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宋皇臺站

指数 宋皇臺站

宋皇臺站(Sung Wong Toi Station)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興建中的鐵路車站,建造初期稱為土瓜灣站,屬未來屯馬綫的一段,連接現時馬鞍山綫及西鐵綫。車站設於九龍馬頭涌與啟德新發展區西南部接壤的地底,鄰近宋王臺與馬頭涌世運道,九龍城區議會,2009年5月21日,主要服務馬頭涌、馬頭圍、九龍城及啟德西面一帶。預計本站最快於2019年中落成啟用。本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

47 关系: 偉恆昌新邨十大建設計劃太子道宋皇台站宋王臺富豪東方酒店世運花園世運道九龍九龍城九龍城區九龍城市政大廈九龍城廣場九龍城碼頭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九龍寨城公園土瓜灣土瓜灣站土瓜灣道喜築喜點傲雲峰啟德啟德站啟德發展計劃啟德體育園區美東邨翔龍灣真善美村盛德街巴士總站鐵路發展策略2000馬鞍山綫馬頭圍馬頭圍邨馬頭角道政府合署馬頭涌賈炳達道公園黃大仙站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東頭邨及東匯邨樂富樂富站沙田至中環綫港鐵屯馬綫中國製列車港鐵車站列表港鐵未來發展播道醫院

偉恆昌新邨

偉恒昌新邨(英語:Wyler Gardens)位於香港九龍東土瓜灣土瓜灣道331至336號, 處於土瓜灣東北面海傍,偉恆昌新邨分3期發展(昌景閣、恒景閣、偉景閣),共30座大廈,於1978年1月至1979年3月分別落成入伙,由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發展商為恒生銀行附屬公司偉恒昌發展有限公司,售樓代理為恆生銀行信托有限公司,屬香港罕見由銀行發展的大型住宅群。昌景閣、恒景閣、偉景閣 早年均由恆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苑管理。昌景閣現時由億達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恒景閣現時由港深聯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提供意見。偉景閣現為其士富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曾由新昌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管理。.

新!!: 宋皇臺站和偉恆昌新邨 · 查看更多 »

十大建設計劃

《十大建設計劃》(英文:Ten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是由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透過《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香港政府將會於未來數年推動多份基礎建設計劃,當中包括數個鐵路項目、跨境基礎建設、成立西九文化區和建設新發展區等,以改善香港市民的居住環境及促進香港社會具有更高度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惟十大基建直至2012年曾蔭權卸任后基建仍在進行中,多項基建均發生延誤和超支的情況。.

新!!: 宋皇臺站和十大建設計劃 · 查看更多 »

太子道

太子道(Prince Edward Road)是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的一條主要道路,貫穿油尖旺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三個行政區域。道路由大角咀東部開始,經旺角、九龍塘、九龍仔、九龍城、馬頭圍及新蒲崗,到達牛池灣經彩虹交匯處接駁觀塘道、清水灣道或龍翔道。.

新!!: 宋皇臺站和太子道 · 查看更多 »

宋皇台站

#重定向 宋皇臺站.

新!!: 宋皇臺站和宋皇台站 · 查看更多 »

宋王臺

宋王臺石碑 宋王臺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一塊紀念石碑,相傳是宋朝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其弟趙昺被元朝軍隊追逼,南逃流亡到此,後人為了紀念這件事,在大石刻上「宋王臺」三個字。「宋王臺」碑石原本是一塊巨大的石頭,立在馬頭涌海邊一個稱「聖山」的小山上,即後來的啟德機場客運大樓一帶,「宋王臺」石碑後來被遷移到距離約300呎的現址放置。 公園現址於1959年底正式落成,香港政府認為石刻宜稱「皇」,其作「王」實沿元朝修宋史之謬,故旁邊街道稱「宋皇臺道」。後來,港鐵在2017年11月27日公佈位於馬頭涌,鄰近宋王臺的沙田至中環綫車站將命名為宋皇臺站。.

新!!: 宋皇臺站和宋王臺 · 查看更多 »

富豪東方酒店

富豪東方酒店是香港一間4星級酒店,位於九龍九龍城沙浦道30號,面向太子道東及啟德郵輪碼頭。 酒店本來名為「富豪機場酒店」,為離啟德機場最近的酒店,並曾加建了一道行人天橋從酒店連接啟德機場停車場及客運大樓,於1982年落成。1998年,酒店曾易名為「富豪啟德酒店」,其後再於2002年易名為現時的「富豪東方酒店」。而新「富豪機場酒店」現在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側。 富豪東方酒店由富豪國際酒店集團興建及管理。酒店共有400間隔音客房,18間套房,向東或向南的房間都能飽覽九龍灣海景和啟德兩旁的樓景。並設有多家餐廳、酒吧及商務中心等設施。 富豪東方酒店是2009年東亞運動會的運動員酒店。.

新!!: 宋皇臺站和富豪東方酒店 · 查看更多 »

世運花園

世運花園(英文:Olympic Garden)俗稱「世運公園」,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南部,鄰近舊啟德機場,是香港首座以奧林匹克命名的地名。公園位於九龍城迴旋處之內,上方有亞皆老街至太子道東的天橋(1972年4月25日啟用),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及馬頭涌道都在此交匯。.

新!!: 宋皇臺站和世運花園 · 查看更多 »

世運道

世運道(Olympic Avenue),是香港九龍馬頭涌一條道路,位於舊啟德機場旁,昔日為前往啟德機場的主要道路,其旁邊的行車天橋底有一個小公園,名為世運公園。 1964年8月,第18屆奧運會聖火在希臘採集過後,運往主辦地日本東京途中路過香港傳遞,這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迎來奧運聖火。香港政府為紀念此項盛事,把九龍城啟德機場附近一個迴旋處公園命名為「世運公園」,並將附近的街道命名為「世運道」。在當年,火炬手從啟德機場出發,經土瓜灣、尖沙咀渡海到中環,然後再原路折返,最後在世運道開首的世運公園結束。 世運道原來是一條直路,連接機場大廈及宋皇臺道,並在宋皇臺道與譚公道相接。後來機場隧道通車後,宋皇臺道為配合交通變動而改道;世運道亦由本來連接譚公道改為左轉入宋皇臺道,而原來在幸運道至譚公道間之路段曾被併入宋皇臺公園。.

新!!: 宋皇臺站和世運道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宋皇臺站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新!!: 宋皇臺站和九龍城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新!!: 宋皇臺站和九龍城區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市政大廈

九龍城市政大廈(英文:Kowloon City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是香港九龍九龍城的一座多用途的市政大樓,於1988年落成啟用,設有街市、公共圖書館、政府辦公室及體育館等設施,地址為衙前圍道100號,兩側分別為侯王道及衙前塱道。.

新!!: 宋皇臺站和九龍城市政大廈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廣場

九龍城廣場(英文:Kowloon City Plaza,簡稱KCP)是香港的一個購物商場,位於九龍城賈炳達道128號,佔地約63,700方呎,由百利保地產集團發展,於1993年12月落成,後來商場業權多次易手。.

新!!: 宋皇臺站和九龍城廣場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碼頭,全稱九龍城渡輪碼頭,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角的一個渡海小輪碼頭,望向啟德機場跑道一帶。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叫「九龍城碼頭」,由於啟德機場擴建,此碼頭與真正的九龍城相距甚遠。 九龍城碼頭旁邊有一個公眾碼頭,名為「馬頭角公眾碼頭」。.

新!!: 宋皇臺站和九龍城碼頭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

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是香港九龍城區最具規模的巴士總站,位於馬頭角九龍城碼頭旁,設有兩組坑狀露天車站。 九龍城碼頭於1956年啟用,至今仍有往返北角碼頭的渡輪服務。九巴11B線在1956年已以九龍城碼頭為總站。1995年過海隧道巴士119線分拆路線,其中過海隧道巴士115線以九龍城碼頭為總站,是唯一以九龍城碼頭為總站的過海巴士路線。.

新!!: 宋皇臺站和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寨城公園(Kowloon Walled City Park)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一個公園,前身為九龍城。 公園以明末清初江南園林形式來設計。公園共分為9個景區,包括:衙府緬昔、南門懷古、獅子窺園-邀山樓、棋壇比弈遊弈園、生肖倩影──童樂苑、八徑異趣、歸璧半亭以及四季同馨──廣蔭庭。 2018年4月25日,公園新增千面小城展覽,設有一個戶外展區和六個設於衙門內的展覽館,展示九龍寨城昔日風貌及居民生活。.

新!!: 宋皇臺站和九龍寨城公園 · 查看更多 »

土瓜灣

土瓜灣(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其中香港粤語經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新!!: 宋皇臺站和土瓜灣 · 查看更多 »

土瓜灣站

土瓜灣站(To Kwa Wan Station)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興建中的鐵路車站,建造初期稱為馬頭圍站,屬未來屯馬綫的一段,連接現時馬鞍山綫及西鐵綫。車站位於九龍土瓜灣,在馬頭圍道/土瓜灣道公園及土瓜灣市政大廈之間,為一座深三層的地底車站。 土瓜灣站設於馬頭圍道地底,介乎落山道和浙江街之間。本站及宋皇臺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 公里的鐵路隧道。.

新!!: 宋皇臺站和土瓜灣站 · 查看更多 »

土瓜灣道

土瓜灣道(英語:To Kwa Wan Road)是香港九龍土瓜灣內的一條大街道,四線雙向行車,有多線巴士及小巴途經及沿路設車站。土瓜灣道北起啟德機場南邊宋皇臺道,南至浙江街遊樂場遊樂場東鄰,接連馬頭圍道。昔日土瓜灣道為當時的瀕海大道,因接近土瓜形小島因而得名。.

新!!: 宋皇臺站和土瓜灣道 · 查看更多 »

喜築

喜築(93 Pau Chung Street),是位於香港九龍馬頭角炮仗街及新山道的單幢住宅,樓高共28層(包括地庫),由市區重建局及麗新發展發展,高樂服務管理,預計於2018年11月入伙。.

新!!: 宋皇臺站和喜築 · 查看更多 »

喜點

喜點(My Place),位於香港九龍馬頭涌北帝街123號(北帝街、木廠街交界),是市區重建局及中國海外集團共同發展的單幢式住宅。項目毗鄰港鐵宋皇臺站C出口,預計2016年第2季入伙,將提供168個單位。大樓高24層(不設13、14及24樓),一梯八伙設計,單位面積200至300多平方英尺,全部為半開放式或一房佈局。地庫設有10個住客停車位,地面及一樓為商舖,二樓為住客會所。.

新!!: 宋皇臺站和喜點 · 查看更多 »

傲雲峰

傲雲峰(Sky Tower),位於香港九龍西馬頭涌宋皇臺道38號,前身為天廚中心及南洋兄弟煙草製煙廠,於2005年入伙,是新世界發展、長江實業發展的大型豪華住宅項目,物業共6座高58層的大樓(第1-3,5-7座),提供2,208個面積由605至1,222平方呎的單位。屋苑住客會所佔地約12萬方呎,有戶外泳池、水力按摩池、健身室、桑拿及蒸氣浴室、羽毛球場、桌球室、鋼琴室及卡拉OK室等,平台花園面積亦達逾7萬方呎。更設有住客和訪客大型停車場,佔地三層。屋苑即將迎接港鐵沙中綫宋皇臺站的來臨, 更有一個C出入口直達,預計2019年中落成。 實用資訊: http://hk.on.cc/hk/bkn/cnt/finance/20180428/mobile/bkn-20180428222827126-0428_00842_001.html http://ps.hket.com/article/2091283.

新!!: 宋皇臺站和傲雲峰 · 查看更多 »

啟德

啟德(Kai Tak)又稱啟德發展區(Kai Tak Development Area,簡稱KTDA),或依地理稱為東南九龍(South East Kowloon),是香港地方,位於九龍東南部。現時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包括的是原啟德機場用地,以及鄰近海旁;西至海心公園,東至茶果嶺海濱區。 啟德現時正在根據《啟德發展計劃》和《起動九龍東》進行新一輪的發展。.

新!!: 宋皇臺站和啟德 · 查看更多 »

啟德站

啟德站(Kai Tak Station)是香港港鐵沙田至中環綫一個已完成土木工程並有待通車啟用的車站,車站位於啟德新發展區西北部地底,即協調道及啟德明渠旁邊,港鐵公司,2009年6月1日,為一座深兩層的地底車站。2015年7月16日舉行平頂儀式,預計在2019年中啟用。 由於沙中綫將原訂設於大磡村舊址的鑽石山列車停放處改設於紅磡貨場,故港鐵將於本站加設側線供停放列車。另外,根據環評報告附圖所示,本站以北將有一條渡線連接兩條軌道。.

新!!: 宋皇臺站和啟德站 · 查看更多 »

啟德發展計劃

《啟德發展計劃》(英文:Kai Tak Development,縮寫:KTD)是香港的都市更新及發展計劃,總規劃面積達328公頃,涉及九龍前啟德機場,及毗連的馬頭圍、九龍城、新蒲崗、黃大仙、九龍灣和觀塘一帶邊區,糅合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及基礎建設用途。預計啟德的居住人口為86,500人,興建3萬個住宅單位(包括13,368個公共屋邨單位)、酒店房間6.4萬個,零售及辦公室的總樓面面積逾1,440萬平方呎,休憩用地逾110公頃。 《啟德發展計劃》前身為《東南九龍發展規劃》,是因應啟德機場搬遷之後,將鄰近海面(即原來整個九龍灣)填海並連同機場用地重新發展,規模較西九龍填海區更大;經過多年研究,受到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訴訟影響,香港政府於2004年7月重新就此檢討,以「不填海」原則重新規劃,並且諮詢至2006年,最終於2007年11月6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正式啟動,興建包括啟德體育城、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築項目,首階段項目於2013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次階段項目將會於2016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終階段項目將會於2021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即預計於2021年全面竣工。 此外,《啟德發展計劃》納入為於2012年啟動的《起動九龍東》計劃之一部分。.

新!!: 宋皇臺站和啟德發展計劃 · 查看更多 »

啟德體育園區

啟德體育園(英文:Kai Tak Sports Park)前稱啟德體育城(英文:Kai Tak Sports City)為香港政府推行的《啟德發展計劃》中的體育場館區(即體育城)及《起動九龍東》計劃的主要部份,位於九龍前啟德機場北停機坪西部,西面連接馬頭角,佔地28.2公頃。啟德體育園屬於《啟德發展計劃》的最終階段項目,預計於2016年動工,耗資250億港元,最快預計於2020年至2021年竣工,並進行招標,預計於2021年第三季正式投入服務。 啟德體育園包括一座設有50,000座席的主場館──配有開合式天幕及可以移動草皮的世界級多用途體育場館,一座設有5,000座席的輔助運動場、一座室內體育館(分別設有一座設有4,000座席的主場及可以容納400名觀眾的副場,另外設有游泳池、籃球場、排球場、手球場及體操訓練場、健身室和活動室等)以及其他體育設施(包括溜冰場、保齡球場和桌球室等);另外設有商店(包括體育用品零售店鋪及大型健身室)、食肆及酒吧等配套設施。以上各場館將會構成一座體育場館區的焦點,整個體育場館將會以園景平台連接至啟德站和都會公園。 啟德體育園連接都會公園,公眾穿過園景通道及休憩公園後,可以到達港鐵及環保連接系統的啟德站;場館東面有連接車站廣場的景觀廊,公眾可以遠眺獅子山的景色。接壤馬頭角的海濱一帶,則會發展為海濱飲食廊,設有小型商店及茶座;整個園區具備地標特色,將會成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

新!!: 宋皇臺站和啟德體育園區 · 查看更多 »

美東邨

美東邨(Mei Tu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白鶴山側,東頭村道及聯合道交界。 美東邨為1973年4月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第一個建成的屋邨,雖然當時只有一幢樓宇,為當時最小的屋邨,但同時也反映出香港總督麥理浩帶領下的十年建屋計劃,有一個簡單的開始。同時,美東邨規模雖小,只有4幢樓宇,但卻是香港建設期最長的屋邨,首座及最後一座大廈入伙時間,卻整整相差了40年。在1970年代、1980年代和21世紀都相繼有大廈落成。 2017年8月24日,香港房屋委員會宣布計劃重建美東樓和美寶樓,預計於2020年11月開始工程;而此項目是香港第二個七型徙置大廈及首個1980年代完工公屋重建工程。.

新!!: 宋皇臺站和美東邨 · 查看更多 »

翔龍灣

翔龍灣(Grand Waterfront)為香港一項大型商住物業,位於九龍馬頭角新碼頭街38號,由恆基兆業地產及香港中華煤氣合作發展,前身是煤氣南廠重建項目(該廠早於1990年代初停用拆卸)。翔龍灣包括5幢高層樓宇(1、2、3、5、6 座),一樓及二樓均為商場,三樓是停車場,住宅單位由5樓至62樓。停車場和5樓之間設電梯大堂及住客會所。於2006年9月開始發售,於2007年5月入伙。 翔龍灣鄰近有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九龍城碼頭(只有渡輪來往北角碼頭)、停車場、牛棚藝術村和土瓜灣室內運動場。.

新!!: 宋皇臺站和翔龍灣 · 查看更多 »

真善美村

真善美村(英文:Chun Seen Mei Chuen),是香港九龍城區馬頭圍富寧街5-55號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及管理的甲類出租屋邨,由周耀年李禮之建築師工程師事務所設計。.

新!!: 宋皇臺站和真善美村 · 查看更多 »

盛德街巴士總站

九龍城(盛德街)巴士總站(英文:Kowloon City (Shing Tak Street) Bus Terminus)是香港九龍城區馬頭圍東部的馬頭圍邨夜合樓東面、盛德街西端的巴士總站,因位置近馬頭圍邨,故又可稱馬頭圍巴士總站。現僅1條九巴路線服務該區的居民和商戶。 值得留意的是,盛德街巴士總站雖以九龍城為名,但實際上並不在九龍城的範圍。.

新!!: 宋皇臺站和盛德街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2000

《鐵路發展策略2000》(英文: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0),是香港政府運輸局(即今運輸及房屋局)於2000年5月提出的一份鐵路發展策略文件。.

新!!: 宋皇臺站和鐵路發展策略2000 · 查看更多 »

馬鞍山綫

鞍山綫(Ma On Shan Line,前稱馬鞍山鐵路,Ma On Shan Rail),簡稱馬鐵,是港鐵營運的香港鐵路綫之一,連接新界沙田區的大圍站和烏溪沙站,主要服務沙田城門河東和馬鞍山。其中大圍站是與東鐵綫交匯的轉車站;在港鐵路綫圖中以啡色代表。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

新!!: 宋皇臺站和馬鞍山綫 · 查看更多 »

馬頭圍

頭圍(Ma Tau Wai)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的中部,九龍城以南,靠背壟北面,以太子道西及馬頭涌道為界,主要為住宅區。.

新!!: 宋皇臺站和馬頭圍 · 查看更多 »

馬頭圍邨

頭圍邨(英語:Ma Tau Wai Estate)是香港的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所興建,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入伙,是九龍城區內現存時間最長的屋邨,由新昌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宋皇臺站和馬頭圍邨 · 查看更多 »

馬頭角道政府合署

頭角道政府合署(Ma Tau Kok Road Government Offices)是香港的一座政府合署,位處九龍馬頭圍馬頭角道1號,在馬頭圍邨內,樓高五層。 大樓原本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的總部,但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於1973年解散後就更改用途。 大樓內主要有入境事務處的辦事處及招募中心等政府部門的辦事處。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入境處華人延期居留組解散後,利用該組在馬頭角道政府合署騰出的地方,設置臨時羈留中心,收容多名違反入境法例的人。.

新!!: 宋皇臺站和馬頭角道政府合署 · 查看更多 »

馬頭涌

頭涌(Ma Tau Chung)是香港九龍區地方,現今九龍城道以西、世運道及馬頭涌道以東,即宋皇臺及舊啟德機場西邊停機坪一帶。.

新!!: 宋皇臺站和馬頭涌 · 查看更多 »

賈炳達道公園

賈炳達道公園(英文:Carpenter Road Park)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賈炳達道,鄰近九龍城廣場及九龍寨城公園,佔地2.68公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於1989年4月落成,公眾可免費入場。電視節目《城市論壇》亦會間中在該處舉行。.

新!!: 宋皇臺站和賈炳達道公園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站

黃大仙站(Wong Tai Sin Station)是位於九龍東黃大仙區黃大仙黃大仙下邨對出的一段龍翔道地下的港鐵觀塘綫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隨修正早期系統啟用。啟德花園商場設有適用於該車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新!!: 宋皇臺站和黃大仙站 · 查看更多 »

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

| 東九龍綫(East Kowloon Line)是香港交通發展史上拖延最長的鐵路項目,最早於1960年代已有此路線發展概念,路線中的部份路段早已分拆為多個鐵路項目,例如九廣鐵路尖沙咀支線(現西鐵綫紅磡至尖東)和馬鞍山鐵路(現稱馬鞍山綫);但路線的核心——東九龍段一直尚未興建,並成為現在的沙田至中環綫鑽石山至紅磡段。直至2012年6月,沙田至中環綫才正式動工。.

新!!: 宋皇臺站和東九龍綫 (1970年方案) · 查看更多 »

東頭邨及東匯邨

東頭邨(Tung Tau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曾分為東頭(一)邨及東頭(二)邨,後於2014年因餘下的第22座徙置大廈拆卸,東頭(一)邨僅餘的大廈消失,只剩下二邨,位於黃大仙區。屋邨管理方面, 東頭(二)邨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 原東頭邨第23座現為東匯邨(Tung Wui Estate)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黃大仙區;而原第22座則是原東頭(一)邨,正在重建2座出租公屋,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將於2018/19年度提供700個單位。.

新!!: 宋皇臺站和東頭邨及東匯邨 · 查看更多 »

樂富

樂富(Lok Fu)位於香港九龍北部,原名「老虎岩」(Lo Fu Ngam),區域行政上屬於黃大仙區,樂富公園同屬樂富一部分,但在十八區分區中該公園被劃入九龍城區範圍。樂富位於獅子山山腳,即九龍城以北、橫頭磡以南、九龍仔以東。全區以樂富邨為中心。.

新!!: 宋皇臺站和樂富 · 查看更多 »

樂富站

樂富站(Lok Fu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的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黃大仙區橫頭磡樂富邨,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

新!!: 宋皇臺站和樂富站 · 查看更多 »

沙田至中環綫

沙田至中環綫(簡稱沙中綫,Shatin to Central Link,縮寫SCL)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正在興建的鐵路擴展項目,港鐵公司宣傳將之稱為「鐵路2.0」的一部分。 沙中綫原來計劃路綫是由沙田直達中環,但現在拆分為「沙田至紅磡段」及「紅磡至中環段」兩部份:.

新!!: 宋皇臺站和沙田至中環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屯馬綫中國製列車

港鐵屯馬綫中國製列車(Tuen Ma Line C-Train,簡稱:TML C-Train)是港鐵公司所購置的通勤列車,也是港鐵公司目前最新的列車。第一列列車已於2016年6月7日從遼寧營口港直接運抵香港,並於2017年3月12日率先在馬鞍山綫上投入服務,將來亦會在屯馬綫行走。該批列車合約已於2013年12月11日批出予中國中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招標編號為1141A,合約總值港幣13.8億($1,384,231,600)。.

新!!: 宋皇臺站和港鐵屯馬綫中國製列車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站列表

港鐵是指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而成的香港鐵路運輸系統,當中包括了93座鐵路站及68座輕鐵站。當中,有19座鐵路站是轉乘站。本列表中亦包括2個昂坪360車站以及12座正在規劃中的環保連接系統車站。 本列表列出港鐵的車站,其中包括鐵路車站及昂坪360車站,並按路綫的落成先後排序。輕鐵車站已在香港輕鐵車站列表列出。部份路綫亦有興建中、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興建中之車站會展示其公佈的套色,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則以灰色表示。.

新!!: 宋皇臺站和港鐵車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鐵未來發展

了應付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港鐵公司一直有發展新鐵路的計劃,以方便擴展其服務範圍,並且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其中部份原先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的路綫,在兩鐵合併後均交由港鐵負責監督工程及籌劃興建,並且以服務經營權批予港鐵營運。此外,港鐵亦積極改善車站及列車上的設施,包括興建新的車站入口及行人通道、翻新車站、興建車站洗手間、增加設備隔音屏障及購置新列車等。.

新!!: 宋皇臺站和港鐵未來發展 · 查看更多 »

播道醫院

播道醫院(Evangel Hospital)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圍亞皆老街的一所私家醫院,由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與美國基督教播道會攜手建立的自負盈虧非牟利教會機構。 播道醫院的董事會主席是林樹德先生,副主席是曾慶華醫生,前任院長為孔慶明醫生,而現任院長為陳崇一醫生。.

新!!: 宋皇臺站和播道醫院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