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4 关系: 历任安徽省党、行政、权力、议政协商、审判、检察、监察机关正职领导列表,大肃托,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国革命共产党,五卅运动,伊罗生,王人达,陈独秀,李福仁,杜畏之,无产者社。
历任安徽省党、行政、权力、议政协商、审判、检察、监察机关正职领导列表
本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及其前序过渡行政区自建制以来所有的共产党机关(省党委)、行政机关(省政府)、权力机关(省人大)、 议政协商机关(省政协)、审判机关(省高院)、检察机关(省检察院)和监察机关(省监察委)正职领导人。.
查看 尹宽和历任安徽省党、行政、权力、议政协商、审判、检察、监察机关正职领导列表
大肃托
大肃托是1952年至1953年间中国大陆发生的一场针对托洛茨基主义者(托派)的政治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不放心,担心毛是“中国的铁托”,是“人造黄油”,而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不但宣布“一边倒”,而且于1952年12月22日发动“大肃托”,以此寻求斯大林的认可和支持。 1952年12月22日至1953年1月8日,全中国大陆統一行動大逮捕托派,将其「一网打尽」,所有托派成員,久已退出托派的人、同情者、青年團員,以及在1950年回大陆的人,全部被捕,共计500多人(一说1000多人)。一部分年轻的團員及同情者教育釋放,被判刑的分别处三年、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黄鉴铜、郑超麟、尹宽和喻硕遗等四个著名托派分子以“罪恶太大,实在无法量刑”而没有作出法院裁决,一直被关押在监狱,成了实际上的无期徒刑。但毛泽东也指示“一个不杀”。 1956年,一些托派由于获得減刑,得以出狱。 1972年,毛泽东指示释放所有在押的托派。但那时全国正处于混乱之中,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并没有得到立即执行。1975年,中共中央提议释放全部在押的国民党罪犯,这些反国民党的托派才搭上车,一起获得释放。郑超麟等少数知名托派在获释后被安排进入政协或文史馆工作,其他多数获释托派在政治上、生活上依然困难重重。.
查看 尹宽和大肃托
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
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山东区执委)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区执行委员会之一。.
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
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上海区执委)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最早的区执行委员会之一,领导中共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地区的工作。.
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简称中央党校)為正部級中共中央直屬機構,位于北京市,是中共中央主办的“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起,國家行政學院納入中央党校,為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查看 尹宽和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少年共产党
中国少年共产党,简称少共,是中国留欧学生在法国成立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 1922年6月18日,来自法国、德国和比利时三国的中国留学生代表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陈延年、陈乔年、郑超麟、尹宽、刘伯坚、王若飞、李富春、佘立亚、萧三、熊锐、萧朴生、薛世农等18人,在巴黎西郊布罗尼森林公园举行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赵世炎主持会议,会议选举赵世炎任书记,周恩来为宣传部长,李维汉为组织部长。同年底,中国共产党领袖陈独秀于出席共产国际“四大”时在莫斯科写信给赵世炎,建议中国少年共产党改称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指示其尽快与国内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联系,解决组织隶属关系问题。随后,赵世炎、周恩来等人于1923年2月17日在巴黎西郊区比扬古镇警察分局内举行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将中国少年共产党改组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1925年1月,国内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1925年4月11日发通告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区”。由于旅欧区人数减少,1925年12月25日在巴黎召开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将“旅欧区”改为“旅欧地方团”。1926年之后,随着大批成员回国,旅欧地方团逐渐减少并停止活动。.
查看 尹宽和中国少年共产党
中国革命共产党
中国革命共产党,简称中革共,又称十月评论社,是一个托洛茨基主义政党,为第四国际中国支部,目前该党的活动范围仅局限于香港。.
查看 尹宽和中国革命共产党
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是中國於北洋政府治下反帝国主义和反当政的民国军阀势力的一场运动,由中国国民党上海執行部(時值第一次国共合作)策劃及領導的第一个重大群众运动。 事件發展至1925年5月30日,青岛、上海等地工人遊行抗議日本棉紗廠非法開除及毆打工人,遭到開槍鎮壓,引發流血事件,是為五卅慘案(又稱青沪惨案、五卅大屠殺)。.
查看 尹宽和五卅运动
伊罗生
伊罗生(Harold Robert Isaacs,)美国纽约曼哈顿西区人。美国作家、记者、政治学家。.
查看 尹宽和伊罗生
王人达
王人达()又作王仁达,湖南浏阳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查看 尹宽和王人达
陈独秀
(),安徽省怀宁县十里铺(今属安庆市)人。字仲甫,家谱名庆同,科举名--生,留学日本时名由己,办《安徽俗话报》时名三爱,辛亥革命后始名陈独秀,办《每周评论》时名只眼,号实庵。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语言学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及首任总书记,中国托派的精神领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 1921年作为总书记的他,反对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大量金钱和鸦片(代替货币以方便在中国南方变现)援助,但反对无效。他于1927年7月被共产国际剥夺中共党内领导职务。1929年因中东路事件中苏正在中国东北开战,他反对当时中共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之后,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开始向托洛茨基主义靠拢,对斯大林主义进行了批判,并于1931年主持建立托派组织“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
查看 尹宽和陈独秀
李福仁
李福仁(Li Fu-Jen,)本名弗兰克·格拉斯(C.
查看 尹宽和李福仁
杜畏之
杜畏之()原名屠庆祺,别名杜沧白,河南永城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家吴基民,“托派”杜畏之的坎坷人生,世纪2004(1):13-16。.
查看 尹宽和杜畏之
无产者社
无产者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 1927年,中国共产党的势力被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清除出中国国民党后,中共领袖陈独秀受到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不公正处理,再加上当时“左”倾的中共临时中央在解决陈独秀问题时粗暴无礼的态度,使陈独秀十分气愤。而另一个苏联领导人托洛茨基则肯定陈独秀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做法,并认为他不是机会主义者。托洛茨基的话令被人落井下石的陈独秀十分感动,在感情上倒向托派。 在彭述之、尹宽等老部下的建议下,陈独秀最终走上托洛茨基主义的道路。1929年9月,陈独秀牵头创建无产者社,一同参与创建无产者社的还有郑超麟、马玉夫等。同年11月15日,在共产国际的授意下,陈独秀被开除中共党籍。 1931年5月1日-3日,在陈独秀的号召下,无产者社与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十月社、战斗社等4个托派组织在上海召开统一大会,合并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陈独秀出任总书记。.
查看 尹宽和无产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