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9 关系: 卯,吳王僚,同慶 (于闐),壽夢,大定 (西梁),大定 (李天祚),大中 (唐朝),大德 (黎榜),大兴 (东晋),大興 (渤海),天启 (南诏),天启 (萧庄),天壽 (宇文化及),天安 (文德天皇),天平 (聖武天皇),天开,天保 (北齐),天兴 (刘武周),天兴 (黎宜民),天元 (圓融天皇),天祐 (唐朝),天盛 (西夏),天顺 (明朝),天鳳 (年號),天授 (高麗太祖),天授礼法延祚,天正 (日本),天泰,天憲,太安 (柔然),太平 (丁朝),太平 (林士弘),太平兴国,太延,太初 (西汉),太和 (北魏),太元 (东晋),太歲紀年,夷伯,始兴 (高开道),宝元,宣和 (陳㫒),安乐,寬永,寶曆 (日本),寿昌,就德興,崖门海战,崇德,崇祯,... 扩展索引 (159 更多) »
卯
卯(拼音:mǎo)是地支之一,通常當為地支的第四位,其前為寅、其後為辰。卯月為農曆二月,卯時為二十四小時制的05:00至07:00,在方向上指正東方。五行裡卯代表木,陰陽學說裡卯為陰。 卯有茂盛之意,因此亦指草木覆蓋地面的狀態。在後世,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因此將每一地支順序對應每一生肖,所以卯與十二生肖的兔搭配。.
查看 己卯和卯
吳王僚
吳王僚(),姬姓,名僚,又名州--,吳王壽夢的庶長子。春秋时期吳國第23任君主(前526年─前515年)在位。後被其侄公子光的刺客專諸刺殺。.
查看 己卯和吳王僚
同慶 (于闐)
同慶(一作开庆,912年-966年)是于阗李圣天(尉遲烏僧波)的年號,共计55年。 据李崇智考证,同慶元年相当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目前敦煌文书中所能见到最晚的同慶年号是同慶三十年。而966年之后,史籍已不记李圣天,因此推断其年号下限为该年或稍后。 另有学者考证,同慶年号讫于944年,此后还有天兴(约950年-963年)、天寿(963年-966年)年号。.
查看 己卯和同慶 (于闐)
壽夢
壽夢(),姬姓,《世本》作孰姑,《春秋·襄公十二年》载其名为乘,金文铭文作姑发难寿梦,去齊之子。前586年,去齊去世,他繼承了君位,吳國在此年有了紀年,而開始稱起王了。在位時間25年(前585年-前561年)。 寿梦二年时,楚国逃亡大臣巫臣自晋国出使吴国,教吴国用兵乘车,并令其子为吴国行人一职。吴国从此与中原相通,伐楚。寿梦十六年时楚共王伐吴,至衡山。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餘眛、季札。寿梦在死时想传位给贤德的季札,季札推让不接受。于是寿梦讓兒子們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由長子诸樊開始,依次傳給馀祭、夷末,再傳到季札。.
查看 己卯和壽夢
大定 (西梁)
大定(555年正月—562年正月)是西梁政權梁宣帝蕭詧的年号,共计7年餘。.
查看 己卯和大定 (西梁)
大定 (李天祚)
大定(Đại Định、1140年二月—1162年)是大越国越南李朝英宗李天祚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3年。.
查看 己卯和大定 (李天祚)
大中 (唐朝)
大中(847年正月—860年十月)是唐宣宗的年號,共计14年。 大中十三年八月唐懿宗李漼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大中 (唐朝)
大德 (黎榜)
大德,(1518年九月—1519年),是越南后黎朝时期与黎昭宗对抗的起事领袖鄭綏擁立的黎榜的年号,共计2年。《欽定越史通鑑綱目》作天德。.
查看 己卯和大德 (黎榜)
大兴 (东晋)
大兴(或作太兴;318年三月-321年)是东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的第二个年号,共计4年。.
查看 己卯和大兴 (东晋)
大興 (渤海)
大兴(738年-794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文王大欽茂的年号,共计57年。 据阎万章考证,大欽茂于大兴三十七年(774年)改元宝历,而非唐敬宗的寶曆年号。晚年(具体何年不详)仍用大兴年号。.
查看 己卯和大興 (渤海)
天启 (南诏)
天启(840年-859年)是南诏勸豐祐的年号,共计20年。.
查看 己卯和天启 (南诏)
天启 (萧庄)
天启(558年三月—560年二月)是南朝梁政權永嘉王蕭莊的年号,共计近2年。 《南史》记载梁敬帝蕭方智即将禅让给陳霸先时,王琳为主梁嗣,去请蕭莊即位皇帝。558年二月即位,年号天启。《资治通鉴》载蕭莊即位在三月。.
查看 己卯和天启 (萧庄)
天壽 (宇文化及)
天壽(618年九月—619年二月):隋朝末期唐朝初期領袖,許政權宇文化及的年号,歷時數月。 王应麟《玉海》作秦王浩年号,注:“一云宇文化及”。.
查看 己卯和天壽 (宇文化及)
天安 (文德天皇)
天安(857年二月廿一至859年四月十五)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齊衡之後、貞觀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平安時代之文德天皇與清和天皇。.
查看 己卯和天安 (文德天皇)
天平 (聖武天皇)
天平(729年八月初五—749年四月十四)是奈良時代聖武天皇之年號。.
查看 己卯和天平 (聖武天皇)
天开
天开(1205年-1225年)是后理皇帝段智祥的年号,共计21年。 李兆洛《纪元编》等写作“天开元寿”,误与其后年号仁寿相连。.
查看 己卯和天开
天保 (北齐)
天保(550年五月—559年十二月)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第一個年号,歷時9年餘。 天保十年十月废帝高殷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天保 (北齐)
天兴 (刘武周)
天兴(617年三月—620年四月):隋朝末期唐朝初期領袖刘武周的年号,歷時3年餘。.
查看 己卯和天兴 (刘武周)
天兴 (黎宜民)
天興(1459年十月初七—1460年六月初七)是大越国后黎朝前廢帝黎宜民的年号,共计2年,《明史》误作“天與”。.
查看 己卯和天兴 (黎宜民)
天元 (圓融天皇)
天元(978年十一月廿九至983年四月十五)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圓融天皇。.
查看 己卯和天元 (圓融天皇)
天祐 (唐朝)
天祐(904年-924年)是唐昭宗李晔开始使用的年號,天祐元年八月唐哀帝李柷即位沿用。四年三月李柷禅位于朱温(904年闰四月-907年三月)。共计4年。之后河东、凤翔、淮南仍称天祐年号,碑刻中有用至天祐二十年。 孙光宪《续通历》记载哀帝之后朱温又拥立濮王,改元天寿,然后禅位。这种说法与正史不合,李崇智认为这是传闻谬误。 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錢鏐等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 南吴太祖楊行密从904年开始用唐昭宗天祐年号。天祐二年十一月南吳烈宗楊渥即位继续沿用,天祐五年五月(908年)南吴高祖杨隆演即位继续沿用到919年。 吴越太祖錢鏐907年五月用该年号一个月。.
查看 己卯和天祐 (唐朝)
天盛 (西夏)
天盛(1149年-1169年)是西夏仁宗李仁孝的第三个年號,共計21年。.
查看 己卯和天盛 (西夏)
天顺 (明朝)
天顺(1457年-1464年)为中国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二次登基后的年号,前后共八年。 天顺八年正月明宪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天顺 (明朝)
天鳳 (年號)
天凤(也作始建国天凤上戊、始建国天凤;14年-19年)是新朝皇帝王莽的第二个年号,共计6年。 陈直考证天凤年号有繁简区别。天凤是简称,还有始建国天凤、始建国天凤上戊是繁称。这三种年号的写法都有考古的文物资料可以佐证。而《中国历代年号考》则推测当时繁称是正式称呼,而《汉书》趋从简易,使得后人不知道有原来的繁称。 辛德勇考证,“始建国天凤”为年号的正式名称,出土资料均写作“始建国天凤”,且始建国天凤第一年不称“元年”而称“一年”,以“虚示不改元之义”。天凤六年春,王莽又将历名“上戊”缀于年号之后,且大多时候同时在年号前加国号“新”,形成“新始建国天凤上戊”的固定搭配。《汉书》作者班固依据个人习惯或当时社会称用年号的固有习惯,将“始建国天凤”省作“天凤”,后世因袭。 与此年号相同的还有其后的地皇。.
查看 己卯和天鳳 (年號)
天授 (高麗太祖)
天授(918年—933年)是朝鲜半岛高麗王朝国王王建之年號。.
查看 己卯和天授 (高麗太祖)
天授礼法延祚
天授礼法延祚(1038年十月-1048年,或作天授、天授理法延祚)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年號,共計11年。李兆洛《纪元编》还记有广熙、广民年号,未详何时。.
查看 己卯和天授礼法延祚
天正 (日本)
天正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接在元龜之後,文祿之前。從1573年到1593年為止之期間。這時代的天皇是正親町天皇、後陽成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昭(在改元前被織田信長放逐,沒有實權) 。.
查看 己卯和天正 (日本)
天泰
天泰(1215年十月-1223年)是蒲鮮萬奴建立的东夏政权的年号,共9年。.
查看 己卯和天泰
天憲
天憲(1519年),是越南后黎朝时期与黎昭宗对抗的起事领袖鄭綏擁立的黎槱的年号,共计1年。.
查看 己卯和天憲
太安 (柔然)
太安(492年-505年)是柔然的君主候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的年號,共计14年。.
查看 己卯和太安 (柔然)
太平 (丁朝)
太平(970年-980年)是越南大瞿越国丁朝丁先皇、丁废帝的年号,共计11年。.
查看 己卯和太平 (丁朝)
太平 (林士弘)
太平(616年十二月—622年十月,或作延康、天成):隋朝末期唐朝初期領袖,楚政權林士弘的年号,歷時5年餘。.
查看 己卯和太平 (林士弘)
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976年-984年)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趙光義的一個年號,共計近8年。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该年号纪年(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
查看 己卯和太平兴国
太延
太延(435年正月-440年六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年號,歷時5年餘。北凉政权曾以與太延諧音的太緣作爲年號。.
查看 己卯和太延
太初 (西汉)
太初(元年:前104年 - 末年:前101年)是汉武帝的第七个年号。汉朝使用太初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太初元年五月改曆,使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即农历正月)。此前的颛顼曆以建亥为岁首(即農曆十月)。因此太初元年前一年的十月到十二月也算在太初元年里,这一年共有15个月。.
查看 己卯和太初 (西汉)
太和 (北魏)
太和(477年正月-499年十二月)是北魏的君主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近23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北魏宣武帝元恪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景明。 春正月乙酉朔,诏曰:“朕夙承宝业,惧不堪荷,而天贶具臻,地瑞并应,风和气晼,天人交协。岂朕冲昧所能致哉?实赖神祇七庙降福之助。今三正告初,祗感交切,宜因阳始,协典革元,其改今号为太和元年。”.
查看 己卯和太和 (北魏)
太元 (东晋)
太元(376年-396年)是東晋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太元二十一年九月晋安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安元年。 期间较为重要的事件是太元八年(383年)的淝水之战。.
查看 己卯和太元 (东晋)
太歲紀年
太歲紀年大约是西汉时历家根据岁星在天空运行所处区域所取的名称,并以此名称纪年。依次和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后世天干地支的配法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六十年周而复始。分为岁阴和岁阳的名称。 《史記·天官书》中的寫法和《爾雅·释天》不同,茲列表於下: 舉例:.
查看 己卯和太歲紀年
夷伯
夷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政治人物,姬姓,展氏。展氏的始祖。 前645年,九月三十己卯晦,雷击夷伯的庙宇,这是降罪于夷伯,由于可以看到展氏有别人不知道的隐恶。《通志》认为无骇是夷伯之子,夷伯是公子展之子。一说无骇就是公子展,夷伯於是就是无骇的兒子,而非父親。.
查看 己卯和夷伯
始兴 (高开道)
始兴(或作天成,618年十二月—624年二月):隋朝末期唐朝初期領袖,燕政權高开道的年号,歷時5年餘。.
查看 己卯和始兴 (高开道)
宝元
宝元(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是宋仁宗趙禎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3年。.
查看 己卯和宝元
宣和 (陳㫒)
宣和,(1516年十一月—1521年),是越南后黎朝时期起事领袖陳㫒(又名陳昇,越南陈朝后裔陳暠的儿子)的年号,共计6年。.
查看 己卯和宣和 (陳㫒)
安乐
安樂(617年七月—619年五月):隋朝末期唐朝初期領袖,涼政權李軌的年号,歷時1年多。 《舊唐書》、《隋書·煬帝紀》將李軌建元一事記在617年七月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之時。《新唐書》和《資治通鑒》則記在618年十一月李軌自稱涼帝之時。出土墓誌《劉和墓誌》則稱志主劉和下葬於“安樂元年歲次丁丑九月己酉朔廿四日癸酉”,出土文書《河西大凉国安乐三年郭方随葬衣物疏》稱“安樂三年歲至己卯二月庚子朔九日”,可知安樂元年為617年。.
查看 己卯和安乐
寬永
寬永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元和之後、正保之前,由1624年到1643年的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水尾天皇、明正天皇、後光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光Titsingh, Isaac.
查看 己卯和寬永
寶曆 (日本)
宝历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宽延之後,明和之前,指1751年十月到1764年六月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桃園天皇、後樱町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重、德川家治。.
查看 己卯和寶曆 (日本)
寿昌
寿昌(1095年—1101年正月,或作寿隆、盛昌)是辽朝君主辽道宗耶律洪基的最后一個年號,共計近七年。 据邱靖嘉考证,《辽史》将“寿昌”改作“寿隆”,是沿袭金代史料。金世宗嫡母钦慈皇后蒲察氏名寿昌,金代为避讳,将寿昌改称为寿隆、盛昌邱靖嘉.
查看 己卯和寿昌
就德興
就德兴,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人。 524年,就德兴和营州城民刘安定抓住营州刺史李仲遵,据州城反魏。城民王恶儿斩杀刘安定降魏,就德兴东逃,自称燕王。北魏朝廷派黄门侍郎卢同持节去营州慰劳,就德兴降而复反。朝廷命卢同为幽州刺史兼尚书行台。卢同多次被就德兴打败,而回军。526年,就德兴攻陷平州,杀死刺史王买奴。529年十一月初二己卯日,就德兴向北魏请降,营州平定。.
查看 己卯和就德興
崖门海战
厓门海战(古文作「厓」,目前中國大陸多作「崖」,港臺則續用「厓」),又称厓山海战、厓门战役、厓门之役等,是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牽涉到南宋的存亡。相傳宋元双方投入军队30餘万,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此战之後,南宋正式滅亡,原有領土成為元朝的一部份。 厓門在廣東新會。因東有厓山,西有湯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名厓門。.
查看 己卯和崖门海战
崇德
崇德(v;;元年:1636年-末年:1643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清朝使用此年号共八年。 崇德八年八月清世祖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崇德
崇祯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朱由檢於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確立大順,改年號為永昌;吳三桂則擁立朱慈烺為帝,改元義興。 明朝滅亡之後,李氏朝鲜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在國中仍然使用崇禎年號,如崇禎紀元後八十三年(1710年)、崇禎後再癸丑(1733年)、崇禎紀元後四乙丑(1865年)等等,這被稱作「崇禎紀元」。.
查看 己卯和崇祯
己 (天干)
己,--的第六位。其在方位上指中央,五行屬土,陰陽属陰。天干亦可表示植物的生長週期,己指植物開始屈曲其形。.
查看 己卯和己 (天干)
中台灣元宵燈會
中臺灣元宵燈會(Central Taiwan Lantern Festival,簡稱臺中燈會)是每年於元宵節期間在臺灣中部臺中市舉行之大型燈會活動,1999年起臺中市政府在臺中公園開辦,2007年開始主燈區改設在文心森林公園,2015年市府團隊變更後2016年主燈區又回到臺中公園。.
查看 己卯和中台灣元宵燈會
中国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中國君主,也可以參見右表。.
查看 己卯和中国君主列表
中興 (于闐)
中興(978年-985年)是于阗国王尉遲達磨的年號,共计8年。 中興年號见于敦煌于阗语文书。孟凡人考订,尉遲達磨使用的中興年号目前仅见于中兴元年至五年(978年-982年),在位时间下限在985年之前。而蒲本立考订此年号使用时间为978年-982(?)年。哈密屯则考订为978年-982(986?)年。.
查看 己卯和中興 (于闐)
希韶閣琴譜集成
《希韶閣琴譜集成》古琴譜,清光緒四年蝶栩山房刊本,黃曉珊纂訂。.
查看 己卯和希韶閣琴譜集成
万历
萬曆(1573年-1620年8月27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後由於國本之爭,神宗受权臣阻止不能立愛子為儲君,一怒之下三十年不上朝,史稱萬曆怠政,此時期也因為神宗容許朝廷官員羣黨的對立,而出現了東林黨爭,並利用明末三大案互相鬥爭。.
查看 己卯和万历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查看 己卯和干支
平治 (二條天皇)
-- --(1159年四月二十日至1160年正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二條天皇。.
查看 己卯和平治 (二條天皇)
平成
平成()是日本天皇明仁的年号,也是日本現行使用的紀年稱號,自1989年1月8日明仁繼位開始使用。 今年是西元+8hours年,也就是平成年。.
查看 己卯和平成
乾亨 (南汉)
乾亨(917年七月-925年十一月)是南汉高祖劉龑的年号,共计9年。.
查看 己卯和乾亨 (南汉)
乾亨 (辽朝)
乾亨(979年十一月-983年六月)是遼景宗耶律賢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5年。 乾亨四年九月辽圣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乾亨 (辽朝)
乾德 (前蜀)
乾德(919年-924年)是前蜀后主王衍的年号,共计6年。.
查看 己卯和乾德 (前蜀)
乾符有道
乾符有道(Càn Phù Hữu Đạo、1039年六月—1042年十月)是大瞿越国越南李朝太宗李佛瑪的第三个年号,共计4年。.
查看 己卯和乾符有道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查看 己卯和乾隆
广运 (北汉)
廣運(974年正月—979年五月)是北汉君主劉繼元的一個年號,共計近6年。.
查看 己卯和广运 (北汉)
义和 (高昌)
义和(614年-619年)是高昌的年號,共6年。 该年号诸史皆无。黄文弼根据一些墓表和吐鲁番出土文书补正。吴震考订:高昌国延和十二年(613年)发生了一场政变。政变者统治高昌后,于次年改元义和。.
查看 己卯和义和 (高昌)
庚辰
庚辰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7个。前一位是己卯,后一位是辛巳。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庚屬陽之金,地支之辰屬陽之土,是土生金相生。.
查看 己卯和庚辰
康德 (满洲国)
康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7日)是溥仪在滿洲國執政所使用的第二個年號。.
查看 己卯和康德 (满洲国)
康和
康和(1099年八月二十八日至1104年二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堀河天皇。.
查看 己卯和康和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康熙
五凤 (窦建德)
五凤(618年十一月—621年五月):隋朝末期唐朝初期領袖,夏政權窦建德的年号,歷時近兩年。 《唐书·窦建德传》记载,武德元年,有五只大鸟在金城宫宴会时出现,并有数万只鸟相随,因此改元五凤。.
查看 己卯和五凤 (窦建德)
五音琴譜
《五音琴譜》古琴譜,明藩王朱珵輯。.
查看 己卯和五音琴譜
仁德天皇
仁德天皇(;)為日本第16代天皇(313年1月3日至399年1月16日),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王讚(或弥,→參見條目倭五王)。在位期间重视农业,曾疏通难波的堀江,筑茨田堤,开和珥池。外交上积极与南朝刘宋通交,力图在朝鲜半岛扩大优势。其陵墓是日本最大古墓大仙陵古墳,长480米,宽305米,高30余米。他是菟道稚郎子让位后成为天皇。.
查看 己卯和仁德天皇
延寧
延寧(1454年—1459年)是大越国后黎朝仁宗黎邦基的第二个年号,共计6年。.
查看 己卯和延寧
延喜
延喜(901年七月十五至923年閏四月十一)是日本的年號,在昌泰之後、延長之前的901年至922年期間。這平安時代之日本天皇是醍醐天皇。.
查看 己卯和延喜
延元
延元(1336年二月二十九日至1340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南朝天皇是後醍醐天皇與後村上天皇。.
查看 己卯和延元
延成
延成(Diên Thành,1578年二月—1585年)是大越国莫朝莫茂洽的第三个年号,共计8年。.
查看 己卯和延成
延曆
延曆(782年八月十九至806年五月十八)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應之後、大同之前。此時的天皇是跨越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兩個時代的桓武天皇,與及平安時代的平城天皇。.
查看 己卯和延曆
建安 (东汉)
建安(元年:196年 - 末年:220年二月)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五个年号,共计25年。為李傕郭汜之亂中,獻帝在流亡途中所立的年號。由於196年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因此建安年間也可以說是曹操掌权的時期。 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曹操死後,改元延康元年。 劉備沿用至建安二十六年改元章武元年;孫權沿用至建安二十七年改元黃武元年。.
查看 己卯和建安 (东汉)
建义 (杨难当)
建义(436年三月-442年闰五月)是仇池領導杨难当的年号,共计6年餘。.
查看 己卯和建义 (杨难当)
建康 (司马保)
建康(319年四月—320年五月)是東晋晉元帝太兴年间南阳王司马保自称晋王的年号,共计2年。.
查看 己卯和建康 (司马保)
建保
建保(1214年十二月六日至1219年四月十二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後鳥羽上皇實施院政。這個時代的天皇是順德天皇。鎌倉幕府之征夷大將軍為源實朝;執權為北條義時。.
查看 己卯和建保
建初 (东汉)
建初(元年:76年 - 末年:84年八月)是东汉章帝刘炟的第一个年号。共计9年。 永平十八年八月汉章帝即位沿用永平年号,次年正月初一(76年2月24日)改元建初。 建初九年八月二十癸酉(84年10月8日),改元元和。.
查看 己卯和建初 (东汉)
建嘉
建嘉(Kiến Gia、1211年 - 1224年十月)是大越国越南李朝惠宗李旵的年号,共计14年。.
查看 己卯和建嘉
建兴 (西晋)
建兴(313年四月-317年三月)是西晋皇帝晉愍帝司馬鄴的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西晋的最后一个年号。 建兴四年晉愍帝投降前赵,西晋灭亡。 建兴五年三月,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改年号为建武元年。(《中国历代帝王年号手册》只记到建兴四年陈光,《中国历代帝王年号手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1月 ISBN 7540210311。) 前凉从317年开始沿用建兴年号,从建兴五年(317年)沿用至建兴四十一年。 张玄靓时又继续沿用,从建兴四十三年(355年)到建兴四十九年(361年)。前凉年号只有前凉威王张祚是改元为和平,其他时期都是袭用晋朝年号。而在新疆的一些出土文物中也有署“建兴卅六年”的文物吐鲁番阿斯塔那-哈喇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虽然有载张寔年号作永安,张茂作永元,张骏作太元,张重华作永乐,张玄靓作太始,但是并无确切史料佐证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也有观点认为,永安等年号只在政权内部使用,对外则使用建兴年号。.
查看 己卯和建兴 (西晋)
建元 (前秦)
建元(365年-385年七月)是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前秦宣昭帝苻坚的第三个年号,共计21年。 建元二十一年八月前秦哀平帝苻丕即位,改元太安元年。.
查看 己卯和建元 (前秦)
建福 (新羅真平王)
建福(584年—634年)是新羅君主真平王與善德王之年號。632年善德王繼位沿用。.
建昌 (高昌)
建昌(555年—560年)是高昌君主麴寶茂的年號,共6年。.
查看 己卯和建昌 (高昌)
建新
建新(Kiến Tân,1398年三月—1400年二月),越南陳朝少帝的年号,也是陳朝最后一个年号。.
查看 己卯和建新
建文
建文(1399年-1402年6月)为中國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的年号,共四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后不承认建文年号,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明神宗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下詔恢復建文年號。 值得注意的是,明成祖一直没有明诏宣布革除建文年号。一些学者认为革除年号不是朱棣的本意,而只是臣下所为。也有人认为明成祖通过重修《太祖实录》和修纂《奉天靖难记》对建文朝历史肆意篡改,实际上相当于革除了建文年号,只是又不愿亲自公开实施而承担历史责任。.
查看 己卯和建文
伯禽
伯禽(),生年月不詳,姬姓,亦称禽父。周朝諸侯国魯国第一任君主,周公旦长子。《史記》記載就任年在周公東征,即周成王元年(約前1042年)。 周公東征之後,周成王将商朝遺民六族和泰山之南的原奄国土地、人民封給周公,為魯国。由于周公需要留在朝中,因此派其長子伯禽赴魯国就任。 伯禽到任之後,在齐太公的齊国軍隊支援下平定了淮夷和徐戎的叛乱,奠定了周朝在淮河以北地区的统治。在進軍過程中,伯禽在費地作《費誓》激励士氣,這篇文辞被記记載在尚書之中。 伯禽与齐国第二代君主齐丁公、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以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三位诸侯以珍宝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无分。春秋时期的前530年,楚灵王仍忿然提起此事。 伯禽在位共46年,魯国在他的統治下成為著名的“礼儀之邦”,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州、東至黄海、西抵陽穀一带,成為在今山東境内与齊国抗衡的大国。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禽簋,《殷周金文集成》编号“七·四〇四一”。其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讨伐东方的奄侯,周公谋划这次征伐,而“禽”也就是当时为周王室大祝的伯禽,在助祭时宣读祝辞。.
查看 己卯和伯禽
弘安
弘安(1278年二月二十九日至1288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宇多天皇與伏見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惟康親王、執權為北條時宗與北條貞時。.
查看 己卯和弘安
开元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處於最强盛的時期,史称开元盛世。.
查看 己卯和开元
开明 (王世充)
开明(619年四月—621年五月):唐朝初期領袖,鄭政權王世充的年号,歷時2年餘。.
查看 己卯和开明 (王世充)
保大 (阮朝)
保大(,1926年-1945年)是越南大南国阮朝保大帝阮福晪的年号,共计20年。.
查看 己卯和保大 (阮朝)
保寧
保寧(969年二月-979年十一月)是遼景宗耶律賢的年号。辽朝使用该年号共11年。.
查看 己卯和保寧
保元
保元(1156年四月二十七日至1159年四月二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久壽之後、--之前,1156年到1158年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白河天皇與二條天皇。.
查看 己卯和保元
嘉定 (年号)
嘉定(1208年-1224年)是南宋皇帝宋寧宗的最后一個年号,共计17年。 嘉定十七年八月宋理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嘉定 (年号)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嘉庆
嘉隆
嘉隆(,1802年-1819年)是越南阮朝世祖阮福映的年号,共计18年。.
查看 己卯和嘉隆
嗣德
嗣德(,1848年-1883年)是越南大南国阮朝嗣德帝、育德帝、协和帝的年号,共计36年。.
查看 己卯和嗣德
周威烈王
周威烈王(),'''姬'''姓,名午,為周考王之子,中国东周第二十代国王。 周考王十五年,崩,周威烈王即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韓侯、趙侯、魏侯,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標誌著春秋時代的結束,緊接著是戰國時代的來臨,本年也是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的起點,司馬光還為三家分晉一事發表長篇的感言。二十四年(前402年),病死。葬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驕繼位。.
查看 己卯和周威烈王
周宣王
周宣王,姬姓,名靜,一作靖。西周第十一代天子,周厉王之子,在位46年。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八十五》:王于是进用贤良,樊侯仲山父,尹吉父,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南仲方叔、仍叔、邵穆公,张仲之属,并爲卿佐。自厉王失政,猃狁、荆蛮交侵中国,官政隳废,百姓离散,王乃修复宫室,兴贤人,纳规谏,安集兆民。命南宫仲、邵虎、方叔、吉父并征定之,复先王境土,缮车徒,兴畋狩,礼天下,喜王化复行,号称中兴。但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受挫,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今长江与汉江之间的地区)之师全军覆没,加之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也为西周在周幽王时期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查看 己卯和周宣王
周平王
周平王()姓姬,名宜臼,東周第一位國王。周幽王的兒子,母親是申--,為申侯的女兒,後母褒姒。.
查看 己卯和周平王
周简王
周簡王(),姓姬,名夷,為周定王之子。在位14年,此期間晋、楚、秦,宋、郑等国相互攻伐不止,吴国兴起,攻入楚国,幾乎亡楚。前572年九月,周王夷病死,諡号为简王。 在位期间执政为單襄公、劉康公、周公楚、尹武公。 子周灵王、儋季。.
查看 己卯和周简王
周顯王
周显王(),又稱周显聖王或周显聲王,姓姬,名扁,中國東周君主,在位48年,為周烈王之弟。 周顯王五年(前364年)發生河西之戰,秦獻公親率主力進至河東,秦將章蟜在石門山(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大敗魏軍,斬首6萬。由於趙國出兵救援魏國,秦才退兵。此戰為秦國對魏國的首次重大勝利,諸侯震動,周顯王亦祝賀「獻公稱伯」,並頒賞他繡着黼黻圖案的服飾。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發生桂陵之戰,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發生馬陵之戰。.
查看 己卯和周顯王
周襄王
周襄王(),姬姓,名鄭,東周第六代君主,諡號襄王。襄王是周惠王的兒子,《史記·周本紀》稱襄王在位32年,《左傳》稱襄王在魯文公八年(前619年)秋天去世。 惠王死後,襄王懼怕異母弟王子帶爭奪王位繼承權,秘不發喪,並派人向齊國求援,襄王直到大局已定才公佈父王死訊。 前636年,王子帶欲圖篡位,以狄人攻周,大敗周師,周襄王逃到鄭國;此前,周襄王欲伐鄭,故娶狄人隗氏為--,以換取狄兵一同伐鄭。事成後卻廢黜--,令隗--怨恨,進而引致隗--同異母弟王子帶聯合,成為內應令狄人得以大破襄王。當時晉文公勢力強大,在前635年出兵助襄王,殺王子帶,迎接周襄王返回洛陽復位。前632年,晉文公召襄王,襄王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會見他。 周襄王在位期间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相继称霸。在位期间执政为宰孔、周公忌父、王子虎、周公閱、王叔桓公。.
查看 己卯和周襄王
周貞定王
周貞定王(),姓姬,名介,東周君主,周元王子,在位28年,諡號貞定王。.
查看 己卯和周貞定王
周赧王
周赧王(),姓姬,名延,或名赧,皇甫謐说名诞。《竹书紀年》作周隱王,為周慎靚王之子。史文常作王赧,《史記》誤為諡號。据传即位于前314年。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最长的君主。 他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東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赧王五十九年,驾崩。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
查看 己卯和周赧王
周桓王
周桓王(),姓姬,名林,東周第二代君主,諡號桓王。他是周平王的孫子。由於平王駕崩時,太子洩父早死,身為洩父之子的他被擁立繼位。.
查看 己卯和周桓王
周景王
周景王(),姓姬,名貴,中國東周君主,諡號景。他是周靈王的兒子。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難,連器皿都要向各国索讨。 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天子,为何晋国没有?”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覆,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現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的典故。此時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周景王太子寿早死,立王子猛为太子,卻宠爱庶长子王子朝,還一度打算刺殺支持王子猛的單穆公、劉文公。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病重,嘱咐宾孟要擁立王子朝。王子朝未及立为嗣君,景王却突然病死,由王子猛即位。 周景王在位期間執政為單靖公、劉定公、成簡公、單獻公、單成公、劉獻公、單穆公。.
查看 己卯和周景王
儀鳳
儀鳳(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共计4年。.
查看 己卯和儀鳳
元嘉 (刘宋)
元嘉(424年—453年)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共计29年餘。由於宋文帝的兒子刘劭弑父自立改元太初,后刘劭兵败被杀,刘骏即位。通常的帝系表將其後繼位改元孝建的宋孝武帝當作繼承者。 三十年四月孝武帝劉駿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元嘉 (刘宋)
元祿
元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貞享之後、寶永之前。指1688年到1703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東山天皇Titsingh, Isaac.
查看 己卯和元祿
元符
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三年,改元原因為咸阳百姓段义捡到一枚玉印,经鉴定认定该符印是上天降的传国之宝,為祥瑞,因此改元“元符”,以示庆祝。 元符三年正月宋徽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元符
光定
光定(1211年八月-1223年)是西夏神宗李遵顼的年號,共計13年。.
查看 己卯和光定
光初
光初(或作佐初;318年十月—329年八月)是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刘曜和刘熙的年号,共计12年。 光初十一年八月,刘曜被后赵的石勒所杀,次年,后赵石虎大破前赵军,刘熙被擒,前赵灭亡。《魏书》载光初之后还有太和年号,一般认为这是石勒的太和年号之误。 李兆洛《纪元编》:“佐初,别见。或云即光初。”.
查看 己卯和光初
光紹
光紹(1516年四月廿七—1522年七月)是大越国后黎朝昭宗黎椅的年号,共计7年。.
查看 己卯和光紹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查看 己卯和光绪
光興 (越南)
光興(1578年—1599年),是大越国后黎朝世宗黎維潭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2年。.
查看 己卯和光興 (越南)
皇泰
皇泰(618年五月—619年四月):隋朝政权杨侗的年号,歷時近1年。 隋炀帝驾崩消息传到东都后杨侗即位,改元。.
查看 己卯和皇泰
玉衡 (年号)
玉衡(311年-334年)是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的第三个年号,共计24年。 玉衡二十四年六月李班即位沿用,十月李期即位沿用。次年改元玉恒元年。.
查看 己卯和玉衡 (年号)
神功皇后
功皇后(,170年—269年6月3日)為日本古坟时代的皇族,日本历史上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第15代天皇应神天皇的生母,原名不可考,其谥号在《日本书纪》中被称作气长足姬尊(),《古事记》裡则记为息长带姬命()。她是彦坐王的四世孙女,父亲息长宿祢王是开化天皇的玄孙,母亲葛城高额媛则是新罗王子天日槍的后裔。传说她在仲哀天皇去世後曾长期摄理朝政,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君主,在明治时代之前大多把她作为第15代天皇或準天皇。她三度出征朝鲜半岛也开日本海外拓土之先例,但事多不确。太安萬侣(《古事记》的作者)将她与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相聯繫,有穿鑿附会之嫌疑。日本在二战后掀起疑古浪潮,神功皇后是否确有其人在史学界存在很大争议,现今多倾向于否定她的存在。她是一位介于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人物。.
查看 己卯和神功皇后
神册
册(916年十二月-922年正月)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年号。这是辽国的第一个年号,共使用共7年。.
查看 己卯和神册
神武天皇
武天皇(),是神話中日本第一代天皇,天照大神後裔,最早在《古事記》中則名為神倭伊波禮毘古命()。較晚成書的《日本書紀》中的漢字譯為神日本磐余彥尊(),傳說他建立最早的大和王權,為日本開國之祖與天皇之濫觴。.
查看 己卯和神武天皇
祥兴
祥兴(1278年五月—1279年二月)是南宋衛王趙昺的年號,共計1年餘。 元朝至元二十年十月,福建起事領袖黄华称宋祥兴五年。.
查看 己卯和祥兴
秦始皇
始皇()嬴政,趙氏,時稱秦王政和始皇帝,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是秦莊襄王之子【史記索隱】莊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孫也,名子楚。按:戰國策本名子異,後爲華陽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商朝重臣惡來的第35世孫。出土《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中稱其為趙正。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引述《世本》稱其為趙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後世通稱嬴政,亦被某些文學作品稱為「祖龍」。他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並重用李斯、尉繚,三十九歲時滅亡六國建立秦朝,自稱「始皇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帝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統一天下後,秦始皇繼承了商鞅變法的郡縣制度和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及典章法制,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但另一方面,秦始皇在位期間亦進行多項大型工程,包括修築長城、阿房宮、驪山陵等,施政急躁,令人民徭役過重,是秦朝在他死後3年速亡之一原因。.
查看 己卯和秦始皇
秦孝公
孝公(),《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献公之子,西元前361年-西元前338年在位,共24年。 秦孝公在位期间致力于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他因此颁布著名的求贤令,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将秦国改造成为富裕强大之国,为秦国将来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查看 己卯和秦孝公
秦昭襄王
昭襄王(),嬴姓,名稷,一名則,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悼武王(簡稱秦武王)之弟。在位時間长達五十六年,期間任用包括魏冉、范雎、白起等名臣,治軍備戰,富國強兵,为其曾孫秦始皇奠定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 前306年,秦武王意外死亡,諸兄弟爭位;趙武靈王與秦國的魏冉等大臣合謀,於是得立,是為秦昭襄王,簡稱秦昭王。秦昭襄王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之西元前260年打敗趙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其在位晚期發生的。前256年,昭襄王灭東周。前251年,昭襄王死,享年七十五。.
查看 己卯和秦昭襄王
紹興 (南宋)
紹興(1131年-1162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二个也是最後一個年号,共计32年,有承繼前業,振興昌盛又或是紹奕世之宏修,興百年之丕緒之意。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宋孝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紹興 (南宋)
绍宝
绍宝(Thiệu Bảo,1279年—1285年九月),越南陳朝仁宗使用的年号。.
查看 己卯和绍宝
绍兴 (西辽)
绍兴(1151年-1163年)西遼仁宗耶律夷列時用的一個年號,共計13年。.
查看 己卯和绍兴 (西辽)
绕迥
绕迥(),又称为胜生周,是藏历中的一种纪年法,最初起源于印度。它以六十年为一周期,其中第一年名为绕迥(意译为胜生年),故得名。同时因胜生年对应干支纪年中的丁卯年,因此还可称为丁卯周。第一绕迥自公元1027年开始算起,至今已历经十七绕迥。 由于六十年周期中每一年各有一名且互相之间没有关联,记忆、计算相当不便,故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与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生肖相配合,如胜生年被称为阴火兔年(简称为火兔年)。.
查看 己卯和绕迥
翳 (越国)
越王翳(?─前375年)又稱越王不光、越王授,為戰國時期越國的君主,朱勾死後,太子翳即位為君主,前410年至前375年在位36年。他在位期間,越国依然称霸中原;晚年内外局勢悪化,霸業逐步衰敗,被迫返回江南。他被殺害後,越国陷入内乱外患的動盪歲月。.
查看 己卯和翳 (越国)
甘露 (曹魏)
露(256年六月-260年五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高贵乡公曹髦的第二个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八个年号。 甘露五年六月曹髦被司马昭杀死,魏元帝曹奂即位,改元景元元年。.
查看 己卯和甘露 (曹魏)
燕昭襄王
燕昭襄王,姬姓,名職,中國戰國時期的燕國君主。燕王噲之子。简称昭王或襄王。燕王噲死后,燕人共立为燕王,在位期間燕將秦開大破東胡及朝鮮、上將軍樂毅聯合五國攻齊,佔領齊國七十多城(齊國疆土只剰莒、即墨二城),造就了燕國盛世。.
查看 己卯和燕昭襄王
白鳳
白鳳是日本飛鳥時代的私年号(日本書紀所無的年号),散見在寺社緣起、地方的地誌、歷史書等。通說是白雉(650年〜654年)的別稱、美稱。 根據『二中歷』等是661年〜683年。但是,根據中世以降的寺社緣起等是指672年〜685年的期間。另外,《續日本紀》神龜元年冬十月條(724年)有「白鳳以來、朱雀以前、年代玄遠、尋問難明。」的記載。.
查看 己卯和白鳳
顺德 (莫朝)
顺德(Thuận Đức,1638年-1677年)是越南高平莫氏莫敬宇的年号,也是越南莫朝最后一个年号,共计40年。.
查看 己卯和顺德 (莫朝)
調露
調露(679年六月—680年八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共计2年。.
查看 己卯和調露
魏國紀年
魏國紀年中,襲前代舊制,以帝王紀年。魏文侯改用《夏曆》,以正月為歲首,閏月置於年末。.
查看 己卯和魏國紀年
魯僖公
魯僖公,(史記作魯--公),姬姓,鲁氏。名申,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八任君主。他為魯莊公庶子,承襲魯閔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3年。在位期間執政為季友、臧文仲、公孙兹、孟穆伯、公子买、东门襄仲。 魯莊公死後,季友立公子般繼位,為魯君子般。後孟慶父勾结私通的鲁莊公夫人哀姜,殺死了鲁君子般,魯莊公兒子啟方繼位,是為魯閔公,季友逃走。前660年,慶父與哀姜謀殺閔公,想自立為君,魯人不服,要殺慶父,慶父逃到莒國。季友回國,立公子申為魯僖公,並迫使慶父自縊。.
查看 己卯和魯僖公
魯獻公
魯獻公,即姬具,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七任君主。他為魯厲公的弟弟,承襲魯厲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32年。.
查看 己卯和魯獻公
魯魏公
魯魏公,即姬沸(?-前924年),為西周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五任君主。他為魯幽公的弟弟,後弒其兄魯幽公自立為君,並當年改元,在位50年。.
查看 己卯和魯魏公
魯武公
魯武公,姬姓,名敖,西周魯國第九任君主。他為魯真公的弟弟,承襲魯真公擔任該國君主,《史記·魯世家》記載在位9年,年表記載在位10年。 魯武公九年春季,他和長子太子括,少子公子戏(也就是后来的鲁懿公)前去朝見周宣王。周宣王喜歡公子戲,打算立他為魯國的太子。樊仲山父力諫周宣王,周王不聽,冊立戲為魯國太子。夏季,魯武公與兩兒子歸國,不久去世。.
查看 己卯和魯武公
魯惠公
魯惠公,姬姓,名弗湟,為春秋諸侯國魯國君主之一,是魯國第十三任君主。他為魯孝公兒子,承襲魯孝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46年。.
查看 己卯和魯惠公
魯成公
魯成公,姬姓,名黑肱,為東周春秋時期諸侯國魯國的一位君主,是魯國第二十一任君主,承襲父親魯宣公擔任該國君主,在位18年。 在位期間執政為季孫行父、仲孫蔑、叔孫僑如。.
查看 己卯和魯成公
魯昭公
魯昭公(),魯国之二十四代君主。前542年即位,前517年,魯昭公伐季孙氏,但大败,魯昭公逃到齐国,前510年,昭公死。在其任內,他嘗試與季平子政治角力,演變成「鬥雞之變」,使昭公要逃到齊國。.
查看 己卯和魯昭公
貞元 (唐朝)
貞元(785年正月—805年八月)是唐德宗的年號,共计21年。貞元這年號為唐太宗年號貞觀和唐玄宗年號開元合二為一,成為新年號貞元。.
查看 己卯和貞元 (唐朝)
貞觀 (清和天皇)
貞觀(859年四月十五至877年四月十六)是日本的年號,在天安之後、元慶之前。這時代的日本天皇是平安時代之清和天皇及陽成天皇。.
查看 己卯和貞觀 (清和天皇)
鲁桓公
魯桓公,姬姓,名允,一名軌,魯惠公之子,魯隱公之弟。魯國第十五代國君,在位十八年。.
查看 己卯和鲁桓公
贞明 (后梁)
贞明(915年十一月乙丑-921年四月)是后梁末帝朱友贞的年号,共计7年。吴越太祖錢鏐,闽太祖王審知,楚王马殷同时用该年号。.
查看 己卯和贞明 (后梁)
齊威王
齊威王(約前378年-前320年,約59歲),田齊君主,本名田因齊,出土文物作陈侯因齐(上次下月),為田齊桓公之子。在位初期,「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把政事交給卿大夫處理。後來採姬妾虞姬之言,重用即墨大夫,烹殺佞臣阿大夫,齊國得以大治。其後在能臣鄒忌、田忌的輔助下,一度稱王中原。齐侯称王,自齊威王始。.
查看 己卯和齊威王
齊王建
齊王建(,60歲),王莽追尊为齐敬王及新世祖,是戰國時代田齊的亡國君主。他於前264年至前221年在位,長達44年。在這44年間,前一阶段很大程度上因為得到太后君王后的扶持,另一方面也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魏、赵等三晋,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 君王后逝世後,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胜是个贪官,在秦國不斷賄賂之下,齊國對其餘五國袖手旁觀,終於到五國滅亡後,田齊亦為秦國所滅。齊王建也死于流放之地。 齐王建有孙田安,曾于秦汉之交受封为济北王。其後裔王莽追加諡號「敬」。.
查看 己卯和齊王建
齊襄王
齊襄王(),本名田法章,齊湣王之子。湣王死於楚国將軍淖齿之手,法章到莒城太史敫家中作佣人。前283年莒人立法章為齐王,是為齊襄王。田單在即墨之戰中破燕軍,迎接襄王返回都城臨淄,但此時齊國已大傷元氣,無法強盛如昔。法章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接太史敫的女儿成婚,册封为王后。结果太史敫表示“女无谋(通‘媒’)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当即宣布脱离父女关系,终身不见君王后。 有一次經過淄水,見一老人涉水,受不住寒凍,出水後無法行走,田單就脫下皮衣,給他穿上。襄王看了很不舒服,認為田單在收買人心。貫殊給他出主意,勸他不如順水推舟,嘉勉田單的善事,讓老百姓知道田單愛民是君王教的。死后田建即位,田建母君王后辅政。另有子田假。後來,齊國被秦國所滅,子孫避免被追殺,避諱故改以「法」為氏。 田齐桓公辦理稷下學宮,齊威王、齊宣王時期,稷下遊學人士达到鼎盛,集结了一大批各个学派的学者。荀子(孫況、孫卿)游学于齐國,至襄王时代,被尊為“最为老师”,多次擔任“祭酒”,成就了百家争鸣的佳话。.
查看 己卯和齊襄王
胡春香
胡春香(,),越南詩人,生於後黎朝末年,經歷西山朝,卒於阮朝初年。胡春香擅寫喃字詩,被譽為越南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她的詩在內容和思想上歷來引起不少爭議,越南歷代對她褒貶不一,卻在形式和藝術技巧上有驚人成就,而她的生平也是另一個具爭議性的話題。現代越南詩人春耀肯定了她對越南文學發展的貢獻,稱她為「喃字詩女王」。她的詩大多散佚,仅存五十首,收錄在《春香诗集》中,亦传诵一时 。.
查看 己卯和胡春香
興定
興定(元年:1217年九月 - 末年:1222年八月)是金宣宗的第二个年号。金宣宗使用興定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貞祐五年九月,金宣宗改元興定,赦國內。 興定六年八月,彗星出現,改元元光,大赦。.
查看 己卯和興定
開國
開國(551年至568年)是新羅君主真興王之年號。.
查看 己卯和開國
開祐
开祐(Khai Hựu,1329年二月十五—1341年八月二十),越南陳朝憲宗的年号。.
查看 己卯和開祐
重熙
重熙(1032年十一月-1055年八月,或作重和,崇熙)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24年。.
查看 己卯和重熙
至元 (忽必烈)
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末年:1294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前创制的年号,共连续使用了31年。.
查看 己卯和至元 (忽必烈)
至元 (元惠宗)
至元(1335年十一月-1340年)是元惠宗的年号。元朝使用至元这个年号一共6年。 元世祖忽必烈已經使用過至元年號,為了區分,元惠宗的至元年號在元末碑刻、文集中常稱作後至元、至元再元、仍紀之至元、重紀之至元,同時稱元世祖的至元為前至元。.
查看 己卯和至元 (元惠宗)
臺北燈節
臺北燈節(Taipei Lantern Festival)前期是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主辦;2001年開始改由臺北市政府主辦,于1990年起於每年元宵節期間舉行之大型燈會活動。.
查看 己卯和臺北燈節
臺灣燈會
臺灣燈會(英語譯名:Taiwan Lantern Festival)是臺灣自1990年起於每年元宵節舉行之燈藝節慶活動,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主辦。原為僅在臺北市舉辦的「臺北燈會」,2001年起改名並開放全國各縣市角逐主辦權,成為全國性的國家級活動;臺北市則改為自行舉行臺北燈節。.
查看 己卯和臺灣燈會
長祿
長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康正之後,寬正之前。指1457年到1459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花園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政。.
查看 己卯和長祿
長曆
長曆(1037年四月二十一日至1040年十一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此時的天皇是後朱雀天皇。.
查看 己卯和長曆
雞籠中元祭
中元祭,或逕稱為「基隆中元祭」,是每年農曆七月於台灣北部的基隆地區舉辦的中元法會,為台灣重要民俗祭典,並名列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其以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週邊藝文活動。大體上從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等,祭典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於2008年1月29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之國定重要民俗。.
查看 己卯和雞籠中元祭
通瑞
通瑞(Thông Thụy、1034年四月—1039年六月)是大瞿越国越南李朝太宗李佛瑪的第二个年号,共计6年。.
查看 己卯和通瑞
陳振聰
陳振聰(Peter Chan,),香港商人及在囚人士,2007年4月,陳振聰聲稱自己是香港華懋集團已故董事局主席龔如心千億遺產的唯一受益人,更自稱是龔的情夫。惟在2010年2月2日高等法院的判決中陳振聰被宣佈敗訴,更被指偽造遺囑。。2013年7月4日,陳振聰涉嫌偽造及行使虛假文書,在高等法院被判罪成,判刑12年。.
查看 己卯和陳振聰
陽和
陽和(1635年十月—1643年十月),是大越国后黎朝神宗黎维祺的第三个年号,共计7年。.
查看 己卯和陽和
携王
携王 攜惠王被殺是公元前750年,攜王立二十一年為晉文侯所殺。,《清华简·系年》作携惠王、惠王。姬姓,名余臣,一作余,西周末年及东周初年人,周幽王之弟。.
查看 己卯和携王
正德 (明朝)
正德(元年:1506年 - 末年:1521年)是明武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正德这个年号一共16年。 正德十六年四月明世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正德 (明朝)
正和 (越南)
正和(1680年—1705年),是大越国后黎朝熙宗黎维祫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6年。.
查看 己卯和正和 (越南)
正隆
正隆(元年:1156年二月 - 末年:1161年十月)是金海陵王的第三个年号。海陵王使用正隆这个年号一共六年。 貞元四年二月癸酉朔日(二月初一,阳历1156年2月23日),改元正隆,大赦。 正隆六年十月乙巳日(阳历1161年10月26日),金東京留守完颜雍領諸軍入城,共擊殺副留守高存福等。丙午日(27日),慶雲見,官屬諸軍勸進,完颜雍固讓良久,於是親告天太祖廟,還禦宣政殿,即皇帝位。丁未日(28日),大赦,改元大定。 十一月乙未日(阳历12月15日),海陵王完顏亮为其部将浙西兵馬都統制完顏元宜所弑,金军南侵完全失败。.
查看 己卯和正隆
正開 (後百濟)
正開(901年—936年),朝鲜半岛後三国後百濟王甄萱,子甄神剑使用年号。 根據《片雲和尚浮圖》碑銘:“正開十年庚午歲”推算,正開元年為901年。.
查看 己卯和正開 (後百濟)
正治 (大理)
正治(1027年-1041年)是大理国皇帝段素真的年号,共计15年。.
查看 己卯和正治 (大理)
正曆 (渤海)
正曆(795年-809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康王大嵩璘的年号,共计15年。.
查看 己卯和正曆 (渤海)
武义 (南吴)
武义(或作颁义;919年四月-921年正月)是南吳高祖楊隆演的年號,也是南吴政权自己的第一个年号。之前南吴年号一直沿用唐朝的年号。共计3年。 武义二年五月南吳睿帝楊溥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武义 (南吴)
武德
武德(618年五月—626年十二月)是唐高祖的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武德这个年号一共8年餘。武德是唐朝建国的年代,在武德初期,中国境内的不同政权有14个之多,而武德年结束时,唐朝已经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稳定了其统治。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武德
武成 (北周)
武成(559年八月—560年十二月)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年号,歷時年餘。 武成二年四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沿用。 又《历代建元考》称明帝还有改元武定一事,但不知何据。他书皆言559年称帝后才使用年号,此前无年号。.
查看 己卯和武成 (北周)
永定 (南朝陳)
永定(557年十月—559年十二月)是南朝陳政權,高祖武皇帝陈霸先的年号,共计2年餘。 永定三年六月陳文帝陈蒨即位沿用。.
查看 己卯和永定 (南朝陳)
永安 (东吴)
永安(258年十月-264年六月)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吳景帝孫休的年号,共计7年。 永安七年六月,孙休死,吴末帝孙皓即位,改元元兴元年。.
查看 己卯和永安 (东吴)
永安 (西夏)
永安(1098年-1100年)是西夏崇宗李乾顺的第三个年號,共計3年。.
查看 己卯和永安 (西夏)
永和 (东汉)
永和(元年:136年 - 末年:141年)是东汉皇帝汉顺帝刘保的第三个年号。汉朝使用这个年号时间共记6年。.
查看 己卯和永和 (东汉)
永元 (南齐)
永元(499年正月—501年三月)是南朝齊東昏侯萧宝卷的年號,共2年餘。.
查看 己卯和永元 (南齐)
永光 (西汉)
永光(前43年~前39年)是西汉时期汉元帝刘奭(“奭”音同“氏”,拼音“shì”)的第2个年号,共计5年。.
查看 己卯和永光 (西汉)
永隆 (梁師都)
永隆(618年—628年四月):隋朝末期唐朝初期領袖,梁政權梁師都的年号,歷時11年餘。.
查看 己卯和永隆 (梁師都)
永膺大君
李琰(이염)(),朝鮮王朝世宗李祹與昭憲王后沈氏的第八子,字明之,封永膺大君(영응대군)。.
查看 己卯和永膺大君
永正
永正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文龜之後,大永之前。指1504年到1520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柏原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澄、足利義稙。.
查看 己卯和永正
汉朝纪年
汉朝纪年中,汉初纪年,袭前代旧制,以帝王纪年,至汉武帝始用年号。汉初用沿用秦之《顓頊曆》,且仍以汉仍为水德,故以十月为岁首。如汉元年十月仍为甲辰年(前207年),而乙未年(前206年)之十月则为汉二年之首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上书汉武帝请求重订律历,改正朔,易服色。汉武帝采纳,同年颁行由司马迁等人编著的《太初历》改岁首为正月。.
查看 己卯和汉朝纪年
洪武
洪武(1368年-139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號,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 洪武年间全国没有战乱,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規定後代子孫登基後,在位時只能使用一個年號,故除明英宗因為退位後又復辟,故有兩個年號外,其餘均守祖制,參見一世一元制。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其嫡長孫朱允炆即位,翌年改元建文。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通过靖难之役即皇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夏燮《明通鑑》考異認為從朱棣在1399年北京起兵開始其征伐地区復稱洪武年號,靖難之役後下令全國復用洪武年號。.
查看 己卯和洪武
淑嬪崔氏
淑嬪崔氏(韓文:숙빈최씨,),朝鮮肅宗的後宮嬪御,崔孝元與妻子洪氏的次女。.
查看 己卯和淑嬪崔氏
會豐
會豐(Hội Phong、1092年十二月—1100年)是大越国越南李朝仁宗李乾德的第四个年号,共计9年。.
查看 己卯和會豐
情逆三世緣
《情逆三世緣》(Always And Ever),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穿越恩仇電視劇,是由歐陽震華及關詠荷領銜主演,並由敖嘉年、黃智雯、黃智賢、郭政鴻及朱晨麗聯合主演,監製為莊偉建,此劇為2013無線節目巡禮劇集之一,亦是第17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綫電視推介的電視劇之一,也是「TVB Amazing Summer 2013」暑期宣傳活動的推介電視劇。另外,本劇是由澳門咀香園餅家特約贊助。.
查看 己卯和情逆三世緣
戊寅
戊寅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5个。前一位是丁丑,后一位是己卯。論陰陽五行,天干之戊屬陽之土,地支之寅屬陽之木,是木尅土相尅。.
查看 己卯和戊寅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鐵木真(,;)即元太祖,又稱成吉思皇帝根据《元史·太祖本纪》记载,“元年丙寅,帝大会诸王群臣,建九斿白旗,即皇帝位于斡难河之源,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元史·祭祀三·宗庙上》记载,至元十三年,元朝太庙中元太祖的牌位上写的是“成吉思皇帝”,原文是:“是岁,改作金主,太祖主题曰“成吉思皇帝”,睿宗题曰“太上皇也可那颜”,皇后皆题名讳。”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皇帝”这一称呼,还见于元朝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正文中和书后面附录记载的圣旨中对元太祖的称呼也是“成吉思皇帝”。具体内容可参见: 1998年12月,一块“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发现于河北廊坊,上面正面刻双钩汉字:“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背面牌心刻双钩契丹文,其意:速、走马,或快马。具体内容可参见:,成吉思可汗民國以前的漢文蒙古史料中除史集及新元史本紀外都以成吉思可汗及成吉思皇帝稱呼,成吉思汗稱呼為民國自西方翻譯而來。(元朝秘史記載為成吉思皇帝,蒙古秘史漢文版是現代翻譯。)為蒙古人,蒙古帝国奠基者、政治家、军事统帅,皇帝(蒙古帝国可汗)。名铁木真(),满清官译为特穆津。也有其他译法忒没真。奇渥温·孛儿只斤氏(满清官译全称为却特.博尔济吉特.特穆津)(),蒙古乞颜(起延)部人。1206年春天—1227年8月25日在位,在位22年。1206年他登基时,诸王和群臣为他上蒙语尊号成吉思合罕。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为太祖,《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二年,“冬十月己卯,享于太庙,尊皇祖为太祖。”节选自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諡號为聖武皇帝。《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更敕牒旧式。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增祀四世、各庙神主、配享功臣、法服祭器等事,皆宜定议。”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议,定为八室。申禁京畿畋猎。”节选自《新元史》卷八《世祖本纪二》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丁丑,徙平阳经籍所于大都。太庙成,平章政事赵璧等集群臣廷议,定太庙为八室。 ”节选自《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元三年,“冬十月,太庙成。丞相安童、伯颜言:“祖宗世数、尊谥庙号、配享功臣、增祀四世、各庙神主、七祀神位、法服祭器等事,皆宜以时定”。乃命平章政事赵璧等集议,制尊谥庙号,定为八室。烈祖神元皇帝、皇曾祖妣宣懿皇后第一室,太祖圣武皇帝、皇祖妣光献皇后第二室,太宗英文皇帝、皇伯妣昭慈皇后第三室,皇伯考术赤、皇伯妣别土出迷失第四室,皇伯考察合带、皇伯妣也速伦第五室,皇考睿宗景襄皇帝、皇妣庄圣皇后第六室,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第七室,宪宗桓肃皇帝、贞节皇后第八室。”节选自至大二年十二月六日(1310年1月7日),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啟運,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諡號变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元史》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相关记载:至大二年“十二月乙卯,亲享太庙,奉玉册、玉宝。加上太祖圣武皇帝尊谥曰法天启运,庙号太祖,光献皇后曰翼圣。加上睿宗景襄皇帝曰仁圣,庙号睿宗,庄圣皇后曰显懿。”节选自 在他众子中,最为著名的四位分别是朮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朮赤和察合台为国主,欽定窩闊台为继承人。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拖雷自动退出继承人的選拔,担任监国两年后,1229年,拖雷和宗王们一起拥戴自己的三哥窝阔台登基。1232年九月,在消灭金朝军队精锐主力后,拖雷去世,1234年2月9日,蒙古帝國灭金朝,為將來忽必烈揮軍南下南宋打下基礎。.
查看 己卯和成吉思汗
明开
明开(1097年-1103年)是后理皇帝段正淳的年号,共计7年。 李兆洛《纪元编》称年号为“开明”,在天授之前,其后文安。李崇智从胡氏《野史》,开明在天授和天政之间。 根据2004年出土碑刻《陇西氏比丘释戒明之碑》,有“明开七年立冬十九日迁亡”、“癸未御岁 仲冬十六日立墓”,可知年号为“明开”,且用至明开七年。.
查看 己卯和明开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查看 己卯和明治
明政 (大理)
明政(969年-985年)是大理国皇帝段素順的年号,共计17年。 段素順改元明政的时间,胡蔚《南诏野史》作970年。据《大理国三十七部会盟碑》所载,“明政三年岁次辛未”,推算得改元当在969年。.
查看 己卯和明政 (大理)
昭和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13日。.
查看 己卯和昭和
昌達
昌達(615年十二月-619年閏二月):隋朝末期唐朝初期楚政權領袖朱粲的年号,歷時3年餘。 《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则记载618年建元。.
查看 己卯和昌達
文明 (唐朝)
文明(684年2月27日—684年10月1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位时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共计8个月不到。由于该年号使用期间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掌握实际大权,所以有些史书把它作为武则天的年号,不过大部分史书还是把它作为唐睿宗的年号。该年号才使用8个月不到(即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公元684年10月18日),武则天便以自己的名义发下敕令,改元光宅,并改革官制、旗帜、服色等,“文明”年号随之废止。 “文明”年号的废止和“光宅”年号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武则天时代正式开始了。.
查看 己卯和文明 (唐朝)
文政
文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文化之後、天保之前。指1818年到1829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仁孝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齊。.
查看 己卯和文政
應永
應永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明德之後,正長之前。指1394年到1427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小松天皇、稱光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滿、足利義持、足利義量。在所有日本年號之中、應永的期間長度僅次於昭和、明治,位列第三(共35年),並且是一世一元制導入以前最長的。.
查看 己卯和應永
承久
承久(1219年四月十二日至1222年四月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後鳥羽上皇實施院政。這個時代的天皇是順德天皇、仲恭天皇與後堀河天皇。鎌倉幕府之執權為北條義時。.
查看 己卯和承久
承德 (堀河天皇)
承德(109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1099年八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堀河天皇。.
查看 己卯和承德 (堀河天皇)
承和 (北凉)
承和(433年四月-439年九月),或作永和,是十六国時期北涼君主沮渠牧犍的年號,共計6年餘。 由於《太平御覽》引《十六国春秋》作永和年號,因此《資治通鑒·宋紀·元嘉十年》條跟隨;記載紀元的書籍又跟隨通鑒的記載。學者根據《高僧傳》、《魏書》和《北史》的相同記載承認沮渠牧犍的承和年號,從而認爲永和年號為錯誤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另外,甘肅出土的石刻有“……緣禾三年嵗次甲戌”字樣。。學者認爲永和年號可能緣和之錯誤, 但是“緣和三年嵗次甲戌”則指“緣和元年”應為壬申年,與史書記載的永和或承和的干支均不合。.
查看 己卯和承和 (北凉)
曆應
曆應(1338年8月28日至1342年4月28日)是日本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光明天皇。.
查看 己卯和曆應
景興
景興(;1740年—1786年)是大越国后黎朝显宗黎维祧的年号,共计47年。 黎顯宗逝世後,改年號景興為昭統。不過南方的阮主仍舊使用景興年號,直到1802年為止。.
查看 己卯和景興
景耀
景耀(258年-263年七月)是三国时期蜀汉後主刘禅的第三个年号,共计6年。这也是蜀汉政权的第四个年号。.
查看 己卯和景耀
,己 (天干),中台灣元宵燈會,中国君主列表,中興 (于闐),希韶閣琴譜集成,万历,干支,平治 (二條天皇),平成,乾亨 (南汉),乾亨 (辽朝),乾德 (前蜀),乾符有道,乾隆,广运 (北汉),义和 (高昌),庚辰,康德 (满洲国),康和,康熙,五凤 (窦建德),五音琴譜,仁德天皇,延寧,延喜,延元,延成,延曆,建安 (东汉),建义 (杨难当),建康 (司马保),建保,建初 (东汉),建嘉,建兴 (西晋),建元 (前秦),建福 (新羅真平王),建昌 (高昌),建新,建文,伯禽,弘安,开元,开明 (王世充),保大 (阮朝),保寧,保元,嘉定 (年号),嘉庆,嘉隆,嗣德,周威烈王,周宣王,周平王,周简王,周顯王,周襄王,周貞定王,周赧王,周桓王,周景王,儀鳳,元嘉 (刘宋),元祿,元符,光定,光初,光紹,光绪,光興 (越南),皇泰,玉衡 (年号),神功皇后,神册,神武天皇,祥兴,秦始皇,秦孝公,秦昭襄王,紹興 (南宋),绍宝,绍兴 (西辽),绕迥,翳 (越国),甘露 (曹魏),燕昭襄王,白鳳,顺德 (莫朝),調露,魏國紀年,魯僖公,魯獻公,魯魏公,魯武公,魯惠公,魯成公,魯昭公,貞元 (唐朝),貞觀 (清和天皇),鲁桓公,贞明 (后梁),齊威王,齊王建,齊襄王,胡春香,興定,開國,開祐,重熙,至元 (忽必烈),至元 (元惠宗),臺北燈節,臺灣燈會,長祿,長曆,雞籠中元祭,通瑞,陳振聰,陽和,携王,正德 (明朝),正和 (越南),正隆,正開 (後百濟),正治 (大理),正曆 (渤海),武义 (南吴),武德,武成 (北周),永定 (南朝陳),永安 (东吴),永安 (西夏),永和 (东汉),永元 (南齐),永光 (西汉),永隆 (梁師都),永膺大君,永正,汉朝纪年,洪武,淑嬪崔氏,會豐,情逆三世緣,戊寅,成吉思汗,明开,明治,明政 (大理),昭和,昌達,文明 (唐朝),文政,應永,承久,承德 (堀河天皇),承和 (北凉),曆應,景興,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