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奔腾4

指数 奔腾4

奔騰4(Pentium 4,或簡称奔4或P4),Intel生產的第七代x86微處理器,是繼1995年出品的第六代P6架构Pentium Pro之後第一款重新設計過的處理器,這一新的架構稱做NetBurst,(此前的Pentium II、Pentium III及相应各版本的Celeron仍旧属于P6架构)。Pentium 4首款產品工程代号為:Willamette,拥有1.4GHz左右的核心時脈,并使用Socket 423腳位架構,于2000年11月发布。值得注意的是,Pentium 4有著非常快速到400MHz的前端匯流排,之後更有提升到533MHz、800MHz,它其實是一個100MHz时钟频率的四倍数据速率(QDR)前端匯流排,因此数据传输速率为4×100MHz。相应的,Pentium 4前期的竞争对手AMD Athlon处理器采用双倍数据输率(DDR)前端匯流排,拥有266MHz或333MHz的数据传输速率(2×133MHz、2×166MHz)。 令业界观察人士感到意外的是,NetBurst架构的Pentium 4在“每周期整数处理能力”和“每周期浮点处理能力”这两个重要性能上比前一代的P6架构不升反降。它通过牺牲每个周期的性能以实现非常高的--和SSE性能。与英特尔的传统保持一致的是,Pentium 4也有低端Celeron〔通常称为Celeron 4〕及Celeron D版本和用于SMP配置的高端Xeon〔至強〕版本。 Pentium 4的设计目标是适应更快的时钟速度,因为消费者开始依据更高的時脈购买電腦。在这方面Pentium 4是一个经典的市场驱动技术的范例。这很快就推动超微半導體(AMD)的“时钟频率神话运动”。英特尔使用一个特别长的指令流水线来实现这个目标,同Pentium III和Athlon那样的传统x86 CPU相比,Pentium 4降低了每个时钟周期的处理能力,但是它能够以更高的时钟速度工作。AMD則採用所謂的PR值來標示與Pentium 4相對應的Athlon XP處理器。 英特尔在發表Pentium 4時向大眾宣布说,NetBurst架構能夠運行在10GHz。然而,NetBurst架构在3.8GHz便遇到提升制程也无法解决的高功耗问题。这迫使英特尔在2005年年中放弃NetBurst,并转向升温更少的Pentium M,祭出“MoDT ('''M'''obile '''o'''n '''D'''esk'''T'''op)”的旗帜;并由此发展处Intel Core微架构取代NetBurst。.

目录

  1. 102 关系: AES指令集AMD AthlonATI Radeon 8000ATI晶片組列表ATX同时多线程多核心處理器奔騰奔騰III奔腾D奔腾M奔腾Pro威盛電子中央处理器主板三維晶片乱序执行平面网格阵列封装微处理器快播初音未來分支預測器全美達前端总线BogoMipsCPU-ZCPU缓存CPU插座矽統科技王力宏神舟电脑精靈協奏曲缓存罪惡王冠狩龍戰紀DJMax遊戲王R聖境傳說Online街頭霸王IV角色主唱系列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超執行緒超頻龙芯迦特镇蘋果的英特爾平台遷移赛扬至强酷睿酷睿2... 扩展索引 (52 更多) »

AES指令集

级加密标准指令集(或称英特尔高级加密标准新指令,简称AES-NI)是一个x86指令集架构的扩展,用于Intel和AMD微处理器,由Intel在2008年3月提出。该指令集的目的是改进应用程序使用高级加密标准(AES)执行加密和解密的速度。.

查看 奔腾4和AES指令集

AMD Athlon

Athlon是美國AMD公司的一種為x86計算機平台而設的微處理器,也是迄今为止AMD最为成功的一代处理器架构,其研发负责人是前AMD首席执行官Dirk Meyer。其中文官方名稱為「速龍」。第一款Athlon處理器屬於AMD的第七代(K7),與當時英特爾的Pentium 3處理器競爭,及後出現Athlon XP、MP等。現時最新的Athlon處理器有屬於Jagaur架構的Athlon APU系列。.

查看 奔腾4和AMD Athlon

ATI Radeon 8000

ATI Radeon 8000系列顯示卡,採用R200系列顯示核心,由ATI研發並推出。Radeon 8500(核心代號 R200)是一個Radeon系列顯示卡核心能夠將ATI放在與nVIDIA競爭的層面上,亦成功使當時的ATI脫離衰退顯示卡廠商的行列。它亦是全球首款完整支持DirectX 8.1的產品,GeForce 3只能算是支持DirectX 8.0。.

查看 奔腾4和ATI Radeon 8000

ATI晶片組列表

本條目包含了AMD收購ATI前,ATI公司所生產的南北橋晶片組,若欲查詢ATI被AMD收購後,AMD所生產的南北橋晶片組與FCH晶片,請另見AMD晶片組列表。.

查看 奔腾4和ATI晶片組列表

ATX

ATX(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主機板規格由英特爾公司在1995年制定。這是多年來第一次電腦機殼與主機板設計的重大改變。ATX取代AT主機板規格,成為較新電腦系統預設的主機板規格。ATX解決以往AT規格中,令電腦組裝人士煩惱的問題。其他衍生的主機板規格(包括microATX、FlexATX與mini-ITX)保留ATX基本的背板設置,但主機板的面積減少,擴充槽的數目也有所刪減。 自英特爾在1995年發表最初的ATX官方規格後,此規格經歷多次變更;最新2.3版本規格於2007年發表。標準的ATX主機版,長12英吋,寬9.6英吋(305毫米×244毫米)。這也容許標準的ATX機箱容納較小的microATX主機板。 2003年,英特爾發佈全新的BTX主機板規格,以其作為ATX的替代規格。但由於相容性的問題,ATX規格仍為組裝電腦最通行的主機板規格,只有大型廠商的零售電腦採用BTX,因此英特爾於2006年放棄BTX的發展。.

查看 奔腾4和ATX

同时多线程

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缩写SMT)也称同步多线程,是一种提高具有硬件多线程的超純量CPU整体效率的技术。同时多线程允许多个独立的执行线程更好地利用现代处理器架构提供的资源。.

查看 奔腾4和同时多线程

多核心處理器

多核處理器(Multi-core processor),又称多核微处理器,是在單個計算元件中,加入兩個或以上的獨立實體中央處理單元(簡稱核心,Core),只有兩個核心的處理器,稱為雙核處理器(dual-core processor)。這些核心可以分別獨立地執行程式指令,利用平行計算的能力加快程式的執行速度。「多核心」通常是对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而论的,但是某些时候也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系统芯片(SoC)。 通常,把将两个或更多独立处理器封装在一個單一集成电路(IC)中的方案稱為多核心處理器;而封裝在不同IC中的獨立處理器形成的計算機系統被稱為多處理器。在某些情况中(比如广告中),有些人会将在同一个集成电路中多个独立的单核心微处理器(或多核心微处理器)称做“多处理模块”、“多核心”等,其实是指“多处理器”而不是“多核心处理器”。除非特别说明,本文将使用“多核心”指代在同一集成电路中集成多個獨立處理器的CPU(即“多核心处理器”)。 一般情況下,多核心处理器可以在每个核心分别独立物理封装的情况下进行多任务处理(線程級並行處理(Thread-Level Parallelism,TLP),这种形式的TLP通常被认为是晶片級多處理)。.

查看 奔腾4和多核心處理器

奔騰

奔騰(Pentium)是英特爾公司的一個註冊商標,作為其x86處理器品牌之一,於1993年推出。以往,「奔騰」是英特爾的唯一的x86處理器產品線,後來隨著其產品線的擴展衍生出低端的「賽揚」(Celeron)系列、供伺服器以及工作站使用的「至強」(Xeon)系列。2006年英特爾推出「酷睿」(Core)系列處理器產品線,取代原奔騰處理器系列的市場定位。時至今日,「奔騰」這個品牌仍然繼續使用,但市場定位被定位為比低端入門型的賽揚系列高一級,比橫貫中高端主流型和高端旗艦型的酷睿系列低一級的中端入門型級別。.

查看 奔腾4和奔騰

奔騰III

Pentium III是英特爾的x86(更準確地說是P6)架構之微處理器,於1999年2月底推出。剛推出的版本與早期的Pentium II非常相似,最值得注意的不同是SSE指令的擴充,以及在每個晶片製造的過程加入有爭議的序號進去。與Pentium II相同,也有低階的Celeron版本和高階的Xeon版本。Pentium III最後被Pentium 4所取代,Pentium III的改進設計就是後來的Pentium M。.

查看 奔腾4和奔騰III

奔腾D

Pentium D是英特爾公司的雙核心處理器系列之一,於2005年春季的Intel開發者論壇中首度亮相。它把兩顆Pentium 4 Prescott核心放在同一塊晶片上。.

查看 奔腾4和奔腾D

奔腾M

Pentium M是英特爾公司的x86架構微處理器,供筆記型電腦使用,亦被作为Centrino的一部分,於2003年3月推出。M代表“移动”(Mobile)。在推出前的核心名稱為“Banias”,是以色列的地名。Pentium M是由英特尔在以色列的海尔法(Haifa)实验室研发设计的。 一直以来,英特尔公司完成一款处理器的设计之后先发售桌面版,在制程上加以改良(主要是减小功耗)后推出相对应的移动版处理器。在完成基于NetBurst架构、以追求运行频率为主要目标的Pentium 4处理器之后,其移动版P4-M因为较大的能耗和发热而受到市场恶评。这时候英特尔公司针对移动处理器市场,重新推出了Pentium M处理器。Pentium M並非從Pentium 4發展而來,架構更接近了Pentium III的短流水线設計,經多方面的修改而成,當中Pentium III的設計源自Pentium Pro。該處理器具有省電、低功耗、延長電池壽命等特點,時脈方面比P4低,但其效能則與時脈較高的P4-M相近。可以近似认为,运作在1.6GHz的Pentium M总体运算性能与P4-M 2.4GHz相当。 Pentium M处理器在功耗和性能两者间达成了极佳的平衡,帮助它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查看 奔腾4和奔腾M

奔腾Pro

Pentium Pro為Intel的第一代Pentium之后的下一代处理器,开创Intel的P6处理器架构。Pentium Pro的P6架构是Intel后期数款CPU架构的基础,一直沿用为Pentium 4出现之前的所有Intel主流CPU的设计,后来的Intel Core多核结构也是根据P6架构为单核原型的设计。Pentium Pro在1995年11月以Socket 8接口推出。 Pentium Pro以陶瓷或有機塑膠封裝,其最大特色在於首先採用雙晶粒封裝與內建全速二級缓存,雙晶粒自然是指將運算核心與緩衝區兩顆晶片一同裝入CPU中,而片上(onchip)全速二級缓存則是因為这样做可以使得二级缓存可以与内核相同的频率运作,不必在像過去使用主機板上較慢速的L2記憶體。从而为“乱序执行”所导致的大量内存查找提供了捷径,直接提升了性能。此外,Pentium Pro还具备三个能够把x86指令转换成118位定长的RISC风格微操作的译码器(其中一个能把复杂x86指令转换成4个RISC风格微操作,另外两个解码器则是各可以把一条"简单"x86指令转换成一条RISC风格微操作,即所谓的“4+1+1”的3路解码格局)、实现了乱序执行等。 其二級緩存有256KB/512KB/1MB三款,其中1MB版本使用OLGA(有機塑膠封裝),但是肇因於0.35微米製程發熱功率甚大,故其時脈不曾高於233 MHz(正式版不超頻)。此外,由于指令队列的问题,Pentium Pro的16bit指令执行能力低于Pentium,造成Windows3.X和Windows9X与DOS系统下PentiumPro性能低下,被市场所诟病。 Pentium PRO具有64條資料線,可一次傳輸64Bits的資料;两个8KB的L1 Cache。Pentium PRO有36條位址線,所以定址空間可以高達64GB。而且由於Pentium PRO的"非循序執行的超純量架構",平均一個週期可執行三個指令,因此Pentium PRO的執行速度,可為Pentium的2倍。此外,為了匹配Pentium PRO的運算速度,Pentium PRO內建有256KB(最小)的L2 Cache,以避免使用到存取較慢的主記憶體而影響效率。另外Intel Pentium Pro也可以支援多處理器的架構。 因为Pentium Pro是一款全新设计的CPU,与Pentium CPU的架构完全不同。为了研发进度、可靠性、成本等综合考虑,所有各型号的Pentium Pro都没有包含MMX指令集。这影响了Pentium Pro在图形计算方面的性能。Pentium Pro的16位元计算性能有明显缺陷,16位元的软件在当时的Win9X操作系统上仍然有很多的应用。这也影响Pentium Pro的市场推广。随后的Pentium II改进上述两个问题。 Category:Intel x86处理器.

查看 奔腾4和奔腾Pro

威盛電子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是台湾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主要生產主機板的晶片組、中央處理器(CPU)以及繪圖晶片。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主機板晶片組設計公司。身為一家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VIA主要在研究與發展他的晶片組,然後將晶圓製造外包給晶圓廠進行(例如台積電)。2000年,威盛的南北橋晶片組挑戰Intel,結果成功拿下全球市佔率一半,在台灣股市創下629元的天價,市值高達1兆8千多億,還有「台灣Intel」的稱號。.

查看 奔腾4和威盛電子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是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计算机的可编程性主要是指对中央处理器的编程。中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现代电脑的三大核心部件。1970年代以前,中央处理器由多个独立单元构成,后来发展出由集成电路制造的中央处理器,這些高度收縮的元件就是所謂的微处理器,其中分出的中央处理器最為复杂的电路可以做成单一微小功能强大的单元。 中央处理器廣義上指一系列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的逻辑机器。这个空泛的定义很容易地将在“CPU”这个名称被普遍使用之前的早期计算机也包括在内。无论如何,至少从1960年代早期开始,这个名称及其缩写已开始在电子计算机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尽管与早期相比,“中央处理器”在物理形态、设计制造和具体任务的执行上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其基本的操作原理一直没有改变。 早期的中央处理器通常是为大型及特定应用的计算机而定制。但是,这种昂贵的为特定应用定制CPU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开发便宜、标准化、适用于一个或多个目的的处理器类。这个标准化趋势始于由单个晶体管组成的大型机和微机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而加速。IC使得更为复杂的中央处理器可以在很小的空间中设计和制造(在微米的數量级)。中央处理器的标准化和小型化都使得这一类数字设备和電子零件在现代生活中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有限应用专用的计算机。现代微处理器出现在包括从汽车到手机到儿童玩具在内的各种物品中。.

查看 奔腾4和中央处理器

主板

--(Motherboard, Mainboard,简称Mobo);又称--、系统板、逻辑板(logic board)、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電子計算機的中心或者主電路板。 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點,供處理器、顯示卡、音效卡、硬碟機、記憶體、對外裝置等裝置接合。它們通常直接插入有關插槽,或用線路連接。主機板上最重要的構成元件是晶元組(Chipset)。而晶元組通常由北橋和南橋組成,也有些以單晶片設計,增強其效能。這些晶元組為主機板提供一個通用平台供不同裝置連接,控制不同裝置的溝通。它亦包含對不同擴充插槽的支援,例如處理器、PCI、ISA、AGP,和PCI Express。晶元組亦為主機板提供額外功能,例如整合顯核,整合聲效卡(也稱內置顯核和內置聲卡)。一些高價主板也集成紅外通訊技術、藍牙和802.11(Wi-Fi)等功能。.

查看 奔腾4和主板

三維晶片

3D IC是將多顆晶片進行三維空間垂直整合,以因應半導體製程受到電子及材料的物理極限。 半導體行業追求這個有前途的技術,在許多不同的形式,但它尚未被廣泛使用,因此,定義還是有點不固定。.

查看 奔腾4和三維晶片

乱序执行

在计算机工程领域,乱序执行(错序执行,out-of-order execution,简称OoOE或OOE)是一种应用在高性能微处理器中来利用指令周期以避免特定类型的延迟消耗的范式。在这种范式中,处理器在一个由输入数据可用性所决定的顺序中执行指令,而不是由程序的原始数据所决定。在这种方式下,可以避免因为获取下一条程序指令所引起的处理器等待,取而代之的处理下一条可以立即执行的指令。.

查看 奔腾4和乱序执行

平面网格阵列封装

平面網格陣列封裝(LGA, Land grid array)是一種積體電路的表面安装技术。其特點在於其針腳是位於插座上而非積體電路上。LGA封裝的晶片能被連接到印刷電路板(PCB)上或直接焊接至電路板上。與傳統針腳在積體電路上的封裝方式相比,可減少針腳損壞的問題並可增加腳位。.

查看 奔腾4和平面网格阵列封装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缩写:µP或uP)是可程式化特殊集成电路。一种处理器,其所有元件小型化至一块或数块集成电路内。一种集成电路,可在其一端或多端接受编码指令,执行此指令并输出描述其状态的信号。这些指令能在内部输入、集中或存放起来。又称半导体中央处理器(CPU),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主要部件。微处理器的元件常安装在一个单片上或在同一组件内,但有时分布在一些不同芯片上。在具有固定指令集的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由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逻辑单元组成。在具有微程序控制的指令集的微型计算机中,它包含另外的控制存储单元。用作处理通用资料时,叫作中央处理器。這也是最为人所知的应用(如:Intel Pentium CPU);专用于图像资料处理的,叫作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如Nvidia GeForce 9X0 GPU);用于音讯资料处理的,叫作Audio Processing Unit音讯处理单元(如Creative emu10k1 APU)等等。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就是一块集成了数量庞大的微型晶体管与其他电子元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之所以会被称为微處理器,並不只是因为它比迷你电脑所用的处理器还要小而已。最主要的区别別,还是因为当初各大晶片厂之制程,已经进入了1 微米的阶段,用1 微米的制造,所產製出來的处理器晶片,厂商就会在产品名称上用「微」字,强调他们很高科技。与现在的许多商业广告中,「纳米」字眼时常出现一样。 早在微处理器问世之前,電子計算機的中央处理单元就经历了从真空管到晶体管以及再后来的离散式TTL集成电路等几个重要阶段。甚至在電子計算機以前,还出现过以齿轮、轮轴和杠杆为基础的机械结构计算机。,但那个时代落后的制造技术根本没有能力将这个设计付诸实现。微處理器的發明使得複雜的電路群得以製成單一的電子元件。 从1970年代早期开始,微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就基本上遵循着IT界著名的摩尔定律。这意味着在过去的30多年里每18个月,CPU的计算能力就会翻倍。大到巨型机,小到筆記型电脑,持续高速发展的微处理器取代了诸多其他计算形式而成为各个类别各个领域所有计算机系统的计算动力之源。.

查看 奔腾4和微处理器

快播

快播(QvodPlayer)是一款基于视频点播的播放软件。与传统播放软件不同的是,快播应用P2P技术并支持RMVB、MPEG、AVI、WMV等主流音视频格式,软件本身不收取站长或用户使用费用,用户透過缓冲可观看在线影视节目,操作相对简单,且软件容易订制,是中国大陆较为流行的一款视频播放下载软件,又称为“Q播”、“QVOD”。 在中国大陆,快播拥有着巨大的用户數量。由于采用了专用的传输协议,所以快播被部分用户用来下载被禁影片,如有暴力或色情性质的影片、涉及政治敏感的影片等。另外,在快播中盗版影片很泛滥。.

查看 奔腾4和快播

初音未來

初音未來(,中文圈通常簡稱為「初音」)是Crypton Future Media(下略作「Crypton」)以Yamaha的VOCALOID 2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開發販售的虛擬女性歌手軟體,角色主唱系列的第一作、規格的電子樂器;或此軟件的印象角色(這只是軟件的象徵,不會在實際使用時出現)。2007年8月31日發售,開放價格,官方估計系列軟件實際價格約15,750日圓。原只可用於Microsoft Windows,2008年3月19日隨CrossOver Mac 6.1發表而可用於OS X,2014年发布的VOCALOID 3版本的软件和2016年发布的VOCALOID 4版本的软件已经原生支持OS X。在GNU/Linux系統上透過修改過的wine也能夠正確執行初音未來。發售後大受歡迎,並出現大量用户製作的翻唱歌曲、原創曲等。官方表示初音未來擅長由1980年代至最新的流行歌曲。 初音未來除了吸引新一代和從不認識電子音樂的人接觸電子音樂創作,令更多人認識電子音樂製作,亦令約20年前創作熱潮時的老手「回歸」。電子音樂創作再度捲起熱潮,也刺激到音樂創作以外的繪畫、動畫創作。雖然初音未來並非第一個可以模仿人類歌唱的軟體,但像真度比以往同類軟體高,因而引起的熱潮帶來業餘音樂製作的革命,促造日本的消費者自組媒體發展。.

查看 奔腾4和初音未來

分支預測器

在電腦架構中,分支預測器(Branch predictor)是一種數位電路,在分支指令执行结束之前猜測哪一路分支將會被執行,以提高处理器的指令流水线的效能。使用分支預測器的目的,在於改善指令管線化的流程。現代使用指令管線化處理器的效能能夠提高,分支預測器对于现今的指令流水线微处理器获得高性能是非常关键的技術。.

查看 奔腾4和分支預測器

全美達

全美達(Transmeta,)是一家設計超長指令字(VLIW)程式碼轉譯微處理器的美國有限公司,集中於開發減低電子設備功秏的運算技術,於1995年由Bob Cmelik、Dave Ditzel、Colin Hunter、Ed Kelly、Doug Laird、Malcolm Wing與Grzegorz Zynerlo創立,至今為止共出產了兩款兼容x86架構的處理器:Crusoe與Efficeon, 該些處理器用於非常重視低功秏與散熱能力的超便攜式筆記型電腦、刀鋒伺服器、平板電腦與安靜型桌上電腦上。.

查看 奔腾4和全美達

前端总线

前端总线(FSB,Front Side Bus)是指中央处理器数据总线的专门术语,此总线負責中央处理器和北橋晶片间的数据传递。 某些带有L2和L3缓存(Cache)的计算机,通过后端总线(Back Side Bus)实现这些缓存和中央处理器的连接,而此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總是高于前端总线。.

查看 奔腾4和前端总线

BogoMips

BogoMips ("bogus" 和MIPS, 伪MIPS) 是一种衡量CPU速度的不科学的方法。当计算机内核启动时,将执行一个计数循环。 对于特定的CPU,BogoMips可用来查看它是否是个合适的值.它的时钟频率和它潜在的CPU缓存。但是它不可在不同的CPU间进行比较演示。.

查看 奔腾4和BogoMips

CPU-Z

CPU-Z為一個可偵察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及主機板資訊的Windows平台免費軟件。.

查看 奔腾4和CPU-Z

CPU缓存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高速缓存(CPU Cache,在本文中简称缓存)是用于减少处理器访问内存所需平均时间的部件。在金字塔式存储体系中它位于自顶向下的第二层,仅次于CPU寄存器。其容量远小于内存,但速度却可以接近处理器的频率。 当处理器发出内存访问请求时,会先查看缓存内是否有请求数据。如果存在(命中),则不经访问内存直接返回该数据;如果不存在(失效),则要先把内存中的相应数据载入缓存,再将其返回处理器。 缓存之所以有效,主要是因为程序运行时对内存的访问呈现局部性(Locality)特征。这种局部性既包括空间局部性(Spatial Locality),也包括时间局部性(Temporal Locality)。有效利用这种局部性,缓存可以达到极高的命中率。 在处理器看来,缓存是一个透明部件。因此,程序员通常无法直接干预对缓存的操作。但是,确实可以根据缓存的特点对程序代码实施特定优化,从而更好地利用缓存。.

查看 奔腾4和CPU缓存

CPU插座

CPU插座(CPU socket)是電腦裡主機板上固定住CPU並導通電氣訊號的一種插座。.

查看 奔腾4和CPU插座

矽統科技

--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常縮寫為SiS)是一家晶片設計公司,1987年成立,坐落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

查看 奔腾4和矽統科技

王力宏

王力宏(Leehom Wang,),生於美國紐約州、於臺灣出道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手,擁有美國及中華民國雙重國籍,是全方位音樂家及藝人,也是唱片製作人、作曲人、编曲人和電影導演,畢業於威廉姆斯學院。1995年於臺灣發行第一張華語專輯《情敵貝多芬》,王力宏在華語地區及亞洲發展音樂事業,近年來多參與公益活動及戏剧演出,並與妻女定居臺灣臺北。。 王力宏常被尊稱為“亞洲流行音樂天王”,于亞洲國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尤其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乃至印度等國家,其音樂作品讓華語流行音樂獲得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地區所關注及接受,2010年英國權威音樂雜誌《WORD》封其為“東方貓王”。王力宏先後展開了四個世界巡迴演唱會,也是第一個在中國鳥巢舉辦演唱會的流行音樂歌手。 王力宏以R&B与hip-hop音乐曲风见长,辅以rap,爵士樂,电子舞曲等多元化的曲风为其在华语乐坛树立了特殊的旗帜。尤以自创的chinked-out(华人嘻哈)曲风最为著名,为华语乐坛注入了新鲜血液。曾經九度入圍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是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入圍最多次的男歌手。於1999年以專輯《公轉自轉》及2006年以專輯《蓋世英雄》兩度獲得「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查看 奔腾4和王力宏

神舟电脑

深圳市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是一家中国大陆的IT企业。.

查看 奔腾4和神舟电脑

精靈協奏曲

《精靈協奏曲》是日本工畫堂工作室於2006年8月11日出推出的音樂遊戲,為Music Angel Collection的第一彈。.

查看 奔腾4和精靈協奏曲

缓存

速缓存(cache, )--原始意义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快的一种RAM,通常它不像系统主記憶體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較快速的SRAM技术。.

查看 奔腾4和缓存

罪惡王冠

《罪惡王冠》(ギルティクラウン),是由Production I.G公司製作,並在日本富士電視台noitaminA放送的原創系列電視動畫。于2011年10月開始播放,2012年3月22日播放完畢,全22話。製作委員會在官網宣布將會以「失落的聖誕」(Lost Christmas)為主題推出OVA和遊戲軟體,已在7月26日發售。.

查看 奔腾4和罪惡王冠

狩龍戰紀

《狩龍戰紀》是由台灣傳奇網路開發製作的一款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狩龍戰紀》是一款主打狩獵生活的遊戲,玩家將扮演一位獵人,操控不同特色的武器系統來挑戰各地的巨型龍獸。遊戲過程中,玩家將會擁有一位好夥伴「布布利」,可以指揮他擺設多樣化的陷阱、投彈,來進行牽制,同時還可以算準時機跳躍攀附至龍獸身上跟牠纏鬥。戰鬥中取得的素材將製作成具有怪物特徵的強力裝備,玩家的目標將是成為最強的狩獵高手。.

查看 奔腾4和狩龍戰紀

DJMax

DJMAX是由韩国遊戲公司PENTAVISION制作的下落式音乐游戏系列。.

查看 奔腾4和DJMax

遊戲王R

《遊戲王R》(遊☆戲☆王R,Yu-Gi-Oh! R)是由《遊戲王》作者高橋和希負責原案和監修,伊藤彰所繪的漫畫作品。在日本漫畫雜誌V-Jump上連載,是於漫畫遊戲王完結後所繪畫的衍生支線故事。標題內的「R」有「Reverse」之意,在這裡是指「將本文沒有描寫的伏線Reverse」。.

查看 奔腾4和遊戲王R

聖境傳說Online

《聖境傳說》(英文名稱:Finding Neverland Online)為一款由台灣人自製研發之西方奇幻風格3D線上角色扮演遊戲(3D MMORPG)。.

查看 奔腾4和聖境傳說Online

街頭霸王IV

街頭霸王Ⅳ(Street Fighter IV,Sutorīto Faitā Fō,ストリートファイター IV),简称街霸Ⅳ(SF IV,ストIV),是於2008年由Capcom在主機推出的格鬥遊戲,使用框體。這款投幣式街機遊戲於2008年6月18日在日本發行,於同年8月引進北美市場。PlayStation 3和Xbox 360的電視遊樂器版本預計在2009年2月12日於日本發行,2月17日於北美發行,2月20日於歐洲發行。Windows版本於2009年7月發行。.

查看 奔腾4和街頭霸王IV

角色主唱系列

角色主唱系列(キャラクター・ボーカル・シリーズ,簡稱CV系列)是CRYPTON FUTURE MEDIA(下略作「CRYPTON」)以Yamaha的VOCALOID 2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開發販售的虛擬歌手軟件系列。第一版「」於2007年8月31日發售,第二版「」同年12月27日推出,第三版「則於2009年1月30日。開放價格,官方估計系列軟件實際價格約15,750日圓。.

查看 奔腾4和角色主唱系列

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

级配置与电源接口(英文: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縮寫:ACPI),是1997年由英特尔、微软、东芝公司共同提出、制定提供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管理所有电源管理接口,是一种工业标准,包括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的规范。2000年8月康柏和凤凰科技加入,推出 ACPI 2.0规格。2004年9月惠普取代康柏,推出 ACPI 3.0规格。2009年6月16日則推出 ACPI 4.0规格。2011年11月23日推出ACPI 5.0规格。由于ACPI技术正被多个操作系统和处理器架构采用,该规格的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2013年10月,ACPI的推广者们一致同意将ACPI的属有归到UEFI论坛。今后新的ACPI规格将由UEFI论坛制定。.

查看 奔腾4和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

超執行緒

超執行緒(HT, Hyper-Threading)是英特爾研發的一種技術,於2002年發布。超執行緒技術原先只應用於Xeon 處理器中,當時稱為“Super-Threading”。之後陸續應用在Pentium 4 HT中。早期代號為Jackson。 通過此技術,英特爾實現在一個實體CPU中,提供兩個逻辑線程。之後的Pentium D縱使不支援超執行緒技術,但就集成了兩個實體核心,所以仍會見到兩個線程。超執行緒的未來發展,是提升處理器的逻辑線程。英特爾于2016年发布的Core i7-6950X便是將10核心的處理器,加上超執行緒技術,使之成為20個逻辑線程的產品。 英特爾表示,超執行緒技術讓Pentium 4 HT處理器增加5%的裸晶面積,就可以換來15%~30%的效能提升。但實際上,在某些程式或未對多執行緒編譯的程式而言,超執行緒反而會降低效能。除此之外,超執行緒技術亦要作業系統的配合,普通支援多處理器技術的系統亦未必能充分發揮該技術。例如Windows 2000,英特爾並不鼓勵使用者在此系統中利用超執行緒。原先不支援多核心的Windows XP Home Edition卻支援超執行緒技術。.

查看 奔腾4和超執行緒

超頻

超頻(overclocking)是把一個電子配件的時脈速度提升至高於廠方所定的速度運作,從而提升性能的方法,但此舉有可能導致該配件穩定性下降。.

查看 奔腾4和超頻

龙芯

龍芯(Loongson,舊稱GODSON)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胡伟武等人所设计的通用中央處理器,採用MIPS精简指令集架構,获得了MIPS科技公司专利授权。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於2002年起使用;2號速度最高為1GHz,3號于2010年推出成品,而設計的目標在多核心。目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亦有研发以龙芯为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计划。 神州龍芯是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及江蘇綜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辦的一家致力於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芯系列微處理器晶片及相應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中科院控股67%,綜藝股份持股32.67%。.

查看 奔腾4和龙芯

迦特镇

迦特镇(קִרְיַת גַּת)是一座以色列城市,或译迦特城,位於以色列西部,在特拉維夫以南56公里,贝尔谢巴以北43公里,距耶路撒冷68公里。由南部區負責管轄,始建於1954年,1972年正式成為市。迦特镇面積为17.10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5米,2012年12月時人口总数48275。.

查看 奔腾4和迦特镇

蘋果的英特爾平台遷移

Apple的Intel平台遷移指的是2006年Mac電腦從PowerPC平台遷移至Intel x86平台的事件。平台遷移計畫最初在2005年的WWDC大會上由Apple執行長史提夫·喬布斯(Steve Jobs)正式公布,Apple稱日後將停止在Mac電腦中繼續使用由摩托羅拉(Motorola)及IBM提供的PowerPC微處理器,改用Apple大多數競爭對手選用Intel提供的x86處理器。 這一次平台遷移已是Apple第三次更改旗下電腦產品線的CPU架構。Apple將Apple II的8位元6502處理器改用成摩托羅拉的68k處理器架構(首次配備在Macintosh 128k上)是為第一次平台遷移;後來放棄使用摩托羅拉68k處理器,改用PowerPC處理器,則是為第二次平台遷移。迄今Apple仍然是業界裡唯一一家成功完成了核心部件平台遷移的企業(不考慮微軟Surface 2更新至Surface 3時從ARM架構回歸x86架構),歷史上其他嘗試過類似平台遷移的企業最終均以失敗告終,如Commodore、雅達利(Atari)、Acorn Computers、迪吉多(Digital)、SGI、Kaypro等 Apple的最初發佈的新聞稿預計平台遷移將會在2006年6月開始行動,之後在2007年末結束,而實際上Apple的平台遷移進行得比料想中快得多。首代配備了Intel處理器的Mac電腦於2006年1月就正式推出,史提夫·喬布斯在2006年8月推出配備Intel處理器的Mac Pro時表示,硬件的平台遷移已進入最後階段:Apple將會在2006年10月推出最後一款需要遷移至Intel平台的產品─Xserve。 最終新版Xserve伺服器於2006年12月推出,硬體層面的Intel平台遷移此時宣告完結。 Apple於2009年8月28日推出了僅支援Intel處理器的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正式在新版作業系統中去除對PowerPC架構Mac電腦的支援,但仍然留有Rosetta等執行PowerPC應用程式所需的系統元件。2011年推出的Mac OS X 10.7 Lion則不再支援Rosetta。 儘管能夠運作在x86處理器上,但Apple官方目前仍然不支援在x86個人電腦上安裝macOS。在除了Intel Mac以外的x86相容電腦運行Apple軟體,見OSx86。.

查看 奔腾4和蘋果的英特爾平台遷移

赛扬

赛扬(Celeron)是英特尔公司中央处理器的一个注册商标。 赛扬处理器是Intel旗下的「经济型」产品。赛扬与奔腾或酷睿处理器使用的核心相同,但不同的是,赛扬处理器往往要比高端处理器处理能力低。 AMD公司在2000年至2003年使用Duron,中文译名钻龙的处理器来与赛扬抢占低端市场份额;钻龙停产后,于2004年7月推出Sempron,中文译名为闪龙的低价处理器继续与赛扬竞争。.

查看 奔腾4和赛扬

至强

Xeon(读作/'zi:on/)是Intel的一個中央處理器品牌,中國譯名至強,主要供伺服器及工作站使用,亦有超级计算机採用此處理器。它与奔腾(Pentium)系列一樣,經過幾代處理器架構的變遷後,名字仍保留下來。舊款Xeon的名字是將Xeon放到相對的Pentium名字之後(Pentium II Xeon),新款的則直接叫作Xeon。Xeon采用x86架构和/或x86-64架构,和Itanium不同;Itanium采用特殊的IA-64架构,IA-64架构不兼容x86和x86-64。.

查看 奔腾4和至强

酷睿

Intel Core属于Pentium M架構的最后一代產品。它是英特爾在2006年1月打造新形象時发布的新一代处理器。晶片產品代號為Yonah(來自希伯來語的יונה),並於2006年1月5日(东亚) / 1月6日(美国)發行。这是Intel的第一款32位双核移动低功耗处理器、第一款65nm制程的移动处理器。 最初的Core品牌是指Intel的32-bit移动双核x86CPU,源于Pentium M处理器。Intel Core处理器系列使用了增强版本的Intel P6微架构。其微架构也被称为“Enhanced Pentium M”。Intel Core处理器是其后继产品——64位Intel Core微处理器架构(商标名称为Core 2)CPU的先驱。Intel Core品牌处理器包括两个分支:Duo (双核)与Solo (即Duo处理器,但其中的一个核被停用,用来替代Pentium M品牌的单核移动处理器)。.

查看 奔腾4和酷睿

酷睿2

Core 2(中文:酷睿2)是英特爾推出的第8代X86架構微處理器,它採用全新的Intel Core微架構,取代由2000年起大多數英特爾處理器採用的NetBurst架構。Core 2亦同時顯示出英特爾自2003年起出現Pentium M以來,於筆記型處理器及桌上型處理器兩個品牌的重整合。 首批Core 2處理器已於2006年7月27日開始發售,與Intel Core處理器一樣,Core 2也分為Solo(單核,只限手提電腦)、Duo(雙核)、Quad(四核)、Extreme(四核極致版)等型號。Core 2 Duo在中國內地暱稱為「烤土豆」,而Core 2 Quad暱稱為「烤土瓜」。首批推出的Core 2屬雙核版本,四核版本亦已有售。 與其他諸如Pentium 4、Pentium D等基於NetBurst處理器不同,Core 2不會單單注重處理器時脈的提升,它同時就其他處理器的特色,例如快取記憶體效率、核心數量等作出優化。這些新處理器的功耗比以往的Pentium 4/D處理器低很多,TDP最高值為65W。 Core 2處理器擁有現有的EM64T(Intel採用的x86-64)、虛擬化技術(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僅部分型號)及Execute Disable位元。另外它亦擁有LaGrande Technology、SSE3、Enhanced SpeedStep技術及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 (iAMT2)。 因為Core 2 Duo承襲Pentium III(P3)架構(實際上就是「Pentium Pro」的P6架構)的衣冢,所以既保持高性能又兼具低功耗。現在藉著這個成功的架構加以改造。Intel競爭對手AMD的K8架構在效能上仍暫時落後於Conroe(除用於專業立體繪圖外),其主流的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在零售市場上多只能吸引不夠預算購買配備Core 2處理器電腦的用户。這是由於配Core 2處理器的主機板售價較高,導致組裝成本大幅增加所致。.

查看 奔腾4和酷睿2

英伟达

NVIDIA(全稱NVIDIA Corporation,,發音:,台湾与香港地区官方中文名为--,中國大陸翻譯成--),创立于1993年1月,是一家以设计和銷售圖形處理器为主的無廠半導體公司。NVIDIA亦會設計遊戲機核心,例如Xbox和PlayStation。NVIDIA最出名的產品線是為個人與遊戲玩家所設計的GeForce系列,為專業CGI工作站而設計的Quadro系列,以及為伺服器和高效運算而設計的Tesla系列,雖然起家於PC電腦的顯示卡業務,輝達也曾涉及行動晶片Tegra的設計,但智慧機市場對此響應不大,不過近年卻利用這些研發經驗,目前朝向人工智慧和機器視覺的市場發展,也是圖形處理器上重要的開發工具CUDA的發明者。不過NVIDIA的發展過程也是非議不斷,批評多集中於濫用排他性商業合作、不正當行銷方式、對業界開放標準和自由軟體運動的拒斥等。 NVIDIA的總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亞州的圣克拉拉位於矽谷的中心位置。「NVIDIA」的讀音與英文「video」相似,亦與西班牙文envidia(含义为英文「envy」)相似。.

查看 奔腾4和英伟达

英特尔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構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由羅伯特·諾伊斯、高登·摩爾、安迪·葛洛夫,以“集成電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之名在1968年7月18日共同創辦公司,將高階晶片設計能力與領導業界的製造能力結合在一起。英特爾也有開發主機板晶片組、網路卡、快閃記憶體、繪圖晶片、嵌入式處理器,與對通訊與運算相關的產品等。“Intel Inside”的廣告標語與Pentium系列處理器在1990年代間非常成功的打響英特爾的品牌名號。 英特爾早期在開發SRAM與DRAM的記憶體晶片,在1990年代之前這些記憶體晶片是英特爾的主要業務。在1990年代時,英特爾做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新的微處理器設計上與培養快速崛起的PC工業。在這段期間英特爾成為PC微處理器的供應領導者,而且市場定位具有相當大的攻勢與有時令人爭議的行銷策略,就像是微軟公司一樣支配著PC工業的發展方向。而Millward Brown Optimor發表的2007年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排名顯示出英特爾的品牌價值由第15名掉落了10個名次到第25名。 而主要競爭對手有AMD、NVIDIA及Samsung。.

查看 奔腾4和英特尔

英特尔微处理器列表

英特尔微處理器列表用來罗列所有Intel的微處理器(µPs),從最早的4位元4004(1971年)到現今的64位元Intel core i7第6代(2015年)。每一個產品都有簡短的技術資料。本列表主要以系列區分。.

查看 奔腾4和英特尔微处理器列表

雙通道記憶體技術

雙通道(Dual-channel)是一種能夠讓電腦效能增加的技術,此種技術將多个記憶體由串联方式改良为并联方式,以得到更大的頻寬。最早使用此技術的記憶体是Rambus。.

查看 奔腾4和雙通道記憶體技術

Firefox

Mozilla Firefox(簡稱Firefox),中文通稱火狐,是一個自由及開放原始碼的網頁瀏覽器,由Mozilla基金會及其子公司Mozilla公司開發。Firefox支援Windows、OS X及Linux,其行動版支援Android及Firefox OS,這些版本的Firefox使用Gecko來排版網頁,Gecko是一個執行當前與預期之網頁標準的排版引擎,而在2015年釋出的Firefox for iOS則非使用Gecko。 Firefox於2002年由Mozilla社群成員創建,當時叫做「Phoenix」,因為社群成員們想要一個獨立的瀏覽器,而非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這樣的套件。即使在測試階段,Firefox也在測試者中頗為流行,並因其速度、安全性及擴充元件而受稱讚。Firefox於2004年11月首次釋出,並且9個月内下載量超過6000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nternet Explorer的主導地位首次受到了挑戰。Firefox被認為是Netscape Navigator的精神續作,因為Netscape於1998年被AOL收購前創建了Mozilla社群。 Firefox全球市佔率為35%至40%,為全球第二流行的網頁瀏覽器。Firefox在某些國家還是最流行的網頁瀏覽器,如在薩摩亞、德國、厄利垂亞及古巴,Firefox市佔率分別為61.05%、38.36%、79.39%及85.93%。據Mozilla統計,,Firefox在全世界擁有10億使用者。.

查看 奔腾4和Firefox

Gackpoid

GACKPOID是INTERNET以Yamaha的VOCALOID 2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開發販售的虛擬男性歌手軟件,聲音由日本歌手Gackt提供,軟件名稱由Gackt自己命名。2008年7月31日發售,價格開放,市場實際價格約為18900日元,附送以兩首GACKPOID製作的Gackt歌曲樣本,和可以免費下載「OPUS Express for Windows」。軟件形象角色是「神威がくぽ」,由漫畫家三浦建太郎設計。.

查看 奔腾4和Gackpoid

HyperTransport

HyperTransport匯流排技术,简称“HT总线”,以前曾被称作“闪电数据传输”(Lightning Data Transport,LDT),是一种電腦處理器的互聯技術。它是一種高速、双向、低延时、点对点(P2P)、串行或者并行的高带宽连接总线技术,最早在1999年由超微半導體提出並發起,並聯合NVIDIA、ALi、ATI、Apple、全美達、IBM、CISCO等多個硬體廠商組成HyperTransport開放聯盟,于2001年4月2日开始將此匯流排技術投入使用,並由HyperTransport联合会(The HyperTransport Consortium)负责改进和发展此技术。.

查看 奔腾4和HyperTransport

Intel Core i7

Core i7處理器(中國大陸譯為酷睿i7)是英特爾於2008年11月17日推出的高階CPU品牌,第一代Core i7以Nehalem微架構為基礎,取代Intel Core 2系列處理器。Nehalem曾經是Pentium 4 10GHz版本的代號。Core i7的名稱並沒有特別的含義,Intel表示取i7此名的原因只是聽起來悦耳,「i」和「7」都沒有特別的意思,更不是指第7代產品。不過i3、i5及i7產品線命名方式類似於BMW汽車車款的命名。而Core就是延續Core 2處理器的成功。 Core i7處理器系列將不會再使用Duo或者Quad等字樣來辨別核心數量。Core i7處理器的目標是提升高性能計算和虚拟化性能。另外,在64位元模式下可以啟動宏融合模式,上一代的Core處理器只支援32位元模式下的宏融合。該技術可合併某些x86指令成單一指令,加快計算周期。 桌上型Core i7有兩款插座(另一為「極致版」Core i7所用的CPU插座),第一代使用LGA 1156和LGA 1366,第二及第三代使用LGA 1155和LGA 2011,第四代使用LGA 1150,一般四核心型號使用,LGA2011更有六核心以及八核心型號使用,那些「較高級」的四核心有較大L3和支持更多RAM。第五代的Broadwell系列的Core i7采用LGA 1150接口,最新第七代及第六代使用LGA 1151和LGA 2066,第七代和第六代的接口可以兼容,需更新主機板BIOS,但不兼容LGA 1150接口。第8世代Core i7提供6核12執行緒版本,Intel於2017年推出頂級產品Core X系列(Core X主要包括高階的Core i9)處理器,取代Core i7 Extreme(酷睿i7極致版)的定位。.

查看 奔腾4和Intel Core i7

Intel Extreme Graphics

Intel Extreme Graphics是Intel的整合型顯示核心,於2002年5月推出。當時,Intel發佈了Pentium 4 533MHz外频版本,和支援該款处理器的晶片組,i845G和i845E。當中的i845G就是整合了Intel Extreme Graphics顯示核心。i845G的顯示核心頻率是200MHz;i845GE的顯示核心頻率是266MHz,像素填充率是每秒二百百萬,效能接近NVIDIA的GeForce 2 MX 200顯示核心,效能一般。 Extreme Graphics的架构是256bit,擁有一條像素流水線,每條擁有两个纹理贴图单元。核心支援双线性、三线性和各向异性过滤,每個週期最多能渲染四个纹理。顯示記憶體方面,需從系統記憶體动态借用,最多可固定借用8MB,進入作業系統後,可动态借用32MB至48MB不等。色彩品質方面,它首次支援32bit,最高支援解析度為2048x1536。顯示核心能支援Direct3D和OpenGL。 Extreme Graphics 2是第一代的改良版,應用於i865G晶片組,新增了一些特效技術。由於i865G晶片組支援双通道記憶體,變相加倍了顯示記憶體頻寬,效能接近NVIDIA的GeForce 2 MX 400顯示核心。 Extreme Graphics 2采用了新一代Zone Rendering 技术,提升核心運算效率。將不能見到的部分忽略渲染,節省記憶體頻寬。Extreme Graphics 2只是部分支持DirectX 8.0。 Extreme Graphics的後續技術為Intel GMA。.

查看 奔腾4和Intel Extreme Graphics

Intel Pentium 4 Mobile

#重定向 奔腾4.

查看 奔腾4和Intel Pentium 4 Mobile

Intel Pentium 4處理器列表

Pentium 4處理器是英特爾針對消費者市場的第七代微處理器。.

查看 奔腾4和Intel Pentium 4處理器列表

Intel Tick-Tock

Tick-Tock是Intel公司發展微處理器晶片設計製造業務的一種發展戰略模式,在2007年正式提出。Intel指出,每一次處理器微架構的更新和每一次晶片製程的更新,它們的時機應該錯開,使他們的微處理器晶片設計製造業務更有效率地發展。“Tick-Tock”的名稱源於時鐘秒針行走時所發出的聲響。Intel指,每一次“Tick”代表著一代微架構的處理器晶片製程的更新,意在處理器效能幾近相同的情況下,縮小晶片面積、減小能耗和發熱量;而每一次“Tock”代表著在上一次“Tick”的晶片製程的基礎上,更新微處理器架構,提升效能。一般一次“Tick-Tock”的週期為兩年,“Tick”佔一年,“Tock”佔一年。 此策略常被許多電腦玩家戲稱“擠牙膏策略”,因為每一代新處理器效能和前一代處理器效能的差距很短,就好像Haswell的4790K和Skylake的6700K那樣 2016年3月22日,Intel在财务报告中宣布,Tick Tock将放缓至三年一循环,即增加优化环节,进一步减缓实际更新的速度。.

查看 奔腾4和Intel Tick-Tock

Intel晶片組列表

這是英特爾公司推出的主機板晶片組列表,它包含四大類,分別是.

查看 奔腾4和Intel晶片組列表

Ivy Bridge微架構

Intel Ivy Bridge是Intel所研發的處理器微架構,也是Sandy Bridge微架構以22納米+3D三柵極電晶體製程製造的版本。由於只是製程改進版,因此基於Ivy Bridge微架構的處理器可以向下相容於Intel Sandy Bridge微架構平台的6系列晶片組,但是可能需要主機板廠商提供BIOS/EFI韌體升級才可支援。Intel發布Ivy Bridge微架構的處理器前還推出了7系列晶片組與之搭配,7系列晶片組與6系列晶片組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7系列原生支援USB3.0,而6系列則否,同樣,Intel Sandy Bridge微架構的處理器也可使用於為Intel Ivy Bridge微架構平台搭配的7系列晶片組。 Intel在2011年第三季度已經宣布基於Ivy Bridge微架構的處理器進入量產階段,,2012年4月29日正式推出其四核心型號,而雙核心型號的處理器,由於銷售業績不如預期,Intel為了清理Sandy Bridge微架構處理器的庫存,改在2012年6月份推出,基於Ivy Bridge微架構的Core i3桌面版於2012年第三季度推出。.

查看 奔腾4和Ivy Bridge微架構

LGA 775

LGA 775,又稱Socket T,是英特爾公司於2004年7月推出的處理器插座,用作取代Socket 478。它是桌上型CPU首次使用平面網格陣列封裝(LGA, Land grid array),與舊式CPU插槽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其接點座設在底板上,CPU自身僅有金屬接觸點而不帶針腳,因而減少CPU插拔時針腳易損壞的問題。該插座支援的CPU有Pentium 4、Pentium D、部分Prescott核心的Celeron(Celeron D)以及桌上型的Core 2 CPU。 現在新版LGA775已經支援英特爾45奈米製程處理器(需945系列以上的晶片組)。.

查看 奔腾4和LGA 775

Microsoft Virtual PC

Microsoft Virtual PC是一个虚拟机软件,可以在Mac OS和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統上模擬x86電腦,並在其中安装运行操作系统。原來由Connectix公司開發,起初--能在Mac OS運行,後改為跨平台,稱為Connectix Virtual PC。微軟公司於2003年收購該軟件,並改稱為Microsoft Virtual PC,並運用於微軟公司的訓練課程(如MCSE的訓練課程)作模擬用途。 微軟於2003年底推出用於Windows的Microsoft Virtual PC 2004,並於2006年7月12日宣佈Virtual PC成為免費軟件。不約而同地,其主要競爭對手VMware亦於同年宣佈VMware Server 1.0成為免費軟件。目前最新版本為Microsoft Virtual PC 2007,其正式版本已於2007年2月發佈,分為32位元及64位元版本,並支持Windows Vista,可於微軟官方網站下載。.

查看 奔腾4和Microsoft Virtual PC

MoDT

MoDT,即Mobile on DeskTop的缩写,指的是在桌面平台上使用移动平台。.

查看 奔腾4和MoDT

Nehalem微架構

Intel Nehalem ,是Intel研發的中央處理器微架構之代號,該架構取代了前代的Core微處理器架構。 使用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採用45納米製程(後期改用32納米製程),在2007年的Intel開發者論壇上Intel官方展示了一個採用兩顆INehalem微架構的處理器的系統平台。首款採用Intel Nehalem架構的處理器是2008年11月正式發售的桌上型處理器Intel Core i7。 Intel在Pentium 4時代也使用過“Nehalem”的代號,該代號曾使用於NetBurst微架構的10Ghz版本之Pentium 4微處理器,後來改計劃取消。Nehalem微架構儘管與Netburst架構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但是兩者之間有一些共同的技術和特點,如超執行緒、較高的預設時脈等。儘管Nehalem架構的微處理器預設時脈普遍較高,但能效比依然比Core微架構的製程改進版Penryn微架構的微處理器要高。2011年1月,Intel Nehalem微架構由其下一代微架構Intel Sandy Bridge所取代。 Intel Nehalem的架構設計有不少地方與AMD K10類似(譬如每核心獨立電壓及時脈等),但要比AMD K10的效能更佳、能耗更低。AMD後來也推出K10的改進版K10.5來與Intel的Nehalem競爭。.

查看 奔腾4和Nehalem微架構

NetBurst微架構

Netburst微處理器架構,Intel内部称为P68,為英特爾的X86微處理器架構,P6微處理器製程的後繼者。第一個使用這架構的CPU是Pentium 4的第一代核心Willamette,於2000年推出。所有后继的Pentium 4和Pentium D衍生架构也都基于Netburst。2001年中期推出的〔Foster核心〕亦是基于此架構;但此后Xeon核心切换到其他架构。基於Pentium 4的Celeron也使用了此架構。 为了与前代架构区别,有时也將Netburst稱作Intel P7或Intel 80786,但都不是官方名稱。事實上,P7被Intel内部用作Itanium處理器微架構的代號。.

查看 奔腾4和NetBurst微架構

NForce 4

nForce 4系列是NVIDIA研發的第四代主機板晶片組,代號為CK 8,首款產品在2004年10月推出,與nForce 3一样是單晶片組,吸取了nForce 3 150对HyperTransport支援不足的經驗。nForce 4系列效能比同期的VIA K8T890高,使其成為AMD平臺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晶片組,一洗nForce 3 150效能比VIA K8T800差的頹氣。 後期nForce 4系列推出Intel平臺的nForce 4 SLI Intel Edition,亦是nVIDIA的首款Intel平臺晶片組產品,效能相較同期的Intel自有晶片組為高。.

查看 奔腾4和NForce 4

NVIDIA晶片組列表

本列表為nVIDIA公司推出的晶片組,按推出時間排列。.

查看 奔腾4和NVIDIA晶片組列表

NX位元

NX位(全名“No eXecute bit”,即「禁止執行位」,或“執行禁用位元”),是應用在CPU中的一種安全技術。.

查看 奔腾4和NX位元

OSx86

OSx86是把蘋果公司出品的macOS操作系統在x86架构的非蘋果電腦上运行的黑客协作計劃。此計劃的構思始於2005年6月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05),當時蘋果宣佈他們將把其個人電腦從PowerPC架構轉向英特爾架構。 OSx86名字源于macOS系统的原名“OS X”与英特尔处理器架构名“x86”。此計劃有一些廣為人知的名字,比如Hackintosh或Hackint0sh(黑客“hack”与现苹果电脑机型名“Macintosh”的混成词)。在中國大陸還有很多人形象的稱其為“黑蘋果”。 蘋果公司的最终用户许可协议(EULA)不允許將macOS安裝在一台沒有蘋果商標的硬體上。一些公司試圖以此計劃牟利,如和。苹果使用数字千年版权法,赢得对Psystar等公司的诉讼。.

查看 奔腾4和OSx86

P-Rating

P-Rating(Performance-Rating)簡稱PR值,譯作效能指標,是AMD CPU曾經採用作型號的命名方法。 CPU的型號一向普遍以其運作的時脈速度命名,隨著CPU的速度已接近極限,現在的CPU已轉向以不同技術主導速度,時脈重要性降低,只要其快取足夠,加上多種效能提升的技術,如SSE,MMX,3DNow!等多媒體指令集,CPU效能也能媲美高時脈CPU,因此以時脈命名CPU型號已不能切實反映其處理器效能。 因此AMD從Athlon-XP系列開始引入P-Rating來命名CPU,其指標不是實際時脈,而是與其效能接近的時脈數量,如Athlon64 3200+,其實際時脈只有2.0 GHz,配合512K L2 Cache 和 SSE3等技術,其效能可媲美3.2 GHz(3200 MHz)的Intel Pentium 4处理器,所以命名為3200+。这一做法直到Athlon 64 X2,Athlon II已不再使用。.

查看 奔腾4和P-Rating

P4

P4可以代表:.

查看 奔腾4和P4

PCSX2

PCSX2是能夠在Microsoft Windows和Linux作業系統底下執行PlayStation 2(PS2)遊戲与自制程序的模擬器,目前可以运行絕大多數的PS2遊戲軟體。PCSX2目前已完成軟體測試並推出正式版本,但需要較高等級的硬體才能達到理想的速度,而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完美模擬少部份的遊戲。.

查看 奔腾4和PCSX2

Radeon IGP

Radeon IGP是一款ATi晶片組,於2002年首次發佈。而ATI的第一款晶片組則是S1-370TL,支援Pentium III處理器,支援雙通道記憶體,並集成了ArtX的顯示核心。這個晶片組系列,明顯是衝着nVidia的nForce 420/220而來。這是一款整合形晶元組,意即北桥整合了顯示核心。初次發佈時公佈了兩款北桥,针对主流桌面市场的RADEON IGP 320,它支持AMD Athlon和Duron处理器,其後再推出應用於Intel处理器平臺的IGP340晶元組,功能於IGP320相似。另外一款是针对主流笔记本市场的RADEON IGP 320M,它支持移动形AMD Athlon 4和移动形Duron处理器。同時公佈了兩款南桥(ATi將南桥稱為IXP(通信处理芯片)),IXP 200和IXP 250,两者都可以被笔记本或桌面电脑所利用。兩者分別在於IXP 250是针对商业市场而提供較高级的管理功能,例如遥控启动代理,桌面管理界面和局域网唤醒。 整合式图形芯片的結構,相當於Radeon VE的級別。它不支援硬件T&L,只有一條像素流水線。縱使效能一般,但已是最當時笔记本平台,最強的整合式顯示核心。在桌面平台方面,NVIDIA的nForce比較強,但不能應用在笔记本中。 當時,有一定數量的笔记本电脑廠商選用了該產品,作為一款新推出的晶片組,已算是了不起。背後原因,是由於整合式晶片組已集成顯示核心,省卻了獨立的顯示卡,笔记本的電池壽命就可以提升,而當時市場並沒有同類型的產品。而ATI在顯示核心的領域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理應可以提供不錯的多媒體效果,所以廠商才會嘗試採用新產品。惠普在2002年11月宣佈會採用ATI的晶片組。Radeon IGP晶片組的南北桥是以32Bit/33MHz的接口連接,並與PCI接口相容,意味著廠商可以使用第三方南桥。由於ATI的南桥晶片並不穩定,所以有笔记本电脑廠商利用ALi的南桥取代之。而主機版廠商Sapphire,就利用VIA的VT686B南桥去配合IGP 340北桥。 驅動程式方面,催化劑 4.8已開始支援Radeon IGP的整合式顯示核心。縱使Radeon IGP並沒有在市場上盛行,但為ATI累積了不少寶貴經驗。.

查看 奔腾4和Radeon IGP

RDRAM

Direct Rambus DRAM 或稱 DRDRAM(有時也稱Rambus DRAM 或 RDRAM)是Rambus公司設計製造的一種同步DRAM。.

查看 奔腾4和RDRAM

Rigs of Rods

《Rigs of Rods》(簡稱RoR)是一款开源模拟游戏,其引擎代码是以GPLv3授权发放。《Rigs of Rods》的三維圖形是由OGRE渲染引擎負責,而物理效果則由软体物理引擎Beam負責。截至2009年2月16日,《Rigs of Rods》官方网站有1664个游戏模组被发布。此數字於2009年9月1日增长到2222个。此遊戲从0.36版本开始开源。.

查看 奔腾4和Rigs of Rods

Socket 423

Socket 423是早期的Pentium 4處理器(Willamette核心)所使用的插座,由於它的設計被發現問題,以致在时钟频率上無法超越2GHz,只是一個臨時性解決方案,因此它的壽命不長,被Socket 478所取代。.

查看 奔腾4和Socket 423

Socket 478

Socket 478是英特爾Pentium 4,Celeron及部份Celeron D處理器使用的插座。LGA775於2004年7月推出後逐漸取代Socket 478。 早期的Socket 478主機板,無法支援FSB 533MHz的Pentium 4處理器。到了中期情况改善,開始全數支持FSB 800MHz的Pentium 4處理器。.

查看 奔腾4和Socket 478

SpeedStep

SpeedStep技术,最早用於Pentium III Mobile处理器——一种笔记本所用的移动版CPU中,使CPU能在高、低两个确定的频率间切换,而且这种切换不是即时调整的,通常设置为当用电池时降为低频,而在用交流电源时恢复到高频(全速)。由于降为低频的同时也会降低电压和功耗,一方面CPU本身耗电量减少,另一方面发热量也会减少,这样还能缩减甚至完全避免使用风扇散热,进一步的节约了用电,因此能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另一方面在用交流电的时候又能恢复为全速工作以获得最高性能。 SpeedStep 技术的升级版本 EIST 全名為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增强型Intel SpeedStep技术),是Intel全新的節約能源技術,最早用于Pentium M处理器,同样也是一款笔记本所用的移动版CPU。出于和AMD台式机处理器中的Cool'n'Quiet技术竞争的目的,EIST 技术现在也推广到Intel较新的台式机处理器中,目前使用这一技术的Intel台式机和移动版CPU包括Core系列、Pentium D系統(不包括805、820、915)、Pentium M系列和超线程的Pentium 4系列(不包括5XX)。 与早期的 SpeedStep 技术不同的是,增强型 SpeedStep 技术可以动态调整CPU频率,當CPU使用率低下或接近零的時候动态降低CPU的倍率,令其工作頻率下降,從而降低电压、功耗以及发热;而一旦监测到CPU使用率很高的时候,立即恢复到原始的速率工作。当然,对于移动版处理器,仍然可以设置在使用电池的时候永远不要调整到最高频率,而始终维持在次高或者最低频率工作。 AMD的CPU有类似效果的技术,称作PowerNow!(移动平台)或者Cool'n'Quiet(桌面平台)。 P.

查看 奔腾4和SpeedStep

SSE2

SSE2,全名為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 2,是一種IA-32架構的SIMD(單一指令多重資料)指令集。SSE2是在 2001年隨著Intel發表第一代Pentium 4處理器也一併推出的指令集。它延伸較早的SSE指令集,而且可以完全取代MMX指令集。在2004年,Intel 再度擴展了SSE2指令為 SSE3 指令集。與 70 條指令的 SSE 相比,SSE2新增了144條指令。在2003年,AMD也在發布AMD64的64位元處理器時跟進SSE2指令集。.

查看 奔腾4和SSE2

SSE3

SSE3(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 3),又稱PNI(Prescott New Instructions),它指的是:在原有架構的處理器中,所第三次額外新增、添加的多媒體指令集,之前的兩次分別是SSE、SSE2。 SSE3是Intel公司所其原有IA-32架構的處理器所研創,並在2004年初的新款Pentium 4(P4E,Prescott核心)處理器中使用,之後2005年4月AMD公司也發表具備部分SSE3功效的處理器:Athlon 64(E3步進核心),此後的x86處理器也幾乎都具備SSE3的新指令集功能。 此外,在SSE3提出之前,x86架構的處理器先後已有多種多媒體指令集被提創與使用,先後順序大致是Intel MMX、AMD 3DNow!、Intel SSE、Intel SSE2等。 附帶一提的是,SSE3比在它之前的SSE2增加13條新指令。.

查看 奔腾4和SSE3

Swiftweasel

Swiftweasel是一個Mozilla Firefox的衍生版本,不過並未使用其標誌。它為各個硬體平台進行了優化,目前為止只在Linux上可用。 Swiftweasel在Mozilla Public License許可協議下釋出,是一個自由軟體。.

查看 奔腾4和Swiftweasel

Windows Vista版本列表

Windows Vista共有六種不同的銷售版本,且除了Windows Vista Starter外,所有版本能同時支援32位元(x86)和64位元(x64)微架構。2006年9月5日,微軟宣布透過美元購買的四種版本,可透過零售下載取得,且每個版本都有提供新的認憑證明和其升級許可。 微軟Windows Vista的零售版本包裝特點為:「使用對用戶友好的設計......外殼為能終身保護內容軟體的硬塑膠製成。光碟盒側身打開後便可見Windows Vista的DVD懸浮在一個清晰的塑料外殼上,而光碟本身設計採用了類似的微軟早先的Windows 98光碟片。.

查看 奔腾4和Windows Vista版本列表

Windows XP

Windows XP(开发代号:Whistler)是微软公司推出供个人电脑使用的操作系统,包括商用及家用的桌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其RTM版于2001年8月24日发布;零售版于2001年10月25日上市。其名字「XP」的意思是英文中的「体验」(experience)。Windows XP是继Windows 2000及Windows Me之后的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也是微软首个面向消费者且使用Windows NT架构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外部版本是2002,內部版本是5.1(即Windows NT 5.1),正式版的版本号是5.1.2600。 Windows XP OEM及零售版本已经在2008年6月30日停止销售,但用户仍可在购买Windows Vista旗舰版(Ultimate)或企业版(Enterprise)之后降级到Windows XP。 微软最先发行专业版和家庭版两个版本,之后又发行过平板电脑版、嵌入版、客户端版等多個版本及64位元Windows XP操作系统。Windows XP也有几个只在特定地区销售的版本,如Windows XP Starter Edition等。 基于NT的操作系统比9x系列有更佳的稳定性及效能。Windows XP中出现一个新的图形使用者界面,因为微软想提供一个比过去Windows版本易用性更好的系統。Windows XP亦是首个使用产品启用与盜版竞争的Windows,然而Windows XP亦被部分用户批评其安全漏洞、与应用程序(如Internet Explorer 6及Windows Media Player)需紧密结合和预设使用者界面等。在之后的SP2、SP3和Internet Explorer 8的版本解決其中部分问题。 2011年9月底前,Windows XP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达42%;在2007年1月,Windows XP的市场占有率达历史最高水平,超过76%。根据Netmarketshare公司对全球互联网用户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8月份,统治操作系统市场长达11年之久的Windows XP最终被Windows 7超越。 2013年12月30日,微軟宣布,99天後,也就是2014年4月8日,終止對Windows XP的支援服務,Windows XP因此正式退役。但2014年1月16日,為了防止電腦病毒擴散的危害,微软宣布将会为Windows XP的用户提供病毒定義檔(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更新方面的支持,直到2015年7月14日。.

查看 奔腾4和Windows XP

X86

x86泛指一系列由英特爾公司開發處理器的架構,這類處理器最早為1978年面市的「Intel 8086」CPU。 該系列較早期的處理器名稱是以數字來表示80x86。由於以“86”作為結尾,包括Intel 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因此其架構被稱為“x86”。由於數字並不能作為註冊商標,因此Intel及其競爭者均在新一代處理器使用可註冊的名稱,如Pentium。現時英特爾將其稱為IA-32,全名為“Intel Architecture, 32-bit”,一般情形下指代32位元的架構。.

查看 奔腾4和X86

X86-64

x86-64( 又稱x64,即英文詞64-bit extended,64位元拓展 的簡寫)是x86架構的64位拓展,向后相容於16位及32位的x86架構。x64於1999年由AMD設計,AMD首次公開64位元集以擴充給x86,稱為「AMD64」。其後也為英特爾所採用,現時英特爾稱之為「Intel 64」,在之前曾使用過「Clackamas Technology」 (CT)、「IA-32e」及「EM64T」。 蘋果公司和RPM套件管理員以「x86-64」或「x86_64」稱呼此64位架構。甲骨文公司及Microsoft稱之為「x64」。BSD家族及其他Linux發行版則使用「x64-64」,32位元版本則稱為「i386」(或 i486/586/686),Arch Linux用x86_64稱呼此64位元架構。.

查看 奔腾4和X86-64

X86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是指在x86的系统中,一个或以上的客操作系统(Guest Operating System,簡稱:Guest OS)在一个主操作系统(Host Operating System,簡稱:Host OS)下运行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只要求对客操作系统有很少的修改或甚至根本没有修改。x86处理器架构起先并不满足波佩克与戈德堡虚拟化需求(Popek and Goldberg virtualization requirements),这使得在x86处理器下对普通虚拟机的操作变得十分复杂。在2005年与2006年,英特尔与AMD分别在它们的x86架构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及其他的虚拟化困难。.

查看 奔腾4和X86虚拟化

Xpress 200

Xpress 200是ATI的一個晶片組系列,可以支援AMD的64-bit,亦同時支援INTEL的Pentium 4,Pentium D和Celeron處理器。這個系列有獨立型和整合型的晶片組。對於INTEL的版本,它的記憶體控制器支援DDR和DDR-II記憶體。相對於上一代產品,新增了PCI-Express接口,所以晶片組的名稱亦改變為Xpress系列。 之後,ATI將Xpress 200 Crossfire Edition更名為CrossFire Xpress 1600。在AMD收購ATI後,又再次更名為AMD 480X CrossFire晶片組。.

查看 奔腾4和Xpress 200

每秒指令

每秒指令(Instructions per second,縮寫:IPS)是一種計算電腦中央處理器速度的記量單位。大多數IPS的數值是在某些特定測量軟體中取極限值所得,而較為可信的MIPS值取決於測試軟體的測試情境以及測試時間。記憶體階層的效能也大大影響處理器的效能,也影響IPS數值的真確性。由於以上問題,研發者發展了數套標準測試方案,例如SPECint以計算真實情況下軟體使用情況的效能,也讓IPS計量單位變成較無用的計量單位。 本術語通常與數量單位關連在一起,例如每秒千指令(kIPS)、每秒百萬指令(MIPS)或每秒百萬操作(MOPS)等。MFLOPS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查看 奔腾4和每秒指令

每秒浮點運算次數

每秒浮點運算次數(亦稱每秒峰值速度)是每秒所執行的浮點運算次數(;縮寫:FLOPS)的簡稱,被用來估算電腦效能,尤其是在使用到大量浮點運算的科學計算領域中。因為FLOPS字尾的那個S代表秒,而不是複數,所以不能夠省略。 浮點運算實際上包括了所有涉及浮點數的運算,在某類應用軟體中常常出現,比較整數運算更用時間。現今大部分的處理器中都有浮點運算器。因此每秒浮點運算次數所量測的實際上就是浮點運算器的執行速度。而最常用來測量每秒浮點運算次數的基準程式(benchmark)之一,是。.

查看 奔腾4和每秒浮點運算次數

流水线 (计算机)

流水线,亦称管线,是现代计算机处理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指将计算机指令处理过程拆分为多个步骤,并通过多个硬件处理单元并行执行来加快指令执行速度。其具体执行过程类似工厂中的流水线,并因此得名。 如果作出类比,则计算机指令就是流水线传送带上的产品,各个硬件处理单元就是流水线旁的工人。 在使用流水线的处理器中一个指令不是在处理器的一个定時器訊號中完成的,而是被分到多个讯号中去完成,但是与此同时多个指令的分任务被同时处理。由于这些分任务比整个指令要简单,因此可以通过使用流水线提高定時器频率。虽然每个指令需要多个讯号后才能完成,但是通过多个指令的并行运算每个讯号内一个指令可以完成,因此通过这个方法整个速度可以提高。 一条流水线的每个分步骤被称为流水线级。它们被流水线寄存器分开。除指令流水线外在现代系统中还有其它流水线,比如用来计算浮点数的算术流水线。.

查看 奔腾4和流水线 (计算机)

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又譯:時脈速度,clock rate)是指同步电路中时钟的基础频率,它以“每秒时钟周期”(clock cycles per second)来度量,量度单位採用SI單位赫兹(Hz)。例如,来自晶振的基准频率通常等于一个固定的正弦波形,则时钟频率就是这个基准频率,电子电路会为数字电子设备将它转化成对应的脉冲方波。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速度”作为矢量不应与标量“频率”相混淆,所以使用“时钟速度”来描述这个概念是用词不当的。 在单个时钟--内(现代非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这个时间一般都短于一纳秒)逻辑零状态与逻辑一状态来回切换。 由于发热和电气规格的限制,--里逻辑零状态的持续时间历来要长于逻辑一状态。 中央處理器(CPU)制造商常为时钟频率较高的CPU定额外的高价。就某个CPU来说,时钟频率是在生产环节的最后通过实测测定的。通过了特定测试标准的CPU会被标上这个标准相应的时钟频率,如1.5GHz。而当一个CPU没有通过较高时钟频率一级的测试但通过了较低一级的测试时,它会被标上一个较低的时钟频率。例如某个CPU未通过1.5GHz时钟频率的测试却通过了1.33GHz那一级的,它就会被标为1.33GHz,并且相对于时钟频率为1.5GHz的CPU,它的卖价要低。.

查看 奔腾4和时钟频率

130纳米制程

130纳米制程,又稱0.13微米製程,是半导体制造制程的一个水平,大约于2000年至2001年左右达成。 这个是由当时的领先半导体公司如英特尔、德州仪器、IBM和台積電所完成。 一些CPU最初是由这个制程所制造。其中包括英特尔奔腾III Tualatin处理器。这是第一个沟道长度小于用于光刻的光的波长的制程。.

查看 奔腾4和130纳米制程

480X CrossFire

AMD 480X CrossFire(代号為RX480)是ATI推出的晶片組,支援AMD平台,本名為Xpress 1600,前稱Xpress 200 CrossFire。最後,在AMD收購ATI後,易名為480X CrossFire。它支援AMD Socket 754及939介面的Sempron、Athlon 64/FX處理器。當晶片組易名後,大眾會認為同廠的產品,穩定性和效能都會較高,有利於產品的銷售。 它是一款獨立型晶片組,支援兩條半速的PCI-E接口,所以此晶片組亦支援CrossFire技術。南橋方面,可以選用SB450、SB460、SB600去配合。它的姊妹產品是580X CrossFire,就支援兩條全速的PCI-E接口,能提供更好的CrossFire效能。 480X CrossFire的對手是NVIDIA的nForce 570SLI,但與nForce 550價格相近。nForce 550並不支援多顯示卡加速模式,亦即是SLI。.

查看 奔腾4和480X CrossFire

580X CrossFire

AMD 580X CrossFire(代号為RD580)是ATI的一款晶片組,支援AMD平台。該晶元組前稱Xpress 3200,隨著AMD收購ATI,所以被易名580X CrossFire。它支援AMD64處理器,有兩條全速的PCI-E 16x,可以完全發揮CrossFire的效能。此外,對手nVidia的nForce 4 SLi X16的兩條全速PCI-E 16x各由南北橋提供,所以雙卡加速效率比單晶片提供的580X CrossFire差。 580X CrossFire的北橋支援Xpress Route技術。原理是北橋中有專用的通道,供兩條PCI-E 16x互相傳輸數據,提升CrossFire的效率。 南橋方面,ATI推出了SB600與之配合。由於ULi已被nVidia收購,迫使ATI須加緊研發自家更好的南橋。最後,SB600的推出,修正了SB450硬碟效能差的問題。.

查看 奔腾4和580X CrossFire

64位元

64位元CPU是指CPU内部的通用寄存器的宽度为64位元,支持整数的64--宽度的算术与逻辑运算。早在1960年代,64位架构便已存在於当时的超級電腦,且早在1990年代,就有以RISC為基礎的工作站和伺服器。2003年才以x86-64和64位元PowerPC處理器架構的形式引入到(在此之前是32位元)個人電腦領域的主流。 一個CPU,联系外部的資料匯流排与位址匯流排,可能有不同的宽度;術語「64位元」也常用於描述這些匯流排的大小。例如,目前有許多機器有着使用64位元匯流排的32位元處理器(如最初的Pentium和之後的CPU,但Intel的32位CPU的地址总线宽度最大为36位),因此有時會被稱作「64位元」。同樣的,某些16位元處理器(如MC68000)指的是16/32位元處理器具有16位元的匯流排,不過內部也有一些32位元的性能。這一術語也可能指電腦指令集的指令長度,或其它的資料項(如常見的64位元雙精度浮點數)。去掉進一步的條件,「64位元」電腦架構一般具有64位元寬的整數型暫存器,它可支援(內部和外部兩者)64位元「區塊」(chunk)的整數型資料。.

查看 奔腾4和64位元

65纳米制程

65纳米制程是半导体制造制程的一个水平。至2007年,英特尔、AMD、IBM、聯華電子、特许半导体和台积电等公司进行65纳米制程得制造。 当制程进入65纳米之时,用于进行光刻的光的波长是193纳米和248纳米。具有低于光波波长的制造厂要求使用一些特殊技术。比如,光学邻近校正和相位移掩膜板技术。 此外,12英寸圆晶在这个制程上成为主流。.

查看 奔腾4和65纳米制程

90纳米制程

90纳米制程是半导体制造制程的一个水平,大约于2004年至2005年左右达成。 这个是由当时的领先半导体公司如英特尔、AMD、英飞凌、德州仪器、IBM和台積電所完成。 许多厂商使用了193纳米的波长来进行关键层级的光刻。 此外,12英寸圆晶在这个制程上成为主流。.

查看 奔腾4和90纳米制程

9100 IGP

ATi RADEON 9100 IGP(研发代号为RS300)是ATI的一款整合式晶片組,目標市場為桌上平台。流動平台方面,有Mobility版本,額外支持Powerplay技術。它支援Intel的Pentium 4處理器,支援800 MHz前端总线,亦支援超线程技術。內建的显示核心是Radeon 9200等級,支援DirectX 8.1。在效能方面,比上一代的IGP 3xx系列大有進步。 自從NVIDIA進攻AMD晶片組市場後,ATI亦跟從步伐,加緊研發晶片組。上一代的IGP 3xx系列晶片組,始終是處女之作,穩定性和兼容性稍有不足。對此,ATI推出Radeon 9100 IGP,改進穩定性外,亦支援較新的顯示標準。此晶片組首次於台北的COMPUTEX 2003上出現,並於2003年年尾上市。延誤上市的原因是USB問題。為了不與NVIDIA直接競爭,ATI選擇了Intel平台作進攻。而選擇整合式晶片組市場,原因是SiS和VIA並不能提供優良的顯示性能。 北橋方面,集成顯示核心只有兩條像素流水線,並不是獨立版本的四條,但核心頻率比Radeon 9200快了50 MHz。除此以外,顯核亦去除硬體T&L的支持。顯示輸出方面,配合獨立和整合式顯核,可以令系統支援多顯示輸出。系統記憶體方面,支援雙通道DDR 400記憶體,就算是不同容量的記憶體都可以達成雙通道模式。但9100 IGP對記憶體的兼容度較差,不同品牌可能會有不兼容的出現。與對手Intel的i865G比較,縱使系統性能稍有不足,但是顯示性能就大幅超越。對手i865G只支援DirectX 7,而9100 IGP就可以支援DirectX 8.1。顯示記憶體方面,可以利用系統記憶體作分享,最多是128 MB。外加接口方面,北橋提供一個AGP 8X。 南橋方面,ATI為此晶片組推出了IXP250。南北橋之間仍然採用A-Link协议連接,但頻率已提升至66MHz,頻寬大約是266MB/s。但同期的SiS和VIA晶片組,頻寬已經可以達到1GB/s。新的南橋亦集成了杜比数字编码DSP,支援光纤音频输出和AC-Link音源,預計是為了對抗NVIDIA nForce 2的SoundStorm技術。值得注意的是,新南橋並不支援SATA接口。 一年後,ATI再推出9100 PRO IGP晶片組(研发代号为RS350,或稱9200 IGP),改善了穩定性和記憶體兼容性外,亦可以配合新的IXP 300南橋,支援2個SATA接口,總共8個USB接口。集成顯示核心方面,為了彌補不支援DirectX 9的不足,新的顯核优化了一些Direct X 9.0b的代码,但晶片組基本上都只是兼容DirectX 8.1。 RX330就是沒有整合顯示核心的9100 IGP,只有技嘉推出過相關產品。它的功能與Intel的i865 PE相似,同樣支援雙通道記憶體。.

查看 奔腾4和9100 IGP

亦称为 Intel Pentium 4,Pentium 4,Pentium 4 Mobile,Pentium 4M,Pentium IV,奔腾4至尊版。

英伟达英特尔英特尔微处理器列表雙通道記憶體技術FirefoxGackpoidHyperTransportIntel Core i7Intel Extreme GraphicsIntel Pentium 4 MobileIntel Pentium 4處理器列表Intel Tick-TockIntel晶片組列表Ivy Bridge微架構LGA 775Microsoft Virtual PCMoDTNehalem微架構NetBurst微架構NForce 4NVIDIA晶片組列表NX位元OSx86P-RatingP4PCSX2Radeon IGPRDRAMRigs of RodsSocket 423Socket 478SpeedStepSSE2SSE3SwiftweaselWindows Vista版本列表Windows XPX86X86-64X86虚拟化Xpress 200每秒指令每秒浮點運算次數流水线 (计算机)时钟频率130纳米制程480X CrossFire580X CrossFire64位元65纳米制程90纳米制程9100 I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