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9 关系: 史记,名驹,吐火罗语,君得,大月氏,天汉 (西汉),姚定汉,娑葛,孝武李夫人,宁远国,安归,專賣,尔微特勒,丝绸之路,中华朝贡体系,中塔關係,中國-烏茲別克斯坦關係,中国首都,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关系,乙屈利失乙毗可汗,康居,五胡十六国,伊列,張騫,休循,呼屠徵,和义公主,哈萨克斯坦,冯奉世,公孫敖,前120年代,前1世纪,前2世纪,王溫舒,繁弱,猎骄靡,烏孫,絕域亞歷山卓,照夜白圖,隋唐公主列表,莫贺达干,蝉封,西域三十六国,西域都護府,西漢時期西域諸國列表,諫逐客書,魏略,資治通鑑人物列表,贤 (莎车),费尔干纳,... 扩展索引 (39 更多) »
史记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查看 大宛和史记
名驹
古骏马有飞兔、腰褭『要袅、骠褭(niao)』。.
查看 大宛和名驹
吐火罗语
吐火羅語(Tocharian languages)是印歐語系最東方的一族顎音類語言,現已滅亡。.
查看 大宛和吐火罗语
君得
君得,《资治通鉴》作君德,1世纪(中国东汉初年)西域于阗国王(今新疆和田地区),莎车国(今新疆莎车县)人。 在两汉之际,西域最强大的国家是莎车国。汉光武帝建武末年(50年代),莎车王贤吞并于阗,将于阗国王俞林迁移到骊归为骊归王。立俞林之弟位侍为王。一年后,杀位侍,强占了于阗、大宛、妫塞等三国,派莎车将领镇守。镇守于阗的是君得。汉明帝永平年间(60年代),于阗人杀死了君得,拥立本族首领休莫霸为于阗王。.
查看 大宛和君得
大月氏
大月氏,存在於公元前一世紀的古代國家。源自月氏,起源于先秦时期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的一个部落。西汉时期,統治現今的伊犁河流域一帶,其后南迁至今阿富汗。.
查看 大宛和大月氏
天汉 (西汉)
天汉(元年:前100年 - 末年:前97年)是汉武帝的第八个年号。汉朝使用天汉这个年号一共四年。 太初四年破大宛,汉武帝欲乘势征匈奴,改年号为“天汉”。.
查看 大宛和天汉 (西汉)
姚定汉
姚定汉(),西汉宦官。曾出使大宛。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八月,大宛不肯给汉朝宝马,汉朝使者强夺宝马,大宛贵族令其东边郁成王攻杀汉使,取其财物。汉武帝大怒,姚定汉等曾出使大宛的人说:“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汉武帝曾派赵破奴以七百骑俘虏楼兰王,所以认为姚定汉等说得对。当时武帝想封宠姬李夫人的家人为侯,就任命李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讨伐大宛。 征和二年(前91年),发生巫蛊之祸,皇太子刘据被使者江充诬陷使用巫蛊后,在其母皇后卫子夫支持下起兵诛杀江充,又被武帝命丞相刘屈牦讨伐,兵败出逃。武帝派官员收缴卫子夫的皇后玺绶,意欲废后,卫子夫先自杀。姚定汉和宦官苏文以小车将她的尸体载到公车令的空房安置,盛以小棺,葬于长安城外的桐柏。 Category:汉朝宦官 Category:姚姓.
查看 大宛和姚定汉
娑葛
娑葛,唐朝时期突厥别部突骑施汗国的第一任可汗。 父亲乌质勒,与安西大都护郭元振商谈时,受风寒病死。娑葛要杀郭元振为父亲报仇,但是郭元振亲自吊孝,获得了娑葛的理解。神龙二年(706年)十二月廿八,唐中宗命娑葛袭封嗢鹿州都督、怀德王。乌质勒部将闕啜忠節不服,与娑葛互相攻击,忠節不能抵抗,郭元振请朝廷命忠節入朝宿卫。在播仙城安西经略使周以悌劝说忠節,结交宰相宗楚客、纪处讷,安西兵联合吐蕃,郭虔瓘联合拔汗那,攻打娑葛,以阿史那献统治西突厥十姓。忠節便向宗楚客上书,宗楚客等就这么办了。郭元振上书请制止,说吐蕃和拔汗那有野心,而阿史那献没有威望,不能靠他们消灭突骑施。宗楚客不听,以御史中丞馮嘉賓持節安撫忠節,侍御史呂守素處置四鎮,以將軍牛師獎為安西副都護,發甘、涼以西兵,联合吐蕃,討娑葛。娑葛与弟弟遮努领军二万,攻龟兹、拨换(今新疆阿克苏)、疏勒、焉耆,迎战唐军。郭元振在疏勒不敢出兵,景龙二年(708年),娑葛生擒忠节,杀死馮嘉賓、呂守素,十一月初二,娑葛自立为可汗。二十五日,娑葛在火烧城打败牛師獎,攻克安西都护府的驻地龟兹。上表唐中宗,求宗楚客的人头。宗楚客以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周以悌代替郭元振,大军集结在焉耆,对抗突骑施。娑葛写信向郭元振表明心迹,郭元振将娑葛的信承奏朝廷。宗楚客以为郭元振通敌,想问罪于他。郭元振派儿子郭鸿上奏皇帝。唐中宗把周以悌流放白州,郭元振仍然驻守安西,赦免娑葛,册封他为十四姓可汗。第二年七月廿六,娑葛归降,被赐名守忠,为钦化可汗。之后,后突厥可汗默啜西征,娑葛的弟弟遮努因为怨恨哥哥部众比自己多,便投靠默啜为向导,攻打娑葛,默啜擒获娑葛後,将他兄弟二人全部杀死。突骑施部落臣服于后突厥,由娑葛部下黑姓苏禄统辖。.
查看 大宛和娑葛
孝武李夫人
孝武李夫人(),姓李,名不详,一般多稱李夫人,野史記載為李妍。中國西漢時期皇族女性,精通音律。出身中山(今河北省定縣),為汉武帝夫人。兄長李延年、李廣利,弟弟李季。.
查看 大宛和孝武李夫人
宁远国
宁远国,《隋书》、《新唐书·西域传》作拔汗那国。《魏书·西域传》作破洛那,又作𢘥捍、钹汗、跋汗、判汗、跋贺那等。汉朝时为大宛国。今译费尔干纳。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中游谷地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国都在渴塞城(贵山城,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北卡桑赛)。 破洛那地处东西方陆路交通要道,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并以产善马著称于世。北魏太延初年,魏太武帝遣散骑侍郎董琬使破洛那国。太延三年(437年)十一月,破洛那国遣使随董琬献汗血马,魏孝文帝太和三年(479年),遣使献汗血马,自是贡使不绝。隋唐时继续通贡使。隋朝时为西突厥征服。唐高宗显庆初年,遣使朝贡。显庆三年(658年),唐朝以拔汗那置休循州都督府,授其首领阿了参受封为刺史。从此岁贡。其后大食崛兴,唐玄宗开元初年为大食战将屈底波占领。其后西拔汗那沦于大食,东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一直矢忠于唐朝,固守真珠水,屏卫唐朝西疆。开元二十七年(739年)阿悉烂达干助唐朝平突骑施吐火仙,唐朝册封为奉化王。天宝三载(744年)唐玄宗以外祖父家姓赐给他,改名窦忠节,以宗女为信义公主嫁阿悉烂达干,结和亲,并改拔汗那国号为宁远国。都城在西鞬城(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纳林河北岸)。此后朝贡频繁,成为唐经营中亚的重要盟友。安史之乱时出兵援助唐朝。.
查看 大宛和宁远国
安归
安归,又作尝归。西汉时西域楼兰国君。 安归作为楼兰国王子在匈奴充当人质。他的父亲楼兰国王去世,匈奴得知消息,便将安归护送回国,安归当上楼兰国王。 汉朝遣使到楼兰国传达汉昭帝的诏令,命安归到长安朝见,安归推辞。楼兰在西域最东,隔着白龙堆沙漠临近汉朝。楼兰缺乏水源牧草,经常负责派向导和背水担粮的人,迎送汉朝派到西域的使者。楼兰多次受到汉朝官兵欺扰,对汉朝有戒惧,不愿再来往。 匈奴指示楼兰拦杀汉朝使臣。安归的弟弟尉屠耆降汉,告知内情。骏马监傅介子出使大宛,汉昭帝命他责问楼兰、龟兹为何叛汉,两国表示服罪。傅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把出使乌孙路过龟兹的匈奴使臣杀死。汉昭帝封傅介子为中郎,改任平乐监。因楼兰、龟兹两国反复无常,傅介子劝大将军霍光派自己行刺龟兹王。霍光说:“龟兹路远,先到楼兰试试。”于是汉昭帝派傅介子去刺杀楼兰国王安归。 元凤四年(前77年),傅介子率卫士,携金银财物,宣称要赏赐楼兰。安归不愿见傅介子,傅介子离开,到达楼兰西界时,让翻译对安归说:“汉使携黄金绸缎赏赐各国,大王不受,我就离开到西边国家去了。”翻译回去报告安归,安归贪图财物,便面见傅介子。傅介子和安归共坐饮酒,故意陈列黄金绸缎。大家都醉了,傅介子对安归说:“天子让我秘密报告大王。”于是安归起身随傅介子进后帐,屏退侍从密谈。突然,两名壮士从背后刺向安归,安归立即死亡。傅介子宣告安归背叛汉朝之罪,立其弟尉屠耆为王,改其国名为鄯善。傅介子将安归的人头割下,用驿马传首京师,悬于未央宫北门之外。.
查看 大宛和安归
專賣
專賣是指一個國家的政府,利用自身拥有的行政特权,為了介入人民的生活,達到控制社会的效果,又能對徵加政府的稅收、資金來源所採取的措施。因此,對於人民生活所必需之物品或是為了維護政府統治的安全性來說,壟斷資源,例如食鹽、鐵、酒、茶葉等,由政府獨佔經營,谋取暴利,不許私人參與。 專賣是行之有年之政策,春秋時代管仲有“官山海”政策。漢武帝為增加國家收入,命桑弘羊推行鹽鐵專賣制度,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安史之亂後,唐朝國盛日衰,第五琦為鹽鐵使,實行專賣食鹽。 專賣對國家財政幫助很大,但對一些有識之士而言並非好事。漢武帝雄才大略,“情存遠略,志辟四方,南誅百越,北討强胡,西伐大宛,東並朝鮮。因文景之蓄,借天下之饒,數十年間,官民俱匱。” 西漢元氣大傷,昭帝繼位後引發鹽鐵論的廷議。宋仁宗時,王曾指出:“榷酒蓋出於前代之不得已,今以經費至廣,未能省去,若又榷醋,則甚矣。”馬端臨將鹽鐵酒茶專賣歸類於“衰世”之法。 日治臺灣於明治年間,施行鴉片、鹽、樟腦、煙草、酒、酒精、石油、火柴、度量衡、鹽滷汁等共十項專賣。.
查看 大宛和專賣
尔微特勒
尔微特勒,突骑施黑姓可汗。738年,黄姓莫贺达干杀死苏禄可汗,都摩度拥立骨啜为吐火仙可汗。在怛罗斯城尔微特勒自立为黑姓可汗,吐火仙可汗攻打莫贺达干,莫贺达干求救于唐朝碛西节度使、北庭都护盖嘉运。尔微特勒与在碎叶城的都摩度、吐火仙,联兵拒唐。次年八月十五,盖嘉运攻克碎叶城,擒获吐火仙。疏勒镇守使夫蒙灵詧与拔汗那军攻入怛罗斯城,擒获尔微特勒。入曳建城,取交河公主,突骑施散髮之民數萬,给與了拔汗那王,唐军威震西陲。.
查看 大宛和尔微特勒
丝绸之路
,常簡稱為絲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張騫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君主制国家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称赞其开通西域的作用。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举行的第38届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查看 大宛和丝绸之路
中华朝贡体系
中國朝貢體系是最为典型的朝贡体系,这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國際關係體系。东亚朝貢體系乃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星状政治秩序体系,中原王朝以天朝自居,透過冊封,結合儒家思想體系,往外推拓(详见:曾向中原王朝朝贡的政權列表)。政治名義上藩屬國都向中國稱臣,中國不管各藩屬國之間的關係,所以是以中國為中心的星狀架構。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曾以进贡与赏赐的名义进行贸易,称为朝贡贸易。贡品同时也如齐桓公伐楚,藉口之一是楚国没有向周天子进贡祭祀用的包茅。 而在某些时期,中原王朝由于种种原因也向其他强势的民族或国家进贡。.
查看 大宛和中华朝贡体系
中塔關係
中塔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塔吉克、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塔吉克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部份疆域於古代更曾經是中國領土範圍,故此中塔兩國在歷史上早已接觸;今日,中塔兩國之間仍然有着經貿、文化和軍事上的聯繫。.
查看 大宛和中塔關係
中國-烏茲別克斯坦關係
中國-烏茲別克關係(Oʻzbekiston — Xitoy munosabatlari),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烏茲別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國和烏茲別克之間的來往可追溯至古代,而現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烏茲別克則在1992年1月3日建立外交關係,兩地在古代和現代均有經貿與文化上的交流。.
中国首都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城市都曾經成为過中国的首都,也有更多的城市曾经成为中国某一地区所成立国家的首都。.
查看 大宛和中国首都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关系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吉尔吉斯斯坦(包括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兩國於1992年1月5日建交。.
乙屈利失乙毗可汗
乙屈利失乙毗可汗,西突厥可汗。沙鉢羅咥利失可汗的儿子。可汗号乙屈利失乙毗可汗,姓阿史那氏,名不明。《旧唐書》作莫賀咄乙毗可汗。.
查看 大宛和乙屈利失乙毗可汗
康居
康居或康居国,东汉以后亦简称康国,时常为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昭武九姓宗主国康国的代称,是古代生活在中亚地区的半游牧民族的国家或部落联盟,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及锡尔河中下游。汉朝时期,居住于大宛、乌孙之西北,大月氏之北,奄蔡之东,呼揭以及贝加尔湖的丁零以西等地带。公元前2世纪,控弦者八九万人;公元前1世纪末年,人口达六十万,拥有军队十二万,以卑阗城作为国都和中心(今中亚泽拉夫尚河附近或锡尔河北岸郝树声,简论敦煌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据《汉书·西域传》所载,康居国的錫爾河中下游有五个小王,即苏筹王(治苏筹城)、附墨王(治附墨城)、窳匿王(治窳匿城),罽王(治罽城)和奥鞬王(治奥鞬城),这五个王以及其五座城池在康居王统治之下,一说这五座城即粟特商人城池的前身,后世中国史籍上称为昭武九姓,通称索格底亚那,关于这五座城的居民与以卑阗城为统治中心的康居王族是否属于同一族存在不同意见。葛承雍,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西域研究2017年第2期。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康居人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冬季他们南下于锡尔河一带,夏季北上至“蕃内”,两地相距数千里之遥。他們可能是伊朗人種。 张骞从西域返回汉都后,带来了很多关于康居国的信息。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李廣利第二次伐大宛时,康居王曾答应援助大宛,但见围困贵山城的汉兵处于优势未进攻。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匈奴发生内乱,五单于纷争。直至五凤二年(前56年),匈奴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与其弟呼韩邪单于对敌。呼韩邪部降汉南迁。郅支部则向西北迁徙,于初元五年(前44年)以3000残兵移至康居领土,据记载郅支单于“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并以武力强迫康居人在都赖水(怛逻斯河)河畔兴建了郅支城(今塔拉斯)。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以40,000部队穿越帕米尔围困以土木兴建的郅支城,破城杀郅支单于(郅支之战),近3000匈奴人被杀和被俘虏,但西域的康居王对汉仍报有敌对态度。公元前后,康居国开始强盛,曾一度威胁其邻大月氏。1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统一大月氏,其国势转盛,康居国则逐渐衰败。至3世纪时似依旧游牧于锡尔河中游,但势力远不如两汉时期。 据唐代《通典·康国传》记载晋武帝泰始年间康居王那鼻遣使朝贡;北魏太武帝太延中,国名为者舌,遣使朝贡;隋朝时国名康国,隋炀帝大业中期迁使朝贡。(唐)杜佑 《通典》卷193 《康居》后被突厥打击,被突厥化为康里。.
查看 大宛和康居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中國文明史 魏晉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 第50頁-第61頁.
查看 大宛和五胡十六国
伊列
伊列。中国古代史料提到的西域河名、地名。 伊列当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一带。匈奴郅支单于得到乌孙、大宛两国,北击伊列,西取安息。晋朝时有伊列国,指伊犁河及以河为名的政权。唐朝时作伊丽水,又名帝帝河。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之时,以伊列河为界,先后与咥利失可汗、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分统其国。.
查看 大宛和伊列
張騫
張騫()字子文,西漢漢中郡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險家。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逃回长安复命,从而成功开拓了絲绸之路。因此伟大功绩,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取“广博瞻望”之意),故又稱張博望,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为漢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查看 大宛和張騫
休循
休循国,西域古国。治鸟飞谷(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在葱岭西,距离长安10210里。三百五十八户,1030口,胜兵四百八十人。东至西域都护治所三千一百二十一里,至捐毒衍敦谷二百六十里,西北至大宛国九百二十里,西至大月氏千六百一十里。服饰与乌孙相似,因畜随水草而居,本塞种。三国以后,成为疏勒的属地。.
查看 大宛和休循
呼屠徵
呼屠--(),西汉时莎车国的国王。 乌孙王子万年担任莎车国王。前65年,故莎车王之弟呼屠徵联合邻国杀死万年和汉朝使者奚充国,自立为莎车王。莎车国派使者扬言:“西域北路各国已归属匈奴了。”派兵攻打南路各国,背叛汉朝,西域自鄯善国以西全部与汉朝绝交。此时西域都护郑吉、校尉司马都在北路各国,汉宣帝派冯奉世护送大宛等国客人到达伊循城。冯奉世以皇帝符节告谕各国国王,征调南北两路各国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结果莎车城被攻克,莎车王呼屠徵自杀,首级被送至长安,改立故莎车王其他兄弟的儿子为莎车王。.
查看 大宛和呼屠徵
和义公主
和义公主,唐玄宗时宗室女,告城县令李参之女,唐朝和亲公主之一。 744年,被唐玄宗封为“和义公主”与宁远(大宛、拔汗那)国王阿悉烂达干和亲。.
查看 大宛和和义公主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Қазақстан;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
查看 大宛和哈萨克斯坦
冯奉世
冯奉世(),西汉军事人物,字子明。上党郡潞县(今山西省潞城东北)人。汉武帝末年,冯奉世以良家子的身份擢升为郎。汉昭帝在位时,冯奉世因功补为武安县长,后来失官。冯奉世三十余岁时,开始学《春秋》,明习兵法,通过前将军韩增的表奏推荐被升任为军司空令。本始年间,随范明友等将军攻打匈奴。战争结束后,再次为郎。汉宣帝在位时,冯奉世历任光禄大夫、水衡都尉。前65年,冯奉世出使大宛,率军击破莎车,被汉宣帝任命为右将军典属国,因为萧望之反对没有封他为侯。前41年,以平羌军功,为左将军光禄勋,封关内侯。.
查看 大宛和冯奉世
公孫敖
公孫敖,義渠人,漢朝軍事人物。.
查看 大宛和公孫敖
前120年代
前120年代從前129年1月1日開始,於前120年12月31日結束。.
查看 大宛和前120年代
前1世纪
公元前100年1月1日至前1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1世纪。.
查看 大宛和前1世纪
前2世纪
前200年至前1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世纪。.
查看 大宛和前2世纪
王溫舒
王温舒,汉朝大臣,阳城(陕西省咸阳市东)人。汉武帝时,历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廷尉、少府。为人谄媚,以权势大小行法,好杀戮。在河内郡,诛杀豪强,连坐数千家。后来参加平定東甌的战争,因为藏匿官吏不从征大宛,犯下灭族之罪,他被迫自杀。.
查看 大宛和王溫舒
繁弱
繁弱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一把弓。它被認爲是中國上古夏朝的兩位君主仲康和相時部落首領后羿的配弓;亦有被認爲是楚國之弓。繁弱這名詞有在中國文學作品出現,例如:.
查看 大宛和繁弱
猎骄靡
靡(),中亚古国乌孙昆莫(君主之號)。 猎骄靡是乌孙昆莫难兜靡之子,史载其出生后不久乌孙即被敌国袭破,难兜靡被杀。猎骄靡被遗臣携往匈奴,传说其曾被狼與烏鴉所救,因此得以被冒顿单于收养。 猎骄靡成人后,匈奴军臣单于将收留的乌孙残部交给其统领,命其守卫西境。猎骄靡遂在匈奴右贤王部的协助下,于前161年左右击败了西迁定居于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经过30多年的征战,猎骄靡征服了金山到天山一带的大片土地,东接匈奴,西连康居和大宛,定都赤谷城。 军臣单于死后,羽翼已丰的猎骄靡不再臣服于匈奴,击败了前来征讨的匈奴军队,取得了半独立地位。前119年,中国汉朝使节张骞通使乌孙,归国后极力主张招请乌孙迁回祁连山谷地,与汉朝同盟共抗匈奴。但是当其再次出使乌孙时,猎骄靡由于并不了解汉朝的实力,无法强行命令部众投靠汉朝。 猎骄靡晚年丧其长子,其子大禄和孙子军须靡争位,造成国中分裂。匈奴乘机威胁,要其与汉朝断绝关系。猎骄靡于是派人向汉武帝求婚,武帝以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妻之。猎骄靡立细君为右夫人,位在匈奴左夫人之下。不久,猎骄靡自以为时日无多,将细君转嫁于军须靡。 前105年左右,猎骄靡逝世,传位于军须靡。.
查看 大宛和猎骄靡
烏孫
烏孫國是西漢時由游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的行國,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 烏孫國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西漢文帝時,被匈奴擊潰的月氏攻擊烏孫的牧地,烏孫族大敗,昆莫難兜靡被殺害。匈奴冒頓單于收留烏孫餘部,孫兒軍臣單于約於前113年指派獵驕靡率領烏孫遠征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烏孫軍大獲全勝,隨後獵驕靡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國家,以族名命名為烏孫國。匈奴通過烏孫間接控制了從伊犁河流域西抵伊朗高原的交通線。雖然軍臣單于死後,烏孫國便「不肯復事匈奴」,但是很長時間內一直羈屬匈奴。烏孫國曾經是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後來與西漢建交,西漢宣帝時分裂為二,5世紀為柔然所滅。 前蘇聯學者認為烏孫文化是操印欧语系的塞人(塞迦,即薩迦或塞克,斯基泰人)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稱塞-烏孫文化,烏孫文化時期是前300年-300年。亦有其他外國學者進行考古研究時為塞克文化及烏孫文化定下時限(Saka/Wusun period,前600-400年)。中國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學者推斷在先秦时期烏孫自號「昆」,是一個古老的西戎部落,春秋戰國時代與月氏遊牧於河西走廊,,,,104-112頁。.
查看 大宛和烏孫
絕域亞歷山卓
絕域亞歷山卓Alexandria Eschate(希腊语Ἀλεξάνδρεια Εσχάτη,意为“最远的亞歷山卓”)是由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9年建筑于费尔干纳谷地的西南部、药杀水(今日的锡尔河)的南岸,位置在今日的苦盏市(也叫做Khodzhent,以前的列宁纳巴德Leninabad)。 亚历山大建造了周长6千米的城墙环绕城市,此城池与他建筑的其他城市被用来安置退伍老兵以殖民。.
查看 大宛和絕域亞歷山卓
照夜白圖
《照夜白圖》是唐朝畫馬名家韩幹的一幅作品。畫中所繪的是唐玄宗的坐騎“照夜白”。.
查看 大宛和照夜白圖
隋唐公主列表
隋唐公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在《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及相關史料所載之公主一覽:.
查看 大宛和隋唐公主列表
莫贺达干
莫贺达干,突骑施黄姓的首领。苏禄可汗晚年瘫痪,尽失人心。原可汗娑葛的部落为黄姓,不服苏禄的黑姓。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莫贺达干杀死苏禄可汗。都摩度拥立苏禄可汗的儿子骨啜为吐火仙可汗。攻打莫贺达干,莫贺达干求救于唐朝碛西节度使、北庭都护盖嘉运。当时,都摩度、吐火仙在碎叶城,黑姓可汗尔微特勒在怛罗斯城,联兵拒唐。次年八月十五,盖嘉运攻克碎叶城,在贺逻岭擒获吐火仙。疏勒镇守使夫蒙灵詧与拔汗那军攻入怛罗斯城,擒获尔微特勒。入曳建城,取交河公主,突骑施散髮之民數萬,给與了拔汗那王,唐军威震西陲。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三月廿八,盖嘉运带吐火仙到长安献捷,唐玄宗赦免吐火仙,封他为左金吾大将军,以阿史那昕为十姓可汗。莫贺达干为突骑施可汗。莫贺达干以为唐朝会封他为十姓可汗,不服阿史那昕,起兵叛乱。在盖嘉运安抚下,十一月初三,莫贺达干表示接受。天宝元年(742年),阿史那昕在俱兰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被莫贺达干所杀。天宝三载(744年)五月,河西节度使夫蒙灵詧讨伐莫贺达干,将他斩杀。.
查看 大宛和莫贺达干
蝉封
蝉封,西汉时代大宛的国王。 毋寡为大宛国王,蝉封是他的弟弟。前101年,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十余万伐大宛,大宛贵族最后被迫杀死国王毋寡求和,亲汉大宛贵族昧蔡被立为大宛国王。一年多后,大宛贵族认为昧蔡过于讨好汉朝,遂发动政变杀死昧蔡,另立蝉封为国王。于是派蝉封的儿子到汉朝充当人质。蝉封和汉朝相约定,每年向汉朝进献天马(汗血马)两匹,汉朝使者也在大宛采摘葡萄、苜蓿种子归汉,汉武帝令人种植在离宫之旁。.
查看 大宛和蝉封
西域三十六国
汉武帝建元癸卯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寻访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虽然出使未获成功,但是却沟通了中原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和交往。 据周伟洲《丝绸之路大辞典》,“西域三十六国”为西汉时对西域内属诸国及游牧部落的总称。西域三十六国最早出《汉书》,皆在匈奴以西,乌孙以南之地,依次为:.
查看 大宛和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是漢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在西漢,都護是加在其他官號上的職稱,普遍由騎都尉或谏议大夫兼領,領二千石俸;東漢年間為單任官職。西汉、新朝和东汉都设置过西域都护。 在蒙古高原对匈奴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尤其是在张骞通西域、汉攻大宛之战之后,为西域此后纳入汉朝的势力范围创造有利条件,此时为保障西域通商之路的通畅,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武帝开始在渠犁和轮台二地屯田以供应往返河西四郡的使者;此时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西域诸国仍役属于匈奴,诸国也必须向匈奴僮仆都尉交赋税。 西域都護一職初設於公元前60年(漢宣帝神爵二年),都護府設在烏壘国都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策大雅南),西域都护设置后,结束了匈奴在西域长达百余年的支配与影响,将天山南部第一次置于中央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下,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除了保护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西域諸城各小國,都护也有“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的责任,但这些外部的西域诸国不属汉朝势力范围内,《汉书·西域传》将这些诸外国列入监护名单外。林梅村,考古学视野下的西域都护府今址研究,《历史研究》2013年第6期43-58。郑吉之后,西汉时代担任西域都护职位的共有18位;已知姓名的共有10位。公元10年,新朝王莽与匈奴断绝关系后,匈奴大举攻入西域;公元13年焉耆王起兵斩杀由西汉任命的西域都护但钦,于是“西域亦瓦解”,新朝势力退出西域;公元16年,王莽以李崇为西域都护讨伐焉耆失败,李崇还保龟兹国;公元23年王莽死后“(李)崇遂沒,西域因絕”。建國二年……後三歲,單于死,弟烏絫單于咸立,復與莽和親……其後莽復欺詐單于,和親遂絕。匈奴大擊北邊,而西域亦瓦解。焉耆國近匈奴,先叛,殺都護但欽,莽不能討。天鳳三年,迺遣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將戊己校尉出西域……焉耆伏兵要遮駿。及姑墨、尉犂、危須國兵為反閒,還共襲擊駿等,皆殺之……李崇收餘士,還保龜茲。數年莽死,崇遂沒,西域因絕。《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单于始用夏侯籓求地有距汉语,后以求税乌桓不得,因寇略其人民,衅由是生,重以印文改易,故怨恨。乃遣右大且渠蒲呼卢訾等十余人将兵众万骑,以护送乌桓为名,勒兵朔方塞下。朔方太守以闻。明年,西域车师后王须置离谋降匈奴,都护但钦诛斩之。置离兄狐兰支将人众二千余人,驱畜产,举国亡降匈奴,单于受之。《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第六十四下》Yu, Taishan.
查看 大宛和西域都護府
西漢時期西域諸國列表
西域原有三十六國,後分為五、六十國,其中有某些國家不在今日中國之領土內。.
諫逐客書
《諫逐客書》,是李斯寫給秦王嬴政的一篇文章,其文體在形式上為應用文,而內容上則為論說文。這篇文章被視為是後來的駢文之初祖。 秦王嬴政四年(前243年),揭發韓國實施“疲秦計畫”,即韓國水工鄭國利用修關中水渠以耗費秦國人力、銀錢,和吕不韦和嫪毐之黨徒為亂(他們兩人都不是秦人)。在宗室大臣鼓噪下,秦王政下逐客令,驅逐所有六國籍貫客卿,被驅逐者之一、楚国上蔡李斯因此寫下《諫逐客書》予秦王政過目,內容闡述說明為君「有容乃大」的重要性,如此一來国家才能夠富強。秦王讀了李斯的上書,就廢除了「逐客令」,命人追回李斯,並恢復其官職。嬴政任命李斯為客卿,並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最終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权君主統治國家。.
查看 大宛和諫逐客書
魏略
《魏略》,共50卷,魏郎中魚豢私撰,為中國三國時代中記載魏國的史書。一般認為《典略》也是此書中的一部分所構成的,《三國志注》多引用《魏略》的內容來注釋。 本書原卷數,各史記載相異,如《隋書·經籍志二》載「《典略》(疑《魏略》之誤)八十九卷」,《舊唐書·經籍志上》載「《魏略》三十八卷;《典略》五十卷」,《新唐書·藝文志二》載「《魏略》五十卷」。有的學者認為《典略》及《魏略》為同一書,有則認為是二書。 此書久佚,現今僅存佚文。其內容分別由《後漢書》、《翰苑》、《北戶錄》、《三國志》、《法苑珠林》、《太平御覽》等書所引用。清代時史家王仁俊、張鵬一分別為此書作了輯佚工作,其中以張鵬一輯本為佳,輯有25卷並附遺文6條。.
查看 大宛和魏略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查看 大宛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贤 (莎车)
贤(),东汉时莎车国王。 贤的父亲是忠武王延。建武九年(33年),他的哥哥莎车王康去世,贤继位。贤在位时莎车是西域最强大的国家,贤攻打诛杀拘弥国王、西夜国王,让康的两个儿子分别担任两国国王。 建武十四年(38年),莎车王贤、鄯善王安都派使者进贡汉朝,请求重新设置都护。光武帝刘秀因中原初定,没有答应。建武十七年(41年),莎车王贤派使者进贡汉朝,再次请求设置都护。光武帝赐给贤西域都护印绶,以及车辆、旗帜、黄金、锦绣。敦煌郡太守裴遵上书:“夷狄不可假以大权,又令诸国失望。”刘秀下诏书收回都护印绶,改为大将军印绶。莎车使者不肯交换,裴遵强行夺回。贤从此开始怨恨汉朝,仍诈称是西域都护,向西域各国发令,各国全都归附。建武二十一年(45年),莎车王贤骄横跋扈,想要兼并西域,进攻邻国,索求重税,车师前王国、鄯善国、焉耆国等十八国,派王子到洛阳为人质,奉献珍宝,希望汉朝再派西域都护。刘秀因中原初定,匈奴未服,让各国人质都返回,赐他们丰礼。西域各国知道后给敦煌太守裴遵呈送公文:“希望您留下我们的人质,向莎车国宣称:人质已被留下,汉朝的都护不久出关,望莎车暂且停止军事行动。”裴遵奏报刘秀,得到应允。建武二十二年(46年),西域各国当人质的王子长期留在敦煌,因为思乡逃回本国。莎车王贤知道汉朝没有派都护,出兵击败鄯善,击杀龟兹国王建。鄯善王安上书汉朝:“愿再派王子到洛阳做人质,再请汉朝派都护。若汉朝不派都护,只能被迫屈服匈奴。”刘秀回答:“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何去何从,自己选择。”鄯善国、车师国归附匈奴。 永平三年(60年),贤武力强占于阗、大宛、妫塞等三国,派莎车将领镇守。于阗人杀死了莎车守将君得,立休莫霸为王。贤率领西域各国数万军队攻打于阗,被休莫霸打败,贤逃回到莎车国。休莫霸包围莎车时,中箭而死。广德即位为于阗王,贤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广德做妻子。永平四年(61年),于阗王广德率各国兵众三万进攻莎车,用计诱杀莎车王贤,将他杀死,吞并了莎车国。.
查看 大宛和贤 (莎车)
费尔干纳
费尔干纳,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距塔什干以东420公里。费尔干纳为费尔干纳州首府。总人口21.4万。费尔干纳奈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南部。经济以纺织、化工、食品工业、能源业为主。.
查看 大宛和费尔干纳
费尔干纳盆地
费尔干纳盆地(Farg‘ona vodiysi;Фергана өрөөнү;водии Фaрғонa;Ферганская долина;وادی فرغانه.)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长约300公里,宽约70公里,面积22,000 km2,海拔在300至1000米之间。總人口數达1400万,人口密度636人/km2。盆地内的河道纵横,农业发达。 盆地北部是是天山山脉恰特卡尔山,东部是费尔干纳山,南部阿赖山之间的下陷盆地。盆地气候干暖。三月份,气温升至20 °C,六七八月气温达35°C。4月至9月很少降雨。从10月降雨季开始。12月与1月气温可低至-20°C。 漢朝時的大宛國位於此處。.
查看 大宛和费尔干纳盆地
郭靖
郭靖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主角及《神鵰侠侶》中的重要角色,新天下五绝之「北俠」,为金庸小說中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倚天屠龙记》也曾引述相关事迹,郭靖是贯通“射雕三部曲”的关键人物之一。郭靖身穿粗布長袍,濃眉大眼,五官端正,胸寬腰挺,天性敦厚,俠義為懷,以身報國不遺餘力,具有一切模范侠义应有的精神,为国为民的巨大能量感染了身边的人。 郭靖天資蠢鈍但運氣和人緣絕佳,因緣際會身兼《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兩大神功,武功修為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查看 大宛和郭靖
郅支围城战
郅支围城战是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发生于西汉与匈奴首领郅支单于之间的战役,結果来自蒙古高原东部鄂嫩河的郅支单于战败被杀。这是西域都护府建立以来在西域政治上第一次发挥作用。郅支围城战大致发生于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塔拉斯河畔附近,也是中国古代歷史上,軍隊到达過最西端之地。751年,著名战役怛罗斯战役亦发生于同一区域。 郅支单于城建于公元前44年后,即中亚康居国用了2年时间为在蒙古高原东部战败的匈奴左贤王所筑之城,匈奴为纯粹的游牧民族,筑城技术仍停留在原始阶段;据《汉书》记载,该城共有两重,内部是土城,土城外围是重木,而且筑有城楼,城的最内部有单于內室或内宫。.
查看 大宛和郅支围城战
葡萄
葡萄是葡萄屬(学名:Vitis)植物的通称,是一类常见的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果实是浆果类水果。葡萄可以生吃,其色美、气香、味可口,西方主要用來酿造葡萄酒,東方則是習慣直接食用並培育出口感較佳的品種。葡萄还可以用以生产果醬、果汁、果冻、葡萄籽精华素、葡萄干、醋、等等。葡萄的生长没有(非更年性),其果实成簇聚集在一起。.
查看 大宛和葡萄
那姓
那姓(那 古音:noh 奴箇切)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81位。在现代它是极罕见的姓氏。.
查看 大宛和那姓
蔣祥墀
蒋祥墀(),字盈阶,一字长白,号丹林,湖北天门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曾任浙江乡试副主考。嘉慶十四年(1809年)擔任國子監祭酒。嘉慶十七年(1812年)擔任少詹事、奉天府丞。嘉慶十八年(1813年)任通政司副使。嘉慶十九年(1814年)任光祿寺卿。嘉慶二十年(1815年)任左副都御史,稽查大宛二縣賑場、東四旗覺羅官學。道光八年(1828年)任太常寺卿。道光十三年(1833年)任鴻臚寺卿。晚年辞官,主讲於金台书院。有子蔣立鏞、蔣立銑,孫蔣元溥,曾孫蔣啟勛。 工书法,有欧、虞之風。.
查看 大宛和蔣祥墀
臣磐
臣磐(),东汉时疏勒王。 臣磐是疏勒王安国的舅舅。汉安帝元初年间,因罪流放到了月氏(贵霜帝国)。他和月氏王关系很好,安国死后无子,安国的母亲就是臣磐的姐姐把持国政,立自己的侄子遗腹为王。臣磐请求月氏送他回国,疏勒国人对臣磐本来就很敬爱,又见月氏强大,于是废除遗腹,立臣磐为王。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向汉朝进贡,被封为大都尉。永建五年(132年),派遣侍子和莎车国、大宛国一起进贡汉朝。阳嘉二年(133年),进献狮子。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狩猎时被叔父和得射杀。.
查看 大宛和臣磐
釀酒葡萄
釀酒葡萄(學名:Vitis vinifera),又名欧亞葡萄或欧洲葡萄,属葡萄科植物。 野生葡萄一般稱為野生亞種(V.
查看 大宛和釀酒葡萄
长城
长城,是古代中国为抵御不同时期塞北游牧部落联盟的侵袭,修筑规模浩大的隔離牆或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蹟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内蒙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长城也是自人类文明以来最巨大的单一建筑物。1961年起,一批长城重要点段被陆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国家文物局完成了长城资源认定工作,将春秋战国至明等各时代修筑的长城墙体、敌楼、壕堑、关隘、城堡以及烽火台等相关历史遗存认定为长城资源,将其他具备长城特征的文化遗产纳入《长城保护条例》的保护范畴。根据认定结论,我国各时代长城资源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认定数据如下:各类长城资源遗存总数43721处(座/段),其中墙体10051段,壕堑/界壕1764段,单体建筑29510座,关、堡2211座,其他遗存185处。墙壕遗存总长度21196.18千米。.
查看 大宛和长城
苦盏
苦盏(Хуҷанд或خجند,Худжанд),1939年-1992年称列宁纳巴德,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索格特州首府,中亚著名古城。苦盏位于费尔干纳谷地谷口,临锡尔河,战略地位重要,人口14万9千人(2000年统计)。 波斯帝国崛起后,该城成为了其北部边境的一部分,也是丝绸之路的重镇。8世纪时,苦盏被阿拉伯帝国占领,12世纪时又遭受了蒙古帝国的征服。1866年,俄罗斯占领了苦盏。1924年至1929年间,苦盏被划入乌兹别克斯坦,1939年10月27日,苦盏被更名为列宁纳巴德,以纪念列宁。1991年苏联解体后随同塔吉克斯坦独立,次年恢复旧名。.
查看 大宛和苦盏
苻坚
宣昭帝苻坚(),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苻雄之子,苻洪之孫,苻健之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称大秦天王。 初封東海王,後發動政變推翻堂兄苻生即位。苻堅在位期間重用漢人王猛,亦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並攻佔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苻堅於383年發動戰爭意圖消滅東晉,史稱淝水之戰,但最終前秦大敗給東晉謝安、謝玄領導的北府兵,國家亦陷入混亂,各民族紛紛叛變獨立,苻堅最終亦遭羌人姚萇殺害,谥号宣昭,庙号世祖。.
查看 大宛和苻坚
苜蓿
苜蓿是苜蓿属(Medicago)植物的通称,俗稱「三葉草」(三葉草亦可稱其他車軸草族植物)。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牲畜饲料。.
查看 大宛和苜蓿
虎子 (器物)
虎子,又稱溲瓶、楲、兽子,是起源於中国的一種尿壺,後來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背有提梁,一側有一向上的小口供盛載尿液,因經常製成老虎造型而得名。最早的虎子文物是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質溲瓶。而最早的老虎造型的虎子則是春秋晚期的一件铜虎子,同属东周的战国虎子也有出土,东周的虎子已初成虎形,汉代文物中已有陶瓷虎子出现,且已经比较象形,后风行于六朝,以青瓷为主,更加具象。 現代的虎子為塑膠製,已沒有老虎造型,通常作為醫療用途。.
查看 大宛和虎子 (器物)
虞初
虞初,西漢河南人,小說家。 武帝時,以方士侍郎,乘馬衣黃衣,號黃衣使者。張衡《西京賦》曰:「小說九百,本自虞初。」《郊祀志》載:「雒陽虞初等以方詞阻匈奴、大宛。」虞初著有《虞初周說》,已亡佚,後來成為了“小說”的代名詞,湯顯祖有《續虞初誌》4卷,鄧喬林有《廣虞初誌》4卷,張潮有《虞初新誌》20卷,鄭澍若編《虞初續志》12卷。.
查看 大宛和虞初
陈汤
汤,字子公。生卒不详,西汉山阳瑕丘(今山东省兖州市东北)人,爵关内侯。.
查看 大宛和陈汤
捐毒
捐毒国,西域古国。国王治所在衍敦谷。西至疏勒千里。离长安9860里。380户,1100口,胜兵500人。东至西域都护治所二千八百六十一里。东汉以后,成为疏勒的属地。南接葱岭,西为休循。西北至大宛一千三十里,北与乌孙接。衣服与乌孙相似,随水草而居,依葱领,本是塞种。.
查看 大宛和捐毒
李廣利
李廣利(),西汉時期將軍,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汉武帝寵姬李夫人和寵臣李延年的哥哥。後來兵敗投降匈奴,惟后被卫律猜忌而將其杀害。.
查看 大宛和李廣利
李延年 (汉朝)
李延年()西汉音乐家。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元鼎六年(前111年),李延年因擅长音乐得到武帝的接见。李延年擅長音律歌舞,故頗得武帝寵幸。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唐惠嫦),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问:果真有如此绝代佳人?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说:李的妹妹就是。遂入宫,称李夫人。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是宦官中地位最低的一種,后因李夫人的关系,李延年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但在李夫人死後李家得到的榮寵很明顯的與日俱減。后来李延年兄弟都因罪灭族,只有长兄李广利当时身为贰师将军正在伐大宛而得免。.
查看 大宛和李延年 (汉朝)
李陵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紀(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將領李广之孙,中国历史上富有争议的人物。 李陵原为汉朝将领,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在浚稽山与数万匈奴骑兵英勇作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其后汉武帝下令将其全家处死,令他断绝了回归汉朝的念想,最后最终以一个匈奴人的身份埋骨于异域。他为汉朝贡献的唯一一次战斗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以少战多的战斗被详细载于《汉书》之中。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李陵也曾被认为是一位文学家。被誉为汉诗鼻祖的《苏武李陵赠答诗》,便是以他的名义流传于世。不过现今学术界主要认为这些文学作品并非李陵所作,但出于习惯仍然在题目中保留了李陵的名字。.
查看 大宛和李陵
李恂 (东汉)
李恂,字叔英。中国东汉将领。安定郡临泾县(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人。 李恂熟读《韩诗外传》,开门教学,从读的诸生常有数百人之多。太守颍川李鸿请任他为功曹,未到任,而又被州府辟为从事。李鸿卒,李恂不应州命,送李鸿丧还乡里。安葬後,留起冢坟,守丧三年。 被辟入司徒桓虞府。后拜侍御史,持节出使幽州,抚慰北狄,所过的地方被他一路记录和图写,注明山川、屯田、聚落,一共一百多卷,都上献朝廷,汉章帝嘉赏他。拜他为兖州刺史。他清廉俭朴率下,常睡羊皮,盖布被。转任张掖郡太守,有威名。当时大将军窦宪率兵屯守武威郡,天下州郡不论远近全给他送礼,李恂奉公不阿,被窦宪所奏罢免。 后再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西域富裕,多珍宝,诸国侍子和督使胡商多次给李恂奴婢、大宛马、金银、香罽之类,李恂一无所受。北匈奴多次阻断西域车师、伊吾,陇沙以西不得通使,李恂悬赏斩杀北匈奴元帅,将其悬首军门。从此道路通畅,恩威并行,保证了西域与汉地的通达。 李恂转任武威太守。后因事免官,走着回到乡里,隐居山泽,结草为庐,和诸生织席来养活自己。后来西羌反叛,擒获李恂。羌人素闻其名,把他放了。李恂到洛阳谢恩。那年饥荒,司空张敏、司徒鲁恭等各派儿子给他粮食,他都没有接受。迁居新安关下,拾橡实来养活自己。年至九十六岁去世。 .
查看 大宛和李恂 (东汉)
梁熙 (前秦)
梁熙(),小字白瓜,前秦将官,376—385年间为凉州刺史。.
查看 大宛和梁熙 (前秦)
楚庄王
楚莊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楚穆王之子。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一作荆莊王,是東周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之一,名列春秋五霸。.
查看 大宛和楚庄王
毋寡
毋寡(),西汉时代大宛的国王。 汉武帝时代毋寡为大宛国王,他在贵山城建都,大宛北和康居、南和大月氏相接,出产汗血马。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武帝遣使持千金和金马到大宛请购买汗血马。毋寡以为汉朝绝远,不肯交易,汉使出言不逊,毋寡杀死汉使,取其财物。汉武帝于是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十余万伐大宛,连战四年,大宛人恐惧,杀死毋寡,献马三千匹。汉朝立昧蔡为王。.
查看 大宛和毋寡
汉宣帝
漢宣帝劉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9月10日—前48年1月10日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宣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宣帝」。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长孙,史皇孙刘进的长子,生母為王翁須。.
查看 大宛和汉宣帝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是中国大陆拍摄的一部以汉代為背景的电视剧,由《雍正王朝》导演胡玫执导,陈宝国、焦晃和归亚蕾主要參與演出,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世纪英雄电影投资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摄影製作,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於2005年的开年大戏。《汉武大帝》於2003年開始拍摄,于2005年1月2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剧场》开播。主题曲由韩磊演唱,香港版本由李克勤演唱。.
查看 大宛和汉武大帝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查看 大宛和汉朝
汉朝地方政权君主列表
Category:中国君主列表.
汉朝诗
汉朝诗是一种现在仍然存在的重要诗风,渊源自中国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包括期间的王莽政权(公元9年—23年))。汉末以年号建安命名的年代196年—220年,常收到特殊目的的文学分析,此外,这一时期的诗文不及汉朝典型,有自身重要的特质,和随后的三国时期有共同的文学面貌。这一诗风反映了诗歌界更重要的成熟期,也是旧体诗的一个特殊时期,尤其是在半诗歌的赋的发展上;乐府的活动与民谣集和因而产生的后来的乐府诗的发展相联系;汉朝末年,一种新的诗风发展起来,即后来的乐府诗,渐渐流行,限定诗句长度使它难以与诗韵相区分,当时特殊的诗一定程度上被随意区分。汉朝另一重要的诗贡献是《楚辞》选集,收了一些古中国最古老和最重要的诗韵,也传播了《诗经》选集。.
查看 大宛和汉朝诗
汉攻大宛之战
漢攻大宛之戰,亦称漢宛戰爭、汗血马之战或天马之战,為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發生的一起西漢與大宛之間的戰爭,前後持續了約四年。.
查看 大宛和汉攻大宛之战
昧蔡
昧蔡(),西汉时代大宛的国王。 毋寡为大宛国王,昧蔡是他的贵族。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十余万伐大宛,直接围攻大宛贵山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卡散赛)40馀日,杀死大宛兵将无数,切断大宛水源。大宛贵族最后被迫杀死国王毋寡求和,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千匹回国,并且指定亲汉大宛贵族昧蔡为大宛国王。一年多后,大宛贵族认为昧蔡过于讨好汉朝,遂发动政变杀死昧蔡,另立毋寡之弟蝉封为大宛国王。.
查看 大宛和昧蔡
曾向中原王朝朝贡的政权列表
本条目列出历史上曾向中原王朝朝贡的政权。.
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查看 大宛和晋书
1世纪
公元1年1月1日至1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世纪。.
查看 大宛和1世纪
2世纪
101年1月1日至2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世纪。.
查看 大宛和2世纪
3世纪
201年1月1日至3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3世纪。.
查看 大宛和3世纪
4世纪
301年1月1日至4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4世纪。.
查看 大宛和4世纪
5世纪
401年1月1日至5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5世纪。.
查看 大宛和5世纪
6世纪
501年1月1日至6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6世纪。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6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很动乱及不稳定的时期。 在中国南北朝轮换交替,战火纷纷,一百年间,中国南方三朝交替,在北方换了五个朝代。直到世纪末,中国才再度在隋朝的统治下统一。 在欧洲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但新生的势力还未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在亚欧大陆上唯一一个比较稳定的帝国是拜占廷帝国。 在与世隔绝的美洲,玛雅文明的發展到達了它的顶峰。 宗教方面,在东方佛教向朝鲜、日本、越南等边缘地区流传,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影响很深的宗派(如天台宗)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在西方基督教也开始了它对中欧的征服。在阿拉伯半岛上,伊斯蘭教這一个新的世界宗教,正在形成。.
查看 大宛和6世纪
7世纪
601年1月1日至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7世纪。唐朝取代隋朝领导中国,而本世纪末期武周中断了李唐朝廷。经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后,疆域辽阔、「万邦来朝」。 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而日本此时处于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飞鸟时代,大和政权得到发展和巩固。 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并迅速开始了「穆斯林征服」,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震撼了从中亚到西欧的世界。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兴衰,萨珊王朝灭亡。拜占庭帝国虽丧失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片领土、与萨珊王朝交战不利,但将新兴的穆斯林抵御在君士坦丁堡——被誉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之外。北印度一度统一在盛极一时的戒日王朝之下。 在中美洲,蒂卡爾在Hasaw Chan K'awil(阿赫卡王,双月,巧克力领主Double Moon or Lord Chocolate 682年-734年在位)統治下重新強大,並在西元695年打败卡拉克穆尔,使得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中部地区的霸主。.
查看 大宛和7世纪
亦称为 大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