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6 关系: 卡斯蒂略金字塔,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天文台列表,太阳,奇钦·伊查,奇清·依扎,已不存在国家列表,中美洲蹴球,世界七大奇迹,世界新七大奇迹,书法,乌斯马尔,庫庫爾坎,後古典期,地標,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机场代码 (C),图拉 (中部美洲遗址),CyArk,玛雅人,玛雅蓝,玛雅潘,球面天文学,科巴,约翰·戈达德 (探险家),瑪雅文明,西尔韦纳斯·莫利,馬雅語系,金字塔,艾琳·奎絲塔,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查克穆尔,托尔特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世界遗产列表,13世纪,6世纪,7世纪。
卡斯蒂略金字塔
卡斯蒂略金字塔(El Castillo,意為城堡)位於猶加敦半島瑪雅遺跡奇琴伊察的中心,建造於11至13世紀之間,為祭祀羽蛇神的神廟。金字塔的四面樓梯都是91階,但若金字塔頂端的神廟如果也算成一階的話,卡斯蒂略金字塔總共有365階,每一階就代表哈布曆(Haab',瑪雅曆的其中一種)的每一天。 在春分與秋分的日出日落時,金字塔的拐角在北面的階梯上投下羽蛇神狀的陰影,並隨著太陽的位置在金字塔的北面移動。卡斯蒂略金字塔高24公尺,塔頂神廟高六公尺,基座長約為55.3公尺。金字塔總共有九層,與馬雅的宇宙觀相同。 Category:瑪雅文明 Category:墨西哥世界遺產 Category:美洲地標.
查看 奇琴伊察和卡斯蒂略金字塔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是一部2008年5月上映的美國電影,是《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的第四部電影。影片再度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喬治·盧卡斯製片,哈里遜·福特飾演探險家印第安納·瓊斯。背景設置在1950年代,主要演員還包括凱特·布蘭琪、凱倫·艾蓮、雷·溫斯頓、約翰·赫特、吉姆·布洛班特、西亞·李畢福。 影片早在1989年《聖戰奇兵》上映後開始策劃,不過由於哈里遜·福特和史蒂芬·史匹柏都反對使用水晶骷髏作為劇情題材。劇作家傑伯·史陶特、傑弗瑞·波姆、奈·沙馬蘭、法蘭克·戴瑞邦、傑夫·納桑森皆有寫過草稿,不過一直到2006年,大衛·柯柏才寫出了讓哈里遜·福特、喬治·盧卡斯、史蒂芬·史匹柏三人滿意的劇本。影片於2007年6月18日開拍,在新墨西哥州、紐哈芬、夏威夷、弗雷斯諾取景,聲光舞台則位於洛杉磯。而為了保持前作的傳統,影片使用少量的電腦特效,以人工的方式製作特效場景,攝影師亞努斯·卡明斯基則繼承前作攝影師道格拉·斯洛康姆的風格。電影小說由詹姆士·羅林斯改寫。 它在2008年5月22日於美國、香港和台灣上映。.
天文台列表
注:此列表不列入實為氣象台的香港天文台。.
查看 奇琴伊察和天文台列表
太阳
太陽或日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電漿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約2697.3萬)倍的月球質量。 从化學組成来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 。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G2V)。雖然它以肉眼來看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见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被非正式地稱為“黃矮星” 。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溫度大約是5778K(5505°C),V则表示太陽像其他大多數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它的能量來自於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太陽的核心每秒鐘聚变6.2億噸的氫。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太陽的絕對星等是 +4.83,但是由于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从地球上看来,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視星等達到−26.74。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這個太陽風形成的“氣泡”稱為太陽圈,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連續結構。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本星際雲。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有50顆最鄰近的恆星系(最接近的一顆是紅矮星,被稱為比鄰星,距太阳大約4.2光年),太陽的質量在這些恆星中排在第四。 太陽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公轉,從銀河北極鳥瞰,太陽沿順時針軌道運行,大約2.25億至2.5億年遶行一周。由於銀河系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以55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長蛇座的方向運動,这两个速度合成之后,太陽相對於CMB的速度是370公里/秒,朝向巨爵座或獅子座的方向運動。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1月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7月最遠(稱為遠日點),平均距離是1.496億公里(天文学上稱這個距離為1天文單位) 。以平均距離算,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陽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 ,也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人类從史前時代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巨大影響,有許多文化將太陽當成神来崇拜。人类對太陽的正確科學認識進展得很慢,直到19世紀初期,傑出的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陽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謎等待着人们来破解。 現今,太陽自恆星育嬰室誕生以來已經45億歲了,而現有的燃料預計還可以燃燒50億年之久。.
查看 奇琴伊察和太阳
奇钦·伊查
#重定向 奇琴伊察.
查看 奇琴伊察和奇钦·伊查
奇清·依扎
#重定向 奇琴伊察.
查看 奇琴伊察和奇清·依扎
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在历史上,许多民族、国家及政权都灭亡,此為已不存在国家列表: 另外參见:国家列表、中国朝代及ISO 3166-3等。.
中美洲蹴球
中美洲蹴球(juego de pelota mesoamericano;tlachtli o ōllamalīztli)是一種發源於中美洲的球類活動,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現時一些地方的美洲土著仍有進行這項運動。由於這運動的歷史悠久,它的詳細規則隨時間和地點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這運動是兩人或兩方對賽。 中美洲蹴球所使用的球是硬膠質,而球場則是長形的。球場的兩邊築有高臺,使球不致飛出場外。有時在球場的兩端會立柱。 球員需以肘、腰及膝把球送過對方的石環。 蹴球場在中美洲各處都有設立。在一些地區,幾乎所有較大的遺址都有蹴球場,其他地區則可能少一些。現存最大的蹴球場長 166 米,寬 68 米。.
查看 奇琴伊察和中美洲蹴球
世界七大奇迹
世界七大奇蹟,又稱世界七大遺蹟、世界七大奇觀、世界七大奇景等,是由人類選出世界上最具代表的七個事物,其中有時會因不同的需要或立場而選出多於或少於七個。.
查看 奇琴伊察和世界七大奇迹
世界新七大奇迹
世界新七大奇蹟(New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是瑞士的新七大奇迹协会(New 7 Wonders Foundation,N7W)发起的在世界现存建于公元2000年以前的建筑中挑选七个代替旧的世界七大奇蹟的活动。发起原因是由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的六项早已不复存在,而且都集中在地中海地区。其选举方式是由网上和電話免費和付費投票决定,已登記會員可免費投票一次,如要再投票則需付款。投票於2007年7月6日截至,投票結果2007年7月7日則在当地时间9:30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晓。.
查看 奇琴伊察和世界新七大奇迹
书法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與「審美」;橫向跨越文字兩個層面:「文字」、「繪畫」。書法也是一種研究書寫者心理與性格的工具。當代對實踐書法的定義有:.
查看 奇琴伊察和书法
乌斯马尔
乌斯马尔(Uxmal)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的大型玛雅古城遗址。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乌斯马尔的发音为“Oosh-mahl”,在古玛雅语中意为“建造三次”,但亦有玛雅语专家执有异议。.
查看 奇琴伊察和乌斯马尔
庫庫爾坎
庫庫爾坎(Kukulkan;「羽蛇」)是瑪雅神話中羽蛇神的名字,此詞亦用作歷史人物的名稱。在中美洲的其他文化中,羽蛇神這一形象經常出現。庫庫爾坎對應於基切人(K'iche' people)的庫庫馬茨(Gukumatz)和阿茲特克神話中的克特薩爾科瓦特爾。然而,我們對這個屬於前哥倫布時期的中美洲神祇所知不多。 儘管受墨西哥文化影響甚深,庫庫爾坎於中美州古典時期的瑪雅文化中有其源頭,那時候他的名字為「瓦克薩克拉胡恩·烏巴·肯」(Waxaklahun Ubah Kan),意為「戰蛇」(War Serpernt);另外他亦被視為是古典瑪雅藝術中幻像蛇(Vision Serpent)的後古典時期版本——所謂「幻象蛇」,是瑪雅人透過放血儀式(Bloodletting rituals)而產生幻象,該幻象為一條蛇,瑪雅人相信透過這幻象蛇可跨越宇宙各層,幫助他們與眾神或祖先溝通。 對庫庫爾坎/奎策爾夸托的崇拜是第一個凌駕於舊古典時期瑪雅文化裏語言及種族分裂的中美洲宗教。它促進了來自不同社會及種族背景的族群的溝通以及和平貿易。儘管這種膜拜原本是以奇琴伊察的古城為中心(即現今尤卡坦半島的墨西哥),但它最遠曾傳播到危地馬拉的高地。 在尤卡坦半島,「庫庫爾坎」與一個有著相同名字的人混淆。因為這樣,二者的身份變得模糊起來。那個人是奇琴伊察的一名統治者或祭師,大約生於公元10世紀。儘管16世紀的瑪雅作家提及過有「庫庫爾坎」這樣的一個歷史人物,於9世紀在奇琴伊察文獻中所記載的庫庫爾坎從不視之為人或描繪為幻象蛇的圖像。在奇琴伊察,庫庫爾坎亦被描述成主宰犧牲場面的神祇。 在尤卡坦半島北部的考古遺址,包括奇琴伊察、烏斯馬爾及瑪雅潘等地均可找到庫庫爾坎的大型神廟。.
查看 奇琴伊察和庫庫爾坎
後古典期
後古典期(Post Classic period(Stage,era))是中美洲的考古學的時代劃分。 以瑪雅文明最後在托尼那刻下的長紀曆的10.4.0.0.0.(公元909年)石碑的完成為開始的基準,直到西班牙人在16世紀入侵中美洲。瑪雅文明的崩潰瓦解,原因眾說紛紜,至今仍然無定論,南部地區重鎮成為廢墟,居民四處散去。傳說墨西哥中部地區托爾特克人入侵馬雅地區,並在奇琴伊察留下深厚影響。在西班牙人入侵中美洲的前夕,瑪雅地區到處爭戰不休。.
查看 奇琴伊察和後古典期
地標
地標是指某地方具有獨特地理特色的建築物或者自然景觀地形,遊客或其他一般人可以看圖而認出自己所在之處,例如摩天大樓、購物中心、會議中心、飯店、娛樂場所、體育館、劇院、學校、博物館、紀念碑、廣場、鐘樓、市政廳、教堂、寺廟、清真寺、雕像、車站、機場、發電廠、天線、煙囪、水壩、水塔、燈塔、橋樑等公共建設。.
查看 奇琴伊察和地標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机场代码 (C)
Category:航空代码列表.
图拉 (中部美洲遗址)
图拉(纳瓦特尔语:Tollan Xicohcotitlan,西班牙语:Tula Xicocotitlan)是中部美洲的一个建筑遗址,位于墨西哥伊达尔戈州境内的,在墨西哥城的西北方向。 图拉由托尔特克人建立,曾是托尔特克帝国的统治中心。其建筑风格与同时期的奇琴伊察相似。图拉在1150年阿兹特克人征服托尔特克后没落,但其建筑风格对阿兹特克帝国有相当影响。 Category:墨西哥玛雅遗址.
CyArk
CyArk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的501(c)(3)免税、非营利、慈善机构。该机构的网站介绍自己是“世界遗产的数字档案馆,主要目的是用于教育和保护”,机构宗旨为“依靠和3D建模技术来收集,保存文化遗产的数字数据,并将其提供给公众”。该组织及其目标也被称为“数字方舟”。 CyArk的创始人本·凯希拉在2011年的TED大会上表示该机构的成立是为了应对世界遗产遭到日益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破坏的情况,确保这些“人类集体的记忆”能够依托包括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等现代的传播技术而免于彻底消失的困境。 该机构目前已经和其他一些机构合作生成了一些世界遗产的高品质数字扫描图像,例如吴哥窟、庞贝、清东陵、奇琴伊察、尼尼微、安多宁长城等。.
查看 奇琴伊察和CyArk
玛雅人
玛雅人(Maya peoples)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公元前約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區。使用馬雅語。古馬雅人發展出著名的馬雅文明,是唯一發展出文字的美洲文明,曾盛極一時,直到16世紀西班牙人殖民美洲,使馬雅文明走入歷史,待19世紀馬雅文明遺址被發現,此文明才得以重現於世人眼前。“玛雅”是为了方便而起的他们的一个集体的称号,这包括为该地区贡献某种程度的文化和语言遗产的人。但这之中也包括许多不同的人口、社会和种族群体,他们中谁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特征。 在21世纪初,約有7百万玛雅人。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还存在着大量遗留的古代文化遗产。一些玛雅人已经相当地融入了现代文化,另一些人还在继续着更传统的习俗,这些人以玛雅语作为主要语言。据说全盛时代玛雅人口达1400万。 现在的玛雅人大多数生活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州、坎佩切州、金塔纳罗奥州、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和中美洲国家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的西部和萨尔瓦多。他們之間已經沒有馬雅文明興盛時期的城邦連結,失去橫的聯繫,各自發展出獨特的文化與傳統,不曉得過去的文明歷史。 但馬雅人仍留有些許宗教文化、社會習俗,與後來的殖民者相異,由此可見馬雅文化猶存。 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玉米、蠶豆、南瓜、可可、甘薯、辣椒、菸草、棉花。土地公有,分配給每個家庭使用,每3年重新分配一次土地。后期出現了自由人和奴隸的劃分,統治者稱為「大人」,職位世襲,掌握軍政大權。.
查看 奇琴伊察和玛雅人
玛雅蓝
玛雅蓝(Maya Blue,Azul Maya)是比天蓝色稍浅的颜色。玛雅蓝色的颜料最初由前哥伦布时期的中部美洲文明发现,如玛雅文明及阿兹特克文明等。.
查看 奇琴伊察和玛雅蓝
玛雅潘
玛雅潘(西班牙语:Mayapán),是中美洲古代玛雅文明后期中心之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境内,奇琴伊察以西100公里,坐标:北纬20°37′46″, 西经89°27′38″。 1221年左右,玛雅人发动起义,推翻了奇琴伊察的统治。不久,各个城邦首领召开会议,商议重新建立一个政治中心,将其命名为“玛雅潘”,意为“玛雅人的标准”。Cocom家族首领被选为玛雅之王,但是其他贵族家族亦派出成员参与政府。 1441年,阿淑潘领导了反抗Cocom家族的起义,攻占玛雅潘,其后该城被洗劫并废弃。 1950年代,卡内基基金会资助了一次对玛雅潘的大规模考察,发现了一系列遗迹,推断出其规模大约在1万至1万5千居民左右。.
查看 奇琴伊察和玛雅潘
球面天文学
球面天文學也稱為位置天文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用於確定在任何一個日期和時間由地球上的任意地點所看見的物體在天球上的位置。這是天文學最古老的分支之一,依靠數學的球面幾何學和測量的天體測量學為工具,可以回溯至上古。觀測天體並且持續紀錄,對宗教、守時和航海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在天文學上,精確的測量天體位置的科學稱為天體測量學。 球面天文學的主要元素是座標系統和時間。天體在天球上的位置最常使用赤道座標系統,是以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為基礎建立的。天體在這個系統內的位置以赤經(α)和赤緯(δ)來標示。相對於地點和時間的位置則可以使用地平座標系統以高度和方位來表示。 在星表中臚列出來的星系和恆星的位置,都是在特定年份中的位置。由於歲差和章動的雙重影響,會使天體的位置隨著時間而改變,而這些與地球的運動有關的位置改變,都會在週期性的出版品上予以修正。 天體曆是確認太陽和行星位置使用的參考表,其中列出了這些天體在特定時間於天球上的位置,可以經由適當的轉換得到在其他座標中的位置。 人類以肉眼在最好的環境下約可見6,000顆恆星(全天計),但在任何時間都有一半是在地平線下看不見的。現代星圖中,人類把天球劃分成88個星座並有標準的星座邊界,每一顆恆星僅能歸屬於一個星座。星座在航海上非常有用,舉例如居於北半球,可利用北極星找到北方,因為它永遠位於天北極附近。.
查看 奇琴伊察和球面天文学
科巴
科巴(Cobá)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一个玛雅文明的城市遗址,位于加勒比海岸以西40公里,图卢姆西北44公里,奇琴伊察以东90公里。 科巴位于热带雨林深处,由五个潟湖环绕,中心地区与周边散落的建筑由放射状的道路连通,这些道路最远甚至延伸至加勒比海长达100公里以上。遗址内的重要建筑有高达42米的“大金字塔”Nohoch Mul,这是玛雅文明中最高的建筑,科巴的鼎盛期据推测约有五万住民或者甚至更多。这一地区的建筑覆盖了约80平方km。到1世紀为止一直被大规模的農業人口所控制。根据7世纪的玛雅文字记录来看,科巴的主要建筑多建于公元500〜900年间古典的時期中后期,但是科巴在此后一直有新的建筑被建起,而古老的建筑也一直被修复,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到14世纪西班牙人到来之前。.
查看 奇琴伊察和科巴
约翰·戈达德 (探险家)
约翰·戈达德(John Goddard,)是一位美国探险家。15岁时,戈达德曾写下自己要立志完成,还将其告诉了《生活》(LIFE)杂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戈达德曾在美国陆军航空军中服役,之后他便开始实现一个个自己列下的目标。到了2013年5月7日约翰·戈达德在南加州逝世时,他已实现大部分儿时的目标。.
瑪雅文明
雅文明,是古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5個國家的叢林文明。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惟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馬雅文明位於中美洲;印加帝國位於南美洲安地斯山一帶)。 依據中美洲編年,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25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3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後古典期(約10世紀-16世紀),此時期北部興起奇琴伊察及烏斯馬爾等城邦興起,文化也逐漸式微(衰弱)。玛雅从來不像中國、羅馬及埃及等文明擁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但因為沒有冶金術,農業技術薄弱,無法支撐起龐大的人口,帝國在10世紀之後又逐步回到分散部落的型態。16世紀時,玛雅文化的傳承者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帝國帶來的瘟疫消滅了大量居民,唯一的美洲文字也被基督徒視為宗教異端而加以抹除,侵略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直到19世紀遺址才被重新發現,今天的馬雅原住民已經不知道過去的文明歷史。.
查看 奇琴伊察和瑪雅文明
西尔韦纳斯·莫利
西尔韦纳斯·格里斯沃尔德·莫利(Sylvanus Griswold Morley,)是美国考古学家、铭文学家和玛雅文化研究专家,对20世纪初期的前哥伦布时期玛雅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莫利以大规模地发掘了奇琴伊察遗址而著名,他亦发表了大量关于玛雅象形文字的专著和论文,针对普通读者撰写介绍玛雅的通俗文章。尽管随着玛雅文化研究的发展,他的理论和成果都被重新评估,然而他撰写的论文,尤其是关于瑪雅曆铭文的研究,至今仍然是此领域上重要的参考文献。在他主持由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资助的众多项目期间,他指導和鼓励了很多后来獲得顯著成功的人。他研究玛雅文明的执着和热忱使这些项目能得到必要的资助,使古玛雅文明得以揭示。 莫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为美國海軍情報局服务的间谍,以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野外考古工作为掩护,调查当地的德軍活动和反美运动。逝世后,其间谍身份才被公之于众。.
馬雅語系
雅語系(或馬雅語族)是一支使用於墨西哥東南一直到中美洲北部的語族,最遠到達宏都拉斯,最早可追溯到五百年前前哥倫布時期的中部美洲(包括中美洲與墨西哥),雖然現今這些地區的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貝里斯是英語),但各種馬雅語的同源語至今仍是當地超過五百萬個居民的第一或第二語言,在古典時期(西元 600 - 800 年)以及更晚一點的西班牙人入侵的期間,馬雅人的語言被書寫在建築物、陶器、及寫在樹皮紙上的法典,現今稱他們使用的文字為瑪雅象形文字。.
查看 奇琴伊察和馬雅語系
金字塔
金字塔(pyramid),在建築學上是指錐體建築物,著名的有埃及金字塔,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一般來說基座為正三角形或四方形等的正多邊形,也可能是其他的多邊形,側面由多個三角形或接近三角形的面相接而成,頂部面積非常小,甚至成尖頂狀。古代金字塔,是用石塊堆疊而成,越高使用材料越少,質心接近基座,可以有效抵擋自然災害。 世界上許多不同的文明都有建造金字塔。在數千年的時間里,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物。最早的金字塔是在代赫舒爾的紅金字塔,其後是在吉薩的胡夫金字塔。這兩個金字塔都在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目前僅存的一個。 胡夫金字塔主要是以石灰岩興建(有些房間則是使用紅大理石來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建築的經典之作。胡夫金字塔中有約一千三百萬個石塊,大小由2.5噸至5噸不等,其底部的邊長約為230公尺,佔地13畝。其四邊精確的對準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面的角度為52度。金字塔的原始高度為146.5公尺,但現在只有137公尺,少了九公尺是因為在開羅建設時,金字塔上的高級白石灰石被偷。胡夫金字塔現在仍為世界上最高的金字塔。若以體積來看,最大的金字塔是位於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的乔鲁拉大金字塔。 1970年代開始,由於建築技術的演進,達到輕質化、可塑化、良好的空調與採光。有些建築師會從幾何學選取元素,因此現代金字塔式建築在世界各地被人們建造出來。.
查看 奇琴伊察和金字塔
艾琳·奎絲塔
艾琳·奎絲塔()是一位在1983年9月13日出生的西班牙射箭運動員和教練,於2011年和2013年在西班牙國家射箭錦標賽中贏得獎牌,亦擔任2012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西班牙國家代表隊當中的射箭代表隊教練。.
查看 奇琴伊察和艾琳·奎絲塔
Google街景服務覆蓋範圍
下方列出Google街景自2007年5月25日引入美國後所覆蓋的範圍。.
查克穆尔
查克穆尔(Chacmool, Chac-mool),又譯為查克莫、恰克莫、查克莫天使等,是特指古典期晚期至後古典期見於中美洲全境的一种雕像形态的术语。这种雕像形式上为人形,半躺仰卧状,以手肘支撑上半身,头部向左或向右转90度的姿势,于胸前放置一个碗或盘状容器。除了最為著名的奇琴伊察的“武士神廟”之外,還有墨西哥西北部至洪都拉斯、薩爾瓦多這一廣闊的範圍內都發現了其遺跡。查克穆爾是死去的武士的象徵,可能是用于表示手持供品献给诸神的活人祭品,其胸前的碗形容器用于放置供品。在阿兹特克文明中,这个容器被称为(一种专门用于盛放人类心脏祭品的石碗)。查克穆尔经常被与献祭石和献祭王座起来。Miller and Taube 1993, 2003, p.
查看 奇琴伊察和查克穆尔
托尔特克
托尔特克文明是大约在公元800-1000年间,中部美洲地区的古文明,纳瓦特尔语裡“托尔特克”的意思是“技工”,后来的阿兹特克文明认为自己是托尔特克文明的继承者,阿兹特克的口头传说和图画也经常描写托尔特克帝国的历代统治者的事迹。 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的伊达尔戈市图拉镇附近,其中的建筑和图画有的和奇琴伊察考古发现的玛雅文化有相似的地方,如何解释在考古学家中间也有分歧,有人认为是托尔特克人曾经攻占过奇琴伊察,因此受到玛雅文化的影响,也有一种解释认为阿兹特克传说中的神克特萨尔科瓦特尔(即羽蛇神)其实曾经是托尔特克的统治者,后来被托尔特克人驱逐,在美洲中部寻找并建立了新的城市,成立了阿兹特克王朝。.
查看 奇琴伊察和托尔特克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本列表目前包括26个国家的世界遗产。 在这个列表中,代表文化遗产,代表自然遗产,代表双重遗产。 国家的排列顺序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排列顺序,基本按照国家英文/法文名称的首字母排列;某个国家的遗产项目则是按照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由于官方列表的排列顺序时有变化,所以与当前官方列表的排列顺序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说明: 依照,世界遗产所在地区共分为五类:.
13世纪
1201年1月1日至13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3世纪。 在中国13世纪是南宋、金、西夏、大理、西辽、蒙古、吐蕃等政权并存的时期,其中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建立大蒙古國,經過蒙古三次西征,東征西討,建立當時領土最遼闊國家。最後由孫兒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统一全中国。 在日本,镰仓幕府逐渐衰弱。朝鲜成为元朝统治下的半独立国家。 在中东,传统的伊斯兰国家遭到蒙古的进攻,阿拉伯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立国。 在西欧13世纪是中世纪中期。十字军屡次东侵。天主教会在与世俗贵族之间的权利斗争中赢得上手。 在东欧,斯拉夫人受到蒙古的压制,成为金帐汗国的臣民。拜占庭帝国遭到十字军攻击,分裂且衰弱。 在非洲,东北部的埃及阿尤布王朝鼎盛,屡次击败十字军。西非马里帝国兴起。东非斯瓦西里文明进入全盛时期。 在中美洲玛雅奇琴伊察达到了鼎盛时期。.
查看 奇琴伊察和13世纪
6世纪
501年1月1日至6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6世纪。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6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很动乱及不稳定的时期。 在中国南北朝轮换交替,战火纷纷,一百年间,中国南方三朝交替,在北方换了五个朝代。直到世纪末,中国才再度在隋朝的统治下统一。 在欧洲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但新生的势力还未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在亚欧大陆上唯一一个比较稳定的帝国是拜占廷帝国。 在与世隔绝的美洲,玛雅文明的發展到達了它的顶峰。 宗教方面,在东方佛教向朝鲜、日本、越南等边缘地区流传,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影响很深的宗派(如天台宗)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在西方基督教也开始了它对中欧的征服。在阿拉伯半岛上,伊斯蘭教這一个新的世界宗教,正在形成。.
查看 奇琴伊察和6世纪
7世纪
601年1月1日至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7世纪。唐朝取代隋朝领导中国,而本世纪末期武周中断了李唐朝廷。经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后,疆域辽阔、「万邦来朝」。 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而日本此时处于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飞鸟时代,大和政权得到发展和巩固。 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并迅速开始了「穆斯林征服」,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震撼了从中亚到西欧的世界。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兴衰,萨珊王朝灭亡。拜占庭帝国虽丧失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片领土、与萨珊王朝交战不利,但将新兴的穆斯林抵御在君士坦丁堡——被誉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之外。北印度一度统一在盛极一时的戒日王朝之下。 在中美洲,蒂卡爾在Hasaw Chan K'awil(阿赫卡王,双月,巧克力领主Double Moon or Lord Chocolate 682年-734年在位)統治下重新強大,並在西元695年打败卡拉克穆尔,使得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中部地区的霸主。.
查看 奇琴伊察和7世纪
亦称为 奇琴·伊察遗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奇琴伊察遗址,奇迁·意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