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孫維新

指数 孫維新

孫維新(Wei-Hsin Sun,)是以天文教育推廣聞名的台灣天文學家,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所長與科學教育中心主任,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並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21 关系: 台大合唱團墾丁天文台大設計孙姓小行星185364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第35屆金鐘獎第51屆金鐘獎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藍與黑闕志鴻蔡文祥 (天文學家)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列表臺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得獎列表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得獎列表林岳平朱學恒

台大合唱團

台大合唱團(NTU Chorus)為台灣合唱界中較為活躍的學生團體之一,也是目前台灣大專院校學生合唱團中規模最大者,近年來參與公演之團員數量皆逾百人。除了混聲合唱演出方式之外,亦常有男聲合唱、女聲合唱、室內團等不同編制的演出。近年來更積極委託台灣新銳作曲家創作,勇於嘗試多元曲風,並在演出形式上力求創新,搭配不同的舞台、燈光效果等,並以豐富的肢體動作著稱。 成立宗旨為集合台大校園中眾多優秀的合唱者,藉著豐富的演出經驗,以塑造學生合唱團多元的表演形式和豐富的音樂觸角,並培養團員厚實的音樂根基與表演技巧,以不斷自我超越為目標,開創「非音樂系學生合唱團」的新氣象。除此之外,更結合藝文活動或社會公益,期能徹底實踐以「以音樂服務社會」的理想,為台灣的合唱音樂文化發展奉獻心力。 台大合唱團曾多次獲得台灣區音樂比賽及全國大專合唱比賽優等獎,2006年三月在連芳貝老師帶領下榮獲「第十一屆中山盃金嗓獎合唱比賽」大專組冠軍。2012年在100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榮獲大專團體B組混聲合唱特優第一、女聲合唱優等第一、男聲合唱優等第一。2013年在101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榮獲大專團體B組混聲合唱特優第一、女聲合唱優等第一、男聲合唱優等第一。2014年在102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榮獲大專團體B組混聲合唱優等第一、女聲合唱優等第一、男聲合唱特優第一。 現任音樂指導老師為連芳貝老師,行政指導老師為連韻文老師。.

新!!: 孫維新和台大合唱團 · 查看更多 »

墾丁天文台

墾丁天文台(Ken-Ting Observatory, KTO)是設於屏東縣車城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水族實驗中心頂樓的教學天文台。由台灣天文學家孫維新在2000年設立並管理。.

新!!: 孫維新和墾丁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大設計

《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是英国天文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伦纳德·姆沃迪瑙(Leonard Mlodinow)的科学普及著作,於2010年9月7日出版。书中论证宇宙可依照科学原理而浑然天成,不须向上帝过问,甚至沒有所謂造物主的位置,因此而遭到信仰亞伯拉罕一神理論的宗教人士如猶太信仰、天主教会、基督教會以及伊斯蘭教的抨击。 《大设计》自出版以来,一直高居亚马逊、邦诺书店等书店的销售排行榜前位,並奪得紐約時報銷售排行榜首位。本書中文版在豆瓣讀書也獲得平均8.0分的好評。.

新!!: 孫維新和大設計 · 查看更多 »

孙姓

孫姓是一個漢姓,在中國以至韓國都有使用,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3位,在現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第12位。由來已久,姓源眾多,據史書記載,最早寬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新!!: 孫維新和孙姓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85364

(185364 Sunweihsin ,孫維新小行星),臨時編號2006 VQ103,是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由鹿林天文台於2006年11月12日發現。以命名時擔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並以天文學普及教育與傳播聞名的台灣天文學家孫維新命名。.

新!!: 孫維新和小行星185364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Astronom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是隸屬於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的獨立研究所。是台灣第一個與天文學教學和研究相關的大學系所,並管理位於鹿林前山的鹿林天文台。.

新!!: 孫維新和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稱科博館,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區的公立科學博物館,是中華民國國家十二項建設文化建設項下興建的首座科學博物館。本館館區由科學中心、太空劇場、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與植物園所共同組成。每年參觀人數居臺灣博物館第二(僅次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平均三百萬人次左右。另有臺中市霧峰區的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南投縣鹿谷鄉的鳳凰谷鳥園及竹山鎮的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為科博館館外園區。.

新!!: 孫維新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Department of Phys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略稱臺灣大學物理系、臺大物理系,創辦於1946年8月,首任系主任為物理學家戴運軌。台大物理系是為國立臺灣大學改制之後首創的第一個系所。前身是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的理學部化學科所設置的物理學講座,當時有兩三間辦公室和實驗室。.

新!!: 孫維新和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查看更多 »

第35屆金鐘獎

35屆金鐘獎是2000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2000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新!!: 孫維新和第35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51屆金鐘獎

51屆金鐘獎(51st Golden Bell Awards / 51st GBA)是2016年臺灣傳媒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以表揚2016年度傑出的臺灣廣播與電視從業人員。該屆頒獎典禮由三立電視公司承辦,並延續過往模式分為廣播金鐘獎、電視金鐘獎等兩大部分: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16年(民國105年)10月1日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侯昌明與林書煒擔任主持人;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於2016年(民國105年)10月8日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由吳宗憲與浩角翔起擔任主持人,Lulu、納豆主持星光大道。.

新!!: 孫維新和第51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

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收錄在大中華地區發現、由華人發現和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再以命名名稱的相關性做分類,例如:地方、組織、人物等,最後用小行星編號排序(與「發現日期」無絕對關係)。 由於國際小行星中心或小行星的命名者,皆沒有義務特別告知被命名的人事物或通知當地相關機構,所以許多的小行星儘管應該有「中文譯名」,但因為沒有引起大眾注意或無華文媒體報導,而不為人所知。.

新!!: 孫維新和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藍與黑

藍與黑,王藍所著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四大抗戰小說之一。1958年2月,由王藍成立的「紅藍出版社」發行,之後版權轉渡給純文學出版社,在1977年8月再版;純文學出版社在1997年結束營運,《藍與黑》的版權轉讓給九歌出版社,有電腦排版的單行本(1998年1月增訂本)和上下兩集的豪華套裝(2005年)上市。.

新!!: 孫維新和藍與黑 · 查看更多 »

闕志鴻

闕志鴻(Tzihong Chiueh,),臺灣天文學家,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

新!!: 孫維新和闕志鴻 · 查看更多 »

蔡文祥 (天文學家)

蔡文祥(),台灣天文學家,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所長,現居美國。是在台灣以CCD進行天文觀測的第一人。.

新!!: 孫維新和蔡文祥 (天文學家)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以下收錄畢業自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暨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附設高級進修補習學校(建中補校,已裁撤)之著名校友。陳又亮.

新!!: 孫維新和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Taipei Municipal Wan Hua Junior High School)簡稱萬華國中、萬中,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一所國民中學,鄰近萬華車站、龍山寺。.

新!!: 孫維新和臺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簡稱老松國小,是一所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鄰近艋舺龍山寺、艋舺祖師廟的公立國民小學。原校地的一部份剝皮寮歷史街區已另設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老松國小的校舍改建於1920年時,由於設計古樸幽雅,已於1999年時獲公告而成為臺北市的指定古蹟建築之一。.

新!!: 孫維新和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 查看更多 »

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得獎列表

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為現行金鐘獎電視節目類獎項,創設於第17屆,第41屆至第48屆期間曾經停止頒發,第49屆始恢復,第52屆改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

新!!: 孫維新和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得獎列表 · 查看更多 »

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得獎列表

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為現行金鐘獎電視節目類獎項,創設於第17屆,第41屆至第48屆期間曾經停止頒發,第49屆始恢復。以下列舉歷屆得獎人。.

新!!: 孫維新和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得獎列表 · 查看更多 »

林岳平

林岳平(),外號「大餅」,為來自台灣高雄市的棒球選手,所屬球團為統一7-ELEVEn獅隊,背號11號,守備位置是投手,於中華職棒首屆替代役選秀會中以第一輪第四順位為統一獅選中。生涯初期以先發為主,中後期起則專職救援,並於2013年8月15日於台南球場對戰義大犀牛隊,在9局上後援1局無失分,達成生涯第125次救援成功,超越前隊友凱撒(Mike Garcia)的124次。目前仍是中華職棒救援成功紀錄保持人。 2007年初因為心臟主動脈閉鎖不全及心臟瓣膜脫垂,而動了開心手術,過程由當時任職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的孫維新教授拍攝成紀錄片。同年9月21日復出,第一個打席就三振了兄弟象選手陳江和,復出最快球速已達147公里,2008年復出後的完整球季中已經能夠飆出以往的154公里球速。 2018年球季,36歲的林岳平退下球員身分,轉任教練職務,結束13年的職棒生涯,129次救援成功仍是中華職棒救援最高紀錄。.

新!!: 孫維新和林岳平 · 查看更多 »

朱學恒

朱學恆(),臺灣評論家、作家、翻譯家、成衣業者及網路經銷業者負責人,被媒體封為「宅神」。出生於臺灣臺北市,畢業於師大附中及國立中央大學,曾翻譯《龍槍》系列(第三波出版)、《魔戒三部曲》、《哈比人歷險記》、《星際大戰》索龍(Grand Admiral Thrawn)三部曲,現任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兼董事長及開放式課程網頁正體及簡體中文版翻譯計畫主持人。2011年開始,在網路上銷售以議題T恤為主的成衣,並經常上政論性節目評論時事。.

新!!: 孫維新和朱學恒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