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埔事件

指数 大埔事件

大埔事件(媒體亦稱大埔毀田、大埔圈地、大埔爭議、大埔案),是一起發生在臺灣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居民反對政府區段徵收與强制拆迁房屋的抗爭事件。事件起源於行政院國科會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因應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用地已呈飽和狀態,規劃約157.09公頃用地作為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第四期擴建用地竹南基地,於2001年5月18日完成竹南基地細部計畫。其中苗栗縣政府為執行「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周邊地區特定區」都市計劃,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徵收。2010年6月9日,苗栗縣政府在佔百分之九十八當地地主同意區段徵收並完成抵價地申請後,進行整地工程,同時對於在區內尚未同意徵收農戶但已被強制徵收的農地上,在即將收成的稻田中直接執行整地施作公共設施工程,破壞了徵收範圍的稻田,引發抗爭,經媒體報導與批判,引發後續一連串公民團體的抗爭與全國性的聲援,要求修改法令。事後內政部和苗栗縣政府依照行政院時任院長吳敦義指示,和自救會達成共識,劃定專區配農地給自救會。2013年則因為都市計畫變更致生計劃道路上建築的拆除事件。4戶被拆遷戶控告內政部區段徵收違法,2014年1月3日臺中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宣判,判決張藥房、朱樹、黃福記及柯成福4拆遷戶勝訴,其他駁回。2014年1月28日內政部決定不上訴。.

73 关系: 劉政鴻反台南鐵路東移自救會反馬英九台灣網路用語列表台灣農村陣線台灣民族黨吳敦義大埔征地事件大埔圈地事件大埔農地事件大埔里 (苗栗縣)大埔案大埔毁田事件大埔毀田事件太陽花學運巢運廖本全你敢有聽着咱的歌彭明輝 (工程學家)徐世榮凱達格蘭大道大型集會遊行列表入陣曲公民1985行動聯盟王寶萱王小棣王鐘銘竹南鎮簡太郎羅明才白衫軍運動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馬英九馬英九政府許玉秀高大成黃帝穎黃郁芬黃文雄 (人權活動家)阮昭雄薛呈懿葉世文钉子户鄭有傑臺北市歷史苗栗竹南大埔事件苗栗縣政府陳冠齊陳為廷陳文彬柯劭臻...林一方林飛帆捍衛苗栗青年聯盟楊儒門楊雅喆江昺崙洪崇晏洪昭男洲子尾抗爭事件潘建志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悲惨世界音乐剧中的歌曲憲法各表扔鞋拆大埔拆大埔事件2013年10月臺灣2013年8月臺灣2013年9月臺灣2013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2013年臺灣2014年1月臺灣2014年中華民國總統府砂石車衝撞事件 扩展索引 (23 更多) »

劉政鴻

劉政鴻,臺灣苗栗縣人,生於新竹縣竹南區後龍鄉,為臺灣原住民道卡斯族,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前任苗栗縣縣長。 劉政鴻父親劉順清、已故前妻陳錦繡皆曾任縣議員,在地方政治派系上屬於劉派代表性人物。票源分佈全縣,票倉主要位於頭份市、苗栗市、竹南鎮、苑裡鎮和後龍鎮。2009年12月三合一選舉時,在苗栗縣18個鄉鎮市均獲得過半支持。其施政評價兩極,經常引起社會關注,是個草根性相當強的政治人物。.

新!!: 大埔事件和劉政鴻 · 查看更多 »

反台南鐵路東移自救會

反台南鐵路東移自救會,2012年8月28日由部分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拆遷戶、以及聲援學生組成。自救會宣稱支持地下化,但要求保障拆遷戶之土地利益,不得徵收東側土地。臺南鐵路地下化案由1993年起規劃,並在2009年由馬英九政府、劉兆玄內閣通過,而自救會主要訴求及論點有:.

新!!: 大埔事件和反台南鐵路東移自救會 · 查看更多 »

反馬英九

反馬英九,又稱倒馬、反馬、罷馬或嗆馬,係專指在馬英九總統在任期間,發生於臺灣的多起社會運動,多以要求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馬英九辭去總統職務為訴求,同類的臺灣政治運動有倒扁。 反馬運動的時間主要發生在馬英九政府任期期間,主要是泛綠支持者推動,但也有不少同樣反對泛綠政黨的第三勢力聲音。在其社會運動的成員隨著時間推移,有擴大至臺灣社會各層面的趨向,見下文所述。.

新!!: 大埔事件和反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台灣網路用語列表

台灣網路用語是指通常使用於台灣網站上的網際網路用語,其中不少以臺灣話、客家語或台灣國語的諧音轉寫為中文字的詞彙,也有部份是受到其它地區如中國大陸、香港、日本的網路用語影響而產生。.

新!!: 大埔事件和台灣網路用語列表 · 查看更多 »

台灣農村陣線

台灣農村陣線(Taiwan Rural Front)簡稱農陣,是一群關心台灣的農村農民、農村工作者、NGO、媒體工作者、學者、作家、法律專家、工程師、藝術家、學生等相互連結形成的社群網絡,這群人希望站在台灣農村最前線,期望台灣能夠農鄉永續,訴求土地倫理與環境正義。.

新!!: 大埔事件和台灣農村陣線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族黨

臺灣民族黨(Taiwanese National Party),是臺灣的一個政黨,由首任黨主席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黃華與臺灣獨立運動人士高金郎、學者劉重義等人成立於2011年,強調臺灣人民有權利要求公民投票建國。, 自由時報, 2011-7-9歷屆黨主席包括:黃華、莊孟學、蔡金龍。, 自由時報, 2013-8-1.

新!!: 大埔事件和台灣民族黨 · 查看更多 »

吳敦義

吳敦義(),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院長、中國時報記者、大都市建設副董事長,臺灣本省人。出生於臺中縣南投區草屯鎮,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曾任報社主筆,負責臺北市政專欄,能言善道,於1973年獲中國國民黨推薦參選臺北市議員並當選,開啟從政之路。1981年被國民黨徵召返鄉參選南投縣長,成為最年輕的地方首長。 在1990年任高雄市長,並於1994年首次民選市長連任,任內在1990-1998年,多次強力批評中央政府「重北輕南」的政策,頻頻為高雄人叫屈。;2002年返鄉參選南投縣立法委員,連續三屆當選;2009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馬英九總統任內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長;2011年6月受馬英九總統認同,成為第十三任副總統候選人,並於2012年5月20日宣布就職。此外,吳敦義曾擔任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中國國民黨中常委、中央評議委員團主席、秘書長、第一副主席至代理主席等。2017年1月9日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以破14萬票第一輪出線當選。.

新!!: 大埔事件和吳敦義 · 查看更多 »

大埔征地事件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大埔征地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埔圈地事件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大埔圈地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埔農地事件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大埔農地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埔里 (苗栗縣)

大埔里,是中華民國臺灣省苗栗縣竹南鎮的一個里,位於竹南鎮北部,里轄22鄰,境內有中大埔、竹篙厝、相思林等聚落。.

新!!: 大埔事件和大埔里 (苗栗縣) · 查看更多 »

大埔案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大埔案 · 查看更多 »

大埔毁田事件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大埔毁田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埔毀田事件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大埔毀田事件 · 查看更多 »

太陽花學運

太陽花學運,又稱318學運、佔領國會事件,是指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間,臺灣部分大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佔領中華民國國會立法院的社會運動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太陽花學運 · 查看更多 »

巢運

巢運,於2014年發起的台灣社會運動,以「滅金權、爭公平」為號召 ,主要抗議高房價,由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等19個民間團體為主要發起,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秘書長彭揚凱及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擔任發言人。.

新!!: 大埔事件和巢運 · 查看更多 »

廖本全

廖本全(),臺灣學者與社會運動人士、曾任綠黨第十七屆中央執行委員,現為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台灣農村陣線理事、長期為弱勢團體與社會正義發聲,關注國土規劃、土地政策、環境保護、農村等議題。他是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1993)、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與區域規畫博士(2004),其教學研究專長為聚落、鄉土空間分析與文化研究;都市、區域、國土政策與理論;土地政策與土地倫理;臺灣環境議題等。 廖本全於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前的11月28日凌晨寫了篇文章,內容提及「民主選舉是對未來與夢想的選擇」「政治是公民的公共事務,不是私民的權力(利)爭鬥。」並提醒大家「政治是讓生活、讓社會、讓未來走向善」以為綠黨助選。之後在學校因太過勞累、心肌梗塞昏迷而被同事緊急送醫,開刀移除血栓,已於12月1日恢復意識。綠黨則於創黨18年後首度贏得兩席市議員。.

新!!: 大埔事件和廖本全 · 查看更多 »

你敢有聽着咱的歌

《你敢有聽着咱的歌》(推薦用字,台羅:Lí kám ū thiann-tio̍h Lán-ê Kua,台閩字或寫:汝敢有聽着咱兮歌)是一首臺灣的臺語歌曲,改編自音樂劇《悲慘世界》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諷刺政府,悲憤、壯烈的歌詞道出人民心聲。是洪仲丘事件後的社會運動——白衫軍運動的主題曲,在由公民1985行動聯盟所發起的「萬人送仲丘晚會」上,約25萬人在男女高音聲樂家的帶領下,高舉象徵「公民之眼」的大海報,齊唱此歌。.

新!!: 大埔事件和你敢有聽着咱的歌 · 查看更多 »

彭明輝 (工程學家)

彭明輝,臺灣作家、社會評論家。新竹中學畢業、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所碩士、英國劍橋大學控制工程博士、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彭明輝關注臺灣農業與發展問題,著有《台灣糧食危機關鍵報告》、《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等書。.

新!!: 大埔事件和彭明輝 (工程學家) · 查看更多 »

徐世榮

徐世榮,是台灣地政學者,美國德拉威爾大學都市事務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長期關注「土地正義」議題。.

新!!: 大埔事件和徐世榮 · 查看更多 »

凱達格蘭大道大型集會遊行列表

表列為在凱達格蘭大道上舉行過之大型集會遊行。.

新!!: 大埔事件和凱達格蘭大道大型集會遊行列表 · 查看更多 »

入陣曲

《入陣曲》是五月天於2013年推出的單曲,由阿信作詞,怪獸作曲,為電視劇《蘭陵王》主題曲。 全曲以中國風入題,MV圍繞台灣近年重大社會爭議,歌詞對政府多所影射。.

新!!: 大埔事件和入陣曲 · 查看更多 »

公民1985行動聯盟

公民1985行動聯盟,是2013年7月初陸軍下士洪仲丘受虐死亡事件發生後,由醫師柳林瑋等39位互不相識、各行各業的網友發起的公民團體,希望藉由訴求讓事件真相出爐,並且要求國軍改革,屏除以往的陋習及潛規則,「要真相!要人權!」。短短兩個星期,兩度上街頭,就成功號召數十萬人參與,打破臺灣過去國內社會運動組織動員模式,這場由鄉民網路串聯發起的新型態參與充分表現出公民的力量,而被媒體譽為臺版「茉莉花革命」。, 民視, 2013/8/4, 公共電視, 2013 年 08 月 04 日, 蘋果日報 (台灣), 2013年07月21日, 蘋果日報 (台灣), 2013年08月04日洪案過後,聯盟除繼續以「公民1985行動聯盟」之名監督軍審法修法問題及軍中受難家屬的協助外,另外以「公民覺醒聯盟」持續推動公民覺醒及提倡公民權。.

新!!: 大埔事件和公民1985行動聯盟 · 查看更多 »

王寶萱

王寶萱(),臺灣社運政治人物,現任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發言人、北藝大主秘。曾代表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參選2016年桃園市第一選舉區(蘆竹、龜山、桃園11里)的立法委員,並未當選。.

新!!: 大埔事件和王寶萱 · 查看更多 »

王小棣

王小棣(),臺灣知名電影、電視劇的編劇和導演,擅於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並描寫、以戲劇呈現。曾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電影課程,也是紀錄片工作者。.

新!!: 大埔事件和王小棣 · 查看更多 »

王鐘銘

王鐘銘(),臺灣政治人物、社運人士。新北市人。曾代表臺灣綠黨參選新北市議員、立法委員,曾因江翠國中護樹行動而入監服刑。.

新!!: 大埔事件和王鐘銘 · 查看更多 »

竹南鎮

竹南鎮(臺語白話字:Tek-lâm-tìn,臺灣客家語四縣腔:zugˋ namˇ ziinˋ),是臺灣苗栗縣的一個鎮,位於苗栗縣西北部,西鄰臺灣海峽南隔中港溪與後龍鎮、造橋鄉為界(只有公館里位於中港溪以南),東接頭份市,北以鹽水港溪接新竹市香山區。因市區以及縱貫線竹南車站緊鄰頭份市,與頭份市視為雙子城的結構。居民結構為閩、客混居,比例約66:34。目前竹南鎮為苗栗縣第一大鎮(在原頭份鎮改制為頭份市後)。.

新!!: 大埔事件和竹南鎮 · 查看更多 »

簡太郎

簡太郎(),台灣屏東縣新園鄉人,曾任馬英九政府內政部常務次長、內政部政務次長、行政院政務副秘書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秘書長。 2002年獲第二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2014年獲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屏東縣長選舉。最後敗於民進黨屏東縣長候選人潘孟安。 2015年出任行政院秘書長,接替繼任國民黨秘書長的李四川。.

新!!: 大埔事件和簡太郎 · 查看更多 »

羅明才

羅明才(),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現任中國國民黨新北市第11選區(新店、深坑、石碇、烏來、坪林)立法委員。羅明才之父羅福助為天道盟前盟主,被通緝逃亡定居中國深圳,哥哥羅明旭曾擔任國民黨籍省議員、現也移居中國深圳。.

新!!: 大埔事件和羅明才 · 查看更多 »

白衫軍運動

白衫軍運動,是臺灣2013年洪仲丘事件發生後引爆的社會運動,由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可分為兩次遊行活動,第一次為2013年7月20日的「公民教召」遊行,第二次為2013年8月3日的「萬人送仲丘」晚會(八月雪運動)。 「白衫軍」是臺灣媒體取公民1985行動聯盟號召眾人穿「白衣」要求「真相大白」的概括性稱呼,實際上運動參與者並不具有太高的組織性。兩次過程完全由公民自主發起、自動參與,主要透過網際網路(特別是台大批踢踢實業坊與Facebook社交網站)串連,是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由公民自發的社會運動。這場由網友網路串聯發起的新型態參與,被部分媒體譽為臺版「茉莉花革命」, 民視, 2013/8/4, 公共電視, 2013 年 08 月 04 日, 蘋果日報 (台灣), 2013年07月21日, 蘋果日報 (台灣), 2013年08月04日, BBC中文網, 2013年7月25日,《經濟學人》雜誌則稱此十萬人聚集的活動,衝擊台灣即將於2015年實施的募兵制。 包含柯文哲、洪慈庸、朱學恆、張凱鈞等人都上台發表演說,張凱鈞當時為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講師,是唯一參加遊行演講的現役少校軍官,造成現場轟動。後續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

新!!: 大埔事件和白衫軍運動 · 查看更多 »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À la Volonté du Peuple),中文譯名有很多種(見譯名段落),是法國大文豪雨果小說《悲惨世界》的同名改編音樂劇《悲慘世界》中的一首著名歌曲,樂曲背景為自拿破崙戰爭到1832年法國爆發意圖推翻七月王朝的六月起義,曲風激昂悲壯,被視為反極權統治的革命代表歌曲之一。.

新!!: 大埔事件和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新!!: 大埔事件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政府

英九政府,通稱馬政府,是指馬英九擔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起就任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其任期在2012年5月20日結束。在2012年1月14日的第十三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689萬票連任成功,於同年5月20日就任第13任總統,兩次任期於2016年5月20日結束,共歷時8年。 中華民國總統領導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機關,除掌握行政院院長的任命權之外,並監督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官員(內閣)的組成。馬英九政府首任內閣為劉兆玄內閣,第二任內閣為吳敦義內閣,第三任內閣為陳冲內閣,第四任內閣為江宜樺內閣,第五任內閣為毛治國內閣。第六任內閣為張善政內閣。內閣主要成員之中,除少數官員外,均為中國國民黨從政黨員。.

新!!: 大埔事件和馬英九政府 · 查看更多 »

許玉秀

許玉秀(),臺灣法律學者,德國佛萊堡大學博士,前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專門研究刑事法,於2003年至2011年出任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是迄今最年輕的女性大法官。卸任後曾任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2012.11.27.

新!!: 大埔事件和許玉秀 · 查看更多 »

高大成

大成(),臺灣醫師、法醫。中山醫學院醫學學士、京都大學醫學博士。現為中山醫學大學法醫科教授、科主任、臺中市北屯區高診所院長,並於高診所主治小兒科、皮膚科等。.

新!!: 大埔事件和高大成 · 查看更多 »

黃帝穎

黃帝穎(1984年1月23日-),台灣台北萬華出生,台灣律師。.

新!!: 大埔事件和黃帝穎 · 查看更多 »

黃郁芬

黃郁芬(),臺南市人,時代力量黨員,立法委員林昶佐國會辦公室助理,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研究生,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創始成員之一。因擔任太陽花學運前期發言人,一些網友比喻她為「臺灣小柴玲」。從2013年至2014年期間,已參加數十場臺灣社會運動。2018年5月11日,代表時代力量參選臺北市議員。.

新!!: 大埔事件和黃郁芬 · 查看更多 »

黃文雄 (人權活動家)

黃文雄(Peter Huang,),1970年發生在美國紐約市的「四二四刺蔣案」的主角,並為中華民國政府海外黑名單解禁的最後一人。現任台灣人權促進會顧問、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任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理事長;亦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專門負責和人權有關的議題。返臺近年著力於推動人權教育及與人權議題相關之臺灣社會運動。.

新!!: 大埔事件和黃文雄 (人權活動家) · 查看更多 »

阮昭雄

阮昭雄(),民主進步黨臺北市大安區、文山區台北市議員,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肄業、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民進黨中央黨部青年部主任,世新大學兼任講師。2012年代表民主進步黨於臺北市第八選舉區(中正區、文山區)競選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16年總統選舉擔任民主進步黨發言人。2017年於市政總質詢提出安全城市魅力想像概念,以世大運經驗爭取奧運主辦權。.

新!!: 大埔事件和阮昭雄 · 查看更多 »

薛呈懿

薛呈懿(),宜蘭縣冬山鄉人,台灣無黨籍女性政治人物。2014年投入宜蘭縣議員選舉,在宜蘭縣第八選舉區(冬山鄉)以94票之差驚險勝過張建成(即使票數低於該落選頭亦會以婦女保障名額當選),亦成為13縣縣議員選舉最年輕的當選人。任內關心教育、文化、青年、農地、環保、都市計畫等相關議題。.

新!!: 大埔事件和薛呈懿 · 查看更多 »

葉世文

葉世文(),生於彰化縣和美鎮,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國國民黨黨員、政府官員,曾任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署長、桃園縣副縣長。.

新!!: 大埔事件和葉世文 · 查看更多 »

钉子户

钉子户(拒絕拆遷戶或拒絕搬遷戶)是城市及公共設施建设、开发等过程中,拒絕配合、不肯迁走的私人土地或房产拥有者。.

新!!: 大埔事件和钉子户 · 查看更多 »

鄭有傑

鄭有傑(),台灣導演、演員。2000年以16mm短片《私顏》初試啼聲,2006年第一部長片《一年之初》接連拿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並進軍各大國際影展,作品逐漸受到矚目。 除了導演才華之外,2008年鄭有傑也因在王小棣導演的電視劇《波麗士大人》飾演個性軟弱的警察潘士淵一角而在台灣觀眾打開知名度。此外,在2009年陳慧翎導演的電視劇《下一站,幸福》中飾演許方國。 鄭有傑第二部電影作品《陽陽》在2009年8月7日上映,並入圍柏林影展。 2010年12月18日,鄭有傑編劇及執導的《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5集迷你連續劇,在公視首播,該劇並在鄭有傑的建議之下,將首集高畫質完整版於網路上搶先電視播送。2011年第46屆電視金鐘獎共八項提名,奪下其中五項大獎,鄭有傑本人獲得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編劇獎。.

新!!: 大埔事件和鄭有傑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歷史

臺北市歷史包括臺北從移民聚落、殖民城市、到現代國際性的大都市的歷史過程。 臺北市歷史可追溯至清代1709年陳賴章墾號開墾大加蚋,亦可从1884年臺北府城建城算起。事實上,依照考古所獲得的證據顯示,早在7,000至4,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市區內的圓山與芝山岩等地已有相當豐富的史前文化。 約2,000年前,臺北市中山區出現了圓山文化,該文化與之後生活於臺北盆地的平埔族有極深的淵源。 而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並無其他聚落。 不過,在此段時間,並沒有精確的文字記錄可供後人按年計月地細數臺北歷史史事。這種情況直至17世紀有其文字記載後,才有所改變。.

新!!: 大埔事件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苗栗竹南大埔事件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苗栗竹南大埔事件 · 查看更多 »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是中華民國臺灣省苗栗縣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縣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苗栗縣的自治監督機關本為臺灣省政府,但臺灣省虛級化後,臺灣省政府的業務與功能被大幅縮減,苗栗縣的自治監督機關亦改為行政院各部會(主要是中華民國內政部)。苗栗縣政府也是轄下各鄉、鎮、市的地方自治監督機關。.

新!!: 大埔事件和苗栗縣政府 · 查看更多 »

陳冠齊

陳冠齊(),臺灣臺中市豐原區人,太陽花學運、環境保育、性別平等運動人物,在擔任金馬獎名導齊柏林代表作《看見台灣》續集《看見台灣II》拍攝助手時,於2017年凌天航空直升機事故意外中喪生。.

新!!: 大埔事件和陳冠齊 · 查看更多 »

陳為廷

陳為廷(),出生於臺灣苗栗縣頭份鎮,在苗栗市長大,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人士,太陽花學運領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班肄業。曾經投入苗栗大埔抗爭、華隆自救抗爭 ,反媒體壟斷運動、反學費調整方案抗爭、反服貿運動、割闌尾計畫等運動。他也是苗栗後生讀書會、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捍衛苗栗青年聯盟、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及島國前進等組織之成員 。2014年12月25日PTT八卦版網友揭露陳為廷於2008年高中時期曾經在捷運上對一名高中女學生襲胸。在此事件後,媒體繼續揭露他先前的客運及夜店性騷擾案件,陳為廷因此宣佈退選立委。2017年4月21日,擔任時代力量黨團法案助理。.

新!!: 大埔事件和陳為廷 · 查看更多 »

陳文彬

陳文彬(),彰化縣鹿港鎮人。現任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局長,早期跟隨綠色小組拍攝紀錄片,後畢業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從事社會運動,後進駐九二一大地震災區石岡區。曾擔任記者、國會助理、台中縣政府秘書等工作。近年參與電視、電影、紀錄片拍攝與演出工作。曾任中州科技大學視訊傳播學系副教授、光之路電影文化事業導演,並擔任紀錄片、電影導演、編劇及電影演員工作。.

新!!: 大埔事件和陳文彬 · 查看更多 »

柯劭臻

柯劭臻('''Shao-Chen Ko'''.,),綽號「柯律」、「柯莉絲」、「柯L」(L指Lawyer,即為律師)等,執業律師。出生於臺灣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今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法學組畢業,中興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畢業。長期擔任環境保護團體及弱勢團體的義務辯護律師,活躍於社會運動與臺灣環境運動。一度代表時代力量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選後即淡出黨務運作。.

新!!: 大埔事件和柯劭臻 · 查看更多 »

林一方

林一方(1965年11月12日),政治工作者與社會運動人士。.

新!!: 大埔事件和林一方 · 查看更多 »

林飛帆

林飛帆(),臺南市人,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曾為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小組成員、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召集人,國立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第44屆會長,曾投入野草莓運動、反媒體壟斷等學生與社會運動,是太陽花學運的领袖之一。現為ECFA學生監督聯盟召集人、兩岸協議監督聯盟世代正義小組成員、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因參與學運,獲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第一屆「學生利他獎」,目前無加入政黨的打算。.

新!!: 大埔事件和林飛帆 · 查看更多 »

捍衛苗栗青年聯盟

捍衛苗栗青年聯盟,常被簡稱為捍苗青,台灣青年運動團體於2013年7月17日,因大埔事件的大埔拒拆戶「張藥房」老闆張森文之死,喚醒社會各界關注政府浮濫徵收、土地正義等議題,由苗栗縣在地人陳為廷幾位成立苗栗縣青年成立公民團體的社團。為2014年3月18日開始的太陽花學運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的主要領導組織。.

新!!: 大埔事件和捍衛苗栗青年聯盟 · 查看更多 »

楊儒門

楊儒門(),臺灣農家子弟,彰化縣二林鎮人,以其關懷及為農民發聲之行動聞名,並以「白米炸彈客」事件著稱。.

新!!: 大埔事件和楊儒門 · 查看更多 »

楊雅喆

楊雅喆,臺灣導演、編劇,新北板橋人,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作品範疇多樣,包含舞台劇、單元劇、連續劇、紀錄片及電影。 父親是算命師,原就讀淡江大學法文系,後因對新聞、電影的興趣而轉入大眾傳播系,2002年以電視劇《違章天堂》同時獲得單元劇導演及編劇獎。2008年第一部劇情長片《囧男孩》,為當年國片票房亞軍,並賣出日本版權,是NHK這十年來買下的第一部台灣電影。2012年第二部劇情長片《女朋友。男朋友》獲多項電影獎。第三部劇情長片《血觀音》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楊雅喆長期投入社會運動,支持環保、反核、反媒體壟斷等。.

新!!: 大埔事件和楊雅喆 · 查看更多 »

江昺崙

江昺崙,綽號薑餅人,台灣社會運動參與者。台大中文系學士、政大台文所碩士、台大台文所博士班。.

新!!: 大埔事件和江昺崙 · 查看更多 »

洪崇晏

洪崇晏(Ian Hung,)是台灣街頭社會運動參與者。就讀臺中一中時加入校刊社,開始接觸到寶藏巖、樂生、美濃反水庫等議題資訊,開啟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高三升學時思考議題,認為行動層面的社會參與,需要理論基礎,決定選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就讀。進入大學後加入大學新聞社(大新社)和台大大陸社,2012年起跟隨大新社成員正式參與反樂生療養院拆遷,升學時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並曾連任三屆文學院學生會議代表(2010-2013),並曾擔任學代會祕書長一職。自參與樂生反迫遷之後,陸續參與反大埔拆遷、反媒體壟斷、文林苑案、華光社區、反國光石化、支持警消組工會運動、411包圍中正第一分局事件等陳情抗爭事件,都有他的參與。在411包圍中正第一分局事件中批評中正一分局局長方仰寧而引起巨大爭議。臺灣綠黨賞員,現為臺灣永社副祕書長(至2018年)。.

新!!: 大埔事件和洪崇晏 · 查看更多 »

洪昭男

洪昭男(),國民黨籍八連任立法委員(1981年-2005年),監察委員(2008年-2014年)。台灣戒嚴時期第一位公開要求釋放二二八受刑人的立委,成功促使二二八事件倖存之政治犯全數出獄。曾多次營救政治犯,以敢言著稱。鄭南榕《自由時代雜誌》譽其「每次總質詢都有銳利表現」,自立晚報則稱之為「清流」。.

新!!: 大埔事件和洪昭男 · 查看更多 »

洲子尾抗爭事件

洲子尾抗爭事件(洲後村抗爭事件)是發生在台灣台北縣五股鄉洲後村的反對政府強制遷村的抗爭事件。事件發生在1980年至1984年,因政府為開闢二重疏洪道,徵收洲仔尾(五股鄉洲後村、竹華兩村和更寮村的部分土地,即今五股溼地)為洩洪區,當時雖然在戒嚴體制之下,居民仍然透過請願、遊行極力抗爭。1984年政府違反「先建後拆」的承諾,強制洲仔尾居民搬遷至蘆洲灰磘重劃區,洲後村廢村,今蘆洲忠義廟即是從洲仔尾遷建。.

新!!: 大埔事件和洲子尾抗爭事件 · 查看更多 »

潘建志

潘建志(Billy Pan,),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台灣彰化縣人,精神科醫師,以Billy Pan、比利·潘之名來經營其部落格,臺灣部落格協會理事長。曾任臺中靜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曾被談話性節目如《大話新聞》、《新聞挖挖哇》邀請擔任時事評論員。 現任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及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

新!!: 大埔事件和潘建志 · 查看更多 »

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

在臺北市政府2002年劃定臺北市健康路、寶清街口西南側等五十八處都市更新地區範圍案中,文林苑案位屬於2002年10月28日公告劃定「士林區 ‧ 前街、後街附近更新地區(捷運淡水線西側) 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是一項發生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士林橋、前街及後街一帶的都市更新爭議。事件始於王家不同意所擁有的兩塊土地和建物,被包含在臺北市政府核定的都市更新範圍內,經由樂揚建設擔任實施者規劃都市更新事業計劃興建「文林苑」住宅大樓。 在文林苑大樓都市更新案(事業計劃)通過後,王家開始向臺北市政府和內政部提出「權利價值異議」和「不服都更行政處分」2項訴願,但被駁回。後來於2009年,王廣樹等人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對臺北市政府提出告訴,以未被通知出席都市更新公聽會、有數戶被排除於核准都市更新範圍等理由,認為臺北市政府違法核准都更案。然而在裁決中,高等行政法院認為在王家未收到公聽會通知上,依事證指向王家已經收到通知,王家並非不知情無法參加公聽會表達退出意見,且王家有因自己的事由招致郵件退件的記錄;在王家可否被排除於都市更新範圍內的爭議上,高等行政法院同意市政府見解,王家土地未臨道路用地(是袋地),面積也小於最小可申請建築面積(即畸零地),排除於都市更新範圍外讓王家無法改建違反現行法規,而被排除的數戶經查地主在當地居民申請都更範圍前就提退出,且退出過程和退出後的都更範圍合乎都更法規,於是判決王家敗訴。 2012年3月28日台北市政府依法執行法院判決,拆除王家住宅,後續引發社會運動、王家提告10起訟案及全台都更停擺等情況。 本案引發都市更新條例的違憲爭議,在王家與其他都更社區不同意戶共同聲請釋憲後,後續作成二個大法官釋字。至今,都更條例仍延宕在立法院待審,未完成修法。但修法重點,包括將由法院裁決是否同意拆除不同意戶房屋,以及提高都市更新提案和成案同意比例等修改。 2014年3月14日,經過長期抗爭與訴訟,反對戶王廣樹之子王耀德與樂揚建設進行和解談判後,自行拆除組合屋。5月28日,反對戶王廣樹在提起十次訴訟並敗訴,而面對建商求償5300萬巨款賠償的訴訟壓力下,與建商樂揚建設達成和解,雙方簽字,樂揚建設同意撤銷所有訴訟。文林苑於2016年9月完工交屋。.

新!!: 大埔事件和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 · 查看更多 »

悲惨世界音乐剧中的歌曲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音樂劇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和阿蘭·鲍伯利共同創作的一部音樂劇,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此條目為音樂劇中的大部份歌曲介紹。.

新!!: 大埔事件和悲惨世界音乐剧中的歌曲 · 查看更多 »

憲法各表

憲法各表(Two Sides, Two Constitutions)是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謝長廷提出的政治主張,主張以《中華民國憲法》(含《憲法增修條文》)治理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治理大陸,兩岸對等,互不隸屬,依憲法有特殊關係。立場接近於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 謝長廷強調,憲法各表與一中各表的不同在於,憲法各表強調兩岸在現實上不相隸屬,但依憲法有特殊關係;而一中各表則不承認對方擁有主權。他希望以《中華民國憲法》來作為台灣共識的核心,以突破兩岸關係。 這個主張最早稱為憲法一中,因與馬英九提出的主張名稱相近,後改稱憲法共識,又改為憲法各表。謝長廷認為可以憲法共識作為台灣內部共識,對外則用憲法各表來定位兩岸關係。但目前仍然在討論中,未形成民主進步黨的政治主張。.

新!!: 大埔事件和憲法各表 · 查看更多 »

扔鞋

扔鞋(或稱擲鞋、丟鞋,Shoeing)或向他人露出鞋底在阿拉伯世界中是一種侮辱性质的行為。, The Telegraph, December 15, 2008.

新!!: 大埔事件和扔鞋 · 查看更多 »

拆大埔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拆大埔 · 查看更多 »

拆大埔事件

#重定向 大埔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拆大埔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3年10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大埔事件和2013年10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3年8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大埔事件和2013年8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3年9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大埔事件和2013年9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3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3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3年9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大埔事件和2013年9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3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大埔事件和2013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4年1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大埔事件和2014年1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4年中華民國總統府砂石車衝撞事件

2014年中華民國總統府砂石車衝撞事件,是2014年1月25日臺北時間4時55分(協調世界時晚間20時55分),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博愛特區重慶南路一段的中華民國總統府被砂石車衝撞的事件。這也是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自1919年落成以來,除太平洋戰爭末期的臺北大空襲之外,最嚴重的攻擊性維安事件。.

新!!: 大埔事件和2014年中華民國總統府砂石車衝撞事件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