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妊神星的卫星

指数 妊神星的卫星

位於外太陽系的矮行星妊神星擁有兩颗已知自然衛星:妊衛一和妊衛二。這些小衛星在2005年利用位於夏威夷凱克天文台的大型望遠鏡觀察妊神星時被發現。 妊神星的衛星在多方面都有不尋常之處。它們屬於妊神星族,妊神星的碰撞家族,在數十億年前一次破壞了妊神星冰幔的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冰中形成。妊衛一是較大且較遠的衛星,表面存在大量的水冰,這在古柏帶天體中甚為罕有。妊衛二的質量大約為妊衛一的十分之一,軌道傾角異常地高,其軌道也時常受較大的衛星所影響。.

11 关系: 天体列表太阳系天体发现时间列表太阳系天体大小列表太阳系自然卫星列表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妊神星妊神星族矮行星類冥矮行星鸟神星海王星外天體列表

天体列表

天体(Astronomical object),又稱星体,指太空中的物体,更廣泛的解釋就是宇宙中的所有的個体。.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天体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天体发现时间列表

这是數百年来太阳系内所发现的卫星的时间列表。 為了比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时间都包括在内。最初的六个小行星也都被包括在内,之后,每年都有新的小行星发现,而开始的四个至少在1851年之前都被看作是行星。 历史上,卫星的名字总是在发现之後才有的。.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太阳系天体发现时间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天体大小列表

这是一张以逆序排列的太阳系天体半径列表。 太阳、木星、土星在这张表里使用平均半径测量容积。大部分的球形天体如大行星,使用赤道半径。对于不规则天体,使用三个方向的轴进行测量。 表格的顺序与太阳系天体质量列表是不同的因为有些天体密度较大。如天王星比海王星大但质量却比海王星小,木卫三和土卫六比起水星要大的多但质量却不及水星的一半。.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太阳系天体大小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自然卫星列表

太阳系的行星和受到正式认可的矮行星已知共计有180颗卫星,另有19颗已经大到足以实现流体静力平衡,因此这些天体如果直接围绕太阳运转,则将归类为行星或矮行星。 根据其运行轨道不同,卫星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规则卫星,拥有顺行轨道,其在轨道上的前进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并与行星的赤道面接近;另一类是不规则卫星,拥有逆行或偏向于逆行的轨道,在轨道上的前进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并且经常与其围绕行星的赤道形成极限角度。不规则卫星可能是行星从周围的太空中捕获的小行星,其中大部分直径都不到10公里。 伽利略·伽利莱于1610年发现了4颗伽利略卫星,这也是除月球外人类最早发现并公布的卫星Galilei, Galileo, Sidereus Nuncius.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太阳系自然卫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

2006年,國際天文聯會对行星做出定义,规定行星即为按轨道围绕恒星运动、尺寸大到足以保持流体静力平衡并且清除邻近的小天体的天体。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在尺寸上足以令其引力克服内部刚性,并因此成为圆形(椭球形)。“清除邻近小天体”的实际意义是指卫星大到其引力足以控制附近的所有物体。根据国际天文联会此一定义,太阳系共有8颗行星。所有以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并保持流体静力平衡,但未能清除附近小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除太阳、行星和矮行星外,太阳系内的所有其它天体则称为太阳系小天体。此外,太阳和另外十余颗卫星尺寸也大到足以达成流体静力平衡。除太阳外,这些天体都属于“行星质量天体”,簡稱“行质天体”(planetary-mass object,縮寫為planemo)。以下列表中列出了太阳和太阳系中所有已知的行星质量天体。太阳的轨道特性列出的是其与银心的距离。其它所有天体按其与太阳的间隔距离排序。.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 · 查看更多 »

妊神星

妊神星是柯伊伯带的一颗矮行星,正式名称为(136108) Haumea。妊神星是太阳系的第三大矮行星,它的质量是冥王星质量的三分之一。妊神星的质量要比地球小1,400倍(地球质量的0.07%)。2004年,迈克尔·E·布朗领导的加州理工学院团队在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发现了该天体;2005年,领导的团队在西班牙内华达山脉天文台亦发现了该天体,但后者的声明遭到质疑。2008年9月17日,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将这颗天体定为矮行星,并以夏威夷生育之神为其命名。 在所有的已知矮行星中,妊神星具有独特的极度形变。尽管人们尚未直接观测到它的形状,但由光变曲线计算的结果表明,妊神星呈椭球形,其长半轴是短半轴的两倍。尽管如此,据推算其自身重力仍足以维持流体静力平衡,因此符合矮行星的定义。天文学家认为,妊神星之所以具备形状伸长、罕见的高速自转、高密度和高反照率(因其结晶水冰的表面)这些特点,是超级碰撞的结果;这让妊神星成为了碰撞家族中最大的成员,几颗大型的海王星外天体以及妊神星的两颗已知卫星亦是该家族的成员。.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妊神星 · 查看更多 »

妊神星族

妊神星族是唯一确定的外海王星天体的碰撞家族,也就是说,外海王星天体类似轨道参数(外海王星天体)只有组谱(近纯净冰水),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是互相碰撞的较原始的星体。计算表明,它可能是唯一的外海王星碰撞家族。.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妊神星族 · 查看更多 »

矮行星

行星(別稱中行星、準行星、侏儒行星)是具有行星級質量,但既不是行星,也不是衛星的太陽系天體。也就是說,它是直接環繞著太陽,並且自身的重力足以達成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通常是球體),但未能清除鄰近軌道上的其它小天體和物質。 矮行星這個項目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8月通過環繞太陽天體的三種分類定義的一部分,導致新增加了發現的比海王星離太陽更遠的天體,其大小足以和冥王星匹敵,並且最後質量超過冥王星的天體,例如鬩神星。2006年,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定義上決議將矮行星排除在外,對此學界評價兩極。天文學家麥克·布朗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而他是鬩神星和其它新矮行星的發現者。但拒絕接受這樣定義的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卻是在1991年4月創造矮行星這個名詞的天文學家。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目前承認的矮行星有5顆:、冥王星、、和。布朗批評官方的認可:「一個理性的人可能會認為,太陽系裡面只有5顆符合IAU定義的已知矮行星,但這些理性的人將無從修正。」 在另一份有數百顆已知的天體列在其中的清單,被懷疑都是太陽系的矮行星,估計在完整的探索過整個古柏帶之後,可能會發現200顆矮行星,而在探索過古柏帶以外的區域後,矮行星的總數可能超過10,000顆。個別的科學家認定的還有一些,麥克-布朗在2011年8月發表的清單中,從幾乎可以肯定到有可能是矮行星,就有390顆候選天體。布朗目前標示的11顆已知天體 -除5顆是已經被IAU認可的之外,還有(225088) 2007 OR10、、、、(307261) 2002 MS4和—是「幾乎可以確定」的,另外還有12顆是極有可能的Mike Brown, Accessed 2013-11-15。斯特恩也指出還有十多顆已知的矮行星Alan Stern,, August 24, 2012。 然而,只有兩顆天體,穀神星和冥王星,有足夠詳細的觀測資料可以確定它們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定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接受鬩神星是矮行星,是因為它比冥王星更大。他們附帶決議尚未命名的海王星外天體,它們的絕對星等必須大於 +1(這意味著假設幾何反照率 ≤ 1,直徑就必須≥838公里),就會據以假設是矮行星來命名。目前,只有鳥神星和妊神星是依據這個程序被承認是矮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沒有討論其它可能是矮行星天體的相關問題。 在其它行星系統的分類中,並未列出矮行星的特徵。.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矮行星 · 查看更多 »

類冥矮行星

--、--或冥王星型天體(plutoid)指海王星外天體中的矮行星。 國際天文聯合會延續擴展2006年行星重定義目錄中的天體,在2008年6月11日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定義了類冥矮行星: 相應的,類冥矮行星可以被視為是矮行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的交集。在2008年,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和妊神星是僅有的類冥矮行星,但還有多達42個天體可能會被納入此一分類中。.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類冥矮行星 · 查看更多 »

鸟神星

鸟神星(Makemake/Maha-Maha,发音为: 或 ),正式名称为 (136472) Makemake,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亦是傳統古柏帶天體中最大的兩顆之一。鸟神星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鳥神星有一颗衛星。鸟神星的平均溫度極低(約30 K(−243.2 °C)),这意味着它的表面覆蓋着甲烷与乙烷,并可能还存在固态氮。 最初被稱為的鸟神星(後来被编号为136472),是由迈克尔·E·布朗領導的团队在2005年3月31日發现的;2005年7月29日,他们公佈了该次發現。2008年6月11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的候選者名單內。類冥矮行星是海王星轨道外的矮行星的专属分類,當時只有冥王星和鬩神星屬於這個分類。2008年7月,鳥神星正式被列为類冥矮行星。.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鸟神星 · 查看更多 »

海王星外天體列表

这是一份外海王星天体(TNOs)列表 按发现日期的顺序,也包括某些还没有得小行星编号的著名的外海王星天体(TNOs)。.

新!!: 妊神星的卫星和海王星外天體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妊神星的衛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