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平沼騏一郎

指数 平沼騏一郎

平沼騏一郎(),日本已故司法官及政治家,歷任大審院檢察總長(第8任)、大審院長(第11任)、日本大學校長(第3任)、大東文化大學校長(第1任)、樞密院副議長(第11任)及議長(第17、21任)、司法大臣(第26任)、內務大臣(第62任)及內閣總理大臣(第35任)。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定為甲級戰犯,被判處終身監禁。.

37 关系: 大审院大久保 (新宿區)宫城事件小泽一郎一宮町平沼赳夫企畫院事件內務大臣 (日本)关东军勳一等旭日大綬章第2次近衛內閣甲级战犯革新官僚靖国神社賄征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近衛文麿鈴木貫太郎鈴木貫太郎內閣阿部信行闲院宫载仁亲王東京大學校友列表樞密院 (日本)治安维持法法務大臣津山市漢那憲和木戶幸一昭和天皇日糖事件日本历代内阁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夫人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任時間排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列表日本投降日本最漫長的一天慶應

大审院

大审院设立于日本明治时期初期。直至最高裁判所设立为止,大审院一直是日本近代(19世紀末-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最高法院。.

新!!: 平沼騏一郎和大审院 · 查看更多 »

大久保 (新宿區)

大久保()是東京都新宿區的町名。現行行政地名為大久保一丁目至大久保三丁目。過去為豐多摩郡大久保町。2013年8月1日為止的人口有16,672人。郵遞區號169-0072。.

新!!: 平沼騏一郎和大久保 (新宿區) · 查看更多 »

宫城事件

宫城事件()是二战末期发生在日本東京宮城(今皇居在1888年到1948年的通稱)的一宗未遂军事政变。发生于日本投降前夕的1945年8月14日夜至8月15日,由陆军省和近卫师团少数少壮派参谋人员为中心发起,目的是为了阻止日本向盟军宣告投降。他们为此杀害了近卫师团长森赳,并伪造其命令调遣近卫步兵第二联队,一度占据了宫城。然而他们最终也未能说服掌握关键力量的陆军省首脑以及负责关东地区防务的东部军一同参与政变,从而使政变流产,政变军人分别自杀或被捕,而终战诏书的播送和日本投降也得以仍按计划进行。.

新!!: 平沼騏一郎和宫城事件 · 查看更多 »

小泽一郎

小澤一郎(),日本政治家。日本眾議院議員(當選16屆)。現任自由党代表,曾任自由民主黨幹事長、民主黨幹事長、民主黨代表。.

新!!: 平沼騏一郎和小泽一郎 · 查看更多 »

一宮町

一宮町()是千葉縣長生郡的一町。广告标语是綠色與海洋與太陽之城。往茂原市的通勤率為15.5%(平成22年國勢調査)。.

新!!: 平沼騏一郎和一宮町 · 查看更多 »

平沼赳夫

平沼赳夫(),日本政治家,出身於東京都澀谷區。自由民主黨所屬眾議院議員(12次當選)。前後擔任運輸大臣(第70代)、通商產業大臣(第66代)、經濟產業大臣(第1-2代)、奮起日本黨代表等重要職位。.

新!!: 平沼騏一郎和平沼赳夫 · 查看更多 »

企畫院事件

企画院事件,是指1939年到1941年期间,日本企画院多数的职员、調查官和相关人员因涉嫌参与左翼活動而以违反《治安維持法》的罪名被检举、起訴的事件。企画院事件是由1939年以后的「判任官集团」事件、和1940年后的「高等官集团」事件组成。.

新!!: 平沼騏一郎和企畫院事件 · 查看更多 »

內務大臣 (日本)

內務大臣是日本過去負責指揮監督內務省的國務大臣,又通稱為「內相」,前身為「內務卿」。 其過去掌管地方自治財政、警察、公共事業、衛生、業務;內務大臣同時也是中央警察官廳的最高首長。 在日本實施內閣制度之前,內務卿一職相當於當時實質的首相,在實施內閣制後,內務卿改設為內務大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駐日盟軍總司令解散內務省之前,內務 大臣也相當於僅次於內閣總理大臣的副首相的地位。.

新!!: 平沼騏一郎和內務大臣 (日本) · 查看更多 »

关东军

東軍是1919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國駐紮在中华民国东北地区(1932年至1945年间为滿洲國)的部隊。.

新!!: 平沼騏一郎和关东军 · 查看更多 »

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勳一等旭日大綬章為日本國之勳章。依據1875年(明治8年)4月10日勳章制定文件(明治8年太政官布告第54號)為基礎而制定。大綬從右肩到左脇披垂,副章(勳二等旭日重光章之正章相同)佩帶在左胸。2003年(平成15年)11月3日改為旭日大綬章。 受章者合計有1220名(戰前810名、戰後410名)。.

新!!: 平沼騏一郎和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 查看更多 »

第2次近衛內閣

没有描述。

新!!: 平沼騏一郎和第2次近衛內閣 · 查看更多 »

甲级战犯

级战犯,一般而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根据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受到有罪判决日本军国主义战犯的其中一類,日本称为A級戦犯,荒木貞夫等十六人終身監禁,東條英機等7人死刑,1948年12月23日此七人遭絞死於東京巢鴨監獄。 另外兩類日本戰犯分別為乙級戰犯及丙級戰犯。.

新!!: 平沼騏一郎和甲级战犯 · 查看更多 »

革新官僚

革新官僚(日语:革新官僚,かくしんかんりょう)、是指1937年内阁调查局的前身企画厅与伴随第二次中日战争全面化的资源局合并,在改组企画院之际,院内设置试图实现战时经济管制的官僚层。后来成功策划了国家总动员法的总动员计划。.

新!!: 平沼騏一郎和革新官僚 · 查看更多 »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时代以來為日本战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抗日戰爭(1931-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军官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三萬名台灣高砂義勇隊等日本兵。靖國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直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是國家神道的象徵。在二戰後,遵循戰後憲法政教分離原則,改組為宗教法人。 自明治天皇開始,靖國神社成為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1978年之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14名日本甲級戰犯入祠靖國神社引起爭議,此後天皇便未參拜此神社。 事實上靖國神社並沒有設置靈位,只有名冊,一律平等。例如甲級戰犯的靈位和骨灰另安置於殉國七士廟中。.

新!!: 平沼騏一郎和靖国神社 · 查看更多 »

賄征伐

賄征伐()是指日本的寄宿學生向供餐業者發起的學生運動,主要發生在明治時代的各間舊制高等學校和大學,目的是改善膳食質素,亦有些說法認為是以改革學生宿舍或學校為目的,不少學生因為參加運動而受到處分。與此同時,由於在運動過程中不少食具遭到破壞,學校便以膳食費來彌補修理費,因此膳食質素仍然與運動開始前相同。連串衝突後,供餐制度逐漸由自行煮食制度取代,有些學校將自行煮食制度實行日同時定為學生宿舍的紀念日。後來成為內閣總理大臣的原敬、平沼騏一郎和文學家正岡子規等人均曾經參與這場運動。.

新!!: 平沼騏一郎和賄征伐 · 查看更多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又称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東京大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特設之國際軍事法庭,於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之間,由身為勝方的同盟國為解決敗方日本的戰犯認定等責任歸屬而創立。法庭設於東京的原陸軍士官學校大講堂,位於今東京都新宿區市谷本村町的自衛隊設施「防衛省市谷地區」內。.

新!!: 平沼騏一郎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 查看更多 »

近衛文麿

近衞文麿(),日本昭和時代前期的政治人物。上世纪初時曾三度出任日本首相。日本大政翼赞会的創始人之一,该会被广泛被认为是与同时代之德国纳粹党、法西斯党相似的独裁政治社团。 歷任;貴族院議員、副議長(第10任)、議長(第9任),第34、38、39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外務大臣,拓務大臣,農林大臣(臨時代理),司法大臣,國務大臣等職銜。 出身于宮廷貴族五攝家之一『近衛家』第30任宗主,後陽成天皇的12世裔孫。近衞笃麿公爵长子。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動初期的内阁总理大臣,大戰中日本核心人物之一,日本投降時仰藥自盡。 其外孫細川護熙曾於1993年至1994年出任內閣總理大臣,成為二战之後日本首位非自民黨出身的首相。.

新!!: 平沼騏一郎和近衛文麿 · 查看更多 »

鈴木貫太郎

铃木贯太郎(),日本海军大将,曾任天皇侍从武官长,在二二六事件中被重伤。在日本战败前夕出任内阁总理大臣(1945年4月-1945年8月),對於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策具有主要影響。.

新!!: 平沼騏一郎和鈴木貫太郎 · 查看更多 »

鈴木貫太郎內閣

Category:1945年日本政治 Category:戰前昭和時代內閣 Category:日本歷代內閣.

新!!: 平沼騏一郎和鈴木貫太郎內閣 · 查看更多 »

阿部信行

阿部信行(),日本陆军大将,第36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参谋本部总务部长、陆军省军务局长、次官、代理陆军大臣、第四師团长、第十任台灣軍司令官(1932年1月9日)、军事参议官、朝鮮總督(末任)等职。 二戰結束後,阿部信行被迫離開公職,並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逮捕,然而他並未被控以任何戰爭罪行且迅速獲釋。.

新!!: 平沼騏一郎和阿部信行 · 查看更多 »

闲院宫载仁亲王

闲院宫载仁亲王()是日本皇室的重要成员,閑院宮第六代当主。他是一名职业军人,从1931年到1940年载仁亲王出任参谋总长。.

新!!: 平沼騏一郎和闲院宫载仁亲王 · 查看更多 »

東京大學校友列表

東京大學校友列表,是著名知名東大校友的集成資料。本條目將東大校友分為數大類,除了特例,各分人物不重疊。.

新!!: 平沼騏一郎和東京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樞密院 (日本)

日本的枢密院,是由枢密顾问(顾问官)组成的天皇的谘询机构。因为处理了许多宪法问题,也被称为“宪法的守护者”。1888年设立,在1947年被废止。简称为枢府,议长被称为枢相。.

新!!: 平沼騏一郎和樞密院 (日本) · 查看更多 »

治安维持法

《治安维持法》(),是一部已被废止的日本法律,其目的在于取缔禁止一种否定日本旧有国体(天皇制)或私有财产制的运动。这部法律在日本的共产主义革命运动高涨时期产生了很强的抑制作用。.

新!!: 平沼騏一郎和治安维持法 · 查看更多 »

法務大臣

法務大臣,主管日本法務省的國務大臣,一般簡稱「法相」。 法務省雖僅次於總務省,但法務大臣一職被認為是日本內閣閣僚中份量較輕的職位,常安排參議院議員、女性、民間人士出任,甚至數次由內閣總理大臣短暫兼任。戰後,曾擔任法務大臣的人士中,沒有一人能成為內閣總理大臣。.

新!!: 平沼騏一郎和法務大臣 · 查看更多 »

津山市

津山市()是位於岡山縣北部的城市,為岡山縣第三大城,也是美作地方的中心都市。 轄區以津山盆地為主,西側、北側是中國山地,東側為美作台地,南側為吉備高原。.

新!!: 平沼騏一郎和津山市 · 查看更多 »

漢那憲和

漢那憲和(;),琉球人,本姓昂,是大日本帝国海軍軍人、政治家。最終階級為海軍少將。眾議院議員。海軍兵學校27期畢業。他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末代國王尚泰王(亡國後為日本侯爵)的女婿。.

新!!: 平沼騏一郎和漢那憲和 · 查看更多 »

木戶幸一

木戶幸一(),日本東京人,侯爵,昭和時期政治家。.

新!!: 平沼騏一郎和木戶幸一 · 查看更多 »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名裕仁(),為現任天皇明仁父親。出生時稱號為迪宮,徽印印號為若竹。 裕仁在大正五年(1916年)11月3日立為皇太子,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其在位期間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裕仁在1945年8月14日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並親自宣讀和錄音,戰後依照新憲法失去政治上的實權,以作為日本國家與國民象徵而存在。除了日本神話中的天皇之外,他是歷代天皇中在位時間最長及享壽最高者,也是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之一。 1989年1月7日,裕仁因患十二指腸癌去世于東京吹上御所,终年87歲。次日皇太子明仁即天皇位,改年号“平成”,昭和时代完結。.

新!!: 平沼騏一郎和昭和天皇 · 查看更多 »

日糖事件

日糖事件是日本於1909年爆發的一起貪污弊案,是大日本製糖的董事(取締役)們共謀,為了延長〈輸入原料砂糖戻稅法〉效力、阻止砂糖消費稅增徵法案與企圖讓政府收購會社以隱瞞會社虧空破產之事,而向數名日本眾議院議員行賄的事件。這件弊案對臺灣糖業造成一定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砂糖官營論」自此未再提起,使臺灣糖業並未成為政府專賣事業之一。.

新!!: 平沼騏一郎和日糖事件 · 查看更多 »

日本历代内阁

这里是日本历代内阁一览表。.

新!!: 平沼騏一郎和日本历代内阁 · 查看更多 »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夫人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夫人是日本總理大臣的配偶,這個稱謂並不是法定的官職或公共職務。總理大臣夫人通常簡稱爲「總理夫人」或「首相夫人」,。另外,至今尚未有女性出任內閣總理大臣一職,所以目前不存在對女總理大臣配偶的相應稱呼。.

新!!: 平沼騏一郎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夫人 · 查看更多 »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任時間排行

歷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任時間最長的是桂太郎(2886天),最短的是東久邇宮稔彥王(54天).

新!!: 平沼騏一郎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任時間排行 · 查看更多 »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列表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通稱「首相」、日本國內通稱「總理」等)是日本行政機關的政府首脑,首設於1885年(明治18年),直至2018年(平成30年)1月為止共有62人曾擔任此職。.

新!!: 平沼騏一郎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布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且於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署降書的歷史事件。1945年7月大日本帝國海軍實際上已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同時同盟國也不斷實施對日本實施包括東京大轟炸在內的空襲行動、並開始策劃入侵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雖然以軍事參議官會議為首的日本政府公開表示仍打算繼續堅持與同盟國作戰,然而日本高層也開始私下拜託保持中立國立場的蘇聯就和平一事進行談判,期望能盡可能爭取日本和平投降後仍處於有利的談判地位。但與此同時蘇聯則依據其在德黑蘭會議和雅爾塔會議中與美國及英國所做的承諾,開始準備計畫攻擊日本於海外佈署的部隊。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則在8月8日傍晚決定單方面廢止《日蘇中立條約》並且根據《雅爾達協定》的約定準備展開八月風暴行動。1945年8月9日午夜過後已經向日本宣戰的蘇聯軍隊迅速入侵日本的殖民地關東州以及掌管滿洲地區的傀儡政權滿洲國等地,這兩項衝擊造成在8月14日時昭和天皇決定要求軍事參議官會議接受美國、英國、中華民國與蘇聯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訂下的停戰協定,並且透過駐瑞士大使館和來向盟軍發放消息。在經過多次幕後談判以及宮城事件後,昭和天皇在8月15日日本標準時間中午12時向日本全國以錄音電臺廣播的方式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政府決定遵從同盟國集團的無條件投降之要求。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開始接管政權且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隨後同盟國集團便開始展開一系列日本的戰後改革,其中在1947年5月3日時公布新的《日本國憲法》。9月2日上午10時包括日本、美國、中華民國、蘇聯、英國、澳洲、加拿大、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荷蘭和紐西蘭代表在停靠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戰艦 (BB-63)上舉辦投降儀式,日本政府官員於此簽署《降伏文書》,正式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雙方的軍事行動。停戰後,同盟國平民和部隊開始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然而一些仍於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獨自作戰的日本指揮官和軍事人員則仍繼續堅持作戰,甚至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最後幾名士兵在得知戰爭結束的消息後才宣布投降。而自從日本宣布投降後,歷史學家也開始辯論針對平民投下原子彈的倫理道德問題。不過日本和西方同盟國則是在1952年4月28日時由包括日本在內的48個國家一同簽署《舊金山和約》並生效後,才正式從法律層面上結束彼此的戰爭關係;與此同時日本也結束長達7年的同盟國之軍事佔領狀態,重新恢復日本的主權行使能力。1956年日本政府才另外與蘇聯簽訂《日蘇共同宣言》結束兩國的戰爭狀態。.

新!!: 平沼騏一郎和日本投降 · 查看更多 »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是戰後七十年之際,由導演原田眞人改編自半藤一利原著《日本最漫長的一天》之電影作品,於2015年8月8日在日本上映。本片是繼1967年由岡本喜八拍攝《日本最長的一日》後,再次以宮城事件為背景製作的同名電影作品。.

新!!: 平沼騏一郎和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 查看更多 »

慶應

慶應是日本一個年號,在元治之後、明治之前,在公元1865年到1868年使用。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孝明天皇、明治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茂、德川慶喜。.

新!!: 平沼騏一郎和慶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平沼骐一郎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