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1 关系: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孔子世家二十派至分六十户世系图,孔宜,孔宗願,孔尚賢,孔之全,孔圣佑,孔元用,孔玠,孔端友,孔端操,孔璠,孔若蒙,孔若虛,孔若拙,孔搢,孔摠,孔拯 (金朝),孔思晦,尼山孔庙,衍圣公。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自少典至孔子父叔梁紇,歷超过五十世。自孔子始,至清末民國初衍聖公孔令貽,孔子世家大宗歷七十六代。第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於1920年襲封三十二代衍聖公,後由國民政府改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第七十九代嫡孫孔垂長,2009年就任。.
查看 孔宗願和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孔子世家二十派至分六十户世系图
曲阜孔氏自四十三代孫、中興祖孔仁玉起後裔繁衍,除去無傳或外徙的孔子後裔,曲阜孔氏在元朝時已分二十派。明天啟年間,孔氏家族將各宗族支派劃分為五十七個宗族。到清康熙年間,孔氏後裔已繁衍到二萬餘丁,於是又增為六十個宗户。.
孔宜
孔宜(),字不疑,孔仁玉长子,孔子四十四代孙。.
查看 孔宗願和孔宜
孔宗願
孔宗願,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字子庄,孔延泽之子,第一代衍圣公。生卒年月不详。四十六代文宣公孔圣佑从弟。子四,孔若蒙、孔若虚、孔若愚、孔若拙。.
查看 孔宗願和孔宗願
孔尚賢
孔尚賢(),字象之,號希庵,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明代衍聖公。.
查看 孔宗願和孔尚賢
孔之全
孔之全,字工叔,大蒙古国兖州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二代孫,孔端立(孔宗願第三子孔若愚之子)玄孙,孔琥曾孙,孔拂之孙,孔元用之子。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其父孔元用随蒙古军征益都,次年,战死于益都城下。孔之全以迪功郎为曲阜尹,权主祭祀事,蒙古军攻克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孔元措归来。於是免去孔之全衍聖公封號,祇任曲阜縣尹。元憲宗二年(1252年),孔湞被廢,此后,孔之全专任曲阜县尹。由于孔子家族内部斗争引起了朝廷的反感,忽必烈对儒生并不很重视,孔之全仍司其原职,没有被封为衍圣公。孔之全卒年五十二歲。孔之全去世后,孔治以父死子继,承袭曲阜县令,兼主孔庙祀事。直到元成宗时才被封为衍圣公。其子三人:孔治(孔子世家第四派始祖)、孔澄(孔子世家第五派始祖)、孔濟(孔子世家第六派始祖)。.
查看 孔宗願和孔之全
孔圣佑
孔圣佑,字福卿,宋朝时兖州曲阜县人。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光嗣玄孙,孔仁玉曾孙,孔宜之孙,孔延世之子。 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赐他学究出身,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到泰山封禅。孔圣佑十一岁,参加封禅大典。宋真宗赐给他绿色官服陪位,缀立于京官班后。封禅结束之后,宋真宗在孔圣佑陪同下,到曲阜县祭祀孔子。于是赏赐孔圣佑祭田一百顷、钱三十万,帛三百匹、御书一百五十卷。宋真宗崇信道教,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曲阜县为仙源县,任命孔圣佑为太常寺奉礼郎,后任大理寺評事。天禧五年(1021年),朝廷任命他以光禄寺丞知仙源县事,袭封文宣公,为第十二代文宣公。改为赞善大夫。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年),孔圣佑在太子中允任上去世。享年三十五岁去世,没有子嗣,他的堂弟孔宗愿袭位。.
查看 孔宗願和孔圣佑
孔元用
孔元用,字俊卿,金朝兖州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一代孫,孔宗願第三子孔若愚玄孙,孔端立曾孙,孔琥之孙,孔拂之子。 贞祐三年(1215年),金宣宗令衍圣公孔元措赴汴京随朝任职,孔元措族弟孔元用奉命代管曲阜祭祀之事。兴定四年(1220年),大蒙古国攻占山东,木华黎承制封孔元用曲阜县尹、权袭封衍圣公。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南宋收复山东一带,遥授孔元用为通直郎,知仙源县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命孔元用襲封衍聖公,世襲仙源縣令,出爲兗州判官,明年改授濟州通判兼京東西路安撫司,主管机宜文字。蒙古军再次攻陷曲阜,蒙古大帅带孙承制封孔元用为衍圣公,世袭曲阜县尹。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孔元用率兵随带孙攻益都李全,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战死于益都城下。.
查看 孔宗願和孔元用
孔玠
孔玠,字錫老,宋朝时袭庆府仙源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九代孫,孔延泽玄孙,孔宗願曾孙,孔若蒙之孙,孔端操第四子。 建炎二年(1128年)冬,他和伯父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先赴扬州陪祀孔子,后来定居衢州,没有回到曲阜。端友无子,孔玠过继于孔端友为嗣。紹興二年(1132年)袭封衍聖公,成为南宗第二代衍圣公。绍兴八年(1138年),宋高宗诏命衢州官府从官田内拨给衍圣公祭祀田五顷,来供奉孔子祭祀的用度。孔玠階至朝奉郎。其子孔搢。.
查看 孔宗願和孔玠
孔端友
孔端友,字子交,北宋和南宋之交袭庆府仙源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八代孫,孔宜玄孙,孔延泽曾孙,孔宗願之孙,孔若蒙长子。 崇寧三年(1104年)十二月宋徽宗让他襲封衍聖公,直秘書閣,管勾祀事。宣和三年(1121年)轉通直郎,除直秘閣,賜緋章服,並許就任關陞。靖康之变後,建炎二年(1128年)冬,孔端友隨宋高宗南渡,先赴揚州陪位,高宗在扬州郊祀孔子,召孔端友及其从父孔传(孔若古)等侍祀。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兵再次南下,高宗仓皇南渡,孔端友、孔传等奉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扈跸南迁。建炎四年(1130年)奉旨定居浙江衢州西安城区(今柯城区),建宗庙,赐田宅。金朝在曲阜另立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为衍圣公,从此孔子後裔南北宗分立。孔端友階至朝奉郎,官居郴州知州,在官任上去世。孔端友無子,以跟随他南渡的侄子孔玠(孔端操幼子)為嗣。.
查看 孔宗願和孔端友
孔端操
孔端操,字子坚,北宋和南宋之交袭庆府仙源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八代孫,孔宜玄孙,孔延泽曾孙,孔宗願之孙,孔若蒙次子。 建炎二年(1128年)冬,其兄衍圣公孔端友隨宋高宗南渡,孔端操留在故乡守护孔林和曲阜孔庙。仙源县被金国占领,金朝朝廷让孔端操主持孔子祭祀。宋朝赐给孔子後裔大量土地,衍圣公收取地租以供祭祀孔子的用度,但依然向国家交纳赋税。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金国下诏免除给衍圣公赐田的赋税。刘齐阜昌二年(1132年)孔端操被封权袭封衍圣公。临时主持曲阜孔庙祭祀,此为北宗之始。次年,孔端操去世。他有四子:孔瑄(江西新建支始祖)、孔璠(北宗衍圣公)、孔瑱、孔玠(南宗衍圣公)。.
查看 孔宗願和孔端操
孔璠
孔璠,字文老,北宋和南宋之交袭庆府仙源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九代孫,孔延泽玄孙,孔宗願曾孙,孔若蒙之孙,孔端操次子。 刘齐阜昌三年(1133年)补迪功郎,袭封衍圣公,主管祭祀孔子之事。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朝废除齐国。金熙宗即位,兴制度礼乐,在上京会宁府立孔子庙。天眷三年(1140年),下诏求孔子后裔,任命孔璠为承奉郎,袭封衍圣公,奉祀孔子。金熙宗读《论语》、《尚书》、《春秋左氏传》及诸史、《通历》、《唐律》。皇统元年(1141年)三月,金熙宗谒奠孔子庙,北面再拜。皇统三年(1143年),孔璠卒,赠荣禄大夫,埋葬在曲阜孔林祖墓西南侧。子孔拯袭封。他有三子:孔拯、孔摠、孔搏。.
查看 孔宗願和孔璠
孔若蒙
孔若蒙,字公明,北宋时兖州仙源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七代孫,孔仁玉玄孙,孔宜曾孙,孔延泽之孙,孔宗願之子。 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命他袭封衍圣公,兼任仙源县主簿。官阶宣德郎(正七品)。二月初四改任沂州新泰县主簿。王安石主持熙宁变法,削减了曲阜孔庙、孔林的洒扫户,庙户存三十八人,林户存三人。熙宁七年(1074年)将孟子升为四配,送到孔庙配享。宋哲宗即位,高太后执政,废除新法。元祐元年(1086年),中散大夫、鸿胪卿孔宗翰请求孔子嫡裔不再兼任其他外地官职。高太后采纳,并且改封孔若蒙为奉圣公,許依舊帶公爵出,令以次合襲封者權主祀事。每遇親祠大禮及冬正朝位,許赴京陪位。朝廷将孔氏庙学改为孔、颜、孟三氏学,设置庙学教授一名,学正、学禄一名。元祐五年(1090年),孔林孔庙洒扫户恢复旧制,庙户五十人,林户五人。元符元年(1098年)孔若蒙因監修祖廟坐事被罷免。由弟弟孔若虛嗣位。有子二人,孔端友、孔端操。.
查看 孔宗願和孔若蒙
孔若虛
孔若虚(),字公实,北宋时兖州仙源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七代孫,孔仁玉玄孙,孔宜曾孙,孔延泽之孙,孔宗願次子。 孔若虚早年中进士第。元符元年(1098年)其兄孔若蒙因監修祖廟坐事被罷免。孔若蒙有子二人孔端友、孔端操,都还年幼,不能主事。朝廷大臣推荐孔若虚嗣位,于是宋哲宗由孔若虛嗣位奉聖公。崇寧三年(1104年),孔若虚因病去世,宋徽宗命孔端友嗣位衍圣公。.
查看 孔宗願和孔若虛
孔若拙
孔子第四十七代孙,生卒年月不详。第一代衍圣公、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願四子,宋朝曲阜进士。是为孔子后裔的中兴祖后分支牟平派三世祖。 Category:衍聖公 Category:孔子四十七代孫.
查看 孔宗願和孔若拙
孔搢
孔搢,字季绅,宋朝时衢州人。孔子五十代孫,孔宗願玄孙,孔若蒙曾孙,孔端操之孙,孔玠之子。 其父孔玠去世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补授为右承奉郎,襲封衍聖公,成为南宗第三代衍圣公。宋高宗制書:“仲尼之道,垂休萬世,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此者。袭封奉祀,宜及後昆。以尔重厚深醇,世系可考,选共乃事,是遵典常。命以京秩,畀以公圭,非特為爾身榮,實所以尊聖也。往其懋哉”。。後知建昌軍,終官於浙西參議。其子孔文遠。.
查看 孔宗願和孔搢
孔摠
孔摠,字元会,金朝兖州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代孫,孔宗願玄孙,孔若蒙曾孙,孔端操之孙,孔璠之子。 孔摠自幼爱读《左传》和韩愈的诗文,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其兄衍圣公孔拯卒,大定三年(1163年)七月,金世宗命孔摠袭封衍圣公,补文林郎,奉祀孔子。孔摠主持重修孔庙。大定二十年(1180年),金世宗召孔摠至京师,欲任命他官职。尚书省上奏:“摠主先圣祀事,若加任使,守奉有阙。”金世宗于是授他曲阜县令。孔摠修筑城墙,平反冤狱,颇有政绩,擢升为奉直大夫。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孔摠卒,享年五十三岁。赠正奉大夫。埋葬在曲阜孔林孔子墓西南侧。子孔元措、孔元綋(孔湞的祖父)。.
查看 孔宗願和孔摠
孔拯 (金朝)
孔拯,字元济,金朝兖州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五十代孫,孔宗願玄孙,孔若蒙曾孙,孔端操之孙,孔璠长子。 皇统二年(1142年)三月,金熙宗封年仅八岁孔拯袭封衍圣公,加文林郎,奉祀孔子。天德二年(1150年),废帝完颜亮定袭封衍圣公俸格,有加于常品。当年立国子监,后来完颜亮加孔拯承直郎。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孔拯卒,享年二十六岁。埋葬在曲阜孔林孔子墓西侧。因为他没有子嗣,衍圣公其弟孔摠袭封。.
查看 孔宗願和孔拯 (金朝)
孔思晦
孔思晦(),字明道,山東曲阜人,孔子五十四代孫。生於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少年天姿穎秀,從孔顏孟三氏學教授張篆,講求義理,尊尚德行,不拘泥於詞章之學。至元二十年(1283年),其父孔浣去世,家貧,下田親耕而不廢學業,深受張篆器重。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遊學於京師,得國子監祭酒耶律有尚賞識,欲舉為官,以老母年高為由,謝絕耶律氏好意。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居母喪期滿,薦為孝廉,授范縣(今屬河南)儒學教諭。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轉任宁阳县(今屬山東)教諭,儉約自律,盡職盡責,深受生員愛戴。 當時,孔氏族人以衍聖公孔思誠乃孔元用之後,不屬嫡系,上書朝廷請求罷免。元仁宗詳覈孔氏族譜,以為孔思晦係孔子家族北宗长支之后,當襲封。遂罷免孔思誠。於延祐三年(1316年)授孔思晦以中議大夫,襲封衍聖公,給四品印。襲爵後,孔思晦請求朝廷新置典籍、管勾、司樂3人,分掌書籍音樂,錢穀出納。廟宇、碑刻、祭器、禮器等皆整飭一新。編修孔氏譜牒,刻譜于石,以垂永久。得朝廷之命,恢復尼山祭田150畝,歲收入粟48石,又獲命增置尼山書院,重開鄒縣子思書院。元英宗至順元年(1330年),他上書請追封孔子之父叔梁紇為啟聖王,母顏徵在為啟聖王夫人。泰定四年(1327年)升嘉議大夫,改給三品銀印。卒於元惠宗元統元年(1333年),終年67歲。.
查看 孔宗願和孔思晦
尼山孔庙
尼山孔庙是为纪念孔子诞生而在尼山所建的祭祀庙宇,位于山东曲阜。五代后周显德年间(西元954~959年)始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建,之后数次重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孔宗願和尼山孔庙
衍圣公
衍聖公是一個中國公爵爵位名,為孔子家族嫡系後裔的世襲封號,始于北宋。1920年出生的孔德成为民國北洋政府所封之末代衍圣公。 1935年,国民政府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是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孫孔垂長。.
查看 孔宗願和衍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