临漯河市、周口市,东邻安徽省阜阳市。地处豫西山区东缘和豫东平原区交界,地势西高东低。境内主要为淮河流域,有洪河、汝河、泌阳河等河流。全市总面积1.51万平方公里,人口695.55万。 古为“豫州之中”的天中故土,因此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在古代为豫州、蔡州、汝宁府等州治府治,自古便为重要州府,至今仍留有蔡国故城、汝南古城、南海禅寺等遗址。驻马店市亦是秦朝丞相李斯、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志怪小说《搜神记》作者干宝故里,重阳节和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
查看 开皇和驻马店市
高城县 (东汉)
高城县,中国古县名。 东汉改高成县置,治所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故城。后改置高城侯国。国除仍为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徙治今盐山县东北旧城。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盐山县。 Category:东汉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五胡十六国县份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东魏县份 Category:北齐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河北古代县份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盐山县 Category:59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高城县 (东汉)
高塘郡
高塘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改松滋县置,治所在高塘县(今安徽省宿松县)。辖境约当今安徽省宿松县地。属晋州。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设高塘县。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安徽的郡 Category:安庆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宿松县.
查看 开皇和高塘郡
高密郡
密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秦朝设胶西郡,西汉时曾改胶西国,本始元年(前73年)又改胶西郡为高密国。仍治高密县,下辖五县:高密县、昌安县、石泉县、夷安县、成乡县。西汉末年,辖境约当今山东省高密市一带。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废入北海国。 西晋元康十年(300年),复置高密国,刘宋改为高密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省潍坊市东),属青州。北魏时移治高密县(今高密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潍坊、高密、胶州、安丘等市地。北齐移治东武县(隋改诸城县,今山东省诸城市)。隋朝开皇初废。大业初年,改密州为高密郡。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复为密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高密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密州。.
查看 开皇和高密郡
高平郡 (西晉)
平郡,中国西晉时设置的郡、國。.
查看 开皇和高平郡 (西晉)
高仁英
平王高仁英,渤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武成帝高湛第六子。 高仁英举止轩昂,精神无检格。566年五月廿三日,北齐后主高纬立太上皇帝高湛的儿子高弘(高廓)为齐安王,高仁固(高贞)为北平王,高仁英为高平王,高仁光为淮南王。高仁英位定州刺史。北齐灭亡前夕,高仁英为冀州刺史。北齐灭亡,高仁英因为清狂,获免徙蜀。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命高仁英与萧琮、陈叔宝修其本宗祭礼。未几而卒。.
查看 开皇和高仁英
高彥理
彥理(),南北朝人,北齐孝昭帝高演的第三個兒子。 武平初年,封汝南王,位开府、清都尹。北齐亡,入长安,周武帝宇文邕随例授他仪同大将军,封县子。其女入太子宫,所以高彥理得其不死。隋开皇年间,在并州刺史任上去世。.
查看 开皇和高彥理
高凉郡 (东汉)
高凉郡,中国古代的郡。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孙权分合浦郡置,治所在恩平县(今广东省恩平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电白、阳江、恩平、阳春、茂名等地。西晋时,移治安宁县(今广东省阳江市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高州为高凉郡。 南朝末,保障岭外数州安宁的冼夫人,即本郡的俚族首领。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东吴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江门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阳江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茂名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高凉郡 (东汉)
高要郡
高要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高要县(今广东省肇庆市)。属广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高要、肇庆市一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复改端州为高要郡,属岭南道。乾元元年(758年)仍改为端州。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肇庆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高要郡
高都县
高都县,中国古县名。 秦置,范围大致为今晋城城区、泽州县、高平市和陵川县等地,治所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属上党郡。两汉时范围缩小,析一部分置泫氏、阳阿二县,属上党郡。东晋改隶建兴郡,北魏时改建兴为建州,从北朝开始历为建州、高都郡、高平郡治所。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丹川县,属泽州。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五胡十六国县份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东魏县份 Category:北齐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山西古代县份 Category:晋城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高都县
高阳郡 (东汉)
高阳郡,中国东汉时设置的郡。 汉桓帝时置,治所在高阳县(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后省。西晋泰始元年(265年)置高阳国,以司马孚第七子司马珪为高阳王。北魏改置为郡,仍治高阳。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雄县、任丘、高阳、蠡县、清苑、保定、安新等市县及满城、徐水、容城等县的大部分地。隋朝开皇初年省。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保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2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高阳郡 (东汉)
高湝
湝(),渤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北齊政權奠基者高歡之第十子,母親為小爾朱氏,曾名義上成為北齊皇帝。.
查看 开皇和高湝
高昌
昌(Gaochang; 维吾尔语:قۇچۇ,Qocho),位于今日的新疆吐鲁番市,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這些都是漢人在西域建立的國家。唐贞观二年(628年),著名高僧玄奘曾途经高昌。贞观十三年(640年),设高昌县。到840年漠北回鶻國崩,一部份回鶻人佔據漢人的高昌國,後為高昌回鶻。 元代文献根据维吾尔语Qara-hoja (قاراهوجئا) 称高昌为火州、合拉火者、哈拉霍州、合拉和州、哈拉火州,。明代文献称高昌为“哈拉和卓”、霍州。 高昌历史文献有二十四史南北朝各書的高昌傳,但記述疏略,如出一轍。《新唐书·高昌傳》、《元史·地理志》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另外羅振玉于1933年在遼東出版的《遼居雜著乙编》中有《增訂高昌--氏年表》及《高昌專錄》各一卷,以考古實物補訂史書頗詳。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黄文弼亦有關高昌論著《高昌陶集》(1934)、《高昌專集》(1951增订)、《羅布淖尔考古記》(1948)、《吐鲁番考古記》(1954、1958)、《塔里木盆地考古記》(1958)、《新疆考古發掘报告》(1983)、《西北史地論叢》(1981)等。.
查看 开皇和高昌
魏县
魏县是河北省邯郸市下辖的一个县。县人民政府驻魏城镇。.
查看 开皇和魏县
魏兴郡 (曹魏)
魏兴郡,中国三国时设置的郡。 曹魏改西城郡置,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属荊州刺史部。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石泉、湖北省郧西二县间汉水流域一带。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移治锡县(今陕西省白河县东),次年移治兴晋县(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元康中复移治锡县,永嘉后还治西城县。东晋时曾为梁州治。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南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安康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十堰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魏兴郡 (曹魏)
魯郡
魯郡,中國古代郡、國名。.
查看 开皇和魯郡
诸城县
诸城县,中国旧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东武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诸城市城关镇。为高密郡治。唐朝、北宋、金朝为密州治。1987年撤销,改设诸城市。著名人物有江青等。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县份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诸城市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8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诸城县
诺水县
诺水县,中国古县名。 西魏大统年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通江县,属遂宁郡。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入始宁县。唐朝武德八年(635年)复置,属壁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通江县。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通江县.
查看 开皇和诺水县
课阳县
课阳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初年,改涅阳县置,治所在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北。先后属邓州、南阳郡。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南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邓州市 Category: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2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课阳县
象州 (古代)
象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治所在桂林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东南上古城)。因界内象山得名。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所在武德县(今象州县西北)。贞观十二年(638年)移治武化县(今象州县东北),大历十一年(776年)移治阳寿县(今象州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象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象州。辖有今象州、武宣两县地。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又移治来宾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东南旧来宾)。辖境又增今来宾市东部地。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象州路,大德后仍降为象州,治所复移还阳寿县(今象州县)。1912年降为象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广西的州 Category:来宾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象州 (古代)
象郡
象郡為秦代在平定百越族後所設的一個郡級行政單位。近現代有關象郡位置向有爭議,一說是在今日廣西與廣東雷州半島,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以上,一說則指象郡包含了越南境內的北圻和中圻,面積廣達30萬平方公里以上。另外,象郡於秦末為南越国所轄無可爭議,不過南越国遭西漢消滅後,西漢是否繼續在原處復設郡縣,則有所爭議。不過,可確定的是,象郡的設置,對於嶺南開發是個不可忽略的關鍵。.
查看 开皇和象郡
豫宁郡
豫宁郡,中国古代的郡。 南朝陈永定三年(559年)置,治所在豫宁县(今江西省武宁县西)。辖艾县、永修、建昌、新吴、豫宁五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武宁县一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西的郡 Category:九江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豫宁郡
鲁阳郡
鲁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置,治所在山北县(今鲁山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鲁山县和叶县西部。永安中以后及西魏、北周为广州治。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平顶山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鲁阳郡
費長房
費長房,生卒年不詳,四川成都人。中國隋朝著名的經錄學家。漢代曾有同名同姓之人,其為術士,在《後漢書·方術列傳》有傳。.
查看 开皇和費長房
賀若弼
賀若弼(),复姓贺若,字輔伯,河南郡洛阳县人。隋朝大臣。.
查看 开皇和賀若弼
贺娄子干
賀婁子幹(),字萬壽,本代人。 祖父賀婁道成曾任北魏侍中。父賀婁景賢,任右衛大將軍,世居關右。賀婁子幹少以驍武知名,歸西魏。北周武帝時,累遷小司水。开皇元年(581年),进爵钜鹿郡公,镇守凉州,曾大破突厥。授上大将军。開皇四年,賀婁子幹進擊吐谷渾,吐谷渾只好派使臣求和。开皇十四年(594年),因病卒。.
查看 开皇和贺娄子干
贺州 (隋朝)
贺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置,治所在临贺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南贺街)。以贺水为名。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岭南道。宋朝属广南西路。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富川、钟山县等市县地。元朝时扩大至今广东省怀集县地。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为贺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广西的州 Category:广东的州 Category:贺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肇庆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贺州 (隋朝)
贺州市
贺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湘、粤三省区交界。西与桂林市毗邻,南与梧州市相接,北连湖南省永州市,东接广东省清远、肇庆两市。地处桂东北山地与桂东南丘陵区过渡带,地势北高南低。东北部为山岭连绵的山区,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信都平原区。北有萌诸岭,西北部有都庞岭,南部为大桂山。贺江自北向南纵贯,流经市区,西部有桂江流过市境。全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202.59万。贺州森林资源丰富,著名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市区北部,被誉为“华南地区的天然氧吧”。.
查看 开皇和贺州市
贺川县
贺川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九年(599年)置,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北。属于藤州。至唐朝贞观年间,末被废除。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广西古代县份 Category: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岑溪市.
查看 开皇和贺川县
贺兰祥
賀蘭祥(),字盛乐,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查看 开皇和贺兰祥
鴻濟
鴻濟(540年或572年—584年):是新羅君主真興王、真智王與真平王之年號。576年真智王繼位沿用。579年真平王繼位沿用。.
查看 开皇和鴻濟
贵港市
贵港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南部,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80公里。市境东邻梧州市,南接玉林市,西界南宁市,北连来宾市。地处桂东南丘陵区,郁江、黔江横贯,于境内汇合成浔江。全市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429.37万,以汉族为主,有壮族等少数民族。.
查看 开皇和贵港市
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
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該時期的越南受中國的隋、唐等王朝統治,是越南北屬時期的一部分。此一時期的起迄時間,越南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定為603年至939年;另有定為602年-905年。是越南歷史上被中國隋朝及唐朝統治,並過渡至獨立建國的時期。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將劉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的勢力,將今越南北部直接置於隋朝的統治之下。621年,唐朝取代隋朝並繼續統治安南,並設置都護府(曾稱作交州總管府、交州都督府、安南都護府、鎮南都護府等)及節度使等軍政官署,管轄當地。在第三次北屬期間,該地曾爆發多起民變,並受環王國(位於現今越南中、南部)、闍婆(位於爪哇)、南詔國(位於中國西南)的侵擾。到唐末五代時期,曲承裕成為靜海節度使,其後,越南人士逐漸取得自主權力,標誌著第三次北屬時期結束。.
查看 开皇和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
越巂郡
越巂郡(巂一作嶲,讀若髓,注音:ㄙㄨㄟˇ,汉语拼音:suǐ;一說讀若西),中國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邛都國而置。郡治在邛都縣(今四川西昌市東南)。西漢後期隸屬于益州刺史部。王莽時改越巂為集巂。梁置巂州。隋唐時兩度恢復越巂郡舊稱。唐末其地入南詔。.
查看 开皇和越巂郡
越析州
越析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初年,以越析诏地置,治所在今云南省宾川县北。以越析诏王世袭越析州刺史。唐朝时,属姚州都督府管辖。南诏时废。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云南的州 Category:大理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越析州
超化寺
超化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 超化寺建于隋开皇元年。超化寺旧称阿育王寺,寺内有超化塔,因其塔是阿育王为奉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所造,故称之阿育王塔。与现在的陕西法门寺一样,超化寺阿育王塔是中国十九座佛祖舍利塔之一。 昙鸾在超化寺担任维那,是寺院的三纲之一。他在此开拓了中国净土宗,超化寺是为净土宗的祖庭。 袁宏道游览超化寺后曾写下:“白玉像碑阴有维那昙鸾名,是尝学于流支者也。".
查看 开皇和超化寺
鸡鸣寺
鸡鸣寺位于中國南京玄武湖南岸鸡笼山东麓的山阜上,是南京的著名佛寺。.
查看 开皇和鸡鸣寺
鹤壁市
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市境东、西、北三面皆被安阳市包围,南面与新乡市邻接。地处太行山脈东南之丘陵与平原区间,卫河及淇河为境内主要河流。鹤壁是河南省重要的煤炭城市,因煤而兴。全市总面积2,140平方公里,人口160.6万。.
查看 开皇和鹤壁市
麦城
麦城,古地名,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麦城村境内。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20年),关羽失守荆州,暫走麦城,最终被马忠所擒。.
查看 开皇和麦城
麻城市
麻城市为中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黄冈市代管。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举水上游,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有“中国映山红第一城”、“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之称。.
查看 开皇和麻城市
麓山寺
麓山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的半山腰,左临清风峡和白鹤泉,背靠碧虚峰,寺庙包括山门、主殿和后殿三部分,现存主体建筑为1986年以后重修,属于明朝风格;现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观光点。寺庙为佛教传入湖南保存最古老的一座寺庙。1983年被评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查看 开皇和麓山寺
黎城县
黎城县是中国山西省长治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166平方公里。.
查看 开皇和黎城县
黎阳郡
黎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魏孝昌中析汲郡置,治所在黎阳县(今河南省浚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浚县一带,属司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鹤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浚县.
查看 开皇和黎阳郡
黔州
黔州,中国古代的州。贵州省简称黔的来源。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改奉州置,治所在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隋朝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县为州治,治今县东。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和贵州省务川、沿河等县部分地。大业三年(607年)改黔安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黔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黔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黔州。辖境约当今彭水、黔江等县区地。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升绍庆府。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重庆的州 Category:贵州的州 Category:铜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遵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7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2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黔州
黄州 (隋朝)
黄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五年(585年)改衡州置,治所在南安县(后改黄冈县,今黄冈市北,唐中和时移今治)。大业(605年—618年)初年,改永安郡。唐朝初年,仍为黄州。唐朝时,黄州的辖境约相当今湖北省长江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巴水以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齐安郡。乾元元年(758年)仍为黄州。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黄州路。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湖北的州 Category:武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黄冈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黄州 (隋朝)
黄冈县
冈县是中国湖北省舊县名。始置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建置沿袭至1990年,历代均为郡、府、州治所,县治位于黄州城(今黄冈市区)。 1950年以前,黄冈县辖地大致相当于今地级黄冈市所辖的黄州区、团风县和武汉市所辖的新洲区,1951年至1990年间则大致相当于今黄州区和团风县。.
查看 开皇和黄冈县
黄骅市
骅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位于沧州市东部渤海沿岸,北部和天津市交界,海岸线长65.8千米。 由于沿海人口稀少,20世纪50年代进行开发,现有河北省直属的南大港农场和捷克当年援建的中捷友谊农场。(现黄骅行政区域被分割为“一市三园”即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临港化工园区。“三园”的分别有独立的行政体系,且税收并非黄骅管理。) 2007年,为配合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目标,省委、省政府批准沧州市在沿海区域设立渤海新区,现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新区分为核心区及协调区,核心区包括黄骅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捷友谊农场)、临港化工园区和南大港管理区,协调区包括黄骅市和海兴县(海兴县人口、经济等未计入渤海新区统计范围)。.
查看 开皇和黄骅市
黄陵县
陵县是中国陕西省延安市所辖的一个县。属于洛河支流沮河流域。因县北桥山有黄帝陵而得名。总面积为228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2万人。.
查看 开皇和黄陵县
黄水郡
黄水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黄水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属东宁州。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河池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查看 开皇和黄水郡
齊郡
齊郡,又名齊國,中國古代郡、國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國,於其故地分置齊郡、琅邪郡。漢初劉邦封韓信為齊王,領田氏齊國故地,後徙韓信為楚王,分齊國為七郡。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復置齊國,治所在臨菑縣(縣治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領七郡七十三縣,其地相當於今山東省北部、中部、膠東半島和東南沿海地區。至武帝時,齊國之地已分為十二郡國,又除齊國為齊郡,屬青州刺史部。西漢後期,齊郡僅轄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淄博市區東部及青州、臨朐、廣饒一帶,人口五十餘萬。王莽改齊郡為濟南郡。漢光武帝復置齊國。魏晉南北朝諸代,或置齊郡,或置齊國。北魏時齊郡屬青州,另於濟南郡之地置齊州。隋初廢齊郡。隋煬帝改齊州為齊郡,治歷城(在今濟南市城區),臨淄改屬北海郡。唐初改郡為州,廢齊郡,復置齊州。.
查看 开皇和齊郡
龟兹乐
龟兹乐是古龟兹的音乐。古龟兹人擅长音乐舞蹈;(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写道:“屈支国……管弦伎乐特善诸国”。龟兹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篦篥、毛员鼓、都眃鼓、答臘鼓、腰鼓、羯鼓、雞籹鼓、銅鈸、貝、彈箏、候提鼓、齊鼓、檐鼓等二十种。龟兹乐曲有:《万岁》、《藏钩》、《七夕相逢》、《投壶》、 《舞席》、《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鹳子》、《斗百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十二时》、《善善摩花》、《婆伽儿》、《小天》、《疏勒盐》等。.
查看 开皇和龟兹乐
辰州 (隋朝)
辰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在今湖南省、贵州省境內。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武州置,治所在龍檦縣(今湖南省洪江市西北黔城鎮),旋移治沅陵縣(今屬湖南省)。以境內辰溪得名。轄境相當今湖南省沅陵縣以南的沅江流域。唐貞觀中分南部置巫州,垂拱中分西南部置錦州,天授中又分西北部置溪州。轄境縮小至今沅陵、辰溪、瀘溪、吉首、溆浦等市縣地。宋屬荊湖北路,轄南、北江諸羈縻州。熙寧以後南江諸羈縻州改屬沅州。元朝时升為辰州路。 下轄:.
查看 开皇和辰州 (隋朝)
辽州 (山西)
辽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乐平县(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大业初年废。唐朝初年,复置,治所迁至辽山县(今山西省左权县)。武德八年(625年),改名箕州。先天元年(712年)改名仪州。中和三年(883年)复旧,属河东道。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左权、和顺、榆社等县地。 北宋时,辽州,下,乐平郡。熙宁七年(1074年),废辽州,省平城县、和顺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辽州,县镇并复,仍隶辽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和顺县、榆社县、平城县。崇宁时,户七千三百一十五。贡人参。下辖四县:辽山县、和顺县、榆社县、平城县。 明朝洪武初年,省辽山县入州,后又升为辽州直隶州。属山西省。1912年改本州为辽县。.
查看 开皇和辽州 (山西)
达头可汗
达头(古突厥語:𐱃𐰺𐰑𐰆𐱁𐰴𐰍𐰣,拉丁轉寫:Tarduš qaγan;?—610年左右),576年至603年任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名玷厥,号达头可汗。西突厥汗国的创建者。 达头为室点密之子,576年继位西突厥可汗,初臣服于东突厥。东突厥陀钵可汗去世后,国中内乱。他在同年因拜占廷提比略二世皇帝接納阿瓦爾人,在576年派兵攻打博斯普魯斯,在581年攻打克里米亞一個名為刻赤的地方(与乌特格尔匈人),直到590年才完全撤兵。 583年达头同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合兵进犯中国隋朝,中途擅自退兵,致使沙钵略为隋军所败,达头乘机联合东突厥西部的阿波可汗等反对沙钵略可汗,不再奉东突厥号令,是为东西突厥正式分裂之始。后达头又与东突厥都蓝可汗联盟,反对与隋朝结盟的染干可汗。599年(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与都蓝联军击溃染干,但旋即为隋朝援兵所败,染干被隋朝立为启民可汗,达头遂自称步迦可汗,进军东突厥,一时成为整个突厥的共主。 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派杨素等人在启民的协助下进攻达头部属。603年,达头部下原东突厥各族大溃,纷纷投奔启民,达头无法控制局势,逃入吐谷浑,约在610年左右去世。.
查看 开皇和达头可汗
达州市
达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市境东接重庆市,南连广安市,西邻南充市、巴中市,北界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地处大巴山南麓,川渝陕结合部,嘉陵江支流渠江流域。全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6.76万,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达州因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
查看 开皇和达州市
达川区
达川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东北部,是达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面积2688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为128万人。.
查看 开皇和达川区
达化郡
达化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周建德五年(576年)置,治所在达化县(今青海省尖扎县东北康杨镇)。辖境约相当今青海省循化县西部和尖扎、同仁等县地。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青海的郡 Category:黄南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达化郡
达摩笈多
达摩笈多(DharmaGupta;),汉语义为“法密”或“法藏”,係6-7世纪间来华译经僧人,南印度古吉拉特邦人,刹帝利种姓。为兄弟四人中长子。二十三岁在中印度出家。他历游大小乘诸国,见闻中国佛法盛行,乃来华。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诏其入京,后居大兴善寺译经。他“执本对译,允正实繁。所诵大小乘论,并是深要”。《续高僧传》卷二谓其“义理允正,华质显畅”。其后隋炀帝于洛阳上林园设“翻经馆”,笈多亦参与。唐武德二年(619年)达摩笈多卒于上林园。笈多道德高尚,“慈恕立身,柔和成性......寡薄嗜欲,息杜希求”得到当时僧俗的尊敬。.
查看 开皇和达摩笈多
龙凤镇 (重庆市)
龙凤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合川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合川区西北部,距合川主城67公里。幅员面积61.2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1244人(2006年),镇政府驻龙凤场。.
查看 开皇和龙凤镇 (重庆市)
龙溪县
龙溪县为原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南朝时始置。1960年8月15日,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
查看 开皇和龙溪县
连州市
连州市是中国广东省清远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北江支流连江的上游。北面与靠湖南省交界。 现辖10个镇2个民族乡,全市总面积2663平方公里。.
查看 开皇和连州市
霍州市
霍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由临汾市代管。总面积为765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28.29万人。.
查看 开皇和霍州市
霍邱县
霍邱县是中國安徽省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3493平方千米,人口162.7万。邮政编码237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查看 开皇和霍邱县
范县
范县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北部,是濮阳市下属的一个县,旧属山东省。范县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南临黄河,与山东省鄄城县相望,北依金堤,和山东莘县接壤,东毗台前县,西接濮阳县。县政府驻城关镇金堤以南的新区。面积610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52万。邮政编码457500,区号0393。.
查看 开皇和范县
范阳
范阳是中国歷史上,古代的一个地名和行政区划,约在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广义上的范阳有时和幽州通用。.
查看 开皇和范阳
范阳郡
范阳郡,三国到隋朝初以及唐朝天宝的郡。今日北京、天津、保定一帶。.
查看 开皇和范阳郡
茂名市
茂名市(邮政式拼音:Mowming),別称南方油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全市陆地总面积1.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海域面积75平方公里。茂名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广东省重要的能源物流基地和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全市户籍人口747.17万人(2010年末),常住人口681.78万(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市辖区常住总人口121.77万人,城市人口61.16万人,通用粤语、普通话,黎话、客家话为部分地区通用语,是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
查看 开皇和茂名市
蜀州 (隋朝)
蜀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初改汶州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省茂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和理县部分地区。开皇五年(585年)改为会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阿坝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蜀州 (隋朝)
蜀郡
蜀郡是中國古代的郡。蜀郡以成都一帶為中心,所轄範圍隨時間而有不同。東漢時期與廣漢郡、犍為郡合稱「三蜀」。.
查看 开皇和蜀郡
胡皇后 (北齐武成帝)
胡皇后(),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安定郡人胡延之的女儿。其母是范阳卢道约的女儿。妹妹為馮子琮之妻。.
郯郡 (东魏)
郯(tan)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改东海郡为郯郡。治所在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北),领郯、临沂、建陵、归昌四县,属东徐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山东的郡 Category:临沂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郯郡 (东魏)
郴县
郴县,古旧县名。秦朝置县,治今湖南省郴州市。.
查看 开皇和郴县
郴州 (古代)
郴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郴县(元朝时改郴阳县,今湖南省郴州市)。因郴县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永兴县以南的耒水流域和蓝山、嘉禾、临武、宜章等县地。五代马楚以后西部地区分置桂阳监,辖境缩小,宋时仅有今永兴县以南的耒水流域(其支流西河上游除外)和宜章县地,属荆湖南路。元朝升为郴州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郴州府,九年(1376年)又改为郴州直隶州,以州治郴阳县省入,属湖广省。清属湖南省。1913年废州改为郴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湖南的州 Category:郴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永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6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郴州 (古代)
都梁县
都梁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时置,原为长沙国地。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置都梁侯国,元鼎六年(前111年)称都梁县,治所在今湖南省武冈市东北。以县西都梁山得名。属零陵郡。三国东吴宝鼎元年(266年),改为武冈县,属昭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在今武冈市东北境,分置都梁县和建兴县,属昭陵郡,治所在今隆回县。南梁大通二年(528年),并武强县(原武冈县改)、建兴县并入都梁县,辖境含今洞口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并入邵阳县。.
查看 开皇和都梁县
胜州
胜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二十年(600年)析云州置胜州,治所在榆林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及黄河东岸托克托县地。唐朝专辖黄河西岸地。五代初年,胜州入契丹,被废置。辽朝另置东胜州。西夏又置胜州,后废。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西夏的州 Category:内蒙古的州 Category:鄂尔多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0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胜州
郑州市
郑州市是中国河南省的省会,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下游。现辖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1个县,全市总面积7,567.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78.07平方公里,2012年市区建成区面积373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956.9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70.08万。居民以汉族为主,母语为中原官话的郑州方言。 郑州曾是包括出生于新郑的中华人文始祖轩辕氏所领的有熊国以及夏朝、商朝、管国、郑国和韩国在内的这些部落联盟或国家部分时期建政或建都所在地,因此被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商代亳都算起,郑州已经有3600多年的城建史。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又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怀奉旨勘察芦汉铁路时来到郑州,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代发展进程。 郑州古代为“豫州”和“中州”的一部分,自古至今均为交通要塞,有“九州之中,十省通衢”之称,如今郑州北站仍是中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因商朝早期的都城在如今的郑州境内,郑州有“商都”的雅号。同时,郑州被认为是中国商业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中国国务院确立的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因此“商都”也具有了“商业之都”的含义。郑州以打造都市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远景規劃到2020年,市区总人口达到15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
查看 开皇和郑州市
郑州行政沿革
郑州行政沿革是河南省郑州市历代行政变化。.
查看 开皇和郑州行政沿革
郓城县
郓城县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是菏泽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郓城县
胙城县
胙城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东燕县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唐朝武德二年(619年)置胙州,并置南燕县。四年(621年)州废,南燕县废。胙城县改属滑州。 金朝泰和八年(1208年)移治今延津县北胙城,贞祐中徙治宜村(今胙城西)。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复还故治,属卫辉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废。十三年复置,属卫辉府。清朝初仍属卫辉府,雍正五年(1727年)废入延津县。.
查看 开皇和胙城县
舟曲县
舟曲县()是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境内白龙江藏语称为舟曲,因水为名。全县总人口134188人,主要民族为汉族与藏族。全县总面积3009.98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城关镇。.
查看 开皇和舟曲县
舞阴郡
舞阴郡,中国十六国时设置的郡。 后秦姚兴置,治所在舞阴县(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刘裕遣使求和于秦,且求南乡诸郡,兴“遂割南乡、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归于晋”。寻废。北魏孝昌中复置,治舞阴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属襄州。西魏改属广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后秦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舞阴郡
般县
般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省乐陵市西南。属平原郡。北齐省。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徙治今山东省临邑县北。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省入平昌县(治今山东临邑县北)。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五胡十六国县份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东魏县份 Category:北齐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德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乐陵市 Category:临邑县 Category:64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般县
般阳县
般阳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属济南郡。因在般水之阳,故名。南朝宋移治今临朐县东南,北齐废。隋朝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大业初废入临朐县。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刘宋县份 Category:北齐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淄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般阳县
阐熙郡
阐熙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西魏时属长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靖边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榆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48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阐熙郡
阳平郡 (曹魏)
阳平郡,中国古代的郡。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分魏郡置阳平郡,治所在馆陶城(今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下辖馆陶县、发干县。先后属冀州、司州、相州。北周灭北齐,以相州陽平郡設置屯州。隋朝成立,屯州管轄陽平郡館陶县、清淵县。开皇三年废阳平郡入屯州。大業元年(605年)废屯州并入魏州。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山东的郡 Category:邯郸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聊城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阳平郡 (曹魏)
阳谷县
陽穀縣是中国山东省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阳谷县
阳朔县
陽朔县(邮政式拼音:Yangso)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县,风景秀丽,有“阳朔堪称甲桂林”之誉。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阳朔以其独特秀美的风光吸引众多游人,有“中国旅游名县”的美誉,旅游业已经成为阳朔经济的支柱产业。.
查看 开皇和阳朔县
阿史那皇后
阿史那皇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女。.
查看 开皇和阿史那皇后
阿訇
阿訇(ā hōng;آخوند,转写为Akhund,Akhoond,或 Akhwand),又译阿衡、阿轟、阿洪、哈訇等等,是一个古波斯语词汇,意为“老师”或“学者”,在古代也是受波斯文化影响的民族对本民族中各种宗教的宗教场所首领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如今该词也是中国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穆斯林对本民族中伊斯兰教的宗教场所首领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05-10。.
查看 开皇和阿訇
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العبّاسيّون)是哈里發帝國的一個王朝,也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于750年取代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直至1258年被旭烈兀西征所滅。阿拔斯王室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後裔。在该王朝统治时期,中世纪的伊斯兰教世界达到了极盛,在哈倫·拉希德和马蒙統治時期更達到了頂峰。古代中国(新旧唐书)史籍稱之為黑衣大食 。.
查看 开皇和阿拔斯王朝
阌乡郡
阌乡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置,治所在阌乡县(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文乡)。辖境约当今河南省灵宝市西部地。属陕州。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三门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灵宝市 Category:55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阌乡郡
蘇府七王爺
蘇府七王爺,是一位道教的王爺神,在東港鎮海宮奉祀為主神。 據屏東縣東港鎮海宮扶乩表示,神靈名喚蘇得化,字文謚,山西西河永靖人,生於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卒於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年),是當時的將領。在雀鼠谷之战英勇戰死,年二十七歲,歿後,上天壯其大德,封為代天巡狩,巡按七行省,故稱蘇府七代巡,人稱七王爺。.
查看 开皇和蘇府七王爺
蘇敬
苏敬(599年-674年),又作苏恭,唐代宋(今湖北境内)人。生于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曾任朝议郎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显庆二年(657年)鉴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遗误尚多,上疏請修本草,即今之《唐本草》,“上稟神規,下詢眾議”。卒于唐咸亨五年(674年)。.
查看 开皇和蘇敬
赞皇县
赞皇县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赞皇县
赣州市
赣州市,简称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常称为赣南地区,是中国七十个大中城市之一、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江西省的南大门,也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下辖县市最多的地级市。赣州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至西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江西省吉安市、抚州市,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 赣州历史悠久,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也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浓厚。同时,赣州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等美誉。 赣州是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旅游目的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赣州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查看 开皇和赣州市
赣榆区
赣榆区,秦汉时写作赣揄,古称怀仁、竹庭,又称榆城,常被简写作干于,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的一个区。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北角的苏鲁交界处,海州湾畔,东临黄海,西接沂蒙山南麓,北通滨海名城青岛,南襟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隔海与日本、朝鲜半岛相望,有“黄海明珠”、“徐福故里”之美名。总面积1363平方千米,辖15个镇,沿海、平原、山区各占三分之一。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94.94万人。 赣榆历史悠久。上古属东夷,“赣揄”的地名始见于秦代,当时已置县,历史上数易其名,南北朝至金朝初期称怀仁县,1945年中共为纪念抗日名将符竹庭而更名为竹庭县,1950年恢复原名。2014年7月赣榆县撤销,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赣榆人文荟萃。孔子及其高足子贡曾印屐夹谷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齐鲁夹谷之会;秦始皇两度莅境,鞭石成桥登秦山岛;千古东渡第一使者——秦代方士徐福从这里浮海东去;北宋科学家沈括登赣榆之山,东望大海,观“天地日月之游动出没”。赣榆地处苏鲁交界,与山东省的日照、莒南、临沭接壤,人际交往密切,语言风俗相近,历史上受齐鲁文化影响深远,形成了以齐鲁文化为母体,兼容淮海文化,历史积淀厚重而又不乏灵秀。.
查看 开皇和赣榆区
赵芬
趙芬(),字士茂,天水郡西县人。中国西魏到隋朝的官员,《魏书》、《北史》有传。.
查看 开皇和赵芬
资州
资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所在阳安县(今四川省简阳市西北),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移治资阳县(今资阳市),隋朝开皇七年(587年),移治盘石县(今资中县)。“取资水为名”(《元和郡县志》)。大业初改为资阳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资州,同年析置荣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资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资州。土贡:麸金、柑。户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口十万四千七百七十五。治所本在盘石县,咸通六年(865年)徙治内江县,七年复治盘石县。下领八县:盘石县、资阳县、清溪县、内江县、月山县、龙水县、银山县、丹山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内江、资阳、资中等市县地。 宋朝时,先后属梓州路、潼川府路。元朝废。至正末明玉珍复置。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资县。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复置,属四川省。辖境扩大,有今内江、资中、资阳、仁寿、井研等市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资中县。.
查看 开皇和资州
资中县
资中县是中国四川省内江市所辖的一个县。 因其县城座落在沱江中段,而沱江又因尧的儿子“资”协助大禹治理沱江水患而称其为资江(或资水),故名为资中。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31万人。辖区内交通便利,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穿越全境。.
查看 开皇和资中县
资中郡
资中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置,治所在资阳县(今四川省资阳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资阳市。保定五年(565年)移治磐石县(今资中县)。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资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内江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6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资中郡
资阳市
资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东。市境东接重庆市,南邻内江市,西界成都市、眉山市,北连德阳市、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带,沱江自北往南流经市区。幅员面积5,747平方公里,总人口254.1万。资阳农业发达,为全省重要猪肉、花生产地。.
查看 开皇和资阳市
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是中國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時間開創的治世,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
查看 开皇和開皇之治
薛道衡
薛道衡(),字玄卿,河東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隋炀帝时被处决。 出身官僚家庭,父薛孝通。道衡六歲時早孤,性好學,讀《春秋左氏傳》,有感於子產相鄭之功,作《國僑贊》,见者奇之。歷仕北齊、北周,北齊時,薛道衡待詔文林館,兼主客郎,負責接待北周及南朝陳的使者。隋朝开皇八年( 588年),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吏部郎,随从晋王杨广、宰相高熲出兵伐陈。隋師臨江,高熲曾問薛道衡:“此番舉兵,能否克定江東,請君言之。”薛回答:“南北分裂已久,戰爭不息,否終斯泰,以運數言之,其必克一世;有德者倡,無德者亡。” 隋朝建立後,任內史侍郎,加開府儀同三司。煬帝即位,愛其才,自番州(今广州)刺史召回,欲委以秘书监一职,但薛道衡不识时务,撰《高祖文皇帝颂》奏上。焬帝讀後大怒,对大臣苏威说:“道衡至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改任司隸大夫。司隶刺史房彦谦知其必及祸,劝他杜绝宾客,道衡卻不以为然。一次,朝臣在討論新令,久無結論,道衡說:“向使高熲不死,令決當久行。”御史大夫裴蘊彈劾他:“道衡負才恃舊,有無君之心。見詔書每下,便腹非私議,推惡於國妄造禍端。”隋炀帝称赞裴蕴说:“公论其逆,妙体本心。”後為隋煬帝賜自盡,薛道衡感到非常意外,不肯自尽。司法部門再上奏皇帝,炀帝下令将他用绳子勒死。妻子兒女被发配且末(今新疆且末县)。天下稱冤。唐朝詩人张九龄有《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詩:“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唐朝时,追赠薛道衡为上开府临河县开国公。.
查看 开皇和薛道衡
闽县
闽县是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一部分。明朝初年后,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侯官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 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由原丰县改称闽县。唐朝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置侯官县、新宁县、温麻县。武德八年(625年),废侯官县入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分闽县置侯官县,元和三年(808年)再并侯官入闽县,元和五年(810年),复析闽县置侯官县。咸通二年(861年),划出闽县和连江县地置永泰县、永贞镇(今罗源县)。终唐一世,属福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即闽国时期,改闽县为长乐县,清泰二年(935年),长乐复名闽县。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县再改称长乐县,次年又复原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元朝时属福州路,明朝初年属福州府。 清代,闽县管辖12乡、4坊、34里。清末撤乡、里,建区,闽县分为11区,与侯官县分治今闽侯县及福州城内区、南台区和下渡区。城内区又分为:北段(华林坊、钱塘巷一带)、中段(鼓楼前一带)、南段(南大街一带)、东段(东街、旗汛口、法海寺一带)、旗界段(东门大街、汤门大街、河西街、河东街一带)五段。城内井楼门、汤门、东门、水部门、南门五城门均属闽县城内区管辖。南台区分南台、水部两段。下渡区以藤山(仓前山)为首段,泛船浦以下为第二段,江边一带为第三段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 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府,民国2年3月改设为闽侯县,闽县建置从此取消闽侯县志,方志出版社,2001.12,ISBN 7-80122-636-4。.
查看 开皇和闽县
闾丘县
闾丘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寿光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属北海郡。大业初年省。.
查看 开皇和闾丘县
钟离郡
钟离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晋安帝时置,治所在燕县(北齐改名钟离县,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属南兖州。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凤阳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大业初年复置。唐朝武德年间改为濠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濠州。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南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安徽的郡 Category:滁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蚌埠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钟离郡
钦州 (古代)
钦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置,治所在钦江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北)。因钦江得名。唐朝时辖境相当今钦州市、灵山县等地。宋朝时属广南西路。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遵化县、钦江、内亭三县。天圣元年(1023年),徙州治南宾砦。元丰时,户一万五百五十二。贡高良姜、翡翠毛。下辖两县:灵山县、安远县。南宋又移治安远县(今钦州市)。 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为钦州路。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升为钦州府。七年(1374年)又降为钦州,废安远县入州。属廉州府。清朝初年不辖县,属广东省廉州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升为钦州直隶州,仅领一县:防城县。辖有今钦州市、东兴市地。1912年改为钦县。.
查看 开皇和钦州 (古代)
钦州市
钦州市(邮政式拼音:Yamchow、Yen Chow)位于廣東西端,广西南部,北部湾沿岸。西界防城港市,北接南宁市,东邻玉林市,南临北海市及北部湾。前身是廣東下四府八鄉之一的欽縣。1965年後被當局劃廣西管轄,現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的地级市,地处桂南台地丘陵区,北有罗阳山,东北为六万大山,西北为十万大山。钦江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市区后出北部湾。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人口320.93万。钦州为区内重要交通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南防铁路、钦北铁路和钦防铁路于市区交汇,钦州港为北部湾重要港口。.
查看 开皇和钦州市
钦江县
钦江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宋寿县置,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北、钦江西北岸。唐朝元和以后迁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旧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广西古代县份 Category:钦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钦江县
钱唐郡
钱唐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陈祯明元年(587年)置,治所在钱唐县(今浙江省杭州市西灵隐山麓)。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杭州市区(钱塘江以北)及富阳、临安、安吉、海盐、海宁等市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置杭州。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浙江的郡 Category:杭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嘉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湖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钱唐郡
钳川县
钳川县,中国古县名。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九寨沟县西北。因山而得名。属尚安郡。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属邓州。七年改属扶州。唐朝因之,唐朝末年废。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阿坝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九寨沟县.
查看 开皇和钳川县
蒋州 (隋朝)
蒋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改扬州置,治所在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以蒋山得名。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溧水、溧阳、高淳等市县及安徽省芜湖、马鞍山两市和当涂等县地。大业初改为丹阳郡。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扬州,治所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七年改名蒋州,次年又改扬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江苏的州 Category:安徽的州 Category:南京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常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芜湖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马鞍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2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蒋州 (隋朝)
蒙山县
蒙山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梧州市所辖的一个县。 全县面积1279.34平方公里,辖6镇3乡。2002年統計有20万人,有汉、瑶、壮、苗、侗、布依等1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80%。.
查看 开皇和蒙山县
蒙郡
蒙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武帝置,治所在蒙县(今安徽省蒙城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蒙城县一带。属西徐州。东魏改属谯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安徽的郡 Category:亳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蒙城县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蒙郡
邢台市
邢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华北平原中部,为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冲积平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古称邢州、钜鹿郡、顺德府。别称“牛城”拥有3500年建城史,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历史上先后为商祖乙,西周邢国,赵国信都、秦末汉初赵张耳和后赵石勒的都城。.
查看 开皇和邢台市
邢州
邢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为襄国郡。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 唐朝时,邢州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巨鹿县、广宗县以西,泜河以南及沙河以北地。武德元年(618年),改为邢州总管府,管六州(邢州、温州、和州、封州、蓬州、东龙州)。邢州领龙冈县、尧山县和内丘县。武德四年(621年),平窦建德,罢总管府。割内丘县属赵州,废除和州、温州和封州,以其所领南和县、沙河县和平乡县三县,归属邢州,又设任县。武德五年(622年),割赵州的内丘县、柏仁县归属邢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钜鹿郡,柏仁县改名为尧山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邢州。户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五,口九万九百六十。天宝年间,户七万一百八十九,口三十八万二千七百九十八。领龙冈县、沙河县、南和县、钜鹿县、平乡县、任县、尧山县和内丘县。旧领九县,武德元年,曾拆分龙冈县、内丘县置青山县,开成五年(840年)并入龙冈县。 北宋时,属河北西路,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信德府,领八县:邢台县、沙河县、任县、尧山县、平乡县、内丘县、南和县和钜鹿县。金国占领后,复为邢州。元朝中统三年(1262年),为顺德府。 唐、宋时烧造瓷器著名,号称“邢窑”,白瓷更称上品。陆羽《茶经》比之银、雪,与“越瓷”齐名。.
查看 开皇和邢州
邯鄲郡
邯鄲郡,中國古郡名,戰國時趙國置。秦滅趙後置趙郡,不久改為邯鄲郡。西漢初年置趙國,其後多次除為邯鄲郡,郡治在邯鄲縣(縣治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城區西南趙邯鄲故城)。漢景帝五年(前152年),以原邯鄲郡北部置趙國。此後邯鄲郡之名為趙國、趙郡所取代。.
查看 开皇和邯鄲郡
邓州市
邓州市古称“邓”或“穰”,是中国河南省直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南阳市南部,总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地处南阳盆地中南部,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河南省和湖北省交界部位,东际淮海,南控荆襄,西通巴蜀,素有“三省雄关”之称,乃豫州之雄镇。邓州左襟白河,右带丹江,江汉环其前,伏牛耸其后,宛桐障其左,郧谷拱其右,江汉之上游,襄汉之藩篱,秦楚之扼塞,沃野百里,古代邓州地志将邓州描绘为天府首选之地。邓州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上郡、望郡和钜郡,是中州巨区和军事重镇。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写于邓州的花洲书院,邓州也是全球华裔“邓姓”的发源地、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今日醫術仍盛行不輟。 近年,邓州先后被授予对外开放城市、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优先发展中等城市的试点市、河南省重点扩权市和对外开放重点市。2014年1月1日,邓州市成为河南省直管市,赋予省辖市享有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邓州市的经济发展以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化纤和仓储物流等产业为主导,逐步向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前进。.
查看 开皇和邓州市
肆州
肆州,中国古代的州。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所在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宣武帝时移治九原城(今山西省忻州市)。辖境相当于今山西省淖沱河、牧马河流域。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移治广武县(今代县西南)。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改为代州。 Category:北魏的州 Category:东魏的州 Category:北齐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山西的州 Category:忻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肆州
肇庆市
肇庆市,简称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宋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因即位前為端王,端州為其「潛邸」,认为是由于端州的灵气使其登上大寶,遂改端州府为肇庆府,御赐一名“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庆”。 肇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市政府驻端州区。.
查看 开皇和肇庆市
铁勒
铁勒(--,中古漢語擬音:),又称敕勒、高车、丁零、狄历,6世紀到7世紀,亚欧大陆中部分布的突厥以外突厥语族遊牧民的总称。其中的回鶻后来建立汗国。.
查看 开皇和铁勒
铁杷县
铁杷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置,治所在今广东省湛江市西南。属合浦郡。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遂溪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广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湛江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铁杷县
蔡阳郡
蔡阳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齐置,治所在东蔡阳县、西蔡阳县(南梁并为蔡阳县,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枣阳市地。南梁以后辖境缩小。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南齐的郡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襄阳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蔡阳郡
鄞江镇
鄞江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个建制镇,位于海曙区西部,东接洞桥镇、古林镇,西连龙观乡、章水镇,北邻横街镇,南连奉化区。鄞江镇历史悠久,有“四明首镇”之称。辖区面积63.9平方公里,2007年末户籍人口为23204人。.
查看 开皇和鄞江镇
脩縣
脩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时置,治所在今河北省景县南。属信都郡。王莽时改名脩治县。东汉时复为脩县,属勃海郡。西晋时移治今景县东。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改蓨县。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河北古代县份 Category:衡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景县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脩縣
鄫州
鄫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蘭陵縣(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南兰陵镇)。大业初年省。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枣庄市、兰陵县一带。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所在氶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南旧峰县),贞观初年省。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临沂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枣庄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鄫州
鄭善果
郑善果,郑州荥泽县人,历仕北周、隋朝、唐朝。 郑善果出自荥阳郑氏北祖第三房,是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金乡文子郑道邕的孙子,北周大将军、开封县公郑诚之子。郑诚讨伐尉迟迥而死,郑善果当时年仅九岁,袭封爵位。隋文帝开皇初年,进封武德郡公。十四岁,官拜沂州刺史,又转鲁郡太守。隋炀帝时,与武威太守樊子盖在官吏考核中,并列第一,隋炀帝赏赐其黄金百两、物品千段。迁大理卿。突厥将隋炀帝围困于雁门,围解后,以功授右光禄大夫。 从隋炀帝游江都,宇文化及杀害炀帝,以其为民部尚书,跟随宇文化及等到聊城。后为窦建德所俘,押送给唐淮安王李神通。入长安后,官至太子左庶子,封荥阳郡公。未几,检校大理卿,兼任民部尚书。奉公守法,很有威名。山东被平定,为招抚大使。后历任刑部尚书。唐太宗贞观初年,官至岐州刺史,去官后,又拜江州刺史。贞观三年(629年)卒。.
查看 开皇和鄭善果
鄮县
鄮县是中国古代县名。 设置于公元前222年的秦代,时属会稽郡,辖今宁波市鄞州区部分地区、北仑区和舟山市,治所位于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改鄮县为海治县,东汉初年复鄮县县名。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并鄞、鄮、余姚、句章四县为句章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句章县立鄞州、姚州,武德八年(625年)复鄮县,治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析鄮县为慈溪、翁山(今舟山定海区)、奉化、鄮县四县,归明州管辖。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国因避梁朱茂琳讳,改鄮县为鄞县,鄮县名称始废。.
查看 开皇和鄮县
鄂州 (古代)
鄂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置,治所在江夏县(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取鄂渚为名。唐朝时曾改名为江夏郡,土贡:银、碌、赀布。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 下领七县:江夏县、永兴县、武昌县、浦圻县、唐年县、汉阳县、汊川县。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以南地区和黄石、咸宁等地。唐朝、宋朝先后为武昌军节度使、荆湖北路治。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鄂州路。.
查看 开皇和鄂州 (古代)
鄆州
郓州,隋朝、唐朝、宋朝设置的州。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设立郓州,治所在万安县(今山东省郓城县)。唐朝改治须昌县(今东平县西北)。宋朝改治须城县(今东平县)。宣和元年(1119年),郓州升格为东平府。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菏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泰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1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鄆州
重安县
重安县,中国古县名。 东汉永建三年(128年)改钟武县置,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北。后置侯国。三国时,东吴复为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入衡阳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七年又废,入衡阳县。东汉至南朝宋属零陵郡,南齐至南陈属湘东郡。唐朝初年,属衡州。 Category:东汉县份 Category:东吴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湖南古代县份 Category:衡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衡阳县.
查看 开皇和重安县
自贡市
自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南。市境东临泸州市,南接宜宾市,西邻乐山市,北界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区,沱江纵贯市境东部,于东南部与釜溪河汇合,岷江支流越溪河流经西部。总面积4,372平方公里,人口277.02万。 自贡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和“美食之府”之称,为中华民国最早建制的二十个市之一,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现已发展为一座百万城市人口的大城市。自贡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省区域中心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 自贡市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自贡市因盐而得名--自贡其实就是自流井和贡井两个著名产盐区的合称。举凡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市政,以及城市的职业构成、社会意识、政治风云、生活方式等,无不深刻地打上盐业经济的烙印。正是盐塑造了自贡这座城市。自贡盐业生产起源于东汉章帝年间,素有「千年盐都」美称,一度成为中国井矿盐的中心和最大的手工工场。自贡市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自贡因盐业的鼎盛而「富庶甲于蜀中」,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曾经为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为抗日战争中捐款额度全国最高的城市,记录于国民政府军方资料中,釜溪河北岸的石刻“还我河山”就是当年国军将领冯玉祥为自贡富商捐款之善举所题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自贡市成为三线建设中重要的化工城市。在“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视角下的城市排名”中,自贡市位列市级行政区中成长竞争力前十强的第一位。自贡市区也是罕见的天然太极城,半城青山半城楼,釜溪河绕城而过,并在代家坝和樊家坝形成了S形河床,组成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案。未来的自贡将以“太极城”为中心,将老城区、汇东新区(含南湖)、沿滩新城、东部新城连接成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
查看 开皇和自贡市
至德 (南朝陈)
至德(583年正月—586年十二月)是南朝陳政權,陳後主陈叔宝的年号,共计3年餘。 至德元年春正月壬寅,诏曰:.
查看 开皇和至德 (南朝陈)
金城郡
金城郡,中國古郡名。西漢始元六年(前81年)置。西漢末年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蘭州市、青海省西寧市、海東市一帶,屬涼州刺史部。初置時郡治在金城縣(縣治在今甘肅省蘭州市城區),後移治允吾縣(縣治在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東漢末析置西平郡。隋置蘭州總管府。唐初置蘭州,天寶中改為金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蘭州。.
查看 开皇和金城郡
金华市
金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是浙江省中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城市。.
查看 开皇和金华市
金華縣
金華縣是現浙江省金華市境內曾經存在的一個縣。.
查看 开皇和金華縣
蕭岑
蕭岑(),字智遠,梁宣帝蕭--第八子,梁明帝蕭巋之弟。初封河間王,後改封吳郡王。 蕭岑秉性簡貴,御下嚴整。梁明帝在位期间,官至太尉。天保二十四年(585年),梁明帝去世,西梁后主蕭琮即位,蕭岑因望重屬尊,頗有不法。隋文帝徵蕭岑入朝,趁机留住他,不让他返回西梁。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废除西梁政权。蕭岑后出任大將軍,封懷義郡公。 蕭岑作有诗《棹歌行》,收入《乐府诗集》卷四十、《诗纪》卷百二十一。.
查看 开皇和蕭岑
蕭珣
蕭珣(),又作萧珩,梁明帝蕭巋之子。封南海王。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将梁後主蕭琮與宗室、官吏帶往長安。 蕭珣子蕭--、蕭鈞,蕭--之子蕭嗣業,为唐朝名将,官拜鴻臚少卿、琅邪郡公。蕭鈞的孙子萧嵩是唐玄宗时的宰相,萧嵩的儿子萧华是唐肃宗时的宰相、萧衡是唐玄宗的女婿(新昌公主)。萧衡的儿子萧复是唐德宗时的宰相、萧升是唐肃宗的女婿(郜国公主)。萧升女是唐顺宗的原配萧妃。萧复的孙子萧寘是唐懿宗时的宰相,萧寘之子萧遘是唐僖宗时的宰相。蕭華的孙子蕭俛是唐穆宗时的宰相、蕭倣是唐僖宗时的宰相。唐朝的兰陵萧氏出身的宰相,除了萧懿的后人萧邺和蕭珣的弟弟萧瑀,其他全是蕭珣的直系子孙。 萧珣还有一子,为萧钧之弟,曾娶隋文帝子秦王杨俊女,后出家,法号慧铨。.
查看 开皇和蕭珣
蕭瑑
蕭瑑(),又作萧琢,梁明帝蕭巋之子。封晉陵王。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将梁後主蕭琮與宗室、官吏被帶往長安。其子蕭欽,为唐朝貝州刺史。蕭欽之子蕭昉、蕭昭。.
查看 开皇和蕭瑑
蕭瑒
蕭瑒(),字同文,梁明帝蕭巋之子。封義安王。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欲廢除西梁政权,派遣崔弘度率軍前往江陵,義興王蕭瓛、安平王蕭巖投奔陳朝,西梁後主蕭琮與其他西梁宗室、官吏被帶往長安。 入隋後,蕭瑒歷任衛尉卿、祕書監,封陶丘侯。死后赠左光禄大夫,谥简。.
查看 开皇和蕭瑒
蕭瑀
蕭瑀,字時文,南朝梁明帝蕭巋和皇后张氏之子。.
查看 开皇和蕭瑀
蕭璟
蕭璟(),梁明帝蕭巋和皇后张氏之子。封臨海王。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欲廢除西梁政权,派遣崔弘度率軍前往江陵,義興王蕭瓛、安平王蕭巖投奔陳朝,西梁後主蕭琮與其他西梁宗室、官吏被帶往長安。 入隋後,蕭璟歷任朝請大夫、尚衣奉御。唐朝时任秘书监,唐太宗曾问他在隋朝能常见到萧皇后(蕭璟的同母姐)吗,他说皇后的儿女都不常见,臣是何人,怎么能得见呢。 有子出家,法号智证。另有子萧鉴。.
查看 开皇和蕭璟
蕭瓛
蕭瓛(),字欽文,梁明帝蕭巋第三子。封義興王。 蕭瓛幼時有令譽,能屬文,特受父親寵愛。出任荊州刺史时,頗有能名。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欲取締西梁政权,崔弘度率领隋軍到達鄀州後,梁朝群臣都很恐懼,無計可出,只有蕭瓛建議南奔陳朝。蕭瓛遂與叔父安平王蕭巖投奔陳朝,被陳叔寶任命為侍中、安東將軍、吳州刺史。开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吳人推舉蕭巖為主,抵抗隋軍。隋軍總管宇文述擊敗蕭巖、蕭瓛後,將他們押往長安處死,蕭瓛時年二十一歲。.
查看 开皇和蕭瓛
蕲城郡
蕲城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蕲城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集)。属西徐州。北魏属谯州,北齐改属仁州。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为蕲县。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安徽的郡 Category:宿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蕲城郡
長城縣
長城縣為一中國古代縣名。春秋吳越爭霸時期(前514—前495年),吳王闔閭派弟夫概在今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雉城東南兩里處築城,作為夫概王邑。因城狹長,故名「長城」。.
查看 开皇和長城縣
長安縣
長安縣,中國古縣名。 漢代初年置,其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市區。隸屬於京兆尹。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唐等朝代曾定都於此。明清時期,長安縣與咸寧縣两县同城而治,為西安府府治。2002年,長安縣被撤销,设立西安市长安区。长安县之名经历两千两百年未改,西安之名是由唐宋的京兆府、元朝的安西路、奉元路而改,不是长安。.
查看 开皇和長安縣
长孙晟
長孫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人,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平原县侯长孙兕的儿子,隋右驍衛將軍、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 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书·长孙晟列传》。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查看 开皇和长孙晟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查看 开皇和长安
长安城 (高句丽)
长安城是东北亚古国高句丽最后一个首都。高句丽占领汉晋等朝在朝鲜半岛上的重镇乐浪郡后,改其名为平壤,后又改为长安城。 公元586年(隋朝开皇六年),高句丽平原王将都城由平壤城迁至长安城(今朝鲜平壤市区),直至高句丽灭亡。历时83年。 在东亚史籍中,“平壤”之名首见《魏书》高句丽传:‘魏世祖太延元年(公元435年)遣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琏(即长寿王)为都督辽海诸军事 征东将军 领护东夷中郎将 辽东郡开国公 高句丽王敖至其所居平壤城。’而同期南朝史书記載高句麗的都城還在丸都山下,可能是国内城或在其附近。後隋唐史採用北史記載認為平壤就是漢朝樂浪郡。《新唐书.高丽传》记载,“其君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汉乐浪郡也.......随山屈缭为郛,南涯水,王筑宫其左,又有国内城,汉城,号别都。”唐书攻陷高句丽长安城后,唐朝史学家认为长安城就是平壤既漢朝的樂浪郡。 Category:高句丽建筑 (朝鲜) Category:亚洲国都遗址 Category:朝鲜城池遗址 Category:平壤历史.
查看 开皇和长安城 (高句丽)
长山县 (隋朝)
長山縣,中国旧县名,治所在于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东南,亦有部分在今淄博市境。.
查看 开皇和长山县 (隋朝)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是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县份。1984年7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为3386.4平方公里,2007年户籍人口为417,681人。境内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2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约占51%。县政府驻地在龙舟坪镇。.
查看 开皇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长治市
长治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太岳山之间。南界晋城市,西邻临汾市,北接晋中市,东与河北省邯郸市及河南省安阳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3,955平方公里,人口342.04万。.
查看 开皇和长治市
长沙县
长沙县为中国湖南省所辖县份,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属长沙地级市管辖。县境北接汨罗、平江,东界浏阳,南邻株洲市和湘潭县,西面和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和天心区接壤,西北部与望城区与相连。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3.2万人(2014年),常住人口103.78万人(2014年),2014年,GDP总量为1,101亿元(折合179亿美元,购买力平价304亿国际元),人均GDP107,562元(17,510美元)2014年长沙县数据出自;政府驻地星沙街道。长沙县为极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湖南省各县(市)的首位,列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25位,也是湖南省第4大、中国第24大肉类生产大县。.
查看 开皇和长沙县
长沙市
长沙市(湘语長沙話:tsã13 sɔ33 sɿ21;普通话:Chángshā shì),古又名潭州,别称星城,因地理特色和历史缘由而有“山水洲城”、“屈贾之乡”之名,又因岳麓书院而有“'''潇湘洙泗'''”之誉。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省会,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湘浏盆地西缘,辖6市辖区、1县、2县级市。总面积11,820平方公里,主要人口为汉族,母语以新湘语长沙方言为主,浏阳市地区则通用赣语宜浏方言。 长沙有着两千多年的原址城建史,“长沙”一名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逸周书·王会》。秦代始设长沙郡,西汉时期建立长沙国,五代时期长沙为南楚都城。北宋时期设立的岳麓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留下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佳句。清末时长沙为中国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一,近代则成为了中国一大重要政治革命中心。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黄兴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口号在长沙创立华兴会,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核心人物也在此求学和开展政治运动。长沙于1937年成为抗日战争后方,迎来发展鼎盛期,但其后的“文夕大火”以及四次长沙会战摧毁了长沙的城建和经济基础,对其现代史造成了深重影响。 经过数十年恢复期,长沙于改革开放后期开始加速发展。2015年长沙设立了中国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数据显示,长沙是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GDP总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城市,多项相关人均指标亦常年位居中西部省会第一。长沙已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和新材料6大产业集群,此外还以传媒、出版为特色产业,湖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简称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影响力常年占据中国大陆省级卫视榜首。长沙有着杂交水稻育种、国内首台激光3D打印机等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设有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计算设备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2016年,长沙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 2017年11月1日,长沙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查看 开皇和长沙市
长春宫 (陕西)
长春宫是中国北周、隋朝和唐朝时的行宫。 位于陕西省大荔县东北寨子。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宇文护所筑,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年)置长春宫。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增构殿宇。唐朝同州刺史常带长春宫使。.
查看 开皇和长春宫 (陕西)
镇雄县
镇雄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昭通市下属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镇雄县
镇江市
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润州”、“京口”,建城超过3000多年。位于江苏省南部的长江南岸-苏南,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上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组成城市,往东距离上海市230公里(通过高铁一小时可以到达),往西距离南京80公里(通过高铁半小时内可以到达),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常州奔牛机场50公里。镇江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一个著名港口和商业贸易转运和转口城市。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镇江曾是江苏省的省会。镇江隔着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相望,东边与常州市相连,西边与南京市相连。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由於其豐富的軍事史,鎮江三山(京口北固山、金山寺、焦山定慧寺)是詩人家國之思的集中地。.
查看 开皇和镇江市
酒泉郡
酒泉郡,中国古郡名。.
查看 开皇和酒泉郡
苍梧县
苍梧县(邮政式拼音:Tsangwu)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广西东部,浔桂两江汇合地区,“瑶连五岭,总纳三江”,素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
查看 开皇和苍梧县
苍梧郡
蒼梧郡,中國古郡名。《漢書》載為漢武帝滅南越國而置。但傳世秦代官印中有「蒼梧侯丞」之文,可知蒼梧郡實為秦代始置。.
查看 开皇和苍梧郡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查看 开皇和苏州市
苏元朗
苏元朗是隋代道士。生卒年不详。号青霞子。曾在句曲山(今江苏茅山)学道。又于隋开皇中修道于罗浮山青霞谷。著《旨道篇》,阐明内丹修炼之法。又纂写《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宋史·艺文志》录)。倡“性命双修”为内丹修炼的核心。苏元朗的学说对后世道教有较大影响。.
查看 开皇和苏元朗
英德市
英德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北部,京广铁路线上。隶属于地级清远市,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
查看 开皇和英德市
雁門郡
雁门郡,中国古代的郡,位於今中國山西。原為樓煩領土,战国赵武灵王擊破樓煩、林胡後,佔有此地,在此設郡。 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今山西省右玉县南)。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等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自治区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东南),三国魏移治广武县(今代县西)。 隋朝开皇初年,废雁门郡。大业初改代州为雁门郡,治所在雁门县(即今代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代州,天宝初又改为雁门郡,乾元初又复改为代州。 Category:赵国的郡 Category:秦朝的郡 Category:汉朝的郡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西晋的郡 Category:五胡十六国的郡 Category: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山西的郡 Category:朔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忻州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雁門郡
雲南郡
雲南郡,中国古代的郡。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南中,分建宁郡、越巂郡、永昌郡三郡之地设置云南郡,郡治云南县(今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辖云南(今祥云县、弥渡县)、蜻蛉(今永仁县及大姚县北)、弄栋(今大姚县南及姚安县)、姑复(今华坪县)、遂久(今永胜县、丽江市)、邪龙(今巍山县、漾濞县、南涧县)、叶榆(今大理市、剑川县、洱源县、鹤庆县)7县,属庲降都督。 西晋改庲降都督地为宁州。泰始六年(270年),云南郡增设两县:云平县、永宁县。永嘉五年(310年),分云南郡叶榆县设东河阳郡。建始年间,分云南郡蜻蛉,弄栋二县属兴宁郡,云南郡领云南、东姑复、西姑复、云平、邪龙5县。咸和八年(333年),成汉李雄占据宁州,设立建宁国。建元元年(343年),成汉设汉州,云南郡先后属建宁国、汉州。 东晋爨氏自袭宁州刺史,晋末南北朝云南郡属爨西之地。隋朝开皇初年,爨氏降隋,开皇三年(583年),废云南郡,设南宁州总管府。 Category:蜀汉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云南的郡.
查看 开皇和雲南郡
零陵区
零陵区是中国湖南省永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2003年总人口58万人,2014年GDP为179.8亿元,工业增加值59.1亿元。 1995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和原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和芝山区、冷水滩区。 以原永州市为芝山区的行政区域。2004年,芝山区更名为零陵区。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城始建公元前124年,至今(2010年)已有2134年。其建城历史在湖南仅次于长沙。“零陵”作为县级区域名称,从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泉陵县为零陵县至1984年,前后沿用了1395年。 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描绘西汉初年长沙国的《驻军图》记载零陵有九支驻军布防,是长沙国南境的重要军事防地。 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为其境内主要山脉,地理上处于北纬24°39'至26°51′间,东经110°06′至112°21′之间,南北相距最长处245公里,东西相间最宽处144公里,总面积1,959.11平方公里。.
查看 开皇和零陵区
雅安市
雅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西。市境东邻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南界凉山州,西接甘孜州,北临阿坝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大相岭区,青衣江横贯中部并流经城区,南部有大渡河。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154.68万。雅安因其地多雨,素有“雨城”之称,亦是四川省主要的大熊猫栖息地。雅安曾是西康省省会,位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境内有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及“民族走廊”之称。.
查看 开皇和雅安市
雉阳郡
雉阳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置,治所在北雉县(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属蒙州。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南召县地。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南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南召县.
查看 开皇和雉阳郡
通川县 (隋朝)
通川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石城县置,治所在今四川省达州市,为通川郡治。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废。.
查看 开皇和通川县 (隋朝)
通川郡 (西魏)
通川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置,治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属宜州。辖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铜川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通川郡 (西魏)
通泉县 (隋朝)
通泉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三年(593年)改通井县置,治所在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属新城郡。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遂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射洪县.
查看 开皇和通泉县 (隋朝)
逍遥郡
逍遥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陈置,治所在豪静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南)。辖境即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南一带。属静州。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贺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昭平县.
查看 开皇和逍遥郡
逢山县
逢山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改临朐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朐县,属北海郡。大业二年(606年)复为临朐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临朐县.
查看 开皇和逢山县
耿州
耿州,中国古代的州。 东魏设置南汾州,北周改为汾州,北齐为西汾州。北周灭齐后,置总管府。隋朝开皇四年(584年),府废,十六年(596年)改为耿州,后复为汾州。唐朝时改为慈州。北宋时,曾废慈州,后再置慈州,辖境缩小。金朝天德三年(1151年)改慈州置耿州,治所在吉乡县(今山西省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乡宁、吉县等县地。明昌元年(1190年)改为吉州。.
查看 开皇和耿州
虞州
虞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安邑县(即今山西省运城市东北安邑)。大业初年省。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安邑郡复置,仍治安邑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永济、运城、夏县等市县地。贞观十七年(643年)又省。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山西的州 Category:运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4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虞州
虢州
虢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三年(583年)改东义州置,治所在卢氏县(今河南省卢氏县)。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贞观中移治弘农县(宋改名虢略县,今河南省灵宝市)。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弘农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虢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西部灵宝、栾川以西、伏牛山以北地。宋朝后略缩。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废入陕州。产澄泥砚,唐代列为第一。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河南的州 Category:三门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3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1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虢州
陳留郡
陳留郡,中国古郡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一帶。西漢始置,隋初廢。 陳留郡原為濟川郡。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濟川郡移治陳留縣(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東南陳留城),故改名為陳留郡。屬兗州刺史部。漢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以陳留郡為濟陽國,封皇子康為濟陽王。建昭五年(前34年),徙濟陽王為山陽王,國除為陳留郡。又得河南郡酸棗縣。漢成帝元延、綏和之際,陳留郡領17縣:陳留、小黃、成安、寧陵、雍丘、酸棗、東昏、襄邑、外黃、封丘、長羅、尉氏、傿、長垣、平丘、濟陽、浚儀。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民權縣、寧陵縣以西,開封市、尉氏縣以東,延津縣、長垣縣以南,杞縣、睢縣以北之地。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296284戶,1509050人。東漢前期,省成安、長羅二縣。章帝時,以梁郡甾縣來屬,更名為考城縣。建初四年(79年),以傿縣、寧陵縣屬梁國,以長垣縣屬濟陰國。後又以長垣縣還屬陳留。漢和帝永元十一年(99年),置己吾縣。其後,以陳國之圉、扶溝二縣屬陳留。 西晉受曹魏禅让后,封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陈留王,置陳留國,移治小黃縣(今祥符區東北),陳留縣併入小黃。南朝宋時復為郡。北魏移治浚儀縣(今祥符區西北),轄境為今開封、封丘縣一帶。隋開皇中廢。唐置汴州。.
查看 开皇和陳留郡
陳郡
陳郡,中國古郡名,或為楚郡、陳國、淮陽國、淮陽郡。其中心地區在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帶。.
查看 开皇和陳郡
陶城县
陶城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5年)置,治所在今河南省临颍县东,属许州。大业初改名(氵隐)强。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漯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陶城县
陈叔文
叔文,字子才,南陈高宗宣帝陈顼第12子,母袁昭容,封晋熙王。 陈叔文性情轻险,好虚荣,颇涉书史。太建七年(575年),立为晋熙王,后为侍中、散骑常侍、宣惠将军,置佐史。进号轻车将军、扬州刺史。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授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二年(584年),迁信威将军、督湘、衡、武、桂四州诸军事、湘州刺史。祯明二年(588年),秩满,征为侍中、宣毅将军,佐史如故。 隋军渡江,破台城,隋朝汉东道行军元帅秦王杨俊至汉口。陈叔文从湘州还朝,至巴州,率巴州刺史毕宝等请降隋朝,致书秦王:“窃以天无二日,晦明之序不差,土无二王,尊卑之位乃别。今车书混壹,文轨大同,敢披丹款,申其屈膝。”秦王杨俊遣行军吏部柳庄与元帅府僚属等到巴州迎劳陈叔文。陈叔文于是和毕宝、荆州刺史陈纪及文武将吏赴汉口,秦王厚待他们,在宾馆安置。隋开皇九年(589年)三月,隋军凯旋,隋文帝到温汤慰劳,陈叔文与陈纪、周罗睺、荀法尚等在路上见隋文帝。数日后,陈叔文从后主陈叔宝及诸王侯将相和陈朝的乘舆、服御、天文图籍等,并以次行列,以铁骑围之,随晋王杨广、秦王杨俊等献凯而入,列于庙庭。第2天,隋文帝坐再广阳门观,陈叔文从陈后主至朝堂南。隋文帝使内史令李德林宣旨,责陈朝君臣不能互相协助,致使丧亡。后主和他的大臣惭惧拜伏,莫能仰视,独陈叔文欣然自得。16天后,陈叔文上表:“昔在巴州,已先送款,乞知此情,望异常例。”隋文帝虽嫌他不忠,但为了怀柔江表,乃授陈叔文开府,拜宜州刺史。.
查看 开皇和陈叔文
陈后主
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南北朝时期陈朝末代皇帝(第五代,582年—589年在位),史稱「後主」,在位7年,年号至德、祯明。.
查看 开皇和陈后主
陈茂墓
茂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卓里乡陈平村东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04年6月10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墓葬。 陈茂,河东猗氏人(今山西临猗县人),字延茂,早年家世寒微,后在北周隋国公杨坚的幕府中任僚佐。杨坚称帝后,拜给事黄门侍郎,封魏城县男,在官十余年,转为行军元帅长孙览司马,又为蜀王杨秀王府长史、太仆卿、判黄门侍郎、上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等官,进爵为魏城县伯。开皇十八年(599年)卒。.
查看 开皇和陈茂墓
陵川县
陵川县是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751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为23万人,同比2000年人口减少7.37%。.
查看 开皇和陵川县
虔州
虔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因虔化水得名(《元和郡县志》)。治所在赣县(今江西省赣州市)。大业初改为南康郡。唐初复为虔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赣州、石城、宁都、兴国、上犹、崇义等市县以南地区。北宋初分西部置南安军,辖境缩小。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名赣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江西的州 Category:赣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5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虔州
虔化县
虔化县,中国古县名。 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年)分宁都县置,治所在今江西省宁都县西。属南康郡。隋朝初年废入宁都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宁都县复置,治所在今江西省宁都县。属虔州。唐朝时仍属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复名宁都县。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江西古代县份 Category:赣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宁都县 Category:46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5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虔化县
抚州市
抚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南接赣州市。总人口400万。基本上为江右民系,通用抚州赣语。.
查看 开皇和抚州市
报国寺 (乐至)
乐至报国寺,位于四川乐至东北的金龟山,现任住持昌臻法师。.
查看 开皇和报国寺 (乐至)
柳城郡
柳城郡,古代中国的一个郡。相当于今遼寧省西部,隋唐时期营州的改称。.
查看 开皇和柳城郡
柴桑县
柴桑县,中国古县名。 因柴桑山得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属豫章郡。东汉仍属豫章郡,东汉末年,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诸葛亮至柴桑与孙权共谋抵抗,即此。三国吴属江夏郡。晋以后历为潯阳郡、江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潯阳县。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东吴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江西古代县份 Category:九江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柴桑县
柴桑区
柴桑区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查看 开皇和柴桑区
柘城县
柘城县位于中国河南省东部,隶属于商丘市。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总人口92.8万人。.
查看 开皇和柘城县
柔刚县
柔刚县,中国古县名。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以县东柔刚山得名。治所在今四川省遂宁市西南安居区。属安居郡。隋朝开皇十三年(593年),改置安居县。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遂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安居区.
查看 开皇和柔刚县
枞阳县
阳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是铜陵市下辖的一个县。境内有名胜浮山,林壑幽静。.
查看 开皇和枞阳县
恩阳县 (隋朝)
恩阳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义阳县置,治所在今四川省巴中市西南恩阳。属清化郡。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复置。元朝至元二十年(1288年)又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恩阳县 (隋朝)
恩洽县
恩洽县,古县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查看 开皇和恩洽县
恒香郡
恒香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周时设置,治所在常芳县(今甘肃省迭部县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白龙江上游地区。隋朝开皇(581年—600年)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甘肃的郡 Category:甘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恒香郡
恒阳县
恒阳县,古县名。隋开皇七年(587年)改石邑县置,治今河北省曲阳县。属博陵郡。唐初属定州,元和十五年(820年)改名为曲阳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河北古代县份 Category:保定历史 Category:曲阳县.
查看 开皇和恒阳县
李娥姿
李娥姿(),北周宣帝宇文赟、汉王宇文赞生母。.
查看 开皇和李娥姿
李端 (唐朝)
李端,字藥王,隋唐时期京兆三原人。其祖父李崇義為後魏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爵位,故此李端以長子身份襲其爵位。父李詮,為隋趙郡守。其弟為唐代開國功臣李靖。由於李氏家族虔信佛教,兄弟取名皆出自佛教中的藥王佛和藥師佛(李靖,字藥師)。 《隋書》列傳記載,開皇二十年(600),突厥達頭可汗來犯,文帝命晉王楊廣和楊素出征靈武(今寧夏靈武),又命漢王楊諒和河州刺史史萬歲出征馬邑(今山西朔縣),李藥王、柱國張定和、楊義臣等隨史萬歲率領出塞,至大斤山(今內蒙古大青山)與敵相遇,達頭聞風而逃。李藥王因功授大將軍。 《北史》又記載,隨仁壽元年(601),突厥又來犯塞,隋帝命李藥王隨代州總管韓洪(韓擒虎之弟)、蔚州刺史劉隆領步騎一萬鎮守恆安,可是不敵突厥十萬大軍,將士多死。事後被免官除爵。 入唐後,官至梓州刺史,卒後復贈永康縣公。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李药王有二子:李脩志、李脩行。李脩志之子李元慎,唐洺州刺史。 L D L李.
查看 开皇和李端 (唐朝)
李纲 (新昌县公)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县(今河北省景县)人,隋朝、唐朝大臣。.
查看 开皇和李纲 (新昌县公)
李遠 (北朝)
李遠,字万岁,北周大臣。 李贤之弟。少年时涉猎书传。北魏末年,率领乡人攻击敕勒胡琮起义,以长城郡守随同尔朱天光西伐,得到宇文泰的亲遇,从征窦泰、收复弘农,战于沙苑,任原州刺史,河东郡守,封阳平郡公。劝课农桑,兼修武备。官至尚书左仆射,宇文觉即位,为柱国大将军,因为其子李植密谋反对宇文护。事发宇文护乃害植,并逼李远自杀。其子李叔谐、李叔谦、李叔让亦死。余子以年幼得免。 武帝宇文邕亲政,下诏赠本官,加陕熊等十五州诸军事、陕州刺史。谥号忠,隋朝开皇初年,追赠上柱国、黎国公,改谥怀。.
查看 开皇和李遠 (北朝)
杨暕
杨暕()是隋煬帝杨广和蕭-后-的次子,元德太子昭同母弟。字世朏,小字阿孩,生于隋文帝开皇五年,封齊王。 杨暕容貌非常俊美,史書稱:“美容仪,疎眉目”,自幼受父親楊廣、祖父隋文帝杨坚所喜愛。开皇年間,文帝立他为豫章王,邑千戶。长大后,精通經史,而且马上功夫了得,史书说“尤工骑射”。初為內史令,仁壽年間拜為揚州總管沿淮以南諸軍事。《隋書》列傳第二十四 杨广当了皇帝後,封杨暕为齐王,增邑四千户。暕在大業初年任豫州牧,後轉雍州牧,又轉任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大業二年太子楊昭去世,楊暕一度被視為繼任儲君的熱門人選,大业六年春正月,有盗数十人入建国门夺卫士兵器作乱,被杨暕遇到,杨暕将他们斩杀。可是杨暕「頗驕恣,暱近小人,所行多不法」,更因事招來煬帝不滿。後來御史韋德裕彈劾楊暕,煬帝命令甲士千餘人大舉搜查楊暕府第,揭發了暕一些不良的行為,炀帝甚至对侍臣说“朕唯有暕一子(炀帝另一子杨杲年幼),不然就处决暴尸以明国法。”暕此後「恩寵日衰」,虽然仍为京尹,却不得参政。炀帝给杨暕的左右都是老弱。 宇文化及在618年弑逆煬帝時,杨暕及其兩個兒子也遇害。初,化及犯蹕,煬帝問作亂者是誰:「得非阿孩邪?」楊暕死時,也還以為父皇派人來殺自己,說:「詔使且緩,兒不負國家。」父子相忌刻如此。有遗腹子杨政道,隋朝末年與祖母蕭--逃到東突厥。.
查看 开皇和杨暕
杨文思
杨文思(),字溫才,弘農華陰(治今陝西華陰)人。 越国公楊素之從叔。父楊寬,曾任過西魏左僕射、北周小冢宰。魏恭帝二年(555年),杨文思十一歲時,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又以父功,封新豐縣子,食邑五百戶。保定二年(562年),改封宜阳县开国公,邑一千戶。天和元年(566年),赵王宇文招任益州总管,杨文思在其属下担任武都(今甘肃武都)太守,天和七年(572年),平定十姓獠反叛,同年改任翼州(在四川茂县)刺史事。四年,西山党项左封羌叛乱,文思率州兵讨平之。五年,资中武康獠、六年隆山郡生獠及东山獠发动叛乱,文思并破之。建德四年(575年),随陈王宇文纯攻打北齐河阴城,又从北周武帝攻占晋州,以勋进授上仪同三司,改封永宁县开国公,增邑至千户。建德六年(577年),寿阳人刘叔仁作乱,从清河公宇文神举讨之,战于砖井驿,在阵生擒刘叔仁。同年又另从王谊破贼于鲤鱼栅。宣政元年(578年),任检校朔州刺史。其后累以军功,迁果毅左旅下大夫。大象二年(580年),楊堅任丞相時,楊文思曾隨韋孝寬出兵出擊尉遲迥,尉遲迥属下大将于勇、李俊攻懷州(今河南沁陽),文思与行军总管宇文述將之擊退。在武陟破尉迟惇,平鄴城,皆有功,进授上大将军,改封洛川县开国公。大定元年(581年),授隆州刺史。隋文帝開皇元年,進爵正平郡公,加邑二千戶。十四年(594年),任魏州刺史,甚有惠政,及去职,吏民思之,为其立碑颂德。十八年(598年),授幽州道行军总管,十九年(599年),授燕州道行军总管。仁寿三年(603年),授冀州刺史。隋炀帝嗣位,大业二年(606年),拜为民部尚书。三年九月,转纳言,改右光禄大夫,赏赐洛阳宅第。六年,随隋炀帝游幸江都宫,以足疾不堪趋奏,复授民部尚书,加位左光禄大夫。大业七年正月十六日(611年3月5日),卒于江都,年七十,谥曰定。.
查看 开皇和杨文思
杭州市
杭州市,简称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浙江省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下辖10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总面积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其中市区824.1万。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积达到34,585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经达到2,152.1万人。根据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2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圈在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圈、广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并被《福布斯》多次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前进。 相传当年大禹在这里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一说“禹航”只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隋朝取余杭县之“杭”字,改该县所在的钱唐郡为杭州,此名辗转沿用至今。杭州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于此;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辖史。古时曾称“临安”(南宋)、“钱塘”、“武林”等。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内有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主办了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亚洲运动会也将在杭州举办。.
查看 开皇和杭州市
東官郡
东官郡,中国古代的郡。辖区包括今广东省东部和福建省部分地区。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晋成帝将南海郡一分为二,分出东官郡,郡治在目前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管辖八县:宝安县、安怀县、兴宁县、海丰县、海阳县、绥安县、海宁县、潮阳县。於舊司鹽都尉壘的基礎上加築郡城,原司鹽都尉何志轉職為第一任東官郡太守。义熙九年(413年),东官郡东部的海阳县、绥安县、海宁县、潮阳县及從海阳割出的义招县等五县分为义安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东官郡东部分出梁化郡,治所怀安县在今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境内,辖怀安、欣乐两县。天监六年(507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 南陈祯明二年(588年),复改东莞郡为东官郡。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合并梁化郡、义安郡、始兴郡、东官郡置循州。.
查看 开皇和東官郡
東遷縣
東遷縣是歷史上南太湖地區的一個古縣名,是南浔区的前身,東西約100里、南北約120里。管轄範圍主要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含今吳興區織里鎮)和江蘇省吳江市平望老運河以南地區。.
查看 开皇和東遷縣
東萊郡
東萊郡,中國古郡名。漢景帝時分膠東國而置,其地在今山東烟台、威海一帶。東漢時治所為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屬青州。曹魏時移治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劉宋移治曲城縣。北魏時復治掖縣。隋、唐時改東萊郡為萊州。.
查看 开皇和東萊郡
東郡
東郡,中國古郡名。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攻取魏國北部地置。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封皇子劉恢為梁王,置梁國,領碭郡、東郡。呂-后-七年(前181年),徙梁王恢為趙王,徙呂王產為梁王,改梁國為呂國。漢文帝元年(前179年),梁國除為碭郡、東郡。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東郡領二十二縣:濮陽、觀、聊城、頓丘、發干、-范-、茌平、東武陽、博平、黎、清、東阿、離狐、臨邑、利苗、須昌、壽良、樂昌、陽平、白馬、南燕、廩丘。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濮陽市與山東省聊城市一帶,郡治在濮陽(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都尉治所在東阿,屬兖州刺史部。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東郡有401297戶,1659028人。王莽改東郡為治亭。 東漢以後轄境縮小。西晋改为濮阳国,北魏時复置,移治滑臺。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改為兖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兖州為東郡,治白馬縣。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為滑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靈昌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滑州。.
查看 开皇和東郡
東揚州
東揚州,中国古代的州。 南北朝萧梁在今浙江绍兴設置東揚州東揚州领会稽郡,会稽、山陰、永興、上虞、始寧、句章、余姚、諸暨、鄞县、鄮县、剡县11县,南陳一度废止,后再設置。589年(開皇9年),隋朝灭陳朝,東揚州改为吴州。605年(大業元年)改为越州。607年(大業3年)改称会稽郡。 D D D.
查看 开皇和東揚州
東海郡
東海郡,一名郯郡、東晦郡,中國古郡名。 秦代始置,郡治在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漢時其轄境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與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天长市一帶,屬徐州刺史部。東漢、三國魏置東海國。西晉復置郡。南北朝時為雙方爭奪之地。東魏置海州。隋初廢,大業中復置郡,治朐山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海州為東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海州。.
查看 开皇和東海郡
杜淹
杜淹(),字執禮,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太宗时的宰相,杜如晦的叔父。.
查看 开皇和杜淹
桐城市
桐城市位于中國安徽省中部偏南,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1996年撤县设市。现辖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面积1571平方千米,全市户籍人口75.46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66.45万人。邮政编码:231400;电话区号:0556;车牌代码:皖H;行政区划代码:340881。 桐城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清朝著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即产生于此。.
查看 开皇和桐城市
桐柏县
桐柏县在中国河南省南部,是南阳市下属的一个县。為宛西咽喉,中共革命老區,風景雄奇秀美。.
查看 开皇和桐柏县
桃城区
桃城区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查看 开皇和桃城区
桃林县
桃林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北老城。先后属豫州、河南郡。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名灵宝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三门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灵宝市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4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桃林县
桑泉县
桑泉县,中国古县名。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猗氏县置。治所在今山西省临猗县南,属汾阴郡。北周明帝时复为猗氏县。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猗氏县置,治所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临晋镇,属蒲州。因县东北有桑泉故城,故名。唐朝时曾为蒲州治所。天宝十三载(754年)改为临晋县。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山西古代县份 Category:运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临猗县 Category:55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5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桑泉县
桂岭县
桂岭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兴安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北桂岭镇。以境内桂岭为名。属连州。元末并入临贺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广西古代县份 Category:贺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八步区.
查看 开皇和桂岭县
桂平县
桂平县,中国古旧县名。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属郁林郡。唐朝时,为浔州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皇化县废入桂平县。嘉祐(1056年—1063年)年间,移治平地(今桂平镇)。元朝时,为浔州路治,明、清为浔州府治。1912年废,次年复置。1994年撤销,改设桂平市。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廣西省縣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县份 Category:贵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桂平市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9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桂平县
桂平郡
桂平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當時為桂平縣)。辖境即相当今桂平市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將其屬縣分劃入鬱林郡和永平郡 。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贵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桂平市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桂平郡
桂阳县
桂阳县位于中国湖南省东南部,为郴州市辖县。县境为湖南多金属矿区,也是中国重要烤烟生产县份和重点产烟基地之一。桂阳位于春陵水上游,骑田岭西北侧,为郴州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县域总面积2,973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各县市的第14位;全县常住人口695,918人(2010普查),居全省第33位;年末户籍人口86.56万人(2011)。2011年,桂阳县GDP总量200.02亿元,占湖南全省GDP的1.02%,占郴州市域GDP总量的14.86%;人均GDP为28,689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655元2011年桂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出自《》,比较数据出自湖南省和郴州市年度统计公报,2011年湖南省和郴州市GDP总量分别为19,635亿元和1,346亿元。人均GDP基于年中人口(年平均常住人口)推算:上年末常住人口69.69万人、本年末69.75万人,2011年年平均常住人口为69.72万人。。.
查看 开皇和桂阳县
桓道县
桓道县,中国古县名。 北魏时改豲道县置,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属南安郡,太和十年(486年),南安郡改名南安阳郡,郡治在桓道县。隋朝开皇初年,改武阳县。 Category:北魏县份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甘肃古代县份 Category:定西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陇西县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桓道县
梁宁郡
梁宁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普通年间置,治所在新阳县(西魏改名角陵县,在今湖北省京山县)。属新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省京山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荆门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京山县.
查看 开皇和梁宁郡
梁寿郡
梁寿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龙平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属静州。辖境即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一带。梁壽郡和静慰郡同治一地(龙平县,今广西昭平县),号称梁壽靜慰二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南陈后废。.
查看 开皇和梁寿郡
梁乐郡
梁乐郡,中国古代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乐县(今广东省阳山县南)。属南合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山、怀集等县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清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肇庆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梁乐郡
梁德郡
梁德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德县(今广东省信宜市东北),属高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信宜市一带。隋朝开皇时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茂名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信宜市.
查看 开皇和梁德郡
梁信郡
梁信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信县(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南贺江口),属成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封开县一带。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肇庆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梁信郡
梁化郡 (广西)
梁化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梁大同八年(542年),以长安县地置梁化郡,同时改长安县为梁化县。梁化郡的辖区为今鹿寨县(属柳州市)、永福县(属桂林市)、荔浦县(属桂林市)的全境。隋朝开皇中,梁化郡废。开皇十八年(598年),梁化县改为纯化县。大业二十二年(606年),废纯化县入始安县。.
查看 开皇和梁化郡 (广西)
梁郡 (南齐)
梁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齐改南梁郡置,辖境约相当今安徽省寿县部分地。属豫州。北魏属扬州。梁属南豫州。南陈复属豫州。北周时又属扬州。治所在今安徽省寿县。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南齐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安徽的郡 Category:六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寿县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梁郡 (南齐)
梁泰郡
梁泰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泰县(今广东省鹤山市西北),属高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鹤山市一带。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江门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鹤山市.
查看 开皇和梁泰郡
梓州
梓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末年,改新州置,治所在昌城县(大业初年改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因梓潼水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三台、盐亭、射洪等县地。大业初改为新城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梓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梓州。辖境扩大至今中江县。北宋时,为梓州路治。重和元年(1118年)升为潼川府。州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冲要”(《元和郡县志》)。唐朝乾元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常为东川节度使治。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遂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德阳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梓州
梓潼郡 (东汉)
梓潼郡,中国东汉时设置的郡。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析广汉郡置,治所在梓潼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元、青川、剑阁、梓潼、江油、绵阳和陕西省宁强等市县地。西晋永嘉后与巴西郡同城而治,治所在涪县(今四川省绵阳市东),合称巴西、梓潼二郡。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蜀汉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广元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21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梓潼郡 (东汉)
棣州
棣州,中国古代的州。在今山东省境。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置,治所在阳信县(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大业二年(606年)改沧州,次年改为渤海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棣州,寻废;贞观十七年(643年)又置。治所在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五代后梁南移十余里,北宋大中祥符中移今惠民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阳信、惠民、商河等县地。唐朝时,属河南道。北宋时,属河北东路。金朝时,属山东东路。元朝时,属济南路。明朝洪武初年,棣州和厌次县俱废除,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州,改名为乐安州。宣德时,又改为武定州。.
查看 开皇和棣州
楚州 (隋朝)
楚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在今江苏省境。 开皇元年(581年)置。治所在寿张县(后改淮阴县,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西南),十二年移治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大业初年,废楚州,淮阴县属江都郡。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臧君相占据江都郡的山阳县和安宜县地,号东楚州。唐朝武德四年(621年),臧君相投降唐朝,因此在八年(625年)更名楚州,仍治山阳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淮河以南,盱眙县以东,宝应县、盐城市以北地区。天宝、至德时曾改为淮阴郡。土贡:赀布、纻布。户二万六千六十二,口十五万三千。下领四县:山阳县、盐城县、宝应县、淮阴县。 北宋属淮南东路。辖境略有缩小。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为淮安军。.
查看 开皇和楚州 (隋朝)
楊俊
楊俊(),小字阿祗,隋文帝第三子,母獨孤皇后。.
查看 开皇和楊俊
楊忠 (北朝)
楊忠(),隋文帝楊堅之父,魏恭帝时赐姓為普六茹。楊忠在西魏時乃權臣之一,他本是北魏六鎮軍人,被封為十二大將軍,封隨國公。.
查看 开皇和楊忠 (北朝)
楊素
楊素(),字處道,弘農華陰人,北周、隋朝軍事家、詩人。爵封越国公,谥景武。其祖杨暄在北魏是中等官员(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杨-旉-是北周开国功臣(汾州刺史)。.
查看 开皇和楊素
楊瓚
楊瓚(),字恒生,一名慧。中國隋朝皇族,為隋文帝同母弟。 楊瓚在北周時因爲其父楊忠的軍功而得封竟陵郡公,並尚北周武帝妹順陽公主,後進封邵國公。隋書稱楊瓚「貴公子,又尚公主,美姿儀,好書愛士,甚有令名於當世,時人號曰楊三郎。」史載楊瓚於隋文帝稱帝前害怕其篡位未成而株連同宗,因此曾數次陰謀圖害隋文帝。 隋文帝受禪後於開皇元年(581年)二月辛未封楊瓚為滕王。後拜為雍州牧。未幾緣事罷官,以滕王就第閒居。開皇十一年(591年),楊瓚在栗園伴隨隋文帝時暴薨,時年四十二。人们传言他是被鸩杀的。.
查看 开皇和楊瓚
楊諒
楊諒(),字德章,一名傑,隋文帝楊堅第五子,母独孤皇后。因不滿隋煬帝楊廣,起兵造反,被楊素率兵擊敗,被囚至死。.
查看 开皇和楊諒
榆次縣城
榆次縣城是位於山西省中部的原榆次縣的縣城,由縣城和南門外的郭城組成。1949年以后,城牆被逐步拆除,僅余幾段土墻。2000年榆次老城大規模旅遊開發拆遷之後,城池街巷已幾乎不見。.
查看 开皇和榆次縣城
樊叔略
樊叔略(),陈留县(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西魏、北周、隋朝官员。.
查看 开皇和樊叔略
横县
横县(邮政式拼音:Henghsien)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郁江横贯,具有2100多年历史。横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东经108°48’~109°37’,北纬22°08’~23°30’之间。.
查看 开皇和横县
樂平郡
樂平郡,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的郡。 东汉末年分上党郡设置樂平郡,治所在沾县(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包括今山西省阳泉市、昔阳县、平定县、和顺县等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除乐平郡。孝昌年间恢复,改沾县为樂平县。隋朝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废除郡一级,将樂平郡并入辽州。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西晋的郡 Category:五胡十六国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山西的郡 Category:晋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阳泉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樂平郡
檀州 (隋朝)
檀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北魏时,置安乐郡。隋朝开皇废,属幽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幽州地置,治所在燕乐县(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唐朝时,移治密云县(即今北京市密云县)。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密云县一带。天宝元年(742年),改密云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檀州。五代后晋时,地割入契丹(辽朝)。辽朝加武威军军号。下辖两县:密云县、行唐县。1123年,金朝以契丹山前六州归北宋,此为其中之一。旋又入金。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为密云县。.
查看 开皇和檀州 (隋朝)
正宁县
正宁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东北部,是庆阳市东南部的一个县。 位于东经107°56′-108°38′,北纬35°14′—35°36′。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陕西省黄陵县,南边旬邑县,西南边彬县,西边长武县,北边宁县。 面积132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3万;邮政编码745300,县政府驻山河镇。.
查看 开皇和正宁县
武威郡
武威郡,中國古郡名,漢朝時設置,為河西四郡之一。位於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武威市。.
查看 开皇和武威郡
武媚娘
武媚娘是隋、唐时歌曲名。《乐府诗集《》【舞媚娘三首】陈·后主《乐苑》曰:“《舞媚娘》《大舞媚娘》,并羽调曲也。《唐书》曰:‘高宗永徽末,天下歌《舞媚娘》。未几,立武氏为皇后。’按陈后主已有此歌,则永徽所歌,盖旧曲云。”》载《舞媚娘三首》,为陈后主所作。《舞媚娘》《大舞媚娘》,并羽调曲。隋开皇(581年至600年)末年,太子杨勇举办宴席。左庶子唐令则自请演奏琵琶,又歌《武媚娘》之曲。因此被太子洗马李纲指责,同时李纲认为是此曲是“淫声”。 女皇帝武曌,初为唐太宗才人时,由太宗赐号武媚。其后,武氏又成为唐高宗的昭仪。永徽年间(650年至655年),天下的百姓歌《武媚娘》,不久武昭仪被立为皇后。 史书对武曌的原名没有记载,后世的文艺作品中多以武媚娘为其原名。但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直有避讳的传统,对长者或尊者直呼其名是一种不敬的行为。如武媚娘曾是武曌的原名,迦叶志忠在给其子中宗的上表中,则不应直接提及“武媚娘”。.
查看 开皇和武媚娘
武都郡
武都郡,中國古郡名。.
查看 开皇和武都郡
歙州
歙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改新安郡为歙州。原属新安郡的歙县、黟县、遂安县废。治所在海宁县(今安徽省休宁县东万安)。开皇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黟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仁寿中,复置遂安县,属睦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十三年(617年),移治歙县(今安徽省歙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歙县、绩溪、黟县、休宁、祁门等县和黄山市部分地及江西省婺源县地。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歙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徽州。隋末汪华、唐方清、宋方腊皆曾起义于此。.
查看 开皇和歙州
殷城县
殷城县,中国古县名。 隋开皇四年(584年)改侨苞信县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商城县西。属光州。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属义州。贞观元年(627年),义州废,仍属光州(弋阳郡)。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为避太祖父赵弘殷讳,改名商城县。.
查看 开皇和殷城县
殷州 (隋朝)
殷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获嘉县(今河南省新乡市西南)。辖境约今河南省获嘉县一带。大业初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获嘉县,下辖获嘉县、修武县、武陟县、新乡县、共城县、博望县(今河南省辉县市薄壁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获嘉、修武、武陟等县。贞观元年(627年)又废。获嘉县、修武县、武陟县改属怀州,新乡县、共城县、博望县改属卫州。.
查看 开皇和殷州 (隋朝)
段文振
段文振(),字元起,北海郡期原县(今山東益都)人。北周、隋朝武将。.
查看 开皇和段文振
永丰仓
永丰仓,隋唐时华州的著名粮仓。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在华州华阴县东北渭水岸南的广通渠口设置广通仓,同时设置的有卫州黎阳仓,洛州河阳仓,陕州常平仓。隋炀帝大业初年改名永丰仓。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攻占永丰仓,开仓放粮。后来渭河河道南移,永丰仓址被隔在渭北今陕西省大荔县境内。.
查看 开皇和永丰仓
永平郡
永平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置,治所在安沂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藤县等市县一带。南朝齐时移郡治夫宁县(今藤县东北、北流江东岸)。隋朝开皇初年废。大业初年,复改藤州为永平郡,治所在永平县(今藤县东北、北流江东岸)。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藤州。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岑溪市 Category:藤县.
查看 开皇和永平郡
永康市
永康市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中部。三国吴时置永康县,1992年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金华市管辖。由于五金产业民营经济活跃,有“五金之都”之称,现为中国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 同时,永康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
查看 开皇和永康市
永都郡
永都郡,中国古代的郡。北周改武都郡置,治所在将利县(今甘肃省陇南市东南)。辖境约当今陇南市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查看 开皇和永都郡
江夏县
江夏縣,中国旧县名。管辖范围包含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的青山区、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
查看 开皇和江夏县
江阴郡
江阴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太平二年(557年)置,治所在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属南徐州。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江阴市一带。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苏的郡 Category:无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江阴市.
查看 开皇和江阴郡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查看 开皇和江苏省
江永县
江永县位于中国湖南省南部,是永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江永县
江津区
-- 江津区是中国重庆市下辖的一个近郊市辖区,位于重庆二环西南部。旧为四川省江津地区的和重庆市辖下的江津市。重庆西南长江之滨上,是三峡库区尾端。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因长江在其境内环鼎山绕了一个「--」字形的大弯,故江津老城区又名几江。江津区北靠九龙坡区、大渡口区、璧山区,东邻巴南区、綦江区,西接永川区。境内水陆交通便捷,是西南地区一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全区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总人口150万。预计到2020年,形成100平方公里城区和100万城市人口。.
查看 开皇和江津区
江总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东)人,南朝陈大臣、诗人。 江总从小喜爱学习,有文才,家传书籍数千卷,经常昼夜攻读,手不释卷。南梁时,十八岁的江总为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太子舍人兼太常卿。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高才学士张缵、王筠、刘之遴等人,都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他为忘年之交。侯景之乱后,江总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任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他为官不理政务,天天与陈后主游乐于后庭,互作淫艳之诗,时人称之“狎客”。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南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历仕梁、陈、隋三朝。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能写文章,尤其擅于写五言、七言诗,多为情色之作。其中部分七言,已经初具格律。原有集三十二卷,已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查看 开皇和江总
汝阴郡 (曹魏)
汝阴郡,中国古代的郡。 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年)置,治所在汝阴县(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境)。属豫州。后废。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复置。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颍河流域以西和河南省新蔡、淮滨等县地。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后又复置。隋朝开皇初年,废汝阴郡。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颍州为汝阴郡。.
查看 开皇和汝阴郡 (曹魏)
汲縣
汲县,中国旧县名。 西汉初,置汲县。至北齐时废。东魏时侨置七郡十八县,北齐废,置伍城郡,北周又废为伍城县。隋朝开皇六年(586年)改为汲县,县治由汲城村移至今址。属卫州,后属汲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以汲县和新乡县置义州。四年(621年)义州废,汲县改属卫州。贞观元年(627年),州治由卫县迁移至汲县。北宋时,仍为卫州州治。元朝时属卫辉路。明清两朝属卫辉府,为卫辉府府治所在。清朝时,汲县评价:冲,繁。 民国初年,卫辉府废,汲县为河北道治所,仍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三区。1938年2月15日,汲县沦陷。1944年12月,中共领导下成立汲淇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共汲、淇县委合并。1948年11月7日, 华北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会同冀鲁豫四分区三五六、三五七团和汲县独立营攻克汲县县城。至此,中共政权占领汲县全境。同时,中共政权划出汲县城区和城郊的部分村庄成立卫辉市,保留汲县。1949年2月,卫辉市并入汲县。1988年10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设立卫辉市(县级市)。.
查看 开皇和汲縣
汴州
汴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东魏置梁州、陈留郡,北齐废开封郡(辖开封县)入。北周宣帝(578年—579年)时,改梁州为汴州,因汴水而得名。治所在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隋朝开皇初年郡废,大业初年汴州废,浚仪县、开封县属荥阳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郑州的浚仪县、开封县,滑州的封丘县置。土贡:绢。户十万九千八百七十六,口五十七万七千五百七。下辖六县:浚仪县、开封县、尉氏县、封丘县、雍丘县、陈留县。天宝初年,改为陈留郡。后复为汴州。延和元年(712年),州城由启封城迁到汴州城。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开封市、封丘县、尉氏县、杞县、兰考县等地。通济渠开通后,汴州作为东南物资北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原重要的经济都会。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为开封府,后来开封府俗称汴京。.
查看 开皇和汴州
汜水縣
汜水縣,中国古旧县名。 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成皋縣置,在今滎陽市西北汜水鎮。因汜水河由鞏義東南北流經此地注入黃河,故名。屬鄭州。唐朝垂拱四年(688年),更名為廣武縣。神龍元年(705年),複名汜水縣,五代改屬河南府。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入河陰縣。元豐二年 (1079年)復置,屬孟州,金朝时,復屬鄭州。明朝仍之。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屬郑州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改屬開封府。光緒三十年末(1905年),復屬直隸州。1913年屬豫東道(豫東道次年改稱開封道),1932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8年,與廣武縣合并為成皋縣。.
查看 开皇和汜水縣
汕尾市
汕尾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頻南海。市境东邻揭阳市,北临梅州市、河源市,西界惠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與粤东沿海丘陵区的結合部,東距汕頭市160公里,西距深圳市120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有莲花山脉,东南为低山丘陵和滨海平原。螺河、黄江等从北向南流入南海,海岸线约455公里,拥有沿海多个岛屿。总面积4,862平方公里,人口302.16万。.
查看 开皇和汕尾市
汉长安城
漢長安城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是漢朝初年在秦代離宮興樂宮的基礎上經漢高帝及後世擴展興建的都城,因位於原秦代杜縣長安鄉而得名。漢惠帝時起筑長安城墻,城周圍63里,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設置城門12座。城內主要為長樂宮、未央宮等宮殿區和少量居民區,貯藏兵器的武庫亦設於城內。城外北部及東部為郭區,以居民區為主,南側為九廟及圜丘等祭祀場所為主,西側則以御苑為主。漢長安城自建成以降,直至隋代營建大興城止,先後成為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初)的都城。隋文帝時,因長安城環境的惡劣,而於其東南方營建新的都城大興城,此後漢長安城逐漸廢棄,目前僅存遺址。1961年,漢長安城遺址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查看 开皇和汉长安城
沁州
沁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大业初年废除。唐朝初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阳城郡。五代十国时仍称沁州。宋朝时置威胜军。金朝时仍为沁州,户一万八千五十九。下领四县、一镇:铜鞮县、武乡县(南关镇)、沁原县、绵上县。元朝时属于晋宁路,治所在铜鞮县,下领三县:铜鞮县、沁源县、武乡县。 明朝洪武初年,以州治铜鞮县。洪武二年(1369年),直属于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直属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五月,改属汾州府。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仍然直属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时,仍为沁州直隶州。.
查看 开皇和沁州
沧州市
沧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偏南。北界天津市、廊坊市,西北接保定市,西南连衡水市,东南邻山东省德州市、滨州市,东临渤海。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势平坦。南运河、子牙新河流经境内。全市面积1.43万平方公里,人口744.3万。沧州盛产海盐,并拥有丰富石油资源,亦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查看 开皇和沧州市
沭阳县
沭阳县,简称沭,是一个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北部的城市,江苏省三个试点省直管县之一。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有“花乡”的美誉。沭阳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位列中国百强县47位。.
查看 开皇和沭阳县
河間郡
河間郡,或為河間國,中國古代郡、國名。 河間一名在戰國趙國時即見於記載。秦代其地為鉅鹿郡所領。 西漢初年屬張耳趙國。漢高帝分趙國所轄的鉅鹿郡東北部置河間郡,仍為趙國支郡。高帝十二年(前193年)分河間郡西北部數縣屬涿郡。文帝二年(前178年),封趙王遂之弟劉辟疆為河間王,分趙國之河間郡置河間國。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河間王劉辟疆薨,無嗣,河間國除為郡。同時,分河間郡南部置廣川郡、分其東部置勃海郡。此時河間郡領地不足初置時的三分之一。景帝二年(前155年),封皇子劉德為河間王,復置河間國。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河間國除為郡。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復置河間國,國都在樂成縣(縣治在今河北獻縣東)。王莽時國絕。 東漢建武七年(31年),封西漢末河間王劉邵為河間王。建武十三年(37年)省河間國,併其地入信都郡。和帝永元二年(90年),封劉開為河間王,分樂成國、勃海郡、涿郡復置河間國,領十二縣。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分河間國之蠡吾縣、高陽縣與中山國、安平國數縣置博陵郡。獻帝建安中,曹操分河間國、勃海郡置章武郡。 魏置河間郡。西晉置河間國,改樂成縣為樂城縣。北魏置河間郡,後改為國,郡治在武垣縣,屬瀛州。隋開皇初郡廢,置瀛州。大業三年(607年)廢瀛州,復置河間郡,治河間縣(今河北省河間市)。唐武德四年(621年)平竇建德,廢河間郡,置深州。.
查看 开皇和河間郡
河東郡 (中國)
河東郡,中國古代的郡。.
查看 开皇和河東郡 (中國)
沅陵县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部。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沅陵县至今,为湖南省辖域面积最大的县。南北宽106.6千米,东西99.5千米。东与桃源、安化相连,南与溆浦、辰溪接壤,西与泸溪、古丈、永顺毗邻,北与张家界市交界。 辖域总面积5,825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155.78亿元(2013年),总人口62.2万人(2004年),其中农业人口55.1万人。县治沅陵镇。 沅水由西南入境,向东注入洞庭湖,横贯县境中央,将全县分成南、北两部分,沅水以北属武陵山系,沅水以南属雪峰山系。.
查看 开皇和沅陵县
沙阳县
沙阳县,中国古县名。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治所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属武昌郡。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改属巴陵郡,孝建元年(454年)改属江夏郡。南梁承圣三年(554年)为沙州治。寻废。南陈初复置,属上嶲郡。隋朝开皇元年(581年)废。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湖北古代县份 Category:湖南古代县份 Category:岳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咸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28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1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沙阳县
沙河市
沙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邢台市代管。总面积958平方千米,总人口41.60万人(2012年)。.
查看 开皇和沙河市
泰安市
泰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黄河之东。北界济南市,东邻莱芜市,东南与临沂市相接,南与济宁市毗邻,西与聊城市及河南省濮阳市隔黄河相望。全市总面积7,761平方公里,人口560.08万。泰安之名取“国泰民安”之意,因泰山而驰名。主城区位于泰山南麓,山城一体,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以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查看 开皇和泰安市
泰山郡
泰山郡,一作太山郡,中國古郡名。西漢始置,其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市、萊蕪市及淄博市南部、臨沂市西北部、濟寧市東北部一帶。郡治在博縣(縣治在今泰安市泰山區東),後徙治奉高縣(今泰安市岱岳区范鎮南)。東漢、魏晉仍之。北魏時徙治鉅平縣(縣治在今泰安市岱岳区南)。北齊改泰山郡為東平郡,治博平縣(博縣)。隋初廢。.
查看 开皇和泰山郡
泰和县
泰和县在中国江西省中部偏南,是吉安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吉泰盆地腹地,横跨赣江两岸,井冈山机场位于境内。“泰和”之名寓“地产嘉禾,和气所生”之意。全县面积2666平方公里,中部是平缓的赣江河谷平原,东部与西部则是山地和丘陵地区。2008年底,全县人口53.4万,99%为汉族。当地通行的方言为泰和话,属赣语吉茶片。乌鸡是泰和县最著名的特产。.
查看 开皇和泰和县
泰和历史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江中游,现隶属于地级吉安市。泰和县正式建制于汉末兴平元年(194年),古称西昌县,“泰和”之名则始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历史上,泰和县辖境时有扩张与缩小,最大时包括了现整个吉安市南部。但县治几乎总在方圆数里的一个小范围内迁移,核心区域始终未有变化。经多次析置后,到北宋中期,县境基本上稳定下来。泰和县所在的吉泰盆地,天然地形成一个大小适度的独立地理单元,自汉末在吉泰盆地置庐陵郡以来,泰和县绝大多数时期隶属于庐陵郡及其继承者——吉州、吉安府等。因此,关于泰和县的历史,无论文化、建制、重大历史事件,均与整个吉安地区息息相关。.
查看 开皇和泰和历史
泾县
泾县位于中國安徽省东南部,是宣城市辖下一个县。长江的支流青弋江穿越全境。面积2059平方公里,人口36万。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 泾县以特产宣纸,宣笔而闻名。 云岭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发生地就在泾县茂林地区。.
查看 开皇和泾县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查看 开皇和泉州市
泉陵县
泉陵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北,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定王子贤为泉陵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于县置零陵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为零陵县,移治今湖南省永州市。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三国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湖南古代县份 Category:永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泉陵县
洞川县
洞川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钟离县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属湖州。大业初年,废入上马县。.
查看 开皇和洞川县
洞川郡
洞川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以西淮郡改名,治所在钟离县(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南阳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洞川郡
洪州 (隋朝)
洪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因州治内有洪崖井得名。治所在豫章县(唐朝宝应初改为钟陵县,贞元中改名南昌县,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大业三年(607年)改为豫章郡,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修水、锦江、潦水等流域和赣江、抚河下游地。天宝元年(742年)复改豫章郡,乾元元年(758年)仍为洪州。 五代南唐交泰元年(958年)升为南昌府,北宋初复为洪州,辖境缩小。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乙未金军主帅耶律马五屠杀洪州。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升为隆兴府。州境水陆四通,沃野垦辟,有鱼稻之饶,唐时有东南都会之誉。江南西道观察使、镇南军节度使先后治此。南唐末曾建为南都。宋为江南西路治。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江西的州 Category:南昌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6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洪州 (隋朝)
洪雅县 (古代)
洪雅县,古县名。北周武帝改齐乐县置,治所在今四川省丹稜县。属齐通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为丹稜县。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眉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丹稜县.
查看 开皇和洪雅县 (古代)
洭州
洭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改西衡州置,治所在含洭县(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浛洸)。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英德、佛冈等市县一带。开皇二十年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又废。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广东的州 Category:清远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洭州
洮阳郡
洮阳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置,治所在美相县(今甘肃省临潭县),为洮州治。辖境相当今甘肃省临潭县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甘肃的郡 Category:甘南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洮阳郡
洵阳郡
洵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魏置,治所在洵阳县(今陕西省旬阳县北洵河北岸)。属洵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安康市东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安康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洵阳郡
洋川郡
洋川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晋明中置,治所在今陕西省西乡县。属洋州。辖今陕西省西乡、镇巴等县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唐天宝元年(742年)又改洋州为洋川郡,治所在兴道县(今陕西省洋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西乡、洋县、镇巴、佛坪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洋州。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洋川郡
洛平县 (西魏)
洛平县,中国古县名。 西魏时置,治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北,属上明郡。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上明县。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湖北古代县份 Category: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9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洛平县 (西魏)
洛交县
洛交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今陕西省富县。属鄜州。因在洛水之交,故名。大业三年(607年)为上郡治。唐朝时,为鄜州洛交郡治。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陕西古代县份 Category:延安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富县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6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洛交县
洛阳郡
洛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东魏天平中改河南尹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辖境同河南尹。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洛阳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洛阳郡
洛水县
洛水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昌洛县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属洛州。大业初年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洛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洛宁县.
查看 开皇和洛水县
涟水县
涟水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淮安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678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县政府驻涟城镇。.
查看 开皇和涟水县
润州 (隋朝)
润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治所在延陵县(唐改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以州东有润浦得名。大业初年废。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以江都郡之延陵县地复置。土贡:衫罗,水纹、方纹、鱼口、绣叶、花纹等绫,火麻布,竹根,黄粟,伏牛山铜器,鲟,鲊。户十万二千二十三,口六十六万二千七百六。下领四县:丹徒县、丹杨县、金坛县、延陵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镇江、丹阳、句容、金坛、江宁等市县地。武德九年(626年),白下、延陵、句容等三地改隸屬潤州。 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润州。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镇江府。地当江南运河入江之口,为南北交通枢纽。.
查看 开皇和润州 (隋朝)
涪陵郡
涪陵郡,三國時期蜀漢所置的郡,前身為東漢末年的巴東屬國及蜀漢初年的涪陵屬國,郡治在今四川省彭水縣鬱山鎮。.
查看 开皇和涪陵郡
涌泉郡
涌泉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魏改西宕渠郡置,治所在涌泉县(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射洪县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遂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射洪县.
查看 开皇和涌泉郡
涂山县
涂山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初年,改马头县置,治所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属钟离郡。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废,一说武德四年(621年)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安徽古代县份 Category:蚌埠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怀远县 Category: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2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涂山县
淮安历史
淮安市的历史悠久。.
查看 开皇和淮安历史
淮安市
淮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属于江淮淮扬文化,自古为水运及漕运枢纽、南北要冲,明清时期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开皇和淮安市
淮州 (554年)
淮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东荆州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省泌阳县)。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改名显州。 Category:西魏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河南的州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淮州 (554年)
淮北市
淮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濉河沿岸,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符夹铁路线上。古代这里称相、相县。素有煤城、酒乡之称。 2017年11月15日,淮北市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12月28日,淮北市成为安徽省第13座通高铁的地级市,可直达上海、北京、合肥等重要城市。.
查看 开皇和淮北市
淮阴郡 (东魏)
淮阴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东魏置,治所在怀恩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西南,隋朝改淮阴县)。属淮州。辖境相当今淮安市及洪泽、盱眙二县。北齐时,废。隋朝开皇元年(581年)改东平郡为淮阴郡。寻废。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苏的郡 Category:淮安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淮阴郡 (东魏)
深州 (古代)
深州,中国隋朝时始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5年)置,以故深城为名,治所在安平县(今属河北省)。大业二年(605年)省。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析定州、流州地复置,仍治安平县,同年徙治饶阳县(今属河北省)。贞观十七年(643年)又省。先天二年(713年)分瀛、冀、定三州地复置,治所在陆泽县(即今河北省深州市西南旧州),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深州、安平、饶阳、辛集等市县地。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徙治静安县(今深州市南)。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周元儿领导红祆军在此战败金兵,攻克州城。 元朝时,深州辖境缩小,仅有今深州、衡水二市地。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省静安县入州,徙治今深州市。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深州直隶州,辖境相当今深州、安平、饶阳、武强等县地。1913年,省州改为深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河北的州 Category:衡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石家庄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深州 (古代)
深州市
深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衡水市代管。位于河北中部偏南,距省会石家庄90千米。.
查看 开皇和深州市
淄州
淄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贝丘县(后改为淄川县,即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大业初年省。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仍治淄川县,下领四县:淄川县、长山县、高苑县、邹平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邹平、高青、淄博及桓台、博兴部分地。天宝元年(742年)改置为淄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 北宋时,淄州属河南道。金朝时,属山东东路。元朝初年,置新城县。中统四年(1263年),蒲台县由滨州改属淄州,五年(1264年)升为淄州路.
查看 开皇和淄州
淅州 (隋朝)
淅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隋朝时,下辖一郡一县。开皇二年(582年),荊州的南乡县等3县編入。大業元年(605年),均州废止,所属县由淅州移管。大業三年(607年)郡制施行,淅州改称淅陽郡,下辖7县。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再置淅州,治所在淅川县(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并置默水县。武德八年(625年),废南丰州。南丰州的郧乡县、安福县、堵阳县归属淅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安福县、堵阳县入郧乡县。贞观八年(634年),州废,省默水县入内乡县。.
查看 开皇和淅州 (隋朝)
淅阳郡
淅阳郡(原称:析阳郡),中国古代的郡。因郡治位于古代马蹬保(今马蹬镇)岵山之阳,因此称为淅阳郡。.
查看 开皇和淅阳郡
渝州
渝州是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元年(581年)改楚州置,治所在巴县(今重庆市)。“因渝水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相当今重庆市江北、涪陵、长寿、巴南区及璧山、永川、江津、南川、武隆等市县地。大业初年,改为巴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渝州,并分置涪州,辖境缩小。仅有今重庆市江北巴南区和江津、璧山、永川等市县地。天宝初改为南平郡,乾元初复为渝州。北宋时属夔州路。崇宁元年(1102年)改为恭州。 今天重庆市的简称“渝”正是由此而来。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重庆的州 Category:58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渝州
渭源郡
渭源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置,“因渭水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所在渭源县(今甘肃省渭源县城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渭源县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甘肃的郡 Category:定西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渭源县.
查看 开皇和渭源郡
渌口区
渌口区是湖南省株洲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地形东西窄,南北长。区境北连株洲市天元区、芦淞区和浏阳市,西接湘潭市市区和湘潭县,东邻醴陵市,南界攸县和衡东县。全区总面积1053.6平方公里,人口33.7万人;2011年GDP总量273604万元人民币(2002年);下辖4个镇、10个乡。;政府驻地为渌口镇。2018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株洲县,以原株洲县的行政区域设立株洲市渌口区。.
查看 开皇和渌口区
清城区
清城区是中国廣東省清远市的市辖区。清城区前身是清远县,建于秦朝,迄今已有2216年的历史。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清远撤县建市,清城区是清远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位于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清城区总面积133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73万,下辖4个镇、4个街道。.
查看 开皇和清城区
清远市
清远市(官方音译:Qingyuan,传统外文:Tsingyün),别称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市境东邻韶关市,东南接广州市,南界佛山市,西连肇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北临湖南省永州市、郴州市。地处北江中下游,南岭山脉南麓,珠江三角洲以北。西北部为山地丘陵区,东南部为台地平原区,市境东北边缘有海拔1,902米的石坑崆,为广东省最高峰。北江纵贯市境东南部并流经城区,连江发源于北部并于英德市注入北江。全市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人口383.45万。清远是珠江三角洲开放地区和粤北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汇集区,亦是廣東省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查看 开皇和清远市
清远郡
清远郡,中国古代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广东省清远市。南朝陈移治翁源县(今广东翁源县西北)。属西衡州。辖境相当今翁源县一带。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清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韶关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清远郡
清水郡
清水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魏和平五年(464年)析略阳郡置,治所在清水县(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清水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甘肃的郡 Category:天水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清水郡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清河郡为郡望的崔姓士族,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崛起为山東望族。北魏时,魏孝文帝分定姓族,清河崔氏与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姓。在唐朝,清河崔氏有十二名宰相。.
查看 开皇和清河崔氏
清河郡
清河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汉時置,后屡改为清河国,汉元帝永光后改为郡,治所在清阳县(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清河縣、故城县及棗強縣、景县、南宫市部分地方、山东省临清市、夏津縣、武城縣及德州市、高唐縣、平原縣部分地方。东汉時改置为国,移治甘陵县(今山东省临清市东北)。梁冀忌恨清河王刘蒜,于147年改清河国为甘陵国,以为刘开之孙刘理为甘陵王。建安十一年(206年),甘陵国除。 西晋以后辖境减缩。北魏改为郡,仍治甘陵县。北齐移治武城县(今河北省清河县西北。隋代改名清河县,移今清河县西),後在开皇初期改為省。大业七年(611年)张金称、高士达起义就在此地。隋代大业及唐代天宝、至德年間又曾改贝州为清河郡。.
查看 开皇和清河郡
清溪縣 (雍正)
清溪縣,是四川省清代所屬的一個縣,民國改名漢源縣。.
查看 开皇和清溪縣 (雍正)
湘州
湘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广两州的衡阳、建昌、湘东、临湘、邵陵、营阳、桂阳、零陵等8郡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境)。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资两水流域和湖北省陆水流域。 东晋以后屡有废置,湘州辖境亦有增减。南朝宋、齐时陆水流域割属郢州,增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大部。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东衡(治今广东韶关市南)、桂(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等州,辖境缩小。东晋、南朝时为上流重镇。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潭州。.
查看 开皇和湘州
湘阴县
湘阴县位于湖南省岳阳市,长沙市北部,洞庭湖南部。地图坐标为东经112°30′~113°02',北纬28°30'~29°03'之间。全县面积1581.5平方公里,GDP总量123.6亿元(2005年),人口73万(2009年)。传统农业为水稻种植,家庭畜牧业以牲猪为主。县治文星镇。有着“鱼米之乡”的雅称。.
查看 开皇和湘阴县
湖南省 (清)
湖南省(v),明朝时属湖广行省(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初期承袭明制属湖广行省。康熙三年(1664年)以南部置“湖南省”,省治为长沙府。设湖南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偏沅巡抚,湖广右布政使司移驻长沙府;康熙六年(1667年),湖广右布政使司改名湖广湖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雍正二年(1724年),湖广湖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改为湖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偏沅巡抚改为湖南巡抚。.
查看 开皇和湖南省 (清)
溢乐县
溢乐县今岷县的古代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秦朝的疆域“西至临洮羌中”,古临洮即今岷县,羌中即今甘南。古临洮县为今岷县境内设县之始。 西魏文帝大统十年(公元544年)在今岷县及周边地区置岷州、同和郡,改原临洮县为溢乐县。岷州、同和郡治所在溢乐县,因境内有岷山,故名岷州。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溢乐县本秦汉之旧县也,属陇西郡,后魏置同和郡,县属焉。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岷州。义宁二年改置溢乐县。.
查看 开皇和溢乐县
溧阳市
溧阳市是下辖的唯一县级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三角洲西缘,太湖流域上游地区,北倚茅山山脉,南与安徽省接壤,东南邻近苏浙皖三省交界。全市辖1个街道、10个镇,总面积1534.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户籍人口79.10万人,常住人口76.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91万人。 溧阳市地处宁杭交通走廊上,宁杭高速公路、宁杭高速铁路、104国道、芜申运河等穿境而过,是宁杭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溧阳生态环境良好,旅游业发达,境内拥有2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内拥有天目湖山水园、南山竹海等知名旅游景点。.
查看 开皇和溧阳市
溧陽縣
溧阳縣,中国溧阳市旧县名,即今江苏省溧阳市前身,历史上的溧阳县还包括今天南京市高淳区和溧水区的一部分。.
查看 开皇和溧陽縣
溧水区
溧水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市辖区之一,位于南京市南部,距南京主城区42千米。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溧水县;2013年,撤县设区。 因境内古溧水(亦称濑水,今之胥河)得名。又古称中山。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西部,地形主要为为丘陵山区和平原圩区,山水交错,风景优美。地处苏南,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在江苏省处于较好水平。全区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2个国有农林场圃。.
查看 开皇和溧水区
滨州市
滨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西岸,黄河贯穿全境。东接东营市,南邻淄博市,西南与济南市接壤,西邻德州市,北临渤海。全市总面积9,172平方公里,人口385.9万。滨州相传为中国神话剧《天仙配》中男主角董永的故乡。冬枣是当地的知名特产。.
查看 开皇和滨州市
滨海边疆区
滨海边疆区(Primorsky krai)是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的一个边疆区,面积164,673平方公里,2010年統計人口1,956,497人。首府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该区与中国黑龙江省及朝鲜接壤。 清代中国于1689年与俄罗斯帝国订立《尼布楚条约》,是中国首次与西方国家签订具现代国际法標准的条约,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具有主权性质边界,条约确定包括滨海边疆区等外東北地區劃入中国主权范围。1860年11月14日俄罗斯逼迫中国清朝政府簽署了《中俄北京條約》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同管理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歸俄國所屬,从此中国失去了這片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查看 开皇和滨海边疆区
滿州
满州,隋唐時中國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高阳县(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又废。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河北的州 Category:保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2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滿州
滑州
滑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杞州置,治所在白马县(今河南省滑县东旧滑县)。即古滑台城,故“取滑台为名”(《元和郡县志》)。大业三年(607年)改名东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滑州。天宝元年(742年) 改为灵昌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滑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滑县、延津、长垣等县地。五代后辖境渐缩。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元丰四年(1081年)复置。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治白马县入州。七年(1374年)降州为滑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河南的州 Category:安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新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7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滑州
滕州市
滕州市在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枣庄市代管的县级市,为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滕州人文历史悠久,据传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和工匠祖师爷鲁班的故里。.
查看 开皇和滕州市
漢中郡
汉中郡,战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因在汉水中游得名。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南,留坝县、勉县以东,乾佑河流域以西和湖北省郧县、保康县以西,粉青河、珍珠岭以北地。西汉移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东汉复还旧治。东汉末改名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复名汉中都。建安后辖境屡缩,北周时只有今陕西省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唐天宝、至德时,曾改梁州为汉中郡。魏、晋、南北朝时为梁州、北梁州治所。东晋、南朝时,曾侨治秦州及其所属郡县于此。.
查看 开皇和漢中郡
漢四郡
汉四郡是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前108年)間派兵征服衛滿朝鮮後在其旧地设立的四个郡的總稱,分别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其中,玄菟郡設于前107年,其他三郡設于前108年。四郡并存的情况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到前82年,真番、临屯二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地區被并入樂浪郡,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遷至高句驪縣。之后的东汉、曹魏与西晋皆保留了乐浪郡与玄菟郡。汉献帝时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析樂浪郡南部都尉(原真番郡轄地)為帶方郡,並為曹魏、西晉所承繼。313年,高句丽侵略乐浪郡,据有乐浪、带方二郡的张统因不堪长期孤军与高句丽、百濟作战而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慕容廆。慕容廆後为其在辽西侨置乐浪郡(《资治通鉴》卷八八,建兴元年条)。隨著樂浪郡在遼西侨置,管轄朝鮮半島的汉四郡灭亡。而原真番郡轄地帶方郡由于成为中原王朝的飞地,受到了孤立,4世紀時和樂浪故地一起成為高句麗與百济国爭霸的場所。.
查看 开皇和漢四郡
漳州市
漳州市(Tsiang-tsiu-tsh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位于北緯23.6—25度,東經117—118度漳州平原上,鄰近厦門、汕頭两个經濟特区,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級市。全市土地面积1.2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万人。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确定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开皇和漳州市
漳河郡
漳河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 开皇初年置,治所在长芦县(今河北省沧州市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沧州市一带。开皇三年(583年)废入沧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漳河郡
潞城市
潞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由长治市代管。位于山西东南部、浊漳河流域。面积612.5平方公里,人口22.69万人。.
查看 开皇和潞城市
潞州
潞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治所在襄垣县(今山西省襄垣县北)。隋朝开皇时时移治壶关县(今山西省壶关县东南),唐朝时移治上党县(今山西省长治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长治、武乡、襄垣、沁县、黎城、屯留、平顺、长子、壶关及河北省涉县等市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升为隆德府。金朝时又为潞州。元朝初年,又改为隆德府,太宗三年(1231年)再改为潞州。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升为潞安府。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山西的州 Category:河北的州 Category:57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52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潞州
潍州
潍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下密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东)。以境有潍水,故名。大业二年(606年)省。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治所在北海县(今潍坊市),八年又省。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复置,仍治北海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昌乐、昌邑、潍坊等市县及寿光市东部地。明朝洪武十年(1376年)五月,省州为潍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潍坊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潍州
潭州 (隋朝)
潭州,隋朝时设置的州。曾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是大部分湖南地区以及部分湖北地区在古代的称呼;也曾作为二级行政单位,地域包括今长沙、湘潭、株洲、岳阳南、益阳、娄底等地。 潭州作为城市名,也是长沙(当时的州治或府治)的古称。.
查看 开皇和潭州 (隋朝)
潭州知州
潭州知州,是北宋开始设立的地方衙署官职,主要管理今天的长沙、湘潭、株洲、岳阳南、益阳、娄底等地。.
查看 开皇和潭州知州
潮州 (古代)
潮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分循州置。治所在海阳县(今广东省潮州市)。以“潮流往复”得名。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平远、梅县、丰顺、揭西、普宁、惠来等市县以东地区。大业三年(607年),改义安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潮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潮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潮州。韩愈曾贬为潮州刺史,有《祭鳄鱼文》。宋朝时置有银场、锡场。元朝时改为潮州路。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广东的州 Category:潮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潮州 (古代)
潮州历代沿革列表
本列表所列的是广义的潮州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地理范围、行政区划沿革情况。 (注意:广义的潮州并非指现今的潮州市本身,具体请参考潮州市条目中的相关解释).
查看 开皇和潮州历代沿革列表
潮州市
潮州市(官方音译:Chaozhou,拉丁化:Chauchowfu/Teochew,廣東拼音:Chiucho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与福建省比邻,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同时还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瓷都等称号。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1个县(饶平县)及1个县级管理区(枫溪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州市文物古迹众多,截止至2010年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广东文物古蹟荟萃之地。潮州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的揭东区接壤,北连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 潮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员城市之一,对外开放旅游城市,闽、粤、赣边韩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全市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2014年末户籍人口为268.8万人。 潮州市是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历史上相继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享有”南国邦郡“、“文化橱窗”、”华侨之乡“、“潮州菜之乡”、“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查看 开皇和潮州市
潮阳区
潮阳区(官方音译:Chaoyang,传统外文:Teoyeo/Tioyio)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的一个市辖区,因地处大海之北而称潮阳。她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濒临南海,东面毗邻濠江区,东北隔牛田洋望金平区,西接普宁市,南邻潮南区,北界揭阳市,母亲河练江由东向西穿过潮阳并于海门镇注入南海。潮阳千年古邑,自宋代开始教育就较为昌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陈尧佐诗:海滨邹鲁是潮阳。原潮阳县从清代中期开始便成为潮州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有"人县"之说潮州俗语:海阳银县,潮阳人县,揭阳米县,不少人乘着红头船漂洋过海去求生。潮阳现有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2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潮阳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目前已形成谷饶内衣、和平音像、贵屿废旧拆解等产业链及果林生态、水产养殖等特色三农产业。是中国“光盘之乡”,打口碟源地。 原潮阳县包括今潮阳区、潮南区、濠江区等地详见潮阳县。.
查看 开皇和潮阳区
潼川郡
潼川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梓潼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梓潼县地。属潼州。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梓潼县.
查看 开皇和潼川郡
潼郡
潼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齐天保五年(554年)改临潼郡置,治所在睢陵县(今江苏省睢宁县南)。属潼州。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领睢陵一县。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苏的郡 Category:徐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睢宁县.
查看 开皇和潼郡
潘师正
潘师正(),字子真,赵州赞皇青山里人(或说贝州宗城,均为河北),道教上清派或茅山宗第十一代宗师。陶弘景传王远知,王传潘师正,潘传司马承祯。 潘师正出身仕宦之家。祖潘居常,北周楚州刺史。父潘寞,隋通州刺史。他自幼熟读六经,年十二,通《春秋》及《礼》并得母鲁氏口授《道德经》。十三岁丧母,结庐于墓侧,以至孝闻名于世。隋炀帝大业年间,道士刘爱道将他推荐给茅山王远知为弟子,于是度为道士,授三洞隐诀真文。唐太宗贞观中,侍从王远知回茅山,渡扬子江,饮秽水,痢下如凝脂。遂梦见一人,衣冠皓鲜,乘空而下,授白药一粒,饮之,及寤而愈。既至,远知谓曰:“吾虽欲留汝于此,而嵩阳乃汝修真之地,当亟还也。”于是,潘师正与刘道合隐居在中岳嵩山,先在双泉顶住了差不多十年,后移居逍遥谷。食饮惟青松涧水而已(烧枫柏而戒净,练松叶以存精)。所修经法,有太清之道三,中真之道六,下真之道八。 上元三年(676年),唐高宗驾幸东都洛阳,召见潘师正请他作符书,师正推辞不懂,复问山中所须,师正对曰:“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高宗与武后甚尊敬之,留连信宿而还。后年(678年)高宗巡游许昌,请潘师正来见面,仍被婉拒。调露元年(679年)孟冬十月,高宗与武后在嵩阳观召见潘师正,又前往探访师正隐居的逍遥谷,“叹以颓景”,遂命有司在当地修建隆唐观(后避李隆基讳改为崇唐观),并追谥潘师正的师傅王远知为升真先生,赠太中大夫。次年(380年)仲春二月,高宗又以乘舆步辇,邀请潘师正到洛阳西宫讲道,降制命,以嵩阳观为奉天宫,于逍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门”;又于苑北面置“寻真门”。时太常寺奏新造乐曲,帝又令以《祈仙》、《望仙》、《翘仙》为名。前后赠诗,凡数十首。后年(681年),高宗又将潘师正接到了洛阳的金阙亭,武后亲自下厨做菜,对潘师正行天师之礼。为了祈求功德,于太子甲第建弘道之坛、老君寿宫立玄元之观。由潘师正命名,高宗亲自题额。 永淳元年正月初一乙未(682年2月13日),奉天宫上方风霁云灭,彻夜长静,但若仔细倾听,又似万籁聚集,五音和奏,但这种声音远非尘世间的乐器所能发出,乃是玄都天宫之仙韵。高宗闻报后,以为潘师正得道升玄,即日驾幸奉天宫观看。永淳二年十月初十(癸亥)高宗再次前往奉天宫,想要封禅中岳,因头疾加重而中止,十一月二十四日(丁未)回东都,二十六日(己酉)(683年12月19日)下诏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后当晚崩于真观殿。第二年(684年)季夏六月一日,潘师正对弟子道:“吾获保兹岭,于今五十余年,灵异在谷,仙鹤满野,俾吾不接万乘之尊,亦庶几乎轻举矣。今名登玄录,身历太阴,升玄之言,信吾命也。”当晚出现了“辰象丽天,鹿鸣群山,雉雊众谷”的奇异景象。第二天,潘师正说了一句“吾其蜕矣”,便阖门入静,书青符置汤中,焚香沐浴,身穿紫衣,言道:“反吾静矣,亭午将化,留此十旬,归吾石室。”最终升玄而去,年九十八。武后听闻后,乃降宝命,曰:“去年幽晚,轩皇之驾不追;今岁秋宙,广成之居又寂。以此哀悼,情何可任?赠大中大夫,追谥曰体玄先生,昭国礼也。” 其他关于潘师正卒年的文字都不及大周圣历二年(699年)王适所撰的《潘尊师碣》碑文记载准确。《旧唐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都记载潘师正享年九十八,当生于隋开皇七年。据《道藏》研究者陈国符(1914—2000)考证,《正统道藏》收《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三卷,内有唐天皇于中岳逍遥谷与潘师正之问答,即唐高宗李治第一次在洛阳接见潘师正时同他的对话录。 潘师正在嵩山居住50余年,对茅山宗在北方的传播具有很大贡献。 有弟子十人:.
查看 开皇和潘师正
澧州
澧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松州,寻改澧州。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省澧县)。以澧水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大业初年,改为澧阳郡。唐朝初年,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为澧阳郡。南宋初钟相、杨幺起义,曾以此州为根据地。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澧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为澧州府,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又降为州,属常德府。三十年(1397年)改属岳州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澧州直隶州,属湖南省。乾隆以后,今桑植县分属永顺府,辖境缩小。1913年废州改名澧县。.
查看 开皇和澧州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查看 开皇和澳門
澳門歷史
澳門歷史是指澳門範圍內由史前時期到2000年代澳門的地理、面貌、事物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變遷。自有史記載以來,澳門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自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以來,澳門便成為東方其中一個重要的港口,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門徑、西方與華人交流的窗戶。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亦是最後一個據點,長達442年的佔據,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共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而這種交流及共存亦塑造澳門這座城市本身獨特的個性,以及豐富多元歷史文化。 在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之前,已有華人漁民和農民在這裏生活(蜑家人与福佬人)。南宋末年,宋元兩軍曾在澳門附近的水域(十字門)展開水戰。自1557年起,葡萄牙人便對澳門逐步佔領,迅速地為這片靠近珠江口的土地帶來繁榮,並使其成為一個有規模的商業城市。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亦是中國、歐洲和日本之間重要的貿易中轉站,為葡萄牙人帶來了極大的商業和戰略價值。 開埠以來,澳門這片彈丸之地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甚至當時的歐洲列強,荷蘭、英國等,也試圖對澳門進行過幾次的佔領。澳門的發展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達到了顛峰。但進入了十九世紀後,由於鄰近的香港被英國佔據及開通,澳門在國際貿易上的地位便開始被香港取代並快速下滑。儘管如此,1865年的澳門仍建成南中國海岸的第一座燈塔——東望洋燈塔。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王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官方認可了葡萄牙永久佔領澳門的主權。.
查看 开皇和澳門歷史
澄城郡
澄城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所在澄城县(今陕西省澄城县)。属同州。辖境约今陕西澄城县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渭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澄城县 Category:44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澄城郡
澄江镇 (泰和县)
澄江镇是江西省泰和县所辖的一个镇,县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位于赣江北岸。澄江本指赣江,因古代赣江流经泰和城南时,“水流澄澈”而得名,宋代黄庭坚有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查看 开皇和澄江镇 (泰和县)
濟南郡
濟南郡,中國古郡名,西漢初年置。高帝時稱博陽郡,為齊國支郡,後改名濟南郡。呂后時分齊國之濟南郡置呂國、濟川國。文帝時置濟南郡。治東平陵縣(故城在今山東省章丘市龍山北)。武帝時析濟南郡置泰山郡,屬青州刺史部。東漢置濟南國,屢除為郡。魏置濟南國。晉置濟南郡,移治歷城。北魏于濟南郡之地置齊州,遂為州治。隋時罷濟南郡,此後至唐,或為齊郡,或為齊州。.
查看 开皇和濟南郡
濠州
濠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开皇二年(582年)改西楚州置,治所在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因濠水得名。大业初年,改为钟离郡。唐朝武德、乾元年间,复改濠州,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蚌埠、定远、凤阳、明光等市县地。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临濠府,二十八年复为濠州,属安丰路。元末郭子兴、朱元璋起义于此。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升为临濠府。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安徽的州 Category:滁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蚌埠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2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6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濠州
濮州
州,中国古代的州,在今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境。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鄄城县(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置。下领五县:鄄城县、濮阳县、范县、雷泽县、临濮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鄄城及河南省范县及濮阳市南部地。天宝初年,全国州改郡,改为濮阳郡。乾元初年,全国郡改州,复为濮州。 北宋时,属京东西路。崇宁时,户三万一千七百四十七,口五万二千六百八十一。贡绢。下领四县:鄄城县、雷泽县、临濮县、范县。元朝时,初隶东平路,后割大名路的馆陶县、朝城县,恩州的临清县,开州的观城县来属。至元五年,析隶省部。户一万七千三百一十六,口六万四千二百九十三。下领六县:鄄城县、朝城县、馆陶县、临清县、观城县、范县。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以州治鄄城县省入,属东昌府。故城在东,景泰二年(1451年)移治王村(今河南范县西南濮城镇)下领三县:范县、观城县、朝城县。其间辖境屡有伸缩。清朝时,不辖县。雍正七年(1730年),濮州升为濮州直隶州,领范县、观城县、朝城县,属济东泰武临道。十三年(1735年),濮州直隶州降为散州,属曹州府,考语:繁,疲,难。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1913年改为濮县。.
查看 开皇和濮州
濮阳市
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市境西接安阳市,西南毗新乡市,东南隔黄河与山东省菏泽、济宁、泰安三市相望,东北与山东省聊城市相连,北与河北省邯郸市接壤。地处冀鲁豫三省结合部,黄河北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金堤河、马颊河、卫河等流经境内。总面积4,271平方公里,人口361万。濮阳是中原地区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区,位于鲁豫交界的中原油田总部驻濮阳市。.
查看 开皇和濮阳市
期城郡
期城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孝昌中置,治所在西舞阳县(东魏改为临舞县,今泌阳县西北)。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舞钢市及泌阳县东北部、舞阳县西南部。属襄州。东魏、北周属广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平顶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漯河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期城郡
朐山县
朐山县,中国古县名。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朐县置,治所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南海州镇,为朐山郡治。隋朝开皇三年(583年)为海州治,大业三年(607年)为东海郡治。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海州治。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为西海州治。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海州路治,同年为海宁府治,次年为海宁州治。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又为海州治,省入州。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江苏古代县份 Category:连云港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7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6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朐山县
朐山郡
朐山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琅邪郡置,治所在朐山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属海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苏的郡 Category:连云港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朐山郡
朝阳县
朝阳县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开皇和朝阳县
朱滿月
朱滿月(),北周宣帝宇文贇的五個皇后之一,靜帝宇文衍之母。吳人,因家人有罪而沒入宮中,分派到東宮为粗使婢女,為當時還是太子的宇文贇職掌更衣之事,因而发生了关系,在573年生下宇文衍。 朱滿月比宇文贇大十二歲,加上出身仅仅是有罪的百姓,身份地位都相當卑賤,因此宇文贇對她實在沒有感情可言,在當上皇帝以後並沒有給她尊貴的封號。後來宇文贇將皇位讓給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因朱滿月身為皇帝母親的身份,而在大象元年(579年)四月封她為「天元帝--」,七月又改稱為「天皇后」,第二年二月又改稱「天大皇后」,地位僅次於宇文贇的元配楊麗華。 宇文贇過世後,他的四名平妻中的三人皆出家為尼,只有朱滿月作為嗣皇帝宇文衍的生母暫未出家,被尊為帝太后。楊堅篡位後,杀害了宇文衍,朱滿月也出家為尼,法號法淨。開皇六年(586年)在忧郁中逝世,年四十歲,以尼禮進行後事,葬在長安城西方。.
查看 开皇和朱滿月
會善寺
會善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6公里嵩山南麓的积翠峰下,会善寺与少林寺、法王寺、嵩岳寺并称为嵩山四大寺院。.
查看 开皇和會善寺
會稽郡
會稽郡,中國古郡名。秦置,郡治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城區),轄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越國故地。漢初曾為韓信楚國、劉賈荊國、劉濞吳國領地。七國之亂後復置會稽郡。西漢末年,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是當時轄境最為廣闊的一郡。隸屬于揚州刺史部。東漢中期,分會稽郡浙江以北諸縣置吳郡。會稽郡治所移至山陰縣(在今浙江紹興城區),領十五縣。三國吳時分會稽郡置臨海郡(今浙江東南部)、建安郡(今福建)、東陽郡(今浙江衢州、金華一帶)。西晉至南朝末年,會稽郡僅轄今紹興、寧波一帶。隋文帝滅陳,廢會稽郡,置吳州。隋煬帝改吳州為越州,後又改為會稽郡。唐初置越州,玄宗改越州為會稽郡,肅宗時復為越州。.
查看 开皇和會稽郡
朗县 (古代)
朗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安昌县置,治所在今河南省确山县。先后属蔡州、汝南郡。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名确山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河南古代县份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确山县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朗县 (古代)
朗州
朗州,隋朝至北宋年间设置的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区。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唐朝时,朗州曾改名为武陵郡。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常德、桃源、汉寿、沅江等市县地。濒洞庭湖,唐兴修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据湖南,曾以此为根据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
查看 开皇和朗州
朔方郡
朔方郡,中國古郡名。 秦代為新秦中,屬九原郡。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破匈奴,以河南地置五原郡、朔方郡。朔方郡治所在朔方縣(縣治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北)。隸屬于朔方刺史部。東漢時移治臨戎縣,屬并州,後僑置于五原郡內。建安二十年(215年)廢。北魏、隋于夏州(今陝西境內)復置朔方郡。唐廢。.
查看 开皇和朔方郡
望都县
望都县处于北纬38°30'46"至38°48'30" 东经115°01'116"至115°18'13"之间,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偏西、唐河流域,是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平均海拔41米,年均日照2677.88小时,年均气温为11.8℃,年际间气温差异不大。年均地面温度为19.6℃;年均降水量为508.9毫米。望都位于保定和石家庄之间,京广铁路、107国道、G4高速公路纵贯全县南北。 县政府驻望都镇中华街80号。.
查看 开皇和望都县
望江县
望江县在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邻接江西省。 面积1357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246200。县人民政府驻华阳镇。 望江县古有「雷池」,是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所在地。.
查看 开皇和望江县
惠州市
惠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深圳,北连河源、韶關,东接汕尾,西邻东莞和广州;珠江三角洲东端,南海大亚湾北部。 惠州市是广东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即有“岭南名郡”和“粤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有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不少名人旅居于此,留下大量题咏惠州的诗词,因而使惠州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且是客家人最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民眾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祖籍惠州的港澳台同胞逾80萬人,旅居香港的惠州籍鄉親達100多萬人,7個香港人中,就有1個是惠州籍。對惠州人來講,自家有親戚在香港十分尋常。 惠州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快速发展的商业,高科技產业、服務业、旅游业、工业化城市,是中国大陆重要的高科技產业和电子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随着总投资额730多亿元人民币的多个石化项目在惠州的兴建和投产,使惠州成为珠三角经济圈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2015年10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惠州市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周刊》發布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惠州被定義為二線城市。.
查看 开皇和惠州市
成武县
成武县在中国山东省西南部,是菏泽市所辖的一个县。成武是伯乐的故里。.
查看 开皇和成武县
戴州
戴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时置,治所在成武县(今山东省成武县)。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又以成武县及宋州的单父县、楚丘县复置,并置高乡、凿城二县,寻省高乡、凿城入单父。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戴州,成武县归属曹州。.
查看 开皇和戴州
房彦谦
房彦谦(),字孝冲,出身清河房氏。房彦谦一生经历东魏、北齐、北周、隋四朝,终于隋泾阳县令任上。 七世祖房谌,在后燕担任太尉掾,随着慕容德南迁青州。高祖房法寿,曾擔任魏青、冀二州刺史。祖房翼,庄武伯、镇远将军、宋安太守。父房伯熊,清河内史。兄房彦诩,释褐仪同开府行参军,寻除殿中侍御史,改授青州法曹参军,行益都县事,寻除千乘县令。房彦谦行六,在十八歲時被广宁王孝珩聘为主簿,清简守法,州境肃然。齐亡後,称病“归于家”,當時北朝政教严切,人士不敢隐退。开皇七年(587年),由刺史韦艺坚持推荐入朝廷,吏部尚书卢恺很看重他,授承奉郎,不久再迁监察御史。大业九年(613年),随隋炀帝至辽东,担任扶余道(今东北地区)监军,後因得罪權貴,迁为泾阳县令,卒於任上。 房彦谦工書法,楷法瘦劲宽博。有子房玄龄,他曾经和玄龄说过:“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西彩石村东北有房彦谦墓。.
查看 开皇和房彦谦
昭通市
昭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市境南界曲靖市和贵州省毕节市,东接四川省泸州市,北邻四川省宜宾市,西临四川省凉山州。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乌蒙山西段。金沙江为西、北两面与四川省的界河,主要河流还有牛栏江、横江、洛泽河、白水江等,坡度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人口543万。昭通是全省矿产资源重要产地,其中以煤和硫黄的储量最丰。.
查看 开皇和昭通市
昌乐县
昌乐县在中国山东省中部,是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2.3万。.
查看 开皇和昌乐县
昌平区
昌平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属于北京四个城市功能区当中的城市发展新区之一(其中山区部分按照生态涵养区总体要求进行建设)。被誉为“密尔王室,股胧重地”,有“京师之枕”的美称。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将昌平区定位为:首都西北部重点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特色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区;城乡综合治理和协调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区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人大代表昌平联络处位于城北街道政府街21号,中共区党委、区人民政府、中共区纪委、区监察委员会、区政协委员会、共青团区委位于城北街道政府街19号,区人民法院位于城北街道西环路62号,区人民检察院位于城北街道政府街9号。 现任中共区第五届党委书记侯君舒,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光彤,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王合生,区监察委员会主任徐萍(女),区第五届政协委员会主席张晓兰(女),区人民法院院长薛春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马天博,共青团区第四届团委书记王旸(女)。 截至2018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227名代表,其中33人为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截至2017年底,昌平区共下辖5个街道、5个地区办事处、10个镇和1个“以企代政”的镇级单位,常住总人口206.3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05.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1.1%;人口总数位列全市第四,在除中心城区外的十个市辖区中位列第一,也是全市唯一出现“人口倒挂”(外来常住人口多于本地常住人口)问题的市辖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9.3亿元人民币,位列全市第八(大兴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开统计);。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3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3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39元)。 截至2016年底,全区人口密度为1496人/平方千米。.
查看 开皇和昌平区
易县
易县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偏西,是保定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拒马河和易水的上游,因易水得名。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倾斜地带,十分之七为山地,平原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苹果,桃等作物,山地地区为裸露岩土或有植被覆盖。 县政府驻易州镇朝阳路23号。.
查看 开皇和易县
易州
易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元年(581年),置易州。唐朝时属河北道,曾改为上谷郡。户四万四千二百三十,口二十五万八千七百七十九。下辖六县。明朝时属保定府。清朝初年,仍属保定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境内有清泰陵的缘故升易州为易州直隶州。涞水县及广昌县(现涞源县)归属易州直隶州。.
查看 开皇和易州
济南县
济南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属齐州。大业初年,并入长山县。.
查看 开皇和济南县
济南市
济南市,別称“泉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环渤海地区南翼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北部战区陆军机关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九大跨省区分行之一的濟南分行也设立于此。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济南被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临黄河,南依泰山。全市共辖7市辖区、3县,总面积7,998平方公里,人口723万(2016年)。济南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市、北部的德州市和滨州市、东部的淄博市、南部的莱芜市和泰安市交界。济南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因境内泉水众多,故被称为“泉城”,其中“七十二名泉”,并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代刘凤诰诗)的美誉。 济南是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主办城市、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主办城市、2015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办城市。.
查看 开皇和济南市
济北县 (隋朝)
济北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六年(586年),析卢县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大业初年省。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山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济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长清区.
查看 开皇和济北县 (隋朝)
济阴县
济阴县,中国古县名。 汉朝时为定陶县地,属济阴郡。汉朝至北周皆为定陶县地。隋朝开皇六年(586年),于此置济阴县。同年,分置黄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蒙泽县,大业初年,废入。治所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为济阴郡治。唐朝时为曹州治。北宋为兴仁府治。金朝大定八年(1168年),城为河水所没,徙今山东省菏泽市;又为曹州治,元朝时,不改。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入曹州。.
查看 开皇和济阴县
济渎庙
济渎庙位于中国河南省济源市济渎大道1396号,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唐贞元十二年(796年)在济渎池后建北海庙,因为传说济渎池潜通北海。现存建筑可分为四组: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西为天庆宫,东为御香院,占地总面积86255平方米,共有宋至清代建筑23幢。其中寝宫建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是河南省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
查看 开皇和济渎庙
济源县
济源县,中国旧县名。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轵县北部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属河内郡。元朝曾改置原州,寻复为县。1988年撤销,改设济源市。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河南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县份 Category:济源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8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济源县
济源市
济源市为中国河南省下辖的一个省直辖县级市(副地级市),也是河南省唯一的省直辖县级行政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山西省接壤。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济源县,1988年撤县设市,1997年实行省直辖,直辖前由焦作市代管。全市辖域总面积1,96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8.37万人(2009年)。济源为焦柳铁路线上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2009年,济源经济总量位居河南省各县(市)的第七位,GDP总量274.55亿元(折合40.19亿美元),人均GDP为42,181元(合6,175美元)。.
查看 开皇和济源市
流南县
流南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广东省阳春市西北,属新宁郡。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南流县。 Category:南梁县份 Category:南陈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广东古代县份 Category:阳江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阳春市.
查看 开皇和流南县
流江郡
流江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改北宕渠郡置,治所在流江县(今四川省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渠县。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达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渠县 Category:559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流江郡
浏阳县
浏阳县,中国旧县名。 东汉建安中析临湘县置,治所在今湖南省浏阳市东北。属长沙郡。“因县南浏阳水为名”(《元和郡县志》)。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唐朝景龙二年(708年)于故城复置,寻移今浏阳市。属潭州。元朝时属潭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浏阳州,移治今浏阳市东北官渡。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还治今市。属长沙府。清代因袭不改。1934-1936年期间,在县境,一度析置平浏长县苏维埃政权。1993年改设浏阳市。.
查看 开皇和浏阳县
浦城县
浦城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最北端,隶属于南平市。踞八闽上游,仙霞岭山脉与武夷山脉交接处,为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交界处。面积3383.02平方千米。浦城县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为闽北交通要地。.
查看 开皇和浦城县
浮阳县
浮阳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时设置,治所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东关。因地处浮水之阳,故名。西汉时为勃海郡治所,北魏曾为浮阳郡治。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清池县。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河北古代县份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沧县 Category:59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浮阳县
浮阳郡
浮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析渤海郡、章武郡地置,治所在浮阳县(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东关)。辖境相当今河北省盐山、孟村、海兴、黄骅、沧州等市县及青县部分地。隋朝开皇初年省。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河北的郡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48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浮阳郡
浮护县
浮护县,中国古县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 Category:南梁县份 Category:南陈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广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清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90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浮护县
海安郡
海安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东魏改北东海郡置,治所在涟口县(今江苏省涟水县东)。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东部至灌南、灌云境。属海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魏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苏的郡 Category:连云港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海安郡
海康县
海康县,中国古旧县名。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在今广东省雷州市,为合州治。大业初年,属合浦郡。唐朝、宋朝时为雷州治。元朝时,为雷州路治。明朝、清朝时为雷州府治。1911年裁府留县。1959年撤销,以南渡河为界,北部并入雷北县,南部并入雷南县。1960年雷北县改名雷州县,雷南县改名徐闻县。1961年撤销雷州县,复置海康县。1994年改设雷州市。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广东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县份 Category:湛江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雷州市 Category:徐闻县 Category:199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海康县
海陵县 (古代)
海陵县,中国古代的县,在今江苏省境。 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即有此县。新朝时,曰亭间县。在今江苏省泰州市。以其地高阜而又傍海得名,属临淮郡。三国时废。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南北朝时曾为海陵郡治所。隋朝开皇初年,海陵郡废,属南衮州。又并入建陵县,后析置江浦县,大业初年省入。终属江都郡。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属扬州。武德三年(620年),改名吴陵县,归于吴州,七年(624年)复为海陵县。景龙二年(708年),分置海安县。开元十年(722年),海安县再度并入海陵县。五代南唐时设立泰州,海陵县为泰州州治。明朝洪武初年,废入泰州。.
查看 开皇和海陵县 (古代)
海陵郡
海陵郡,中国古代的郡。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治所在海陵县(今江苏省泰州市),属徐州。南朝宋移治建陵县(今泰州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泰州、海安、如皋、泰兴、泰县等市县地。南梁还治海陵。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江苏的郡 Category:泰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南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41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海陵郡
海昌郡
海昌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立的郡。 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置,治所在宁化(今广东省高州市东北),属广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高州、信宜等市地。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茂名行政区划史 Category:43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90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海昌郡
浈阳县
浈阳县,中国古县名。 西汉置,治所在今广东省英德市东大站,历属桂阳郡、始兴郡。因处浈水之阳得名。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年)改名贞阳县。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省入曲江县。唐朝复置浈阳县,并移治今英德市。北宋时为英州治。乾兴元年(1022年),避宋仁宗赵祯讳,改浈阳县为真阳县。南宋为英德府治。元朝时,省入英德州。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东吴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刘宋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广东古代县份 Category:清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英德市 Category:前2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2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浈阳县
浇河郡
浇河郡,十六国时设置的郡。.
查看 开皇和浇河郡
新巴郡
新巴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晋安帝时分巴西郡置,治所在新巴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东北雁门坝)。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油市一带。南梁天监时,北魏据郡地,改隶西益州。西魏时,改隶利州。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南齐的郡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江油市.
查看 开皇和新巴郡
新乐市
新乐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石家庄市代管。位于河北西部,沙河流经境内。.
查看 开皇和新乐市
新乡市
新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南缘,南望黄河。市境东邻山东省菏泽市,南界郑州市、开封市,西毗焦作市及山西省晋城市,北接安阳市、鹤壁市。新乡是豫北工业城市、京广铁路上的重要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城市,曾是华北八大重镇之一。全市总面积8,291平方公里,人口572.1万人。母语为中原官话。 新乡古代曾发生过诸如鸣条之战、牧野大战、陈桥兵变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也是历史省份平原省的省府。近代新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
查看 开皇和新乡市
新建区
新建区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西部所辖的一个区,位于赣江下游西岸、鄱阳湖南面。 总面积为2337.84平方千米,2003年人口为66.5万。邓小平文革落魄时曾被流放于此,小平小道就位于新建区内。.
查看 开皇和新建区
新会城池
新会城池是中國广东省新会县城防建築的總稱,由旧城(内城)、新城(子城、外城、二重城)組成,包括城牆、城門、敌楼、警舖、雉堞、護城河等多道設施。民國初期,由於現代化城市建設,新会的城門連同城墻一併被拆除,現只作地名使用。.
查看 开皇和新会城池
新会区
新會(新會(會城)話:,汉语拼音:Xīnhùi),簡稱新或會,古稱冈州,因盛產蒲葵而别稱葵乡,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潭江下游匯合處,名稱來自新會郡,現為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市轄區,下轄1街道10鎭,全區總人口为86萬,市区人口38萬。當地居民以漢族的四邑族群為主,母語為粤語四邑片新会話。新会建置於东晋末年,迄今近一千六百年,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四邑地区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從明代起新会的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中國產生進士、举人和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在近現代史上,新会位列广东最迟開放通商的两個城市之一。這裡的習俗、文化、傳統藝術、建築形式都独具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特徵。這裡是梁启超、陳献章、陳垣、劉德華等名人的故鄉,同時又作為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發源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新会還是70萬海外華人的祖籍地,為广东一大僑鄉。 新会市史志办公室,1999.3.
查看 开皇和新会区
新会行政区划
位于中国广东省江门市南部的新会區行政區劃以新會區現今行政區劃為主,也包括自新會成立後至今的行政區劃歷史。現時十一個分镇的安排,均源於1955年各区区公所的成立,而现今的行政区划最後修訂於2005年。.
查看 开皇和新会行政区划
新会郡
新会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元熙二年(420年)分南海郡置,治所在盆允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北杜阮镇)。辖境约当今广东省江门、开平、台山等市地。属广州。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南陈,废。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江门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新会郡
新兴郡 (建安)
新兴郡,中国古代的郡。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置,治所在九原县(今山西省忻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滹沱河、云中山以东,南至忻州市、盂县等地。西晋后辖境渐小。元康中改为晋昌郡,寻复旧。北魏永安中改为永安郡,治所在定襄县(今属山西省)。北齐废。 隋朝开皇初年、义宁中又分楼烦郡秀荣县置新兴郡,领秀容一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置为忻州。.
查看 开皇和新兴郡 (建安)
新繁县
新繁縣,中国旧县名,在今四川省境。 新繁县的前身为蜀郡所辖的繁县,县治在今彭州市濛阳镇。 劉禪時繁縣加「新」字置,或謂北周改繁縣置,或謂前蜀改,治今四川省新都縣西北新繁鎮。隋朝開皇三年(583),廢入成都縣。 唐朝武德三年(620)復置,次畿。宋代仍屬成都府。元代屬成都路,為下縣。 明朝洪武十年(1377)五月,新繁县又省入成都縣。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復置。清仍屬成都府,康熙元年(1662年),省彭縣入新繁縣。雍正六年,復設彭縣。.
查看 开皇和新繁县
新野郡
新野郡,中国西晋时设置的郡,治所在新野县(今属河南省)。南朝宋时,新野郡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市、新野县等地。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废。后复置,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查看 开皇和新野郡
新會歷史
新会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当地的新石器文化。公元222年,孫權在今司前鎮河村附近為治所设平夷縣,新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开始。从南朝的馮業南渡新会到宋末的罗贵南迁,新会在中原汉人历次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新会”之名始于東晉元熙二年(420年)。而新会的古称“冈州”就来源于唐代新会县为冈州州治所在。1279年南宋灭亡前夕,新会成为南宋最后的行都所在地。到了明代,新会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黄金时期,位列广东三大城市之一。清末,新会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随着1904年江门开埠,以及之后新宁铁路通车,新会成为四邑交通枢纽。1939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时期,新会饱受战火摧残。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新会城。改革开放以后,新会经济发展迅速。.
查看 开皇和新會歷史
文水县
文水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缘,是吕梁市下辖的一个县,因境内有文峪河而得名,是唐武则天的故乡,因其古县城形似凤凰,故又名凤城。.
查看 开皇和文水县
无为县
无为县是中國安徽省芜湖市下辖的一个县。全县总面积2413平方公里,人口130.8万,辖全县辖20个镇:无城镇、石涧镇、襄安镇、陡沟镇、姚沟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泥汊镇、高沟镇、福渡镇、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鹤毛镇、十里墩镇、昆山镇、洪巷镇。.
查看 开皇和无为县
旧馆镇
旧馆镇是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下辖的一个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中部水网地区,位于湖州市区以东18公里,南浔镇以西16公里,毗邻织里镇、双林镇,距苏州、杭州均在100公里以内,下辖13个村和1个居委会,面积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万,外来民工8000多人。 旧馆镇经济以工业为主,尤以木地板生产著称。.
查看 开皇和旧馆镇
悦城县
悦城县,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北,属晋康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废。唐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乐城县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仍属晋康郡,乾元元年(758年)属康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广东古代县份 Category:肇庆历史 Category:德庆县.
查看 开皇和悦城县
應山縣
應山縣是湖北省的一個縣份。始置于隋朝年间。.
查看 开皇和應山縣
散官
散官原本指無擔任固定職事的官員,如漢代有「散騎常侍」一職,類似皇帝顧問官。《隋书·百官志下》:“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後演變為表示官位等級的稱號,會隨著年資而晉升。又依照文、武官而分為文散官與武散官。《隋書·百官志下》:“開皇六年,吏部又别設朝議、通議、朝請、朝散、給事、承奉、儒林、文林八郎;武騎、屯騎、驍騎、游騎、飛騎、旅騎、雲騎、羽騎八尉。其品则正六品以下,正九品以上。” 散官名義上與官品一樣分為三十階,但實際上沒有正一品,故只有二十九階。明代散官分九等十八階,有初授、陞授、加授、以歷考為差。 散官階級與可任的官職有關,例如:文散階正七品上的官員,他就不太可能去就任從二品的尚書左僕射,較可能從事職官官品在正七品上左右的職司。 文武官員的官職全銜舉例如右:「唐朝議郎行河南府告成縣主簿徐鍔。」指此人徐鍔以本階正六品上朝議郎去任職低階職官從八品上河南府告成縣主簿。唐制,任低於本階職事官曰「行」,任高於本階職事官曰「守」。.
查看 开皇和散官
故城镇 (故城县)
故城镇在河北省故城县下辖的一个镇,在故城县东北部,南临京杭大运河,北靠邢德公路,人口3万,是故城县的旧县城。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置东阳县,县治所设在此处。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东阳县改名漳南县,此处仍是县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漳南县城向西南移22华里,移至今山东省武城县漳南镇,此处始有“故城”之名。故城,漳南之“故城”也。元代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复于故城置县,名故城县,从那时起县治所一直在故城镇。1945年6月县城迁至郑家口镇。 Category:故城县 Category:衡水乡级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故城镇 (故城县)
慧可
慧可,又名僧可,俗名姬光,號神光,虎牢人(河南省滎陽縣),被尊為禪宗二祖。唐德宗謚其為大弘禪師,塔名大和之塔。有「正宗普覺大師」與「大祖禪師」之諡號。.
查看 开皇和慧可
扬州 (古代)
扬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區域名稱,使用於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长时间里以及620年到626年,并不是指现在中国江苏省的扬州市。.
查看 开皇和扬州 (古代)
扬州市
扬州市(江淮官话扬州话:/iaŋ ʦɤ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所辖的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与仪徵市位于通扬运河以南,高邮市、宝应县则位于通扬运河以北,整体上来说扬州地处江苏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三角洲北翼,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扬州市景色秀美,城市建筑多古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全市总面积6,591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2,306平方公里,人口448.36万,其中市辖区人口242.34万人。2014年,扬州GDP达3697.9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8万元,达82660元,在苏中苏北8市中率先超过省平均标准。同时,扬州也是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及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
查看 开皇和扬州市
扶州
扶州,南北朝到唐朝和元朝的州,在今九寨沟附近。 北周保定五年(565年),設置龙涸防(今四川省松潘县)。天和元年(566年),吐谷渾龙涸王莫昌内属北周,設置扶州。管理龙涸郡一郡,嘉城县、金崖县、交川县、江潭县四县。隋開皇七年(587年),废扶州,嘉城县、金崖县归邓州,交川县及江潭县归会州管辖。同年邓州改称扶州(治所在今四川省九寨沟县)。邓州原为北魏設置的寧州。西魏改为邓州。大業二年(606年),废芳州,轄地域归扶州。大業三年,郡制施行,改称同昌郡,下管轄7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在嘉城县设置松州,治所在嘉诚(今四川省松潘县)。广德年间被吐蕃占领。元朝在文州设置文扶州万户府,管理扶州。明朝废除,地属松潘卫。 F F F F.
查看 开皇和扶州
拓跋宁丛
拓跋宁丛,拓跋党项在隋朝时的首领,西夏的先祖。 开皇五年(585年),拓跋宁丛等各率部众到旭州内附,被隋文帝授为大将军,其部下各有所差。十六年(596年),再侵犯会州,隋文帝下诏征发陇西兵讨伐,大破其众。党项又相率请降,愿为臣子,派遣子弟入朝谢罪。隋文帝杨坚对他们说:“还语尔父兄,人生须有定居,养老长幼。而乃乍还乍走,不羞乡里邪!”从此党项对隋朝朝贡不绝。.
查看 开皇和拓跋宁丛
拓跋木弥
拓跋木弥,拓跋党项在隋朝时的首领,西夏的先祖。 本是吐谷浑裨王,因为吐谷浑可汗夸吕年老昏庸,太子大臣都背叛他归附隋朝。开皇八年(588年),拓跋木弥请求率领所属部落一千余家降附隋朝。隋文帝为了表明自己不鼓励背叛行为,对归附部落慰勉安抚,听其自然,不出兵接应。.
查看 开皇和拓跋木弥
曲阜 (消歧义)
曲阜可以有以下意義:.
查看 开皇和曲阜 (消歧义)
曲陵郡
曲陵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曲陵县(今湖北省汉川市西北麻河镇)。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汉川市一带。属南司州。西魏时属安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孝感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曲陵郡
普安郡
普安郡,中国古代的郡。 西魏置,治所在普安县(今四川省剑阁县)。隋朝开皇初年,郡废,大业初年复置。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剑阁、梓潼等县地。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始州,后改剑州。天宝五载(746年),复改剑州为普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废。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广元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剑阁县 Category:梓潼县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5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普安郡
普乐郡
普乐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置,治所在回乐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北)。辖境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吴忠、灵武等市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宁夏的郡 Category:吴忠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银川行政区划史.
查看 开皇和普乐郡
普慈郡
普慈郡,中国古代的郡。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治所在多业县(今四川乐至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乐至县一带。隋朝开皇十三年(593年)废。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资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7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9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普慈郡
景州 (隋朝)
景州,中国古代的州。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於長蘆置景州,領長蘆縣、景城縣等縣。大業二年(606年)正月,隋炀帝省並州、縣,景州逐廢。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又於長蘆置景州,領長蘆縣、平舒縣、魯坡縣、清池縣等,第二年,清池縣入東鹽州,貞觀二年(628年)廢。 贞元二年(786年)置,治所在弓高县(今河北省东光县西北)。又以東光縣、胡蘇縣來屬,長慶元年(821年)廢。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东光、阜城、景县、吴桥、宁津等县及山东省德州市。長慶二年(822年),唐穆宗又在弓高設置景州,領五縣:弓高縣、東光縣、臨津縣、南皮縣、景城縣,治均弓高。大和四年(827年)又廢,縣屬滄州。景福元年(892年),復於弓高置景州,管東光縣、安陵縣3縣。天佑五年(908年),州治移於東光,領弓高、東光、南皮、臨津等六縣。 五代,后梁移治东光县(今属河北省)。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废。改景州之名為定遠軍。北宋更定遠軍為永靜軍。金朝初年复置。大安年间,避金章宗完顏景諱,改为观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改景州,移治蓨县(今河北省景县)。属河間路,领蓚县、故城縣、阜城縣、东光縣、吴桥縣五县。 明朝洪武元年(1234年),河間路改為河間府,景州屬於河間府。清襲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原屬景州之吳橋縣、東光縣、故城縣直屬河間府,景州改為散州,直屬河間府。民國初期,廢州為縣,景州改為景縣。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河北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沧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德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景州 (隋朝)
景阳郡
景阳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梁太清元年(547年)置,治所在宕渠县(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营山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营山县.
查看 开皇和景阳郡
智顗
釋智顗(漢語拼音:Zhi-yi,),俗姓陈,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生於荆州华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潜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天台大師,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其学说以《法华经》为主教依据,故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并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立一心三观。智顗于陈、隋两朝深受帝王礼遇,隋煬帝楊廣授予智顗“智者”之号,世稱智者大师。.
查看 开皇和智顗
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又称塔头寺、真觉寺,位于浙江天台县金地岭。天台宗寺庙,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查看 开皇和智者塔院
晋宁县 (西晋)
晋宁县,中国古县名。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阳安县置,治所在今湖南省资兴市南。属桂阳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并入郴县。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湖南古代县份 Category:郴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资兴市 Category:28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晋宁县 (西晋)
晋安县 (西晋)
晋安县,中国古县名。 西晋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泉州市南安丰州镇。属晋安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为南安县。南梁天监元年(502年)至南陈天嘉五年(564年)间分别为梁安郡、南安郡治。南梁时为中国交通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的重要海港。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福建古代县份 Category:泉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南安市 Category:282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晋安县 (西晋)
晋州 (北魏)
晋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以唐州改置,治所在白马城(今山西省临汾市)。北齐后废。北周置晋州总管府。隋朝开皇初年,总管府废。又置临汾郡,下隶七县:临汾县、襄陵县、冀氏县、杨县、霍邑县、汾西县、岳阳县(原称安泽县)。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临汾郡改名平阳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又以平阳郡改置晋州,治所在临汾县(今临汾市西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平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为晋州。五代移治今临汾市。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平阳府。 唐朝时,晋州的辖境约当今山西省临汾、霍州、汾西、洪洞、浮山、安泽等市县地。产矾。唐置矾官,宋有炼矾务。.
查看 开皇和晋州 (北魏)
晋州市
晋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石家庄市代管。位于石家庄市区以东五十公里。 晋州距天津港口300公里,距黄骅港240公里,距首都北京300公里。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307国道和石德铁路横穿市域。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29亿元。.
查看 开皇和晋州市
晋康郡 (东晋)
晋康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永和七年(351年)置,治所在元溪县(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属广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德庆、郁南、罗定等市县地。南朝宋初徙治龙乡县(今广东省罗定市太平镇谭白管理区内),元嘉中又移治端溪县(今广东省德庆县)。南齐又徙治威城县(今广东省郁南县南),南梁复治端溪县。隋朝开皇时废。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康州置晋康郡,仍治端溪县。属岭南道。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德庆、郁南、云浮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年)废。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广东的郡 Category:云浮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肇庆行政区划史 Category:35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5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晋康郡 (东晋)
晋化县
晋化县,中国古县名。 东晋置,治所在今广东省郁南县东南。属晋康郡。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废。 Category:东晋县份 Category: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广东古代县份 Category:云浮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郁南县 Category:59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晋化县
晋兴县 (东晋)
晋兴县,中国古县名。东晋大兴元年(318年)置,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昌江南岸。为晋兴郡治。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宣化县。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析宣化縣置,屬南晉州,貞觀八年(634年)南晉州更名邕州。開寶五年改晉興為樂昌縣。.
查看 开皇和晋兴县 (东晋)
晋兴郡 (东晋)
晋兴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大兴元年(318年)置,治所在晋兴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邕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左、右江流域和南宁、横县等市县。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南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31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9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晋兴郡 (东晋)
晋祠
晋祠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的祠堂,主要祭祀周朝晋国的开国诸侯叔虞及其母亲邑姜。晋祠是太原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之一。.
查看 开皇和晋祠
晋熙县
晋熙县,中国古县名。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绵竹市。属晋熙郡。南朝齐永元初年,郡废,县属南新巴郡。南梁复置郡,县属之。北周废入阳泉县。隋朝开皇初郡废,复置晋熙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孝水县。 Category:东晋县份 Category:刘宋县份 Category:南齐县份 Category:南梁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德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绵竹市 Category:39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9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晋熙县
晋熙郡 (义熙)
晋熙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郡。 义熙(405年—419年)中分庐江郡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省潜山县)。辖境约当今安徽省潜山县和太湖县东北部、桐城市部分地。属豫州。南朝宋改属南豫州。梁属晋州(北齐改江州,陈和北周复为晋州)。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晋的郡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南齐的郡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北齐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安徽的郡 Category:安庆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开皇和晋熙郡 (义熙)
晋阳县 (秦国)
晋阳县,山西省古县名。 晋阳城(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曾为赵国早期都城。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蒙骜攻赵国,定太原。次年置太原郡。晋阳县县城即晋阳城,秦至汉为太原郡治,东汉后又为并州治。西晋末扩展城垣,周27里。北齐河清(562年—565年)中,于汾水(今汾河)东岸增筑一城,州郡与县分城而治,州郡治旧城(西城),县治新城(东城)。武平(570年—576年)中,又于旧城内增置龙山县。 隋朝开皇(581年—600年)中,改龙山县为晋阳县,改晋阳县为太原县。唐朝时,于东西二城间跨汾水筑中城,三城周凡40里;建号北京,兼为河东节度使治所。五代时,先后为晋及北汉国都。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平北汉,毁晋阳城宫殿,移并州于阳曲县(今山西省太原市),并晋阳县、太原县和而为一,改名平晋县,移治于旧城东北,另建新城。.
查看 开皇和晋阳县 (秦国)
晋陵郡
毗陵郡,後稱晉陵郡,西晋到隋唐的郡。.
查看 开皇和晋陵郡
晋江市
晋江市(Tsìn-kang-tshī),雅稱刺桐、瑞桐、泉安,为中国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地级市代管。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三面临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辖境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陸域面積649平方公里(不含灘塗,濕地),海域面積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全市辖6个街道、13个镇,市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晉江在經濟、軍事、文化占据重要地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清代,晋江與南安、惠安,合稱泉州三邑。境内有安平桥、草庵、龙山寺、磁灶窑址等古迹以及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
查看 开皇和晋江市
,多利思比孤,夏丘县,夏丘郡,夏侯姓,大定 (北周),大乘起信论,大余县,天台山 (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天保 (西梁),天柱山,太原市,太原郡,太建,太极宫,太湖县,处州,妙西鎮,姚谷县,始興郡 (中國),婴阳王,婺州,定襄郡,定陶区,定慧寺 (如皋),宁夏历史,宁国县,宁都县,宁波历史,宁波市,宁浦郡,宁海县,宣州 (隋朝),宣乐县,宣化县 (隋朝),宣化郡,宣華夫人,宣漢縣 (南北朝),容山郡,宿豫郡,宜都市,宜都郡,宜春市,宇文士及,宇文述,宇文洛,安夷郡,安居县 (隋朝),安庆市,安远县,安阳市,宋州,宋朝建筑,富壽省,富水郡,密州 (山东),尚宮,尚食局,封丘县,封禅,小商桥,将陵县,尉世辯,尉粲,尉遲熾繁,尉迟恭,屯州,山阳县 (江苏省),屈突通,岳州,岳阳县 (南北朝县份),岳阳市,峨眉县,峰州,崤郡,嶧縣,巢县,巢湖市,巢湖市 (地级市),左馮翊,左权县,巫山县,巴州 (南梁),巴东郡,巴西郡,巴陵郡,巂州,上塘镇 (永嘉县),上宛县,上饶市,上高县,上洛郡,中山市,中山郡,中國禪宗史,中国年号列表,中国人口史,中国行政区划,中国货币史,中牟县,中镇庙,丰城市,临夏回族自治州,临武县,常山郡故城,常州 (江苏),常州市,东湖镇 (连江县),万宝常,万州区,下隽县,乐山市,乐平市,乐陵郡,乐浪郡,九德郡,九江市,书厄,平原郡,平壤历史,平山县,平阳县 (湖南),平阳昭公主,平邑县,平涼郡,广安市,广平郡,广化寺 (莆田),广元市,广运 (西梁),广水市,乌程县,乌江县,义安郡,义乌市,于翼,交城县,京兆尹,亭山县,亮善郡,庸州 (开皇),府兵制,五原郡,五岳,五福大帝,庆云县,庆阳市,仁寿 (隋朝),仁寿县,代州,廣陵縣,廣陵郡,廣漢郡,廬州,延寿郡,延昌 (高昌),建德市,建福 (新羅真平王),建阳县,介休市,仙市镇,仙游寺法王塔,会城街道,会州,会稽山,伊阳郡,伏虞郡,张店区,张掖郡,弋阳县,弋陽郡,开州 (西魏),开州区,开元寺 (正定),开皇律,开江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归善县,何妥,佛教藝術,徐城县,徧城郡,循州,侯官县,德州,德州 (山东),德州市,德广郡,德阳市,後備軍事動員,修化县,修武郡,圃田县,北周六官,北镇庙,北海郡,刘炫,善庆寺,周法尚,呂苦桃,咸陽縣,傥城郡,傅奕,哀戎郡,唐城县,唐县,唐太宗,唐长安城,唐滅东、西突厥之戰,冠县,冠氏县,冷水滩区,内丘县,内蒙古历史,内江市,冀州区,凉兴县,商丘市,商洛市,公安县,六合县,六合区,兰州市,兰陵郡,兴国禅寺,元城縣,元巖 (平昌郡公),元善,勇田县,固安县,四川历史,四川省,皇化县,石城县,石楼县,玄州,玄武郡,玉林市,玉泉寺 (当阳市),王世充,王世積,王傑 (北朝),王通 (隋朝),灞桥遗址,灵山县,灵泉寺石窟,琅邪郡,睢县,睢南郡,砀山县,磁州,神农郡,神泉县 (隋朝),祥云县,祥瑞,祖孝孫,禎明,福州市,福建历史,福清县,福清市,离石郡,秦岭县,秦兴县,秭归郡,秋浦县,程咬金,穀陽郡,窟胡郡,窦抗,窦毅,章山郡,章丘区,章武郡,端州 (古代),竇榮定,筑阳县,简阳郡,绥城县,绥安县 (东晋),绥越郡,绵州,绛州,缘州,缙州,翼针郡,真丘县,真乡县,真昌县,真昌郡,献县,眉山市,瘟神,瘿陶县,給事中,燃灯佛,燕郡,略阳郡,留县,牛弘,盐城郡,盐亭郡,盧氏 (高湝妃),盘龙郡,盆允县,瀧州,隰州 (隋朝),芜湖市,隗状,隆城郡,隆興寺,隋书,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隋唐,隋唐大运河,隋朝,隋朝行政区划,隋文帝,韩擒虎,韶州,韶阳郡,融州,莫西县,莱州 (古代),莲花县,莲都区,莘县,莆田縣,聊城市,遣隋使,聖德太子,遂川县,荆州 (古代),萧大圜,落丛郡,青龙寺 (西安市),静龙郡,静慰郡,顏之推,衡州,顯州 (隋朝),顺阳郡 (西晋),顺政县,顺政郡,须昌县,顿丘县 (西汉),行台,袁州 (古代),袁聿修,颍川郡,领方郡,裴寂,裴仁基,飛鳥時代,褒中县,饶州 (隋朝),饶良县,西衡州,西阳郡,西鄂县,西楚州 (北齐),襄国郡,襄邑郡,覃州,香沉镇,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解州关帝庙,許敬宗,驍果,驩州,马鞍山市,驸马,驻马店市,高城县 (东汉),高塘郡,高密郡,高平郡 (西晉),高仁英,高彥理,高凉郡 (东汉),高要郡,高都县,高阳郡 (东汉),高湝,高昌,魏县,魏兴郡 (曹魏),魯郡,诸城县,诺水县,课阳县,象州 (古代),象郡,豫宁郡,鲁阳郡,費長房,賀若弼,贺娄子干,贺州 (隋朝),贺州市,贺川县,贺兰祥,鴻濟,贵港市,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越巂郡,越析州,超化寺,鸡鸣寺,鹤壁市,麦城,麻城市,麓山寺,黎城县,黎阳郡,黔州,黄州 (隋朝),黄冈县,黄骅市,黄陵县,黄水郡,齊郡,龟兹乐,辰州 (隋朝),辽州 (山西),达头可汗,达州市,达川区,达化郡,达摩笈多,龙凤镇 (重庆市),龙溪县,连州市,霍州市,霍邱县,范县,范阳,范阳郡,茂名市,蜀州 (隋朝),蜀郡,胡皇后 (北齐武成帝),郯郡 (东魏),郴县,郴州 (古代),都梁县,胜州,郑州市,郑州行政沿革,郓城县,胙城县,舟曲县,舞阴郡,般县,般阳县,阐熙郡,阳平郡 (曹魏),阳谷县,阳朔县,阿史那皇后,阿訇,阿拔斯王朝,阌乡郡,蘇府七王爺,蘇敬,赞皇县,赣州市,赣榆区,赵芬,资州,资中县,资中郡,资阳市,開皇之治,薛道衡,闽县,闾丘县,钟离郡,钦州 (古代),钦州市,钦江县,钱唐郡,钳川县,蒋州 (隋朝),蒙山县,蒙郡,邢台市,邢州,邯鄲郡,邓州市,肆州,肇庆市,铁勒,铁杷县,蔡阳郡,鄞江镇,脩縣,鄫州,鄭善果,鄮县,鄂州 (古代),鄆州,重安县,自贡市,至德 (南朝陈),金城郡,金华市,金華縣,蕭岑,蕭珣,蕭瑑,蕭瑒,蕭瑀,蕭璟,蕭瓛,蕲城郡,長城縣,長安縣,长孙晟,长安,长安城 (高句丽),长山县 (隋朝),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治市,长沙县,长沙市,长春宫 (陕西),镇雄县,镇江市,酒泉郡,苍梧县,苍梧郡,苏州市,苏元朗,英德市,雁門郡,雲南郡,零陵区,雅安市,雉阳郡,通川县 (隋朝),通川郡 (西魏),通泉县 (隋朝),逍遥郡,逢山县,耿州,虞州,虢州,陳留郡,陳郡,陶城县,陈叔文,陈后主,陈茂墓,陵川县,虔州,虔化县,抚州市,报国寺 (乐至),柳城郡,柴桑县,柴桑区,柘城县,柔刚县,枞阳县,恩阳县 (隋朝),恩洽县,恒香郡,恒阳县,李娥姿,李端 (唐朝),李纲 (新昌县公),李遠 (北朝),杨暕,杨文思,杭州市,東官郡,東遷縣,東萊郡,東郡,東揚州,東海郡,杜淹,桐城市,桐柏县,桃城区,桃林县,桑泉县,桂岭县,桂平县,桂平郡,桂阳县,桓道县,梁宁郡,梁寿郡,梁乐郡,梁德郡,梁信郡,梁化郡 (广西),梁郡 (南齐),梁泰郡,梓州,梓潼郡 (东汉),棣州,楚州 (隋朝),楊俊,楊忠 (北朝),楊素,楊瓚,楊諒,榆次縣城,樊叔略,横县,樂平郡,檀州 (隋朝),正宁县,武威郡,武媚娘,武都郡,歙州,殷城县,殷州 (隋朝),段文振,永丰仓,永平郡,永康市,永都郡,江夏县,江阴郡,江苏省,江永县,江津区,江总,汝阴郡 (曹魏),汲縣,汴州,汜水縣,汕尾市,汉长安城,沁州,沧州市,沭阳县,河間郡,河東郡 (中國),沅陵县,沙阳县,沙河市,泰安市,泰山郡,泰和县,泰和历史,泾县,泉州市,泉陵县,洞川县,洞川郡,洪州 (隋朝),洪雅县 (古代),洭州,洮阳郡,洵阳郡,洋川郡,洛平县 (西魏),洛交县,洛阳郡,洛水县,涟水县,润州 (隋朝),涪陵郡,涌泉郡,涂山县,淮安历史,淮安市,淮州 (554年),淮北市,淮阴郡 (东魏),深州 (古代),深州市,淄州,淅州 (隋朝),淅阳郡,渝州,渭源郡,渌口区,清城区,清远市,清远郡,清水郡,清河崔氏,清河郡,清溪縣 (雍正),湘州,湘阴县,湖南省 (清),溢乐县,溧阳市,溧陽縣,溧水区,滨州市,滨海边疆区,滿州,滑州,滕州市,漢中郡,漢四郡,漳州市,漳河郡,潞城市,潞州,潍州,潭州 (隋朝),潭州知州,潮州 (古代),潮州历代沿革列表,潮州市,潮阳区,潼川郡,潼郡,潘师正,澧州,澳門,澳門歷史,澄城郡,澄江镇 (泰和县),濟南郡,濠州,濮州,濮阳市,期城郡,朐山县,朐山郡,朝阳县,朱滿月,會善寺,會稽郡,朗县 (古代),朗州,朔方郡,望都县,望江县,惠州市,成武县,戴州,房彦谦,昭通市,昌乐县,昌平区,易县,易州,济南县,济南市,济北县 (隋朝),济阴县,济渎庙,济源县,济源市,流南县,流江郡,浏阳县,浦城县,浮阳县,浮阳郡,浮护县,海安郡,海康县,海陵县 (古代),海陵郡,海昌郡,浈阳县,浇河郡,新巴郡,新乐市,新乡市,新建区,新会城池,新会区,新会行政区划,新会郡,新兴郡 (建安),新繁县,新野郡,新會歷史,文水县,无为县,旧馆镇,悦城县,應山縣,散官,故城镇 (故城县),慧可,扬州 (古代),扬州市,扶州,拓跋宁丛,拓跋木弥,曲阜 (消歧义),曲陵郡,普安郡,普乐郡,普慈郡,景州 (隋朝),景阳郡,智顗,智者塔院,晋宁县 (西晋),晋安县 (西晋),晋州 (北魏),晋州市,晋康郡 (东晋),晋化县,晋兴县 (东晋),晋兴郡 (东晋),晋祠,晋熙县,晋熙郡 (义熙),晋阳县 (秦国),晋陵郡,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