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南史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劉宋永初元年(420),下迄南陳祯明三年(589)。记刘宋、南齊、南梁、陈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记载南朝历史。《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家李延壽的作品。他撰寫這兩部書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570-628)未完成的事業。 李大師鑑於南北朝各朝歷史,記事重複,詳于本國而略於他國,「常以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常欲改正」。於是發奮成就《南史》與《北史》。《南史》以《宋書》、《南齊書》、《梁書》及《陳書》為藍本,共566卷,又參考「雜史」千餘卷,刪繁就簡,事增文省,其中删《魏书》、《宋书》最多,刪文多为诏诰、符檄、章表。《南史》有〈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但無〈表〉、〈志〉。 李大師卒於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當時《南史》、《北史》皆未能成書,最後由在史局工作的李延壽繼續撰述,「因於編輯之暇,晝夜抄錄之」,後因事離開史局,「以所得者編次之,然尚多闕,未得及終」,貞觀十五年(641年),繼續編撰,「因茲復得勘究宋、齊、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顯慶四年(659年)《南史》成書,「始末修撰,凡十六載」。司马光给劉恕信中感叹道:“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自有南北二史之後,《宋書》、《南齊書》、《魏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被稱為八書,史稱「二史八書」。《南史》與《北史》均广为流传,致“学者止观其书,沈约、魏收等所撰皆不行”。 《南史》與《北史》皆用「家傳」形式突出門閥士族的地位,以王、謝等大家為主,〈列传〉多附传,附传的人物多屬家族成員,例如《南史·袁湛传》附传人物達12人,《北史·陆俟传》附传多至20人,前后相去百餘年,乃至於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鸣盛批此甚谬妄。朱熹說:“南北史除了通鑑所取者,其餘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說。”同時《南史》、《北史》內容亦有重复现象。《南史》中更刪除了部分判決文字(包含《後漢書》的作者范曄等人之罪名文字),使成不白之冤。.
查看 孫瑒和南史
南朝太府卿列表
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置十二卿,其中太府卿位居夏卿之首,位視宗正卿,官班十三,主管金帛府帑,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屬官有左右藏令、上庫丞、太倉令、南北市令。南朝陳基本沿襲梁制,太府卿為第三品,秩中二千石。 下表列出南朝可考的太府卿。.
查看 孫瑒和南朝太府卿列表
南朝開國侯列表(功臣)
本列表列出南北朝南朝劉宋、南齊、南梁與南陳的功臣開國侯。.
傅縡
傅縡(),字宜事,北地靈州人《陳書·卷三十·列傳第二十四》:傅縡字宜事,北地靈州人也。父彝,梁臨沂令。縡幼聰敏,七歲誦古詩賦至十餘萬言。長好學,能屬文。梁太清末,攜母南奔避難,俄丁母憂,在兵亂之中,居喪盡禮,哀毀骨立,士友以此稱之。後依湘州刺史蕭循,循頗好士,廣集墳籍,縡肆志尋閱,因博通群書。王琳聞其名,引為府記室。琳敗,隨琳將孫瑒還都。時世祖使顏晃賜瑒雜物,瑒託縡啟謝,詞理優洽,文無加點,晃還言之世祖,尋召為撰史學士。除司空府記室參軍,遷驃騎安成王中記室,撰史如故。縡篤信佛教,從興皇惠朗法師受三論,盡通其學。時有大心暠法師著無諍論以詆之,縡乃為明道論,用釋其難。《南史·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九》:傅縡字宜事,北地靈州人也。父彝,梁臨沂令。縡幼聰敏,七歲誦古詩賦至十餘萬言。長好學,能屬文。太清末,丁母憂,在兵亂中,居喪盡禮,哀毀骨立,士友以此稱之。後依湘州刺史蕭循。循頗好士,廣集墳籍,縡肆志尋閱,因博通群書。王琳聞其名,引為府記室。琳敗,隨琳將孫瑒還都。時陳文帝使顏晃賜瑒雜物,瑒托縡啟謝,詞理周洽,文無加點。晃還言之文帝,召為撰史學士。再遷驃騎安成王中記室,撰史如故。縡篤信佛教,從興皇寺慧朗法師受三論,盡通其學。,南陳官员。 傅縡父親傅彝是南梁臨沂令,他幼年聰明,七歲就能背誦古詩共十多萬字。長大後的他好學,能寫文章。太清末年,傅縡攜同母親南奔避難,之後母親逝世,在兵亂中亦盡禮守喪,悲傷到身體消瘦,士友都稱讚他。其後他依附湘州刺史蕭循,蕭循好士,廣集書籍,他不停閱讀,因而学识渊博;王琳聽聞傅縡的學識,就招引擔任府記室,王琳失敗後,傅縡跟隨王琳部將孫瑒到建康。當時陳文帝派顏晃賞賜孫瑒雜物,孫瑒委託傅縡致謝,他的詞理卓越,不須修改,顏晃對陳文帝說明後就被徵召為撰史學士,除授司空府記室參軍,遷任驃騎將軍、安成王陳頊的中記室,繼續撰史。傅縡篤信佛教,從興皇惠朗法師接受三論;其時有大心暠法師編著無諍論毁谤,他為說明道論撰寫文章解釋。 不久他以本官兼任通直散騎侍郎出使北齊,回來後獲授散騎侍郎、鎮南將軍始興王陳叔陵的諮議參軍,兼任東宮管記。傅縡歷官太子庶子、僕,仍然兼管記如故。陳後主即位,遷任秘書監、右衛將軍,兼中書通事舍人,掌管詔誥。他的文章華麗,思考敏捷,關於軍國大事的文章下筆即成,不用起草,就算深思熟慮的人寫的作品也不及他,獲得陳後主重視。然而傅縡個性質直剛強,沒有操守,恃才任性凌辱他物,朝中大臣都討厭他。適逢施文慶、沈客卿等人以善辩逢迎親近陳後主,傅縡被疏遠;他們收受高句麗使節金錢誣告傅縡,於是後主派人拘捕傅縡入獄。他一向個性剛強,因為痛恨而在獄中上書斥責後主;後主得知上書後十分生氣。後來後主怒意緩和,派使者向傅縡說:「我可以赦免你,但你可以改過嗎?」他回答:「我的心好像臉孔一樣,如果臉孔可以改變,那麼心可以改變。」結果後主更發怒,下令宦官李善慶徹查,被賜死獄中,虛歲五十五。有十卷文集傳世。.
查看 孫瑒和傅縡
郢州 (刘宋)
郢州,南朝劉宋孝建元年(454年)分荊州之江夏、竟陵、隨、武陵、天門5郡,湘州之巴陵郡,江州之武昌郡,豫州之西陽僑郡設置,州治夏口(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齊、梁、陳因之,轄域日益縮小。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為鄂州。.
查看 孫瑒和郢州 (刘宋)
陈书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記載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陳叔寶亡國前後三十三年間的史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查看 孫瑒和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