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平型关战役

指数 平型关战役

平型關战役,或稱平型關战斗,是對日抗戰期間太原會戰(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中的一场战役,由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所領導,历时一个月(从当年9月3日制定作战计划到10月2日全线撤退),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中国方面投入兵力11个军共计十余万,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屬中等规模战役。 中國大陸所稱平型關大捷或乔沟伏击战或蔡家峪伏擊戰,指该战役的第18集团军第115師林彪部在山西灵丘县西的平型关一带配合国军作战,為平型關戰役中的一段小插曲。中共戰史普遍未提及國軍戰況與死傷人數,僅稱「九月二十五日……以劣势装备获得「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200辆、缴获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掷弹筒20余具、步枪1000余支、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械的战果……」 平型关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的作战指导思想是“守土抗战”。也曾作过一次较大的主动出击计划,策划以3个师的兵力,出长城合围日军,歼灭日军于关外,缓解平型关正面防御的紧张局势,以巩固内长城的基本防线。即计划由晋绥军71师、新编第2师以8个团兵力西北出擊,八路军第115师以4个团東南出擊。关内守军誘引日軍第5師團主力從當面來攻,出关的3个师從兩翼合圍日军。1937年9月24日,阎锡山以第6集团军名义下达“25日平型关出击计划”,115师于喬溝伏擊了相向而行,于数小时内先后抵达的日軍武装押运汽车队和輜重隊两部,击毙两部中佐指挥官,日军辎重队7人幸存。中共史称平型關大捷。 平型关战役本身是完全失败的,乔沟伏击战也未確實阻斷日本軍。.

85 关系: 劉茂恩太原會戰孟秋江左权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中国战争列表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戰鬥列表中日关系史常玉清平型关平型关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张天云张梅张池明侏儒山街道徐海东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刘德明 (八路军)刘震刘老庄战斗周建屏周涌唐亮八路军八路军 (电视剧)关家垴战斗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共内战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国民革命军集团军序列王秉璋王麓水第5师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田守尧盛治华百团大战韩先楚聂荣臻萧华 (上将)袁子清解放军战役战斗列表高桂滋魏国运...黄寿发黄铭黄永胜龙书金茹越口舒群钟夫翔肖向榮邓华邓克明蓝文兆蔡正国蔡永苏精诚陈士榘陈光 (军事家)陈长捷林彪林晓霖李天佑李树荣李水清杨得志杨俊生 (二炮)杨勇 (上将)杨成武板垣征四郎梁兴初朱耀华 (人民解放军)朱涤新戴镜元曾国华晋察冀边区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9月30日 扩展索引 (35 更多) »

劉茂恩

劉茂恩(),字書霖,河南人,清光緒24年生。縣立高等小學、洛陽河南省立第八中學就讀後入保定軍校,畢業分發駐湖北孫傳芳部之第21混成旅。 1937年9月,以國民革命軍第13军团军团长兼第15军军长率部驰援山西,于平型关阵地歼日军两万余,是为平型关战役。以國民革命軍第14集團軍總司令率領馳援中条山战役。 1944年7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河南省警备总司令至1948年7月开封陷共。1947年7月19日,國民政府派劉恩茂為河南選舉事務所主任委員;國民政府同時派定其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1948年6月,蔣介石自西安至鄭州,嘉慰劉茂恩主席協力收復開封。於大陸撤守時,隨政府來到台灣,後定居於台北永和市自由街22號。.

新!!: 平型关战役和劉茂恩 · 查看更多 »

太原會戰

太原會戰是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第二戰區與日本軍隊在山西太原附近地区进行的一場大规模戰役。包括天镇战斗、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以及廣靈、靈邱、崞縣、原平等戰鬥。 太原會戰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戰區司令长官閻錫山和日本華北派遣軍寺內壽一大將,朱德第十八集团军配合第二戰區作战。 這場戰役結束后中國政府在華北、西北的大規模戰事宣告結束,日軍成功取得山西大同一帶的煤炭資源。.

新!!: 平型关战役和太原會戰 · 查看更多 »

孟秋江

孟秋江()原名孟可权,江苏常州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

新!!: 平型关战役和孟秋江 · 查看更多 »

左权

左权(),原名左纪传,字孳麟,号叔仁,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之一。 左权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回国后,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长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同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八路军发动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阵亡。.

新!!: 平型关战役和左权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歷史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成立,初期接受第三國際的指揮和援助。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爆發長達10年的第一次國共內戰。 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漸擺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澤東為首的本土派掌權。在抗日战争期间,與國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戰勝利後,中国共產黨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消滅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在1949年10月時,中國共產黨在北京正式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與戰敗的國民政府形成兩岸分治的局面。 自1980年代開始排除意識型態問題,中國共產黨開始与數個非共產主義的政黨維持交流,其中包含許多採取民主制度的一黨制國家執政黨,以及在其他國家佔有主導地位的社會民主主義政治團體。而在1989年東歐共產主義政權瓦解東歐民主化以及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於1991年時開始強調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發展政黨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國共產黨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已撤销的战斗兵种。.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隶属中部战区陆军,军部驻地河南省新乡市。.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隶属中部战区陆军,军部驻河北省保定市。.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含国共两党)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战争列表

中國自古以來內部或對外具有重大影響的戰事列表,戰事名稱以大中華地區使用者為準,後面附上時間為該戰進行時間或中方參戰時間,每場戰爭名詞下方為該戰簡介。中國有明确记载确实发生过的战争列表如下:.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国战争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戰鬥列表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戰鬥列表表列1930年-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與中國戰區境內日軍發生的戰鬥。.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戰鬥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日关系史

中日關係史是指歷代中國和日本的历史。在汉唐时期,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近代,日本对中国影响巨大。特别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间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及全面战争,形成了战后两国的政治格局并影响了以后的中日关系。.

新!!: 平型关战役和中日关系史 · 查看更多 »

常玉清

常玉清(),曾用名常启发,河南商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29年,常玉清参加游击队,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排长、连长,红二十五军74师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战役。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战役、东征、西征等。后任红十五军团75师223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副团长,参加平型关战斗。随后任344旅挺进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39年起任冀鲁豫支队第2大队政治委员、第2纵队新编第2旅副旅长,新四军第3师8旅副旅长、苏北民兵指挥部指挥、盐阜军分区副司令员。 第二次国共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副司令员、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先后参加苏中战役、涟水战役、盐城战役、益林战役、淮海战役等。1953年,任江苏军区(后为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平型关战役和常玉清 · 查看更多 »

平型关

平型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西南白崖乡,临近忻州市繁峙县东北,是明代内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平型关因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平型关战役而家喻户晓。 平型关的名字来源于“瓶形”。北宋时期是宋辽国界,称作瓶形寨,金朝时称瓶形镇,明朝时称瓶形岭关,之后改为今名。 Category:山西关隘 Category:大同地理 Category:长城.

新!!: 平型关战役和平型关 · 查看更多 »

平型关烈士陵园

平型關烈士陵園,曾名為靈丘縣烈士陵園,是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陵園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武灵镇灵源村东南,總面積為4萬平方米,在1965年竣工,安葬了566名在平型關戰役陣亡的八路軍軍人或在同時期犧牲的抗日戰爭烈士,以及74名在修建京原鐵路時殉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陵園在1996年列入靈丘縣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列入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新!!: 平型关战役和平型关烈士陵园 · 查看更多 »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的中央,在天安门城楼、长安街、国旗旗杆以南,毛主席纪念堂以北,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也是第一个大型公共艺术项目。.

新!!: 平型关战役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 查看更多 »

张天云

张天云(),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张天云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1980年7月18日。.

新!!: 平型关战役和张天云 · 查看更多 »

张梅

张梅()原名“刘新民”,陕西米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生,林彪的第二任妻子。.

新!!: 平型关战役和张梅 · 查看更多 »

张池明

张池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张池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7日查阅。。 年幼曾经读私塾,11岁跟叔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暴动,参加儿童团。1932年,15岁即加入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在红二十八军二四六团担任共青团的书记,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肃反中被捕,被吴焕先救下,调至红25军军部给吴焕先当秘书,并随红25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在新成立的红十五军团司令部当参谋。1937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年仅20岁。 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张池明调至115师,在三四四旅任作战科科长,后至六八八团当参谋长,参加平型关战斗。1939年至游击队作战,1940年回三四四旅六八七团任政委。1942年至新四军作战。 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在东北地方部队任职,先后在松江军区和哈尔滨卫戍司令部任职。1947年至野战军部队,作为政委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后升任该军政治部主任、政委,与军长李作鹏一起指挥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并登陆海南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在海南、广东担任地方党委职务,1952年回到中南军区后勤机关任政治职务。1955年至总后方勤务部任司令部参谋长,随后调至后方勤务学院任副院长,期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和一级解放勋章,年仅3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将。 1961年随叶剑英出访缅甸,回国后继续在总后勤部任职。1967年李聚奎被打倒后,接任总后勤部政委,一度遭到冲击,但受到保护得以幸免,1969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入中央军委,担任军委委员。在文革中属于“江青的人”。1975年被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1977年被解除军职,保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的党内职务。 1985年,对张池明的政治审查结束,定性为内部矛盾,认为张池明在总后勤部工作期间,和邱会作一起搞“派系斗争”,属于犯了重大错误的人,被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离职休养。 晚年张池明多参加鄂豫皖红军的纪念活动,1997年去世。.

新!!: 平型关战役和张池明 · 查看更多 »

侏儒山街道

侏儒街道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所辖的一个街道,因侏儒山而得名。辖区主要分布于G318国道及汉宜高速公路周边。截至2004年底,人口数为72,611人,总面积为178.55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9家服装加工厂、3座加油站、1座煤气站、4家家具厂、5家棉花站、3家塑料加工厂、2处购物中心。固定电话区号为:027。邮政编码为:430106、430107(仅西河、群丰等少数乡镇)。 因地理位置特点等原因,侏儒方言有其自己的特点。大致处于武汉方言、蔡甸(街道)方言、汉川方言、仙桃(原沔阳县)方言的包围之中,中和成分较多。在整个蔡甸区的五个方言区内,也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侏儒在当地发音为:Jūyú,部分周边乡镇也有部分发音为:Zhūyú;在某些年代的部分场合,侏儒也被简写作侏㐵(Yú)。.

新!!: 平型关战役和侏儒山街道 · 查看更多 »

徐海东

徐海东(),原名元清,湖北省黄陂县(今属大悟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徐海东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代理排长,参与北伐。此后参与黄麻起义,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团长、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务,参加长征。中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1940年起,因病长期休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70年于河南郑州逝世。.

新!!: 平型关战役和徐海东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曾先後組成六次:1926年兩次,1927年、1931年、1933年、1948年各一次。.

新!!: 平型关战役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 · 查看更多 »

刘德明 (八路军)

刘德明(),陕西省礼泉县人,八路军将领。.

新!!: 平型关战役和刘德明 (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刘震

刘震,原名刘幼安,湖北孝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红军时期,刘震历任红二十五军战士、连指导员,224团1营政委,红十五军团第75师225团政委,73师政委,75师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第344旅688团政治委员、独立团团长、八路军第二纵队第344旅旅长、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吉江省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新!!: 平型关战役和刘震 · 查看更多 »

刘老庄战斗

刘老庄战斗,是指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与日军第十七师团于1943年3月18日在江苏北部的淮海区刘老庄地区发生的战斗。日军方面共计一千余人,新四军方面战斗人员共计82人。战斗结束时,除一名重伤员以外,新四军该部所有战斗人员全部阵亡。而该名重伤员也于次日不治身亡。.

新!!: 平型关战役和刘老庄战斗 · 查看更多 »

周建屏

周建屏(),原名周宗尧,别名周兴唐、周兴堂等,祖籍江西省金溪县,生于云南省宣威州(今云南省宣威市)倘塘村,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

新!!: 平型关战役和周建屏 · 查看更多 »

周涌

周涌(),江西永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平型关战役和周涌 · 查看更多 »

唐亮

唐亮,原名唐昌贤,别名唐昌明,湖南浏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唐亮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团第二师六团连政治委员,七团总支部书记,军团直属队政治处主任,第六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344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滨海军区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山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兵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曾建议将解放军中的士兵委员会改为革命军人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委员,政治学院院长、政治委员等职。.

新!!: 平型关战役和唐亮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9月12日,八路军的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陆军作战》稱该部队为共產軍、八路军、紅軍。.

新!!: 平型关战役和八路军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 (电视剧)

《八路军》,2005年上映于中国大陆的战争剧,导演宋业民、董亚春,主演唐国强、刘劲、王伍福、郭连文、卢奇、姚居德。.

新!!: 平型关战役和八路军 (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关家垴战斗

关家垴战斗,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损失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属于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在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破袭战的后期,被执行扫荡的侵华日军反扑至几近八路军总部。1940年10月30日战至10月31日,八路军集结近两万人,对占领关家垴的約500名日军进行圍攻。然而历时两晝夜,未能全歼日军。11月1日增援日军赶到,八路军被迫撤退。关家垴战斗是百团大战中极具争议的一战,被彭德怀视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

新!!: 平型关战役和关家垴战斗 · 查看更多 »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命名国防教育基地中评选的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新!!: 平型关战役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 查看更多 »

国共内战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是1927年开始,中国境内爆发的内战。内战的一方为1947年行宪之前,为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行宪之后,为民选的中华民国政府 ,另一方为中国共产党所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戰爭可分为两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7年至1937年間之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二階段則是1945年至1950年大致结束之第二次國共內戰。其為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點,共產黨透過這兩次內戰,最終取得大陸地區絕大部分區域的統治權,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取代原有的中華民國國家體制,造成現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與中華民國相隔台灣海峽兩岸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的局面。兩個政權自1979年1月1日起停火,也恢復民間和部分官方的交流活動,但仍未簽署任何形式的停戰協定或和平協議方式正式結束戰爭。 1925年,主张聯俄容共的國民黨領袖孙中山去世后,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內的勢力迅速擴大,導致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國民黨建立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期間,两党矛盾激化,導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於1927年4月12日在南京宣布清党;同年7月,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國共兩黨正式決裂。1927年8月1日,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事,開始武裝夺权,並先後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及數處革命根据地,與定都南京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分庭抗禮。1928年12月,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形式上統一中國後,自1930年起先後5次圍攻共產黨在南方之根據地。1934年,在第五次圍剿戰爭中,国軍攻佔當時中共中央所在的中央苏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展開逃亡,於1935年抵达陕北。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後,國共雙方同意停止內戰,达成合作抗日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編入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統治的陝甘寧邊區則在名義上由國民政府直轄。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發後,國民政府将大量地方军阀武装推上抗战前线,而胡宗南等國民政府中央军精锐则包围陕甘宁边区;共产党則以游击战为主,建立大量敌后根据地。国共双方皆指责对方抗战不力,並多次军事冲突。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国共之间的矛盾因裁軍、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再度凸顯,導致雙方在1946年全面開戰。共產黨將其掌握的武裝力量命名為中国人民解放军;經過辽沈、-zh-hans:淮海; zh-hant:徐蚌-、平津等三大战役後,共產黨在東北與北方取得軍事上絕對優勢,至1949年初已控制长江以北所有省份。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在1947年結束訓政、頒行憲法、將以黨治國的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將國民革命軍改組為國軍,並以推行金圓券等金融改革措施提振當時尚處戰後疲弱的中國經濟,尝试以改革換取社會菁英與中產階級的支持,但改革失敗反使國民黨民心盡失。1949年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進行停火談判但告失敗,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战役,佔領首都南京、第一大城上海,並漸次奪取絕大部分的中國疆域。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更名後的北京成立,而隨著國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中華民國政府輾轉於1949年12月撤退至臺灣地區。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諸島。1950年後,國共雙方仍有數次小規模交戰,至1979年雙方自行停戰後大致維持相隔的臺灣海峽分治的統治格局。.

新!!: 平型关战役和国共内战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

115師屬於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1937年8月25日由紅一方面軍改編成,下轄第343旅、第344旅、獨立團、隨營學校,初期師長為林彪,副師長兼政委聶榮臻,參謀長周昆,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副主任蕭華,參謀處長王秉璋。对日著名战例是在1937年9月配合國民革命軍友军在平型關伏击日军辎重队,即平型关战斗。.

新!!: 平型关战役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集团军序列

集团军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的军事编制单位。.

新!!: 平型关战役和国民革命军集团军序列 · 查看更多 »

王秉璋

王秉璋()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新!!: 平型关战役和王秉璋 · 查看更多 »

王麓水

王麓水(),又名培岳、松斌,萍乡市芦溪县长丰乡宗里村人,八路军军事将领。 1927年,王麓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湘赣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担任秘书工作,长征时期,担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政委,后任八路军115师685团政治部副主任,在平型关战役中负伤。1938年,伤愈后的王麓调任115师补充团任政委,组织风陵渡战役。1939年,调到晋西支队,担任政治部主任。1942年,调往山东纵队一旅政治委员。1943年,任鲁南军区政委兼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后任山东军区第八师师长兼政委,在进攻山东滕县县城时负伤身亡。.

新!!: 平型关战役和王麓水 · 查看更多 »

第5师团

5师团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一个44制甲种师团,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是日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有“钢军”之称,参加过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日俄戰爭、中国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时师团长是板垣征四郎。.

新!!: 平型关战役和第5师团 · 查看更多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是在2015年9月中國抗日戰爭胜利70周年之际,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大型纪念活动,此次纪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兵仪式。本次纪念大会也是习近平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庆典活动。 此次阅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第15次大型阅兵,也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此前的14次阅兵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进行的,此次阅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选择在非国庆期间举行阅兵仪式,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阅兵方式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二战胜利。.

新!!: 平型关战役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 查看更多 »

田守尧

守尧(),安徽六安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军事将领。 田守尧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营长、团政治委员、师长,随后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689团团长,344旅副旅长,参加平型关战役、张店战役。1940年,担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旅长,率部南下华中协同新四军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二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旅长,参与指挥瓦子口战斗、程道口战役。1943年,在赴延安途中,与日军交战牺牲。.

新!!: 平型关战役和田守尧 · 查看更多 »

盛治华

盛治华(),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平型关战役和盛治华 · 查看更多 »

百团大战

團大戰,又稱晉南遊擊戰、正太战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次游擊戰役,是由中國共產黨所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以下皆以八路軍稱呼)在1940年8月至10月间發動、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襲作戰。参加作战的中国军队包括八路军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與當地民兵。也是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之后參與較具規模的战役。中共宣稱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一百零五個團,因此定名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戰爭期間日軍發動反擊戰剿滅周邊一帶的共軍根據地,受損的平漢鐵路、同蒲路、石太路、井陘煤礦區迅速恢復運作,隨後日軍以國軍為主要目標再次發動相關戰役。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正太铁道战役”的《战役预备命令》由八路军总部正式下发到晋察冀军区、第120师及第129师,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毛泽东审阅了此命令。命令中要求参战的部队最初预定22个团。8月20日晚20时,战役打响。随后众多未被命令参战的团陆续加入,其中不少团是3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日占区和华北根据地当地扩编的,军饷与军火不在国民政府供给名册内,实际自备粮服军火,尤其是枪支、军服五花八门,训练和组织程度也不齐,更大量是没有军服拿起枪是兵放下枪即是民的民兵。其对日军袭扰压抑已久,开战后未等八路军总部命令即加入战斗。导致战役规模迅速扩大,彭德怀和左权也始料未及,更不用说身处延安的毛泽东,最终形成105个团的规模,因而更名为“百团大战”。.

新!!: 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 · 查看更多 »

韩先楚

韩先楚(),湖北黄安人,中国共产党著名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韩先楚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红军时期供职于徐海东之红二十五军,参与鄂豫皖根据地斗争和长征,曾以半年时间从营长提升到师长。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688团副团长、689团团长、新3旅旅长,参与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国共内战时期,任东野三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军长,参与临江战役、东北夏秋冬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朝鲜战争,有“旋风司令”之美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和兰州军区的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要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平型关战役和韩先楚 · 查看更多 »

聂荣臻

聂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鄉石院子人(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聂荣臻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于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加平型关战役,并开辟晋察冀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等职,指挥平津战役等作战,攻占华北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荣臻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主抓“两弹一星”研制,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在北京逝世。.

新!!: 平型关战役和聂荣臻 · 查看更多 »

萧华 (上将)

萧华()又名萧以尊,中国江西兴国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其姓名受二简字影响有时写作“肖华”。 萧华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历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营政委、团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红一军团组织部长、红二师政委,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政委、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一兵团政委、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政委,参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指挥长春围困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时遭受迫害,后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萧华于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也是授衔时最年轻的上将。.

新!!: 平型关战役和萧华 (上将) · 查看更多 »

袁子清

袁子清(),原名袁文福,号质钦。福建上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新!!: 平型关战役和袁子清 · 查看更多 »

解放军战役战斗列表

解放军战役战斗列表记录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等参与的战役战斗。包括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印、中苏、中越边境战争等 ISBN 7-80137-315-4.

新!!: 平型关战役和解放军战役战斗列表 · 查看更多 »

高桂滋

桂滋(),字培五,陕西省定边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平型关战役和高桂滋 · 查看更多 »

魏国运

魏国运()湖北省监利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新!!: 平型关战役和魏国运 · 查看更多 »

黄寿发

寿发(),福建新泉县(今连城县新泉镇)人,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因严重违反军纪射杀妻儿而被判处死刑。.

新!!: 平型关战役和黄寿发 · 查看更多 »

黄铭

铭()江苏宜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平型关战役和黄铭 · 查看更多 »

黄永胜

黃永勝(),本名黄叙钱。湖北咸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黄永胜参加秋收起义,红军时期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红一师三团团长、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热辽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九一三事件后被打倒,1981年作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新!!: 平型关战役和黄永胜 · 查看更多 »

龙书金

龙书金(),湖南省茶陵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55年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平型关战役和龙书金 · 查看更多 »

茹越口

茹越口在山西省忻州市境,位于内长城的雁门关与平型关之间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雁门十八隘口之一。 《云中郡志》记载:五代唐末修茹越口,开左右道路。《应州续志》记载:五代唐末,帝诏应州修茹越口。故有认为“茹越”一名应来源于唐末,与当时的“处月”,即沙陀,为同名异字。峪口左侧山高1436米,右侧山高1317年。主峪从茹越口至果坪村,长约10公里,直达铁甲岭,通往繁峙县、代县。1937年9月时,这里是平型关战斗的正面战场之一。27日,茹越口战役中,驻守茹越口的是国军第6集团军第34军69师第203旅梁鉴堂部。梁鉴堂于9月28日阵亡。同日该地失守。.

新!!: 平型关战役和茹越口 · 查看更多 »

舒群

舒群()原名李书堂,又名李旭东、李春阳、李村哲,笔名舒群、黑人等等,满族,祖籍山东省青州府,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县(今哈尔滨市阿城区)。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

新!!: 平型关战役和舒群 · 查看更多 »

钟夫翔

钟夫翔(),原名钟福祥,广西郁林茂林乡宝岭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29年,钟夫翔参加俞作豫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随后发动龙州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红八军,任第一纵队第一营书记、军需官,后转入红三军军部、红七军,之后调红三军团无线电队、红军总部无线电一分队政委等职,随部参加长征,任中央军委后梯队电台队长兼政委、军委二局科员。1935年,担任红二十八军无线电台队长兼政委。抗日战争期间,调任八路军115师电台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参加平型关战斗,此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第三科长兼无线电大队长。1942年,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随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通讯联络处处长、华北军区司令部第三处处长等职。平津战役后,担任天津电信接管处处长及无线电工业处长、中央军委电信总局副局长、中共中央中南局电信接管部部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邮电部副部长、国防部第五局局长。1957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一机部副部长、邮电部副部长。1970年,担任国家电信总局局长。1973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长。 他是北京邮电学院首任院长。.

新!!: 平型关战役和钟夫翔 · 查看更多 »

肖向榮

萧向荣(),原名萧木元,广东省梅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新!!: 平型关战役和肖向榮 · 查看更多 »

邓华

邓华(),原名邓多华,字实秋,湖南郴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曾任中国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邓华早年参加湘南起义,并担任红一军团第1师第3团、第2团政治委员等职,参与历次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役与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参与平型关战役;后组建冀东挺进军,发动冀东大暴动,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并率部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他担任辽西军区司令员,参与指挥秀水河子战斗、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海南岛战役等,兼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随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指挥朝鲜战争全部五次战役。后担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织指挥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战役等。回国后,邓华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9年庐山会议上,邓华因彭德怀案株连被撤职批斗,贬任四川省副省长。文革结束后,恢复名誉并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因病于上海去世。.

新!!: 平型关战役和邓华 · 查看更多 »

邓克明

邓克明(),湖南省安化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30年,邓克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三军团第8军4师3团连长、红3军团副营长、师侦察队队长、营长。参加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四师12团团长,参加直罗镇战役和山城堡战役。1937年3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营长,参加平型关战斗。1938年起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参谋长,鲁西黄河支队支队长,教导第4旅旅长兼湖西军分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曾任吉林军区吉敦分区司令员兼警备第2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6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3军156师师长,参加四平保卫战、长春围困战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6月,任南昌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南昌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平型关战役和邓克明 · 查看更多 »

蓝文兆

蓝文兆(),福建省武平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蓝文兆同志逝世,人民日报2001年5月23日,第四版。.

新!!: 平型关战役和蓝文兆 · 查看更多 »

蔡正国

蔡正国(),江西永新县丰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将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教导营一连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平型关战斗,担任115师补充团参谋长,后改任115师独立支队第一团参谋长,后率部进入山东,担任团长。1945年,担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后进入东北,任第二纵队参谋长、四纵十一师师长、十师师长,期间率部参加塔山战役,抵御国军精锐独立第95师轮番进攻,并最终镇守阵地,后升任第四野战军第41军121师师长。随后率部南进,1949年7月,担任第四十军副军长,参加衡宝战役、海南岛战役等。1950年,率部参加朝鲜战争,同年12月26日,调任第五十军副军长、代理军长。1953年4月,第五十军军部被美军侦察到,随后被空袭,蔡正国重伤阵亡。其为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

新!!: 平型关战役和蔡正国 · 查看更多 »

蔡永

蔡永(),江西泰和县中龙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早年随父和伯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父亲、叔父相继阵亡,1931年,参加红军队伍,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治处青年干事,二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少共国际师团青年干事,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115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第三营政治教导员,苏鲁豫支队鲁南独立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六支队特务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十七、十八、三十三团政治委员,第十旅二十八团政治委员,淮海军区特务团团长兼政委。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及苏鲁豫、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战斗。1940年国军第九十二军进攻共军阵地,十七团政治委员蔡永被俘,后夺枪突围并身负重伤。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六师十七团团长、六师参谋长,第四野战军30军116师副师长。淮海战役中,再次负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九军一四五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历任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第四军军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福州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

新!!: 平型关战役和蔡永 · 查看更多 »

苏精诚

苏精诚(),福建省海澄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将领。 1932年,苏精诚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随红一军团参加长征,为红四师和红一师的政治部宣传科长。1937年,随部参加八路军,为115师343旅686团政委,参加平型关战役。1939年,改为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1941年,在与日军战斗中牺牲。.

新!!: 平型关战役和苏精诚 · 查看更多 »

陈士榘

-- 陳士榘()湖北省荆门人、出生於武漢新軍軍營,祖父為清軍行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开国上将。 陈士榘参加秋收起义,曾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教导队区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排长、副连长、副营长、副大队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红三十军代军长,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参谋长,晋西支队司令员,115参谋长,滨海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兼第八兵团司令员和南京警备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等职。.

新!!: 平型关战役和陈士榘 · 查看更多 »

陈光 (军事家)

光(),原名陈世椿,湖南宜章栗源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陈光参加湘南起义。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陈光历任红四军连长、红四军一纵队大队长、红四军一支队副大队长、红四军一支队大队长、红四军一支队副支队长、红四军一支队支队长、十师三十团团长、十师参谋长、红四军十二师师长、红四军十一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十五师师长、红二师师长、红四师师长、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参加长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陈光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115师代理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辽吉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不久以“反党”罪名被开除党籍、监禁。1954年6月7日,陈光在武汉自焚身亡。.

新!!: 平型关战役和陈光 (军事家) · 查看更多 »

陈长捷

长捷(),字介山,福建螺洲(今属福州)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新!!: 平型关战役和陈长捷 · 查看更多 »

林彪

林彪(),原名育蓉,字阳春,一字祚大 ,號育容、育榮、雨融、毓蓉、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林彪早年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義,随后转战井冈山,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等职,参加历次反围剿战争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参加平型关战役,随后赴苏联养伤。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作战,平定东北、中南战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後,他成为中共二号人物,曾作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被破天荒地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及1970年宪法草案,但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上,陷入与江青等人的权力斗争,加上因主张设立国家主席而与毛泽东的关系破裂,旋即失势。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和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被绑架和迫害,,所乘256号专机坠毁于蒙古境内,机上全员身亡。 他短暂参与的抗日战争及苏德战争中均有出色表现。林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开国功臣,他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中国最北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黑龙江一直打到最南端三十多摄氏度的海南岛,歼敌数量多于西北野战军及华北军区野战部队。.

新!!: 平型关战役和林彪 · 查看更多 »

林晓霖

林晓霖()祖籍湖北黄冈,生于苏联莫斯科,林彪长女。.

新!!: 平型关战役和林晓霖 · 查看更多 »

李天佑

李天佑(),广西临桂六塘圩高陂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李天佑参加百色起义,曾任红七军特务连连长,第58团副团长、团长,红三军团第5师13团团长,第5师师长,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红三十军参谋长,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2师副师长,第4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第343代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第38军军长,第13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新!!: 平型关战役和李天佑 · 查看更多 »

李树荣

李树荣(),陕西省延川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将领。.

新!!: 平型关战役和李树荣 · 查看更多 »

李水清

李水清(),江西省吉水县人,中國共產黨党员,少将军衔,曾任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第二炮兵黨委第一書記、司令員等职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新!!: 平型关战役和李水清 · 查看更多 »

杨得志

杨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湖南株洲市株洲县南阳桥乡)的一个小山村。1928年1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参加湘南起义。历任红军第11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红45师新编第93团长、红1军团第7师20团团长、第一师一团团长,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师副师长,红2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344旅代旅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19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新!!: 平型关战役和杨得志 · 查看更多 »

杨俊生 (二炮)

杨俊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少将军衔。原名杨衍柱,江西瑞金人。 1934年参加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随后参加长征。1937年起在八路军115师参加对日作战,平型关战斗中曾负重伤。1943年至晋冀鲁豫军区。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野战军第16军)作战,后升任16军参谋长。 1950年进入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指挥16军参加朝鲜战争,后任第1军副军长,停战后驻扎朝鲜。1955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1958年回国,回国后任第16军军长,后调任64军军长。1964年任旅大警备区政委,1968年5月任北京卫戍区政委。1968年9月接替未到职的向守志出任第二炮兵部队司令员。1969年5月回北京卫戍区继续担任政委,曾担任北京市委书记。1987年退役,1998年2月15日在北京去世。.

新!!: 平型关战役和杨俊生 (二炮) · 查看更多 »

杨勇 (上将)

杨勇()原名楊世峻,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湖南浏阳县人。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全国人大常委、第十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杨勇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政委,红一军团1师、4师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副团长、团长兼政委、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343旅旅长兼鲁西军区副司令员、教导第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鲁西专署专员、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在战争时期五次负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副总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职。.

新!!: 平型关战役和杨勇 (上将) · 查看更多 »

杨成武

杨成武()又名杨能俊,福建省长汀县张屋铺下畲村人,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及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红四军秘书、连政委、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参与历次反围剿战役及长征,并在长征时担任中央红军的先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参与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20兵团司令员,参与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察绥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解放军代总参谋长。1968年因杨余傅事件被免职下狱,后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1954年至1958年,杨成武连续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阅兵的总指挥。.

新!!: 平型关战役和杨成武 · 查看更多 »

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甲级战犯。日本岩手人,大日本帝国陆军大将,历任关东军参谋长,陆军大臣、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朝鲜军总司令、第七方面军总司令。九一八事变主要策划者之一,并与土肥原贤二策划建立了满洲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中,被判处死刑。.

新!!: 平型关战役和板垣征四郎 · 查看更多 »

梁兴初

梁兴初(),原名梁兴祚,江西吉安青原区渼陂村(今陂头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新!!: 平型关战役和梁兴初 · 查看更多 »

朱耀华 (人民解放军)

朱耀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江西瑞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过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斗,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从连长逐步升为团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反“扫荡”等。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他从团长逐步升为师长,参加了莱芜、孟良崮、开封、济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1949年以后历任处长、副军长兼参谋长、福建省军区司令员。 朱耀华是中共九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9年6月18日在福州病故。.

新!!: 平型关战役和朱耀华 (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朱涤新

朱涤新(),湖北省阳新县人,八路军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27年,朱涤新组织鄂东南农民起义。1930年,率众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担任红五军第五纵队第二大队文书、红五军第三师第八团机枪连政委、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特派员。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任红一军政治部保卫分局局长,参与直罗镇战役等。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他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参加平型关战役。随后被派往山东,担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鲁西区委委员、苏鲁豫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政治委员等。1940年,担任115师教导1旅政委。次年,被派往新四军,担任第三师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七旅政委,参加黄桥战役等 。1943年,返回延安。1946年,赶赴东北任热辽纵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东北军区嫩江军区代理司令员等职位,参与四平战役、长春围困战、辽沈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涤新担任武汉市警备区副司令员、中共武汉市委常务委员兼武汉市公安总局局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副市长等职位。1955年,升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后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新!!: 平型关战役和朱涤新 · 查看更多 »

戴镜元

戴镜元()福建省永定县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技侦情报工作的创始人之一及早期领导人。.

新!!: 平型关战役和戴镜元 · 查看更多 »

曾国华

曾国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开国中将。汉族客家人,籍贯广东省五华县岐岭镇。.

新!!: 平型关战役和曾国华 · 查看更多 »

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边区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山西(晋)、察哈尔、河北(冀)接壤的地区建立的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政权。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演变为晋察冀解放区。.

新!!: 平型关战役和晋察冀边区 · 查看更多 »

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8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38年12月,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陕甘宁留守兵团。总兵力为156700人。.

新!!: 平型关战役和1938年八路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9月30日

9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273天(闰年是27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92天。.

新!!: 平型关战役和9月30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战平型关战斗平型關之役平型關戰役平型關戰鬥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