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塞德港

指数 塞德港

塞得港(阿拉伯語:بور سعيد,轉寫:Būr Saʻīd)是埃及东北部地中海沿岸靠近苏伊士运河的港口城市,塞得港省首府,位于北纬31.25度东经32.9度(),人口大约为50万。 塞得港以渔业以及化工、食品加工、烟草等工业为经济基础,是埃及出口棉花、稻米等产品的重要港口,也是船只过往苏伊士运河的加油站。塞得港在1976年成为自由区,由此繁荣起来。但2002年埃及协商会议(Shura Council)通过决议,决定在5年内取消塞得港自由区。 塞得港被很多人认为是埃及最美丽的城市,是埃及人夏日的度假胜地。那里有众多的旧式建筑,每一楼层都有的宽大阳台使这座城市显得与众不同。位于苏伊士运河东岸的Port Fouad是塞得港的姊妹城市,这两座城市依靠繁忙穿梭的免费轮渡连接起来。 塞得港是土耳其埃及总督穆罕默德·赛义德于1859年为开凿苏伊士运河下令修建的,它建筑于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河口之间人工填海形成的半岛上。苏伊士运河塞得港开始动工,在1869年正式通航。.

66 关系: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埃及埃及城市列表埃及共产党 (1922年)埃及行政区划埃及足球甲级联赛卡爾·古斯塔夫M/45衝鋒槍塞德港球迷骚乱塞得港省塔拉瓦號航空母艦宜昌市尚普蘭湖號航空母艦尼罗河三角洲中華人民共和國友好城市或姐妹城市列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機構列表世界貨櫃吞吐量最大港口列表市旗列表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岸防战列舰伊莎貝·英格朗伊斯梅利亚伏尔加格勒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H)勃兰登堡号战列舰皇太子號戰列艦班布里奇号驱逐舰 (DD-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第二次中东战争築摩號防護巡洋艦韦尔特号战列舰非洲國家行政區旗幟列表非洲足球俱樂部列表马斯里体育俱乐部魏森堡号战列舰让·巴尔号战列舰 (1940年)费利斯·比特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足球流氓黎塞留级战列舰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阿基萊·勞倫號阿科纳号小巡洋舰阿穆尔·迪亚布阿拉伯聯盟大城市列表蘇聯海外基地列表自由女神像自由港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战列舰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苏伊士运河...雄風一型反艦飛彈模罕默德·施丹波尔塔瓦号战列舰 (1894年)港口列表春日號裝甲巡洋艦意大利驻中国远征军10月7日2006年非洲國家盃2009年國際足協U-20世界盃2011年埃及革命2012年2月2012年足球2012年至2013年埃及抗議活動2017年2017年亞歷山卓火車相撞事故2017年西奈清真寺袭击 扩展索引 (16 更多) »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严岛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首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艦隊的主力舰。本舰作为日本海军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戰爭,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潜艇母舰,也曾作为训练船用过一段时间。 本舰得名自廣島縣安藝國名胜之一的严岛神社#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p.

新!!: 塞德港和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塞德港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埃及城市列表

埃及人口最多的城市如下:.

新!!: 塞德港和埃及城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埃及共产党 (1922年)

埃及共产党(阿拉伯语:الحزب الشيوعي المصري),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埃及共产主义政党。1918年,开罗、亚历山大港、塞得港等大城市出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这些小组联合创立埃及社会党。1922年,该党改名为埃及共产党。该党一建立,就把反对帝国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实行民主作为斗争任务。提出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军撤出埃及,没收大地主土地,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立法等。它积极从事工人运动,领导建立了劳动总同盟,联合了6万会员和100个工会。到1924年,党员人数发展到2000多人,华夫脱党政府对此极为不安,该年3月,下令解散埃共及其领导的劳动同盟,该党转入地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分裂为20多个派别。 Category:埃及政党 Category:非洲共产党.

新!!: 塞德港和埃及共产党 (1922年) · 查看更多 »

埃及行政区划

埃及一级行政区划包括27个省(阿拉伯语:)。 省的政府首長是省長,由總統任命。.

新!!: 塞德港和埃及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埃及足球甲级联赛

埃及足球甲級聯賽(英语:Egyptian Premier League;阿拉伯语: الدوري المصري الأول(League A))是埃及國內的頂級足球聯賽。其中两支全国范围内最受欢迎和最强大的俱乐部为开罗地区球队艾阿里和薩馬雷克。其他联赛较有实力的球队包括有依斯麥里,馬薩雷,伊蒂哈德和莫卡伍鲁恩。而恩彼和萨瓦赫尔也有不错的实力。埃及联赛也是世界联赛中竞争较为激烈的联赛之一。根据国际足球历史与数据协会(IFFHS)公布了的世界足球来联赛排名中埃及足球甲级联赛排在世界第30位。由于沃达丰集团赞助联赛,联赛现在冠名为「埃及沃达丰足球甲级联赛」。 埃及足球甲級聯賽曾停辦5次,中止6次。.

新!!: 塞德港和埃及足球甲级联赛 · 查看更多 »

卡爾·古斯塔夫M/45衝鋒槍

卡爾·古斯塔夫M/45(,簡稱:;;又稱:Swedish-K,意為:瑞典K)是一枝由瑞典輕武器設計師貢納爾·約翰遜()在1944年至1945年之間設計,於1945年正式定型(因此定型後命名為M/45),並由位於瑞典埃斯基爾斯蒂納市(Eskilstuna)的(目前已經與佛倫內德飛比斯福肯軍械公司合併)生產的冲锋枪,發射9×19毫米魯格手枪子彈。 卡爾·古斯塔夫M/45是瑞典國防軍從1945年到1990年代末的制式衝鋒槍。在瑞典服役的它逐漸被新型的Ak 4自動步槍和Ak 5突擊步槍所取代。M/45的最後一個用戶,瑞典國民警衛隊(),亦於2003年將M/45撤裝。 卡爾·古斯塔夫M/45衝鋒槍的設計定型可在1944年至1945年之間如此迅速完成,是由於它的設計參考或改進自許多早期型(二戰期間)許多著名衝鋒槍成功的設計元素。特別是對於那些採用鈑金沖壓件技術生產的衝鋒槍,包括德国MP40、英国斯登和苏联PPSh-41、PPS-43等進行了詳細研究。M/45的原型槍在1944年一開始設計,就已經在當年和胡斯克瓦那兵工廠(,簡稱:HVA)的原型槍開始測試,並且被選定為作進一步研製。在1945年確定了第一個生產型,並且命名為Kpist M/45。丹麦霍弗爾M/49衝鋒槍,雖然在外觀上與卡爾·古斯塔夫M/45衝鋒槍相似,但事實上並非一個衍生自M/45的版本。霍弗爾M/49衝鋒槍是由在競標測試中失敗的對手胡斯克瓦那兵工廠所研發的。.

新!!: 塞德港和卡爾·古斯塔夫M/45衝鋒槍 · 查看更多 »

塞德港球迷骚乱

塞德港球迷骚乱 或称 塞德港足球暴力事件发生于2012年2月1日夜晚,当时埃及的两支顶级足球队:马斯里队和阿赫利队在塞德港体育场以三比一的比赛结果结束后,双方有数千名球迷冲上赛场大打出手,造成至少79人遇难。BBC报道,埃及卫生部副部长表示“这是埃及足球运动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灾难事件”。根据现场视频显示,埃及警察似乎不愿意制止双方球迷使用刀具等武器进行的暴力冲突。 BBC驻开罗记者雷恩表示,一些球迷带着利器进入了球场,球场也没有安检措施。埃及球迷,尤其是马斯里队和阿赫利队球迷很有暴力倾向。自从2011年埃及民众抗议把穆巴拉克赶下台后,埃及警察一直都很低调。.

新!!: 塞德港和塞德港球迷骚乱 · 查看更多 »

塞得港省

塞得港省(محافظة بورسعيد),是埃及二十九省之一,位于該國東北部,北臨地中海。首府塞得港。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570,768人(2006年统计)。.

新!!: 塞德港和塞得港省 · 查看更多 »

塔拉瓦號航空母艦

塔拉瓦號航空母艦(USS Tarawa CV-40)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廿二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艾塞克斯級的十二號艦。她是美軍第一艘以塔拉瓦為名的美軍艦隻,紀念二次大戰的塔拉瓦戰役。 塔拉瓦號從未參與戰爭。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並在1945年下水,但在戰後才正式服役。由於美軍當時的航空母艦過剩,塔拉瓦號在1949年便首次退役。韓戰爆發後,塔拉瓦號於1951年重新服役,但一直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稍後塔拉瓦號先後改編為攻擊航母及反潛航母,最終在1960年再次退役,改為飛機運輸艦,自此未再出海巡航。1967年塔拉瓦號除籍,於1968年出售拆解。 塔拉瓦號未有進行SCB-27及SCB-125改建,故其仍有建成時的開放式艦艏,亦未有斜角飛行甲板。.

新!!: 塞德港和塔拉瓦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宜昌市

宜昌市Yí Chā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湖北省政府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鄂西南,是省内首个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城市。宜昌古称夷陵,扼长江三峡东口,是长江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的所在地,长江上、中游分界地。宜昌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巴楚文化发源地。宜昌是中国CFO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

新!!: 塞德港和宜昌市 · 查看更多 »

尚普蘭湖號航空母艦

尚普蘭湖號航空母艦(USS Lake Champlain CV-39)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廿一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艾塞克斯級的十一號艦。她是第二艘以尚普蘭湖為名的美軍艦隻,紀念1812年戰爭的尚普蘭湖戰役。 尚普蘭湖號在1943年開始建造,在1944年下水,但要到1945年中才開始服役,未能趕上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在戰後不久退役封存。韓戰爆發後不久,尚普蘭湖號到纽波特纽斯進行SCB-27A改建,並在期間改編為攻擊航母(CVA-36)。改建後尚普蘭湖號參與韓戰末段戰鬥,停戰後則主要在大西洋一帶執勤。1957年尚普蘭號重編為反潛航母(CVS-36),並曾回收水星計劃及雙子座計劃的太空艙。1966年尚普蘭湖號退役,於1969年除籍,最後在1972年出售拆解。 尚普蘭湖號是僅有一艘只作SCB-27A改建的艾塞克斯級,而未有作SCB-125改建,故未有裝設封閉艦艏及斜角飛行甲板。.

新!!: 塞德港和尚普蘭湖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线绵延230公里,南北長約160公里,東西寬250公里,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在法老时代,这一地区被称作“下埃及”(“上埃及”是尼罗河谷地)。根据老普林尼的记载,当时尼罗河在进入三角洲以后分成了7条分流,由东向西依次是Pelusiac, Tanitic, Mendesian, Phatnitic, Sebennytic, Bolbitine和Canopic。而现在,由于河道的淤积和变动,三角洲上的主要分流只剩下两条:西边的罗塞塔河(Rosetta)和东边的达米耶塔河(Damietta)。 尼罗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莲花——“尼罗河之花”,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出来。莲花是下埃及的象征,每到秋季,河面都会被莲花映红;纸莎草则是上埃及的象征,它是古埃及人制作莎草纸的原料。古埃及人想象中的两位河神,下埃及的Hap-Reset和上埃及的Hap-Meht就是分别戴着莲花和纸莎草。而Hapi,上下埃及的尼罗河神,则是同时手持莲花和纸莎草了。.

新!!: 塞德港和尼罗河三角洲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友好城市或姐妹城市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友好城市。.

新!!: 塞德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友好城市或姐妹城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機構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相當龐大的驻外机构,负责与駐在國的經濟、貿易、文化、衛生及軍事交流事務。.

新!!: 塞德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貨櫃吞吐量最大港口列表

本条目列出世界上貨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新!!: 塞德港和世界貨櫃吞吐量最大港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市旗列表

以下市旗按洲排列,洲下按國家或地區名稱英譯排列,下按城市人口排列。跨洲國家以首都所在洲計算。.

新!!: 塞德港和市旗列表 · 查看更多 »

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岸防战列舰

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岸防战列舰(Броненосцы береговой обороны типа «Адмирал Ушаков»),或者谢尼亚文海军上将级岸防战列舰(Броненосцы береговой обороны типа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建造的一级3艘岸防战列舰。本级采用低干舷外形,吃水浅,故此有“熨斗船”的外号;设计目的是作为近岸炮击,根本就没打算用来远航。尽管如此,本级3舰全部于日俄战争期间加入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参加了从波罗的海到日本海的远征,并在对马海峡海战中与日本海军作战。其中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力战不敌沉没;另两艘则随队向日军投降,并为日本海军所接收。.

新!!: 塞德港和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岸防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伊莎貝·英格朗

伊莎貝·英格朗(Isabel Ingram (Mayer);)是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的家庭教師,來自美國。她的中文名是,護照上的中文名是梅愛德與梅邇夫人。.

新!!: 塞德港和伊莎貝·英格朗 · 查看更多 »

伊斯梅利亚

伊斯梅利亚市(al-Ismāʻīlīyah;)是埃及伊斯梅利亚省的省会和最大城市,位于埃及东北部,全市总面积约1442平方公里,人口约47万(包括郊区)。它位于苏伊士运河西岸, 大约在其北面的塞得港和其南面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中间。运河在该市境内加宽,与提姆萨赫湖相连,再往南则与大苦湖相连,隔运河向东则是埃及的亚洲部分西奈半岛。它是苏伊士运河地区的中心城市、苏伊士运河管理中心所在地,被称为“运河女皇”,并且拥有大量的法国和英国在埃及殖民时期遗留下的住宅群。这些建筑物大部分仍然在被运河的职工和官员们所使用。该市拥有苏伊士运河沿岸三大港口(从北往南依次为塞得港、伊斯梅利亚港、苏伊士港,被称为“运河三城”、“运河三姐妹”。)之一,是依靠运河的水浇灌出来的花园城市,到处分布着椰枣树、草地和花园,有很多旅馆和酒店,市容干净整洁,环境安静优美,被誉为“埃及最美的城市”、“运河的新娘”。.

新!!: 塞德港和伊斯梅利亚 · 查看更多 »

伏尔加格勒

伏尔加格勒(Волгогра́д,羅馬化:Volgograd)是俄羅斯南部伏爾加格勒州的都市,也是伏爾加格勒州的首府。該城始建于1589年,原名察里津(Цари́цын),1925年4月10日改称斯大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1961年改為現名。2013年1月31日,伏尔加格勒市杜马通过决议,在每年的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日)、2月2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日)、5月9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日)、9月2日(对日作战胜利纪念日)、6月22日(苏德战争的巴巴罗萨作战开始日)和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天王星作战开始日)这六个纪念日里将市名改为斯大林格勒。.

新!!: 塞德港和伏尔加格勒 · 查看更多 »

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

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Пересвет,又译“佩列斯维特号”),是俄罗斯帝国在十九世纪末建造的3艘佩列斯韦特级战列舰的首舰,舰名得自于十四世纪中率领俄军抗击蒙古军的僧侣。本舰建成后即配属俄羅斯帝國海軍太平洋舰队,1903年起驻扎在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时,本舰参加了旅顺口海战,其后在黄海海战中受重创退回旅顺港,旅順會戰中进一步受损搁浅。 1905年1月1日旅顺要塞陷落,日本随即捕获了本舰,并编列入日本海军,按相模國改名为相模#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コマ70(原本106頁)『相模(さがみ) 艦種一等戰艦 二檣(戰闘檣あり) 艦名考國名なり、東海道相模國に採る。 艦歴舊露國軍艦、原名「ペレスウェート」。露國「ニュー・アドミラルチー」造船所建造、明治31年進水、日露戰役中露國太平洋艦隊として明治37年8月10日黄海々戰に於て(公爵「ウフトムスキー」少将坐乗)我が軍と交戰、後ち旅順港内に於て破壊沈没。明治38年1月1日(旅順の露軍降伏開城の日)我が海軍之が収容引揚に着手、同年8月22日帝國軍艦と定め「相模」と命名す。同年12月戰艦の等級を廢せらる。大正5年一等海防艦に編入、同年4月4日露國政府へ譲渡す。―要目― 長435呎/幅750呎/吃水27.25呎/排水量12,674噸/機關 直立三汽筩三聯成汽機3基、ベルビル罐30臺/馬力14,500/速力19/乗組人員732/船材 鋼(シーズト式)/兵装 25拇砲 4/15拇砲 10/8拇砲 16/2.5听砲 4/發射管 2/起工 明治28-11-21/進水 同31-5-19/竣工 同34-6/建造所 露國ニュー・アドミラルチー造船所』。在向明治天皇奏请时的另一个候选名是“阿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6年,日本应俄国的要求将相模在内的多艘日俄战争战利舰售回俄国。俄国方面在接收本舰后恢复了原来的舰名佩列斯韦特号。1917年1月4日,本舰在通过苏伊士运河时,触发德国潜艇布下的水雷而沉没。.

新!!: 塞德港和佩列斯韦特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H)

以下是ICAO機場代碼(H字頭)。所屬地區是非洲東北部地區。 以下的格式為:.

新!!: 塞德港和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H) · 查看更多 »

勃兰登堡号战列舰

勃兰登堡号战列舰(SMS Brandenburg)为德意志帝国于19世纪90年代初所建造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主导舰,以当时的勃兰登堡省命名。它是德国首批前无畏舰之一,同级姊妹舰还包括有韦尔特号、魏森堡号和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而在此之前,海军仅装备有岸防舰和铁甲巡防舰。舰只于1890年5月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开始,1891年9月21日,并至1893年11月19日投入使用。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在三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六门大口径炮,而非同期其它海军所惯常采用的双炮塔四门炮标准。 在德国舰队的前十年役期中,勃兰登堡号都跟随第一支队服役。由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国际局势相对平稳,这一时期主要局限于训练和对外国港口的友好访问。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二十年里,这些训练演习对德国海军战术学说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尤其是在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指导下。它及其姊妹舰仅有过一次重大海外部署,即义和团运动期间于1900-1901年间被派遣至中国。至20世纪初,四艘同级舰均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勃兰登堡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便已显得过时,仅执行有限度的任务,首先是充当岸防舰。1915年12月,它退出现役并被改造为使用。当战争结束后,舰只于1920年在但泽拆解报废。.

新!!: 塞德港和勃兰登堡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皇太子號戰列艦

皇太子号战列舰(又译太子号,Цесаревич)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向法国订购的前无畏舰,先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舰所参与的战斗中最著名的是在黄海海战中作为俄国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旗舰,交战中舰桥因为受到日军一发炮弹命中,舰队指挥机构瘫痪,从而导致俄国舰队突围失败。本舰虽受重创,依旧趁夜逃脱日军封锁前往胶洲湾,在当地受到德国当局扣押直到战争结束。战后皇太子号返回俄国,加入波羅的海艦隊,参加了一战。1917年俄国国内动荡时,舰上水兵发生哗变并参加了革命,舰名也随之更改为公民号(Гражданин)。 本舰为俄羅斯帝國海軍中第三艘沿用此名的军舰。.

新!!: 塞德港和皇太子號戰列艦 · 查看更多 »

班布里奇号驱逐舰 (DD-1)

班布里奇号驱逐舰(USS Bainbridge (DD-1))是美国海军第一艘驱逐舰,班布里奇级驱逐舰首舰,也是第二艘以此为名的美国海军舰只。其命名来源于美国海军军官威廉·班布里奇。.

新!!: 塞德港和班布里奇号驱逐舰 (DD-1)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

日本以三大协约国的盟友的身份从1914年到1918年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通过与德意志帝国海军对抗,在保障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航道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上,日本抓住了在中国扩大它的势力范围的机遇,并在战后的地缘政治学中得到了对其大国身份的承认。 日本军队利用距离遥远以及德国专注于欧洲战事的优势,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调动就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和东亚的属地。日本外相加藤高明与首相大隈重信想要利用这个机遇来扩大日本在中国的影响力。他们曾向当时流亡于日本的孙中山(1866-1925)谋取支持,但是他们几乎没取得什么成功。当时的大日本帝国海军是一个差不多独立存在的官僚政治机构。它自做决定准备着手在太平洋上进行扩张。它夺取了赤道以北的德属密克罗尼西亚领地,并统治这些岛屿直到1921年。如此的活动给了日本海军一个基本理由来扩充其军费为日本陆军的军费的两倍以及扩充其舰队。日本海军由此得到了在国内和国际事务上的重大的政治影响力。.

新!!: 塞德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危机英文常用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risis)、蘇伊士運河戰爭(Suez War)或1956年戰爭指稱此次事件,阿拉伯世界則常以三方衝突()稱呼之,其它名稱尚有西奈戰爭(Sinai war)、蘇伊士-西奈戰爭(Suez-Sinai war)、1956年以阿戰爭(1956 Arab-Israeli War)、第二次以阿戰爭(Second Arab-Israeli War)、蘇伊士運河戰役(Suez Campaign)、西奈戰役(Sinai Campaign)、卡德墟戰役(Kadesh Operation)或火槍手行動(Operation Musketeer),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隻得以通航。.

新!!: 塞德港和第二次中东战争 · 查看更多 »

築摩號防護巡洋艦

筑摩号防护巡洋舰()是旧日本海軍的防护巡洋舰,为筑摩级防护巡洋舰(日本海军官方名称“筑摩型防護巡洋艦”)首舰。本舰为日本海军第一艘搭载汽輪機的巡洋舰,与姊妹舰一样同属于从防护巡洋舰到轻巡洋舰的过渡设计。曾经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5年作为靶舰被击沉。 本舰得名自“筑摩”一名来源于筑摩川(又名千曲川,为信濃川的上游)#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139頁『筑摩(ちくま) 艦種二等巡洋艦 二檣(信號用)矢矧・平戸と姉妹艦なり 艦名考川の名、千曲川に採る、川名は又筑摩川・千阿川・知隈川等に作る、此艦名には筑摩の字を適用せられたるなり、川は信濃國作久村郡の渓谷に發源し、下流信濃川となりて新潟に於て海に注ぐ。艦歴(略)昭和6年4月1日除籍。(要目略)。日后太平洋战争时期的筑摩号重巡洋舰和战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相继继承了该名。.

新!!: 塞德港和築摩號防護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韦尔特号战列舰

韦尔特号战列舰(SMS Wörth)是德意志帝国建造的首个远洋战列舰——勃兰登堡级的第二艘,是为纪念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胜利而命名。其姊妹舰还包括有勃兰登堡号、魏森堡号和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舰只于1890年5月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1892年8月6日,并至1893年10月31日投入舰队使用。韦尔特号及其三艘姊妹舰是当时仅有的装备有六门大口径重炮的战列舰,而非其它海军常用的双炮塔四门炮配置。 韦尔特号在职业生涯的前十年都跟随德国舰队服役,参加和平时期常规的例行训练巡航和演练。它于1900年曾随帝国海军远征至中国,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但当舰队抵达时,北京之围已经解除,使得韦尔特号在中国几乎没有执行任何直接行动。1906年,由于更新更强大的舰只取代了勃兰登堡级的前线战列舰地位,韦尔特号只得作储备安置。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已过时和能力有限的韦尔特号于头两年在帝国海军内充当岸防舰,但没有参与任何行动。至1916年,它进一步沦为,并在战争结束前一直担当此职。尽管有计划在战后将其改造为一艘货船,但韦尔特号最终于1919年在但泽拆解报废。.

新!!: 塞德港和韦尔特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非洲國家行政區旗幟列表

南非政府建立黑人自治區,意圖種族隔離,達到政治永久分離。這項計畫稱班圖斯坦制度或黑人家園制度。當這九個黑人自治區先後獨立時,並沒有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最後,所有黑人自治國都在1994年的時候重新回到南非的版圖.

新!!: 塞德港和非洲國家行政區旗幟列表 · 查看更多 »

非洲足球俱樂部列表

本條目連結非洲各國足球會的列表,並列出來自非洲頂級足球聯賽的足球會,列表按所屬國家的英文名稱順序排列,本條目所列明的國家只包括非洲足協所屬成員國。 每個非洲頂級聯賽的參賽球會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各間球會會列明官方的英文名稱,粗體字則代表應屆聯賽冠軍。.

新!!: 塞德港和非洲足球俱樂部列表 · 查看更多 »

马斯里体育俱乐部

斯里足球俱乐部(阿拉伯语:النادي المصري للألعاب الرياضية; 拉丁文转换:Al-Masry Sporting Club)是埃及足球俱乐部,位于埃及塞得港。 球队的主体育场为塞港体育场(Port Said Stadium),匈牙利著名球星费伦茨·普斯卡什曾在1979/80赛季执教过马斯里足球俱乐部。.

新!!: 塞德港和马斯里体育俱乐部 · 查看更多 »

魏森堡号战列舰

魏森堡号战列舰(SMS Weißenburg)是德意志帝国的首批远洋战列舰之一,是为纪念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胜利而命名。它是勃兰登堡级前无畏舰的第三艘,其它姊妹舰还包括有、和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舰只于1890年5月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开始,1891年并至1894年完工。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在三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六门大口径炮,而非同期其它海军所惯常采用的双炮塔四门炮标准。 在德国舰队的前十年役期中,魏森堡号跟随第一支队服役。由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国际局势相对平稳,这一时期主要局限于训练和对外国港口的友好访问。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二十年里,这些训练演习对德国海军战术学说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尤其是在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指导下。它及其姊妹舰仅有过一次重大海外部署,即义和团运动期间于1900-1901年间被派遣至中国。舰只于1904-1905年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 1910年,魏森堡号被售予奥斯曼帝国,并根据16世纪著名的奥斯曼海军将领而更名为图尔古特·雷斯号(Turgut Reis)。它在巴尔干战争期间被广泛运用,主要是为奥斯曼的地面部队提供火炮支持。它也参与了与希腊海军的两次海上交锋——1912年12月的以及次月的,两场战役均以奥斯曼海军的失败告终。在奥斯曼帝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图尔古特·雷斯号曾对达达尼尔海峡沿岸的防御工事提供支持直到1915年中期,并于1915年8月退役至战争结束。战后按照和约,舰只本应割让给大日本帝国作为战争赔偿,但由于土耳其獨立戰爭的爆发,最终没有完成交割,而是继续留在土耳其,并加入新生的。从1924年至1933年间,它作为被重新启用,然后又在1950年以前担任,直至拆解报废。.

新!!: 塞德港和魏森堡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让·巴尔号战列舰 (1940年)

让·巴尔号战列舰(Jean Bart)是一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戰艦,名字来源自九年战争中活跃的法国私掠船长。作为敦刻尔克级战列舰的升级版的黎赛留级战列舰的第二舰,让·巴尔号(同姐妹舰黎賽留號)被建造用于对抗意大利海军的新型战舰。該艦的速度、保護、武器、以及整體技術堪稱是當時最先進的水準,但是只有主要武器的設置較為奇特,其前甲板以超射布局装设2座四联装主砲砲塔,后甲板则不设主炮。 作为世界上最后一艘完工服役的战列舰,让巴尔号的命运非常波折。該艦于1936年12月于船坞(后来改名“让巴尔船坞”)开建。1940年五月,在法國向納粹德國投降後,将这条建了一半的战列舰從聖納澤爾送到德国空军的打击半径之外的北非卡薩布蘭卡。1942年,讓·巴爾號為了在火炬行動中抵抗美軍登陸,遭美軍擊傷而擱淺在卡薩布蘭卡港口。戰後,讓·巴爾號開始整修,完成與更新艦上的防空武器,並在1955年開始服役。讓·巴爾號的服役生涯很短暫;1957年時讓·巴爾號就被編至後備役,1961年時就退役,並在1969年拆解。.

新!!: 塞德港和让·巴尔号战列舰 (1940年) · 查看更多 »

费利斯·比特

费利斯·比特(Felice Beato,生於1833年或1834年,1909年逝),是一位具有英国与意大利双重国籍的摄影师。他是最早拍摄东亚地区的摄影师之一,也是最早的战地摄影师之一。他所拍摄的风俗镜头、人物肖像以及亚洲与地中海地区的美丽风景与建筑的全景极负盛名。比特游览过许多地方,并通过它的摄像镜头拍摄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包括各个国家、国家人民及所经历的事件等,这些照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并且被永久保存至今。比特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机会使欧洲与北美民众对那些陌生的国度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比特所提供的照片仍然作为一些事件,例如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的重要资料。他也是最早通过照片来描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即被称为图片新闻报道。比特同时对其他摄影师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日本的许多摄影师来说影响极为深刻、持久,皆因比特在日本工作时曾開過課教授眾多摄影师和艺术家之故。.

新!!: 塞德港和费利斯·比特 · 查看更多 »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1952至1970年埃及實際最高領導人。 纳赛尔被认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领导人之一。他執政期間,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

新!!: 塞德港和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 查看更多 »

足球流氓

足球流氓是指那些在足球比赛时,通过一些暴力行为发泄的人。其中以英国足球流氓最为著名。足球流氓造成了许多足球场上的惨案。.

新!!: 塞德港和足球流氓 · 查看更多 »

黎塞留级战列舰

黎塞留級戰艦(Richelieu-class)是法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一級戰艦,同時是法國有史以來建造噸位最大的戰艦。本級艦在1930年代設計,預計對抗義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整體設計類似於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放大版,其主要武器採用8門,並配置於2座四联装砲塔內,而2座主砲塔以背負式佈局全設置於前甲板。其標準排水量為,在航速上可達。 由於黎塞留級前三艘艦分別於1935年、1936年、1938年等不同年份開工,在建造過程中各艦又分別更改方案,因而造成本級艦共有3種子類型艦艇。原預計共建造4艘,但只有3艘,並且只有前2艦完工。黎塞留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服役,而讓·巴爾號在二戰後才開始服役;2艦在建造期間曾於達喀爾戰役與為維希法國作戰。在法屬西非倒戈後,2艦轉為自由法國與同盟國的指揮下。首艦黎塞留號隨後加入英國海軍本土艦隊與遠東艦隊作戰行列,並在1945年後前往法屬印度支那支援該地法軍。讓·巴爾號則到1950年後才正式完工,並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中支援英法聯軍登陸埃及塞得港。1960年代後,本級艦逐漸退至第二線。黎塞留號於1968年拆解,讓·巴爾號則在1970年拆解。.

新!!: 塞德港和黎塞留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

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INS Sindhurakshak,सिंधुरक्षक)是一艘俄制基洛級877EKM型 印度海軍潛艇。 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於1997年12月24日正式服役,是印度向俄羅斯訂購的十艘基洛級潛艇中第九艘正式服役的潛艇。 2010年6月4日,印度國防部與俄羅斯星造船廠(Zvezdochka Shipyard)達成協議,印度支付共計8500萬美元的費用用於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的維修和升級。大修后,該潛艇於2013年5月到6月間交付給印度海軍。 辛杜拉克沙克號在2010年曾經發生過一次較輕的火災事故,但是在2013年8月14日所發生的火災導致了其在孟買船塢的沉沒。.

新!!: 塞德港和辛杜拉克沙克號潛艇 · 查看更多 »

阿基萊·勞倫號

阿基萊·勞倫號(Achille Lauro),舊名威廉·萊斯號,是一艘客輪,最有名的即是1985年的劫船事件。 1938年下訂單建造,1939年船身龍骨於荷蘭弗林西根完成,隸屬鹿特丹航運公司。不過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遭到兩枚炸彈波及而中斷了建造工程,後來一直遲遲繼續展開工程,一直到1946年7月更名為威廉·萊斯方才動工,最後於隔年底完成。處女航在1947年12月2日,船身長度為192公尺、樑柱長25公尺、吃水深度為8.9公尺、船身重21110公噸,可容納900名乘客,船隻有8副Sulzer引擎,2具螺旋槳。1964年,船隻賣給了星際勞倫公司(現在的地中海航海公司下的MSC航遊公司),之後重新命名為阿基萊·勞倫號(義大利那不勒斯的舊市長)。同年,星際勞倫公司收購了阿基萊·勞倫號的姐妹客輪安潔莉娜·勞倫號。後來阿基萊·勞倫號經過大規模的重建以及現代化後,於1966年再次啟航。1994年11月30日,阿基萊·勞倫號正式經由火燒銷毀,並且在三天後沉入海洋之中。奇怪的是,安潔莉娜·勞倫號最後也是一樣經由火燒而銷毀。.

新!!: 塞德港和阿基萊·勞倫號 · 查看更多 »

阿科纳号小巡洋舰

陛下之舰阿科纳号(SMS Arcona)是德意志帝国所建造的十艘瞪羚级小巡洋舰的九号舰,以德国吕根岛北部的峭壁命名。它由不来梅的承建,于1901年开始、1902年4月、至1903年5月投入舰队使用。其包括有十门和两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最高速度可达21.5节。 阿科纳号于20世纪上半叶曾先后跟随德国三个时代的海军服役。在1900年代早期的德意志帝国海军生涯期间,它曾分别被部署至舰队和海外。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被用作海岸防御船具,然后在大西洋充当的。战争结束后,它又短暂服役于魏玛国家海军直至退役,并执行次要任务。当纳粹德国海军于1935年成立后,将阿科纳号改造成了一座浮动的高射炮台,并利用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的一些港口进行防御。舰只于战争的最后几天自沉,后于1948-1949年间拆解报废。.

新!!: 塞德港和阿科纳号小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阿穆尔·迪亚布

阿穆尔·迪亚布(Amr Abdel Basset Abdel Azeez Diab) (阿拉伯语:عمرو دياب) (出生于 1961年10月11日),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的著名流行歌手。他的著名作品包括 "Nour El Ein," "Leily Nahari," "Wala Ala Balo,"等。.

新!!: 塞德港和阿穆尔·迪亚布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聯盟大城市列表

以下是阿拉伯國家聯盟的最大城市︰.

新!!: 塞德港和阿拉伯聯盟大城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蘇聯海外基地列表

苏联曾運作海外軍事基地,以於冷战其間與美国抗衡。.

新!!: 塞德港和蘇聯海外基地列表 · 查看更多 »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又名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La 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一座位于美国纽约纽约港自由島上的巨型新古典主义塑像。这座塑像由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设计,由居斯塔夫·埃菲尔建造,于1886年10月28日落成,是法国共濟會送给美国分部的礼物,在自由女神的基座上刻有共濟會的標誌。塑像人物是一位身穿长袍的女性,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的册子上用罗马数字写有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脚下还有断裂的锁链。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国的象征,对外来移民展现出欢迎信号。 法国法学教授和政治家曾于1865年表示,法国和美国人民应该共同制作美国独立的纪念品。他的这一想法可能是为了纪念南北战争以北军胜利、奴隶制寿终正寝结束。巴特勒迪正是因为受到拉沃拉叶的启发而开始设计这座塑像,但由于当时法国在政治形势上陷入困境,因此塑像的建造工作一直到1870年代初才展开。1875年,拉沃拉叶提出法国为塑像注资,美国则提供场地并制造底座。巴特勒迪在雕塑全部设计好以前就完成了其头部和高举火炬的手臂,这些部分还在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用于宣传。 1876年,神像举起火炬的手臂在费城展出,再从1876到1882年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展出。筹款的进展非常缓慢,其中又以美国为甚,到1885年时,底座的建设仍然受到缺乏资金的威胁。《》出版商约瑟夫·普立兹发起捐款,吸引了超过12万人捐助,不过大部分捐献金额都不到一美元,这一项目才得以完成。塑像在法国建成,再装船跋涉重洋运抵当时的贝德罗岛,装到已经完成的底座上。塑像完成之际,纽约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主持了落成仪式。 自由女神像起初由负责管理,1901年管理权移交战争部,1933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负责塑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塑像都因翻新工程暂停向公众开放。1980年代初,塑像出现严重老化,必须加以重大修复,因此塑像于1984年至1986年关闭,将火炬和大部分内部结构替换。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后,塑像出于安全和保安方面原因再度关闭,其底座于2004年重新开放,而塑像则要到2009年才开放,还对能够登上王冠的游客人数设了限制。包括底座和地基在内的整座塑像之后又关闭了一年,直到2012年10月28日再度开放,目的是安装辅助楼梯等安全保障,自由岛在这期间一直保持开放。不过就在塑像重新开放次日,自由岛因飓风桑迪的影响导致关闭,于2013年7月4日再次开放。出于安全方面考量,火炬周围的阳台自2016年起就不再面向公众开放。.

新!!: 塞德港和自由女神像 · 查看更多 »

自由港

自由港(又稱自由貿易區、自由口岸)是一种以經營貿易為主的經濟特區,可自由進行貨物起卸、搬運、轉口和加工、長期儲存的港口區域。自由港內的國外貨物,可免征關稅和不需經海關人員檢查。自由港主要從事轉口貿易,但一些還會進行加工、旅遊和服務等業務。 最早的自由港出現於歐洲,13世纪法蘭西王国已開闢馬賽港為自由貿易區。1547年,西班牙王國的錫耶納共和國正式將热那亚湾的里南那港定名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其後,為了擴大對外的國際貿易,一些歐洲國家便陸續將一些港口城市開闢自由港。至今,因應全球的貿易活動與經濟發展,自由港的數量已上升至130多個。 自由港與保税區相似,其不同在於貿易優惠措施空间範圍上的不同而已。.

新!!: 塞德港和自由港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战列舰

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战列舰(SMS Kurfürst Friedrich Wilhelm)是德意志帝国的首批远洋战列舰之一,以17世纪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腓特烈·威廉所命名。它是勃兰登堡级前无畏舰的第四艘,其它姊妹舰还包括有勃兰登堡号、韦尔特号和魏森堡号。舰只于1890年5月在威廉港的开始,1891年并至1893年完工,造价高达1123万马克。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在三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六门大口径炮,而非同期其它海军所惯常采用的双炮塔四门炮标准。 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从1894年起至1900年担任德国舰队的旗舰。由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国际局势相对平稳,它在德国舰队生涯中所参与的现役任务十分有限。因此,其职业生涯主要专注于训练和对外国港口的友好访问。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二十年里,这些训练演习对德国海军战术学说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领导下。它及其姊妹舰仅有过一次大型海外部署,即义和团运动期间被派遣至中国。舰只于1904-1905年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 1910年,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被售予奥斯曼帝国,并更名为巴巴罗萨·海雷丁号(Barbaros Hayreddin)。它在巴尔干战争期间被广泛运用,主要是为色雷斯的奥斯曼地面部队提供火炮支持。它也参与了与希腊海军的两次海上交锋——1912年12月的以及次月的,两场战役均以奥斯曼海军的失败告终。由于长期处于严重失修的状态,这艘老旧的战列舰在奥斯曼帝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加入同盟国后,被拆除了部分武装。1915年8月8日,该舰在达达尼尔海峡遭英国潜艇的鱼雷击中并沉没,造成多人罹难。.

新!!: 塞德港和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USS Essex CV-9)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它是美軍第四艘以艾塞克斯為名的軍艦,紀念1799年麻薩諸塞州的艾塞克斯縣居民捐贈第一艘艾塞克斯艦給美國政府。由於在二戰表現出色,艦上水兵稱之為海軍最善戰之軍艦(The Fightingest Ship in the Navy)。 艾塞克斯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數月後日本突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艾塞克斯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艾塞克斯號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艾塞克斯號退役停放,並在稍後進行代號SCB-27A現代化改建。1951年艾塞克斯號完成改建後再次服役,並進行了兩次韓戰巡航;期間艾塞克斯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9。韓戰後艾塞克斯號進行代號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並在稍後調往大西洋艦隊。1960年艾塞克斯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9。除大型戰爭外,艾塞克斯號也介入了多場冷戰危機,包括豬灣事件及古巴導彈危機;亦有份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回收了太陽神7號的指揮艙。 艾塞克斯號在1969年退役;於1973年除籍;最終在1975年出售拆解。.

新!!: 塞德港和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苏伊士运河

蘇伊士運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譯蘇彝士運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苏伊士地峡,頭尾則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 这条运河連結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隻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以從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約7000公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透過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运输。 运河当前由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拥有和管理。由於戰略位置極重要,根据国际协定,“运河在战时也可像和平时期一样,可以被任何商用或军用船只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

新!!: 塞德港和苏伊士运河 · 查看更多 »

雄風一型反艦飛彈

一型反艦飛彈(Hsiung Feng I)為中華民國以天使飛彈為藍本反向工程改良製造的反艦飛彈。.

新!!: 塞德港和雄風一型反艦飛彈 · 查看更多 »

模罕默德·施丹

罕默德·阿卜杜拉·施丹(Mohamed Abdulla Zidan,محمد عبدالله زيدان,)是一位埃及足球運動員,擔任前鋒,現時效力阿聯酋職業足球聯賽球會Baniyas,他是埃及國家足球隊的成員。.

新!!: 塞德港和模罕默德·施丹 · 查看更多 »

波尔塔瓦号战列舰 (1894年)

波尔塔瓦号战列舰(Полтава),是十九世纪末俄罗斯帝国建造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二号舰,得名于波爾塔瓦會戰。本舰建成后不久即编入俄罗斯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1901年起驻扎在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的亚瑟港海军基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本舰参加了旅顺口海战,并在黄海海战中受创,1904年12月旅順會戰期间为日本陆军的重炮所击伤,坐沉于旅顺港内。 1905年1月1日,旅顺要塞陷落后,日军捕获并打捞起了波尔塔瓦号,进行了一番改装后加入日本海军,并根据丹後國重新命名为丹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丹後参加了青島戰役,对德国的青岛基地进行了炮击。1916年,应同为协约国的俄国的要求,日本将丹後售予俄国。由于此时俄国已经有另一艘名叫“波尔塔瓦”的船在服役,因此丹後(原波尔塔瓦)并没有用回原名,而是根据,而将本舰重新命名为切斯马号。 切斯马号在回国途中,参与了(協約國要求希臘王國解除其舰队武装的谈判)。其后切斯马号返抵白海。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切斯马号上的水手宣布参加布尔什维克。1918年英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时将切斯马号捕获。英国人认为这时候的切斯马号已经没有航海能力,不适合参与作战任务,于是将切斯马号用作监狱船。1919年英国干涉军撤出俄国,布尔什维克红军随即占领了英军弃置的切斯马号,并编入红海军。切斯马号此时状况已经非常恶劣,一直都没有出过海,1924年正式除籍并拆解。 俄国海军历史上有大量的舰艇使用了“波尔塔瓦”这个名字。下一艘使用了这个名字的是一艘无畏舰,即甘古特级。.

新!!: 塞德港和波尔塔瓦号战列舰 (1894年) · 查看更多 »

港口列表

這是世界的港口列表,根據港口所在的海域或河流流域分類:.

新!!: 塞德港和港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春日號裝甲巡洋艦

春日号装甲巡洋舰()是旧日本海军的一等巡洋舰(装甲巡洋舰)#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コマ64(原本95頁)『春日(かすが)【二代】 艦種一等巡洋艦 一檣(信號用)日進と姉妹艦なり 艦名考初代「春日」の項(p.7)参照。艦歴此艦は元亞爾然丁國の軍艦「リヴァダヴヰア」なり、伊太利に於て建造中、明治36年12月30日帝國政府之を購入す、同37年1月1日「春日」と命名、同月7日領収、同年2月16日横須賀着(回航委員長中佐鈴木貫太郎)、同37・8年戰役に從軍(第一戰隊):同37年10月黄海々戰に参加(艦長大佐大井上久麿)、同38年5月日本海々戰に参加(艦長大佐加藤定吉)、大正3年乃至9年戰役(日獨)に從軍:同3年10月第三艦隊に属し中南支方面の航路警戒通商保護に任ず(艦長大佐奥田貞基地、同坂本重國)、同5年7月特別任務の爲め日進と共に浦鹽に回航、特殊貨物搭載、加奈陀「エスカイモルト」に回航(艦長大佐中里重次)、同6年4月第一特務艦隊に属し支那海・印度洋方面の作戰及び通商保護任務に服す(艦長大佐大谷幸四郎、同宇佐川知義)、同9年5月北米合衆國「メーン」州合併百年祭々典参加の爲め「ポートランド」に回航(艦長大佐寺岡平吾)、同12月第二遣外艦隊に属し南洋方面警備(艦長大佐高橋宗三郎)、同10年一等海防艦に編入。同10年9月東亞露領沿岸警備の爲め派遣さる、此の任務中三笠救難作業に從事(艦長同前)、同14年12月1日運用術練習艦と定めらる。昭和6・7年事變(日支)從軍、同9年1月内外日蝕観測隊57名を南洋「ローソップ」島に輸送するの任務に從事、同年10月1日海軍航海學校設立に依り運用術練習艦の任務を解かれ、同校附属練習艦となる。―要目― 長357呎/幅61.5呎/吃水25.25呎/排水量7,750噸/機關 汽筩直立三聯成汽機3基 艦政式罐12臺/馬力13,500/速力20/乗組人員525/船材 |兵装 10吋砲 1/8吋砲 2/6吋砲 14/12听砲 20/3听砲 6/マキシム機砲 2/發射管 4/起工 明治35-3-10/進水 同35-10-12/竣工 同37-1-7/建造所伊國アンサルド社』,为春日级装甲巡洋舰(日方称为“春日型”)首舰#達明治37年1月p.1『達第二號 軍艦及水雷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巡洋艦一等ノ欄内ニ「春日」「日進」ヲ追加ス 明治三十七年一月一日 海軍大臣 男爵山本権兵衛』。春日号与其姊妹舰日进号一同为日本政府赶在日俄战争爆发前,与俄罗斯帝国竞购而得,并在此后参加了日俄战争中包括黄海海战以及对马海峡海战(日方称“日本海海戦”)在内的多次主要海战。1921年(大正10年)9月1日,日本海军将已经落伍的春日号改变舰艇类别为海防舰#達大正10年9月p.1『達第百六十四號 艦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左ノ通改正ス 大正十年九月一日 海軍大臣男爵 加藤友三郎|戰艦ノ欄内「敷島、朝日、三笠、肥前、」ヲ、巡洋艦一等ノ欄内「淺間、常磐、八雲、吾妻、磐手、出雲、春日、日進」ヲ、同二等ノ欄内「千歳、須磨、明石、新高、對馬、」ヲ削ル|海防艦一等ノ欄内「周防」ノ次ニ「、敷島、朝日、三笠、肥前、淺間、常磐、八雲、吾妻、磐手、出雲、春日、日進」ヲ、同二等ノ欄内「武藏」ノ次ニ「、千歳、須磨、明石、新高、對馬」ヲ加フ』#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コマ149(原本237頁)『春日(かすが)〔再出〕 艦種海防艦 艦名考 艦歴}既に「日清戰役後、日露戰役迄の艦艇」の部に出づ(p.95)。對島(つしま)〔再出〕 艦種海防艦〔註】寫眞・要目共「日清戰役後、日露戰役迄の艦艇の部参照(p.94) ―要目―(略)』,此后一直作为练习舰进行运用。1945年(昭和20年)7月18日,在太平洋战争即将结束时,春日号在横须贺空袭中受到重创坐沉。 本舰得名于奈良县的#幕末以降帝国軍艦写真と史実コマ15(原本7頁)『春日(かすが)【初代】 艦種通報艦 三檣「トップスル・スクーナー」 艦名考山名に採る、春日山は大和國添上郡春日郷(今奈良市)の東に聳ち、一邑の主山なり、古より神霊の宅と爲す。北は若草山、南は高圓山、左右に脇侍するものの如し、山下に春日神社あり。 艦歴文久3年(1863)英國に於て竣工、元来鹿兒島藩の軍艦、明治3年同藩より献納、明治10年西南戰役從軍、明治27年2月除籍。(要目略)』。本舰为日本海军中第二艘使用“春日”一名的军舰。初代春日号为幕末的一艘3桅通报舰,1863(文久3年)在英国竣工,为原鹿儿岛藩的军舰,1870年(明治3年)由鹿儿岛藩献给明治政府,1877年参加了西南战争,1894年除籍。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另有一艘客轮“春日丸”,日本海军在战争爆发后将其改装为航空母舰,并重新命名为大鹰。.

新!!: 塞德港和春日號裝甲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驻中国远征军

意大利驻中国远征军是意大利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一只部队。由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在1900年春,意大利王国决定排遣一支部队参加八国联军,前往中国保护侨民和传教士的安全。.

新!!: 塞德港和意大利驻中国远征军 · 查看更多 »

10月7日

10月7日是阳历年的第280天(闰年是28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5天。.

新!!: 塞德港和10月7日 · 查看更多 »

2006年非洲國家盃

2006年非洲國家盃(2006 African Nations Cup)於2006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在埃及舉行,埃及第四次舉辦非洲國家盃。最後主辦國埃及於決賽在互射十二碼以 4–2 擊敗科特迪瓦第五次奪得非洲國家盃。 本屆賽事的外圍賽以2006年世界盃非洲區外圍賽形式進行,在第二圈外圍賽中的小組首三名的 15 隊球隊可成為今屆非洲國家盃的參賽隊伍,由於主辦國埃及成為其中一小組首三名球隊,席位由同組中的第四名利比亞補上。.

新!!: 塞德港和2006年非洲國家盃 · 查看更多 »

2009年國際足協U-20世界盃

2009年國際足協U-20世界盃于2009年9月24日至10月16日在埃及舉行。本屆世青盃是第17屆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上屆冠軍阿根廷未能取得參賽資格而無緣衛冕。所有運動員須於1989年1月1日以後出生。.

新!!: 塞德港和2009年國際足協U-20世界盃 · 查看更多 »

2011年埃及革命

2011年埃及革命又稱埃及“1·25”革命,是指从2011年1月25日开始的由埃及民众爆发所进行的一系列街头示威、游行、集会、罢工等抗议活动向政府表达不满。由于当日正值埃及法定警察假日,所以一个名为4月6日青年运动的组织选定该日作为示威活动开始的日子。抗议示威活动在开罗和亚历山大最为激烈,在埃及的其他城市也有明显的抗议示威活动。超过一百万人参与了此次抗议,他们要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此次大规模示威成为了自1977年埃及发生“面包暴动”以来近30年内发生的规模最大的民主化的示威运动。 作为2010-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反政府示威的一部分,此次大规模示威活动在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数周--后开始,部分示威者还携带了突尼斯国旗以作为他们的影响力的标志。示威者围绕埃及警察粗暴执法,不满国家紧急安全法,公民缺乏自由选举权和言论自由权,政治严重腐败等政治问题以及失业率严重,低工资和高物价等经济问题展开抗议。示威活动组织者的主要要求包括:要求胡斯尼·穆巴拉克下台,军队结束戒严,终止紧急状态法,获得自由和正义的权利,组建一个负责任的民選政府,并由他们管理整个埃及的资源。 据报道截至1月29日,至少有105名示威者死亡,超过750名警察和1500名示威者受伤。埃及首都开罗在此次事件中被形容为“战区”,港口城市苏伊士一直有冲突和暴力事件发生。政府实行了宵禁,但实际上示威者并不遵守。同时,警察和军队也没有强行执行宵禁。忠于穆巴拉克的埃及中央安全警察在本次示威活动中已经逐步取代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埃及的军队。在警力资源匮乏的时候,出现团伙抢劫等现象,反对派人士称这些抢劫事件是由便衣警察制造的。民众因此自发组织了队伍以保卫他们自己的家园。 国际社会应对抗议活动的评价有好有坏,许多国家均呼吁希望抗议活动能够和平进行,并希望能进行一些改革。大部分西方国家的政府还对局势表示关切。与此同时,大多数政府已经发出了旅游警告,并且开始从埃及疏散本国公民。 穆巴拉克解散了政府并且任命该国情报主管奥马尔·苏莱曼为副总统,企图以此平息示威。穆巴拉克还任命前民航部长艾哈迈德·沙菲克为新政府总理,他将负责组建新政府。埃及反对各势力已共推巴拉迪代表他们出面与穆巴拉克政权谈判。面臨各方越来越大的压力,穆巴拉克宣布他和他的儿子将不会参与将于九月举行的重新选举。 2月11日,副总统奥马尔苏莱曼透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 3月19日,埃及举行埃及宪法修正案全民公决,内容包括总统选举改革、是否同意今年第或明年初举行大选等九项议题。由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巴拉迪等批评者认为,此次公决时间仓促,难以组成政党以致会让穆斯林兄弟会和前执政的民族民主党将从中获利,因此他遭到大多数同意尽快举行大选的投票民众的激烈阻止。 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1日,埃及人民议会选举分三个阶段进行,结果代表穆斯林兄弟會的自由与正义党获得498席中的235席,成为议会的第一大党。 2012年6月2日,穆巴拉克和前内政部长阿德利因镇压示威者、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等罪名被开罗刑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6月17日,代表穆斯林兄弟會的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罕默德·穆尔西在2012年总统选举中击败代表世俗派的前总理艾哈迈德·沙菲克,成为埃及史上首位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

新!!: 塞德港和2011年埃及革命 · 查看更多 »

2012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塞德港和2012年2月 · 查看更多 »

2012年足球

以下記載著2012年世界各地有關足球的重要事件,包括曾經發生過的大事和國際性賽事、各地聯賽及盃賽冠軍、球員獎項、退役名將以及逝世球員。.

新!!: 塞德港和2012年足球 · 查看更多 »

2012年至2013年埃及抗議活動

2012年至2013年埃及抗議活動是指2012年11月22日穆罕默德·穆爾西廢除相關法令後所引起的一系列抗議活動,這次也常被視為2011年埃及革命之後引發的第三次示威浪潮。.

新!!: 塞德港和2012年至2013年埃及抗議活動 · 查看更多 »

2017年

2017年經联合国大会指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也是俄國十月革命100週年。.

新!!: 塞德港和2017年 · 查看更多 »

2017年亞歷山卓火車相撞事故

2017年亞歷山卓火車相撞事故(حادث قطار الإسكندرية 2017),發生於2017年8月11日,在埃及亞歷山大省亞歷山卓東部郊區的科什德火車站(Khorshid Station)附近。兩列火車分別由開羅與塞得港開出,在當地時間下午兩點十五分正面相撞,造成至少41人死亡179人受傷。由於傷者傷勢嚴重,死亡人數仍會不斷增加。 據埃及國營電視台的報導,埃及交通部某官員認為,兩列火車在亞歷山卓郊外的某處農地相撞很可能是因其中一列火車出現故障停在鐵軌上,結果被另一列火車迎面撞上。亞歷山大省省长則稱,是因為其中一列火車的司機未看到信號燈所致。.

新!!: 塞德港和2017年亞歷山卓火車相撞事故 · 查看更多 »

2017年西奈清真寺袭击

2017年11月24日欧洲东部时间下午1:50,拉瓦达清真寺在星期五礼拜活动期间遭到大约四十名枪手的袭击。该清真寺位于埃及北西奈省比尔阿比德镇东边。它是苏菲派贾里里亚教团主要清真寺之一,该教团是北西奈省最大的苏菲教团。贾里里亚教团的名字源于创始人,谢赫艾德·阿尔-贾里里。他是萨瓦卡部落和贾拉家族的成员。贾里里家族居住在附近的比尔阿贝德。此次袭击造成311人死亡,至少122人受伤,成为埃及历史上最致命的袭击事件。这是继10月14日摩加迪沙爆炸案之后,2017年迄今为止第二大致命的恐怖袭击。.

新!!: 塞德港和2017年西奈清真寺袭击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塞得港赛义德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