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工尺谱

指数 工尺谱

工尺谱是漢字文化圈特有的记谱法,源自中国唐朝时期,后傳至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琉球等使用漢字的地區,屬於文字譜的一種。在古代流传甚广,但是今天只有傳統戲曲的伶人和學習者还会使用工尺谱来演唱或记谱。現代中樂團一般已改用簡譜或五線譜。 工尺谱在传统写法上由右而左直行,如同文字,但是现在亦可作橫排書寫。.

目录

  1. 29 关系: 劉天華古琴古琴谱台閩漢字大字 (消歧義)中国古谱中国音乐丘鶴儔五線譜五音大鼓北管琵琶譜簡譜粵劇粵語音系學纳西古乐瀛洲古調音樂即興音樂記譜法鞏金甌鳳仙花 (民歌)越南音乐越南文化閩派古琴抱朴道院汉字河車昆曲

劉天華

劉天華(),江蘇江陰南沙镇马桥村殷家埭(今属苏州市张家港市)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詩人刘半农之弟,音樂家刘北茂之兄。.

查看 工尺谱和劉天華

古琴

古琴,原称琴,又称瑶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於1920年代起为了與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 本文统称琴。初为五弦,汉朝起定制为七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伯牙、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臺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 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

查看 工尺谱和古琴

古琴谱

古琴谱是用来收录琴曲乐谱的书籍,也称古琴指法谱。到1960年代为止,查阜西已发现超过130部琴谱曾经出版,包含超过3360首琴曲,其中有很多在明朝前失传,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已经有几百年无人演奏了。现存有古琴譜150多部,包含3000多首古琴曲。.

查看 工尺谱和古琴谱

台閩漢字

台閩漢字(閩南語:漢字,白話字:Hàn-jī)是指書寫台語白話文(閩南語白話文)所使用的漢字,亦被稱做臺灣字、台語漢字、閩南語漢字、台閩字、閩台字、閩南字、漢台字等。台閩漢字主要流通於廣義閩南語的通行區,臺灣、福建、廣東、海南以及東南亞諸國的漢族閩南人分布區。然而,於閩南語的分布地區,相較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可以自由發展粵語白話文,閩南語的母語教育並不普及或尚處萌芽期,因此使用者經常以現代標準漢語的借音字來代替書寫,造成一般大眾誤認為「閩南語沒有文字」。 台閩漢字結合了傳統漢字以及當地的方言字。古代閩南完全使用漢字書寫漢文,後來隨著閩南人移民而向海外發展。近代以來,台灣成為台閩漢字發展的重鎮,除了由中華民國政府發布的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之外,也出現了不少專為臺灣閩南語設計的「台製漢字」。雖然各界致力於台閩漢字之發展,也有了初步的正式規範,並提高了書寫的效率,但其正字與本字之爭仍然存在。.

查看 工尺谱和台閩漢字

大字 (消歧義)

大字可能為以下意思:.

查看 工尺谱和大字 (消歧義)

中国古谱

中国目前保存的古谱相当多,有文字谱,有把文字的简笔作为符号的谱,也有纯粹的符号谱等,涉及的乐器有古琴、琵琶、筝、笛、笙、筚篥、鼓等。.

查看 工尺谱和中国古谱

中国音乐

中國音樂,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9000多年前,禮樂制度被賦予維繫社會秩序的功能。音樂與人心情感間的關係受到很大的重視,《詩經》大序、《禮記·樂記》、《荀子·樂論篇》、《史記·樂書》等描述儒家思想認為音樂對人性具有教化啟迪的作用。同時從唐代的胡琴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過不斷充實發展。.

查看 工尺谱和中国音乐

丘鶴儔

丘鶴儔(),生於廣東台山,乳名阿英,鄉人稱為靚仔英。廣東音樂揚琴演奏家,編著第1本廣東音樂專著《弦歌必讀》,其廣東音樂作品《獅子滾球》於1950年被馬思聰改編成鋼琴曲。 年幼時曾隨鄉中南巫、師姑、八音班學習佛教音樂、道教音樂、戲曲音樂。13歲入八音班為嗩吶演奏員,其後師隨胡德高學習廣東音樂,專習揚琴,亦學二弦、嗩吶、高胡、小提琴等。 1895年,15歲時到東南亞謀生,20多歲定居香港,在電話公司任職,其後經營一家小店,售賣日用品、樂器,兼教授音樂,漸以教授廣東音樂為主業。其間記錄、整理音樂作品,並開始編寫音樂著作,如《弦歌必讀》、《琴學新編》、《琴學精華》、《國樂新聲》等,部份著作外銷到中國、東南亞、美洲。 1934年赴紐約等地演奏,獲得好評。1941年喪子,1942年病逝於香港。 其女兒亦於2016年病逝於香港, 享年九十九。.

查看 工尺谱和丘鶴儔

五線譜

五线谱是一种由欧洲在17世纪左右完善,并为当今世界广泛采用的记谱法。其本质是利用横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间隙,通过各种乐谱符号来记录音乐。阅读及书写五线谱时,遵循从左往右的顺序。 近现代音乐中,会出现固有符号不能满足作曲家所想表达的演奏方法的情况,故五线谱也可以由作曲家自定义并进行解释。.

查看 工尺谱和五線譜

五音大鼓

五音大鼓是北京市及河北省流传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查看 工尺谱和五音大鼓

北管

北管為中国大陆閩南與台灣流傳廣遠的傳統音樂,歌曲及戲劇表演。這裡面,又影響台灣為最深。21世紀的台灣,北管音樂雖較少有完整性的表演,但是其音樂仍常見於迎神賽會,陣頭,甚至傳統或現代布袋戲表演上。 借用中國北方音樂戲劇元素與官話(就是京劇稱為中原音韻、中州韻的湖廣話)而得名的北管,與使用南方音樂元素的南管互為對應。.

查看 工尺谱和北管

琵琶譜

《琵琶谱》,又稱《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傳》、《華秋--琵琶谱》或《華氏譜》,共3卷,华秋苹、華子同合編,1818年於江蘇無錫出版,是目前所發現最早印行的琵琶樂譜。收录南北两派琵琶小曲62首,套曲6首。原谱已不存。 《桐轩琵琶谱》,又稱《琵琶譜桐軒本》由浙江桐轩主人撰订的文本,為《琵琶譜》的1824年传谱,並加上7首民間小曲為華氏所無,為現存于上海的唯一手书本,此譜集南北两派曲目共110首,用工尺谱记谱,每曲都用琵琶音位图标注的定弦和指法提示。原谱由其后人保存。.

查看 工尺谱和琵琶譜

箫又稱洞簫,是中國古老的吹管樂器,特徵為單管、豎吹、開管、邊稜音發聲。「簫」字在唐代以前本指排簫,唐宋以來,由於單管豎吹的簫日漸流行,便稱編管簫爲排簫,以示區別。至於「洞簫」之名,則來自於箫管底端之開孔。 其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

查看 工尺谱和箫

簡譜

簡譜(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為記譜法之一,主要以數字作表達,亦稱為數字譜。。其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 - 南明離火,後經德國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 另外,在德文裡,其名為「Ziffernsystem」,意若「數字系統」(number system)。.

查看 工尺谱和簡譜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查看 工尺谱和粵劇

粵語音系學

粵語音系包括粵語的聲母,韻母和聲調。.

查看 工尺谱和粵語音系學

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包括三部分:“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由于其有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师带徒或以父带子相传,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用背诵工尺谱口传心授,所以一直流存至今。是中国最重要的的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目前只有许多高寿的老艺人会演奏,应用十面云锣、芦管和曲颈琵琶等许多已经在内地失传的古老民族乐器,正在进行传承抢救。其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共同被誉为稀世“三宝”。1962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云南省歌舞团及丽江地县音乐工作者发掘整理了总谱,被称为“活的音乐化石”。 白沙细乐是由纳西族聚居的中国云南丽江以北的重镇白沙而得名,由于乐队中不用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所以又名“细乐”。 白沙细乐据说是在13世纪时蒙古大军南征云南,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和纳西族土司木天王结盟,留赠他一个乐队和乐谱,其音乐几百年一直流传下来。现在老人们在演奏时仍然身着元代乐工的服装。现在只保留下七个乐章,名为《安魂曲》,各个乐章音调联系密切,结构严谨,可单独演奏,也可连奏成一大型套曲,表现了凄凉、怀念、悲痛的情感。 ,当年土司将其引入丽江,又结合了当地的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这种道教音乐从19世纪后在内地已经绝迹,在丽江被保留下来,既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风格,又揉进了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现在保留的曲目有《到春来》、《吉祥》等20余首。 皇经音乐现在已经失传。 纳西古乐应用的乐器有苏古笃(胡拨)、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来自古代筚篥),还有横笛、竖笛、二簧(二弦拉弦乐器形同汉族京二胡)、大提胡、纳西族胡琴、中胡、小叫胡、三弦、筝、扬琴等打击乐器是音响较轻的五音(十面)云锣、中锣、镲、铙、大钹、大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

查看 工尺谱和纳西古乐

瀛洲古調

《瀛洲古調》琵琶譜。崇明島古稱瀛洲,《瀛洲古調》指流傳於崇明的古曲。最早見於明朝的《文板十二曲》抄本,可能隨著逃避太平天國戰亂而流傳至崇明一帶。1916年由沈肇州編成並由江蘇省教育廳出版,共45曲;1936年,沈肇州的學生徐立蓀將之編成3卷:以沈肇州口授《通論》為上卷,《音樂初津》為中卷,《瀛州古調》為下卷,合稱《瀛洲古調》或《梅庵琵琶譜》;1941年,曹安和據劉天華所授當中12首譯成工尺譜和五線譜出版,名為《文板十二曲》。.

查看 工尺谱和瀛洲古調

音樂即興

音樂即興,或即興演奏,是在演奏音樂同時亦即時參與創作。演奏者可以依據或沒有依據樂譜,在演奏的同時加入自己的創意,或透過聆聽其它演奏者即時作出回應Gorow 2002, 212.

查看 工尺谱和音樂即興

音樂記譜法

音樂記譜法(樂譜)是一種以印刷或手寫製作,用符號來記錄音樂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區發展了不同的記譜方法,除了現今常見音樂的五線譜和簡譜外,在傳統音樂中還有工尺譜,以及古琴特有的減字譜。這些記譜法各有其特色,有些雖然對樂曲中的裝飾音、力度變化都做了標記,但其實只是供初學者作為參考,有些則是看似有較多自由度,但其隱藏在樂譜之外的規範反而更加嚴格。早期的樂譜主要以紙張抄寫,現在則有電腦程式可以製作樂譜。.

查看 工尺谱和音樂記譜法

鞏金甌

《鞏金甌》是中國第一首法定的國歌,在1911年10月4日(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三,武昌起義前六日)由清政府正式頒布。.

查看 工尺谱和鞏金甌

鳳仙花 (民歌)

《鳳仙花》(てぃんさぐぬ花;羅馬化:tinsagu nu hana),是中一首著名的傳統民謠,其歌詞強調儒家文化尊重長輩及祖先的思想,並且傳達感思父母教誨的琉球價值,也於琉球人在海外社群之間傳唱。此歌亦為2003年澳洲公路電影《》的電影原聲帶歌曲之一,於2012年被琉球人票選為琉球人最喜愛的一首歌。.

查看 工尺谱和鳳仙花 (民歌)

越南音乐

越南音乐受到多种民族文化影响,种类繁多。古代音乐多为寺庙音乐。中国的雅乐、儒家音乐、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及其演奏方式和使用的乐器很早就传入越南。公元10世纪以前,越南已发展了一系列打击和吹奏的民间乐器,如鼓、锣、镲、芦笙、葫芦笙、竹琴等。10世纪至15世纪,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了宫廷音乐,又融合了中国宫廷音乐的特征。越南宫廷音乐起源于今越南中部,受到汉音乐和占婆音乐双重影响。中国的一些戏曲唱腔(如潮剧)也传入越南。 15世纪末至18世纪,越南的乐理(台音律、音阶、调式、工尺谱等)、乐器(如月琴、琵琶、二胡、筝等)以及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大鼓词等)与中国类似,月琴和筝演奏的古雅曲《征妇》、《南哀》、《南春》(《流水》)、《连环》、《金钱》、《元宵》、《龙虎》等曲的曲谱留存至今。19世纪,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越南开始出现以民歌基调为基础的新兴歌剧和欧式音乐风格,越南现代音乐逐渐萌芽。现在普遍使用的乐器有主要民族乐器有獨弦琴、筝、扬琴、二胡、三弦、笛、唢呐、海螺、锣、木鱼、铃、鼓等。 虽然受中华文化影响, 。越南与竹文化和青铜文化相关的竹制和铜制乐器种类很多,按照音符排列式的定音或不定音的打击乐器十分流行,表演时合奏多于独奏。在乐理方面, 越南从15世纪开始使用“四宫音阶”(南北、黄钟、大食)取代中国的“五宫音阶”(宫、商、角、徵、羽),与越南语的6个声调的特征相契合,因而具有音色美、音域宽、滑音多、共鸣泛音长等特点,南方音乐则混合了不同民族的特征。 20世纪初,越南现代音乐开始出现和发展,从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交响乐,到大型电影配音乐,越南音乐取得了很大进步。文高、阮廷诗、阮商、阮文子、刘友福、杜润、春红、黄越、郑公山、青松、阮春括、陈环、黄云等一批近代音乐家贡献了大量作品。民谣也流行于坊间,表演形式主要有说、吟、呼、唱、俚、歌六大类,其中唱包括桃调、侨调、春调、盲调、鼓调和官贺调等,以北宁官贺调最为著名。官贺调的主题多为歌颂爱情,其次还有离别、友情、游乐、生产等内容。曲调有300多种,现存歌曲500多种。民间演唱形式多为男女对唱。.

查看 工尺谱和越南音乐

越南文化

越南文化,通常指的是由起源于越南北部的京族所創造的文化。越南文化是亞太地區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與其他同樣位于中南半島的國家所不同的是,越南由于在歷史上受到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其文化特征與東亞民族非常接近,是東亞文化圈的一部分。而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老撾、泰國)則更多的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

查看 工尺谱和越南文化

閩派古琴

閩派古琴,亦稱浦城派或浦城閩派,由福建浦城祝鳳諧所創,祝鳳諧曾評注《春草堂琴譜》,於1855年3月刊行《與古齋琴譜》4卷,首以工尺譜入譜,然後廣納門人,閩派古琴體系逐漸形成。祝鳳諧傳許漁樵、張鶴,張鶴於1864年,經祝鳳諧刪訂後刊行《琴學入門》2卷,收琴曲20首。.

查看 工尺谱和閩派古琴

抱朴道院

抱朴道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葛岭,是道教宫观。.

查看 工尺谱和抱朴道院

汉字

漢字,在中國亦称中文字、国字、唐字、方塊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Defrancis (1990); 蔣為文 (2005), (2007)",為中國上古時代的汉族先民所發明創製,其字體也歷經過長久改進及演變。目前确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春秋戰國與秦朝的籀文、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產生隶书、草书以及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為與少數民族文字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後者稱法在近代才開始通用,為日文借詞。 作為華語的書寫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均為實務上的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除了漢語之外,古代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現代漢語漢字大致分成中文字與簡體字兩個體系,前者主要用於香港、澳門以及臺灣,而後者由中国大陆制定使用,并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亚等國家采用。非漢語体系中,日本对部分汉字进行了简化、称为新字体,韓國也製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範;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北韓、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華语及簡化汉字是聯合國的六個工作語言之一。.

查看 工尺谱和汉字

河車

#重定向 工尺谱.

查看 工尺谱和河車

昆曲

昆曲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发源於元末明初的苏州府崑山縣(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起初流行於江南一帶,而後風靡全國;盛清時,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皆熱愛崑曲。有俗諺云:「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即反映當時崑曲廣為普及且深入人心的程度。 昆曲以曲唱為中心,唱念使用之語音為「中州韻」,主要以曲笛、鼓、板等樂器伴奏,風格纏綿婉轉,如石磨中的流水一般細膩,故又有「水磨腔」之雅稱。其舞臺演出形式亦稱「崑劇」,因表演手段豐富、身段具備高度舞蹈性,與唱腔、曲詞扣合得嚴絲合縫,形成精緻的藝術規範,影響所有後出之地方劇種,故素有「百戲之母」之美譽。.

查看 工尺谱和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