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底比斯

指数 底比斯

底比斯可能是指.

116 关系: 埃及第十八王朝埃及第九王朝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半神卡德摩斯卡利斯特拉图斯卡纳克神庙卡摩斯卢克索神庙印何闐古埃及古希臘神廟列表古典希臘時期史诗君主论塞墨勒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妮菲塔莉娛樂孟菲斯 (埃及)安菲特律翁安提玛科斯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训帝王谷丝绸历史希臘城邦希腊独立战争布巴斯提斯世界七大奇迹乔治·赫伯特,第五代卡那封伯爵亞麻胸甲亞歷山大二世 (馬其頓)伊底帕斯王伊索克拉底伊菲克勒斯伯罗奔尼撒联盟伽兰提斯开罗彭塔瓦尔俄狄浦斯列奥尼达一世前1250年代前1260年代前1330年代前20世纪前22世纪前2世纪前338年前3世纪前520年代...前663年图坦卡蒙图雅皮耶神奇樹屋科林斯第一中间时期线形文字B美狄亞由亚特提舍丽盜墓迷城2莱因德数学纸草书聖鬥士星矢角色列表馬其頓王國麦伦普塔赫石碑迈锡尼文明阿塔蘭塔阿尔塔薛西斯二世阿布德拉的赫卡塔埃乌斯阿玛乌奈特阿爾克墨涅阿蒙涅姆赫特一世阿里斯多丰阿波庇一世阿曼尼爾迪斯一世赫里霍尔赫拉克勒斯肘 (單位)金星上的山脉列表金星表面特徵列表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LGBT历史年表提尼斯梅莉塔提欧洲历史波希战争泰伊王后涅墨亚狮子涅斐勒温泉关战役朝聖木星環挪亞眾子斯巴达新王國時期方尖碑斜線陣文明III文明IV早期热兵器摩西拉 (埃及神祇)拉美西姆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九世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五世拉美西斯八世曼图霍特普三世普里斯莎草纸普苏森尼斯一世普拉提亚战役1874年金星凌日300 (漫畫)8月2日 扩展索引 (66 更多) »

埃及第十八王朝

十八王朝,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第十八王朝所处的时间大致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约公元前1575年-约公元前1308年),由阿赫摩斯继位开始,到哈伦海布死后传位给拉美西斯一世结束,共经历了近300年和14位法老。 约公元前1575年,第十七王朝法老卡摩斯的弟弟阿赫摩斯继位。阿赫摩斯在位期间成功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并统一了上下埃及,强大的第十八王朝建立了。其间埃及称为帝国,在一个世纪时间内,势力延伸深入亚洲,很多名义上独立的国家都承认埃及为其领主国。位于非洲尼罗河上游第五瀑布的努比亚也归附埃及。埃及人开始与北叙利亚和南部非洲进行频繁的贸易。王朝前几任法老还消灭了国内敌对的地方势力,建立了法老对政治和军事的中央集权。这一集权模式持续了几乎500年未曾改变,并使埃及王朝度过了几个危机,例如图特摩斯一世政变,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摄政等。第十八王朝后期争夺国家最高权力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宗教领袖的影响力变大,严重威胁了法老的权力和统治。由于宗教影响力的增加,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后改名为阿肯納頓)试图更改埃及信仰称为一神总教(仅崇拜太阳神阿顿),但他死后继位的法老,特别是图坦卡蒙,又恢复了埃及传统的宗教和法老统治。穆尔内(William J. Murnane),《古埃及》(The Penguin Guide to Ancient Egypt),英国:企鹅图书公司,1984年约前1308年,任政府官员和大祭司拉美西斯一世继承王位,建立了第十九王朝,第十八王朝结束。.

新!!: 底比斯和埃及第十八王朝 · 查看更多 »

埃及第九王朝

埃及第九王朝(英文:Ninth dynasty of Egypt)为埃及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确切时间可能在前2160年—前2130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建立后不久灭亡,接替它的是第十王朝。都城在底比斯,通常人们把它和第七、第十、第十一王朝放在一起。属于第一中间期。.

新!!: 底比斯和埃及第九王朝 · 查看更多 »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努比亚王朝或埃塞俄比亚王朝)是自前8世紀中期至前7世紀中期統治古埃及的一個王朝,它的君主起源於庫施(Kush,亦作「庫什」、「古實」;即努比亞,大約位於今日蘇丹北部),後來征服了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因亞述人的入侵而衰落,最後一任法老在第二十六王朝派兵佔領底比斯後退回努比亞。 第二十五王朝法老列表:.

新!!: 底比斯和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 查看更多 »

半神

半神,這個定義一般適用於父母中一位為神另一位為人類的神話人物,即是半人半神的存在。在某些神話中,有人類神化為神,或獲得了神級的力量的人類,有時也被人稱為半神。 比較著名的半神的例子包括:凱爾特神話中的庫胡林,蘇美爾王吉爾伽美什(實際上被認為有三分之二的神的血統),古日耳曼的樵夫安斯艾爾和希臘神話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對應羅馬神話的海格力斯)以及中國神話的二郎神。.

新!!: 底比斯和半神 · 查看更多 »

卡德摩斯

卡德摩斯(Κάδμος;英語:Cadmus或Kadmos),希腊神话人物。腓尼基國王阿革諾耳之子,福尼克斯、喀利克斯和欧罗巴的兄弟,在寻找姐姐的途中来到希腊,建立了底比斯城,其衛城Cadmeia亦以卡德摩斯的名字命名。希臘人認為卡德摩斯發明了腓尼基字母。希羅多德估計卡德摩斯在世的時期比他早1600年,即公元前2000年左右。.

新!!: 底比斯和卡德摩斯 · 查看更多 »

卡利斯特拉图斯

卡利斯特拉图斯(Callistratus of Aphidnae),(),雅典政治家、演说家。公元前391年,他曾起诉提议与斯巴达缔结和约的众使节。公元前378年第二次雅典同盟(雅典与底比斯抵抗斯巴达)成立时,他被推举为将军,并统筹同盟的财政。然而,底比斯的崛起却使他主张与斯巴达议和。公元前366年,底比斯占领奥罗普斯,他被起诉,但在一篇触动德摩斯提尼的演说辞中成功为自己辩护。而另一次的起诉则使他终遭流放。公元前361年他在返回雅典后被处死。.

新!!: 底比斯和卡利斯特拉图斯 · 查看更多 »

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Karnak)神庙是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在尼罗河东岸的卢克索镇北4千米处,该神庙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约有30公顷,也是献给太阳神阿蒙的;左侧的是献给Montu神的,占地2.5公顷;另一个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形为秃鹫的姆特女神,现在尚未发掘。 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每个宗教季节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卢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卡纳克神殿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城区。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可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整座大厅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殿内石柱有如原始森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被横梁和柱头分去一半后,光线渐次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

新!!: 底比斯和卡纳克神庙 · 查看更多 »

卡摩斯

卡摩斯(或卡莫斯)是底比斯十七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他可能是塞格嫩拉·陶和爱赫特波一世的儿子,18王朝建立者雅赫摩斯一世的亲哥哥。卡摩斯统治的时期在第二中间时期的后期,其统治时间通常被说是三年(其证明的最高统治时间),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是五年。 卡摩斯的统治对于其向喜克索斯决定性军事行动是相对重要的,他们当时已统治埃及多年。他的父亲最先向其开战,但最后死于战争。卡摩斯死后,在母亲的摄政下,其弟雅赫摩斯继续向喜克索斯对战并最终征服和统治全埃及。.

新!!: 底比斯和卡摩斯 · 查看更多 »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Luxor Temple)位于埃及卢克索的尼罗河东岸,即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底比斯,大约建于公元前十四世纪。.

新!!: 底比斯和卢克索神庙 · 查看更多 »

印何闐

|trans.

新!!: 底比斯和印何闐 · 查看更多 »

古埃及

古埃及(مصر القديمة)是位於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时间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雖然之後古埃及文化還有少量延續,但到公元以後的時代,古埃及已經徹底被異族文明所取代,在連象形文字也被人們遺忘後,古代史前社會留給後人的是宏偉的建築與無數謎團,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才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直到今日都還不斷被挖掘出來。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遊牧民族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多文化圈。約西元前6000年,因為地球軌道的運轉規律性變化、間冰期的高峰過去等客觀氣候因素,北非茂密的草原開始退縮,人們放棄游牧而開始尋求固定的水源以耕作,即尼羅河河谷一帶,公元前4千年后半期,此地逐渐形成国家,至公元前343年为止,共经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古埃及歷史”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公元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領域由現在的蘇丹到埃塞俄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亚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杨洪强编著,《古埃及文明-全球史之四》,2005年 在社會制度方面,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行政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古埃及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江晓原,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45-64 ISBN 7-5382-7184-8。古埃及的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古埃及跟很多文明一樣,具有保存遺體的喪葬習俗,透過這些木乃伊的研究能一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时,尼罗河几乎每年都泛滥,淹没农田,但同时也使被淹没的土地成为肥沃的耕地。尼罗河还为古埃及人提供交通的便利,使人们比较容易的来往于河畔的各个城市之间。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间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对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古埃及北面和东面分别是地中海和红海,而西面则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东北部有一个通道通过西奈半岛通往西亚。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进入埃及,从而保证古埃及文明的穩定延续。相比较起来,周围相对开放的同时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则经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兩者對後世所帶來的價值觀也完全不同。.

新!!: 底比斯和古埃及 · 查看更多 »

古希臘神廟列表

本條目主旨在於介紹各地區的希臘神廟,如欲詳細了解神廟內部建築規模請參閱古希臘神廟條目。 雅典奧林匹斯宙斯神廟(Temple of Olympian Zeus, Athens,公元前174年到公元132年);以及帕德嫩神廟(Parthenon,公元前447年到公元前432年)的景觀。 這裡所陳述的古希臘神廟列表是希臘人由西元前六世紀到西元二世紀之間的神殿建築,這眾多神廟遍佈於希臘大陸以及愛琴海諸島(Aegean Islands)、小亞細亞(Asia Minor)、西西里島(Sicily)還有義大利等處的希臘城鎮;無論如何,凡是古希臘殖民地必定為希臘文化所及之處,當地一定會建立神廟作為他們的宗教信仰的中心。 古希臘建築有他自己相當標準的規格體系,建造規格是(Post and lintel)。柱樑結構有三種明確的格式: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遍及在全希臘、西西里島與義大利,是希臘最早發展的樑柱格式;這款格式的特點是樸實,圓柱巨大但沒有柱礎,以及擁有一個寬闊、樸素的柱頂。圓柱有凹槽設計,但是與其他柱式相比凹槽深度比較不深。Stokstad, p. 165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源自小亞細亞,也成為希臘建築的典範;此柱式特點是柱身纖細、柱子高聳,柱頂造型優雅。愛奧尼柱式高度比例是他的柱礎直徑的9倍(多立克柱式的比例則是5½比1)。柱子的凹槽比較深而且凹槽與凹槽之間的距離接近加上從圓柱平面突起的所謂“帶狀裝飾(fillets)”。圓柱直立於帶有美麗雕飾的柱礎上還有最具特色的象徵在於柱頂刻有雙螺旋紋路裝飾,渦捲式造型被比喻像是牡羊角或是棕櫚樹的葉子。此名為渦形裝飾(volutes)。Stokstad, p. 165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是從西元前600年開始發展的。另外加上第三種樑柱是從愛奧尼柱式變化而來且最為瑰麗的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這款柱式在將近西元前450年左右開始發展,Stokstad, pp.

新!!: 底比斯和古希臘神廟列表 · 查看更多 »

古典希臘時期

古典希臘時期是古希臘的一個歷史時期,大約為公元前五到四世紀(一般定義為雅典最後一位僭主被推翻的年份,即公元前510年,至亞歷山大大帝去世時的公元前323年)。它前承古風時期,後啟希臘化時代。古典希臘時期的文明影響了後來的古羅馬文明,並對整個西方文明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也對現代政治、藝術、科學、文學、哲學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新!!: 底比斯和古典希臘時期 · 查看更多 »

史诗

史詩是一種莊嚴的文學體裁,內容為民間傳說或歌頌英雄功績的長篇敘事詩,它涉及的主題可以包括歷史事件、民族、宗教或傳說。 專家Albert Lord和Milman Parry主張經典的史詩基本上是口傳形式流傳的。在文字尚未出現時,史詩最初是純口述式記錄的,在傳達過程中,聽眾聆聽史詩後,會用口述形式將史詩世代相傳,隨著時間而增添情節,最後被整理、加工,以文字記載成為一部統一的作品。這類史詩的代表有荷馬的史詩作品《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另一種為文學作家以特定的觀念目的有意識地編寫而成的「文學史詩」,這類史詩的代表有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和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 epyllion是另一種篇幅簡短的史詩,字源來自古希臘文ἐπύλλιον,意思是「小的史詩」。epyllion一詞在十九世紀開始被使用,其敘述的內容通常是浪漫或神話的主題,經典的epyllion例子包括《埃涅阿斯紀》第六捲中關於Nisus和Euryalus的故事。另外,epyllion亦指一些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詩,特別是那些受奧維德影響的作品。 “史詩”這個詞在現代語文中,多用來指虛構的文藝作品,其特點是背景龐大、人物眾多,涉及大量的虛構地理,時間跨度大的敍事作品。典型的例子如《星球大戰》等,參見大河小說。.

新!!: 底比斯和史诗 · 查看更多 »

君主论

《君主论》(意大利语:Il Principe,或翻译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馬基維利的政治論著,1513年獻給洛伦佐二世·德·美第奇,但此書在马基雅弗利死後才出版。其對後世影響很大,贬义词「馬基雅維利主義」正由此書衍生出來,而且也使“政治”和“政客”也含有了贬义。.

新!!: 底比斯和君主论 · 查看更多 »

塞墨勒

塞墨勒 (Semele;Σεμέλη, Semelē),希腊神话中,皮奥夏(Boeotian)英雄卡德摩斯和哈耳摩尼亚之女,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母亲,受赫拉設計而仰视宙斯,慘死於雷霆之火下。 产生于弗里吉亚人的狄奥尼索斯和塞墨勒崇拜带有一定的邪教色彩,后被爱奥尼亚希腊入侵者和移民修改、扩充。据希罗多德对卡德摩斯的推算,估计塞墨勒生活在他之前的1600年,约在公元前2000年的罗马,女神斯提穆拉(Stimula)就已被认定是塞墨勒。.

新!!: 底比斯和塞墨勒 · 查看更多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昵称The Met)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中央公園旁,是世界上最大的、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主建築物面積約有8公頃,展出面積有20多公頃。館藏超過二百萬件藝術品,整個博物館被劃分為十七個館部。主除了主館外,還有位於曼哈頓上城區修道院博物館的第二分館。那裡主要展出中世紀的藝術品。 在眾多永久藝術收藏品中,包括许多出众的古典藝術品、古埃及藝術品、几乎所有歐洲大師的油畫及大量美國視覺藝術和現代藝術作品。博物館還收藏有大量的非洲、亞洲、大洋洲、拜占庭和伊斯蘭藝術品。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樂器、服裝、飾物、武器、盔甲的大總匯。 博物館的室內設計模仿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从1世紀的羅馬風格延续至現代美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由一群美國公民於1870年發起构建。當時的發起人包括了商人、理財家、卓越的藝術家與思想家。他們期望博物館能夠给予美國公民有关藝術與藝術教育的熏陶。 最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1872年2月20日開幕,當時的博物館位於第五大道681號。 在2007年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已經有接近四分之一英里長及佔地二百萬平方英尺,是博物館最初大小的二十倍。.

新!!: 底比斯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妮菲塔莉

妮菲塔莉(Nefertari,一譯奈菲尔塔利,約公元前1290年—前1254年)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四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王后(Great Royal Wife)。「妮菲塔莉」這名字有「美麗的伴侶」劉文鵬(2008年):《埃及考古學》,352頁,北京:三聯書店、「最美的女人」或「最好的女人」劉文鵬(2000年):《古代埃及史》,47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的意思,一般認為她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寵愛的王后。在古埃及歷史上,她是除克娄巴特拉七世、娜芙蒂蒂及哈特謝普蘇特之外最為有名的王后之一。 她死後葬於尼羅河西岸底比斯以南的王后谷,陵墓的編號為QV66,墓中壁畫裝飾極盡華美。.

新!!: 底比斯和妮菲塔莉 · 查看更多 »

娛樂

娱乐是一项能吸引受众的注意与兴趣并让受众感到愉悦与满足的活动。它既可以是一个想法,也可以是一项任务。如今,人类的娱乐已发展上千年,已成为专为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一项活动。 虽然因为个人喜好差异,不同娱乐具有不同吸引力,但大多数娱乐活动都被认为具有普遍吸引力。就比如讲故事、音乐、戏剧、舞蹈和各式表演,一般娱乐几乎流行于所有文化中,它们大多出于宫闱,发展出精妙多样的技巧,终闻于市井平民。当代娱乐产业主要依靠娱乐产品的制作和销售,而这一产业的发展更加速了娱乐的大众化。为适应不同规模,娱乐发展出各种形式:可以是私人音乐服务中的自选曲库,也可以适合两个人的二人宴会,更可以是不分国别肤色、包容万千观众、舞乐恢弘的国际化视听盛宴。 娱乐总是与紧密相连。尽管很多娱乐形式的目的是严肃的,就如仪式、庆典、宗教节日、或讽喻等,但人们往往可以能从中汲取欢乐,报以欢笑。因而這些嚴肅活動的娛樂背後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這些娱乐或可增进人的或智力。 娛樂的受众是娱乐的一个重要方面,受众是可以将自己的餘暇投入娱乐活动中的人。受众在观看比赛、歌剧、或电影的过程中,扮演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在参与者身份经常互换的活动中(如游戏),受众又可以是主动的。现实生活中有公共娱乐,也有个人的自娱自乐;既有劇場藝術和音樂會这类正式的、内容固定的娱乐,也有一样内容不固定的、自发的娱乐。大多数娱乐有逾几百年的历史,并且随着文化、科技和潮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比如舞台魔术。尽管电影和电子游戏使用了新的媒介,却可以回溯到讲故事、近代戏剧、和演奏音乐的传统。音乐、电影和舞蹈可以营造节日气氛,即便在节后也令人心情愉悦。 譬如公开處刑,有些活动在過去曾被认为是一种娱乐,但如今早已远离公众。击剑或射箭之类原本对一些人而言是生存必需的技能,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性、職業性的体育运动,同时發展出影响更大、更具广泛吸引力的娱乐形式。烹饪等生活行为在过去也是生存技能,现在也成为一些专业人士参加的公开表演,有些還登上舞台、成为国际赛事,以娱乐的形式传播出去。因此某些群体或个人的娱乐活动可能会是另外一些人的正式工作。 娱乐的常见形式可以跨越不同媒体,通过创意再融合展现出无限潜能。这也確保了众多娛樂主题、形象和结构可以保持一致性和持久性。.

新!!: 底比斯和娛樂 · 查看更多 »

孟菲斯 (埃及)

孟斐斯或孟菲斯(ممفس;埃及阿拉伯語:ممفيس;Μέμφις)曾是的都城,也是下埃及的第一个诺姆。它的遗迹位于拉希納村附近,开罗南方20公里处。 根据曼涅托的叙述,这座城市是由法老美尼斯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建立的。它是埃及古王国的首都,并直到古地中海时期都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它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河口占据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并是一系列重要活动的故乡。城市里有许多的工坊,工厂,以及仓库,人们在此将商品和食物运往整个王国。在巅峰时期,孟菲斯是商业,贸易和宗教中心。 一般认为孟非斯的保护神是卜塔,他同时也是工匠们的保护神。他的神庙Hut-ka-Ptah(意为“卜塔灵魂的所在”)是城市中最为杰出的建筑物之一。曼涅托将这座神庙的名称翻译成希腊文Aί γυ πτoς(Ai-gy-ptos),这个词被认为是现代埃及在英文中的名字(Egypt)的词源。 孟菲斯的历史和古埃及历史息息相关。它最终的衰落被认为是后来建造的亚历山大港在经济上超过它的重要性的结果。而它在宗教上的重要性也在Thessalonica法令发布之后,人们逐渐抛弃古代宗教而逐渐消散。 现在这座古代都城的遗址能让人们一窥它曾经的荣耀。自1979年以来,它就和吉萨的金字塔一同被认定为世界遗产。目前它作为生态博物馆開放給人们参观。.

新!!: 底比斯和孟菲斯 (埃及) · 查看更多 »

安菲特律翁

安菲特律翁(Ἀμφιτρύων,Amphitryon),希腊神话中的底比斯將軍,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养父。妻子是阿爾克墨涅。 安菲特律翁小时候和阿尔克墨涅订婚。厄勒克特律翁(Electryon)统治麦锡尼期时,彼得劳斯(Pterelaus)的儿子们来到麦锡尼,要求分享珀尔修斯的遗产,因为他们的外曾祖父也是珀尔修斯的儿子。厄勒克特律翁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双方发生了冲突,厄勒克特律翁的儿子们和彼得劳斯的儿子们都在冲突中战死,只有最小的儿子幸存了下来。厄勒克特律翁要为儿子们报仇。阿爾克墨涅拒绝嫁给安菲特律翁,除非他给她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在夺回麦锡尼的牛群的途中误杀自己的岳父厄勒克特律翁,被厄勒克特律翁的兄弟Sthenelus继承了王位,而安菲特律翁和阿尔克墨涅被逐出了麦锡尼。 他们来到底比斯,这里的国王克瑞翁是安菲特律翁的舅舅,他祭除了安菲特律翁的杀人罪。他同意帮忙,前提是安菲特律翁帮助他捉住狄俄尼索斯的狐狸。提比斯人先前触怒了狄俄尼索斯,于是他放了一只狐狸在提比斯为害,在夜里会偷走小孩。狐狸敏捷无比,没有任何猎狗能抓住它。安菲特律翁也没能成功,然后他去雅典,找雅典公主Procris,公主有一只能抓住任何猎物的猎犬。他带回猎犬捉狐狸,当猎犬追逐狐狸时,宙斯为了不让“没有任何猎犬能抓住的狐狸”和“能抓住任何猎物的猎犬”发生矛盾,将两只动物变成了石头,他们至今还保持着被追逐的动作。 安菲特律翁带领着从克瑞翁和他叔叔Heleus那里借来的军队攻打Taphos。但是Taphos的国王Pterelaus有波赛冬送给他的金头发,是不死之身,无法被打败。正当安菲特律翁陷入困境时,Pterelaus的女儿Comaetho爱上了安菲特律翁,她偷偷的拔下了父亲的金发,因此安菲特律翁顺利的攻下Tapho,杀死了Pterelaus和Comaetho。 报仇完成,安菲特律翁回来与阿尔克墨涅完婚。但在他回到底比斯的前一天晚上,宙斯变成了他的模样与阿尔克墨涅交合。二人很迷惑,询问底比斯城里的先知特瑞西阿斯,特瑞西阿斯向他们透露勒宙斯的行为,而且预言他们将会拥有一个不朽的儿子——赫拉克勒斯。后来阿尔克墨涅生下双胞胎,赫拉克勒斯和伊菲克勒斯,前者是宙斯的儿子,后者是安菲特律翁的儿子.

新!!: 底比斯和安菲特律翁 · 查看更多 »

安提玛科斯

安提玛科斯(Antimachus),克罗丰人,约活动于公元前400年前后。古希腊诗人、学者。他的事迹较为简略。为人所知的有五首诗歌《底比斯史诗》、《背运英雄》(即“书板”之意)、《阿尔忒弥斯》等作品。在后世颇有影响力。.

新!!: 底比斯和安提玛科斯 · 查看更多 »

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训

《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训》是用中古埃及语写成的文字。是古埃及第十王朝国王阿赫托伊写给自己儿子美里卡拉的教训,阐述了应当采取的国内外政策,对入侵埃及的贝都因人、对南方正在兴起的底比斯的政策,尤其对如何在乱世中加强王权进行了论述。写作时间为公元前2025年至公元前1700年间。 Category:古埃及文学 Category:古中东智慧文学.

新!!: 底比斯和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训 · 查看更多 »

帝王谷

帝王谷(阿拉伯語: ;英語:Valley of the Kings)是位于埃及埋葬古埃及新王國時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贵族的一个山谷。 帝王谷位于,它坐落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形山峰庫爾恩(Al-Qurn)之巅, 与底比斯相对(现在的卢克索)。帝王谷分为东谷和西谷,大多数重要的陵墓位于东谷。西谷只有一座陵墓向公众开放:伊特努特·阿伊的陵墓(圖坦卡門的继任者)。西谷也有多处其他重要的墓葬,包括阿蒙霍特普三世,但是仍然在发掘过程中并尚未向公众开放。 帝王谷的官方名称是「The Great and Majestic Necropolis of the Millions of Years of the Pharaoh, Life, Strength, Health in The West of Thebes」,或者更常见的「Ta-sekhet-ma'at」(The Great Field)。 G41-G1-Aa1:D21-O1-O29:Y1-A50-s-Z4:Y1-G7-N35-C11-Z2:N35-M4-M4-M4-t:Z2:N35-O29:O1*O1-G7-S34-U28-s-D2:Z1-R14-t:t-N23*Z1:N35-R19-t:O49-G7 帝王谷作为大约从前1539年到前1075年时期的主要陵墓区,并且包含六十多個陵墓,始于图特摩斯一世时期终于拉美西斯十世或十一世时期。 帝王谷也有被宠幸的贵族和法老的妃子和子女的陵墓。王后谷始于大约拉美西斯一世(約前1300年),然而也有一些妃子与她们的丈夫一起合葬。著名的负责装饰与修建帝王谷的工匠包括19王朝的森尼杰姆与18王朝的赛门姆特(仅修建附近的哈特谢普苏特的停灵庙)。.

新!!: 底比斯和帝王谷 · 查看更多 »

丝绸历史

丝绸的生产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最早是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公元前4000多年)。在西漢(公元前一世紀後半葉)開拓絲綢之路之前,絲綢的使用一直局限於東亞地區,之後一千年來絲綢製作都由中國壟斷。絲綢不僅用於衣物,而且還有許多其它用處,包括書寫。在唐朝,人们穿戴的丝绸颜色是区分社會階級的重要标志。 日本在弥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左右)傳入養蠶術。而到522年為止,拜占庭帝國成功獲得了桑蠶卵,開始了桑蠶的養殖。與此同時,阿拉伯人也開始生產絲綢。由於養蠶業傳播,雖然中國仍然在奢侈品絲綢市場上保持著優勢,但外地已經不那麼依賴中國出口絲綢。十字軍東征把絲綢產品帶到了西歐,特別是義大利半島上的城邦國。這些國家把出口絲綢到歐洲其餘地方造成經濟的繁榮。中世纪时期,随着一些诸如纺车之类设备的首创,制造技术的变革也开始发生。十六世紀期間,雖然其它大部分國家發展他們自己絲綢工業的努力並沒有成功,但法国在意大利之后也开始了丝绸贸易,并取得了成功。 工業革命大大改變了歐洲絲綢工業的面貌。由於紡棉技術的創新,棉製品變得越來越便宜,导致昂贵的丝绸产品不再是那么的主流化。然而,這些新的紡織技術提高了产品的生產效率。在这些新的纺织技术中,包括用于丝绸绣花技术的作雅卡尔织机(或稱提花機)。而几种桑蚕流行病导致了丝绸产品的下滑,特别是在法国,丝绸工业从此一蹶不振。到了二十世纪,日本和中国在丝绸生产方面重获早期的地位,而現在的中國再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絲綢生產國。新織物諸如尼龍的興起削弱了絲綢在整个世界的流行,而现在丝绸再一次成了某种稀有奢侈物品,但与其鼎盛时期相比,丝绸的地位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新!!: 底比斯和丝绸历史 · 查看更多 »

希臘城邦

城邦(πολις,,Polis,複數形為πόλεις,,poleis),希臘文的字面意思是城市。它也代表了公民以及公民組成的群體。是古希臘一種政治共同體,以城市為單位形成自治國家。古希臘的眾多城邦中,雅典和斯巴達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形式的城邦。.

新!!: 底比斯和希臘城邦 · 查看更多 »

希腊独立战争

希腊独立战争(Elliniki Epanastasi;Yunan İsyanı),或可之称为希腊革命、希腊起义,是由希腊革命者于1821年至1832年间发起的成功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独立战争。希腊人后来得到俄罗斯帝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援助,而奥斯曼人则向到他们的附庸——埃及省、阿尔及利亚省、的黎波里塔尼亚省及求援。 早在奥斯曼帝国于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前几十年,希腊大部就已处于奥斯曼统治之下。 在这一时期里,以求独立。 1814年,一个名为友谊社的秘密组织成立,目标是解放希腊。 友谊社计划在伯罗奔尼撒、多瑙河公国和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发动起义。最初的反抗于1821年3月6日在多瑙河公国发起,但很快便被奥斯曼人镇压。北方的失败促使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采取行动,1821年3月17日,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该宣言是其他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民族发动的一系列革命的滥觞。 3月底,伯罗奔尼撒人开始公开反抗土耳其人,到1821年10月,希腊人在的领导下攻陷了的黎波里塔尼亚省。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起兵之后,克里特、马其顿和希腊中部的反抗很快便被镇压。同时,临时组成的希腊海军在爱琴海取得了对奥斯曼海军的胜利,阻止了奥斯曼从海上增援的计划。 希腊起义者中不同派系之间的局势很快变得紧张起来,接连导致两次内战。与此同时,奥斯曼苏丹与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谈判,他同意派遣其子易卜拉欣帕夏率兵到希腊镇压起义,以换取领土利益。易卜拉欣在1825年2月登陆伯罗奔尼撒,并立即取得成功:到1825年年底,伯罗奔尼撒大部已处于埃及控制下,经过,迈索隆吉翁也于1826年4月投降。虽然易卜拉欣在马尼被击败,但他却成功地镇压了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反抗,且重新占领了雅典。 经过多年的谈判,三大列强 - 俄国、英国和法国 - 决定干预冲突,并各派一支海军舰队驰援希腊。接到奥斯曼将进攻希腊的伊兹拉岛的情报后,联军舰队在纳瓦林对奥斯曼 - 埃及舰队进行拦截。战斗于长达一周的紧张对峙后开始,并以土-埃舰队的溃败告终。到1828年,埃及军队在的压力下退出战争,伯罗奔尼撒的奥斯曼驻军也随后投降,希腊人则前往奥斯曼控制的希腊中部地区。作为多年谈判的结果,希腊终于1832年5月根据《》被确认为独立国家。 现代希腊国家将发动起义的3月25日作为国庆日。.

新!!: 底比斯和希腊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布巴斯提斯

布巴斯提斯(Bubastis.) 古埃及城市,即塔勒拜斯泰。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古城。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约公元前1292年—公元前1190年)自底比斯迁至尼罗河三角洲,该城为重要城市之一,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二王朝的法老示撒一世(约公元前945—约公元前924年在位)时期,达到鼎盛,后因古埃及衰落而废弃。.

新!!: 底比斯和布巴斯提斯 · 查看更多 »

世界七大奇迹

世界七大奇蹟,又稱世界七大遺蹟、世界七大奇觀、世界七大奇景等,是由人類選出世界上最具代表的七個事物,其中有時會因不同的需要或立場而選出多於或少於七個。.

新!!: 底比斯和世界七大奇迹 · 查看更多 »

乔治·赫伯特,第五代卡那封伯爵

乔治·爱德华·斯坦霍普·莫利纽克斯·赫伯特,第五代卡那封伯爵(George Edward Stanhope Molyneux Herbert, 5th Earl of Carnarvon), DL, 1890年前称波切斯特勋爵(Lord Porchester), 英国埃及学家,曾与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共同发现古埃及王国图坦卡蒙的陵墓。1907年—1912年他们合作考察,发表一份工作报告,记述发现第十二王朝及第十八王朝各代陵寝的情况,题为《底比斯五年考察记》。1922年11月4日,卡特在皇陵谷地发掘了图坦卡蒙的陵墓。1923年1月3日,才找到真正的石棺。卡那封由于在底比斯考察刚刚打开的墓室时被蚊虫叮咬,引起感染及并发症死去。.

新!!: 底比斯和乔治·赫伯特,第五代卡那封伯爵 · 查看更多 »

亞麻胸甲

亚麻胸甲(希腊语:λινοθώραξ)是一种古希腊的上身装甲,大概由青铜、亚麻和皮革制成。使用这种装甲的国家还包括从迈锡尼时代到希腊化时代之间的其他国家。最早的可考证记录来自荷马所著的伊利亚特,一个名叫“Ajax the lesser ”的希腊英雄就穿着这种装甲。因此,在雅典、底比斯、斯巴达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出现之前好几个世纪,荷马已经了解了这种装甲。但是这种装甲的使用范围还不能完全确定。然而,通过亚历山大大帝使用这种装甲的记载,我们可以猜测到亚麻胸甲可能用作希腊重装步兵的青铜胸甲的替代品。 关于装甲构成的详细信息,荷马和其他作者仅提供了很少的资料。亚麻胸甲包括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中空金属板(青铜),叫做thorax,用来覆盖胸部和背部。腰部有皮革或者毛布包裹,上面覆盖着一层金属防护装置,叫做mitra。又有一些金属板或者金属薄片用来覆盖上身的各个部位,叫做pteryges。一个用皮革和金属板执着的腰带用来缠在腰间,叫做zoster。 亚麻胸甲的制作过程还不得而知,因为还没有发现来自装甲的实物。唯一一件貌似亚麻胸甲的装甲在Vergina的一个坟墓被发现。这件装甲很可能用来参加某种仪式,因为它是由铁片构成,还镶嵌着黄金。它很可能是一件亚麻胸甲的镔铁复制品。 关于亚麻胸甲的制作材料,至今还存在很大争议。最普遍的理论认为,它的构成包括经亚麻纺织物,这些纺织物可能通过捶打或者绗缝被制成层状结构。装甲很可能具有12到20层。有些人也聲稱它由皮革所製成,或者其他材料,或者皮革和亚麻都有,可是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观点。有人也表示,装甲的层状结构可能使用胶水粘合起来,胶水提取自动物。虽然粘合得非常结实,但是也要防止雨水或者汗水的侵蚀。 Category:古希腊 Category:裝甲.

新!!: 底比斯和亞麻胸甲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二世 (馬其頓)

亞歷山大二世(希臘語 Αλέξανδρος Β΄,),於他父親阿敏塔斯三世死後繼位為馬其頓國王(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68年)。是阿敏塔斯與歐里狄克所生的三個兒子中的長子。 雖然亞歷山大繼位時經已成年,但他其實仍很年輕,便即與上王朝的敵人所發動的戰爭。亞歷山大要同時面對西北方伊里利亞人的入侵,以及來自東面顗覦王位保薩尼阿斯(Παυσάνιας)的攻擊。保薩尼阿斯迅速奪取育城市,並威脅着皇太后,當時皇太后正與小兒子住在佩拉的皇宮中。亞歷山大得到雅典將軍伊菲克拉特斯之助,將敵人擊敗。伊菲克拉特斯沿著馬其頓海岸航行,重奪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 在阿里亞岱(Aleuadai)的請求下,亞歷山大介入了色薩利的內戰。他成功得到拉瑞沙(Larissa)及其他數個城市的控制權,但他却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反而在那裡駐軍。他的不守信諾引惹來當時古希臘最強的軍事勢力──底比斯──不太友善的反應。底比斯將軍皮羅丕達(Pelopidas)將馬其頓人趕出了色隆利,又偏幫亞歷山大的妹婿(或妻舅)托勒密以制衡亞歷山大,並強逼亞歷山大放棄與雅典結盟,以利於底比斯。亞歷山大被逼提供人質──包括他弟弟腓力二世──作為新同盟的一部份。 在托勒密的教唆下,亞歷山大在一個慶祝活動中被暗殺。雖然亞歷山大的二弟佩爾狄卡斯三世繼任國王,但因他尚未成年,托勒密被委任為攝政王。.

新!!: 底比斯和亞歷山大二世 (馬其頓) · 查看更多 »

伊底帕斯王

《伊底帕斯王》為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於西元前427年根據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的故事所創作的一齣希臘悲劇,為希臘悲劇中的代表之作。《伊底帕斯在柯隆納斯》為《伊底帕斯王》的續集。.

新!!: 底比斯和伊底帕斯王 · 查看更多 »

伊索克拉底

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古希腊雅典著名的演说家之一。出生于没落的望族家庭。他的一生未曾参与政务,为维持生计,他多次替人撰写演说辞,以此在法庭上为他人辩护。公元前392年,他在雅典建立了修辞学校,吸引了包括安德罗提翁、希伯尔里德斯、伊塞埃乌斯、埃弗鲁斯、塞奥彭普斯及提莫塞乌斯等来自希腊及其附近地区的学生。现存其包括以论述教育为主的《斥智者》、《交换法》(公元前353年)和《节庆演说》(公元前380年)、《普拉提亚人》(倡导报复底比斯于公元前373年占领普拉提亚)、《论和平》(斥责霸权,拥护和平条约和殖民萨索斯,于同盟战争期间的公元前355年完成)、《致腓力书》(完成于公元前346年腓罗克拉泰斯和约后,主张与马其顿的腓力二世团结以抵抗波斯)、《泛雅典娜节献词》(作于公元前339年,评析了雅典与斯巴达的功业)等涉及政治内容的多篇演说辞及九封信件等作品。.

新!!: 底比斯和伊索克拉底 · 查看更多 »

伊菲克勒斯

伊菲克勒斯(Ἰφικλῆς,轉寫:Iphicles)是希臘神話中底比斯國王安菲特律翁與妻子阿爾克墨涅所生的兒子,也是赫拉克勒斯同母異父的雙胞胎弟弟,曾參加阿耳戈船英雄的远征和卡呂冬狩獵。.

新!!: 底比斯和伊菲克勒斯 · 查看更多 »

伯罗奔尼撒联盟

伯罗奔尼撒联盟 (Peloponnesian League)為前6世纪和前5世纪位于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諸城邦所組成的一个联盟。 前6世纪末,斯巴达(Sparta)成为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最强大的城邦,并在政治和军事上支配著第二强大的城邦阿尔戈斯。此外,斯巴达通由帮助科林斯摆脱暴政,及帮助厄利斯安全管制著奥林匹克运动会,而使得此兩城邦使之結盟。斯巴达經由采用这种策略來壯大其聯盟。然而,其後在边境战争中其击败了忒格亞并向他们提供永久的防御盟约,使其外交政策出現重大改變。 伯罗奔尼撒中部和北部的许多其他国家陆续地加入了这个联盟,最后联盟包括了除阿尔戈斯和亚该亚以外的所有伯罗奔尼撒城邦。当斯巴达在前546年的战役中击败了阿尔戈斯后,斯巴达的优越地位更加得以保证。 伯罗奔尼撒联盟是以斯巴达为霸主组织起来的,并由联盟的委员会所控制,委员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斯巴达的公民大会,另一部分是联盟大会,每一个结盟的城邦,不论城邦的大小和强大与否,在联盟大会中都有一个投票权。除非战争时期,联盟不向成员索取贡税,但可能会要求成员城邦提供其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只有斯巴达可以召集联盟大会。所有加盟城邦僅是與斯巴达訂盟,所以諸城邦敞需要各自另签盟约,以維持與他邦的友好關係。虽然每一个城邦皆有一投票权,但是斯巴达没有被强迫遵守任何联盟达成的决议。这样,伯罗奔尼撒联盟从严格的词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联盟,伯罗奔尼撒半岛也並不是在伯罗奔尼撒联盟的范围内。 伯罗奔尼撒联盟为其成员,特別是为斯巴达提供保护和安全。这个联盟是一个稳固的联盟,支持寡头政治而反对僭主政治。 希波战争后,联盟扩张成希腊联盟,包括了雅典和其他城邦。希腊联盟陆军由帕萨尼亚斯统帅, 但当雅典的客蒙罢免帕萨尼亚斯后,斯巴达撤出了联盟并和原来的盟友重新成立了伯罗奔尼撒联盟,而希腊联盟则转变为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这也许是因为斯巴达与他的盟友猜疑雅典人,而雅典人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两个联盟之间最终爆发了一场冲突,即伯罗奔尼撒战争。 前360年,联盟與底比斯作战,但最终战败。底比斯强制科林斯和其他城邦解除与斯巴达的盟约,結果伯罗奔尼撒联盟就此解散。.

新!!: 底比斯和伯罗奔尼撒联盟 · 查看更多 »

伽兰提斯

伽兰提斯(Γαλαθίς,Galanthis)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普洛托斯的女儿,底比斯王后阿尔克墨涅的朋友或侍女。 阿尔克墨涅与宙斯相爱怀了赫拉克勒斯。正当阿尔克墨涅临产之际,宙斯宣布,在这一天诞生的英雄将成为珀耳修斯一族和凡间其他人的统治者。嫉妒的天后赫拉为了延迟赫拉克勒斯降生的时间亲自降临凡间,施展魔法,她高高抬起双手,并且双手紧握、两膝合并,使得阿尔克墨涅长时间痛苦地不能分娩。伽兰提斯得知此情,就冲出门外大喊大叫(有也的说是伽兰提斯破门而入,向赫拉谎报说阿尔克墨涅已生下孩子),说阿尔克墨涅生了儿子。赫拉闻讯大为意外,于是恼怒地把手一拍,结果延迟分娩的魔力随即解除,赫拉克勒斯这才顺利降生下来。赫拉知道上当了,为了惩罚伽兰提斯蒙骗了她,赫拉把她变成一只蜥蜴或鼬鼠(黄鼠狼)。 在奥维德的《变形记》第九卷中,施行法术的人并非赫拉本人。在赫拉克勒斯降生之际,赫拉闻讯大怒,命令女儿分娩女神厄勒梯亚前去阻止孩子降生。厄勒梯亚来到凡间,蹲在阿尔克墨涅门口外的祭坛上,右腿压着左腿,双手紧握。伽兰提斯看到此番景象,知道了女主人不能分娩的原因,便故意到厄勒梯亚面前,笑嘻嘻地对她说:“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请起来为我的女主人高兴吧!她的祈祷得到了神灵的回应,生下了一个男孩!”厄勒梯亚听到此话大为意外,猛然站了起来,于是孩子呱呱落地。伽兰提斯的行为触怒了赫拉(或者是厄勒梯亚本人),赫拉把她变成鼬鼠。为惩罚她谎报军情,让鼬鼠口中生子。.

新!!: 底比斯和伽兰提斯 · 查看更多 »

开罗

开罗(al-Qāhira)是埃及首都。 開羅在古埃及時期稱優努(古埃及語:ỉwnw,拉丁化:lunu,意為「通道」)或安努(Anu),聖經中稱作安(On)、赫利奧波利斯(Ἡλιούπολις,意為「太陽神之城」)、米斯爾(مصر,另作,意為「軍營」,後來成為整個埃及的自稱),後改稱福斯塔特(الفسطاط, ,意為「帳棚」),868年突倫王朝埃米爾艾哈邁德·伊本·突倫於福斯塔特北部另建新都稱作加塔伊(القطائـع),到969年法蒂瑪王朝哈里發穆伊茲派部將喬海爾征服阿拔斯王朝統治下的埃及,973年遷都於此,把新首都稱作開羅(al-Qāhira,意為「勝利之都」)為開羅名稱之始。 开罗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多萬,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世界第十六大都會區。现在的开罗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占多数,科普特基督徒也占有较大比例。 在它的西南约30公里,開羅以南著名渡假城市赫勒萬省赫勒萬市之西岸吉薩省拜德爾舍因(Al Badrashin)拉希納村(Mit Rahina),是古都孟菲斯遗址(所以孟菲斯實際上並不位於開羅)。 由孟菲斯遗址北行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

新!!: 底比斯和开罗 · 查看更多 »

彭塔瓦尔

彭塔瓦尔(Pentawer),()。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第二任法老拉美西斯三世与泰伊所生之子。公元前1155年4月,拉美西斯三世封他与宠妃蒂蒂克拉的儿子拉美西斯四世为太子,而使泰伊产生了嫉妒与谋反之心,泰伊图谋儿子得位并勾结大臣意图刺杀拉美西斯三世,拉美西斯三世被暗杀后事情东窗事发,所有40余名大臣遭惩处并处死,泰伊下落不明,彭塔瓦尔亦受其牵连而被审判处决,根据文献记载,彭塔瓦尔可能是被审判官下判以服毒自杀,年仅18岁。这一系列事件史称拉美西斯三世宫廷密谋事件。事发后,泰伊与彭塔瓦尔的陵墓遭到破坏与盗劫,棺木上的名字亦被抠去,这是因为埃及人担心他们将会到天国享福。.

新!!: 底比斯和彭塔瓦尔 · 查看更多 »

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Oedipus或Œdipus,有時拼為Oidipous或Odypus)是希臘神話中底比斯的國王,是波塞冬六世孙,阿革诺耳五世孙,卡德摩斯玄孙, 波吕多洛斯曾孙,國王拉布达科斯孙,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兒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并娶了自己的母親。.

新!!: 底比斯和俄狄浦斯 · 查看更多 »

列奥尼达一世

列奥尼达一世(希腊文: ,意为“猛狮之子”或“猛狮一样的人”,?),也有译作李奥尼达一世。古代斯巴达国王,出自亚基亚德世系,陣亡於第二次波希战争中的温泉关之役。他率领的300斯巴达士兵的英勇表现使他成为了古希腊英雄人物。.

新!!: 底比斯和列奥尼达一世 · 查看更多 »

前125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底比斯和前125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126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底比斯和前126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133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底比斯和前133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20世纪

前2000年至前19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0世纪。.

新!!: 底比斯和前20世纪 · 查看更多 »

前22世纪

前2200年至前21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2世纪。.

新!!: 底比斯和前22世纪 · 查看更多 »

前2世纪

前200年至前1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世纪。.

新!!: 底比斯和前2世纪 · 查看更多 »

前338年

没有描述。

新!!: 底比斯和前338年 · 查看更多 »

前3世纪

前300年至前2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3世纪。 秦始皇統一中國,制定度量衡標準,統一文字,對中國文化影嚮深遠。與此同時,匈奴勢力亦達至高峰,與中國之間的衝突亦隨之升級,引致日後的民族大遷徙,影響達數個世紀。阿育王提倡佛教,對印度以至整個亞洲影響深遠。在歐洲,雖然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在帝國內互相爭奪,但希臘文明持續影嚮帝國內各民族。兩次布匿戰爭奠定了羅馬崛起的基礎。.

新!!: 底比斯和前3世纪 · 查看更多 »

前520年代

前520年代從前529年1月1日開始,於前520年12月31日結束。.

新!!: 底比斯和前52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663年

没有描述。

新!!: 底比斯和前663年 · 查看更多 »

图坦卡蒙

圖坦卡門(Tutankhamun,twt-ˤnḫ-ı͗mn,IPA: )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在位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334年—前1325年或前1323年)。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這也说明了他的信仰从崇拜阿頓神转向崇拜阿蒙神。 父親阿肯那頓曾经进行过一次宗教改革,树立阿頓为主神,削减寺庙,减少崇拜的神,甚至逐漸走向一神教,以削弱傳統宗教祭司势力。图坦卡蒙即位3年后(前1331年),在多神教傳統宗教祭司的怂恿下,也可能是由实际掌握政权的人所左右进行复辟,重新树立阿蒙神,恢复寺庙,并把首都迁回底比斯。 图坦卡蒙为现代人熟知是因为他位在帝王谷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发现,挖掘出近五千件珍貴陪葬品,震驚了西方世界。由于有几个最早进入坟墓的人早死,被媒体大肆渲染成“法老的诅咒”,图坦卡蒙的名字在西方更为家喻户晓。有一說法,因陵墓長期密封,蘊藏了不少細菌,致使最初進入的人員感染疾病至死。 根據近期研究,圖坦卡門死時年僅18歲,他的陵墓尚未準備完善。由於事發突然,墓中的陪葬品有許多疑似自某位女性死者的陵墓中置入。其大臣玛雅也为图坦卡蒙的陵墓里添加了一个巫沙布提俑。 傳聞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新!!: 底比斯和图坦卡蒙 · 查看更多 »

图雅

图雅又称姆特-图雅(Tuy/Mut-Tuya)是古埃及法老塞提一世的王后,拉美西斯二世与梯奥公主的母亲,她也可能是荷努特美拉王后的母亲,她是大臣Raia与 uai的女儿,她的女儿梯奥公主与在宫中工作人员提阿结婚。她的一个卡诺匹斯罐已被找到,现藏卢克索博物馆,她也出现于几幅壁画。.

新!!: 底比斯和图雅 · 查看更多 »

皮耶

耶(Piye,曾音譯作皮安希、庇安喜(Py(ankh)i),?—约公元前721年),庫施國王,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創立人。皮耶在蘇丹努比亞的納帕塔統治埃及。而其前任庫施國王卡施塔(Kashta)在皮耶繼任前基本上已經對底比斯有強大的影響力,因為他於在位期間使女兒阿蒙尼爾迪斯一世(Amenirdis I)成為侍奉阿蒙神的妻子謝佩努彼特一世(Shepenupet I)的繼位人,此舉亦令皮耶擁有征服埃及的基礎。.

新!!: 底比斯和皮耶 · 查看更多 »

神奇樹屋

《神奇樹屋》(Magic Tree House)為美國知名兒童作家瑪麗·波·奧斯本女士所寫的學習性冒險故事,中文翻譯版由小天下出版,內容描述主角傑克和安妮利用神奇樹屋穿梭時空,前往世界各地,也曾遇見世界名人,以及進入神話中的場景。目前從2005年出版至今,已出版了55集,台灣也出版了53集。在2009年也開始出版神奇樹屋小百科系列,至今已出版了35集,台灣則出版了20集。 於2012年1月7日在日本上映。.

新!!: 底比斯和神奇樹屋 · 查看更多 »

科林斯

科林斯(Κόρινθος,),在新約聖經中又譯哥林多或格林多,是希腊的歷史名城之一,位于连接歐洲大陸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地峡上,西面是、东面是萨罗尼科斯湾,距離首都雅典約78公里。現今為科林西亞州的首府,人口约2.4萬人。 環繞該城的其他小鎮,依順時針方向次序,是位於海岸的Lechaio、Isthmia、Kechries及位於内陆的Examilia及科林斯古城。地理上环绕该城的是沿海狭窄的沃恰(Vocha)平原、科林斯湾、科林斯运河、萨罗尼科斯湾、奥涅亚山(Oneia),和建有中世纪卫城的独石“科林斯卫城”(Acrocorinth)。.

新!!: 底比斯和科林斯 · 查看更多 »

第一中间时期

一中间时期是古埃及历史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之间的大约100年的历史时期。古王国后期,中央集权的减弱使埃及王朝逐渐丧失了对地方政体的管辖,各地方领袖纷纷脱离中央政府,古埃及进入分裂状态。尽管这一时期仍然有诸如第七、第八等王朝存在,但那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王朝,实际上则仅仅可以控制首都孟菲斯附近的一小部分地区,而其他地区则被地方官员实际控制。这一时期的后期,来自中部埃及底比斯的地方官员开始挑战“中央政权”,建立第十一王朝,并成功打败原中央政府,统一埃及,此后古埃及进入国家统一的中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时期》(1st Intermediate Period),古埃及网(Ancient-egypt.org),2007年1月13日更新。.

新!!: 底比斯和第一中间时期 · 查看更多 »

线形文字B

线形文字B是希腊迈锡尼文明时期的一种音节文字。线形文字B出现于青铜时代晚期,早于希腊字母(约公元前15世纪)数个世纪,随着迈锡尼文明的衰落而消逝。写有线形文字B的泥板大部分发现于克诺索斯、科多尼亚、皮洛斯、底比斯、迈锡尼等地。后继的希腊黑暗时代,目前尚未发现线形文字B的实物。 1952年,迈克尔·文特里斯成功释读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主要在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南部地区使用,时间大约为西元前1500年-西元前1200年。 线形文字B似乎与更早的线形文字A有某种联系。.

新!!: 底比斯和线形文字B · 查看更多 »

美狄亞

美狄亞(古希腊语:Μήδεια,拉丁语:Medea)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岛国科尔喀斯的公主,伊阿宋(以及埃勾斯)的妻子,也是神通广大的女巫。 美狄亞的父亲是科尔喀斯国王埃厄忒斯。美狄亚被爱神之箭射中,与率领阿爾戈英雄前来尋找金羊毛的伊阿宋一見鍾情,帮助伊阿宋盗取羊毛并杀害了自己的亲弟弟阿布绪尔托斯。不料對方後來移情別戀,美狄亞由愛生恨,將自己親生的兩名稚子殺害以洩憤,最後釀成了悲劇。.

新!!: 底比斯和美狄亞 · 查看更多 »

由亚

尤亚亦稱由亚(yuya,約公元前1424年-約公元前1374年)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势力强大的大臣。 他与当哈托尔的歌星的贵妇图玉结婚,他们的女儿泰伊成为了大皇后,他们还有一个当大臣的儿子安恩,他们也可能是阿伊的父母,虽然无法确认,但能肯定的是,他们都来自艾赫米姆,尤亚可能是图特摩斯四世的妻子穆特姆维娅的兄弟。他于公元前1374年去世,享年50岁。 以其名听来,尤亚可能不是正统的埃及人,考古学家认为他可能是外地来的、旧约圣经中所记载的約瑟。.

新!!: 底比斯和由亚 · 查看更多 »

特提舍丽

特提舍利(Tetisheri) 是古埃及第十七王朝的法老雅赫摩斯的大王后。.

新!!: 底比斯和特提舍丽 · 查看更多 »

盜墓迷城2

於2001年5月4日首映,由环球影业公司出品,布蘭登·費雪、瑞秋·懷茲、约翰·哈纳、奥狄德·菲尔繼續擔當主角。承接首部電影的劇情,本片也對前作有不少內容的補充。 《盜墓迷城2》啟發了2002年的前傳兼外傳《盜墓迷城外傳:蠍子王傳奇》,故事設定於5000年前,引入由巨石強森飾演的同名角色。本片的續集是2008年的《盜墓迷城3》,但与前两集無太大关系。.

新!!: 底比斯和盜墓迷城2 · 查看更多 »

莱因德数学纸草书

莱因德数学纸草书(又譯作林德數學手卷;Rhind Mathematical Papyrus),也称阿姆士(Ahmose)纸草书,或者大英博物馆10057和10058号纸草书,是古埃及第二中间期时代(约前1650年)由僧侣阿姆士在纸草上抄写的一部数学著作,与莫斯科纸草书齐名,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埃及数学原始文献之一。 这部纸草书总长525厘米,高33厘米,最初应该非法盗掘于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庙附近。1858年为苏格兰收藏家莱因德购得,现藏大英博物馆。另有少量缺失部分1922年在纽约私人收藏中发现,现藏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根据阿姆士在前言中的叙述,内容抄自法老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时期(前1860—前1814年)的另一部更早的著作。纸草书的内容分两部分,前面是一个分数表,后面是84个数学问题和一段无法理解的话(也称为问题85)。问题涉及素数、合数和完全数,算术,几何,调和平均数以及简单筛法等概念,其中还有对π的简单计算,所得值为3.1605。.

新!!: 底比斯和莱因德数学纸草书 · 查看更多 »

聖鬥士星矢角色列表

没有描述。

新!!: 底比斯和聖鬥士星矢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王國

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是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 亞歷山大帝國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裏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新!!: 底比斯和馬其頓王國 · 查看更多 »

麦伦普塔赫石碑

麥倫普塔赫石碑(The Merneptah Stele),别名以色列石碑(the Israel Stele)或法老麥倫普塔赫胜利纪念碑(Victory Stele of Merneptah)。这座石碑是一座大型暗色花岗岩石碑,为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所立。后来法老麥倫普塔赫在公元前1213年到前1203年在位,他在此石碑上刻下碑文。碑文内容纪念了法老麥倫普塔赫的一次重要战役的胜利,此战埃及军队击败了Libu 和 Meshwesh两支利比亚人部落以及他们的海上民族盟友。碑文的最后两行提及了先前发生在迦南的一次战役,法老麥倫普塔赫在碑文中声称在此战中他击败了亚实基伦(迦南地的非利士人城邦)、基色(Gezer,迦南地的城市)、雅罗安(Yanoam)、以色列等民族的军队。 埃及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于1896年在底比斯古城的法老麥倫普塔赫祭庙中发现了这座石碑。 皮特里有评论说,“这座石碑的名声会超过我发现的所有其他东西”。如今它收藏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碑文的一个不完整的抄件在卡纳克被发现。 石碑高度为318厘米或大约10英尺,宽度163厘米。碑文的主体先是叙述文字,最后以一首诗歌结束,这正是当时埃及新王国时代的碑文风格。碑文记载的年代为“(法老麥倫普塔赫在位)五年,夏季第三月,三日”,大约为公元前1209或前1208年。 碑文声名显赫的原因在于这是唯一提到以色列( "Isrir" 或者 "Israel")的古埃及文字记录。同样碑文也是至今为止发现的证明以色列存在的年代最古的证据。因此许多学者将此石碑称为以色列石碑。这个称谓有些误导的性质,因为碑文内容明显不是为以色列而作的,仅仅是在行文中提到一次以色列罢了。 只有一行提到了以色列,该行的译文为:“以色列惨遭蹂躏,几乎灭种”("Israel is wasted, bare of seed")。该行另一种译文为“以色列荒芜,其种无存”("Israel lies waste, its seed no longer exists")。碑文提到迦南地的内容很少。以色列仅仅是和亚实基伦(Ashkelon)、基色(Gezer)和雅罗安(Yanoam)一起在碑文中提到一次罢了。法老麥倫普塔赫是在碑文中插入了这行提到他在迦南地的战役,但碑文主要内容是他对利比亚部落和海上民族的战役的胜利。提到麥倫普塔赫的迦南地战役的碑文内容是,“迦南悲哀地臣服。亚实基伦被征服。基色被攻占。雅罗安不复存在。以色列惨遭蹂躏,几乎灭种。” 现在人们对于碑文的分歧集中在法老麥倫普塔赫的迦南战役是否真实发生。另外人们对碑文是否真实描述迦南战役也产生了疑问,怀疑碑文是否同亚述文献一样从来不承认亚述的战败。持怀疑观点的人们指出,另一篇关于卡叠石战役的碑文明确了麥倫普塔赫的父亲拉美西斯二世对迦南地的统治十分稳固。因此麥倫普塔赫即位后再次征服迦南地的战役就显得奇怪了。除非当地爆发了叛乱,以至于麥倫普塔赫认为有必要为了重建埃及统治而敉平叛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麥倫普塔赫对迦南地的统治不怎么稳固。 i-i-z:Z1s*Z1s:r-i-A-r:Z1-T14-A1*B1:Z2s以上为碑文“以色列”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由于碑文中“以色列”只出现一次,使得专家搜集信息推断此处“以色列”的所指较为困难。碑文明确此“以色列”是指一个民族,而不是国家。因为此处“以色列”象形文字中没有“国家”这个表意符号。碑文中和以色列同列的敌人亚实基伦(Ashkelon)、基色(Gezer)和雅罗安(Yanoam),象形文字符号组合中有“城邦”的表意符号。这个“城邦”符号形如“一根投掷棒加三座山”。而我们所见的“以色列”的象形文字符号组合却使用了另一个表示埃及之外民族的表意符号,形如“一根投掷棒加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在这个男人和女人的下方有三条竖线”。埃及人使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游牧民族,或者说是没有自己固定城市的民族。于是碑文的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在法老麥倫普塔赫第五年,以色列人处在半游牧状态或者居于乡村的状态。除了这个分析之外,学者对当时以色列的其他状况得出结论非常少。 Donald Redford提出的理论认为此“以色列”是一支与贝都因人类似的游牧人,埃及人称之为“Shasu”。Redford注意到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Soleb temple里的记载公元前15世纪的“Shasu”族群的列表中,有一个是“Yhw,在Shasu之地”。Yhw被认为是Yaw或Yahweh的早期形式。而Yahweh正是希伯来语圣经(基督教的圣经旧约)里以色列的上帝。这个以色列人和Shasu存在关系的学说被质疑。因为在麦伦普塔赫石碑碑文中,以色列人并未被描绘为Shasu。碑文中以色列人与迦南城邦亚实基伦人、基色人和雅罗安人,两者在服装和发型上别无二致。碑文中的亚实基伦人等城邦人民正在保卫自己的城市。“以色列”人紧接着在这些迦南地的城邦人民之后被提到。看来人们对此不会形成成熟可靠的结论。在麦伦普塔赫石碑之后,下一个提到以色列的非圣经文献就是300年后的米沙石碑。米沙石碑碑文记载了以色列王暗利和摩押人的战争。麦伦普塔赫石碑时代200年后扫罗成为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王。这200年的历史圣经的记载很粗略。以色列如何转变为一个王国仍然需要研究。无论如何,麦伦普塔赫石碑是以色列历史的重要资料,它是关于“以色列”的第一次官方纪录,尽管信息不多。 Institute of Southern Adventist University 的Michael G. Hasel提出,在公元前13世纪晚期,以色列已经成为迦南地的一支成熟的政治力量。他认为麦伦普塔赫石碑固然没有使得我们明确当时以色列的社会状况,但碑文的确提到以色列意味着他成为埃及人在迦南地必须面对的政治实体。.

新!!: 底比斯和麦伦普塔赫石碑 · 查看更多 »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Greece 法文: Civilisation mycénne,前1600年 – 前1100年)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這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包括荷馬史詩在內,大多數的古希臘文學和神話歷史設定皆為此時期。.

新!!: 底比斯和迈锡尼文明 · 查看更多 »

阿塔蘭塔

阿塔蘭塔(Atalanta,Αταλάντη),希腊神话中一位善于疾走的女猎手,可能是阿尔忒弥斯女神的伙伴。传说她是维奥蒂亚的斯科耶涅欧斯的女儿,或是阿卡迪亚的伊阿索斯和克律墨涅的女儿。关于她的传说众说纷纭,包括如下事件:.

新!!: 底比斯和阿塔蘭塔 · 查看更多 »

阿尔塔薛西斯二世

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又譯亞他薛西斯二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Ἀρταξέρξης;Artaxerxes II;),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公元前404年—约公元前359年在位),大流士二世之子和继承人。公元前404年埃及失守,次年其弟小居鲁士起事,公元前401年,小居鲁士兵败被杀。翌年,斯巴达脱离波斯,此后5年中,斯巴达接连取胜。公元前394年斯巴达海军于尼多斯溃败,使波斯完全控制爱琴海。由底比斯、雅典、阿尔戈斯和科林斯组成的希腊联盟亦继续进攻斯巴达。因雅典获益,故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与斯巴达媾和,公元前386年迫使雅典接受《安塔西达和约》。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两次远征埃及(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83年,公元前374年),均被击败。他在位后期,爆发于前362年的安纳托利亚波斯总督叛乱、雅典、斯巴达和埃及联合叛乱,因同盟相互猜忌,使他最终获胜。.

新!!: 底比斯和阿尔塔薛西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阿布德拉的赫卡塔埃乌斯

阿布德拉的赫卡塔埃乌斯(Ἑκαταῖος,Hecataeus of Abdera),前4世纪希腊历史学家,怀疑论者。 根据第歐根尼·拉爾修《名哲言行录》(IX.69),赫卡塔埃乌斯是皮浪的学生,与、弗利奧斯的提蒙、提奥斯的瑙西芬尼等人都被称为“皮浪派”。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i.46.8)记载赫卡塔埃乌斯于托勒密一世时来到底比斯,并撰写埃及历史,当时有很多希腊人前往埃及。《苏达辞书》记载赫卡塔埃乌斯绰号κριτικὸς γραμματικός(“批判语法学家”),且一直活到亞歷山大大帝死后繼業者时期。 赫卡塔埃乌斯完整的著作现已不存,近人对他的认识主要来自希腊拉丁古典作家记述中所保存的残篇,主要见于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的 Bibliotheca historica(《歷史叢書》)关于埃及部分(卷一)的记载。由于狄奧多羅斯的转述,因此难以确定从中赫卡塔埃乌斯原话。赫卡泰戊斯著有 Αἰγυπτιακά.(Aegyptiaca)一作 Περὶ τῶν Αἰγυπτίων (《论埃及人》),关于埃及风俗、信仰及地理,现存最长的一段残篇见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关于拉美西斯二世葬祭殿部分(i.47-50)。 根据狄奧多羅斯和罗德岛的阿波罗尼奥斯,赫卡塔埃乌斯还有著作 On the Hyperboreans《论极北之人》,可能是斯特拉波和老普林尼关于极北之人描述的来源。 赫卡塔埃乌斯有关哲学著述的标题都未能流传至今。据《苏达辞书》,他有关于赫西俄德与荷马的论述,但今日也已失传。除此以外,《苏达》没有列出其他赫卡塔埃乌斯的论著,也未包括其关于埃及的著作。.

新!!: 底比斯和阿布德拉的赫卡塔埃乌斯 · 查看更多 »

阿玛乌奈特

阿玛乌奈特(“Amunet”,;也拼写为“Amont”或“Amaunet”)是古埃及宗教中的一位原始女神。八元神成员之一,阿蒙神的配偶。其形象为一条蛇,或蛇首女身,头戴下埃及底比斯红色王冠;在荷莫波里斯(Hermopolis)是蛙首女身模样。另外,还有母牛的形象。 她名字的意思是“女隐神”,仅是阿蒙神的女性格式名。可以说,她从来就不是一位独立的神,因为他们总是作为一对被提及。 至少在十二王朝(公元前1991至公元前1803年),她作为阿蒙神配偶的地位就已被木特(Mut)替代,但在底比斯崇拜阿蒙神的地区仍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那里,她被看作是法老的保护神。 在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卡纳克,祭司们对阿玛乌奈特有专门的祭祀。女神也在王室典礼如“赫卜-塞德节”(Heb-Sed festival)中发挥着作用。阿玛乌奈特被描述为一位头戴红冠并肓扛莎草杆的妇女。 在卡纳克后期文献中,她与女神涅伊特(Neith)混同,虽然在后来的托勒密王国时期(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0年)她又以不同的神被重新提起。.

新!!: 底比斯和阿玛乌奈特 · 查看更多 »

阿爾克墨涅

阿爾克墨涅(Alcmene,希臘文:Αλκμήνη)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是珀耳修斯的孫女、梯林斯和迈锡尼国王厄勒克特律翁之女、底比斯國王安菲特律翁之妻、大力神海克力斯之母。宙斯曾化身為安菲特律翁的形象,與阿爾克墨涅结合,后来生下海克力斯。古希腊的诗人赫西俄德描述阿爾克墨涅为最美丽的女人,智慧比所有的凡人都高,她的脸和黑色的眼睛像阿佛洛狄忒一样美丽,而且她会荣耀自己的丈夫。.

新!!: 底比斯和阿爾克墨涅 · 查看更多 »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或阿曼尼赫特一世(Amenemhat I)(约公元前1991年—约公元前1962年在位)埃及法老。他是第十二王朝的建立者。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不是王室成员出身,因而十分注意巩固自己的权力。在他统治时代限制了无法无天的贵族和各省统治者的权力,并把首都从底比斯迁至法尤姆。通过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埃及的混乱局面得到改善。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里让儿子辛努塞尔特一世成为共同在位者。他最后死于谋杀。.

新!!: 底比斯和阿蒙涅姆赫特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里斯多丰

阿里斯多丰(),具有一定影响的雅典政治家,因提出与法律相悖的法令而75次被起诉。在与底比斯关系上,他反对卡利斯特拉图斯。他因提莫塞乌斯(Timotheus)参加同盟战争(公元前357年至公元前355年)而将其击败,并反对雅典。因公元前346年签订的“《腓罗克拉泰斯和约》”(Philocrates)而放弃安菲波利斯。.

新!!: 底比斯和阿里斯多丰 · 查看更多 »

阿波庇一世

阿波比一世(Apepi I),古埃及第十五王朝最重要的国王(约公元前1585年—约公元前1542年在位)。为西克索斯人后裔。他33年的统治记录在《兰德数学纸莎草书》上。初曾控制埃及大部,并拥有中埃及和下埃及地区的众多臣属。后在底比斯历代国王不断打击下被赶回其都城阿瓦里斯附近。杰巴赖恩出土的石片上刻有其名,名字周围有许多太阳瑞的日盘,证明他曾统治上埃及。此外,还发现大量记载他事迹的纸莎草文献。表明底比斯人曾是喜克索斯人的封臣。双方一度和平共处,底比斯人于喜克索斯人管辖的尼罗河三角洲放牧牛群。他与塞格嫩拉发生矛盾,并引发冲突。塞格嫰拉死后,其继任者卡莫斯继续与阿波比一世进行战争,并将阿波比一世势力赶回下埃及,阿波比一世企图联合其南方盟友库施王公于后方攻击底比斯,但因信使被截获而被卡莫斯挫败。阿波比一世于此事不久去世。.

新!!: 底比斯和阿波庇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曼尼爾迪斯一世

阿曼尼尔迪斯一世(Amenirdis I)或阿蒙尼尔迪斯一世(登基名:Khaneferumut)是古埃及阿蒙神的妻子Aidan Dodson & Dyan Hilton, The Complete Royal Families of Ancient Egypt, Thames & Hudson (2004) ISBN 0-500-05128-3, p.238。 她是库施(Kushite)王国公主,法老卡施塔(Kashta)与王后培巴特吉玛(Pebatjma)的女儿,很可能也是沙巴卡(Shabaka)法老和皮耶(Piye)法老的姐姐。卡施塔安排阿曼尼尔迪斯一世(Amenirdis I)成为底比斯侍奉阿蒙神的妻子谢佩努彼特一世(Shepenupet I)的继位人。这显示,卡施塔在他的继任者皮耶继位前,实际已经控制了上埃及。 她作为高级女祭司的统治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14年到700年间,在沙巴卡(Shabaka)和沙巴塔卡(Shabataka)统治期间,收养了皮耶的女儿谢佩努彼特二世(Shepenupet II)作为她的继任者。死后,被安葬在哈布城(Medinet-Habu)陵墓。 在卡纳克神庙的奥西里斯-赫克安杰提(永恒的统治者)神殿中有她的画像,在瓦迪加索斯(Wadi Gasus)伴随着谢佩努彼特一世。在两份祭品表、五座塑像,一块石碑和包括圣甲虫在内的几个小物件中都提到她。 圣书体名 出生名:i-mn:n-D4-X8-s 名字:t-G14-N28-F35-F35-F35.

新!!: 底比斯和阿曼尼爾迪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赫里霍尔

赫里霍尔(Herihor) 古埃及军官,篡位的阿蒙高级僧侣。于第二十王朝末年国家分裂时建立僧侣—国王王朝,统治上埃及地区。出身不详。为拉美西斯十一世(公元前1075年结束的第二十王朝末任法老)时期从军队里被提拔的军官。于底比斯柯恩斯神庙中,详细记载了他夺取王位的过程。神庙大殿的浮雕表明他具有阿蒙高级僧侣、将军和首领等称号,最后自立为法老。其死后约2年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

新!!: 底比斯和赫里霍尔 · 查看更多 »

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的雕像,獲譽為最能體現他原本形象的作品之一,萊希帕斯創作於約公元前四世紀,原作為青銅像,羅馬大理石複製品稱為休息的赫拉克勒斯,現收藏於意大利那不勒斯國立美術館 赫拉克勒斯(Ηρακλής,Hēraklēs,引申自Hēra「赫拉」和kleos「榮耀」,即赫拉克勒斯被稱為赫拉的榮耀,轉寫:Heracles,音譯赫剌克勒斯、海格--力斯、海克--力士),是希腊神话最伟大的半神英雄,男性的傑出典範,偉大的赫拉克勒斯后裔祖先。赫拉克勒斯相當于罗马神话里的赫丘利(海克力斯),後來的羅馬皇帝,比如康茂德和馬克西米安都常常以其自居。羅馬人基本採用希臘人對赫拉克勒斯生活和事蹟刻畫的版本,並零星的補充一些羅馬風格的細節,有些甚至將其和統一地中海的英雄聯繫起來。在羅馬也曾大行對赫丘利的崇拜之風。 赫拉克勒斯是宙斯诱姦珀耳修斯的孙女、底比斯国王安菲特律翁之妻阿尔克墨涅后,与安菲特律翁的儿子伊菲克勒斯一同诞生的双胞胎兄弟。因此他既是珀耳修斯的曾外孫又是他的同父異母兄弟。半人半神的他自幼在名师的传授下,学会了各种武艺和技能,能勇善战,成为众人皆知的大力士。 赫拉克勒斯不僅具有非凡的實力、勇氣、智慧、技能和技巧,在他的性格屬性中還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特徵。雖然他未必有奧德修斯或內斯特那麼聰明,赫拉克勒斯卻非常善於使用自己的智慧彌補其能力上的不足:比如將安泰俄斯舉起以戰勝他,或是用一個小小的詭計讓阿特拉斯將天空重新放回自己的肩膀。他和赫耳墨斯同為古希臘的體育館和角力學校的庇護人和保護者。他的象徵物為肩上的獅皮和手上的橄榄木棒。同時他又具有愛好嬉戲的性格,常常用遊戲來使自己從常年的勞役中放鬆,還喜歡和孩子們打賭開玩笑。由於他征服了很多古老而危險的原始力量,赫拉克勒斯被稱為「讓人類取得世界安全」的恩人。赫拉克勒斯是個熱情而性情化的人物,他可以為了朋友出生入死(比如為了報答艾德梅塔斯王子的盛情款待而和塔納托斯角鬥,或是幫助被驅逐的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重返王位),他同時又是那些背叛他的敵人(如奧革阿斯,涅琉斯和拉俄墨冬)的噩夢。.

新!!: 底比斯和赫拉克勒斯 · 查看更多 »

肘 (單位)

肘(cubit)也稱為腕尺,是古老的長度單位,是以手臂由手肘到中指頂端的距離為準。在中世纪及近代世界許多地區都有定義「肘」這個單位,而長度不完全一樣。長度約在45到55公分之間。 其他以手臂長度為基準的單位包括厄爾、印度的、高棉的hat和泰國的sok。.

新!!: 底比斯和肘 (單位) · 查看更多 »

金星上的山脉列表

这是金星上的山脉列表,金星上的山和山脉,除馬克士威山外,多以女始祖或创造女神命名。 金星的四个主要山脉分别被命名为馬克士威山脈、弗雷亚山脉、阿克娜山脉和达努山脉。它们都是在伊师塔高地被发现的。 地球上的山脉是由地壳折叠和挤压弯曲形成,金星上的山脉,也与地球上的类似,其特点是多平行褶皱和断层。 金星上山脉的存在提供了该星球地表是运动的证据。.

新!!: 底比斯和金星上的山脉列表 · 查看更多 »

金星表面特徵列表

本表列出已命名的金星表面地质特征。金星是距太阳第二近的行星,被划分为一颗类地行星,由于与地球有相似的大小、重力和构成(金星是大小和距离最接近地球的行星),有时也称之为地球的“姊妹星球”。金星表面覆盖着厚密的云层,并存在曾经有过剧烈火山活动的明确证据,拥有类似于在地球上所发现的盾状和复式火山。 注:以下中文名称主要引用《世界神话辞典》1989年辽宁人民出版社;《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1993年世界文化出版公司。.

新!!: 底比斯和金星表面特徵列表 · 查看更多 »

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

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Ahmose Nefertari),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王后。.

新!!: 底比斯和雅赫摩斯-纳菲尔泰丽 · 查看更多 »

LGBT历史年表

以下内容为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LGBT) 的历史年表。.

新!!: 底比斯和LGBT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提尼斯

提尼斯(埃及語:Tjenu)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首都。虽然至今仍它的遗址,但它的存在得到了许多古代作家文献的证明,包括古典历史学家曼涅托。他援引道提尼斯是提尼斯联盟的中心,而这个联盟的统帅是美尼斯(或那尔迈),他统一了埃及并成为了第一个法老。在第三王朝时期,王国的首都移往孟菲斯,这让提尼斯的地位急剧下降。在第一中间期,提尼斯位于相互敌对的赫拉克利奥坡里和底比斯王朝的边境线上。由于提尼斯离可能具有军事意义的绿洲很近,这让它在古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都保持了重要地位。尽管如此,这也只是暂缓了提尼斯的衰落。到了罗马时期,提尼斯最终失去了它作为地方行政中心的地位。 由于有着丰富的古代遗产,提尼斯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并有着地区神祇的墓地和木乃伊。在古埃及宗教宇宙论中(例如死者之书),提尼斯在天国中有着神秘的位置。Massey 1907: 637 尽管提尼斯的确切位置现在仍然不得而知,但是埃及学主流一致认为它在古城阿拜多斯和现代的城市吉爾賈附近。Gardiner 1964: 430 n.1Ryholt 1997: 163 n. 594Strudwick 2005: 509.

新!!: 底比斯和提尼斯 · 查看更多 »

梅莉塔提

梅利塔頓(又稱邁利特阿頓/梅莉塔提阿頓(Meritaten),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王后。她是法老埃赫那頓的长女,也是埃赫那頓繼任者斯门卡瑞的正室。而斯门卡瑞可能是埃赫那頓的兄弟或兒子。 梅利塔頓可能出生于底比斯。考古学家一度发现可能是她的半身像(现藏巴黎卢浮宫),斯门卡瑞去世后,她也失去了记载(或死亡)。考古学家认为她是传说中的一位女法老妮斐妮斐鲁阿頓(Neferneferuaten)。.

新!!: 底比斯和梅莉塔提 · 查看更多 »

欧洲历史

欧洲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万5千年(甚至是一百萬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遗迹。 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定居点、农耕技术和驯养家畜。从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暂时倒退消失的时期称为青铜时代,铜是当时制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属材料。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称为欧洲的史前时期。 欧洲古典时期从前700年古希腊文字再次出现开始。罗马共和国于前509年建立。罗马人将疆域拓展至整个意大利,随后是整个地中海周边和西欧。罗马帝国的领土于公元117年到达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几个世代后,基督教就成为帝国的国教。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随即蛮族部落开始入侵西罗马帝国。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与向西越过罗马国境线进入前罗马帝国领土的部落之一,并于5世纪初,三度围攻罗马。418年,在原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黜,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 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仍由东罗马帝国控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6世纪晚期开始被日耳曼人侵蚀。7世纪开始,中东和北非地区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并伊斯兰化。在西欧,很多新国家仍保留了罗马的习俗,使用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并普遍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曼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欧洲受到斯堪的纳维亚的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的入侵。到10世纪中期,穆斯林和马扎尔人对西欧的威胁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胁不列颠群岛最久的。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加剧,随后十字軍東征开始削弱拜占庭帝国,教皇的权力此时也在西班牙、法国南部、立陶宛与其他的异教地区稳固下来。复杂的封建等级制度发展起来,新国家的大多数贵族由于通婚互相是近亲。封建社会在蒙古入侵后开始解体。中世纪后期欧洲爆发了大饥荒和黑死病。 15世纪,欧洲从中世纪苏醒过来。1492年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和哥伦布发现美洲,同时终结了十字军东征,知识获得尊重,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使英国教会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这个协议。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机器时代,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而欧洲大陆也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直到拿破仑發動霧月政變。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1870年普法戰爭后,意大利和德国完成统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同盟国战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崩溃。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与轴心国战败。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战胜国集团在欧洲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冷战。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后,欧洲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至2016年为止,欧盟包括28个欧洲国家,超过5亿人口。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著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新!!: 底比斯和欧洲历史 · 查看更多 »

波希战争

波希战争是在公元前499年至前449年之间,波斯与古希腊城邦之间的一系列冲突。 公元前547年,波斯的居鲁士大帝征服了爱奥尼亚,但此后爱奥尼亚的希腊语城邦一直在寻求独立。波斯人为了便于统治,遂给这些城邦委任了僭主。到了前499年,米利都的僭主阿里斯塔格拉斯在波斯的支持下出海远征纳克索斯岛失败而被解任。阿斯司塔格拉斯人趁机鼓动整个小亚细亚的希腊语地区起来反抗波斯的统治,由此拉开了伊奥尼亚起义的序幕。随着叛乱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亚细亚小国被卷入到这场纷争中。雅典和埃雷特里亞则为阿里司塔哥拉斯人提供军事援助,于前498年协助后者占领并焚毁了波斯的地方首府萨第斯。前497年至前495年之间战况一时陷于胶着,但波斯人随后重组军队进击叛乱的震中米利都,在中彻底击溃了叛军,于前493年将叛乱镇压了下去。 为了确保波斯帝国日后不受叛乱的威胁,同时加大对内陆希腊人的影响,大流士一世决定先发制人征服希腊。他誓言要向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报萨第斯被焚的一箭之仇。第一次入侵始于前492年,波斯将军马铎尼斯指挥下军队攻下了色雷斯和马其顿,却因征途中的小差错而功败垂成。波斯人又于前490年派去了第二支军队,在和的指挥下横渡爱琴海,占领了基克拉泽斯,圍困--了埃雷特里亞并最终将其毁掉。他们随后挥师雅典,却在马拉松战役被雅典军队打败。波斯人的第一次入侵就此止步,大流士也在前486年死去。 前480年,大流士之子薛西斯一世亲率一支古代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军开始了对希腊的第二次入侵。波斯军队在温泉关战役击败由斯巴达和雅典领导的希腊联军后,曾一度占领了希腊的大部分土地,然而他们的海军却在接下来的萨拉米斯海战中被希腊联合海军击溃。随后希腊人转守为攻,在普拉提亚战役中再次得胜,从而结束了波斯的侵略。 希腊联军乘胜追击,在中扫除波斯海军残部,并在前479年和前478年分别击溃屯于和拜占庭的波斯守军。在围困拜占庭期间希腊联军的将军的所作所为让许多希腊城邦疏远了斯巴达,他们转而接受雅典的领导,形成了提洛同盟并在随后的战斗里将波斯军队彻底驱逐出欧洲。在前466年的欧里梅敦战役中同盟军终于解放了爱奥尼亚全境。提洛同盟在前460年至454年间插手埃及叛乱时遭受灭顶之灾,被迫停止进军。在前451年他们还派出过一支海军到塞浦路斯却无功而返。此后希波战争的战火逐渐冷却。一些史料表明双方的敌对状态最终在雅典和波斯签署卡里阿斯和约后结束。.

新!!: 底比斯和波希战争 · 查看更多 »

泰伊王后

泰伊(Tiy,約公元前1398年—约前1338年11月21日之后)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大王后,古埃及最出名的“平民王后”。艾赫米姆人。 其父为势力强大的大臣,尤亚,母为当时当哈托尔的歌手的贵妇,图玉,法老伊特努特-阿伊与大臣安恩的姐妹,她参与朝政。为阿蒙霍特普四世之母。泰伊在11岁(约公元前1387年)或12岁(约公元前1386年)时嫁给了阿蒙霍特普三世,并成为王后,阿蒙霍特普四世即位后成为其主要顾问。她最后一次出现是与孙女梅珂塔吞出现于定日为埃赫那吞统治12年(公元前1338年)11月21日的一封信上,据推测她们应该在同年相继去世。 她的木乃伊在1898年被发现,2010年确认她是阿蒙霍特普二世墓(KV35)里发现的“年长女士”。考古学家也曾经发现许多泰伊的雕像(分别在开罗博物馆、巴黎卢浮宫、柏林新博物馆)。.

新!!: 底比斯和泰伊王后 · 查看更多 »

涅墨亚狮子

涅墨亚狮子(希腊语:Λεον Νεμειο)希腊神话中的巨狮。它的皮坚逾金铁,刀枪不能入。“涅墨亚”三字源于它常年盘踞的涅墨亚地方。该地一马平川,位于阿卡迪亚山脉东面。.

新!!: 底比斯和涅墨亚狮子 · 查看更多 »

涅斐勒

涅斐勒是希腊神话中一朵貌似赫拉的云。在一次宴会上拉比斯(Lapith)的国王伊克西翁调戏神--赫拉。宙斯使赫拉隐身,塑造了涅斐勒来取代赫拉。 伊克西翁醉酒后与这个幻象交配产生了半人半马的半人马。后来这只祖半人马与佩利翁山上的母马交配成为所有半人马的祖先。 此后涅斐勒在奥林匹克的殿堂中游荡。赫拉下令维奥蒂亚的国王阿塔玛斯娶她为妇,两人生下佛里克索斯和赫勒两个孩子。阿塔玛斯却另有新欢,他与底比斯的奠基人卡德摩斯的女儿伊诺住到了一起。两人有两个儿子。 涅斐勒向赫拉告状,赫拉在这种情况下总是发誓要报仇。涅斐勒向维奥蒂亚的男人说了赫拉的决定,并说阿塔玛斯将死,但男人们對他们国王的懼怕勝過對赫拉的懼怕,而女人们则支持伊诺。伊诺设计想要杀佛里克索斯,幸好赫拉克勒斯营救佛里克索斯才没有死。 (另一种说法是在涅斐勒的请求下赫耳墨斯给了她一头会说话的金羊毛的绵羊。这只绵羊会飞,它背着赫勒和佛里克索斯逃离维奥蒂亚。) 还有一个典故是涅斐勒与赫拉克勒斯互相做对的故事。有一次赫拉克勒斯受一个半人马的款待。半人马有一种特别的酒,但这个酒是属于所有半人马的,因此这个半人马没有给赫拉克勒斯喝这个酒。最后赫拉克勒斯还是偷喝了这酒,这使得半人马非常生气,许多半人马就来找赫拉克勒斯算账。结果赫拉克勒斯就打死了两个半人马。涅斐勒是半人马的祖宗,因此她就让天下雨浸湿赫拉克勒斯的弓,使赫拉克勒斯无法射箭,但赫拉克勒斯还是打死了好几个半人马。 431号小行星是以涅斐勒命名的。 N Category:希腊神话.

新!!: 底比斯和涅斐勒 · 查看更多 »

温泉关战役

溫泉關戰役是波希戰爭中的一次著名戰役,希臘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一世率領三百名斯巴達精銳戰士與部分其他希臘城邦聯軍於溫泉關抵抗波斯帝國,成功拖延波斯軍隊進攻,爭取到雅典及其他城邦準備戰役的寶貴時間,為之後希臘的勝利立下大功。但因寡不敵眾,三百名斯巴達戰士及殿後的志願軍全部陣亡,無人被俘或投降,列奧尼達被梟首。.

新!!: 底比斯和温泉关战役 · 查看更多 »

朝聖

朝聖是宗教或靈性生活尋覓靈性意義的過程,通常是到一處聖地或者是對某人信仰有重要意義的地方。各大宗教都有朝聖的活動。從世俗的角度而言,朝聖是一種族群的認同,而非基於信仰。流行文化也正把朝聖重新定義,例如去探訪某小說、電視劇、電影或ACG等作品取材、拍攝的地點也被稱為朝聖、聖地巡禮。旅遊業興起之前,朝聖是人們離開家鄉出外遊歷的主要方式之一。.

新!!: 底比斯和朝聖 · 查看更多 »

木星環

木星環,是指圍繞在木星周圍的行星環系統。它是太陽系第三個被發現的行星環系統,第一個和第二個分別是土星環及天王星環。木星環首次被觀測到是在1979年,由航海家一號發現及在1990年代受到伽利略號進行詳細調查。木星環在25年來亦可以由哈勃太空望遠鏡及地球觀察。在地上需要現存最大的望遠鏡才能夠進行木星環的觀察。 隱約的木星環系統主要由塵埃組成。木星環分成四個部分:厚厚的粒子環面內晕層稱為“光環”;一個相對光亮的而且特別薄的“主環”;以及兩個外部既厚又隱約的“薄紗環”(或称“蛛网环”),其名稱由形成她們的物質的衛星而來:木衛五(阿馬爾塞)和木衛十四(底比斯)。 木星環的主環及光環由衛星木衛十六(墨提斯)、木衛十五(阿德剌斯忒亞)及其他不能觀測的主體因為高速撞擊而噴出的塵埃組成。在2007年二月至三月由新視野號取得的高解像度圖像顯示主環有豐富的精細結構。 在可見光及近紅外線光線下,除了光環呈現灰色或藍色外,木星環會呈現紅色。在環內的塵埃大小不定,但是所有環除了光環以外的塵埃橫切面面積最大為半徑約15微米的非球體粒子。光環主要由亞微米級塵埃組成。環狀系統的主要質量(包括不可見的主體)約為1016 公斤,和木衛十五質量相當。環狀系統的年齡不詳,但是可能在木星形成時已經存在。.

新!!: 底比斯和木星環 · 查看更多 »

挪亞眾子

挪亞眾子在古希伯來人及多個中東及北非民族的世界觀中,被認是世界各民族祖先。以下為據聖經記載所作的挪亞後裔列表。.

新!!: 底比斯和挪亞眾子 · 查看更多 »

斯巴达

斯巴达(希腊语:Σπάρτη),又称拉刻代蒙,拉栖代梦(Λακεδαίμων, Lakedaímōn)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埃夫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冲,三面环山,扼守着塔伊耶托斯山脉,塔伊耶托斯山脉上的隘口是进入拉科尼亚和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必经之路,斯巴达城并不靠海,离她的海港吉雄有27英里的距离。 斯巴达以其名。斯巴达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鲜明对比。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斯巴达拥有众多国有奴隶,称为黑劳士,因此「斯巴達式」也成為艱苦地進行的代名詞。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馬其頓崛起後,斯巴達失去了在希臘的影響力。.

新!!: 底比斯和斯巴达 · 查看更多 »

新王國時期

新王國時期是古埃及的一個時期,起於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涵蓋了第十八王朝、第十九王朝及第二十王朝。 在新王國時期的埃及對外擴張勢力,但人民的精力却為戰事所消耗,文化的進步也因此遲滯了。此時埃及的國都已由孟斐斯移至尼羅河上流的底比斯。最著名的對外擴張的國王是圖特摩斯三世。他組編了一支强而有力的軍隊,自己做了大將,把埃及的版圖向東邊擴張到亞洲的幼發拉底河,向南邊擴張到紅海的南口。.

新!!: 底比斯和新王國時期 · 查看更多 »

方尖碑

方尖碑(Obelisk),古代埃及和西亚常见的一种纪念碑,形状狭长,碑体四方,顶部呈金字塔状。 可作為一種計時工具,即日晷。.

新!!: 底比斯和方尖碑 · 查看更多 »

斜線陣

斜線陣,又名梯形陣,軍隊陣式的一種,亦是一種戰術思想。顧名思義,斜線陣式是以軍隊斜線式佇列的陣形作戰,或以左至右傾前(右斜陣式),或以右至左傾前(左斜陣式)。 它最早的運用,是在古希臘底比斯的名將伊巴密濃達的留克特拉戰役。當時針對希臘重步兵方陣一線平推平均分佈兵力的特點,其無法在不將列數減少的情況下排出與斯巴達軍相同長度的陣形,伊巴密濃達放棄嘗試排出與斯巴達相同長度陣形,集中兵力於一翼,改為將左翼的列數增多,由傳統的八至十二列改為五十列,力求獲得突破。但是有強就有弱,如果自己加強的一側獲得勝利,而削弱的一側被對方突破,仍然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受到削弱的一翼,就把它向後回縮並延遲戰鬥,儘量拖延它與敵人接觸的時間,其加強了的左翼則以雙倍速度衝向斯巴達軍,希望加強的一翼能夠求得決定性的突破。就在這一戰,他用這戰陣擊敗了斯巴達精銳部隊。 後來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發現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開始,歐洲軍隊為了充分發揚火力,採取橫形陣,威力固然大大提高,但是也存在分散使用兵力的弊病。為了發揚火力,橫隊隊形是必須的,於是「重新發明」了伊巴密濃達的斜線陣形,將它運用於現代,並在索爾戰役及羅斯巴赫會戰中取得輝煌成果,令得此陣式名揚天下,各國更紛紛模仿。 斜線陣現今是陸軍的基本陣式之一,尤其用於裝甲部隊,坦克。此陣式亦受戰機及防暴警察所採用。.

新!!: 底比斯和斜線陣 · 查看更多 »

文明III

,是由費拉西司(Firaxis)遊戲所出品的一款回合制的策略性電腦遊戲,它是席德·梅爾《文明II》的續作。它也被一些玩家簡稱為《文三》,是原來電腦遊戲《文明》的第三代作品。這遊戲同時在技巧及策略方面提供了頗高進展的可玩性。不同於這個遊戲的前版,《文明三代》並非由席德·梅爾設計,而是由傑夫·布里格司和梭仁·強森,也就是分別由費拉西斯的另一個遊樂設計家及遊戲程式設計師所完成。.

新!!: 底比斯和文明III · 查看更多 »

文明IV

《文明IV》(全称“席德·梅尔之文明IV”,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是一个回合制策略电脑游戏,它是游戏设计师席德·梅尔的文明系列作品。由主设计师索伦·约翰逊在梅尔的指导下,由梅尔的工作室Firaxis Games开发。文明IV于2005年10月25日和11月4日之间,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发行。麦金塔版于2006年初发行。游戏的第一个资料片——《战神》(Warlord)和第二个资料片——《超越刀锋》(Beyond the Sword)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7月在美国和欧洲上市。采用相同引擎而玩法差异很大的“独立资料片”《殖民统治》(Colonization)于2008年9月上市。到2007年初,文明IV已经售出了超过150万套。 与其他文明系列的游戏相似,文明IV游戏是由玩家从一个小城市开始来建立一个帝国的过程。一个标准的游戏过程通常是玩家选定一个文明(每个文明对应一个帝国)后,游戏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玩家拥有一个“定居者”(settler),可用于建立一个城市;然后玩家通过内政、外交和战争来为自己的文明(即帝国)获取资源和土地,与多个由电脑(单人游戏中)或其他玩家(多人游戏中)控制的文明竞争,以争取最终的胜利。 《文明IV》目前有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波兰语等多个语言版本。而其他一些语言也有非官方翻译版,如俄语、芬兰语、捷克语和匈牙利语 。.

新!!: 底比斯和文明IV · 查看更多 »

早期热兵器

早期热兵器指的是在十六世纪中期前的战争中,依靠热量或火焰来杀伤敌方士兵、破坏要塞和居民区的武器设备。 早期的战争,尤其是攻城战和海战中,频繁出现投掷可燃物体的情景,一些物体在烧热后可让敌军因热量或火焰而受到伤害;另一些种类则能靠化学反应造成灼伤或破坏。这些兵器有的可单人使用,有的必须借助机械的力量。 其中最简单也最常见的要数开水与灼热的沙子,可用来向敌人倾倒,其他作用相似的物质还有烧热的沥青、石油、树脂、动物油脂以及类似的混合物。燃烧产生的烟也可用来驱走敌军,或引起对方的混乱。石灰和硫磺等的烟尘具有毒性,还可让人失明。 火攻兵器可用来烧焦敌人的建筑和土地,也可用于杀伤战斗人员,有时候能达到相当大的使用规模。城镇村庄的大片土地常因为所谓的焦土战略而被毁掉。可燃的液体混合物,如以石油为主要成分的希腊火,可用攻城机械来投掷,也能靠虹吸管喷射。有时浸过石油或硫磺水的东西也会在点燃后用于投掷敌人,还可以绑在长矛、箭杆上靠人力或机械力投出。一些攻城战术,如地道之类,经常都要靠可燃物和火焰来使城墙或建筑物倒塌。 火药发明之后,火攻武器开始变得复杂,最终出现了火炮和其他的火器。但一些早期热兵器仍继续发展,若干现代兵器,如凝固汽油弹、火焰喷射器、还有其他一些爆炸物都与早期的热兵器有着不浅的渊源。纵火之类的战术在现代的战略轰炸中仍有体现。.

新!!: 底比斯和早期热兵器 · 查看更多 »

摩西

摩西(מֹשֶׁה),天主教依拉丁文汉译為梅瑟,唐朝景教譯為牟世法王,伊斯蘭教稱為穆撒,,是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徒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裡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便是由其所著。 按照出埃及记的记载,摩西受天主雅威(Yehoweh,或作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离開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11天的路程因為以色列民的頑梗、悖逆不相信上帝會幫助他們,故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才進入應許之地。但摩西因在加底斯巴尼亞以色列民因沒水喝向摩西爭鬧,摩西因情急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說了急燥的話,因此上帝不讓摩西跟著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支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当代学术界共识视摩西为一个传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William G. Dever 'What Remains of the House That Albright Built?,' in George Ernest Wright, Frank Moore Cross, Edward Fay Campbell, Floyd Vivian Filson (eds.)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Scholars Press, Vol.

新!!: 底比斯和摩西 · 查看更多 »

拉 (埃及神祇)

拉,或譯瑞(Ra,也拼作Rah、Ré)是古埃及太阳神。从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至公元前2345年)开始,成为古埃及神話中最重要的神,被看作是白天的太阳。一千多年以来,拉一直是埃及的最高神,直到阿肯那顿(Akhenaten,即阿蒙霍特普四世)的一神教宗教改革,阿顿(即朝日之太阳神,他的形象是一枚日轮)以外的崇拜都受到禁止。后来,对他的崇拜与(Hydersall)结合在一起。 拉的主要崇拜中心在赫利奥波利斯(在埃及称为卢努“Iunu”-“柱石之地”),在那里他被当作地方太阳神“阿图姆”。通过他或与他结合成“阿图姆-拉”(Atum-Ra),成为九元神之首和鼻祖,其它八位是舒(Shu)和忒弗努特(Tefnut)、盖勃(Geb)和努特(Nut)、奥西里斯(Osiris)、塞特(Set)、伊西斯(Isis)和涅弗提斯(Nephthys)。 在后来的埃及王朝时期,拉与荷鲁斯神合并,成为“拉·哈拉胡提”(Ra-Horakhty,意指「拉是二个地平线上的荷鲁斯」)。据信他统治着天空、大地和冥界,与鹰或隼有关。新王国时期阿蒙神地位明显提升,拉又与阿蒙神融合为“阿蒙·拉”(Amun-Ra)。在阿玛尔纳时代,阿肯那顿抑制对拉的崇拜,大力推崇另一位太阳神“阿顿”(Aten)-神化的日轮,但在阿肯那顿死后,对拉的崇拜又得以恢复。 尼维斯(Mnevis)公牛是拉神的一个化身,在赫利奥波利斯有它的崇拜中心,并在城北有一个祭祀用公牛的墓地。 据说所有的生命都是由拉神创造的,他通过念出它们每个的真名而唤出了它们。此外,人类产生于拉神的眼泪和汗水。因此,埃及人自称为“拉神之牛”。在天牛的神话中,曾讲述了人类想暗算拉神,而他派出了作为他眼睛的塞赫麦特女神去惩罚人类。当她变得过于嗜血时,他利用掺了石榴汁的啤酒灌醉了她。.

新!!: 底比斯和拉 (埃及神祇)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姆

拉美西姆祭廟(又稱拉美西姆神廟)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大帝", 又稱拉姆西斯、拉米西斯).

新!!: 底比斯和拉美西姆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斯一世

拉美西斯一世又名門帕提拉,原名普拉美斯,生于埃及東北三角洲的阿發里斯城。( Ramesses I,或Ramsses I,?-公元前1294年6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创建者(約公元前1295年—約公元前1294在位)。他不是王族,而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霍朗赫布的庭臣。他一直跟随国王霍朗赫布参加战斗,得到霍朗赫布的信赖,他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也是尼罗河口的管理人,得到了埃及首席大祭司和阿蒙高僧的头衔,最后在大约公元前1295年霍朗赫布去世时,任命了普拉美斯登上王位,成为了拉美西斯,他在位时改组军队,招募外族雇佣兵,续建底比斯的卡納克神庙。拉美西斯一世加冕后僅僅一年零四個月就去世了,被葬于帝王谷,赫列姆赫布墓的附近。拉美西斯一世在位的時間雖然較短,卻標誌著統治埃及的法老由穩定埃及發展的霍朗赫布轉移至如塞提一世及拉美西斯二世等強權的法老——這兩位法老將埃及的國勢推至頂峰。 拉美西斯一世的木乃伊在19世紀60年代被文物走私販子用7埃鎊(一美元兌換大約6埃鎊)的價格賣到國外。幾經波折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加拉瀑布博物館。1999年,美國的卡洛斯博物館花費200万美元買到這具珍貴的木乃伊。埃及政府隨后要求美國方面立即歸還。經兩國政府密切磋商,美國在2003年決定無償將木乃伊歸還給埃及。.

新!!: 底比斯和拉美西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斯九世

拉美西斯九世(Ramesses IX)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八任法老。(约公元前1129年—约公元前1111年在位),他在位时期,埃及出现危机。高级祭司阿孟霍特普在底比斯总揽宗教和政治权。拉美西斯九世仅为虚名,公元前1118年—公元前1113年期间,利比亚的两个部落不断进攻底比斯和附近地区,使这一地区工作完全停顿。由于财政困难,政府常数月不发墓地工人粮食,致使工人盗墓,穀价暴涨。.

新!!: 底比斯和拉美西斯九世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 或 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 II,)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279年5月31日-约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在位),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拉美西斯二世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埃及對巴勒斯坦的統治。他在敘利亞與同時代的另一強大帝國赫梯發生利益衝突。雙方在前1274年發生一次著名的戰役(卡疊石戰役)。约前1258年,赫梯王国的國王病逝,新任國王哈杜西勒三世繼位,两国缔结和约,成为军事同盟。埃及赫梯和約可說是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國際協定,其埃及文本與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來,並為近代考古學者所發現。可能是出於對赫梯軍事力量的擔心,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東北尼羅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為首都,並將其命名為培爾—拉美西斯(意為拉美西斯的家)。 拉美西斯二世也許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根據的記載,他10歲就擔任軍隊首領,年少便輔佐父親,公元前1279年(此日期仍有爭議)就已登基,在位67年。他對龐大土木工程的熱情使埃及各地都留下了他的痕跡: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新建許多廟宇;為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增添新結構;興建了以宏偉著稱的阿布辛拜勒神廟。許多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築也被刻上了他的名字。拉美西斯二世擁有一個同樣龐大的家庭。 拉美西斯二世無疑是古埃及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法老之一。然而他統治的時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國家巨大的開銷加快了國力的下降。拉美西斯二世死後,埃及就開始走下坡。 當他以91歲高齡過世時,已成了埃及的代表人物。.

新!!: 底比斯和拉美西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斯五世

拉美西斯五世(Ramesses V)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四任法老。(约公元前1149年—约公元前1145年在位),作为拉美西斯四世继承人,他在位期间阿蒙神祭司的势力日益增长。他们控制了许多土地,并通过儿子和下属干预财政。拉美西斯五世继续修建父亲在西底比斯达尔巴赫里未完成的大神庙。他死后两年才下葬,他的木乃伊头部留下一大伤痕,由于史载缺失,因此其死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 底比斯和拉美西斯五世 · 查看更多 »

拉美西斯八世

拉美西斯八世(Ramesses VIIIPeter Clayton, Chronicle of the Pharaohs, Thames & Hudson Ltd, 2006 paperback, p.167)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二十王朝的第七任法老。(约前1130年—约前1129年在位),作为拉美西斯七世继承人,他的记载极少。在底比斯帝王谷也没有发现他的陵墓。.

新!!: 底比斯和拉美西斯八世 · 查看更多 »

曼图霍特普三世

曼图霍特普三世(英语Mentuhotep III)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第十一王朝的国王(在位時期大约是公元前2010年—约公元前1998年)。他在西底比斯托特修建太阳神荷鲁斯庙,该庙在第十一王朝末年已毁于地震。他还在德尔巴拉巴哈里(曼图霍特普二世祠庙附近)修建自己的庙宇,但没有完成。.

新!!: 底比斯和曼图霍特普三世 · 查看更多 »

普里斯莎草纸

普里斯莎纸草是一份可追溯至公元前12世纪的埃及中王国时期的莎草纸文献。法国东方学者阿希勒·贡斯当·普里斯于1856年在底比斯发现该文献,现藏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 该文献中包括了《卡格姆尼之教诲》的最后两页——卡格姆尼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鲁的廷臣,《卡格姆尼之教诲》是他所汇编的一套关于行德的格言和训诫。除了《卡格姆尼之教诲》,普里斯莎草纸还保存了《普塔霍特普之教诲》唯一完整的存世版本。.

新!!: 底比斯和普里斯莎草纸 · 查看更多 »

普苏森尼斯一世

普苏森尼斯一世是于公元前1047至前1001年统治塔尼斯的古埃及二十一王朝第三位法老。普苏森尼斯这个名字是希腊翻译,原文名字是帕斯普卡努或霍尔-帕塞巴克亨纽特,意为“出现在城市的星星”。而王位名阿赫普瑞·塞特普纳蒙意为“拉的伟大是显现,阿蒙的不二人选”。他是阿蒙大祭司与之子,他迎娶了她的姐妹。.

新!!: 底比斯和普苏森尼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普拉提亚战役

普拉提亞戰役(Battle of Plataea)是波斯第二次入侵希臘的戰爭中最後一場戰役。時值公元前 479 年,發生於普拉提亞城(希臘維奧蒂亞地區的一個城市)附近,對陣雙方分別是希臘城邦聯合軍(包括斯巴達、雅典、科林斯(Corinth)及墨伽拉(Megara))及由波斯皇帝薛西斯一世(Xerxes I)帶領的波斯帝國。 在前一年,由波斯皇帝親自領軍的入侵軍已在溫泉關戰役、亞德米西林戰役(Battle of Artemisium)取得勝利,並征服了色薩利(Thessaly)、維奧蒂亞(Boetia)及阿提卡(Attica)。可是,在接著的薩拉米斯戰役(Battle of Salamis)希臘聯合海軍打勝了一場看似不能戰勝的戰役,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阻止了波斯征服伯羅奔尼撒。之後薛西斯帶著大批軍隊撤退,留下了他的將軍馬鐸尼斯(Mardonius)繼續之後的戰役。 於公元前 479 年的夏季,希臘聯軍組成了一支在當時的標準來說十分龐大的軍隊,從伯羅奔尼撒開出,波斯軍則撤退到維奧蒂亞並在普拉提亞附近設立了一個要塞。由於波斯軍陣地一帶的地型對騎兵有利,希臘軍不想冒險與波斯的騎兵與輕步兵交戰,所以雙方的對峙膠著了 11 天。希臘聯軍在補給有困難的情況下嘗試撤退,整條希臘聯軍的戰線瓦解了。見到如此情況,馬鐸尼斯認為希臘會全面撤退,故下令軍隊追擊。但是希臘聯軍停止撤退並立即應戰,特別是斯巴達人、雅典人及忒格亞人。他們擊敗了波斯的輕步兵,並殺死了馬鐸尼斯。之後,大部份的波斯軍隊被困於要塞並被屠殺。 這一支軍隊的潰敗,以及同一日於米卡勒戰役(Battle of Mycale)殘餘的波斯海軍被打敗,決定了這一場入侵的完結。在普拉提亞及米卡勒戰役之後,希臘聯軍反守為攻,掀開了希波戰爭的新一頁。雖然普拉提亞戰役在任何角度來說也是一場大勝利,但似乎沒有像雅典軍在馬拉松戰役戰勝,或甚聯軍在溫泉谷戰役被打敗般,被賦予對等的重視(即使在當時也是)。.

新!!: 底比斯和普拉提亚战役 · 查看更多 »

1874年金星凌日

1874年12月9日的金星凌日(协调世界时1时49分至6时26分)是19世纪的第一次金星凌日,第二次发生于8年后。之前的一组相继于1761年与1769年发生,而下一组则到21世纪(2004年与2012年)才发生。相比于之前的金星凌日,人们此时的观测手段得到了较大改善。大量的考察队在世界各地观测了此次金星凌日,其中有很多是由各国官方组织的。.

新!!: 底比斯和1874年金星凌日 · 查看更多 »

300 (漫畫)

《300》(又译作:300斯巴达勇士)是一部1998年出版的战争历史漫画。由弗兰克·米勒创作,林恩·华莱为这部漫画上色,黑马漫画出版发行。 题材取自于公元前480年发生的,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温泉关战役。弗兰克·米勒,《300 #3》(1998年七月),"slings & arrows" letters page, Dark Horse Comics.

新!!: 底比斯和300 (漫畫) · 查看更多 »

8月2日

8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14天(闰年是2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1天。是獅子座。.

新!!: 底比斯和8月2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梯比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