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孔子鸟属

指数 孔子鸟属

孔子鸟(学名:Confuciusornis,或根據拉丁文音譯作孔夫子鸟)是一种原始鳥類,化石遗迹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热河組(即四合屯和李八郎沟等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岩)中发现,並在此地層中廣泛發現了許多該鳥類的化石標本 。在已公开的化石标本中,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十分完整,并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这一切使得孔子鸟成为最出名的中生代鸟類。根据出土地点的地质形成史推断,这种鸟生活在距今约1.25亿年到1.2亿年,即西方学者所称的白垩纪早期或中国学者所称的晚侏罗紀。孔子鸟是目前已知最早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體型約和現今的鴿差不多,翼展約0.7公尺,體重可能在0.2至1.5公斤之間;其屬名來自中國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孔子。.

目录

  1. 23 关系: 始祖鸟孔子鳥科孔子鸟尾綜骨鳥類已灭绝动物列表 (古生物)中華龍鳥屬常州博物馆伊比利亚鸟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Confuciusornis獸腳亞目神翼鳥热河鸟馳龍科鸟类传统分类系统近鳥類長城鳥長翼鳥沼澤鳥龍屬有羽毛恐龍有羽毛恐龍列表有毛翼龙

始祖鸟

始祖鳥屬(屬名:Archaeopteryx)是鳥翼類的一個屬,是介於有羽毛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過渡化石。曾经被认为是最早及最原始的鳥類,屬名來自古希臘文的ἀρχαῖος(古代)和πτέρυξ(翼),故又名古翼鳥。 後來發現了比其更古老的鳥綱生物近鳥龍屬、曉廷龍屬和曙光鳥屬等。.

查看 孔子鸟属和始祖鸟

孔子鳥科

孔子鳥科(学名:Confuciusornithidae)是中国下白垩纪的一科原始鸟类,由4个属组成,化石形成於1亿3600万-1亿2000万年前。.

查看 孔子鸟属和孔子鳥科

孔子鸟

#重定向 孔子鸟属.

查看 孔子鸟属和孔子鸟

尾綜骨鳥類

尾綜骨鳥類(學名:Pygostylia)是一個包含孔子鳥及鳥胸骨類的演化支。它們是孔子鳥科及今鳥亞綱的共同祖先。.

查看 孔子鸟属和尾綜骨鳥類

已灭绝动物列表 (古生物)

本条目收录了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已记录灭绝古动物信息。 注: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存在存疑物种 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是否灭绝存疑物种.

查看 孔子鸟属和已灭绝动物列表 (古生物)

中華龍鳥屬

中華龍鳥屬(屬名:Sinosauropteryx,早期也譯為中國蜥翼龍)意為「中國的有翼蜥蜴」Ji, Q., and Ji, S. (1996).

查看 孔子鸟属和中華龍鳥屬

常州博物馆

常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8号,是常州市属综合性博物馆。.

查看 孔子鸟属和常州博物馆

伊比利亚鸟

伊比利亞鳥(學名:Iberomesornis),又名伊比利亞中鳥,是一種原始鳥類。其化石是於1985年在西班牙昆卡省拉斯奧亞斯(Las Hoyas)的下白堊紀地層發現。牠們生存於1億3700萬-1億2100萬年前的豪特里維階及巴列姆階。該地層曾是圍繞湖泊的森林。弱氏伊比利亞中鳥的身體比始祖鳥更為進化。同期的其他鳥類大部份是有爬行類長尾巴的特徵,但伊比利亞鳥的脊椎末端只是連接尾羽的尾綜骨。伊比利亞鳥雙翼有爪,但拇指退化。胸籃並沒有鉤突。 伊比利亞鳥較為細小,翼展只有10-15厘米及重2安士。整體上只與現今一隻麻雀差不多,但牠們飛行能力較好,且可能會獵食昆蟲及細小的動物。牠們喜歡棲息在近湖近的環境,在水面上可以捕捉昆蟲。雖然牠們可以做出多種飛行的動作,如轉向及俯衝,但卻可能不能在低速下行動自如。牠們會用長腳上的爪抓著樹枝休息。牠們似乎不能唱歌,只能發出簡單尖叫聲。 由於至今未有發現其頭顱骨,牠們的食性仍只是一個推測。在發現伊比利亞鳥後,多種反鳥亞綱的化石都在中國遼寧出土。一些中國的物種,如中國鳥及孔子鳥都可以幫助了解伊比利亞鳥。.

查看 孔子鸟属和伊比利亚鸟

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编制的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名单,分为三级。2011年12月,首批名单公布,共包括400种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查看 孔子鸟属和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

Confuciusornis

#重定向 孔子鸟属.

查看 孔子鸟属和Confuciusornis

獸腳亞目

腳亞目(学名:Theropoda)屬於蜥臀目,是群雙足恐龍。雖然牠們主要是肉食性動物,但是在白堊紀時期,一部份的獸腳類恐龍演變成為草食性、雜食性、甚至食蟲動物。獸腳類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晚期的卡尼階,大約是2億3000萬年前。牠們從侏儸紀早期開始成為獨占廣大陸地的肉食動物,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結束為止。獸腳亞目也是恐龍總目中唯一的肉食族群,其餘的鳥臀目所有恐龍、以及和獸腳亞目同為蜥臀目的蜥腳亞目都已經改為素食,但他們的祖先卻肉食素食都有。 獸腳亞目後來演變出一類特殊的小型恐龍,稱為虛骨龍類,虛骨龍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可能演變成了9,300個物種的鳥類的共同祖先。而目前已知最早的鳥類在侏儸紀晚期已經出現,例如始祖鳥,並且在恐龍還存活的白堊紀就已經有例如黃昏鳥和孔子鳥之類的現代鳥類生存了。獸腳亞目與鳥類之間的共同點包括:腳掌有三趾(牠們的第一趾其實萎縮在腳部後方)、胸部上的「叉骨」、與充滿空氣的骨頭。此外,某些獸腳類恐龍的手臂擁有羽毛(但不應具備飛行能力,例如恐爪龍和盜伶龍)和孵卵行為。.

查看 孔子鸟属和獸腳亞目

神翼鳥

翼鳥(學名Apsaravis)是白堊紀晚期的鳥類。它其下只有一個物種,就是烏哈神翼鳥,屬於7800萬年前白堊紀坎帕階。其化石遺骸是在蒙古戈壁沙漠烏哈托喀(Ukhaa Tolgod)的德加多克塔組(Djadochta Formation)發現。 神翼鳥估計棲息在乾旱的環境,淡水供應十分稀少。.

查看 孔子鸟属和神翼鳥

热河鸟

热河鸟属(學名:Jeholornis)又稱為神州鳥屬,是一屬鳥翼類,其化石於中國河北省下白堊紀的義縣組發現。名稱的分歧來自兩個發表時間相當接近的發現報告:神州鳥的報告較熱河鳥的報告早兩日發表,但有認為神州鳥的報告並非正式的發表。牠的化石包括了幾組算是完整的骨骼遺骸。周忠和與張福成更將較進化的吉祥鳥定為熱河鳥的異名,但這個理論卻不太被接受。.

查看 孔子鸟属和热河鸟

馳龍科

馳龍科(学名:Dromaeosauridae)又名奔龍科,是群類似鳥類的獸腳亞目恐龍。牠們是群體型中至小型的肉食性恐龍,繁盛於白堊紀。在非正式的用法裡,牠們通常被稱為「盜龍」(Raptor),這個名稱因為電影《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出現的伶盜龍而開始盛行。馳龍科的屬名在希臘文意為「奔跑的蜥蜴」,dromeus / δρομευς 意為「奔跑」,而sauros / σαυρος 意為「蜥蜴」。 馳龍科的恐龍分布範圍可能極廣,化石在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南美洲以及南極洲等地Case, J.A., Martin, J.E., and Reguero, M.

查看 孔子鸟属和馳龍科

鸟(通俗名:Bird)是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坚硬的喙、擁有色彩鮮艷的羽毛或者流線型的身軀,根據品種的不同可陸生、飛行或者潛水的一種有脊椎動物。鳥類的學名曾經作為獨立的鸟纲(Aves)、和哺乳綱等並列,但現在比較常用鳥翼類(學名:Avialae)代替ギル 『鳥類学』 (2009)、30頁。目前鳥類共有8600種,如果算入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有9000多種。用科學上最嚴謹的說法,鳥類被定義為鳥形恐龍(學名:Avian Dinosauria),是已經滅絕的恐龍總目在地球上一個僅存的分支ギル 『鳥類学』 (2009)、626頁山階鳥研 (2006)、16頁。鳥類從年前的侏羅紀、到年前白堊紀這一段時間內,所有的鳥類都由獸腳亞目虛骨龍類近鳥型恐龍進化而來。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公尺,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最小僅5公分。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現存鸟类一共有一萬多种,有鸚鵡,蜂鳥,相思,等雀鳥。僅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特有种至少有70幾種。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其他的鸟甚至包括垃圾。大多数的鸟是在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例如夜鷹、猫头鹰等)。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鸵鸟、奇異鳥、以及被人類捕食而绝种的渡渡鸟等。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也有一些鳥類隨著恐龍滅絕而一同滅亡例如始祖鳥、孔子鳥和黃昏鳥。.

查看 孔子鸟属和鸟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是相对于鸟类DNA分类系统而言的一个广泛被采用的分类系统。.

查看 孔子鸟属和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近鳥類

近鳥類(学名:Paraves)或直接稱為近鳥型,是個演化支,包含恐龍之中親緣關係接近於鳥類而離偷蛋龍下目較遠的所有物種,例如鳥翼類(始祖鳥、熱河鳥和現代的鳥類)以及恐爪龍下目的馳龍科與傷齒龍科。.

查看 孔子鸟属和近鳥類

長城鳥

長城鳥(學名:Changchengornis)是一種生存於下白堊紀的鳥類。牠的化石於中國的炒米店子組發現,介乎於巴列姆階與阿普第階的邊界,已保存了1億2500萬年。長城鳥除了正模標本(編號 GMV-2129,一副稍為破損的骨骼)外,只有少量的遺骸被發現。 長城鳥下只有一個物種:橫道子長城鳥(C.

查看 孔子鸟属和長城鳥

長翼鳥

長翼鳥(學名:Longipteryx)是白堊紀早期的一種鳥類。其下只有一個物種,就是朝陽長翼鳥。其遺骸是在中國遼寧朝陽市的九佛堂組發現。除了接近完整的完模標本外,也有發現另一組完整的骨骼及其他獨立的骨頭,包括肱骨及叉骨。.

查看 孔子鸟属和長翼鳥

沼澤鳥龍屬

沼澤鳥龍屬(學名: Elopteryx)是手盜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的狀態破碎,發現於羅馬尼亞,地質年代為上白堊紀的馬斯垂克階早到中期,約7100萬年前到6800萬年前。 模式種是諾普喬氏沼澤鳥龍(E.

查看 孔子鸟属和沼澤鳥龍屬

有羽毛恐龍

有羽毛恐龙(Feathered dinosaurs)具有毛状衍生物和羽毛可能是兽脚类恐龙甚至是整个恐龙类比较普遍的一个特征。一般情况下羽毛的痕跡比较難被發現,到目前為止,相对于已发现的恐龙属种只有为数不多的恐龍被鑑定出具有羽毛。雖然有羽毛恐龍僅發現於全球少数化石特异埋藏地區,但可能當時全球各地都出現了有羽毛恐龍。除少数地区(如中国辽西)各地的化石紀錄只有很少有羽毛痕跡的有羽毛恐龍,一个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化石化的過程中,皮膚與羽毛一类的皮肤衍生物等部份,较難被保留下來;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研究方法还不完善,随着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有可能重新发现一些恐龙的羽毛痕迹。有羽毛恐龙不是一个严密的用于特定分类类群的专门用语。例如驰龙科的许多成员发现了羽毛痕迹,但恐爪龙化石却没有发现羽毛痕迹(由于恐爪龙的近缘种类发现了羽毛痕迹,所以它覆盖羽毛的可能性比较大)。同样鸟类也不用于这个概念。现在的一般认为,恐龙中除鸟类以外的,在化石中确认了羽毛存在痕迹的种类被称为“有羽毛恐龙”。本项目是羽毛得到确认的非鸟类恐龙的记述。.

查看 孔子鸟属和有羽毛恐龍

有羽毛恐龍列表

这是一个有关有羽毛恐龙的列表,罗列了目前发现的有羽毛印痕和其他间接证据的非鸟恐龙化石。.

查看 孔子鸟属和有羽毛恐龍列表

有毛翼龙

有毛翼龙少部份翼龍類化石有覆蓋“毛”的痕迹,類似哺乳類的毛,因此翼龙类可能是恒温动物。在2009年的熱河翼龍研究,將翼龍類的毛建立一個專有名詞,「Pycnofibre」,意為密集的絲狀物Kellner, A.W.A., Wang, X., Tischlinger, H., Campos, D., Hone, D.W.E.

查看 孔子鸟属和有毛翼龙

亦称为 孔子鳥,孙氏孔子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