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堀川町區

指数 堀川町區

堀川町區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的90個區之一。 根據昭和16年(1941年)8月16日版《臺北市報》,廢止「大安第一區」及「大安第二區」,成立「堀川町區」、「昭和町區」、「大安區」。堀川町區之區域範圍為特第一號排水溝(現在的新生南、北路)線以東、第一號公園道路(現在的建國南路及辛亥路一段)線以西、三張犁道路(現在的信義路)以北。範圍約今台北科技大學、新生南路、建國南路、信義路所包圍之區域。.

目录

  1. 6 关系: 區 (州廳轄市)堀川大安 (臺北市)大安區 (臺北市)臺北市舊町名列表昭和町 (台北市)

區 (州廳轄市)

區為台灣日治時期後期,1935年開始設置在州轄市、廳轄市下的非行政機構用的分區。.

查看 堀川町區和區 (州廳轄市)

堀川

堀川(ほりかわ),又稱「特一號排水溝」,是台灣台北市在日治時代開闢的水渠,兼具防洪和排水的功用。1942年(昭和17年)完工。其兩側闢有道路,後加蓋成為今日的新生南北路。 堀川從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西側直到基隆河口,興建於昭和8年(1933年)。常被誤認為瑠公圳,實際上兩者並不相同。該圳的第二幹線尾段與堀川相鄰近,在今溫州街附近的「九汴頭」分出的「第二霧裡薜支線」也大致沿著堀川西側平行向北。.

查看 堀川町區和堀川

大安 (臺北市)

大安,舊名大灣,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是不設町的郊區「大字」,再分為十二甲、龍安坡、坡心三個小字。大安在幸町、東門町、福住町、錦町之東,範圍約為今大安區忠孝東路三、四段、濟南路三段、仁愛路三、四段、信義路三、四段、和平東路一、二段、辛亥路二段、新生南路一~三段、建國南路、復興南路、敦化南路、安東街、永康街、青田街、溫州街、金華街、通化街等。該區域之西半部學校林立,在日治時代晚期也發展出一些新興住宅區。 戰後大安和六張犁、下內埔、福住町、錦町合併為大安區,1990年台北市由16區改為12區時富田町(原名頂內埔)劃入大安區。.

查看 堀川町區和大安 (臺北市)

大安區 (臺北市)

大安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的中心偏南,是臺北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大安區名之由來,來自舊地名「大安--」。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及大臺北地區明星高中職師大附中、大安高工、著名貴族學校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臺北市私立延平高級中學、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臺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等均位於此區,文教氣息相對濃厚。 臺北市少有的大型綠地在此地則有大安森林公園扮演都市之肺的角色。 本區南部的公館、師大路有許多以學生文化為主的商圈;本區北部則為商業辦公及住宅混合區,其中忠孝東路為貫穿臺北市東西最重要的軸線之一,沿忠孝東路三段、四段有眾多百貨公司、商場及餐廳,商業機能極為發達。本區內的敦化南路、仁愛路與辛亥路部份路段則是著名的林蔭大道。而建國高架道路與市民大道連接國道高速公路,使得本區交通十分便捷,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大安區為波斯菊,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堀川町區和大安區 (臺北市)

臺北市舊町名列表

日治時期臺北市所使用的日式町名,始於1920年的行政區劃分制度改革。當時先是將原來的行政單位「街」、「--」改為「大字」或「字」,後來到了1926年又將臺北市的部份「大字」改為町名。這些町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府接收臺灣後,房屋門牌不再使用日式町名,地籍代號的日式町名被改成清代台灣傳統地名,例如川端町改稱螢橋段、大宮町改稱劍潭段、馬場町改稱崁頂段等。1976年至1987年間,臺灣地籍圖重新測繪後,由「町」、「大字」改來的「段」被全部廢除。.

查看 堀川町區和臺北市舊町名列表

昭和町 (台北市)

昭和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地區,是伴隨台北帝大等學校的設立而發展的住宅區,範圍約為大學住宅(大學官舍)一帶,町名因該區域為昭和時代初期所規劃而得名。台北帝大的教授因地利之便而居住的昭和町,在當時可說是台灣頂尖的研究者聚集的文教區,戰後此地設有龍安里,今青田街、永康街、溫州街與和平東路一段之一部均在此地內。.

查看 堀川町區和昭和町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