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关系: 基督教聖人列表 (A),埃斯泰尔戈姆圣殿,古普鲁士人,島上聖巴爾多祿茂聖殿,圣亚德伯堂 (克拉科夫),圣母升天圣亚德伯圣殿总主教座堂 (格涅兹诺),皮雅斯特王朝时期的波兰,羅馬天主教聖人曆,格涅茲諾會晤,波列斯瓦夫一世,波兰纹章旗。
基督教聖人列表 (A)
本表首栏为英文圣人名称。由于天主教会、圣公会、东正教会等在中国及其他使用中文的地区传教时间和途径不同,故对同样的圣人名称有不同的传统译法。兹罗列其各自传统译名如下。有些译名中原为地名者被传统译法译成人名的一部分,并得到广泛使用,为尊重传统计,兹将此等及类似译名列于准确译名后的括号内。参考文献见基督教聖人列表。.
埃斯泰尔戈姆圣殿
圣母升天圣阿达尔贝特圣殿都主教座堂(Nagyboldogasszony és Szent Adalbert Prímási Főszékesegyház),简称埃斯泰尔戈姆圣殿(esztergomi bazilika),是匈牙利艾斯特根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虽无证据显示其为宗座圣殿(basilica),但却被惯称为圣殿(basilica),是天主教艾斯特根-布达佩斯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匈牙利天主教会的总部,其主保圣人是布拉格的亚德伯。 这是匈牙利最高的建筑物,世界第18大教堂,其内部面积为56,000平方米。长118米,宽49米,其半球形穹顶位于中部,有12扇窗户。内部高71.5米,直径33.5米,外部高100米。 装饰祭坛的圣母升天图(13.5 × 6.6米)是世界最大的单幅油画。 该堂还以红色大理石的Bakócz 礼拜堂著称,由意大利大师建于1506–1507年,墙上装饰着托斯卡纳文艺复兴图案,是匈牙利文艺复兴艺术最珍贵的遗存。.
古普鲁士人
古普鲁士人或波罗的普鲁士人(Pruzzen或Prußen,Pruteni,Prūši,Prūsai,Prusowie)是一个族群,是属于波罗的语族,居住在普鲁士地区的原住民,而普鲁士位於波罗的海东南,在维斯瓦潟湖与库洛尼亚潟湖周围。他们讲普鲁士语,信奉多神教(普鲁士神话)。 在13世纪,普鲁士人被条顿骑士团征服,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被同化。前德意志国家普鲁士从波罗的普鲁士人得到“普鲁士”之名,但这个国家其实主要是同化了古普鲁士人的德意志人;到17世纪或18世纪初,古普鲁士语已经灭绝。大英百科全书条目“古普鲁士语” 古普鲁士人居住的区域大体在东普鲁士(现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里省、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立陶宛的克莱佩达地区南部)的中部和南部。.
島上聖巴爾多祿茂聖殿
島上圣巴尔多禄茂圣殿(Basilica S. Bartholomaei in Insula;Basilica di San Bartolomeo all'Isola)是一座宗座圣殿、领衔教堂 ,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台伯岛上。它由奥托三世兴建于10世纪末,保存宗徒巴多羅買的遗体。此处原为供奉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神庙。.
圣亚德伯堂 (克拉科夫)
圣亚德伯堂(Kościół św.)位于克拉科夫老城,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中央集市广场的东南角.
圣母升天圣亚德伯圣殿总主教座堂 (格涅兹诺)
格涅茲诺圣母升天圣亚德伯圣殿总主教座堂(Bazylika Archikatedralna Wniebowzięcia Najświętszej Marii Panny i św.)是位於波蘭城市格涅茲諾的一座教堂,為哥特式建築。格涅茲諾主教座堂修建於12世紀時期。在1994年4月16日,格涅茲諾主教座堂被認定為波蘭國家歷史紀念建築。 Category:波蘭天主教主教座堂 Category:波兰宗座圣殿.
查看 布拉格的亚德伯和圣母升天圣亚德伯圣殿总主教座堂 (格涅兹诺)
皮雅斯特王朝时期的波兰
雅斯特王朝(966年–1385年)是波兰历史上第一个主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波兰作为一个国家开始出现在欧洲历史中的中世纪时期。10世纪末,梅什科一世开创皮雅斯特王朝,为波兰的历史画上第一笔。波兰国家的形成也主要归功于皮雅斯特王朝。966年,梅什科一世选择以拉丁仪式受洗,这也为欧洲划定了一条重要的文化分界线。梅什科一世统一了西斯拉夫人各部落,这对波兰这个新生国家非常重要。Jerzy Wyrozumski, Historia Polski do roku 1505, Państwowe Wydawnictwo Naukowe (Polish Scientific Publishers PWN), Warszawa 1986, ISBN 83-01-03732-6 波兰国家形成后,一位位统治者使其臣民皈依基督教,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并使波兰融入欧洲文化中。梅什科一世之子波列斯瓦夫一世建立波兰教省,进行领土扩张,在1025年加冕,成为第一位波兰国王。皮雅斯特王朝的第一个王国在1034年梅什科二世去世后陷入大乱,随后在卡齐米日一世的统治下恢复正常。卡齐米日一世之子波列斯瓦夫二世和他的先祖波列斯瓦夫一世一样迷信武功,但是灾难性地卷入了与主教什切帕努夫的斯坦尼斯瓦夫的冲突,最终被逐出波兰。 皮雅斯特王朝初期的最后一位公爵波列斯瓦夫三世成功地保卫了他的国家,并且收复了失地。1138年,波列斯瓦夫三世去世,根据他的遗嘱,波兰被分为几块分封给他的儿子们。其所带来的内部分裂在12世纪和13世纪破坏了皮雅斯特王朝初期的政治结构,并产生重要而长远的变化。康拉德一世请条顿骑士团帮他打击异教徒波罗的普鲁士人,这便为波兰与骑士团和德意志人的普鲁士国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的战事拉开序幕。 瓦迪斯瓦夫一世重建王国,随后他的儿子卡齐米日三世加强国力,并进行领土扩张。分裂后,西部的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省沦陷,波兰开始向东扩张。这个时期在14世纪安茹王朝的两位国王统治时结束,并为接下来出现的强盛的波兰王国奠定基础。.
羅馬天主教聖人曆
聖人曆是基督教整理教會年曆的傳統方法。把每一天的一個或多個聖人聯繫起來,而叫這天做聖人的宗教節日(Feast day)。這個系統源起於非常早期的基督教傳統,在殉道者逝世的日子(即在天堂出生的日子),每年紀念殉道者,以鼓勵教友們學習聖徒的品德,像他們一樣戰勝罪惡,在基督內復活。所以,圣人的宗教节日拉丁文稱做:Dies Natalis (誕生之日)。 在天主教,纪念圣人的宗教活动被称为聖徒瞻禮。瞻禮原本是佛教用语,天主教傳教士初來中國時,為翻譯拉丁文而從佛教借用。 天主教的慶節分三種:.
格涅茲諾會晤
格涅茲諾會晤(Zjazd gnieźnieński;Akt von Gnesen),又稱格涅茲諾會議,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鄂圖三世與波蘭統治者波列斯瓦夫公爵的會面。.
波列斯瓦夫一世
波列斯瓦夫一世(勇敢者、偉大者) (Bolesław I Chrobry,约967年—1025年6月17日)是皮雅斯特王朝的第二位波兰公爵(992年—1000年)和第一位波兰国王(1000年至1025年在位),从1003年至1004年他还是波希米亚公爵。他是波蘭公爵梅什科一世之子,波希米亚公爵波列斯拉夫一世的外孙,被稱作「波列斯瓦夫大帝」。.
波兰纹章旗
在波兰历史中的大部分时间段内,波兰纹章旗是波兰国家的主要象征,通常由国家首脑使用。虽然它的设计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动,但它通常是一面纹章旗,也就是说,它是完全基于国徽设计(红底金冠白鹰)的。纹章旗不应与在1919年被正式使用,由白红两色条纹构成的波兰国旗相混淆。 王室纹章旗最早可以追溯11世纪,它起源于早期斯拉夫文化中一种类似旗的物品。作为王权的象征,它主要用于加冕时或战时。在间战期时,它被作为总统标志的波兰共和国纹章旗所替代。纹章旗并没有被现行(2007年)的波兰国家象征条例所提及,虽然今天的总统旗完全基于间战期时所设计的共和国纹章旗。.
亦称为 布拉格的阿德尔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