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尚維昇

指数 尚維昇

尚維昇(),漢軍鑲藍旗人,為平南王尚可喜的四世孫。自官學生授鑾儀衛整儀尉,後來經過5次升遷,擔任廣西右江鎮總兵。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隨兩廣總督孫士毅出兵,討伐安南西山軍的阮惠。十一月辛未,尚維昇與副將慶成率兵千餘人,來到壽昌江。西山軍據守江的南岸,趁霧天大破西山軍。尚維昇部在渡過市球江的時候,乘木筏奪取橋樑,奮勇直進,因此受賜孔雀翎。而他在渡富良江(今紅河)的時候,亦斬獲甚眾。西山軍守昇龍(今河內)的大司馬吳文楚非常驚恐,率軍退往三疊山,清軍進入昇龍,扶黎昭統帝復位。 1789年,阮惠趁春節時機對毫無防備的清軍發起總攻。清軍大敗,孫士毅渡富良江,逃往鎮南關(今中越邊境的友誼關)。許世亨、張朝龍、尚維昇負責斷後,陣亡於南同屯(今河內市永順縣)。諡直烈。.

4 关系: 尚維升張朝龍許世亨清軍入越戰爭

尚維升

#重定向 尚維昇.

新!!: 尚維昇和尚維升 · 查看更多 »

張朝龍

張朝龍(),山西大同人,寄籍貴州。以馬兵從征緬甸。又從參贊大臣海蘭察征金川。金川平定後,敘功賜孔雀翎。累擢廣東撫標中軍參將。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臺灣林爽文為亂,張朝龍率廣東兵攻臺,多有斬獲,賜誠勇巴圖魯名號。臺灣平定後,圖形紫光閣,列後三十功臣。擢福建南澳鎮總兵。1788年,從討安南,破西山軍。次年,西山軍在阮惠的率領下,趁春節清軍無備之機大舉進攻清軍。孫士毅退往鎮南關(今中越邊境友誼關)。張朝龍於市球江南堵敵,因斷橋不能過江,與提督許世亨、總兵尚維昇戰死。賜諡壯果,奉諭入祀昭忠祠。部議照提督例給予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世職。阮惠降,遵旨於昇龍(今河內市)立祠。五十六年(1791年)正月,奉諭再加恩賞給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子張文貴襲。.

新!!: 尚維昇和張朝龍 · 查看更多 »

許世亨

許世亨(),四川新都人,回族。清朝乾隆年间的武将。 初為騎兵。從征金川、西藏。以武舉授把總,累遷守備。復從征金川,賜孔雀翎,加勁勇巴圖魯。累擢參將。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平,擢雲南騰越鎮總兵。五十二年(1787年),赴臺灣平定林爽文叛亂,平亂後改賜堅勇巴圖魯名號,圖形紫光閣,列前二十功臣。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調廣西提督。從征安南,攻克昇龍(今越南河內市),封一等子。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阮惠率兵反攻,清軍戰敗,孫士毅渡富良江退兵,許世亨與尚維昇、張朝龍等斷後,戰死。進封三等壯烈伯,祀昭忠祠,諡昭毅。子許文謨。.

新!!: 尚維昇和許世亨 · 查看更多 »

清軍入越戰爭

清軍入越戰爭此名称见于《越南通史》,郭振铎、张笑梅编,第518页指的是1788年底至1789年初中国清朝與越南西山朝之間發生的戰爭。 1788年,西山朝北伐,攻破後黎朝的都城昇龍(今越南河內市)。後黎朝的昭統帝逃往保祿山,派大臣阮輝宿向清朝求救。乾隆帝便派孫士毅為主帥攻入安南境內,欲讓黎昭統帝復位。在戰爭初期,清朝軍隊勢如劈竹,佔領了昇龍(今越南河內市);但後來西山朝皇帝阮惠自富春(今越南順化)率軍反擊,戰局迅速得到逆轉。阮惠趁清軍慶祝春節之機,對駐守玉洄(今河內市青池縣玉洄社)、棟多(今河內市棟多郡)等地的清軍發起突襲,清軍大敗,退回邊境以內。最終阮惠主動向清朝請和,乾隆帝同意講和並承認了阮惠為安南的新君主。 中國人將這場戰爭稱為清越戰爭、清軍入越戰爭或乾隆年平定安南之役李光濤,「记乾隆年平定安南之役」,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69,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6年.

新!!: 尚維昇和清軍入越戰爭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