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30 关系: 劉子師,卫国,只有神知道的世界角色列表,台灣文學史,司馬令姬,司馬羕,司馬蕤,司马寔,司马覃,双河彎 (雜誌),吳高,吳良,吴宝秀,向島 (墨田區),吉屋鶴,均田制,士大夫,士廞,士䵋,士族 (中国),夏育 (东汉),夏朝,大眾葬,太妃,太子晋,奴隶制度,姚廣孝,姚廷清,孝靈宋皇后,孝毅襄皇后,孝文貞皇后,孫恩盧循之亂,孫朗 (東漢),完顏亮,安化王之乱,宋徽宗,宋钦宗,宋朝,对楚王问,山階宮,岳钟琪,崔亮 (北魏),中國太上皇列表,中國佛教史,中國的稱號,中国历史,中村家住宅 (沖繩縣),帶着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角色列表,东厂,东伏见宫,... 扩展索引 (180 更多) »
劉子師
劉子師(),字孝友,宋孝武帝劉駿第二十二子,母為殷淑儀(殷淑儀實為南郡王劉義宣女,即劉駿堂妹)。 大明七年(463年),封南海王,食邑二千户。因為劉子師的同母兄劉子鸞太得劉駿喜愛,在前廢帝劉子業即位後,便因為素來嫉妒弟弟得到父親疼愛的關係,開始對他進行報復。景和元年九月辛丑(465年10月16日),劉子業将劉子鸞、劉子師免为庶人,并派人將劉子鸞、劉子師、第十二皇女一併赐死。 劉彧即位後,恢復了劉子師的封爵,谥曰哀。.
查看 庶民和劉子師
卫国
衞國,中国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于内乱頻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滑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国。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宁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衛後莊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駙馬衞元君為衛君。衞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诸侯国國內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衞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另一種說法是衛國並非被秦二世廢滅,日本史學家認為因春秋戰國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紀年系統造成的混亂,導致司馬遷誤認衛國多出十二年國祚,也就是衛國是亡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221年。這種見解為周振鶴所贊同。.
查看 庶民和卫国
只有神知道的世界角色列表
本列表是《只有神知道的世界》内的登场人物的介绍。其登場人物姓名,多數源自近畿日本鐵道(近鐵)站點;2014年和近鐵共同實施商業搭配企劃。。.
台灣文學史
台灣文學史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呈現間歇性斷層的現象。這現象產生的主因來自台灣文學常被以漢人為主的大中國主義視為邊陲文學,而且其書寫系統多元。除了純文學之外,台灣通俗文學也在多語言與多變化的過程中,持續於臺灣主體性與中國文化和南島文化間的夾縫中發展。.
查看 庶民和台灣文學史
司馬令姬
司马令姬,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北周静帝宇文阐皇后,父荥阳公司马消难。.
查看 庶民和司馬令姬
司馬羕
司馬羕(),字延年。晉朝宗室,晋宣帝司馬懿之孙,汝南王司馬亮第三子,受封西陽王。西晉末年南渡江南,受晉元帝尊崇,官至太宰。後來因弟弟司馬宗意圖作亂而被免官。蘇峻之亂時,司馬羕支持叛亂的蘇峻,在事平後被賜死。.
查看 庶民和司馬羕
司馬蕤
司馬蕤(),字景回,西晋人。齐献王司馬攸的庶長子。其叔父遼東王司馬定國早死,司馬攸以司馬蕤作為其繼嗣,继辽东王之位。太康四年(283年)五月,改封東萊王,元康年间历任步兵、屯骑校尉。 司馬蕤生性凶殘,好嗜酒,数次凌辱弟弟齐王司马冏,司马冏因他是自己兄长而包容他。皇叔祖赵王司马伦篡位,司马冏起兵讨伐他,司马伦收捕司马蕤及其弟北海王司马寔下廷尉狱,将要诛杀他们。太子中庶子祖纳劝谏保全司马蕤兄弟。正好司马伦心腹孙秀被司马冏等讨伐而死,司马蕤等得以幸免。司马冏率众入洛阳,司马蕤在路上迎接,司马冏不立即相见,司馬蕤愤然说:“吾坐尔殆死,曾无友于之情!” 司马冏推翻司马伦后以大司马身份執政,任司马蕤为散騎常侍,加大將軍、領后军、侍中、特進,增邑满二万户。司马蕤向司马冏请求开府,司马冏说:“武帝子吴王、豫章王尚未开府,你应该在他们之后。”司马蕤因此愈发怨恨,秘密上表司马冏专权。永寧元年(301年)六月,司馬蕤與左衛將軍王輿謀廢司馬冏,八月事敗後被廢為庶人,徙居上庸,王輿被灭族。司马蕤又被改封微阳侯。当月,司馬冏指使上庸内史陈锺秘密殺死司马蕤。晋惠帝下诏诛杀陈锺,复司马蕤封爵,以王礼改葬。 子司马遵继嗣,后又出继成都王司马颖。后来翊军校尉李含奔长安诈称受密诏,唆使河间王司马颙诛杀司马冏,司马颙就上表称司马蕤知道司马冏的逆行,上表陈说,反被诬陷获罪罢黜迁徙。太安元年(302年)十二月,司马冏伏诛,司马蕤另一子司马照被封为齐王。.
查看 庶民和司馬蕤
司马寔
司马寔(),字景深,西晋齐献王司马攸的庶次子。初为长乐亭侯。太康四年(283年),代替已去世的五弟司马赞出继叔父广汉殇王司马广德,由朝廷告太庙,并改封北海王。 晋惠帝年间,皇叔祖赵王司马伦篡位,司马寔的弟弟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伐他,司马伦收捕司马寔及其兄长司马蕤下廷尉狱,将要诛杀他们。太子中庶子祖纳劝谏保全司马蕤、司马寔兄弟。正好司马伦心腹孙秀被司马冏等讨伐而死,司马蕤、司马寔等得以被赦免。 后来司马冏推翻司马伦,以大司马主政。永宁初年,以司马寔为平东将军、假节,加散骑常侍,代司马冏镇许昌。不久进安南将军,都督豫州军事,增邑满二万户。未出发,又留为侍中、上军将军,给千兵百骑。 二年(301年)十二月,司马冏败亡,司马寔被废为庶人。后事不详。 S.
查看 庶民和司马寔
司马覃
司马覃(),晉朝皇太子,為晋武帝司马炎之子清河王司马遐的长子,300年,司马遐死后,司马覃袭封清河王。祖母是陈美人(陈太妃),母周氏。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皇太孙司马臧、司马尚在八王之乱中先后死亡。302年,根据齐王司马冏的上书建议,册立司马覃为皇太子。304年二月,成都王司马颖控制朝廷,废太子司马覃复为清河王,307年十二月,前北军中候任城吕雍、度支校尉陈颜等谋立司马覃为太子,事发司马覃於308年二月十六辛卯被东海王司马越杀害,以庶人礼埋葬。.
查看 庶民和司马覃
双河彎 (雜誌)
《双河彎》生活·文學誌(2Rivers),是一份在台灣出版的生活雜誌、小品類型文學雜誌,目的在於「保存人類生活核心文化」。由於世界各大文明自古發源於河岸,雜誌名稱「透過兩條河灣,傳達出『人』的精神。」主要內容包括書評、書摘及生活提案,推廣閱讀與促進生活價值提升,並結合臺灣在地庶民生活,希望能保留傳承日常生活、書籍的知識、智慧及文化。.
查看 庶民和双河彎 (雜誌)
吳高
吳高,明朝军事将领,吳良之子。 吳高早年在山西、北平、河南等地练兵,曾率部队征讨百夷。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罪调任广西,去征讨土司趙宗壽。 燕王朱棣起兵叛變,稱為靖難之役,吳高镇守遼東,与楊文数次进攻永平。朱棣说:“吳高虽然胆小,但是做事缜密。杨文则有勇无谋,除掉吴高,杨文就无能为力了。”于是采用离间计,於是寫了两封信,一盛赞吳高、一贬低楊文,卻故意把兩封信對調寄給兩人。兩人得到書信,俱上呈朝廷。建文帝知道后生疑,把吳高削爵贬到广西,只剩楊文獨自鎮守遼東,后来果然败了。後來燕王朱棣入金陵應天府,稱帝,改元永樂。 永乐初期,吳高再次被起用镇守大同,上言守卫边疆的策略。永乐八年,朱棣北征回师,吳高称病不上朝,被弹劾废为庶人。 洪熙元年,明仁宗看到他的名字,說:“吳高过去经常对我无礼,贬他去海南。”当时吳高已死,其親人遭到流放,后遇到大赦得釋。宣德十年(1435年),其子吳升求繼承爵位,朝廷不許。.
查看 庶民和吳高
吳良
吳良(),初名國興,赐名良,安徽定远人,明初军事将领。.
查看 庶民和吳良
吴宝秀
吴宝秀(),字汝珍,號惺台。浙江平陽縣河前(今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湖前)人。明朝政治人物。.
查看 庶民和吴宝秀
向島 (墨田區)
向島()是東京都墨田區的地名。現行行政地名為向島一丁目至五丁目。已實施住居表示。2013年8月1日為止的人口有14,337人。郵遞區號131-0033。.
查看 庶民和向島 (墨田區)
吉屋鶴
吉屋鶴(,),又稱吉屋思鶴(よしや思鶴),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女流歌人,她是庶民出身,童名鶴,後被賣為侏𠌯(藝娼)。當時庶民無姓氏、名乘、唐名,只有童名,童名又常與他人重名,需要區別時就在童名前加上該人的家鄉、居住地、出身地或屋號,「吉屋」就是她的屋號。因為她琉歌造詣出眾,後來又被人敬稱為吉屋思鶴 (「思」(うみ)是琉球人童名中的敬稱用字,一般只有士族和王族可用)。她是琉球國時代藝術成就最高的女歌人之一,與另一庶民出身的女歌人恩納鍋並稱為「琉球女流歌人雙璧」。.
查看 庶民和吉屋鶴
均田制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北魏分裂出来的东魏西魏及继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袭了这一制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均田制永远的退出了中國的历史舞台。不過,這種制度在朝鮮中宗時卻又在趙光祖的建議下在朝鮮半島重新出現。.
查看 庶民和均田制
士大夫
士大夫是古代中國、朝鮮、越南、琉球對於社會上具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和官吏之统称。官员选拔制度(科舉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與者,同时又是社會上层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至於「士人」,一般是指沒有官銜、介乎官民之間的讀書人。.
查看 庶民和士大夫
士廞
士廞(xīn),東漢蒼梧郡廣信人,士燮的儿子。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到达後,士燮归附孙权。吴巨怀异心,步骘斩杀。孙权加士燮为左将军。建安末年,士燮派士廞到孙权处为质子,孙权以士廞为武昌郡太守。黄龙五年(226年),士燮去世,士廞的兄弟士徽与孙吴对抗,兵败被杀。士廞和叔叔士壹、士䵋都被免为庶人。几年后,士廞病卒,无子,其妻寡居,孙权下诏在所月给俸米,赐钱四十万。.
查看 庶民和士廞
士䵋
士䵋,䵋(hui),東漢蒼梧郡廣信人,士燮、士壹的弟弟。 士䵋原为徐闻县县令,交州刺史朱符被殺,州郡擾亂。士燮任命士壹為合浦郡太守,任命士䵋领九真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归附孙权。依然领九真郡。黄龙五年(226年),士燮去世,士燮子士徽与孙吴对抗,兵败被杀。士䵋归降,孙权原谅其罪,和士燮质子士廞,都被免为庶人。几年后,士壹、士䵋坐法被诛。.
查看 庶民和士䵋
士族 (中国)
士族,是中国歷史上自东汉至唐朝、五代,世代為高官的士大夫階層,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後,「士族」一詞含義有所改變。士人取得官位後,就是士族,已沒有累世為高官的意思。.
查看 庶民和士族 (中国)
夏育 (东汉)
夏育,下邳郡淮浦縣人,东汉汉灵帝时代的将领,历任护羌校尉、北地郡太守。以假司马随段颎大败羌人。 任护乌桓校尉时,和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出击鲜卑,失败,士卒死之十有七八。夏育等人下狱贬为庶人。.
查看 庶民和夏育 (东汉)
夏朝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夏部族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依據史書記載,夏、商、周三代皆为封建王朝,君主與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個世襲的氏族封建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製的礼器,其年代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初期。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迄今为止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過目前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来釐清。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代共传十四朝,十七--,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诸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查看 庶民和夏朝
大眾葬
大眾葬(台羅:Tāi-tsiòng-tsòng,全名為「故蔣渭水氏之臺灣大眾葬葬儀」)專指西元1931年(昭和六年)8月23日台灣日治時期政治家蔣渭水的葬禮,為屬於庶民體制的「國葬」,亦是蔣渭水個人的殊榮。.
查看 庶民和大眾葬
太妃
太妃,是王太妃、皇太妃、太尊太妃甚至是太皇太妃的簡稱或總稱,是尊封給君主生母、前任君主配偶或已故王爵正室的位號。太者,大也,因此太妃雖只在妃的範疇,但地位卻大,然而只居妃位,因此位於太后之下。.
查看 庶民和太妃
太子晋
太子晋,姓姬,名晋,字子乔,一称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不幸早逝,而無緣王位。其子宗敬为司徒,为姬姓王氏的始祖。後來前蜀後主王衍以他為王氏始祖,上廟號聖祖,謚號至道玉宸皇帝,故人稱玉宸大帝。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說法不同,称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 一說太子晋離宮訪道,被方士浮丘生带至嵩山修煉長生不老之術。灵王以為他死了,三十年后,太子晋請大夫桓良转告其弟周景王,七月初七於缑氏山相會。到了那天,太子晋乘白鹤在缑氏山上的空中吹笙,七日後駕鶴登天,这也就是“子喬駕鶴”的传说,《古詩十九首》稱「仙人王子乔,難可與等期」。秦朝權臣趙高把王子乔與赤松子並稱,作為长寿的代表。 《雲笈七籤》上有越人王喬而得道之說:「第五北平治,在眉州彭山县。……中有神芝药草,食之,与天相久。昔越人王子乔得仙,治应室宿。」所謂越人,是真正的越國人,還是太子王子喬遊歷越國,不得而知。.
查看 庶民和太子晋
奴隶制度
奴隶制為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視為是奴隶主的財產,沒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權利,可以買賣,且奴隶主可強迫奴隶无报酬工作,且无人身自由。如果人類社會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主要是奴隶,馬克思主義將這種社会稱為奴隶社会。 古希臘、古埃及、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有奴隶制。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都曾经认可制度性奴隶制;在近代,奴隶制被所有国家废除,但是即使如此,沒有合約精神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债奴、契约劳工、农奴、被俘家仆、被收养为奴的儿童、童兵、强迫婚姻依然广泛存在。现在奴隶制度在世界各国都是非法的,但估计世界上仍有二千七百万人是事實上的奴隶,毛里塔尼亚是最后宣布废奴的行政地区(1981/2007),但是根据估算约有10%-20%的人口依然为奴。 奴隶制的出现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广泛存在。当今很多奴隶是债奴,主要分布在南亚,是由于债务缠身所致,很多甚至世代为奴。人口贩卖主要是指代强迫妇女和儿童进入色情行业工作。.
查看 庶民和奴隶制度
姚廣孝
姚廣孝(),幼名天僖,賜名廣孝,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庵號獨庵(獨菴),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通稱姚道衍。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江路(明为南直隶苏州府)長洲縣(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元末明初政治人物、禪宗僧人、詩人,明成祖靖难之役的謀臣之一。.
查看 庶民和姚廣孝
姚廷清
姚廷清,原名姚鴻逵,浙江省慈溪縣人,冒籍贵州贵阳,清朝官員。 原為浙江省慈溪縣生員,嘉慶十六年因欠考三次,被廢為庶人。先於嘉慶六年至貴州擔任幕客。改名姚廷清,與遠親姚濬聯宗,稱之為伯父,並以其姪的身份冒籍在貴州捐納,成為監生,又考取舉人。 道光二年(1822年)清宣宗登極壬午恩科進士,三甲二十八名,中式後被人檢舉係冒籍參考,被革去進士,後官直隸晉州知州。.
查看 庶民和姚廷清
孝靈宋皇后
宋皇后(),扶风平陵人。汉灵帝的第一任皇后,宋酆的女儿。.
查看 庶民和孝靈宋皇后
孝毅襄皇后
孝毅襄皇后,曾氏(1605年-1646年),明紹宗朱聿鍵皇后。父江西南昌府府學廩膳生員曾文彥(追封「吉水伯」),母吉水伯夫人何氏。 崇禎五年(1632年)六月初三日明思宗皇帝遣官揚武侯薛濂、兵科左給事中許世藎持節捧冊寶封朱聿鍵為唐王、曾氏為王妃。曾妃年十九,頗知書禮,任內政,王甚暱之。。每群臣奏事,曾妃於屏後聽之,共決進止;聿鍵頗嚴憚焉。 崇禎九年丙子八月,京師戒嚴,朱聿鍵擅發倡義勤王。事定廢為庶人,安置鳳陽高牆。至鳳陽,陵奄索賄不遂,用祖制墩鎖法以困苦之。朱聿鍵不勝其辱,病幾殆;賴曾妃調護惟謹,至刲股以進,乃愈。 曾--性警敏,讀書通文,有才能;凡兵馬、錢糧悉能記憶,人才賢否辨若列眉。當在高牆時備嘗艱苦,每以土及埝土作枕、草薦為褥,毫無怨言;且早晚勸帝無憂,自有昭雪之日。帝病篤,曾皇后割股療之;先帝降旨表揚賢孝。曾皇后又上疏為帝鳴冤,謂『鄭藩謀為不軌,尚蒙寬宥,復爵加祿;氏夫父仇預奏於五年之前,出城未離於封境之內。孰輕孰重?較論易明。革廢四年、身經九殞,議貴、議親,「會典」具載』。以是帝德后且憚之,宮中無二妃。孤身南來,鄭鴻逵進以美女十二,隨居官衙。 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二十七日卯時,朱聿鍵祭告天地、祖宗,即皇帝位於福州南郊。建行在太廟社稷,以福建省為福京,福州府為天興府,布政司為行在大明門。立曾妃為皇后。 隆武元年(1645年)七月十三日,冊立曾皇后。翌日,百官進賀中宮表。 隆武元年十月,曾皇后至天興府(冊立時曾氏尚未至),曾皇后賢而知書,上敬重之。 隆武二年八月初九日(壬子),聿鍵與曾氏俱被執,曾皇后至九龍灘(九瀧)投水死。 永曆(1647年)時,上尊號思文皇后,後諡曰孝毅貞烈慈肅賢明承天昌聖襄皇后。.
查看 庶民和孝毅襄皇后
孝文貞皇后
孝文貞皇后(),林氏,又称林废后,孝文帝元宏少年时候的妃子,废太子元恂的母亲。.
查看 庶民和孝文貞皇后
孫恩盧循之亂
孫恩盧循之亂,簡稱孫盧之亂,是東晉末年發生的一次民變事件,爆發於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結束於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歷時約十一年。這次民變有五斗米道的背景,但實際起因是人民不滿東晉朝廷的統治,讓領導者可以乘時而起。事件可因領導者而劃分為「孫恩之亂」(399年-402年)及「盧循之亂」(403年-411年),盧循是孫恩的妹夫。兩次起事均曾威脅東晉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查看 庶民和孫恩盧循之亂
孫朗 (東漢)
孫朗,字代平,北海郡(今山东省昌乐县西)人,东汉时期的大臣。 孫朗官至太常。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冬,司空韓縯改任司徒。太常孫朗被任命为司空。當時,大將軍梁冀壟斷朝政,孫朗成為梁冀的黨羽。延熹二年(159年)八月,汉桓帝利用宦官誅殺梁冀,孙朗和太尉胡廣、司徒韓縯以阿附梁冀下獄,出獄后,免為庶人,歸於鄉里,死在家中。.
查看 庶民和孫朗 (東漢)
完顏亮
完顏亮(),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朝第四代皇帝(1150年1月9日—1161年12月15日),金太祖阿骨打之孙,太祖庶长子遼王完顏宗幹第二子,母大氏。 弒金熙宗而篡位,任內遷都燕京(今北京),逐步汉化。因伐南宋的-采-石大战失利,被部下所殺。完颜亮在位12年,终年40岁。完颜亮死後,继位的金世宗将他追貶為庶人,史称海陵煬王、海陵庶人、金废帝。 金废帝完颜亮为人荒淫无道,生活糜烂,好色至极,多次与其家庭亲属发生乱伦,无以幸免。金废帝在批奏公文时更把两手放在两名宫女的私密部位以取暖,还安排另一名宫女为他伺候下体,淫乱不堪。.
查看 庶民和完顏亮
安化王之乱
安化王之乱是1510年5月12日到30日期间明朝皇室成员安化王朱寘鐇发起的反抗明武宗的叛乱。安化王之乱是明武宗年间两起宗室叛乱之一,早于1519年的宁王之乱。.
查看 庶民和安化王之乱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稱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瘦金書”字體。徽宗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其輕佻不可以君於下」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查看 庶民和宋徽宗
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查看 庶民和宋钦宗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查看 庶民和宋朝
对楚王问
《对楚王问》是由战国楚国辞赋作家宋玉创作的一篇赋。该赋讲述了宋玉如何回应楚襄王对士人和庶民等都不赞许宋玉的疑惑。宋玉的回答并未直接回应问题,而是以“乐曲的格调高,懂得品味的人就少”来比喻衬托自己的高洁不同。 文章中的楚襄王为宋玉所事,自楚怀王被秦国俘虏后被楚人立为国君,荒淫无度,任内屡败于秦国;屈原据传为宋玉之师,力谏怀王襄王而蒙难,后于襄王逃难之际,见大势已去,自投于汨罗江。.
查看 庶民和对楚王问
山階宮
山階宮是伏見宮邦家親王的庶長子晃親王在江戶時代末期年間創立的宮家,是伏見宮之分家。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投降,由盟軍軍事佔領,1947年因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指示,伏見宮、東伏見宮、閑院宮、久邇宮、山階宮、北白川宮、梨本宮、賀陽宮、朝香宮、竹田宮、東久邇宮等宗室子弟皆被臣籍降下,罷為庶人。山階宮傳了三代。.
查看 庶民和山階宮
岳钟琪
岳鍾琪(),字東美,號容齋,諡襄勤,四川成都人,祖籍甘肅臨洮。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将領,累官拜陝甘總督,屡平边地叛變,著作《姜園集》、《蛩吟集》等。 曾靜向他進言反清,而岳上奏於雍正帝,引發了呂留良案,但雍正已對他起疑,後下獄險死。乾隆時復用,平大小金川之役有功,乾隆帝讚为「三朝武臣巨擘」。.
查看 庶民和岳钟琪
崔亮 (北魏)
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人。是三国时期崔琰的十世孙。《北史》卷四十四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
查看 庶民和崔亮 (北魏)
中國太上皇列表
此列表列舉了中國歷代太上皇的資料。 Category:中国皇族列表 *.
查看 庶民和中國太上皇列表
中國佛教史
佛教傳入中國始於漢朝。最流行的傳說是,漢明帝夢見「金人」,於是遣使求法,立白馬寺於洛城雍門西。在中国传播的佛教包括漢傳佛教、藏传佛教及中国南方的上座部佛教。.
查看 庶民和中國佛教史
中國的稱號
中国一词是对位于亚洲东部,。“中国”一詞的用法多種多樣,持不同语言、政治观点或意识形态的人可能对中国的地理范围和历史上各政权的正统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而“中国”一词本身有多種不同的含义。 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天子所在的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和陕西省南部及附近地区,后来中原王朝的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或指统辖中原之国,《晋书·宣帝纪》:“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也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史记·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在统一的情况下,中央王朝常自称为“中国”;而分裂时期,“中国”也能指稱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中原)或延續正統的王朝。《晉書·載記第十四》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此處「中国」指三國時期于華北地區的魏国,原因是魏繼承漢的正統。 此外,古時「中國」一詞也具有單獨代指漢民族的用法。 秦漢以后,“中国”一名主要作为统一的中央王朝統治領域的泛稱或正統王朝通称,基本上涵蓋了地理、民族和文化意義 宋朝對待海外人士已自稱為中國,如宋太宗召見僧人奝然,日本僧書寫以中國稱之。 。元朝忽必烈在予日本的通牒上以中國自居,在大都接見日本平民塔二郎、弥二郎亦以中國自稱:“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 明朝在對外官方文件上也以中國自稱,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與,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 ,在對外官方文件上皆是使用「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先後有隨行人員寫了出國見聞錄,如馬歡與瀛涯勝覽描述中,對外多次以中國自稱。做為國體意義上以「中國」實行現代主權國家的權利,則是直至1689年9月7日《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首次正式出現於具有現代國際法水準的正式條約上。。1909年,清朝明確地在中國第一部成文國籍法《大清國籍條例》中以法律形式自稱為「中國」。 从晚清开始,中国和外国的传统朝贡关系,开始由条约关系逐渐取代。條約是主權國家之間的約定,如何在條約中稱呼自己則體現了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從晚清開始,中國與外國的傳統朝貢關係開始由條約關係逐漸取代,在通常情況下,清朝以「中國」和「中華」代表國家,以「大清」代表政府。.
查看 庶民和中國的稱號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查看 庶民和中国历史
中村家住宅 (沖繩縣)
中村家住宅是琉球國士族賀氏中村家的住宅,位於現時日本沖繩縣中頭郡北中城村,是現存琉球國時代的士族住宅之一。被列為日本指定重要文化財。 中村家住宅是少數沒有在沖繩島戰役中毀壞的珍貴傳統住宅,美國治理時期的1956年被當時的琉球政府列為指定重要文化財。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沖繩移交日本的當天,()、別屋(琉球語:アシャギ)、倉庫()、前屋()及豬廁(琉球語:フール)同時列為沖繩本島民家中的指定國家重要文化財。至1981年又把宅地列入指定重要文化財,石牆和影壁()則列為重要文化財的附屬部份。.
帶着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角色列表
《帶着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角色列表,列舉日本作家冬原パトラ的輕小說作品《帶着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的登場人物。.
东厂
東廠,其全名為東緝事廠,廠衛之一。中國明朝時期的由宦官执掌的特權監察、情治機構,偵查異見人士,以鎮壓反對力量。 东廠對官吏、士大夫甚至於一般庶民製造了大量冤案,在當時頗受士人反感。執行公務時,與錦衣衛相同,持有「駕帖」以證代皇帝行事,並且由刑科给事中的「佥签」。廠衛的主要偵查以反叛亂、捉拿異議分子為主,与其他两厂(西厂、内行厂)一卫(锦衣卫)合称“厂卫”,是明朝“特务治国”的象征。清代「以軍法從事」常態化遂罷。.
查看 庶民和东厂
东伏见宫
東伏見宮是伏見宮邦家親王的第17王子依仁親王在明治時代後期創立的宮家。伏見宮家之分家。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投降,由盟軍軍事佔領,1947年因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指示,伏見宮、東伏見宮、閑院宮、久邇宮、山階宮、北白川宮、梨本宮、賀陽宮、朝香宮、竹田宮、東久邇宮等宗室子弟皆被臣籍降下,罷為庶人。 東伏見宮僅限一代,但是祭祀受到繼承。.
查看 庶民和东伏见宫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指的是道教中掌管天界(天府)、地界(地府)、水界(水府)三界之神:「天官」、「地官」和「水官」,閩南語俗稱「三界公」,客家話稱為「三界爺」,又稱「三元大帝」,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府、地府、水府間的一切行政事項,是極為崇高的神祇,神格僅次於玉皇上帝,所以民間寺廟常配祀於玉帝殿前,同受敬仰。 閩南人會在廟宇或家宅門口設置香爐,祭祀上天高真,泉州人稱之為「天公爐」(玉帝爐),認為是祭祀玉皇上帝所用;漳州人卻稱之「三界公爐」,因為古時王公、貴族、或者有敕額的寺廟才允許祭天,一般庶民不能祭天,連冬至、新正、玉皇誕、謝平安等祭祀玉帝時都往往呼請三界公做為代表。今日臺灣人已通稱天公爐。.
查看 庶民和三官大帝
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是西周初,故商畿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的三位貴族(三监)叛乱的事件,為中國第一個宗室之亂,周武王逝后,周成王年少登基,周公摄政,武庚、管叔、蔡叔和霍叔等諸侯非常不滿,起兵反对周公。周公也發動了周公东征,斬殺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將霍叔廢為庶人,平定了三监之乱。.
查看 庶民和三监之乱
九品芝麻官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Hail the Judge),是香港演员周星驰於1994年主演的喜劇电影,當時由於臺灣連續劇《包青天》爆紅,香港各家電視台紛紛欲加入轉播,王晶於是惡搞,創造一個「新的包青天故事」,電影的香港原名為《--》,副標題「白--包青天」中的「白--」即「白臉」,原因是周星驰扮演北宋名臣包龍圖(包拯,人稱「包青天」)的後人包龍星,只不過包拯是黑臉的,包龍星卻是白臉的。包龍星是一個小官,为了幫一名含冤被判處死刑的女子伸冤,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打敗了犯罪者與背後的惡勢力,告大白於天下。 该影片延续了周星驰一贯的搞笑风格,尤其片中臺詞十分詼諧逗趣,属其电影的经典之作。.
查看 庶民和九品芝麻官
平民
平民是指普通市民、公民,指不是奴隸但沒有任何特權或官職的自由人,因此除了貴族、高級官員、奴隸外,都稱平民。 在軍事上,指的是,或者是非參與戰鬥的人員。.
查看 庶民和平民
废妃尹氏
廢妃尹氏(韓文:폐비 윤씨,),朝鮮成宗的第一繼妃,廢王燕山君的生母。.
查看 庶民和废妃尹氏
庶
庶可以指:.
查看 庶民和庶
亓詩教
亓詩教(),字可言,號靜初,又號龍峽散人。山東萊蕪縣李條莊人,明朝政治人物。.
查看 庶民和亓詩教
廢嬪奉氏
廢嬪奉氏(),本貫河陰,奉礪之女,朝鲜王朝废世子嫔。 世宗十一年(1429年)成為朝鮮文宗之王世子嬪,封號純嬪,世宗十八年(1436年),因為妒忌以及與宮女召雙、端之有同性戀關係而廢為庶人。.
查看 庶民和廢嬪奉氏
廢嬪金氏
廢嬪金氏(),本貫安東,外祖父鄭摠,金五文之女,姑母為太宗後宮明嬪金氏。 世宗九年(1427年)四月成為朝鮮文宗的王世子嬪,封號徽嬪,世宗十一年(1429年)七月,因為行類似「巫蠱」的「媚道壓勝」之術而被廢為庶人,並同時收回金五文的職牒。.
查看 庶民和廢嬪金氏
廢儲
废储,即被废黜的储君。中国历史上,储君多是册封为太子的皇子,通常被称为廢太子。 被废黜的原因通常是储君犯罪、生母失寵、品行不端、本人失寵、有更佳的繼承人、父皇被權臣威脅被逼廢黜太子等而被廢去太子之位等。他們的身份除了降為一般的皇子外,也可能被封其他爵位如親王、郡王、公等,而妻兒的地位也會下降,如正妻由太子妃降為王妃、公夫人等,原本有位階的側室如良娣等失去位號,若廢太子降為王爵,側室統稱為側妃,但她們並沒有正式位號。而犯了大罪的廢太子則會被貶為庶人甚至處死。 另一种情况是,王朝、君主制灭亡或父亲被废黜君主之位,太子本人形同被废。在欧洲,失去继位可能的储君,称为王位覬覦者。 近代以来,君主国普遍推行君主立宪制,君主权利日趋缩小。储君通常是由法律指定,废储变得极为少见。如果储君引发争议,则是以储君个人放弃王位继承权的方式解决。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尚是王储时,他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的婚姻引发争议,即有人建议其放弃继承权。他的弟弟約安-弗里索王子则通过放弃继承权解决自己的婚姻争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长子查尔斯是英国历史上等待继承王位时间最长的王储,虽然屡有女王属意直接传位于其子、长孙威廉王子的传闻,但实际上,女王本人无权左右英国王位继承顺序。.
查看 庶民和廢儲
伊莉莎伯·道格拉斯-休姆,夏塞爾的休姆男爵夫人
伊莉莎伯·赫斯特·道格拉斯-休姆,夏塞爾的休姆男爵夫人(Elizabeth Hester Douglas-Home, Baroness Home of the Hirsel,),本姓艾林頓(Alington),英國貴族,前首相(1963年-1964年)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爵士之夫人。.
伏見宮
伏見宮為日本皇室過去曾存在的宮家,同時也是四世襲親王家之一,為北朝第三代天皇—崇光天皇之第一皇子榮仁親王所創設,伏見宮家到了第三代當主貞成親王時,其第一王子彥仁王在稱光天皇駕崩後繼承皇位,為後花園天皇。1947年因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指示,裁撤宗室,伏見宮臣籍降下,罷為庶人。.
查看 庶民和伏見宮
张格
张格(),字承之,又字或小字义师,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前蜀政治家,两度官拜宰相。在说服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立最幼子王衍(王宗衍)为储一事中起到作用。.
查看 庶民和张格
張信 (鄖國公)
张信(),河南行省鳳陽府臨淮縣(今安徽省凤阳縣)人。明朝初年政治人物。.
查看 庶民和張信 (鄖國公)
張皇后 (唐肅宗)
張皇后(),南阳郡西鄂县人,唐肅宗皇后,興王李佋、定王李侗生母。.
查看 庶民和張皇后 (唐肅宗)
彭越
彭越(),字仲,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人,秦末汉初的军事政治人物,西漢開國功臣,封梁王。後在消滅異姓王風潮時,漢高祖命其討伐陽夏侯陳豨,彭越出力甚少,後遭到高祖整肅、流放,途中向-呂后-求情,卻反遭呂后殺死,屍體遭到醢刑,剁為肉醬,並賞賜給各諸侯王,滅族。.
查看 庶民和彭越
佃煮
佃煮(つくだに)是一種傳統日本家庭式烹調方式,亦可引伸為以這種方式所烹調出來的食品。佃煮一般都視為佐飯的配料,味道甘甜而帶鹹,這是因為在烹煮的過程中,調味料變得濃稠,令味道也較為濃郁突出。.
查看 庶民和佃煮
何遵 (西晋)
何遵(),字思祖,何曾庶长子,何劭兄(故出生不迟于236年)。 何遵年轻时能干,泰始年间起家散骑黄门郎、给事、散骑常侍。泰始年间,尚书令史“恂”(姓失载)等因是故少府鲍融故吏,去其丧所服丧,何遵与廷尉何桢认为不合礼法,上书驳斥。而侍中太尉荀顗、尚书吴奋等则认为应服丧。 何遵后历任侍中,咸宁年间累转大鸿胪。奏观阳伯华表世子华廙已因收受鬲令袁毅贿赂而获罪免为庶人,不应袭爵,应由华廙的儿子即华表世孙华混袭封。有司认为华廙虽有罪但仍能袭爵,武帝也下诏认同。有司奏免何遵官,诏何遵出钱赎罪。咸宁初年,有司奏何劭、何遵等受袁毅贿赂财货,虽被赦免,但此类事应该禁止。事下廷尉。晋武帝下诏称何家与袁毅有累世之交,何遵等所取的少,置而不问。 何曾曾为晋武帝侍宴,退下后就告知何遵:自己在宴会上不曾闻武帝经国远图,只听他说平生常事,这不是为子孙谋划的,本人可以善终,后嗣要完了!这是子孙之忧;自己的儿子何遵等尚可善终,而自己的孙子们必然遭遇乱世身亡。 何遵性情奢侈,役使御府工匠作禁物,又卖行器(国君出行时所用的行装器物),被司隶校尉刘毅弹劾,免官。太康初年,起为魏郡太守,迁太仆卿,又免官,卒于家。 四子:何嵩、何绥、何机、何羡。.
查看 庶民和何遵 (西晋)
德 (姓名)
德(De)是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姓名常用字。德是介詞,解作「來自…的」。.
查看 庶民和德 (姓名)
徽号
徽號,是指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先朝嬪御、嬪妃等後宮女性所使用的尊號,皇后因為與皇帝一樣獨尊,所以除了極少數例子以外,一般不上徽號。.
查看 庶民和徽号
地下人
地下人(又称地下官人)是日本的一种贵族。在日语中,有时简称为地下。初指未得之诏书的官吏,然而后来,同样不得升殿的武士或庶民,也以此称呼指代。明治时代以后,只要不是原公家之族,侯爵和伯爵等华族也一并称为地下人。 原则上,享三位(受封公卿)以上品秩之人,可以升殿;或者,只要特别地得到升殿之诏书,即使是四位、五位的贵族,或是官居六位的藏人,都可以升殿,成为殿上人。但是,上述之人如果因政治上或个人上的特别缘故,实际上未得升殿之诏书,即使是公卿,也属于地下人。“地下”的公卿被称为“地下的公卿”或“地下的上达部”;四位、五位的地下人,被称为「地下的」。 近代以后,各家陆续固定下来,可以升殿的堂上家和属于地下人的,被严格地罗列,界定。 在日本战国时代的乡村,当地乡绅也被称为地下人。 Category:日本古代官制 Category:日本贵族.
查看 庶民和地下人
化政文化
化政文化(かせい ぶんか)是江戶時代後期(化政時代)的文化・文政期(1804年~1829年)以江戶為中心發展的町人文化。諷刺政治・社會事件或日常生活的川柳流行。文學上,十返舍一九的『東海道中膝栗毛』之類,趣味的描寫庶民生活的滑稽作品受到喜愛。版畫上,表現多樣色彩的技術提升,以此技術創作的版畫稱作錦繪。由商人等的交流、出版・教育的普及,從江戶傳入全國各地,向庶民浸透。風俗上,此時代是作為時代劇的舞台最多的時代。 江戶時代前期繁榮的町人文化元祿文化的文化中心是上方,但是,此時代文化的重心移轉到江戶。.
查看 庶民和化政文化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查看 庶民和北宋
北京金代皇陵
北京金代皇陵是北京市境内最早的皇家陵园,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口村北的九龙山主峰下,陵区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帝陵、妃陵及诸王兆域三部分。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155年,金海陵王迁都于燕,即金中都,并将原葬上京的祖陵迁至大房山。房山金陵共葬金始祖以下十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下五帝,建有行宫、埋葬后妃的“坤厚陵”以及诸王兆域两处。 2001至2003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太祖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探明了主陵区墓葬布局和建筑遗迹。为研究金史提供了最直接的一手资料。.
查看 庶民和北京金代皇陵
北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北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北朝所有的君主配偶。.
查看 庶民和北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刘向
劉向(),字子政,原名更生,漢朝宗室。著有《別錄》、《新序》、《说苑》、《列女传》、《洪範五行傳》、《五紀論》等書,並且編訂了《戰國策》、《楚辭》、《孫卿新書》。劉向曾官中壘校尉,故世称劉中壘。明人张溥辑有《刘中垒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有赋33篇,今仅存《九歎》一篇。經學家劉歆為其子。.
查看 庶民和刘向
刘邦
汉高帝劉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蘇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政治家、軍事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被萧何、曹參、樊哙等人拥立,自稱沛公,后投奔楚項梁,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国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為汉王。楚汉战争中,劉邦擊敗項羽獲勝,統一自秦亡後的天下,於西元前202年稱帝,史称西漢,為漢朝开国皇帝,駕崩於西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史稱汉高帝。太祖為其正式廟號,而史書多稱呼 「漢高祖」。.
查看 庶民和刘邦
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是西周初年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和向东开拓疆土的战争。东征之後,掃滅了殷商貴族殘部與周朝宗室內部聯合的頑固反抗武力,对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查看 庶民和周公东征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周'''氏,名旦,諡文,又稱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年政治家,封於周邑。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為“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為“文憲王”,後世多稱其“元聖”。.
查看 庶民和周公旦
周武王
周武王,'''姬'''姓,名发,諡武,曰名为珷帝日丁,西周第一代天子,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称其为珷。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的创建者。夏商周斷代工程斷代其在位時間為前1046年至前1043年,劍橋中國史推測其在位時間约為前1049或前1045年至前1043年。傳統上,周武王,周文王,堯舜禹和商湯一向為後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先秦明君。.
查看 庶民和周武王
呂臣
呂臣,漢朝初年軍事人物,父親為呂青。.
查看 庶民和呂臣
傅昭儀
傅昭儀,(),為西漢漢元帝之妃、漢哀帝祖母。諡號孝元傅皇后。.
查看 庶民和傅昭儀
哀皇后 (金德宗)
哀皇后徒单氏,金朝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的嫡母,完颜宗干的正室。 徒单氏无子,她抚养次室李氏生的长子郑王完颜充,次室大氏生三子,长子就是完颜亮。徒单氏贤德,待遇姬妾有恩意,大氏和她关系很好。徒单氏虽养完颜充为自己的儿子,完颜充与完颜亮都是金熙宗的宰相,完颜充嗜酒,徒单氏常责怒于他,很喜欢完颜亮。完颜亮因为生母大氏与嫡母徒单氏有嫡妾之分,心中常常不安。完颜亮弑杀金熙宗,徒单氏与金太祖妃萧氏听说了,相顾愕然:“帝虽失道,人臣岂可至此。”徒单氏入宫见完颜亮,不贺,完颜亮和她有了矛盾。 天德二年(1150年)正月,大氏与徒单氏都被尊为皇太后。徒单太后住在东宫,号永寿宫,大太后住在西宫,号永宁宫。徒單太后父亲徒单蒲带与大太后的父亲俱追赠太尉,封王。徒单太后生日,大太后为她敬酒。徒单太后当时与公主宗妇说话,大太后跽坐举杯很久,徒单太后才应她。完颜亮大怒而出。第二天,完颜亮想杖责当时和徒单氏说话的公主宗妇与徒單太后。大太后劝阻。从此嫌隙愈深。 天德四年(1152年),完颜亮迁都中都,迎接母亲大太后来皇宫孝养,而把嫡母徒单太后留在上京。徒单太后知道完颜亮不会放过她,时常忧惧,每当朝廷派宦官到达,必易衣待死命。大太后却不忍,在中都对完颜亮说:“永寿宫待吾母子甚厚,慎毋相忘也。”十二月十四日,徒单太后生日,完颜亮派秘书监纳合椿年到上京为徒單太后祝寿。贞元元年(1153年),大太后病重,恨不得一见徒单太后。临终对完颜亮说:“你以我的缘故,不让永寿宫太后一起来中都。我死後,一定迎她来,事永寿宫当如事我。” 三年(1155年),完颜亮方才去谒见徒單太后,跪于徒單太后前谢罪,徒單太后亲扶起之。十月,徒單太后至中都,完颜亮帅百官迎接,入居寿康宫。之后,完颜亮表现得非常孝顺。完颜亮伐宋,徒單太后劝谏,海陵王心中益不悦。 迁都至汴京,徒單太后居住在宁德宫。徒單太后使侍婢高福娘问完颜亮的起居,完颜亮幸之,让她观察徒單太后的动静。高福娘的丈夫特末哥叫福娘添油加醋告诉完颜亮。 1161年,枢密使仆散师恭,征契丹撒八,辞别徒單太后,徒單太后与师恭抱怨完颜亮向南迁都、南征南宋,导致北方契丹叛乱。 高福娘告知完颜亮。完颜亮召点检大怀忠、翰林待制斡论、尚衣局使虎特末、武库直长习失到宁德宫杀害徒單太后,嘱咐:“你等见太后,只说有诏书,令太后跪受,立即击杀。”大怀忠等到宁德宫,令徒單太后跪受诏书。徒單太后愕然,刚刚下跪,虎特末从她背后击打她,仆到起来再打。护卫高福等将她缢杀,徒單太后时年五十三。完颜亮命在宫中焚烧徒單太后的尸体,将她的骨灰弃在水中。 完颜亮以高福娘出卖徒單太后有功,封为郧国夫人,许诺福娘征南回来后封她为妃,以特末哥为泽州刺史,赐银二千两,并告戒特末哥:“不要酗酒殴打福娘,你要是殴打福娘我必杀你。” 金世宗杀完颜亮后,大定年间为徒单太后上谥号哀皇后,从泽州将特末哥、高福娘押至中都诛杀。贬完颜亮为庶人。不久又将完颜宗干去帝号,改称辽王,徒单皇后也追降为辽王妃。.
查看 庶民和哀皇后 (金德宗)
唐式鎮墓獸
唐式鎮墓獸是流行於隋唐時期墓葬的鎮墓獸,是受胡漢融合下的產物,其形象由多種形象(動物)組成,又稱複合式鎮墓獸,取其融合之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鎮墓人俑,也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人面跟獸面之分;而隋唐時期則以蹲踞式為主,面目猙獰、冷酷。獸面的形象豐富。除了有北朝時期就有的獅面外,還出現了虎的造型。《葬書》有云:「頫者,低頭府狀之義,言柔順而無蹲踞之兇也。」。唐代鎮墓獸是繼楚式鎮墓獸之後另一個發展高峰。 唐代鎮墓獸除了歷代鎮墓獸驅鬼避邪以安撫死者亡魂外,更有恫嚇盜墓、守衛墓葬的功能。這與當時的厚葬風,與其所造成的猖獗的盜墓現象有關。 中國文化深受儒家影響,在儒家經典《中庸》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生,孝之至也。」這種觀念在《荀子・禮論》亦有論述。深受這種價值觀影響,人們把「養生」與「送死」看得等同重要,並將「送死」視為衡量孝道很重要的一個標準,這對中國數千年來的喪葬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世人以喪葬的厚薄衡量孝道,葬風遂興,尤以唐代為最。墓葬中大量的寶物,提供盜墓者豐富的資源,盜墓之風亦隨之盛行。而盜墓現象,又反過來影響了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與喪葬習俗。 唐代的狗面鎮墓獸即為這種風氣下的產物。《說文解字》曰:「狗,叩也,叩氣吠以首。」《風俗通義・禮典》也說:「俗說狗別賓主,善守衛,故著四門,以辟盜賊也。」在墓葬中出現,乃取狗平時可以可以看家護院,期望能守衛墓主人及其財產。.
查看 庶民和唐式鎮墓獸
唐哀帝
唐昭宣帝李柷(;),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生母何皇后。是唐朝第23位皇帝(除武曌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得年17岁,葬于温陵。 Category:李姓.
查看 庶民和唐哀帝
唐道袭
唐道袭(《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新五代史》作唐袭,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前蜀将官,前蜀开国皇帝王建近臣,在王建统治期间有大权,使得他与王建子皇太子王元膺陷入冲突。永平三年(913年),他和王元膺都怀疑对方要兵变,彼此的军队在前蜀都城成都交战,他被王元膺击败阵亡。.
查看 庶民和唐道袭
唐肅宗
唐肃宗李亨(),唐玄宗第三子,母杨贵嫔,唐朝第10代皇帝(不計武则天),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6日在位,在位6年。在位期間,是唐朝安史之亂時期。.
查看 庶民和唐肅宗
唐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唐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唐朝所有的君主配偶。.
查看 庶民和唐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八重山地震
八重山地震是一場在1771年4月24日早上8時(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尚穆王二十年,清朝乾隆三十六年,日本明和八年,三月初十辰時)發生於琉球國的地震,屬於海溝型地震。八重山地震亦導致了琉球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海嘯之一,琉球被日本併合後也被視為日本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海嘯之一。地震規模估計為ML8,這次地震引起超過80公尺高的海嘯襲擊琉球列島,並造成石垣島與宮古島各有8,439與2,548人喪生。 當時琉球國為清朝的朝貢國,使用清朝年號紀年,因此在琉球稱為乾隆大海嘯(乾隆大津波)。琉球國當時又受日本薩摩藩控制,在日本也被稱為明和大海嘯(明和の大津波)。這次海嘯创造了琉球史和日本史上最高海嘯紀錄。.
查看 庶民和八重山地震
公孫弘
公孫弘,字季,菑川薛縣人。西漢大臣,武帝時曾擔任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平津侯。漢武帝罷黜百家,杜塞言路,雖然首倡儒術為董仲舒,而公孫弘作為丞相對后世負有很大責任。.
查看 庶民和公孫弘
公孫昆邪
公孙昆邪,又作公孙浑邪。西汉北地郡义渠县(今甘肃省庆阳市、泾川县一带)人。 公孙昆邪是义渠人,义渠多定居于陇西郡、北地郡、上郡。汉文帝时公孙昆邪归汉。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担任将军从周亚夫攻打吴、楚,平定七国之乱,以功拜为陇西郡太守。次年四月,封平曲侯,官至典属国。汉景帝中四年(前146年)犯法失侯,免为庶人。著书十余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公孙浑邪》十五篇,属阴阳家。他的儿子(《汉书》作孙子)公孙贺。.
查看 庶民和公孫昆邪
公方
公方是前近代日本的一個稱呼,即「公」的意思,指的是統治者,體現其對國家的統治權。其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古代天皇及其朝廷,一說是鐮倉時代或室町時代對幕府將軍的稱呼。特別地,在室町時代的後半葉,公方這一稱號成為實際執掌日本政權的足利將軍家一族地方勢力的一個稱號。足利氏在日本各地有若干個公方,如鐮倉公方、越中公方等。公方的稱號被稱為公方號。江戶時代以後,則成為了幕府將軍的稱號。.
查看 庶民和公方
兴宣大院君
興宣大院君()是朝鮮王朝的宗室成員與政治家,為朝鮮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的生父。本貫全州李氏,諱--應,字時伯,號石坡、海東居士,居於雲峴宮,清人稱之雲峴君(운현군),諡獻懿。.
查看 庶民和兴宣大院君
元恂
元恂(),原名拓跋恂,字元道,后改字宣道,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長子,贵人林氏(曾追封贞皇后)所生。 太和七年(483年),生母林氏按北魏慣例(子貴母死)賜死,元恂由嫡祖母馮太后养育。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立为皇太子。孝文帝遠征南齐,元恂留守新都洛陽。元恂嫌河南酷暑,穿胡服。太和二十年(496年),元恂逃至平城,得到反对汉化和南迁的贵族的支持。其父孝文帝返回后平息了变乱,废黜元恂为庶人,囚禁在河陽,衣食仅够维生。不久,又派人将元恂赐死。元恂享年仅15岁。.
查看 庶民和元恂
石德
石德(),西汉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中国西汉政治人物,石奋之孙,石庆之子。 石庆任丞相时,家人为小吏至二千石官者十三人,此后势衰。太初三年(前102年),石德嗣父石庆为牧丘侯,担任太常。天汉元年(前100年),石德担任太常职务时失法罔上,没有按照法令规定进行祠祭,犯法当死被判罚为完城旦(四年徒刑),赎为庶人,国除。后为太子少傅,巫蛊之祸,他劝太子刘据起兵反抗。刘据派遣使者矫制赦免长安中都官囚徒,命少傅石德及宾客张光等分别率领;最后长安男子景建从莽通擒获石德,将他杀死。.
查看 庶民和石德
石邃
石邃(),小字阿铁,後趙太祖石虎的长子。母親為郑樱桃。 初任征东将军,曾随父石虎消灭前赵。伯父石勒在位时,任冀州刺史、武卫将军等,封齐王。堂兄弟石弘在333年继位后,其父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掌握朝政大权,立石邃为魏太子,授任使持节、侍中、大将军等。 335年,大丞相迁都邺城,废石弘自立,未称帝而称天王,立石邃为皇太子。石邃素来骁勇,石虎很宠爱他。大臣们对石邃当上太子很不满,石虎却说:“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杀,所以朕得以有今天。石邃对朝廷颇有忠心,朕岂有杀忠臣的道理呢!”石邃因此更加骄纵跋扈。石邃自从总领百官之后,酒色过度,骄纵无道,荒淫残忍,有时去田猎游乐,鼓乐齐鸣地返回宫中,有时夜出到宫臣家中,奸淫他们的妻妾。喜欢将美丽的姬妾装饰打扮起来,然后砍下头颅,洗去血迹,放在盘里,与宾客们互相传递观赏。宫内有姿色的尼姑,石邃与其交欢淫乱后再杀了她们,与牛羊肉和在一起煮着吃,并且把肉赏给左右的人共同品尝,想让他们知道人肉的滋味。石邃的弟弟河间公石宣、乐安公石韬都受到石虎的宠爱,石邃对他们恨之如仇敌。石虎沉溺于酒色和宫内游逸,刑法失去常度,而且喜怒无常。石邃把他认为可呈报之事禀报给石虎,石虎生气地说:“这种小事,怎么值得禀报!”有时如果石邃不禀报,石虎又不满地说:“为什么不禀报!”于是对石邃谴责斥骂、鞭打杖击,一月之中多次发生。石邃对此忿恨不已。 石邃有杀父篡位的想法,他私下对中庶子李颜等人说:“天子的心志难以满足,我想做匈奴冒顿那样的事情,你们跟我干吗?”李颜等人伏地不敢回答。李颜出去后告诉石宣,石宣便向朝廷上奏说石邃想要杀父篡位,石邃知道后忿恨不已。337年,石邃称病不理政事,秘密带领宫内大臣、文武官员五百多人骑马到李颜的别宅饮酒,趁机对李颜等人说:“我想到冀州杀死河间公石宣,有胆敢不跟从的斩首!”出行数里后遇见石宣的骑兵,众人都四下逃散。石邃打算袭击石宣的骑兵,李颜跪地叩头,极力谏止,石邃也就昏昏欲醉地返回。石邃的母亲郑樱桃听说此事,私下派遣身边的人责问石邃,石邃一怒之下杀了母亲派来的人。僧人佛图澄对石虎说:“陛下不宜经常去东宫。”石虎本来准备探视石邃的病情,想到佛图澄的话,便返回宫中。接着瞪大眼睛高声说:“我是天下人的君主,父子都不能互相信任吗!”于是让自己所亲近信任的女尚书前往察看。石邃喊她近前谈话,乘势拔剑刺击。石虎发怒,拘捕李颜等人诘问。李颜原原本本述说事情原委,石虎便杀死李颜等三十多人,把石邃幽禁在东宫,不久又听从郑樱桃的建议赦免其罪,在太武东堂召见他。石邃朝见时不谢罪,顷刻便离去。石虎让人对他说:“太子应召朝见皇后,怎么可以急速离开!”石邃头也不回,径直出宫。石虎勃然大怒,废黜石邃为庶人。当夜,石宣便以石虎的名义带兵肃清东宫,杀死石邃和他的妃子张氏,以及宦官宫女二十六人,合葬在一口棺材之中。并杀掉石邃的宫臣中的同党二百多人。.
查看 庶民和石邃
王孝傑
王孝傑,京兆新丰人,唐朝和武周的名将,参加对吐蕃、后突厥、契丹的战争。在武则天时代一度为相,在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的战斗中阵亡。.
查看 庶民和王孝傑
王世充
王世充(),字行滿,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官居太尉、相国,封郑王。隋皇泰二年(619年),王世充在东都洛阳接受杨侗的禅让,自稱「大鄭皇帝」。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敗於李世民,被唐朝貶謫巴蜀,遇仇而死。.
查看 庶民和王世充
王元膺
王元膺(),字昌美,初名王宗懿,中國五代十国時代人物,前蜀高祖王建的次子,张贵妃所生。初为秘书少监。因兄长王宗仁残废,他被王建视为继承人。天复七年(907年),被封为遂王,武成元年(908年),十七岁的王宗懿被立为太子,后来改名王元坦、王元膺,王建让杜光庭做他的老师,但是王元膺骄横跋扈。永平三年(913年),他和王建宠臣内枢密使唐道袭有仇,七月初七乞巧节,唐道袭对王建说太子谋反。第二天七月初八,王元膺属下兵变,杀死唐道袭。王建派兵镇压,王元膺逃到民间,藏匿起来,第二天(七月初九,8月13日),出来要饭,被人认出,被卫士杀害,王建把他废为庶人。.
查看 庶民和王元膺
王皇后 (唐玄宗)
王皇后(),同州下邽县人,唐玄宗皇后。 王氏家族出于太原王氏,先祖為南梁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有双胞胎兄长王守一。史书未记载王氏的生年。當玄宗還在臨淄王時期時,聘娶王氏為郡王妃。根据《唐会要》的记载,时间是在武周长寿二年(693年),当时李隆基年仅八周岁。 710年,在討伐韋-后-的唐隆之变時,王氏在幕後協助臨淄王,終於完成大業。唐隆之变后,李隆基受封平王,不久被立为皇太子。王氏当获封太子妃的册封。延和元年(712年),玄宗即位,改元先天。八月二十日,立王氏為皇后。 王皇后結婚多年,始終無子,而當時武惠妃很得寵,王皇后心中不滿,武惠妃便想詆毀她。然而因為王皇后對下屬們素有恩惠,故沒人願意說她壞話。玄宗也起了廢后之心,便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亲信姜皎,姜皎卻把這事說溜出去。开元十年(722年),她的一位妹夫嗣濮王李峤举报姜皎泄露唐玄宗意图废后。姜皎受杖刑后,死于流放途中。皇后因為失去玄宗的愛情,身處於隨時可能被廢的恐懼中,便哭著問玄宗:「陛下難道不掛念當年我爹拿衣服換一斗麵粉,給您做生日湯餅的事嗎?」玄宗聽了也為之感傷動容,遂暫時放下廢--的打算。 因為皇后無子,地位受損,再加上姜皎之事,讓皇后之兄王守一很害怕,遂導致「符厭事件」發生。他請來和尚明悟祭拜南斗與北斗,取來霹靂木並刻上天地文與玄宗名諱,讓王皇后佩帶,說道:「帶著它可保祐早生貴子,往後將可與則天皇后相比。」結果,在开元十二年(724年)事情被揭發,玄宗親自追查,果然搜獲物品。同年秋七月己卯,下诏廢皇后為庶人,賜死王守一。當時詩人王諲甚至作翠羽帳賦,諷刺玄宗的行為。在被廢的三個月後,即当年十月,王氏便過世了,玄宗詔令以一品禮將她葬於無相寺。後宮的人們對她相當思慕,玄宗自己也對此事感到相當後悔。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時,恢復其皇后封號。.
查看 庶民和王皇后 (唐玄宗)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会稽,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稱,後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其書法師承衛夫人、鍾繇。 王羲之在書法藝術史上取得的成就影響巨大,被後人譽為古今之冠,盡善盡美。但其真跡皆已失傳,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帖,皆為後人臨摹。.
查看 庶民和王羲之
王莽币
王莽币为西汉末年到新朝时期王莽币制改革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
查看 庶民和王莽币
玛哈·哇集拉隆功
玛哈·哇集拉隆功(, ;),全名玛哈·哇集拉隆功·博丁达德巴亚瓦兰恭(),中文名鄭冕,泰国卻克里王朝第十代君主和现任泰國國王,称拉玛十世(รัชกาลที่ ๑๐),2016年10月13日继位。哇集拉隆功是前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和诗丽吉王后的唯一的長子。 2016年10月13日,普密蓬·阿杜德駕崩;哇集拉隆功理應继承王位,不过他表示希望推迟即位以缅懷先王,暂時以「假王」的身份监国,并政治代理一切由國王履行的職務。同年11月29日,瓦吉拉隆功接受泰国国会的迎立;12月1日,從德國返回曼谷,於曼谷律實宮進行繼位儀式;並於2017年先王的哀悼期結束後,進行正式加冕及登基儀式。.
查看 庶民和玛哈·哇集拉隆功
琉裝
琉裝(ウチナースガイ)是琉球民族的傳統民族服裝,16世紀時,琉球國時代確立了階級制度,服裝亦根據身份、階級分類。不同身份、階級的人所穿的服裝以色彩、模樣以及布料區別。由於琉球同時受到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影響,琉裝吸收了明制汉服以及江戶時代和服的特點 ,加上當地特有的民族色彩而形成。 現在所見的琉裝成形於琉球國時代,特徵是交領、右衽、衣袖較寬大、衣帶結於前方,庶民女性服飾偶有左衽《德之島事情》:「全島の內面繩間切喜念村の女子は衣裳を左襟にする。風あるも’近來右に換へたり。」。琉球國時代的琉裝,貴族、士族服裝、禮服以紅型(一種彩色的染色技法,也指這種技法所染的服裝)為主,色彩鮮豔,常服及庶民服裝多以芭蕉布製成,款式樸素。由於氣候溫暖,即使冬天也甚少穿棉襖等厚衣服 趙文楷《球俗》:「十月尚蕉衣(民冬、夏皆蕉布為衣)」。.
查看 庶民和琉裝
神子田正治
子田正治()。是尾張海西郡鯏浦的「神子田肥前守」之子。豐臣秀吉部將,後因得罪秀吉,被流放,賜死。.
查看 庶民和神子田正治
秦二世陵
二世陵,即秦二世嬴胡亥之墓,也称“胡亥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池遗址公园南岸。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权臣赵高胁迫二世自杀,以庶民仪葬之于杜南宜春苑,其地即今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该墓在汉代已经荒芜。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在旁立石碑一座。 1956年8月6日,胡亥墓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列入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墓为半圆形,封土卑低,高仅五米,直径二十五米,与其东高耸的汉宣帝杜陵相比,倍显凄凉。墓北有石碑一座,正面阴刻隶书“秦二世皇帝陵”;背面阴刻《夜役说》,为生员周新命于嘉庆十年(1805年)所书。.
查看 庶民和秦二世陵
秦末民变
末民變(前209年七月-前207年十月)指中國秦朝末年群雄起兵反秦之戰爭。秦滅楚後楚地流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說。秦始皇死後一年,陳勝、吳廣率先於大澤鄉起義,其後各地響應,其中原楚國項羽和劉邦領導的兩支軍力最強。前208年十一月至前207年七月,項羽率諸侯聯軍鉅鹿消滅秦軍主力以及劉邦大破藍田秦軍最後一支主力。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亡。項羽成為共主,分封天下。隨後楚漢戰爭爆發。.
查看 庶民和秦末民变
积善太后
何皇后(《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本名不详,被后唐追尊为宣穆皇后,或以居所积善宫称积善太后,唐末皇帝唐昭宗李晔的皇后,皇子李祐(李𥙿)、唐哀帝李祚(李柷)之母。她的丈夫、她本人、她的儿子们都被后来夺取唐政权建立后梁的军阀朱全忠所害。 积善太后遇害后,唐哀帝因朱全忠所迫,下诏追废她为庶人。积善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遭到亲生儿子废黜的皇太后。.
查看 庶民和积善太后
章懷太子
怀太子李賢(),字明允,一字仁,中国唐高宗李治第六子,也是武则天第二子。在其兄李弘死後,一度被封為太子,之後被廢為庶人。.
查看 庶民和章懷太子
章懷太子妃
懷太子妃(),姓房氏,貝州清河人,章懷太子李贤的妻子,生於唐高宗顯慶年間,卒於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享年五十四歲。.
查看 庶民和章懷太子妃
笄禮
,是漢民族、朝鮮族女性的成年禮。笄礼作为女性的成人礼,象男性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 《禮記·曲禮》說:「子許嫁,笄而字。」女子是在許嫁之後舉行笄禮、取表字。《禮記·雜記》:「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如此,則許嫁的年齡是十五歲。如果女子遲遲沒有許嫁,則可以變通處理,《禮記·內則》鄭玄注:「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禮的儀節,文獻沒有記載,《通典·女笄》只說,「笄女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 學者大多也認為應當與冠禮相似。.
查看 庶民和笄禮
紙錢
紙錢又稱冥紙、冥錢、冥鏹、陰司錢、陰司紙、金銀紙(金紙、銀紙)、紙楮等,琉球語稱為打紙(打チ紙、ウチカビ)或紙錢(紙錢、カビジン),是東亞傳統祭祀鬼神、祖先時火化的祭祀品之一。燒紙錢(金銀紙)一般上是道教或中國民間信仰的宗教習俗。 大多數紙錢是必須用火焚化的。不過有幾種不必焚燒的紙錢,如墓紙即為其一。古代墓祭用彩色紙剪成長縷,懸掛墓上稱為掛錢,繼承古俗,現代墓紙也不用燒,掃墓時用碎石子、土塊壓在墳墓上,代表有主墓地及修繕墳墓之意。在死者喪事、移動棺材時,也有家屬會將紙錢灑在道路、河川上,以供路上、河川的鬼神花用,避免刁難死者亡魂,稱為「買路錢」。早时每至險阻、意外頻生之地,則會沿路丟灑紙錢,以安山川神鬼,枉死孤魂,避免其惡作劇甚至捉拿替身。另也有人在棺材中放入紙錢陪葬的。.
查看 庶民和紙錢
终战诏书
《终战诏书》,全称《大东亚战争终结之诏书》(大東亜戦争終結ノ詔書),亦称《停战诏书》,是指日本昭和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公開表示接受美、英、中、苏四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同意无条件投降的诏书。这被看作是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結束的預兆。 《终战诏书》是在1945年8月14日由昭和天皇亲自宣读并录音,8月15日通过日本放送协会(NHK)正式對外广播。这是日本天皇的声音首次--公众播出。此詔書的廣播又稱為“玉音放送”,在日语中,天皇的聲音被敬称为“玉音”,“放送”則指广播,因而得名。.
查看 庶民和终战诏书
白莲宗
白蓮宗是南宋至元朝流行的一個佛教淨土宗支派,以茅子元為開創者,是佛教世俗化的一种尝试。但随着历史发展,白蓮宗渐渐在元朝演变成秘密宗教组织白蓮教。.
查看 庶民和白莲宗
白蓮教
白蓮教,是跨越多个中國史上朝代的一個秘密民间宗教组织,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包括彌勒教在内的其他组织的内容,但一般认为主源是源于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由茅子元創立的佛教淨土宗分支白莲宗。因其教徒禁食葱乳,受持五戒,不杀生不饮酒,其派神職人員不出家,多娶妻生子,常被視為附佛外道和邪教而遭朝廷查禁。白蓮教作为一個秘密民间宗教组织,在历史上发动多次民变,屡次受到镇压。 在元朝時,白莲教与明教、红巾军、彌勒信仰有關。元末白蓮教和明朝建國的關係亦有專書介紹。在明朝以後,接受了羅思孚的「無生父母」思想,成為了羅教系統的秘密宗教。.
查看 庶民和白蓮教
花木蘭 (無綫電視劇)
《花木蘭》(A Tough Side of a Lady)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劇集,由陳妙瑛、王喜、羅家英、傅明憲領銜主演,全劇共20集,監製蕭顯輝。在無線電視官方宣傳片中,此劇冠稱為「賀歲劇集」,本劇為無綫電視1998年賀歲劇。.
隆武帝
明紹宗朱聿鍵(《思文大纪》,頁21-22),或稱隆武帝,小字長壽,南明第二任皇帝,原為唐王,為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孫(與明神宗同輩份),祖父唐端王朱碩熿,父為唐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1644年,明思宗在北京自缢,1645年弘光帝被俘,鄭芝龍、黃道周等人扶朱聿鍵於福州登基称帝,改元為隆武並與同年開鑄「隆武通寶」,而弘光帝在翌年才被清廷所殺。 1646年,清军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擄殺,享年44岁。永曆帝即位后初上尊谥思文皇帝,永历十一年上廟號紹宗,改谥号為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二》。朱聿键自奉甚俭,品格在南明诸君中是少見的優良。黄道周描述了隆武帝的为人:“今上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想亦高、光而下之所未见也。”.
查看 庶民和隆武帝
韦皇后
韦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自京兆韦氏驸马房,唐中宗李显第二任妻子。父韦玄贞,母崔氏,懿德太子、永寿公主、长宁公主、永泰公主、安乐公主生母。.
查看 庶民和韦皇后
韓漢混用文
韓漢混用文( 亦称 ),是將諺文和漢字並用以書寫韓語(朝鮮語)的書寫體系,與現時日語的和漢混淆文體裁類似。.
查看 庶民和韓漢混用文
莽古濟
莽古济(),后金格格,努尔哈赤之女,母为继妃富察氏衮代。 生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二十九年(1601年)年下嫁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因而又称哈达公主,亦称哈达格格。天命末年,吴尔古代逝世。天聪元年(1627年),莽古济复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赐以开原之地。 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因骄暴被削除格格称号降为庶人,并被禁止与亲属往来。十二月被家奴冷僧机告发曾与同母兄弟莽古尔泰、德格类盟誓谋逆夺权,琐诺木杜凌并出证,被处死。异父同母的哥哥昂阿喇亦因知情被处死。 与吴尔古代生两女,次女嫁豪格,后被豪格杀死;长女嫁岳托,岳托亦要杀死,为皇太极所阻。 Category:清朝公主格格 Category:清太祖皇女 Category:后金被处决者.
查看 庶民和莽古濟
遜清皇室流亡小朝廷
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是指1924年11月5日清逊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皇帝尊号被正式废除后,依旧被部份满清遗老旧臣尊为皇帝,在北平、天津等地流亡蛰居期间,在北平什刹海、天津静园等居住地内依然继续维持着的一个清王朝残留下来的微型小朝廷。.
查看 庶民和遜清皇室流亡小朝廷
靖难之役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間发生的内戰。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續三年。建文帝缺乏謀略,任用主帥不當,致使主力不斷被殲。朱棣以燕京(今北京)為基地,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六月十三(1402年7月13日)攻下帝都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 歷史上藩王造反成功者還有南梁時的侯景、馬楚時的馬希萼等人(因割據政權的中央政府軍力有限),但大一統王朝則惟此一例,絕無僅有。.
查看 庶民和靖难之役
靖江王陵
靖江王陵是靖江王朱守谦及其子孙的陵墓,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共有王亲藩戚墓葬300多座。 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称,其中11人葬于尧山,有“靖江王十一陵”之谓。.
查看 庶民和靖江王陵
衛君角
衛君角,姬姓,子南氏,名角,為秦所立的衛君,是戰國諸侯國衛國的末代君主。前241年秦置東郡(今河南濮陽、山東聊城一帶),徙衛君角至野王(河南沁陽)。 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衞國滅亡。.
查看 庶民和衛君角
风赋
风赋为战国楚国辞赋作家宋玉所创作文学作品。该赋讲述了楚襄王和宋玉关于风的问答。宋玉以“大王之风”于“庶人之风”对比,委婉地表现出讽刺意味。文章中的楚襄王为宋玉所事,自楚怀王被秦国俘虏后被楚人立为国君,荒淫无度,任内屡败于秦国;屈原据传为宋玉之师,力谏无果,后于襄王逃难之际,见大势已去,自投于汨罗江。.
查看 庶民和风赋
西汉官制
汉承秦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的名称基本沿用了秦朝的制度。与秦朝不同的是,汉朝实行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地方政治体制。汉初,天下五十余郡,汉朝直辖的仅十五郡而已。所以,汉朝的官制中王国、侯国官制有自己的特点。汉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设立了内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相对,这种内外分治的制度伴随着相权与皇权此消彼长的整个历史过程,在汉之后的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演化中都有所体现。汉朝录用官吏的征辟制度和举孝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先秦时代的世卿世禄制度及其孑遗,开创了中国延绵数千年的文官治国制度。.
查看 庶民和西汉官制
西拉米
西拉米·苏瓦迪(ศรีรัศมิ์ สุวะดี,),前任泰国太子妃,於2014年底與瑪哈·哇集拉隆功太子離婚,並罷為庶人。.
查看 庶民和西拉米
訪妻婚
访妻婚是日本古代的一種婚姻形式,盛行於大和時代,一直延續至平安時代。這種婚姻是夫婦別居,男女各自與自己母親和同母兄弟姊妹同住,男方在晚上進入女方家中,短則翌日清晨離開,長則在女家逗留數年,然後回到自己的家,所生的子女隨母親生活。訪妻婚是結婚型態之一種,男女同居必須經由女性與族長同意,此制度帶有子女繼承與財產歸屬等意涵,意義與一夜風流之夜這大不相同。與中國雲南摩梭人的走婚相似,但訪妻婚是採一夫多妻制,且男方有在經濟上支持妻兒的責任,與採系列式一夫一妻、男方無須負責女方及子女生活費的走婚不同。[來源請求]日本在大和時代,母系氏族組織和觀念仍未瓦解,訪妻婚就是這種社會狀態下的產物。日本社會人類學家高群逸枝在《日本婚姻史》一書中,認為訪妻婚是一種一夫多妻對偶婚,亦有人認為這是從群婚演變而來的。 這種婚姻形式由大和時代到平安時代延續了一千多年,之後仍然在民間存在,直至明治維新後才完全絕跡。[來源請求].
查看 庶民和訪妻婚
高阳公主
阳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新唐書 卷八十三 諸帝公主傳》排第十七位),本名不詳。因捲入謀反案,被唐高宗賜自盡。.
查看 庶民和高阳公主
謝萬
謝萬(),字萬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晉朝名士,謝裒之子,謝奕及謝安弟。曾接替謝奕為豫州刺史,並領導北伐,但終失敗而還,被廢為庶人。.
查看 庶民和謝萬
魏咎
魏咎(),原魏国公族,秦末民變時的六國群雄之一。.
查看 庶民和魏咎
谢安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曾隱居東山,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赠太傅,追封庐陵郡公。世称謝東山、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他初与权臣周旋时,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当政的时候,又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而到他北伐胜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时,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查看 庶民和谢安
趙麗妃
趙麗妃(),本名不詳,天水郡人《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和丽妃神道碑铭奉敕撰 丽妃赵氏,天水人也......开元十四年,春秋三十有四,七月十四日,薨於春华殿。,唐玄宗後宮嬪妃之一。.
查看 庶民和趙麗妃
黑笠
朝鮮笠是韓服的一構成部分,是朝鲜王朝已婚男性两班、中人常戴的帽。由馬尾、烏纱、竹编成,用于保护髺。 朝鮮笠分為帽子(모자)和凉太(양태)兩部分,覆蓋頭部的部分稱為帽子,覆蓋面部部分稱為凉太。 朝鮮笠可以分為패랭이、草笠(초립)、黑笠(흑립)、朱笠(주립)、白笠(백립)、玉鷺笠(옥로립)等類型,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黑笠。朝鮮舉行科舉考試時,參加考試者都應該戴著黑笠。 不同等级的人,笠的質地与大小、裝飾也有嚴格分别。笠的頂部布料分為布、紗、毛等,以區別身份的貴賤。갓끈是笠的束帶的紐扣,根據其材質也可以看出身份的貴賤;到了英祖、正祖時代,갓끈由琥珀、玳瑁等製成,長長地垂到胸前。 朝鮮笠本身只能由兩班貴族戴,19世紀以後中人以上的已婚者也可以戴,但贱民与庶民不准戴。 早期朝鮮笠的分類非常繁雜,雲峴君執政後進行改革,較為简化。.
查看 庶民和黑笠
齋教
齋教,又稱持齋宗,為台灣民間信仰的流派之一,以羅教教義為主、雜揉儒家與道教和部分佛教思想,源於白蓮教在家弟子修行的方式,由在家修行者傳襲,主持教儀,茹素,不剃髮出家,不穿僧衣,民眾習稱其神職人員為菜姑、菜公,在日治時期被視為佛教一支派,但實際上其教義和根源都與傳統之台灣佛教信仰有別,故民間有人稱之為「在家佛教」,但與學術定義在家佛教(例:蓮華社、同修會、唸佛會)也有極大差異。而齋教舉行法會、儀式的固定建築稱為齋堂,也別於一般佛教的巖、寺。 齋教的起源時代是在明,於清代時陸續傳入台灣各地,在台灣主要有龍華教、先天教、金幢教三個系統。 日治時期統稱其為「齋教」,視為「在家佛教」,又稱「白衣佛教」,1915年余清芳在臺南西來庵以齋教為號召,鳩眾兩千人,發動武力抗日,是為西來庵事件,遭日軍擊敗。事後,臺灣總督府立即查禁齋教,齋教人員,乃多納入日本佛教禪宗臨濟宗一支,對台灣佛教信仰發展影響極大。 二次大戰結束後,齋教又受到國民政府的打壓和中國佛教會的批判而逐漸式微,轉為一般佛教寺廟。.
查看 庶民和齋教
霍叔处
霍叔处,為周朝諸侯國霍國開國君主,他為周文王的第八子,周武王的弟弟,同母兄弟十人:伯邑考、周武王、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处、卫康叔、冉季载。 叔处封在霍(今山西省霍州市)。他和管叔鲜、蔡叔度并称周初三监,負責監督殷商頑軍與遺民。 周成王时,以周公旦攝政,三监對周公的專制不滿,故联合纣王之子武庚發動三监之乱,周公東征後,霍叔处被東征而來的周公旦貶为庶人,周公旦命霍叔处的儿子继任霍國君主。但有一說是他並未隨管蔡一同作亂。.
查看 庶民和霍叔处
霧山城
霧山城(),又稱多氣城(),是日本南北朝時代伊勢國多氣(現三重縣津市美杉町上多氣和下多氣「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編纂委員会 編(1983):第418頁)曾經存在的一座。城池是伊勢國司,後來成為戰國大名的的根據地,規模可容納16,000人的軍隊美杉村史編集委員会(1981):第213頁。最初,城池是北畠氏用作支援南朝對抗北朝的地方,及後隨著南北朝統一,城主北畠氏亦臣服於足利幕府。進入戰國時代後,霧山城被織田信長的軍隊攻陷,北畠氏在此達240年的統治亦告終。城跡現在以多氣北畠氏城館跡的名義獲指定為日本史跡。.
查看 庶民和霧山城
霸道
道是中國战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及商鞅等人倡导的国策,代表作品有《韩非子》及《商君书》等等。一般以对内加强君主專制、中央集权、富国强兵及對外扩张为主要特点,目標是使國家成為霸主之國。 秦国自秦孝公稱霸諸候時行霸道政策。秦昭王更是努力的霸道執行者,国力蒸蒸日上,最终由秦始皇消滅六國。 霸道以充實軍備对外蛮横扩张、对内以法治國,以酷吏严刑威嚇庶民,而受到儒家的广泛批评,被認為只能一時富強、不能長治久安。例如秦朝使中国统一,卻因為濫用民力而迅即滅亡。 許多的中興帝王都傾向采用霸道,作為收回朝廷政權的依據與指引。.
查看 庶民和霸道
胡春香
胡春香(,),越南詩人,生於後黎朝末年,經歷西山朝,卒於阮朝初年。胡春香擅寫喃字詩,被譽為越南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她的詩在內容和思想上歷來引起不少爭議,越南歷代對她褒貶不一,卻在形式和藝術技巧上有驚人成就,而她的生平也是另一個具爭議性的話題。現代越南詩人春耀肯定了她對越南文學發展的貢獻,稱她為「喃字詩女王」。她的詩大多散佚,仅存五十首,收錄在《春香诗集》中,亦传诵一时 。.
查看 庶民和胡春香
阮福景
阮福景(,),亦稱阮景、皇子景()。越南阮朝皇太子。阮朝開國皇帝嘉隆帝阮福映的長子。其最著名的事蹟是在7歲時(1787年)奉父親之命,同法國籍傳教士百多祿一起來到法國,簽訂《法越凡爾賽條約》。阮福景先於其父嘉隆帝而死,因此未能即位。諡號英睿皇太子()。而阮朝的皇位最終則由其同父異母弟阮福膽繼承。.
查看 庶民和阮福景
赤盞合喜
赤盏合喜(),金国末年女真人,又作石盏合喜,姓赤盏。 赤盏合喜性情刚愎自用,因为有才得到作用。金宣宗时,任兰州刺史,贞祐四年(1216年)与西夏军四万在定西作战,有战功。兴定元年(1217年),因功遥授同知临洮府事。权行元帅府,驻守来远寨来张大声势。兴定二年(1218年),在临洮击败南宋兵马。兴定三年(1219年),任元帅左都监。在巩州行元帅府事。兴定四年(1220年),在鹿儿原、新泉城、巩州击败西夏军,任平西军节度使。元光元年(1222年),率军援救凤翔主将完颜仲元,抵御蒙古军。元光二年(1223年),在凤翔击败蒙古帝国木华黎和萌古不花,西夏军数十万。任签书枢密院事。金哀宗即位,正大元年(1224年)任为参知政事,权枢密副使。他为人刚愎自用。天兴元年(1232年),汴京被围,抵御无方,死者甚多。蒙古退兵,他以功臣自居,谏官陈岢弹劾他,他不认识字,称呼陈岢为陈山可。七月率军一万五千接应武仙在汝州的接应部队,在中牟兵败,逃回汴京,他被免为庶人。就住在开封府。天兴二年(1233年),金哀宗走归德府,想要投降蒙古速不台,金哀宗上书约他反正,他被崔立杀死。.
查看 庶民和赤盞合喜
赵廷美
趙廷美()宋太祖趙匡胤四弟,父赵弘殷,母昭憲太后杜氏(一说陈国夫人耿氏(宋太宗赵光义之乳母))。原名匡美,为宋太祖避諱後改光美,又避宋太宗讳,最后定名廷美。宋太宗即位後屢屢貶斥,憂悸而卒。敕封涪王,諡悼。.
查看 庶民和赵廷美
赵彦昭
赵彦昭(),字奂然,唐朝和武周官员,唐中宗、唐殇帝、唐睿宗年间为宰相。.
查看 庶民和赵彦昭
赵元佐
赵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母為元德皇后李贤妃,生父為宋太宗赵光义。 年少時聰明機警,身形舉止與宋太宗相似,甚得宋太宗喜愛。十三歲時,跟隨著到近郊狩獵,前方有一隻兔子,宋太宗叫趙元佐射看看,結果一發而中,契丹使節在旁邊看到,十分訝異。早年随父亲出征太原、幽州的蓟地。太平興國年間,出居內東門別第,拜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卫王,赴上中書。後徙居東宮,改賜今名,加檢校太尉,進封楚王。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秦王赵廷美被贬至涪陵,赵元佐试图拯救,后赵廷美死,赵元佐发疯,并伤及旁人。雍熙二年,重阳节太宗大宴,唯独不召他参加,于是发怒焚烧宫廷。后被废为庶人。赵光义三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念及兄情,恢复其爵位。天圣五年(1027年),赵元佐驾薨,赠河中、凤翔牧,追封齐王,谥号恭宪。后改封潞王,又改魏王,宋徽宗时改封汉王。.
查看 庶民和赵元佐
赵元僖
赵元僖(),宋太宗次子。.
查看 庶民和赵元僖
赵飞燕
赵飞燕(),西汉汉成帝第二任皇后,汉哀帝时皇太后。她以絕世美貌著称,能歌善舞,受漢成帝專寵二十年,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历代文人对她的故事也很感兴趣,很多诗词文赋中都有关于她的描述。 正史未记载其本名,号“飞燕”,故称赵飞燕,野史有称其名宜主。赵飞燕体态轻盈,身轻如燕,传说中能作掌上舞唐代诗人徐凝《汉宫曲》: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她是一位中国民间传说中最传奇和神話般的美女。正史上对她的记载很少,然而关于她的野史逸书却又很多,赵飞燕与妹妹赵昭仪(野史称赵合德)的故事是一个不断流传并逐渐丰富发展的过程,尤以《西京杂记》、《飞燕外传》最为影响深远。.
查看 庶民和赵飞燕
薛宣
薛宣,字贛君,西汉大臣,東海郡郯城縣人。 歷任宛句、長安縣令,治縣非常有名。漢成帝時,為御史中丞、臨淮郡太守、陳留郡太守、左馮翊,為官賞罰分明,威德并施,功勞卓著。後爲少府、御史大夫。前20年四月,薛宣為丞相,封高陽侯。 前16年,邛成太后去世,薛宣辦理不周,前15年,被免相,漢哀帝時,薛宣被免為庶人,回東海郡,在家中去世。其弟薛修,其子薛况。.
查看 庶民和薛宣
薛锈
薛锈(),唐朝官员,出自河东薛氏。唐玄宗的驸马。 薛儆高祖父薛德元,封庐奴候,官至相州刺史。曾祖父薛怀安,赠庆州刺史。祖父薛瑊,赠绛州刺史。父亲薛儆娶唐睿宗之女鄎国公主。薛锈官至光祿卿,开元十六年(728年)五月初六日封薛锈娶唐玄宗之女唐昌公主,婚礼于光顺门外举行,薛锈的妹妹是太子李瑛的太子妃,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咸宜公主的楊洄向唐玄宗奏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與薛锈潛搆異謀,欲害壽王李瑁。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被唐玄宗废黜为庶人,并被赐死。薛锈也被赐死。.
查看 庶民和薛锈
董贤
董贤(),字聖卿,冯翊云阳(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人。董賢是汉哀帝的男宠,因此扶搖直上,二十二岁官至大司馬、卫将军,操纵朝政,其父、弟及妻父等并官至公卿,建第宅,造坟墓,费钱以万万计,所有财物价值达四十三万万钱。哀帝死後,董賢隨即失勢,自殺死去。.
查看 庶民和董贤
钱元珦
钱元珦(),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五代十國的吳越國武肃王钱镠的第十二子。母亲胡氏,同母兄弟钱元玑、钱元璲、钱元琢、钱元禧,原名钱传珦。 钱元珦生于唐昭宗龙纪元年十二月初七,封淮阴侯,官至顺化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明州事。娶王审知女琅琊郡君。史称钱元珦骄横不法,每当有求于国王却得不到满足时,就上书侮慢发泄不满。他因为恼怒一个属吏,便把他放在铁床上烤炙,焦臭之味弥漫全城。933年,钱元瓘派牙将湖州人仰仁诠到明州召他,仰仁诠的左右担心钱元珦难以制服,劝他做好应急准备。仰仁诠穿着常服径直到钱元珦官署听政。钱元珦见仰仁诠来了,非常害怕,随他就回到杭州,被钱元瓘废黜为庶民,幽禁在别设的府第。937年,有人告发钱元球制作蜡丸从水洞流进流出,与钱元珦密谋策划反对钱元瓘。三月初五,钱元瓘杀了钱元球和钱元珦。.
查看 庶民和钱元珦
蒋俊
蒋俊(),晉朝太子司马遹的宠妾,被封为美人、保林。為司马遹长子司马虨的生母。司马遹因不满妻子王惠风姿貌稍逊,对妻子冷落,而宠爱姬妾。 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皇后贾南风打算废掉司马遹,召司马遹入朝,命婢女陈舞赐酒灌醉他。贾后派黄门侍郎潘岳作文章,让酒醉的司马遹照著书写,文章的内容是逼迫父亲晋惠帝和嫡母贾南风自杀,由其母亲谢玖做内应,自己夺权、蒋俊为皇后,司马虨为王。司马遹写好后,贾后通过此事废司马遹为庶人。十二月三十,司马遹及三个儿子司马虨、司马臧、司马尚都被关到金镛城;司马遹的岳父王衍连忙宣布离婚,太子妃王惠风痛哭而归。蒋俊和谢玖都被以谋逆之罪杖杀。.
查看 庶民和蒋俊
蒋玄晖
蒋玄晖(),唐朝末年人,成为宣武节度使朱温的心腹。朱温(朱全忠)控制朝廷後,任命蒋玄晖为枢密使,劫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将长安城焚烧、拆卸,成为一片废墟。到洛阳后,唐昭宗终日哭泣,朱温恨唐昭宗没有禅位给自己的意思及由蒋玄晖得知昭宗回护自己厌恶的皇长子德王李𥙿,就密令蔣玄暉弑君。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十一日壬寅夜,朱全忠派左龍武統軍朱友恭、右龍武統軍氏叔琮和蔣玄暉弒殺唐昭宗。当天夜里,朱友恭等率兵上百人闖入內門,玄暉每門留十人,派龙武衙官史太等率众至東都椒殿院,斬殺河東夫人裴貞一,昭儀李漸榮在門外道:“院使(蔣玄暉)莫傷官家(唐、宋對皇帝的俗稱),寧殺我輩。”昭宗聞訊,身著睡衣繞著殿內的柱子逃命,被史太追上,李漸榮以身體護天子,一起被殺,史太又要杀何皇后,何皇后向蔣玄暉求饶,蒋玄晖因朱全忠只令弑君而免其一死。蒋玄晖矫诏称李渐荣、裴贞一弑逆,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更名李柷,监军国事。又矫皇后令,命太子于柩前即位,即唐昭宣帝。 是年十月,朱温返回洛阳,得知昭宗已死,故意假装震驚,伏於棺材大哭说:“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斬殺朱友恭、氏叔琮等人。第二年,朱温命令蒋玄晖趁设宴之机杀害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祎、景王李祕、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琼王李祥。 朱温想登上皇位,蒋玄晖、宰相柳璨认为应该仿效汉魏以来的规矩,先封大国,加九锡,然后受禅。蒋玄晖和太常卿张廷范又认为天下未定,眼下不宜加九锡。朱温认为他们是不想让自己当皇帝。而何太后也通过宫人阿秋、阿虔联系蒋玄晖,哀求一旦改朝换代可以保全母子。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素与蒋、张不和,趁机诬告蒋玄晖、张廷范、柳璨在何太后居所积善宫刻石像埋下,对太后焚香盟誓复兴唐朝,朱温在十二月十三遣使收斩蒋玄晖,追削蒋玄晖为凶逆百姓;王、赵又诬告何太后和蒋玄晖有染,十二月廿五,朱全忠密令王、赵在积善宫杀死太后,迫昭宣帝敕称太后系私通弑君元凶秽乱宫闱事发而自杀,追废太后为庶人;后又车裂张廷范,斩柳璨于上东门外。.
查看 庶民和蒋玄晖
鄭弘 (西漢)
鄭弘,字稚卿,西漢泰山郡剛县人,官至御史大夫。 鄭弘和兄长鄭昌(字次卿)都是好学之人,精通经書、法律。鄭昌历任太原太守、涿郡太守,鄭弘任南陽太守,都有優良的治績。鄭昌多用刑罰,不如鄭弘公平持正。鄭弘为淮陽相,因成績優秀于初元三年(前46年)被举为右扶風,京师的人都称道他。永光二年(前42年),韋玄成由御史大夫昇進为丞相,鄭弘继任御史大夫。京房提出新的官吏評定法時,鄭弘最初反对,後来赞成。京房说中書令石显、丞相韋玄成应当退位,推薦鄭弘取代韋玄成。京房失势获罪后,查出京房以前上奏涉及鄭弘,建昭二年(前37年),罷免鄭弘为庶人。《漢書·百官公卿表下》称鄭弘自殺,《漢書·鄭弘传》、《漢書·京房传》只说罷免。.
查看 庶民和鄭弘 (西漢)
鄂王
鄂王,中国古代王爵头衔之一。.
查看 庶民和鄂王
鄉土文學
鄉土文學興盛於臺灣1950至1960年代,一般指描寫各地鄉土社區中低階層為寫作對象的文學作品,直接具有人文關懷的實際文學表現方式,充滿「自我主體性」與「社會寫實性」排斥虛華富麗的浮誇,鄉土文學作品多為以小見大,縮影見樹如見林,但仍有大氣壯闊之作,惟「鄉土」這個名稱不見得被所有作者認同,有的作者想擁抱鄉土卻被人斥責「偽鄉土」,有的作者自認沒有特定對象或風格,有的則認為自己受國際思潮寫實主義文學或是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等影響,因為這些寫作形式均來自西方18世紀思想解放後(對立於文藝復興至古典主義所漸趨僵化的高壓權力)關注社會實際人民生活本質的特徵,為人文思想重新回歸到生活當下的「史詩」創作中,這是與時代的政經社會變革相配合的必然,即不難理解這個必然性,同樣的也發生在變革時代中的近代華人社會,與其理解為鄉土文學主義的運動,不如理解為鄉土文學現象,它與整個近代人類歷史相關的連動現象,導致有些甚至帶有強烈政治批判、描述戰爭的荒謬與傷痛、女性在社會變遷中的處境、全球化、現代化過程貧富頃輒;工商與農業社會勞力問題;傳統技藝沒落式微、科技吞噬生活的疏離及焦慮感...
查看 庶民和鄉土文學
鄉校
乡校,又稱鄉學,是古代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政府开办的地方學校。在周朝時已有鄉校一名,當時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
查看 庶民和鄉校
金弼淳
金弼淳(김필순,),朝鲜半岛最早拥有行医执照的西医,世福兰斯医学院最早的韩方负责人,韩国独立运动家,中国第一位影帝金焰的父亲。.
查看 庶民和金弼淳
蕭誦
蕭誦(),中國南北朝之齐朝太子,萧宝卷的儿子。.
查看 庶民和蕭誦
蕭淑妃
蕭淑妃(),名不详,唐高宗的妃嫔,許王李素节、義陽公主、高安公主生母。.
查看 庶民和蕭淑妃
英國上議院
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 of the United Kingdom),直譯為貴族院,是英國國會的上議會。英國國會同時也由英國君主與下議院組成。上議院有大約700多名非選舉產生之議員,當中包括英國國教會的26名大主教或主教(即靈職議員)以及600多名貴族(即俗職議員,Lords Temporal)。靈職擔任者於其保有神職身份時續任,而俗職為終身職。 上議院始創於14世紀,1544年始用「上議院」(House of Lords)之名。1649年曾一度遭到由英國內戰取得政權的英格蘭聯邦廢止,復於1660年恢復。上議院之權力曾一度凌駕由選舉產生的下議院。然而,自19世紀以來,上議院之權勢逐漸凌夷,至今已遠不如由選舉產生之下議院。據1911年至1949年間通過的多條國會法令規定,除包括預算案在內之各種撥款案外,所有由下議院通過的法令最多可於上議院擱置十二個月,但不可駁回。這項權力於政治學中稱為延宕性否決(suspensive veto)。據由《1999年上議院法令》(House of Lords Act 1999)所制定進行的革新,世襲貴族的席位予以廢除,僅保留兩席給國務重臣,以及另外90席由選舉產生之貴族代表(representative peer)。現今的聯合王國政府正審慎考慮作進一步革新,但尚未通過成為法律。 除了立法功能以外,上議院昔日尚擁有司法權,對聯合王國內所有民事案件及除蘇格蘭以外的刑事案件擁有終審權。歷史上,上議院的司法職能並不由全院共同行使,而是交由院內具法律經驗的議員們,即人稱「上議院高等法官」(Law Lords)者。至於對於英聯邦地區案件的終審權,則基本上由聯合王國樞密院行使之。不過,按《2005年憲制改革法令》(Constitutional Reform Act 2005)規定,於2009年10月成立的聯合王國最高法院已接收上議院司法職能。 上議院之官式全稱為「與會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會之受尊崇的靈職與俗職們」(The Right Honourable The Lords Spiritual and Tempor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n Parliament Assembled)。上議院與下議院皆在西敏宮召開會議。.
查看 庶民和英國上議院
英国下议院
英國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直譯為平民院或庶民院,是英國國會的下議院。 英國國會由三大部份組成,它們分別是君主、作為上院的上議院,以及作為下院的下議院,當中又以下議院最具影響力。下議院是一個透過民主選舉產生的機構,目前內有650名成員,稱為國會議員,常用的英文簡寫則是「MP」(Members of Parliament)。下議院議員是經由多數制選出,國會每屆不可長於5年,5年之內就要宣佈解散,而國會解散之時,也就是下議院議員任期的終結。自1950年來每一位下議院議員都是由一個選區的選民選出,議員當選後,也就在議會代表該選區。現今聯合王國政府的內閣閣臣,絕大部份皆來自下院,而自1902年起,歷任的首相也同樣是下議院議員。惟在1963年的時候,來自上議院的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伯爵獲任命為英國首相,不過,他在任命後不久,即放棄了貴族爵位,並成功以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爵士之身份選入下議院。 下議院大約在14世紀出現,並且一直延續至今。在歷史上,下議院的權力曾遠遜於上議院,時至今日,下議院在兩院中佔主導地位。現時下議院的立法權力能夠超越上議院,而根據《1911年國會法令》(Parliament Act 1911),上院駁回大部份法案的權力被削減為僅僅拖延法案通過。此外,英國政府亦需要向下議院負責,首相如果失去了下議院的支持,就要下野。 下議院之官式全稱為「尊貴的與會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下議院議員」(The Honourable the Comm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n Parliament assembled)。坊間一直以為,下議院的英文「House of Commons」中,「Commons」一字乃來自英文「commoners」(解為庶民),反映下議院議員盡皆庶民出身,以區別由貴族所掌的上議院。不過,這種解釋背後沒有史實支持,其實「Commons」一字語出諾曼法語的「communes」,意指議員們所代表的地區,具地理意味。上、下兩議院皆設於倫敦西敏市西敏宮內,而每次會議時,議事廳內必置有一權杖,以彰顯王權。 下議院的有關資料現存放於下議院圖書館。.
查看 庶民和英国下议院
耶律倍
耶律倍(约899年或900年-937年1月7日)是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國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氏,汉姓刘氏,汉名倍,契丹名图欲(或作突欲、托雲等),曾模仿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筆名黃居難,字乐地。他是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追尊的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916年-927年在位),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辽世宗)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耶律倍在死后被追尊为皇帝,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外,也常以其庙号义宗、第一个皇帝谥号让国皇帝和第二个皇帝谥号文献皇帝等称之。 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颇有成就,堪称有辽一代第一位大艺术家。.
查看 庶民和耶律倍
耶律濬
耶律濬(),小字耶魯斡,是遼道宗長子,母為宣懿皇后萧观音。《遼史》指其「幼而能言,好學知書」,道宗十分喜愛他。 他六歲被封梁王,八歲就立為皇太子,使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討厭,他多次陷害耶律濬,始終不成功。後來耶律乙辛藉陷害皇太子謀反,使道宗廢其為庶人,史稱十香詞冤案。 大康三年(1077年),耶律濬被耶律乙辛的手下所殺,死時才二十歲。不久,道宗知事情真相,追封耶律濬為昭懷太子,以天子禮葬玉峰山,乾統元年(1101年)遼天祚帝追尊廟號順宗,諡號大孝順聖皇帝。 耶律濬與太子妃蕭氏(貞順皇后)只有一子,就是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查看 庶民和耶律濬
陳伯固
伯固(),字牢之,南陈世祖文帝陈蒨第五子,封新安王。.
查看 庶民和陳伯固
陈咸
咸,字子康。西汉沛郡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陈万年之子。 陈咸之父陈万年在汉宣帝、汉元帝时为代理御史大夫。陈咸十八岁,以父任为郎。陈咸性格坦率,有才能,多次上书言事。转任左曹(加官名, 受理尚书事)。陈万年得病,召他於床下告诫,说道夜半,主要教他如何谄上。汉元帝提拔他为御史大夫的辅佐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考察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都敬畏他。因劾奏中书令石显专权,被石显诬告陈咸漏泄省中语,下狱,髡为城旦,废为庶民。汉成帝即位后起复,历任长史、冀州刺史、谏议大夫、楚内史、北海郡太守、东郡太守等职,因为京兆尹王章一案被罢免。后起任南阳郡太守,以杀伐立威,一年死数百千人。当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宠信陈汤。陈咸贿赂陈汤,以求举荐入京。后来官至少府,被丞相翟方进弹劾,回到故乡,忧虑而死。.
查看 庶民和陈咸
染黑齒
染黑齒,又稱漆齒、墨齒、涅齒,是中國大陸部分地區、日本、越南、台灣原住民、東南亞、印度一些太平洋島嶼如帛琉、雅浦島、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區民族一種傳統風俗,即將牙齒染成黑色。每個民族、地區的染黑齒方式有所不同,但一般都與成人禮、婚禮等通過儀禮相關。.
查看 庶民和染黑齒
李婉顺
李婉顺(),字尪娘,唐朝隐太子李建成次女,唐高祖李渊孙女。 武德九年(626年),李婉顺的二叔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长皇太子李建成及四弟齐王李元吉,对唐高祖声称二人作乱伏诛,迫使唐高祖追废李建成、李元吉为庶人,并下诏以秦王处分军国事。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即李婉顺的男性兄弟们皆被诛杀,并除宗籍,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亦然。李世民不久被立为皇太子,入住东宫。雖然政變中女性親屬與後代並沒有因血統被殺,但史书中没有李建成、李元吉妻妾、女儿在此后处境的明確记载。她的嫡母太子妃郑观音在唐高宗时期死于长安皇宫,而四叔李元吉女儿李令的墓志则提及唐太宗对她“恩加鞠养”。李婉顺可能如同她们一样,在玄武门之变后安置于皇宫。 同年,李世民受禅登基,是为唐太宗,追封李建成为息隐王。贞观十二年(638年),李婉顺受封为闻喜县主,嫁刘应道,生有数子。虽然唐太宗后来又于贞观十六年(642年)追复李建成为隐太子,但李婉顺却终其一生未能如太子女惯例进封为郡主。李婉顺自小好学,精通历代之事和诸子百家之言,但平日里并不显露,与亲朋谈论时并不涉及经史,终日作愚妇状,故即使亲人也不能看出其学问内涵。唐高宗龙朔元年六月六日,李婉顺薨于长安居德坊第。丈夫刘应道伤心不已,亲自为爱妻写下了《大唐刘应道妻故闻喜县主墓志》,她的生平也仅见于此。 刘应道(613年—680年8月3日),字玄寿,广平易阳人,父刘林甫在唐高祖时期任中书侍郎,太宗朝任吏部侍郎,封乐平县男。二兄刘祥道是高宗宰相。刘应道年未弱冠而父丧,事母崔氏以孝,事兄如事父,以孝友而名闻四方。贞观十二年(638年),刘应道迎娶十七岁的李婉顺为妻,661年妻子去世,刘应道夫妻情深,在原夫妻所居正室东窗外另起一个小斋房,放一小床、一小榻,独居其中二十余年。刘应道多才多艺,善于丹青和丝竹,围棋居第二品以上,草书、隶书也为当时人们所贵。晚年皈依佛教。子刘献臣、刘广业、刘友贤、刘令植。.
查看 庶民和李婉顺
李严 (蜀汉)
李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三国时期荊州南陽郡(治今河南省南陽市)人,蜀汉的將領和重臣,与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托孤大臣;後因北伐延誤糧草押運推卸責任,被貶為庶民。在諸葛亮病逝後,認為自己不會再被起用,憂憤病死。.
查看 庶民和李严 (蜀汉)
李祐 (齐王)
李祐(),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母阴妃。 李祐的生年没有记载,异母兄李泰生于620年,其生年当不早于620年。武德八年(625年),封宜阳郡王,是年改封楚王。贞观二年(628年),徙封燕王,累转豳州都督。贞观十年(636年),後封为齐王,同时担任齐州都督。贞观十二年(638年),李祐进京养病,他的舅父阴弘智勸他募壮士以自卫。阴弘智推荐妻兄燕弘信辅助李祐,招募死士。 李祐好游獵,结交奸邪之人,昝君謨、梁猛彪以善騎射得幸於李祐,太宗怪長史薛大鼎無方,改以權萬紀為長史。李祐不思悔改,權萬紀多次犯顏勸諫,斥退昝君謨、梁猛彪等小人,引起李祐的不滿,李祐又立即將之召回,狎暱逾甚,權萬紀與李祐关系闹得很僵。太宗又以校尉韦文振为齐王府典军。太宗命令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往齊州處理。劉德威經查明屬實,要求齊王與權萬紀返京說明。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祐派燕弘亮等率20騎射殺權萬紀,支解之,昝君谟等勸他起兵謀反,有人劝李祐入豆子冈(在今山东惠民)为盗,李祐犹豫不决。三月,唐太宗急召兵部尚书李勣与刘德威伐齐王。李祐日夜與燕弘亮等五人對其妃宴樂。三月三十日被兵曹参军杜行敏擒住,押送至长安,被太宗赐死於內侍省,貶為庶人。同党一并被杀。他的被擒导致太子李承-乾-谋反计划被发现。朝廷授杜行敏为巴州刺史,封南阳郡公,齐州平陵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平陵城)下诏改名为全节县。.
查看 庶民和李祐 (齐王)
李素節
李素節()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许王,蕭淑妃所生。.
查看 庶民和李素節
李瑶 (唐朝)
李瑶(),原名李嗣初。唐玄宗李隆基第五子,母为皇甫德仪。 生年不详,从其兄李亨生年推断,当生于711年或之后。开元二年(714年)五月,封为鄂王。十二年(724年),改名李涓,遥领幽州都督、河北道节度大使。二十一年(733年),四月,加太子太保,兼幽州都督。二十三年(725年),改名李瑶。 二十五年(737年),玄宗宠妃武惠妃召喚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與薛锈入宮,說是宮禁有盜賊。三兄弟與薛锈披甲入宮時,武惠妃卻對玄宗說三兄弟兵變,已經殺入宮內,玄宗大怒,立刻將三兄弟逮捕,薛锈被處死。在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下,与太子李瑛、光王李琚一起被废为庶人并被赐死;民间因为其三人之冤,称之为“三庶人”。妻子韦妃则获得了赦免。 宝应元年(762年)五月,侄子唐代宗追复其官爵。.
查看 庶民和李瑶 (唐朝)
李瑛 (唐朝)
李瑛(),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子,其母为赵丽妃,本名李嗣谦。.
查看 庶民和李瑛 (唐朝)
李重福
李重福(),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母不详。 虽是长子,但并不受中宗喜爱。683年,中宗即位前,李重福就被封为唐昌王,次年,李显被武太后(后世史称武则天)所废,其嫡长子李重照本为唐高宗皇太孙,也被废为庶人。李重福是否被废不详。武则天再次立李显为太子后,圣曆三年(700年)徙封李重福平恩王,长安四年(704年)进封谯王。神龙元年,中宗复位。李重福的正妃是张易之的外甥女。此前在701年,韦皇后独子李重润(即李重照,避讳武则天名武曌而改名)与妹妹、妹夫议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而被祖母武则天处死。而李重福夫妇都被嫡母韦皇后所讨厌,韦皇后诬陷称李重润之死系李重福与张易之兄弟所诬陷,中宗贬李重福为濮州(今山东鄄城)员外刺史,徙合(今重庆合川)、均(今湖北省十堰市)二州,并不让李重福领事,且屡次大赦天下都不赦免李重福。李重福上表哀求,无果。 710年,中宗驾崩,韦后临朝,立中宗少子李重茂为帝,命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率兵五百人驰驿戍均州,以防备李重福。后李隆基、太平公主政变杀韦后,李隆基派十道使赍玺书宣抚,去均州安抚李重福。后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拥立唐睿宗復位,睿宗下诏李重福徙集州(今四川南江)。未及行,张灵均劝说李重福以中宗子身份夺取帝位。张灵均和秘书少监郑愔合谋,聚集数十人。郑愔新贬沅州刺史,留在洛阳等候李重福,为李重福草诏,立李重福为帝,改元中元克復,尊睿宗为皇季叔,被废的李重茂为皇太弟(李重福可能无子),郑愔为左丞相知内外文部尚书知吏部事,意欲恢复中宗一系的皇统。李重福潜募勇士,和张灵均潜入东都洛阳,在郑愔安排下住在驸马都尉裴巽府上,意欲发左右屯营兵袭杀洛阳留守,占据东都。事情败露,侍御史李邕闭城据守,左右屯营兵乱箭射向李重福,李重福攻左掖门也未能攻克,只得遁去藏匿。次日,搜索李重福的军队接近李重福藏身之处,李重福投漕渠而死,年三十一,遭碎尸。追废为庶人,诏以三品礼葬。.
查看 庶民和李重福
李愔
李愔(),中国唐朝太宗李世民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楊妃。.
查看 庶民和李愔
杨勇 (隋朝)
楊勇(),字--地伐,隋文帝楊堅長子,母獨孤皇后。原本是隋文帝的太子,後來被廢為庶人。隋文帝病重时曾有意重新立杨勇为太子,结果被杨广发现。杨广假传文帝遗嘱要赐死杨勇,将杨勇处死。死後追封為房陵王。.
查看 庶民和杨勇 (隋朝)
杨竺
杨竺(),广陵人,三国时期东吴人。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官职。.
查看 庶民和杨竺
杨洄
杨洄(),唐朝弘农华阴人。唐玄宗的驸马。 杨洄的高祖父为唐朝观国公、特进杨恭仁。曾祖父右屯为将军杨思训,袭爵,祖父左卫将军杨嘉本。他是楊慎交和唐中宗之女長寧公主所生。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七月,武惠妃之女咸宜公主下嫁楊洄。楊洄为駙馬都尉,是武惠妃之党。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因母親相繼失寵,对武惠妃不满,楊洄深知武惠妃想废太子李瑛,而立寿王李瑁的心思,为了私心利益,杨洄工于心计,他利用“姑舅之亲”的身份,主动接近太子和诸王,一面有意打听他们的些小过错,一面又对外将这些小事大加宣扬,楊洄常将太子等三人的過失告知丈母娘武惠妃和妻子咸宜公主,由她们去向玄宗吹风,离间父子之情,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楊洄向唐玄宗奏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與太子妃兄駙馬薛锈潛搆異謀,欲害壽王李瑁。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被唐玄宗废黜为庶人,并被赐死,咸宜公主和杨洄生有一子杨說,后来娶了唐玄宗之女建平公主。上元二年(761年),唐玄宗弟弟岐王李业的儿子嗣岐王李珍谋反。四月初一,驸马都尉杨洄、薛履谦参与,被赐自尽。.
查看 庶民和杨洄
東久邇宮
東久邇宮是久邇宮朝彦親王的第9子稔彦王在明治時代後期創立的宮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投降,盟軍軍事佔領日本。1947年,因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指示,伏見宮、東伏見宮、閑院宮、久邇宮、山階宮、北白川宮、梨本宮、賀陽宮、朝香宮、竹田宮、東久邇宮等宗室子弟皆被臣籍降下,罷為庶人。.
查看 庶民和東久邇宮
杜楚客
杜楚客(),字山宾,出于京兆杜氏,唐朝官员。 杜如晦的弟弟,少年時代,崇尚奇異的節操。當時杜楚客與叔父杜淹,都被王世充所逮捕。杜淹曾與杜如晦有過節,所以王世充面前進讒言,害死了杜如晦的哥哥,又囚禁杜楚客,令杜楚客瀕死。平定王世充後,杜淹論罪當誅,杜楚客請求兄長杜如晦,可否免叔父的死罪,楚客說:「從前叔父殺害了我們的哥哥,而今兄長您又捨棄叔父不救,杜家一門骨肉互相殘殺幾盡,豈不是令人很悲痛!」杜如晦聽了後感悟了,於是向唐太宗請求赦免杜淹之罪,杜淹因而獲釋。 貞觀四年(630年),奉召為給事中,後擢中郎將,進蒲州刺史,遷徙瀛州。後為魏王府長史,遷工部尚書,攝魏王府事。杜楚客揣摩帝意,然後向唐太宗說魏王李泰聰睿可為太子。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一同被废,杜楚客作为王府长史,也被治罪,以其兄杜如晦之功免死,廢為庶人,後任虔化令,任满转安固令,永徽六年终于安固官舍,年六十八。有一子杜温、一女杜淑。.
查看 庶民和杜楚客
桂宫 (西汉)
桂宫,為中国西汉时期的一座宫城,位于汉长安城北隅,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800公尺,东西宽约880公尺。 建于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为後宮女眷所居。 漢哀帝於元壽二年(前1年)駕崩後,同年七月,為徹底剷除傅太后一族的勢力,權臣王莽以太皇太后王政君之名義發下詔書,貶漢哀帝皇后傅氏為庶人,命傅氏搬出長秋宮遷往桂宮居住。新朝傾覆之際,桂宮毁于战火之中。.
查看 庶民和桂宫 (西汉)
楊廷和
楊廷和(),字介夫,號石齋, 四川新都縣(今成都市新都区馬家鎮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廬陵。明朝中期重臣、内阁首輔。 楊廷和早年登進士,入翰林,參與修撰《明憲宗實錄》、《大明會典》。正德年間,進文淵閣大學士,入內閣參與機務。明武宗後期擔任內閣首輔,加少師、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與劉瑾、江彬等宦官寵臣勢力對抗,并逐步清除武宗時期政弊。武宗駕崩後無嗣,楊廷和與內閣大臣依宗法《皇明祖訓》立興獻王世子朱厚熜繼位,是為明世宗,并出臺了一系列政弊改革方略。嘉靖初年,楊廷和與其子楊慎在大禮議事件中,因極力反對明世宗追尊生父,被迫致仕歸鄉。.
查看 庶民和楊廷和
楊僕
楊僕,西汉将军,宜阳人,汉武帝时,为御史,果断搏击。后为主爵都尉,前112年,为楼船将军率领水军,与路博德的陆军一起平定南越国,封将梁侯。汉武帝敕责他有五过,让他不要居功自傲。前111年,与王温舒、韩说一起平定东越国。前109年,出征卫氏朝鲜,与左将军荀彘为将军,因配合不力、贻误战机,被荀彘扣押,灭朝鲜后,汉武帝知道是二将争功,诛杀荀彘,楊僕当诛,赎为庶人。后病死。.
查看 庶民和楊僕
楚王
楚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查看 庶民和楚王
楊譚
楊譚,西汉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字翁君。杨敞的孙子,杨忠的儿子,杨恽的侄子。 汉宣帝时任典属国。前63年,继承父亲楊忠袭爵为安平侯。他的叔叔杨恽被人告发有罪,削爵回家居住,他劝杨恽应耐心等候,朝廷或将再次任用他。杨恽不满有怨言,被马吏成听说,上书告发,前54年,楊恽被斩。楊譚也因为不规劝楊恽,被免爵,贬为庶人。马吏成受功为郎。.
查看 庶民和楊譚
楚藩案
楚藩案,是明朝萬曆年間楚國(楚藩)發生的兩次事件,即「楚太子案」、「楚宗劫槓案」,學者常認為這是妖書案鬥爭的一部份,細節可分為「二書二楚」四大案,即「第一次妖書案」、「第二次妖書案」、「楚太子案」、「楚宗劫槓案」等四案。.
查看 庶民和楚藩案
欒布
欒布(),漢朝梁(今河南省商丘市)人,西漢軍事人物。討伐七國之亂有功,封鄃侯。死後,子欒賁繼位,漢武帝時被廢為庶人。.
查看 庶民和欒布
正治 (土御門天皇)
正治(1199年四月二十七日至1201年二月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土御門天皇。後鳥羽上皇實施院政。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源賴朝(身後職位懸空至源賴家為征夷大將軍).
氏神
氏神(うじがみ)乃是日本居住於同一聚落、地域的居民共同祭祀的神道神祇,共同信仰此神明的信徒稱為氏子(うじこ)。不過近代大多將鎮守神(ちんじゅ)、產土神(うぶすながみ)等視為同義詞,而祭祀氏神的處所則稱作。.
查看 庶民和氏神
江戶
江戶()是日本東京之舊稱,特別是指江戶時代的東京,以江戶城(今皇居)為城市的中心。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氏以江戶城做為居所,並將幕府設置於此,使江戶成為當時日本實質的政治中心。江戶幕府與江戶時代便是得名於此。 江戶的市區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江戶城西側的「」、以及東側的「下町」。做為江戶幕府的直轄地,江戶同時是德川氏(德川將軍家)的城下町,別稱「武陽」()。江戶幕府的將軍大多居住於江戶城,但日本的政治中心在幕末時代轉移到京都二条城,而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就任後完全沒在江戶城居住過。進入明治時代後,江戶被更名為東京,並取代京都成為日本首都至今。.
查看 庶民和江戶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查看 庶民和江户时代
汉语人称代词
漢語人稱代詞是指在漢語中指代人物的特有詞彙,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均有其人稱指代的專有詞彙;其中一些詞彙影響到日語口語、甚至只在日語中比較常用,但日語與漢語為不同語系,日文使用的原因是借用大量漢字、古漢詞。.
查看 庶民和汉语人称代词
法家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春秋戰國時期從未有一個組織或學派叫「法家」,而只是在西漢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指》將韓非子、管仲等理念相似的人歸類為一派並命名「法家」。《漢书·艺文志》列为“八流”之一。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周代时的诵训。亂世时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到了韓非集其大成。漢代時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其思想則成為統一天下的理論基礎。.
查看 庶民和法家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為一句表示任何人不論其身分地位為何,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不會因為其身分地位而獲有差別待遇的諺語。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概念不論在東方或西方都於相當早的時期便已萌芽。目前已知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公元前552年的波斯人歐塔涅斯(Otanes),其表示:「人民統治的優點,首先在於它最美好的名聲,那就是──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公元前430年時,在一場雅典人紀念死去的戰爭英雄的集會上,伯里克利亦曾謂:...當私人糾紛產生時,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中國,根據《禮記‧曲礼上》之記載,過去曾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概念,故在此時期,法律的適用會依據該人的身分地位而有所不同。然而到了戰國以後,便開始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概念。漢朝時,於《史記卷一百二‧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中記載:「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都展現了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概念。.
查看 庶民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洪朝選
洪朝選(),字汝尹,一字舜臣,號芳洲,庵號靜庵,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人,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刑部侍郎,因為人正直,得罪宰相張居正被免官,後被張居正與仇家福建巡撫勞堪合謀害死。.
查看 庶民和洪朝選
消滅異姓王
消灭异姓王,指前203年十二月项羽败亡,次年汉王刘邦称帝后,消除异姓王的战争。从前202年十月至前196年十月,先后解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王(原為赵国国相,自立為代國王)陳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异姓王中唯有长沙王吴臣因势小不构成威胁而得以保存。.
查看 庶民和消滅異姓王
朝鮮王朝家族制度
朝鮮王朝最基本社會單位是家族,由有父系血緣關係的家庭組成,再上就是家門。朝鮮王朝的儒家政教理念體驗在家族制度上,因此《朱子家禮》在朝鮮王朝家庭行事格式受大力提倡。不孝與謀反一樣是大罪。 家長是家庭的總指揮,家族一切扶养,分家。子女婚事由他们負责,文件也要家長簽署才可作實。他們權力很大,家長除了謀反外任何告發行為一律作反亂處置。家族內強調絕對服從的精神。他们权威由國家保证。 婚姻方面,門閥的兩班男子不能娶中人以下女子(常民、白丁、賤民)為正室,地位較高的男子可納地位較低的女子為妾,地位較低的男子如娶地位較高的女子為妻則犯上誘拐罪,婚姻亦無效。同姓(同本貫)不婚,也不鼓勵女性再婚,再婚女性的子女,一律視為庶人,不得參加科舉大科。嫡庶分明,不但在財產分配不同,實際地位也有差異,根據從母法,只有兩班嫡子女可繼承父親兩班身份,也只有嫡子才可參加科舉大科。兩班與良妾(中人、常民出身的妾)所生之庶子女為中人,賤妾(白丁、賤民出身的妾)所生的庶子女則繼承母親的身份。庶子只能參加科舉雜科,不可參加大科,到十六世纪后开始重視编族谱与建宗廟。 喪葬方面最初平民父母死守喪百日,兩班三年,後一律定為三年。.
查看 庶民和朝鮮王朝家族制度
朝鲜王朝
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又称朝鮮国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東北: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故待之)”明神宗《平倭诏》:“朕念朝鲜,世称恭顺”()、李氏朝鮮,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制王朝,歷经27代君主共五百馀年,国土大体上涵蓋整個朝鮮半島。 1388年,受高丽禑王之命进攻辽东的右軍都統使李成桂发动政变威化岛回军,并废黜王禑而立其子王昌为王,控制高麗王朝军政大权。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讓王,在松京(后改名开京,今开城)寿昌宫自立为王,并由明太祖定國號為「朝鲜」《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223闰十二月乙酉条:“高麗權知國事李成桂,欲更其國號,遣使來請命。上曰:‘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最羙。且其來遠矣,宜更其國號曰朝鮮’”()。1395年迁都于汉阳,將國都更名為漢城。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漢城。 朝鲜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世宗大王时期,朝鲜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谚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条件。朝鲜为明朝的不征國之一。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朝鲜由于遭到后金和日本的攻击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开始,朝鲜的内部纷争使国家日益衰落。甲午战争后,高宗于1897年称帝登基,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结束了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910年,大日本帝国侵吞朝鲜半岛,实行日韓合併,大韩帝国灭亡,李家王朝告終。.
查看 庶民和朝鲜王朝
朱台浤
慶定王朱台浤,明朝第六代慶王,恭王朱寘錖的庶第一子。弘治十六年(1503年)襲封慶王,在位二十一年。嘉靖三年(1524年),朱台浤因賄賂鎮守太監李昕、總兵官種勳,及在安化王之乱时曾向安化王朱寘鐇其行君臣礼,而廢為庶人,后迁往西安居住。此後慶國由慶府宗理朱寘銂管理。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上慈壽太后及慈仁太后徽號之名恩准恢復朱台浤冠帶。嘉靖三十年(1551年)朱台浤去世,一年後其次子朱鼒枋嗣位,並追復朱台浤王號,諡曰定。.
查看 庶民和朱台浤
朱友珪
朱友珪(),小字遙喜,五代時期後梁皇帝,為後梁太祖朱全忠之第三子,弑父自立。登基后不得民心,为袁象先所杀。.
查看 庶民和朱友珪
朱友文
朱友文,字德明,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朱溫(又名朱全忠)的養子之一、後梁的皇族,獲朱温封他為博王。.
查看 庶民和朱友文
朱奠堵
朱奠堵(),宁獻王朱权之孙,庄惠世子朱盘烒庶四子。 景泰二年(1451年)封为石城王,性格嚴肅果決;端正堅強,家教严格。起初,宁靖王朱奠培与其他郡王关系不好,临川王、弋阳王因此获罪,而朱奠堵谨慎老实,所以没有惹事。儿子朱觐镐以孝道闻名,早逝,所以由孙子朱宸浮即位,朱宸浮作恶多端,与弟弟朱宸浦,朱宸澅,庶兄朱宸潣都杀人放火,弘治十二年(1499年)相互告訐上奏,朱宸浮、朱宸浦被革為庶人,朱宸澅、朱宸潣被奪俸祿。朱宸澅遂跟寧王朱宸濠一起起兵造反,後遭雷擊而亡。唯独幼弟朱宸浫品行端正,朱宸濠想逼迫他折服,朱宸浫不從,遂數度遣人放火燒其住家,更語帶嘲諷的表示能資助、供給他,朱宸浫亦推辭不接受。朱宸濠兵敗被捕,朱宸浫未遭到牽連。明朝經學家朱謀㙔即是其後裔。.
查看 庶民和朱奠堵
朱常泠
荊世子朱常泠,是荊恭王朱翊鉅之嫡第二子,明朝荊國世子。他何時受封荊世子已經不可考。其後朱翊鉅上奏朝廷,指朱常泠殘暴及恣意妄為,朝廷就廢為朱常泠庶人,卒年不詳。 後來朱翊鉅去世,其弟荊敬王朱常𣵧在萬曆三年(1575年)襲封荊王。.
查看 庶民和朱常泠
朱亨嘉
朱亨嘉(),祖籍安徽鳳陽,父靖江荣穆王朱履祜。.
查看 庶民和朱亨嘉
朱允熞
朱允熞(),明朝太子朱標的第四子,惠帝朱允炆胞弟,母太子妃呂氏。.
查看 庶民和朱允熞
朱允熥
朱允熥(或1415年),明朝第二次封的唯一一任吳王,明興宗朱標的嫡第三子,惠帝朱允炆异母弟,母孝康皇后常氏。.
查看 庶民和朱允熥
朱聿鏼
朱聿鏼是追封唐藩王朱器墭之子。崇禎九年因其兄唐王朱聿鍵違詔勤王,被降為庶人。聿鏼因而立為唐王。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攻破南阳府后,朱聿鏼被俘杀于唐王府中的麒麟阁内,弘光時上諡號唐愍王。 自清代以来朱聿鏼均被误载为“朱聿镆”。但是据《中國明朝檔案總匯.第84冊》中摘錄的崇禎十二年禮部題請敕諭諸藩手本底稿中明確開列唐王聿鏼的名封於後,因此確證“朱聿镆”为朱聿鏼的笔误。明清档案并记载朱聿鏼的世子在南阳府陷落后幸免于难,后辗转流落于襄阳府。其名字及后事均未留于史籍。 category:明朝宗室 Category:明朝唐國藩王 category:明朝被处决者 Category:諡愍.
查看 庶民和朱聿鏼
朱華奎
楚定王朱華奎,明朝第九代楚王,楚恭王朱英㷿的兒子。在位期間陷入了楚國兩樁大案:楚世子案、楚宗劫槓案,後被流寇張獻忠所殺。.
查看 庶民和朱華奎
朱高煦
朱高煦,乃明成祖朱棣第二子,封漢王,後謀反失敗,被明宣宗炮烙而死。.
查看 庶民和朱高煦
朱貴烚
朱貴烚(),遼簡王朱植庶二子 洪武三十年十二月戊子生。永樂二年四月甲戌封長陽郡王,二十二年十月壬子進襲遼王。朱贵烚在位期间,屡为抚按科道所弹治,明英宗每降书戒之不悛。正統四年三月庚申,以「不友于诸弟,侍庶母寡恩,乱郡主,奸人妻,捶死长史,淫穢無狀,滅絕天理,傷敗風化,污辱祖宗」廢為庶人,令歸守遼簡王墳瑩。在位十五年。.
查看 庶民和朱貴烚
朱賢烶
齊世子朱賢烶,明朝第一次封齊王朱榑的第一子。他在永樂元年(1403年)受封齊世子,但未襲封就在永樂四年(1406年)因其父激言致禍,而被廢為庶人,安置南京。.
查看 庶民和朱賢烶
朱桂
代簡王朱桂,是明太祖第十三子,他在洪武七年七月十八日(1374年8月25日)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封豫王,封国南昌。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改封代王,同年就藩大同。 他性格暴躁,建文元年(1399年)時,因罪被廢為庶人。 成祖即位後,恢復了朱桂的王爵。可是朱桂仍然沒有改進。成祖曾賜璽書給他說:「聞弟縱戮取財,國人甚苦,告者數矣,且王獨不記建文時耶?」又下令從今起王府不得擅役軍民、斂財物。當時朱桂已經多次被人控訴行為不軌,成祖賜敕列其32條罪狀,召朱桂入朝,可是朱桂不來。成祖第二次召他時,在中途把他遣還,把他的三護衛革去,直到永樂十六年(1418年)才恢復護衛。 朱桂的王妃是徐達之女、仁孝文皇后之妹。 朱桂在正統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446年12月29日)去世,諡曰簡,由孫朱仕㙻繼承王爵。.
查看 庶民和朱桂
朱楩
朱楩(pián)(),明太祖第十八子,母周妃,封岷王,谥“莊”。.
查看 庶民和朱楩
朱橚
朱橚(),明太祖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為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府;其諡号为定,故又称周定王。.
查看 庶民和朱橚
朱温
梁太祖朱温()五代時期後梁開國皇帝,曾参与黄巢之亂,后降唐为将,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谋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废哀帝自立,建立“后梁”,称帝后改名朱晃。晚年大肆荒淫,強姦兒媳。後為三子朱友珪所殺,終年61歲。.
查看 庶民和朱温
朱憲㸅
遼愍王朱憲㸅,明朝第八代遼王,莊王朱致格的庶第一子。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二月受封句容王,嘉靖十九年(1540年)晉封遼王,在位二十八年,後被罷為庶人。.
查看 庶民和朱憲㸅
朴趾源
--趾源(박지원;),字仲美,號燕石,谥号“文度公”,朝鮮王朝後期的著名文学家,朝鲜实学北学派的代表人。本貫潘南朴氏,祖父是朴弼均。他的一家在當時的朝鮮是名門世臣。曾于清朝乾隆年间出遊中国,并以此为素材著有《热河日记》,弟子有朴齊家、柳得恭、李德懋等人。 --趾源一生著述甚丰,但他的著作受禁,许多佚失不传,除《热河日记》外,还有书函、墓志铭、诗等,一并收入《燕岩集》。.
查看 庶民和朴趾源
戴長樂
戴长乐,西汉人,官至太仆。 汉宣帝在民间时与戴长乐相知为友,汉宣帝即位後,拔擢为吏,任命为太仆。后被人告发他泄露宣帝即位经过情节,他心疑是光禄勋杨恽所指使,于是上书告杨恽有诽谤朝廷罪,即《上疏告扬恽罪》,使杨恽以罪下狱。汉宣帝不忍诛杀,两人都被免为庶人。.
查看 庶民和戴長樂
房遗直
房遗直,唐朝官员。 宰相房玄龄的嫡长子。嗣父亲梁国公的爵位,永徽初年,为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弟弟房遗爱,娶唐太宗女高阳公主,拜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公主骄横,密谋废黜房遗直而夺其封爵,永徽年间,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唐高宗令长孙无忌审理此事,查出了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的情况。房遗爱伏诛,高阳公主赐自尽,诸子流放到岭表。房遗直以父亲的功劳特赦,除名为庶人。停止房玄龄的配享。 五世孙房階为大理司直;房阶子房魯,字詠歸;房鲁子房重,字慕,武功尉;房重子房諤,大理評事;房谔四子:房從約、房從繹、房從絢、房從綰。.
查看 庶民和房遗直
明朝皇族
明朝皇族為「朱姓」,除以明朝皇帝为核心的皇室外,包括各地藩王及宗室。.
查看 庶民和明朝皇族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或稱永樂帝,是明朝第三任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 明太祖皇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遂發動靖难之役,起兵奪位,經過三年的战争,最終胜利,殺害方孝孺,驅逐其姪建文帝奪權篡位自封為帝。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明朝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使北京至此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至今。此外他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平安南。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另外,他加強太祖以來的專制統治,強化錦衣衛並成立東廠,此外,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也促成明朝中葉後宦官專政的禍根。 明成祖崩逝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嘉靖帝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查看 庶民和明成祖
新娘服
新娘服,又稱嫁衣,是指婚禮時新娘所穿的服裝。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新娘服,如華人的傳統新娘服有圓領配馬面裙(配鳳冠霞帔)、龍鳳裙褂,日本傳統新娘服有白無垢(配綿帽子)、色打掛(配),朝鮮族傳統新娘服有、圓衫、等。南亞新娘服為。西式新娘服則是婚紗。但實際上不是所有女性都會在結婚時穿著專門的婚服,尤其是因為婚服一般所費不菲,舊時租賃婚服尚未普及時,一些人只是穿一些比平日華麗、正式的服裝結婚,這些服裝實除上也屬於婚服,但亦可用於其他重要場合。.
查看 庶民和新娘服
於乙宇同
於乙宇同(어을우동,),也作於宇同(어우동)、於于同(어우동)、於乙于同(어을우동),朝鮮王朝成宗時期的女詩人,作家及畵家。本贯尚州朴氏,名不詳,承文院知事朴允昌(박윤창)與夫人鄭氏之女。由於她曾與多名男子發生性關係,不符合當時社會的禮教規範,故有「毒婦」、「妖婦」、「淫婦」、「惡女」 、「色女」等稱號,引起社會不少爭議。「於乙宇同」是她自己取的名字,意為「與男人苟合」,文獻中有時也會與姓氏連稱,稱為朴於宇同(박어우동)。.
查看 庶民和於乙宇同
施公奇案 (台灣)
《施公奇案》,是華視1997年一部八點檔電視劇,播出期間為1997年5月7日至1998年5月29日,於臺灣時間每週一到週五晚間8:00到9:00播映,製作單位是開全傳播,製作人是趙大深。本劇描述清朝康熙時代媲美宋朝包拯的清官施世綸的一連串辦案過程,由廖峻扮演施世綸。本劇共272集,是華視第三部古裝長壽單元劇。本劇播出時正逢白曉燕命案造成臺灣社會人心惶惶的時期,施世綸為民喉舌的形象迎合時代需求。 本劇香港播映權由亞洲電視購得,於本港台以香港粵語配音播出。 2014年12月24日,《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評選七年級生最懷念八點檔連續劇,第九名是本劇。.
查看 庶民和施公奇案 (台灣)
文祥
文祥(z;),瓜爾佳氏,字博川,號子山,盛京正紅旗人,清代晚期的政治人物,自強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查看 庶民和文祥
文明 (唐朝)
文明(684年2月27日—684年10月1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位时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共计8个月不到。由于该年号使用期间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掌握实际大权,所以有些史书把它作为武则天的年号,不过大部分史书还是把它作为唐睿宗的年号。该年号才使用8个月不到(即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公元684年10月18日),武则天便以自己的名义发下敕令,改元光宅,并改革官制、旗帜、服色等,“文明”年号随之废止。 “文明”年号的废止和“光宅”年号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武则天时代正式开始了。.
查看 庶民和文明 (唐朝)
日本永代藏
《日本永代藏》(副題《大福新長者教》;另有中文譯本作《日本致富寶鑒》),日本江戶時代浮世草子作家井原西鶴所作,共六卷,包括三十則短篇。內容以金錢為主題,描寫江戶時期不同商人的故事,有的勤勞節儉、致富成功,有的奢侈淫逸、敗家落魄。作者透過這些故事,以向後人垂鑑經商之道,從而揭示金錢在現實社會的重要性。.
查看 庶民和日本永代藏
拓跋遵
拓跋遵(),鮮卑名勃兜《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太尉府參軍元君之墓誌銘」君諱侔,字伯宗,洛陽都鄉安武里人也。昭成皇帝」之後,平南將軍冀州刺史河澗簡公之孫,光州史」君之元子。君有溫柔之貞氣,栖素質於靈府,常脩」言以自約,與仁者之為偶。以永平四年歲次辛卯」五月丙申朔十五日庚戌篤疾終於第。傷瀾源之」絕浦,哀桂渚之斷漵,既思賢以戀德,且立石以表」墓。其辭曰:」芳茂玄圃,蘭長梯柯,泉流清,水潔生波。其人雅」智,體義尚和,名垂州里,美稱鄉阿。寬柔恩厚,審待」如靜,人高絕倫,超與俊並。蘭音頌壤,芬揚岳嶺,既」□洛英,𣲫州標挺。氣陵雲光,身滅無逞,如君生志,」□□□□,思人不見,頌君在銘。 「誌陰」君六世祖昭成皇帝。」五世祖第八皇子諱受久,獻明皇帝之母弟。」妃王氏昭成之舅女。高祖右丞相常山王諱」遵字勃兜。妃劉氏大宗明元皇帝之姨。」曾祖侍中使持節征西大將軍都督河以西諸軍」事常山康王諱素連。妃赫連氏夏主昌之妹。」祖平南將軍冀州刺史河澗簡公諱於德。」夫人南陽張氏,龍驤將軍阜城侯提之孫女。」父鎮遠將軍光州刺史諱悝字純陀。」夫人叱羅氏儀曹尚書使持節散騎常侍安東將」軍都督兗州諸軍事兗州刺史帶方靜公興之長」女也。」君以永平四年十一月五日窆於長陵之北崗。,又作伏六兜,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壽鳩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查看 庶民和拓跋遵
曹洪
曹洪(),字子廉,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時期曹魏重要將領,曹操堂弟。性格仗義護主,但是個小氣吝嗇的守財奴。 歷任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卫将军等,封都阳侯。因拒絕借錢給少年時的曹丕,讓心胸狹隘的曹丕對他記恨數十年,曹丕即位後將曹洪羅織罪名下獄,卞太后知道此事後脅迫郭皇后向曹丕求情,免去死罪的曹洪仍被削爵貶為庶民。曹丕死後曹叡即位,復曹洪爵位,拜曹洪為後將軍,封樂城侯,官至骠骑将军,死後谥為恭侯。.
查看 庶民和曹洪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查看 庶民和晋国
8月23日
8月23日是阳历年的第235天(闰年是23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0天。.
查看 庶民和8月23日
,三官大帝,三监之乱,九品芝麻官,平民,废妃尹氏,庶,亓詩教,廢嬪奉氏,廢嬪金氏,廢儲,伊莉莎伯·道格拉斯-休姆,夏塞爾的休姆男爵夫人,伏見宮,张格,張信 (鄖國公),張皇后 (唐肅宗),彭越,佃煮,何遵 (西晋),德 (姓名),徽号,地下人,化政文化,北宋,北京金代皇陵,北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刘向,刘邦,周公东征,周公旦,周武王,呂臣,傅昭儀,哀皇后 (金德宗),唐式鎮墓獸,唐哀帝,唐道袭,唐肅宗,唐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八重山地震,公孫弘,公孫昆邪,公方,兴宣大院君,元恂,石德,石邃,王孝傑,王世充,王元膺,王皇后 (唐玄宗),王羲之,王莽币,玛哈·哇集拉隆功,琉裝,神子田正治,秦二世陵,秦末民变,积善太后,章懷太子,章懷太子妃,笄禮,紙錢,终战诏书,白莲宗,白蓮教,花木蘭 (無綫電視劇),隆武帝,韦皇后,韓漢混用文,莽古濟,遜清皇室流亡小朝廷,靖难之役,靖江王陵,衛君角,风赋,西汉官制,西拉米,訪妻婚,高阳公主,謝萬,魏咎,谢安,趙麗妃,黑笠,齋教,霍叔处,霧山城,霸道,胡春香,阮福景,赤盞合喜,赵廷美,赵彦昭,赵元佐,赵元僖,赵飞燕,薛宣,薛锈,董贤,钱元珦,蒋俊,蒋玄晖,鄭弘 (西漢),鄂王,鄉土文學,鄉校,金弼淳,蕭誦,蕭淑妃,英國上議院,英国下议院,耶律倍,耶律濬,陳伯固,陈咸,染黑齒,李婉顺,李严 (蜀汉),李祐 (齐王),李素節,李瑶 (唐朝),李瑛 (唐朝),李重福,李愔,杨勇 (隋朝),杨竺,杨洄,東久邇宮,杜楚客,桂宫 (西汉),楊廷和,楊僕,楚王,楊譚,楚藩案,欒布,正治 (土御門天皇),氏神,江戶,江户时代,汉语人称代词,法家,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洪朝選,消滅異姓王,朝鮮王朝家族制度,朝鲜王朝,朱台浤,朱友珪,朱友文,朱奠堵,朱常泠,朱亨嘉,朱允熞,朱允熥,朱聿鏼,朱華奎,朱高煦,朱貴烚,朱賢烶,朱桂,朱楩,朱橚,朱温,朱憲㸅,朴趾源,戴長樂,房遗直,明朝皇族,明成祖,新娘服,於乙宇同,施公奇案 (台灣),文祥,文明 (唐朝),日本永代藏,拓跋遵,曹洪,晋国,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