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吳志雄
吳志雄(Frankie Ng King Choi,),本名吳景才,香港男演員,多演黑幫頭目之類的角色。現實中,他是組織和合圖的前成員,曾經參與過黑社會活動,在1980至1990年代在香港銅鑼灣負責經營或管理夜總會、酒吧、賭檔和馬檻等娛樂場所以作為組織的收入來源。後來鋃鐺入獄,接受法律制裁。他出獄後迷途知返,勸喻年輕人不要誤入歧途以及不要紋身。此外,香港古惑仔電影系列裡的主角陳浩南及B老大是以他為藍本創作。他從該系列的漫畫創作到電影策劃均有給予意見,當中部分內容更是其親身經歷。近年,他於中國內地登台時吸納了不少歌迷及影迷。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受他的電影演出影響而曾向他表示希望成為他的手下。但吳志雄皆以自身經歷謝絕他們的請求。.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吳志雄
大學線
大學線可以指:.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大學線
一国两制
一國兩制意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One country, two systems,Um país, dois sistema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在1980年代為了實現中國統一之目標所提出的憲法原則。最早是為了解決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後的海峽兩岸關係,蔣經國則以一國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應鄧小平。 後來相繼適用於過去分別為英國和葡萄牙殖民地、實施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以及澳門地區,將兩地以特別行政區的方式列為特別行政區。其中鄧小平主張在實現中國和平統一時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代表一個中國,並且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多次對外表達自身對於香港、澳門主權政策的主張,並且要求與其有所外交互動的國家應該要認識到一國兩制政策的存在。在一國兩制方針中,包括香港、澳門得以保留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政治制度,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地區則繼續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根據該原則,香港、澳門可以繼續擁有自己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經濟政策、金融事務、管治制度以及對外關係50年。.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一国两制
和合圖
和合圖,又稱和合桃、硬殼,是香港其中一個和字頭派系的三合會組織,與十四K、新義安、和勝和同為香港最主要黑幫,目前會員人數達五萬人。和合圖的勢力主要為香港仔及西區,目前正擴展至灣仔及東區。.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和合圖
馮敬恩
馮敬恩(Billy Fung Jing-en,),新加坡人,持有香港永久居留權,港獨外籍支持者,曾是香港本土派外籍政治人物,曾於2015年度出任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並於2017年在香港大學以政治及中文雙主修畢業。 馮在2012年的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事件中開始參與政治活動,並曾在2014年雨傘革命中協助香港大學學生會工作。在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時以港大學生會會長擔任港大校務委員會委員,向傳媒披露備受爭議的討論內容,並且於任內多次衝擊會議。.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馮敬恩
駒歌
300px 《駒歌》(英文:Beyond the Horizon)是香港劇團好戲量的音樂劇場作品,由其藝術總監楊秉基所創作,為香港首部向黃家駒致敬之舞台劇,並以香港搖滾樂隊Beyond的歌曲穿插故事當中。劇團為《駒歌》定下每五年重演一次的計劃,因而在2003年首演後,2008年曾經重演;在2005年Beyond宣佈解散,好戲量亦在同年重演《駒歌》一劇,並演出二十二場。.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駒歌
黃霑
黃霑(James Wong Jum-sum;),原名黃湛森,表字亦芹,另有筆名劉杰、陸郎、不文霑、詹嘯、久流、鐵樹等。华人资深作曲家和填詞人,投身樂壇數十載,筆下作品逾千首,於兩岸三地獲獎甚豐;同時身兼廣告人、作家、藝人等多種身份,被視為香港跨媒體的代表人物;並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獲傳媒冠以「香港四大才子」之譽。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肺癌逝世,終年63歲。.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黃霑
龍天生
龍天生(Tinson Lung),曾用藝名龍天燊,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第6期畢業生,前無線電視配音員,資深粵語配音導師。1970年代加入無線電視,曾參與多部電視劇及電影演出。後期淡出幕前,從事編導、策划、製片、副導演等幕后工作,隨後又轉職至「藝進同學會」,擔任製作及行政經理。自1990年代起,龍天生致力于配音導演、配音演員、配音製作及統籌配音課程導師等工作,并成立有「龍天生工作室」。.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龍天生
迦密柏雨中學
迦密柏雨中學(Carmel Pak U Secondary School,簡稱CPU),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大元邨,於1979年由基督教興學會創立,是一所政府津貼全日制中學,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學校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校舍座內於大埔中心地區。學校中文校訓為「明道律己.忠主善群」,英文校訓為"Self-discipline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Service to mankind through faithfulness to the Lord"。而其建立在基督教信仰上,致力推行基督教全人教育,以栽培學生之德、智、體、群、美、靈育為己任。為區內其中一所第一組別(Band 1)的英文中學。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3位。 校名中的「柏雨」乃梁省德太平紳士亡夫屈柏雨之簡稱。 學校創校校長為黃耀銓博士,他於08-09學年結束後因達教員之法定退休年齡而卸任,而繼任校長為現任校長譚明輝先生。.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迦密柏雨中學
蘇凌峰
蘇凌峰(Stanley So)為加拿大多元文化電視台(OMNI)的前任粵語全國新聞主播及高級編輯。移民加拿大前為香港無綫電視著名新聞主播,為香港電視觀眾熟悉。.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蘇凌峰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GBS,JP(Regina Ip Lau Suk-yee;),本名劉淑儀,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曾任香港政府保安局局長,在主權移交前於殖民地政府出任入境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 在保安局局長任內,葉劉淑儀的政策備受廣泛爭議。在向各國爭取特區護照免簽證、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越南船民問題、制定中港兩地有關被扣押港人之通報機制雖有建樹,但在處理居港權問題和《公安條例》修訂等議題上過於強硬,以及被批評不尊重香港司法制度。2002年9月開始推銷具爭議性的《基本法23條》(簡稱《23條》)立法,由於被指態度輕佻傲慢,蔑視議員提問,又時常發表富爭議性言論,執意立法23條讓她的民望不斷下滑,至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遊行後,其民望更跌至谷底,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政府官員,最終迫使《23條》擱置立法,她本人亦在同年7月16日辭職,成為首批辭職的問責局長之一。 辭職後,葉劉淑儀在2003年赴美國留學,2006年回港,並以政治人物身份加入政壇,成立匯賢智庫,自任主席,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至2007年9月27日,她向外界公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建制派支持爭奪馬力逝世後出缺的議席,不過最後被獲泛民主派支持的陳方安生擊敗。葉劉淑儀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在港島區參選,最終成功當選。 2011年8月,葉劉淑儀稱會「犧牲」自己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2012年2月20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她認為另外兩位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均出現嚴重誠信問題,希望參選能給選委和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放棄參選。同年連任立法會議員,其後加入行政會議。 2016年12月14日,新民黨會員大會通過黨主席葉劉淑儀參選行政長官,所以葉劉淑儀在12月15日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辭去行政會議職務,並獲得梁振英批准。12月15日下午,葉劉淑儀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宣布參選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但是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于2017年3月1日宣布退出選舉。.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葉劉淑儀
陳惜姿
陳惜姿,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任教中文採訪。香港大學文學院學士畢業及新聞碩士畢業。陳惜姿曾任職記者多年,現時亦為中大新傳學院實習刊物《大學線月刊》的採訪顧問。 陳惜姿曾在《明報》任職記者,後來成為《壹週刊》的副總編輯,人物專訪為她的專長,曾訪問數學家丘成桐、小說家金庸、階下囚許仕仁等名人。陳惜姿的著作包括有:《壹流人物》、《區區大事》及《天水圍十二師奶》。現亦在《明報》副刊專欄「女人心」寫稿。.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陳惜姿
陳慧
陳慧,原名陳偉儀,香港作家及電影編劇。其小說作品《拾香紀》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1997年—1998年度的小說組獎項。已出版多本小說及短篇作品,亦有於不同媒介撰寫文稿及出席講座等,其作品多以香港本土作為背景,以書寫香港男女的感情生活作為其作品的明顯風格。現為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編劇高級講師,於2016年11月28日當選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範疇代表。.
查看 大學線月刊和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