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太玄

指数 太玄

《太玄》,又称《太玄经》、《扬子太玄经》或《玄经》,是西汉学者扬雄的一部著作,用来阐述他的哲学体系和宇宙论。《四库全书》中为避康熙皇帝的名讳,改称其为《太元经》。《新唐书·艺文志》作十二卷,《文献通考》作十卷。 《太玄》糅合了儒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其首先从《老子》“玄之又玄”中概括出“玄”(玄奥)的概念,以玄为中心,按天地人三道的分类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体系。《太玄》认为一切事物从发展到旺盛到消亡都可分成九个阶段。 唐朝诗人李白的《侠客行》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经”,即指此书。.

16 关系: 南京話吳澄子雲亭中國古典典籍列表 (依內容分類)张衡儒家元包经石破天王肃 (三国)魂魄钱宙陆凯 (三国)法言昆仑山 (神话)新朝扬雄

南京話

南京话是官话的一个方言。现代南京话主要通行于南京市主城9区、溧水区北部、句容市和马鞍山市部分地区。历史上的南京官话曾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明代及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南京官话。因爲南京官話有入聲、分尖團、分平翹,是傳承中古音最完美的官話,幾百年來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

新!!: 太玄和南京話 · 查看更多 »

吳澄

吳澄(1249年—1333年),字幼清,號草廬,撫州崇仁(江西崇仁咸口)人。宋元之际学者、理學家。 高祖吳曄,祖父吴择,父亲吴枢。出生在南宋末年,自幼聰敏,勤奮好學。“三歲穎悟日發,教之古詩,隨口成誦。五歲,日受千余言,夜讀書至旦”,為朱熹四傳弟子。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作《道统图并叙》。元大德末年除江西儒学副提举,官至國子監、翰林學士,為學主張折衷朱、陸兩派,近於朱派。他认为“理在其中,原不想离”;而理是气的主宰,认为学至要在于心,学必以德性为本,并推崇朱熹的“格物”、“诚意”之说。元泰定初年任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曾校定《皇極經世書》、《老子》、《莊子》、《太玄經》、《樂律》、《八陣圖》、《葬書》等。元统元年因病逝世。死後贈官為江西行省左丞,上護軍,追封為臨川郡公。諡文正。一生教學長達六十餘年,桃李滿天下,與長沙郡別駕劉安仁交情甚厚。“所居草屋數間,鉅夫題曰草廬,故學者稱為草廬先生”。 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 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並有為《州縣提綱》作序。.

新!!: 太玄和吳澄 · 查看更多 »

子雲亭

子雲亭位于四川省绵阳市西山,西汉文学家杨雄之书亭。因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雲亭”而名扬天下。 原亭为茅庐,因其简陋早已荡然无存。后人为纪念杨雄,为之建造七层仿古亭,并置其塑像于亭前以示纪念。.

新!!: 太玄和子雲亭 · 查看更多 »

中國古典典籍列表 (依內容分類)

没有描述。

新!!: 太玄和中國古典典籍列表 (依內容分類) · 查看更多 »

张衡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及文學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書。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發現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在文學方面,他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辭賦名篇,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他開創了七言古詩的詩歌體裁,對中華文化有巨大貢獻。張衡為備受尊崇的偉大科學家,成就與西方同時期的托勒密媲美。此外,他的地位也被現代天文學界所肯定。.

新!!: 太玄和张衡 · 查看更多 »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新!!: 太玄和儒家 · 查看更多 »

元包经

《元包经》,是南北朝衛元嵩的易學著作,仿照《太玄經》。 書中分〈太阴〉、〈太阳〉、〈太阴〉、〈少阳〉、〈仲阳〉、〈孟阴〉、〈孟阳〉、〈连著〉、〈说源〉十部分组成。前八部分即按坤、乾、兑、艮、离、坎、巽、震之序排列。此书,虽有唐苏源明作传,唐李江注音,南宋张行成《元包数总义》以术数衍其理。但终因其生僻难懂,易学家关注此书亦不多。.

新!!: 太玄和元包经 · 查看更多 »

石破天

石破天,原名石中堅,被養母隱瞞身份從小到大稱呼狗雜種是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的男主角,為金庸小說中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 , 書末習得俠客島石洞內壁所載武功後,武功已達當世巔峰造極之境。文中呼之欲出指明為石中玉的胞弟石中堅。 主角石破天個性與遭遇適合現今年輕人,公元2000年以後也一跃成为年轻读者最喜欢的金庸武侠主角之一,而且武功之高和心思之單純給網民取名人形高達。.

新!!: 太玄和石破天 · 查看更多 »

王肃 (三国)

王肃(),字子雍,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三国时期经学大师,曹魏重臣王朗之子,也是晋王司马昭的岳父。王肃注释的儒家六经曾经是从三国一直到南北朝的官方儒学教材,直至唐代孔颖达重新编撰确立了儒家六经的注释,这也就是迄今的标准六经注释版本。.

新!!: 太玄和王肃 (三国) · 查看更多 »

魂魄

魂魄,附於人體的精神靈氣,類似於西方所說的靈魂。在中國哲學之中,魂魄陰陽對反,魂為陽性精氣,魄為陰性精氣。.

新!!: 太玄和魂魄 · 查看更多 »

钱宙

钱宙,字遵古,唐朝末年杭州临安人,为杭州平民,是钱宽的父親,钱镠的祖父。 钱宙喜欢读扬雄的《太玄》,859年薨。钱镠已经发迹。唐廷追封太府卿、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907年,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在杭州建立吴越国。910年,钱宙被后梁太祖朱温封為国王,諡號建初王,在安国衣锦军建庙。.

新!!: 太玄和钱宙 · 查看更多 »

陆凯 (三国)

凱(),字敬風,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陸遜族子。三國时孫吳後期重臣,官至左丞相。.

新!!: 太玄和陆凯 (三国) · 查看更多 »

法言

《法言》,是中国西汉学者扬雄模拟《论语》的体裁写成。十三卷,内容是儒学传统思想。《问道》:“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扌追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晋朝李轨注,北宋司马光的集注。;目次.

新!!: 太玄和法言 · 查看更多 »

昆仑山 (神话)

崑崙山(又寫作昆侖山)為漢族神話中象徵和世外仙鄉的處所,位於漢地西北邊緣。傳說中的崑崙山,有城高一萬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圍還有持續燃燒不滅的的炎火山。崑崙山是天帝下都,有開明獸守其城門。 古代漢族神話認為崑崙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由三足烏侍奉,其宮闕十分富麗壯觀,有「閬風巔」、「天墉城」、「碧玉堂」、「瓊華宮」、「紫翠丹房」、「懸圃宮」、「昆侖宮」,為真官仙靈之所宗。道教傳說又為西王母配上一位“東王公”,後世的小說,將此形象轉變為瑤池金母與玉皇大帝。.

新!!: 太玄和昆仑山 (神话) · 查看更多 »

新朝

新朝(9年-23年),又稱新莽,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的朝代,為當時權臣王莽所建立,僅王莽一代,建都常安(即原長安)。 西漢末年,人民被豪強欺壓而急需改革,儒者信奉讖緯學說認為將改朝換代,當時漢室外戚王莽博得雅名,獲得人民與儒者的支持,使他以偽造符瑞的方式於9年1月10日篡位稱帝,國號為「新」,西漢亡。 王莽稱帝後進行許多改革,主要有改革官制、改變地名、推行王田制、禁止奴婢買賣、五均六筦(國營事業、所得稅與借貸)及改革幣制等。然而,王莽改制大多遵循《周禮》等古制,沒有明確的解決問題。新制政令繁雜,名稱不斷變動。而且朝令夕改,用人不當,改革最終失敗。17年因為天災不斷,而人民因為改革失敗而經濟破產,最後爆發新末民變,赤眉軍、綠林軍等等民變軍相繼而起。新莽軍相繼在成昌之戰、昆陽之戰慘敗。23年劉玄成立玄漢,即更始帝。同年绿林军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亡。25年劉秀建立東漢,即漢光武帝。同年赤眉軍攻入長安,玄漢亡。漢光武帝擊潰赤眉軍後,最後於36年一統天下。 新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透過篡位取得政權的先例。王莽積極推動古制,也使得古文經持續發展。而王莽的失敗代表復古思想的破滅,使得漢儒變法禪讓的政治理論至此消失,漸變帝王萬世一統的思想傅樂成(1993年):《中國通史 上冊》第六章〈漢帝國的盛世〉,四〈外戚政治與王莽篡位〉,第146頁-第154頁。。東漢班固所寫的《漢書》視王莽為逆臣賊子,以至于新朝一度被称呼为“亡新”,《资治通鉴》直接把新朝归入“汉纪”。而且傳統史觀鄙棄用篡位的方式取得政權。所以後世史學家對王莽的評價皆差。直到清末之後評價才逐漸中立。.

新!!: 太玄和新朝 · 查看更多 »

扬雄

扬雄(),一作杨雄,字子雲,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新!!: 太玄和扬雄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太玄經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