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巴中市

指数 巴中市

巴中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邻达州市,南接南充市,西界广元市,北连陕西省汉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北面为米仓山、大巴山区,南部则为丘陵区。南江由北向南流经城区,后段称巴河。全市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332.86万。.

215 关系: 劉伯堅烈士故居南宋四川抗蒙山城南北朝行政區劃南充市南梁州南江县南江客车坠崖事故南江米倉古道南江紅三十一軍醫院舊址古佛洞摩崖造像友谊水库 (蒙溪河)吴瑞林大城寨紅軍烈士墓天主教万县教区宋永华小宁城小新場獨善橋川东川北川陝省1934年造壹圓銀幣川陝省總工會舊址川陝蘇區紅軍石刻標語群川陕革命根据地巴山遊擊隊指揮部舊址巴州 (四川)巴州奎星閣巴州区巴州龍門山石窟巴州淩雲塔巴中城巴中东站巴中市巴中站巴中恩陽機場巴广渝高速公路巴靈寨遺址巴达铁路巴运集团巴陕高速公路中原皇清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话区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5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机动车号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场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教育中國世界遺產列表中國地級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列表...中共川陝省委黨校舊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国科学院院士列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人口排名世界隧道列表三国虚构人物列表三星鄉下两站乐坝站乐巴铁路平梁城遺址平昌平昌县平昌站平昌長安古道平昌漢中古道广巴铁路广元市广达铁路仪南战役仪陇县张卫张美远张飞张鲁何平佛爺河石窟佛爾岩塬石窟佛爾嶺石窟佛耳岩石窟余天云徐向前得汉城保宁军土寨柏家祠堂圣朝国地区行政公署地级市列表地级行政区化成水库北山寺會議舊址北周行政區劃北龕摩岩造像利州东路刘自双嘉陵道嘉陵江周喜安哀戎郡唐寧 (快樂女聲)唐式遵冯键凌云塔回風亭国家级贫困县四川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列表四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四川省四川省 (中華民國)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列表四川省各市州面积列表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列表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Biángbiáng面石門寺摩崖造像玉堂水库玉井玉皇国王家灣張氏家族墓王翼民王菊人王树声神口河陳氏墓立人鄉村圖書館紅江縣政治保衛局舊址罗其清罗青长网络评论员牛角寨崖墓群白坪馬氏祠堂白乳溪石窟白石寺白衣古鎮古建築群百度全景隱身洞摩崖造像萬山營劉氏祠堂鐵佛蒲氏家族墓靈山吳家大院靈山吳氏墓西龕摩岩造像馬忠 (蜀漢)馮均璉觀音井何氏家族墓高祚魏滅蜀之戰魯班寺谌姓鳳儀蔣氏祠堂鳳凰包遺址趙巧岩石窟黃權黑馬山墓群达县专区达州市阳自碧阆中市赤溪岳氏家族墓赵子立葛兰笙蒲波银昆高速公路鄺繼勳烈士墓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自貢話長靈寨遺址苟兴龙雲曇古佛洞石窟雷鋪天將軍墓雙竹堂牌坊通江县通江川陝省工農總醫院舊址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虹口区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GNZ48Zuí恩广高速公路恩阳县 (隋朝)恩阳区李仲彬李蜀李酌杨国喜梭埡梁石窟毛浴壩會議會址毛浴謝氏墓水寧寺摩崖造像永安壩八一紀念會會址汪永泰汶川大地震汉中市清化郡溶洞朝陽洞石窟木關壩觀音岩石窟成万高速公路成都战役成渝话海外基督使團施耀忠文明 (唐朝)擂鼓寨遺址晏陽初晏江县 (1933年)2008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2008年9月2008年中国大陆2011年9月中國2011年中国秋季洪涝灾害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腐败案件 扩展索引 (165 更多) »

劉伯堅烈士故居

劉伯堅烈士故居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895年。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劉伯堅烈士故居 · 查看更多 »

南宋四川抗蒙山城

南宋四川抗蒙山城是宋元战争时期南宋军民在四川制置司(今中国四川省及重庆市一带)境内修筑的用以抗击防御蒙古军队入侵的数十座山城,这些山城遍布四川,相互呼应,充分利用了四川盆地特殊的红层方山地貌及其它地理优势,形成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山城防御体系,坚持抗元长达53年之久,极大的延长了南宋的寿命。这些山城也使得四川地区成为南宋坚持抵抗时间最长、被蒙古人最晚征服的地区。由于四川抗蒙山城久攻不克,四川地区难以平定,元军不得不改变其最初“取蜀灭宋”的战略,自咸淳七年(1271年)起改向荆襄地区进军,由汉水渡江以灭南宋。南宋四川抗蒙山城中以蒙古大汗蒙哥逝世之地——合川钓鱼城最为知名,钓鱼城与云顶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白帝城、青居城及苦竹隘并称为四川“八柱”,皆为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 现中国四川省及重庆市境内仍保存有约40座南宋四川抗蒙山城遗址,其中钓鱼城、神臂城、白帝城、天生城、重庆城中原南宋四川制置司衙署遗址皆入选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云顶城、小宁城、平梁城、礼义城、得汉城、多功城、天赐城、龙崖城、磐石城等9处抗蒙山城遗址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整体而言,除个别几座山城(如钓鱼城)外,大多数山城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开发。.

新!!: 巴中市和南宋四川抗蒙山城 · 查看更多 »

南北朝行政區劃

南北朝行政区划,南北朝行政区划都实行州、郡、县三级区划,和东晋一样,南北朝政权将自己没有统治的州郡也常常在境内设置。南朝将东晋的侨州郡县实施土断,使其州郡领有实地,户籍和赋役与一般州郡县相同。在6世纪南梁和北魏设置州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州的实质与汉晋时代的郡基本相同。最终隋朝改州、郡、县三级区划,为州(郡)、县两级区划。.

新!!: 巴中市和南北朝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南充市

南充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邻达州市、巴中市,北连广元市,西界绵阳市、遂宁市,南接广安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北部为川北低山区,南部为川东丘陵区。嘉陵江自北往南纵贯市境,于城区与西充河交汇。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636.4万。南充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其盛产的柑橘和丝绸闻名于世,有果城、绸都之称,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川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信息、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新!!: 巴中市和南充市 · 查看更多 »

南梁州

南梁州,中国古代的州。.

新!!: 巴中市和南梁州 · 查看更多 »

南江县

南江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巴中市所辖的一个县。全县辖19个镇、29个乡,517个村、107个社区,幅员3388平方公里,总人口70.9万人,有耕地42.35万亩,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汶川地震重灾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时代先锋王瑛生前工作县。.

新!!: 巴中市和南江县 · 查看更多 »

南江客车坠崖事故

南江客车坠崖事故是中國其中一起造成單一死傷最多的車禍事故,发生于2008年9月13日下午1时30分左右(UTC+8时),一辆由中国四川省巴中市开往浙江省宁波市的车牌号为川Y08668的四川巴中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宇通客车,行使至四川南江县桃园镇卫家坝林场S101线右转弯处翻入150米深的悬崖,造成车辆解体,车上51人全部遇难。.

新!!: 巴中市和南江客车坠崖事故 · 查看更多 »

南江米倉古道

南江米倉古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秦至民國。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南江米倉古道 · 查看更多 »

南江紅三十一軍醫院舊址

南江紅三十一軍醫院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南江鎮沙溪壩社區米倉山大道文星段326號甫江縣委黨校內,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3-1935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江紅三十一軍醫院舊址原系文廟,始建於唐貞觀八年,經歷代損毀,於明末清初重修,清嘉慶二年(1797)曾罹于火,道光七年修復。1933年-1935年紅三十一軍(原紅十一師)醫院設於此。該建築占地面積1530平方米。由門廳、正殿、左右廂房組成四合院,除正殿為磚木結構、抬梁式梁架、單簷歇山筒瓦屋面外,其餘均為穿鬥式梁架結構、單簷懸山青瓦屋面。門廳面闊7間30米,進深1問6.4米,通高7米。左右廂房各7開間,面闊26.5米,進深6.2米,通高7米。正殿面闊5間21米,進深11.8米,通高11米。青石基座,牆體火磚有“文廟”二字。院內為長9米,寬6米的石板天井。該醫院舊址整體保存較好。2003年,南江紅三十一軍醫院舊址被巴中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南江紅三十一軍醫院舊址 · 查看更多 »

古佛洞摩崖造像

古佛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至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古佛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江口鎮新華街社區居委會金佛花園。古佛洞摩崖造像,又名佛爺洞,為唐、明-清造像,座東北向西南,分佈在面積120平方米的岩壁上,共20龕,55尊造像,現存唐代造像1龕,余者為明-清造像。題材內容為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有拱形頂、平頂、穹窿頂,其中10號龕唐代造像最具特色,龕門呈方形,帷幔式龕楣,龕內為穹窿頂,高3米,寬2.5米,深1.5米,造像26尊,題材為彌勒說法,彌勒赤腳倚座,身穿“U”形架柴,胸部坦露,高肉髻,圓形背光,右手上舉,掌心向外,母指食指握珠,左手下垂扶膝,佛高1.5米,肩寬0.6米,佛兩側各有天龍八部眾、弟子、菩薩、天王、力士、飛天等。古佛洞摩崖造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為研究巴中地區唐代摩崖造像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宗教、藝術價值。1980年,古佛洞摩崖造像被平昌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古佛洞摩崖造像 · 查看更多 »

友谊水库 (蒙溪河)

友谊水库是中国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渠江水系巴河支流蒙溪河上,建于1985年。水库正常库容为64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2平方千米,海拔为497.17米。.

新!!: 巴中市和友谊水库 (蒙溪河) · 查看更多 »

吴瑞林

吴瑞林(),原名吴尚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二级,因为受过降职处分]吴瑞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2日查阅 。。 毕业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60年,接替赵启民,担任南海舰队司令员。1968年,由周仁杰接任。1955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新!!: 巴中市和吴瑞林 · 查看更多 »

大城寨紅軍烈士墓

大城寨紅軍烈士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4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大城寨紅軍烈士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大城寨內,墓區東西綿延110米,成片分佈,占地面積約1150平方米。大城寨始建于宋淳熙年間,清嘉慶間重修。四周為絕壁,西南高東北低,平面呈橢圓形,似一臥虎,面積約50000平方米。1934年2月,紅四方面軍將總醫院遷至沙溪王坪,由於戰爭激烈,傷員增多,西醫供不應求,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總醫院便在大城寨設立了臨時中醫院,這裡山明水秀,空氣清新,氣候溫和,直於治病養傷,而那些醫治無效的紅軍便埋葬于此。據史料記載,這裡共埋葬2800多名紅軍,但是由於年長日久,雨水沖刷,現能看見墓形的僅67座左右。.

新!!: 巴中市和大城寨紅軍烈士墓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万县教区

天主教万县教区(拉丁文:Dioecesis Uanscienensis)成立于1930年,是天主教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教区。.

新!!: 巴中市和天主教万县教区 · 查看更多 »

宋永华

宋永华()四川巴中人。电气工程学家,教育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现任澳门大学校长。.

新!!: 巴中市和宋永华 · 查看更多 »

小宁城

小宁城位于中国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江口镇楊柳村,是南宋四川置制司抗蒙山城之一。小宁城始建于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于淳祐九年(1249年)竣工,建于峭壁之上,东西北三面临通河,高出河面约300米,易守难攻。四川军民在此抵抗元军长达34年,直至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才最终降元。小宁城东西长约920米,南北宽约780米,面积约71.8万平方米。小宁城筑有内外两圈城墙,内为子城,外为午城,子午两城各筑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现午城东门(朝阳门)、午城西门、午城北门(重禧门)以及城墙皆保存较为完好。元代此處有小寧州。 小甯城遺址建于宋淳佑乙巳年(1245),是著名的抗元遺址。遺址東、西、北三面臨荔枝河,東西長920米,南北寬780米,面積717600平方米,海拔390米。東門、西門、北門及部分城牆保存較好,南門損毀。1245年(南宋理宗淳佑五年,乙巳),時屬四川省利州路都統張實巳受四川制置使余侍郎〈吩)令,在今荔枝境內建立小寧州〈城),直到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南宋完全滅亡時才歸屬元朝統治。小寧城遺址保存完整,是研究抗元歷史、宋代石城址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小宁城 · 查看更多 »

小新場獨善橋

小新場獨善橋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小新場獨善橋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草池鄉嘉禾寨村一組,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東北-西南走向,橫跨于陳家河上,為5孔石拱橋。橋長64.12米,寬5.8米,高8米,最大孔徑9.38米,最小孔徑2.87米。橋面用板石鋪成,橋欄用條石砌。獨善橋下游31米處有跳墩橋一座,按一步一個的距離安置石墩,共38個,全長34米,石墩最長1.53米,最短1.28米,最寬0.6米,最窄0.32米。小新場獨善橋對研究清代橋樑建築藝術、工藝水平以及當地交通變遷提供了重要實物載體。.

新!!: 巴中市和小新場獨善橋 · 查看更多 »

川东

川东即指四川东部,是四川的一个地区,通常指原四川省所辖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广安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划出成立了重庆直辖市,因此川东有时亦指达州市、巴中市、广安市三地级市,而原万县市辖区被称为渝东北翼,原涪陵市部分辖区和黔江地区辖区被称为渝东南翼。 川东地区由于山多地势复杂,除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属发达地区外,其余县市生产力发展较为缓慢,大部分在历史上属于四川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其中彭水、酉阳、开县、城口、巫溪曾是四川盆地内最贫困的县。根据2010年各地地区生产总值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常住人口等数据,川东地区人均GDP位列川西之后,川南、川北之前,但除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外的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和四川省广安市等地区的人均GDP又落后于川南各市。 川东自古以来武将辈出,近百年来便涌现出了刘伯承(重庆开州)、聂荣臻(重庆江津)、邓小平(四川广安)、杨尚昆(重庆潼南)、杨白冰(重庆潼南)、张爱萍(四川达州市达川区)等解放军著名将领。.

新!!: 巴中市和川东 · 查看更多 »

川北

川北即指四川北部,是四川的一个地区,通常指南充市、广元市、遂宁市、达州市、巴中市五个地级市。 川北属于四川经济较不发达地区,根据2010年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市常住人口等数据,川北地区各市人均GDP落后于川西、川东、川南。.

新!!: 巴中市和川北 · 查看更多 »

川陝省1934年造壹圓銀幣

川陝省1934年造壹圓銀幣,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發行的貨幣。.

新!!: 巴中市和川陝省1934年造壹圓銀幣 · 查看更多 »

川陝省總工會舊址

川陝省總工會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3年-1934年。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川陝省總工會舊址 · 查看更多 »

川陝蘇區紅軍石刻標語群

川陝蘇區紅軍石刻標語群位於四川省巴中市,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3-1935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江紅軍石刻標語群。.

新!!: 巴中市和川陝蘇區紅軍石刻標語群 · 查看更多 »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又称川陕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陕西交界地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通南巴是革命根据地首府。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至1933年2月,先后建立赤北、赤江、红江、巴中、南江等七个县级政权。旷继勋担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2月7日,在通江县召开川陕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选出袁克服、曾中生、吴永康、郑义斋、傅鍾等三十七人组成中共川陕省委,袁克服为第一任书记。2月中旬,在通江县召开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标志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式诞生。其后,进入鼎盛时期,共攻占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宣汉、达县、万源八座县城,总人口约120万人。 1935年3月底,按中共中央政治局及中革军委指令,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川陕革命根据地。.

新!!: 巴中市和川陕革命根据地 · 查看更多 »

巴山遊擊隊指揮部舊址

巴山遊擊隊指揮部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5年。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巴山遊擊隊指揮部舊址 · 查看更多 »

巴州 (四川)

巴州,中国西魏到北宋设置一个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巴中市。 延昌三年(514年),北魏設置。隋朝,設置巴州下轄6郡、9县。開皇(583年3年)改为万州。大業元年(605年)与蓬州統合,管轄13郡、16县。大業三年(607年)行郡制,改为清化郡,管轄14县,户一万六千五百三十九。 唐朝巴州属于山南道、山南西道,户三万二百一十,口九万一千五十七。下辖九县。五代十国巴州属于前蜀、后蜀。北宋巴州属于利州路。南宋巴州属于利州东路。元朝巴州属于四川行省广元路。明朝巴州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清朝巴州属于四川省保宁府。民国2年(1913年),巴州改为巴中县,属四川北道(治今阆中市)。.

新!!: 巴中市和巴州 (四川) · 查看更多 »

巴州奎星閣

巴州奎星閣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代。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巴州奎星閣 · 查看更多 »

巴州区

巴州区是中国四川省东北部巴中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米仓山南麓,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丘行政区。巴州总面积256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6万。古称"汉昌县","巴州", "巴县","化城县",是巴州州治,后置为巴中县,2000年巴中成立地级市后为巴州区,是巴中市政府驻地。2013年巴州区析置恩阳区。 巴州区城区有“九井十八街”的说法。经过城市发展,“九井十八街”现在只剩下文星街、白马井和观音井。.

新!!: 巴中市和巴州区 · 查看更多 »

巴州龍門山石窟

巴州龍門山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龍門山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三江鄉龍門村,開鑿在寬7米,高11米獨立一崖石上,俗稱“一石三座廟”,崖石南、西、北三面均開龕,現存造像8龕47余尊,屬唐代造像,有唐光啟三年(887)裝彩記、唐文德元年(888))裝彩記、唐龍紀元年(889)題記、清道光元年(1821)題記。造像主要內容有釋迦佛、彌勒佛、觀音立像、釋迦與天尊井坐、釋迦彌勒並坐、清文昌、關聖帝君像等,代表龕(窟)有3號、6號、7號、8號龕,尤其是裝飾華麗的佛帳龕最具特色。巴州龍門山石窟造像佈局巧妙,內容豐富,雕刻精美,是巴中石窟唐代造像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1年巴州龍門山石窟被巴州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巴州龍門山石窟 · 查看更多 »

巴州淩雲塔

巴州淩雲塔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巴州淩雲塔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位於巴州城東2.5公里之塔子山頂,坐南朝北,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平面呈正八邊形佈局,磚石結構,十三層樓閣式,塔頂為八角攢尖頂。由地宮、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組成。素面塔基高0.7米,邊長4.3米,塔體通高43米,層層上收,每層開拱形瞭望窗八棟。塔內設實心柱,120級素面踏道繞實心柱盤旋至第七層。一至七層建有七座塔室,每座塔室內造有拱形佛龕一座,龕內供有佛、道、民間神像(文革時期造像均被損毀)。第一層塔內頂部藻井深浮雕正龍紋圖案,第六層塔室頂有鐵鑄藻井“二龍戲珠”,並鑄有“道光十年”吉旦。塔身每層用磚砌簷,有滴水、瓦當,塔刹上裝有刹杆。塔南2.5米處有同時期修建的塔院,呈三合院佈局,坐南朝北,建築面積360平方米,磚木結構,穿鬥梁架,三穿用五柱,硬山卷拱式屋頂。正殿面闊5間26米,進深3間14.2米,通高6.6米,左右廂房面闊2間9米同,進深1間4.2米,通高6.6米。院內立有建塔石碑24通。該塔及塔院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2003年淩雲塔被巴中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巴州淩雲塔 · 查看更多 »

巴中城

#重定向 巴中市.

新!!: 巴中市和巴中城 · 查看更多 »

巴中东站

巴中东站(又名兴文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兴文镇,是巴达铁路上的火车站,2016年1月10日启用营运,成都铁路局管辖。.

新!!: 巴中市和巴中东站 · 查看更多 »

巴中市

巴中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邻达州市,南接南充市,西界广元市,北连陕西省汉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北面为米仓山、大巴山区,南部则为丘陵区。南江由北向南流经城区,后段称巴河。全市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332.86万。.

新!!: 巴中市和巴中市 · 查看更多 »

巴中站

巴中站是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636000。车站建于2011年,是广巴铁路的终点站以及巴达铁路的起点站,现办理客货运业务,车站及其上行区间已电气化。车站距离广元南站157公里,隶属成都铁路局,是四等站。.

新!!: 巴中市和巴中站 · 查看更多 »

巴中恩陽機場

巴中機場是中國四川省一座已獲批准興建的民用機場,位於巴中市西南13公里的恩陽區兴隆场乡凤凰庙村,與巴中市區公路距離24公里。 機場定位為國內支線機場,規劃飛行區等級4C,跑道長2600公尺,到2020年輸送量30萬人次。 機場於2014年7月3日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興建,預期2015年春節動工、2020年通航。.

新!!: 巴中市和巴中恩陽機場 · 查看更多 »

巴广渝高速公路

巴广渝高速公路(四川段:巴南广高速公路)起于四川省巴中市,经巴州区、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广安区、合川区、北碚区,止于重庆市,全线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2015年12月28日,巴广渝高速公路广安境内段正式试运营通车。 G.

新!!: 巴中市和巴广渝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巴靈寨遺址

巴靈寨遺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明。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巴靈寨遺址 · 查看更多 »

巴达铁路

巴达铁路是广达铁路的东段,连接中国四川省巴中市与达州市,全长124公里,线路等级为国铁Ⅱ级,单线电气化,运营速度120km/h,预留提速至160km/h条件。.

新!!: 巴中市和巴达铁路 · 查看更多 »

巴运集团

四川巴中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巴运集团,是总部位于中国四川省巴中市的一家公路运输企业。巴运集团成立于1993年10月,原为国有企业,2001年12月改组为股份制企业。2006年巴运集团资产达2.52亿元,共有车辆808辆,除主营公路运输业务之外,还经营旅游、汽车贸易、制药、化工、建筑、房地产开发等业务。2008年9月13日,巴运集团一辆从四川省巴中市开往浙江省宁波市的宇通客车,在行经南江县附近时坠入约150米深的悬崖下,造成车上51人全部死亡。.

新!!: 巴中市和巴运集团 · 查看更多 »

巴陕高速公路

巴陕高速公路,即巴中至陕西界高速,是四川省重要的北向出川重要通道。这条高速公路东兴场至枣林段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成都引入线成巴高速中的一段。巴陕高速公路起于米仓山隧道(川陕界),止于巴中市东兴场刘家坝,与在建的广巴高速公路、巴南高速公路相连接,路线全长113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出发经成南高速转上巴南高速后,再上巴陕高速公路不到5小时即可顺利出川。 G.

新!!: 巴中市和巴陕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中原皇清国

中原皇清国,简称皇清国,是指1982年在四川巴中县(今巴中市)等地,由张清安为首成立的一个秘密结社政权。.

新!!: 巴中市和中原皇清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列表

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城市建成区范围的划定,要考虑地形、地貌、基层行政单位的管理界线等因素,以及城市各项用地的完整性,并尽可能与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相一致。城市近郊的一些建成地段,尽管未同中心城区联成一片,但同中心城区的联系十分密切,已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可视作城市建成区。城市建成区在单核心城市和一城多镇有不同的反映。在单核心城市,建成区是一个实际开发建设起来的集中连片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开发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对一城多镇来说,建成区就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所组成。划分城市建成区可以反映一定时间阶段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形态和实际使用情况,为分析研究用地现状,合理利用建成区的土地和规划城市建设发展用地提供基础。.

新!!: 巴中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列表

本表所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按行政区类型分为直轄市、特别行政区、地级市(包括副省级市)和縣級市。.

新!!: 巴中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政治、经济意义并由交通部规划的公路干线。 国道按技术等级分为国家高速公路与普通国道两个系统,编号均以G开头。由于早期只有普通国道系统,而后来出现的国家高速公路的名称中也不含“国道”,所以习惯上若无特別強调,所说的国道通常特指三位数字编号的普通国道。本条目也主要讲述普通国道。.

新!!: 巴中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话区号

在中国大陆拨打国內长途电话时,要先拨长途冠码0号。例如,自上海拨长途电话至北京时,要拨长途冠码0、北京区号10、电话号码。然而,自境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打电话至中国大陆时,不须拨长途冠码0号。例如,欲自美国不靠接线生直拨国际电话至中国北京时,要拨当地国际冠码011、中国国际区号86、北京区号10、电话号码。 在中国大陆地区,欲拨打国际长途电话(包括香港及澳門),需加國際冠碼“00”,后加国际区码、途区码及用户电话号码,才可接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换机结构采用四级汇接辐射长途电话网络。.

新!!: 巴中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话区号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5区)

没有描述。

新!!: 巴中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5区)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机动车号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机动车号牌是指在法定机关登记的准予机动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标志。号牌一般在机动车辆的特定位置悬挂,其号码是机动车登记编号。目前所使用的編碼系統及版式自1992年起使用,也称92式号牌,并先后于2008年、2010年修订。2002年8月12日起,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杭州市、深圳市试点2002式机动车号牌注册,但已于2002年8月22日起紧急停止发放。2016年12月1日开始发放新能源汽车号牌,先期在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5个城市试点发放,之后试点发放区域逐步扩大至全国其他城市。.

新!!: 巴中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机动车号牌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场列表

底,中国共有颁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29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将再新建至少50个机场,届时机场总数将达到260个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到2025年,将新增布局机场136个,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370个,其中计划建成约320个。 本列表是按省级行政区分组排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机场,包括所有运营中、建设中、规划中及已停航的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但不包括通用机场、军用机场、农用机场、直升机场和已废弃机场。(颜色说明:、、).

新!!: 巴中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场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文盲的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超过4亿人口是文盲,文盲率高达约80%。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3亿,其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约0.54亿,文盲率4.08%。.

新!!: 巴中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教育 · 查看更多 »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52项(包括自然遗产12项,文化遗产36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在数量上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意大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邬宏,《中国世界遗产全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ISBN 7-5438-3534-7。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2004年,第28届)。.

新!!: 巴中市和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地級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中國地級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列表收录各主要年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级行政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

新!!: 巴中市和中國地級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共川陝省委黨校舊址

中共川陝省委黨校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3年。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中共川陝省委黨校舊址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评定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通常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起公布。.

新!!: 巴中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查看更多 »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简称红九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之一。.

新!!: 巴中市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

新!!: 巴中市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简称中共重庆市委)成立于1949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市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重庆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重庆市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重庆市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1997年12月,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为新的重庆直辖市的最高党政机构。现任市委书记由原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担任。.

新!!: 巴中市和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列表:.

新!!: 巴中市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1118”网,总规模约11.8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而服務區佈點等等品質建設也在逐步追趕當中。編號系統解決了自中國首條瀋大高速公路通車以來,中國高速公路有名無號的問題,更方便駕車者出行。.

新!!: 巴中市和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列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列表.

新!!: 巴中市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人口排名

本列表記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城市的常住人口排名,包含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資料主要依據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辖城镇人口在31.2万以上的地级和县级市总共有380个(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其频率分布如下表。.

新!!: 巴中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人口排名 · 查看更多 »

世界隧道列表

世界隧道列表中所包含的隧道类型包括:公路、铁路、地铁、输水、灌溉、水力发电、输电、矿石输送、粒子加速器等。本列表仅列出长度超过12公里的隧道。.

新!!: 巴中市和世界隧道列表 · 查看更多 »

三国虚构人物列表

以下是三国时期值得注意的虚构人物的列表。列表主要包括14世纪罗贯中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和其他三国文化参考资料中的角色。.

新!!: 巴中市和三国虚构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三星鄉

三星鄉可以指:.

新!!: 巴中市和三星鄉 · 查看更多 »

下两站

下两站是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下两镇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636648。车站建于2010年,有广巴铁路经过该站,现仅办货运业务,不办理客运业务。车站距离广元南站133公里,隶属成都铁路局,是四等站。 Category:广巴铁路车站 Category:南江县.

新!!: 巴中市和下两站 · 查看更多 »

乐坝站

乐坝站是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乐坝镇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636628。车站建于1993年,有广巴铁路经过该站,现仅办货运业务,不办理客运业务。车站距离广元南站107公里,隶属成都铁路局,是三等站。 Category:广巴铁路车站 Category:南江县.

新!!: 巴中市和乐坝站 · 查看更多 »

乐巴铁路

乐巴铁路是广巴铁路的东段,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境内。起自广乐铁路的南江县乐坝镇,至巴州区巴州镇接正在建设中的巴达铁路,铁路全长51.197公里。.

新!!: 巴中市和乐巴铁路 · 查看更多 »

平梁城遺址

平梁城遺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宋。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平梁城遺址 · 查看更多 »

平昌

平昌可以指:.

新!!: 巴中市和平昌 · 查看更多 »

平昌县

平昌县是中国四川省巴中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四川东北部。面积2229平方公里,人口107余万人。.

新!!: 巴中市和平昌县 · 查看更多 »

平昌站

平昌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同州街道,是巴达铁路上的火车站,于2016年1月10日启用营运,现由成都铁路局广元车务段管辖。.

新!!: 巴中市和平昌站 · 查看更多 »

平昌長安古道

平昌長安古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漢至民國。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平昌長安古道 · 查看更多 »

平昌漢中古道

平昌漢中古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漢至民國。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平昌漢中古道 · 查看更多 »

广巴铁路

广巴铁路是中国四川省广元市至巴中市的铁路,为广达铁路的西段,由既有线路广乐铁路和新建线路乐巴铁路组成,全长157公里,于2009年12月31日全线贯通,2012年3月23日正式开行旅客列车,结束了巴中市不通火车的历史 。.

新!!: 巴中市和广巴铁路 · 查看更多 »

广元市

广元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北部。东邻巴中市,南接南充市,西连绵阳市,北与甘肃省陇南市和陕西省汉中市接壤。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位于西安、成都、重庆、兰州四地的中心。米仓山、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是一座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全市总面积1.63万平方公里,人口263万。 广元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自古为入川的重要通道,是苴国故地,入蜀要塞,三国重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旅游热点城市。广元获得的殊荣有: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型工业化基地、中国温泉之乡。.

新!!: 巴中市和广元市 · 查看更多 »

广达铁路

广达铁路是中国四川省广元市经巴中市至达州市的铁路,由西段广巴铁路和东段巴达铁路组成,全长281公里。广巴段于2009年12月31日全线贯通,2012年3月23日正式开行旅客列车,结束了巴中市不通火车的历史 。巴达段于2016年1月10日建成通车,并已电气化,运营速度120km/h,预留提速至160km/h并开行动车组的条件。 2016年1月10日巴达铁路通车后,原成都至巴中的旅客列车由经由宝成线、广达线广巴段改由经由遂成线、达成线、广达线巴达段运行,广达线广巴段客运暂时停运,恢复时间未知。.

新!!: 巴中市和广达铁路 · 查看更多 »

仪南战役

仪南战役是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的一次战役。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为消灭嘉陵江以东国军发动的战役。.

新!!: 巴中市和仪南战役 · 查看更多 »

仪陇县

仪陇县是中国四川省南充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南充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6°31’至106°52’,北纬31°11’至31°39’,面积1767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其周边邻近市县为:向东平昌,向南营山和蓬安,向西阆中,向北巴中。.

新!!: 巴中市和仪陇县 · 查看更多 »

张卫

张卫(),字公则,中国东汉末年割据汉中的军阀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张鲁之弟。《汉天师世家·卷之二》:弟卫,字公则,为昭义将军,弃官学道,白日冲举。 建安二十年(215年),丞相曹操征张鲁,七月,到阳平关,张鲁派五官掾前去举汉中投降,张卫不肯,和部将杨昂率众数万守关,横山筑城十馀里。曹操本来听信凉州从事和武都降人的话,以为张鲁易攻,但与张卫对峙三日,却不能攻下阳平山上诸屯,士卒多伤亡,粮食也将尽,于是决意退军,派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召回攻山的军队。但是曹操前军在夜间迷了路,误入了张卫的大营,当夜又有数千野麋踩坏张卫大营,于是张卫军退散。侍中辛毗、刘晔等在后,将此情报知夏侯惇、许褚,二将不信。夏侯惇亲自看到后,才告诉曹操,刘晔也建议曹操回攻,于是曹操派解𢢼、高祚等回击,斩将杨任,误遇张卫军,高祚等多鸣鼓角,张卫害怕,以为曹操大军到了,于是遁走(一作投降)。张鲁奔巴中,投降曹操。 张卫后为昭义将军,又弃官学道,传说白日飞升成仙。 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左将军刘备攻打益州牧刘璋时,张鲁与张卫商议,决定出兵帮助刘璋,并派之前投奔自己的偏将军马超前去,后来张鲁却中了刘备的离间计,派张卫兵分七路守关不让马超回军,最终促成马超投降刘备。曹操攻打阳平关时,杨昂、杨任中计战败,张卫闻讯便弃关而走。后曹操攻汉中,张卫建议张鲁焚烧仓廪府库,再奔巴中,张鲁虽然出奔巴中,但没有焚烧仓库,只是封锁。张卫与张鲁同奔巴中,曹操又劝张鲁投降,张鲁想投降,张卫不肯。曹操亲征巴中,张鲁派张卫领兵出战许褚,张卫被许褚斩于马下。.

新!!: 巴中市和张卫 · 查看更多 »

张美远

张美远(),四川巴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巴中市和张美远 · 查看更多 »

张飞

张飞(),字益德(小说《三国演义》为翼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與關羽並称“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遇刺身亡,蜀汉追谥桓侯,是为西乡桓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張飛与關羽、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粗獷剛烈好酒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很多人误以为张飞字翼德,以为这才跟飞字相协。其实「益」是通假「鷁」,一种会飞的水鸟。.

新!!: 巴中市和张飞 · 查看更多 »

张鲁

张鲁(、245年或259年),字公祺,沛国丰县(今属江苏豐縣)人,东汉末五斗米道首领,正一天師,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张道陵)之孙,张衡子,世为天师道教主。.

新!!: 巴中市和张鲁 · 查看更多 »

何平

何平是常见的中文姓名,著名的何平有:.

新!!: 巴中市和何平 · 查看更多 »

佛爺河石窟

佛爺河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佛爺河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草池鄉活水溝村一組,高3.7米,寬3.97米的一塊黃砂岩巨石上。坐西向東,共有龕窟8個,造像32尊,題記1幅,均彩繪。龕窟形式有單層方形龕、單層圓形龕、雙層圓形龕、外方內屋形龕四種。最大龕高1.2米,寬1.3米,深0.75米,最小龕高0.32米,寬0.22米,深0.05米。造像題材有佛、弟子、菩薩、阿修羅、天龍八部等。造像的組合形式有單尊式、二尊式、三尊式、五尊式和多尊式。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編號,最大第6號龕為圓形雙層龕,龕後壁雕一菩提樹,枝葉伸至龕頂。龕內有造像17尊,由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一阿修羅及天龍八部組合。佛位於龕窟中央,頭後有圓形頭光,頭飾肉髻,面型方圓,大耳,頸飾三道紋,身穿袒右式佛衣,雙足踏仰蓮台,善跏趺端坐方座上,兩旁有眾弟子、菩薩及天龍八部圍繞,龕口二力士把門。2號單層方形龕內有造像2尊,一尊為阿修羅像,一尊為伴像,阿修羅三頭六臂,上兩手托舉目月,中二手左手持物不明右手持矢,裸上身,下著三叉裙,伴像裸上身,下著裙,均赤足立于龕底。3號單層圓形龕內有單尊阿修羅像,其形狀同2號龕中阿修羅像。該石窟系唐代開鑿,既有北方和中原石窟的相同之處,但又有著自身的風格和特徵。龕窟構圖巧妙,形制和裝飾富於變化。.

新!!: 巴中市和佛爺河石窟 · 查看更多 »

佛爾岩塬石窟

佛爾岩塬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至宋。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佛爾岩塬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楊柏鄉賈村觀村四組佛爾岩塬,崖體坐東向西,現有龕窟4個,造像14尊。分南北兩區,北區3龕,造像11尊,南區1龕,造像3尊,兩區相距50米。造像最大金高1.5米,寬2.08米,最小龕高0.6米,寬0.48米。石窟造像有七尊、三尊、單尊三種。石窟中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道教造像。特別是具有唐代風格的1號佛教造像龕,龕窟形制為外方內圓龕,內外金間飾二蹲獅及一地鬼頂地華蓋,造像題材以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七身一鋪組合,佛有桃形頭光,頭戴寶冠,面相方圓,內穿僧祇支,外穿褒衣博帶式僧衣,雙手疊放手心向上托寶珠,結跏趺坐於懸長座上,僧衣自然垂懸於座上。佛爾岩塬石窟中佛、弟子似道似佛的裝束在其它地方的石窟中少見,對研究通江境內宗教及雕刻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

新!!: 巴中市和佛爾岩塬石窟 · 查看更多 »

佛爾嶺石窟

佛爾嶺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佛爾嶺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勝鄉白石寺村。從龕窟特徵及造像儀軌可推定為唐代所建,現存窟龕18個,內含空龕2個,造像243尊,碑刻1通,分佈面積109.9平方米,均分佈在二塊自然巨石及一崖壁上,分東、西、南三區,呈三角形佈局。東區8龕,造像107尊,西區7龕,造像78尊,碑刻1通,兩區相距約50米,南區崖壁上3龕,造像58尊,西、南兩區相距約20米。窟盒形式有外方內圓三層龕、外方內圓雙層龕、外方內帳形龕、外方內屋形龕、單層圓形龕、雙層方形龕六種。最大窟龕高1.4米,寬1.48米,深1.83米。石刻裝飾比較華麗,龕楣刻卷草,龕內刻菩提樹等圖案。以佛教造像為主,也有佛道合龕造像,佛教造像題材有佛、化佛、菩薩、弟子、力士、天王、天龍八部、阿修羅及供養人像等;道教內容主要為表現道教崇拜形象。造像組合形式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及多尊組合,龕內最多造像計36尊。最具特色的是東區7號龕中的正覺佛著菩薩裝,身後有寶瓶背屏,龕頂飛天體態輕盈而灑脫。該石窟是研究佛道合金石窟藝術和佛道並存發展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

新!!: 巴中市和佛爾嶺石窟 · 查看更多 »

佛耳岩石窟

佛耳岩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佛耳岩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民勝鎮新場村四組,分佈于長8米,距地面高1米的白砂岩巨石上。坐東南向西北,共有金窟3個,造像32尊,分佈面積約8.59平方米。從左至右,1號龕為外方內屋形龕,外龕龕楣陰刻楷書“古峒雲深”4字,龕高1.57米,寬1.28米,深0.98米。內有造像9尊,由一佛二弟子四菩薩二力士組合。主尊頭後有桃形頭光,頭飾磨光肉髻,結蜘跌坐於束腰仰覆蓮臺上,主尊高0.8米,肩寬0.12米,座高0.25米。二弟子、四菩薩分別侍立于金兩側壁覆蓮圓臺上。外金兩側壁浮雕折枝花卉、松鶴及人物圖。2號龕為外方內圓龕,高1.36米,寬1.31米,深1.06米。外龕龕楣雕橫匹折疊式匾,內雕福祿壽三星,龕兩側上部浮雕蓮花形垂花柱,內龕尖拱龕楣,凹雕忍冬紋飾。內有造像10尊,由二佛、阿難、迦葉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組合。3號龕為外方內帳形龕,金高1.56米,寬1.29米,深0.83米。龕楣陰刻楷書“法海無邊”4字。內有造像13尊,由一佛四弟子二力士及其它六尊造像組合。造像頭均毀,佛身穿雙領下垂式佛衣,善跏跌端坐龕中央方座上,雙足踏仰覆蓮台。四弟子及六尊其他造像均侍立兩側平臺,龕口二力士把門。龕間外柱上均刻主次兩幅對聯。佛耳岩石窟造像造型生動,對研究當地佛教雕刻藝術有重要參考價值。1994年,佛耳岩石窟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佛耳岩石窟 · 查看更多 »

余天云

余天云(),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新!!: 巴中市和余天云 · 查看更多 »

徐向前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20世纪中国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曾經擔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名北方人。 徐向前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為一期生,并参与北伐战争,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广州暴动,并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之后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陕甘宁地区、进行长征,并到达陕北。后率领西路军渡黄河北伐,但失败。中日战争期间,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副师长,并参与开辟河北、山东等敌后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其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指挥运城、临汾、晋中和太原戰役等,攻占山西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向前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期间,他宣布停止金门炮战。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徐向前因病于北京逝世。.

新!!: 巴中市和徐向前 · 查看更多 »

得汉城

得汉城位于中国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大通江畔得漢城村得漢城東、南門外崖壁上。,是南宋四川置制司抗蒙山城之一。得汉城坐落于三面环水的三层台地之上,每层台地都十分陡峭,类似一圈天然城墙,城内则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抗蒙“川中八柱”之一。得汉城建于淳祐九年(1249年),时任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的余玠将此城命名为“得汉”,取收复汉中之意,并且将洋州治所移至得汉城。南宋军民在此坚守长达15年,直至景定五年(1264年)才被元军诱降。得汉城原筑有四门,现仍保存有城墙和东、南、北三座城门,城内同时还存有炮台、衙署、鼓楼、监狱、天池、水井等遗址。得汉城南门旁历代游人凭吊得汉城的题记、诗文等石刻以“得汉城摩崖石刻”的名义于2012年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得汉城遗址于2014年列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該城曆為兵家重鎮,宋列四川“八柱”之一,城內古跡甚多,尤以歷代石刻題記為最,僅東、南門外崖壁上就有明清時期的石刻題記23悟,其中題字3幅,對聯3幅,詩詞12幅,其它5幅。這些石刻題記出自明代右都禦史林俊、書法家余誠、朱導,清代徐延伍等名家之手。有的巳收錄《四川歷代碑刻》,有的已收入各類志書。這些石刻題記內容全都與得漢城的歷史、山川、人文有關,書風各異,真、行、隸、草皆有,詩、聯、文俱全,融書法、詩文及石刻藝術於一體,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94年,得漢城摩崖石刻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得汉城 · 查看更多 »

保宁军

保宁军,方镇名。(1)唐兴元元年(784年)改河东节度使置,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太原、阳泉、盂县、昔阳、祁县、文水、阳曲等市县。贞元三年(787年)复为河东节度使。(2)后蜀时置,治阆州(今四川阆中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阆中、仪陇、剑阁、巴中等市县。北宋初废。 Category:方镇.

新!!: 巴中市和保宁军 · 查看更多 »

土寨柏家祠堂

土寨柏家祠堂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土寨柏家祠堂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花叢鎮土寨村,是柏氏家族用來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聚會的場所。祠堂建築面積237平方米,座西北向東南,呈三合院佈局。由正堂、左、右廚房組成。正堂:面闊3間16.5米,進深1間3.5米,簷高5米,土木結構,當心間和次間為抬粱式,單簷廡殿頂,左、右稍間為穿鬥粱架,單簷歇山式,小青瓦屋面,簷高4米。施條形窗花4組,廊道柱礎為束腰,平面呈八邊形,淺浮雕刻戲劇人物、寶瓶、書卷等吉祥花卉圖案。祠堂傍山而建,錯落有致,俯瞰屋面,鱗次櫛比,蔚為壯觀。柏家祠堂和神主碑,工藝精湛,用料考究,古樸凝重,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實為川東北鄉土建築之佳作。.

新!!: 巴中市和土寨柏家祠堂 · 查看更多 »

圣朝国

圣朝国,是指1981年至1982年期间在四川省仪陇县等地,由圣朝组织创始人林文勇为首成立的一个秘密结社政权。.

新!!: 巴中市和圣朝国 · 查看更多 »

地区行政公署

地区行政公署,简称地区行署、行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地区则是行政公署所管辖的行政区,属于地级行政区。地区行政公署的最高行政领导人是“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地区行署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管理县、自治县和县级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作为特例,该地区下辖“区”。地区行政公署是现存的两种行政公署之一,另一种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盟行政公署。.

新!!: 巴中市和地区行政公署 · 查看更多 »

地级市列表

地级市列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

新!!: 巴中市和地级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地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中常规的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盟、自治州等。地级行政区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辖若干个县、区、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作为特例,东莞市、中山市、嘉峪关市、三沙市、儋州市等五个地级市下辖街道办事处与乡镇,不辖县、区,因此也被称作“直筒子(地级)市”。地级行政区的级别为正厅级,所以非正厅级的省直辖的行政区划不算作地级行政区,例如:湖北省辖的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河南省辖的济源市等等。直辖市下辖的区,虽然是正厅级,但未列入地级行政区的统计。 实际上,省辖市与地级市并不是一回事。省辖市是在省或自治区直辖下的市,既可以是正厅级(即地级市),也可以是副厅级(如湖北省的仙桃市),也可以是县级市(如海南省的五指山市)。.

新!!: 巴中市和地级行政区 · 查看更多 »

化成水库

化成水库是中国四川省巴中市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渠江小支流化成河上,建于1960年。水库正常库容为916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91平方千米,海拔为143.49米。.

新!!: 巴中市和化成水库 · 查看更多 »

北山寺會議舊址

北山寺會議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得勝鎮得勝社區居委會北山街34號,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3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建於明,清初毀于兵燹,清道光十七年(1837)復修,坐南朝北,由山門、前殿、正殿、後殿、廂房、禪房組成復式三進四合院。整體建築占地面寬50米,進深40米,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94平方米。青石天井,泥土屋地面,穿鬥台梁混合結構,板壁花窗,青色板瓦屋面,殿為歇山頂,廂房、禪房為懸山頂。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在發動宣達戰役之前,其總部在北山寺召開了各軍會議,研究部署作戰計劃。2003年,北山寺會議舊址被巴中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北山寺會議舊址 · 查看更多 »

北周行政區劃

北周開國之初招徠南中(中國西南地區),置寧州(即南寧州)。北周武帝滅北齊,取南朝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北周時實行總管制,負責數個州郡軍事與行政的政區單位,總管一般兼任駐州刺史,並以所駐之州為名。.

新!!: 巴中市和北周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北龕摩岩造像

北龕摩岩造像位於四川省達縣專區巴中縣城郊,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宋。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現存較完整者有北龕19龕,1980年7月7日公佈為四川省重新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南龕摩崖造像。 北龕摩崖石刻造像分布於巴中市城北1公里的蘇山之麓,崖面坐北朝南,編號從西向東,現存造像34龕,348尊。 參考南龕和其他鄰近地區龕像特徵,現存主要龕像按時間先後可分為四組:第一組,第01號龕;第二組,第07、12、13、14號龕;第三組,第23號龕;第四組,第29、30號龕等。 第一組至第四組龕所處崖面之上下還有部分晚唐小龕,下部有部分清代小龕。.

新!!: 巴中市和北龕摩岩造像 · 查看更多 »

利州东路

利州东路,宋朝在今四川省北部、陕西省设置的路。 1144年,南宋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路、利州西路。东路的治所还是兴元府(今陕西省汉中市)。东路管辖兴元府、隆庆府(今四川省剑阁县)、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洋州(今陕西省洋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蓬州(今四川省仪陇县南)、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市)、大安军(今陕西省宁强县西北)。元朝废除。 Category:南宋的路 Category:四川的路 Category:陕西的路 Category:114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新!!: 巴中市和利州东路 · 查看更多 »

刘自双

刘自双(),四川巴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巴中市和刘自双 · 查看更多 »

嘉陵道

嘉陵道,中国古行政区划名。.

新!!: 巴中市和嘉陵道 · 查看更多 »

嘉陵江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上游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西北凉水泉沟,因其西源西汉水流经礼县的嘉陵关(嘉陵关即赵王嘉陵墓所在地,故名嘉陵关)而得名。 上源为西汉水和白龙江,白龙江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西南,因在汉江之西,故称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与白龙江相汇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昭化以上为上游,行经高山地区,多暴雨,有“一雨成灾”之说;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至重庆朝天门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119公里。广元以下可通航,是四川的重要航道,水运年货运量占四川内河航运年货运量的1/4,是四川重要航道之一。〈〉,中华五千年网,于2009年4月20日查阅。 嘉陵江河口流量2120立方米/秒。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南延3支脉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3峡谷,于重庆汇入长江。四川省境内水力理论蕴藏量1522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551万千瓦,上游白龙江建有碧口大型水电站。江中鱼类多达163种,居四川省各河之首。广布于嘉陵江流域的紫红色砂泥岩,质地松脆,植被覆被率仅13.7%,水土流失严重。.

新!!: 巴中市和嘉陵江 · 查看更多 »

周喜安

周喜安(),河南新野人,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川地区代表。 早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之后攻读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轻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1992年7月,调到国家计委工作,历任政策研究室主任科员,政策研究室发展政策处副处长,政策法规司国际经济处副处长,政策法规司分析处调研员,政策法规司综合处处长,政策法规司助理巡视员等职。2003年5月,调任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5年7月兼任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负责人。2006年6月,任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2008年8月,任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2010年11月,转任中共巴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代理市长;次年2月正式任市长。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11月,调任中共资阳市委书记。2015年3月兼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8年1月,调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新!!: 巴中市和周喜安 · 查看更多 »

哀戎郡

哀戎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所在其章县(今四川省巴中市东其章)。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巴中市一带。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新!!: 巴中市和哀戎郡 · 查看更多 »

唐寧 (快樂女聲)

唐宁,中国大陆女歌手,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2008年江苏卫视“绝对唱响”全国第5名,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全国20强,赛后担任了近一年时间的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节目超级领唱。.

新!!: 巴中市和唐寧 (快樂女聲) · 查看更多 »

唐式遵

唐式遵()字子晋,四川省仁寿县镇子场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四川近现代人物传(二),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48-150页四川省志: 人物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

新!!: 巴中市和唐式遵 · 查看更多 »

冯键

冯键(),汉族,安徽来安人,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现任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新!!: 巴中市和冯键 · 查看更多 »

凌云塔

凌云塔可以指:.

新!!: 巴中市和凌云塔 · 查看更多 »

回風亭

回風亭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26年。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回風亭 · 查看更多 »

国家级贫困县

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俗称国家级贫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分实施经济扶持的县级行政区特定称谓。其资格需经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审批工作在1986年、1994年、2001年和2012年共进行过4次。民族自治地方有着不同的评定标准,称其为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12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达到标准的县级行政区总共有592个,民族自治区贫困县共有341个。而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劃,到2020年前,所有的貧困縣都將脫離貧困,而將取消貧困縣的制度。.

新!!: 巴中市和国家级贫困县 · 查看更多 »

四川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列表

四川省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列表收录各主要年份四川省地级行政区(地级市与自治州,合称“市州”)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和人均GDP指标,当年数据参考次年底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四川统计年鉴》。GDP指标有修订,地级区划单位GDP每隔五年的经济普查有修订。.

新!!: 巴中市和四川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列表 · 查看更多 »

四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本列表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子列表,列举在四川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巴中市和四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巴中市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中華民國)

四川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為「川」。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華中七省之一。現行的四川省、重慶市比當時中華民國法定省區範圍略大。.

新!!: 巴中市和四川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列表

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列表列出四川省18个地级市及3个自治州历年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人口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为人口普查数字,非人口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字。户籍人口为公安机关统计的户口登记人数。各年的人口数据收录于次年出版的《四川统计年鉴》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新!!: 巴中市和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各市州面积列表

四川省各市州面积列表列出四川省18个地级市及3个自治州的土地面积。根据国务院決定,四川省自2007年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全省土地总面积4,861.16万公顷(72,917.46万亩),各市州的土地调查数据亦已公布。.

新!!: 巴中市和四川省各市州面积列表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列表

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公布了十批。.

新!!: 巴中市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列表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文物局确定,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上报国务院备案并树立标志的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先后公布了十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两批共86处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文化大革命对文物破壞严重,四川省于1980年重新公布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0处作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依此类推,最近一次是2012年公布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1997年重庆市直辖脱离四川省,1997年之前公布的部分文物保护单位也随之改属重庆市。.

新!!: 巴中市和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Biángbiáng面

面(拼音:biángbiángmiàn,注音符號: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国际音标:;亦称“儿面”,“”字有多种写法,均无法输入电脑,常被代替写为拼音:「BiángBiáng面」、「biángbiáng面」或「彪彪面」、「冰冰面」),为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知名传统风味面食,属于扯面,通过揉、抻、甩、扯等步骤制作,面宽而厚,犹如“裤腰带”,口感劲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泼辣子。位居关中十大怪之首“扯面像裤带”。.

新!!: 巴中市和Biángbiáng面 · 查看更多 »

石門寺摩崖造像

石門寺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代。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石門寺摩崖造像 · 查看更多 »

玉堂水库

玉堂水库是中国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渠江小支流黑潭河上,建于1973年。水库正常库容为1006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43平方千米,海拔为667.86米。.

新!!: 巴中市和玉堂水库 · 查看更多 »

玉井

玉井可以指:.

新!!: 巴中市和玉井 · 查看更多 »

玉皇国

玉皇国是曹家元建立的秘密结社政权。曹家元又名曹正位,四川巴中县(在今巴中市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称帝者,1982年在四川巴中县青山乡曹家沟称帝。.

新!!: 巴中市和玉皇国 · 查看更多 »

王家灣張氏家族墓

王家灣張氏家族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王家灣張氏家族墓 · 查看更多 »

王翼民

王翼民(),四川省通江縣人。曾當選為中华民国行憲後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新!!: 巴中市和王翼民 · 查看更多 »

王菊人

王菊人(),原名若渊,陕西省蒲城县达仁巷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出身望族,系清道光朝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抗英名相王鼎的玄孙;父亲王廷也是清光绪时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新!!: 巴中市和王菊人 · 查看更多 »

王树声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中国湖北麻城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其早年参与黄麻起义,并担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三十一军军长等职。之后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并任西路军副总指挥。中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晋冀豫军区、太行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等。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鄂豫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副司令员等。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等。.

新!!: 巴中市和王树声 · 查看更多 »

神口河陳氏墓

口河陳氏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神口河陳氏墓 · 查看更多 »

立人鄉村圖書館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中国大陆一家非政府组织,由北京大學碩士畢業生李英强及其朋友于2007年9月发起,总部位于北京。原定目標在2017年,在中国20个县建成公益图书馆网络,每个县均由中心馆下辖3-5个乡镇分馆,每个乡镇分馆均下辖9-15个村级图书站。但由於政府的干扰,2011年起就有部分分馆被關閉。2014年9月,政府突然以多种手段关闭大量分馆,理事會於2014年9月18日決定結束營運。同年12月18日公佈,圖書館理事會自動解散,全部全職員工或志願者(共28名)已另謀出路,約10萬5千冊圖書全部捐贈(另有河南分館有兩萬餘冊尚被當地政府非法扣留),剩餘資金全部捐贈、處置完畢。.

新!!: 巴中市和立人鄉村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紅江縣政治保衛局舊址

紅江縣政治保衛局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鎮平溪壩社區居委會,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3-1934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33年春紅江縣政治保衛局成立,初駐浩陽壩街道,1933年農曆冬月遷駐新場壩文昌宮,1934年農曆2月再遷駐平溪壩易家大院內。紅江縣政治保衛局主要職能是執行偵察、鎮壓,是負責整個縣內的安全保衛工作,保障政權。舊址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坐西北向東南,占地面積731.24平方米。由當地易姓鄉紳按徽式風格仿縣衙式樣而建造,採取嚴格對稱的四合院佈局,平面佈局由東北而西南次第升高。由前廳、正廳及左右廂房組成。建築為穿鬥木結構,青瓦屋面,硬山式頂,兩側有馬頭形風火牆,板壁雕花窗,拱形門,設內回廊,室內務築三合土地面,廊及天井為青石地面,脊飾、卷棚天花、垂花柱齊全。在舊址左側風火牆外保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工農紅軍優待條例》和《反國民黨歌(仿十杯酒調)》部分內容。前廳面闊5間18.1米,進深8米,簷高6.5米。正廳面闊3間11.3米,兩頭有轉角,進深3問9.l米,簷高4.1米,左右廂房各面闊4間16米,進深1間3.3米,簷高4.2米。1994年,紅江縣政治保衛局l日址被逼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紅江縣政治保衛局舊址 · 查看更多 »

罗其清

罗其清,清朝川东白莲教起义首领,巴州(今四川巴中)方山坪人。机织工匠出身。 嘉庆元年(1796年)十二月,罗其清与其弟罗其书、苟文明、鲜大川等起义于方家坪,次年七月,川楚义军会师,义军定青、黄、白、兰各号,罗其清所率义军称巴州白号,被推为巴州白号首领,成为四川义军中较强的一支,活动在川北仪陇、营山、巴州一带,八月攻占巴州。率部屡战清军,部众至三万。在营山县箕山屯集粮草,建立大本营。又与高均德、王廷诏、李全等部营寨互相策应,袭击清军,截夺军粮。清军四路围攻,义军转移至大鹏寨,据隘坚守,与清军激战三月余,史称“大鹏寨会战”。十月参加大鹏寨大会战,歼灭大量清军。与冉文俦部占据大神山,连营数十里。后因清兵围攻,转移至营山县的贺山。嘉庆三年(1798年),中计战败。分兵攻打营山县,与通江蓝号冉文俦部合师,据守营山箕山。后与王廷诏、李全等退据大鹏寨。清兵四路围困,他率部与清军激战,与弟罗其书同时被俘,押解到北京遇害。部众由鲜大川等领导继续斗争。.

新!!: 巴中市和罗其清 · 查看更多 »

罗青长

罗青长,四川省苍溪县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官员,曾长期在情报及对台系统工作,其子為少將和軍事家罗援。.

新!!: 巴中市和罗青长 · 查看更多 »

网络评论员

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輿情員)是中国大陆的一种特定称呼,是指受雇佣发表有利于中国政府或相关部门评论的人员。他们通常以普通网民身份,发表拥护中国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内容,围攻批评政府的网络声音,或采取其他网络传播策略,来试图达到影响、引导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 “五毛”或“五毛党”是网络上对网络评论员的一种常用别称,用以象征性地讽刺网评员每发一文“能賺五毛钱”,2009年1月8日,Mike Elgan。“五毛党”的详细说明与网络评论员的其他称呼,见下文的“名称”段落。“五毛”也经常会被称为“网络水军”(简称“水军”)。狭义的“五毛”与“自干五”和“愤青”有一定的区别,广义的“五毛”包括后面两者。.

新!!: 巴中市和网络评论员 · 查看更多 »

牛角寨崖墓群

牛角寨崖墓群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漢。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牛角寨崖墓群 · 查看更多 »

白坪馬氏祠堂

白坪馬氏祠堂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自坪馬氏祠堂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朱公鄉白坪村。該建築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占地縱長48米、面寬20米;建築面積740平方米,為三級臺地上兩進四合院佈局,由前殿1座、左右廂房2棟、牌坊1座、左右陪碑儀牆、馬氏先祖墓組成。前殿、廂房、牌坊圍成二級臺地上下兩個天井;後院由牌坊、左右陪碑儀牆、馬氏先祖墓圍戚。馬氏先祖墓家規格目前難以測量,家前立石質仿木構花碑1通,碑前有供案1個;左右儀牆中部則各嵌陪碑1通。該建築佈局規整,比例協調,選材考究,制做精細,石刻鏗雕、浮雕工藝精湛。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

新!!: 巴中市和白坪馬氏祠堂 · 查看更多 »

白乳溪石窟

白乳溪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代。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白乳溪石窟 · 查看更多 »

白石寺

白石寺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白石寺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勝鄉白石寺村二組,坐西北向東南,原有規模較大,現存前殿和中殿單體建築2棟,間距5.7公尺,分別建於清康熙伍拾伍年(1716)和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占地面積823.21平方公尺,採取嚴格對稱的軸線佈局,前殿又稱佛爺殿,中殿又稱老君殿,依次排列在軸線上。建築均為穿鬥抬梁式木結構,青瓦屋面,單簷,歇山式頂,四角微翹,簷下設卷棚,辟外回廊,下部為板壁格窗,上都為編壁牆,下築高臺。前殿面闊三間8.83公尺,進深二問6.5公尺,通高8.08公尺,台高1.1公尺,長、寬均10公尺,檩上墨書“清乾隆三十五年歲次庚寅仲夏”年款及工師姓名等。中殿面闊三間14.8公尺,進深三間8.1公尺,通高9.32公尺,台高1.12公尺,長14.8公尺,寬13.7公尺。前後額坊上均施平身科斗拱,部分已毀,現存五組,斗拱皆為五鋪作。檩上墨書“皇清康熙伍拾伍年歲次丙甲正月拾堂大吉良辰監立”及1963年補修年款、工師姓名等文字。裝板、雀替等構件上雕喜鵲鬧梅、魚、折枝花卉、鏤雕纏枝花卉等,梁、柱均彩繪纏枝花卉及雲紋圖案,台基面雕動物圖案。白石寺主體建築用材粗大,工藝精湛,配置得體,風格協調,頗具匠心,對研究清代古建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新!!: 巴中市和白石寺 · 查看更多 »

白衣古鎮古建築群

白衣古鎮古建築群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白衣古鎮古建築群包括:節孝牌坊、吳記當鋪、吳鉦官邸、文昌宮、龍翔寺石刻、棺山圈井、“忠孝廉潔”碑刻共7處文物點。 白衣古鎮古建築群位於平昌縣白衣古鎮。白衣古鎮始建於秦漢時期,方圓十余里,是古柳州遺址。清光緒甲申年(1884)白衣古鎮火焚,重建了規模宏大、氣象非凡的六廟三宮和龐大的吳氏官邸。雄偉的孝節牌坊與魅星點鬥,渾然一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古建築群,雕樑畫棟,格調高雅,文武百官、社會名流廣留墨寶 。.

新!!: 巴中市和白衣古鎮古建築群 · 查看更多 »

百度全景

度全景为百度公司在2013年8月21日推出的街景地图服务。对于该服务所覆盖的地区,用户可以觀看到所選擇城市街道的高清全景图像。截至2015年3月11日,百度全景已覆盖了175个城市。.

新!!: 巴中市和百度全景 · 查看更多 »

隱身洞摩崖造像

隱身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隱身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民勝鎮彎柏樹村二組,分佈在邱家河百盤寺隱身洞一青砂岩壁,開鑿于清同治聖申年(1872),面向東南,分佈立面寬1.86米,高5.06米,幅面9.41平方米。造像龕呈塔形四層分佈,共8龕,雕像13尊。以佛教造像為主,有道教造像一龕,龕窟形制除3號龕為圓形龕外,其余依自然岩體而鑿,造像題材以一佛二弟子、彌勒佛、天王、道教造像組合。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編號,最大8號龕位於造像底層,為空龕,寬1.86米,高1.71米,深1.9米;最小3號龕位於二層中上部,為圓形龕,寬0.2米,高0.22米。3號龕內雕彌勒佛一尊,光頭,圓臉,大耳,面帶微笑,身穿雙領下垂式僧衣,袒胸開懷,大肚,雙手扶膝,結半蜘跌座。8號龕上據刻一圄形香爐,上有右讀橫排“大清同治壬申年海元設敬聖像”題記,1號龕頂刻“即是靈山”四字。隱身洞石窟造像保存完整,形制特別,多龕造像於一體,組合特別,雕刻精細,在清代石窟藝術中堪稱佳作,對研究清代石窟造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994年,隱身洞摩崖造像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隱身洞摩崖造像 · 查看更多 »

萬山營劉氏祠堂

萬山營劉氏祠堂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雙流鄉萬山營村六組萬山營山腰臺地上,建於1931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前殿、廂房、正殿分三級臺地佈局構成小青瓦屋面四合院,總面闊5間30米,總進深40米,占地1200平方米。左右廂房為二層,建築面積為1500平方米。該建築佈局規整,規模較大;大木構選材精細,建築比例協調,具有較高文物價值。.

新!!: 巴中市和萬山營劉氏祠堂 · 查看更多 »

鐵佛蒲氏家族墓

鐵佛蒲氏家族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鐵佛蒲氏家族墓 · 查看更多 »

靈山吳家大院

山吳家大院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靈山吳家大院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靈山鄉元柏村。建築坐西向東,原四合院佈局,現僅存正房和左右廂房,面寬38.3米,進深30.1米,占地面積1152.83平方米,建築面積693平方米。穿鬥結構,板壁花窗,青瓦屋面,懸山頂。靈山吳家大院建築構件雕刻精細,如駝峰、撐拱、柱礎、門、窗分別採用陰刻和縷空雕的手法,把古代戲劇人物故事、花卉圖案,融建築於一體,使建築更加富麗壯觀。建築用材考究,結構嚴謹,佈局合理,典型的清代川東北民居建築風格,是研究清代當地民居建築的重要實物。.

新!!: 巴中市和靈山吳家大院 · 查看更多 »

靈山吳氏墓

山吳氏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靈山吳氏墓 · 查看更多 »

西龕摩岩造像

西龕摩岩造像位於四川省達縣專區巴中縣城郊,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宋。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時存較完整者有北龕43龕,1980年7月7日公佈為四川省重新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南龕摩崖造像。 西龕摩崖石刻造像地處巴中市城西1公里的鳳谷山西龕村,現存造像92龕,分布在西龕寺(又名佛爺灣)、流杯池、龍日寺三處,三地各相距約1公里。流杯池岩前有一塊窄長的平地,岩面上偶可見方形榫孔,其前原來可能有寺廟。岩面右下方鑿出一平面,長約7米,高約3米,原來有刻字,左側中下部尚可見「口……口如……」四字殘痕。據《巴中縣誌》載:「『流杯池』,此刻在西龕山右半岩,時代姓名無考,疑即唐元封所題,字大二尺許,亦漸泯滅矣。」,又載:「『古珍岩』,此刻在流杯池上佛龕右岩,亦無時代姓名,字跡漫糊,似亦唐宋筆也。」。今上面二題銘尚存遺蹟,鑿平的石碑尚存。在距第53號龕左側約20米處西龕村的公路旁有一水池,唐名「流杯池」,即古珍岩左下側的一口古井。20世紀80年代,最初對窟龕進行編號時,從山下西龕寺南邊開始,至龍日寺北邊結束,此後發現的龕依次編號,因此。後編的個別編號未按地點順序。因文管所曾對龕號進行過兩次修改,個別龕因舊寫編號未脫落。同時存在兩個號。2000年調查時以文管所1990年編號為准,第01~52號龕位於山下西龕寺後,第53~55號龕、第92號龕位於山腰流杯池,其餘龕位於山頂龍日寺。西龕始鑿於隋代,其中現存的第18、21、22號龕可能為隋代造像,第l0號龕彌勒像有開元三年(715年)造像記,具有斷代意義,第53號龕西方凈土變中的唐代石雕建築雕刻尤其精彩。參考南龕造像時間,結合西龕崖面情況。按開鑿順序,可將西龕現存龕像分為六組。.

新!!: 巴中市和西龕摩岩造像 · 查看更多 »

馬忠 (蜀漢)

忠(),字德信,益州巴西阆中人,三國時期蜀漢北伐重要將領,官至鎮南大將軍,封彭鄉亭侯。.

新!!: 巴中市和馬忠 (蜀漢) · 查看更多 »

馮均璉

馮均璉(),字錫瑛,四川省平昌設治局岳家鎮人,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中被選為四川省第七選區立法委員.

新!!: 巴中市和馮均璉 · 查看更多 »

觀音井何氏家族墓

觀音井何氏家族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觀音井何氏家族墓 · 查看更多 »

高祚

,東漢末年曹操麾下將領。.

新!!: 巴中市和高祚 · 查看更多 »

魏滅蜀之戰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263年,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則以大將軍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据劍閣天险与魏军相持,魏軍不能前进。鄧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劉禪出降,姜維闻讯后帶部投降鍾會,蜀漢滅亡,開啟三國時代的統一戰。.

新!!: 巴中市和魏滅蜀之戰 · 查看更多 »

魯班寺

魯班寺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魯班寺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鎮魯壩村五組,清康熙伍拾貳禩、大漢元年分別進行了維修。建築坐北向南,占地面積568.08平方公尺,平面呈四合院佈局,由前殿、正殿、左右廂房組成,採取嚴格對稱的院落式佈局,平面佈局由南向北次第升高,主體建築在一條中軸線上,附屬建築左右對稱配列。建築為抬梁木結構,青瓦屋面,前殿、正殿明間均為雙重簷,歇山式頂,四角微翹,辟內回廊,夯土地面,下築台,掉簷柱、排水設施齊全。該建築裝飾精美,翹角飛簷,飄逸俊美,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1994年,魯班寺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魯班寺 · 查看更多 »

谌姓

谌姓,可念作「陳」或「甚」,是一個華人的姓氏,郡望為洛陽、豫章。今日江西的南昌市、豐城市;重慶市、四川成都市、南充市、巴中市;湖北武漢市、麻城市、黄岡市;湖南永州市、岳阳市、益阳市;廣東省惠州市;福建省永定縣、長汀縣;還有臺灣的新北市金山區、基隆市、高雄市美濃區等地,有較多的谌姓人士居住。.

新!!: 巴中市和谌姓 · 查看更多 »

鳳儀蔣氏祠堂

鳳儀蔣氏祠堂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鳳儀蔣氏祠堂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鳳儀鄉永和村,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8),為前殿、左右廂房、正殿三級臺地四合院佈局,占地面積50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前殿所在一級臺地以三級踏道與二級臺地天井壩子相連。穿8米深的天井青石板壩子登7級踏道上三級臺地所在的正殿。該建築整體結構完整,其木刻構件雕工精細,彩繪如新,具有很高價值。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

新!!: 巴中市和鳳儀蔣氏祠堂 · 查看更多 »

鳳凰包遺址

鳳凰包遺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新石器時代。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鳳凰包遺址 · 查看更多 »

趙巧岩石窟

趙巧岩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趙巧岩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江鎮牌坊街社區諾江中路。趙巧岩唐名壁州神廟石刻,因毗沙門天王像,左手托塔似燈,民間傳說趙巧送燈檯而得名趙巧岩。崖高12.3米,寬40米,崖體坐東北向西南,唐人刻篆甚多,現存唐代龕窟15個,內含空龕1個,千佛屏1個,現存造像241尊,題記4幅,碑刻l通。除千佛屏外,其中初唐6龕,晚唐8龕。龕窟形式有單層圓形龕、外方內馬蹄形龕,外方內圓龕和外方內屋形龕四種。最大盤高5.5米,寬3.5米。造像題材有佛、菩薩、普賢、天龍八部、西方淨土變、弟子、毗沙門天王、力士、飛天等。造像的組合形式有單尊、三尊、五尊、七尊和多尊。第1號龕毗沙門天王龕是一個未完工的造像龕,它的體形與巴中南龕的毗沙門天王像極相似,天王側有侍者像二,左女右男,天王像高4.9米。該石窟造像雕刻精美,薄衣輕快,線條流暢,為研究唐代佛教石刻藝術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1994年,趙巧岩石窟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趙巧岩石窟 · 查看更多 »

黃權

黃權(),字公衡,東漢益州巴西阆中人(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漢末三國時蜀漢將領,後投降曹魏,歷仕劉璋、蜀漢及曹魏三個勢力。本是劉璋的部下,後來劉備稱帝之後爆發夷陵之戰時,黃權勸劉備不要伐吳,但劉備一意孤行,劉備戰敗後退路被斷,不得已與龐林一起投魏。.

新!!: 巴中市和黃權 · 查看更多 »

黑馬山墓群

黑馬山墓群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黑馬山墓群 · 查看更多 »

达县专区

达县专区,四川省已撤销的专区。辖区大致在今达州市、巴中市境,含今广安市管辖的邻水县。 1950年置。原属川北行署区,在今四川省东北部。辖达县、宣汉、开江、平昌、南江、通江、万源、巴中等县。专员公署驻达县(今达州市)。1952年恢复四川省管辖。1953年大竹、邻水、渠县三县划入。1968年改置达县地区。.

新!!: 巴中市和达县专区 · 查看更多 »

达州市

达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市境东接重庆市,南连广安市,西邻南充市、巴中市,北界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地处大巴山南麓,川渝陕结合部,嘉陵江支流渠江流域。全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6.76万,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达州因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

新!!: 巴中市和达州市 · 查看更多 »

阳自碧

阳自碧(),四川巴中人。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8月加入共青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巴中市和阳自碧 · 查看更多 »

阆中市

阆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為四川省辖縣級市,由地級南充市代管。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88万。.

新!!: 巴中市和阆中市 · 查看更多 »

赤溪岳氏家族墓

赤溪岳氏家族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赤溪岳氏家族墓 · 查看更多 »

赵子立

赵子立()字一峰,河南省归德府永城县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中華人民共和国政治家。作为国民革命軍将领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活躍,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转投中華人民共和国。.

新!!: 巴中市和赵子立 · 查看更多 »

葛兰笙

葛兰笙,名为芬(),后以字行。祖籍山东日照。中国政治家、教育家。国民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山东省宣教处副处长、济南市政协委员。.

新!!: 巴中市和葛兰笙 · 查看更多 »

蒲波

蒲波(),四川南充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新!!: 巴中市和蒲波 · 查看更多 »

银昆高速公路

银川-昆明高速公路,简称银昆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85,起点在寧夏银川,途经中宁、平凉、宝鸡、汉中、巴中、广安、重庆,内江、宜宾、昭通,终点在云南昆明,其中重庆-昆明段长838公里。.

新!!: 巴中市和银昆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鄺繼勳烈士墓

鄺繼勳烈士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84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鄺繼勳烈士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麻石鎮黃梁坎村伴二溝,基坐西向東,面寬5.24米,長18.31米,占地面積95.94平方米。1933年6月,原川陝省臨時革命委員會主席鄺繼勳在洪口鎮關帝廟被“肅反”殺害後推至崖下,遺體被部下連夜偷運至錚二溝秘密埋葬。《通江縣誌》載:1984年秋,中共麻石區委、區公所和麻石鄉黨委、政府,發動群眾,自籌資金,為鄺繼勳烈士壘墳、立碑,墓前建石院壩,壩周圍安砌石欄籽。該墓由墓家及陪碑組成,基為土家,封土呈橢圓形,塊石砌牆。現墓由葉岩磚壘砌,面寬1.54米,通高1.85米,長3.5米;墓前水泥拜台中立有1984年建造的方座四角攢尖頂碑一座,通高2.6米,碑兩層方座,碑身四方,面刻“鄺繼勳烈士之墓”及立碑單位和立碑年款,後刻生平,左右刻毛泽东“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草書詩詞。鄺繼勳,1931年10月任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四方面軍進入川陝邊後,任川陝省臨時革命委員會主席,後又調任通江縣軍事指揮長。1994年,鄺繼勳烈士墓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鄺繼勳烈士墓 · 查看更多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Chongqing Jiangbei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KG,ICAO:ZUCK),位于中国重庆市渝北区两路街道,距离市中心19公里,为4F级民用国际机场,定位为中国门户枢纽机场之一,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三座航站楼、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2013年12月成为中国第五个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航空口岸。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于1990年1月22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为重庆江北机场;1998年更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2005年10月完成二期扩建工程;2010年12月完成三期扩建工程;2017年8月完成四期扩建工程。 截至2017年8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分别为T1(停用改造)、T2A/B(国内)和T3A(国内及国际),共73万平方米;共有三条跑道,跑道长度分别为3200米、3600米、3800米;停机坪166万平方米、机位209个、货运区23万平米;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飞机起降37.3万架次;共开通国内外航线258条,通航城市158个。 2016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588.88万人次,同比增长10.8%;货邮吞吐量36.11万吨,同比增长13.3%;起降架次27.68万架次,同比增长8.4%;分别位居中国第9、第10、第8位。当前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设有中国国际航空、四川航空、重庆航空、西部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厦门航空、华夏航空、山东航空、海南航空、天津航空、深圳航空、东海航空等12家基地航空公司。.

新!!: 巴中市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自貢話

自贡话(国际音标:/tsɿ24 koŋ23 xua23/或/tsɿ24 koŋ23 xua24/),语音学上属于汉语官话西南官话灌赤片仁富小片,自贡话是自贡市主城区及富顺县所使用的语言。但并非全市境内都使用自贡话。自贡市境内也有客家话的使用者。除此之外,自贡市下辖的荣县大境使用荣县话,在发音上与自贡话存在明显差异。富顺县和荣县(尤其是以西部长山镇为代表)的部分乡镇还有岷江话的使用者。 使用自贡话的地方除自贡市市区以外,还包括下辖的富顺县全境、荣县东部部分乡镇。在语言学中,以人为的行政区划作为一种方言的划分标准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与自贡市毗邻的威远县等地的方言和自贡话也完全一致,也应当算作自贡话的范畴。由于文化经济影响,地处川滇交界的筠连、盐津、威信等盐业渡口和川黔交界的古蔺、仁怀、习水等产酒区中的少部分地方,也操自贡话,成为方言岛和飞地。另外,自贡话也不等于仁富小片,因为与自贡话相比,同属仁富小片的内江话、荣县话在发音上是有区别的;尽管西康地区的某些汉语方言也被语言学者强行划入仁富小片方言岛,但它与自贡话并无任何渊源关系,差异更加明显。 自贡话的使用者大约有350万。和其它上江官话最大的区别在于:区分南京型舌尖前后音、入声归去、古浊上字的白读音多并入阴平、虚词音节连读和顺同化、连续变调、叠词变调、叠词使用频率和词汇使用习惯差异等。 自贡话是明代正音的延续,至今仍大量沿袭着《洪武正韵》、《音韵日月灯》、《佩文诗韵》等韵书的发音方式,又融合了湖广音和中州韵,徽汉合流,因此在听觉上与昆曲念白、京剧韵白、黄梅调有高度的相似性。.

新!!: 巴中市和自貢話 · 查看更多 »

長靈寨遺址

長靈寨遺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明。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長靈寨遺址 · 查看更多 »

苟兴龙

苟兴龙(),四川巴中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川地区代表。 2018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新!!: 巴中市和苟兴龙 · 查看更多 »

雲曇古佛洞石窟

雲曇古佛洞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雲曇洞古佛洞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雲縣鄉雲曇村一組,坐東北向西南,面積為529.75平方米,由雲曇洞、古佛洞及古佛洞摩崖石刻組成。古佛洞呈長方形,平頂,高3米,寬4.39米,深6米。洞內共有摩崖造像96尊、泥塑2尊、題記2幅。後壁及兩側壁均有三層摩崖造像,為佛道合龕造像,佛教造像題材有佛像、文殊菩薩、力士等。道教內容有王母、藥王、土地等諸神。後壁左、右下部刻有光緒十六年(1890)巴州舉人蒲敏的詩及造像題記,洞口兩側各立一石獅。洞外右側2.1米處的崖壁上開一淺橫龕,龕內從右至左陰刻行書“古佛洞”三個大字及“楊大禮造、楊大文立”八個小字,字幅高1.1米,寬3.1米,字幅面積3.41平方米。1994年,雲曇洞古佛洞石窟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雲曇古佛洞石窟 · 查看更多 »

雷鋪天將軍墓

雷鋪天將軍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化成鎮,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02年12月27日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雷鋪天將軍墓 · 查看更多 »

雙竹堂牌坊

雙竹堂牌坊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雙竹堂牌坊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岳家鎮雙竹村。座西朝東,石質仿木結構,四柱三開間,四柱前後設束柱,三樓牌樓式牌坊,高8米,寬6.85米,厚2.5米,牌坊兩面雕刻有九十二個人物故事及花卉圖案,詩、詞、楹聯四十三首,頂端設龕,正面神主集雙溝陰刻“雙竹堂”,龕上部橫刻“法同縉紳”,背面神主龕雙溝陰刻“積慶寺”,龕上部橫刻“萬祀垂芳”,牌坊前左右兩側1.5米處各立有須彌座石獅一尊,通高1.9米,座長2米,寬0.7米。牌坊規模宏大,雕刻極其精美,工藝精湛,內容豐富,手法熟練,為研究清代石質牌坊建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雕刻藝術、科學價值。1989年,雙竹堂牌坊被平昌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雙竹堂牌坊 · 查看更多 »

通江县

通江县是中国四川省巴中市辖县,位于四川东北部,渠江支流通江流域,为一个山区县。.

新!!: 巴中市和通江县 · 查看更多 »

通江川陝省工農總醫院舊址

通江川陝省工農總醫院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4-1935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川陝省工農總醫院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瓦室鎮嘯口村八組,由院部、新劇團和烈士墓組成,建築總面積6433.8平方米。川陝省蘇維埃政府於1933年8月建立了川陝省工農總醫院。1934年2月遷駐水陸交通方便的嘯口梁麻壩嶺,下設有6個分醫院和新劇團。醫治無效的人員達2612位安葬於總醫院下一台探。1935年春,總醫院隨紅軍轉移。1994年,川陝省工農總醫院舊址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通江川陝省工農總醫院舊址 · 查看更多 »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4-1935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建築為清代晚期川東北民居建築風格,穿鬥木結構。由6棟組成,呈三合院和四合院佈局,總占地面積1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由總務部、政治部、俱樂部、西醫部、中醫部、手術室、販賣部、擔架隊、輕傷連、重傷連、木工廠等組成。1934年2月,,總醫院由鸚哥嘴遷到沙溪王坪。總醫院是紅四方面軍總部的直屬機關,編制相當於一個軍,它是一個醫、政、軍三位一體的機構。總醫院為紅四方面軍的醫療衛生中心。1994年,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 查看更多 »

虹口区

虹口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北部的一个市辖区。区名因上海浦的故道虹口港而得名,上海开埠前境内原分属上海与宝山两县。上海开埠后,成为继黄浦区外上海最早发展的地区。淞沪会战以前,虹口一度发展成为上海主要的粤籍居民和日籍居民社区,同时虹口也是上海最早的电影放映地和主要的电影放映中心。 目前,虹口区东部与杨浦区相接,南部与黄浦区、浦东新区相邻,西部连接静安区,北部与宝山区相交。虹口区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目前,虹口区共设有四川北路、北外滩、嘉兴路、欧阳路、广中路、曲阳路、凉城新村和江湾镇等八个街道办事处,区域总面积23.49平方公里。街道下设222个居民委员会。.

新!!: 巴中市和虹口区 · 查看更多 »

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

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于2012年8月26日凌晨,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境内的包茂高速安塞服务区附近。一辆双层卧铺客车追尾一辆罐车,造成36人遇难,3人受伤。这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巴士与客车事故中,最严重的一起双层卧铺客车事故之一,客车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 巴中市和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 · 查看更多 »

GNZ48

GNZ48是一個在2016年於广东廣州成立的中國大型女子偶像組合,為SNH48的姊妹團體,隸屬於廣州絲芭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GNZ48目前共有86名成員,分為Team G、Team NIII、Team Z三支隊伍。GNZ48的基本定位同樣是秉承SNH48的基本定位,基於「可面對面偶像」的造星理念,具備互聯網思維和參與感精神的近距離養成式大型女子偶像團體,充分吸收SNH48的模式特色和運營經驗,並進行區域化改造。.

新!!: 巴中市和GNZ48 · 查看更多 »

Zuí

“”是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婦孺皆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10多個省市,300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 zuí ”,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重慶一帶“”字歌謠為:“一點一橫長,二字下來口字方;兩邊絲繞繞,拉根板凳來坐倒;你也長,我也長,中間夾個馬兒郎;心字來打底,月字來包牆,打個金鉤銀鉤掛衣裳。”四川一帶“”字的常見歌謠為:“一點一橫長,二字口言旁;絲繞對絲繞,長對長,中間一個馬兒郎。心在底,月在旁,兩個鉤鉤照月亮。”, 綿陽一帶為“……兩邊絲繞繞,馬兒郎,長又長,心字底,月字旁,扯根金鉤鉤掛衣裳,揀砣石頭砸你娘。”,巴中一帶為“……兩橫下麵口字方;兩邊絲繞繞……你也長,我也長,中間來個馬大王;用心來打底,用月來相伴,金鉤銀鉤掛衣裳。””臺灣一帶 “一點一橫長一兩口在言旁兩邊糸繞繞,中間坐個馬大娘,你也長我也長,心在底,月在旁,打個金勾掛衣裳,揀起一塊石頭甩過了牆。”,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 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明朝末年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 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佈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洪幫傳統上有“一片丹心”、“反清”、“複明”等詞構成的組裝字。,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

新!!: 巴中市和Zuí · 查看更多 »

恩广高速公路

恩施-广元高速公路,简称恩广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5012,是的联络线之一,位于湖北、重庆、四川三省市境内,途经主要城市有恩施-利川-万州-达州-巴中-广元.

新!!: 巴中市和恩广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恩阳县 (隋朝)

恩阳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义阳县置,治所在今四川省巴中市西南恩阳。属清化郡。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复置。元朝至元二十年(1288年)又废。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8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巴中市和恩阳县 (隋朝) · 查看更多 »

恩阳区

恩阳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巴中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于2013年1月18日由巴中市巴州区分出12个镇和12个乡设立。恩阳区下辖总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区政府驻恩阳镇。恩阳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因此该区以发展旅游业为主。.

新!!: 巴中市和恩阳区 · 查看更多 »

李仲彬

李仲彬(),四川省眉山人。男,汉族。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 巴中市和李仲彬 · 查看更多 »

李蜀

李蜀是北宋初期位於中国四川地区的一个短暫政权,从994年一月到994年五月,该政权仅维系了5个月。.

新!!: 巴中市和李蜀 · 查看更多 »

李酌

李酌(),四川巴中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川地区代表。 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是中共党员。担任四川省仁寿县委副书记、县长。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巴中市和李酌 · 查看更多 »

杨国喜

杨国喜(),曾用名杨果喜,四川巴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新!!: 巴中市和杨国喜 · 查看更多 »

梭埡梁石窟

梭埡梁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元。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梭埡粱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江鎮城東村四組梭埡梁佛爾岩高20米,寬25米的白砂岩崖壁上,崖體坐西北向東南,共有龕窟23個,現存造像240尊,喇嘛塔1座,題記3幅,均彩繪。龕窟形式有單層圓形龕、單層方形金龕、外方內圓龕、橫長方形龕四種,最大龕高l.3米,寬2.5米,深1.73米,最小龕高0.15米,寬0.16米,深0.04米。龕窟裝飾較少,只有一個龕楣刻花卉紋。造像題材有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飛天等。造像組合形式有單尊式、四尊式、五尊式、六尊式、七尊式、八尊式、九尊式及多尊式。藝術風格如1、7號兩個西方淨土變龕,52尊聽法菩薩,有的傾身似潛心聆聽佛的教誨,有的聚首似竊竊私語,7號龕中有二菩薩似洗頭狀,1號龕頂飾二飛天在空中翩躚對舞。構圖完整,場面宏偉,人物形象生動傳神。下層11龕為元代造像,均為彌勒佛、觀音、弟子、力士、天王等像,精神氣魄不知唐代飽滿充沛,但在造型和雕技上別具風格。崖壁左下側有線刻喇嘛塔1座。根據《通江縣志(道光)》記載,梭埡梁石窟為元至正年間開鑿。表現出細緻纖巧,精雕入微,人物形象脫離了神的色彩,接近於藝術的真實,生活氣息較濃,打破了唐宋龕窟造型的形式。1994年,梭埡梁石窟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梭埡梁石窟 · 查看更多 »

毛浴壩會議會址

毛浴壩會議會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毛浴鄉毛浴社區居委會,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4年。 該會址為典型的川東北民居,平面呈長方形,坐東向西,穿鬥木結構,青瓦屋面,懸山式頂,板壁木門,弈土地面,面闊4問12.379米,進深4間9.97米,占地面積123.42平方米。1934年11月1日,紅四方面軍在毛浴鎮該會址內召開了黨政工作會議,歷時9天,到會連以上政治工作幹部800余人。會議由陳昌浩主持,張國燾作了形勢與任務的報告和總結,陳昌浩作了黨政工作報告,徐向前作了軍事工作報告。會議討論了當前形勢與任務,總結了反六路圍攻以來的黨政工作,並作出了《紅四方面軍政治與黨務工作決議案》,制定了《團政治處暫行工作細則》《軍、師政治部的暫行工作細則》和《紅四方面軍軍訓訓詞》此外還表彰了反六路圍攻中功績突出的部隊,並舉行了莊嚴的軍訓訓詞宣誓和隆重的授獎典禮。1994年,毛浴壩會議會址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毛浴壩會議會址 · 查看更多 »

毛浴謝氏墓

毛浴謝氏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毛浴謝氏墓 · 查看更多 »

水寧寺摩崖造像

水寧寺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1980年7月7日列為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南龕摩崖造像。.

新!!: 巴中市和水寧寺摩崖造像 · 查看更多 »

永安壩八一紀念會會址

永安壩八一紀念會會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1933年。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永安壩八一紀念會會址,是紅軍在川陝蘇區時期召開的首個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紀念大會所在地,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洪口鎮永安壩村。1933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軍委發佈命令,規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紀念日”。據此1933年8月1日,紅四方面軍總部在永安壩三教寺召開紀念大會,紀念紅軍成立。1994年,永安壩八一紀念會會址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永安壩八一紀念會會址 · 查看更多 »

汪永泰

汪永泰(),四川巴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早年参见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三七六团,后担任延安军委机要科通讯员。1945年9月,任东北总部机要处译电组长。1955年2月至1957年8月,任西南地质局机械处副处长,之后担任四川省地质局处长干部学校副校长。2014年3月15日去世。.

新!!: 巴中市和汪永泰 · 查看更多 »

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或5·12大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央位於中國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镇附近、四川省城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2、矩震級達8.3(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烈度可能達到11度。本次地震的地震波围绕地球传播了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区。北至辽宁,東至上海,南至香港、廣東、澳门、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陝西等省的災區直接經濟損失共8451億元人民幣,災區的衛生、住房、校舍、通訊、交通、治安、地貌、水利、生態、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受到嚴重破壞。地震災情引起民間強烈迴響,全中國以至全球紛紛捐款援助,累積金额超过500億元人民币。中国軍方調動了和平時代以來规模最龐大的隊伍进行救災,中国民间的大批志願者和来自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专业人道救援隊伍也加入救災。震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取“一省帮一县”的原则,用三年時間進行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计划在2010年基本實現目標。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灾后的头七,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首次对公众设立了全国哀悼日。.

新!!: 巴中市和汶川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汉中市

汉中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经济以农业、旅游业、采矿业为主,工业产值较低。与甘肃、四川毗邻。北依秦岭,南屏大巴山,中部为盆地。全市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勉县(1964年前旧名“沔縣”)、西乡县、略阳县、镇巴县、宁强县、留坝县、佛坪县,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6万(2016年)。地方方言为汉中话,属西南官话的成渝片。.

新!!: 巴中市和汉中市 · 查看更多 »

清化郡

清化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 大业三年(607年),实行郡制,改巴州设置清化郡。治所在化成县(今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下辖十四县:化成县、曾口县、清化县、盘道县、永穆县、归仁县、始宁县、其章县、恩阳县、长池县、符阳县、白石县、安固县、伏虞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清化郡为巴州。天宝元年(742年),实行郡制,再改巴州为清化郡,属于山南道。乾元元年(758年),恢复州制,再改为巴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0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5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巴中市和清化郡 · 查看更多 »

溶洞

溶洞指的是由雨水或地下水溶解侵蚀石灰岩层所形成的空洞。又称钟乳洞、石灰岩洞。.

新!!: 巴中市和溶洞 · 查看更多 »

朝陽洞石窟

朝陽洞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朝陽洞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城西75公里的觀音井鎮鳳儀村一組,原名“朝陽洞廟”,占崖壁面積4525平方米,共有造像14龕(窟)39尊,碑碼11通,圓雕像5尊,座西向東。朝陽洞石窟造像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合一,主要內容為佛、夫子、老君、觀音、文殊、普賢、牛王、藥王、濟公、玉皇大帝、彩繪太極圖等,另有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光緒年間的題記、楹聯等。造像形式基本為兩類,即摩崖造像和圓雕造像,題記依崖面而刻。朝陽洞石窟是巴中地區明-清時期三教合一造像之精華。造像融夫子、老君、觀音、文殊、普賢、藥王、玉皇、文昌等於一處,或一龕三教,規模最大,內容豐富,造型生動,構思巧妙,雕刻精細。2001年朝陽洞石窟被巴州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朝陽洞石窟 · 查看更多 »

木關壩觀音岩石窟

木關壩觀音岩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元。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木關壩觀音岩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朱元鄉木關壩村三組,坐東南向西北,分佈於中〈和〉竹(峪〉公路旁紅砂岩崖壁上,分佈面積16.14平方米。並列龕窟2個,造像5尊,碑刻2通。從左至右,龕據均浮雕內細外粗兩層卷草紋。1號龕為馬蹄形龕,龕外左側上都雕一瓶插花卉,上立一神鳥。高l.7米,寬1.13米,深0.45米。盤內造像2尊,由一觀音一童子組合,觀音束髮高髻,頭戴卷草高花冠,面型長方,胸飾瓔珞,內穿僧祇支,外穿雙領下垂式寬袖僧衣,結跏趺坐于方座上。觀音高1.23米,肩寬0.57米,座高0.43米。童子較矮小,高0.63米,光頭,頭後吊帶高高揚起,裸上身,戴臂釧、腕釧,雙手於胸前捧一物,下著短裙,串帶於頭後高高揚起繞肩飄卷於體側,赤足立于龕口右側祥雲座上。2號龕為單層方形龕,粗卷草紋兩端披垂至龕兩側,高2.13米,寬1.81米,深0.55米。龕內造像3尊,由一佛二弟子組合,佛頭飾高螺髻,面型方圓,大耳垂肩,內著僧祇支,外穿袒右式僧衣,雙手于臍前施禪定印,結跏趺坐於仰蓮臺上,佛高1.68米,肩寬0.78米,座高0.47米。二弟子較矮小,高0.67-0.7米,裸上身,戴臂釧、腕釧,雙手於胸前捧一物,赤足立于龕口左右兩側祥雲座上。碑刻位於龕窟下部,均為圓首,風化剝蝕嚴重,字跡不清。均高2.04米,寬1.21-1.5米。木關壩觀音岩石窟雕刻精美,具有宋代遺風,有較高的研究價值。1994年,木關壩觀音岩石窟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木關壩觀音岩石窟 · 查看更多 »

成万高速公路

成万高速公路是连接四川省成都市和万源市的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457公里,由成彭高速、成绵复线高速、绵万高速组成。.

新!!: 巴中市和成万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成都战役

成都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的一次战役,发生于1949年12月,通过此次战役,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在成都平原歼灭胡宗南所率领的国军30余万人,和平进占成都。.

新!!: 巴中市和成都战役 · 查看更多 »

成渝话

成渝话,又称为成渝片,是四川话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攀西地区、陕西南部及湖北西部。成渝话的主要特点包括古入声字整体派入阳平、大多无tʂ组声母(卷舌声母)、无鼻音韵母与等。同时四川省及重庆市境内的成渝片方言还具有部分中古全浊仄声字读送气清声母、“亩某谋茂”组字读、声调高度相似等特征,内部一致性非常高李蓝(2009年第1期),《西南官话的分区(稿)》,方言。成渝话以成都话与重庆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9000万,是《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汉语分区方法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片。.

新!!: 巴中市和成渝话 · 查看更多 »

海外基督使團

海外基督使团(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或OMF International)是一个基督教新教的差会;它的前身是1865年由英國傳教士戴德生创办的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CIM),1964年改稱現名。 1854年,戴德生作为郭实腊的中国传教会传道人,首次从英国来到中国,先在上海、汕头等地传教,1857年定居宁波,并成立“宁波差会”。1860年他回到英国,兩年後(1862年)在布萊頓招募到宁波差会第一位志愿者宓道生,并派往宁波。1865年6月25日,戴德生将宁波差会改名为「中國內地會」(本文簡稱「內地會」),并确立其宣教方針,就是要召募一批可以遷往中國內陸地區長期工作的傳教士,將基督教信仰傳入中國内地;內地會的总部最初在杭州,1890年迁至上海,慢慢把宣教工作深入中國內陸,最遠抵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直到1950年代才在東西方冷戰的政治背景下撤出中国。 1964年內地會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团,持續向亞洲17亿的非基督徒人口传扬福音;現時海外基督使团有大約一千名宣教士,來自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地。.

新!!: 巴中市和海外基督使團 · 查看更多 »

施耀忠

施耀忠(),江苏海门人。汉族。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 1981年9月,在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学习。1985年,考取道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邵容光。1988年,获硕士学位。 长期在海南公路勘察设计院工作。任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海南省委主委,兼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正厅级),海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院长。2015年1月,挂职担任四川巴中市副市长。 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分入第八组。因严重违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2016年9月9日,政协海南省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免去施耀忠政协海南省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职务、撤销其政协海南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资格。2016年9月,被撤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新!!: 巴中市和施耀忠 · 查看更多 »

文明 (唐朝)

文明(684年2月27日—684年10月1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位时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共计8个月不到。由于该年号使用期间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掌握实际大权,所以有些史书把它作为武则天的年号,不过大部分史书还是把它作为唐睿宗的年号。该年号才使用8个月不到(即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公元684年10月18日),武则天便以自己的名义发下敕令,改元光宅,并改革官制、旗帜、服色等,“文明”年号随之废止。 “文明”年号的废止和“光宅”年号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武则天时代正式开始了。.

新!!: 巴中市和文明 (唐朝) · 查看更多 »

擂鼓寨遺址

擂鼓寨遺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春在乡擂鼓寨村,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新石器時代。2007年6月1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 巴中市和擂鼓寨遺址 · 查看更多 »

晏陽初

晏阳初()(英文名:Y.

新!!: 巴中市和晏陽初 · 查看更多 »

晏江县 (1933年)

晏江县,中国旧县名。 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仪陇县东北部析置,治所在恩阳(今四川省巴中市恩阳镇)。县因以为名。1935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后撤销。 Category:川陕革命根据地 Category:四川革命根据地县份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仪陇县 Category:1933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3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巴中市和晏江县 (1933年) · 查看更多 »

2008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8年11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11月30日.

新!!: 巴中市和2008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8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巴中市和2008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巴中市和2008年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1年9月中國

* 9月1日,参与立法的专家称《刑诉法》允许“秘密拘捕”已获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领导和党组织的同意,不用吸收没道理的公众争议。.

新!!: 巴中市和2011年9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1年中国秋季洪涝灾害

2011年中国秋季洪涝灾害(2011年川陕豫洪涝灾害)是指2011年8月下旬特别是9月以来因连续阴雨与强降雨天气,发生于川陕豫及其毗连省市洪涝灾害以及以及伴生的地质灾害。进入8月下旬特别是9月份以来,由于持续阴雨天气,四川中东部、陕西中南部、河南大部、甘肃南部和东部、山西南部、山东中西部,以及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局部地区连续出现三次强降雨。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两江一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秋汛,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河南等省市40余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渠江发生100年一遇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汉江上游发生20年一遇的大洪水,渭河发生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这次降雨持续时间长;与往年同期相比,降雨量普遍增大增多,局部地区降雨量甚至达到430—500毫米。长江流域的渠江、乌江下游、汉江上游部分支流以及黄河流域渭河中游等1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截止9月20日8时,三峡大坝水位涨至161.63米,超过汛限水位16.63米;丹江口水库水位涨至155.96米,超过汛限水位3.46米。陕西渭河洪水已过临潼,20日12时华县水位涨至342.43米,超过警戒水位1.93米。持续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四川、陕西和甘肃出现多处山体滑坡,陕西西安灞桥山体滑坡伤亡超过30多人。截止9月24日10时终止防汛III级应急响应为止,11个省189个县(市)2,340个乡(镇)1,12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97人、失踪21人,紧急转移193万人,倒塌房屋17万间,农作物受灾408千公顷,17个县级以上城市受淹,直接经济损失211.15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经济损失27.79亿元。.

新!!: 巴中市和2011年中国秋季洪涝灾害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腐败案件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腐败案件,是指2016年间公布、审理或审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澎金马地区)境内的贪污、腐败案件。 本词条所列案件,均以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纪律审查”一栏所列案件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官方网站“中国军网”所发布的案件为准,并不完全囊括中国大陆各地腐败案件。司法审判部分录入官员已进入庭审环节的案件,仍处于公诉环节的官员不予列入。有关部分党政高层、各级官员的涉腐传闻在得到官方正式证实前不列入本词条。部分职级较高的(副省级及以上)的官员落马案件(以及大案、要案)会以粗体字特别标示。.

新!!: 巴中市和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腐败案件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巴中巴中县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