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史波勒定律
史波勒定律可以預測太陽黑子在太陽週期中的緯度變化。這個定律大約在1861年被英國天文學家理查德·卡靈頓發現,然後獲得德國天文學家古斯塔夫·史波勒的確認。 在太陽黑子週期開始時,太陽黑子傾向於出現在太陽表面30°至45°的緯度上,隨著週期的進展,黑子出現的緯度越來越低。當平均位置在15°時,太陽黑子達到極大期。太陽黑子的平均緯度仍會繼續降低,當週期要結束時老週期的黑子大約出現在7°,而新週期的太陽黑子開始在高緯度出現。.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史波勒定律
太阳黑子
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上的臨時現象,它們在可見光下呈現比周圍區域黑暗的斑點。它們是由高密度的磁性活動抑制了對流的激烈活動造成的,在表面形成溫度降低的區域。雖然它們的溫度仍然大約有3000-4500K,但是與周圍5,780K的物質對比之下,使它們清楚的顯視為黑點,因為黑體(光球非常近似於黑體)的熱強度(I)與溫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如果將黑子與周圍的光球隔離開來,黑子會比一個電弧更為明亮。當它們在太陽表面橫越移動時,會膨脹和收縮,直徑可以達到80,000公里,因此在地球上不用望遠鏡也可以直接看見。 激烈的磁場活動顯示,太陽黑子會導致次一級的活動,像是冕圈和再聯結事件。大多數的閃焰和日冕物質拋射都起源於可見到黑子群存在的磁場活動區域。相似的現象也在一些有著星斑的恆星上被直接觀測到, K.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太阳黑子
太陽哨兵
太陽哨兵是在太陽極大期研究太陽的太空任務,在獵戶計畫開始之前的最後計畫。太陽哨兵是NASA與恆星共存計畫的一部分,總共將發射六艘太空船,分成三組進行相關研究。.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太陽哨兵
太陽週期
太陽週期,或是太陽磁場活動週期是太陽的各種現象,包括太空天氣後面的動態引擎和能量來源。通過氫磁流體發電機的程序供給的能量,誘導太陽內部的流動,形成太陽週期。.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太陽週期
太陽極小期
太陽極小期是太陽週期中太陽活動最低的時期,在這段期間太陽黑子和閃焰的活動最少,經常好幾天都不會發生。極小期的日期使用12個月的平滑曲線平均值來描述,因此確認極小期的時間通常是在極小值發生之後的6個月。 與太陽極小期相對的是太陽極大期,那可能會出現上百顆太陽黑子。 太陽極小期和太陽極大期是太陽11年的活動週期中的兩個極端時期。在太陽極大期,太陽表面佈滿了太陽黑子,經常有閃焰噴發,並且將數十億噸的帶電氣體雲拋入太空中。是觀測天空中極光的好時段,但強烈的輻射卻不利於太空人的活動。動力故障、衛星的功能和通信被打斷、GPS接收器發生故障,都是太陽極大期可能發生的一些事情。 太陽極小期則不一樣,太陽黑子的數量很少 - 有時幾天或幾個星期都沒有黑子,閃焰的活動平靜。是從事太空活動最安全的時段,但是天空中的極光就平淡無奇,不會引人注目了。 在2006年4月,太陽活動的週期已經進入極小期。.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太陽極小期
巴士底日事件
巴士底日事件或巴士底日閃焰是在第23太陽週期靠近太陽極大期的峰值,發生於2000年7月14日的一次巨大太陽閃焰。在活躍區9077產生了一個X5.7級的閃焰,15分鐘之後,高能量的質子轟擊到電離層,引發了S3輻射風暴。這是1989年以來最大的太陽輻射事件 。這次的質子事件比早先,1995的SOHO和1997年的ACE,記錄到的任一事件都要強4倍以上。伴隨著閃焰之後是整個日冕的日冕物質拋射,和在7月15-16日的超級地磁風暴。在7月15日之後幾小時的峰值達到極端強烈的G5等級。 航海家1號和航海家2號也觀測到巴士底日事件,因此它也是在最遠距離被觀測到的太陽風暴。.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巴士底日事件
冕 (大氣層)
冕是太陽或其他天體由電漿構成的大氣層,延伸至太空中數百萬公里,在日全食的時候很容易看見,但使用日冕儀隨時都可以看見。在拉丁文中字根corona的意義就是光環。 高溫的日冕呈現特殊的光譜特徵,在19世紀產生了一些爭議,認為有一種早先未知的元素「coronium」。後來,這些光譜的特徵被追蹤對應上了高度電離的鐵(Fe(XIV)),顯示是在溫度超過106 K 的電漿 。 來自冕的光有三種主要來源,雖然所有的都分享相同的空間,但有各自不同的名稱。K-冕(源自德文的kontinuerlich,是"連續"的意思)是被陽光驅散的自由電子創造的,都卜勒致寬使被反射的光球層吸收線完全被遮蔽掉,讓光譜呈現連續而完全看不見吸收線。F-冕(F來自夫朗和斐)是由被陽光彈起的微塵粒子創造的,因為它包含了未加工就能在陽光下看見的夫朗荷斐吸收線,所以可以被觀測到。F-冕延伸到離太陽非常遠的距角時,就會被稱為黃道光。E-冕(E源自輻射這個字)是來自冠冕部分的電漿離子的發射譜線,並且是關於冕區成分的主要訊息來源 。.
冕洞
冕洞是太陽日冕上黑暗、低溫、和電漿密度低於平均的地區,壽命最長可達一年。它們是天空實驗室在地球大氣層之上的太空中使用X射線望遠鏡以X射線觀察日冕的構造時發現的。冕洞與開放磁場線的單極強度有關,當太陽極小期時,冕洞主要都在太陽的極區被發現,但是在太陽極大期時,在太陽的任何地區都可以發現冕洞。已知太陽風中快速運動的元件會沿著冕洞的開放性磁場線發散出來。 冕洞依位置可分為兩種,極區冕洞(polar hole)和孤立冕洞(isolated hole)。其中,亦有位於高緯地區的極區冕洞移動至低緯而成孤立冕洞的觀察。另外亦有延伸冕洞(extension hole)和短暫冕洞(transient hole)的分法,但較少在文獻中看到。.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冕洞
磁暴
磁暴(geomagnetic storm)是太陽風震波或與地球磁場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地球磁層擾動。太陽風的磁場與地球磁場交互作用,並將增加的能量轉移到磁層中,導致通過地球磁層的等離子體增加(由磁層內增加的電場驅動),以及磁層和電離層中的電流增加。在磁暴的主要階段,磁層中電流產生的磁力推動原本磁層和太陽風之間的邊界。 造成磁暴的行星際物質擾動可能源自太陽的日冕物質拋射(CME),或是太陽表面弱磁場區域太陽風生成的共轉交互作用區(CIR)。磁暴的頻率隨著太陽黑子週期變動。在太陽極大期,CME導致的磁暴較為常見。太陽表面閃焰與CME次數增加,輻射出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及高能量的質子和電子束。而在太陽極小期,則是以CIR導致的磁暴為主。 幾種太空天氣現象往往與磁暴有關,包括:太陽質子事件(SPE);(GIC);干擾無線電和雷達的電離層擾動;導航所用的羅盤顯示異常。磁暴能波及全球,持续达几小时到几天。磁暴发生时會增強電離層的游離化,也會使極區的極光特別絢麗。引發短波通訊特性失常,情况严重时可能使短波通訊完全中断。磁暴時,另外還會產生雜訊掩蓋通訊時的正常訊號,甚至使通訊中斷,也可能使高壓電線產生瞬間超高壓,造成電力中斷。磁暴也會對航空器造成傷害。1989年3月磁暴引起的大地電流擾亂了魁北克幾乎全省的電力配置,並且連美國南方的德克薩斯州都可以見到極光。.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磁暴
轨道 (力学)
在物理学中,轨道是一个物体在引力作用下绕空间中一点运行的路径,比如行星绕一颗恒星的轨迹,或天然卫星绕一颗行星的轨迹。行星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且其绕行的质量中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当前人们对轨道运动原理的认识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是由时空弯曲造成的,而轨道则是时空场的几何测地线。为了简化计算,通常用基于开普勒定律的万有引力理论来作为相对论的近似。.
與太陽有關的條目
與太陽有關的條目 與太陽有關的條目包括:.
水星
水星(Mercurius),中國古稱辰星;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辰星呈灰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名為水星。 水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和最靠近太陽的行星,但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離心率 ,軌道週期是87.969 地球日。從地球上看,它大约116天左右與地球會合一次,公转速度遠遠超過太阳系的其它星球。水星的快速運動使它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為墨丘利,是快速飛行的信使神。由于大氣層极为稀薄,无法有效保存热量,水星表面昼夜温差极大,为太阳系行星之最。白天时赤道地區温度可达430°C,夜间可降至-170°C。極區气温則終年維持在-170°C以下。水星的軸傾斜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小的(大約度),但它有最大的軌道偏心率。水星在遠日點的距離大約是在近日點的1.5倍。水星表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坑穴(環形山),外觀看起來與月球相似,顯示它的地質在數十億年來都處於非活動狀態。 水星无四季变化。它也是唯一被太陽潮汐鎖定的行星。相對於恆星,它每自轉三圈的時間與它在軌道上繞行太陽兩圈的時間几乎完全相等。從太陽看水星,參照它的自轉與軌道上的公轉運動,是每兩個水星年才一個太陽日。因此,对一位在水星上的觀測者来说,一天相当于兩年。 因為水星的軌道位於地球的內側(金星也一樣),所以它只能在晨昏之際與白天出現在天空中,而不會在子夜前後出現。同時,也像金星和月球一樣,在它繞著軌道相對於地球,會呈現一系列完整的相位。雖然从地球上觀察,水星會是一顆很明亮的天體,但它比金星更接近太陽,因此比金星還難看見。 從地球看水星的亮度有很大的變化,視星等從-2.3至5.7等,但是它與太陽的分離角度最大只有28.3°。當它最亮時,从技術角度上讲應該很容易就能從地球上看見它,但由于其距离太阳过近,實際上並不容易找到。除非有日全食,否則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在北半球,只能在凌晨或黃昏的曙暮光中看見水星。當大距出現在赤道以南的緯度時,在南半球的中緯度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天空中看見水星。 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角秒的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水星
日冕大量抛射
日冕物質拋射 (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是太陽風和磁場突然噴發大量物質至太陽的日冕之上或進入行星際空間中。 日冕物質拋射往往與其他形式的太陽活動連結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閃焰,但並沒有因果關係。大多數的拋射起源於太陽的表面,像是與頻繁的閃焰相關聯的太陽黑子。在接近太陽極大期時,每天大約有三次的日冕物質拋射,而在太陽極小期,每五天也會有一次的日冕物質拋射。.
查看 太陽極大期和日冕大量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