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和號戰艦

指数 大和號戰艦

大和(やまと/ヤマト)#内令昭和15年7月(2)p.2『達第百四十八號 呉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中ノ戦艦一隻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 昭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海軍大臣吉田善吾 戦艦 大和(ヤマト)』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建造,史上最大的戰艦。大和型戰艦一號艦。正式稱呼為「軍艦 大和」。艦名的由來是以奈良縣的舊國名(令制國)大和國來命名。使用日本歷史的原點的中心地及日本的代名詞大和作為艦名,可知日本海軍對該艦期待的程度。「大和」為集結當時日本最高的技術而建成,在全世界戰艦史上擁有最大排水量及配備有最大的46厘米主砲,而防禦面上的重要區域(Vital part)為針對防禦46厘米砲,在建造期間更使用了模組作業,並成功縮短建造時間及提高工作效率。由於其存在為當時最高軍事機密,因此在戰爭開始到完工為止的這段的時間內能拍到的照片非常少。 「大和」於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開戰後的12月16日開始服役,並在2月12日成為聯合艦隊旗艦。該任命直至2月,由改良了司令部設備的同型艦「武藏」進入楚克錨地後接替為止。4月7日,「大和」在天一號作戰期間,遭受美軍特遣艦隊大量艦載機的猛烈飽和攻擊,於坊之岬海戰中被擊沉。.

100 关系: 加計呂麻島博義王南極大陸 (電視劇)吳市吴海军工厂吹雪號驅逐艦 (吹雪型)坊之岬海戰夏日風暴!大和型戰艦相關作品列表大和神社大和级战列舰大和號風帆戰船大神 (游戏)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12)大淀號輕巡洋艦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妙高號重巡洋艦宇宙戰艦宇宙戰艦大和號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山口多聞中途岛海战主力艦三年式155公厘艦炮伊仙町伊藤伊藤整一伊號第五十八潛艦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強襲魔女弗萊徹級驅逐艦德山市信濃號航空母艦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周南市班寧頓號航空母艦球狀船首碉堡山號航空母艦神是中学生第2艦隊 (日本海軍)第一航空战队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CV-10)約翰斯頓號驅逐艦 (DD-557)绀碧舰队羽黑號重巡洋艦男人們的大和無畏號航空母艦聯合艦隊聯合艦隊 (電影)聖羅號航空母艦...菊水作戰菲律賓海海戰靜間義則高雄號重巡洋艦高速戰艦高校艦隊請命令!提督Sama魚雷軍艦行進曲胡蜂號航空母艦 (CV-18)能代号轻巡洋舰舰队Collection (动画)蘭道夫號航空母艦藤田進钢铁少女蒼藍鋼鐵戰艦野球長打王登場人物長門號戰艦长门级战列舰酒匂號輕巡洋艦艦隊Collection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雪風號驅逐艦雷伊泰灣海戰雷蒙德·斯普魯恩斯TBF復仇者式轟炸機松田千秋楚克群島榛名號戰艦次元艦隊武藏號戰艦比叡號戰艦沖繩島戰役涼風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深淵地平線漢考克號航空母艦激動的昭和史 沖繩決戰戰艦世界无畏舰日本三大列表日本船舶艦艇命名慣例日本戰役日本海軍戰列艦列表愛宕號重巡洋艦111號艦1943 中途島海戰1945年4月7日91式便攜地對空導彈 扩展索引 (50 更多) »

加計呂麻島

加計呂麻島(、)是奄美群島中的一個島嶼,位於奄美大島南側約一公里,面積77.2平方公里。行政區屬於鹿兒島縣瀨戶內町。 島上的薩川灣在二次大戰期間曾為大和號戰艦和武藏號戰艦等聯合艦隊的停泊港。.

新!!: 大和號戰艦和加計呂麻島 · 查看更多 »

博義王

是伏見宮第25代当主伏見宮博恭王的長子。大日本帝國海軍職業軍官,最高曾擔任海軍大佐。.

新!!: 大和號戰艦和博義王 · 查看更多 »

南極大陸 (電視劇)

《南極大陸》是2011年日本TBS电视台为庆祝60週年台庆而製作的紀念性電視劇。该剧改編自由所著的《南極越冬隊太郎次郎的真實》一書,并由木村拓哉担任主演。 這是木村繼《美麗人生》、《夢想飛行Good Luck》、《華麗一族》後,第4次主演TBS電視台“周日劇場”时段的电视剧。.

新!!: 大和號戰艦和南極大陸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吳市

吳市()是位於日本廣島縣西南部的一個城市,臨瀨戶內海,自古以來即為海軍重鎮。人口約23萬人,是廣島縣內僅次於廣島市和福山市的第三大城市。已於2016年升格為中核市。.

新!!: 大和號戰艦和吳市 · 查看更多 »

吴海军工厂

吳海军工厂(呉海軍工廠)是一座座落於日本廣島縣吴市,由日本帝國海軍經營的造船廠兼兵工廠,以建造大和號戰艦而闻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遭解散。戰後成為IHI公司下属的吴工場,2013年與其它造船公司合組成日本海事聯合造船廠(Japan Marine United Corporation),目前主要業務為建造大型民間商船,已不再建造軍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吴海军工厂 · 查看更多 »

吹雪號驅逐艦 (吹雪型)

吹雪(ふぶ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一等驅逐艦。由於其重武裝(砲塔式12.7厘米聯裝砲3座、於艦中心搭載3座61厘米3聯裝魚雷發射管及配備9枚預備魚雷)及優良的凌波性能,所以在當時為各海軍列強帶來很大的衝擊。「吹雪」為特型驅逐艦的首製艦,此外共有2艘日本海軍艦艇使用該名稱(初代為春雨型驅逐艦的「吹雪」)。「吹雪」於1942年10月11日在薩沃島海戰(埃斯帕恩斯角海戰)中沈沒後,吹雪型被改名為白雪型驅逐艦#内令昭和17年11月(4)p.24『内令第二千百十五號 艦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左ノ通改正ス 昭和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海軍大臣嶋田繁太郎|駆逐艦、一等ノ部中「吹雪型」ヲ「白雪型」ニ改メ同項中「、吹雪」「、叢雲」「、朧」ヲ、同朝潮型ノ項中「、夏雲」ヲ削ル』。其後,又被更名為初雪型驅逐艦#内令昭和18年4月(1)p.20『内令第五百六十八號 艦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左ノ通改正ス 昭和十八年四月一日 海軍大臣嶋田繁太郎|駆逐艦、一等ノ部中「白雪型」ヲ「初雪型」ニ改メ同項中「白雪、」ヲ、同白露型ノ項中「、村雨」ヲ削リ同「朝潮型」ヲ「満潮型」ニメ同項中「、朝潮、大潮」「、「荒潮」「、峯雲」ヲ、同陽炎型ノ項中「時津風、」ヲ削ル(以下略)』。.

新!!: 大和號戰艦和吹雪號驅逐艦 (吹雪型) · 查看更多 »

坊之岬海戰

坊之岬海戰(坊ノ岬沖海戦,1945年4月7日)是二戰末期日本海軍發動的最後一次大型海戰。大和號戰艦與護衛艦共9艘作為水上特攻部隊,與美国海军的航母艦載機展開战斗。最後包括大和號在内共6艘战舰被擊沉。.

新!!: 大和號戰艦和坊之岬海戰 · 查看更多 »

夏日風暴!

| 《夏日風暴!》(日語:夏のあらし!)是日本漫畫家小林尽的漫畫作品。從2006年至2010年在《月刊GANGAN WING》上連載。同名改編電視動畫於2009年4月5日至6月28日播放,其後於2009年10月4日至12月27日播出第2季,命名為《夏日風暴!〜春夏冬中〜》。.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夏日風暴! · 查看更多 »

大和型戰艦相關作品列表

本頁是大和級戰艦相關作品一覽。.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大和型戰艦相關作品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和神社

大和神社(おおやまとじんじゃ)是位在日本奈良縣天理市的神社。舊稱朝和之宮。為式內社(名神大社)、二十二社、舊社格為官幣大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戰艦大和因同名之緣,將此神社的祭神分靈至艦內祭祀。.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大和神社 · 查看更多 »

大和级战列舰

大和級戰艦(やまとがたせん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由海軍省管理)所建造戰艦的艦型,同時該艦在當代亦採用了多項新技術打造,亦是人類歷史上所建造過排水量最大的戰艦。 近年出現在不少日本電玩、動畫、漫畫、塑料模型而重新廣為人知。特別是《宇宙戰艦大和號》令其知名度上昇及更大眾化。今日的「大和」可以說是日本人最熟悉的軍艦,但在太平洋戰爭中大和的存在是軍事機密,一般日本人幾乎全不知道。當時的日本人以為長門型戰艦的長門與陸奧為海軍主力。.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大和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大和號風帆戰船

大和號風帆戰船(やまと)是葛城型風帆戰船的二號艦,為一艘3船桅汽帆兼用的鐵骨木皮帆船。由神戶小野濱造船所建造,是日本海軍最初由民間建造的船隻。明治16年(1883年)2月23日動工,明治18年(1885年)5月1日下水,明治20年(1887年)11月6日竣工。艦名是以奈良縣的古名大和國命名。初代艦長是東鄉平八郎大佐。 最初被稱呼為巡洋艦,在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時,與僚艦活躍於威海衛百尺崖攻撃及劉公島砲台的砲撃。明治31年(1898年)3月21日,改類別成三等海防艦,日俄戰爭以第三艦隊的一員參戰。大正元年(1912年)8月28日,由於等級修改三等海防艦廢除,因而變更艦種成為二等海防艦。 並且,在大正11年(1922年)8月28日,與姉妹艦武藏共同成為特務艦(測量艦)。在海防艦時代後期主要長時期從事測量任務,期間更發現日本海中央部的大和堆。昭和10年(1936年)4月1日除籍。 其後,交由司法省所管理,並在浦賀港内繋留,成為少年刑務所的宿泊船。太平洋战争中,因需要拆卸而向橫濱返航,在戰敗1個月後的昭和20年(1945年)9月18日、因颱風而在鶴見川河口沈没。最終在昭和25年(1950年)解體。.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大和號風帆戰船 · 查看更多 »

大神 (游戏)

大神(大神,Okami)是Capcom旗下已解散的四叶草工作室于2006年4月20日发售的PS2动作冒险游戏。游戏故事背景取材自日本神话、传说、童话等等。讲述八岐大蛇为祸人间,于是天照大神降生于世间退治怪物,并重拾原本属于自己的十三笔神神力。游戏中出现了许多日本神话、传说、童话中的人物,共冶一炉一同演出故事。游戏以独特的水墨卡通渲染所营造的画面而著名,充满创意的笔调系统也是游戏的一大卖点。 本作于推出后在Wii上复刻,并将于2012年尾在PS3再次以高清模式复刻发行《大神 絕景版》,2017年12月再度高畫質化移植到PlayStation 4、Xbox One、Windows等平台。於2018年移植至任天堂Switch並追加觸控及體感多種指令玩法。此外,CAPCOM于NDS制作了本篇的续作《》。.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大神 (游戏) · 查看更多 »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12)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USS Hornet CV-12)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四號艦。她是美軍第八艘以大黃蜂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大陸海軍的一艘單桅縱帆船。 大黃蜂號於1942年開始建造,艦名原為奇爾沙治(Kearsarge)。同年10月,美軍在聖克魯斯群島戰役損失了大黃蜂號,美軍在稍後將建造中的CV-12更名為大黃蜂號,以作紀念。1943年大黃蜂號下水服役,並在1944年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更避過了日軍所有攻擊。戰後大黃蜂號退役封存,在韓戰時期進行SCB-27A改建,又在期間重編為攻擊航母(CVA-12),於1953年在大西洋艦隊重新服役。翌年大黃蜂號返回太平洋艦隊,又在稍後進行SCB-125現代化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 1958年大黃蜂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12,繼續留在太平洋執勤。稍後大黃蜂號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先後擔任太陽神3號、太陽神11號及太陽神12號的救援船;並在越戰期間到越南外海執勤,但未有參與陸上攻擊。 大黃蜂號在1970年退役,並在1989年除籍。雖然大黃蜂號在1991年獲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但海軍仍在1993年將大黃蜂號出售,並在1995年將之拖到拆船廠拆解。在民間組織努力下,海軍在同年中止出售合約,於1998年正式將大黃蜂號交予民間組織,用作博物館艦。同年大黃蜂號博物館在阿拉米達正式開放。.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CV-12) · 查看更多 »

大淀號輕巡洋艦

大淀號輕巡洋艦()是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巡洋艦。艦名來源為宮崎縣內最大的河川大淀川。大日本帝國海軍最後的聯合艦隊旗艦。為昭和十四年度的中通過建造,日軍在官方文書上稱為巡洋艦丙昭和13年9月19日付 海軍省『昭和14年度海軍軍備充実計画細項ニ関スル対大蔵省説明資料』、昭和13年7月11日付 艦政本部総務部第一課『次期補充計画艦種ノ仮称ニ関スル件覚』など。,又稱丙型巡洋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大淀號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是明治維新至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終結之前期間,大日本帝國海軍擁有、或計劃擁有的艦艇一覽。 另外,屬於陸軍船舶兵擁有的船舶請參考大日本帝国陆军兵器列表 再者,關於艦種類別及等級,基本上為竣工時。於終戰時被廢除的類別則不在此限。另外曾作變更的除特別記述外均會以較最要的作為類別的分類,而航空母艦改造等的重要情況下將會在艦種變更前後都作分類。關於日本海軍艦種類別變遷、大日本帝国海军舰艇条目说明,將會在另一條目記述。.

新!!: 大和號戰艦和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 查看更多 »

妙高號重巡洋艦

妙高」號重巡洋艦(みょうこう/めうかう)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第五號重巡洋艦,「妙高型重巡洋艦」的一號艦。於橫須賀海軍工廠動工,在1929年至1946年間服役。其命名取自新潟縣的妙高山,於戰後由海上自衛隊第七護衞艦隊的其中一艘金剛型護衞艦繼承 。.

新!!: 大和號戰艦和妙高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宇宙戰艦

宇宙戰艦主要是指在科幻作品登場的兵器,常用於宇宙作戰的船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宇宙戰艦 · 查看更多 »

宇宙戰艦大和號

《宇宙戰艦大和號》(原題:宇宙戦艦ヤマト)是日本动画制作公司オフィス・アカデミー/ウエスト・ケープ・コーポレーション1970年代起製作的動畫系列作品,同時也是劇中登場的宇宙戰艦及主题歌名称。日本的日本电视台、读卖电视台、富士电视台相继播出过宇宙战舰大和号系列的相关作品。 台灣的中華電視公司播出電視版第一、二部時的譯名則為《宇宙戰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宇宙戰艦大和號 · 查看更多 »

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

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USS Franklin,舷號CV-13),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五號艦。她是美軍第五艘以富蘭克林為名的軍艦,但紀念對象卻仍有爭議。其一說法指,雖然前四艘富蘭克林號確實為紀念美國立國元勳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但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只不過是繼承前四艦之艦名,並無特殊紀念對象;真正紀念富蘭克林本人的航空母艦應為好人理查號。而另一說法則以艦上銅匾為據,指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是紀念美國內戰的富蘭克林戰役。不論如何,艦上水兵仍以本傑明·富蘭克林之名,暱稱富蘭克林號為大班(Big Ben)。 富蘭克林號於1942年開始建造,在1944年初服役,並在菲律賓海海戰後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空襲日本本土期間,富蘭克林號被日軍轟炸機重創,幾乎沉沒,但最終仍成功撤出戰場,並以自身動力返國維修。戰後富蘭克林號退役停放,雖先後重編為攻擊航母、反潛航母及飛機運輸艦,但未再出海執勤。1964年富蘭克林號除籍,於1966年出售拆解。.

新!!: 大和號戰艦和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山口多聞

山口多聞,日本帝國海軍將領。在中途岛海战中战死,追晋海军中将。.

新!!: 大和號戰艦和山口多聞 · 查看更多 »

中途岛海战

中途島海戰(Battle of Midway,ミッドウェー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海戰的主要戰鬥在1942年6月4日於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後續戰事一直持續至6月7日。 1942年初,日本陸續達成南方作戰的戰略目標,但軍方卻對下一步行動意見紛歧。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堅持下,大本營放棄向新畿內亞、斐濟、薩摩亞一帶的西南太平洋推進,轉為在6月4日進攻中太平洋的中途島。山本五十六的目標是利用登陸艦隊引誘在珍珠港事件倖免於難的美軍航空母艦,再派遣日軍「機動部隊」的六艘航空母艦予以伏擊。不過,日本海軍有兩艘航母在5月珊瑚海海戰受損而無法參戰,其無線電通訊密碼更遭到美軍部分破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根據破譯信息提供的情報,隨即制訂反埋伏作戰,緊急募集三艘航母到中途島。結果,美軍在6月4日成功伏擊機動部隊,以一艘航母沉沒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軍四艘航母。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美軍憑藉此場戰役的勝利,扭轉了開戰以來的被動,並恢復美日兩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均勢。日本海軍則失去開戰以來的戰略主導權,隨後於西南太平洋與盟軍陷入消耗戰,在戰爭中漸走下坡。.

新!!: 大和號戰艦和中途岛海战 · 查看更多 »

主力艦

主力艦(英語:Capital ship)是各國海軍中最重要的軍艦。主力艦的體積通常較其他海軍艦艇大得多,且經常擔任艦隊中領導艦或旗艦的角色。 美國作家威廉·林德(William S. Lind)在其著作《America Can Win》第90頁中對主力艦的定義如下:「具備以下這些特徵的海軍艦艇可被稱為主力艦:若主力艦被擊沉,其所屬的海軍亦將隨之崩解;但縱使海軍已被擊潰,主力艦依然能保有作戰能力。主力艦所應具備的另一項特徵是主力艦的主要對手應是敵方主力艦。」 通常而言,各國海軍不會正式地將主力艦列為一種分級標準,也不會明白地表示某艘艦艇擁有主力艦的地位;不過,主力艦的概念卻是海事戰略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舉例而言,在同一戰區中的兩國海軍僅需以主力艦作為評斷軍力的標準,而無須特別考慮噸位數或主砲口徑。 這種概念最知名的例子莫過於由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少將所提出的《海軍戰略論》,後來更被實際運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防禦新加坡的具體戰略依據;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面臨到其戰艦與戰鬥巡洋艦應如何妥善分配於大西洋與太平洋兩個戰區間的難題,而依據主力艦的概念,大西洋戰區所要應對的威脅主要來自於納粹德國海軍的U型潛艇,而在太平洋戰場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則擁有為數龐大的水面艦艇,因此將大型水面艦艇部署至太平洋,而大西洋戰區中僅保留小型的驅逐艦等艦艇作為主力艦即可。此外,大日本帝國海軍亦採納了《海軍戰略論》的主力艦概念,進而促使其突襲停泊於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以削弱其主力艦在太平洋上的影響力。太平洋戰區的地理環境特色使地面部隊幾乎無法發揮作用,因而迫使美國海軍以戰艦與航空母艦作為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的主力艦。歐洲戰場的戰事則多以地面作戰為主,因此納粹德國的水面艦隊規模較小,而盟軍在大西洋海戰中亦相對地僅以驅逐艦或驅逐護衛艦作為護衛船團的主力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主力艦 · 查看更多 »

三年式155公厘艦炮

三年式155公厘艦炮(六十口径十五糎五砲)是日本帝國海軍在戰間期開發的中口徑艦炮,因日本在輕巡洋艦戰力汰換上較為延宕,總數量有限。.

新!!: 大和號戰艦和三年式155公厘艦炮 · 查看更多 »

伊仙町

伊仙町(,)是鹿兒島縣轄下位於德之島上南部的一個城鎮,屬大島郡。 日本歷代最長壽者有兩位出生於此(泉重千代120歲、本鄉竈116歲)。 伊仙町常因町內選舉(町長選舉與町議員選舉)的紛爭被日本國內媒體報導。.

新!!: 大和號戰艦和伊仙町 · 查看更多 »

伊藤

伊藤是日本的第6大姓氏,总人数在1080000左右 。 是日本第六大姓氏。.

新!!: 大和號戰艦和伊藤 · 查看更多 »

伊藤整一

伊藤整一(いとう せいいち,),大日本帝國海軍將官,海軍兵學校第39期,曾任第2艦隊司令長官、日本駐滿州國海軍武官等職。伊藤整一出生於福岡縣三池郡高田町一個普通家庭。1945年4月7日,於第2艦隊旗艦大和號沉沒時戰死。 Category:日本海军大将‎ Category:日本海軍武官 Category:太平洋戰爭戰死人物 Category:勳一等旭日大綬章獲得者 Category:功四級金鵄勳章獲得者 Category:海軍兵學校校友 Category:福岡縣出身人物 Category:1890年出生 Category:1945年逝世.

新!!: 大和號戰艦和伊藤整一 · 查看更多 »

伊號第五十八潛艦

伊58(最終時)的模型 伊號第五十八潛艦(伊号第五十八潜水艦、いごうだいごじゅうはちせんすい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潛艦,並為巡潜乙型潜艦內,其中一艘的伊五十四型潜艦。曾使用該名稱的日本海軍潜艦共有2艘。.

新!!: 大和號戰艦和伊號第五十八潛艦 · 查看更多 »

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

企業號航空母艦(USS Enterprise,舷號CV-6,綽號大E或幸运E(Big E或Lucky E)),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約克鎮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它是美軍第七艘以企業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俘獲並更名的一艘英國單桅縱帆船。 企業號在1934年開始建造,在1936年下水,並於1938年服役。接著企業號參與了一次,在1940年編入駐太平洋的。1941年美國太平洋艦隊重設後,企業號仍舊留在太平洋服役。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企業號原定在前一日進入港口,但因風浪而有所延誤,僥倖避過一劫。此後企業號參與了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的大部分重要戰鬥,由早期的空襲東京、中途島海戰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到美軍反攻的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菲律賓戰役及雷伊泰灣海戰,以及晚期的硫磺及琉球群島戰事。1945年5月沖繩戰役期間,企業號接連被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傷,被迫返回美國維修,使之錯過日本投降前最後三個月的戰鬥。 大戰結束後,戰績彪炳的企業號參與了接載美軍返國的,最後在1947年退役停放。美國海軍部長福萊斯特曾稱讚企業號為美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佳象徵,並請求政府將企業號如同憲法號一樣永久保存,然而企業號在戰後多次的捐贈計畫都因故失敗。1952年及1953年企業號先後被重編為攻擊航母及反潛航母,但艦體並沒有作任何改裝。1956年海軍將企業號除籍並出售拆解。艦艇的老兵組織試圖籌款購入企業號不果,而企業號最終在1958年拆解。在老兵的強烈要求下,海軍將在同年開始建造的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企業,以資紀念。.

新!!: 大和號戰艦和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 · 查看更多 »

強襲魔女

| | 《強襲魔女》(ストライクウィッチーズ,STRIKE WITCHES)是Project Kagonish為原作、插畫家島田文金負責插畫、角川書店企劃的跨媒體平台作品,以及依此改編的動畫、漫畫、小說、遊戲等。島田文金亦不時會做出一些和此系列相關的同人物,例如尚未出現於相關系列作的世界各國的魔女們。.

新!!: 大和號戰艦和強襲魔女 · 查看更多 »

弗萊徹級驅逐艦

弗萊徹級驅逐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級,總計生產了175艘,是單一驅逐艦級生產量最高的,因此也常被當作二战美軍最具代表性的驅逐艦。弗莱彻级驱逐舰在众多方面都被认为性能优秀,胜任防空、反潜与水面作战各种任务,航程又足以覆盖美军舰队在太平洋上的行动。此級驅逐艦于二戰後大多仍繼續服役,加上之後移交美國盟友之海軍,總服役時間相當的長。.

新!!: 大和號戰艦和弗萊徹級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德山市

德山市()是位於日本山口縣東部的一個已廢止的行政區,已於2003年4月21日與新南陽市、熊毛郡熊毛町、都濃郡鹿野町合併成周南市。不過現在周南市的主要市政設施都是延用過去德山市的設施。 二次大戰時期,日本帝國海軍所開發的人控魚雷「回天」的訓練基地設於轄區內的大津島上。也因為在戰前設有海軍燃料廠,在戰後轉變為石油相關產業,因此在轄區內有密集的工業區。.

新!!: 大和號戰艦和德山市 · 查看更多 »

信濃號航空母艦

信濃號航空母艦(信濃,假名:しなの,平文式羅馬字:Shinano)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艦,為二次大戰裡艦體最大、排水量最重的航空母艦,在完成長達五年斷斷續續的建造工作後,首次出航僅17小時即被美國海軍的「射水魚號」潛艇所擊沉。 「信濃號」原作為「大和級」戰艦的三號艦進行建造,暫定名為「110號艦」。隨著日軍在太平洋的戰事告急,帝國海軍對航空母艦的需求大為提高,故因應戰爭需求,將尚未完成的「110號艦」改造成航空母艦,正式命名為「信濃號」,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國之一的「信濃國」。由於日軍在1944年6月馬里亞納海戰的失敗中損失了三艘主力航艦,故加速了「信濃號」的建造進度。「信濃號」擁有「大和級」的戰艦級別堅固船體,超出一般航空母艦的標準,同時它也受到「大鳳號」的影響,鋪上了相當厚實的裝甲保護飛行甲板。 「信濃號」於1944年11月在未完成的情況下投入服役,隨後自橫須賀海軍工廠移至吴海军工厂完成裝修,但被回航中的美軍潛艇攻擊而擊沉,包含艦長大佐在內共1,435名水兵和民間工作者陣亡,為目前下水的航空母艦服役時間最短、也是至今被潛艇擊沉的最大排水量軍艦。信濃號的排水量噸位,一直到1961年美國海軍的傳統動力航空母艦「小鷹號」服役才將其超越。.

新!!: 大和號戰艦和信濃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老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 William Nimitz, Sr.,)是一位美國海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五星上将。尼米茲早期以研究潛艇為主,而後成為美軍中柴油引擎技術的專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尼米茲擔任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等職務,主導對日作戰,軍事歷史學家艾德溫·帕爾瑪·霍利(Edwin Palmer Hoyt)因而評論:「海爾賽能在一場海戰中取勝,斯普魯恩斯能在一場戰役中取勝,而尼米茲能在一場戰爭中取勝。」戰後,尼米茲擔任海軍作戰部長,一直至1947年退役為止。 尼米茲於1966年逝世。美國海軍為紀念尼米茲,而將其去世之後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以他為名,也就是日後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此外,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及加州舊金山有以他為名的尼米茲高速公路。.

新!!: 大和號戰艦和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 查看更多 »

周南市

周南市()是山口縣東部的市。總人口約152,000人。是山口縣内第人口第4多的都市。 由於在戰前設有海軍燃料廠,在戰後轉變為石油相關產業,因此在轄區內有密集的工業區。.

新!!: 大和號戰艦和周南市 · 查看更多 »

班寧頓號航空母艦

班寧頓號航空母艦(USS Bennington CV-20)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十二號艦。她是美軍第二艘以班寧頓為名的軍艦,以紀念美國獨立戰爭的班寧頓之戰。 班寧頓號在1942年開始建造,並在1944年下水服役,於1945年初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班寧頓號退役停放,在韓戰時期進行SCB-27A現代化改建,並在期間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20)。改建後班寧頓號重返現役,其時韓戰已經停火。稍後班寧頓號再進行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然後轉到太平洋艦隊服役。 1959年,班寧頓號再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20,繼續在太平洋服役。北部灣事件後,美國開始全面參與越戰;班寧頓號亦曾作多次越戰巡航,但未有派飛機到陸上作戰,僅為艦隊提供反潛警備。在役晚年,班寧頓號亦參與了早期的太陽神計畫,回收了太陽神4號的太空艙。 班寧頓號在1970年退役,然後停放多年,最後於1989年除籍,並在1994年出售到印度拆解。.

新!!: 大和號戰艦和班寧頓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球狀船首

球状船首,或稱球型艏、球鼻艏,是為了船隻能抵消海波的打擊而設計的,外型為一個突出的球般,位置在船首水線底下的突起部分。能抵消海浪所造能的衝擊,令燃料的效率及速度提高,故常見於大型船隻。它和船隻的撞角外型類似,但功用及效果則大相逕庭。不少現代的船艦也採取類似的設計,包括日本海軍的大和號及翔鶴型航空母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球狀船首 · 查看更多 »

碉堡山號航空母艦

碉堡山號航空母艦(USS Bunker Hill CV-17)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九號艦。她是美軍第一艘以碉堡山為名的軍艦,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血腥的碉堡山戰役(Battle of Bunker hill);艦上水兵暱稱之為假日特快(Holiday Express)。 碉堡山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數月後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碉堡山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碉堡山號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最終在沖繩戰役期間被神風自殺飛機重創,而要撤出戰場。戰後碉堡山號退役停放,雖先後重編為攻擊航母、反潛航母及飛機運輸艦,但未再出海執勤,而是留在聖地牙哥作電子測試平台。1966年碉堡山號除籍,於1973年出售拆解。.

新!!: 大和號戰艦和碉堡山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神是中学生

《神是中学生》(かみちゅ!,对应汉字“神中!”),是于2005年6月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放映的原創电视动画。內容讲述住在瀨戶內地方架空城鎮的女主角友里惠,突然成了神明后与朋友间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在作品中的神明则是根据日本神道教的八百万神及众神论来描绘的,故事中的神明无处不在,而且就在身边。背景為1980年代風格。另外,标题,不是「神是--中学生」而是的意思。 电视播放計12回,但动画本身共16话,有4话是在之后销售的DVD中;海外Animax播出的則是DVD版本。动画获选为2005年第9回文部省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优秀奖。於《月刊Comic電擊大王》2005年6月号至2007年1月号連載《神是中学生》漫畫版作品。.

新!!: 大和號戰艦和神是中学生 · 查看更多 »

第2艦隊 (日本海軍)

2艦隊為舊大日本帝國海軍之一部隊。排除因華盛頓海軍條約1921年度1年間受到大量廢艦之約制及第1艦隊為常設艦隊之影響,第二艦隊為1903年創設開始到1945年壞滅間之常時編制艦隊。完全以巡洋艦和巡洋戰艦作為前線部隊的主力。.

新!!: 大和號戰艦和第2艦隊 (日本海軍) · 查看更多 »

第一航空战队

一航空战队、一航戰,作为日本海军机动部队之一部,存在于日本帝国时期。.

新!!: 大和號戰艦和第一航空战队 · 查看更多 »

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CV-10)

約克鎮號航空母艦(USS Yorktown CV-10)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她是美軍第四艘以約克鎮為名的軍艦,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的約克鎮圍城戰役。 約克鎮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艦名原為好人理查(Bon Homme Richard)。建造僅開始數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艾塞克斯號等航空母艦。1942年,日軍在中途島海戰擊沉了舷號CV-5的約克鎮號,美軍在稍後將建造中的CV-10更名為約克鎮號,以作紀念。 1943年約克鎮號下水服役,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約克鎮號退役封存,並在稍後進行代號SCB-27A現代化改建。改建期間,約克鎮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CVA-10)。1953年約克鎮號完成改建,但在前往西太平洋前夕,韓戰剛好結束,約克鎮號無緣參與。接著約克鎮號留在西太平洋執勤,並在大陳島撤退中援助民國政府,然後進行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 1957年約克鎮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10,繼續留在西太平洋。稍後約克鎮號在金門砲戰期間再次到台灣海峽巡邏,並在越戰期間到南中國海執勤,但未有派飛機參與攻擊。除冷戰衝突外,約克鎮號亦有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擔任太陽神8號指揮艙的救援船。服役晚年,約克鎮號調到大西洋艦隊。 約克鎮號在1970年退役,並在1973年除籍。稍後海軍將約克鎮號改建為博物館艦;博物館在1976年於查爾斯頓愛國者地開放,並在1986年獲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新!!: 大和號戰艦和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CV-10) · 查看更多 »

約翰斯頓號驅逐艦 (DD-557)

約翰斯頓號驅逐艦(USS Johnston DD-557),是一艘二戰時期隸屬于美國海軍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她是第一艘以中尉命名的美國海軍船艦。本艦以其在薩馬島海戰中的英勇戰鬥聞名。當時隸屬於後方支援任務的護衛航母艦隊77.4.3分隊(通稱「Taffy 3」),數艘武裝相對弱小的驅逐艦——最強的武備僅為5吋(127mm)火砲和21吋(533mm)魚雷,向栗田健男的主力艦隊(擁有大和號戰艦在內四艘戰艦、八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發起了無畏的衝鋒,「Taffy 3」犧牲了兩艘驅逐艦、一艘護衛驅逐艦和兩艘護航航空母艦,最後阻止了日軍攻擊雷伊泰島美軍登陸部隊的企圖,並給日軍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

新!!: 大和號戰艦和約翰斯頓號驅逐艦 (DD-557) · 查看更多 »

绀碧舰队

《绀碧舰队》是日本荒卷義雄所写的一部架空历史小说與科幻小說。場景位於後世世界,擁有前世第二次世界大戰記憶的轉世日本軍軍人們(以山本五十六轉世的高野五十六、陸軍中將大高彌三郎與紺碧艦隊司令官前原一征為中心)展開全然不同的科幻歷史。.

新!!: 大和號戰艦和绀碧舰队 · 查看更多 »

羽黑號重巡洋艦

羽黑」號重巡洋艦(はぐ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第八號重巡洋艦,「妙高型重巡洋艦」的四號艦。於三菱造船長崎造船所動工,在1929年至1945年間服役。其命名取自山形縣的出羽三山之一的羽黑山。.

新!!: 大和號戰艦和羽黑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男人們的大和

《男人們的大和》是2005年12月17日東映推出的日本戰爭片。該片的主題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擊沉的戰艦大和船員,制作費約25億日元。.

新!!: 大和號戰艦和男人們的大和 · 查看更多 »

無畏號航空母艦

無畏號航空母艦(USS Intrepid CV-11)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三號艦。它是美軍第四艘以無畏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海軍於1803年俘獲的一艘火船。 無畏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建造僅開始數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無畏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無畏號下水服役,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特别是雷伊泰灣海戰。戰後無畏號退役封存,在韓戰後開始進行SCB-27C改建,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11,於1954年在大西洋艦隊重新服役。稍後無畏號又進行SCB-125現代化改建,增設斜角飛行。 1962年無畏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11,繼續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稍後無畏號參與美國的太空計劃,分別擔任水星-宇宙神7號及雙子座3號的救援船。1966年至1969年,無畏號曾三次前往西太平洋,參與越戰。雖然無畏號其時已改編為反潛航母,但美軍臨時將之改編為輔助攻擊航母,故無畏號亦有派飛機到陸上參與攻擊。 無畏號在1974年退役,並一度預備出售拆解;但在民間組織努力下,海軍在1981年將無畏號捐贈到紐約作博物館艦。1982年無畏號除籍;而同年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於哈德遜河河畔正式開放,自此成為曼哈頓的重要地標及旅遊點。1986年,無畏號獲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

新!!: 大和號戰艦和無畏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聯合艦隊

聯合艦隊(連合艦隊、れんごうかんたい),一般指大日本帝國海軍編成的艦隊種別之一,然亦可解釋為由二隊以上的獨立艦隊編成的海上作戰部隊,略稱GF(Grand Fleet)。.

新!!: 大和號戰艦和聯合艦隊 · 查看更多 »

聯合艦隊 (電影)

聯合艦隊(れんごうかんたい)是1981年上映的日本戰爭電影,本片是戰爭片名導松林宗惠的二戰電影集大成之作,再次敘述日本「聯合艦隊」的歷史故事。 本片製作費耗資十億,當年票房得到第一名,成為1980年代電影的超級賣座片,票房收入達到32.3億日圓。.

新!!: 大和號戰艦和聯合艦隊 (電影) · 查看更多 »

聖羅號航空母艦

聖羅號護航航空母艦(USS St.

新!!: 大和號戰艦和聖羅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菊水作戰

菊水作戰(菊水作戦,きくすいさくせん)為日軍在沖繩島戰役期間,對沖繩海域的同盟國艦隊發動自殺性空中攻擊的作戰,是日軍天號作戰的一部份。作戰名「菊水」是以忠臣楠木正成的旗印而來。.

新!!: 大和號戰艦和菊水作戰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海海戰

菲律賓海海戰(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 日本則稱為馬里亞納海戰,マリアナ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间的一次海戰,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對決,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6月19日持續至6月20日,战场在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附近海域。 1942年下半到1943年上半,盟軍藉由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奪得太平洋戰場優勢,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軍上將在中太平洋展開攻勢,著名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陸軍上將自澳大利亞向印尼、菲律賓發動跳島作戰,1944年上半兩條戰線都已迅速接近日本,勢不可檔。 為了進一步削弱日本的工業力,盟軍需要佔領地位重要、位處日本「絕對國防圈」上的馬里亞納群島做為B-29戰略轟炸機基地,尼米茲派出手中的得力戰將、中途島戰役的英雄斯普鲁恩斯中將執行攻佔馬里亞納的任務,其手上握有第五艦隊15艘航空母艦的重兵,6月15日在塞班島成功登陸,由於進展順利,斯普鲁恩斯原訂18日攻佔關島。 日本總部也意識到美軍的企圖,豐田副武接替殉職的古賀峰一成為聯合艦隊總司令後,於5月20日發起「阿」號作戰(あ号作戦),希望在美軍攻擊馬里亞那之際,由小澤治三郎中將帶領的9艘航空母艦組成的機動部隊可以對美軍第五艦隊進行致命打擊。 戰役結果日軍損失三艘航空母艦、378架飛機。 此戰役影響甚大,日本喪失西太平洋制海權,艦隊主力航空母艦損失慘重,艦載機消耗殆盡,使之無法在4個月後的史上最大海戰雷伊泰灣海戰派出飛機支援艦隊,美軍則大獲全勝,只有少數艦隻輕傷,鞏固了塞班的登陸,接下來2個月逐步將馬里亞納佔領,也有了直接以B-29轟炸日本本土的實力,同時與麥克阿瑟的戰線形成夾擊菲律賓群島的態勢。 马里亚纳海战的落敗标志着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已經不复存在,日本的東條英機政權在此期间倒台。.

新!!: 大和號戰艦和菲律賓海海戰 · 查看更多 »

靜間義則

間義則(しずま よしのり),日本男性插畫家。.

新!!: 大和號戰艦和靜間義則 · 查看更多 »

高雄號重巡洋艦

(たかお/たかを)#達昭和2年6月p.41『達第八十六號 補助艦艇製造費ヲ以テ昭和二年度ニ於テ建造ニ着手ノ一等巡洋艦二隻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昭和二年六月二十三日 海軍大臣岡田啓介|横須賀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 一萬頓級巡洋艦 高雄タカヲ|呉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 一萬頓級巡洋艦 愛宕アタゴ』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一等巡洋艦高雄型1號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高雄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高速戰艦

速戰艦是一種在設計上以不減損裝甲防護或火力武裝為前提盡可能提高航行速度的戰艦類型。多數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的無畏型戰艦的設計航速均相當低,因此「高速戰艦」這個詞彙即是用以形容以提高航速為主要目標的戰艦設計。除參與普通的戰列線作戰外,高速戰艦更可借重其優越的航行速度執行更多多樣化的任務。 高速戰艦與戰鬥巡洋艦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配有足夠的火力與裝甲能在持續性戰鬥中與敵軍戰艦進行長時間的交火對射,而後者的設計理念則係犧牲裝甲防護以追求卓越的航速,故缺乏與戰艦長期駁火的能力。在不損及戰鬥效能或裝甲防護的前提下提高航速是高速戰艦在設計上最主要的挑戰。雖然增加艦體的長寬比是提高航速的最直接方法,但較大的艦身卻也意味著高昂的造價,且可能逾越各項海軍條約對各國海軍艦艇的噸位限制。推進系統的改良與輕量化且高強度裝甲板的問世等新型科技技術均對高速戰艦的發展有實質的助益。 與「戰鬥巡洋艦」這個詞彙不同的是,「高速戰艦」從未為任何國家的海軍採納為正式稱呼;前者則於1911年成為英國皇家海軍的正式用語。伊麗莎白女王級戰艦的四艘同級艦在英國海軍所屬的大艦隊中被統一編入「高速分艦隊」;除此之外,高速艦隊在官方文件上與傳統戰艦並無任何分別,且當時的海軍艦艇名冊或條約亦未將「高速戰艦」視為一獨立的艦種。另外,美國海軍的艦種分類系統亦未為高速戰艦增設新的艦種代碼;在美國海軍的系統中,所有戰艦的分類代碼均為「BB」,不論其航速的快慢。.

新!!: 大和號戰艦和高速戰艦 · 查看更多 »

高校艦隊

,是由Production IMS製作,於2016年4月9日在TOKYO MX、BS11等電視台播放的電視動畫,放送前公布的標題名稱為「はいふり」,繁体中文常译作“高校艦隊”,而簡体中文常译作“青春波纹”。.

新!!: 大和號戰艦和高校艦隊 · 查看更多 »

請命令!提督Sama

--,為中國成都金角網路科技於2016年開發的二戰主題手機遊戲;該遊戲首先在2017年一月於南韓上市,接著於同年七月於中國上市,隨後於日、港、澳、台、東南亞等海外區域發行。.

新!!: 大和號戰艦和請命令!提督Sama · 查看更多 »

魚雷

魚雷(torpedo)是一種有推进能力、在水下移動攻擊敵艦吃水線下船身的魚型水雷。魚雷可以从水上或水下发射,发射平台有潛艇、軍艦、鱼雷艇、直升機或固定翼飛機等。一般是用鱼雷发射管发射,但一些微型潜艇或鱼雷艇也有将鱼雷外掛在船体上,将它抛出自己航行出去的用法。 鱼雷在撞击或到达敌方目标附近时引爆,破坏目标的水下部份,造成敌方舰艇進水下沉。速度一般为40-50节,新型的超空化鱼雷时速可达200節。过去老式鱼雷的射程短,仅有1.8公里左右,新型鱼雷的射程可达16公里。鱼雷攻击可以用较小代价击沉大型舰艇,但因为攻击距离近,发射平台有被敌方远程火力击毁的风险。 鱼雷按破坏力可分为轻型和重型,按制导方式可分为无制导、自主制导和线控制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以前的魚雷不具備導引功能。在發射之前需要先設定魚雷航行的方向與深度,發射之後魚雷會持續前進直到撞击引爆,或動力用盡而沉沒。現代的魚雷都有自我導引與追蹤目標的能力,準確度和殺傷力都高得多。.

新!!: 大和號戰艦和魚雷 · 查看更多 »

軍艦行進曲

軍艦行進曲(日語:ぐんかんこうしんきょく)是瀨戶口藤吉(时任横须贺海军乐队兵曹长)作曲的進行曲。在日本一般以「軍艦マーチ」(Gunkan March)的名稱廣受認識。在明治30年(1897年),為在鳥山啟作詞的「此の城(のち、軍艦)」中加上本曲成為軍歌,日後再編成進行曲發表。本曲為日本具代表性的進行曲。亦是舊日本海軍及現在的海上自衛隊之官方進行曲,會在下水典禮等的各種活動中演奏。.

新!!: 大和號戰艦和軍艦行進曲 · 查看更多 »

胡蜂號航空母艦 (CV-18)

胡蜂號航空母艦(USS Wasp CV-18)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十號艦,亦是美軍第九艘以胡蜂為名的軍艦。艦上水兵以胡蜂之形象,暱稱胡蜂號為強力蜂刺(Mighty Stinger)。 胡蜂號在1942年開始建造,起初命名為奧里斯卡尼(Oriskany),但在數個月更改,以紀念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沉沒的胡蜂號。1943年胡蜂號下水服役,並在1944年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胡蜂號退役停放,並在1949年進行SCB-27A現代化改建。改建完成時,韓戰已爆發一年多,但胡蜂號未前往西太平洋,而是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一帶執勤。1952年胡蜂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CVA-18),並在1955年進行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1956年胡蜂號再重編為反潛航艦(CVS-18),多次參與北約的海上演習,亦曾多次回收雙子座計畫的太空艙。 胡蜂號在1972年退役除籍,並在1973年出售拆解。.

新!!: 大和號戰艦和胡蜂號航空母艦 (CV-18) · 查看更多 »

能代号轻巡洋舰

能代号轻巡洋舰(能代),是一艘阿贺野级轻巡洋舰,二战期间于大日本帝国海军服役。该舰得名自日本北部秋田县的能代河。.

新!!: 大和號戰艦和能代号轻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舰队Collection (动画)

《舰队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是由日本Diomedéa基于角川游戏的同名游戏所制作2015年电视动画,2013年9月公布,共12集,该动画先在东京MX和KBS于2015年1月8日和2015年3月26日播放,后在其他电视台播放后公布将有一部续集,除此之外在2016年动画电影上映。.

新!!: 大和號戰艦和舰队Collection (动画) · 查看更多 »

蘭道夫號航空母艦

蘭道夫號航空母艦(USS Randolph CV-15)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七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艾塞克斯級的二號艦。她是美軍第二艘以蘭道夫為名的軍艦,以紀念第一屆大陸會議主席培頓·蘭道夫(Peyton Randolph)。艦上水兵亦以此暱稱蘭道夫號為蘭迪(Randy)。 蘭道夫號在1943年開始建造,並在1944年下水服役,於1945年初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蘭道夫號退役停放,在韓戰爆發後進行SCB-27A現代化改建,並在期間重編為攻擊航母(CVA-15)。改建完成後蘭道夫號重返現役,其時韓戰已將近停火。稍後蘭道夫號留在大西洋艦隊,再進行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並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封鎖古巴。服役期間,蘭道夫號亦曾兩次回收水星計劃的指揮艙。 蘭道夫號在1969年退役,於1973年除籍,最終在1975年出售拆解。.

新!!: 大和號戰艦和蘭道夫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藤田進

藤田進(平假名:ふじた すすむ、)乃日本演員,早期和黑澤明合作,後來常在其他戰爭片和特攝片扮演軍官,被譽為「軍人俳優」。.

新!!: 大和號戰艦和藤田進 · 查看更多 »

钢铁少女

《鋼鐵少女》是由台灣漫畫家皇宇(ZECO)所創作的漫畫作品,目前正於日本連載中。其原型是2009年皇宇於《CCC創作集》刊載的插圖《陽炎少女 -丹陽-》,發表後在日本獲得迴響,進而於2011年在Wani Books漫畫雜誌《COMIC GUM》開始進行連載,第一本單行本上架後首週就拿下了日本亞馬遜分類書籍暢銷第一。2015年6月最新單行本《鋼鐵少女-嵐-》第2集發售,可說是戰艦萌擬人化風潮的先驅。 被認為是最早有明確故事及在設計上有完整系統化(但並非最早繪製艦娘)的艦娘作品,進而影響了日本同樣是以船艦為主題擬人化的遊戲《艦隊Collection》。早在《艦隊collection》上架前兩個月,日本媒體就以「給日本帶來衝擊的美少女戰艦是如何誕生的」為題對皇宇進行專訪,並由其遊戲製作人田中謙介於皇宇畫集《鋼鐵少女圖鑑》上市時為其撰寫了推薦文。 漫畫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為背景主線進行,在漫畫中登場的少女們都是戰艦萌擬人化角色,描繪戰爭中在少女們之間發生的故事,故事以驅逐艦雪風與戰艦大和為主角,是一部以軍武為主題的作品。連載期間曾停刊半年左右,到2015年底共有單行本7集(無印1~4、北海女武神1、嵐1~2);隨著2015年《COMIC GUM》停刊,漫畫本篇進行到第一次所羅門海戰後,目前也處於停滯狀態。 2015年宣布遊戲化並進行遊戲測試,於2016年正式在Google Play及App Store上架。.

新!!: 大和號戰艦和钢铁少女 · 查看更多 »

蒼藍鋼鐵戰艦

《蒼藍鋼鐵戰--艦》(蒼き鋼のアルペジオ)為Ark Performance的日本漫畫作品,2009年9月30日開始於《YOUNG KING OURs》(少年畫報社)上連載,是以近未來的日本、潛艦為舞台的青年向科幻海洋戰記漫畫作品。繁體中文版由長鴻出版社發行。2013年5月29日宣布動畫化,於同年秋季開播。 《Newtype》2014年2月號十大人氣作品排行獲得第2名,動畫大賞2014各部門獲得角色設計獎第三名、劇本獎第五名、機械設計獎第一名、音樂獎(伴奏)第五名、主題曲獎第六名、監督獎第六名、作品獎(電視放送)第二名。.

新!!: 大和號戰艦和蒼藍鋼鐵戰艦 · 查看更多 »

野球長打王登場人物

野球長打王登場人物,係為由「週刊少年JUMP」漫畫家鈴木信也所連載的棒球搞笑漫畫《野球長打王》中所登場的架空人物及學校之介紹。.

新!!: 大和號戰艦和野球長打王登場人物 · 查看更多 »

長門號戰艦

長門(ながと)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下以為日本海軍)的戰艦#達大正5年5月p.12『達第七十八號 軍備補充費ヲ以テ本年度建造ニ着手スヘキ戰艦及二等巡洋艦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大正五年五月十三日 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呉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 戰艦 長門ナガト|横須賀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 二等巡洋艦 天龍テンリウ|佐世保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 二等巡洋艦 龍田タツタ』。長門型戰艦1號艦。其命名取自舊長門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為日本海軍的象徵,廣為日本國民所熟悉。在日本戰敗後被美國軍隊接收,後在原子彈實驗中沉没。.

新!!: 大和號戰艦和長門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长门级战列舰

長門級战列舰是日本设计建造的一种战列舰,也是在华盛顿条约生效期间,日本威力最大的战列舰。同级舰两艘:長門及陸奥。.

新!!: 大和號戰艦和长门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酒匂號輕巡洋艦

酒匂号轻巡洋舰(さかは/さかわ)是旧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建造的轻巡洋舰#達昭和19年4月(1)p.8『達第百二號 佐世保海軍工廠ニ於テ建造中ノ軍艦一隻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 昭和十九年四月一日 海軍大臣 嶋田繁太郎 軍艦 酒匂(サカハ)』,为阿賀野級輕巡洋艦(旧日本海军省正式名称“阿賀野型軽巡洋艦”)的4号舰。酒匂号建成之时已经是太平洋战争末期,并没有得到参加战斗的机会,最后停留在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就迎来了战争的结束。战后酒匂作为复员船使用,最终在1946年7月2日作为十字路口行动的靶舰之一沉没。 本舰其舰名来源于流经靜岡縣和神奈川縣的。.

新!!: 大和號戰艦和酒匂號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艦隊Collection

《艦隊Collection -艦Colle-》(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一般譯作「艦隊收藏」,是由角川遊戲開發、DMM.com提供及營運的網頁遊戲,簡稱《艦Colle》(艦これ);DMM表記《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本遊戲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大日本帝國軍艦為題材,而遊戲內容為玩家需要收集稱為「艦娘」(艦娘(かんむす))的軍艦萌擬人化角色卡片,為艦娘進行強化及改造同時,並以在戰鬥中打倒敵人作為目標。作為PC瀏覽器運行的網頁遊戲,在營運半年用戶即突破100萬。 拥有音乐CD、Drama CD、四格漫畫、動畫、小說等衍生作品。由於遊戲畫面與對話設計別具特色、對史實的再解釋,成為同人創作與同人作品的熱門素材。.

新!!: 大和號戰艦和艦隊Collection · 查看更多 »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USS Essex CV-9)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它是美軍第四艘以艾塞克斯為名的軍艦,紀念1799年麻薩諸塞州的艾塞克斯縣居民捐贈第一艘艾塞克斯艦給美國政府。由於在二戰表現出色,艦上水兵稱之為海軍最善戰之軍艦(The Fightingest Ship in the Navy)。 艾塞克斯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數月後日本突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艾塞克斯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艾塞克斯號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艾塞克斯號退役停放,並在稍後進行代號SCB-27A現代化改建。1951年艾塞克斯號完成改建後再次服役,並進行了兩次韓戰巡航;期間艾塞克斯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9。韓戰後艾塞克斯號進行代號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並在稍後調往大西洋艦隊。1960年艾塞克斯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9。除大型戰爭外,艾塞克斯號也介入了多場冷戰危機,包括豬灣事件及古巴導彈危機;亦有份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回收了太陽神7號的指揮艙。 艾塞克斯號在1969年退役;於1973年除籍;最終在1975年出售拆解。.

新!!: 大和號戰艦和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雪風號驅逐艦

雪風(ゆきかぜ)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陽炎型8號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雪風號驅逐艦 · 查看更多 »

雷伊泰灣海戰

萊特灣海戰(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沖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稱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上最后一次航母对战和戰列艦海戰,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海战進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持续至10月26日,在6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200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合計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此次戰鬥。 馬里亞納海戰戰役失利後,已喪失塞班島、馬里亞那群島等防線的日本雖居劣勢,但若是再失去菲律賓或臺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將斷絕,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因此日軍決定孤注一擲,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在經過許多的考量下,放棄原先攻打臺灣的計劃,而改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结果如所預料,数量上远居於劣势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上、陸基等航空力量全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10月21日澳洲所屬巡洋舰澳大利亚號被重创,似乎顯示特攻取得了一些效果。.

新!!: 大和號戰艦和雷伊泰灣海戰 · 查看更多 »

雷蒙德·斯普魯恩斯

雷蒙德·艾姆斯·斯普魯恩斯(Raymond Ames Spruance,,或譯為雷蒙·史普勞恩斯),第二次世界大戰时期美國海軍將領(最終官階為上將)、美國第五艦隊司令。戰後,曾出任院長及美國駐菲律賓大使。為紀念他立下的戰功,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和該級首艦(DD-963)皆以他的姓氏命名。.

新!!: 大和號戰艦和雷蒙德·斯普魯恩斯 · 查看更多 »

TBF復仇者式轟炸機

TBF復仇者式(TBF Avenger;如果是通用汽車所代工版本則稱為TBM Avenger)為格魯門公司開發的-zh:艦上;zh-tw:海基;zh-hk:艦上;zh-hans:舰载-魚雷轟炸機,主要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運用。.

新!!: 大和號戰艦和TBF復仇者式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松田千秋

松田千秋(まつだ ちあき,),大日本帝國海軍軍官,海軍兵學校第44期畢業生,最終階級為海軍少將。曾經擔任日向號戰艦、大和號戰艦艦長、司令等職務。戰後成為企業家,並擁有超過一百項專利。.

新!!: 大和號戰艦和松田千秋 · 查看更多 »

楚克群島

楚克潟湖(Chuuk Lagoon),簡稱楚克(Chuuk),舊稱Truk Lagoon,中文音譯為「土魯克」或「特魯克」均有。它是一個受保護的水體,位處中太平洋,在新幾內亞東北方,並與其相距有遠,北纬7度线穿過此處,行政區劃裡,它屬於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楚克州的一部份。 楚克被周邊約的受保護的珊瑚環礁包圍著,並有一個的天然良港,潟湖面積約為。群島面積約為,2010年調查時的常住人口有36,158人。群島內最大高度為443公尺。維諾島的維諾市,同時是楚克群島和楚克州的首府。維諾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FSM)最大的城市,約有12,000人。.

新!!: 大和號戰艦和楚克群島 · 查看更多 »

榛名號戰艦

榛名(はるな)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戰艦,金剛型戰艦3號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榛名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次元艦隊

《次元艦隊》(ジパング/ZIPANG)是日本漫畫家川口開治的作品,而目前在講談社《週刊MORNING》上連載的是《ZIPANG次元艦隊》。.

新!!: 大和號戰艦和次元艦隊 · 查看更多 »

武藏號戰艦

武藏(武蔵、むさ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所建造的大和型戰艦二號艦。當時是以正字武藏作為艦名#達昭和15年11月(1)p.1『達第二百四十一號 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長崎造船所ニ於テ建造中ノ戦艦一隻ニ左ノ通命名セラル 昭和十五年十一月一日 海軍大臣嶋田繁太郎 戦艦 武藏(ムサシ)』。在日本海軍中為第3艘使用該名稱的艦艇。此外,亦為日本海軍最後完工的戰艦。.

新!!: 大和號戰艦和武藏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比叡號戰艦

比叡()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簡稱為日本海軍)的戰艦。曾經歷巡洋戰艦(即西方的戰鬥巡洋艦)、戰艦及練習戰艦等多次的艦種更改。.

新!!: 大和號戰艦和比叡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沖繩島戰役

冲繩島戰役(沖繩戰役、沖縄戦)(英語: Battle of Okinawa),盟军代號為“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冲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持續到6月中旬,為期82天。 經過漫長的跳島戰役,盟軍逐漸逼近日本本土,並計劃利用沖繩這個距離日本本土僅340英里的島嶼作為空中作戰基地,以實行戰略中入侵日本本土的計劃(代號沒落行動)。美國陸軍的5個師,包括美軍第7步兵師、第27步兵師、第77步兵師、第81步兵師和美軍第96持續保障旅为陆地主要战队。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第1海軍陸戰師和美國第6海軍陸戰師提供在陆地上必要的支援,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則作為兩棲預備隊。入侵行動得到海軍、兩棲和戰術空中部隊的支援。 這場戰役在英文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語稱為或。這些代號反映出戰鬥之激烈、火力之密集以及盟軍參戰車、艦的龐大數量。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战争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0,000名战士戰死或被俘,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0,000人。此外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冲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最終迫使日本投降。.

新!!: 大和號戰艦和沖繩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涼風

《涼風》是一部以「高校青春LOVE STORY」純愛故事為主題的日本漫畫,作者是瀨尾公治。內容描述男主角秋月大和獨自來東京求學,居住在女生宿舍中並與女主角朝比奈涼風戀愛的故事。作品被分為兩部份:第0話至第120話為第一部,第121話至第166話為第二部。.

新!!: 大和號戰艦和涼風 · 查看更多 »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是臺灣的一座海事博物館,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淡江大學校園內,外觀為船型建築。.

新!!: 大和號戰艦和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深淵地平線

《深淵地平線》為中國重慶煜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於2018年所開發的主題遊戲;目前僅暫定發行由上海晨之科所代理的日文版本,並於2018年3月22日實施、3月30日受理申請封閉測試,4/13~4/20進行封閉測試,且預定於同年6月28日正式上線營運。.

新!!: 大和號戰艦和深淵地平線 · 查看更多 »

漢考克號航空母艦

漢考克號航空母艦(USS Hancock CV-19)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十一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艾塞克斯級的三號艦。她是美軍第五艘以漢考克為名的軍艦,以紀念第一位簽署美國獨立宣言、第二屆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考克。 漢考克號在1943年開始建造,艦名原為提康德羅加(Ticonderoga),但在動工四個月後與CV-14調換艦名,更名為漢考克。1944年漢考克號服役,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漢考克號退役停放,在韓戰時期進行SCB-27C現代化改建,並在期間重編為攻擊航艦(CVA-19)。改建完成後漢考克號重返現役,其時韓戰已經停火。稍後漢考克號再進行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然後留在太平洋艦隊服役。 北部灣事件後兩個月,漢考克號開始參與越戰,並多次派飛機到陸上攻擊。此後十一年間,漢考克號一共進行了九次越戰巡航,為美國航空母艦之最。1975年越戰即將結束之際,漢考克號臨時改裝為兩棲突擊艦,參與美國多場撤退行動,在金邊及西貢淪陷前夕,救走多名高棉、南越及美國人員、僑民。西貢淪陷後,漢考克號曾被派往營救遭紅色高棉脅持的馬亞圭斯號貨船,但因引擎故障而未能趕上參與。 越戰結束後,漢考克號重編為多用途航空母艦,舷號改為CV-19,但翌年漢考克號便從海軍退役除籍,並出售拆解。.

新!!: 大和號戰艦和漢考克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激動的昭和史 沖繩決戰

《激動的昭和史 沖繩決戰》是1971年的日本戰爭片,描述二戰時期的沖繩戰役,詮釋日本軍民奮勇抗戰的英勇情懷。.

新!!: 大和號戰艦和激動的昭和史 沖繩決戰 · 查看更多 »

戰艦世界

,是一款20世紀上半期海戰主題的3D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射击游戏-MMOTPS,採用玩家對戰及玩家聯合作戰的遊戲模式,由戰遊網公司開發和發行運營。該遊戲已於2015年9月17日正式上線開放註冊,為戰遊網旗下戰爭三部曲之一,另外兩款分別是坦克世界和戰機世界。.

新!!: 大和號戰艦和戰艦世界 · 查看更多 »

无畏舰

無畏艦(Dreadnought)是一種活躍於20世紀初期的戰艦類型。1906年,英國皇家海軍的「無畏號」下水服役,由於其技術與設計之先進遠超過同時代的戰艦,故以其為名自成一種新型戰艦的類別——「無畏艦」,而落伍的舊式戰艦則全部被歸為「前無畏艦」,意指「無畏艦」出現前設計者。 「無畏艦」具兩種革命性的創新設計,一為採取「全重砲」武裝配置,其裝備的大口徑火砲數遠超過以往的戰艦,二為使用蒸汽渦輪發動機作為推进系统。隨著「無畏艦」逐漸成為海上力量、乃至於國力的重要指標,各國展開了規模巨大的「無畏艦」建造競賽,遍及歐洲、亞洲和美洲國家,尤其是英國與德國最為激烈、建造數量最多。「無畏艦」造艦競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並一直持續到開戰當年,在僅僅五年造艦技術迅速發展的時間裡,「無畏艦」在火砲口徑、噸位、裝甲和推進力都有了飛躍性的提高,甚至出現了在前述的技術指標上發展到極致的「超無畏艦」,而原先領先全球的「無畏號」反而在開戰後成了落伍的二線戰艦。一次大戰結束後,世界海軍列強為避免再因造艦競賽重起戰端,召開了「華盛頓裁軍會議」,以此限制各國海軍軍艦的噸位和武裝,但許多艘「超無畏艦」依舊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在20世紀初世界各國耗費大量資源、爭相建造「無畏艦」,但歷史上卻只在1916年爆發過一次「無畏艦」艦隊間的大規模交戰——「日德蘭之戰」,為英國與德國的主力艦隊於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進行的一次海戰,儘管雙方兵力投入之多,卻沒有產生什麼決定性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後來建造的軍艦皆全部具備了「無畏艦」的技術概念,故該名詞也不再作為特定艦種之類別而無再使用,另外「無畏艦」一詞亦可用於具備其特徵、在「無畏艦革命」展開後出現的新式戰艦類型——战列巡洋舰之上。.

新!!: 大和號戰艦和无畏舰 · 查看更多 »

日本三大列表

日本三大列表是日本各樣事物最具代表性的頭三位列表。.

新!!: 大和號戰艦和日本三大列表 · 查看更多 »

日本船舶艦艇命名慣例

日本船舶艦艇的命名慣例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舉例而言,日本的戰艦從未以人名命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船艦的命名慣例經歷了多次修正才被確定。.

新!!: 大和號戰艦和日本船舶艦艇命名慣例 · 查看更多 »

日本戰役

日本戰役普遍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以美國海軍為主力的同盟國陣营對日本本土(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等地)的進攻及計劃。同盟國航空兵主要從美軍太平洋艦群、中國四川盆地、蘇聯遠東地區起飛,希望能造成日軍的傷亡,以減輕他們對同盟國登陸部隊的防禦。日軍也打算在本土與盟軍拼死一戰,但直到日本投降為止,盟軍都未在日本本土四大島登陸。.

新!!: 大和號戰艦和日本戰役 · 查看更多 »

日本海軍戰列艦列表

以下是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列表.

新!!: 大和號戰艦和日本海軍戰列艦列表 · 查看更多 »

愛宕號重巡洋艦

愛宕(あたご)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高雄型2號艦。艦名來自京都府的愛宕山,亦為繼承自上一代在未完成就被迫停工的天城型巡洋戰艦3號艦。在日本海軍中為第3艘使用該名稱的艦艇#聯合艦隊軍艦銘銘伝76頁。另外,這名稱亦由海上自衛隊的愛宕型護衛艦(あたご型護衛艦)1號艦「愛宕(あたご)」所繼承。從太平洋戰爭開始,到1944年(昭和19年)10月的雷伊泰灣海戰中沈没為止,「愛宕」幾乎一直作為第二艦隊旗艦,連金剛型戰艦、長門型戰艦及大和型戰艦等主力艦隻也在其指揮之下。 由於在建造期間突然趕工,所以竣工日期較1號艦的「高雄」為早。因此高雄型重巡洋艦亦被稱為愛宕型。.

新!!: 大和號戰艦和愛宕號重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111號艦

111號艦(ひゃくじゅういちごう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大和級戰艦計畫中的四號艦,不過後來於1942年3月間中止建造,已建成的艦體亦遭拆解#庭田、建艦秘話54-55頁『2.第百十一号艦について』#海軍軍備(3)p.10『三.戰艦信濃及紀伊の建造工事中止 (マル4)計畫に基く戰艦信濃及紀伊は夫々横須賀及呉海軍工廠に於て起工(紀伊は予定より六ヶ月繰上げ)し二重底迄の船殻工事を終つた時期に主として甲鈑の製造遅延の為一時建造工事を中止するに至つたが後日開戰後の軍備戰備計畫の大改變に基き信濃は航空母艦として再現せしめ得たが紀伊は遂に解体することとなつたものである。』。本艦原先的預定艦名可能為「紀伊」(きい)。.

新!!: 大和號戰艦和111號艦 · 查看更多 »

1943 中途島海戰

是CAPCOM在1987年6月推出的縱向捲軸射擊遊戲,平臺是大型電玩,也有移植到紅白機的版本,除了日文版也有英文版,以下簡稱為《1943》。.

新!!: 大和號戰艦和1943 中途島海戰 · 查看更多 »

1945年

没有描述。

新!!: 大和號戰艦和1945年 · 查看更多 »

4月7日

4月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7天(闰年第9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68天。.

新!!: 大和號戰艦和4月7日 · 查看更多 »

91式便攜地對空導彈

是一種由日本东芝所研製和生產的單兵便携型防空导弹系統,亦是日本第一代國產便攜式地對空導彈。它的外觀類似於美國製造的FIM-92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由於91式具有更好的制導系統,其中包括可见光和紅外綫誘導的系統選項,它的研製是為了取代美國製造的「刺針」便攜及肩扛式防空導彈於自卫队的存貨。而在另一方面,刺針只使用了被動式紅外線導引熱追蹤的制導系統。 在自衛隊的行列中,91式被俗稱為、SAM-2、PSAM和。 91式有時候會被誤稱為日本國產版的「刺針」防空導彈。91式專門被自衛隊所使用,而且由於受到日本国宪法的限制而不會遠銷海外。 91式已經官方歸類為第四代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

新!!: 大和號戰艦和91式便攜地對空導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和 (戰艦)大和號戰艦大和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