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山手隧道 (東京都)

指数 山手隧道 (東京都)

山手隧道(山手トンネル)是日本東京都首都高速道路中央環狀新宿線(C2)的一部份,自豐島區的高松出入口至品川區的大井交流道為止,全長18.2公里。幾乎全線均位於以及目黑川地底下,深約30公尺,其中70%的部分使用潛盾施工法建造。隧道分為兩條,分別為北向車道及南向車道。 山手隧道的延伸隧道(中央環狀品川線的主要部分)則從2007年12月12日起開始施工,已於2015年3月7日全線通車,並超越關越自動車道上的關越隧道,成為日本最長的公路隧道及亞洲最長公路隧道。 根據首都高速道路株式會社的統計,山手隧道的通車使尖峰時段(上午11時)的塞車距離由26公里縮短為為21公里,下降約兩成。從東名高速公路用賀出口至東北道川口出口間的行駛時間平均縮短了16分鐘,至常磐道所需時間則縮短了十分鐘。此外也明顯疏緩了首都高都心環狀線的擁擠,在中央環線上中野長者橋出入口到西池袋出入口間的交通流量每天增加了約三萬車次,而都心環線上谷町交流道至霞關出入口間的車次減少了約兩萬輛。.

8 关系: 山手隧道中野坂上站世界公路隧道列表世界隧道列表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要町站首都高速中央環狀線雪山隧道

山手隧道

#重定向 山手隧道 (東京都).

新!!: 山手隧道 (東京都)和山手隧道 · 查看更多 »

中野坂上站

中野坂上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中野區,屬於東京地下鐵、東京都交通局(都營地下鐵)的鐵路車站。 東京地下鐵車站位於本町二丁目、東京都交通局車站位於中央二丁目。.

新!!: 山手隧道 (東京都)和中野坂上站 · 查看更多 »

世界公路隧道列表

本条目列出世界上长度超过用于公路交通的隧道。 ,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是位于挪威的洛达尔隧道,全长。计划于2017年开始建设的也同样位于挪威,穿越博肯峡湾的海底,全长,最深处为海平面以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底公路隧道。.

新!!: 山手隧道 (東京都)和世界公路隧道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隧道列表

世界隧道列表中所包含的隧道类型包括:公路、铁路、地铁、输水、灌溉、水力发电、输电、矿石输送、粒子加速器等。本列表仅列出长度超过12公里的隧道。.

新!!: 山手隧道 (東京都)和世界隧道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又稱秦嶺終南山隧道、終南山隧道,為中國第一长雙洞公路隧道,也是亞洲第二长公路隧道、世界第三长公路隧道,位於中国国道主线包头至北海段(包茂高速G65)在陕西境内的西康高速公路北段,隧道穿越秦岭山脉的终南山,隧道长18.040公里,双孔,四線道,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按高速公路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总投资为25.8亿元人民幣,工程于2002年3月开工,隧道已經於2004年12月13日贯通,並於2007年1月20日正式通车。 秦岭公路隧道南口与西康铁路秦岭隧道的距离不到100米。.

新!!: 山手隧道 (東京都)和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 查看更多 »

要町站

| 要町站()是一個位於東京都豐島區要町一丁目,屬於東京地下鐵的鐵路車站。 此站有有樂町線、副都心線停靠。包括此站的小竹向原站-池袋站路段,有樂町線在上層而副都心線在下層行走。因此此站的有樂町線月台的正下方就是副都心線月台。有樂町線的車站編號是Y 08、副都心線是F 08。.

新!!: 山手隧道 (東京都)和要町站 · 查看更多 »

首都高速中央環狀線

首都高速中央環狀線(,Central Circular Route)是由日本東京都品川區大井系統交流道開始、經目黑區、新宿區、豐島區、北區、足立區、葛飾區至江戶川區葛西系統交流道的首都高速道路路線。路線編號為C2(Circle 2)。 事業計畫的路線名為都道首都高速5號線(部分)、6號線(部分)、葛飾江戶川線、板橋足立線、目黑板橋線、品川目黑線、高速葛飾川口線(部分)。 從起點側起可分為中央環狀品川線(大井系統交流道 - 大橋系統交流道)、中央環狀新宿線(大橋系統交流道 - 熊野町系統交流道)、中央環狀王子線(板橋系統交流道 - 江北系統交流道)、東側區間(江北系統交流道 - 葛西系統交流道)四個區間。.

新!!: 山手隧道 (東京都)和首都高速中央環狀線 · 查看更多 »

雪山隧道

雪山隧道,原名坪林隧道,簡稱雪隧,是一座開鑿於1991年至2006年之間、長度幾近13公里的公路隧道;該隧道位在新北市坪林區與宜蘭縣頭城鎮之間,屬於北宜高速公路橫貫雪山山脈的路段。其建造目的之一為改善宜蘭地區聯外交通,以及促進臺灣東部地區發展。.

新!!: 山手隧道 (東京都)和雪山隧道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