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6 关系: 孔药花科,克朗奎斯特分类法,被子植物APG分类法,远志目,酢浆草目,Tremandraceae。
孔药花科
孔药花科又名孔药木科,共有3属约45种,全部生长在澳大利亚。 本科植物为小灌木或草本;叶小,无托叶,有腺体;花小;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远志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列在酢浆草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取消这个科,将其各属合并到杜英科中。.
查看 孔药花科和孔药花科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由美国学者阿瑟·約翰·克朗奎斯特于1958年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此網頁之分類系統主要乃參考克朗奎斯特於1988出版之《開花植物的演化及分類》(The evolu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包括64个目和383个科,是數個常被使用的被子植物分類系統之一,Zomlefer在書中(第2頁)提到,當時流行的高等植物分類系統有克朗奎斯特 (1981年、1983年、1988年)、塔赫塔江 (1969年、1980年、1983年、1991年)、 (1974年)、與相關的系統等。,但目前因為分子生物学的發展,學者倾向採納《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分別是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及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是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组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和其他原来分到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区分,也是根据花粉形态学的理论。 2003年这种分类法出版了修订版《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9年又出版了 APG III,2016年更新到 APG IV。.
远志目
远志目是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列出的一个目,包括7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取消这个目,其属下的各个科被分别放到其他各目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查看 孔药花科和远志目
酢浆草目
酢浆草目是根据APG II 分类法属于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下蔷薇分支的一个目的植物通称。包括下列各科:.
查看 孔药花科和酢浆草目
Tremandraceae
#重定向 孔药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