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阪灣

指数 大阪灣

大阪灣指的是大阪與淡路島之間的橢圓形的海灣,屬于瀨戶內海的一部分。南面通過紀淡海峽與紀伊水道和太平洋相通。該海灣與東京灣一樣,被工業地帶所包圍。除了西宮市、貝塚市和淡路島地區的海岸外,其他都是人工海岸。由于常有垃圾傾倒,加上工業污染,該灣的水質較差,而有青潮出現。.

59 关系: 友島堺區堺市大和川大阪城公園大阪市大阪港咲洲隧道室戶颱風家島群島安宅冬康尼崎市岬町岸和田市岛津久光中島停車區东经135度线东成郡京都盆地人工岛弱法師住之江區琵琶湖神戶港神戶港塔神户市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田尻町遣唐使西陵古墳西淀川區西成郡高石市貝塚市阪南市阪神高速5號灣岸線關西國際機場聯絡橋蓝潮JUMP!○○中枚方市機場線 (南海電氣鐵道)此花區此花大桥泉南市泉大津市洲本市淡路島淡路市淡輪御陵古墳淀川...渡边纲渡边氏本福寺 (淡路市)明石海峽日本地理播磨灘1578年1997年2013年淡路島地震 扩展索引 (9 更多) »

友島

友島(友ヶ島)是指位於日本和歌山縣西側的無人島群,橫亙紀淡海峽,由西至東分別為沖之島(沖ノ島)、神島、虎島及地之島(地ノ島)。行政劃分上屬於和歌山市加太,為瀨戶內海國立公園的一部份。 友島最西邊的沖之島距淡路島主體約4.5公里,最東邊的地之島距紀伊半島約900公尺,以北為大阪灣,以南為紀伊水道。 友島總面積約為2.59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沖之島,其次為地之島、虎島及神島。沖之島與虎島基本相連,神島距沖之島也僅約60公尺。.

新!!: 大阪灣和友島 · 查看更多 »

堺區

堺區()是堺市的7個行政區之一,位於堺市的西北部,為堺市發展最早的區域,現在也是主要的市區,堺市市政府也設於此區內。西側臨大阪灣,北側為大和川與大阪市相鄰通,沿海區域多為填海產生的新生地,屬於。.

新!!: 大阪灣和堺區 · 查看更多 »

堺市

堺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中部的都市,現為政令指定都市,為大阪府轄下人口及面積都排在第二的行政區劃,次於大阪市。轄區位於近畿平原南部,大和川下游左岸區域,西臨大阪灣,北部為大阪市,也因為緊鄰大阪市,其白天人口低於居住人口,因此也被視為大阪市的衛星城市。 轄區西部為平原,沿著海岸線自古即有多條道路及鐵路通過,包括、熊野街道、南海本線等多條重要路線,也因此是較早形成市區的地方;沿海區域則為。中部及東部為丘陵地形,現主要為住宅區。.

新!!: 大阪灣和堺市 · 查看更多 »

大和川

大和川()是一條流經奈良縣及大阪府,注入大阪灣的一條一級水系干流。發源于奈良縣櫻井市東北部,貝平山(かいがひらやま、標高822m)附近。在上游被叫做初瀨川。隨后向西流淌,在大阪市與堺市交界處流入大阪灣。.

新!!: 大阪灣和大和川 · 查看更多 »

大阪城公園

大阪城公園是位於大阪市中央區的大型綠地公園。.

新!!: 大阪灣和大阪城公園 · 查看更多 »

大阪市

大阪市()是日本大阪府的府治,為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亦是大阪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乃至於近畿地方的中心城市。全市面積223平方公里,夜間人口(居住人口)約有269.5萬人,是日本人口第三多的城市;日間人口則超過353萬人,位居日本第二。 大阪自奈良時代開始,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並曾在此建立「難波京」。安土桃山時代,豐臣秀吉修建大阪城,並以大阪做為豐臣政權的統治核心城市。在江戶時代,大阪和京都、江戶並稱為「三都」,是當時日本經濟活動最旺盛的都市,被譽為「天下的廚房」。明治時代之後,大阪仍是日本最重要的產業都市,人口數曾一度超過東京,有「」之稱。在戰後由於東京一極集中的進展,大阪雖然在人口數和經濟發展上被東京拉開距離,但仍然是西日本的最大都市和經濟中心。除了經濟之外,大阪也以其獨特的文化而著稱。今日的大阪和東京並列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都市,也是在世界具有知名度的國際性都市。2014年,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大阪市位居世界第55位。.

新!!: 大阪灣和大阪市 · 查看更多 »

大阪港咲洲隧道

大阪港咲洲隧道 (大阪港咲洲トンネル)是日本大阪一條橫越大阪灣北部,連接港區大阪港及咲洲的海底隧道,於1997年10月17日通車。 大阪港咲洲隧道全長2,200米,隧道裏分為左中右3側構造,左右兩側為2線行車隧道,中央部份為大阪市營地下鐵中央線的路軌;但行人、單車及125cc以下的機車則禁止使用大阪港咲洲隧道。 大阪港咲洲隧道收費站位於中央線及南港港城線宇宙廣場站附近。.

新!!: 大阪灣和大阪港咲洲隧道 · 查看更多 »

室戶颱風

室戶颱風(むろとたいふう)是1934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風暴在9月15日於菲律賓附近形成,在9月23日消散。它在1934年9月21日5時於日本高知縣室戶岬第一次登陸,隨後又在8時于大阪、神戶之間再次登陸,最終於新潟縣出海。室戶颱風第二次登陸日本時創造了最大瞬間風速每秒60公尺的紀錄,還導致高潮上升到了4公尺。室戶颱風與伊勢灣颱風、枕崎颱風並列為昭和三大颱風。.

新!!: 大阪灣和室戶颱風 · 查看更多 »

家島群島

没有描述。

新!!: 大阪灣和家島群島 · 查看更多 »

安宅冬康

安宅冬康(),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将,三好長慶之弟。.

新!!: 大阪灣和安宅冬康 · 查看更多 »

尼崎市

尼崎市()是位於日本兵庫縣東南部的城市,與大阪市相鄰,人口居于兵庫縣內第四位,但人口密度為縣內最高,現為中核市和保健所政令市。 南面向大阪灣,西鄰西宮市,北接伊丹市,東北與丰中市相鄰,東鄰大阪市。轄區內南部以工業區為主,重工業密集,污染嚴重,現在則有明顯改善。.

新!!: 大阪灣和尼崎市 · 查看更多 »

岬町

岬町()是位于日本大阪府西南部的行政區劃,北臨大阪灣,南為,轄內有八成的區域為山區;主要產業為渔业、农业、林业,也是瓷砖“谷川瓦”的产地。.

新!!: 大阪灣和岬町 · 查看更多 »

岸和田市

岸和田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南部的城市,現為施行時特例市;西部靠大阪灣,沿岸為以填海地為主的工業區,東部區域為,主要產業為紡織工業,本地的知名代表慶典為。 居住於岸和田市擁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只要年滿18歲,在日本國內居住滿三年以上,並在岸和田市居住超過三個月,即可擁有投票權。.

新!!: 大阪灣和岸和田市 · 查看更多 »

岛津久光

島津久光()日本幕末薩摩藩事实上的最高权力者。初代當主。位階勳等爵位從一位公爵。字君輝、邦行。幼時雅号德洋,之后的號有大簡、雙松、玩古道人、無志翁等。 島津氏27代當主島津齊興第五子,生母為齊興側室,28代當主島津齊彬為其異母兄,長子為29代當主島津忠義,次子繼承宮之城家,四男繼承,五子過繼給今和泉家,曾外孫女為香淳皇后,玄外孫為今上天皇。.

新!!: 大阪灣和岛津久光 · 查看更多 »

中島停車區

中島停车区()是位於大阪府大阪市西淀川區的阪神高速5號灣岸線之休息區。此休息區只設六甲島北出入口方向。此休息區同時設置中島出入口與中島TB。.

新!!: 大阪灣和中島停車區 · 查看更多 »

东经135度线

東經135度線是本初子午線向東135度的經線,是為東經135°。此經線由北極點起穿過北冰洋、亞洲、太平洋、澳大拉西亞、印度洋、南冰洋以及南極洲直到南極點。 東經135度線與西經45度線形成一個大圓。.

新!!: 大阪灣和东经135度线 · 查看更多 »

东成郡

东成郡()为大阪府过去辖下的一个郡,已于1925年4月1日因轄下町村全數并入大阪市而废除。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包括現在的大阪市東半部地區。.

新!!: 大阪灣和东成郡 · 查看更多 »

京都盆地

京都盆地是位於日本京都府的盆地。 京都盆地範圍北至京都市北區、左京區、東至京都市東山區、伏見區、宇治市,西至京都市西京區、長岡京市、大山崎町。南方則到與平城丘陵相接的木津川市為止。是大致上包括了舊山城國的中心部至南部的廣大盆地。是由三峠斷層帶、西山斷層帶、有馬-高槻構造線、花折斷層等等的斷層運動所創造出來的盆地。 桂川自丹波高原、鴨川自北山、宇治川自滋賀縣的琵琶湖、木津川自三重縣名張市流入京都盆地之內。這些河川在八幡市的幸橋附近匯流,成為淀川流往大阪灣。這個匯流地點以三川匯流地帶在當地聞名。 Category:日本盆地 Category:京都府地理.

新!!: 大阪灣和京都盆地 · 查看更多 »

人工岛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而非自然形成的岛屿,一般在小岛和暗礁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陸的一种。人工島的大小不一,由擴大現存的小島、建築物或暗礁,或合併數個自然小島建造而成;有時是獨立填海而成的小島,用來支撐建築物或構造體的單一柱狀物支撐其整體。 早期的人工島是浮動結構,建於止水,或以木製、巨石等在淺水建造。如下文所述的crannog和南馬都爾)。現在的人工島大多填海而成,然而,一些是通過運河的建造分割出來的(如多瑙島和迪特馬爾申縣),或者,因為流域泛濫,小丘頂部被水分隔,形成人工島(如巴洛科羅拉多島)。此外,一些甚至會以石油平臺的方式建造(如西蘭公國和玫瑰島共和國)。.

新!!: 大阪灣和人工岛 · 查看更多 »

弱法師

弱法師()是日本的一齣能劇劇目,取材於。作者為。屬於四番目物男物狂物,形式是現在能。弱法師是一部經典的能劇表演,主要在描述故事主角俊德丸因讒言被其父逐出家門失明落魄,流落在四天王寺外,因其悲慘境遇而陷入極限的狀態。目前有在上演這齣劇的流派為觀世流、寶生流、金春流、金剛流、喜多流五個流派。.

新!!: 大阪灣和弱法師 · 查看更多 »

住之江區

住之江區()是日本大阪市24區的其中之一,位於大阪市的西南部,為大阪市24區中面積最大的。.

新!!: 大阪灣和住之江區 · 查看更多 »

琵琶湖

琵琶湖(琵琶湖、びわ湖)位於日本滋賀縣,為日本最大的湖泊;日本指定湖泊,也列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

新!!: 大阪灣和琵琶湖 · 查看更多 »

神戶港

戶港是日本兵庫縣神戶市的特定重要港灣。為日本主要的國際貿易港(五大港)之一,與大阪港同樣被指定成超級中樞港灣。在1868年1月1日時開港。現在也是日本三大旅客港之一。神戶港也是重要的觀光港口,美利堅公園等地是神戶港重要的觀光點。 而根據2005年的統計數據,神戶港是世界第15大港口,同時也是日本第一大港,吞吐量為5208000個標準箱。.

新!!: 大阪灣和神戶港 · 查看更多 »

神戶港塔

戶港塔(神戸ポートタワー)是一座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波止場町的觀光塔,是當地的著名地標之一。神戶港塔於1963年落成使用;2009年年底停止營運作重新裝修,於2010年4月28日重新開放。2013年11月21日,神戶港塔迎來開業50週年。.

新!!: 大阪灣和神戶港塔 · 查看更多 »

神户市

户市()是位於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兵庫縣的都市,為兵庫縣縣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下轄有9個區。神戶市的面積為552.83平方公里。2016年6月,神戶市有人口1,538,053人,是日本人口第七多的都市。神戶市與大阪市、京都市並為京阪神都會區的核心都市,同時也和其附近的衛星都市組成神戶都市圈。 「神戶」這一地名是起源於現在神戶市中心的三宮、元町地區在古代曾是生田神社的領地,並居住有生田神社的。神戶地處大阪灣沿岸,風浪平緩且沿岸水深較深,地形極為適宜建設港口。在古代時期,神戶就是京都及大阪的外港之一。1868年,神戶成為日本最早開放對外國通商的五個港口之一,之後神戶迅速發展為日本最重要的港灣都市之一。也正因其是日本最早的通商港口,神戶以開放和國際化的氣氛而聞名。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雖然給神戶帶來巨大的打擊,然而經過多年的重建,神戶的都市建設和人口都已超過地震之前的水準。神戶也是一座宜居都市,並曾在2007年入選福布斯雜誌評出的「世界最清潔的25座城市」,其後也於2012年在瑞士的諮詢公司ECA國際評選出的世界宜居都市排名中排名第五位,是唯一入選前10位的日本都市。.

新!!: 大阪灣和神户市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

一次木津川口之戰(だいいちじきづがわぐちのたたかい,天正4年(1576)).

新!!: 大阪灣和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

二次木津川口之戰(だいにじきづがわぐちのたたかい)是發生在在天正6年11月6日(1578年12月4日),是毛利家和織田家發生的一場海戰,毛利水軍遭到重創。.

新!!: 大阪灣和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 · 查看更多 »

田尻町

尻町()是位於日本大阪府西南部的行政區劃,臨大阪灣,關西國際機場人工島位於其海岸線外約5公里處。 關西國際機場人工島位於田尻町及相鄰的泉佐野市、泉南市外海,整座人工島以這三個行政區劃在海岸線上的分界點延伸線劃分,分別歸屬這三個行政區劃,因此該人工島的中央約三分之一的區域被劃為本町的轄區,雖然機場北部與本土相連的關西國際機場聯絡橋屬於泉佐野市,但位於機場中央的航廈等旅客設施皆位於本町轄區,也因此機場旅客在機場產生的消費成為本町主要的稅收來源。廉價航空樂桃航空也因為將總部設於關西國際機場內,而成為田尻町內的企業。 除關西國際機場外,本地主要產業為農業,以洋蔥及茄為主要農作。 在2006年位於岐阜縣的被併入大垣市後,曾一度以3.86平方公里的面積成為全日本面積最小的町級行政區劃,不過在同一年10月国土地理院更新的資料中,由於填海造地的關係,轄內土地面積增加至4.77平方公里,因此全日本面積最小的町級行政區劃變成位於愛知縣的春日町。(目前全日本面積最小的町級為同樣位於大阪府的忠岡町).

新!!: 大阪灣和田尻町 · 查看更多 »

遣唐使

遣唐使為7至9世紀時日本派遣往唐朝之使節,为华夏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之濫觴。.

新!!: 大阪灣和遣唐使 · 查看更多 »

西陵古墳

西陵古墳(),又稱西二山在古墳,是位於日本大阪府泉南郡岬町淡輪的一座,為日本國史跡,屬於淡輪古墳群,亦是古墳群中規模最大的古墳,日本全國來說則排第28位,推測建於古墳時代中期(約5世紀前半)。.

新!!: 大阪灣和西陵古墳 · 查看更多 »

西淀川區

西淀川区()是大阪市的24區之一,位於淀川以北,以南,西側臨大阪灣,東側以東海道本線(JR神戶線段)與淀川區為界。.

新!!: 大阪灣和西淀川區 · 查看更多 »

西成郡

西成郡为大阪府过去辖下的一个郡,已于1925年4月1日因轄下町村全數并入大阪市而废除。 在1879年日本實施時的轄區包括現在的大阪市西半部地區,也相當於以西至之間的區域。.

新!!: 大阪灣和西成郡 · 查看更多 »

高石市

石市()是位於大阪府中南部的行政區劃,西臨大阪灣,北側為堺市;轄內多為平原,為大阪府轄下面積第二小的市級行政區劃,僅大於藤井寺市。 轄區西半部為開發而在大阪灣填海所產生的人工島,此區域多為石油化學工廠,包括、、、埃克森美孚、在此都設有工廠。.

新!!: 大阪灣和高石市 · 查看更多 »

貝塚市

貝塚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南部的行政區劃,西臨大阪灣。.

新!!: 大阪灣和貝塚市 · 查看更多 »

阪南市

阪南市()是位於大阪府西南部的城市,為大阪府轄下最南端的城市,距離大阪市中心約45公里,但距離相鄰的和歌山市區僅10公里。.

新!!: 大阪灣和阪南市 · 查看更多 »

阪神高速5號灣岸線

阪神高速5號灣岸線(阪神高速5号湾岸線/はんしんこうそく5ごうわんがんせん,Route 5 Bayshore Line)是大阪府大阪市的4號灣岸線(南港北出入口)至兵庫縣神戶市的第二神明北線(垂水系統交流道)的阪神高速道路路線。 路線內含有灣岸線8期(駒林南出入口 - 名谷系統交流道)6.4公里以及9期(六甲島北出入口 - 駒林南出入口)14.5公里等開工至今未通車的路段。這個區間在2009年(平成21年)3月時決定其都市計畫,預計建造6車道的高架道路。.

新!!: 大阪灣和阪神高速5號灣岸線 · 查看更多 »

關西國際機場聯絡橋

西國際機場聯絡橋()是一座橫跨日本大阪灣部分水域、連結大阪府泉佐野市境內的臨空市(りんくうタウン)與關西國際機場、橋長3750公尺的雙層桁架跨海大橋。若根據不同的橋樑結構分別排名,關西國際機場聯絡橋是全世界最長的桁架橋,也是關西國際機場對外唯一的地面運輸通道,經常又被稱為Skygate Bridge R(スカイゲートブリッジR,天空之門大橋R)。 高速公路路編號與關西機場自動車道共同編為 。.

新!!: 大阪灣和關西國際機場聯絡橋 · 查看更多 »

蓝潮

藍潮為海水中所包含的硫磺膠體化,使海水白濁化的現象。發生此現象的海面會變成淡藍色的關係,故以和赤潮對比的藍潮稱之。好發於夏、秋季的東京灣以及三河灣、大阪灣 等的封閉性海、水域。與赤潮相同會使大量的魚類死亡。於三河灣等處另稱為苦潮。.

新!!: 大阪灣和蓝潮 · 查看更多 »

JUMP!○○中

『JUMP!○○中』()是2007年(平成19年)10月17日至2008年(平成20年)3月19日之間,在富士電視台(但是大分電視台除外)系列節目中毎週三22:00-22:54(日本標準時間)播映的綜藝節目。在台灣播出的該節目的原始系統《全員逃走中》同計緯來日本台(不規則).

新!!: 大阪灣和JUMP!○○中 · 查看更多 »

枚方市

枚方市()是位於大阪府東北部的城市,與京都府、奈良縣接鄰,以七夕傳說和用菊花做的偶人展聞名。於2001年4月1日成為特例市。 由於京阪電車的緣故,成為大阪府下主要的住宅區。.

新!!: 大阪灣和枚方市 · 查看更多 »

機場線 (南海電氣鐵道)

| 機場線()是自日本大阪府泉佐野市泉佐野車站,至同府泉南郡田尻町關西機場站的南海電氣鐵道鐵道路線。是前往位於大阪灣泉州海域關西國際機場的交通路線。.

新!!: 大阪灣和機場線 (南海電氣鐵道) · 查看更多 »

此花區

此花區()是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的24區之一,位於大阪市的西部,淀川出海口和之間,西側臨大阪灣,轄區包括位於大阪灣上的人工岛及。 區名「此花」取自和歌。.

新!!: 大阪灣和此花區 · 查看更多 »

此花大桥

此花大桥(此花大橋)是日本大阪的一座自锚式悬索桥,于1990年开通,主跨为,是当时主跨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2000年韩国永宗大桥建成时,其主跨与此花大桥持平,但边跨比此花大桥更大。.

新!!: 大阪灣和此花大桥 · 查看更多 »

泉南市

泉南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西南部的城市,西北側臨大阪灣,東南側為;由於關西國際機場人工島位於其西北側外海,因此該人工島的西南側約三分之一的區域被劃為本市的轄區,此部分區域多為機場的貨運、空廚、地勤業者的管制作業區域。.

新!!: 大阪灣和泉南市 · 查看更多 »

泉大津市

泉大津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中南部(泉北地域)的行政區劃,西臨大阪灣,沿海區域屬於,主要以物流業倉庫為主。此外由於過去本地為和泉棉花的集散地,後逐漸發展出纖維相關工業,現本地出要產業為被子。 「泉大津」之名來自于過去這里是和泉国国府的外港(國津)。.

新!!: 大阪灣和泉大津市 · 查看更多 »

洲本市

洲本市()是位於日本淡路島中部的城市,北接淡路市,南與南淡路市接壤,東以紀淡海峽與和歌山縣和歌山市隔海相對。 轄區中央部分為山區,以海拔高度448公尺的先山為中心,主要市區位於東側下游沿岸的平原區域,西側的五色地區則為丘陵地形。.

新!!: 大阪灣和洲本市 · 查看更多 »

淡路島

淡路島()是位於日本西部的島嶼,也是瀨戶內海最大島、以及日本第9大島嶼(不含未實際控制的南千島群島),面積592.85平方公里。2013年,淡路島有人口約13.8萬人。淡路島南北細長,以東北-西南走向橫亙於瀨戶內海東側,南北長約53公里,東西寬約22公里,周長203公里,向北及向東隔明石海峽、紀淡海峽與本州相望,向南則隔鳴門海峽與四國為鄰;附近的主要屬島有紀淡海峽的、紀伊水道的沼島。全島在行政區劃上隸屬於兵庫縣,並從北至南設有淡路、洲本、南淡路等3市。 由於淡路島與京阪神僅一海之隔,加上本四道路東線的興建,使其成為本州、四國兩島間的交通要道。雖然淡路全島的都是0799,但因淡路市和洲本市、南淡路市屬於不同收費區,因此兩地之間相互通話時還是要加撥區號,目前尚未整合成同一個局端的計費單位。在車牌名稱編制上,淡路島屬於「神戶」號碼。.

新!!: 大阪灣和淡路島 · 查看更多 »

淡路市

淡路市()是位於日本兵庫縣淡路島北部的城市。往北可通過明石海峽大橋與位於本州的神戶市相接,南側則是同位於淡路島的洲本市,西側為播磨灘,東為大阪灣;轄區中央為丘陵地,海岸則擁有多個漁港和海水浴場。 1995年1月17日發生的阪神大地震震央即位於轄內。.

新!!: 大阪灣和淡路市 · 查看更多 »

淡輪御陵古墳

淡輪御陵古墳()是位於日本大阪府泉南郡岬町的一座,屬於淡輪古墳群。 雖然實際上被葬者不明,但是古墳被宮內廳指定為第11代垂仁天皇皇子的陵墓,稱為宇度墓或宇都墓古墳。.

新!!: 大阪灣和淡輪御陵古墳 · 查看更多 »

淀川

淀川()是日本一條自琵琶湖流出的河流,長75.1公里,流域面積8240平方公里。.

新!!: 大阪灣和淀川 · 查看更多 »

渡边纲

渡边纲(日语:渡辺 綱/わたなべ の つな)平安时代中期武将。源宛之子。嵯峨源氏源融的后代。正式名为源纲(みなもと の つな)。通称渡边源次。以赖光四天王之首而闻名。渡边氏的祖先。.

新!!: 大阪灣和渡边纲 · 查看更多 »

渡边氏

渡邊氏是日本的姓氏、氏族、苗字,也是日本第5大姓。 起源於攝津国渡邊的嵯峨源氏。.

新!!: 大阪灣和渡边氏 · 查看更多 »

本福寺 (淡路市)

本福寺(ほんぷくじ)位於兵庫縣淡路市,真言密教寺院中的真言宗御室派別格本山上,平安時代後期建造的寺院。該寺的藥師如來像為淡路市(舊東浦町)的重要文化財產。 「水御堂」佛堂是該寺院最有得色的,1991年竣工,由安藤忠雄設計以鋼筋混凝土建築。榮獲第34介建築業協會獎。.

新!!: 大阪灣和本福寺 (淡路市) · 查看更多 »

明石海峽

明石海峽是日本瀨戶內海中的一個海峽,海峽兩岸為淡路島的淡路市與本州島的明石市、神戶市一帶,以東為大阪灣,以西為播磨灘。明石海峽最狹處約3.6公里,最深度約110公尺。現今明石海峽上建有明石海峽大橋連接淡路島與本州島。 Category:日本海峡 Category:淡路市 Category:明石市 Category:垂水區 Category:大阪灣 Category:兵庫縣地理.

新!!: 大阪灣和明石海峽 · 查看更多 »

日本地理

日本在地理上屬於東北亞,東鄰太平洋,西以日本海、朝鮮海峽、東海與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朝鮮半島、中國本土鄰接,南以菲律賓海與臺灣、馬里亞納群島鄰接,北以宗谷海峽、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千島群島鄰接。 日本是一個島嶼國家,其國土以日本列島為中心,加上向南延伸的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以及向西南方延伸的琉球群島(南西諸島),如再加上存有主權爭議的南千島群島(北方領土),全國共由6,852座島嶼構成,國土總面積共377,950.1平方公里。日本列島主要指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四大島嶼,上列四島通稱為「日本本土」,而不另加「島」之後綴。琉球群島的本島沖繩島有時也會列為日本本土之一。 就地殼板塊而言,日本列島是由歐亞大陸板塊與其他板塊碰撞突起而成,國土約75%屬山地丘陵地帶。而新潟縣糸魚川市與靜岡縣靜岡市之間的連線糸魚川靜岡構造線,則是地質學上東日本與西日本的分界。數座山脈橫亙於日本本土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為面向日本海的日本海側地區和面向太平洋的太平洋側地區。因山脈阻擋了季風和水氣,使得這兩個地區在氣候上差異頗大。平原則多位於沿海地區,集中了日本的人口、都市和經濟命脈。日本列島的地殼活動不穩定,居民時需防範火山及地震活動。不過,火山活動能夠產生溫泉,深受民眾與觀光客喜愛。丘陵地形也令日本國內河流流程偏短、流域小、落差大。多山的地形加上四季分明的氣候,使得日本的地理種類極具多樣性。.

新!!: 大阪灣和日本地理 · 查看更多 »

播磨灘

播磨灘()是日本瀨戶內海東部的一塊海域,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公尺,東界為淡路島,西界為小豆島,南界為四國島,北界為今兵庫縣西南部。因為兵庫縣西南部舊時為播磨國的領域,所以此海域被稱為「播磨灘」。.

新!!: 大阪灣和播磨灘 · 查看更多 »

1578年

没有描述。

新!!: 大阪灣和1578年 · 查看更多 »

1997年

没有描述。

新!!: 大阪灣和1997年 · 查看更多 »

2013年淡路島地震

2013年4月淡路島地震是日本本州的神戶與四國之間的淡路島於2013年4月13日日本時間清晨發生一次Mj6.3的地震;震中位於淡路島附近,震源深度為15公里;大阪、京都等地都感受到震動。是次地震跟阪神大地震震中位置相近,是該次大地震发生後18年來該區域内最大的地震。.

新!!: 大阪灣和2013年淡路島地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坂灣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