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童 (至元年间)

指数 安童 (至元年间)

安童(),元朝政治家,哈萨克札剌亦儿氏,木华黎四世孙。 安童少年时即随同忽必烈征战,忽必烈称帝后,即任命其为四怯薛之长,掌管宿卫。至元二年(1265年),安童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在任丞相期间,安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积极协助忽必烈推行汉法,在权力争斗中扳倒了阿合马。至元十二年(1275年),辅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防御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进攻。次年,部将叛乱,将其绑献于金帐汗国的忙哥帖木儿,忙哥帖木儿又将其转送窝阔台汗国的海都,直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方才被放还。 被放还后,安童逐渐失去忽必烈的信任。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忽必烈新建尚书省,架空安童,不久又将其免职。至元三十年(1293年),安童去世。元成宗大德七年,赠推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王、谥忠宪。碑曰《开国元勋命世大臣之碑》。后加赠推忠守正同德翊运功臣,进封鲁王。元惠宗至元二年(1335年),又赠推忠佐运开国元勋,于所封地建立祠堂,派官员致祭。.

5 关系: 安童中國宰相列表伯顏 (八鄰部)元朝藩王列表新元史

安童

安童可以指:.

新!!: 安童 (至元年间)和安童 · 查看更多 »

中國宰相列表

*本篇應指歷代最高官職者,並非單指「宰相」一職。.

新!!: 安童 (至元年间)和中國宰相列表 · 查看更多 »

伯顏 (八鄰部)

伯顏(;),中国元朝初年的軍事家和政治人物。 伯顏出生於八鄰部,父親曉古台,曾隨旭烈兀西征西亚,伯顏即在伊儿汗国生長,信奉景教。至元初年,受旭烈兀派遣出使大都,並受到元世祖的赏识和信任,遂留仕于元朝,並娶了宰相安童之妹。1265年成為光祿大夫中書左丞相,1274年,元大舉伐南宋,統帥史天澤因病辭退,伯顏遂成為征宋總帥,進展順利,1276年2月4日宋軍投降,進入臨安,元军俘虏宋恭帝和谢太后以及很多南宋宗室和大臣,元朝改臨安為兩浙大都督府。 后伯颜又统帅大军负责对窝阔台汗国海都汗的战争,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前,任命伯颜和不忽木等人为托孤大臣,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去世,1294年5月10日,伯颜和大臣们拥立元成宗铁穆耳登基称帝,元成宗登基后,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太傅、錄軍國重事,依前知枢密院事,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庚子日(1295年1月11日),伯颜病逝。 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特赠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忠武。至正四年(1344年),元惠宗加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进封淮王,余如故。.

新!!: 安童 (至元年间)和伯顏 (八鄰部) · 查看更多 »

元朝藩王列表

元朝的封藩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三部分:.

新!!: 安童 (至元年间)和元朝藩王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元史

《新元史》,由中国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作,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民国九年刊為正史,為二十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書。 由於明代《元史》編纂工作過於草率,錯誤百出,歷代學者皆呼籲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為底本,利用明清有關元史的研究,例如參考《元經世大典》殘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關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國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書,參考《四庫全書》未收錄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於1920年脫稿,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內容比《元史》正確詳備。《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補了許多列傳,像元末革命中的領袖人物如韓林兒、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等,《新元史》皆一一列傳。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藝文志》,而且書中所引用的新資料,都沒有註明出處,以致後人研究元史時,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新元史》循旧史观念,一味求简,删掉元史部分史料。还盲目迷信外国史料和野史,以讹传讹。.

新!!: 安童 (至元年间)和新元史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