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契丹國志

指数 契丹國志

《契丹國志》,由南宋葉隆禮撰寫,共27卷。 《契丹國志》一書共27卷,其中〈帝紀〉12卷,〈列傳〉7卷,后晉、遼国及北宋往來文書一卷,各國饋貢禮物數一卷,地理一卷,風俗及各種制度一卷,行程錄及使北記兩卷,諸番雜記一卷,歲時雜記一卷。 契丹國是指遼朝,本書自是研究遼朝歷史的重要歷史料,其中選錄了契丹世系及地圖等內容,可以與《遼史》相互參校。《契丹国志》中引用传说为白马青牛的仙人之后,始祖为奇首可汗。契丹早期历史都有神话传说为主。《契丹国志》明顯有抄錄諸書的痕跡,如卷一九《大实林牙传》載:“大实深入沙子,立天祚之子梁王为帝而相之。……辽御马数十万,牧於磧外,女真以绝远未之取,皆为大实所得。今梁王、大实皆亡,馀党犹居其地。”此文全抄自洪皓《松漠记闻》卷上,卻未重新修改“今梁王、大实皆亡,馀党犹居其地”一句,無法反映最後真實情況。 《契丹国志》卷首《进书表》,末署“淳熙七年三月日,秘书丞臣叶隆礼上表”,淳熙七年(1180年)下距葉隆禮進士及第之年(1271年)达六十七年之久,葉隆禮斷無可能在及第前六十七年完成此書。再加上編撰本書過程過於草率,這些問題使得《契丹国志》真偽與否,一直存在爭議。.

目录

  1. 13 关系: 安太妃 (石敬儒)尼夫赫人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纪传体黑龙江历史辽太宗辽朝辽朝后宫葉隆禮耶律李胡陆锡熊欽定續通典渤海国

安太妃 (石敬儒)

皇太妃安氏(),後晉宋王石敬儒妻子,代北人,出帝石重貴之生母。 安氏事跡不詳,只知她嫁石敬儒及生後晉出帝石重貴,封秦國夫人。天福八年(943年)九月,石重貴尊母親安氏為皇太妃。後晉滅亡後,她和石重貴於遼國天祿二年(948年)春二月被安置到建州,但是中途安太妃就已經去世了,死前遗言“焚骨为灰,南向扬之,庶几遗魂得反中国也”。.

查看 契丹國志和安太妃 (石敬儒)

尼夫赫人

尼夫赫人(Нивхи、吉里迷)舊稱吉利亚克人,是西伯利亞東南地區原住民族,分布於黑龍江下游至入海口以及庫頁島北部,即今俄羅斯聯邦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萨哈林州。這一地區多為稀疏針葉林帶,夏季溫和,冬季寒冷多雪,尼夫赫人長期以捕魚、狩獵、養犬為生,夏季居於沿海,冬季則遷至內陸。Gall, pp.2-4 學者認為,尼夫赫人可能源于更新世后期從外貝加爾山脈地區遷徙至此的新石器居民。千百年來,他們歷經其他民族的影響,從通古斯人的移民,到中國滿清的統治,至19世紀中葉,沙俄哥薩克兼并了尼夫赫人的土地并在此殖民,使他們成為常被忽略的少數民族。Bassett, p.1Jesup Exhibition: -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New York, New York尼夫赫人信仰薩滿教,在冬季“熊祭”期間尤其重要;也有一些人皈依了俄羅斯東正教。現在,尼夫赫人居住在俄式風格的房屋中,飲食也俄化。Chaussonnet, pp.

查看 契丹國志和尼夫赫人

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五代十國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查看 契丹國志和五代十國君主諸子女列表

纪传体

紀傳體,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皇族、外戚、一般人物稱「傳」,列國諸侯稱「世家」或「載記」,記載制度、風俗、經濟等稱「志」、「意」或「考」,以表格排列歷史大事稱“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馬遷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國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書,都依照《史记》纪传体體例编纂而成,“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而朝鮮的《三國史記》《高麗史》以及日本的《大日本史》是以紀傳體寫成的。.

查看 契丹國志和纪传体

黑龙江历史

今黑龙江省地区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为东北亚诸多民族活动的场所。黑龍江最早的居民是古亞細亞人,後受通古斯人壓力,只分布於黑龍江下游,代表性民族是尼夫赫人。他們發展出發達的定居捕魚與海獸文化。.

查看 契丹國志和黑龙江历史

辽太宗

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契丹國第二位皇帝(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在位),在位20年。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遼朝首位皇帝。.

查看 契丹國志和辽太宗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查看 契丹國志和辽朝

辽朝后宫

辽朝是由契丹人创建的王朝。它的后宫制度与中原汉族政权王朝有着明显差异。契丹人是游牧民族,因此辽朝政治中心在捺缽,皇帝除在辽上京暂住外,经常迁移,“四时巡守”。而“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

查看 契丹國志和辽朝后宫

葉隆禮

叶隆礼,字士则,号渔村。南宋嘉兴(今属浙江)人。 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進士。淳祐十年,通判建康府。十二年,真除為国子监簿。開慶元年(1259年),爲兩浙運判兼知臨安府。景定元年(1260),知紹興府。曾奉詔撰有《契丹國志》。.

查看 契丹國志和葉隆禮

耶律李胡

耶律李胡(),漢名耶律洪古,字奚隐,辽太祖耶律阿保機第三子,生母皇后述律平。同母兄弟三人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述律皇后最疼爱李胡;但耶律阿保機對其評價不如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遼史‧章肅皇帝李胡傳》記載其「少勇悍多力,而性殘酷,小怒輒黥人面,或投水火中」。 二哥太宗耶律德光親征在外,京師上京常常由耶律李胡留守。930年,耶律德光以耶律李胡为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947年,耶律德光过世后,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自立为帝。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述律太后派耶律李胡在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战,大败。经过大臣耶律屋质的劝阻,太后才同意耶律阮当皇帝。耶律阮即位为世宗,有人告发耶律李胡和述律太后谋反,世宗将李胡软禁在祖州。951年,辽世宗被杀,耶律璟即位,改年号应历。 应历十年(960年),李胡之子宋王耶律喜隐謀反,李胡连坐,死于狱中。统和年間追尊欽順皇帝,1050年辽興宗追尊章肃皇帝。耶律李胡有二子,宋王耶律喜隐、卫王耶律宛。.

查看 契丹國志和耶律李胡

陆锡熊

錫熊(),字健男,號耳山,晚號淞南老人,江蘇上海(今上海市)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陆深从七世孙。 其父陸秉笏。博學強記,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進士,授內閣中書,累遷刑部郎中。後與紀昀、孫士毅和陸費墀同為《四庫全書》總纂官。官至左副都御史,出督福建學政。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清廷發現《四庫全書》中有詆毀朝廷字句的書籍,乾隆帝大怒,令陸錫熊和紀昀負責重新修正,並由兩人分攤費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時陸錫熊已心力交瘁,最終死於重校東北文溯閣《四庫全書》的路上。編有《契丹國志》、《勝朝殉節諸臣錄》等書。.

查看 契丹國志和陆锡熊

欽定續通典

《欽定續通典》,清嵇璜、劉墉等於乾隆三十二年奉敕撰,紀昀等校訂,成書於四十八年(1783年),十通之一。與《欽定續通志》、《欽定續文獻通考》,合稱為「續三通」。.

查看 契丹國志和欽定續通典

渤海国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于公元698年到926年,以靺鞨族人的粟末部人为主体民族,沿袭“古肃慎国”的民族基础而建立的君主制、多民族政权,建国者大祚荣。渤海国的前身为各时期的“肃慎”、“挹娄”、“勿吉”等地方民族政权。 渤海国建国后受唐册封,唐王朝在黑水靺鞨居住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州,设忽汗都护府,亦称“渤海都护府”,册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史称“渤海王国”;中国史籍《新唐書》称之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所统治的领土在极盛期时,曾包括今嫩江至松花江河道一线以南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吉林省大部、辽宁省、滨海边疆区的南半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查看 契丹國志和渤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