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67 关系: 劳氏猪笼草,基纳巴卢山猪笼草,博世猪笼草,坎特利猪笼草,多巴猪笼草,大型平庸猪笼草,大叶猪笼草,奇異豬籠草,姆鲁山猪笼草,小猪笼草,小舌猪笼草,岩花山,两眼猪笼草,二齒豬籠草,云雾森林,佛氏猪笼草,圆盾猪笼草,刚毛猪笼草,哈里猪笼草,关于猪笼草属,克洛斯猪笼草,王侯巨蚊,王侯库蚊,窄叶猪笼草,粗毛猪笼草,维奇猪笼草,细毛猪笼草,猪笼草属物种列表,猪笼草属自然杂交种列表,猪笼草属(猪笼草科)的框架性修订,猪笼草属文献列表,猪笼草底内动物,猪笼草科 (1908年专著),猪笼草花蛛,爱德华猪笼草,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白环猪笼草,鞍型猪笼草,莫氏蓝带蚊,莱佛士猪笼草,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猪笼草科植物,颜氏库蚊,风铃猪笼草,馬來王豬籠草,马劳伊·帕劳伊高原,马来吸血鬼蟹,马普鲁山猪笼草,诺斯猪笼草,豹斑猪笼草,黑山 (婆罗洲),... 扩展索引 (17 更多) »
劳氏猪笼草
劳氏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lowii)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得名于在基纳巴卢山发现劳氏猪笼草的休·洛。劳氏猪笼草是猪笼草属较为特殊的物种,其上位笼强烈收缩,唇大大缩窄,笼盖的下表面具有许多毛须。Clarke, C.M.
基纳巴卢山猪笼草
基纳巴卢山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kinabaluensis)是由马来王猪笼草和长毛猪笼草杂交得到的自然杂交种。.
博世猪笼草
(学名:Nepenthes boschiana),又称,是婆罗洲南加里曼丹省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约翰内斯·范登博世的名字。它与法萨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尚未发现博世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McPherson, S.R. 2009.
坎特利猪笼草
坎特利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cantleyi)是二齿猪笼草与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尽管其亲本广布于婆罗洲,但其在文莱以外极其罕见。Clarke, C.M. 1997.
多巴猪笼草
(学名:Nepenthes tobaica),又称,是苏门答腊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因大量分布于多巴湖附近而得名。 多巴猪笼草与昂嘎桑猪笼草、小猪笼草、迈克猪笼草和两眼猪笼草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Clarke, C.M. 2001.
大型平庸猪笼草
大型平庸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macrovulgaris)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macrovulgaris”,来源于希腊文和拉丁文“macro”和“vulgaris”,意为“巨型的”和“普通的,平庸的”。其通常生长于苔藓森林及亚山地森林空地,海拔300米至1200米处。其仅存在于超基性基质的原生地中,包括婆罗洲沙巴的基纳巴卢山、南布由康山、丹浓谷、塔湾山脉、马廖山脉和塞兰山。其捕虫笼可高达25厘米,为绿色至褐色,通常具斑点。Clarke, C.M.
大叶猪笼草
大叶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macrophylla)是東馬沙巴的特鲁斯马迪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macrophylla”来源于拉丁文“macro”和“phylla”,意为“巨大的叶片”。 大叶猪笼草曾被认为是爱德华猪笼草的一个亚种,但它们的捕虫笼和叶片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别。Clarke, C.M.
奇異豬籠草
奇異豬籠草(学名:Nepenthes mirabilis)是分布最为广泛猪笼草属植物。其种加词“mirabilis”来源于拉丁文,意为“奇异的,令人惊叹的”。其是豬籠草属中分布最为广泛的物种,其分布范围覆盖东南亚、马来群岛的主要岛屿(除开小巽他群岛及菲律宾北部地区),并一直北延至中国,南延至澳大利亚。猪笼草属中,奇異豬籠草具有最多的变型和变种,其中最知名的为汶萊以及沙撈越特有的变种——棘口奇异猪笼草,其具有极宽的唇。Clarke, C.M.
姆鲁山猪笼草
姆鲁山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muluensis)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生于海拔1700米Clarke, C.M. & C.C. Lee 2004.
小猪笼草
小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gracilis)广布于东南亚低地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拉丁文“gracilis”,意为“细长的”。小猪笼草存在于婆罗洲、西马来西亚、新加坡、沙捞越、苏门答腊及泰国。McPherson, S.R. 2009.
小舌猪笼草
小舌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lingulata)是苏门答腊北部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lingulata”来源于拉丁文“lingula”,意为“小舌”,这是指该物种笼盖的下表面有一根细长的附属物。.
岩花山
岩花山(印尼语:Gunung Ilas Bungaan)是位于婆罗洲东加里曼丹伯劳附近的一座石灰岩山峰。在印尼语中“ilas”意为“岩石”,“bungaan”意为“开花的”,直译过来即是“开花的岩石”。Phillips, A., A. Lamb & C.C.
两眼猪笼草
两眼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reinwardtiana)是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McPherson, S.R. 2009.
二齒豬籠草
二齒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bicalcarata),又称二距猪笼草,是婆羅洲西北部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拉丁文,“bi”意为“二”,“calcaratus”意为“尖状物”,指其两个尖齿状结构。Phillipps, A.
云雾森林
云雾森林(cloud forest)是一种热带或亚热带常绿山地雨林。其特点是其林冠持续性,经常性或季节性的环绕着云雾。云雾森林的地面和植被上通常覆盖着丰富的苔藓,因此其也被称之为苔藓森林(mossy forest)。雲霧森林通常形成于山脉的马鞍部,在这里云雾带来的水分能够更好的保留下来。.
佛氏猪笼草
佛氏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vogelii)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地区。其下位笼的腹面无笼翼,上位笼一般为漏斗形。其与暗色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佛氏猪笼草的种加词来源于莱顿植物园温室经理的植物学家阿特·沃格尔。.
圆盾猪笼草
圆盾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clipeata),又称盾叶猪笼草,是婆罗洲西加里曼丹黑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生长于近乎垂直的花岗岩壁上,海拔约600米至800米。其种加词“clipeata”来源于拉丁文“clipeus”,意为“圆盾形”,是指其叶片的形状。 圆盾猪笼草是猪笼草属中极其濒危的物种之一。1995年发现仅存在15棵野生植株。Simpson, R.B.
刚毛猪笼草
刚毛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hirsut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披被着厚厚一层棕色的毛被,而其他猪笼草多只在花序上具毛被。捕虫笼多为全绿色,内表面具一些红色的斑点。Phillipps, A. & A. Lamb 1996.
哈里猪笼草
哈里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harryana)是由爱德华猪笼草和长毛猪笼草杂交得到的自然杂交种。其亲本近缘关系非常密切,其形态特征为亲本的中间型,较难进行区分。Clarke, C.M. 1997.
关于猪笼草属
《关于猪笼草属》(Over het geslacht Nepenthes)是由彼得·威廉·科塔尔斯所著的关于猪笼草属植物的专著。 Korthals, P.W. 1839.
克洛斯猪笼草
(学名:Nepenthes klossii),又称,是新几内亚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
王侯巨蚊
王侯巨蚊(学名:Toxorhynchites rajah)是婆罗洲沙巴特有的的库蚊属物种。现仅在马来王猪笼草的捕虫笼中发现过王侯库蚊的幼虫。所以其被认为是一个依猪笼草底内动物。.
王侯库蚊
王侯库蚊(学名:Culex rajah)是婆罗洲沙巴特有的的库蚊属物种。现仅在马来王猪笼草的捕虫笼中发现过王侯库蚊的幼虫。所以其被认为是一个依猪笼草底内动物。.
窄叶猪笼草
叶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stenophyll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Clarke, C.M. 1997.
粗毛猪笼草
粗毛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hispid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生长于海拔100米至800米的荒原森林中。Clarke, C.M. 1997.
维奇猪笼草
维奇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veitchii)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广泛分布于婆罗洲西北部。其种加词“veitchii”来源于维奇苗圃的主人,詹姆斯·维奇。 低地地区的树林中维奇猪笼草常附生,其以叶柄环抱树杆向上生长。而在高地地区泥炭沼泽的维奇猪笼草则多陆生。巴里奥地区的维奇猪笼草似乎严格陆生,未在该地区观察到其附生植株。此外,低地地区和高地地区的维奇猪笼草在形态上也有区别,低地变型比高地变型的唇窄。 维奇猪笼草被认为产于菲律宾的罗伯坎特利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Cheek, M.
细毛猪笼草
细毛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pilos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特点是具有密集的黄棕色长毛被;笼盖下表面具一个独特的钩状附属物。其种加词“pilosa”来源于拉丁文“pilosus”,意为“毛发”。Phillipps, A., A.
猪笼草属物种列表
草属物种列表列出了所有已知的猪笼草属物种。其包括153个公认的现存物种,3个未完全描述的类群及3个杂交种。3种已灭绝的物种也包含于其内。 其IUCN保护状况来源于《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除另有注释外,其分类及其他信息都来源于斯图尔特·麦克弗森2009年的专著《旧大陆的猪笼草》。McPherson, S.R.
猪笼草属自然杂交种列表
该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列表记录了猪笼草属下所有有记录的自然杂交种,非地区特有种的杂交种标记了星号。.
猪笼草属(猪笼草科)的框架性修订
《猪笼草属(猪笼草科)的框架性修订》(A skeletal revision of Nepenthes (Nepenthaceae))是由马修·杰布和马丁·奇克所著的关于猪笼草属食虫植物的专著。其1997年5月发表于《布卢姆-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地理学杂志》中。Jebb, M.H.P.
查看 婆罗洲的猪笼草属植物和猪笼草属(猪笼草科)的框架性修订
猪笼草属文献列表
草属文献列表记录了大部分已发表的猪笼草属著作。其包括了独立出版物和大型分类学专著的一部分,但不包含期刊和杂志内的论文。.
猪笼草底内动物
草底内动物(Nepenthes infauna)是栖息于猪笼草捕虫笼内的动物。其包括蝇和蚊幼虫、蜘蛛、螨、蚂蚁及一种特别的蟹类,马来吸血鬼蟹,甚至還有兩生類豬籠草姬蛙。捕虫笼内最常见的底内动物为蚊类幼虫,在其发育过程中以其他动物的幼虫为食。很多动物只能生存在捕虫笼中,离开捕虫笼就无法生存,所以它们也被称为依猪笼草动物。 这些不同生物间的复杂关系尚未完全清楚。以至于这些猪笼草生物是否从猪笼草中获取食物,或者是否存在一个互利共生关系仍有待研究,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查尔斯·克拉克认为互利共生是一种“可能的情况”,即是“猪笼草提供了场所、保护或食物;作为回报,这些动物帮助猪笼草捕获动物、提高消化率或抑制细菌繁殖”。.
猪笼草科 (1908年专著)
《猪笼草科》(Nepenthaceae)是由约翰·缪尔黑德·麦克法兰所著的关于猪笼草属植物的专著。Macfarlane, J.M. 1908.
猪笼草花蛛
草花蛛(学名:Misumenops nepenthicola)存在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新加坡低地猪笼草的捕虫笼内。因此,其为猪笼草底内动物。其行动缓慢,不主动捕食。雄性及雌性均长约6毫米。.
爱德华猪笼草
爱德华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edwardsiana)是马来西亚东马沙巴州的京那巴鲁山和坦布幼昆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具有巨大的捕虫笼,及高度发达的唇肋。Clarke, C.M. 1997.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
(学名:N. × trusmadiensis),又称,是由劳氏猪笼草和大叶猪笼草杂交得到的猪笼草自然杂交种。其仅存在于婆罗洲特鲁斯马迪山,也因此而得名。Clarke, C.M. 1997.
白环猪笼草
白环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albomarginata)是婆罗洲、西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Clarke, C.M. 2001.
鞍型猪笼草
鞍型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ephippiata)是婆罗洲特有的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ephippiata”来源于拉丁文“ephippium”,意为“鞍布”。其存在于沙捞越中部的霍斯山脉,及加里曼丹的拉亚山和勒桑山。产于霍斯山脉的鞍型猪笼草无产于中加里曼丹的鞍型猪笼草具有的下延叶柄。鞍型猪笼草与劳氏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 B·H·丹瑟在其1928年的专著《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猪笼草科植物》中描述了鞍型猪笼草,其基于一份仅有一段茎和一个花序的标本。 尚未发现鞍型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Clarke, C.M.
莫氏蓝带蚊
莫氏蓝带蚊(学名:Uranotaenia moultoni)是婆罗洲沙巴特有的的蓝带蚊属物种。现仅在马来王猪笼草的捕虫笼中发现过莫氏蓝带蚊的幼虫。所以其被认为是一个依猪笼草底内动物。.
莱佛士猪笼草
莱佛士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rafflesiana)得名于斯坦福·莱佛士。其分布极为广泛,包括婆罗洲、苏门答腊、西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已描述的莱佛士猪笼草的变型和变种是猪笼草属中最多的。仅在婆罗洲就至少有3种不同的变种。莱佛士猪笼草的巨型变型的捕虫笼大小可与马来王猪笼草相媲美。.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猪笼草科植物
《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猪笼草科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是一本由B·H·丹瑟所著的关于荷属东印度群岛极其附近地区热带食虫植物的开创性专著。Danser, B.H. 1928.
颜氏库蚊
氏库蚊(学名:Culex jenseni)是婆罗洲沙巴特有的的库蚊属物种。现仅在马来王猪笼草的捕虫笼中发现过颜氏库蚊的幼虫。所以其被认为是一个依猪笼草底内动物。.
风铃猪笼草
风铃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campanulata)是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campanulata”来源于拉丁文“campānulātus”,意为“钟形的”。 1983年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毁了风铃猪笼草原唯一已知的原生地。当时不能确定其是否已灭绝或还存在于其他地区。Clarke, C.M.
馬來王豬籠草
来王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rajah),又名王侯豬籠草、拉賈豬籠草及豬王豬籠草,是婆罗洲马来西亚沙巴坦布幼昆山附近及基纳巴卢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Clarke, C. M. 1997.
马劳伊·帕劳伊高原
劳伊·帕劳伊高原(Marai Parai)位于马来西亚基纳巴卢山西北部。1987年,第一次记录到从马劳伊·帕劳伊高原登顶基纳巴卢山。 马劳伊·帕劳伊高原得名于常见于高原和稻田中的芦苇样植物。 马劳伊·帕劳伊高原上存在着许多著名的猪笼草属植物,包括马来王猪笼草()、斑豹猪笼草()、劳氏猪笼草()、爱德华猪笼草()、暗色猪笼草()和毛盖猪笼草()。.
马来吸血鬼蟹
来吸血鬼蟹(学名:Geosesarma malayanum)是马来西亚的一种小型红色蟹类。其因与猪笼草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而被称为喜猪笼草底内动物。马来吸血鬼蟹常出现于苹果猪笼草的捕虫笼内。其会使用捕虫笼内淹死的猎物。但也有报道发现其偶尔也会被困在捕虫笼内。.
马普鲁山猪笼草
普鲁山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mapuluensis)是婆罗洲东加里曼丹省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Clarke, C.M. 1997.
诺斯猪笼草
诺斯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northian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分布于海拔0至500米的地区。诺斯猪笼草得名于它的发现者——玛丽安娜·诺斯。诺斯猪笼草是猪笼草属最为著名的物种之一,在19世纪后半叶它被当作沙捞越特有植物的一个代表。Clarke, C.M.
豹斑猪笼草
豹斑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burbidgeae)呈片状的分布于婆罗洲沙巴的基纳巴卢山及坦布幼昆山附近。Clarke, C.M. 1997.
黑山 (婆罗洲)
黑山(印尼文:Gunung Kelam)是一座位于婆罗洲西加里曼丹的花岗岩山峰,海拔1002米。 1894年1月30日至2月13日,约翰内斯·戈特弗里德·哈利尔成为第二个登顶黑山的欧洲人。他先后5次登顶黑山,并首次采集到了圆盾猪笼草。 黑山山顶地区相对人迹罕至。哈利尔在B·H·丹瑟1928年的专著《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猪笼草科植物》中描述到:Phillips, A., A.
胡瑞尔猪笼草
胡瑞尔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hurrellian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分布于沙巴西南部、沙捞越北部和文莱。其被假定为起源于杂交种;原亲本被认为是暗色猪笼草和维奇猪笼草。胡瑞尔猪笼草全株披被着锈棕色的厚重毛被,其可能继承于后者。.
阿里猪笼草
阿里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alisaputrana),又名豹纹猪笼草Phillipps, A. & A. Lamb 1996.
赫姆斯利猪笼草
赫姆斯利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hemsleyan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生长于海拔200米以下的泥炭沼澤森林和荒原森林。Scharmann, M. & T.U. Grafe 2013.
长毛猪笼草
长毛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villosa)是婆罗洲东北部的基纳巴卢山和坦布幼昆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原生地海拔可超过3200米,高于大部分婆罗洲猪笼草属植物。长毛猪笼草的唇高度发达且复杂,可使之区别于与近缘的爱德华猪笼草和大叶猪笼草。Clarke, C.M.
苹果猪笼草
苹果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ampullaria)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猪笼草。其存在于在婆罗洲、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西马来西亚、新加坡、苏门答腊和泰国。McPherson, S.R. 2009.
虎克猪笼草
虎克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hookeriana)是由苹果猪笼草与莱佛士猪笼草杂交得到的常见的自然杂交种。其是以约瑟夫·道尔顿·胡克的名字命名的。其普遍存在于西马来西亚、婆罗洲、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低地等,莱佛士猪笼草和苹果猪笼草共同存在的地区。虎克猪笼草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等级为无危。.
陈氏猪笼草
氏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chaniana)为沙巴和沙捞越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得名于自然历史出版社的常务董事,博物学家陈周伦。陈氏猪笼草被归入“大猪笼草系”中,其中还包括博世猪笼草、附生猪笼草、艾玛猪笼草、法萨猪笼草、暗色猪笼草、克洛斯猪笼草、大猪笼草、宽唇猪笼草、窄叶猪笼草和佛氏猪笼草。Robinson, A.S., J.
暗色猪笼草
暗色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fusc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海拔分布范围广,多附生于苔藓森林中。暗色猪笼草的种加词“fusca”来源于拉丁文“fuscus”,意为“深棕色的”或“深色的”,指其捕虫笼的颜色。Phillipps, A.
查尔斯·克拉克 (植物学家)
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 M. Clarke)是专业从事于猪笼草属食虫植物的植物学家与分类学家。克拉克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获得了墨尔本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的生物学荣誉学位,同时还在新南威尔士阿米代尔的新英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取得了生态系统管理博士学位。 克拉克第一次到婆罗洲研究猪笼草是在1987年。1989年至1990年,他生活在文莱以研究猪笼草属植物的生态问题。在这两次旅行间,克拉克还曾在昆士兰州的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任教生态学和生物统计学,同时还在香港担任园艺顾问。 克拉克现就任于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克拉克已完成了五本关于猪笼草属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婆罗洲的猪笼草属植物》(Nepenthes of Borneo)和《苏门答腊岛与西马来西亚的猪笼草》(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克拉克描述了5个猪笼草属物种,分别为本斯通猪笼草(Nepenthes benstonei)、陈氏猪笼草(Nepenthes chaniana)、泉氏猪笼草(Nepenthes izumiae)、贾桂琳猪笼草(Nepenthes jacquelineae)和坚韧猪笼草(Nepenthes tenax)。.
柔毛猪笼草
柔毛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mollis)是婆罗洲加里曼丹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mollis”来源于拉丁文,意为“柔软的”,指其毛被。Phillipps, A. & A. Lamb 1996.
毛律山猪笼草
毛律山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murudensis)是婆罗洲毛律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也就来源于毛律山。其被推定为起源于杂交种:两眼猪笼草和毛盖猪笼草被认为是其原始的亲本。Clarke, C.M. 1997.
毛盖猪笼草
毛盖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tentaculata)是一种分布于苏拉威西和婆罗洲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生长于海拔400米至2550米的地区。McPherson, S.R. 2009.
毛果猪笼草
毛果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trichocarpa)是苹果猪笼草与小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曾被视为独立物种。其种加词“trichocarpa”来源于希腊文“trikho-”和“-carpus”,意为“带毛的果实”。 在B·H·丹瑟1928发表的《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猪笼草科植物》中提到了这一植物。他描述说,该植物具有圆柱形的攀援茎,下位笼为卵形。它的上位笼和下位笼可高达8厘米,宽为高的三分之一,可宽至4厘米。腹面具一对笼翼。Danser, B.H.
沙礼花-哈萨猪笼草
沙礼花-哈萨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sharifah-hapsahii)是由小猪笼草与奇异猪笼草杂交得到的自然杂交种。McPherson, S.R. 2009.
沙捞越猪笼草
沙捞越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 sarawakiensis)是由姆鲁山猪笼草与毛盖猪笼草杂交得到的自然杂交种。其种加词来源于婆罗洲沙捞越。其与亲本姆鲁山猪笼草一样稀少,仅出现于几个孤立的山峰上。.
法萨猪笼草
法萨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faizaliana)是婆罗洲沙捞越姆鲁山国家公园内的石灰岩壁上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描述者的儿子M·Kh·法萨。法萨猪笼草与博世猪笼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Clarke, C.M. 1997.
无刺猪笼草
无刺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inermis)是苏门答腊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inermis”来源于拉丁文,意为“无刺的”,指其完全缺乏唇的上位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