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尚泰王

指数 尚泰王

尚泰(;)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十九代國王,也是最後一位琉球國中山王。1848年至1879年在位。.

75 关系: 向德宏向志禮向元貞向汝霖向有恆安里安恒尚健尚寅尚弼尚典尚道子尚順尚衛尚裕尚育王尚昌尚景保上江戶中城御殿中山世譜于光甲御筆匾額喜屋武朝德唐人墓八瑤灣事件公同會運動玉陵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球陽琉球琉球历史琉球君主列表琉球人名琉球地頭列表琉球册封使列表琉球国琉球独立运动琉球藩琉球案琉球歷史年表琉球族琉球攝政列表琉裝空手道第二尚氏翁主牡丹社事件牧志恩河事件聞得大君避讳...華族 (日本)親泊朝省馬兼才馬克承首里城趙新 (咸豐進士)蔡大鼎金楚糕暴風雨 (池上永一)林世功東國興東恩納寬惇武成達歷代寶案毛鳳來 (琉球)毛恒德毛有斐沖繩神社沖繩縣津嘉山翁主漢那憲和朝服新垣世璋日本吞併琉球19世纪 扩展索引 (25 更多) »

向德宏

向德宏(;)和名幸地親方朝常(),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王族、親清派政治家。他的夫人是尚育王第四女兼城翁主,因此向德宏也是尚泰王的姐夫。 向德宏原擔任琉球國的表十五人眾之一的物奉行一職。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內務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強迫琉球國王停止向清朝朝貢。向德宏與三司官毛有斐(池城親方安規)以及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向維新(喜屋武親雲上朝扶)、向嘉勳(內間親雲上朝直)、翁逢源(親泊親雲上盛英)等人,隨松田道之赴東京交涉,但被日本方面以種種理由拒絕。毛有斐在東京病逝時,遣向德宏歸國,並建議尚泰王向清廷交涉。 次年12月10日,向德宏奉尚泰王之命秘密出使清朝,假借探問未歸國的進貢使毛精長(國頭親雲上盛乘)的名義,陳奏日本阻止琉球向中國朝貢之事。同行者有都通事蔡大鼎(伊計親雲上)、通事林世功(名城--之子親雲上)、評定所筆者主取向有源(浦添親方朝忠)、筆者向文度、御物奉行假筆者武爲道等19人。《中山世譜·尚泰王》一行從北山名護間切的湖邊底港(今名護市許田地區湖邊底)出發,在伊江島遭遇颱風,險些觸礁沉沒。在經過八重山之後,1877年4月,向德宏等人到達福州,將尚泰王的秘密書信轉交給閩浙總督何璟,並由何璟輾轉送達清廷。但清廷並未作出任何回覆,因此向德宏等人以福州琉球館為中心,積極開展琉球救國運動。 1879年第二次琉球處分,琉球國為日本所滅,改為沖繩縣。王世子尚典被迫前往東京之前,飛書傳信給向德宏,催促他立即動身前往京師尋求援助。向德宏等人得知此事後大為震驚,薙髮易服扮作商販,於八月十四日率蔡大鼎、林世功、李文達、蔡以正(湖城以正)等人,從福州河口萬壽橋(在今福州台江區南公園附近)附近的渡口出發,經海路於八月二十七日(西曆10月2日)到達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清朝就此事向日本交涉,宣稱如果琉球復國未能如願就不再回國。為了躲避日本特務的追殺,向德宏本人留在了天津,被李鴻章藏在了天津西大王廟裡,受到了李鴻章的庇護。李鴻章,《李文忠公全集·卷十一·請球案緩結》林世功、蔡大鼎等人則前往京師向清廷請願。向德宏以「池上幸次」為化名,積極同留在東京的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沖繩的向居謙(浦添親方朝昭)聯繫,獲取情報。 對於琉球問題,清方提出琉球三分方案,包括沖繩群島歸還琉球,恢復尚泰的王位;將宮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島劃歸中國,將包括奄美大島在內的五島劃歸日本。不過被日本公使宍戶璣拒絕。美國前總統尤里西斯·格蘭特訪問中國和日本進行斡旋,但無功而返。 1880年3月至4月,李鴻章與日本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預先會面。竹添提出分島改約案,即承認日本佔據琉球,將宮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島劃歸中國,以其地立琉球王族為王。李鴻章認為可行,並覆函總理衙門。8月18日至10月21日期間,總理衙門再與日本公使宍戶談判,日方拒絕向清方引渡尚泰,並暗示清廷可以立向德宏為王。總理衙門表示滿意,隨後李鴻章徵求向德宏意見。向德宏稱「八重山、宮古二島土產貧瘠,不能自立,尤割南島,另立監國,斷斷不可行」,又「伏地大哭不起」。Kerr, George.

新!!: 尚泰王和向德宏 · 查看更多 »

向志禮

向志禮(;)和名義村按司朝明(),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的王族,義村御殿三世。他也是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的親清派首領之一。 向志禮童名思鍋金,原係向文輝(奧武親方朝昇)與向氏思戶(向大儀(松島親方朝常)之女)所生的第五子。後因向文輝的從兄尚謙(義村王子朝章)無嗣,奉旨入嗣於義村家,成為尚謙的嗣子。 向志禮於1845年隨尚謙前往薩摩藩。1847年,因尚謙病逝無子,向志禮奉尚育王旨入嗣義村家,成為義村御殿第三世,並繼承了東風平間切的地頭。 向志禮繼承東風平間切之時,該地區已十分貧困。因此在1859年,向志禮請求前往東風--理該地區。在他的管理下,東風平地區的經濟逐漸恢復了起來,並於1874年受到尚泰王的讚賞,獲賜綿子三把。 當時,日本經過明治維新,逐漸強大起來。日本於1872年宣佈改琉球國為「琉球藩」,1874年又借1871年發生的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出兵台灣,是為牡丹社事件。向志禮對此甚為擔憂,恐日本出兵吞併琉球,因此支持清朝,成為琉球親清派的重要人物。1875年,日本強迫琉球停止向清朝朝貢。尚泰王於1876年遣使赴東京交涉,同時命令向志禮前往久高島祈願。 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國,改為沖繩縣。許多支持清朝的琉球士族被沖繩縣警察逮捕審問,其中包括了曾任三司官的親清派領袖毛允良(龜川親方盛武)。此後,向志禮成為親清派的領袖之一,暗中反對日本對琉球的統治。向志禮非常抵制日本文化,他拒絕讓女兒在日本在沖繩創辦的學校學習,因此受到大審院的傳喚。其子向明德(義村朝義)為他聘請了小嶋官吾當辯護律師,最終在1887年勝訴。 在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向志禮率領親清派的琉球士族前往寺廟,名義上是祭拜琉球先王,實際上是祈求清朝戰勝日本。 1896年,尚泰王的兒子尚寅、尚順發動公同會運動,要求日本政府提高沖繩縣的自治權利,將沖繩縣知事一職由尚家世襲擔任。向志禮反對公同會運動,主張琉球復國,乘坐「球陽丸」號前往東京,欲向尚泰陳情。但途中得知尚泰身體欠佳,向志禮只得返回沖繩。同年向志禮率長子向明良(小城按司朝真)、四子向明通以及慎善熙(東恩納寬量)等人乘小船秘密前往清朝交涉。因風飄至溫州府,被官員送至福州柔遠驛安置。1898年,向志禮在將要赴北京交涉的時候染病,於福州逝世,享年69歲,葬於福州的下渡山。 其子向明良(小城按司朝真)於他逝世的同年赴北京交涉,但此時清朝已割讓台灣給日本,在琉球問題上更沒有發言權,因此向明良的這次上京沒有達到目的,只得回到福州。1906年,向明良亦客死福州,葬於下渡山其父之墓的旁邊。 向志禮的次子向明德(義村按司朝義)於1933年前往福州掃墓,並依照琉球人的風葬風俗為父、兄開棺洗骨,移葬於沖繩的平良本墓。.

新!!: 尚泰王和向志禮 · 查看更多 »

向元貞

向元貞()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君主尚育王之王妃,童名思真鶴金,號元貞。是尚楷(豐見城王子朝春)之女,生於嘉慶十九年十月二十,有一兄,初封野嵩按司加那志後嫁尚育王為妃,育有二子三女,次子尚泰後登上王位。同治三年甲子十二月十七薨,享年五十一歲,葬於玉陵。.

新!!: 尚泰王和向元貞 · 查看更多 »

向汝霖

向汝霖(;)和名恩河親方朝恆(),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的士族,任表十五人之一的御物奉行(國庫財政官)。 1858年(咸豐八年、安政五年),向汝霖奉島津齊彬的命令,從法國人手中購買軍艦和大炮。薩、琉方面共應支付代金18萬5千兩,其中第一年支付6萬兩,其餘分六年付完。不久島津齊彬病死。因毛恆德誣告,向汝霖於二月二十三日被免職;三月二十八日入獄,由尚健審判。尚健使用酷刑,逼迫向汝霖承認其私自挪用國庫款項、阻撓琉球與薩摩間的大米交易、縮小甘蔗種植面積、圖謀推翻尚泰王等罪行。向汝霖拒絕認罪,但在十三個月內審問十餘次後,向汝霖被迫承認了這些罪行。向汝霖被判處遠流久米島6年的刑罰。不久,於咸豐十年閏三月十三日(1860年5月3日),死在獄中。根據喜舍場朝賢《琉球三冤錄》的記載,向汝霖受到了酷刑,腳底被打裂開,最後悲慘死去。 著作有《向汝霖詩集》。.

新!!: 尚泰王和向汝霖 · 查看更多 »

向有恆

向有恆(;)和名宜灣親方朝保(),琉球國政治家、外交官、歌人。其妻為牧志翁主尚氏梅心(尚灝王與妻顧氏真吳勢金·上間阿護母志良禮的女兒)。精通漢語、日本語和英語。 向有恆是尚圓王的後代。其父向廷楷為尚育王時期三司官。1835年繼承其父家督的位置,領宜野灣間切之地。原稱宜野灣親方(),但1875年尚泰王次子尚寅為宜野灣王子,遂改稱宜灣親方。 1859年,發生牧志恩河事件,向有恒與向能達(阿波根親方朝興)奉命為糾明奉行,隨尚健(伊江王子朝直)審問向永功(牧志親雲上朝忠)等人。事後,向有恒於1862年被選舉為三司官。同年,薩摩藩的在番奉行市來四郎多次要求琉球王府將向永功送往薩摩藩,甚至準備重用他。尚泰王遣向有恒與御鎖側官馬文英(金武親雲上良智)等出使薩摩藩交涉,但薩摩藩不許。琉球只得將向永功送往薩摩。但途中向永功墜海而死,向有恒遂沒有交涉的必要,提前歸國。 三司官任內,甚得尚泰王信任。1873年作為日本明治維新慶賀副使,隨攝政尚健赴東京慶賀。在與日本外務卿副島種臣會見時向日方提出,大島諸島(奄美諸島)「固隷屬我琉球,昔慶長年間為薩人押領」,要求歸還,但日本不予理會。在東京,琉球使節被迫按照日方的要求修改國書,明治天皇遂以琉球為藩屬,冊封尚泰王為「琉球藩王」。歸國後,向有恒一行受到琉球人的唾棄,人們斥責他為賣國賊,向他的府邸投擲瓦礫以示憤怒。1875年,向有恒遭到彈劾而失勢,被迫辭去三司官一職,翌年羞愧而死。 向有恒是當時親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精通琉球文化和日本文化,並支持「日琉同祖論」,與反日派的毛允良(龜川親方盛武)互相敵視。根據琉球王族尚球的說法,向有恒聰明慧智、才能絕倫,但卻非常好色。 著有《遺稿松風集》、《琉球三十六歌仙》、《琉球解釋》、《衝耦集》、《松凰集》、《沖繩集》、《沖繩集二編》等。 1915年(大正4年),日本政府追贈他大日本帝國從四位的位階。 沖繩學者伊波普猷將他與麻平衡(儀間親方真常)、程順則(名護親方寵文)、向象賢(羽地按司朝秀)和蔡溫(具志頭親方文若),併稱為「琉球五偉人」。.

新!!: 尚泰王和向有恆 · 查看更多 »

安里安恒

安里安恒(;;),是活躍於琉球王國第二尚氏王朝末期和日本沖繩縣時期的唐手(空手道)武術家。他是唐手中首里手的一位著名武術家。號麟角齋。 安里安恒於1827年出生在琉球國的首都首里,他出生在高級士族家庭毛氏安里殿內家中,而毛氏安里家則是琉球國五大名門之一的毛氏池城家的分支。安里安恒繼承了祖先世代的真和志間切安里村(今那霸市安里)的脇地頭,稱安里親雲上安恒()。 安里安恒在18歲左右拜首里手武術家武成達(松村宗棍)為師,與牧志朝忠、糸洲安恒為師兄弟的關係。與糸洲安恒不同的是,安里安恒身輕如燕而且手足如劍。 因武術高強,安里安恒擔任了琉球王尚泰的近習方一職。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國,將其改為沖繩縣。安里安恒跟隨尚泰王來到了東京。根據安里安恒的弟子船越義珍的記載,安里安恒此後擔任了尚泰的「國務大臣」,這裡的「國務大臣」可能指的是秘書。 在東京期間,安里安恒向明治天皇的別當目賀田雅周學習了西洋馬術,又向日本人關口某學習了弓術。 1892年回到沖繩。安里安恒在這裡向伊集院某學習了示現流劍術。此間他還收了船越義珍為徒弟。船越義珍最為得意的一個型——公相君(觀空),便是從安里安恒那裡學的。.

新!!: 尚泰王和安里安恒 · 查看更多 »

尚健

尚健(伊江王子朝直,),琉球國攝政,童名思龜金。其名乘原為「朝忠」,後因避薩摩藩藩主島津忠義之諱,改為「朝直」。 尚健是尚灝王第五子,母為尚灝王的夫人小那霸阿護母志良禮。後因伊江御殿向世俊(伊江按司朝平)無嗣,被過繼給向世俊為嗣子。1835年向世俊死後,成為伊江御殿第十一世家督。 1859年,三司官馬克承(小祿親方良忠)、物奉行向汝霖(恩河親方朝恆)、異國通事牧志朝忠被人告發有不當行為(牧志恩河事件),由尚健為法官斷案,將他們革職流放或監禁。1868年作為明治維新的慶賀正使前往日本東京祝賀。1872年起出任琉球國攝政。1875年因受向有恆的牽連遭人彈劾,辭去攝政一職。 1879年琉球國被日本兼併後,隨尚泰王被遷往東京,被封為男爵。1896年病死于東京,享年79歲。 沖繩政治家伊江朝雄是他的後代。.

新!!: 尚泰王和尚健 · 查看更多 »

尚寅

尚寅(宜野灣王子朝廣,),琉球國末代國王尚泰王次子。母親是尚泰王的王妃佐敷按司加那志章氏。.

新!!: 尚泰王和尚寅 · 查看更多 »

尚弼

尚弼(;),和名今歸仁王子朝敷(),琉球國王族。他是尚育王的第三子, 真南風按司向氏所生。琉球國末代國王尚泰王的同父異母弟。童名思樽金,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年)六月四日生。 初為具志川王子,後改封今歸仁王子。第一次琉球處分時,尚泰王被廢為「琉球藩王」。1875年4月24日,尚弼被日本明治政府任命為「藩王代理」。1879年3月30日,明治政府命令尚弼交出政權,隨後在4月4日,沖繩縣建立,琉球國正式滅亡。5月27日尚弼隨尚泰王和其他王室重要成員乘坐日本「東海丸」號離開那霸港,前往東京,被明治政府封為男爵。1915年8月11日,尚弼死於東京。 Category:大日本帝國統治琉球時期人物 Category:尚育王之子 Category:日本男爵 B.

新!!: 尚泰王和尚弼 · 查看更多 »

尚典

尚典(;;)和名中城王子朝弘,是琉球國末代國王尚泰王的長子。他是琉球國最後一位王世子,琉球國滅亡後,被日本封為侯爵,并當選貴族院議員。.

新!!: 尚泰王和尚典 · 查看更多 »

尚道子

尚道子(しょう みちこ、),原名宮城道子,琉球人,日本東京出身的美食家,发明了著名的章鱼香肠,即将香肠一端切成条状,放火上烘烤后自然展开如章鱼状的香肠。.

新!!: 尚泰王和尚道子 · 查看更多 »

尚順

尚順()雅號鷺泉。琉球國王族。他是琉球國末代國王尚泰王的第四子,其母是尚泰王的夫人松川按司加那志(毛氏)。後為日本男爵、貴族院議員。《琉球新報》和沖繩銀行的創立者。 1873年5月2日(明治6年4月6日),尚順出生於琉球國首都首里城,被封為松山王子,稱松山御殿。1879年琉球處分時,7歲的尚順隨父尚泰王遷居東京。1892年(明治25年)尚順回到沖繩縣,翌年,與太田朝敷、護得久朝惟、豐見城盛和、高嶺朝光共同創刊《琉球新報》,並於1899年(明治32年)創立沖繩銀行。1924年(大正13年)5月,尚順開始建立桃原農園,廣泛引入沖繩以外的果樹和花卉,1930年(昭和5年)3月對外開放,對沖繩縣農業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尚順可以說是琉球王族中最不幸的一家。尚順與其妻向真子(伊是名朝睦、唐名向宣猷之女)育有六子十女,後來他的兒子們相繼應徵入伍,參加太平洋戰爭。1945年,日本與美國的軍隊在沖繩展開激戰,長子尚謙連同族人今歸仁朝秀(尚弼的曾孫)戰死。而尚順亦未能免於劫難,夫妻二人以及長子一家、三子、四子,連同幼孫尚忠昭、尚忠正皆死於沖繩島戰役。 戰後,尚順的次子陸軍少尉尚誠退伍,繼承了家業。桃原農園由尚詮(尚順第六子)代為管理。後來,尚誠的長子尚厚繼承了這一農園。 尚誠的長女悅子是五井昌久的養女,後來成為五井財團的掌權者,昌久死後,她又作了白光真宏會的第二任教主,改名昌美,目前有信徒50萬人。她和西園寺公望的次子西園寺裕夫生有三女。夫妻長期致力於世界和平等公益事業。 Category:貴族院男爵議員 Jun Category:大日本帝國統治琉球時期人物 Category:尚泰王之子.

新!!: 尚泰王和尚順 · 查看更多 »

尚衛

尚衞()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室第二十三代直系後人(當主),尚裕的長男,琉球王国尚泰王玄孫。 195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為那霸市榮譽市民尚裕之子,育有二男、無女。時常往返故鄉那霸市首里和東京都兩地之間生活,其三姐圭子翁主被琉球當地民眾稱為聞得大君,為尚氏王室祭祀琉球故國山川神明時之神官職位。 |-style.

新!!: 尚泰王和尚衛 · 查看更多 »

尚裕

尚裕()是尚昌的長子,也是琉球國末代王世子尚典的孫子、末代國王尚泰王的曾孫。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畢業。後任日本海軍大尉。1923年其父尚昌病死後成為侯爵。1996年被授予那霸市名譽市民的稱號。同年8月30日病逝,在東京舉行遺體告別式,然後安葬在伊是名玉陵。.

新!!: 尚泰王和尚裕 · 查看更多 »

尚育王

尚育(;)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第十八代國王。1835年至1847年在位。尚灝王之子、琉球最後一位國王尚泰之父。童名思德金(又稱思真蒲戶金)。 1828年,尚育代替父親尚灝王行國政。1831年,尚育組織魏學源、鄭良弼等官員編纂《新集科律》,補充了《琉球科律》的不足。 其父尚灝王亡故後,時年二十二歳的尚育於1835年(道光十五年)即位。1838年(道光十八年),清朝派遣翰林院修撰林鴻年、編纂高人鑑為正副冊封使,捧詔敕御書臨國,襲封王世子尚育。 尚育王在位期間,致力於振興琉球的經濟。他派遣下知役、檢者等官前去各個貧困的間切,指導和鼓舞百姓耕作;派遣橫目,檢束違法行為;1837年,尚育王增加假山奉行一人,整治荒廢的山林。在尚育王的努力下,琉球的農業和經濟逐漸有恢復的跡象。 尚育王也非常推崇儒學,他下令在首里三平等所屬各村建立學校,並派官員監督和鼓勵學生學習。他繼承了尚溫王的遺志,在國學旁邊建立了文廟。1845年,又在久米村添設漢文師一人暨漢文組立寄役一人,以教授文學。 1844年(道光24年),法國海軍來到那霸港,要求開港貿易。法國傳教士西奧多·奧古斯丁·福爾卡德神父(Théodore Augustin Forcade)滯留琉球,要求自由傳教。1846年,尚育王被迫同意法國方面的要求,神父乘法國軍艦離開琉球。同年4月30日英國海軍入港,匈牙利傳教士伯德令至琉球。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在琉球經濟尚未恢復的時候尚育王就病逝了。他在位共計十三年,時年三十五歲,死後葬於玉陵。.

新!!: 尚泰王和尚育王 · 查看更多 »

尚昌

尚昌()是琉球國末代世子尚典的長子,後來成為日本侯爵和貴族院議員。.

新!!: 尚泰王和尚昌 · 查看更多 »

尚景保

尚景保,和名本部按司朝章。琉球国本部御殿六世按司。祖父尚大猷,曾任琉球国遣萨摩藩外交官。父亲为伊野波按司朝德。.

新!!: 尚泰王和尚景保 · 查看更多 »

上江戶

上江戶(江戸上り),是對琉球國派往日本江戶幕府的使團的統稱,包括慶賀使和謝恩使。 1609年薩摩入侵琉球,琉球成為江戶幕府薩摩藩的附庸國。此後,每當琉球王位更替的時候,不僅要向中國朝廷派遣使者請求冊封,同時也要向日本江戶幕府派遣使者,這些派往日本的使者被稱為「謝恩使」。每逢幕府將軍襲職之際,琉球國也要向遣使至江戶慶賀,這些使者被稱為「慶賀使」。 1634年(明崇禎7年、日本寬永11年),尚豐王以弟弟尚盛(金武王子朝貞)為謝恩使、次子尚文(佐敷王子朝益)為慶賀使前往江戶,謁見幕府將軍德川家光。這是琉球國第一次向日本派遣謝恩使和慶賀使。從1634年到1850年間,琉球國共向江戶幕府派遣使節達18次。 江戶幕府政權倒台後,1873年(清同治12年、日本明治5年),琉球國派攝政尚健(伊江王子朝直)、三司官向有恆(宜灣親方朝保)為明治維新慶賀使,前往東京慶賀。這是琉球國最後一次向日本派遣慶賀使。.

新!!: 尚泰王和上江戶 · 查看更多 »

中城御殿

中城御殿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王世子(中城王子)居住的府邸。又稱世子殿。 根據第二尚氏王朝的慣例,王世子在5歲的時候被授予中城間切地頭,稱中城王子,前往中城御殿居住。與其他王子、按司一樣,人們也會用居住的府邸來稱呼王世子,中城御殿就成了王世子的一個別稱。 琉球最早的中城御殿建於尚豐王時代,面向通往首里城的綾門大道(都大路),其遺址位於今首里高等學校領地之內。1870年,琉球王府決定在龍潭北側建造新的中城御殿。新御殿在1873年竣工,1875年完成,轄地約3000坪,建築物占地約800坪(除附屬建築物以外)。 1879年,琉球國被日本兼併後,首里城成為熊本鎮台沖繩分遣隊的兵營,末代國王尚泰則從首里城遷到中城御殿居住。尚泰前往東京居住之後,中城御殿成為第二尚氏家族在沖繩的府邸。 1945年沖繩島戰役爆發,中城御殿的八名職員匆忙將尚氏家族珍藏的寶物藏於御殿的一個側溝之中。中城御殿在戰爭中被燒毀,尚氏珍寶卻倖存了下來,但大量珍寶被美國海軍中校卡爾·W·斯坦菲爾特(Carl W. Stanfelt)當作戰利品帶往美國。其中尚家本《思草紙》和18世紀《琉球國惣繪圖》後來被送還沖繩,此後一部份珍寶被發現並歸還。斯坦菲爾特死後,其家族曾於1977年拍賣了200多件珍寶,王冠(皮弁冠)、御後繪、漆器類等數十個珍寶至今依然下落不明。2000年,以在沖繩召開為契機,美國聯邦調查局將王冠、皮弁服(國王裝束)、御後繪等11件被盜物品列入了被盜美術品列表中。 沖繩島戰役之後,中城御殿的原址建起了琉球政府立博物館,後為沖繩縣立博物館。2007年博物館遷到新址。2012年,沖繩縣做出了在原址上重建中城御殿的決定。.

新!!: 尚泰王和中城御殿 · 查看更多 »

中山世譜

《中山世譜》是琉球國的漢文官修史書。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攝政尚弘才等人奉尚貞王之命,以蔡鐸為中心,對《中山世鑒》進行漢譯和改訂,於1701年完成初版《中山世譜》(被稱為蔡鐸本《中山世譜》),獻給清朝康熙帝。蔡鐸本《中山世譜》記載了琉球國自天孫王朝至尚益王代發生的事情。共正卷5卷、附卷1卷。 雍正二年(1724年),由攝政尚徹主持,以蔡溫為中心,對蔡鐸本《中山世譜》進行加筆、修正,於翌年完成第二個版本的《中山世譜》,後世稱之為蔡溫本《中山世譜》。 現存的《中山世譜》共有本卷14卷(主要是收錄有關中國的事項)、附卷7卷(主要是收錄有關薩摩藩的事項),蔡溫本《中山世譜》的改訂只到本卷九卷,其後是由史官繼續修訂,直到1876年才被迫停止。附卷的部分可能也是由蔡溫所編修,後來又經唐榮都通事鄭秉哲之手改訂,成為現在的7卷。.

新!!: 尚泰王和中山世譜 · 查看更多 »

于光甲

--光甲,字慎卿,直隸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二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编修。因事降內閣中書。同治五年(1866年),充任副使,與正使趙新一同前往琉球國冊封國王尚泰。.

新!!: 尚泰王和于光甲 · 查看更多 »

御筆匾額

御筆匾額,是指東亞君主(中國皇帝、日本天皇、朝鮮國王、越南國王等)所賜,由君主親筆題字之匾額。賜給寺院的御筆匾額又稱敕額。中國皇帝的御筆匾額除了賜給於國內的建築、臣民外,還有賜給朝貢國、附屬國的。.

新!!: 尚泰王和御筆匾額 · 查看更多 »

喜屋武朝德

喜屋武朝德(;;)是沖繩縣的一位唐手(空手道)家。他被認為是二戰以前空手道大家中的一人。.

新!!: 尚泰王和喜屋武朝德 · 查看更多 »

唐人墓

唐人墓是位於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觀音崎的華人墓地。在這座墓地裡,埋葬有在羅伯特·包恩號事件中犧牲的華人勞工。 根據琉球的官方史書《球陽》記載,羅伯特·包恩號(Robert Bowne)是美國的一艘苦力船。咸豐二年(1852年),該船由清朝的廈門出發,前往美國加州,船上載有華人勞工410人。船長華萊生虐待華工,脅迫華工剪去髮辮。華工不堪其辱,當船到達臺灣島附近的時候,華工發動暴動,殺死船長、大副和四名水手,控制了這艘船隻,向廈門返航。途中遭遇逆風,漂泊到了琉球國的石垣島,380名華工不得不登陸該島。八重山的官員不知道詳情,僅僅只知道是來自於清朝的漂流難民,因此將他們安置在崎枝村的赤崎,後來移往富崎。 然而,羅伯特·包恩號又離礁駛往廈門,船上的水手將華工暴動一事告知美國領事。同年,兩隻英國船隻受到美國的雇傭來到石垣島,200多名武裝士兵登陸該島,將在島上避難的一些華工射殺或逮捕,3月23日離島。4月4日,一隻美國船隻又來到該島,100多名士兵上陸兵搜捕華工,4月12日押解被捕華工離島。倖免于難的華工受到了琉球王府的保護,重新聚集於收容所。翌年9月29日,琉球國王尚泰向清朝送呈諮文,將華工172人遣返回國。其間有華工病死、自殺或失蹤,到達福州柔遠驛者只有128名。在石垣島死去的華工,則由當地官員葬于觀音崎附近,共計300餘人,統稱三百唐人墓。 唐人墓經過沖繩島戰役戰火的洗禮,已經殘破不堪。1971年(昭和46年),石垣島島民和當地華僑出資重修了該墓。原墓葬的陶制墓碑收藏於八重山博物館。.

新!!: 尚泰王和唐人墓 · 查看更多 »

八瑤灣事件

八瑤灣事件,或稱八瑤灣琉球人事件、,发生于公元1871年,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末期,从宮古島到首里上繳年貢的船隊於歸途時,在臺灣東南部高士佛社、牡丹社、竹社之交界處被部落聯盟視為入侵者而處決的事件。船上69人當中3人溺死,54人因故被臺灣排灣族馘首,僅12人生還回國。事件引起日本帝國出兵攻打臺灣南部原住民部落,即牡丹社事件,也是清朝與日本在近代史上第一次的重要外交事件。.

新!!: 尚泰王和八瑤灣事件 · 查看更多 »

公同會運動

公同會運動,又稱復藩運動,是日本兼併琉球、設置沖繩縣之後,琉球士族階級以琉球末代國王尚泰的兒子尚寅、尚順為中心,發起的一個琉球人自治運動。 1896年左右,尚泰王的次子尚寅聯合志同道合的琉球人,成立公同會,試圖讓琉球王室(第二尚氏)成為世襲的沖繩縣執政者(知事)。1897年(明治30年),公同會派遣代表前往東京,向日本政府請願。其請願的主要內容為:.

新!!: 尚泰王和公同會運動 · 查看更多 »

玉陵

玉陵(),又稱玉御殿或靈御殿,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歷代國王的陵墓。位于現沖繩縣那霸市首里金城町。1501年(明弘治十四年),第三代國王尚真王(1477年至1526年在位)為改葬其父尚圓王而修建。目前玉陵已經被列為世界遺產,是琉球最大的破風墓。.

新!!: 尚泰王和玉陵 · 查看更多 »

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

有王位覬覦者列表是一個理論上有權宣稱擁有王位或想要擁有王位的人物列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的王位繼承者(或王室成員後代)儘管沒有宣稱/已放棄繼承權,但按照過去法律依然被視為可能繼任者。.

新!!: 尚泰王和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球陽

《球陽》是琉球國三部官修編年史之一,由漢文寫成。其名稱「球陽」是對琉球的美稱。《球陽》全稱《球陽記事》,在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簡稱《記事》,《球陽》是琉球處分之後的通稱。 1743年(乾隆八年),唐通事鄭秉哲(伊佐川親方佑實)等奉尚敬王之命編纂,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初步完成;後由從中國留學而歸的史官繼續編寫,直至1876年才被迫停止。 球陽是琉球三部典籍中記載最為詳盡的一部。原書共本卷22卷、附卷3卷;外卷(被命名為「遺老說傳」)3卷、附卷1卷,今部分已亡佚。其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琉球王家系譜、國事、政治、經濟、宗教、社會、文化、天文星象以及自然災異等方方面面,是沖繩學研究的重要史料。.

新!!: 尚泰王和球陽 · 查看更多 »

琉球

琉球(rm|kukuzi.

新!!: 尚泰王和琉球 · 查看更多 »

琉球历史

琉球群島歷史是指琉球群島範圍内的歷史。.

新!!: 尚泰王和琉球历史 · 查看更多 »

琉球君主列表

琉球歷史上曾分為中山國、山南國(南山國)、山北國(北山國)這三個國家。後來中山國統一了琉球群島,最後定名為琉球王國。本條目將琉球的歷代君主姓名跟在位時間一一列舉出來,但舜天王朝之前的天孫王朝君主姓名已經無可考證。 以下是琉球君主列表。加斜體者為後世尊崇的王,並未實際統治。.

新!!: 尚泰王和琉球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琉球人名

琉球名字指的是琉球族使用的名字。在琉球王國時代,琉球的平民僅擁有童名(),而沖繩本島的士族則既擁有唐名(,即中國式姓名)又擁有和名(,即日本式姓名),並有名乘(,琉球名),外島士族則只有漢式複姓、名乘與和名。1879年琉球滅亡後,唐名不再被視為正式名。如今的琉球人中,多以標準日本語讀自己的姓名,使用琉球語讀姓名的較少見。.

新!!: 尚泰王和琉球人名 · 查看更多 »

琉球地頭列表

本表是1873年(清朝同治十二年,日本明治6年)時期琉球國所有王子地頭、按司地頭、總地頭、脇地頭的一覽表。依據《琉球藩雜記三(家禄・官祿)》列出。.

新!!: 尚泰王和琉球地頭列表 · 查看更多 »

琉球册封使列表

自1404年起,每逢琉球王位發生更替之際,中國皇帝往往要向琉球派遣冊封使。 以下是琉球册封使列表,列出了從1404年起,至1865年止,中国明朝、清朝两代向琉球派遣的所有册封使、副册封使的名单。.

新!!: 尚泰王和琉球册封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新!!: 尚泰王和琉球国 · 查看更多 »

琉球独立运动

琉球独立运动又稱沖繩獨立運動或者琉球复国运动,指的是冲绳及其附属岛屿(琉球群岛)欲脱离日本的独立运动。 1943年,美中兩國元首在開羅會議中,同意二次大戰結束後,由美中兩國共同託管琉球。其後,中國處於內戰,無暇兼顧琉球事務,遂由美國主導琉球問題。在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该议题被美國重新提出,部分琉球人认为,琉球理应永续以独立国家存在而非在美军占领后归还日本;然而大多数居民則期望和日本本土统一以尽早作為交換條件來结束美军占领的狀況。 支持沖繩獨立運動的組織中,著名的组织有嘉利吉俱樂部(原名琉球獨立黨),由野底武彥建立,現在的黨魁是屋良朝助,除了因為歷史的因素之外,成立于2013年5月15日的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這些學者的理念是由於21世紀東亞軍事競爭的加劇,試圖讓琉球成為東亞的緩衝區以取得長久的和平和貿易優勢的務實觀點出發,而非以全繫於琉球精神意識等過度理想的內容上。此外,美軍基地、海洋資源、種族歧視、治權議題也是日本本土人和琉球人發生不和的原因。不過琉球大眾對獨立運動雖然可能不反對,但多數並沒有急迫感,因此反應平平。.

新!!: 尚泰王和琉球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琉球藩

琉球藩()是日本明治初期在現在的沖繩縣所設的藩。1872年,日本宣佈琉球國為「日本領土」,封琉球國王尚泰為「琉球藩王」,把琉球國改為日本琉球藩,史稱「第一次琉球處分」。琉球藩的藩廳設于首里城(今沖繩縣那霸市首里),藩王為琉球第二尚氏王朝的國王。 1879年3月11日第二次琉球處分后,琉球藩被废除,编入鹿儿岛县,同年设置冲绳县。自此,琉球被日本并合,原琉球国之领土被分别划入冲绳县和鹿儿岛县。.

新!!: 尚泰王和琉球藩 · 查看更多 »

琉球案

琉球案,又稱琉球事件、琉球問題,指的是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併後,中國清朝與日本明治政府之間產生的外交糾紛案件。在這個外交糾紛中,清朝力主恢復琉球國,但被日本拒絕。後來在雙方多次交涉之下,日本於1880年決定交出宮古、八重山之地,讓清廷擁立琉球王室重建琉球國。雖然清方表示同意甚至準備簽訂條約,但遭到流亡清朝的琉球人的強烈抗議,被迫推翻和議。最終日方以背約為由,拒絕再與清方進行任何談判。 此後在朝鮮壬午事變和中法越南戰爭期間,流亡清朝的琉球人多次上書,要求清廷像保護朝鮮和越南一樣保護琉球;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期間,提議清朝攻打琉球之地。最終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不再對日本提出琉球問題。.

新!!: 尚泰王和琉球案 · 查看更多 »

琉球歷史年表

以下為琉球群島(沖繩、奄美)歷史大事年表。.

新!!: 尚泰王和琉球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琉球族

琉球族(;)是琉球群島的土著民族,現多稱作うちなーんちゅー,或按所其生活的地域的不同(沖繩群島、先島群島與奄美群島)劃分,分別稱為沖繩人、先島人和奄美人,為現今日本第二大民族。 由於琉球群島在近代從獨立的民族國家成為日本的一部份,因而強調出身地的「沖繩人」、「先島人」、「奄美人」,在意義上不同於血統及文化論的「琉球族」,兩者不能畫上等號。目前日本的國勢調查中,並無所謂「琉球人」或「琉球民族」之類的統計項目存在,另外,沖繩縣民也不等同於所謂「琉球人」或「琉球民族」,所以,目前無法確認其定義或數目等。歷史上的琉球族主要分布於琉球群島(包括今沖繩縣和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另有部分人生活在日本本土和臺灣、以及其他一些海外地區。 琉球族的原生語言是琉球語,如今有些琉球族人已不會說琉球語,今日較通用的語言為日本語或沖繩辯(沖繩式日本語)。.

新!!: 尚泰王和琉球族 · 查看更多 »

琉球攝政列表

以下是琉球國1253年至1875年間攝政的名單。 這張列表是依據《中山世譜》、《沖繩一千年史》、《中山王府相卿傳職年譜》、《尚泰侯實錄》三部文獻列出的。.

新!!: 尚泰王和琉球攝政列表 · 查看更多 »

琉裝

琉裝(ウチナースガイ)是琉球民族的傳統民族服裝,16世紀時,琉球國時代確立了階級制度,服裝亦根據身份、階級分類。不同身份、階級的人所穿的服裝以色彩、模樣以及布料區別。由於琉球同時受到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影響,琉裝吸收了明制汉服以及江戶時代和服的特點 ,加上當地特有的民族色彩而形成。 現在所見的琉裝成形於琉球國時代,特徵是交領、右衽、衣袖較寬大、衣帶結於前方,庶民女性服飾偶有左衽《德之島事情》:「全島の內面繩間切喜念村の女子は衣裳を左襟にする。風あるも’近來右に換へたり。」。琉球國時代的琉裝,貴族、士族服裝、禮服以紅型(一種彩色的染色技法,也指這種技法所染的服裝)為主,色彩鮮豔,常服及庶民服裝多以芭蕉布製成,款式樸素。由於氣候溫暖,即使冬天也甚少穿棉襖等厚衣服 趙文楷《球俗》:「十月尚蕉衣(民冬、夏皆蕉布為衣)」。.

新!!: 尚泰王和琉裝 · 查看更多 »

空手道

手道(),亦稱「空手」(,Karate ),舊稱「唐手」,是發源於琉球國(今琉球群島)的一種武術。空手道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點穴等多種技術,一些流派中還練習武器術。空手道比賽大致分為型及自由組手兩大類。型是以假設的對手為目標,單人進行空手道技術的預定動作表演練習;自由組手即為對打比賽,各種規則中,世界空手道聯盟(WKF)採用先中即得分,後中不得分的規則,強調技術運用的速度和技巧。.

新!!: 尚泰王和空手道 · 查看更多 »

第二尚氏

二尚氏是對從始祖尚圓王即位的1469年(成化六年)到琉球廢藩置縣的1879年的410年間統治琉球國的王室及其姓氏的通称。是琉球最後的王朝。正式名稱為尚氏,為了與第一尚氏做區別,一般稱其為第二尚氏,又稱伊是名王統。第二尚氏從初代尚圓王到末代尚泰王,共傳位十九代。其王室家紋為「左三巴」,又稱「左御紋」().

新!!: 尚泰王和第二尚氏 · 查看更多 »

翁主

翁主,為中國西漢諸侯王之女,朝鮮半島高麗王女及妃嬪、朝鮮王朝君主之庶女,琉球國王女及王子之女的位號。.

新!!: 尚泰王和翁主 · 查看更多 »

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是發生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琉球王國船難者因擅闖台灣原住民領地而遭到出草,日本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清日兩國的外交折衝。在日本,这次事件被稱為「--」或是「--台之役」。這起事件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用兵,也是清日两國在近代史上第一次重要外交事件之一。.

新!!: 尚泰王和牡丹社事件 · 查看更多 »

牧志恩河事件

牧志恩河事件是19世紀末期琉球國內支持薩摩派與反薩摩派爭權所引發的疑獄事件,在日本被稱作琉球歷史上的安政大獄。 1854年,美國馬休·佩里率艦隊來到琉球,脅迫琉球方面簽訂《琉美修好條約》,次年又簽訂《琉法修好條約》,琉球因此得以與西方各國自由貿易。此時,琉球官員分為兩派:一派以尚惇、毛恆德為代表人物,希望借助西方國家的力量擺脫薩摩藩統治,被稱為「黑黨」;另一派以馬克承為代表人物,支持薩摩藩統治,被稱為「白黨」。異國通事向永功(牧志親雲上朝忠)因通曉英語、法語等西洋語言,並擅長外交辭令,受到薩摩藩多次獎賞和庇護,於1857年升任表十五人眾之一的日帳主取一職。 薩摩藩藩主島津齊彬希望借助琉球國為媒介,從西方國家中購入軍艦、武器,以增強藩的實力。1857年(清咸豐七年、日本安政四年)十月初十,島津齊彬派遣市來四郎至琉球擔任在番奉行。市來四郎奉島津齊彬之命,秘密會見以向永功為首的白黨表十五人官員,要求他們協助薩摩藩購入軍艦、大炮等武器。 自1858年(清咸豐八年,日本安政五年)二月起,日帳主取向永功(牧志親雲上朝忠)、物奉行向汝霖(恩河親方朝恆)等人,開始秘密與法國傳教士交涉購買軍艦一事。其間,三司官毛恆德(座喜味親方盛普)反對為薩摩藩購買軍艦,遭到向汝霖的彈劾,被解職。7月,琉法雙方達成協議,法國同意提供軍艦和大炮,薩、琉方面共應支付代金18萬5千兩,其中第一年支付6萬兩,其餘分六年付完,8月2日正式簽訂契約。 同月24日,島津齊彬病逝。島津忠義繼任藩主,由忠義之父島津久光(齊彬同父異母弟)執掌政權。久光開始清算齊彬派的支持者,齊彬一派在薩摩藩的勢力下降,市來四郎也倒向久光派。久光對購買軍艦之事不甚積極,而琉球的黑黨得知齊彬派失權之後,也計劃向支持齊彬的白黨進行報復。 翌年,由於毛恒德被解除三司官之職,琉球要選舉一人來頂替其空缺之職。毛恆德(座喜味親方盛普)趁機奏聞尚泰王,彈劾向永功為當選三司官而行賄。隨後馬克承向在番奉行市來四郎、園田仁右衛門說清、暗中操縱選舉讓向永功當選之事也被檢舉。後來,向永功、向汝霖二人為薩摩藩購買軍艦一事被揭發。當時琉球平民普遍對薩摩藩持反感態度,當得知二人為薩摩購買軍艦之事後非常震驚,呼之為「國賊」。 接著又有流言,稱馬克承等人陰謀廢黜尚泰王,欲擁立尚慎(玉川王子朝達)為王。尚泰王大驚,以尚健為糾明總奉行,向允讓(仲里按司朝紀)、夏超羣(摩文仁親方賢由)、向克約(宇地親方朝真)四人為奉行,翁世傑(志喜屋武之子親雲上盛帛)、評定所主取向德裕(具志川里之子親雲上朝紀)二人為其係役,會同獄官,審問此事。 黑黨與白黨互相爭權,在尚泰王面前互相彈劾。年幼的尚泰王最初聽從攝政尚惇(大里王子朝教)的意見,支持黑黨,反對薩摩藩的統治。後來王太妃向元貞直訴白黨無罪,轉而支持白黨;但三天之後,尚泰王又改變了意見。最終,二月廿三日,日帳主取向永功、物奉行向汝霖被解職。向汝霖於3月28日被捕入獄。三司官馬克承(小祿親方良忠)於5月9日被免職,拘禁在家中。尚健本欲將尚慎(玉川王子朝達)逮捕審問,但國師東國興(津波古政正)通過王太妃向尚泰王說請,使得其免於審問。9月25日,向永功被投入監獄。 由於案件難於審問,翌年,加糾明奉行向有恒(宜野灣親方朝保)、向能達(阿波根親方朝興)兩人,以行審問。尚健等人使用酷刑進行審問,向汝霖在獄中被受到拷打而腳底裂開。最終向汝霖承認了其被控告的所有罪行。而向永功亦供認了為當選三司官,在馬克承指使下向市來四郎、園田仁右衛門說情之事。尚健又傳喚馬克承問訊。馬克承身穿白衣出庭,但堅決拒絕了這個指控。尚健等人發現馬克承的供詞存在矛盾,因此認為不可信,遂將他們定罪。 最終,此案經尚健等人判決如下:.

新!!: 尚泰王和牧志恩河事件 · 查看更多 »

聞得大君

聞得大君()是琉球神道最高級祝女(神女)的稱號。在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時期,聞得大君一職由國王親自任命,為高級神女三十三君之首席,掌管琉球國的最高御嶽齋場御嶽。 第二尚氏王朝尚真王在位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宗教上推行「祭政一致」的政策,設置聞得大君一職以統轄全國境內的祝女。聞得大君由國王直接任命,而且只能由國王的親屬(如妃嬪、翁主等)出任,尊稱為「聞得大君御殿」、「聞得大君加那志」。 聞得大君的宗教職責是為琉球的國家安泰、海路安全、五穀豐登祈禱。.

新!!: 尚泰王和聞得大君 · 查看更多 »

避讳

避讳是中国歷史上,必須回避君主、尊長的「名諱」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於君主、尊長之本名。字號的避讳则较少见。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長的名諱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換,或是刻意將該字缺筆;取名时,不能取他们的名諱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則,可能觸犯大不敬之罪。陆容《菽园杂记》稱,“民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這種要求也曾經適用於漢字文化圈内中国的臨近國家,例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

新!!: 尚泰王和避讳 · 查看更多 »

華族 (日本)

華族是日本于明治維新后至《日本國憲法》頒布前(1869年-1947年)存在的貴族階層,包括來自公卿世家的“公家華族”、來自江戶時代各藩藩主的“大名華族”、對國家立有功勛的“勛功華族”、以及臣籍降下的“皇親華族”等。華族之出現始于1869年6月17日,而正式確立「華族制度」的《華族令》則制定于1884年7月7日。1947年5月3日,隨著《日本國憲法》(昭和憲法)生效,基於不承認華族和爵位制度,華族因此遭到全面廢除。明治敘爵之初,華族約500家;至1945年日本投降時,共924家。以華族家庭人口平均6.4人計算,華族總數約占日本總人口的萬分之一。而未達到華族標準的舊日本貴族,稱為士族主要指當時的藩士。.

新!!: 尚泰王和華族 (日本) · 查看更多 »

親泊朝省

親泊朝省(、),琉球族,本姓向,沖繩縣出身。是大日本帝國陸軍軍人,最終軍階為陸軍大佐。陸軍士官學校37期騎兵科第一名畢業。曾任陸軍士官學校教官、大本營陸軍部報道部部長、大本營情報官。終戰後攜同妻兒自殺身亡。.

新!!: 尚泰王和親泊朝省 · 查看更多 »

馬兼才

兼才(;)和名與那原親方良傑(),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政治家、外交官。 馬兼才出生在馬氏與那原殿內家族,其父為三司官馬朝棟(與那原親方良恭)。1850年曾作為上江戶使團的樂童子出使日本。1871年,為請禁西洋人搭駕風帆船來到琉球之事,馬兼才作為使者出使薩摩藩。 1872年,日本宣佈在琉球設置琉球藩。翌年,應日本的要求,琉球派遣使者慶賀年頭和天長節(天皇的生日)。尚泰王本來指定派遣東國興(津波古親方政正)出任年頭使,但由於馬兼才多次出使日本,而且精通日語、擅長於外交,遂改命馬兼才為使者。1875年,因日本禁止琉球向中國朝貢,馬兼才與度支官向德宏(幸地親雲上朝常)、御鎖官向維新(喜屋武親雲上朝扶)、日帳主取向嘉勳(内間親雲上朝直)、度支官吟味役翁逢源(親泊親雲上盛英),隨三司官毛有斐(池城親方安規)出使日本。 1877年,毛有斐(池城親方安規)在東京逝世,馬兼才續其三司官之職。他積極同西方國家駐日本公使交涉。黃遵憲任中國駐日本參贊時,途經神戶,馬兼才曾秘密潛入其所乘船中,要求他與日本交涉。 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設置沖繩縣。尚泰王被遷往東京居住,馬兼才則擔任尚家的家令,掌管尚家的一切事務。他在也積極與向居謙(浦添親方朝昭)、毛鳳來(富川親方盛奎)、向德宏(幸地親雲上朝常)聯繫,為恢復琉球藩而努力。 1884年,尚泰的次子尚寅元服,馬兼才成為尚寅的烏帽子親。兩年後,又成為尚泰第四子尚順的烏帽子親。後來因病辭去尚家家令之職,並回到沖繩。.

新!!: 尚泰王和馬兼才 · 查看更多 »

馬克承

克承(;)和名小祿親方良忠(),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政治家。他是馬良弼的後代,三司官馬允中(小祿親方良恭)長子。馬姓小祿家十二世,童名思龜。其名乘原為「良泰」,尚泰王繼位後,為避諱,改名乘為「良忠」。 1852年(咸豐二年),因英國傳教士伯德令逗留於琉球一事,馬克承以王舅身份,同正議大夫梁必達赴福建,同清朝官員商議對策。次年又奉命赴薩摩藩通報此事。1857年,馬克承出任三司官一職,並支持為薩摩藩購買軍艦。1859年,毛恆德誣稱馬克承為當選三司官而行賄,次年初被免職下獄。經尚健審判,馬克承被定為有罪,囚于伊江島的照泰寺。.

新!!: 尚泰王和馬克承 · 查看更多 »

首里城

首里城()是位於琉球群島的沖繩島內南部,那霸市以东一座琉球式城堡,从15世纪至19世纪是琉球国的都城所在地和王宫。.

新!!: 尚泰王和首里城 · 查看更多 »

趙新 (咸豐進士)

趙新(),字又銘,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今屬福州市區)人。清朝政治人物、學者。咸豐年間以進士入翰林,曾以正使身份出使琉球國,冊封新國王尚泰。官至陝西督糧道。.

新!!: 尚泰王和趙新 (咸豐進士) · 查看更多 »

蔡大鼎

蔡大鼎(;)和名伊計親雲上汝霖(),字汝霖,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的政治運動家、詩人。 蔡大鼎出生在久米村,其祖先是漢人移民的後裔。1848年,蔡大鼎與鄭良佐(與儀親雲上)、蔡呈禎(翁長里之子親雲上)前往清朝的福州,學習風水地理和修葺王陵之法。1867年,擔任署長史一職的蔡大鼎與楊光裕(平良親雲上)等人前往迎接冊封使趙新、于光甲的冊封船隻。 1875年,日本強迫琉球停止向清朝朝貢。次年12月10日,琉球國王尚泰與三司官向居謙(浦添親方朝昭)商議,秘密派遣紫巾官向德宏(幸地親方朝常),假借探問未歸國的進貢使毛精長(國頭親雲上盛乘)的名義前往清朝求救。蔡大鼎、林世功等19人亦隨同前往。《中山世譜·尚泰王》一行人從北山名護間切的湖邊底(今名護市許田地區湖邊底)出發,經過太平山(今八重山群島),於1877年4月抵達福州,將求救密信交給閩浙總督何璟,由其輾轉送達清廷。一行人依照清廷的命令居住在福州的柔遠驛中等候消息,但此後清廷並未作出任何回應。 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併,改為沖繩縣。見事情緊急,向德宏一行決定剃髮易服扮作商販,前往京師交涉。八月十四日蔡大鼎、林世功等人隨向德宏一起,從福州河口萬壽橋(今福州台江區南公園附近)附近的渡口出發,經由海路到達天津,請求李鴻章向日本交涉。其間,蔡大鼎將自己北上的經歷,寫成《北上雜記》一書。向德宏為了躲避日本特務的追殺留在了天津,受到李鴻章的庇護;同時也為琉球使臣一行傳達動態。蔡大鼎、林世功等其餘人則前往京師。他們與進貢使毛精長一起,上書總理衙門、禮部等處,要求清廷同日本交涉。 1880年,在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的斡旋下,清方代表李鴻章與日方代表竹添進一郎進行談判。清朝方面曾一度欲接受日本將宮古、八重山兩處劃歸中國的建議,準備在此處恢復琉球王國;但蔡大鼎、毛精長、林世功等人上書指出兩島土地貧瘠,萬萬不可接受。最終由於清日間的分歧以及清廷大臣對琉球案觀點的不同而被擱置。林世功甚至在總理衙門前自殺以抗議日本的吞併。慈禧太后認為林世功是忠臣,將其屍首厚葬,但琉球案依舊被長期擱置。蔡大鼎、毛精長拒絕回國,不斷為琉球問題而奔走,最終在清朝客死。毛精長死於京師;蔡大鼎的逝世地不詳,可能是京師,也可能是福州。 蔡大鼎也是一位詩人,其著作除了《北上雜記》之外,還有《程公寵文傳副》等文章,以及《閩山遊草》《續閩山遊草》《北燕遊草》等詩集。此外還有《漏刻樓集》,在沖繩島戰役中被焚毀失傳。.

新!!: 尚泰王和蔡大鼎 · 查看更多 »

金楚糕

金楚糕(ちんすこう),亦稱珍楚糕,為沖绳(琉球)傳統食品。將豬油和雞蛋、麵粉、砂糖再加上紅糖燒製而成。為琉球王國時期所傳下的沖繩傳統菓點。與餅乾口感相近,包覆甘甜的滋味,是極受觀光客好評的高人氣點心。.

新!!: 尚泰王和金楚糕 · 查看更多 »

暴風雨 (池上永一)

《暴風雨》(テンペスト),為池上永一的日本小說,另外也有原作改編的同名電視劇。.

新!!: 尚泰王和暴風雨 (池上永一) · 查看更多 »

林世功

林世功(;),字子敘,號春傍。和名名城里之子親雲上春傍()。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士族、親清派政治家。 林世功出生在琉球久米村的林氏新垣家,為閩人三十六姓林胤芾八世孫。林世功也是若秀才林奕保與鄭氏思鶴的次子。 1865年,23歲的林世功因精通詩文而被選為官生(官費留學生),人稱「官生新垣」()。1868年10月,與毛啓祥、葛兆慶、林世忠一起,作為琉球國4名官生的一員前往清朝留學,并於次年到達京師(今北京),入學國子監。在國子監期間,林世功的師傅是徐干。林世功的詩文為儒者孫衣言所賞識,孫衣言稱讚他的詩作「詳雅有中朝館閣氣象」、詩意「新穎絕倫」、「音節壯闊格律渾成」、「語語雅切亦細密亦大方」。4年後學成歸國。 1874年,剛剛歸國的林世功就被任命為久米村詩文官話經書師匠,同年12月轉任久米村文組主取。次年6月,林世功擔任琉球王府的國學大師匠;9月又成為中城王子尚典的講解官。當時由於林世功世子師的身份,當時普遍認為在未來尚典繼位的時候林世功會被昇為國師并執掌朝政。林世功自己也滿懷為國貢獻的抱負。 然而,與林世功官運亨通相對地則是琉球處境的危險。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日本強迫琉球停止向清朝朝貢。琉球多次向日本交涉,皆被日本拒絕。因此在1876年12月,琉球國王尚泰與三司官向居謙(浦添親方朝昭)商議,秘密遣向德宏(幸地親方朝常)赴福州,假借探問未歸國的進貢使毛精長(國頭親雲上盛乘)的名義,向清朝交涉。林世功以陈情通事的身份隨同前往。一行共19人,從北山名護間切的湖邊底港(今名護市許田地區的湖邊底)出發,在伊江島遭遇颱風,險些觸礁沉沒。在經過八重山群島之後,次年到達福州,被安置於柔遠驛。向德宏、林世功等人將尚泰王的秘密書信轉交給閩浙總督何璟,輾轉送達清廷。但清政府並未對此作出任何反應。 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併,改為沖繩縣,史稱第二次琉球處分。尚泰王和王世子尚典被遷往東京。尚典在臨行前飛書傳信到柔遠驛,要求向德宏、蔡大鼎、林世功等人立即前往京師交涉。隨即向德宏、林世功一行薙髮易服扮作商販,從福州河口萬壽橋(今福州台江區南公園附近)附近的渡口出發,經海路於八月二十七日(西曆10月2日)到達天津,上書李鴻章,要求清朝就此事向日本交涉。向德宏由於擔心受到日本特務的追殺,留在了天津李鴻章處尋求庇護;林世功等其他人則前往京師求救。他們於八月十四日同毛精長聯名,將請願書送交總理衙門,請求出兵救援琉球。但清廷未作出反應;最後他們絕食的方法请求清廷向日本交涉。 清廷通過駐日本公使何如璋,向日本表示抗議,日本因此派遣宍戶璣為公使,前來京師談判。清方提出「琉球三分方案」,即包括沖繩本島在內的中部各島歸還琉球,恢復琉球國,將宮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島劃歸中國,將包括奄美大島在內的五島劃歸日本。但這受到日本方面的拒絕。最終,日本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提出「分島改約案」,即割宮古、八重山兩島給清方,由清方擁立向德宏為琉球王。李鴻章對此表示滿意,建議總理衙門接受這個條件;總理衙門在與宍戶談判後,初步達成共識。李鴻章徵詢向德宏的意見;向德宏認為兩島土地貧瘠無法生存,分島改約案與亡國無異,萬萬不可接受,又「伏地大哭不起」。但李鴻章卻對向德宏的忠義印象深刻,更加傾向於將向德宏立為王。 身處天津的向德宏托人將自己探聽到的談判消息告訴了身處京師的毛精長、林世功一行。毛精長、林世功等人也多次上書反對,但沒有結果。眼看這個條約即將簽訂,林世功決定以死來阻止。十月十八日(西曆11月20日), 他向清廷寫下了奏摺,隨後留下絕命詩二首,在北京總理衙門前揮劍自殺。他的奏摺則被琉球使臣蔡大鼎上呈清廷。22日,得知此事的慈禧太后認為林世功是琉球王室的忠臣,贈白銀200兩,厚葬於通縣張家灣立禪庵村(今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立禪庵村)。 林世功自殺後,清廷宣佈推翻與日本達成的「分島改約案」,拒不簽字。日本公使宍戶璣以清國毀約為由拒絕繼續談判並歸國。清朝的大臣們也對是否支持琉球復國產生了爭論,從此琉球問題被擱置。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一些日本學者曾前來當地考察,後來林世功等13名琉球人的墳墓被仇日的村民誤當作日本人墓拆毀洩憤,直至今日仍沒有修復的跡象。 《琉球詩錄》集徐幹所評林世功《古琉球吟》等作品,其絕命詩兩首:「古來忠孝幾人全,憂國思家已五年。一死猶期存社稷,高堂專賴弟兄賢。」、「廿年定省半違親,自認乾坤一罪人。老淚憶兒雙白髮,又聞噩耗更傷神。.

新!!: 尚泰王和林世功 · 查看更多 »

東國興

東國興(;),字子祥,和名津波古親方政正(),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年的政治家、詩人。 東國興童名樽金,出生在東氏津波古殿內家族,為該家族第十三世當主。其父為東順法(與世山親方政輔),其母為童氏真鶴。 東國興跟隨父親東順法學習英語。1840年,東國興作為琉球的官生,前往清朝學習。他在北京國子監就學期間的師傅是孫衣言。1847年學成歸國,與鄭學楷同被尚育王任命為國學講談師匠,負責教育首里士族子弟。此後歷任御系圖假中取、御系圖座中取、高奉行、講談讀上役、御書院當等職務。1858年成為御同學,擔任尚泰王的侍講。翌年授予佐敷間切津波古地頭職。在牧志恩河事件發生之際,尚慎(玉川王子朝達)受到牽連,尚健(伊江王子朝直)欲將其逮捕拷問。東國興居中調停,竭力向王母說情,使得其免於審問。 1864年,東國興為耳目官,與正議大夫毛發榮一起出使清朝,請求冊封尚泰為王。1867年事竣歸國,赴薩摩藩報告此事。1871年,日本廢藩置縣。1873年,琉球遣使赴日本東京以慶賀年頭及天長節;原定東國興為年頭使,但考慮到御鎖官馬兼才(與那原親雲上良傑)跟熟悉日本事務,遂改以馬兼才為使。翌年,東國興充年頭使,前往東京慶賀年頭及天長節。在日本期間,東國興考察了其制度,日本的強盛和清朝的衰弱給他很大的衝擊。翌年歸國後,東國興建議尚泰王主動「奉還版籍」,認為這對琉球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利。東國興的意見對尚泰王起很大的影響。1877年,東國興在在琉球被吞併前夕病死。 著有《東國興詩集》。向廷翼(喜舍場朝賢)是他的弟子。.

新!!: 尚泰王和東國興 · 查看更多 »

東恩納寬惇

東恩納寬惇(),日本沖繩學歷史學家,出生在沖繩縣那霸市。慎姓,唐名不詳。.

新!!: 尚泰王和東恩納寬惇 · 查看更多 »

武成達

武成達(;)是活躍于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末期和日本沖繩縣時期的唐手武術家。他被後世追認為琉球王國時代最偉大的武術家,有「武士松村」、「琉球的宮本武藏」之稱。 武成達號雲勇,日本名字為松村宗棍(),位階筑登之親雲上,因此在第二尚氏王朝時期,他被稱作松村筑登之親雲上宗棍()。武成達的先祖是第一尚氏王朝國王尚泰久的第五子尚武(江洲按司)的後代。松村家則是其第九世武揚宗(嘉陽親雲上宗勝)次子武得良(松村--之子親雲上宗應)的後裔。 武成達幼年即具有很高的武術天賦,並拜佐久川寬賀學習唐手,在武術上逐漸嶄露頭角。成年後,武成達前往日本薩摩藩在琉球館任職。在此期間,他拜師學藝,從伊集院彌七郎處學得了示現流劍術,獲得「雲輝四段」的稱號,成為一名劍術家。1836年,他追隨師父佐久川寬賀前往清朝,拜京師王宮的武術教官違伯為師,學習中國武術。約一年後,武成達盡得其妙歸國。 歸國後,武成達當任琉球王宮的御側守役(要人警護職),曆仕尚灝王、尚育王、尚泰王三朝。 琉球處分後,武成達在首里崎山町的王家別邸御茶屋御殿教授唐手。1899年,武成達在首里逝世,享年91歲,葬於那霸市古島。著有《松村宗棍遺訓》。 武成達的弟子多為空手道名人,其中包括了牧志朝忠、安里安恒(毛氏)、糸洲安恒(馮氏)、知花朝章、伊志嶺某、多和田某、本部朝勇和本部朝基兄弟、屋部憲通(蘇氏)、喜屋武朝扶(喜屋武朝德之父)、桑江良正、向明德(義村朝義)等人。 Category:空手道 Category:琉球武術家 Category:日本武术家 Category:第二尚氏王朝人物 Category:琉球人 C成.

新!!: 尚泰王和武成達 · 查看更多 »

歷代寶案

《歷代寶案》()本是琉球國的首里王府的外交文件,後經琉球王室委由當地學者加以整編編纂而成,為一部琉球漢文文獻。全書有262卷、目錄4卷及別集4卷,現存242卷、目錄4卷及別集4卷。 《歷代寶案》是1424年至1867年間共計443年的外交文件,以漢字、漢文書寫,共分為三大部,前半段共記載14世紀至17世紀期間琉球國與古中國及其週邊國家如日本、暹羅(現在的泰國)、土耳其、马六甲王国、蘇門答臘、爪哇等國的外交貿易往來書信。17世紀初,因受日本江戶幕府控制,該往來外交文件漸少;不過《歷代寶案》仍繼續編纂匯集後半部,直至琉球國覆滅為止。 1609年,為了害怕入侵琉球的日本薩摩藩毀損《歷代寶案》,加上火災焚燬《歷代寶案》正本的教訓,琉球國不但繼續編纂該書,還秘密手抄全書內文數份,藏放該國多處。其中詳細記載琉球國歷史的最完整的《歷代寶案》手抄本,1940年代間,輾轉流於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

新!!: 尚泰王和歷代寶案 · 查看更多 »

毛鳳來 (琉球)

毛鳳來(;),和名富川親方盛奎(),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政治家、歌人,為最後的三司官之一。 毛鳳來出生在首里儀保村的毛氏富川殿內家族,富川殿內是豐見城殿內的分支家族,其始祖為毛聖瑞(阿波根親方盛秀)。1872年,毛鳳來曾被任命為檢使,前往宮古、八重山等地監察當地的法制,翌年歸國。 1875年,三司官向有恒(宜灣親方朝保)因為冊封琉球藩王的事件而遭到百姓唾棄,被迫辭去三司官一職。毛鳳來繼任其法司之位。毛鳳來在對日本的政治立場上持較為緩和的態度,既不屬於白黨(親日本派)又不屬於黑黨(反日本派)。琉球王族尚球稱毛鳳來是個「頭腦清晰、才略縱橫」的人物。 1878年,毛鳳來與另一名三司官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前赴東京,反對日本在琉球設藩,要求日本同意琉球繼續向中國朝貢,並要求美國、法國公使斡旋。其二人在國內的事務,則由退隱的三司官毛增光(池城親方安邑)代理。 1879年,日本派松田道之前往琉球,將琉球吞併,設置沖繩縣。尚泰王被迫同尚典、尚寅前往東京。馬兼才跟隨前往,毛鳳來與向居謙(浦添親方朝昭)則以中城御殿為中心,組織士族反抗日本的吞併。日本被迫任命他們為縣廳顧問,以緩和日本與琉球士族的矛盾。 與此同時,清朝向日本就琉球問題提出交涉。清國與日本方面達成「分島改約案」的共識,即清廷承認日本佔有琉球,日本將先島群島割讓給清廷,以其地立一琉球王族為王。為反對這一條約,毛鳳來與王大業(國場親雲上)於1882年乘船,途經八重山島,翌年流亡到福州。日本各大報紙紛紛對此進行報導,曾引起日本國內的轟動。1884年,毛鳳來向清朝總理衙門上書,表示琉球士族皆反對分島改約案,堅持要求日本歸還整個琉球領土。 1890年,毛鳳來客死於福州。 其第四子富川盛睦是琉球新報的記者。.

新!!: 尚泰王和毛鳳來 (琉球) · 查看更多 »

毛恒德

毛恒德(;)和名座喜味親方盛普(),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時期政治人物。 毛恒德原名毛達德(),為毛氏座喜味家十四世當主,是三司官毛執功(座喜味親方盛珍)的長子。1831年,他擔任日帳主取一職,成為表十五人的一員。1836年毛執功逝世後,繼任家督之位,並任讀谷山間切總地頭職。1839年,他作為年頭慶賀使出使薩摩藩。次年,又作為慶賀副使,隨尚元魯(浦添王子朝熹)上江戶,慶祝德川家慶成為幕府將軍。因出使的功績,他於1844年成為三司官座敷。 1847年,毛達德當選三司官。由於其名字中的「達」字發音短促不雅,故而改「達」字為「恒」字。1857年尚泰王元服的時候,毛恒德擔任尚泰王的烏帽子親。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相繼與琉球簽訂通商條約。毛恒德與攝政尚惇(大里王子朝教)都希望藉助西方國家驅逐薩摩藩在琉球的勢力。毛恒德、尚惇為代表的黑黨與向永功(牧志親雲上朝忠)、馬克承(小祿親方良忠)等支持薩摩藩的白黨對立。1857年陰曆十月初十,薩摩藩藩主島津齊彬派市來四郎來到琉球,要求琉球幫助薩摩藩從西方國家購買軍艦。毛恒德竭力反對。兩天後,毛恒德在薩摩藩的壓力下,被迫以心肺疾病為由提出辭職。翌年,毛恒德正式辭去三司官職務。異國通事向永功等人便幫助薩摩藩從法國購買軍艦。向永功在薩摩藩的支持下迅速升官。 毛恒德辭職後,琉球舉行了三司官選舉來填補其職位的空缺。在此期間,島津齊彬逝世,保守派的島津久光掌握薩摩藩政權。毛恒德趁機上奏尚泰王,彈劾向永功為當選三司官而行賄、以及三司官馬克承(小祿親方良忠)暗中操縱三司官選舉,拉開了牧志恩河事件的序幕。 1859年,毛恒德因心肺疾病逝世,諡號忠純。.

新!!: 尚泰王和毛恒德 · 查看更多 »

毛有斐

毛有斐(;)和名池城親方安規(),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政治家、三司官。 毛有斐出生在毛氏池城殿內家族,是該家族的第十五世當主。其父為三司官毛增光(池城親方安邑)。1871年,毛有斐曾作為年頭使出使薩摩藩。1873年,毛有斐當選三司官。 1875年,日本派松田道之率熊本鎮台分隊來到琉球,並禁止琉球向清朝朝貢。尚泰王派遣毛有斐為使者出使東京,就此事向日本政府交涉。隨行者有向德宏(幸地親雲上朝常)、馬兼才(與那原親方良傑)等人。日本政府拒絕了琉球的要求,毛有斐便一直滯留東京。1877年4月30日,毛有斐在東京染病逝世。其靈柩於同年被帶回琉球安葬。.

新!!: 尚泰王和毛有斐 · 查看更多 »

沖繩神社

沖繩神社是沖繩縣那霸市首里鳥堀町的一個神社。.

新!!: 尚泰王和沖繩神社 · 查看更多 »

沖繩縣

沖繩縣(,)是日本最西南側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那霸市。沖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沖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沖繩縣幾乎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部分地區更屬於熱帶氣候,是日本唯一的亞熱帶縣,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沖繩縣在古代是名為琉球國的獨立國家,但同時對中國和日本薩摩藩朝貢。在中日兩國均處於鎖國狀態的時期,琉球國作為中繼貿易點而有重要地位。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政府強行吞併,成為琉球藩,後改為沖繩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沖繩縣是現在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縣土被戰火摧殘。戰後沖繩進入美國統治時期,並建設了大量美軍基地。1972年,美國將沖繩治权(非主权)移交日本,但大量美軍基地仍得到保留。現在美軍基地問題是沖繩縣政最主要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沖繩縣的語言、飲食、風俗文化都和日本本土些許不同。沖繩的群島地形使得農業和製造業在沖繩經濟中佔比較低,而服務業則在沖繩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沖繩還是空手道的發祥地。 沖繩縣的縣名取自於沖繩本島。「オキナワ」這一地名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是在779年(奈良时代光仁天皇寶龜10年)《唐大和上東征傳》,當時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近代之後,日文文獻大多使用「沖繩」二字。.

新!!: 尚泰王和沖繩縣 · 查看更多 »

津嘉山翁主

津嘉山翁主可以指:.

新!!: 尚泰王和津嘉山翁主 · 查看更多 »

漢那憲和

漢那憲和(;),琉球人,本姓昂,是大日本帝国海軍軍人、政治家。最終階級為海軍少將。眾議院議員。海軍兵學校27期畢業。他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末代國王尚泰王(亡國後為日本侯爵)的女婿。.

新!!: 尚泰王和漢那憲和 · 查看更多 »

朝服

朝服或稱朝衣、具服,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官服,後來傳至朝鮮、越南、日本、琉球。其制度形成于漢末,通常由皇帝与大臣在朝会之时穿著,即皇帝「視朝之服」及百官「朝饗之服」,有時也包括后妃、命婦、女官朝參之特定服裝。按朝会的大小、及時間不同,對朝服著裝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唐代元日、冬至等重大朝会時,朝服必須整潔而饰物俱全。退朝之後在一般的場合則不應穿著朝服。此外,朝服也可在重大典禮之時穿著。。.

新!!: 尚泰王和朝服 · 查看更多 »

新垣世璋

新垣世璋(;;)是活躍於琉球王國第二尚氏王朝末期和日本沖繩縣時期的唐手武術家。為唐手中「那霸手」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垣世璋於1840年出生於那霸的東若狹町,是久米村林氏新垣家的後代,綽號「貓新垣」()、「新垣小」()。他位階為親雲上,因此在第二尚氏王朝期間,他被稱作新垣親雲上世璋()。 新垣世璋師從於久米村的鄭氏屋部親雲上學習唐手。1866年3月24日,冊封尚泰王的使者趙新、--到達琉球時,在首里崎山的王家別邸御茶屋御殿舉行的祝賀會上,新垣世璋曾奉命表演了唐手中的「十三步」、「四向戰」、「交手(組手)」等型。同年9月以唐通事(漢語翻譯官)身份隨進貢使毛文彩赴清朝。途經福州時曾向如如哥學習白鶴拳。 新垣世璋的著名弟子有富村筑登之親雲上、慎善熙(東恩納寬量)等人。新垣派最出名的型有二十四步、雲手、壯鎮等,為糸東流的摩文仁賢和、剛柔流的喜納正興(宮城長順的弟子)以及本部朝勇所轄的一些道場所傳承。 Category:空手家 Category:琉球武術家 Category:日本武术家 Category:第二尚氏王朝人物 Category:琉球人 Category:久米村林氏.

新!!: 尚泰王和新垣世璋 · 查看更多 »

日本吞併琉球

日本吞併琉球指的是1872年至1879年期間大日本帝國廢除並吞併琉球國、設置沖繩縣的一系列歷史事件。明治時代日本政府將此事稱為「琉球處分」(),其中設置琉球藩為「第一次琉球處分」,設置沖繩縣為「第二次琉球處分」。.

新!!: 尚泰王和日本吞併琉球 · 查看更多 »

19世纪

1801年1月1日至19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9世纪。該世紀屬於「不列顛治世」初期與全盛時期,這段期間最顯著的是英國、西歐與北美因工業革命促成的技術與經濟上的進步。英國是19世紀遙遙領先的世界大國和海上霸主,有着當時「世界工廠」的稱號,亦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的倡導者,並且是早期議會民主制的誕生地,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水平亦有顯著的貢獻。連帶的,各種自然科學學科,如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皆逐漸,並影響到社會科學(包含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的誕生或重塑。另一方面,英國透過強大的生產力與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數地區,並以傾銷的方式破壞許多古文明國度,如中國、印度既有的社會與經濟體系,迫使這些國家走向“現代化”。 此外,民族主義興起,使多數歐洲民族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現代國家,並開始建立與保存本國的歷史與文化。 社會上,大量的社會衝突不停發生,使得社會主義勢力逐漸地得到擴張,這其中又以深深觸發下一世紀冷戰的馬克思主義最為著名。 在藝術上,上世紀流行的新古典主義藝術逐漸被浪漫主義替代,後來受到科學與工業革命的刺激,歐洲又開始朝向寫實主義發展,希望透過繪畫、文學、音樂與攝影等方式捕捉現實生活的各種情境與人物,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為著名。.

新!!: 尚泰王和19世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尚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