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8 关系: 古籍注解体式,孔子世家,孔延年,孔忠 (汉朝),孔僖,孔腾,孔武,九德,幽闭,今文经学,伊陟,徐敖,儒家人物列表,儒教 (宗教),商朝,四岳,祖伊,禹貢,申培,焚书坑儒,盱眙县,百濮,蚩尤,資治通鑑人物列表,汉江 (中国),新学伪经考,扬州 (九州),曲阜市。
古籍注解体式
古籍注解体式,即古注体式,又称训诂体式,指中文古典典籍注释的体式。古人作注时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体式类型。 注解古籍的基本原因在於語言的演變,還有古今文化的差異,如社會制度、人文地理等。任何時代的多數人都難以讀懂用古語寫成、反應當時社會制度和人文地理的前代文獻,故而需要具有專門知識的學者來說明這些文獻的含義。 中國歷史上的學者對前代文獻典籍,尤其是唐代以前的古書撰寫了大量的注解。這些注解成為中國古代典籍的重要組成部份,是中文古典典籍的特色之一。直到今天,書店裏仍然很容易見到各種古書的新注解。.
查看 孔安国和古籍注解体式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或称孔子家族,曲阜孔氏,阙里孔氏,真孔,内孔,内院孔,是孔子后裔的总称,典出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查看 孔安国和孔子世家
孔延年
孔延年,西汉时鲁国人。孔子十二代孫,孔谦玄孙,孔腾曾孙,孔忠之孙,孔武之子。 孔延年博览群书,以治《尚书》出名,在漢文帝時被徵召爲博士。之后晋升为太傅、将军。七十一岁去世。《史記·孔子世家》作“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葬於在曲阜孔林中孔子墓北侧,生子孔霸,孙孔福、孔捷、孔喜、孔光。.
查看 孔安国和孔延年
孔忠 (汉朝)
孔忠,西汉时鲁国人。字子貞。孔子十代孫,孔箕玄孙,孔穿曾孙,孔谦之孙,奉祀君孔腾之子。 孔忠博通六藝,志趣高尚。漢文帝時孔忠被徵召為博士,活到五十七歲的时候,孔忠去世。《史記·孔子世家》作“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
查看 孔安国和孔忠 (汉朝)
孔僖
孔僖(),字仲和。中国东汉官员。鲁国鲁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十九代孫。 他是孔安国九代孙,世传《古文尚书》、《毛诗》。曾祖父孔子建,孔子建在长安,与崔篆爲好友。崔篆在王莽时为建新大尹,曾劝孔子建出仕。孔子建回答:“我有布衣之心,你有衮冕之志,各从所好,不更好吗!道已不同,请从此告辞。”于是回家,于家中去世。 孔僖与崔篆孙崔骃也是好友,在太学习《春秋》。读到吴王夫差,孔僖感叹:“像夫差,就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崔驷说:是这样,过去汉武帝开始作皇帝时才十八岁,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国家的繁荣号称胜过文景之世。到后来他任意所为,忘记了过去推行的善政。孔僖说:“书传这样的事情多了!”邻房生梁郁说:“如此,武帝也是狗了?”孔僖、崔骃默然不对。梁郁怒恨,上书告发孔僖、崔骃诽谤先帝,讽刺当世。朝廷调查审讯孔僖、崔骃。孔僖上书汉章帝申诉。汉章帝没有怪罪孔僖之意,孔僖上奏后,立刻下诏不要过问,拜孔僖为兰台令史。 元和二年(85年)春,汉章帝刘炟到东方视察,回朝时经过鲁国,到达阙里(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以太牢的礼仪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贤弟子,弹奏黄帝、尧、舜、禹、汤、周六代的古乐,接见孔氏家族中二十岁以上的男子六十三人,并且命令儒者讲解《论语》。孔僖表示感谢。汉章帝说:“今日之会,难道对孔卿宗族有光荣吗?”孔僖回答:“臣听说明王圣主,无不尊师贵道。今陛下来到我的家乡,是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不是我能承担的。”汉章帝大笑:“不是圣人子孙,怎么会有这种话!”于是拜孔僖郎中,赐褒成侯孔损及孔氏家族男女钱帛,孔僖回到京师,在东观校书。 当年冬天,转任临晋令,崔骃以《家林》卜筮,认为不吉,阻止孔僖:“你推辞吧?”孔僖说:“学习不是为别人,出仕不挑官职,吉凶由己,怎么能由占卜?”在县三年,在官任上去世,遗命即时安葬。有二子:孔长彦、孔季彦。.
查看 孔安国和孔僖
孔腾
孔腾,字子襄,孔子九世孙,戰國魏安禧王相國孔谦之子,孔鲋之弟。儿子孔忠,孙子孔武、孔安国。 身长九尺六寸。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来到鲁地祭祀孔子,封孔腾为奉祀君,为中国皇帝册封孔子家族後裔以祭孔之始。汉惠帝拜孔腾为博士官,后迁任吴氏长沙王太傅。.
查看 孔安国和孔腾
孔武
孔武,西汉时鲁国人。字子威。孔子十一代孫,孔穿玄孙,孔谦曾孙,孔腾之孙,孔忠之子。 孔武在漢文帝時被徵召爲博士。《史記·孔子世家》作“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闕里志》以後志書、族書作孔武一子,名孔延年,孔安国是他的弟弟。孔安国《尚书》序云:“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
查看 孔安国和孔武
九德
九德: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或称具有九德的人。亦可谓九功之德。.
查看 孔安国和九德
幽闭
幽闭是中国古代对女性使用的宫刑,为五刑之一。最早见于《呂刑》。孔安国注“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一句为:“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 幽闭执行的方法没有官方的史料记载。流行的说法包括:.
查看 孔安国和幽闭
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汉代经学一派,与古文经学相对应,主要特点是加入大量的占卜、阴阳学说,提倡天人感应,以符合当时的需要,被列入学官,成为正统。而古文经学不断对其发动挑战,到汉朝灭亡和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时期,今文经学逐渐衰落,直到清代,随着朴学兴起和社会改革的需要,今文经学被重新发现,主要代表人有康有为。.
查看 孔安国和今文经学
伊陟
伊陟(生卒年不詳),商朝賢臣,伊尹之子。太戊在位時,與巫咸同被任命為相國。.
查看 孔安国和伊陟
徐敖
徐敖,西汉时虢(今宝鸡虢镇)人,曾任右扶风掾。 徐敖兼通儒学诗书二经,在儒学方面,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後,在西汉王朝,儒学经典靠儒生以私人传授的方式教授。当时传授尚书的伏生、孔安国两家。孔安传古文尚书授给都尉朝,都尉朝授胶东庸生,庸生授胡常,胡常又授给徐敖。徐敖授古文《尚书》於王璜和涂恽子真。徐敖除精通古文《尚书》,还精通《毛诗》。《毛诗》由赵国毛公授给赵国贯长卿,贯长卿授给阿武令解延年,解延年授给徐敖。他授《毛诗》于王莽的讲学大夫九江陈侠。.
查看 孔安国和徐敖
儒家人物列表
儒学者列表 古今中外歷代儒教研究、實踐者列表。.
查看 孔安国和儒家人物列表
儒教 (宗教)
儒教源自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天子为宗教领袖,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儒教正统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正式把儒教定为国教,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以春秋决狱。汉代末年,儒教广泛传播,“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都是官方指导思想。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属于儒教分支。 何光沪对于儒教的定义如下:“所谓儒教,非指儒学或儒家之整体,而是指殷周以来绵延三千年的中国原生宗教,即以天帝信仰为核心,包括‘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制度,以儒生为社会中坚,以儒学中相关内容为理论表现的那么一种宗教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儒教是宗教。民间也多不认为儒教是宗教,多数人认为敬天、祭祖属于道教而不是儒教。.
查看 孔安国和儒教 (宗教)
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这標誌着中國歷史進入了信史。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稱为殷、殷商。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獻记载資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錄,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领商汤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后经历17代30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从西方崛起的周人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擊敗而亡。 商朝具有豐富的考古学發現,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陽市、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產。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對此看法比较一致。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後,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文化。.
查看 孔安国和商朝
四岳
四岳,中國上古傳說人物,相传为共工後代。 四岳一說是共工的從孫,《国语·周语下》:“共之从孙四岳佐之。”因助禹治水有功,赐姓姜,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宛城一代)。堯曾向四岳咨詢誰是好的繼承人,“四岳咸荐虞舜”,堯遂傳位給舜。舜年老時又問四岳:“有能奮庸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相事?”四岳又推薦大禹,“伯禹為司空,可美帝功。”。 《史記》認為四岳是指四人,因此四岳回答時都是“咸荐”、“皆曰”,表示多人異口同聲,孔安国认为四岳指羲和四子。孔平仲认為四岳为一人。曹学佺认为四岳是一个人。王夫之在《尚书稗疏》论述四岳是四人。夏僎说:“凡此皆以四岳为一人,或谓四人,于经无害,故两存之。”.
查看 孔安国和四岳
祖伊
伊,商朝大臣,传为祖己的后裔。帝辛(纣王)时代人物。 西伯昌(周文王)蓄谋灭商,诸侯多叛纣归周,当西伯昌攻灭了商朝的属国饥国、黎国(今山西长治西南),祖伊一面怨恨西伯昌,一面报告纣王,力谏纣王改变淫暴统治:“上天已经放弃我们商朝的天命了,从人的观察和龟策的占卜来看,没有吉兆,非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实在是大王淫虐而自绝於天,所以上天放弃了我们。如今我们的民众都想让你灭亡,说:‘上天为什么不降威,更换国君,天命为什么呼不到来?’现在大王打算怎么办?”纣王不听,说:“我生下来作为君主不就是有天命吗?”祖伊知纣王不可再谏,叹商朝将亡。.
查看 孔安国和祖伊
禹貢
《禹貢》是《尚書》的一篇,出自漢族先民之手,敘述中國古代地理方物兼均稅的作品。.
查看 孔安国和禹貢
申培
申培,又稱申培公、申公(),鲁(今山東曲阜)人,漢初儒家代表人物,亦是著名文學家,與楚元王劉交俱師從戰國儒家大師荀子門人浮丘伯,與王式等人同為儒家學者。.
查看 孔安国和申培
焚书坑儒
书坑儒指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诗、书、百家语”、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史记·儒林列传》称“焚诗书,坑术士”。 商鞅曾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記》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坑儒”一词出处是西汉孔安国(孔子十二世孙)《〈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在此之前《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支持“坑儒”提法的学者认为由《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始皇长子扶苏的话“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可知,秦始皇所坑掉的“诸生”中,固然有一部分术士,但大多数是“诵法孔子”的儒生。而反对“坑儒”提法的学者认为这是扶苏求情之话,无法用来证明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他们认为“焚书”并未废除儒学,儒家学说在焚书之后仍然存在。.
查看 孔安国和焚书坑儒
盱眙县
--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西部,淮安市最南端,北临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西邻接安徽省。别名都梁、临淮、泗州、东阳等。秦朝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境内历史遗迹众多,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唐宋时期的水陆都会---古泗州城,汉代经学家孔安国创办儒学讲堂的旧址---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汉时期江都国国主江都王刘非的陵墓---'''大云山汉墓''',新四军四大军部之一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等。盱眙境内曾出土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
查看 孔安国和盱眙县
百濮
,或稱為濮,古代族群,居于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等地。毗邻藏、漢和其他东南亚族群。濮人分布地域广阔,长期处于分散的部落状态,故有百濮的称号。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夜郎。.
查看 孔安国和百濮
蚩尤
蚩尤(漢代石刻) 蚩chī尤yóu是中国神话傳說中的部落首領,以在涿鹿之戰中與黃帝交戰而聞名。蚩尤在戰爭中顯示的威力,使其成為戰爭的同義詞,尊之者以為戰神,斥之者以為禍首。王鍾翰主編.《中國民族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1994年:65頁.
查看 孔安国和蚩尤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查看 孔安国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汉江 (中国)
汉江,亦称汉水,又名襄河,古称水,是長江最长的支流。汉水位处长江中游左岸,發源於中国陝西省秦岭南麓的沮水,干流自西向東流经陕南和鄂西北,于武汉汉口注入長江。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汉族的族称追根溯源即来自汉水。秦惠文王置汉中郡,名字取自汉水。后刘邦受项羽封于巴、蜀、汉中,都于汉中郡南郑,因称汉王,统一天下后亦以“汉”为国号。汉朝前后400余年,经济、文化和疆域都有了大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汉人从此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通称。.
查看 孔安国和汉江 (中国)
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撰写的一部討論古文經學經典之真僞的著作。.
查看 孔安国和新学伪经考
扬州 (九州)
扬州,是漢族傳統地域(九州)之一,也是“十二州”之ㄧ,即今江蘇、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全境及廣西部分地區。.
查看 孔安国和扬州 (九州)
曲阜市
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古称鲁县,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它与南临的孟子故乡邹城市并称为“孔孟桑梓之邦”。 曲阜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黄帝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儒家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查看 孔安国和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