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宗佻
宗佻,又作宋佻,中国新朝至东汉時代初期武将,更始政权的将领。 23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皇帝,重建汉朝,年号更始。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率领大军攻打昆阳,汉军的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昆阳,太常偏将军刘秀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求援。最后取得昆阳之战的胜利。 24年,刘玄迁都长安,封刘姓宗族:刘祉为定陶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刘嘉为汉中王,刘赐为宛王,刘信为汝阴王。然后立异姓王:王匡为泚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王常为邓王,申屠建为平氏王,陈牧为阴平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骠骑大将军宗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
查看 廖湛和宗佻
延岑
延岑,中国新朝末东汉初武将,字叔牙,荊州南陽郡筑陽县(今湖北省谷城县)人。義父秦丰,義兄弟田戎。初期主要在漢中、荊州南陽郡一带活動,新末东汉初群雄之一。後为蜀(成家)公孫述属下。光武帝天下統一事業的最後抵抗的勇将。延岑当時被评价为用兵之良将,同時期蘇茂认为他的軍事能力很高。他对公孫述说的死中求生成为一个成語。延岑在《後漢書》中没有被立传,在公孫述传附录記載了他的若干经历。他的出身階層和初期事跡不明。.
查看 廖湛和延岑
张卬
張卬,中国新朝末年緑林軍武将,更始帝劉玄的重臣。.
查看 廖湛和张卬
刘嘉 (顺阳侯)
刘嘉()字孝孫,是汉光武帝的族兄,舂陵侯刘敞的同母弟刘宪之子。刘嘉自小失父,被“南顿君”刘钦收养,后来,他与刘伯升(刘钦的长子)一同去长安求学,学习《尚书》和《春秋》。.
查看 廖湛和刘嘉 (顺阳侯)
绿林军
绿林军,指中国新朝末年主要的一支反对王莽政权的军队,由因旱災和蝗災造成的饑民所組成,主力起兵於荊州的綠林山(位於今湖北省京山县)而得名,稱為绿林起义。绿林军的活动几遍大半个中国,影响十分巨大,此后绿林一词成为了中国黑社会的代名词之一。.
查看 廖湛和绿林军
申屠建
申屠建,中国两汉之际更始帝劉玄属下大臣。.
查看 廖湛和申屠建
胡殷
胡殷(),中国汉朝更始帝劉玄重臣。 更始二年(24年)二月,更始帝遷都長安时,任命胡殷为尚書,封隨王。更始三年(25年),劉秀属下邓禹和赤眉軍都要西進長安,衛尉張卬对更始諸将说“赤眉军早到达后,我们就会被消灭。不如抢掠长安,向东逃回南阳。事如不成,我们再到江湖中,重新做强盗。”多数将领同意。胡殷和王匡、張卬、廖湛、申屠建、隗嚣一起進言更始帝东逃南陽,更始帝不同意。胡殷和張卬、廖湛计划劫持更始帝,刘玄出皇宫向东投奔駐屯京兆尹新丰的趙萌。張卬加入王匡軍,被更始帝、趙萌、李松反撃。胡殷投降赤眉軍,引导他们攻下長安。同年九月,長安陷落,更始政权滅亡。同年、胡殷、王匡投降光武帝劉秀派遣到关中的尚書宗广,在到洛陽的路上,他们改变心意,打算逃亡河東郡安邑,宗广将胡殷、王匡处死。.
查看 廖湛和胡殷
邓晔
鄧曄,中国新朝到东汉初期的武将。新末群雄之一,打倒王莽的重要人物,司隷弘農郡析县(今河南省西峡县)人。.
查看 廖湛和邓晔
陳牧
陳牧,中国新朝末年农民起义武将,平林軍頭領,後为更始帝劉玄重臣。荊州南陽郡平林县人。 地皇三年(22年),陳牧和同乡廖湛共集兵千余人,号「平林軍」,与王匡的新市軍呼应。当時,劉玄在安集掾加入平林軍。和劉縯率领的舂陵軍联合進軍宛城,联合軍在南陽郡育陽县小長安聚大战新朝前隊大夫(新制南陽太守)甄阜、屬正(新制都尉)梁丘賜,新军敗北。地皇四年(23年)正月,和王常率领的下江軍合流,泚水之战討取甄阜、梁丘賜。南陽士大夫(舂陵諸将)和王常推举劉縯为主,陳牧和其他他諸将擁立平林軍出身劉玄为天子。劉縯为了避免分裂,让劉玄登基。更始元年(23年)二月,劉玄即位为更始帝,陳牧被任命为大司空。更始二年(24年)二月,劉玄遷都長安,陳牧封为陰平王。更始三年(25年),赤眉軍西進長安,陳牧被更始帝指派和同僚王匡、成丹、趙萌一起駐屯京兆尹新丰,以備敌军。長安城内張卬发动兵変,更始帝逃亡新丰。更始帝猜疑心起,对外戚趙萌以外的新丰諸将都怀疑是張卬一党。召陳牧、成丹入见,将二人誅殺。驚恐的王匡投奔長安張卬。史書并没有記述陳牧、成丹和張卬勾通,应是無罪被殺。重臣被杀,主君更始帝自取灭亡。.
查看 廖湛和陳牧
李宝 (汉朝)
李宝(),中国新朝到东汉時代初期武将。李宝是更始帝劉玄属下武将、柱功侯,活動範围主要是漢中、三輔。.
查看 廖湛和李宝 (汉朝)
李松 (漢朝)
李松(),中国汉朝更始政权武将,政治人物。荊州南陽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陽市)人。东汉建国功臣李通从弟。更始帝重臣李軼的同族兄弟,李汎之兄。.
查看 廖湛和李松 (漢朝)
東漢藩王列表
東漢藩王列表列出在玄漢、東漢時期冊封的諸侯國所有藩王。本表各王在位年份,依《史記》、《漢書》各表體例,以各藩王初封、復封、改封之年作為元年開始計算,繼位者以前任藩王去世之年的隔年作為元年開始計算。凡因謀反、犯罪、無後等各種原因而除國者,若此後又立同名國,則另立新表格於其下。凡諡號僅列王號者,為因謀反、犯罪、貶位等原因而無諡號。在位年數一年以上者計入,不足一年者不計入。.
查看 廖湛和東漢藩王列表
新朝
新朝(9年-23年),又稱新莽,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的朝代,為當時權臣王莽所建立,僅王莽一代,建都常安(即原長安)。 西漢末年,人民被豪強欺壓而急需改革,儒者信奉讖緯學說認為將改朝換代,當時漢室外戚王莽博得雅名,獲得人民與儒者的支持,使他以偽造符瑞的方式於9年1月10日篡位稱帝,國號為「新」,西漢亡。 王莽稱帝後進行許多改革,主要有改革官制、改變地名、推行王田制、禁止奴婢買賣、五均六筦(國營事業、所得稅與借貸)及改革幣制等。然而,王莽改制大多遵循《周禮》等古制,沒有明確的解決問題。新制政令繁雜,名稱不斷變動。而且朝令夕改,用人不當,改革最終失敗。17年因為天災不斷,而人民因為改革失敗而經濟破產,最後爆發新末民變,赤眉軍、綠林軍等等民變軍相繼而起。新莽軍相繼在成昌之戰、昆陽之戰慘敗。23年劉玄成立玄漢,即更始帝。同年绿林军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亡。25年劉秀建立東漢,即漢光武帝。同年赤眉軍攻入長安,玄漢亡。漢光武帝擊潰赤眉軍後,最後於36年一統天下。 新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透過篡位取得政權的先例。王莽積極推動古制,也使得古文經持續發展。而王莽的失敗代表復古思想的破滅,使得漢儒變法禪讓的政治理論至此消失,漸變帝王萬世一統的思想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 上冊》第六章〈漢帝國的盛世〉,四〈外戚政治與王莽篡位〉,第146頁-第154頁。。東漢班固所寫的《漢書》視王莽為逆臣賊子,以至于新朝一度被称呼为“亡新”,《资治通鉴》直接把新朝归入“汉纪”。而且傳統史觀鄙棄用篡位的方式取得政權。所以後世史學家對王莽的評價皆差。直到清末之後評價才逐漸中立。.
查看 廖湛和新朝
更始帝
漢更始帝刘玄(),字圣公,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两汉之际绿林军擁立的皇帝,或被視為西漢的最後一位皇帝。 劉玄原本是西汉宗室,是汉景帝劉啟的後代、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祖父為苍梧太守刘利,父刘子张,母何氏。.
查看 廖湛和更始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