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大沙头

指数 大沙头

大沙頭是廣州老城區東南地方,過去是島嶼,又稱「大沙頭島」;現時已成為珠江北岸一部份,只餘下「二沙頭(即二沙島)」。 大沙頭未成形前,著名的羊城三石(海印、海珠、浮丘)之一的海印石,就位於廣九大馬路以南附近 广州文史 。金光祖在康熙十三年(1674)所撰的《廣東通志》,描述海印石“兀立風濤之顛,自成一島”。可見這裡還是魚龍悲嘯,煙水蒼茫之處。 明萬曆年間,石上有海印閣,清嘉慶時改建為京觀樓。同治時又改建成炮臺(稱東定炮臺或東水炮臺),是廣州城東的江防重地。清代時歸屬廣州府番禺縣水師提標後營管轄,附近有停泊鹽船數十艘。 後來由於珠江江岸南移,從東濠沖下來的泥沙在海印石周圍淤積,慢慢形成陸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海印石與築橫沙終於連成一片,漸有民居,人稱“大沙頭”。光緒三十三年(1907)在東濠口架設鐵橋,把東堤與築橫沙連起。.

目录

  1. 10 关系: 大沙头站大沙头机场广州地名二沙島珠江陈庆云 (国民党)沿江路 (广州)泰康路 (廣州)海印大橋曾生

大沙头站

大沙头火车站,旧称广九车站,原址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路南端,是原广九铁路华段的终点站,始建于1911年,历史上曾以广州东站、广州站为名,曾经是广州市内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广州新客站在1974年启用后,大沙头火车站一度改为客技站使用,至1985年被拆除。.

查看 大沙头和大沙头站

大沙头机场

大沙头机场是一个已消失的机场,原位于广州市现在的大沙头三、四马路一带,是广州八个老机场之一,是广州早期主要的机场,它位于现在的大沙头三、四马路一带,南起沿江東路,北至大沙頭新市場,包括大沙頭北二街一至五巷、東船上街一至四巷、綠蔭路和綠蔭後街一、二巷等,均是大沙头水陆机场的范围。 大沙头机场机场建于1917年7月,当时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政府,在大沙头建设机场,主要用于飞行训练。1918年,当时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大沙头修建水陆机场,用来训练飞行队抗击北洋军阀。1923年,孙中山在机场附近兴建了广东飞机制造厂,同年7月,首架飞机“乐士文一号”在大沙头机场成功试飞。大沙头机场承载着万千中国人立志推翻旧束缚和压迫的希望,使大沙头在珠江夜色中也多了一抹民族特色的风采。。机场建于1917年7月,当时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政府,在大沙头建设机场,主要用于飞行训练。 民國12年(1923年)3月1日,孫中山從上海返回廣州成立新政權,稱大元帥府,任命楊仙逸為大元帥府航空局局長,兼任新創辦的廣東飛機製造廠廠長。因經費不足,航空局於是利用航空局的紅屋(今沿江東路421號)作為飛機製造廠,自行研製飛機。同年7月,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以“樂士文”(Rosamonde,宋慶齡的英文名)命名的第一架軍用飛機,正式試航及命名典禮在大沙頭機場舉行,第一個隨機試飛人是宋慶齡。 1992年,廣州市當局在沿江東路大沙頭碼頭附近興建紀念碑,碑身上方寫著「樂士文號」四個中文字和其飛機模型,下面是碑文。碑文記載著「樂士文一號」的來龍去脈,其中一句稱「此處被稱為中國航空業的搖籃」。.

查看 大沙头和大沙头机场

广州地名

本條目是介紹廣州地方的地名,包含中英文地名、名称的历史、由来及争议等。.

查看 大沙头和广州地名

二沙島

二沙岛原名沙田、二沙头,珠江广州河段的沙洲,因位于大沙头下游,及成岛晚于大沙头,故称“二沙”。东西长3.3公里,最宽处600米,面积1.26平方公里。形成于清朝,因地处珠江扩张段,水流缓慢,沙河的出口,流沙在此淤积而成。 原地多是村落与农田,旧地名有南溪(今宏城花园一带)、凤凰沙(今星海音乐厅等文娱设施一带)、贤滘(今陶苑酒家北一带)、海心沙(今二沙东巴士总站西北一带)等。现宏城公园一带曾修建有农民新村。 目前,岛上建有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二沙体育训练基地及众多高档别墅、街心公园。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东部的广州大桥及西侧的桥梁。.

查看 大沙头和二沙島

珠江

江,或叫珠江河,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四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後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以在广州市内段的江中旧有一洲岛名海珠石,所以得名珠江。 舊時,珠江廣州段江面寬闊,故廣州人喜歡稱呼珠江為「海」,過江稱作「過海」,江邊叫「海皮」。即使到了今天仍保持這種俗稱。.

查看 大沙头和珠江

陈庆云 (国民党)

庆云(),字天游,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大涌乡(今属珠海市),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之一。 陈庆云幼时随父母一同旅居日本,后在日本与孙中山结识。1914年他加入了孙中山建立的中华革命党,并被派往英国学习飞行技术。但旋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训练外国飞行员的计划搁浅,他回到日本进入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学习。1915年,在孙中山与廖仲恺推荐之下,他前往美国纽约州寇提斯飞行学校(Curtiss Flying School)受训。 1917年陈庆云毕业后回到中国,被任命为孙中山护法军政府的侍从武官,协助孙中山创办空军,并曾任航空队长。期间,他与陈策、张惠长结为兄弟。此后,陈庆云历任援闽粤军飞行队长、北伐军飞机队副队长。1924年孙中山下令在广州大沙头创办广东军事飞机学校,陈庆云出任总教官。1927年,张惠长出任广东航空学校校长,陈庆云被任命为教育长。次年,张调任广东航空处处长,他也随之调任副处长,并兼任广东江防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航政总局局长。1928年,他与张惠长分别驾“珠江号”、“广州号”环飞全国。1929年,兼任虎门要塞司令。1930年起,又任广东海军副司令兼参谋长,广东省政府委员,广州市公安局局长等职。1934年,他前往南京出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主任。1935年叙任空军上校。1936年任中央空军东路前线总指挥、中央驻粤空军总指挥,后又出任中央政府航空学校校长兼教育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空军募款委员会主任委员、航空委员会首席参事。1940年晋升为空军少将。1941年起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常委兼总干事。 此外,陈庆云还是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并先后获颁五等文虎章(1919年)、三等宝鼎勋章(1930年)、四等云麾勋章(1936年)、二等空军复兴荣誉勋章(1943年)、胜利勋章(1945年)、河图勋章(1947年)。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时陈庆云辞去了海外部部长之职,侨居美国纽约。1981年12月14日,他在纽约逝世。.

查看 大沙头和陈庆云 (国民党)

沿江路 (广州)

沿江路位于中国广州市市区珠江北岸的临江道路。东起东湖路南端,西至六二三路,全长2946米,宽11~20米。全路分东、中、西三段,东湖路至为沿江东路;东华南路至海珠广场为沿江中路;往西为沿江西路。目前车辆通行方向除北京路至长堤大马路东端及长堤大马路西端至人民南路为双向通行,其于均为由西往东单向通行。.

查看 大沙头和沿江路 (广州)

泰康路 (廣州)

泰康路是中國廣州市越秀區的一條東西走向,略帶彎曲的道路。西接一德路,東接万福路。全長454米,寬16米。.

查看 大沙头和泰康路 (廣州)

海印大橋

海印大橋於1985年6月动工兴建,1988年12月通车。位於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大沙头,连接越秀区及海珠区,跨越珠江,全长约1130.75米,北接东湖路,南接东晓路,并建有引橋连接沿江路及滨江路。主橋長345米,宽35米,桥面为双向6车道,两傍更设有自行车道及人行路。海印大橋为一座双塔式斜拉橋,亦是广州市第一座斜拉橋,也是中国第一座双塔式单索面斜拉橋,橋塔高57.4米,呈倒转了的Y字,自從海印大橋取消收費,納入年票制度後,每天有許多車輛行经该桥。.

查看 大沙头和海印大橋

曾生

曾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 广东惠阳人。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广州市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8年10月,任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领导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任司令员。为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华南抗日武装作出了卓著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11月20日在广州逝世。.

查看 大沙头和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