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8 关系: 基督教历史,南方丝绸之路,后汉书,大秦帝国,岭外代答,中外交通史地名,中國的稱號,中国历史年表,中意關係,东汉,广州历史,广州市,异域志,侯子光,北史,四海华夷总图,班超,秦,秦姓,罗马共和国,羅馬帝國,烏弋山離,甘姓,甘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魏书,诸蕃志,越南歷史,航海家,阿訇,赛里斯,蒲谷,苻幼,苻廋,苻碩,苻靚,苻覿,苻騰,苻柳,苻桐,苻武,苻方,汉朝地方政权君主列表,汉朝和罗马的关系,海上丝绸之路,拜占庭帝国,景教,1世纪。
基督教历史
基督宗教历史,指基督宗教、基督教世界及各宗派教会的历史,從公元一世紀耶稣及其门徒的时代开始,直到现代。 基督宗教于公元一世纪中葉发源于罗马帝国统治的黎凡特地區。起先是被压迫的宗教,但很快從耶路撒冷傳播到整個近東,包括亞蘭,亞述,美索不達米亞,腓尼基,小亞細亞,約旦和埃及等地。在301年成為亞美尼亞國教,319年成為喬治亞國教,325年成為阿克蘇姆帝國國教,380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後,聶斯脫利派分離,形成東方亞述教會。之後451年迦克墩公會議,教會又分裂為東方正統教會和迦克敦教會。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使得迦克墩教會再分裂為羅馬天主教會和希臘東正教會。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又從天主教會分離、創造出新的基督教社群-新教,並演變出許多教派。 羅馬天主教與希臘東正教在中世紀散佈到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又進一步散布到全世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擁有約20億信徒。現今最具規模的三大教派為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如路德宗等)。.
查看 大秦和基督教历史
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古称蜀身毒道,也称交广印度两道是一条经交州、广州,通西域、印度,远至巴格达的中外丝绸贸易孔道道。其总长有大約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包括陆道和海道,主要出口商品为丝绸。.
查看 大秦和南方丝绸之路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续汉书》补入,亦被称为《续漢志》),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查看 大秦和后汉书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可以指:.
查看 大秦和大秦帝国
岭外代答
《岭外代答》为南宋周去非任桂林县尉及两次任钦州教授期间所撰写的笔记。书成于在淳熙年间。《岭外代答》包含关于宋代广西的地理、人文、边防、风土、物产等方面的丰富的记载,兼述安南、占城、三佛齐、爪哇、波斯、木兰皮、大秦、女人国等域外国家的地理、人文、风土、物产,既是宋代广西地方志,又是宋代中外交通史。 法国汉学家费琅在1919年著《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中曾引用《岭外代答·昆仑层期国》条和《岭外代答·三佛齐国》条。.
查看 大秦和岭外代答
中外交通史地名
中外交通史地名。按拼音字母排列.
查看 大秦和中外交通史地名
中國的稱號
中国一词是对位于亚洲东部,。“中国”一詞的用法多種多樣,持不同语言、政治观点或意识形态的人可能对中国的地理范围和历史上各政权的正统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而“中国”一词本身有多種不同的含义。 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天子所在的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和陕西省南部及附近地区,后来中原王朝的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或指统辖中原之国,《晋书·宣帝纪》:“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也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史记·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在统一的情况下,中央王朝常自称为“中国”;而分裂时期,“中国”也能指稱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中原)或延續正統的王朝。《晉書·載記第十四》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此處「中国」指三國時期于華北地區的魏国,原因是魏繼承漢的正統。 此外,古時「中國」一詞也具有單獨代指漢民族的用法。 秦漢以后,“中国”一名主要作为统一的中央王朝統治領域的泛稱或正統王朝通称,基本上涵蓋了地理、民族和文化意義 宋朝對待海外人士已自稱為中國,如宋太宗召見僧人奝然,日本僧書寫以中國稱之。 。元朝忽必烈在予日本的通牒上以中國自居,在大都接見日本平民塔二郎、弥二郎亦以中國自稱:“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 明朝在對外官方文件上也以中國自稱,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與,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 ,在對外官方文件上皆是使用「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先後有隨行人員寫了出國見聞錄,如馬歡與瀛涯勝覽描述中,對外多次以中國自稱。做為國體意義上以「中國」實行現代主權國家的權利,則是直至1689年9月7日《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首次正式出現於具有現代國際法水準的正式條約上。。1909年,清朝明確地在中國第一部成文國籍法《大清國籍條例》中以法律形式自稱為「中國」。 从晚清开始,中国和外国的传统朝贡关系,开始由条约关系逐渐取代。條約是主權國家之間的約定,如何在條約中稱呼自己則體現了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從晚清開始,中國與外國的傳統朝貢關係開始由條約關係逐漸取代,在通常情況下,清朝以「中國」和「中華」代表國家,以「大清」代表政府。.
查看 大秦和中國的稱號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查看 大秦和中国历史年表
中意關係
中国-意大利關係(Relazioni bilaterali tra Italia e Cina),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意大利、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国和意大利在汉朝和古羅馬時已有交流,而現代的中意两国於1970年11月6日正式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於米兰和佛罗伦萨设有总领事馆,而意大利在上海、香港、广州以及重庆设总领事馆。 人民網曾以「偉大友誼」形容中意關係;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佛罗伦萨总领事王辅国曾指,中意两国传统友好,两国人民之間的交往源远流长,双方合作不断推进。美國的出版物《》曾有報導形容,中國正以一次一家公司的方法「收購」意大利。.
查看 大秦和中意關係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查看 大秦和东汉
广州历史
广州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便于统治,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查看 大秦和广州历史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查看 大秦和广州市
异域志
《异域志》元代周致中撰的舆地书籍,原名《臝蟲集》,作于明洪武二十二年之后。周致中生卒年不详,曾任元朝知院,并六次出使外国。《臝蟲集》经后人重编,改名为《异域志》。 异域志分上下卷,上卷叙述扶桑国,朝鲜国,日本国,木兰皮国,黑契丹,大罗国,回鹘,土蕃,于阗国,龟兹国,焉耆国,斯伽里野国,暹罗国,真腊国,天竺国等82国。 卷下叙述撒母耳干,眉路骨国(或說即君士坦丁堡或羅馬都城,或說即巴尔赫),勿斯里国,顿逊国,白达国,吉慈尼国,单马令国, 佛罗安国,三佛齐国,大食国,大秦国,波斯国,宾童龙国,赤土国,女人国,阿丹,乌孙国,弥舍国,黑间国等123国。.
查看 大秦和异域志
侯子光
侯子光(),中國五胡十六國前期人物,後趙安定(今中國甘肅省涇川縣)人。二十歲左右就儀表堂堂,自稱「佛太子」,又稱從「大秦國」來,要當「小秦國」的國王,並改名李子楊。337年,在杜南山(今終南山)聚眾數千人,自稱「大黃帝」,改元龍興。 不久侯子光被後趙將領石廣討滅,將其斬首。據《晉書》記載,侯子光被殺後脖子未出血,經過十餘日後,臉色仍和活人一樣。.
查看 大秦和侯子光
北史
《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100卷,含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上起北魏登国元年(386),下迄隋义宁二年(618),记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学家李延寿的作品,《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並參考各種雜史,“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捃其菁华”,體例完整,文字優美。他撰写这两部书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570-628)未完成的事业。.
查看 大秦和北史
四海华夷总图
《四海華夷总图》,是一幅於明代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所製的世界地圖,现存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查看 大秦和四海华夷总图
班超
班超(),字仲升,右扶风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是东汉著名将领、外交家。是开拓和维持汉代与西域关系的重要人物。 班超出生在文仕家庭,他是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的编撰者班固之弟,三人合称「三班」。但他的成名並不是因為文學成就:班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投笔从戎,投身于为汉朝稳固边疆的事业中,成为东汉名将。.
查看 大秦和班超
秦
可以指:.
查看 大秦和秦
秦姓
姓在百家姓中排第78。.
查看 大秦和秦姓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查看 大秦和罗马共和国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查看 大秦和羅馬帝國
烏弋山離
乌弋山离(亚历山大里亚·普洛夫达西亚,Alexandria Prophthasia),伊朗古国。塞人在大月氏人西迁的压力下,南下入安息境。安息王派贵族苏林率军镇压入侵的塞人,塞人降服後,苏林建立了政权(今法拉_(阿富汗)),就是《汉书》所称的乌弋山离国。距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西域都护。向东北至都护治所(乌垒)要走六十日,西与犂靬、条支接。1世纪,乌弋山离国被大月氏人的贵霜帝国所灭。.
查看 大秦和烏弋山離
甘姓
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45位。.
查看 大秦和甘姓
甘英
英(),字崇兰,东汉人。.
查看 大秦和甘英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是2010年由华谊兄弟出品、陈国富监制、徐克执导的古装悬疑动作片。陈国富原创故事,張家魯编剧,洪金寶担任動作指導,劉德華、刘嘉玲、李冰冰、邓超和梁家辉主演。曾代表中國入围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于2010年9月5日在威尼斯全球首映,中國於2010年9月29日公映。 本片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并让徐克获得了第二座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以及让刘嘉玲首次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前傳《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在2013年上映。.
查看 大秦和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魏书
《魏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的北魏王朝的历史。.
查看 大秦和魏书
诸蕃志
《诸蕃志》是由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于宝庆元年(1225年)著成。《诸蕃志》分上下卷,卷上志国,卷下志物。 《诸蕃志》全書涉及158國家和地區,趙汝适本人未親自訪問,只是向到訪中國的商人多方詢問,“列其國名,道其風土,與夫道里之聯屬,山澤之畜產,譯以華言,刪其污渫,存其事實,名曰《诸蕃志》。” 《诸蕃志》的一些条目来自《岭外代答》(1178年)。 《文獻通考》、《宋史》、《密齋筆記》等书都引用《诸蕃志》。.
查看 大秦和诸蕃志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在舊石器時期已有先民活動,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中國秦漢時期接觸並征服北部(紅河三角洲)及中部後,越南情況乃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3世紀晚期至10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入。現時的越南中、南部地區,曾有占婆國存在(2至15世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曾為扶南、真臘(柬埔寨)等國的領土。 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軍隊,是次戰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15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屬明時期),不久復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19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越南歷朝曾使用的國號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對外被稱為「交趾」「安南」,19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發展,本國文字「喃字」得以應用。對外多次進行戰爭,以維護獨立和擴張領土,曾抵禦北方的中國及蒙古等國,在印支半島逐步征服占婆國,入侵老撾,與真臘、暹羅(泰國)爭雄。 19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併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產黨(時稱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統治北方,獲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國家支持,南方亦先後有西方陣營支持的保大帝政權及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國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戰。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後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鄰國老撾、柬埔寨,又與中、美等交惡,外交形勢曲折。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促進經濟,1990年代又與中、美及世界各國改善關係。.
查看 大秦和越南歷史
航海家
航海家是指精於航海的人,其發展在地理大發現時代達到頂盛,扮演了地理發现者的主角。在從前,人類缺乏天文與地理知識,甚至認為大地的盡頭是無底深淵,再加上沒有精確的定位系統及堅固可靠的航海設備,所以遠洋航行是絕對的冒險行為,因此當時的航海家也被視為探險家。.
查看 大秦和航海家
阿訇
阿訇(ā hōng;آخوند,转写为Akhund,Akhoond,或 Akhwand),又译阿衡、阿轟、阿洪、哈訇等等,是一个古波斯语词汇,意为“老师”或“学者”,在古代也是受波斯文化影响的民族对本民族中各种宗教的宗教场所首领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如今该词也是中国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穆斯林对本民族中伊斯兰教的宗教场所首领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05-10。.
查看 大秦和阿訇
赛里斯
赛里斯(拉丁文:Serica、Seres、Sinica,希腊文:Σῆρες),意为丝国、丝国人,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对与丝绸相关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呼,一般认为指当时中国或中国附近地区。拉丁文Sērēs原意是“有关絲的”,一般被認為是源於中國字“丝”。丝国人更可能指买卖丝绸的中间商,譬如在丝绸之路上被希腊人或罗马人遇到的丝商。.
查看 大秦和赛里斯
蒲谷
蒲谷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景區,位于白雲區白雲山景區南邊,于雲臺花園門口进入走1.2公里路程即可到达。这里生长了很多的菖蒲,所以就有了「蒲谷」这个名。相傳大秦時,仙人鄭安期经常在这里摘取菖蒲煉丹。蒲谷因宋元清時期三次被列入羊城八景,称「蒲澗濂泉」而闻名。当中濂泉是蒲谷東邊的一條飛泉,形似簾。故以前称为「簾泉」,后来改称为「濂泉」。.
查看 大秦和蒲谷
苻幼
苻幼(),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十二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幼为赵公。次年,苻幼进封赵王。357年,苻幼的三哥苻生被废,苻坚称天王,苻幼降为淮南公。364年九月,苻坚到朔方,安抚胡族,十月,征北将军、淮南公苻幼率领杏城的兵众乘虚袭击长安,李威斩杀了苻幼。之后他的八哥晋公苻柳、十哥魏公苻廋、十一哥燕公苻武先后反对苻坚而被杀。.
查看 大秦和苻幼
苻廋
苻廋(),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十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廋为魏公。次年,苻廋进封魏王。苻坚称天王,苻廋降为魏公。征东大将军、并州牧、晋公苻柳,苻坚胞弟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赵公苻双,镇东将军、洛州刺史魏公苻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燕公苻武谋划作乱,镇东主簿南安人姚眺劝苻廋说:“明公是像周公、召公一样的王室至亲,接受一方重任,国家有难,应竭力消除,怎能自己反叛作难!”苻廋没有听从。建元三年(367年)十月,苻柳占据蒲阪,苻双占据上邽,苻廋占据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苻武占据安定郡,全都起兵反叛。建元四年(368年),魏公苻廋以陕城投降了前燕,请前燕出兵接应。前秦害怕,以重兵守卫华阴。苻廋给前燕吴王慕容垂及皇甫真去信:“苻坚、王猛,皆人杰也,谋为燕患久矣;今不乘机取之,恐异日燕之君臣将有甬东之悔(吴王夫差)矣!”不过燕太傅慕容评不能听从慕容垂、皇甫真的劝谏。九月,王猛攻下蒲阪,斩杀了苻柳,派邓羌和王鉴等会合攻打陕城。十二月,王猛等攻下了陕城,俘获了苻廋,送至长安。苻坚问他为何反叛,苻廋回答:“我本无反心,只因弟兄们屡次谋划作乱,我害怕一同被杀,所以才反。”苻坚哭着说:“你历来厚道,我本就知道谋反不是你的心意。而且高祖苻健也不能没有后嗣。”于是赐死苻廋,赦免了他的七个儿子,让长子袭任魏公,其余的儿子都封为县公,继承越厉王苻生和其他兄弟中没有后嗣的。苻坚母苟太后见苻廋有继嗣,要苻坚也为已伏诛的苻双立嗣,苻坚答苻廋身为高祖子,不可以无后,而苻双不顾母后图谋社稷,国法不可徇私,故没有为苻双立嗣。.
查看 大秦和苻廋
苻碩
苻碩,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六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碩为北平公。次年,苻碩进封北平王。354年,苻健派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率众五万兵阻击东晋桓温。357年,苻碩的三哥苻生被废,苻坚称天王,苻碩降为北平公。他的七弟淮阳公苻腾、八弟晋公苻柳、十弟魏公苻廋、十一弟燕公苻武、十二弟赵公苻幼先后反对苻坚而被杀,史书没有记载苻碩以后的事迹。.
查看 大秦和苻碩
苻靚
苻靚,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二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靚为平原公。次年,苻靚进封平原王。苻靚的三弟苻生被废,苻坚称天王,他的七弟淮阳公苻腾、八弟晋公苻柳、十弟魏公苻廋、十一弟燕公苻武、十二弟赵公苻幼先后反对苻坚而被杀,史书没有记载苻靚以后的事迹。.
查看 大秦和苻靚
苻覿
苻覿,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四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覿为长乐公。次年,苻覿进封长乐王。苻覿的三哥苻生被废,苻坚称天王,苻覿降为长乐公。他的七弟淮阳公苻腾、八弟晋公苻柳、十弟魏公苻廋、十一弟燕公苻武、十二弟赵公苻幼先后反对苻坚而被杀,史书没有记载苻覿以后的事迹。.
查看 大秦和苻覿
苻騰
苻騰(),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七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騰为淮阳公。次年,苻騰进封淮阳王。357年,苻腾的三哥苻生被废,苻坚称天王,苻腾降为淮阳公。364年,汝南公苻腾图谋反叛苻坚,被苻坚诛杀。之后他的八弟晋公苻柳、十弟魏公苻廋、十一弟燕公苻武、十二弟赵公苻幼先后反对苻坚而被杀。.
查看 大秦和苻騰
苻柳
苻柳(),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八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柳为晋公。次年,苻柳进封晋王。355年,太子苻苌死后,强皇后想立小儿子晋王苻柳,前秦国主苻健认为谶文中有“三羊五眼”的字样,于是就立苻生为太子。苻生即位后,任命晋王苻柳为征东大将军、并州牧,镇守蒲阪。356年,前秦征东大将军、晋王苻柳派参军阎负、梁殊出使前凉,带去书信游说前凉王张玄靓。张玄靓向前秦称臣。357年,苻坚杀苻生称天王,苻柳降为晋公,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十月,张平进犯秦地,苻坚让苻柳都督并、冀州诸军事,为并州牧,镇守蒲阪,抵御张平。364年,汝南公苻腾反叛苻坚,被诛杀。苻生的弟弟们还有晋公苻柳等五人,王猛对苻坚说:“不去五公,终必为患。”苻坚考虑到苻双是自己的同母弟,苻柳是伯父苻健喜爱的儿子,没有追究。 及後,苻柳與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赵公苻双,镇东将军、洛州刺史魏公苻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燕公苻武谋划作乱,苻坚听说后,征召苻柳等人前往长安。建元三年(367年)十月,苻柳占据蒲阪,苻双占据上邽,苻廋占据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苻武占据安定郡,全都起兵反叛苻坚。苻坚遣使劝谕他们,让他们各自咬梨交给使者,作为表示听从劝告的信物。苻柳、苻双、苻廋、苻武四人都没有照办。晋公苻柳多次挑战,王猛不应。苻柳以为王猛害怕,建元四年(368年),五月,留长子苻良守蒲阪,自己率兵二万西进长安。刚离开蒲阪一百多里,邓羌率七千精骑夜袭苻柳。苻柳率军撤返,王猛半路截击,俘获全部苻柳兵众。苻柳和与百骑逃进蒲阪城中,九月,王猛攻下了蒲阪,斩杀了晋公苻柳和他的妻儿。.
查看 大秦和苻柳
苻桐
苻桐,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九子。 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桐为汝南公。次年,苻桐进封汝南王。苻桐的三哥苻生被废,苻坚称天王,苻桐降为汝南公。他的七哥淮阳公苻腾、八哥晋公苻柳、十弟魏公苻廋、十一弟燕公苻武、十二弟赵公苻幼先后反对苻坚而被杀,史书没有记载苻桐以后的事迹。.
查看 大秦和苻桐
苻武
苻武(),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十一子。 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武为燕公。次年,苻武进封燕王。苻坚称天王,苻武降为燕公。征东大将军、并州牧、晋公苻柳,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赵公苻双,镇东将军、洛州刺史魏公苻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燕公苻武谋划作乱。建元三年(367年)十月,苻柳占据蒲阪,苻双占据上邽,苻廋占据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苻武占据安定郡,全都起兵反叛苻坚。建元四年(368年),毛嵩也被燕公苻武打败。苻坚又派武卫将军王鉴、宁朔将军吕光率兵三万讨伐苻双、苻武。四月,在吕光的建议下,苻坚军稳固二十多天,苟兴粮食耗尽后后退。苻坚军打败苟兴,又打败苻双、苻武,斩首擒获一万五千,苻武放弃了安定,和苻双全都逃奔到上邽。七月,王鉴等人攻下了上邽,斩杀了苻双、苻武,宽恕了他们的妻儿。.
查看 大秦和苻武
苻方
苻方(),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人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五子。 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立国号为大秦,改年号为皇始,封苻方为高阳公。次年,苻方进封高阳王。354年,苻健派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率众五万兵阻击东晋桓温。357年,苻方的三哥苻生被废,堂兄苻坚称天王,苻方降为高阳公。他的七弟淮阳公苻腾、八弟晋公苻柳、十弟魏公苻廋、十一弟燕公苻武、十二弟赵公苻幼先后反对苻坚而被杀,苻方却一直活到苻坚晚年。384年,苻坚听说西燕慕容冲逼近长安,派抚军大将军苻方戍守骊山,命平原公苻暉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率军五万抵抗慕容冲。385年,慕容冲在骊山打败前秦苻方,杀掉了苻方。苻方谥号愍(高阳愍公)。.
查看 大秦和苻方
汉朝地方政权君主列表
Category:中国君主列表.
汉朝和罗马的关系
汉朝和罗马的关系是指漢帝國和罗马帝国这两个帝国之间的关系。 虽然汉朝和罗马帝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两端,但是两大帝国之间依然有小幅度的接触,不过,贵霜帝国等一些国家在地理上阻隔了汉朝和罗马之间的交流,这导致了两国对对方的了解并不是非常透彻。 97年(永元九年),东汉名将班超曾經试图派遣甘英由陆路出使罗马,但是由于安息国的阻挠,甘英没有成功抵达罗马。汉朝的史书中也记载了罗马皇帝安敦宁·毕尤曾經派遣使者出访汉朝,他的继任者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也曾經派遣过使者,并于166年(延熹九年)登陆汉朝日南郡后前往洛阳。Pulleybank (1999), p.
查看 大秦和汉朝和罗马的关系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又為了解決陸路的不便性,因為陸路受地形影響,前往西域會經過許多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又中國東岸夏、冬兩季有季風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歐陸的方便性。尤其於兩宋年間,遊牧民族盤據華北地方導致絲路斷流,令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更加蓬勃。在古代中國即有此項交流,尤其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顯著。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但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底存不存还有问题,《汉书》记载中国人所乘之船为当时的“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利用这些停留在广西、广东港口的外国船只进行转送到南海和印度。唐宋时的广州港很繁荣,港口大船云集,最多的时候,每年有四千多艘大食船,当时还发生了千名大食、波斯穆斯林劫掠广州的事件。最早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的则是罗马商队与使者,于公元166年抵达中国;而迄今东南亚出土的最早沉船和中国瓷器也属于西亚的阿拉伯帆船,年代为公元830年的晚唐。.
查看 大秦和海上丝绸之路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查看 大秦和拜占庭帝国
景教
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聶斯脫里派,也就是現今的東方亞述教會。景教起源於今日敘利亞,由敘利亞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里於公元428-431年之間創立,在波斯建立教會。景教被視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成為漢學研究一個活躍的領域。唐朝時曾一度在長安興盛,並在全國都建有“十字寺”。.
查看 大秦和景教
1世纪
公元1年1月1日至1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世纪。.
查看 大秦和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