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廖耀湘

指数 廖耀湘

廖耀湘(),别号建楚,中国湖南邵阳县(今新邵县)北乡酿溪镇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

目录

  1. 76 关系: 劉玉章劉振華 (上將)卫立煌同古戰役塔山战役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決戰孫立人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密支那战役岳云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远征军中国抗日战争中華民國歷史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万毅人间正道是沧桑廖姓彭真圣西尔军校北京战犯管理所國軍十大王牌軍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刘震剿匪總司令部国军德械师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王耀武灯草胡同程子华第18师团第75游騎兵團第二次四平战役綏靖區緬甸戰役羅錫疇白崇禧韩先楚遼北省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行軍趙志華麦瑞尔突击队... 扩展索引 (26 更多) »

劉玉章

劉玉章(),字麟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綽號「劉光頭」,陝西興平人,中國國民黨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查看 廖耀湘和劉玉章

劉振華 (上將)

劉振華(),原名刘培一,山东泰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曾参与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朝鲜战争,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尔巴尼亚全权大使。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查看 廖耀湘和劉振華 (上將)

卫立煌

卫立煌,字俊如,又字辉珊,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安徽合肥(今肥东)人。妻韩权华。.

查看 廖耀湘和卫立煌

同古戰役

同古戰役發生在1942年3月19日至3月29日,由第五軍入緬先頭部隊國民革命軍第二〇〇师防衛日本帝國陸軍對緬甸同古(今稱東吁)之進攻,為緬甸戰役一部分。.

查看 廖耀湘和同古戰役

塔山战役

塔山战役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的辽沈战役期间中华民国国军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意指一座有塔有山的士兵堡垒,然而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塔山只是一个位于锦西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锦州15公里,距锦西4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锦西去往锦州的铁路与公路直接从塔山穿过。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东北野战军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成功阻挡住国军东进救援锦州。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面,更多的会被称作为“塔山阻击战”。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查看 廖耀湘和塔山战役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Decisive Engagement: The Liaoxi Shenyang Campaign)1991年上映于中国大陆的战争片,导演李俊、杨光远、韦廉、景慕逵、翟俊杰,主演古月、苏林、赵恒多、吴志远、孙海英、姚居德。 该片是《大决战》系列电影之一,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被誉为战争史诗片。.

查看 廖耀湘和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大決戰

《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于1980年代中期開始拍摄的关于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系列電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電影的合稱,影片於1990年代初期方始殺青,并於1991年上映。.

查看 廖耀湘和大決戰

孫立人

孫立人,CBE(),字撫民,號仲能。安徽廬江人,二次大戰緬甸戰場重要將領。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預科1923屆,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維吉尼亞軍校博雅教育學士,抗日戰爭時期少數留美、不是黃埔軍校出身的軍官。留美的財政部長宋子文賞識留美軍人,孫立人從財政部稅警總團特科兵團團長起家,1942年任師長指揮新三十八師(後編入新一军)在緬甸仁安羌之战,以寡敵眾擊退日軍,救出7000名英軍及500名西方記者和傳教士,贏得國際聲譽。同年拒絕與上級杜聿明穿過熱帶叢林野人山撤回雲南,改為帶隊撤往英屬印度,是他一生最重要軍事決定,最終杜聿明領兵逾半出不了山,大多死於瘴氣。英國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是極少數外國軍官得主。亦是四名獲授美國功勳勳章的中國軍官(與蔣介石、戴安瀾和謝莽)。 國共內戰前期在東北戰場與共軍林彪相持,參與第二次四平战役、臨江戰役等,但與上級杜聿明將帥不和,1947年4月被調閒職,沒參與第二階段大戰。1947年11月被調台灣,方加入國民黨。1955年遭蔣介石指控兵變案,軟禁33年。.

查看 廖耀湘和孫立人

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

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生100周年而举行的系列活动。此次纪念活动的筹备始于1965年,纪念活动的举行时间为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数月,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政治生活及外交中具有重要影响。.

查看 廖耀湘和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

密支那战役

密支那战役為中日戰爭的滇西緬北戰役一序列大型戰役之一,地點是在中國雲南省与緬甸北部交界,起始時間為1943年10月下旬。 密支那是緬甸交通重鎮,從密支那乘坐火車南下可達孟關、曼德勒和仰光等地,其往南的公路又和滇緬公路相通,密支那北部又有公路可達中緬邊境,若往西走又可達正在修築的雷多公路,因此其戰役目的為爭奪密支那與掩護修築的中印公路(又名:雷多公路、史迪威公路),因為若不能攻佔密支那,中印公路就不能和滇緬公路連接,同盟國的援華物資就不能被送到中國大後方,在密支那城西北也有兩個軍用機場,這是日軍重要的空軍基地,故要先攻佔以便用空中優勢去控制整個緬甸戰場。 此役攻擊方為中國新一軍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師、胡素的新三十師、潘裕昆的第五十師、第十四師以及美國的麥瑞爾突擊隊,總兵力約3萬餘人,日軍守軍主力則為第18師團第114聯隊第1大隊的1個步兵中隊、1個步兵小隊、機槍中隊的1個小隊、大隊炮1個分隊,第2大隊的1個步兵中隊,聯隊炮中隊的半部(野炮1門、速射炮2門),通信隊主力,機場守備隊及憲兵隊,共約1,200餘人,後續增援第56師團第113聯隊1個大隊、野砲兵1個中隊及工兵第56聯隊約2,000餘人。.

查看 廖耀湘和密支那战役

岳云中学

岳云中学,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前临南岳古镇,后倚紫云雄峰,为宋文定书院、明甘泉书院故址,自古文风鼎盛,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湖南省重点中学。学校清朝末年初创于长沙,抗日战争时期因兵燹迁南岳,再迁白果镇、蓝田,抗战胜利后复校于南岳,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名校”。.

查看 廖耀湘和岳云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

特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免除罪犯服刑的规定。.

查看 廖耀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

中共中央东北局

中共中央东北局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负责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机构。.

查看 廖耀湘和中共中央东北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隶属中部战区陆军,军部驻地河南省新乡市。.

查看 廖耀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1985年编成。原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1054部队,现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5631部队。隶属北部战区陆军,军部驻地辽宁省锦州市。.

查看 廖耀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共有委员1197人,任期为1965年1月至1978年3月。.

查看 廖耀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远征军

中国遠征軍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华民國政府為支援英國軍隊在緬甸殖民地對抗日本陸軍及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補給線安全,而組建、出國作戰的國民革命軍部隊。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3個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0,000人,伤亡接近200,000人。.

查看 廖耀湘和中国远征军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查看 廖耀湘和中国抗日战争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查看 廖耀湘和中華民國歷史

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

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中共方面亦称东北1947年冬季攻势,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双方发生的战役。 12月15日,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发起战役,取得胜利。缴获各种大炮1200余门、各种枪6.9万余支(挺)、弹药两千余万发、汽车300余辆。把东北的国军压缩包围在长春(郑洞国部约11万)、沈阳(卫立煌、廖耀湘部共20余万)、锦州(范汉杰部15万)等几个互不相连的据点中《战功卓著的军事家、开国功臣;祸国殃民的历史罪人:林彪元帅》中华网。。东北的国军以大城市的工事抗衡,希望重蹈第三次四平战役之胜。.

查看 廖耀湘和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

万毅

万毅,原名万允和,字頃波,满族,辽宁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毕业,曾任任东北军少校营长、中校副团长、第109师627团团长,参加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东北军团长、旅长。1942年任新111师代师长,1944年任八路军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炮兵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勤部顾问等职。.

查看 廖耀湘和万毅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是2009年中国大陆播出的50集电视连续剧,导演为張黎。自國民政府在廣州建立黃埔軍校始,至敗退台灣終。跨越了東征、北伐、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歷史階段,对中国1925年到1949年的历史重大事件作了形象的概括。是一部從家庭和國家的角度來審視國共關係發展的歷史劇。該劇在大陸上映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讓更多人重新去審視中国1925年到1949年的历史。 該劇涉及的原型包括了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瞿秋白、陳賡、杨至成、帅孟奇、萧劲光、程潛、李濟深、宋希濂、邓文仪、陳立夫等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風雲人物。.

查看 廖耀湘和人间正道是沧桑

廖姓

廖姓是漢族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42位。廖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排名第61位(2006年數據),廖姓為臺灣第十八大姓,就是俗稱的清廖。.

查看 廖耀湘和廖姓

彭真

彭真,原名傅懋恭,山西省侯马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家、政治家、法学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 早年参加革命,组建共产党的山西组织,并长期领导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地下工作。中日战争时期,出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务。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政委、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文化革命五人小组负责人。因二月提纲被免职下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担任首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重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体系。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查看 廖耀湘和彭真

圣西尔军校

聖西爾軍校(法语:École spéciale militaire de Saint-Cyr;ESM), 。它建在巴黎郊外凡尔赛宮附近的聖西爾。 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与诸兵种军校和行政技术军校共同组成法国陆军初级军校群,设在伊尔·维兰省省会雷恩市郊外的科埃基当。三所军校因学员来源和培训方向不同而互有区别,但大部分军事训练和共同课目的教学基本一致。.

查看 廖耀湘和圣西尔军校

北京战犯管理所

北京战犯管理所,俗称功德林一号,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功德林路1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关押和改造战犯的监狱。.

查看 廖耀湘和北京战犯管理所

國軍十大王牌軍

國軍十大王牌軍指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革命軍內作戰力最堅強、裝備最精良的十支部隊:分別為國軍「五大主力」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整編七十四師、整編十一師,以及其餘戰力僅次於五大主力的第二軍、第七軍、整編二十五師、第八軍、第三十五軍、第五十二軍。「五大主力」的稱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軍事整編會議」上被提出,各軍基本上全為美式裝備部隊。 在1947年起的國共內戰中,國軍十大王牌軍多被消滅,各高級將領多被俘或戰死。.

查看 廖耀湘和國軍十大王牌軍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其中一個番號,曾先後用在多支部隊身上。最先使用第五軍番號的是原「福軍」。抗戰開始後1939年後以第二百師為骨幹建立的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成為抗戰時聲名顯赫的部隊,曾編入征緬軍進入緬甸作戰。抗戰勝利後第五軍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1949年於-zh-tw:徐蚌會戰;zh-cn:淮海战役; zh-hk:淮海戰役;-中被殲滅(即邱清泉兵团)。之後重建,撤往金門。.

查看 廖耀湘和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原屬大清雲南都督唐繼堯部滇軍,其中80%官兵均為雲南人,絕大多數都是少數民族,以彝族、白族為主。 宣統三年(1911年),以同盟會會員為核心的一批滇軍將領,響應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在雲南之統治。 民國4年(1915年),滇軍參加護國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留名。 民國26年(1937年)9月,當時雲南王龍雲將原有的6個步兵旅編組為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盧漢任軍長。 1937年10月10日,第六十軍下轄的第一八二、第一八三、第一八四共3個師。主要裝備法械,作為滇系主力部隊,裝備十分精良、齊全,是抗戰初期中國軍隊當中裝備最強、人數最多的一個軍。.

查看 廖耀湘和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

刘震

刘震,原名刘幼安,湖北孝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红军时期,刘震历任红二十五军战士、连指导员,224团1营政委,红十五军团第75师225团政委,73师政委,75师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第344旅688团政治委员、独立团团长、八路军第二纵队第344旅旅长、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吉江省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查看 廖耀湘和刘震

剿匪總司令部

剿匪總司令部,簡稱剿總,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準備進行對中國共產黨實施軍事圍剿的跨地區、跨建制之高司軍事單位,通常作為第一線指揮机关。主要分为四大系统,东北、华北、徐州以及华中。大體而言,一個剿總下轄若干兵團、警備司令部、綏靖公署、戰區以及綏靖區等,層級大體與軍政長官公署平行,但在軍事戰鬥中,指揮層級往往比軍政長官公署要高。 1937年之前,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國民政府在各地設立一連串軍事機關,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苏区中国工农红军進行圍剿,後因西安事變與抗日戰爭爆发,這些軍事機關在抗戰期間很多都轉為對日軍作戰單位。抗戰開始時,國民革命軍的指揮機構是按「總部-戰區兵團-集團兵團(兵團,路)-軍-師-旅-團」,共7級才到戰術單位;1940年後簡化為「總部-戰區-集團軍-軍-師-團」,6級指揮機構。此舉極大提升部隊作戰指揮能力。 1945年後,國民政府接收日本佔領區,展開與中國共產黨對決的準備,在各地成立了許多政府機構。作為中央政府代表官署、掌握地方軍、政權的單位稱之為「国民政府主席行辕」,設主任為最高統帥代表,是政治、軍事整合的機構。作為跨省區軍事區域的指揮單位則為軍政長官公署,直接指揮責任區的作戰任務,是跨省區的軍事機關,其中較著名且維持較久的就是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訓政時期,若直接由軍事委員會指導的單位則稱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行營是策劃、部署、指揮的前進基地,它的設置常因軍事行動的需要而變更,例如早期第二次、第三次剿共就是由南昌行營所策劃。抗戰結束後,軍事委員會改組為國防部,多數行營都改為行轅、軍政長官公署、或軍事針對性更強的剿匪總司令部,集團軍編制則改為綏靖區。「綏靖主任公署」則是省級(戰區級)軍事機構,綏靖主任對於所轄區域黨政要務有便宜處置權。「綏靖公署」初設於1931年11 月,最早設立的是駐贛、駐豫、駐鄂綏靖公署。到1937年6月,先後設立了駐贛、駐豫、駐鄂、北平、太原、廣州、南寧、駐閩、貴州、冀察、豫皖、滇黔川康、甘肅、西安、江蘇等「綏靖公署」。其中,駐贛、北平、甘肅、西安「綏靖公署」設立不久便撤銷。因此二戰结束之後的指揮機構理想中應擴編為「總部-行轅(軍政長官公署、剿總)-綏靖公署(戰區)-綏靖區-兵團/整編軍-軍(整編師)-師(整編旅)-團」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共8級。 下文中各剿匪總司令部戰鬥序列,因當年部隊調動、整編、撤銷、殲滅頻繁,加上戰後國軍整編與內戰同時進行,新舊制度交替之間,制度、稱呼與番號混亂,故內容並不完整全面,大體是以三大會戰前夕為主。.

查看 廖耀湘和剿匪總司令部

国军德械师

国民革命军中央教導團,是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間,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训练并改编组建的部队,又稱德械师、德制师、德制中央軍、德式中央軍、德制新式中央軍、中央軍德式裝備師、中央軍德式步兵師、德訓師。.

查看 廖耀湘和国军德械师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素有國軍第六大主力之稱。.

查看 廖耀湘和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簡稱新一軍,曾有兩支。有“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之稱。.

查看 廖耀湘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

王耀武

王耀武(1904年春—1968年7月3日),字佐民,山东泰安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创设人之一,曾任74军军长。后升任集团军及方面军总司令、山东省省主席、司令长官,並擔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获得者,中正剑持有人。在国共内战时兵败被俘。1959年被特赦释放,1968年逝世,享年64岁。.

查看 廖耀湘和王耀武

灯草胡同

灯草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部。.

查看 廖耀湘和灯草胡同

程子华

程子華(),生于山西运城,中国共产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程子华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参与广州起义。於1929年发动大冶兵暴,后任红五军团十四师师长、二十二师师长及粤赣军区代参谋长。1934年,调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参与长征。中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委及中共晋察冀分局代书记兼晋察冀军区代政委。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及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代主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及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时期受迫害,此后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部長及全国政协副主席。.

查看 廖耀湘和程子华

第18师团

18师团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一個陸軍師。该师团参加了南京大屠杀。.

查看 廖耀湘和第18师团

第75游騎兵團

美國陸軍第75遊骑兵團(75th Ranger Regiment),又稱遊騎兵(Ranger),美國陸軍的正式編制單位,受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USASOC)統籌。總部位於喬治亞州本寧堡(Fort Benning,GA),其下有三個營。在此編制單位內的成員,无论军官还是士兵,皆需要先通過遊骑兵學校的訓練,得到遊骑兵臂章,方能加入此部隊。是現代的唯一一支全由美國陸軍遊骑兵组成的编制部队。.

查看 廖耀湘和第75游騎兵團

第二次四平战役

二次四平战役,中共称二战四平或四平街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东北国军与中共东北民主联军发生的战役。.

查看 廖耀湘和第二次四平战役

綏靖區

綏靖區司令部簡稱綏區,是在作戰區域或接近作戰地劃成若干綏靖區,設綏靖區司令部和司令官,置於各剿匪總司令部或綏靖公署管轄下,獨掌該區域黨、政、軍、特大權。1946年9月16日,中華民國國防最高委員會於第207次會議通過綏靖區施政綱領及施政之四項辦法。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時期,國軍在各地先後成立。.

查看 廖耀湘和綏靖區

緬甸戰役

緬甸戰役,是指在1942年—1945年由于日本入侵並佔領缅甸的歷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查看 廖耀湘和緬甸戰役

羅錫疇

羅錫疇(),湖南省湘鄉縣雙峰石牛鄉人,前中華民國陸軍少將,馬祖中學教師。.

查看 廖耀湘和羅錫疇

白崇禧

白崇禧,字健生。穆斯林,伊斯兰教名奧馬爾()。廣西桂林臨桂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有「小諸葛」之稱。中國國民黨桂系(新桂系)將領。地位僅次於李宗仁。1923年起任廣西討逆軍參謀長,廣西綏靖公署及桂軍第二軍參謀長,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東路軍前敵總指揮。保定軍官學校畢業。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作無間。二人最初一同加入國民黨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手驅逐廣西的舊軍閥。1927年任淞滬警備司令。國民黨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後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新編第十三軍軍長。北伐成功後,和蔣中正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1929年蔣桂戰爭失敗後,與李宗仁等退回廣西。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 1931年後,白崇禧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訓部長、桂林行營主任、國防部長、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華中軍政長官。然而,國民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國東北的戰果,局勢對國府愈趨不利,桂系最終亦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壁江山。去臺灣後,白崇禧被委任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66年病逝於臺北。 白崇禧为著名作家白先勇之父。白崇禧篤信伊斯兰教。民国时期,他捐款兴建了多所清真寺、发展穆斯林教育,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中国穆斯林許多方便。另一方面,據其子白先勇回憶,白崇禧對於少數穆斯林不合時宜的風俗習慣,例如:女性不得受教育、女性戴面紗等,極為反對。白崇禧對宗教採寬容態度,時常為佛教、道教寺廟題字、撰聯,諸如暖暖安德宮、關渡宮附設之廣渡寺、梧棲朝元宮、延平郡王祠等,不勝枚舉。.

查看 廖耀湘和白崇禧

韩先楚

韩先楚(),湖北黄安人,中国共产党著名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韩先楚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红军时期供职于徐海东之红二十五军,参与鄂豫皖根据地斗争和长征,曾以半年时间从营长提升到师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688团副团长、689团团长、新3旅旅长,参与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国共内战时期,任东野三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军长,参与临江战役、东北夏秋冬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朝鲜战争,有“旋风司令”之美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和兰州军区的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查看 廖耀湘和韩先楚

遼北省

遼北省,簡稱「洮」,是中華民國時期新置的12省級行政區之一,為東北九省之一。.

查看 廖耀湘和遼北省

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這是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該勳章於1929年開始授與,至2017年止,共有211獲獎者。.

查看 廖耀湘和青天白日勳章授勳人員列表

行軍

行軍是指軍隊沿指定路线,進行有组织的移动,前往指定的地點。 行军的方式,有徒步行军、乘车行军或是两者结合的行军,徒步行军时速为4~5公里,一日可行軍25~35公里。行军的强度,還可分為常行军、急行軍、强行军。 也有行軍是針對押解戰俘,期間還會虐俘。如二戰時,日軍押解菲律賓的戰俘時,曾虐待致死萬餘人,史稱巴丹死亡行軍。 另外,北韓當局稱1990年代發生的糧荒為「苦難行軍」。(고난의 행군、朝鮮漢字:苦難의 行軍).

查看 廖耀湘和行軍

趙志華

趙志華(),字興邦,河北通州人,一說黑龍江省龍江縣人,北京清華大學肄業,黃埔軍校10期畢業,曾入美國維吉尼亞軍校與蔣緯國同時進修。後擔任代理裝甲兵司令,1964年發動湖口兵變,但隨即遭屬下制伏,移送法辦,判處死刑,後蔣介石病逝,遇赦,改為無期徒刑。.

查看 廖耀湘和趙志華

麦瑞尔突击队

麦瑞尔突击队(Merrill's Marauders),或譯梅列尔突击队、麥威爾支隊,是二战时期美国陆军在中缅印战区的一支突击队。 部队正式番号是第5307突擊队(5307th Composite Unit (provisional)),或稱為5307特遣隊,部队长官是法蘭克·麥瑞爾准将率領。 麦瑞尔突击队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1943年8月的魁北克会议上为布署反攻缅甸而成立的一支特别部队,其任務與英國在1943年由歐德·溫蓋特少校成立的緬甸遠征軍特種部隊(chindits)相同,是以小規模兵力進行長程滲透打擊敵軍後方之部隊。 組成人力自巴拿马、千里达、瓜地马拉等地的美国志愿兵招募组成。支队由法蘭克·麥瑞爾准将率領,兵力相当一个团,約略有3000人,分成六个小队。麦瑞尔突击队的任务是深入缅甸日军后方,切断日军的供应和交通。 麦瑞尔突击队由中缅印战区司令史迪威将军统帅,与中国孙立人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新22师等单位共同作战。在反攻密支那的战役中全歼日军守军,取得了密支那大捷。該突擊隊在徽章中納入了青天白日旗的圖案。 1954年麦瑞尔突击队納入为正規建制陸軍75步兵团,是第75游騎兵團的前身,也是美军特种部队的前身。.

查看 廖耀湘和麦瑞尔突击队

黃百韜

黃百韜()又作佰韜,一名伯韬,字焕然,号寒玉,原名黃新,天津府人(今天津市)祖籍廣東省嘉應州(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高级将领,徐蚌会战時與解放軍作戰,戰敗後自杀殉国。.

查看 廖耀湘和黃百韜

黑山阻击战

黑山阻击战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辽沈战役期间,发生在辽西黑山、大虎山的中华民国国军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战斗。黑山以及大虎山以西到绕阳河是驻沈阳国军主力第9兵团计划撤往营口的通道。为保证东北野战军在攻占锦州后迅速东进围歼国军第9兵团的意图得以实现,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一线建立防线,阻击并拖延了国军第9兵团向营口撤退。为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第二阶段辽西之战中歼灭了国军第9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面,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与塔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查看 廖耀湘和黑山阻击战

黄永胜

黃永勝(),本名黄叙钱。湖北咸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黄永胜参加秋收起义,红军时期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红一师三团团长、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热辽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九一三事件后被打倒,1981年作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查看 廖耀湘和黄永胜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國國民黨称之为遼西--会战,又作遼瀋會戰。 中共將領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中國東北地区向被分割于沈阳、长春、锦州等地的中華民國國軍发起进攻,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收编国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衛立煌所率领的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3个师部、旅部團部不計,共47.2万人,并攻占了东北全境。东北人民解放军获得完全胜利,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中华民国国军。.

查看 廖耀湘和辽沈战役

胡康河谷

胡康河谷(ဟူးကောင်းချိုင့်ဝှမ်း),部分译为胡冈谷地,位于缅甸北部钦敦江上游地区,由达罗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组成,山高林密。胡康在缅文的意思为“魔鬼居住的地方”。全世界已經探明宝石级的翡翠原料大多产于胡康河谷附近的克钦邦地区。.

查看 廖耀湘和胡康河谷

赖传珠

赖传珠(),号鹏英,江西赣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赖传珠于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加入工农革命军。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参谋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第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政治委员,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处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

查看 廖耀湘和赖传珠

邱中岳

邱中--,字峻天,學名--。中央軍校十六期,中華民國陸軍少將。研究抗日戰爭印緬遠征軍戰史專家。民國八年(1919)十月二十日生於湖北省應城縣郎君橋,民國九十八年(2009)十月二十六日卒於臺北關渡醫院。.

查看 廖耀湘和邱中岳

邵东县

邵东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中部,是邵阳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768平方公里。.

查看 廖耀湘和邵东县

邵阳市

邵阳市,旧称宝庆、昭陵、邵州、敏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2.08万平方公里,人口726.17万。.

查看 廖耀湘和邵阳市

邓华

邓华(),原名邓多华,字实秋,湖南郴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曾任中国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邓华早年参加湘南起义,并担任红一军团第1师第3团、第2团政治委员等职,参与历次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役与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参与平型关战役;后组建冀东挺进军,发动冀东大暴动,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并率部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他担任辽西军区司令员,参与指挥秀水河子战斗、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海南岛战役等,兼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随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指挥朝鲜战争全部五次战役。后担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织指挥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战役等。回国后,邓华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9年庐山会议上,邓华因彭德怀案株连被撤职批斗,贬任四川省副省长。文革结束后,恢复名誉并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因病于上海去世。.

查看 廖耀湘和邓华

锦州战役 (1948年)

錦州之戰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與中華民國國軍之間的一場戰役,它是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是遼瀋戰役的一個組成部份。.

查看 廖耀湘和锦州战役 (1948年)

鄭洞國

鄭洞國(),字桂庭,中国湖南省石門縣人。中华民国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郑洞国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曾参加北伐战争。后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务,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战争期间,担任第二师师长、第五军荣誉第一师师长、新编第一军军长、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等职。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第一兵团司令官、吉林省政府主席。1948年10月,在长春围困战中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

查看 廖耀湘和鄭洞國

长春围困战

长春围困战、或稱長春圍城,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在中國吉林省长春市发生的一场围城战,进攻方为萧劲光所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下称解放军),守城方为郑洞国所指挥的中華民國國軍(下称国军)。长春战役是辽沈战役之一部分,解放军占领长春宣告了辽沈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长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第一个大的围城战役”,以10万解放军围困10万国军。东北解放军意图围城打援,以部分部队进攻长春,吸引沈阳廖耀湘兵团北上救援,然后在途中将廖耀湘兵团围歼。但攻打长春之解放军与守城之国军兵力相当,装备不如国军,而廖耀湘兵团又拒绝北上援救,所以东北解放军始终没决心强攻长春。后解放军决定先攻下锦州,切断东北国军南逃之路,将东北国军滞留在东北战场,逐个消灭,因此主力南下,长春战役形成了围而不攻之局。 战役自1948年5月23日,解放军對防守长春之国军完成包围,并切断国军空中运输开始,直至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军投降,解放军进驻长春结束。期间150多天解放军进行了围困和经济封锁民逃脱,为让城内老百姓耗光城内国军的粮食,利用铁丝网、壕沟不让难民出来。為劝阻出来者回去,解放军打骂捆绑離開者,开枪射击,最终十余万难民饿毙。。.

查看 廖耀湘和长春围困战

抗日战争人物列表

抗日战争中各方人物列表。.

查看 廖耀湘和抗日战争人物列表

枯門嶺

枯門嶺,緬甸稱為克欽山區,位於中國、緬甸及印度的交界處,綿延千里(近3百公里),至今山區大多還是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由於此地居住的克欽族被認為未接受文明,故此亦有「野人山」之稱。 19世纪末,《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只划分了中缅两国的中段、南段边界,至于中缅北段克欽山區,即尖高山以北的地区,条约规定俟将来查明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划定界线,后來被劃歸緬甸。.

查看 廖耀湘和枯門嶺

林彪

林彪(),原名育蓉,字阳春,一字祚大 ,號育容、育榮、雨融、毓蓉、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林彪早年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義,随后转战井冈山,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等职,参加历次反围剿战争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参加平型关战役,随后赴苏联养伤。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作战,平定东北、中南战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後,他成为中共二号人物,曾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被破天荒地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及1970年宪法草案,但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上,陷入与江青等人的权力斗争,加上因主张设立国家主席而与毛泽东的关系破裂,旋即失势。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和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被绑架和迫害,,所乘256号专机坠毁于蒙古境内,机上全员身亡。 他短暂参与的抗日战争及苏德战争中均有出色表现。林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开国功臣,他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中国最北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黑龙江一直打到最南端三十多摄氏度的海南岛,歼敌数量多于西北野战军及华北军区野战部队。.

查看 廖耀湘和林彪

李天佑

李天佑(),广西临桂六塘圩高陂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李天佑参加百色起义,曾任红七军特务连连长,第58团副团长、团长,红三军团第5师13团团长,第5师师长,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红三十军参谋长,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2师副师长,第4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第343代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第38军军长,第13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查看 廖耀湘和李天佑

李作鹏

李作鹏(),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於文化大革命时期担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并在1969年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3年,因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其为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2009年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壽95歲。.

查看 廖耀湘和李作鹏

杜聿明

杜聿明(),号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百师师长、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军长,率部參加桂南會戰,取得崑崙關大捷。曾因錯誤決策,在緬甸導致四萬國軍大半死於野人山(今枯門嶺)撤退。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於安徽省萧县张老庄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獲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赦釋放。1981年,病逝於北京。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楊振寧是他的女婿。.

查看 廖耀湘和杜聿明

梁兴初

梁兴初(),原名梁兴祚,江西吉安青原区渼陂村(今陂头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查看 廖耀湘和梁兴初

比哈尔邦

比哈尔邦(印地语:बिहार,乌尔都语:بہار,拉丁字母转写:)是印度东北的一个邦,传说是佛教的起源地。除印地语、乌尔都语外,比哈尔语也是该邦的官方语言,此語言包含的方言有、博杰普尔语、摩揭陀語以及迈蒂利语。華氏城與王舍城,菩提伽耶是印度佛教的重要地方。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是全印度婆羅門與賤民互鬥最嚴重的地方。恆河橫貫比哈爾邦邦境。南部為拉杰默哈爾丘陵。邦議會為兩院制。 全邦下分38縣。 比哈爾邦是主要礦產地,產雲母、煤、銅。農業產品有稻米、甘蔗、油籽、黃麻、玉蜀黍及小麥。工業產品有鋼鐵、機床工具、水泥、電機、化學肥料及紙張。.

查看 廖耀湘和比哈尔邦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三大战役”之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中華民國國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防區。由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時期,解放軍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对國軍一次战略性进攻戰役。 戰役历时65天,解放軍殲滅國軍5个兵团和1個綏靖區部隊,計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降3.5万余人,變節改编2.8万人;国军将领被俘124人,阵亡6人,投降22人,叛變8人。被消灭国军统计中还不包括溃散和逃亡人数),此外還击退由蚌埠方面屢次北援之第六、八兩個兵團。國軍方面,由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刘峙及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造成解放軍伤亡13.4万人。此战役被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方面称为「徐蚌--会战」(徐州、蚌埠),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称为「淮海--战役」(淮阴、海州)。.

查看 廖耀湘和淮海战役

湘西会战

湘西會戰,雪峰山战役(日語:芷江作戦)為抗日戰爭後期中國戰場上最後一場由日軍發動進攻的大型戰役。主要作戰時間为1945年4月至6月,戰場位置位於在中國湖南省中西部,侵华日军此战主要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攻略戰”。.

查看 廖耀湘和湘西会战

潘朔端

潘朔端(),又名潘燮,字孝源,云南省威信县长安乡潘家山人,中国近代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廖耀湘和潘朔端

昆仑关战役

崑崙關战役為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規模部隊的一場戰役。地點位於中國廣西戰略要點崑崙關,時間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 1939年11月15日,日本军在北海湾龙门港登陆,攻占钦州、防城后,以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于24日沿邕钦公路北犯侵占南宁。12月4日进占昆仑关,桂南会战打响。国民政府调集四个战区五个集团军的兵力参加桂南会战,以确保桂越国际交通线的安全。 國軍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奉命主攻昆仑关,12月18日凌晨战斗开始打响。12月30日第五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歼滅第21旅团5000余人,21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士官死亡达85%以上,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查看 廖耀湘和昆仑关战役

10月26日

10月2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9天(闰年第30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6天。.

查看 廖耀湘和10月26日

黃百韜黑山阻击战黄永胜辽沈战役胡康河谷赖传珠邱中岳邵东县邵阳市邓华锦州战役 (1948年)鄭洞國长春围困战抗日战争人物列表枯門嶺林彪李天佑李作鹏杜聿明梁兴初比哈尔邦淮海战役湘西会战潘朔端昆仑关战役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