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基督教宣道會
基督教宣道會(簡稱宣道會,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简称: C&MA),意思是「基督徒與宣教士同盟」,即将原来强调圣洁生活的一个基督教组织和强调宣教的另一个组织合成一个机构,由宣信博士(Dr.Albert Simpson,1843年-1919年)於1887年成立,在二十世纪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派。宣道會總部設於美國Colorado Springs。於1888年開始,差遣傳教士到中国宣教。現活躍於美國、加拿大、中国大陆、香港、澳洲及台灣等地。信徒分佈於75個國家,會眾人數超過200萬。.
查看 守真堂和基督教宣道會
吴维尊
吴维僔(),出生于浙江东阳,清末名臣、庚子被祸五大臣之一袁昶的外孙。出生时母亲为他取名“以巴弗”(主后第一世纪与保羅同坐牢的一位基督徒)吴先生虽然没有留下多少著述,但是他坚守信仰,为主做监的事被传达开来,被称为“中国的以巴弗”。 1941年信基督耶稣。1946年秋入上海中华神学院,1949年初毕业。然后在上海守真堂作实习传道。1949年10月起至1957年,任上海守真中学、同济中学教师。1957年与一个天津女基督徒结婚,调到天津46中学任物理教师。因坚持阅读圣经,被认为搞宗教迷信,被下放郊区劳动。1961年回校,不允许讲课,任实验室试验员。 因为他用复写纸写《主内交通》文字,寄往各地,引起公安局的注意。1964年7月30日,吴维僔被传讯、抄家,因在审讯中拒不开口而被收押入看守所。此后在一个月内一连八次被提审,但皆"拒绝交代案情"。此后,不管监狱当局如何软硬兼施,他都抱定"不交代、不认罪、不悔改,只一心仰望、交托给主"。在看守所关押期间,由于他坚持"饭前谢恩"和定期禁食,饱受饿饭、灌食、毒打、重铐和批斗等种种折磨,吃尽了苦头,但他终未屈服。 1967年2月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押往宁夏劳动改造。妻子也被迫离婚。在服刑期间,吴维僔始终坚持信仰,拒绝思想改造。坚持不读毛语录,不唱革命歌曲,不高喊"万岁",不向毛像敬礼,以及仍然坚持饭前谢恩等,被视为"反改造份子",多次遭受毒打和各种非人的折磨。 1981年春季,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重新裁定,认为吴维僔“确已悔改”,放弃原来立场,遂将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20年(1967年-1987年)。吴维僔拒绝承认自己“悔改”。1987年5月28日被强迫出狱。当日,他写了《出监日呈文》,致信给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郑重申明自己没有“悔改”的事实。后在监狱附近住下,坚持做一个“监狱墙外的无期犯人”。2002年12月21日上午,在监狱附近的住所内独自安祥离世。.
查看 守真堂和吴维尊
上海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新教自1840年代进入上海后,成为上海的主流宗教之一。.
查看 守真堂和上海基督教新教
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同时也是近代中国两个公共租界之一(另一个是鼓浪屿公共租界)、以及上海的两个租界之一(另一个是上海法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
查看 守真堂和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
1933年沪西地图,其中左上角区域为越界筑路地区 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extra-settlement roads)是上海公共租界在界外修筑道路,并进而事实上取得了一定行政管辖权的附属于租界的“准租界”区域。與正式租界區不同,公共租界當局在越界築路區僅在特定的道路沿綫擁有警務權,並可對與道路有關的服務事項收取稅費,此區域的其他行政權仍屬於中國政府。 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开始于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的1860年代,如著名的静安寺路(Bubbling Well Rd.)、新闸路(Sinza Road)、极斯非而路(Jessfield Road)、卡德路(Carter Road)等。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扩展以后,绝大部分越界筑路已被并入该租界。但自1901年以后,该租界再度向外围地区大规模越界筑路,准备将这些地段列入进一步扩展的范围。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上海法租界也有較大的越界築路區,但在1914年,上海法租界獲得越界築路區的警務權和稅收權,實際上等於大规模拓展法租界,将所有越界筑路全部囊括其中。受此鼓勵,上海公共租界也计划再次拓展,计划中准备将沪杭铁路以东的越界筑路都纳入租界范围。由于袁世凯政府这时正面临反对“二十一条”群众运动的压力,没有批准这个推广租界合同。英国政府正全力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最终这一大片越界筑路区直到租界收回始终维持这种特殊的准租界格局。直到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大规模越界筑路才告一段落。 20世纪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包括2大部分:沪西和沪北。共筑有大小马路接近40条,其中沪西28条。沪西越界筑路最远的地方(虹桥路西端)距离公共租界的西部边界(静安寺附近)已有10多千米。所有越界筑路所围成的区域共有47000亩(31平方千米),甚至超过正式租界的面积(33503亩,合22平方千米)。.
上海灵粮堂
上海灵粮堂(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為赵世光牧師創辦的基督教獨立教會。 赵世光原为上海宣道会守真堂牧师,1936年去东南亚传道,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他的南洋布道计划受阻,当时有西方差会背景的教派面临困难,于是赵世光在1942年创办了一个中国自立教会:上海灵粮堂,后来发展为灵粮世界布道会"(Bread of life world mission)。 最初借静安寺路协进中学(今南京西路1550号)举行聚会,後來信徒人数众多,1945年夏在迪化北路(今乌鲁木齐北路)严家宅信徒捐献的土地上兴建简易教堂。两年后,信徒增加至千人以上,于是购买万航渡路187号土地,兴建可容纳2000人的临时聚会所。 上海灵粮堂在虹口溧阳路1040号和南区嘉善路169弄3号设有分堂,并扩展到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 1949年,由于政局变化,赵世光离开上海前往香港,上海灵粮堂由周福庆长老负责。1956年4月,上海灵粮堂总堂在新闸路1970号(近万航渡路)开始动工兴建正式教堂,到8月1日举行献堂感恩礼拜。 1958年,在献堂献庙高潮中,灵粮总堂最初被保留,作为江宁区唯一的联合礼拜教堂,该区原有13座教堂均被归并于此。不久,灵粮总堂亦被献给人民政府,划给机电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使用,信徒则参加静安区联合礼拜。.
查看 守真堂和上海灵粮堂
伍约翰
伍约翰(又译伍柏莱、吴伯瑞,John Woodberry),美国宣道会传教士。 1895年,伍约翰夫妇受宣道会的差遣,来到中国天津,属于宣道会的华北差会。他们在天津的传教工作相当成功,到1900年时有许多学生接受了洗礼,并热心传福音。这些学生中包括李叔青和张汝舟(倪柝声岳父)、张汝霖、张汝励兄弟。 1900年夏天,北方受到义和团事件的冲击,宣道会的华北传教工作全部被毁,于是伍约翰移居到上海,在虹口北四川路1578号设立了守真堂,附设守真中小学和一所圣经学校,他的两个女儿伍恩兰(Ethel Woodbery)、伍美兰(O ra Woodberry)和儿子伍尔牧师(Rev.
查看 守真堂和伍约翰
张品蕙
张品蕙(),倪柝声之妻,地方教会女同工。 张品蕙的父亲张汝舟是中国福建省福州人,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1895年美国宣道会传教士伍约翰牧师来到天津,许多学生听其布道而接受基督信仰,并热心传福音,其中包括张汝舟、张汝霖、张汝励三兄弟。1900年义和团事件后,伍约翰转往上海,在北四川路建立守真堂。张汝舟全家,包括三个女儿——张品琤、张品芳、张品蕙和幼子张宜纶都是守真堂的教友。张汝舟在三十多岁病逝。张家也时常回到家乡福州,世交倪家的长子倪柝声爱上张品蕙。 1922年初,倪柝声到上海,受邀在宣道会守真堂作见证。2月13日,倪柝声为了张品蕙热衷于社交活动,追逐时尚,并未清楚救恩,而放弃恋爱关系,并为此创作诗歌《主爱长阔高深》。 1932、1933 年间,张品蕙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获硕士学位。她回到上海,于1934年也参加文德里的聚会,在那里受浸,成为热心的基督徒。1934年10月19日,第四次得胜特别聚会结束后,张品蕙与年过三十的倪柝声在杭州东街路聚会所结婚。这桩婚事得到倪柝声的母亲倪林和平和张品蕙的伯父张汝霖的同意,但是遭到抚养张品蕙的姑母张美珍的反对,她在《申报》连续一星期刊登启示破坏倪柝声的名誉,引起轩然大波。倪柝声夫妇被迫远离上海,前往云南旅行,避开这场风波。 张品蕙的中英文造诣俱佳,婚后在文字工作上成为丈夫的帮手。1948年鼓岭训练。 1950年倪柝声夫妇从香港回到上海。1952年倪柝声被秘密逮捕,1956年受审定罪。张品蕙也一度被捕入狱,次年释放。1966年,中国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张品蕙拒绝与倪柝声离婚、划清界限,1969年2月,以“思想反动,利用宗教进行反革命活动”的罪名,被戴上反革命份子帽子,交里弄监督改造。她遭到红卫兵抄家、毒打,多次她被批斗,游街,惨遭凌辱和迫害。1971年11月7日,在岳阳路200弄88号家中摔伤的张品蕙被拒绝医治,死在上海中山医院的走廊里。次年倪柝声也在安徽省劳改营中逝世。1986年,上海市公安局为张品蕙平反。 倪柝声夫妇和倪怀祖夫妇一同安葬在江苏省苏州市香山公墓。 倪柝声夫妇没有子女,1938年倪柝声在英国访问期间,张品蕙在香港流产。.
查看 守真堂和张品蕙
四川北路
四川北路,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四车道马路,总长3.7公里。该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870年代至1900年代修筑,因马路最南端通过四川路桥连接四川路,故而得名。道路北至鲁迅公园,自筑成后成为苏州河以北主要的商业街区。.
查看 守真堂和四川北路
倪柝声
倪柝声(Watchman Nee,)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基督教新教领袖,也是少数在西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基督徒之一。他将中国基督教新教早期福音的性质转為追求属灵生命经历的阶段,以及为着教会建造的方向。他写的书长期稳占基督教书局一个位置,其代表著作《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已對很多基督徒產生重要的影響;他于20世纪初按照《圣经》榜样“恢复”的地方教会,在中国教会史(或:小群,基督徒聚会处,教会聚会所,召会)上留下重要的一页,並且留下許多傳唱至今的诗歌,如《让我爱》等。倪氏的追随者认为,他一生的職事和貢獻,主要在恢復歷世歷代以來基督教信仰中應具備的四項主要啟示:救恩的意義、教會的意義、基督作生命、基督的身體。然而,包括改革宗在内的诸多宗派在批评倪氏的时候,因受了自由主义神学的文本与历史批判的影响,在忽略自身宗派中的灵义解经传统的前提下,认为他的教导中掺杂着很多错误的东西,对后世的中国教会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如反智主义和灵意解经。.
查看 守真堂和倪柝声
王载
王载(),福建福州人,20世纪中国著名的传教士,基督徒聚会处创始人之一 。.
查看 守真堂和王载
鲍国昌
鲍国昌,1894年生,另说1902年生,卒年待考,民国上海制药业、化工业巨头,信谊药厂老板,一生经历颇富传奇,经历上海、香港、美国、南美。.
查看 守真堂和鲍国昌
趙世光 (牧師)
赵世光牧師(),原名趙元昌,是20世纪著名的華人佈道家,也是靈糧堂的創辦者。.
查看 守真堂和趙世光 (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