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奉系

指数 奉系

奉系是民国军阀派系,属于北洋系,先后以张作霖和其子张学良為首,并一度成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军政府。 20世紀初,奉系張作霖接受招安。唐德剛:〈從北京政變到皇姑屯期間的奉張父子〉,刊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奉系受到日本支持。1918年,张作霖統一滿洲。后联合皖系与孙中山的广东政权组成反直三角同盟。.

目录

  1. 241 关系: 劉尚清劉翼飛劉鎮華十二章國徽卢永祥反奉战争吴佩孚吴俊陞吴景濂吕秀文吕荣寰多松年奉俄協定奉系军阀奉系軍閥奉軍姜登选孫岳孫傳芳孫殿英孙烈臣小日向白朗崔興武上官云相上海国会非常会议中原大戰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中华民国初年国会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中山路 (青岛)中俄边界谈判中國總理中共莱阳市委中国历史中国东北地区历史中国统一中国暗杀事件列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內戰戰鬥列表中華民國國務總理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日关系史常蔭槐东北大学 (中国)东北交通大学东北军东北易帜三八式步枪九一八事變... 扩展索引 (191 更多) »

劉尚清

劉尚清()字海泉,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铁岭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劉尚清

劉翼飛

劉翼飛()旧名輔庭,字鑄宇,别号覚僧、痩侠,後更名翼飛。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铁岭县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劉翼飛

劉鎮華

劉鎮華(),字雪亞,出生於河南省巩縣,早年为镇嵩军的统领,后为國民革命軍上將。.

查看 奉系和劉鎮華

十二章國徽

十二章國徽为1913年2月至1928年间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國國徽,又称“嘉禾国徽”。圖案基於中國古代禮服的十二章花紋,設計者為魯迅、錢稻孫和許壽裳。袁世凱所建立的中華帝國亦沿襲作為國徽。.

查看 奉系和十二章國徽

卢永祥

卢永祥,原名振河,字子嘉,山東省济南府济阳县人,清末民初军事将领。子卢小嘉。.

查看 奉系和卢永祥

反奉战争

反奉战争,又称国奉战争、浙奉战争、或第三次直奉战争,是一场发生于中华民国的内战。1925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在武汉就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发动反奉战争,图谋东山再起。.

查看 奉系和反奉战争

吴佩孚

吳佩孚(),字子玉,山东省蓬莱县人。晚清秀才,北洋军阀中曾經為實力最雄厚的軍閥之一,並担任直系军阀的首领,官至直鲁豫巡阅使。.

查看 奉系和吴佩孚

吴俊陞

吴俊陞(),原名兆恩,字興权。奉天府昌图人,祖籍山東省济南府历城县。清末民初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吴俊陞

吴景濂

吴景濂(),字莲伯,濂伯,号述唐,别号晦庐,晚年署抱冰老人,辽宁宁远(今兴城)人,民国初年四次出任国会议长。.

查看 奉系和吴景濂

吕秀文

呂秀文()山东潍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查看 奉系和吕秀文

吕荣寰

吕荣寰(),字维东,奉天省抚顺人,中华民国及满洲国律师、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吕荣寰

多松年

多松年(),名寿,蒙古族,土默特旗麻花板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查看 奉系和多松年

奉俄協定

中華民國東三省自治省政府與蘇維亞社會聯邦政府之協定六條,簡稱奉俄協定,訂立於1924年9月20日,是以奉系軍閥張作霖為首之東三省政府和蘇聯政府之間締結簽訂以中東鐵路(又稱為東支鐵路或中國東北鐵路)有關之協定。.

查看 奉系和奉俄協定

奉系军阀

#重定向 奉系.

查看 奉系和奉系军阀

奉系軍閥

#重定向 奉系.

查看 奉系和奉系軍閥

奉軍

#重定向 奉系.

查看 奉系和奉軍

姜登选

姜登选() ,字超六,直隸南宫县陈村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

查看 奉系和姜登选

孫岳

孫岳,本名孫耀,字禹行,直隶省高陽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孫岳

孫傳芳

孫傳芳,字馨远,山東省泰安县范镇人,中华民國军事将领,直系領導人之一。張振鶴「孫传芳」孫传芳常常面带笑容,但面善而心狠,故人称“笑面虎将軍”。.

查看 奉系和孫傳芳

孫殿英

孫殿英(),字魁元,又字科元,乳名金贵,河南永城人,民國初年軍閥,初為直系,歷降鎮嵩軍、国民軍、奉軍、國民革命軍、日軍、汪精卫政府,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又歸順蔣介石,成為國民革命軍中將,國共戰爭中被解放军所俘,毒癮發作而卒。其部隊軍紀敗壞,殺掠無數,還曾盜掠清东陵,侵吞、毀損文物無數,惡名昭彰,人稱東陵大盜。.

查看 奉系和孫殿英

孙烈臣

孙烈臣(),原名九功,字占鳌,后改名烈臣,字赞尧。 祖籍直隷省永平府乐亭县孫家庄,生于盛京将軍管轄区錦州府(今黑山县)人,奉系高级将领。.

查看 奉系和孙烈臣

小日向白朗

小日向白朗(),原名健松,化名尚旭東、邵日祥,字「向朗」,號千山居士,日本新潟縣三條市人,是20世紀初期活躍於中國的著名日本人馬賊。中國民眾稱之為小白龍。.

查看 奉系和小日向白朗

崔興武

崔兴武(),字新五,满族,辽宁省黑山县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

查看 奉系和崔興武

上官云相

上官云相,字纪青,中国山东商河人,国民革命军上将。.

查看 奉系和上官云相

上海国会非常会议

上海国会非常会议是1923年中华民国策划召开的国会非常会议,以反对直系逼迫大总统黎元洪去职。后因议员人数不足,该次会议未能举行。.

查看 奉系和上海国会非常会议

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是指1930年5月至11月,蔣中正(即蒋介石)與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中國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之一場军阀混战。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I》,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5月上海印刷,第471頁,ISBN 978-7-5000-0242-0是國民革命軍北伐以後,左派領導人汪精卫聯合西山會議派及地方實力派張發奎發起挑戰南京國民政府之內戰。中国共产党方面,或稱蔣馮閻李戰爭。.

查看 奉系和中原大戰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

以下列出南京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時期,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屆內閣国务总理(或国务卿)及阁员名单。本列表阁员仅列出各部总长,不列各部次长。各部不包括「参谋部」或「参谋本部」。特殊时期的宪法、法律和政治背景亦作简单介绍。如欲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请见参考文献。.

查看 奉系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内阁列表

中华民国初年国会

中华民国国会(1913年-1925年)是指中華民國依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于民國二年(1913年)4月8日正式于北京成立的立法機關,由參議院與眾議院共同構成,主要依據《臨時約法》執行議會權力。此外,第一屆國會還負責制定《憲法》。由於政治原因,中華民國國會多次解散和重新召集。最終於直皖戰爭后,因段祺瑞聲明廢棄法統,而宣告終止。.

查看 奉系和中华民国初年国会

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

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俗称“新新国会”,乃相对于俗称“新国会”的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而言)是1920年起开始筹备的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但参议院议员一直未能产生,最终此届国会流产。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7-88页.

查看 奉系和中华民国第三届国会

中山路 (青岛)

中山路是中国青岛市市南区的一条南北向临海道路,也是全市最早建成的一批道路之一。道路南起太平路,与兰山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曲阜路、肥城路、大沽路、保定路、德县路、四方路、天津路、海泊路、高密路、北京路、胶州路、即墨路、李村路、沧口路交汇,北抵济南路和市场三路,接堂邑路。现为青岛市市级商业街之一。.

查看 奉系和中山路 (青岛)

中俄边界谈判

中俄边界谈判史是指從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到2004年的《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三百多年间,中国和俄罗斯邊界爭議談判的历史。.

查看 奉系和中俄边界谈判

中國總理

中國總理,是指近代中國政府的政府首腦,現在多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領導人,位列最高級別的國家級正職。 在中國歷史上,總理一職作為政府首腦始創於清朝末年,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仿效日本設立責任內閣,置內閣總理大臣(首相)一職,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凯先后擔任此職。 中華民國成立后,北洋政府設國務院作為最高行政機關,置國務總理作為國務院的首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后,國務院被行政院取代,國務總理也被行政院院長取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下設政務院,政務院以總理作為首長。1954年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中央人民政府,即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總理作為中央政府負責人。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中的代表中國的席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因此目前國際上稱的「中國總理」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

查看 奉系和中國總理

中共莱阳市委

中国共产党莱阳市委员会,简称中共莱阳市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莱阳市的领导机关,原称中共莱阳县委,1928年3月成立于莱阳县万第乡水口村,是中国共产党在胶东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县委。1987年4月,因莱阳撤县建市而更名中共莱阳市委。.

查看 奉系和中共莱阳市委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查看 奉系和中国历史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东北地区的兴凯湖畔就产生了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两周时期,东北地区为箕子朝鮮、肃慎、燕、亳吾的领土,这一时期东北和中原地區开始交流。前300年左右,燕将秦开破东胡,設置辽东郡;前226年,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今北京),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前2世纪,扶余国在中国东北中部建立;前37年,高句丽国建立。公元698年,渤海国建立,渤海国模仿唐朝的治国模式和文化,被称为“海东盛国”。而当时,东北地区还有靺鞨等各民族存在。907年,唐朝灭亡后,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后改称辽),并灭渤海国,建立了东丹。此后,契丹与高丽爆发了多次战争,最终失败。此后女真开始在东北地区兴起,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不久灭掉了辽。金朝完颜亮时期,都城从上京(会宁)迁到了中都(今北京)。成吉思汗征讨金朝时占领了东北地区,使东北地区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蒙古曾多次攻打朝鲜半岛的高丽,1269年(至元6年),元政府设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于辽阳。 1409年(明永乐7年),明政府在漢地遼東设置辽东都司,在辽东都司以北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奴儿干地区的所有军事建制机构。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派驻数年而轮调的流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所世袭。15世纪初期,位于漢地遼東地區以北的女真族分成三部,其中以建州女真最为强大。明朝收建州女真为藩属,册封阿哈出为建州都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左都督。猛哥帖木儿在被野人女真所杀后,其弟凡察与子董山被迫南移,最后定居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并入建州卫内。1442年明朝自建州左卫分立出右卫,以凡察领导右卫、董山领导左卫,形成建州三卫。1616年努尔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后于赫图阿拉(后称兴京)称汗建立后金。1618年后金起兵侵明,至1621年辽东地區被滿族的后金所征服,1636年皇太极将当时的后金都城(今沈阳)易名盛京,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盛京称帝,改年号为崇德,国号为大清。顺治入关后,以驻防八旗留守盛京。康熙至乾隆年间,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三个相当于行省的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之下设专城副都统分驻各城,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副都统下有总管统领各旗。在汉人聚居之处,置府、州、县、厅,如同内地。居于黑龙江、嫩江中上游的巴尔虎、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族,编入八旗,由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总管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库页岛的赫哲、费雅喀、库页、奇楞等渔猎部落则分设姓长、乡长,由三姓副都统管辖。1858年,清俄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清国被迫割让黑龙江以北国土予沙皇俄国。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闯关东移民潮开始。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后,清国被迫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后经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交还辽东予清。1898年,日本租借关东州(今辽宁大连)。1900年(光绪26年),沙俄武装占领东北地区长达5年之久。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最终日本战胜俄国,促成了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战略优势。1907年(光绪33年),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撤销,奉天、吉林、黑龙江建省。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取代清朝继续在东北地区进行统治。 中华民国初期,东北地区军阀林立,1918年(民国7年),张作霖统一东三省,此后东北一直处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政府统治之下。1928年(民国17年),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此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奉天市改称沈阳市,东北归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之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此后日本迅速武装占领东北地区。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建立起傀儡政权“满洲国”。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日本战败,满州国政权崩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收东北,并与早一步接收的中共武装发生发生冲突。1949年,中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东北成为中国的重要的工业基地。中苏交恶后,东北成为中国抵御苏联潜在入侵的前沿阵地,1969年中苏爆发了珍宝岛武装冲突。中共改革开放至今,东北地区依然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查看 奉系和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中国统一

中國統一,是指將中國人居住地區构成一个統一国家的概念。这个概念各地中国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解。歷史上中國政權的統一,多數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政權。現今主要的「中國統一」意即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的中國大陸地區和港澳地區,與中華民國統治的台澎金馬地區(個別管制領域)統合成一个統一的主權國家和國家政權,即中國,結束自1946-1949年國共內戰及1949年中共建政造成的海峽兩岸分治局面。.

查看 奉系和中国统一

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本表所列为发生在事發当时的中国境内,或发生在今中国境内,或发生在海外但与中国人物等等有关的暗杀事件。事件依发生时间划分,所列朝代仅具时间阶段之意义。 表内所谓“直接主使/组织”是指刺客幕后的直接主使者或主使/所属组织。若无则不列。“结果”分为目标死亡、目标受伤、目标无恙(未死亡或受伤)三个主要选项,若有其他情况,如其他重要人物被误杀误伤等,则在此栏内注明。 中华民国纪年,月日因与公历(西历)相同,故不注。1949年后,凡与台湾或台湾人士有关的暗杀事件,皆注民国纪年,月日因与公历(西历)相同,故不注。与此无关者则不注。 本表时间划分乃便宜之计,并非严格依本朝代划分,如三国至东晋十六国时期以南朝刘宋420年建立截止,南北朝时期以隋朝581年建立截止,余则类同。前后两时期衔接时的重叠年份发生的事件,依事件发生时所属朝代或国家划分,无法划分者均归入下一时期。 自清朝末期1895年起,开始注明事件发生地点的国名,并附国旗。国名和旗帜以当时当地实际统治者之自称为限,与法律上的地位无关。事件发生地点一般包括国名和市县名。.

查看 奉系和中国暗杀事件列表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奉系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查看 奉系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內戰戰鬥列表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內戰戰鬥列表表列出北洋政府時期的中國在境內發生的所有大小戰鬥,其時間涵蓋袁世凱政權與以直系奉系兩軍系為主的北洋政府所執政的時期。也就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統一中國前,各軍權派系政權發生之大小戰鬥。另外,此列表亦包含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之戰鬥。 Category: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军事列表 *.

查看 奉系和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內戰戰鬥列表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是中華民國國務院的首長,也是北洋政府時期的政府首腦。有些國務總理名義上曾代行大總統職權,但實權卻握在軍閥手上。 此外,袁世凱擔任大總統時,曾將國務總理職銜改稱為「政事堂國務卿」,此處亦一併收錄。.

查看 奉系和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兩棲武裝部隊,負責兩棲作戰、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奪島作戰、臺灣本島、外島、離島守備、軍事設施防衛等任務,並有海軍陸戰隊學校培養陸戰隊幹部,在戰爭時也有快速反應及戰力保存的功能,目前員額約9000人。轄下編制有陸戰特勤隊專職南臺灣反劫船、反恐等任務,隊內成員多來自海軍陸戰隊志願役官、士、兵。.

查看 奉系和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日关系史

中日關係史是指歷代中國和日本的历史。在汉唐时期,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近代,日本对中国影响巨大。特别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间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及全面战争,形成了战后两国的政治格局并影响了以后的中日关系。.

查看 奉系和中日关系史

常蔭槐

常蔭槐(),字瀚襄,又作漢湘,吉林省梨樹縣劉家館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奉系要人,由於與張學良爭權,被秘密處決,享年五十四。.

查看 奉系和常蔭槐

东北大学 (中国)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中文简称:东大、东工,英文缩写:NEU),创校于1923年,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国家重点大学。目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大学之一,一流大学建设B类高校”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大学。.

查看 奉系和东北大学 (中国)

东北交通大学

东北交通大学 东北交通大学为中華民國时期存在的一所大学。奉系要员常荫槐在主管交通时,很重视培养铁路人才,成立交通教育监督处。1926年秋,交通部代理总长兼交通部唐山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常荫槐利用京奉铁路局历年拖欠学校的半学经费20余万元,筹建交通部唐山大学锦县分校,设管理,工程,矿冶三个系。 1927年(民国16年)是年春,北京政府交通部在锦县开始创办唐山大学锦县分校。9月19日举行开学典礼,改称交通部锦县交通大学,招收学生90多人。是为锦州第一所大学。 1928年新校舍落成,学生增到160多人。1929年3月大学改归东北交通(财务)委员会直辖,改称东北交通大学,先办交通管理科,“九一八事变”前共招生5个班,学生205人。1930年张学良兼任东北交通大学校长,实际负责人为副校长于世秀,教务长刘百昭。 1931年(民国20年)9月18日 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奉天事变。30日东北行政长官公署及辽宁省政府相继迁到锦县,行政长官公署临时借天泰和商号楼房办公;省政府在锦县交通大学办公。 1931年东北交通大学併入遷設北平之國立東北大學,稱為東北大學交通學院。 东北交通大学遗址现为锦州市东北交通大学遗址纪念公园。 辽 D Category:交通大學.

查看 奉系和东北交通大学

东北军

東北軍为中华民国时東北的奉系军阀武装,是当时中国唯一海、陆、空编制--齐备的军队。東北易帜之后,编为國民革命軍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中央政府军系统,拥有兵力约三十万。.

查看 奉系和东北军

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指皇姑屯事件之後,統治中國東北地區的奉系軍閥將領张学良將原來懸掛的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於1928年12月29日通電南京,宣稱接受國民政府管轄的一個歷史事件。此舉標誌著國民革命軍北伐的結束、國民政府完成中國統一、以及北洋政府時期的正式結束。 由於當時外蒙古已宣布獨立,加上原北洋政府僅於西藏設立代表處而並未進駐軍隊,張學良獲得國府除外交以外之軍政大權照舊的實質權力,服膺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為中華民國政府,故實現了當時中國的南北統一。.

查看 奉系和东北易帜

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槍(日語:三八式歩兵銃;さんぱちしきほへいじゅう,Sanpachi-shiki hohei-juu)為手動步槍,日本陆军於日俄戰爭同年(1905年,明治38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槍在中國一向俗稱為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随枪机連動的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

查看 奉系和三八式步枪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滿洲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滿铁路为藉口而侵占瀋陽。事变後三个月之內,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事變爆发后,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日本內閣權力下降,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因此中國軍對未能有組織的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快速地佔領了滿洲。此事件也成為西安事變的導火線。 9月18日则被中華民國視為「国耻日」。.

查看 奉系和九一八事變

于學忠

--學忠(),字孝侯,中華民國軍人,本發跡於吳佩孚,後轉於張作霖與張學良麾下,二戰期間為國民革命軍。父于文孚是北洋毅军宋庆部马三元帮统,曾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收留杀人犯事逃窜的張作霖并提拔他为哨长。.

查看 奉系和于學忠

于珍 (东北军)

于珍()字济川,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铁岭县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于珍 (东北军)

于琛澂

于琛澂()字险洲、险舟,吉林将軍管轄区阿勒楚喀副都統管轄区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人,祖籍山東省蓬莱县(今蓬莱市)。中華民国、满洲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于琛澂

于振瀛

于振瀛(),原名方单,字海澄,号振瀛,以号行,陕西省镇平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创建者之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

查看 奉系和于振瀛

京奉铁路

京奉鐵路是中國清朝末年修建的一條鐵路。 京奉铁路上最早建成的路段是1881年建成通车的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后来至1893年唐胥铁路的南端及北端终点分别延伸至天津和山海关,并改称津榆铁路,因山海关在历史上曾称“榆关”。1894年,津榆铁路由天津经津蘆铁路(天津-北京卢沟桥)延伸至北京,改称京榆铁路,又称京山铁路。1898年10月,清政府修筑铁路将京榆铁路延伸至奉天(今称沈阳),改称关内外铁路,并与英国、俄国签定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1907年8月又改称京奉铁路(Peking Mukden Railway)。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京奉铁路改称北宁铁路(Peking Liaoning Raiway, P.N.RY),由北洋政府交通部管辖。1912年铁路全线通车,并与由日本管辖的南满铁路接轨。(南满铁路已于1907年改建为標準軌距)1928年6月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撤回奉天时,在北宁铁路皇姑屯站被炸身亡,史稱皇姑屯事件。同年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完成北伐,并将北京改名北平,北宁铁路也改称平奉铁路。1929年4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再次将平奉铁路改称北宁铁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军控制了北宁铁路关外(山海关以北)。七七事变后,北宁铁路全线被日军控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宁铁路改称京瀋鐵路,后正式与原南满铁路哈尔滨至沈阳段合并为京哈铁路。.

查看 奉系和京奉铁路

建国军政制置府

建国军政制置府是1922年由徐树铮在福建设立的政府。.

查看 奉系和建国军政制置府

张厚琬

张厚琬()字忠蓀,直隷省天津府南皮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张厚琬

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小六子、双喜,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中国奉天省海城人。生於台安縣桑林,人稱“少帅”,奉系军阀領袖张作霖长子,“民国四公子”之一,享嵩壽100歲。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向蔣中正「兵諫」,12月25日,張學良釋放蔣中正,並隨蔣中正回到南京。12月30日被判刑十年,雖然五日後即被特赦,但而後一直遭到蔣中正軟禁。國共內戰時,張學良亦被安排來臺,先後曾居住於高雄壽山、西子灣、新竹五峰鄉清泉部落。蔣經國執政時,張學良依然遭軟禁於臺北市復興崗,直到李登輝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九十三歲的張學良才重獲自由,定居美國夏威夷,軟禁長達半世紀,可說是被兩蔣幽禁一生。由於西安事變,中華民國政府官方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對張評價不同。台灣公共電視在張不再被軟禁後,製作一部以其口述為主之記錄片。.

查看 奉系和张学良

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奉天省海城縣(今屬辽宁)人,出身贫农。曾任中华民国陸海軍大元帥,喜人以「張大帥」稱。 张作霖是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个掌权者。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藥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今瀋陽市)后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

查看 奉系和张作霖

张蔚华

张蔚华又名张亚青,汉族,吉林省抚松县人,籍贯山东省诸城县大场镇蔡家村,朝鮮獨立運動家和共産主義者。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金日成的革命战友。.

查看 奉系和张蔚华

张敬尧

张敬尧()字勳臣,安徽省颍州府霍丘县人。中华民国及满洲国军事将领,被國民政府軍事調查統計局(軍统)刺殺身亡。范春荣「張敬尧.

查看 奉系和张敬尧

張宗援

張宗援(),是20世紀初期在中國活動的日本浪人、馬賊。原名伊達順之助,出身華族,祖先是東北大名伊達政宗。後改名張宗援,加入中國國籍,他曾支持滿蒙獨立運動,並參加了山東自治聯軍,二次大戰後依照漢奸罪被槍決。.

查看 奉系和張宗援

張宗昌

張宗昌()字效坤,山東省掖縣人。中华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军事将领,奉系要人。20年代前期奉系軍閥用於作戰重型鐵甲列車為張宗昌建立,為中華民國史上建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戰績突出的部隊,有中國裝甲列車之父之稱。黄徳昭「張宗昌」田子渝, 刘德军,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300页.

查看 奉系和張宗昌

張其鍠

張其鍠(),字子武,号无竞,广西永福县人。清末進士,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張其鍠

張福來

張福来(),字子衡、子恒,直隷省河間府交河县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張福來

張煥相

張煥相(),字召棠。奉天府承德县(今抚顺市)人,中華民国、满洲国军事将领、政治家。.

查看 奉系和張煥相

張沖 (樂清人)

張沖()原名绅,字淮南,一作怀南,号御虚,浙江省樂清縣(今乐清市)北白象镇茗屿琯头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官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牵线人。厉海欧,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牵线人张冲——从乐清市档案馆馆藏张冲档案谈起,浙江档案2009(4):34-35浙江省人物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人物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查看 奉系和張沖 (樂清人)

張漢卿

張漢卿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奉系和張漢卿

張慕陶 (湖北)

張慕陶(),湖北鄂城人,中華民國憲兵將領。曾擔任臺北宪兵第四团团长,為鎮壓二二八事件行動的共同執行者。.

查看 奉系和張慕陶 (湖北)

何豐林

何豐林(),字茂如,山東平陰人。清末、中華民國軍人。北洋政府政治人物、皖系軍閥、奉系軍閥。.

查看 奉系和何豐林

何柱國 (軍事將領)

何柱國(),原名铸果,字敬之,廣西容縣南乡阳梅墟人,中华民國奉系及東北軍高级将领 。 何柱国虽然是广西籍军政人物,但是与当时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桂系”并无任何关联。.

查看 奉系和何柱國 (軍事將領)

何成濬

何成濬,又名季刚(亦说季哲),派名光镛。字雪竹,初字雪舟。湖北随州厉山何家畈龚家湾人。1882年6月20日(清光緒八年五月初五)出生。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被誉为天才的说客和杂牌军的天才领袖。與劉鎮華(字雪亞),陳調元(字 雪暄)并稱為“三雪”。.

查看 奉系和何成濬

徐謙

徐谦(),字季龙,教名乔治,晚年自署黄山樵客,安徽歙县徐村人。中国現代法学家、政治家。清光緒進士,入翰林,受命考察歐美法務,參與清末司法改革。民國間曾任法務總長,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今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在南北政壇活躍多年。徐謙为中国现代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贡献颇多,著有《民法总论》和《刑法丛编》等法學專著。.

查看 奉系和徐謙

俄国使馆旧址

俄国使馆旧址,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是俄罗斯帝国及苏联驻华使馆旧址,现已无存。 俄国使馆旧址以西为俄国兵营旧址,位于今东交民巷29-35号。遗留至今的部分建筑以“原俄国使馆武官处”之名被列为北京市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

查看 奉系和俄国使馆旧址

北京大学民乐团

北京大学民乐团弹拨乐队创建于2001年春天,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新加坡留学生陈可扬组织成立,并担任排练指导。在成立的第一年中,就排出了《塔吉克的节日》、《秋月》、《驼铃响叮当》等等保留节目,共12首。其中《塔吉克的节日》在多个场合演出,还参加了2005年的比赛,是弹拨乐队最著名的节目。王甫建教授接任乐团指挥后,曾经安排中央音乐学院中阮专业教师徐阳出任弹拨乐指导,但是只排《讯》、《玉关引》等曲目后就不再担任。弹拨乐队排练依旧由陈可扬负责,直到2003年陈可扬毕业离校。其后弹拨乐队的排练由在籍团员负责。 Category:中国大陆传统音乐团体 Category:北京大學社團.

查看 奉系和北京大学民乐团

北京市第一中学

北京市第一中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甲12号,是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12年学制的北京市实验学校。.

查看 奉系和北京市第一中学

北京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北京戰鬥發生於1926年3月26日-4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河北。是北洋政府時期內戰之一,交戰兩方為奉系李景林部及國民軍。.

查看 奉系和北京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中华民国早期最重要的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培植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执掌政权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雄霸一方,在1916年袁世凯死后,因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从而导致各领导人以所据地方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地建立势力范围。北洋军阀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在不同时期由北洋军阀中的不同派系的实力较强的军阀或军阀集团所控制,北京政府对各地的军阀势力的实际控制比较薄弱,形成了实际上军阀割据的局面。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 事實上,北洋軍閥通常仍有北洋政府頒發的正式官銜,如都督、巡閱使、經略使、鎮守使或軍政長官等。.

查看 奉系和北洋军阀

北洋軍

北洋軍又稱北洋新軍,為中國清末至民初之政府軍。其源自清朝在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凱編練的新軍(全稱新建陸軍),為中國第一支近代化陸軍。民國成立後,北洋軍成為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事實上的國防軍。但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分裂為三大派系與數個小派系,各自割據一方,形成北洋軍閥。.

查看 奉系和北洋軍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查看 奉系和北洋政府

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革命軍北伐,又稱國民政府北伐、國民黨北伐、國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間,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向北洋軍閥發動政變之內戰,因為國民革命軍戰場由南向北推進,故又簡稱“北伐”或“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由蒋中正担任总司令,起兵廣東,连奪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進至華中,國民政府内部因对蘇聯與中国共产党态度不同而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復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上,加入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後,1928年6月攻克北京。奉系军阀、安國軍總司令、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张作霖從北京撤往中国东北,隨後因皇姑屯事件被炸死,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國民政府完成武裝奪權。 國民政府在北伐戰爭中,除了透過直屬的國民革命軍,也吸收中國各地反北洋勢力,成功將北洋軍閥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代表的政權。但實際上,國民政府的組成內外仍有不同派系勢力,造成日後發生中原大戰等連串內鬥衝突,且由于之后的日本入侵中国以及国共两党间的斗争,导致中国实质上处于分裂状态,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中国大陆。.

查看 奉系和國民革命軍北伐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查看 奉系和國民政府

刘华 (工运领袖)

刘华(),原名刘炽荣,字剑华,四川宜宾县人。中共上海工人运动领导人,五卅运动领导人之一。.

查看 奉系和刘华 (工运领袖)

刘孟纯

刘孟纯(),字粹文,广东惠州(今惠城区)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刘孟纯

刘哲 (1880年)

刘哲(),字敬舆,中國吉林永吉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刘哲 (1880年)

刘恩格

刘恩格(),字鲤门,号怀园,奉天府遼陽州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刘恩格

周福成

周福成()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周福成

冯庸大学

冯庸大学为中華民國的一所私立大学。1927年8月8日,由奉系空军将领冯庸创办于中華民國瀋陽市。1931年918事变后学校流亡北平,同年10月28日于北平原陆军学校复校。1933年9月冯庸大学并入国立东北大学。.

查看 奉系和冯庸大学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简称内人党,于1925年10月在内蒙古地区張家口所成立的一个左翼政党,曾经在内蒙古历史上有一定影响,1930年代中期已經解散。 1945年抗戰勝利後,该党一部分老黨員宣布恢复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的活动,并建立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1947年4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古自治问题给东北局的复示》,「內蒙古人民革命黨」解散。.

查看 奉系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军阀

軍閥可以定義為軍人以武力為後盾,割据一方,以保有並擴張自己的權位,忽視國家的秩序法律。以下為軍閥的定義:.

查看 奉系和军阀

商震

商震,字啓予(又作起予),祖籍浙江省紹興县,生于直隶省順天府大城县(一说保定府),中华民国军事将领,陆军二级上将。張小曼「商震.

查看 奉系和商震

六·一六事变

六·一六事变指1922年6月16日发生于中國广州一場以陳炯明为首的武装事件,又稱陳炯明事件;從孫文的立場則稱為「廣州蒙難」。由於陈炯明主張联省自治,率领部下粤军以军事行动驱赶主張北伐統一中國的孫文,期间粤军发炮三响威吓总统府,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稱為「陳炯明砲擊總統府」。.

查看 奉系和六·一六事变

关东军

東軍是1919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國駐紮在中华民国东北地区(1932年至1945年间为滿洲國)的部隊。.

查看 奉系和关东军

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铁路上被暗殺的事件。 1928年6月4日5点30分,张作霖乘坐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三孔桥时,火车被预埋的炸藥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案發皇姑屯站以东,史称皇姑屯事件。當時在日本國內,由於沒有公佈兇手,日本政府一直以「滿洲某重大事件」代稱。.

查看 奉系和皇姑屯事件

王印川

王印川()字月波,河南省怀庆府修武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见《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民国政党史》、《民国職官年表》.

查看 奉系和王印川

王士珍

王士珍(),字聘卿,號冠喬、冠儒,直隷省正定府正定县牛家荘人。清末民初軍事將領、政治家。.

查看 奉系和王士珍

王家楨 (外交)

王家桢()《双城县志》作生于1897年。徐主編(2007)、138頁以及劉主編(2005)、209頁作生于1899年。,字树人,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祖籍山东省文登县,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王家楨 (外交)

王传炯

王传炯()字仲遴,安徽无为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海军将领,海军学者。.

查看 奉系和王传炯

王克敏

王克敏()字叔魯,浙江杭州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銀行家、外交官,日本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首腦之一。.

查看 奉系和王克敏

王迺斌

王迺斌(),字恩溥,奉天省奉天府新民厅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王迺斌

王英 (民国)

王英(),号杰臣,直隷省順德府邢台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王英 (民国)

王樹常

王樹常,字庭五,号霆午,中國遼寧省瀋陽市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王樹常

王永江

王永江()字岷源,号铁龕,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金州厅人,祖籍山東省蓬莱县。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東北大学首任校长。.

查看 奉系和王永江

王永泉

王永泉(),字伯川,亦百川,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人,祖籍江苏省,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王永泉

王昆侖

王昆仑(),原名王汝虞,字鲁瞻,江苏无锡人,生于直隶定县。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红学家、诗人。中国国民党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革命同盟、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

查看 奉系和王昆侖

王承斌

王承斌,(),字孝伯,满族,奉天省寧遠州(今辽宁兴城)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他是政治家吴景濂的表弟,亦是漫畫《老夫子》作者王家禧的父親。.

查看 奉系和王承斌

王普

王普()字慈生,又字慈僧,安徽省阜阳县(今阜阳市隅首)人,中华民国军事及政治人物。张绍祖,王普两任安徽省省长,天津政协公报2009年05期.

查看 奉系和王普

祖國號淺水炮艦

国号浅水炮舰(SMS Vaterland)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艘浅水炮舰,为的2号舰。本舰命运坎坷,屡易其主:建成后隶属于德國東亞分艦隊,在中国内地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中国所俘获,以“利绥”之名加入中国海军,曾一度被苏军空袭击沉,复打捞修复继续使用。日本建立满洲国后,捕获了本舰,后又转交给满洲国,最终被苏军捕获。 本舰德国舰名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选择,用以提醒在华德国人勿忘祖国。中华民国捕获后,中文名“利绥”的拉丁转写在西方资料中有不同的写法:民国时期从中文而拼写为Li Sui,满洲国时期从日文而拼写为Risui。.

查看 奉系和祖國號淺水炮艦

第一次直奉戰爭

一次直奉戰爭,發生於1922年4月28日至5月5日,以直勝奉敗收場。.

查看 奉系和第一次直奉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奉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直奉戰爭

二次直奉戰爭,中華民國發生於1924年9月15日至11月3日的一場內戰,以奉勝直敗收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与沪浙皖系、广东孙中山、冯玉祥国民军联手对抗直系把持的中央政府。所以该场战争也是一场联合反直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直系把持的中央政府被推翻。.

查看 奉系和第二次直奉戰爭

築摩號防護巡洋艦

筑摩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为筑摩级防护巡洋舰(日本海军官方名称“筑摩型防護巡洋艦”)首舰。本舰为日本海军第一艘搭载汽輪機的巡洋舰,与姊妹舰一样同属于从防护巡洋舰到轻巡洋舰的过渡设计。曾经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5年作为靶舰被击沉。 本舰得名自“筑摩”一名来源于筑摩川(又名千曲川,为信濃川的上游)#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139頁『筑摩(ちくま) 艦種二等巡洋艦 二檣(信號用)矢矧・平戸と姉妹艦なり 艦名考川の名、千曲川に採る、川名は又筑摩川・千阿川・知隈川等に作る、此艦名には筑摩の字を適用せられたるなり、川は信濃國作久村郡の渓谷に發源し、下流信濃川となりて新潟に於て海に注ぐ。艦歴(略)昭和6年4月1日除籍。(要目略)。日后太平洋战争时期的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战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相继继承了该名。.

查看 奉系和築摩號防護巡洋艦

簡又文

又文(),字永真,號驭繁,笔名大华烈士,斋名猛进书屋,祖籍廣東省新會县双水镇木江维新里。中国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基督徒。.

查看 奉系和簡又文

米振標

米振標(),字錦堂,陝西省綏德州人,清末民初軍人。清末毅軍将领。民国時期的毅軍總司令。.

查看 奉系和米振標

精武門 (電視劇)

《精武門》(Fist of Fury),香港亞洲電視本港台與衛星電視中文台首次聯合製作的劇集,全劇共30集,由甄子丹、萬綺雯、尹天照、吳元俊、劉志榮、高雄及林志豪主演。監製龍紹基。 1911年辛亥革命終推翻滿清帝制,建立民國。然而成功衹是短暫,幾年間風雲激盪。中國再次陷入軍閥割據,南北分裂,自己人關門打自己人之局面。風乘火勢,外國列強趁機爭佔地盤,設立租界,坐地分肥,更恥笑國人為「東亞病夫」。當時之武術界仍不知為恥,各門各派,同床異夢,各自為政,祇顧爭領風騷,猶如一盤散沙。 時有武術界中人霍元甲,痛心國人沉淪至此,乃發起拼除門派之見,希望團結起武術界,實現以武救國之宏願,遂于上海創立精武門。.

查看 奉系和精武門 (電視劇)

翟文選

翟文选() 字熙人,吉林将軍管轄区阿勒楚喀副都統管轄区双城堡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张学继,张作霖幕府与幕僚,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 哈尔滨地情網(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查看 奉系和翟文選

田中义一

中义一(),日本大正、昭和期間的政治家及軍人,第26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1927年-1929年)。.

查看 奉系和田中义一

田中玉

中玉(),字薀山,直隷省永平府臨榆縣(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清末民初軍事將領。北洋政府、皖系人物。邵桂花「田中玉.

查看 奉系和田中玉

熊炳琦

炳琦(),字润丞,山东济宁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熊炳琦

畢桂芳

桂芳()字植忱,又作植承。順天府大兴县人。满族旗籍,民國後乃自承姓毕。清末民初外交官、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畢桂芳

牟中珩

牟中珩()字荊璞,山東省登州府黄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牟中珩

益世报

世报,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一家隶属于天主教会的报纸,由比利时籍神父雷鸣远于1915年10月10日在天津注册创办,被称为民国四大报刊之一。另外三个是《大公报》、《申报》和《民国日报》。.

查看 奉系和益世报

盧香亭

盧香亭()字子馨,直隶河间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盧香亭

直奉戰爭

奉戰爭,北洋政府時期,直系軍閥和奉系軍閥在中國北方先後於1922年、1924年進行的兩次戰爭,直系先勝後敗,奉系則先敗後勝。.

查看 奉系和直奉戰爭

盛世才

盛世才(),字晋庸,滿族,汉军镶黄旗人,中華民國陸軍將領,辽宁省开原盛家屯村人,中華民國新疆省政府主席,1933年至1944年间新疆军事、政治首長,有“新疆王”之称。盛世才早年為奉系軍人,後投靠新疆軍閥金樹仁,屢立戰功,1933年新疆發生兵變,陳中、白受之、鄭潤成、巴品古特等人驅逐金樹仁,盛世才乘機取得了大位。盛世才治下的新疆,虽未宣布独立,但完全脱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控制,那一时期的新疆,拒绝悬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而是悬挂盛氏政权的“六角星旗”。1941年1月,盛世才曾向苏联提议:成立突厥斯坦苏维埃共和国,脱离中華民國,加盟苏联。鉴于当时中苏的同盟关系,斯大林拒绝了这一提议。1943年,盛世才加入中國国民党,并表示“矢志拥护中央,尽忠党国,绝对服从领袖”。随后,盛世才取消了六大政策,六角星旗亦换为中國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但此后因國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对新疆用兵,盛世才开始采取对策,准备把中國国民党势力逐出新疆。为寻找退路,盛世才企图再次投靠苏联。他致电斯大林,要求重新加入苏联共产党和将新疆划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但此时的蘇聯共產黨與斯大林已经对盛世才彻底失望,拒绝了他的要求,并把其电报转给了蒋介石。此时的盛世才,已是众叛亲离,怨声载道。蒋介石决定把盛世才调离新疆,另任农林部长,由朱绍良代理新疆省主席。1944年9月11日,盛世才离开新疆到重庆赴任。至此,盛世才在新疆历时11年5个月的军阀统治宣告结束。.

查看 奉系和盛世才

蚌埠历史

本文叙述蚌埠自史前时期至今的历史。关于蚌埠的其他情况,见蚌埠市。.

查看 奉系和蚌埠历史

蚌埠市

市,简称蚌,舊作--、--,别名珠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蚌埠位于华北平原南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凤阳、宿州。由于史载蚌埠地区“古乃采珠之地”,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从而得名“珠城”。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1947年初蚌埠设市,直属安徽省,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省辖市(公元1947年)。蚌埠全市面积595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末,蚌埠市含三县总户籍人口379.52万,常住人口333.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万。蚌埠市下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五河县和固镇县三个县。 蚌埠拥有机械、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齐备的工业体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众多。京沪高铁蓄势待发、蚌埠新港百舸争流,交通十分便利。市辖三县均为全国商品粮大县,怀远石榴、五河螃蟹、固镇花生闻名遐迩。基础完备的工业、方兴未艾的农业、繁荣兴旺的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构成了这座年轻城市的综合经济框架。 蚌埠是中国三线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和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2016年度测评中,蚌埠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当前,蚌埠正处在经济快速上升期和对外开放的新起点,随着国家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和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蚌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产业、科技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蚌埠市在全国文明城市2016年度测评中,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2017年11月,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蚌埠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查看 奉系和蚌埠市

韓麟春

韓麟春()字芳辰,奉天省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遼陽州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韓麟春

韓麟春造步槍

韓麟春造步槍是北洋時期東北軍閥張作霖不惜血本所研發生產的單兵配槍,此槍設計者就叫做韓麟春。.

查看 奉系和韓麟春造步槍

鞍山市

鞍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中国境内重要的钢铁基地。有钢都之称。.

查看 奉系和鞍山市

鎮守使

鎮守使為中國北洋政府時期臨時軍事官銜編制,其官署則稱為鎮守使署。設立鎮守使法源為1913年12月19日實施的《護軍使暫行條例》。該官職如設於擁有的省份,是該軍政長官所轄的軍事編制,受軍政長官節制。若該省無軍政長官,該官員或機構則原則直接受中央管轄。鎮守使普設於邊疆及重要大城市,如隴東鎮守使、上海鎮守使 等。 後人多將此時期的鎮守使歸為北洋軍閥之一。直至1928年,隨著奉系領導人張學良歸順國民政府,奉天省改用青天白日紅旗,象徵性中國統一後,鎮守使官銜編制才陸續取消。 Category: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官制.

查看 奉系和鎮守使

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

镇海号水上飞机母舰是中華民國海軍派系之一東北海軍的一艘军舰。本舰原为德国运输船或者商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中国的航运公司获得,并继续作为商船使用。东北海军草创之初,奉系人士买下该船改装成炮舰,并以“镇海”号的名义加入东北海军。1925年前后东北海军对镇海号进行了一番改装,分类也改为所谓的“飞机母舰”。1937年12月,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弱小的东北海军无力抵挡实力远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日本海軍,被迫选择将镇海号自沉于青岛港外。 镇海号虽然仅有非常有限的航空能力(字面上“飞机母舰”即航空母舰,但实际上仅算水上飛機母艦),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有实战经历的“航空母舰”(民国海军第一次水面舰艇战斗、第一次舰载机空袭、第一次对上海市进行空袭),对于日后民国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章骞,#艨艟夜谭,62页。 在民国之前的清朝也曾先后有过两艘以“镇海”为名的军舰,分别为在1867年和1871年建造的木制炮舰。然而本舰的军舰名并非直接继承自前两舰之一,而是来源于民国北京政府授予奉系首领张作霖的称号“镇威上将军”(除镇海号外,另有一艘炮舰威海号,为原日本废弃商船广利号改装而来)。.

查看 奉系和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

荣臻

荣臻(),汉奸。字翕生,直隷省冀州棗強县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

查看 奉系和荣臻

鍾世銘

鍾世銘(),字蕙生,直隸天津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Who's Who in China 3rd ed,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Shanghai), 1925, p.247-248.

查看 奉系和鍾世銘

靳雲鶚

靳雲鶚()字荐卿、薦青,山東省济宁州人,清末民初军事将领,皖系四大金刚之一靳雲鵬的弟弟。.

查看 奉系和靳雲鶚

青島海軍學校

青島海軍學校,簡稱青島海校,建立於1933年,1939年停辦。前身為東北海軍葫蘆島航警學校,後成為中華民國海軍的訓練學校之一,著名畢業生有馬紀壯、劉廣凱、宋長志等人。.

查看 奉系和青島海軍學校

顏惠慶攝政內閣

顏惠慶攝政內閣是1924年在北京政變中倒臺的第二次顏惠慶内閣於1926年5月13日恢復,但在奉系的壓力下,於1926年6月22日倒台。隨後海軍總長杜錫珪得代理國務總理(同時代行大總統職),成立杜錫珪臨時攝政內閣。因本内閣攝行大總統職權,故為攝政內閣。本内閣實際未能就職。本内閣的法源是《中華民國憲法》。.

查看 奉系和顏惠慶攝政內閣

顧維鈞臨時攝政內閣

顧維鈞臨時攝政內閣是兼代中華民國國務總理的杜鍚珪辭職後成立的臨時攝政内閣,成立於民國15年(1926年)10月5日,民國16年(1927年)1月12日改為顧維鈞攝政內閣。因其攝行大總統職權,故為攝政內閣。本内閣的法源是《中華民國憲法》。.

查看 奉系和顧維鈞臨時攝政內閣

顧維鈞攝政內閣

顧維鈞攝政內閣是顧維鈞臨時攝政內閣改組後成立的攝政内閣,成立於民國16年(1927年)1月12日,結束於同年6月16日。因其攝行大總統職權,故為攝政內閣。本内閣的法源是《中華民國憲法》。.

查看 奉系和顧維鈞攝政內閣

袁金鎧

袁金鎧(),字潔珊、兆傭,晚号傭廬。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遼陽州(今辽阳市)人,清朝、中華民国、满洲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袁金鎧

飛雲號驅逐艦

飛雲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订购的驱逐舰之一,为長風級驅逐艦三号舰。本舰下水时清朝已经覆灭,中华民国继承了该舰,为避免重名而改名“同安”。本舰参加过护法舰队,护法运动失败后辗转于渤海舰队、东北海军等军阀舰队之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在青岛自沉。日军随后打捞起本舰,改造成炮艇,以“同春”之名加入日本帝国海军。1940年,日军将本舰转交予汪精卫政权。1944年底,部分汪政权海军官兵夺取了本舰起义,前往烟台附近登陆,其后本舰下落不明。 本舰最初的舰名“飞云”为中国自创立近代海军以来第二艘以此为名的军舰,第一艘飞云号为晚清时期福建船政建造的一艘炮舰。.

查看 奉系和飛雲號驅逐艦

褚玉璞

褚玉璞(),字薀山,山東省兗州府汶上县褚家庄(今属梁山县)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褚玉璞

西单剧场

西单剧场是北京西城区一所有着进八十年历史的老剧场,它的前身是曾经名震京城的哈尔飞大戏院、瑞园茶社、大光明影院,1949年后经过公私合营改制成现在的西单剧场,曾经先后上演过京剧、评剧、曲艺、杂耍、电影等各种大众艺术,1994年因为西单地区整体规划调整而被拆除,重建工程至今仍未竣工。.

查看 奉系和西单剧场

饒漢祥

饒漢祥()字宓僧,别署珀玕,湖北省黄州府广济县(今武穴市)梅川镇饶为市村人,清末民初政治家。.

查看 奉系和饒漢祥

馬福祥

福祥(),字雲亭,回族,甘肅省蘭州府河州城人,馬家軍的知名領袖,曾任蒙藏委員会委員長。有子馬鴻逵。.

查看 奉系和馬福祥

馮占海

馮占海,字寿山,奉天省(今遼寧省)義縣人。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最早反抗日軍的军事将领之一,有「吉林抗日第一人」之稱。.

查看 奉系和馮占海

馮庸

馮庸(男,),北洋陸軍講武堂畢業,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教育創辦者。曾經創辦了東三省第一所西式大學馮庸大學。.

查看 奉系和馮庸

許世英內閣

許世英內閣成立於民國14年(1925年)12月26日,結束於民國15年(1926年)3月4日。本内閣的法源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制》。.

查看 奉系和許世英內閣

马玉仁

玉仁()原名日仁,字伯良,江苏盐城人。中華民國軍事将领,官至陆军中將,為抗日戰爭期間陣亡的中國將領之一。.

查看 奉系和马玉仁

马本斋

本斋(),名守清,號本斋,经名优素福,中国直隶献县人。回族抗日英雄。 1924年9月马本斋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被任命为连长。1929年1月,马本斋任东北军独立21师第四团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回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本侵略军。1938年率部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率部转战于冀中和冀鲁豫平原。 1942年6月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兼回民支队司令,回民支队为晋察冀边区司令员吕正操所辖。 1944年部队奉命转赴延安,在途中马本斋带状疱疹發作,又感染肺炎,病逝於山东莘县。.

查看 奉系和马本斋

高士傧

士傧()字燕儒,直隶天津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章伯锋主编,北洋军阀1912-1928(六),武汉出版社,1990年,第513页.

查看 奉系和高士傧

譚慶林

譚慶林()字英甫,山東省泰安府泰安县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譚慶林

魯系

魯系是北洋军阀中的派系。对鲁系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 直皖战争之后,皖系失败,靳云鹏重新组阁,虽然他是皖系大将,可是他具有多方面的条件,所以赢得多方面的支持,他和奉系首领张作霖是儿女亲家,和直系曹锟是把兄弟。因为他是山东人,所以和直系实力分子王占元、吴佩孚是同乡,由于吴佩孚通电支持他,于是便有直皖之外将成立鲁系之说。 后又有山东五子讲组成鲁系之说,所谓山东五子指的是吴佩孚、王占元、卢永祥、张怀芝、周自齐五位山东籍军人,因为他们五人的字都有一个子字,所以时人称之为山东五子,实际上五子隶属与不同的政治团体,有不同的政治背景,无论如何也不能融为一炉,所谓鲁系之说,不过是外人附会而已。 有鲁系之说也由于直皖战争之后,吴佩孚的崛起,这位山东籍的军人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像当时的中国的局势。 L.

查看 奉系和魯系

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1917年—1922年)指由孫文領導,反對段祺瑞主導的北洋政府終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廢除中華民國國會,在廣州另立中華民國軍政府的行動,因陳炯明反對孫文後失敗並向段祺瑞主持的北洋政府和談而結束。在中國國民黨歷史中,亦稱為「三次革命」。所謂「護法」指的是護衛《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當時的臨時憲法)。.

查看 奉系和護法運動

讲武堂

讲武堂,是中国清朝末期、中華民國初期培養陸軍軍官的教育機構。《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471頁,ISBN 7500002424近代著名的军校之名。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清政府編練新軍,在全國廣設軍事學堂。1906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天津韓墅創立北洋陸軍講武堂,學員定額180名,作為「現帶兵者研究武學之所」。俗稱「天津講武堂」。隨後,各省總督、巡撫紛紛籌建,以期訓練優秀軍人,清末時陸續於金陵、江西、雲南、奉天、湖南、廣東等地建立講武堂,其它行省也有「讲武堂」為名的軍事學校,其中天津讲武堂、奉天讲武堂與昆明講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

查看 奉系和讲武堂

鮑貴卿

鮑貴卿(),字霆九,奉天府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清末、中華民国軍事將領、政治人物。北洋軍閥、北洋政府、奉系軍人。.

查看 奉系和鮑貴卿

鲍观澄

鲍观澄(),原名启元,字冠春,江苏镇江人,满洲国政治人物。 鲍观澄自北洋大学法科毕业后,曾任全国烟酒军务署秘书、田维勤部总参议。张作霖入关后投靠奉系,出任航空署参事。后因贪污而被张作霖逮捕,因贿赂狱卒而逃走。1927年时在任上海电话局局长期间被刺受伤。此后加入满洲国,1932年出任东省特别区市政局长、哈尔滨特别市市长,并兼大哈尔滨市市政筹备所所长。同年8月任满洲国驻日本代表。抗日战争结束曾在天津、镇江潜藏,后逃至香港,居住直至逝世。.

查看 奉系和鲍观澄

鲍文樾

鲍文樾(),汉奸卖国贼。字志一,满族,奉天凤凰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东北军高级将领,汪精卫政权政要。.

查看 奉系和鲍文樾

贺龙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贺龙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曾手持两把菜刀袭击慈利县长卫兵。曾任讨袁护国军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曾率部与北洋军阀及四川军阀杨森作战。1926年,贺龙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1日,他担任南昌起义总指挥,此后回到湘西,组建红二军团,任军团长,并开辟洪湖苏区。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120师师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任西北军区司令员,组织后方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1952年,任国家体委主任,开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1954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9年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文化大革命时,被林彪和康生指控为准备推动“二月兵變”,于1969年6月9日遭迫害致死。1974年,中共中央宣布为贺龙平反。.

查看 奉系和贺龙

鹿钟麟

鹿钟麟(),字瑞伯,河北定州北鹿庄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他是馮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其他四位是張之江、宋哲元、鄭金聲、刘郁芬).

查看 奉系和鹿钟麟

黄郛

黃郛(),原名紹麟,字膺白,號昭甫,浙江省紹興府上虞县百官镇人。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家。.

查看 奉系和黄郛

齊世英

齊世英(),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原籍遼寧鐵嶺。.

查看 奉系和齊世英

齐燮元

元,原名齐英,字抚万,号耀珊,顺天府寧河县(今属天津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直系要人。后成为中華民国臨時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政权)要人。.

查看 奉系和齐燮元

辽宁广播电视台

辽宁广播电视台是中国辽宁省国营的省级广播电台兼电视台。.

查看 奉系和辽宁广播电视台

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

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原址位于今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68号,始建于1919年。.

查看 奉系和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

胡惟德臨時攝政內閣

胡惟德臨時攝政內閣是民國15年(1926年)4月20日段祺瑞辭任臨時執政、賈德耀辭任國務總理,胡惟徳代理國務總理時成立的臨時攝政內閣,直到同年5月13日結束。因其攝行臨時執政職權,故為攝政內閣。本内閣的法源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制》。.

查看 奉系和胡惟德臨時攝政內閣

郭松龄

郭松龄(),字茂宸,奉天府(今瀋陽市)深井子镇渔樵村人,祖籍山西省汾陽县。清末民初奉系將領,曾為張學良之教官。後起兵反奉失敗,被殺。.

查看 奉系和郭松龄

郑谦

郑谦()字鳴之,江蘇省鎮江府溧陽县人,中華民国政治家、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郑谦

阎锡山

閻錫山(),字百川、伯川,漢族,山西省五臺縣人,清末举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将军府同武上将军,中華民國國軍(及其前身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北洋軍閥晉系領袖,曾任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職務,1949年11月20日至1950年3月1日代行時任代總統李宗仁職務,是中華民國行憲至今唯一一位代理總統職權、形同國家最高領導者的行政院長。閻錫山主政期間,其管轄之山西省自1911年辛亥革命後建立以來,經歷多場內戰、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依然屹立不倒,直至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束後被共軍佔領為止,一共歷經38年,是眾多軍閥中紀錄最長者。.

查看 奉系和阎锡山

阎泽溥

阎泽溥()字庭瑞,直隷省天津府天津县人,中華民国政治家、銀行家。.

查看 奉系和阎泽溥

阮振铎

阮振鐸()字叔周,盛京将軍管轄区奉天府铁岭县人,中華民国、满洲国的医生、政治家、外交官。.

查看 奉系和阮振铎

赵博生

赵博生(),原名赵恩溥,中国河北省沧县东慈庄(今属黄骅市)人,西北军将领,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

查看 奉系和赵博生

赵倜

赵倜()原名金生,字周人,河南汝南(今河南平舆)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赵倜

闯关东

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清代至民国年间)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地区移民的运动。关东是指的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叫关外(東北地區),清代该地区因为被认为是滿洲人的“龙兴之地”而实施管制。后来俄罗斯族与朝鲜族凭借人数优势侵入此区,当时大幅扩张的沙俄对此地原住民入籍,并宣布主权等,大清失去北方故土后深知犯下大错,从此放弃对汉民的封锁,是为移民實邊政策。.

查看 奉系和闯关东

邢姓

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5位。.

查看 奉系和邢姓

肇和級防護巡洋艦

肇和級防護巡洋艦,是清朝末期海军重建时期所订购的最后一级防护巡洋舰,这也是中国第一级采用蒸汽轮机(时称“透平机”)的军舰。 本级原设计作为训练巡洋舰使用。各舰未及实际服役,辛亥革命即已爆发,建造一度中断。中华民国继承并保有本级前两舰(肇和、應瑞),两舰随后历经军阀混战,最终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先后被日军飞机击沉。三号舰因民国内战不断,无力筹款,被迫放弃,转售予希腊海军;1940年意大利对希腊宣战前夕被意大利潜艇偷袭击沉。.

查看 奉系和肇和級防護巡洋艦

肇和號巡洋艦

肇和号防护巡洋舰是清朝末期订购的一艘防护巡洋舰,为肇和級防護巡洋艦首舰。本舰为中华民国所继承,加入民国海军,经历了军阀混战的动荡时代。1937年虎门保卫战期间在虎门要塞附近与日本海军舰艇互相炮击,而这也是中日双方在战争中仅有的一次水面舰艇对射的战斗。其后本舰遭日军空袭重创坐沉。 本舰根据装甲防护方式可以划分为防护巡洋舰;根据设计时的预定用途则可以划分为Richard Wright,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p.

查看 奉系和肇和號巡洋艦

鄭士琦

鄭士琦()字雲卿,安徽省鳳陽府定遠縣人。清末民初軍人,屬于皖系。.

查看 奉系和鄭士琦

鄭亦同

鄭亦同()原名異,又名衍通,小名嘉超,字亦同,以字行,浙江樂清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新加坡教授。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查看 奉系和鄭亦同

鄒作華

鄒作華()字岳楼,吉林省吉林府永吉县人。中華民国军事将领、政治家。東北陸軍(奉军)出身,後為國民革命軍上將,擅長炮兵作戰。.

查看 奉系和鄒作華

金策

金策(김책,)朝鲜咸镜北道城津鹤城人,字洪啓,號洪溪,原名金乐,别名金洪印、金印、金印植,化名罗东贤,中国共产党员,东北抗日联军重要领导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首任內閣産業省相兼民族輔衛省副相。.

查看 奉系和金策

金梁

金梁(),後改名關介之,字息候,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世为浙江杭州八旗驻防,故亦作杭县人。清末翰林,官员,历史学者。奉系少帥張學良之師。.

查看 奉系和金梁

金日成早年生涯

金日成的早年生涯是指金日成(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15日出生到1945年9月19日乘坐苏联军舰回到朝鲜这段时间的生活。.

查看 奉系和金日成早年生涯

蕭耀南

萧耀南(),字珩珊(又作衡山),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及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蕭耀南

长江炮舰

长江炮舰是一类主要在中国的内河流域及沿海港口活动的内河炮舰。这种炮舰主要在长江流域活动,因此而得名;但也有一些虽然主要在其他河流流域活动,但依然分为长江炮舰的例子。长江炮舰中有部分采纳了特殊的设计,以适应三峡以上的长江航段的水文情况,这一类炮舰又得名川江炮舰。 长江炮舰(包括川江炮舰在内)通常作为浮动警察站使用,仅配备少量中小口径武器,防护较差,强调居住性。其使用者既有各列强海军,用以维护在华利益陈悦,#中国军舰图志,243-244页;也有中国海军,试图在列强手中保卫自己的内陆主权。 长江炮舰的使用自十九世纪中期始,二十世纪后类型和数量都逐渐增多。抗日战争期间长江炮舰面对空中威胁时活动很受限制,至第二次国共内战结束大部分都逐步退出现役。.

查看 奉系和长江炮舰

雷诺FT-17坦克

雷諾FT-17,是一款法國輕型坦克。它於一戰時由法國研發,是世界上第一款安裝旋轉炮塔的坦克。截至一戰結束時,一共生產了3187輛。甚至在二戰爆發時,還有1800輛FT-17坦克在法國軍隊中服役。 在一戰後,雷諾FT-17曾經出口到至少27個國家中。.

查看 奉系和雷诺FT-17坦克

陳調元

陳調元(),字雪暄(又作雪軒),直隷省保定府安新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國民革命軍上將。.

查看 奉系和陳調元

枣强县

枣强县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隶属衡水市。.

查看 奉系和枣强县

林建章

林建章()字増荣,别名述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人。清末民初海軍将领。.

查看 奉系和林建章

林西县

林西县()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3933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025250。县人民政府驻林西镇。是内蒙古的主要小麦产区之一。,p.1044-1047.

查看 奉系和林西县

林长民

林长民(),幼名则泽,字宗孟,号苣苳子、桂林一枝室主等,福建省福州府闽侯县人。清末民初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书法家。研究系领导人之一。蕭良《林長民》.

查看 奉系和林长民

李秉恕

李秉恕()奉天省奉化县(今梨树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教育家。张朋园,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 (1909-1949):晚清以來歷屆議會選舉述論,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查看 奉系和李秉恕

李纯 (民国)

李纯(),字秀山,直隶天津河北水梯子人,直系将领,南开大学创办人之一。和王占元、陳光遠合称「長江三督」。.

查看 奉系和李纯 (民国)

李盛唐 (滿洲國)

李盛唐()奉天省(今辽宁省)奉天府(今瀋陽)人。原為奉系軍人,後成為满洲国军事人物。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编,伪滿傀儡政权,中华书局,1994年.

查看 奉系和李盛唐 (滿洲國)

李渤海

李渤海()原名李伯海,也称李渤海,后以笔名黎天才为常用名。定居上海後曾化名王文德。山东省蓬莱县人。中国共产党北方早期领导人,後投靠奉系,西安事变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查看 奉系和李渤海

李景林

李景林(),字芳宸(又作芳岑),直隶省冀州棗強縣恩察鎮人,清朝及中华民國军事將領,武術家。竇希彦「李景林.

查看 奉系和李景林

杨宇霆

杨宇霆(),字凌阁,或作麟阁、麟葛、邻葛,奉天省法库县(今辽宁省法库县)人。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重要將領,由於爭奪大權,與常蔭槐遭到奉系領袖張學良秘密處決。。.

查看 奉系和杨宇霆

杨以德

楊以德()字敬林,直隶天津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查看 奉系和杨以德

杨虎城

杨虎城(),陝西蒲城人,原名彪,後易名忠,別號虎臣,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改為虎城,此後即以字行王禹廷:《細說西安事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9年10月1日。又名虎冬、忠祥。曾化名楊呼塵畢萬聞:〈楊虎城生前死後〉,刊《明報月刊》,香港:明報雜誌有限公司,1994年6月號。中国军事將領,西安事变领导者之一,堅持把蔣中正除之後快,但不被張學良所接受。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监察委员、西北绥靖公署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因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被蒋介石流放國外,隨後因要抗日秘密回國,反被蒋捕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殺,终年五十六岁。.

查看 奉系和杨虎城

東北海軍

東北海軍,在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東北奉系軍隊建立並控制的海軍部隊。.

查看 奉系和東北海軍

松井石根

松井石根(;),大日本帝國陸軍大將,南京大屠杀主要责任人之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定为乙级战犯(甲级战犯嫌疑部分被判无罪),战后被处以绞刑。.

查看 奉系和松井石根

杜建时

杜建时()字际平,河北武清(今属天津市)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全国政协委员杜建时在京逝世,人民日报1989年11月14日.

查看 奉系和杜建时

杜鍚珪

杜鍚珪(),字慎丞、慎臣,号石鍾,福建省福州府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中华民国海军将领、政治家。.

查看 奉系和杜鍚珪

杜錫珪臨時攝政內閣

杜錫珪臨時攝政內閣,於1926年6月22日在奉系的支持下接替顏惠慶攝政內閣,1926年10月,杜錫珪辭去國務總理職務,本內閣結束。因其攝行大總統職權,故為攝政內閣。本内閣的法源是《中華民國憲法》。.

查看 奉系和杜錫珪臨時攝政內閣

梁士诒

梁士诒(), 字翼夫,号燕荪,广东省三水县人,清朝光緒進士。清末民初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交通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查看 奉系和梁士诒

楊杰 (大理)

-- 楊--(),字耿先,白族,生於雲南省大理縣(今云南省大理市),國軍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中国军事家。.

查看 奉系和楊杰 (大理)

毛岸英

毛岸英(),譜名远仁,字岸英,以字行,曾化名杨永福。祖籍湖南湘潭,生于湖南长沙,是毛泽东与其第二位妻子杨开慧的长子。朝鲜战争時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1950年11月25日在朝鮮平安北道昌城郡東倉面大榆洞(現在的東倉郡大榆勞動者區)的志愿军司令部遭空袭阵亡。.

查看 奉系和毛岸英

水上飛機母艦

水上飛機母艦是專門使用來運送水上飛機的軍艦。而能支援運送飛行艇的軍艦則稱為飛行艇母艦,雖然水上飛機母艦與它有不少明顯的分別,但亦為水上飛機母艦的一種。通常,它們擁有搭載、整備水上飛機的施設,有些裝有飛機彈射器。.

查看 奉系和水上飛機母艦

民國無雙

《民國無雙》是一款以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軍閥競逐、抗日戰爭、國共内戰為背景的免費回合制策略游戏。遊戲的概念源自於DOS平臺上的「大時代的故事」。民國無雙的作者希望復刻大時代的故事,並打造一個允許玩家將遊戲客製化的遊戲引擎。 2010年7月,《民國無雙》發行第一個正式版本1.0版。遊戲的劇本由香港遊戲工程師鄭立與中華民國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學生張承洲合作編寫。遊戲發佈一個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便以「嚴重影響國家文化安全」為由將《民國無雙》查禁。.

查看 奉系和民國無雙

民国军阀

民國軍閥是指在20世紀初影響中華民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義上歸屬「中央政府」領導,但他們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勢力並採用各種手段擴大自己的勢力,以軍隊作為主要政治資本的勢力,在其勢力強大時即成為當時中國的正式主導政府(即北洋政府)。在實質上依然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割據勢力。中国共产党認為民國軍閥的出現是外國帝国主义在中國的利益表現。主要勢力早期為北洋军阀、滇系軍閥、粵系軍閥、舊桂系軍閥等。後期則由中國國民黨、中国共产党、新桂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取代。 軍閥割据時期通常是指自1916年袁世凱之死到1928年东北易帜,共持續了13年的時間(也有說到1930年中原大戰為止)。1928年之後,雖然蔣中正委員長的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是各路新舊軍閥依然對中央政府及其中央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性,軍事上與政治上的明爭暗鬥或略有式微卻並未停止,這導致了日後抗日戰爭和国共内战時,統一的國家軍政體系始終未能徹底的建立。.

查看 奉系和民国军阀

民国四公子

民国四公子(或近代四公子)指民國時期四位有名的世家子弟。關於四人的身份說法不一,不過張學良與袁寒雲見於各說。 四公子如下(介紹父親,以民國官職為主):.

查看 奉系和民国四公子

江青

江青(),中国现代政治人物、演员、文艺理论家、摄影家、共产主义者。本名李進孩、李雲鶴,生于山东诸城,是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毛为其第三任丈夫),“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四人幫”之首。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年輕時從事戏剧和电影表演;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延安,後與中共領袖毛澤東結婚(结婚时毛泽东尚未与妻子贺子珍办理离婚手续)。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毛泽东的默许下開始活躍於中國政治舞臺,与姚文元、王洪文、张春桥并称“四人帮”。1976年在毛澤東病逝後被中央政治局抓扣审查,1977年7月被开除党籍。1981年被公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保外就医期间于1991年5月14日自殺身亡。 其藝名江青并非毛澤東取自唐代著名詩人錢起《湘靈鼓瑟》最後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而是早在奔赴延安之初已经起好。在此之前江青的艺名为“藍蘋”,改名“青”意味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查看 奉系和江青

汤芗铭

汤芗铭(),字铸新,湖北省黄州府蕲水县(今浠水)南凉人。清朝海军军官、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将领及政治家、佛经翻译家。佛教居士。 兄汤化龙,曾任民元國會衆議院議長、教育部總長、內務部總長。.

查看 奉系和汤芗铭

沈鴻烈

沈鴻烈(),字成章,湖北天門人,中華民國海軍上將。本為張作霖與張學良麾下高級將領,二戰期間為國民革命軍上將。中華民國第7任銓敘部部長。.

查看 奉系和沈鴻烈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查看 奉系和沈阳市

沈阳边业银行大楼

沈阳边业银行大楼是边业银行在沈阳市建造的分行大楼。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由奉系张作霖接办天津边业银行,并将总行从天津迁至沈阳。沈阳边业银行旧址于1996年与张学良旧居一起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奉系和沈阳边业银行大楼

温世珍

温世珍() 字佩珊。直隷省天津府天津县人,中華民国政治家、外交官,北京政府時代外交官,後在中華民国臨時政府、汪精卫政权任要職。.

查看 奉系和温世珍

温应星

温应星(Ying-Hsing Wen,),字鹤孙,广东省台山县人。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曾任清华学校校长。.

查看 奉系和温应星

满洲

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及旧热河省全部范围。傳統意義下的滿洲的面積(不包括朝鮮半島),約為八十三萬平方英里,比現時法國、英國及愛爾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 满洲这一地名虽因满洲族而得名,但在满语中仅作部族名解释,并无地名之含义。“满洲”二字作为地名使用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的著作《日本边海略图》一书中。直到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势力延伸至此,满洲作为地名的意义才开始突显。此后更因为俄国和日本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但清政府在正式场合之中仍然使用“东三省”来称呼这片区域。例如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皆以“东三省”称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延用满洲国时期“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匯和“東北”混用,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中共机构和军区分别设置东、南、西、北满分局及东、南、西、北满军区。 现如今,在中国一般使用“东北”、“东北三省”、“东三省”或“关东”等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级行政区,但有时谈论东北也包括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满族不佔人口的多数,而且满洲已经很少被作為地名的称呼,尤其是官方;因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受日軍控制的满洲国,被中国人普遍视为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的傀儡,满洲一词会使一些人首先联想到“伪满”这个词语,而并非满族或满洲地区。在历史遗留的專有名词方面中国官方仍使用满洲一词,比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满洲里市等專有地名、还有一些企业如“北满特钢”(位于齐齐哈尔市)等。在韩国、北韓、日本和俄国等接近满洲的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满洲作为地理名称仍很常见。.

查看 奉系和满洲

滿洲歷史

满洲歷史,可以被概括成三部份,分別是上古史、中世史、和近世史。上古满洲眾居着數個民族,包括游牧民族東胡、鮮卑;女真人的祖先肅慎及後來的挹婁;漢族;濊貊、扶餘、高句麗。中世满洲相繼經歷唐、遼、金、元、及明皇朝的統治,其中元明兩代更在歷史上首次統一整個滿洲。明朝末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满洲盛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清」,象徵着满洲近世史的開端。一六四四年,清軍入關,隨後全面佔領华北及华南地區。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軍陆续消灭華北的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其後更將大清領土擴張至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迎來康雍乾盛世,滿洲被稱為「龍興之地」,即是清皇室的發源地的意思。 直至1911年清朝滅亡,1915年袁世凱稱帝後,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曾策劃滿蒙獨立運動,但由於局勢變化而未能實現。之後,奉系軍閥張作霖成為滿洲地區的實際控制者。日本在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滿洲國滅亡,滿洲地區被蘇軍佔領。因苏联遲遲归还满洲予中华民国及运走大量满洲国遗留之物资设备,导致中国爆发反苏运动,苏联最终于1946年5月撤出內满洲,并將其歸還給中國。1948年,国民政府在辽沈战役中失利,內滿洲地区被中國共產黨控制,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三省。現在滿洲分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管治,中国境內的滿洲地區稱內滿洲;俄羅斯境內的滿洲地區稱外滿洲。 「满洲」这个名称从十七世纪开始被使用。《满洲源流考》的作者把朝鲜半岛的古代族群也列为满洲分支。.

查看 奉系和滿洲歷史

潘復內閣

潘復內閣成立於1927年6月20日。1927年6月16日,國務總理顧維鈞辭職後,6月18日張作霖成立軍政府,於6月20日任命交通總長潘復為國務總理,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任國務總理。1928年6月3日,張作霖和潘復離開北京,北洋政府結束。本内閣的法源是《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

查看 奉系和潘復內閣

朱綬光

朱绶光(),字蘭蓀,湖北襄阳人,生于福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朱綬光

海城市

海城市为中国辽宁省下辖县级市,由鞍山地级市代管。海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在县市中具备较强竞争力,其综合实力2010年位居辽宁省县(市)的第二位,全国百强县(市)列第十九位。全市辖5个管理区、1个开发区、23个镇,400个行政村。是辽宁较大的县级市,全国百强县之一,是全国粮食、水果、畜牧业、柞蚕、乡镇企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渤海奥区”之誉。.

查看 奉系和海城市

海天級防護巡洋艦

海天級防護巡洋艦,是清朝在经过甲午战争惨败、北洋水師主力舰艇损失殆尽的情况下,为了重建海軍而购买的一型防护巡洋舰,是清朝在海军重建时期吨位最大、也是有清一朝吨位仅次于定远级铁甲舰的大型作战军舰。 本级两舰中,海天号仅服役数年即因事故早早损失。海圻號则渡过了漫长的服役生涯,见证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辛亥革命爆发时投向新生的中华民国。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之时,海圻号作为当时中国吨位最大的军舰在各派势力之间辗转颠沛流离,先后参加護法艦隊、北京政府中央海军、东北海防舰队(东北海军)、粤海舰队、南京政府第三舰队等。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已经老旧不堪的海圻号自沉于长江,成为了江阴封锁线的一部分。.

查看 奉系和海天級防護巡洋艦

海容级巡洋舰

海容级巡洋舰是清朝海军於甲午戰爭後向德国採購的防护巡洋舰,共有海容、海筹、海琛三艘同级舰。 三舰均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每艘造价为16万3千英镑。1898年三舰陆续返回大沽,由直隶总督裕禄验收。1937年9月抗日战争期间,三舰都奉命在江阴自沉入长江,以延缓日本海军循长江而上的作战意图。.

查看 奉系和海容级巡洋舰

海容號防護巡洋艦

海容号防护巡洋舰是清朝末期订购的一艘防护巡洋舰,为海容级巡洋舰首舰。辛亥革命后本舰参加革命,加入民国海军,经历了军阀混战的动荡时代,最终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在江阴要塞附近自沉。 清末总理衙门主持海军建设时期,所购军舰均以“海”字开头。本舰作为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海军重建时期新购主力军舰之一,舰名寓意“布局有容”。.

查看 奉系和海容號防護巡洋艦

海琛號防護巡洋艦

海琛号防护巡洋舰是清朝末期订购的一艘防护巡洋舰,为海容级巡洋舰三号舰。辛亥革命后本舰参加革命,加入民国海军,经历了军阀混战的动荡时代,最终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在江阴要塞附近自沉。 清末总理衙门主持海军建设时期,所购军舰均以“海”字开头。本舰作为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海军重建时期新购主力军舰之一,舰名寓意“成果昭著”。.

查看 奉系和海琛號防護巡洋艦

海籌號防護巡洋艦

海筹号防护巡洋舰是清朝末期订购的一艘防护巡洋舰,为海容级巡洋舰二号舰。辛亥革命后本舰参加革命,加入民国海军,经历了军阀混战的动荡时代,最终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在江阴要塞附近自沉。 清末总理衙门主持海军建设时期,所购军舰均以“海”字开头。本舰作为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海军重建时期新购主力军舰之一,舰名寓意“筹划海防”。.

查看 奉系和海籌號防護巡洋艦

新竹縣

新竹縣(客家話海陸片Sinˋ Zhug˙ rhanˇ)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北臨桃園市,南接苗栗縣,東南以雪山山脈與宜蘭縣、臺中市相連,西部面向台灣海峽,西接與新竹市交界。全縣總面積約1,427平方公里,除鳳山溪、頭前溪中下游沖積平原外,其餘大多為丘陵、台地及山地。 早期新竹縣郊區多務農,1970年代工業技術研究院創設於新竹市,1980年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於新竹市東區及新竹縣寶山鄉,1990年代位於湖口鄉的新竹工業區也逐漸從傳統產業聚落轉型為新興高科技產業聚落,使得新竹縣成為北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重鎮,而人口也在近幾年急速增加。 本縣方言於絕大部分地區使用海陸客家話,竹北市及新豐鄉沿海地區部分使用泉州腔閩南話較多,關西鎮及峨眉鄉部分使用四縣腔客家話為主。.

查看 奉系和新竹縣

新桂系

新桂系是指相對於舊桂系,在1920年代崛起的以李宗仁、白崇禧等廣西出身者为代表的軍閥、中國國民黨內部派系。广西历史上一直处于中国边远落后之地,經濟與文化較為落后。历史上广西籍人士除太平军外,只有新桂系登上影响全中国政治舞台。後因國共內戰,中國國民黨失利,新桂系也隨之瓦解。.

查看 奉系和新桂系

曲同豊

曲同丰()字伟卿(后改伟青),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山东省志:人物志(中),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23-524页.

查看 奉系和曲同豊

曹士杰

曹士杰()直隶天津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曹钧之子,曹锟之侄。.

查看 奉系和曹士杰

曹鍈

曹鍈(),字子振,直隷省天津府天津县人,清末民初军事将领。.

查看 奉系和曹鍈

曹錕

曹錕()字仲珊,清末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大沽口人,中华民国政治及军事人物,直系的領導人之一,曾靠疑似贿选爭議而当选为第三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田子渝, 刘德军,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499-500页。.

查看 奉系和曹錕

曾宗鑒

曾宗鑒()字镕圃,福建闽侯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外交官。.

查看 奉系和曾宗鑒

怀仁县

怀仁县是中国山西省朔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总面积为1,23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32.7万人。“怀仁”之名取自“怀想仁人”,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相会于东城《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载:“天复五年(公元905年),克用会契丹阿保机于云中,约为兄弟。”《辽史·本纪第一》载:“(天复五年)冬十月,太祖以骑兵七万,会克用于云州……易袍马,约为兄弟。”得名。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約為212億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位于山西省前列。现有煤炭、陶瓷、化工、建材、乳品加工、电力、制药七大支柱产业,其中煤炭是第一大产业,其次为陶瓷。怀仁窑拥有悠久的历史,现今怀仁占据着全国日用瓷市场的三分之一。该县的教育吸引了邻近县市的学生就读,2010年在校学生达9.2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0.34%,是“国家级园林县城”。当地还是文化部命名的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怀仁旺火习俗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 奉系和怀仁县

1920年代中国

中國在1920年代,指的是從1920年到1929年的時局變化。民國建制不同於清代及其以前,無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皆無絕對之權力;輿論、社會運動者、反對黨、甚至擁兵自重的軍人,都是制衡力量。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制定《對華政策綱領》,宣稱滿洲和蒙古對日本國防和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是日本生命線,為維護滿蒙權益,將不惜動用武力。.

查看 奉系和1920年代中国

1928年

请参看:.

查看 奉系和1928年

3·13反日运动

“3·13”反日运动是1919年3月13日发生在龙井地区的朝鲜族民众声讨日本入侵延边,声援朝鲜半岛“三一运动”的大规模反日集会游行运动。“3·13”反日运动是延边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反日斗争,在中国东北地区掀起了群众反日斗争的高潮。.

查看 奉系和3·13反日运动

3月8日

3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7天(闰年第6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8天。.

查看 奉系和3月8日

9月15日

9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258天(闰年是25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7天。.

查看 奉系和9月15日

于學忠于珍 (东北军)于琛澂于振瀛京奉铁路建国军政制置府张厚琬张学良张作霖张蔚华张敬尧張宗援張宗昌張其鍠張福來張煥相張沖 (樂清人)張漢卿張慕陶 (湖北)何豐林何柱國 (軍事將領)何成濬徐謙俄国使馆旧址北京大学民乐团北京市第一中学北京戰鬥 (北洋政府時期)北洋军阀北洋軍北洋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國民政府刘华 (工运领袖)刘孟纯刘哲 (1880年)刘恩格周福成冯庸大学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军阀商震六·一六事变关东军皇姑屯事件王印川王士珍王家楨 (外交)王传炯王克敏王迺斌王英 (民国)王樹常王永江王永泉王昆侖王承斌王普祖國號淺水炮艦第一次直奉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直奉戰爭築摩號防護巡洋艦簡又文米振標精武門 (電視劇)翟文選田中义一田中玉熊炳琦畢桂芳牟中珩益世报盧香亭直奉戰爭盛世才蚌埠历史蚌埠市韓麟春韓麟春造步槍鞍山市鎮守使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荣臻鍾世銘靳雲鶚青島海軍學校顏惠慶攝政內閣顧維鈞臨時攝政內閣顧維鈞攝政內閣袁金鎧飛雲號驅逐艦褚玉璞西单剧场饒漢祥馬福祥馮占海馮庸許世英內閣马玉仁马本斋高士傧譚慶林魯系護法運動讲武堂鮑貴卿鲍观澄鲍文樾贺龙鹿钟麟黄郛齊世英齐燮元辽宁广播电视台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胡惟德臨時攝政內閣郭松龄郑谦阎锡山阎泽溥阮振铎赵博生赵倜闯关东邢姓肇和級防護巡洋艦肇和號巡洋艦鄭士琦鄭亦同鄒作華金策金梁金日成早年生涯蕭耀南长江炮舰雷诺FT-17坦克陳調元枣强县林建章林西县林长民李秉恕李纯 (民国)李盛唐 (滿洲國)李渤海李景林杨宇霆杨以德杨虎城東北海軍松井石根杜建时杜鍚珪杜錫珪臨時攝政內閣梁士诒楊杰 (大理)毛岸英水上飛機母艦民國無雙民国军阀民国四公子江青汤芗铭沈鴻烈沈阳市沈阳边业银行大楼温世珍温应星满洲滿洲歷史潘復內閣朱綬光海城市海天級防護巡洋艦海容级巡洋舰海容號防護巡洋艦海琛號防護巡洋艦海籌號防護巡洋艦新竹縣新桂系曲同豊曹士杰曹鍈曹錕曾宗鑒怀仁县1920年代中国1928年3·13反日运动3月8日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