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780 关系: AK-47突击步枪,加德士,加略人猶大,加里波利之战,加沙地带,动画,努比亚,基地组织,基因改造食品,基督教历史,埃及历史,埃及總統列表,埃及法老列表,埃及总理,埃拉托斯特尼,原始社会,半岛,华中农业大学,十字軍東征,卡塔尔,卡纳克神庙,卡拉卡瓦,南山区 (深圳市),南欧,南河三,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反犹太主义,反美,反法同盟,古埃及历史年表,古尔邦节,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音樂,古希腊,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数学,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叙利亚,含姆,吴丹,吸血鬼之避世,各国首都列表,吉米·卡特,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堤丰,塞尔维亚,塞琉古帝国,多神論,多馬福音,... 扩展索引 (730 更多) »
AK-47突击步枪
AK-47(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意为 「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自動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突击步枪。.
查看 埃及和AK-47突击步枪
加德士
加德士公司(Caltex)為雪佛龍於亞太區及中東六十多個國家及地區,提供各類燃油產品。.
查看 埃及和加德士
加略人猶大
大(יהודה איש־קריות,天主教翻譯為“猶達斯依斯加略”)加略人西门之子,在《新约》中是耶稣最初的十二门徒之一。受犹太公会三十块银钱贿赂亲吻并背叛耶稣。他的名字常用来指代背叛。 虽然犹大的死法有很多说法,传统上认为他背叛后自绞,如《马太福音》中记载。他在十二使徒中的地位日后由马提亚替代。 虽然犹大在福音书中臭名昭著,但在基督教历史上颇有争议。例如,犹大的背叛导致耶稣受难以及之后的复活,从传统神学上讲耶稣死而复活为全人类带来拯救。而异端诺斯底主义则认为犹大为人类带来救赎,称赞他是最佳使徒。.
查看 埃及和加略人猶大
加里波利之战
加里波利之战(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岛的一场战役。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此战称为恰纳卡莱之战(土耳其语:Çanakkale Savaşlari)。 在此次登陆战中,协约国方面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近11个月的战斗后,约71,985死亡,96,937受伤。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至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设澳新军团节纪念4月25日登陆日期。.
查看 埃及和加里波利之战
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或;希伯來語:רצועת עזה)是西奈半岛东北部地中海沿岸占地363平方公里(140平方哩)的区域,位於巴勒斯坦西岸、西奈半島東北部的狹長地帶,在二戰後原本在聯合國規劃中將與約旦河西岸成立一個新的阿拉伯國家,但1948年阿拉伯聯軍對以色列發動阿以戰爭,加沙為埃及吞併,直到1967年六日戰爭又被以色列占领。目前为巴勒斯坦国政府统治。.
查看 埃及和加沙地带
动画
动画是指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如每秒16张)连续播放时,肉眼因视觉残象产生错觉,而误以为画面活动的作品。为了得到活动的画面,每个画面之间都会有细微的改变。而画面的制作方式,最常见的是手绘在纸张或赛璐珞片上,其它的方式还包含了運用黏土、模型、纸偶、沙画等。 由于电脑科技的进步,现在也有许多利用电脑动画软件,直接在电脑上制作出来的动画,或者是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使用电脑进行加工的方式,这些都已经大量运用在商业动画的制作中。 通常动画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就算在电脑动画科技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现在也是如此。.
查看 埃及和动画
努比亚
努比亚()是位於埃及南部與苏丹北部之間沿著尼罗河沿岸的地區,今日位於阿斯旺(位於尼罗河第一瀑布下游)與(或稱庫賴邁,位於尼罗河第四瀑布下游)之間。努比亚一词可能来自埃及语中的金(nub)或诺巴(Noba)。一般的,从阿斯旺到瓦迪哈勒法之间的地区被称为下努比亚,从瓦迪蛤勒法到库赖迈之间的地区则被称为上努比亚。有时人们也会将库赖迈到喀土穆之间的地区称为南努比亚。努比亚自古以来便被看做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与非洲黑人区之间的交接处。.
查看 埃及和努比亚
基地组织
蓋達組織--(القاعدة,意为“基--地”), --;又譯凱達組織、開打組織,是一個伊斯兰教軍事組織,為賓拉登於1988年成立,被指策劃了多宗主要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其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列為世界恐怖組織之一,目前的領袖是查瓦希里醫師。.
查看 埃及和基地组织
基因改造食品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
查看 埃及和基因改造食品
基督教历史
基督宗教历史,指基督宗教、基督教世界及各宗派教会的历史,從公元一世紀耶稣及其门徒的时代开始,直到现代。 基督宗教于公元一世纪中葉发源于罗马帝国统治的黎凡特地區。起先是被压迫的宗教,但很快從耶路撒冷傳播到整個近東,包括亞蘭,亞述,美索不達米亞,腓尼基,小亞細亞,約旦和埃及等地。在301年成為亞美尼亞國教,319年成為喬治亞國教,325年成為阿克蘇姆帝國國教,380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後,聶斯脫利派分離,形成東方亞述教會。之後451年迦克墩公會議,教會又分裂為東方正統教會和迦克敦教會。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使得迦克墩教會再分裂為羅馬天主教會和希臘東正教會。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又從天主教會分離、創造出新的基督教社群-新教,並演變出許多教派。 羅馬天主教與希臘東正教在中世紀散佈到全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又進一步散布到全世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擁有約20億信徒。現今最具規模的三大教派為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如路德宗等)。.
查看 埃及和基督教历史
埃及历史
埃及的历史悠远绵长,古埃及是人类文明摇篮之一。埃及歷史以1798年拿破仑入侵为标志,大体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 埃及的歷史悠久传承。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赞美道:“埃及是尼罗河慷慨的赠礼”。每年季节性泛濫的尼羅河,形成了细长而肥沃的河谷。在尼罗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埃及文明。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大致是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东界和西界。在沙漠中存在很多拥有甘泉的绿洲,埃及人在某些绿洲进行农业生产。埃及文明北至地中海海岸,而南方的边界随埃及国力的盛衰而变迁。新王国时代的埃及帝国极盛时,南界曾远达尼罗河第四瀑布。前3000年初,埃及互相征伐的各州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上埃及和下埃及服从于一个法老的统治。特殊的地形使埃及难于受到侵袭,也造就了她的长期独立和自足。然而法老时代结束后,埃及臣服于外来的统治者,连续被外族统治竟长达2300年,這些外族包括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大英帝国等。埃及的独立元勋纳赛尔总统并不夸张地指出,继埃及最后一位法老 Nectanebo II 於前343年被波斯人废黜以来,他是第一位行使主权的埃及本土人士。.
查看 埃及和埃及历史
埃及總統列表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是经选举产生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国家元首。 根据埃及宪法的相关规定,总统也是埃及武装力量的总司令和政府行政部门主管,任期四年,可以連任一次。 现任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于2014年6月上任。 第一任埃及总统是穆罕默德·纳吉布,他于1953年6月18日上任,但於1954年11月被纳赛尔將軍罷黜,由纳赛尔掌權。 在任最久的埃及总统为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他于1981年10月14日首次当选埃及总统,此後四度連任。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宣佈請辭總統職務,結束近三十年的統治。 2011年埃及革命后,2012年6月,代表伊斯兰势力的自由与正义党候选人穆尔西以51.73%的得票率,击败代表世俗派的前总理沙菲克(48.24%得票率),成为首位民主选举产生的埃及总统,但於2013年7月3日被軍方罷黜。.
查看 埃及和埃及總統列表
埃及法老列表
这是一份古埃及统治者的列表。该表中列出的君主始自约前31世纪的第一王朝,结束于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这段时期中埃及的最高君主的称号是人们熟知的法老。.
查看 埃及和埃及法老列表
埃及总理
埃及总理是埃及的政府首腦,由埃及總統任命,總理領導的內閣及政府向總統負責。總統有權對總理進行任免。.
查看 埃及和埃及总理
埃拉托斯特尼
埃拉托斯特尼(Ερατοσθένης|Eratosthénēs;Eratosthenes,,出生于昔兰尼,即现利比亚的夏哈特;逝世于托勒密王朝的亚历山大港),希腊数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的贡献主要是设计出经纬度系统,计算出地球的直径。.
查看 埃及和埃拉托斯特尼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根據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一般来说,他终于国家的产生。国家的诞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终结。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阶级社会所取代。 原始社会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查看 埃及和原始社会
半岛
半岛,是一種三面环海,一面连陆地的地形,相當小的半岛稱為海岬(海角),至於像歐洲、南美洲南部、非洲南部那樣極為巨大的半島稱為大陸延伸。阿拉伯半島被國際普遍認為是世界最大的半島,雖然印度半島面積較之更大,但由於印度半島的地形封閉性,印度半島往往被歸類為「次大陸」而非半島。.
查看 埃及和半岛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或Centr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缩写:HZAU、HAU或CCAU),簡稱“华中农大”或“华农”,是一所位於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以农科为特色的全科性综合大学。為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查看 埃及和华中农业大学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查看 埃及和十字軍東征
卡塔尔
卡塔爾(قطر;,當地方言的Johnstone, T.M. "." Encyclopaedia of Islam.
查看 埃及和卡塔尔
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Karnak)神庙是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在尼罗河东岸的卢克索镇北4千米处,该神庙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约有30公顷,也是献给太阳神阿蒙的;左侧的是献给Montu神的,占地2.5公顷;另一个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形为秃鹫的姆特女神,现在尚未发掘。 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每个宗教季节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卢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卡纳克神殿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城区。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可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整座大厅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殿内石柱有如原始森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被横梁和柱头分去一半后,光线渐次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
查看 埃及和卡纳克神庙
卡拉卡瓦
卡拉卡瓦國王(David Kalākaua,正式全名David Laʻamea Kamanakapuʻu Mahinulani Nalaiaehuokalani Lumialani Kalākaua,)又被尊稱為快樂的君主(The Merrie Monarch),是最後一位實際統治夏威夷王國的君主。他於1874年2月12日在夏威夷即位,1891年1月20日在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去世。.
查看 埃及和卡拉卡瓦
南山区 (深圳市)
南山区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于1990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与罗湖区、福田区、盐田区共同组成深圳经济特区。因辖区内拥有风光秀丽的大南山、小南山和建村历史700多年的南山村,故命名为南山区。 南山区位于深圳市西南部,面积约为185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和105个社区居委会。地理位置东临深圳湾,西濒珠江口,北靠羊台山,南至内伶仃岛和大铲岛。2012年末常住人口为110.85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61.6万。 南山区在深圳市地位举足轻重,是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等教育基地、旅游基地和西部物流基地。 南山区是是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湾体育中心所在地。南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深圳华侨城、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绣中华,海上世界、新安故城(南头古城)、青青世界、深圳野生动物园等主题公园和著名景点。 2016年5月,深圳市南山区成为国务院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13年南山区全年预计实现本地生产总值3206.57亿元,同比增长12.0%。.
查看 埃及和南山区 (深圳市)
南欧
南欧是欧洲南部的简称,範圍包括伊比利亚半岛、義大利半島及巴爾幹半島的南部,由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及希臘等國組成,有时也称为地中海欧洲,因为大多南欧国家靠近地中海。南歐隔著地中海與亞、非兩洲相望,自古以來與西亞及北非往來密切,同是重要的古文明起源地;對西方世界而言,南歐更孕育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確立了早期的基督教社會,為西方的思想及知識體系奠定了基礎。.
查看 埃及和南欧
南河三
南河三(α CMi / 小犬座α / 小犬座10)是小犬座內最亮的恆星,在亮星表中排名在前十名之內(第七或第八)。 在西方,他的名稱源自希臘προκύον(prokúon),Procyon的意思為"在狗的前方",因為在古代它在大犬座的天狼星之前出現在天空(雖然它的赤經值較大,但他的赤緯值較北,所以在北半球的緯度上它會比天狼星早些出現在地平線上。不過,由於歲差,這種現象從一千多年前開始已經改變,變成「在狗的後方」)。有關這兩顆犬星的古老文學可以追溯到巴比倫和埃及。 南河三也是冬季大三角的頂點之一,另外兩顆是大犬座的天狼星與獵戶座的參宿四。 南河三也是鄰近太陽系和地球的恆星,在近距離恆星表中,列出的距離是11.41光年(3.5秒差距,距離排名第13)。 與天狼星相同,它也是聯星—主星(南河三A)也有一顆黯淡的白矮星作為伴星(南河三B),與另一顆魯坦星(距離排名第22)的距離僅有1.11光年(0.34秒差距)。.
查看 埃及和南河三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查看 埃及和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一個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的巴爾幹社會主義國家,由馬其頓、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首都為貝爾格勒。南國為多民族國家,政府奉行聯邦制,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一黨專政。由於該國承襲有著「第一南斯拉夫」之稱的南斯拉夫王國,因此另有別名「第二南斯拉夫」。 該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軸心國武裝侵略而滅亡的南斯拉夫王國,在軸心軍佔領期間,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狄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冷戰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的路線,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政治氣氛與言論自由,更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不結盟運動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隨著東歐社会主义國家經濟衰退、民族主義的復活與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民族間的不和及分裂,伴隨著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為逐漸升級。在此之後,南斯拉夫聯邦走向解體。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間因民族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衝突,并發展為南斯拉夫內戰。時至1992年,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國均退出南斯拉夫聯邦,剩下的兩國則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告終結。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分裂出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六個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國家承認的科索沃。.
反犹太主义
反犹太主义是一種意識型態,對於对仇恨犹太人或犹太教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反犹太主义在世界各地有犹太人生活的地方皆存在,在歐洲、亞洲及阿拉伯也有。 「反猶太主義」的原文(Antisemitism、Anti-Semitism 或 anti-semitism)直譯為反閃族主義。在字面意義上,反閃族主義是對於所有閃族的反感情緒,虽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米特人,但是這個名詞在歐洲特指對於猶太人的仇恨情緒。這個名詞在1873年首次在德國出現,同義詞是「仇恨猶太人者」(Judenhass,Jew-hatred)。.
查看 埃及和反犹太主义
反美
反美是指对美国政府、人民或者其生活方式或美国的政策的抱持強烈反感甚至作出武力報復。仅仅对美国的政策或者上述任何单一的一个原因并不能称为反美主义,衹是一種反美情緒。只有当个人或团体将这些因素看成是普遍到已经影响其本身的价值观时才称为反美主義,而作出武力報復的更多演變成反美戰爭。 反美主义包含了很多内容,例如政治(反帝国主义),经济(反资本主义),宗教(反基督教或反世俗主义),文化(反好莱坞電影文化霸权)或者道德(反西方的价值观)。不论是美国人还是非美国人都有可能有反美主义倾向。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反美主义大多数是对大美國主義、美国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帝国主义」、「霸權主義」的不满。.
查看 埃及和反美
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是1792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發生革命的法国而结成的同盟。 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后的五次同盟则是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长达25年的战争。 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后五次同盟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 头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統治的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盛极一时。 第六次反法同盟则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而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埃尔巴,并使得法国历史上已经灭亡的波旁王朝复辟。 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查看 埃及和反法同盟
古埃及历史年表
本页提供古埃及历史年表,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年代由于资料残缺和年代的久远,多数存在争议,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意见,新王朝时期时期的差异可能在十年范围以内,到古王国时期则可达几百年。本表不试图统一此类年代争议,而是将各种不同的年代可能列举出来,并提供出处。.
查看 埃及和古埃及历史年表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新馬汶稱哈芝節,عيد الأضحى,拉丁化:,عید قربان,قۇربان ھېيىت),又称“大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麦加朝圣过后。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基督教翻译为亚伯拉罕)忠实执行真主命令,向安拉献祭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基督教翻译成以實瑪利),而后又用羊羔代替的这一事件。.
查看 埃及和古尔邦节
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音樂
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音樂存在的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 Category:古希臘藝術 Category:古羅馬藝術 Category:欧洲音乐史 Category:古典音樂.
古希腊
位于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给女神雅典娜而建。它是古希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共和国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 在雅典的领导下,在兩次的波希战争取胜之后,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也就是在波希戰爭結束後至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這段時期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馬其頓國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扩散。 古希腊人在宗教、哲學、科學、藝術、工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帝国有过重大影响,后者将前者的文明吸收并带到环地中海和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查看 埃及和古希腊
古希腊文学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古希腊文学是指古代希腊世界的文学。广义的古希腊文学涵盖了从氏族制希腊社会到希腊化时代的文学,持续时间近1000年。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 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查看 埃及和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数学
古希腊人是数学的奠基者,古希腊的数学在數學史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古希腊人提出了公理化体系、形式逻辑,使用逻辑证明、演绎法,强调量化和系统化,使数学成为一门严密的系统的富有逻辑性的学科,开启了后世数学和科学的大门,现在世人所使用的数学和科学方法绝大部分直接来源于古希腊。.
查看 埃及和古希腊数学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為吉薩大金字塔、空中花園、阿耳忒弥斯神庙、宙斯神像、摩索拉斯王陵墓、羅得島太陽神銅像及亞歷山大燈塔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常稱七大奇蹟,為最早被提出的七大奇蹟觀念。前2世紀拜占廷人斐羅(Philo of Byzantium)寫下《世界七大奇蹟(Επτά θαύματα του αρχαίου κόσμου)》一書,描述當時在地中海附近7個偉大建築,分別是「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奧林帕斯的宙斯神像」、「以弗所的阿耳忒彌斯神廟」、「哈利卡納蘇斯的摩索拉斯王陵墓」、「羅得島的太陽神銅像」以及「亞力山大港的燈塔」,為現存古代世界七大奇蹟的憑據。.
查看 埃及和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al-Jumhūrīyah al-ʻArabīyah as-Sūrīyah),通称叙利亚(Sūriyā),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属于中东阿拉伯国家,首都大马士革。叙国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同黎巴嫩和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1944年1月1日宣布独立,1946年4月7日被联合国及世界各国认可为正式独立国家,现任总统為巴沙尔·阿萨德。.
查看 埃及和叙利亚
含姆
含姆,或者翻译为含(Ham,חָם.),聖經創世紀和《古兰经》人物,挪亞的兒子,兄為閃,弟為雅弗。他曾與父母、兄弟、妻子和兄弟的妻子共八人進方舟,避過洪水滅世。其後上帝賜福給挪亞和三兄弟,並以彩虹立約。據聖經記載,含有四個兒子,古實、埃及、弗和迦南,其中聖經曾兩次記載含是「迦南的父親」。含看過喝醉了的挪亞的下體,而讓迦南受挪亞的咒詛,要作兄弟奴隸的奴隸。 含相傳為非洲人與亞述人的祖先。猶太人世界观中,世界由亞、非、歐三洲組成,挪亞三名兒子即為白、黃、黑三色人種祖先。古蘭經中沒有名字,以「挪亞的兒子」稱呼出現。 图西族與一些非洲民族(埃及人、努比亞人、埃塞俄比亞人、奧羅莫人、索馬里人、富拉尼人、馬塞人)被認為屬於含米特人種。.
查看 埃及和含姆
吴丹
丹,通稱吳丹(ဦးသန္႕,),是一名緬甸外交家,由1961年至1971年擔任聯合國第三任秘書長。.
查看 埃及和吴丹
吸血鬼之避世
《吸血鬼之避世》(Vampire: the Masquerade)是白狼游戏所制做的第一个以《黑暗世界》做为背景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整个游戏围绕吸血鬼的社会与生活。 计算机游戏《吸血鬼之避世救赎》和《吸血鬼之避世血族》都是本游戏的衍生作品。.
查看 埃及和吸血鬼之避世
各国首都列表
以下各國首都列表列出了世界各國與部分特殊行政地區的首都或首府,除了少部分有特殊情況的國家外,國家或行政地區的首都,是以其行政中樞所在地為準。 依国家'''漢語拼音'''排序: A B C D E F G H-I J K L M N-O P Q R S T-U-V W X Y Z 依首都'''漢語拼音'''排序: A B C D E F G H-I J K L M N-O P Q R S T-U-V W X Y-Z 依国家'''注音拼音'''排序: ㄅ ㄆㄇ ㄈㄉㄊ ㄋㄌ ㄍㄎㄏ ㄐㄑㄒ ㄓㄔㄕㄖㄗ ㄙㄚㄜ ㄞㄠㄢ.
查看 埃及和各国首都列表
吉米·卡特
小詹姆斯·厄尔·“吉米”·卡特(James Earl "Jimmy" Carter, Jr.,),是美国的第39任总统。他早年一直在军队中服役,曾任喬治亞州州长。1976年代表民主黨当选总统,在任期间,卡特創建了兩個新的內閣部門,能源部和教育部。外交方面,卡特积极调停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战争,美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关係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卡特跟其他国家外交时注重人权保障,曾施壓當時由軍事強人朴正熙執政的韓國政府改善人权。任內面對持續性的“滯脹” ,高通膨,高失業率和經濟緩慢成長的組合,他为了阻止通货膨胀,曾将利息增加到最高20%,引起了部分民眾的反对。1979年他签署移交巴拿馬運河主權移議,同年蘇聯進兵阿富汗,卡特下令對蘇聯採取糧食禁運,抵制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並撤銷雙方所簽署的限制戰略武器條約。1980年,伊朗霍梅尼政权绑架人质,卡特派遣部隊救援但失败,因此他同年在竞选連任时输给了罗纳德·里根,人質危機經444天後直至他卸任當天才解決。 卸任后,卡特積極參與调停各种战争及人質危機的斡旋工作,反对美国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查看 埃及和吉米·卡特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Constantinopolis;قسطنطینیه;现代İstanbul)又譯康斯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湾與马尔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经是羅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纪时Rosenberg, Matt.
查看 埃及和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常被稱為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Magnus,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ὁ Μέγας,Constantine the Great),或聖君士坦丁(Saint Constantine),羅馬帝國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国轄境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君士坦丁在内战中,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巩固皇位。统治期間,他对法兰克人、阿拉曼人、西哥特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战役均取得勝利,并成功夺回在前一个世纪丧失的达基亚地区。他在拜占庭建立新皇宫 ,并将之命名为新罗马,但人们为尊君士坦丁之名,将此地称作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此后一千年均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因此君士坦丁也被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创立者。.
查看 埃及和君士坦丁大帝
堤丰
堤丰(Τυφωευς / Τυφων / Τυφαων / Τυφως;'''Typhoeus''' / '''Typhon''' / '''Typhaon''' / '''Typhos'''.),又译提丰或堤福俄斯或泰風,希腊神话中象征风暴的妖魔巨人。该词在希腊语中譯为“暴风”或“冒烟者”。.
查看 埃及和堤丰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ја/Republika Srbija,Republic of Serbia,通稱為塞爾維亞)是一個巴爾幹半島的國家,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與黑山共和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共和國、匈牙利共和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以及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接壤。.
查看 埃及和塞尔维亚
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國(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ων Σελευκιδών),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條支。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所創建,是以叙利亞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时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查看 埃及和塞琉古帝国
多神論
多神論或多神教(來自πολυθεϊσμός,polytheism),相对于一神論或一神教而言,指崇拜或信仰许多(複數)神的信仰體系或者宗教教條。典型代表为印度教、古希臘宗教和古埃及宗教。中国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非洲的伏都教和新兴的威卡教都被认为是多神論的宗教。跟一神論不同,多神論是描述某種信仰體系的內容特徵,即該信仰體系中有多於一個的神;而一神論則是對某一宗教信仰的教條特徵的描述,即要求信仰獨一真神、并視為宗教義務。通常人們認為佛教不是多神論的宗教,因为佛教中没有神的概念;然而宗教学则认为佛教属于多神教。基督教虽然有三位一体之说,但是因為強調教徒對於耶和華本身的獨一性信仰,所以还是属于一神論的宗教。 多神論信仰的信徒相信有许多位神(灵)的存在,尽管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或某种场合只会拜一位神。 多神論信仰體系常見於青銅時代及鐵器時代,到軸心時代才逐漸有更加教條化、哲學化的一神論、泛神論或無神論興起。歐洲古典時代遺留有眾多有關當時多神論信仰和宗教崇拜的記錄,包括古希臘宗教、古羅馬宗教等;在基督教興起并統治歐洲后,這些多神論的記錄被中東地區的西羅馬帝國、埃及和阿拉伯國家保留了下來。中國先秦時代典籍也保留了一些關於上古民族多神崇拜的記錄。.
查看 埃及和多神論
多馬福音
《多馬福音》(古沙依迪克 科普特語:π.εɤαггελιοɴ π.κατα.θωμαс;),又譯為多默福音或多瑪斯福音,福音書之一。 《多馬福音》被非宗教性學術研究團體,美國的「耶穌研究會」列爲值得信賴且有關耶穌傳道訓義的「第五福音」。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多馬福音》和《多馬行傳》「對基督信仰團體的起源,這兩份文獻是很重要的研究資料」,但天主教不认为这部福音是天啟的。.
查看 埃及和多馬福音
多鰭魚科
多鳍鱼科(学名:Polypteridae)是軟骨硬鱗亞綱 (Chondrostei)多鳍鱼目(Polypteriformes)目前仅存的一科,现存二属,又稱恐龍魚,是比较古老的辐鳍鱼类,全身有类似骨板的硬鳞,胸鳍有小的肉质叶,有鳍基骨,并不直接和肩胛骨连接,多鳍鱼有厚實的硬鱗,表面光滑有黏膜包裹,背部依據品種不同而有6至20個棘狀背鳍, 這些棘狀背鳍中的每一條都有鋒利的刺狀鰭骨。他們的下頜結構比起真骨附類的魚 ,更相似於四足類的結構。 多鳍鱼有一定原始特徵。這些的特徵是有的肉質基叶的胸鳍,這和腔棘魚相似,而他們也有呼吸孔 (spiracles)的。 所有多鳍鱼目成員都在非洲的淡水河、湖區棲息,主要為沼澤、淺氾濫區和出海的河口。 他們也有基礎的肺部,可以從空氣中吸取氧氣,当在水中的氧氣不足时,多鰭魚會快速地游到表面吸氣,此魚在幼魚期會像兩棲類的有外鰓。在这些種類之中的最大长度为30cm至100cm以上。.
查看 埃及和多鰭魚科
夏鼐
夏鼐()原名国栋,字作铭,浙江温州市区人。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夏鼐被称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
查看 埃及和夏鼐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文: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縮寫:WMD)又稱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或者核生化武器,是用来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一般针对的是平民,但是也可以针对军事人员。一般而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具备实用性,因为一旦使用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弹和灾难性后果。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词最早出现于1937年,但是今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般只指以下三种(總稱為NBC):.
查看 埃及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الجماهي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ليبية الشعبية الإشتراكية العظمى),多簡稱為「利比亞阿拉伯民眾國」(الجماهي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ليبية,),是利比亞歷史上一個由穆阿迈尔·卡扎菲領導的政權,成立於1977年3月2日,結束於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身亡。 其國名中的「民眾國」(جماهيرية,)是卡达菲自創的一個名稱,用以指以卡达菲所創立的第三理論為指導的國家。.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是一座於英國倫敦的綜合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753年。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博物馆在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汉斯·斯隆(1660至1753年)爵士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1000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後,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Montague Building)成立並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开放后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各种活动攫取了大批珍贵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收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到了19世纪初,蒙塔古大楼已经显得不敷使用了。于是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並在1840年代完成,舊蒙塔古大楼不久後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不久又在院子裡建了对公众开放的圆形阅览室。 由于空间的限制,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大英博物馆专门收集考古文物。1973年,博物馆再次重新劃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的大英图书馆。 大英博物馆历史上除了1972年的几个月外,一直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2002年博物馆面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由于馆员抗议裁员,博物馆甚至被迫关闭了几天。几个星期后,一个希腊雕像失窃,主要原因是保安人员的缺乏。.
查看 埃及和大英博物馆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查看 埃及和大英帝国
大英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書》(又称《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由私人機構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所出版的英語百科全書,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是英語世界俗稱的ABC百科全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是由大約100名全職編輯及超過4000名專家為受過教育的成年讀者所編寫而成。它被普遍認為是最有學術性的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是現存仍然發行的最古老的英語百科全書。它在1768年至1771年間在英國爱丁堡首次面世,便馬上受到讀者歡迎,規模日漸龐大。平均13年左右出一个新版。1801年的第三版已經達到21冊。它日盛的地位使招募知名的貢獻者更容易。1875年至1889年間的第9版和1911年的第11版已經被認為是學術與文學風格的標誌性百科全書。自從第11版開始,《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慢慢變得精簡以打進北美市場。1933年,《大英百科全書》是首部百科全書採納「連續性修訂」政策,即不斷再版並且定期更新條目。 Aside from providing an excellent summary of the Britannica's history and early spin-off products, this article also describes the life-cycle of a typical Britannica edition.
查看 埃及和大英百科全书
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古波斯楔形文字:𐎭𐎠𐎼𐎹𐎺𐎢𐏁 ();داریوش;Δαρείος;),即大流士大帝,波斯安息省长希斯塔斯佩斯的儿子,阿尔萨米斯之孙,阿里亚兰尼斯曾孙,泰斯帕斯四世孙,阿契美尼斯五世孙。公元前521年至前485年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君主。《圣经》的中文译本译作“大利乌”。.
查看 埃及和大流士一世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埃及和天主教
天空之城
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於1986年8月2日所推出的一部長篇動畫電影,作品的原作、導演、劇本和角色設定皆由宮崎駿來擔任。並為在1985年成立的吉卜力工作室首次公開的劇院作品,和本作品同一天公開上映的另一部宮崎駿作品則是電視動畫《名偵探福爾摩斯》的劇場版「哈德遜夫人人質事件」與「多佛海峽的大空中戰!.
查看 埃及和天空之城
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Imperator Caesar Divi F. Augustus,),原名盖乌斯·屋大維·圖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是罗马帝国的開國君主。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奧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来称呼他,这个称号是他在前27年的时候获得的,那时他36岁。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歐洲語言中8月的来源。 屋大维是凯撒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繼承人,一般认为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的元老院共和派贵族。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亚克兴角战役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Imperator,又译作“皇帝”或“英白拉多”)称号;前27年获得“奥古斯都”的称号,保持羅馬共和的表面形式,作为一位獨裁者统治罗马长达43年。他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內戰,使羅馬帝國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榮的辉煌时期,史稱羅馬和平。.
查看 埃及和奥古斯都
奥萨马·本·拉登
奧薩瑪·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拉丁轉寫:Usāmah bin Muḥammad bin Awaḍ bin Lādin,),简称为奧薩瑪·賓拉登、奥萨马、本--·拉登、宾--·拉登或--。全名意思是「--的兒子、阿瓦德的兒子、穆罕默德的兒子奧薩瑪」(名·بن·父·بن·祖·بن·曾祖);「奧薩瑪·--賓·拉登」(أسامة بن لادن)意思是「--的子孫奧薩瑪」,事实上是拉登的玄孙。他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利雅得省人,是基地组织的首领,该组织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恐怖组织。本·拉登篤信伊斯兰教遜尼宗瓦哈比派。 本·拉登被美国政府指控为1998年美國大使館爆炸案的幕後主謀,名列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FBI)十大通緝要犯。 本·拉登最初否認與911恐怖攻擊有關,但已於2004年承認責任。。然而FBI发言人Rex Tomb在2006年表示没有确实证据证明賓拉登涉及911事件。因此始终没有就911事件正式起诉本·拉登。2011年本·拉登被殺後,FBI在其官方網站表示本·拉登是911襲擊的主謀。 2004年3月18日,美国众议院一致通过一项法案,将提供线索导致本·拉登被捕的赏金从2500万美元增加到5000万美元。虽然普遍认为本·拉登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实际上外界没有人知道本·拉登身在何处,甚至指他早已身亡。 2011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發表聲明,指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座豪宅裏被美國海軍海豹部隊第六分隊突襲击毙。其屍體於次日海葬於北阿拉伯海。另外雖然是反恐夥伴之一,但美方政府未經巴基斯坦討論即決定粗暴的行動,事後仍引來巴國的強烈不滿。.
查看 埃及和奥萨马·本·拉登
奥斯曼·本·阿凡
奥斯曼·伊本·阿凡(阿拉伯文: , 574年~656年6月17日),為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的第三代哈里發(644年~656年在位)。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均爲穆罕默德的四大徒弟。 遜尼派認為他是四位“正統哈里發”中的一位;而什葉派則認為他與前兩位哈里發一樣都是篡權者。 奧斯曼·伊本·阿凡出身於麥加古來氏族中的倭馬亞家族,年紀比先知穆罕默德略小。在以兄長阿布·蘇富揚為代表的大部分倭馬亞家族成員激烈反對穆罕默德傳佈伊斯蘭教時,奧斯曼卻是穆罕默德最初的信徒和最親密的戰友之一。奧斯曼迎娶了穆罕默德的兩個女兒。當穆罕默德被迫離開麥加後,奧斯曼和妻子參加了伊斯蘭教徒向埃塞俄比亞的移民(當時移民的穆斯林家庭共有十五個),以及後來向麥地那的移民。 644年11月3日第二任哈里發欧麦尔·本·赫塔卜被一名波斯釋奴遇刺身亡之後,奧斯曼則被推舉為第三代哈里發。他的執政時期的特點是,大量任用倭馬亞家族成員擔任要職。奥斯曼的堂侄、大馬士革總督穆阿威亞在奥斯曼任哈里發時成為整個敘利亞的總督。在奧斯曼統治時期,最後編訂了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然而,什葉派一直否認奧斯曼對《古蘭經》定型的功績。什葉派認為,《古蘭經》中原有的許多關於先知穆聖的堂弟兼女婿、也是什葉派的第一代伊瑪目阿里的篇章由於奧斯曼的偏見而被删改了。 在奧斯曼執政时代,阿拉伯游牧騎兵仍然所向無敵。據守伊朗的薩珊王朝被消滅了;在歐麥爾時代征服北非的將領阿邁爾·伊本·阿斯挫败了東羅馬帝國奪回埃及的計劃。高加索地區和塞浦路斯也在軍事壓力下成為伊斯蘭教世界的一部份。 雖然奧斯曼任內消滅了據守波斯的薩珊王朝,將阿拉伯帝國的版圖大為擴張,並且編纂成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而有不小的貢獻,但是奧斯曼也因為用人唯親而引發周遭人士的不滿。656年,來自伊拉克和埃及的宗教激進分子组成的刺殺集團於麥地那包圍了奧斯曼的住所。6月17日,奥斯曼被一群破門而入的刺客杀死。當奥斯曼被刺時,他正在閱讀《古蘭經》。 在奧斯曼·伊本·阿凡遇刺後,其堂侄穆阿威亞反對先知的堂弟阿里成為新一任哈里發;他公開展示奧斯曼的血衣,暗示奧斯曼實被阿里所害。奥斯曼的遺體則被安放在麥地那。 Category:哈里發 Category:656年逝世.
查看 埃及和奥斯曼·本·阿凡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查看 埃及和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
这是一个-zh-hans:奥斯曼帝国;zh-hk:鄂圖曼帝國;zh-tw:鄂圖曼帝國;-历代苏丹的列表,其中从塞利姆一世开始的苏丹还拥有伊斯兰教哈里发的称号。 奥斯曼王朝的诸位苏丹在1299年至1922年的六百多年时间里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在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苏丹统治着北自匈牙利、南至索马里、西起阿尔及利亚、东到伊拉克的广袤土地。帝国首都最初在安纳托利亚的布尔萨,1366年迁都巴尔干的埃迪尔内,1453年占领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更名伊斯坦布尔,一直到帝国灭亡。尽管由于难以区分史实和传说,使得帝国的早期历史众说纷纭,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如下观点:奥斯曼帝国在约1299年时建立,它的第一位统治者是乌古思突厥人卡耶部落的首领(汗)奥斯曼一世。奥斯曼一世建立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朝和帝国延续了六个多世纪,共有36位苏丹执掌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结果战败,帝国随即土崩瓦解。战胜的协约国对奥斯曼帝国的瓜分和随即爆发的土耳其独立战争导致了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诞生。.
查看 埃及和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
奧利振
俄利根(Ὠριγένης Ōrigénēs.,Origenes Adamantius,),或譯奧利金、奧利振,生於亞歷山大港,卒於該撒利亞,是基督教中希臘教父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亞歷山太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為神学家和哲学家。在神學上,他採用希臘哲學的概念,提出「永恆受生」的概念來解說聖父與聖子關係,對基督教影響至今。他的著作對基督教神學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他的數項神學主張被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中被定為異端,因此包括天主教會與東方正教會皆未將他列為聖人。.
查看 埃及和奧利振
奧馬爾·卡拉米
奧馬爾·卡拉米(عمر كرامي;拉丁化:Omar Karami,),黎巴嫩政治人物,曾出任兩次黎巴嫩总理,第一次於1990年開始,至1992年結束,而第二次則是2004年至2005年4月,他於上任总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刺後遭群眾抗議,因受不住壓力而下台。 卡拉米於黎巴嫩北部出生,1956年毕业于埃及的开罗大学,获法律学士学位。其兄長拉希德·卡拉米也是該國政治人物,多次出任黎巴嫩总理,於1987年被刺殺,奧馬爾在之後開始投身政治,在多届议会中当选议员,还当过教育部长等职务。.
查看 埃及和奧馬爾·卡拉米
奮銳黨的西門
宗徒西满(Simon the Apostle),在《新約》中經常被稱為热诚者西滿(新教翻译为奮銳黨的西门;Simon Zealot;Simon the Zealot;Σίμων ο Κανανίτης),也被稱為客纳罕人西满(迦南人西门;Simon Kananaios;Simon Cananeus),耶穌的十二门徒之一,基督教圣人,是十二门徒中留下資料最少的一個。 在教會傳統中,西满往往和宗徒猶达連在一起,他們的瞻礼日同在10月28日。傳說指出,他先去埃及傳福音,然後在波斯和亞美尼亞和猶达會合,並一同在此殉道,可見於中世紀著作《黃金傳說》中。.
查看 埃及和奮銳黨的西門
奇跡
迹或者奇迹来自于希腊语dy′na·mis,英语中常翻译为“miracle”,字面意思是“力量”,也有能力、异能的意思,是指无法用人们的常识所解释的而归于神的作为的一些现象,也就是来自超然力量的作为。在许多宗教典籍中,都有各种各样神迹的记载,这些记载或者用来显示神的能力,或者用来保护某一个或者某一群特定的人。对于神迹,无神论者并不相信,因为一些神迹可以用现代科学解释。.
查看 埃及和奇跡
威廉·江恩
威廉·江恩(William Delbert Gann,),二十世纪的金融交易员,以《甘氏理論》聞名,一生中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30年代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傳說曾赚取了5,000多万美元利润。.
查看 埃及和威廉·江恩
威爾斯王妃戴安娜
威爾斯王妃戴安娜(Diana, Princess of Wales,),全名戴安娜·弗蘭希絲(Diana Frances),原姓斯宾塞(Spencer),被大眾稱為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簡稱黛妃),她是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查理斯的第一任妻子,亦是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的親生母親。 戴安娜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是奥尔索普子爵约翰·斯宾塞的第四个孩子。 1981年7月29日与威尔士王子在圣保罗大教堂完成婚禮,全世界有7.5亿人透过电视收看婚礼現場直播。婚后她的头衔为“威尔士王妃,康沃尔公爵夫人,切斯特伯爵夫人,卡里克伯爵夫人,罗斯西公爵夫人,伦弗鲁男爵夫人,群岛领主夫人,苏格兰王妃”。婚后育有两子: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分别是英国王位第二和第六(2013年7月前為第三,2015年5月前為第四,2018年4月前为第五)顺位继承人。 婚后她致力于公共服务,成为20世纪末著名的慈善筹款名人。她支持国际反地雷组织,1989年任伦敦大奥曼德街儿童医院主席。1996年8月28日她与查尔斯离婚后仍是世界媒体的焦点。1997年8月31日她在巴黎因车祸去世,享年36歲,其葬礼也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
查看 埃及和威爾斯王妃戴安娜
孙燕姿
孫燕姿(,),生于新加坡,天后級華語流行音樂女歌手。 2000年在台湾出道并发行同名專輯《孫燕姿》,憑藉歌曲《天黑黑》一曲成名,并被譽為華語「四小天后」之一。孙燕姿在刚出道就受到金曲獎及銷售榜的認可,获得包括第12届金曲奖在内的亚洲各地15个颁奖礼的最佳新人奖,且連續兩年成为华语專輯銷售總冠軍。其後,孙燕姿陸續獲得亚洲各地的重要音乐奖项,並六次入围金曲奖最佳女歌手。2005年以专辑《Stefanie》获得第16届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孙燕姿共七次获得香港IFPI十大销量国语唱片奖,亚洲唱片总销量超过3千万张,是华语乐坛相当具有影响力和指标性的女歌手。.
查看 埃及和孙燕姿
宦官
宦官是古代被閹割後在宮廷中為皇室服務的男性。在中国也稱內臣、內官、內璫、太監、公公、寺人、閹人、內侍、內豎、璫官、中官、中涓、涓人及中貴人等。 宦官作為宫廷內侍見諸世界多個地區。古代東亞世界各国,包括中國、朝鮮、越南的皇室也喜歡使用宦官作為內侍。歐洲的古希臘、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宮廷中都有宦官,拜占庭法院裡甚至有大量的宦官職員,也有一些被重用當大官。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都曾經有相同的做法。《新約聖經》中亦有向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宦官傳福音的記述。英文中宦官(eunuch)一字即由希臘文“守護床的人”轉變而成,可見宦官在本來都是為了保護後宮貞節、皇族血統而設。土耳其人使用的是黑人宦官,名為諸女領班,也有白人宦官,但黑人人數多,勢力也較大。另外,在古代並非所有的國家的皇宮內院都會有所謂的宦官,例如日本天皇的後宮一切事務都由女官負責。.
查看 埃及和宦官
家畜
家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飼養馴化,且可以人為控制其繁殖的動物,一般用於食用、勞役、毛皮、寵物、實驗等功能。另一種較狹義的家畜,是指相對於鳥類動物的家禽而言的哺乳類動物,亦即將雞、鴨等等被排除在外。除此此外,哺乳類和鳥類之外的魚類、昆蟲等也通常不被視為家畜。 一般較常見家畜飼養方式的舍飼,圈飼、繫養、放牧等。 人類最早飼養家畜最早起源於一萬多年前,代表了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發展之一,家畜尤其對於提供了較穩定的食物來源作出重大貢獻。 中國人古代所稱的「六畜」是指馬、牛、羊、雞、狗、豬,亦即中國古代最常見的六種家畜。.
查看 埃及和家畜
家牛
家牛或称黄牛、歐洲牛(学名:Bos taurus)是哺乳類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牛属中一群已經驯化的動物。这种群居动物的祖先为原牛,大约8千年前被人类驯化成家养的牲畜。如今地球上生存着13亿只家牛,遍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每一块大陆。家牛同人类的生活极为密切,一般将它们用来作为肉、奶或皮革的来源,在化石燃料大规模使用之前家牛也是主要的畜力来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家牛所提供的资源,人类長期進行配種,按其特征可以分为供食用的肉牛及产奶的奶牛,用于耕作的家牛则日渐减少。在人类的文化中,家牛一般占有很高的地位,台灣早期的農家子弟禁吃牛肉,1949年的《印度宪法》与《尼泊尔宪法》甚至禁止宰牛。人们大多将其同力量、财富等联系起来,许多地区将家牛视作忠诚、勤劳的象征。不过因为其外形和从事的工作,有时也会被当做卑贱、粗暴的象征。.
查看 埃及和家牛
官方语言列表
以阿迪格語作为官方语言的有:.
查看 埃及和官方语言列表
宗主教
宗主教(Πατριάρχης;Patriarcha),东正教在中文传统上习惯翻译为牧首,是實施主教制度的基督教宗派的一種神職人員職稱。 最初,宗主教是一位作为家父(pater familias)对某个扩展家庭行使专制的权力的男人。该种由年长男性对家庭进行支配的体系被称为父权(patriarchy)(Πατριάρχης)。这是一个希腊文词汇,由πατήρ (pater,意为“父亲”)和ἄρχων (archon,意为领导leader,首领chief,统治者ruler,国王king,等等) 亚伯拉罕,以撒,以及雅格被提及为三位以色列人的族长(patriarch,天主教中文译译法,或为“圣祖”),而他们生活的时期即被称为“族长时代”(Patriarchal Age)。它最初是在圣经的七十士譯本中获得了其宗教上的含义。 该词主要具有特殊的教会的多种含义。特别是,東方正教會、罗马天主教会(高于大总主教(Major Archbishop)和首席主教(primate))、东方亚述教会中最高等级的主教均称为“patriarchs”。此位patriarch的办公地以及教会的征役(由一个或更多的教省组成,尽管在他自己的(总)教区之外他经常没有可实施之司法权)被称为“宗主教区”(patriarchate)。从历史上说,宗主教可能经常是一个充当行政长官(Ethnarch)的合理人选,后者可在一个信奉其他教义的国家或帝国内代表由其宗教团体所形成的社区(如在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 宗主教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的主教的称号,他们的威望和权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其中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安条克、耶路撒冷等五個首要主教所領導的教會,又合稱為「五大宗主教區」(Pentarchy;亦稱為「五牧首聯合治理教會」)。当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方正教会分裂时,罗马的宗主教成为天主教的教宗,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为东正教普世大牧首。现今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一至数名宗主教/牧首,特别是在历史形成的宗教中心更是如此,比如亚历山大宗主教。.
查看 埃及和宗主教
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传统,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宗教自由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自由的范围更广,还包含獨自或與他人一道、公開或私下敬拜的權利,以及參加宗教儀式、宗教活動和宗教傳道而無需擔心遭受政府或社會其他團體迫害的權利。.
查看 埃及和宗教自由
安德烈二世
安德烈二世 II.
查看 埃及和安德烈二世
安息日
安息日(שַׁבָּת,含有“休息,停止,終止”的意思)是猶太教每週一天的休息日,根据神的有关命令纪念神创世六日后休息的第七日。安息日在摩西获得的十诫中有明确指出。 根據摩西律法所定的安息制度,以色列人在每七天一次的聖日、每年幾個特定的日子、 每七年一次和每五十年一次的聖年,都必須守安息。猶太人每七天所守的安息日,按照猶太曆,是從星期五日落起到星期六日落。當安息日開始時猶太教徒會點起蠟燭,而時間按當地日落時間而定。安息日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它是一個記念上帝和思考生命的精神層面,並花時間陪伴家人的一天。現代社會的星期六作為多數國家的公眾假期,便是受此影響。.
查看 埃及和安息日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部分美國人通常以其姓名縮寫FDR稱之)第32任美國總統,是美國1920至1930年代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心人物之一。从1933年至1945年間,連續出任四屆美國總統,且是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美國總統。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 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業救濟與復甦經濟,並成立如公共事业振兴署(WPA)、(NRA)和(AAA)等機構來改革經濟和銀行體系。雖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美國的經濟仍未能完全復甦,但是他所發起的一些計划,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VA)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仍繼續在國家的商貿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內設立的一些制度,包括和(NLRB)等等,仍然保留至今。 早在1941年12月以前,英國正與納粹德國作戰,而美軍還未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際,羅斯福已經利用租借法案向邱吉爾領導的英國政府及英國軍方提供援助。在後方,他引進了價格管制和配給,並將大約11萬日裔美國人遷往收容所。1941年羅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國轉變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羅斯福與他的助手哈里·霍普金斯緊密合作,使美國成為同盟國主要的軍火供應商和融資者,也使得美國國內產業大幅擴張,實現充分就業,並為非裔和婦女製造了新的機會。而隨著經濟漸有起色,國會內的保守派聯盟(Conservative Coalition)主張失業已經消失,促使不少如公共事业振兴署(WPA)與平民保育團(CCC)等救濟計畫被解散。踏入二戰後期,同盟國逐漸扭轉形勢後,羅斯福對塑造戰後世界秩序發揮了關鍵作用,其影響力在雅爾達會議及聯合國的成立中尤其明顯。後來,在美國協助下,盟軍擊敗納粹德國、意大利和日本。 羅斯福曾促成了政黨重組,大膽地利用聯邦政府導致新政聯盟的建立,政治學家稱之為「第五政黨制度」。該聯盟主導美國政治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羅斯福推出的新政,影響到所有的收入群體。雖受保守派的強烈反擊,但羅斯福領導的新政聯盟仍常佔優勢,直到他在1937年試圖打發走最高法院。他與其妻埃莉諾·羅斯福至今仍是美國現代自由主義的典範。羅斯福政府重新定義了自由主義,並根據他的新政聯盟重組了民主黨。 羅斯福是第一位將飛機作為交通工具的美國總統,1943年他到摩洛哥參加卡薩布蘭卡會議,為了避免乘坐客輪可能遭到納粹德國潛艇襲擊的威脅,他搭乘了波音公司的波音314「狄克西快艇號」,飛行了5,500英哩抵達目的地。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兄西奥多·罗斯福是第26任美国总统,故在中文环境經常称呼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小罗斯福”总统,而称西奥多·罗斯福为“老罗斯福”总统。 美國在線曾于2005年舉辦“最偉大的美國人”票選活動,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中的第十位。.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查看 埃及和小行星
尤利烏斯·凱撒
乌斯·尤利乌斯·凱撒¹(拉丁文:Gaius Julius Caesar²,),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统帅、政治家,為羅馬尤利乌斯家族成员。 凱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大祭司、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用了8年時間征服高卢全境(现在的法国),亦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西元前49年,他率军佔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凱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凱撒身后,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且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Imperator)。.
查看 埃及和尤利烏斯·凱撒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美国上將、政治人物,第18任美国总统。作為美國重建時期的重要总统,八年任期政绩平平,政府更因貪污腐败、收受贿赂、对南方奴隶主的妥协而遭批评。但他作為南北戰爭的戰爭英雄,對維護聯邦統一的貢獻,因為軍事身份和愛國主義而成為50元美金上所繪人物。.
尼布甲尼撒二世
尼布甲尼撒二世(亚拉姆语:ܢܵܒܘܼ ܟܘܼܕܘܼܪܝܼ ܐܘܼܨܘܼܪ;נְבוּכַדְנֶצַּר ;Ναβουχοδονόσωρ;;阿拉伯语:نِبُوخَذنِصَّر ;约),是位于巴比伦的迦勒底帝国最伟大的君主,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605年–前562年。他因在首都巴比伦建成著名的空中花园而为人赞颂,同时也因毁掉了所罗门圣殿而为人熟知。他曾征服犹大王国和耶路撒冷,并流放犹太人,《圣经》上对此也有所记载。他的事迹被记录在《但以理書》中,并且圣经的其它章节也提到了他。 用巴比伦的语言解释他的名字意思是“皇冠的保护和继承者尼布”,或“保卫边疆者尼布”。.
查看 埃及和尼布甲尼撒二世
尼罗河
尼罗河(النيل,埃及語:iteru,科普特语:piaro或phiaro)是一条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與中非地區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並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尼罗河長6,853公里,是世界上第一长的河流。2007年雖有來自巴西的學者宣稱亞馬遜河長度更勝一籌,但尚未獲全球地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但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它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其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向北它流经坦桑尼亚并注入維多利亞湖,再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藍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納湖(),从东南流入苏丹。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藍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 在其入海口尼罗河形成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在这里它注入地中海。.
查看 埃及和尼罗河
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 Said),海岸线绵延230公里,南北長約160公里,東西寬250公里,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在法老时代,这一地区被称作“下埃及”(“上埃及”是尼罗河谷地)。根据老普林尼的记载,当时尼罗河在进入三角洲以后分成了7条分流,由东向西依次是Pelusiac, Tanitic, Mendesian, Phatnitic, Sebennytic, Bolbitine和Canopic。而现在,由于河道的淤积和变动,三角洲上的主要分流只剩下两条:西边的罗塞塔河(Rosetta)和东边的达米耶塔河(Damietta)。 尼罗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莲花——“尼罗河之花”,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出来。莲花是下埃及的象征,每到秋季,河面都会被莲花映红;纸莎草则是上埃及的象征,它是古埃及人制作莎草纸的原料。古埃及人想象中的两位河神,下埃及的Hap-Reset和上埃及的Hap-Meht就是分别戴着莲花和纸莎草。而Hapi,上下埃及的尼罗河神,则是同时手持莲花和纸莎草了。.
查看 埃及和尼罗河三角洲
居鲁士二世
居鲁士二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Kūruš;کوروش بزرگ;Κύρος;)即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中文《新旧约聖經》译为古列,現代中文譯本改譯為塞魯士。。他是波斯帝国创建者、阿契美尼德王朝第一位国王(前549年—前529年在位)Schmitt Achaemenid dynasty (i.
查看 埃及和居鲁士二世
巫妖
巫妖(Lich)在奇幻小說中是利用魔法來達到不死目的的施法者。他們藉著黑魔法和死靈法術(necromancy)來轉化為不死生物,存放他們的靈魂於命匣(Phylactery)內,因此唯一能摧毀巫妖的辦法是毀掉儲存他們靈魂的命匣,在其他的情況下,巫妖即使身體毀滅也可以藉由命匣再造一個新的肉體復活。 对于巫妖来源的另一種說法是研究亡靈魔法的魔法師因为一些原因死去之后,由于生前作恶以及死亡时的怨念而无法获得超脱和净化,以自己作为宿主吸取周围的亡魂,成为不死生物。另外在少數的情況下,巫妖是由法術意外造成的。 巫妖擁有智慧,並且完美的保留了生前所有的能力,且有無盡的時間來鑽研魔法,所以不可避免地擁有強大的魔力。巫妖一般使用黑魔法和死靈系法術,能够以自身作为容器承纳大量的不死生物,在战斗中召唤出亡魂,僵尸,以及更高等的不死生物,加上死灵系生物固有的尸毒,是极其危险的魔法生物。 巫妖的起源可追溯到中東的民間傳說,而藉著將靈魂存放在容器內以達到永生跟埃及的喪葬儀式有關。.
查看 埃及和巫妖
巴哈伊信仰
巴哈伊信仰(fa Bahá'iyyat, بهائية Bahá'iyya ;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1863年,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欧拉创立于伊朗,并在中东地区开始传播。巴哈伊也可以指代接受巴哈伊信仰并按其准则生活的人,他们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竭尽所能地促进他人及社会的福祉。巴哈伊信仰目前拥有500至700万信徒, 遍布于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印度和伊朗的集中度最高。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新興宗教是摩門教,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新興宗教是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创始人为巴哈欧拉,其名意為「上帝之榮耀」,由此产生教名。根据巴哈伊的教义,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神派遣列代圣使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巴哈欧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 巴哈伊教是个新的独立宗教。巴哈伊教没有神职人员和地方教堂;现在每个大洲建有一个灵曦堂,分别位於美洲美国伊利诺州威尔米特、大洋洲澳大利亚悉尼、非洲乌干达坎帕拉、欧洲德国法兰克福、中美洲巴拿马、亚洲印度新德里、太平洋萨摩亚、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每座庙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门,代表可以从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庙宇中不出售纪念品、不接受馈赠,宗教经费只来源于教徒的捐赠。礼拜仪式非常简单,没有固定的地点,在灵曦堂中可朗诵任何天启宗教的经典作品。 巴哈伊教有自己的历法,每年19个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闰年加5天)。每年公历3月21日(春分前後)为巴哈伊教曆新年,称为诺露兹节。每天从日落时开始。 由于巴哈伊教义的简单和普遍性,在世界各地发展很迅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宗教。 1935年,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开始翻译巴哈伊教经典时,认为其社会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将其翻译为「大同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为「巴哈伊信仰」。.
查看 埃及和巴哈伊信仰
巴哈欧拉
巴哈欧拉(بهاء الله Bahá'u'lláh),原名米尔扎·侯赛因·阿里(波斯文:میرزا حسینعلی نوری Mírzá Ḥusayn-`Alí Nuri,),又譯巴哈乌拉,他是巴哈伊信仰的創始人,出生於伊朗德黑兰。 他称自己是巴比教,19世纪由伊斯兰什叶派来源的新宗教所预言的先知,但在更广的意义上,他称自己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各大宗教中,所预言的上帝使者的再来。1863年他创建了新的宗教思想,并被信徒称为“巴哈歐拉”,意思是“上帝的榮耀”。他的宗派后來成為了巴哈伊信仰。 巴哈欧拉教导,人类是一个族群,团结为一个全球社群的时代到了。他的宣示招致了波斯和奥斯曼帝国的迫害和监禁,最终被囚禁于巴勒斯坦(今以色列)的阿卡24年,并在那里去世。他写作了大量的宗教文献,最著名的有《亚格达斯经》和《笃信经》。.
查看 埃及和巴哈欧拉
巴勒斯坦地区
巴勒斯坦(Παλαιστίνη;فلسطين;פלשתינה)是中东的一个地区,从地中海东岸一直延伸进入亚欧大陆内部。由于该地域的邊界随歷史上行政區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至今还没有完全确定的边界。.
查看 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منظمة التحرير الفلسطينية,罗马化:Munaẓẓamat at-Taḥrīr al-Filasṭīniyyah)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一个政治军事组织。著名巴勒斯坦政治家亚西尔·阿拉法特病逝前曾是该组织的领导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目前更倾向于以谈判手段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使得它与主张用武力消灭以色列国的哈马斯常有冲突。 目前有142个主权国家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
查看 埃及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巴米揚大佛
巴米揚大佛(بت های باميان,拉丁轉寫:but hay-e bamiyaan)是曾经坐落在阿富汗巴米揚谷內山崖上的兩尊立佛像,建于公元六世纪,是希臘式佛教藝術的經典作品。这两尊佛像在2001年被塔利班炸毁。 佛像主體乃自沙岩山崖鑿成,而一些細微的部位由泥和乾草的混合物造成,鋪上灰泥表層,表層被繪畫以突顯臉部、雙手及袍的摺疊處,但這一表層實際上在很久前已經被侵蝕掉。佛像手臂下半部由同樣的泥和乾草的混合物造成,並以木架支撐。臉部上半部相信是以巨大木面具造成,在照片中見到的多行洞孔就是那些用以穩定外層灰泥的木栓的空位。.
查看 埃及和巴米揚大佛
巴本堡王朝
巴本堡王朝(巴奔堡王朝)是奥地利的公王朝。顾名思义,该王朝起家于法兰克尼亚(约当今日之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的巴本堡(巴奔堡)。在哈布斯堡王朝崛起之前,这个家族的成员在976年—1248年间先后以藩侯和公爵的身份统治奥地利。.
查看 埃及和巴本堡王朝
巴托克·贝拉
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匈牙利作曲家,是二十世紀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他的很多创举剧烈震动了整个20世纪艺术圈。.
查看 埃及和巴托克·贝拉
巴拿马运河
巴拿馬運河(Canal de Panamá)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長82公里,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運河最寬處達304米,最窄處也有152米,是世界的航運要道。 運河在太平洋一側有兩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有一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的船閘有三層,高達21米,每扇有745噸重,但平衡相當好,只要30千瓦功率的電機即可驅動開合。船室長305米,寬33.5米,船隻在船閘中被提升26米,進入人工築壩攔截查格里河形成的嘎頓湖,通過運河再經過一座單層船閘降到海拔16.5米,進入米拉弗洛湖,最後經過一座雙層船閘降到海平面高度進入太平洋。每座船閘都是成對的,所以可以雙行,船隻在船閘中由軌道牽引機牽引行動。太平洋海面比大西洋海面高24釐米,並且潮汐較高。嘎頓湖中有幾個小島,是野生動物保護區。 1881年,法国人开始建造巴拿马运河,但很快由于工程技术问题和劳工的高死亡率而停工。美国于1904年接手这一工程,并于1914年8月15日建成。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船隻来往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时间,使船隻能够避开遥远而危险的合恩角附近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 在运河的建造过程中,哥伦比亚、法国和美国先后控制了运河周边的区域。美国之后一直控制着运河和其周边的巴拿马运河区,直到1977年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後,美国才着手将控制权移交给巴拿马。美国和巴拿马共同管理運河一段时期后,最終在1999年將运河完全移交给巴拿马政府,并由其所属的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管理至今。 每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隻数量从1914年的约1,000艘,增长到了2008年的14,702艘,总装载重量约为3.337亿吨。直到2012年,至少815,000艘船隻曾通过过巴拿马运河。船隻通过运河需要花费六至八小时。.
查看 埃及和巴拿马运河
上古时代
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根據上述定義,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王有: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尧和舜。 近代以來,中國史學界常統稱先秦史為上古史,而將夏代以前的傳疑時代概稱為「遠古」,因此目前一般提到中國上古時代,多指整個先秦時期。.
查看 埃及和上古时代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20个成员国和17个观察员国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赞比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韦、印尼、哥伦比亚、南非、马来西亚和塞尔维亚各举行了一次会议。.
查看 埃及和不结盟运动
不来梅
不来梅(Bremen,),是德国最小的联邦州不来梅州的州府、德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和第五大工业城市。不来梅的支柱性产业包括食品加工、航天航空、航运物流、汽车制造、贸易、新能源等行业。 不来梅州由不来梅和往北60公里以外的不来梅哈芬两个城市组成。不来梅在不来梅-奥尔登堡大都市圈内,德国有欧盟認定的11個大都市圈。不来梅哈芬市的远洋港区实际上被划归不来梅市,它是不来梅市的一块飞地。 不来梅是最早开展对华贸易的德国城市之一,1861年由清政府与普鲁士签订的《中德通商条约》中提及的“汉谢城伯磊门”即是汉萨城市不来梅的古称。.
查看 埃及和不来梅
不死生物
不死生物(undead),又稱不死族、亡靈族、死靈族,是指肉體已經死亡卻還能活動的怪物,通常被認為是遺留人間的魂魄和具自我意識的屍體。不死生物以不同的型態出現在各地文化的傳說中和小說裡,通常在奇幻小說、恐怖小說和角色扮演游戏中出现。.
查看 埃及和不死生物
帝王谷
帝王谷(阿拉伯語: ;英語:Valley of the Kings)是位于埃及埋葬古埃及新王國時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贵族的一个山谷。 帝王谷位于,它坐落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形山峰庫爾恩(Al-Qurn)之巅, 与底比斯相对(现在的卢克索)。帝王谷分为东谷和西谷,大多数重要的陵墓位于东谷。西谷只有一座陵墓向公众开放:伊特努特·阿伊的陵墓(圖坦卡門的继任者)。西谷也有多处其他重要的墓葬,包括阿蒙霍特普三世,但是仍然在发掘过程中并尚未向公众开放。 帝王谷的官方名称是「The Great and Majestic Necropolis of the Millions of Years of the Pharaoh, Life, Strength, Health in The West of Thebes」,或者更常见的「Ta-sekhet-ma'at」(The Great Field)。 G41-G1-Aa1:D21-O1-O29:Y1-A50-s-Z4:Y1-G7-N35-C11-Z2:N35-M4-M4-M4-t:Z2:N35-O29:O1*O1-G7-S34-U28-s-D2:Z1-R14-t:t-N23*Z1:N35-R19-t:O49-G7 帝王谷作为大约从前1539年到前1075年时期的主要陵墓区,并且包含六十多個陵墓,始于图特摩斯一世时期终于拉美西斯十世或十一世时期。 帝王谷也有被宠幸的贵族和法老的妃子和子女的陵墓。王后谷始于大约拉美西斯一世(約前1300年),然而也有一些妃子与她们的丈夫一起合葬。著名的负责装饰与修建帝王谷的工匠包括19王朝的森尼杰姆与18王朝的赛门姆特(仅修建附近的哈特谢普苏特的停灵庙)。.
查看 埃及和帝王谷
丝绸之路
,常簡稱為絲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張騫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君主制国家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称赞其开通西域的作用。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举行的第38届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同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查看 埃及和丝绸之路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الحرب العراقية الإيرانية),在伊朗被称为被迫之战(جنگ تحمیلی)、神圣抗战(دفاع مقدس)、伊拉克入侵战争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قادسيّة صدّام),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化学武器。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反舰导弹等当时最先进武器,但同发达国家主导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别。例如,在战争中鲜有集群化坦克长距离突击作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壕沟战、人海攻击却颇为常见,甚至还出现没有武装的平民(包括儿童老人)在狂热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这与士兵在紧急征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现代设备训练、领导人指挥不当以及武器装备配件不足,难以维修、保养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出现用直升機打直升機、用防空导弹打小艇的新战术,在袭船中和袭城战中双方大量使用先进反舰导弹与地对地导弹,这场战争也揭示战争动员在现代战争中之重要。.
查看 埃及和两伊战争
个人崇拜
个人崇拜(Cult of personality;культ личности)指以大规模宣传手段将某个人在一个社群中塑造成崇拜对象,通常都通过媒体手段将其人格形象理想化、英雄化甚至神化。 当政府利用大众媒体、宣传及其他方式予以不质疑的奉承和频繁的颂扬、美化等等,将某一在世(或已身故)的政治领袖塑造为英雄化、神化、理想化的公众形象,则自然会产生個人崇拜的群眾現象。這些崇拜与人类本身具有的英雄仰慕等心理类似,但区别在个人崇拜是非自主性的仰慕,必须同時伴随大量可被限制的單一媒介,將一位普通人物,進行一边倒的形象包裝、過度高估的領袖特質等荒腔走板的宣傳,在常態下通常人都有缺點,而個人崇拜的民眾卻說無法說出來。此外,對偶像的負面批評通常是不被容忍的和不配存在的,會被視為錯誤、反動思想,甚至到了不配合表達效忠(如統一佩戴胸章)就會被整肅的程度,這點是兩者之間的最大差別。.
查看 埃及和个人崇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是關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實施的外交政策和其歷史,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宣称外交以建立一个强大与统一的中国为目标,并应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力。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并未经历政黨輪替,其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也一直呈现一元及权威的形态,所以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很好的连续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贯反对與其有外交關係的國家與中華民國政府、西藏流亡政府和東突組織建立任何關係或與其代表會面,視之為干涉內政。.
查看 埃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央情报局
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中文方面簡稱中情局)是美國主要的情報機構之一,主要任务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内情報機構的活動,并把這些情報報告分享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持有大量特殊用途的軍事武器及設備,這些設備在美蘇冷戰時期用於干擾共產國家政府,例如前苏联,此外也會針对推翻政府的組織進行資助,或刺殺美国海外利益构成威胁反對者,例如瓜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 維吉尼亞州的-zh-hans:兰利; zh-hant:蘭利;-。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其地位和功能與英国秘密情報局(俗稱軍情六處,MI6)和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等情報組織並稱。.
查看 埃及和中央情报局
中东
中东(Middle East,الشرق الأوسط,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查看 埃及和中东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立國后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五次大规模战争。衝突至今尚未平息。.
查看 埃及和中东战争
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國民主社會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簡稱民社黨,由中國國家社會黨及中國民主憲政黨在1946年於上海市合併組成。在大陸時期曾參與制憲,並於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在戒嚴時期,民社黨曾是中華民國三個合法政黨之一,初期雖然尚有些微影響力,但因內部派系林立,外受中國國民黨分化控制,與中國青年黨等在野黨派並無法有效制衡執政黨。1980年代後期黨禁解除之後,部份黨員相繼分裂另組政黨,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台籍人士則轉入民主進步黨。199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國會全面改選後,民社黨更徹底失去席次、並迅速泡沫化,今在臺灣政壇已無實質影響力。.
查看 埃及和中國民主社會黨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简称中国伊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穆斯林的全国性宗教团体,于1953年5月11日在北京成立。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十个民族的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 其宗旨和任务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爱护祖国,团结伊斯兰教人士和各民族穆斯林群众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同各国穆斯林的友好联系和友好往来,维护世界和平,搜集整理伊斯兰教史料”等。最高机构为全国代表会议。会址设在北京。.
查看 埃及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查看 埃及和中国抗日战争
丹尼士飛鏢巴士
丹尼士飛鏢(Dennis Dart,香港九龍巴士稱為丹尼士達智)是英國丹尼士車廠於1988年研製的後置引擎單層巴士。它的特低地台版本——丹尼士飛鏢SLF(Dennis Dart SLF)於1990年代中期面世。1990年代末期,飛鏢SLF更出現其衍生產品,11.3米長的丹尼士飛鏢SPD(Super Pointer Dart)及8.8米長的丹尼士飛鏢MPD(Mini Pointer Dart)。 丹尼士飛鏢系列是丹尼士車廠的一款成功的車款,銷售總數超越12,000輛,常見於英國本土、香港、澳門等地。 丹尼士飛鏢系列現已被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取代。.
查看 埃及和丹尼士飛鏢巴士
主权国家
主權國家,指擁有獨立主權的独立国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其统治和管理的权力由该国家或組織的人持有,不受他方影響。.
查看 埃及和主权国家
举重
舉重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將槓鈴以雙手舉過頭,舉起的槓鈴重量為勝負依據。男子舉重在1896年舉行的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便被列入正式項目。直到2000年的悉尼奧運時,女子舉重才被列入正式項目,雖然早在1987年世界舉重錦標賽就已經有女子項目 。.
查看 埃及和举重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创立于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日本国东京都台东区上野恩赐公园内,共有本馆、表庆馆、东洋馆、平成馆、法隆寺宝物馆5展览及资料馆组成。收藏品总数为11万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国宝87件、重要文化财产610件(2005年7月止)。博物馆由独立行政法人国立文化财机构运作。同时,社团法人“日本工艺会”的总部也设于馆内。.
查看 埃及和东京国立博物馆
希伯來人
希伯來人(עברים;標準希伯來語:ʿIvrim;提比里亞發音:ʿIḇrîm)(又作עבריים;標準希伯來語:ʿIvriyyim;提比里亞發音:ʿIḇriyyîm)自稱“以色列人”。他們在公元前11世紀建立了以色列王國,首位國王是掃羅王,第二位是大衛王,第三位国王是大衛王之子所羅門。所羅門王在位时期國力鼎盛,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所羅門王死後,國家分裂成以色列(北国)和猶大(南国)兩個國家。西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被亞述人征服,西元前586年猶太王國被迦爾底亞人滅。 在公元前13世紀,希伯来人定居在迦南。他们使用迦南人的语言,尽管他们的文化有别于本地迦南人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区别是一个激辩中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宗教方面非常敏感。.
查看 埃及和希伯來人
希伯來曆
希伯來曆又稱猶太曆(The Hebrew/Jewish calendar、הַלּוּחַ הָעִבְרִי, Ha-Luah ha-Ivri)是由猶太教創造的古老曆法,也是以色列目前使用的國曆(與公曆並用)。是一種陰陽合曆,每月以月相為准,但設置閏月,使每曆年和太陽年週期一致。曆日與曆月認定和伊斯蘭曆一樣,以日落為一日之始,新月(眉月)初升為一月之始。以每年春分後的第一個新月為一年的開始,設置閏月方式和傣曆與農曆一樣,採十九年七閏,但閏月統一放到閏年的第六個月之後。 猶太教傳統與舊約聖經認為上帝創世的第一天是以祿月(Elul)25號——創造的存在、時間、物體、黑暗和光脫離“虛空”,相當於公元前3761年9月30日;第六天,提斯利月(Tishrei)的第一天,“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Adam and Eve)被創造出來,稱為創世紀元(Anno Mundi,簡寫AM,dating from Creation),相當於公元前3761年10月7日---這就是希伯來曆的起始日。 目前猶太教以2017年9月21日為希伯來曆5778年的開始,並於2018年9月9日結束。.
查看 埃及和希伯來曆
东四清真寺
东四清真寺,又名“法明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13号,是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现为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驻地。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埃及和东四清真寺
东非
东非即东部非洲地区,根據聯合國的次分區共有19個国家或屬地:.
查看 埃及和东非
东部
东部可以指:.
查看 埃及和东部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查看 埃及和希腊
希腊火
希臘火(希臘語:Υγρό Πυρ)是東羅馬帝國所利用的一種可以在水上燃燒的液態燃燒劑,為早期熱兵器,主要應用於海戰中,「希臘火」或「羅馬火」只是阿拉伯人對這種恐怖武器的稱呼,東羅馬自己則稱之為「海洋之火」、「流動之火」、「液體火焰」、「人造之火」和「防備之火」等等。根據文獻記載,希臘火多次為東羅馬帝國的軍事勝利作出頗大的貢獻,一些學者和歷史學家認為它是東羅馬帝國能持續千年之久的原因之一,希臘火的配方現已失傳,成份至今仍是一個謎團,而據當時受希臘火所傷的十字軍所記述:「每當敵人用希臘火攻擊我們,所做的事只有屈膝下跪,祈求上天的拯救。」那段引文足以說明希臘火的威力。.
查看 埃及和希腊火
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بطرس بطرس غالي,拉丁化:Buṭrus Buṭrus-Gālī,),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1992年1月—1996年12月)。.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为 WHO;中文簡稱:世衛組織或世衛)是聯合國专门机构之一,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机构。根據《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盡可能獲得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
查看 埃及和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七大奇迹
世界七大奇蹟,又稱世界七大遺蹟、世界七大奇觀、世界七大奇景等,是由人類選出世界上最具代表的七個事物,其中有時會因不同的需要或立場而選出多於或少於七個。.
查看 埃及和世界七大奇迹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學文化组织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協力組織,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與保護工作。.
查看 埃及和世界遗产
世界青年男子手球錦標賽
世界青年男子手球錦標賽自1977年起每兩年一屆舉行。.
世界概况
《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又譯作《世界各國紀實年鑑》;)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調查報告,發佈世界各國及地區的概況,例如人口、地理、政治及經濟等各方面的統計數據。因中央情報局属美國政府部门,所以其資料格式、體例、內容皆需符合美國政府的官方需要及立場。資料則是由美國國務院、美國人口調查局、國防部等部門及其轄下的相關單位提供。如同其他美國聯邦政府作品一樣,本報告內容均屬公有領域資源。.
查看 埃及和世界概况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كتاب ألف ليلة وليلة;هزار و یک شب;又稱《天方夜谭》,「天方」是麥加舊譯名),它是一部最早誕生於古波斯文明時代的故事和之後的阿拉伯時代的民間故事集。源於東方口頭文學傳統、於9世紀左右以阿拉伯文成書。 《一千零一夜》成書後一直在阿拉伯地區流傳,但只是普通的民間文學,不太受到重視,到18世紀初傳到西方。1704年,法國人安托万·加朗首先將《一千零一夜》部分故事譯成法文,不久風靡歐洲,各種西文相繼出現。在20世紀初經西方傳到中國。 整本故事以包孕体出现,讲述了山鲁亚尔(شهريار,意为“国王”或“统治者”)和他的妻子山鲁佐德(又譯“雪赫拉莎德”、“謝赫拉莎德”,شهرزاد,可能意为“高贵的后裔”)之间诉说的故事,而连环包孕手法在故事集中常常被使用。有的故事是单独的,有的则构架在另一个故事之上。就整本故事来说,有的包含几百个夜晚的故事,有的则超过了1,001这个数目。 就某些特别的故事而言,如《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巴达的故事》的确是中东独特的民间故事,但并不在《一千零一夜》当中。安托万·加朗以及其它欧洲翻译将其一并加入了故事集中。女主人公山鲁佐德讲述故事在诗意、吟颂、歌曲、哀歌、赞美、恳求、表扬、谜语、注释上都有极大的创新和丰富。她的故事在阿拉伯版本上都是独特的。有的故事不过几段长,有的则洋洋洒洒。.
查看 埃及和一千零一夜
一神論
一神論或一神教(翻譯自monotheism;μόνος),意指認為只存在一個囊括一切的神的宗教和思想,《大英百科全书》的定義為「相信一位神的存在,或是相信神的唯一性」。但并不否认其他天使、伊斯兰教的精灵等精神体之存在,仅承认唯一精神体的纯粹一神教是不存在的。 從宗教源流和的「創造論」基本教義觀之,埃及法老阿肯那頓所創宗教可能是最早的一神論。 目前存在的一神教主要是亞伯拉罕諸教,又称闪米特諸教,主要的包括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此外印度的錫克教也是一神教。与一神教相对的是多神教与泛神教,其特點可以分别概括為“相信世界上有不只一个的神”、或“世界上一切皆是神”。 然而二十世紀後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亂數等科學發現已證明不可能有全知全能的唯一真神存在。 婆羅門教認為創造神「婆羅門」(又稱梵天)已完成祂的創造任務,印度境內只有一座梵天廟宇。婆羅門教發展出印度教後,泛神論成為主流傾向。.
查看 埃及和一神論
也门
葉門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ية,al-Jumhūriyyah al-Yamaniyyah),通稱葉門(al-Yaman),為西南亞國家,阿拉伯海和紅海邊緣,与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1990年5月22日由葉門阿拉伯共和國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合併統一而成。.
查看 埃及和也门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 الديمُقراطية الشَعْبِيّة),中華人民共和國称其为民主葉門,為現在葉門共和國的一部份,曾經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因其首都亞丁在阿拉伯葉門共和國首都薩那的南邊,所以简稱南葉門。 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国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部,南濱亞丁灣和阿拉伯海。西、北、東分別同原阿拉伯葉門共和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接壤,首都亞丁。 南葉門的國民絕大部份是阿拉伯人,另有少数印度人、索马里人,均信奉伊斯蘭教。.
查看 埃及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乌干达
烏干達共和國(Jamhuri ya Uganda,Republic of Uganda)是東非的內陸國家,為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 烏干達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銅、錫、鎢等礦藏豐富,英國殖民時期曾被稱為「非洲明珠」。20世紀下半葉因連年內戰及錯誤政策,國家經濟遭受巨大困難。與五個國家:肯尼亞、坦桑尼亞、布隆迪、盧旺達和南蘇丹同為東非共同體成員。近年來,除南蘇丹以外其他國家有意合併為東非聯邦,新國體將共同使用同一部憲法、一樣的貨幣,由同一位總統與合組的議會來治理。。.
查看 埃及和乌干达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喬治·赫伯特·華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美国政治家,前美国总统。歷任美国副总统、美国国会众议员、美國駐華大使、中央情报总监。常稱為老,以便與同樣擔任美國總統的長子小布什作區別。 老布什任內最為人知的政績,莫過於1991年海湾戰爭。他在任內成功擊敗伊拉克,並向伊拉克實施經濟制裁。任內蘇聯解體,冷戰告終,美國霸權及世界警察的地位確立。於1992年大選中败于比尔·克林顿,谋求連任失敗。.
乔治五世
乔治五世(George V,),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厄内斯特·阿尔伯特(George Frederick Ernest Albert),爱德华七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次子。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溫莎王朝的開創者。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表弟、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哥。曾兼任德國元帥,现時在位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祖父。乔治五世在位期間見證1922年英帝國達到最大版圖,領土是全球土地面積的22.6%,人口達到全球五分之一(4.58億人)。.
查看 埃及和乔治五世
亚历山大大帝
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世称亚历山大大帝( 或 ),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并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為了尋找并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在他死後,由於無繼承人,他的將領們互相不服,最終引發內戰,亞歷山大帝國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個國家。亞歷山大死後,部將卡山德為了稱王,謀殺了亞歷山大的兒子亞歷山大四世,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澈底斷絕了亞歷山大的血脈 亞歷山大的遺產包括他擴張領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查看 埃及和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
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公曆;儒略曆:1777年12月12日-1825年11月19日),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羅斯帝國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之子。由於亞歷山大一世於拿破崙戰爭中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一世,復興歐洲各國王室,因此被歐洲各國和俄國人民尊為“神聖王、歐洲的救世主”。 他在位期間改革俄國兵制,設立軍團制,改變了從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餘年的貴族統兵制。他的統治期前半主要在戰爭時期渡過,後半則沉迷於與宮廷仕女遊玩,以及神秘主義的研究上,漸漸不理政事。最終在其承繼者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俄國爆發了一連串人民起義。因此其評價往往是兩極化的,而且直到現在,他的行為仍然不能被理解。他的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固執,又極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稱為“(北方的)斯芬克斯”。 不過,在他的統治下,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多方面都進入極盛時期。在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他率領軍隊橫跨大半個歐洲,一直攻至法國巴黎,使俄國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的陸權國家。在維也納會議上,他聽從本尼格森伯爵的進言,將歐洲各國的土地歸還各國王室,以免去佔領時遇到的種種問題和面對各國王室道義上的責難,此舉為他羸得了歐洲輿論的普遍支持,從而使俄國瓜分波蘭和吞併芬蘭時並未受到反對。同時他更將黑海艦隊推進至位處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恐嚇鄂圖曼帝國,迫使在第七次俄土戰爭戰敗的鄂圖曼帝國不敢在俄軍進佔歐洲時乘虛而入。於是,俄國在亞歷山大一世的統治下,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大軍事強權。.
亚历山大灯塔
考古學家赫尔曼·蒂尔施(Hermann Thiersch)於1909年所繪製。 亚历山大灯塔(منارة الإسكندرية;ὁ Φάρος τῆς Ἀλεξανδρείας)位于埃及的-zh-cn:亚历山大港;zh-hk:亞歷山大港;zh-tw:亞歷山卓-对面的法罗斯岛上,因此也叫做“法罗斯岛灯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约在前283年由小亚细亚的建筑师索斯特拉特设计,在托勒密王朝时建造。由於歷史的模糊記載,預估高度115—140米之間(377—492英尺)。它在倒塌之前可能是仅次于胡夫金字塔和卡弗拉金字塔的第三高建筑物。.
查看 埃及和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港(Αλεξάνδρεια;科普特语:Ⲣⲁⲕⲟⲧⲉ(Rakote);الإسكندرية),又譯亞歷山卓,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省省会,地中海岸的港口、非洲重要的海港。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1°12',东经29°15',离开罗西北208千米。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千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蹟就在那裡。今天亚历山大港有约334万居民。 亚历山大港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它是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雖然埃及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但在十九世紀末期,亞歷山大港躍升為世界主要的船運及交易中心之一,蓬勃的棉花業與連接紅海和地中海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帶給這個城市豐厚的利潤。 今天的亞歷山大港靠著從蘇伊士來的天然氣和石油運輸管線成為埃及的重要工業中心。這個城市同時也有著蓬勃的觀光業。.
查看 埃及和亚历山大港
亚他那修
聖亞他那修(Ἀθανάσιος Ἀλεξανδρείας,Athanásios Alexandrías;羅馬公教传统上汉译为亚大纳削、阿塔拿修,),又稱「亞歷山大的亞他那修」或「大聖亞他那修」,是東方教會的教父之一。在世時,是埃及亞歷山大城的主教。卒於公元373年5月2日逝世。亚他那修被列為基督教聖人之一。.
查看 埃及和亚他那修
亚瑟·泰德,第一代泰德男爵
亚瑟·威廉·泰德,第一代泰德男爵(Arthur William Tedder, 1st Baron Tedder,)GCB,英国皇家空军元帅。他在一戰時是一名陸軍皇家飛行隊戰鬥機機師以及飛行中隊隊長,二戰期間負責指揮中東的皇家空軍,曾參與在地中海和北非的行動,包括克里特撤退和北非的十字軍行動。他的轟炸有泰德地毯之稱。後來泰德成為盟軍地中海空軍司令部司令、參與計劃入侵西西里和義大利。當大君主作戰制定時,泰德成為盟軍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副司令,地位僅次於德懷特·艾森豪。戰後成為英國皇家空軍參謀長,期間面對大量機師流失,因此他主張招聘人手,同時把增編一倍,1948年他落實柏林封鎖的空運。.
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希臘語:Ἀτλαντὶς νῆσος,英語:Atlantis,法語:Atlantide,意為「Island of Atlas」,「阿特拉斯的島嶼」),又译阿特兰蒂(提)斯,意譯大西洋島、大西國、大西洲,傳說中擁有高度文明發展的古老大陸、國家或城邦之名,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图的著作《對話錄》裡,據稱其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被史前大洪水所毀滅。.
查看 埃及和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
《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Atlantis: The Lost Empire)是一部2001年的美国传统动画动作冒险电影,是历史上的第41部迪士尼经典动画长片,也是其中首部科幻题材作品。影片由泰布·墨菲编剧,加里·特洛斯达勒和柯克·维斯执导,唐·哈恩担任制片人,配音演员包括迈克尔·J·福克斯、克里·萨莫(Cree Summer)、詹姆斯·加纳、伦纳德·尼莫伊、唐·诺韦洛(Don Novello)和吉姆·法尼(Jim Varney),这也是法尼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电影的时代背景是1914年,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得到一本神圣的古书,他坚信这本书将带领他和其他探险家一起找到传说中的失落城市亚特兰蒂斯。 影片的开发在1996年的动画长片《钟楼怪人》完成后开始,制作团队希望这部作品不再是歌舞片,而是以儒勒·凡尔纳著作为灵感的动作历险电影。影片中采用了漫画主创迈克·米格诺拉(Mike Mignola)的独特视觉风格。电影上映时,其中使用的计算机绘图镜头比例比迪士尼之前任何动画长片都高,并且仍然是为数不多的几部以变形格式摄制的作品。语言学家马克·奥克兰德专门为本片创作了一种语言,电影配乐由詹姆斯·纽顿·霍华德谱写。本片上映时,观众对动画电影的兴趣正逐渐从手绘动画转移到完全由计算机绘图制作的作品。 2001年6月3日,《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在好莱坞的埃尔卡皮坦剧院举行首映式,6月15日开始全面上映。华特迪士尼电影公司负责影片的发行,但其票房表现一般。电影的预算约为1亿美元,在北美市场收入约为8400万美元,全球票房约1.86亿美元。由于商业成绩不及预期,迪士尼取消了制作衍生电视剧和迪士尼乐园水下景点的计划。部分评论称赞本片与传统的迪士尼动画长片相比独树一帜,但也有部分人对片中缺少歌曲,并且目标观众群不明感到不满。《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获得了包括7项安妮奖在内的多项提名,并获得了2002年金卷轴奖最佳音效剪辑奖。影片于2002年1月29日发布VHS录像带和DVD,后又在2013年6月11日发布蓝光影碟。有看法认为本片属邪典经典,这其中部分是因为米格诺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2003年,电影的续集《亚特兰蒂斯2:神秘的水晶》直接通过录影带发行。.
亚西尔·阿拉法特
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محمد ياسر عبد الرحمن عبد الرؤوف عرفات القدوة الحسيني,),通称亚西尔·阿拉法特(ياسر عرفات)或他的昵称(كنية;Kunya) 阿布·阿马尔(أبو عمار,),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袖,巴勒斯坦领导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及巴解组织最大派别法塔赫的领导人,1994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后任主席。他是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之一。.
查看 埃及和亚西尔·阿拉法特
亚述
亞述(ܐܬܘܪ;Assyria)是興起於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帶)的國家,使用的語言有阿拉米語,阿卡德語等。公元前8世紀末,亞述逐步強大,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國都定於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 亞述人在兩河流域古代歷史上頻繁活動時間前後約有二千年。後來亞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獨立的國家了。 在兩河文明的幾千年--史上,亞述可以說是歷史延續最完整的國家,歷史學家掌握有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前605年連續的亞述國王名單。 虽然二千多年之间,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則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国家突然空前强大,成为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然后最終于公元前605年灭亡,国家随之消失。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今,当今的亚述人是信奉各东方礼教会的基督徒,語言為现代阿拉米语。.
查看 埃及和亚述
亚洲运动会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亚运;英语译名:Asian Games,简写为Asiad)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代表整个亚洲的体育运动水准。其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亚奥理事会)主办,每四年一届。其前身是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原定于1949年2月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由于主办国筹备等原因延至1951年举行,目前共举办17届。.
查看 埃及和亚洲运动会
亞伯拉罕
亞伯拉罕(אַבְרָהָם,意为“多國之父”;Abraham;إبراهيم),原名亞伯蘭(希伯来语:אַבְרָם)或亞巴郎(Abram,意為“崇高之父”),是亚伯拉罕诸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先知,是从地上众生中所捡选并给予祝福的人。同时也是包括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在内的闪米特人的共同祖先。 根據猶太人的傳統記載,亞伯拉罕是拿鶴的孫子、他拉的兒子,拿鶴居住在迦勒底的乌尔。據《創世記》記載,他拉有三個兒子,聖經紀載依序為亞伯蘭、拿鶴(與祖父同名)、哈蘭(Haran)。哈蘭死在吾珥,留下一個兒子羅得(Lot),他拉帶著全家打算搬到南方的迦南(Canaan),途經哈蘭(地名哈蘭市在希伯來文的拼法不同)便決定留下。最後死在哈蘭。 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等宗教被統稱為亞伯拉罕諸教,因亞伯拉罕在這三個教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猶太教的傳統中,他被稱為“Avraham”、“Avinu”或 “我父亞伯拉罕”。上帝應許亞伯拉罕,要透過他的子民,使天底下所有的國都被祝福,基督教將此解釋為透過耶穌基督得到救贖。 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認他為以色列人的始祖,是以撒之父。對穆斯林而言,亞伯拉罕是伊斯蘭的先知,且是穆罕默德的先祖(從亞伯拉罕之子以實瑪利追溯)。 其妾基土拉為內蓋夫族的先祖,亞伯拉罕之子示巴是閃米特人的祖先。.
查看 埃及和亞伯拉罕
亞米德·齊威爾
艾哈迈德·哈桑·兹韦勒(أحمد حسن زويل,Ahmed Hassan Zewail,又译泽维尔、扎威尔,),埃及化學家,飛秒化學上的專家。他研究的技術能將研究化學反應的時間尺度縮減至飛秒,透過攝影將化學反應中每個微細變化忠實地紀錄。.
查看 埃及和亞米德·齊威爾
亞眠和約
《亞眠和約》(Paix d'Amiens,Treaty of Amiens),於拿破崙戰爭發生期間的1802年3月,由當時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拿破崙·波拿巴的兄長约瑟夫·波拿巴及英國的康沃利斯侯爵代表法英雙方所締結的休戰條約。.
查看 埃及和亞眠和約
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
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Ϯⲉⲕ̀ⲕⲗⲏⲥⲓⲁ ̀ⲛⲣⲉⲙ̀ⲛⲭⲏⲙⲓ ⲛⲟⲣⲑⲟⲇⲟⲝⲟⲥ;讀音:ti.eklyseya en.remenkimi en.orthodoxos ente alexandrias;直譯:亞歷山大埃及的正統教會;簡稱:科普特正教會),是在埃及最具規模的基督教教會,屬於東方正統教會的一支。自公元451年迦克墩公會議以來,一直因教义独特而与其他教會有所區別,在基督論神學方面採取另外的立場,這與當時仍然是合一的東正教和天主教教會不同。在神學上嚴重分歧而導致的分裂至今仍然是一項爭論,而且高度地嚴格依循這項教導。他們主要強調在基督身上的神人二性在同一位格中的統合,但在其論點中否認該說法是在支持基督一性論。但也需要说明,科普特正教会接受三位一体教义,同样将阿利乌派、聂斯托利派等视为异端。教會建立的基礎是根植在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但它也擁有世界各地的大批信众。埃及的科普特人主要属于此教派。科普特正教的教会语言为科普特语(由古埃及语演变而来)。現任亞歷山大牧首塞奧佐羅斯二世。.
亞歷山大港牧首
亞歷山大港牧首,是亞歷山大港宗主教(Patriarch of Alexandria)的通稱,是羅馬帝國時期埃及亞歷山大港教區的總領袖。在罗马教宗称教宗前,亞歷山大港主教曾有教宗头衔。罗马的宗主教的教宗头衔并不剥夺亞歷山大港主教的教宗头衔。现在有四人称亞歷山大港宗主教头衔。四者都承认公元460年前亞歷山大港宗主教的宗徒继承(apostolic succession)。根据教会传统,亞歷山大港宗主教区于公元42年由马可建立。.
查看 埃及和亞歷山大港牧首
㺢㹢狓
㺢㹢狓(,学名:Okapia johnstoni),是一種一直到1901年才在非洲扎伊尔森林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又稱作歐卡皮鹿。它是长颈鹿科中的一种偶蹄动物。它與长颈鹿有亲缘关系,是长颈鹿唯一的尚未灭绝的近亲。不过第一眼上它看上去更像一匹马,由于它的后部有黑白交替的条纹,它看上去非常像一匹斑马。过去曾经有人以为㺢㹢狓是长颈鹿与斑马交配产生的,但实际上它与斑马不是近亲。生物學家相信长颈鹿的祖先在脖子变长之前其模样跟㺢㹢狓相差不遠。㺢㹢狓的分布地区是非洲中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的雨林。.
查看 埃及和㺢㹢狓
交換律
交換律(Commutative property)是被普遍使用的一個數學名詞,意指能改變某物的順序而不改變其最終結果。交換律是大多數數學分支中的基本性質,而且許多的數學證明需要倚靠交換律。簡單運算的交換律許久都被假定存在,且沒有給定其一特定的名稱,直到19世紀,數學家開始形式化數學理論之後,交換律才被聲明。.
查看 埃及和交換律
亨利·基辛格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本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尔(Heinz Alfred Kissinger),) ,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美國猶太裔外交官,与越南政治家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並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这段时期内,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並在1972年和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和新的战略性的反苏中美联盟的形成。 基辛格被公认为是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其理论重点关注在美苏两级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即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基辛格理论为西方在冷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外交活动中、作为国家对外关系的理论来源;典型的表现在美国总统尼克松和里根的外交政策之中。.
查看 埃及和亨利·基辛格
亨利·卡蒂尔-布雷松
亨利·卡蒂爾-佈雷松(Henri Cartier-Bresson,又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法国著名的摄影家,年少時學習繪畫,1930年開始加入攝影創作,1931年广泛游历各地,作品也开始在报纸、杂志、书籍上陆续发表。偏愛黑白攝影,喜愛萊卡135旁轴相機與50mm標準鏡頭,反對裁剪照片與使用閃光燈,認為不應干涉現場光線,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同時也是知名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創辦者。他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影响了无数后继的摄影人。.
康沃爾公爵夫人卡蜜拉
康沃爾公爵夫人卡蜜拉殿下(HRH Camilla, The Duchess of Cornwall,),蘇格蘭稱羅撒西公爵夫人(HRH The Duchess of Rothesay),前稱卡米拉·帕克-鲍尔斯(Camilla Parker Bowles),本姓尚德(Shand),是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在2005年4月9日以公證結婚方式所迎娶的第二任妻子。 身為威爾斯親王的妻子,卡蜜拉獲得前任戴安娜所擁有的一切頭銜。但為避免混淆,她不使用威爾斯王妃的頭銜,乃是採用康沃爾公爵夫人的稱號。「康沃爾公爵」是查爾斯王子諸多頭銜中,比較重要的一個。 卡米拉的民望並不高,英國民調向來顯示,大眾普遍反對卡蜜拉封后,因為卡蜜拉被視為破壞戴安娜皇妃婚姻的第三者。2010年《每日郵報》的民調便顯示,如果威爾斯親王登位,僅得14%受訪者認為卡蜜拉應該封后,反對的受訪者多達52%。2014年由YouGov進行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的英國人希望看到威爾斯親王繼承王位,只有16%的英國人希望卡蜜拉成為王后,即使近年卡蜜拉的受歡迎程度有點上升,但接受調查的46%的英國人表示,覺得卡蜜拉只可以成為伴妃,而非王后。.
人類性別比
性別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對雌性(女性)的比率。「第一性別比」指懷孕時的性別比;「第二性別比」指剛出生嬰兒的性別比;「第三性別比」指所有成熟個體(此指出生後至死亡)的性別比。 人口學上對人類社會或國家中的男女性別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目前的人類二級性別比大約是105位男性對100位女性。而生物學上的性別比,則是以族群中雄性所佔比例來做定義。.
查看 埃及和人類性別比
人造衛星
美國DSP紅外線间谍卫星 ESTCube-1 人造衛星,在不產生歧义的情況下亦稱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衛星以太空飛行載具如运载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通訊衛星就是在地球軌道上,放置衛星,以作為地面微波與廣播站間的通信媒介。雖然通訊衛星的造價很高,但是由於能傳輸大量的資訊,而且免除架設的費用,因此對於長距離的傳輸仍是最普遍與最經濟的方法,因為一個通訊衛星所傳播的地域相當的大;只要三個通訊衛星就能涵蓋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域。.
查看 埃及和人造衛星
二十八宿
right 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代中国将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
查看 埃及和二十八宿
五旬節
五旬节,即基督教的圣灵降临日(亦称圣神降临节),源自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七七节。犹太教按犹太历守节期,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五十天〔由出埃及记19:1之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满了三个月(英文译得更贴近原文:In the third month, 指三月的第一天)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及出埃及记19:11之记载:到第三天(指三月的第四天)要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在众百姓眼前降临在西奈山上。〕,上帝在西奈山颁给摩西《十诫》的日子;基督教的圣灵降临节的日期则定在复活节后第50天和耶稣升天节后10天。.
查看 埃及和五旬節
底比斯 (埃及)
底比斯是上埃及古城,瀕臨尼羅河,位於今埃及中部,即今天的卢克索附近。作為皇室居地和宗教膜拜的宗教中心,它從公元前22世紀中期到公元前18世紀曾繁榮一時。它的建築遺迹包括許多輝煌的廟宇和帝王谷附近的法老陵墓。.
查看 埃及和底比斯 (埃及)
底比斯 (希臘)
底比斯 (Thebes,; Θῆβαι, Thēbai,;. Θήβα, Thíva)又译作忒拜,是一座位于中希腊维奥蒂亚州的城市。因为这座城市是关于卡德摩斯、俄狄浦斯、狄奥尼索斯、七将攻忒拜、特伊西亚斯等故事的发生地,所以它在希腊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底比斯境内以及周边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迈锡尼定居点与写有“线性文字B”字符的泥板,显示了该城在青铜时期具有的重要地位。 在古代,底比斯曾经是维奥蒂亚地区的最大城市,也是维奥蒂亚邦联的领导城市。她也曾是古雅典城的主要对手之一,并且于前480年薛西斯一世入侵希腊的行动中支持波斯的作战。在伊巴密浓达的领导下,底比斯军队于前371年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击败了斯巴达军队。而底比斯圣队(一支精锐部队)在对抗亚历山大大帝与腓力二世的喀罗尼亚战役中大敗的事蹟亦廣為人知。在前335年,亚历山大大帝摧毁该城之前,底比斯是希腊历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且是在马其顿征服希腊时勢力最大的城邦。在拜占庭时期,该城也因丝绸而著称。 现代的底比斯城設有考古博物馆,亦保留了遗址(青铜时代遗址与前线堡垒)与其他細碎的古代遗迹。同時,它也是希腊行政区划中维奥蒂亚州的最大城镇。.
查看 埃及和底比斯 (希臘)
以巴冲突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是持续中的衝突,為阿以衝突及中東戰爭的一部分。以巴衝突不能夠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衝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在以巴衝突,雙方亦皆有主張對方並非真正的民族,故無權建國的論述;現時國際的共識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種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
查看 埃及和以巴冲突
以萨迦
以萨迦(יִשָּׂשׁכָר 标准希伯来语Yissaḫar, Tiberian希伯来语Yiśśâḵār)是雅各和他第一任妻子利亚的第五个儿子。按照创世记,以萨迦是利亚用她的大儿子流便寻见的风茄向拉结交换来与丈夫同床一夜的权利,她对雅各说,我用我儿子的风茄把你雇下了,你要与我同寝。所以利亚给生下的这个孩子起名以萨迦,意思是工价。他的后代以萨迦支派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住在加利利海东南。创世记49章,他父亲雅各在埃及临终前为他祝福"以萨迦是个强壮的驴,卧在羊圈之间。他看安息之处为佳,看那地为美,便低肩背重,成为服苦的仆人。" 以萨迦带着四个儿子陀拉、普瓦、约伯、伸仑和父亲雅各全家一同下埃及,死在那里也埋葬在那里。他的后代中有士师陀拉和两位以色列王国国王,巴沙和他的儿子以拉。摩西曾这样祝福:"以萨迦阿,你在帐棚里可以快乐!"(申命记33:18) Category:雅各的儿子.
查看 埃及和以萨迦
以西結書
《以西结书》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部先知书,天主教翻译为《厄则克耳先知书》,作者普遍认为是犹太先知以西结(厄则克耳)。在《圣经》全书中,这本书列第26卷。《以西结书》中有很多异象和使徒约翰所写的《启示录》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主題:以西结在被掳中看到的异象及其对以色列的预言。.
查看 埃及和以西結書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查看 埃及和以色列
以色列历史
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哈蘭地區的閃族人,後來因神要求亞伯蘭(后改名为亞伯拉罕)遷至「应许之地」的原故,遷居至迦南(Canaan),並結合當地的遊牧文化,定居至約旦河西岸,即今希伯崙一帶。 約前1050年掃羅王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以色列。西元前931年是以色列的紀年开始。当年它分裂成南北兩個王國,南國猶大有兩個部族,以較為強大的部族猶大來命名;而北國以色列則有10個部族,仍然保持著以色列的名稱。因此,居住在南部猶大地區的人,被稱作猶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區的人,便保持以色列人的稱號,從而使猶太人與以色列人一樣,都具有種族和民族,乃至國家的多重意義。.
查看 埃及和以色列历史
以色列总理
以色列總理是以色列的政府首脑。.
查看 埃及和以色列总理
伊俄
伊俄(古希腊语:Ίώ)希腊神话中一个重要的女性人物,主神宙斯最著名的情人之一。.
查看 埃及和伊俄
伊哈卜·谢里夫
伊哈卜·谢里夫(إيهاب الشريف,Ihab el-Sherif,)是埃及驻伊拉克大使。他于2005年7月3日被绑架,当时他在巴格达踏出轿车去买报纸。他成为目标可能是因为,这位埃及高级外交官是阿拉伯国家派往美国支持的伊拉克政府的第一位全衔大使。他以前是驻以色列的代办。 在伊拉克进行圣战的基地组织(Al Qaeda,伊拉克政府最想抓到的武装分子阿布·穆萨布·扎卡维所领导)2005年7月6日在一个网站上发布消息说,该组织已决定杀死谢里夫先生。他的处死并没有录像发布,但是有证实其身份的录像。 2005年7月7日,伊拉克基地组织在互联网上宣称已杀死谢里夫。接着,他的死亡由埃及政府确认。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说这起谋杀不会吓阻埃及支持伊拉克。.
查看 埃及和伊哈卜·谢里夫
伊哈布·哈桑
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是一位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全名是伊哈布·哈比·哈桑Ihab Habib Hassan。埃及裔美國人。有時又譯為「伊哈布·哈山」、或是簡稱「哈代」、「哈桑」。他是後現代主義最早的評論學者之一。.
查看 埃及和伊哈布·哈桑
伊兹密尔
伊茲密爾(İzmir;Σμύρνη),舊稱士麥拿或士每拿(Smyrna),位於愛琴海伊茲密爾灣東南角,為土耳其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港口。伊茲密爾為伊茲密爾省首府,全市共分9區。據2007年統計,人口為310萬。.
查看 埃及和伊兹密尔
伊兒汗國
伊兒汗國(;拉丁转写:Hülegü-yn Ulus;波斯语:سلسله ایلخانی;阿塞拜疆语:Hülakülər dövləti;英语:Ilkhanate),1220/1256–1357年,又译伊利汗国或伊尔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之孫、拖雷的第六子旭烈兀及其子阿八哈與他的後人统治。伊兒汗國也是當初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時,四大汗国中最早支持忽必烈並承認其汗位的汗國,其他三個汗國在1303年元成宗時也承認元朝是帝國共主的地位。“伊兒”是蒙古語,意思大約等於“从属”,“伊儿汗”即“从属的汗”。伊兒汗國的位置大約在今日中亞南部至西亞一带,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今伊朗的马拉盖),后為大不里士和苏丹尼耶(今伊朗西北部)。.
查看 埃及和伊兒汗國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拉丁转写:,),全名阿布·阿布杜拉·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伊布拉欣·赖瓦蒂·团智·伊本·白图泰(、拉丁转写:),摩洛哥的穆斯林学者,公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旅行家之一。 1304年2月24日,白图泰出生于摩洛哥丹吉尔的一个柏柏尔人家庭。20岁左右时,他出发去麦加朝圣,从此开始,他踏上了一条长达117,000公里的旅途,经过了现在44个国家的国土,他的旅程記錄在《》中,在三十年的旅途過程中,他經過了大部份著名的穆斯林世界,也到了許多非穆斯林的地區,旅途包括北非、非洲之角、東歐、中東、南亞、中亞、東南亞及中國等地。.
查看 埃及和伊本·白图泰
伊斯兰国
伊斯兰国(الدولة الإسلامية,转写:;The Islamic State,缩写:IS),前称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الدولة الاسلامية في العراق والشام ad-Dawlat al-Islamiyat fi al-Iraq wa-sh-Sham;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简称ISIS)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简称ISIL),是一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萨拉菲聖戰主義组织及其建立的未被世界广泛认可的政治實體,奉行极端保守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瓦哈比派。组织领袖巴格達迪自封为哈里发,定國號为「伊斯兰国」,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全中东、非洲东部、中部、北部、黑海东部、南部、西部,亚洲中部和西部、欧洲伊比利半岛和巴爾幹半島、印度幾乎全境、中国大陸西部、北部地区)拥有統治地位、BREITBART、2014年7月1日,同年11月23日阅览。周边阿拉伯国家以阿拉伯文缩写称其为「达伊沙」(داعش, Dā'esh;)),与阿拉伯语的“踩踏”(دعس, Da'es)諧音,以示对其“伊斯兰国”名稱的不承认及蔑视。中国大陸媒体有时则直接以“极端组织”代指这一组织。 该组织目前致力在伊拉克及沙姆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是叙利亚内战反政府武装中主要的圣战组织之一,并占领伊拉克北部、及敘利亞中部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其自认为是一个独立国家,声称拥有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主权,而且宣稱已于2014年11月13日拥有阿拉伯地区更多的主权,涉及利比亚、埃及、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等国家。 伊斯兰国以反对偶像崇拜为理由,对占领区内的文化古迹进行摧毁。同时,伊斯兰国对俘虏及包括记者在内的平民进行斩首并拍摄视频广泛传播。这些举动使得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组织将其定性为恐怖组织。 该组织参与的戰事包括伊拉克战争及伊拉克内戰(2011年-2017年)、敘利亞內戰(2011年-至今)、利比亞內戰(2014年-至今)、西奈半岛动乱和阿富汗戰爭 (2015年至今),与各阿拉伯国家政府军(也包括叙利亚反对派)、部分地方武装以及一些北约成员国或欧洲国家军队交战。2015年12月,伊斯蘭國宣稱要攻擊以色列。 该组织的几个领导人曾声称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戰爭是导致他们发起对美国的圣战之原因,而美军行动使他们获得士兵和最终夺回国家的控制权变得容易 。 伊斯兰国并不谋求参与所佔領国家的政治权力分配,其根本目的是要在中东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極端伊斯兰国。伊斯兰国实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实现「伊斯兰化」,要讓受到統治的民眾「成為真正服從的穆斯林」。而从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采取的武装行动性质可以看出该组织極權主義、军国主义、伊斯蘭法西斯主義倾向十分明显。在萨达姆·海珊被美擒獲、阿拉伯之春後卡扎菲被打倒、阿萨德等泛阿拉伯世俗主义政权式微的現今,中东面临着回到逊尼派和什叶派宗教混战的危機。事实上,目前伊拉克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力量的对抗其中一部分就是一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宗教混战。海灣逊尼派宗教神權國家(有別於世俗國家)與團體(沙特阿拉伯、卡達等)對什叶派國家的敵視,與對叛亂組織或明或暗的支持和資助(该组织大部分头目来自沙烏地阿拉伯),也是造成今日混亂局面的因素之一。2017年11月21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被剿灭。同一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也表示,在收复拉沃镇后,伊拉克已在军事上终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查看 埃及和伊斯兰国
伊扎克·拉宾
伊扎克·拉宾(יצחק רבין,Yitzhak Rabin,),以色列政治家、军事家。1974年至1977年出任以色列总理;1992年起再次出任总理,直至1995年。他是首位出生於以色列本土的总理,首位被刺杀和第二位在任期间辭世的总理。以色列首位任內離世的总理是列维·艾希科尔。.
查看 埃及和伊扎克·拉宾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查看 埃及和伊拉克战争
伯希和
伯希和(Paul Pelliot,),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1908年前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运往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伯希和精通多国语言:英语、德语、俄语、汉语、波斯语、藏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蒙古语、土耳其语、吐火罗语等。.
查看 埃及和伯希和
开罗
开罗(al-Qāhira)是埃及首都。 開羅在古埃及時期稱優努(古埃及語:ỉwnw,拉丁化:lunu,意為「通道」)或安努(Anu),聖經中稱作安(On)、赫利奧波利斯(Ἡλιούπολις,意為「太陽神之城」)、米斯爾(مصر,另作,意為「軍營」,後來成為整個埃及的自稱),後改稱福斯塔特(الفسطاط, ,意為「帳棚」),868年突倫王朝埃米爾艾哈邁德·伊本·突倫於福斯塔特北部另建新都稱作加塔伊(القطائـع),到969年法蒂瑪王朝哈里發穆伊茲派部將喬海爾征服阿拔斯王朝統治下的埃及,973年遷都於此,把新首都稱作開羅(al-Qāhira,意為「勝利之都」)為開羅名稱之始。 开罗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多萬,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世界第十六大都會區。现在的开罗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占多数,科普特基督徒也占有较大比例。 在它的西南约30公里,開羅以南著名渡假城市赫勒萬省赫勒萬市之西岸吉薩省拜德爾舍因(Al Badrashin)拉希納村(Mit Rahina),是古都孟菲斯遗址(所以孟菲斯實際上並不位於開羅)。 由孟菲斯遗址北行约20公里,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
查看 埃及和开罗
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Cairo Declaration,Déclaration du Caire,カイロ宣言,Каирск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Dichiarazione del Cairo,Kairoer Erklärung)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蒋中正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3年11月23日至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开罗舉行會議後,在1943年12月1日所發表的对日作战的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é)的通稱 中華民國方面收藏之原件原由外交部保管,目前寄放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計英文一頁。美國方面將原件「開羅公報」(Cairo Communiqué)存於美國國家檔案局(RG59),美國國務院出版的《1776-1949美國條約和其他國際協定彙編》則收錄了內容相同而標題為「1943年第一次開羅會議」(First Cairo Conference, 1943)的文件。日本方面在國立國會圖書館存有「開羅公報」(Cairo Communiqué)。 開羅宣言在各種語言中的譯名不同,漢語方面,與會的中華民國採用《开罗宣言》做為定名,英語方面,與會的中美英三國在之後的《波茨坦公告》使用Cairo Declaration這個名稱來稱呼開羅宣言。.
查看 埃及和开罗宣言
佩特拉
佩特拉(希腊语:Πέτρα,阿拉伯语:)是约旦的一座古城,位于安曼南250公里处,隐藏在阿拉伯谷东侧的一条狭窄的峡谷内。佩特拉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petrus)。 很可能《旧约全书》中称的“西拉”(意义也是岩石)。阿拉伯傳統認為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学者认为《旧约》中的塞拉只是指石头,而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Josephus認為死海古卷中,佩特拉就是被称为“Rekem”。.
查看 埃及和佩特拉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מעשי השליחים ;Πράξεις των Αποστόλων;ACTUS APOSTOLORUM;天主教汉译书名为《宗徒大事錄》;唐朝景教譯名《傳化經》)是介绍耶稣基督复活、向门徒显现、升天後,他的使徒们(天主教作「宗徒」)传道、殉道的事迹,其中包括保罗的同工路加写的关于保罗的事迹。是新约圣经的第五卷書。又被通稱為《聖靈行傳》。.
查看 埃及和使徒行传
彌敦
彌敦爵士,GCMG(Sir Matthew Nathan,),英籍猶太裔軍人、殖民地官員和政治家。彌敦在1900年獲委任為黃金海岸總督,成為首位擔任大英帝國殖民地總督的猶太人。此後,他又歷任第13任香港總督和第13任昆士蘭總督,並曾在英國政府的其他部門供職。至於在香港總督任內,彌敦曾拓展區內交通,又對九龍和中西區加以發展,現今彌敦道即以他命名。.
查看 埃及和彌敦
何西阿書
何西阿書,天主教譯作歐瑟亞書,是圣经全书第28本书,旧约圣经小先知书的第一本书。作者是北方以色列国的先知何西阿。 主題:耶和華是邪淫背道之以色列的救恩,接納她回來並復興她。.
查看 埃及和何西阿書
依諾增爵四世
教宗諾森四世(Innocentius PP.,約1180年或1190年—1254年12月7日),於1243年6月28日至1254年12月7日岀任教宗。.
查看 埃及和依諾增爵四世
微积分学
微積分學(Calculus,拉丁语意为计数用的小石頭) 是研究極限、微分學、積分學和無窮級數等的一個數學分支,並成為了現代大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歷史上,微積分曾經指無窮小的計算。更本質的講,微積分學是一門研究變化的科學,正如:幾何學是研究形狀的科學、代數學是研究代數運算和解方程的科學一樣。微積分學又稱為“初等數學分析”。 微積分學在科學、經濟學、商業管理學和工業工程學領域有廣泛的應用,用來解决那些僅依靠代數學和幾何學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微積分學在代數學和解析幾何學的基礎上建立起来,主要包括微分學、積分學。微分學包括求導數的運算,是一套關於變化率的理論。它使得函數、速度、加速度和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號進行演绎。積分學,包括求積分的運算,為定義和計算長度、面積、體積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微積分學基本定理指出,微分和積分互為逆運算,這也是兩種理論被統一成微積分學的原因。我們能以兩者中任意一者為起點來討論微積分學,但是在教學中一般會先引入微分學。在更深的數學領域中,高等微積分學通常被稱為分析學,並被定義為研究函數的科學,是現代數學的主要分支之一。.
查看 埃及和微积分学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希腊语:Δημόκριτος,前460年——前370年或前356年)(Democritus)来自古希腊爱琴海北部海岸的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他是“原子论”的创始者,由原子论入手,他建立了认识论。 他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世界的本质只是原子和虚空。原子不可分割,并不完全一样。在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一个自然的原因,这个原因原本即存在于事物的本身。并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论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他都有所建树。可惜大多数著作都散失了,至今只能看到若干残篇断简,这对理解他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科学虽然也有类似实验解剖这样的科学结论,但是他在哲学上的大部分见解都与经验直接相关,他的原子论是受着水气蒸发以及香味传递等感性直观而依赖哲学思维推测出来的,通过感官的参与,即经验,直接推测了原子论的可能,并由原子论进一步影响认识论等,说他是自然科学家,主要是缘于他对于自然科学起到的奠基作用,但是在哲学领域,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经验论者,在他那个年代的哲学家鲜有严谨依赖科学思维进行哲学结论的人,这是可想而知的。.
查看 埃及和德谟克利特
便西拉的字母
《便西拉的字母》(The Alphabet of Ben-Sira),又譯本司拉的知识,是中世紀時期一份佚名文獻,講述到《舊約聖經》次經裡的《便西拉智訓》的作者、希伯來先知便西拉的生平,由受孕、出生、受教育到長大成人。《便西拉的字母》用希伯來語書寫,另外還有以亞蘭語書寫的古版,但內容略有不同。成書時間估計在公元7世紀至11世紀,很可能在10世紀。 在文獻中,便西拉以先知耶利米的兒子的身份被帶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面前。尼布甲尼撒二世在法庭上向便西拉揭示四道神諭,並要求便西拉解釋這四道神諭的意思。便西拉於是利用了希伯來語的22個字母作開首,講述了22個故事來回應國王的問題。.
查看 埃及和便西拉的字母
保守黨 (英國)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正式名称是保守與統一黨(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俗稱托利黨(Tory Party),是英國中間偏右政黨,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按下議院所佔議席數計算,保守黨現時乃英國下院第一大黨。 保守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組織政治團體,其演化可上溯至18世紀早期英国议会的托利黨派系,以至於活躍於16世紀至17世紀時期,一種在議會內支持政府,稱之為「保王黨」的不正式派別。以選舉的勝出次數計算,保守黨是近代英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政黨。 由於保守黨乃發展自活躍於18及19世紀的托利黨,所以它的黨員常常會被稱作“托利黨人”(Tories),而保守黨亦時常被乾脆稱作“托利黨”。整個20世紀,保守黨在其中三分之二的時間皆參與政府,當中有57年是執政黨。保守黨於1997年大選敗於托尼·布莱尔領導的工黨以後,一直處於在野黨的狀態。直到2010年英國大选后與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党魁戴维·卡梅伦擔任首相。至2015年英國大選,保守黨取得330席,超過半數,而再度單獨執政。然而,在2017年英國大選中雖保持第一大黨地位,但贏得議席不過半,組成少數政府。.
查看 埃及和保守黨 (英國)
修道 (基督教)
基督宗教中的修道制度是起因於反對教會逐漸世俗化,在3、4世紀時興起。而更早的潛伏因素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統一教會及羅馬帝國前,因基督教的寬柔政策,所以教會水準偏低、基督徒素質不齊。當時一些人走出來,注重屬靈生活,退居大漠。「隱士」的希臘文意思是「沙漠」,而「修士」的希臘文意思是「獨自」(希臘語:μοναχός,monachos),此二詞成為敬虔的象徵。他們持守貧窮、聖潔、順服的誓言,每天祈禱、工作,有些甚至向外傳福音。 「獨修」是最初修道的形式,獨修者會到曠野修道,他們就被稱為「隱士」。聖安東尼被視為第一位修士。因為他這樣的行為,吸引了許多的人仿效。突然之間,這樣的修道方式如浪潮湧起。這當中有一位隱士,西門·斯泰萊特(Simeon Stylites)在修道當中,因為有太多民眾因為景仰而前去拜訪、觀望,他倍感困擾。最後,他不得不移到一根柱樑之上繼續他的修道,這樣過了三十年。其間透過他的門徒以吊籃遞食物給他吃。後來,修道的形式從獨修轉而發展成為團修的形式。這是由一位修士,帕科繆(Pachomius)所開始的。他建立了有管理有規律的團體生活方式,讓修士們一同起居、勞動和崇拜。讓修道者不再是各過各的、各做各的。這樣的改革大大的幫助修士生活中可能會變成懶散、怪異的危險。.
查看 埃及和修道 (基督教)
心宿二
心宿二(天蝎座α,α Sco,Alpha Scorpii),是在銀河系的一顆紅超巨星,也是夜空中第14亮的星(如果五車二的四合星系統中兩顆較亮的星被分別標示時,它通常會被列為第15亮星)。它與畢宿五、角宿一、和軒轅十四是靠近黃道最亮的四顆恆星,也是天蝎座內最亮的恆星,代表著"蠍子的心臟"。它是一个光变明显但緩慢的半规则变星,平均星等是+1.02。并与一个蓝色主序星组成一个目视双星系统。心宿二还是射电源。心宿二是最靠近我們的OB星協的成員中最亮、質量最大、和已演化的恆星,屬於天蝎-半人馬星協上天蝎次集團的成員,其中包括成千上萬顆平均年齡110萬年的恆星,距離約為145秒差距(470光年)。 在中國,它是東方蒼龍七宿中心宿的第二顆星,所以稱為心宿二,又稱為大火。過去用来确定季节。“七月流火”即是大火星西行,天气将寒之意。.
查看 埃及和心宿二
俄西里斯
俄西里斯(Osiris)是埃及神话中的冥王,九柱神之一,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祇之一。他是一位反复重生的神,而他身上的綠色皮膚就有這種意思。他最後被埋在阿拜多斯(Abydos)城,是那里的守护神。 俄西里斯是大地之神盖布与天神努特的儿子。在埃及,俄西里斯是掌管阴间的神,同时也是生育之神和农业之神。他与妻子伊西斯生了荷鲁斯,另外奈芙蒂斯生了阿努比斯。與根据死者之书,他的长子是狒狒神巴比(Babi)。后来,他被同赛克和布塔联合起来成为「布塔-赛克-俄西里斯」,也被等同为赫里沙夫(Heryshaf)。.
查看 埃及和俄西里斯
土卫十
土卫十又稱為「傑努斯」(S/1980 S 1, Janus),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它绕土星一周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自转一周需要9小时。 曾經被錯認為另一個衛星「泰美斯」,不過最後確認「泰美斯」和土衛十是同一個衛星。.
查看 埃及和土卫十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查看 埃及和土耳其
土耳其历史
代土耳其人原為烏古斯人的一個分支,但经过迁徙和混合,已经和原中亚突厥人关系较远。11世紀左右由中亞一帶遷入小亞細亞,1299年,奧斯曼帝國建立,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16世紀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17世紀末期开始衰落。19世紀末,奧匈積極向奧斯曼帝國擴張,加劇奧匈與俄在中東的爭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根據《凡爾賽和約》,土耳其喪失大片領土。1919年凱末爾發動民族解放戰爭,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
查看 埃及和土耳其历史
圣索菲亚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位于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建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 索菲亞在希腊语裡的意思是神聖智慧。其拉丁语名称则为,希臘語全名是「」,解作「上帝聖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神學裡的耶稣。大教堂稱為「聖索菲亞」(),是特別獻給天主聖智的那一位,即聖三中的聖言。這種對耶穌的稱呼可能源自保祿(保羅)對基督的描繪,格前1:24 「基督卻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聖智()」。 在该教堂伫立的地点曾经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Isidore of Miletus)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的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會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維亞主教座堂取代之前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間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 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將大教堂轉變為清真寺,还将鐘鈴、祭壇、聖幛、祭典用的器皿移去,用灰泥覆蓋基督教鑲嵌畫。日后又逐渐加上了一些伊斯蘭建築,如米哈拉布、敏拜爾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樓。 随着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1934年该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义。1935年2月1日,这座见证了数个帝国兴盛衰亡的建筑以博物館的身份重新对世人开放。 大教堂藏有大量聖物,當中以一個15公尺(49英尺)高的銀聖幛最具特色,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聖座,在将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是正教會的焦點。1054年,樞機宏伯特到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祭壇將牧首米恰爾一世·色路拉里烏逐出教會,該事件被視為東西教會分裂的開端。 作為接近500年來伊斯坦堡最重要的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是眾多奧斯曼帝國時期清真寺如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藍色清真寺)、塞札特清真寺、蘇萊曼尼耶清真寺、魯斯坦帕夏清真寺、奇力克阿里帕夏清真寺的模范。.
查看 埃及和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经批评
圣经批评,又称圣经批判,是指对圣经的学术研究和考察,以对其做出鉴别评价。 圣经批评传统上包括低等批评(Lower criticism)和高等批评(Higher criticism)。低等批评着眼于《圣经》文字本身的构成和含义,即文本批评(亦作经文校勘,或经文鉴别学);而高等批评着眼于《圣经》各个章节的作者、写作日期、以及写作地点等。但20世纪以来,很多其他的历史批判方法产生并被用于圣经批评。.
查看 埃及和圣经批评
圣殿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Ordre du Temple),或神庙骑士团,正式全名為“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贫苦骑士团”(Pauperes commilitones Christi Templique Solomonici),是存在于中世纪的天主教军事修士会,乃著名的三大骑士团之一,。其成员称为“圣殿骑士”,而高级成员则获许穿着骑士团标志性的绘有红色十字之白色长袍。圣殿骑士团曾是欧洲历史上最富有和强大的天主教军事修士会之一,并且在其存在的近两百年中对中世纪的欧洲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圣殿骑士团创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之後,主要由信奉天主教法国骑士组成。其首领最初駐紮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該寺位於耶路撒冷圣殿山,传说是建在所罗门王的神殿(The Temple Of Solomen)之上,因此得其團名。1129年,圣殿骑士团得到罗马教廷正式支持,擁有诸多特权,遂迅速增长其规模、勢力和财富,甚至发展出最早的银行业。 圣殿骑士团和十字军的命運密切相关。1291年,圣地陷落,他們失去根据地,最终淪为法王腓力四世為解決財務問題的牺牲品。1307年,其众多成员在法国被捕,残酷审讯後以異端罪名处以火刑。 1312年,身處亞維農教廷的教宗克雷芒五世被腓力四世施压,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此一活跃將近两世纪的宗教軍事组织,从此在欧洲主要地区销声匿迹,其悲剧性结局則催生許多相关的传说和文学作品。.
查看 埃及和圣殿骑士团
在世枢机列表
以下是羅馬天主教自2014年12月22日起至今的所有在世樞機。未特殊说明的均为司铎级枢机,灰色阴影的为年龄超过80周岁,没有教宗选举投票权的枢机。.
查看 埃及和在世枢机列表
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例如墨卡托投影法,将地球或其他星球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概括和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按照統一的設計和要求編制的多幅地圖的彙集被稱作“地圖集”或者“地圖冊”。.
查看 埃及和地图
地图学
地圖學(Cartography;χάρτης ,即为英文的Mapmaking,chartis是地圖,graphein是編寫之意)是研究地圖的理論、編製技術與應用方法的科學。傳統的地圖製作是利用紙和筆為主要工具,隨著科技的進步,地圖製作已改由電腦繪製。包括CAD(電腦輔助設計)、GIS(地理資訊系統)或一些地圖繪畫軟件。地圖的功能就如形象化的空間資料,空間資料是由量度得成的,並能儲在資料庫中,現時的製作由類比的製圖方法趨向電子和互動。 地圖學正邁向可量度的地步,使人能製作一個真實的圖像。製作需要先進的技術和態度,尤其是利用一些符號來表達真確的地方,讓使用者能如真的從上面看清涵蓋的資訊。国家的疆域可以用地图、文字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其中地图是表示国家版图最常用和最主要的形式。在地图上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国家的疆域范围和边界、各级行政区域、行政中心、主要城市等。.
查看 埃及和地图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是透過定量物理方法研究地球的自然科學学科。通常使用地震波、重力、电磁、地熱和放射能等方法。狹義的地球物理學專指地質學上的應用,包括地球的形狀; 重力場和磁場; 內部結構和組成; 動力學和板塊構造; 岩漿的產生; 火山活動和岩石形成等。不過現代地球物理學組織使用更廣泛的定義,包括了冰和水在內的水循環; 海洋和大氣的流體動力學; 電離層和磁層中的電磁特性與日地關係; 以及月球和其他行星相關的類似問題。 雖然地球物理學在19世紀才被認為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人類開始以天然磁石製作成指南針。公元132年張衡建立了第一台檢驗地震的儀器。艾薩克·牛頓將他的力學理論應用於潮汐和歲差,並開發了儀器來測量地球的形狀、密度和重力場,以及水循環的流程。 20世紀以來,發展出使用遠距離探測固體地球和海洋的地球物理學方法,地球物理學對於板塊構造理論的發展影響相當大。 地球物理學有許多對於社會需求的應用,如礦產資源、自然災害預防和環境保護 。地球物理勘測數據則用於分析潛藏的油氣和礦脈; 地下水層定位;尋找考古遺跡;確定冰川和土壤的厚度;評估的場址等等。.
查看 埃及和地球物理学
地震列表
地震列表,列表為世界重大地震的概要。.
查看 埃及和地震列表
医学史
醫學史,又稱醫療史或醫藥史,歷史學的一個分支,以疾病經驗及其對應手段為研究對象。二十世紀初期的醫學史,大多由醫生所撰寫,強調醫學技術的進步與突破。近期的醫學史,則強調病人的經驗,以及不同時代或文化對身體和疾病認知的差異。.
查看 埃及和医学史
化学家列表
这是一个知名化学家列表: (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中国化学家.
查看 埃及和化学家列表
圖拉真
图拉真(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罗马帝国皇帝(98年-117年),羅馬帝國五贤帝之一。 圖拉真在53年出生於西班牙贝提卡的意大利卡,是第一位義大利以外出生的羅馬皇帝。他在位時立下顯赫的战功,使羅馬帝國的版圖在他的統治下達到了極盛。他曾經建立圖拉真柱記載自己的功績。元老院曾贈給他「最優秀的第一公民」(Optimus Princeps)的稱號。.
查看 埃及和圖拉真
北京市友好城市列表
中国的首都北京与许多其他国家的城市建立起了友好城市关系,其中絕大部份為首都城市:.
查看 埃及和北京市友好城市列表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垂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点,将这些点连起来的假想线便叫「北回歸線」,以西元2014年夏至日為準,其位置约在北纬23度26分14.675秒。相對的,南纬23度26分14.675秒則為「南回歸線」。 因為地球會進行自转,所以會产生昼夜更替的現象,但地球的自转轴其实并不是正的,而是与繞太陽公转的轨道面(黃道面)呈约66.55°的夹角,稱乎「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并非一直正對著赤道带,而是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的區間之内移动,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之后向北移,于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到达约北纬23°26′,隨后便转向南移,于秋分日(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并继续南移,于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到达南纬23°26′,隨后再度轉向北移动,于次年春分日再度回到赤道。所以太阳直射点看起来就像是在到达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後,立即掉头往赤道的位置回返。 二千多年前西方人观测到北回归线时,其夏至日位置正处在天空中黄道十二宫的巨蟹座(Cancer)方位,从此回归远处,故称“巨蟹座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但由于地球傾斜軸的歲差运动,在1989年已經移动到金牛座位置。 正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公转时,在一年之中,太阳直射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斷變換,才形成了四季更迭。無論北半球或者南半球,只要接受太阳直接照射的時間比較長,就是该半球区域的夏季。北回归线就是北半球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上限,具有重要科学和人文意义,因为地球大部分位於海平面以上的陸地都集中在北半球,所以北回归线与人类接触更显紧密,它是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目前的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亦同)位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76年第1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确定的,它只是一个以方便教学和理解为目的的参考值,并非北回归线的准确地理位置。实际上,受岁差、章動和极移等天文因素的影响,南、北回归线位置并非固定不变。以北回归线为例,它的纬度上限:北在北纬24°14′39″,南在北纬22°37′56″,相差约180公里,往复周期约为37,158年。目前北回归线正每年向南移动大约0.47秒,约14.4米,已于2009年夏至日经过周期中点,即23度26分17秒,并继续南移,直到公元11300年到达最南点时才会再北返。因此各地所立的北回归线界碑实际上没有天文意义,但研究北回归线的变化周期則具有重要天文、地理和历史人文意义。 北回歸線通過的國家或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緬甸联邦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阿曼苏丹国、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利比亞國、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国、馬利共和國、茅利塔尼亞伊斯兰共和国、巴哈馬聯邦、墨西哥合眾國、西撒哈拉、中華民國等。.
查看 埃及和北回归线
圆
圆 (Circle),根據歐幾里得的《几何原本》定義,是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此外,圆的第二定义是:「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比,等于一个常数,则此动点的轨迹是圆。.
查看 埃及和圆
包玉剛
包玉剛爵士(Sir Yue-kong Pao,),环球航运集团(本格森環球前身)创始人,世界八大船王之一。浙江宁波镇海人,父親為包兆龍。中國北宋名臣包拯29世孫。香港20世纪70、80年代首富。.
查看 埃及和包玉剛
國際LGBTI聯合會
國際LGBTI聯合會(International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 and Intersex Association)是一個促進世界各地區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雙性人群體共同爭取平權的國際組織。該組織於1978年成立,為國際同性戀聯合會(International Gay Association,IGA),在1986年改名為國際男女同性戀聯合會(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ILGA)。ILGA現在擁有超過1100個團體會員,分佈在六大地區的110多個國家,組織願景為確保任何人不分其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表達和性徵,都能享有自由平等的人權,並致力於實現這樣一種全球正義和平權的世界。.
僧院
僧院是一种宗教机构,是供出家修行者修行、生活的地方,在許多宗教中均有此机构。.
查看 埃及和僧院
利库德集团
利库德集团(הליכוד,),字面意思是“鞏固”,因為它代表了以色列猶太人權利的鞏固。正式名称是利库德-全国自由运动(Likud–National Liberal Movement),是以色列主要政党之一,最大的右派保守主義政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以色列政黨,1973年成立,並於1977年首次成為以色列國會第一大黨後,至今長期成為執政黨(只在1992年至1996年、1999年至2001年、2006年至2009年間短暫失去政權,成為在野黨),利库德集团是在1973年由赫拉特、自由黨、自由中心、國家名單和大以色列運動合并组成的一個世俗猶太教保守主義政黨,該黨第一位总理和領導人的是梅纳赫姆·贝京。.
查看 埃及和利库德集团
利比亚
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是北非的一个阿拉伯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共和國、乍得、尼日尔、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面积175.95万平方公里。 利比亚地区曾先后属于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及奥斯曼帝国;1912年意大利王国战胜奥斯曼帝國,使利比亚成为意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比亚于1951年独立,建立了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反对君主制的利比亚绿色革命爆发,革命的发动者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卡扎菲成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2年后加入了阿拉伯联邦共和国;1977年联邦解散后更名为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和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但政权实质未变;2011年,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内战,卡扎菲政权覆灭,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改利比亚的国号为“利比亚”;2013年,内战后组建的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又改国号为“利比亚国”。.
查看 埃及和利比亚
利未
利未(לֵוִי,Levi;提比利安發音:Lēwî)是以色列利未支派的祖先,他是雅各和利亚的第三个儿子。 圣经描写利未性情暴烈,当示剑玷污了利未的妹妹底拿,示剑人以此脅迫求婚,利未和哥哥西缅表面上同意了婚事,条件是所有的男丁都受割礼。示剑人同意了。但第三天,西缅和利未趁着众人正在疼痛的时候,率領部落把示剑一切男丁都杀了(创世纪34章),其後把底拿从示剑家里带出来走了。 他曾与西缅國參與謀害其同父异母弟弟约瑟。 雅各临终前的祝福 (创世纪49:5):西缅和利未是弟兄;他们的刀剑是强暴的器械。我的荣耀阿,不要与他们联合聚集;因为他们趁怒杀害人命,任意砍断牛腿大筋。 利未有三个儿子:革顺、哥辖和米拉利。按照圣经的記載,利未活了137岁。(出埃及记6:16) 摩西的祝福:论利未说,耶和华阿,愿你的土明和烏陵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你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曾与他争论。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没有看见;他不承认自己的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谨守你的话,护卫你的约。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指教雅各,将你的律法指教以色列;他们要把香焚在你面前,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耶和华阿,求你赐福给他的能力,悦纳他手中的工作;那些起来攻击他和恨恶他的人,愿你刺透他们的腰,使他们不得再起来。(申命记33:8-11) 利未的后代称为利未支派,被分别出来专门管理会幕和后来的圣殿,没有分土地。其中最著名的是摩西,带领几百万犹太人出埃及,并在西乃山从神领受律法和建造会幕的蓝图(出埃及记)。他的哥哥亚伦,是以色列第一位大祭司,并且只有亚伦的后代,才能做祭司事奉耶和华。.
查看 埃及和利未
列王紀 (聖經)
《列王紀》(希伯来语:,拉丁转写:)是《希伯来圣经》的一部分,原文用希伯來語書寫。這書冊估計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到前5世紀期間完成。 主題:在神經綸中神行政的對付,連同神的君王職分在地上因著列王而遭破壞與毀滅,以及神公正對付的悲慘結果。.
查看 埃及和列王紀 (聖經)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茲涅夫(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Леоні́д Іллі́ч Бре́жнєв,),苏联领导人、苏联元帅,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至66年间为第一书记)、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掌權共18年。.
喜克索斯人
喜克索斯人(Hyksos),意為「外來者」,是指古代西亚的一个部族聯盟,西克索也譯希克索。他们于前17世纪进入埃及东部并在那里建立了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约前1674年至前1548年)。他们推翻了埃及虚弱的第十三王朝(首都孟菲斯),统治了中和下埃及一百多年。 喜克索斯人将新的战争技术如复合弓、马和马拉的战车引入埃及。他们建立的这两个王朝的实情今天还不是十分清楚,但这两个王朝的统治者是互不相关的。传统的说法一般只把第十五王朝的六位统治者称为喜克索斯人,而第十六王朝的众多王子们是喜克索斯人、其他亚洲闪族人和服从这些新的统治者的当地埃及王子的混合。第十五王朝的统治者的名字我们今天知道。这些名字在埃及的建筑、刻有圣甲虫的宝石和其它小物件以及在曼尼索的埃及历史中留下来了。曼尼索的埃及史是托勒密二世的时候写的,今天留下来的只有残片。埃及历史上这一段软弱、外族统治和混乱的时期被称为第二中间期。.
查看 埃及和喜克索斯人
喀土穆
喀土穆( )是蘇丹共和國的首都。來自烏干達的白尼羅河與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青尼羅河在此交匯,向北奔向埃及流入地中海。「喀土穆」一詞的意思是大象鼻子。 喀土穆市區由100萬常住人口,由臨近的北喀土穆和恩圖曼所構成的大都會的人口可能超過400萬。.
查看 埃及和喀土穆
咖啡
咖啡(英语:coffee)是採用經過烘焙過程的咖啡豆(咖啡屬植物的種子)所製作沖泡出來的飲料。咖啡是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其為全球期貨貿易額度第二高(最高為石油)。 咖啡樹原產於非洲亞熱帶地區,以及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那些咖啡樹從非洲出口至世界各國,現時那些咖啡樹種植遍布超過70個國家,主要在美洲、東南亞、印度等赤道地區。 咖啡普遍分為兩種:備受推崇的小果咖啡(阿拉比卡)及顆粒較粗和酸味較低而苦味較濃的中果咖啡(羅布斯塔)。咖啡一旦成熟,就會經過採摘,加工,烘焙的程序。咖啡中咖啡因對人體有刺激的作用。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之一,它能夠以多種方式製作,如:濃縮咖啡、卡布奇諾、拿鐵咖啡等,通常是作為熱飲,亦也可作為冷飲。在饮用前可计算估计咖啡因的摄入量,即可达到适量的标准。大部分的研究建議,適度飲用咖啡是有益的,甚或有利於健康的成年人。 咖啡的種植首次發現於非洲埃塞俄比亞,最早的可信證據出現於15世紀也門的蘇菲主義,在非洲之角及也門,咖啡被用於當地的宗教儀式。但亦由於這些儀式跟基督教的信仰抵觸的關係,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禁止咖啡消費世俗化,直至孟利尼克二世的統治時期。在17世紀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由於政治原因,飲料也被禁止的,並與歐洲叛逆的政治活動有關。 咖啡是一種主要的出口商品:它是許多國家的頂級農業出口商品,躋身世界上最大的合法農產品出口物,亦是發展中國家出口中最有價值的商品之一。綠色咖啡豆即生豆(未經烘焙的)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農產品之一,一旦交易,咖啡豆會根據不同的口味而有不同的烘焙程度,經過烘焙的咖啡豆能夠製作成為咖啡作為飲料。一些爭議指咖啡的種植與它環境影響有關,例如肯亚咖啡豆在移植种植后失去了独有的肯亚酸,而肯亚的原种地土壤含有较高浓度的磷酸。因此,公平貿易咖啡與有機咖啡是一個不斷擴大的市場。.
查看 埃及和咖啡
咖啡因
咖啡因(Caffeine)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咖啡树、茶树、巴拉圭冬青(玛黛茶)及瓜拿纳的果实及叶片裡,而可可树、可乐果及代茶冬青树也存在少量的咖啡因。存在于瓜拿纳中的咖啡因有时也被称为瓜拿纳因(guaranine),而存在于玛黛茶中的被称为马黛因(mateine),在茶中的则被称为茶素(theine)。总体上来说,作为一种自然杀虫剂,在超过60种植物的果实、叶片和种子中能够发现咖啡因,它能使以这些植物为食的昆虫麻痹因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暫時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會攝取咖啡因。 很多咖啡因的自然来源也含有多种其他的黄嘌呤生物碱,包括茶碱和可可碱這兩種强心剂以及其他物质例如单宁酸。.
查看 埃及和咖啡因
哈尔斯坦主义
哈尔斯坦主义(Hallstein-Doktrin)是西德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所推行的,由其外交部长華特·哈尔斯坦提出的针对东德及东方阵营的外交政策。但由于主义压缩了西德自己的外交活动空间,使其被孤立起来,后来被勃兰特政府上台后推行新东方政策所取代。.
查看 埃及和哈尔斯坦主义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是统治奥地利大公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和意大利部分公国和1804年至1918年间统治奥地利帝国和后期奥匈帝国的家族。 他的前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918年后帝国被肢解,奥地利成为共和国,王室被迫举家流亡海外。.
查看 埃及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哈德良长城
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Vallum Aelium),是一条由石头和泥土构成的横断大不列颠岛的防御工事,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公元122年,哈德良为防御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护已控制的不列颠岛的人民安全,开始在今英格兰北面的边界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后人称为“哈德良长城”。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 长城十分重要的一段至今尚存,并且可以沿着国家步道领略它的风采。哈德良长城是英格兰北部最受欢迎的景区,并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埃及和哈德良长城
哈羅德·亞歷山大,第一代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
哈罗德·鲁珀特·莱奥弗里克·乔治·亚历山大,第一代突尼斯的亚历山大伯爵,(Harold Rupert Leofric George Alexander, 1st Earl Alexander of Tunis,),英国军事指挥家和英国陆军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盟軍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后任英國國防大臣及加拿大總督等職。.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Қазақстан;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
查看 埃及和哈萨克斯坦
哈马斯
哈马斯(حماس,)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缩写,是成立于1987年的一个巴勒斯坦伊斯兰教逊尼派组织.
查看 埃及和哈马斯
哈迪斯 (公司)
哈迪斯(Hardee's),台灣又稱哈--帝漢堡,香港稱哈--迪斯,是一家美國連鎖快餐集團,創辦於1960年。其分店主要集中於美國中西部、美國東南部及美國東岸。.
查看 埃及和哈迪斯 (公司)
哈里发
哈里发(阿拉伯语: ;拉丁化:Caliph),為哈里發國(khilāfa,意為哈里發統治之地)與烏瑪的統治者,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源自於,意為繼承者,指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在穆罕默德死後,其弟子以Khalifat Rasul Allah(安拉使者的繼承者)為名號,繼續領導伊斯蘭教,隨後被簡化為哈里發。 哈里發本為阿拉伯帝国最高的統治者稱號,相當於一般所說的皇帝,但同時兼有統治所有遜尼派穆斯林的精神領袖的意味,故又可以同時起了類似天主教的教宗的作用。 在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哈里发拥有最高权威,管理着庞大的伊斯兰帝国。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僅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名称,一直保存了下来,傀儡哈里发处于开罗的马木留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1517年,鄂圖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塔瓦基勒三世也被俘。塞利姆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之後哈里發稱號便由鄂圖曼帝國蘇丹世襲,但1517年之後數百年歷代蘇丹均不常使用該稱號,直到19世紀末鄂圖曼帝國瀕臨解體,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才重新強調自己的哈里發身分。1924年,哈里发制度被土耳其總統凯末尔废除。 2014年6月29日,“伊斯兰国”領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立為哈里發,稱易卜拉欣,但未受大部分穆斯林承認。.
查看 埃及和哈里发
哈里發塔
哈里發塔(برج خليفة,拉丁文:burj khalīfah,英文:Burj Khalifa),又譯--塔,是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境內的摩天大樓,為當前世界第一高樓與人工構造物,高度為,樓層總數169層,聯合報,2010年1月3日。,造價達15億美元。於2004年9月21日開始動工,在2007年初開始安裝玻璃帷幕,金屬外牆於同年6月施裝,最後於2010年1月4日正式完工啟用,總共用了約5年的時間建成。 哈里發塔的總建築師是芝加哥建築事務所SOM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亞德里恩·史密斯。主要承建商是承攬吉隆坡雙子塔的韓國三星C&T(SamSung C&T),以獨特的超高大樓興建工法,每三天就能蓋好一層樓;除此之外,也分包給比利時團隊Besix和阿聯酋的阿拉伯技术建筑公司。.
查看 埃及和哈里發塔
哈桑·法帝
哈桑·法帝(Hassan Fathy,),生於亞歷山大港,逝世於開羅,為埃及建築師。曾為開羅美術系的教授。 他最著名的是他的土造建築,以傳統的營造方式挖掘,最經濟的材料構築。 在1980年最為人知的是他是第一個優秀民生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s)得主。.
查看 埃及和哈桑·法帝
唐老鸭
唐老鴨(Donald Duck)是迪士尼所創的經典動畫人物之一。牠首次出現於1934年、官方生日是1934年6月9日。牠有橙黃色的嘴、腳和蹼,身上穿的是Fauntleroy水手裝,但卻沒有穿褲子,愛吃胡萝卜。女友為黛絲鴨。 唐老鴨的全名是Donald Fauntleroy Duck(唐納德·方特洛伊·達克)。此名字出現於1942年的動畫Donald Gets Drafted,印在牠的水手帽上。在迪士尼的網頁裡,亦有提及牠的全名。 唐老鴨有時性格暴躁、沮喪時容易放棄,但大部分時間都很隨和、容易滿足。.
查看 埃及和唐老鸭
儿童十字军
儿童十字军,即十字军中以少年儿童為主的民間十字軍,指的是发生在1212年,於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後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或虚构传说,通常有以下几个元素构成:.
查看 埃及和儿童十字军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定义,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在世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尽管最初的儿童文学并非休闲读物,早期許多兒童文學由成人作品改編,但若不適合孩子或未針對兒童而改編,不能算作兒童文學的作品,像是原來是為了寫給成人閱讀帶有情色的格林童話,後來經過多次的修改後才逐漸演變為兒童可以閱讀的兒童文學。.
查看 埃及和儿童文学
儒略曆
儒略曆,是格里曆的前身,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历法的历法。一年设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于累積误差隨着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后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良,变为格里历,即沿用至今的公历。但大英帝國、北美十三州等直到1752年才從儒略曆改用格里历。現今儒略曆只有蘇格蘭昔德蘭群島之富拉島、阿索斯神权共和国和一些北非的柏柏尔人使用。.
查看 埃及和儒略曆
冶金学
冶金学(metallurgy)屬於材料科學,是研究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学科。冶金学也研究金属、金屬互化物或其混合物(稱為合金)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冶金學也是一門金屬的技術,有關金屬製造的科學,也和金屬零件的工程特性有關。金屬的製造包括從礦石中提煉金屬,以及金屬混合物(或金屬和其他元素的混合物)以製造合金。冶金學和金屬加工的工藝不同,不過金屬加工和冶金學有關,正如隨著技術的發展,醫學和醫學科學有關一樣。 冶金学可以分為鋼鐵冶金學(有時也稱為黑色冶金學)及非鐵金屬冶金學(有時也稱為有色金屬冶金學)。鋼鐵冶金學是有關鐵的合金及其製造,而非鐵金屬冶金學是以不含鐵的合金及其製造為主,世界上的金屬生產中,鐵、鈷、鎳及其有關合金的黑色金屬佔了95%.
查看 埃及和冶金学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查看 埃及和冷战
冈比西斯二世
冈比西斯二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现代波斯语:کمبوجیه دوم;Καμβύσης;)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王居鲁士大帝(前529年—前522年3月在位)的儿子。 前539年居鲁士大帝擊敗巴比倫王拿波尼度,成功奪取巴比倫,岡比西斯大约于前537年在巴比伦担任居鲁士的全权代理人,前522年居鲁士大帝戰死後繼承其王位,前525年他率波斯军队入侵埃及。昔兰尼(希腊在北非的殖民地)和利比亚自愿臣服冈比西斯;埃及在其军队于贝鲁西亚为冈比西斯击败后投降,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被俘。前525年5月25日,冈比西斯成为埃及统治者,建立埃及第二十七王朝(波斯第一王朝)。他使用“埃及皇帝,诸国皇帝”为称号。 前524年冈比西斯二世入侵古实(即努比亚)受挫,同年在埃及发生反对波斯统治的暴乱。冈比西斯二世镇压暴乱后又策划征服古实,然而这一计划为波斯本土发生的高墨塔(伪斯梅尔迪士或伪巴尔迪亚)起义所打断。冈比西斯遂挥师回国。但在途中逝世。 由於後來的波斯王位,是由曾經被居魯士大帝懷疑有叛變的大流士一世所繼承,根據冈比西斯二世按照居魯士的政策寬容對待地方宗教的方式,與其被稱為殘暴的傳聞有所出入,很有可能類似中國唐代的李世民政變上位之後,抹黑父親李淵跟大哥太子李建成那般。而今天許多歷史學者考究,認為大流士一世應該才是篡位者。 而岡比西斯二世實施寬容宗教與殘暴傳聞的出入,更反過來可以推論出歷史遭受相當程度的竄改,以此反過來推理,認為大流士一世是篡位者,後來竄改歷史的可能性則更高。.
查看 埃及和冈比西斯二世
内禅
内禅是指君主退位,将皇位(王位)传到储君或皇族宗室手中,而不是传给異姓他人。内禅之后,东亚文化圈的皇帝和國王往往能得到“太上皇” 或“太上王” 的称号。.
查看 埃及和内禅
内战
内战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爆发的战争James Fearon, in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07.
查看 埃及和内战
几何学
笛沙格定理的描述,笛沙格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及射影几何的重要結果 幾何學(英语:Geometry,γεωμετρία)簡稱幾何。几何学是數學的一个基础分支,主要研究形狀、大小、圖形的相對位置等空間区域關係以及空间形式的度量。 許多文化中都有幾何學的發展,包括許多有關長度、面積及體積的知識,在西元前六世紀泰勒斯的時代,西方世界開始將幾何學視為數學的一部份。西元前三世紀,幾何學中加入歐幾里德的公理,產生的欧几里得几何是往後幾個世紀的幾何學標準。阿基米德發展了計算面積及體積的方法,許多都用到積分的概念。天文學中有關恆星和行星在天球上的相對位置,以及其相對運動的關係,都是後續一千五百年中探討的主題。幾何和天文都列在西方博雅教育中的四術中,是中古世紀西方大學教授的內容之一。 勒內·笛卡兒發明的坐標系以及當時代數的發展讓幾何學進入新的階段,像平面曲線等幾何圖形可以由函數或是方程等解析的方式表示。這對於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引入有重要的影響。透视投影的理論讓人們知道,幾何學不只是物體的度量屬性而已,透视投影後來衍生出射影几何。歐拉及高斯開始有關幾何物件本體性質的研究,使幾何的主題繼續擴充,最後產生了拓扑学及微分幾何。 在歐幾里德的時代,實際空間和幾何空間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但自從十九世紀發現非歐幾何後,空間的概念有了大幅的調整,也開始出現哪一種幾何空間最符合實際空間的問題。在二十世紀形式數學興起以後,空間(包括點、線、面)已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今日需要區分實體空間、幾何空間(點、線、面仍沒有其直觀的概念在內)以及抽象空間。當代的幾何學考慮流形,空間的概念比歐幾里德中的更加抽象,兩者只在極小尺寸下才彼此近似。這些空間可以加入額外的結構,因此可以考慮其長度。近代的幾何學和物理關係密切,就像偽黎曼流形和廣義相對論的關係一樣。物理理論中最年輕的弦理論也和幾何學有密切關係。 几何学可見的特性讓它比代數、數論等數學領域更容易讓人接觸,不過一些几何語言已經和原來傳統的、欧几里得几何下的定義越差越遠,例如碎形幾何及解析幾何等。 現代概念上的幾何其抽象程度和一般化程度大幅提高,並與分析、抽象代數和拓撲學緊密結合。 幾何學應用於許多領域,包括藝術,建築,物理和其他數學領域。.
查看 埃及和几何学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传媒机构。集團旗下的鳳凰衛視中文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電影台和香港台透過AsiaSat 7、China Sat-6B、Eurobird、Telsat-12、Directv、Echostar、G3-C、Satmex-6、Bell ExpressVU等衛星直播平台,鳳凰實現了全球覆蓋,環球布局56個記者站,製作團隊遍及全球五大洲。 鳳凰衛視在香港、深圳、倫敦、洛杉磯、北京设有分支机构。2006年,樓高26層的鳳凰深圳影視基地啓用,總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2009年,鳳凰衛視總部大埔工業區自置辦公樓新址啓用,樓高四層,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鳳凰衛視美洲台於2014年在美國洛杉磯落戶,面積近2800平方米。歐洲台則坐落倫敦西南繁榮商業區,總面積逾850平方米。而集團最新落成啓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鳳凰中心,佔地面積超過1萬8千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超過6萬5千平方米。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於2000年6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08年12月5日,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轉至主板上市。2016年9月,鳳凰衛視宣佈,旗下的鳳凰香港已於2016年5月6日向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遞交有關數碼地面電視廣播的本地免費電視服務牌照申請,但已於翌年8月以公司業務和投資方向改變及本地免費電視服務不利市況為由撤回申請。.
查看 埃及和凤凰卫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凱恩斯經濟學(Keynesian economics),或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凱恩斯理論(Keynesian theory),是根据英國經濟學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總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与以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自动机制。这与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依定律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到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新興凱恩斯學派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
查看 埃及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天主教思高譯本稱《出谷紀》)是聖經舊約的第二書,主要是講述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受到逼害,然後由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的故事。出埃及记传统上认为是摩西在旷野完成的第二本书,因此在一些圣经译本如德文圣经中,它也简称作摩西二书(2.
查看 埃及和出埃及記
商业客机事故列表
以下是商業客機事故列表。.
查看 埃及和商业客机事故列表
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
2003年年初,成千上万的反戰人士,对美國和英國為首的聯軍,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游行在全球各地展开,很多的标语、口号都曾经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举行的反越战游行中使用过的。.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是透过组织社区资源,为公众提供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门管理学,它使用预防医学、健康促进、环境卫生、社会科学等技术和手段。公共卫生体系由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国家公共卫生组织、地方公共卫生组织和社区公共卫生组织组成。.
查看 埃及和公共卫生
公共廣播
公共廣播又稱公共播送服務或公共媒體,指的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或(及)以其他方式(如向用戶收取費用或接受第三方捐助等)獲得资金所成立、运作的非營利性電子媒體。這類媒體多半以製作和播放公共政策的讨论、文教藝術或知識性節目為主,目的是提升國民知識水平、促进民众参与政治决策。與一般商業媒體為營利考量,爭取廣告收入,而偏向播出收視率、收聽率較高的節目不同。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認為公共廣播服務是: 公共廣播媒體的運作經費來源不一,當中可能由政府撥付公帑資助,亦可能會接受個人或團體捐助;部份國家是向用戶收取費用取得,為維持公共性通常不會播放商業廣告(但少部份公共廣播媒體仍會播商業廣告),但可能會播出公益性質廣告及政令宣導等。有些地方的公共媒體除了提供電視播送外,也兼提供電台廣播的服務。.
查看 埃及和公共廣播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查看 埃及和共济会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
克勞狄烏斯・托勒密(Κλαύδιος Πτολεμαῖος;Claudius Ptolemaeus,,又译托勒玫或多禄某)是一位學者,同时也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占星家,公元168年于埃及亚历山大港逝世。身為罗马公民的托勒密生活在埃及行省的亚历山大港,并以希腊语写作,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述不多,最為著名的便是他所提出的《地心說》。14世纪時的天文学家Theodore Meliteniotes宣称托勒密出生于埃及的托勒密赫米欧(Ptolemais Hermiou)。这个说法距离托勒密生活的年代已有一段時間,因此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出他曾在亚历山大港以外的任何地方居住過。 托勒密著有许多科學著作,其中有三部對拜占庭,伊斯蘭世界以及歐洲的科學發展影響頗大。第一部是《天文學大成》(古希臘語:Η μεγάλη Σύνταξις,意謂「巨著」)。第二部是《地理學指南》,是一部探討希臘羅馬地區的地理知識的典籍。而第三部是有關占星學的《占星四書》,書中嘗試改進占星術中繪製星圖的方法,以便融入當時亞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學。.
查看 埃及和克劳狄乌斯·托勒密
克娄巴特拉三世
--(Κλεοπατρα Γ';前160年至前155年之间—前101年),埃及托勒密王朝王后和共同统治者。她是托勒密六世与其妹-zh-hans:克利奥帕特拉二世;zh-hk:克麗歐佩特拉二世;zh-tw:克麗歐佩特拉二世;-的女儿。 by Chris Bennett --被自己名义上的继父托勒密八世诱奸,后来又与之结婚,而这时她的母亲--是托勒密八世的合法妻子。 --与丈夫共同统治埃及。在托勒密八世死后,她成为儿子托勒密九世的摄政,获得了统治埃及的最高权力。她在前103年-前101年間對托勒密九世發動權杖戰爭(War of the Scepters),並獲得勝利。前101年,她被兒子托勒密十世謀殺。.
查看 埃及和克娄巴特拉三世
克利奥帕特拉一世
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忒娅·埃庇法内娅·叙拉(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Α' Θεά Επιφανεία η Σύρα,拉丁化:Kleopátra I Theá Epiphaneía ē Sýra;约前215年—约前176年),希腊化时代的叙利亚塞琉古王朝的公主、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共治王后或女王(女法老,约前193年起在位至逝世)、摄政女王或太后(前180年起在位至逝世),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大帝)与王后拉俄狄刻三世的女儿,埃及国王(法老)托勒密五世的妻子,国王托勒密六世和托勒密八世的母亲,也可能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的母亲。她是托勒密王朝第一位以国王母亲的身份统治埃及的女王,也是继阿尔西诺伊一世以后第二位外来的女王,并且是第一位握有实权的女王。.
查看 埃及和克利奥帕特拉一世
克勞狄一世
提貝里烏斯·克勞狄烏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Tiberius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簡稱克勞狄烏斯、克勞狄、革老丟、或模仿後來歐洲君主習慣冠以數字的克勞狄一世,),他是羅馬帝國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的第四任皇帝,41年—54年在位。 克勞狄烏斯是意外而登基為元首的。41年,皇帝卡利古拉遭到刺殺後,近衛軍擁立這位克勞狄烏斯家族的中年男子,並受到元老院的承認而繼位為羅馬皇帝。他的統治力求各階層的和諧,凡事採取中庸之道,修補了卡利古拉時期皇帝與元老議員之間的破裂關係,提高行省公民在羅馬的政治權力,並興建國家的實業。後期史學家認為,羅馬帝國初期政治的中央集權統治型式,是在他的手中和平地轉移完成的。.
查看 埃及和克勞狄一世
克莱奥帕特拉
克莱奥帕特拉(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拉丁化:Kleopátra),或译为「克娄巴特拉」、「克利奥帕特拉」或「克麗奧佩特拉」等,是一个起源于希腊语的女性名字,意为“父亲的荣耀”,为希腊化时代一些著名女性所常用,主要集中在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相对的,其男性形式为克莱奥帕特罗斯(希腊语:Κλεόπατρος,拉丁化:Kleópatros)。在希腊语中,Κλέος意为“荣耀”,Πατρός是Πατήρ(父亲)的属格,意为“父亲的”,两词拼在一起即为“父亲的荣耀”。.
查看 埃及和克莱奥帕特拉
克魯茲族彗星
克魯茲族彗星(Kreutz Sungrazers)是掠日彗星的一種,其近日點極接近太陽是它們軌道的特性之一。它們相信全來自多年前一顆大彗星分裂而成的碎片,而德國天文學家克魯茲首先注意到這些彗星的共通點,因此被稱為「克魯茲族彗星」。 不少克魯茲族彗星的成員均為歷史上出現的大彗星,白天在太陽隔鄰也能看到。對上一顆大彗星是1965年出現的池谷·關彗星,是20世紀中最亮的彗星之一。 自從1995年SOHO衛星發射以來,不少較小的克魯茲族彗星得以被發現,部分甚至能到達太陽表面。它們在經過近日點時全為太陽所摧毀,無一生還。不少業餘天文愛好者透過SOHO於互聯網發佈的圖片找到不少彗星。.
查看 埃及和克魯茲族彗星
克里昂米尼三世
克里昂米尼三世(希腊语:Κλεομένης Γ,)是亚基亚德世系的斯巴达国王(前235年—前222年在位),於前235年繼承父王列奧尼達二世的王位。 從前229年到前222年,克里昂米尼三世與阿拉圖斯所領導的亞該亞同盟進行克里昂米尼戰爭,並继承亚基斯四世的企圖,进行一系列改革来挽救逐漸衰弱的斯巴达,但其努力却在馬其頓介入之後,在前222年塞拉西亞戰役戰敗失败告终。他被迫流亡至托勒密埃及,並於前219年自殺。.
查看 埃及和克里昂米尼三世
前1150年代
重要事件及趋势.
查看 埃及和前1150年代
前13世纪
前1300年至前12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13世纪。.
查看 埃及和前13世纪
前1490年代
重要事件.
查看 埃及和前1490年代
前16世纪
前1600年至前15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16世纪。 前16世纪里,世界上可能有四个文明的中心:埃及、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的商朝。在古埃及、中国和两河流域已经有文字使用。.
查看 埃及和前16世纪
前19世纪
前1900年至前18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19世纪。.
查看 埃及和前19世纪
前1世纪
公元前100年1月1日至前1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1世纪。.
查看 埃及和前1世纪
前21世纪
公元前2100年至前20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1世纪。 公元前21世纪属于史前史,对这一段时间里发生的事件很少有当时的文字记录。在这一段时间里,世界上可能有三个文明的中心:埃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化和中国的夏朝。.
查看 埃及和前21世纪
前26世纪
前2600年至前25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6世纪。.
查看 埃及和前26世纪
前2世纪
前200年至前1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世纪。.
查看 埃及和前2世纪
前35世纪
前3500年至前34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35世纪。.
查看 埃及和前35世纪
前3世纪
前300年至前2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3世纪。 秦始皇統一中國,制定度量衡標準,統一文字,對中國文化影嚮深遠。與此同時,匈奴勢力亦達至高峰,與中國之間的衝突亦隨之升級,引致日後的民族大遷徙,影響達數個世紀。阿育王提倡佛教,對印度以至整個亞洲影響深遠。在歐洲,雖然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在帝國內互相爭奪,但希臘文明持續影嚮帝國內各民族。兩次布匿戰爭奠定了羅馬崛起的基礎。.
查看 埃及和前3世纪
前7世纪
前700年至前6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7世纪。.
查看 埃及和前7世纪
前80年代
前80年代從前89年1月1日開始,於前80年12月31日結束。.
查看 埃及和前80年代
前8世纪
前800年至前7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8世纪。.
查看 埃及和前8世纪
前三头同盟
前三头同盟指公元前60年,由凱撒、克拉苏和庞培组成的政治联盟,相对于屋大维、马克·安东尼和雷必达组成的后三头同盟。 公元前73年,罗马爆发了斯巴达克斯奴隶大起义。在镇压这次起义过程中,苏拉的两位部将克拉苏和庞培一度成了罗马的风云人物。但是他们因为和元老院的冲突而废除了苏拉留下的制度。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与凱撒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对元老院,史称“前三头”。为了巩固这一同盟,凱撒(前100年—前44年)把自己年仅14岁的女儿嫁给了50岁的庞培。在克拉苏和庞培的支持下,凱撒于前59年当选执政官。 公元前58年,恺撒赴任山南高卢总督,他利用山北高卢各部落间的不和和日耳曼人入侵高卢之机,经三年苦战,占领了大部分高卢的领土。恺撒的声望和势力都因此大增,引起了庞培的嫉妒和戒心。公元前53年,克拉苏在对安息的战争中失败阵亡,“三头”剩下了“二头”。这时,庞培便与元老院相勾结反对凱撒。 公元前49年1月1日,元老院作出决议,恺撒在高卢总督任满后(公元前49年3月1日),必须解散军队,如果拒绝,他将被宣布为祖国之敌。这样,庞培与凱撒之间的关系完全破裂。1月10日,恺撒越过分割他管辖的高卢与意大利本土之间的卢比肯河,进军罗马,从而引发内战。庞培被元老院任命为指挥官前往应战,但仓促率元老院多數成員拋棄羅馬,逃往希腊。恺撒占领罗马,被任命为独裁官。但是恺撒放弃了这一临时性的职位,而当选了前48年的执政官。 不久,恺撒开往希腊与庞培展开决战,庞培在法萨卢斯战役中败北后又逃往埃及。而恺撒又追到了埃及。埃及国王为了讨好恺撒,便杀了庞培。按照前任国王的遗嘱,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本应该与他的姐姐克麗歐佩特拉七世共同执政,但是他独揽了大权。克麗歐佩特拉的美貌和才华征服了恺撒,恺撒把她扶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埃及艳后”。公元前45年,凱撒结束了长达4年的内战,带着埃及女王以及他们的儿子凯萨里奥回到了罗马,成为了罗马唯一的最高统治者。.
查看 埃及和前三头同盟
割禮
割禮(又名包皮切割),天主教名割损,是一種宗教儀式,通常是指對男孩施行的割禮,方法是把陰莖上的包皮割去。 早期的山洞壁畫和古埃及墳穴已有關於割禮的描述,中東的不少宗教也有施行割禮。猶太教則視割禮為上帝吩咐的命令、是必須遵行的宗教行為,男孩在出生後第八天要進行割禮,至今大部分的猶太人都遵從這規則。在其他地方,一般是建議在出生7天後,有的禁止超過10歲才施行,有的則允許到成年以前都可以。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沒有規定男孩要進行割禮,但是中東不少的伊斯蘭國家都有此習俗,乃因紀錄穆罕默德言行的《赫諦斯經典》中曾提及之故。男性割禮由於猶太教傳統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仍普遍存在。 至於替女性進行割禮,則以非洲居多。當地人對於割禮非常重視,他們往往都看成是人生比較重要和值得慶祝的事情。女性割禮由於其造成的危險,受到聯合國及國際人權組織的強烈反對;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目標5「實現兩性平等,並賦予所有婦女權力」有具體目標「消除各種有害的做法,例如童婚、未成年結婚、強迫結婚,以及女性生殖器切割」含消除女性割禮。.
查看 埃及和割禮
創世記
《创世记》(בראשית,意為“在开始之时”;唐朝景教譯《渾元經》)是《希伯来圣经》的第一卷书。传统上远古的近东地區通常以书的首几个字为该书的名字。.
查看 埃及和創世記
勒·柯布西耶
科比意(法文:Le Corbusier,,又譯--或柯比西埃,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法國建築師、室內設計師、雕塑家、畫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義之父”。他和巴克敏斯特·富勒、密斯·凡·德羅并称为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勒·柯布西耶致力於讓居住在擁擠都市的人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在都市計劃有相關的影響,也是(CIAM)的創始成員。.
查看 埃及和勒·柯布西耶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成立於1957年7月29日,是一個的國際組織,致力推廣以和平方式使用核能,並禁止將其用於任何軍事目的,包括核武器。國際原子能機構是1957年7月29日成立的一個自治組織。雖然是通過自己的國際條約《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the IAEA Statute),獨立於聯合國而設立的,但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给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 該機構在2005年10月6日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的和平利用核能”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查看 埃及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建筑师协会
国际建筑师协会,原文为法文:Union 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es,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中文简称:国际建协,英文简称:UIA。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查看 埃及和国际建筑师协会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
国际資訊奥林匹亞(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IOI),是面向中学生的一年一度的資訊学科竞赛。第一届國際資訊奧林匹亞于1989年在保加利亚的布拉维茨举行。 這項競賽包含兩天的電腦程式設計,主要以c++和VB為主,解决演算法问题。選手以個人為單位,每個國家最多可選派4名選手參加(2016年共有83个国家参赛)。参赛选手从各国相应计算机竞赛中选拔。.
查看 埃及和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
图密善
提圖斯·弗拉維烏斯·多米提安努斯(Titus Flavius Domitianus),英語化作「多米提安」、「圖密善」(Domitian),漢文神學書籍譯作豆米仙或多米田,。他繼承父親維斯帕先與兄長提圖斯的帝位,為弗拉維王朝的最後一位羅馬皇帝,81年-96年在位。由於他執政中後期曾嚴酷處決許多元老以及迫害基督徒,因此他在後世史書中的評價普遍不佳。.
查看 埃及和图密善
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资讯、原始资料、资料库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地方,可以由公共团体、政府机构或者私人组织开办。圖書館在人類文明發展及歷史存留具顯著作用,是人類智慧的寶庫。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是收藏书和各种出版物的地方。然而,现在資料保存已经不止是保存图书,许多图书馆把地图、印刷物,或者其他档案和艺术作品保存在各种载体上,比如微缩胶片、磁带、CD、LP、盒式磁带、录像带和DVD。图书馆通过访问CD-ROM、订购数据库和互联网提供服务。因此,人們漸漸把现代图书馆重新定义为能够无限制得获取多种来源、多种格式的信息。除了提供资源,图书馆还有专家和图书馆员来提供服务,他们善于寻找和组织信息,并解释信息需求。近些年,人们对图书馆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建筑的围墙,读者可以用电子工具获得资源,图书馆员用各种数字工具来引导读者和分析海量知识。图书馆的另一作用是收藏人们不愿意购买(或者无力购买)的資源,作為館藏提供大眾使用或查閱。.
查看 埃及和图书馆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或稱四大古文明,是流行於漢語文化圈的一個概念,一般指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巴比倫位於今伊拉克)、古印度及中國此四處人类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四大文明古國是四大古文明的舊稱,而四大古文明也是比較合理的說法,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他們為現在文明的發源地,亦可以說是一個創造點。 西方历史学也有相当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或者诸如“文明的摇篮”等的类似概念。.
查看 埃及和四大文明古国
倭马亚大清真寺
倭马亚大清真寺(始建于705年)是伊斯兰教最主要的清真寺之一,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该寺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第四大圣寺。 倭马亚清真寺最早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朱庇特神殿,后来在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为国教后改为圣约翰大教堂(纪念施洗约翰)。叙利亚于7世纪为阿拉伯人征服后,圣约翰大教堂一度仍归基督教徒做礼拜之用。705年,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瓦利德一世接收了这座教堂,将其改为清真寺。瓦利德一世从拜占庭、叙利亚、埃及等地招集工匠,历时十年将清真寺建成。 在改造过程中,教堂的长方形布局被保存下来,但其余部分有多少被留用则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倭马亚清真寺有两座尖塔原来是教堂的望楼,第三座光塔则为瓦利德一世所建。 历史上,倭马亚清真寺曾经三次被焚毁。第一次是在1069年清真寺发生火灾;第二次是在1400年,中亚的征服者帖木儿纵火烧毁了清真寺;第三次是在1893年,清真寺再度发生火灾。 今天,倭马亚清真寺中同时保存有施洗约翰和萨拉丁的陵墓。.
查看 埃及和倭马亚大清真寺
倭马亚王朝
奧米亞王朝(أمويون),中國史籍稱之為白衣大食,是由奧米亞家族统治的哈里发国,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即所谓“纯洁的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的执政结束之后,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从661年至750年,该王朝是穆斯林世界的统治王朝。.
查看 埃及和倭马亚王朝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查看 埃及和犹太人
犹太教
犹太教(יהדות ),中文曾俗稱挑筋教或一赐乐业教,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产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 犹太人是一種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查看 埃及和犹太教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查看 埃及和皇帝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发音为 ;简称欧佩克、油盟或--)是一个,截至2018年2月拥有14个国家,由前五名成员于1960年为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维护石油收入,在巴格达成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总部自1965年以来设置于奥地利维也纳。截至2016年,14个国家估计占全球石油产量的44%,占全球探明石油储量的73%。这使得 OPEC 能对全球原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在其成立之前由美国主导的跨国石油公司确定)。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既定使命是“协调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与价格、确保石油市场的稳定,以确保为石油消費國有效、經濟而穩定的石油供應,为產油國提供適度的尊重和穩定的收入,为投资于石油行业的资本提供公平的回报。”该组织也是国际石油市场信息的重要提供者。截至2017年5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成员除了前加入的五个外还包括阿尔及利亚(1969年加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67年加入)、安哥拉(2007年加入)、厄瓜多尔(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再加入)、赤道几内亚(2017年加入)、加蓬(1975年加入,1995年初退出,2016年再加入)、利比亚(1962年加入)、尼日利亚(1971年加入)、卡塔尔(1961年加入),而印尼则是其前成员(1962年加入,2008年底退出,2016年1月重新加入,同年12月再度退出)。沙特阿拉伯是该组织事实上的()领导者。三分之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储量位于围绕富油波斯湾的六个中东国家。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的转折点,而它的决定在全球石油市场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果在战争或民间疾病导致石油供应中断时显得特别强烈。 20世纪70年代,导致石油价格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收入和财富大幅增长,给全球经济带来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在80年代,欧佩克开始为其成员国制定生产目标:一般来说是通过使油价上涨。而来自该组织2008年和2016年的裁决减少了供过于求的石油供应。 经济学家经常引用石油输出国组织作为卡特尔的教科书范例,因为通过该组织内部的合作各产油国减少了市场竞争,而其磋商则受国际法下原则的保护。 2014年12月,“欧佩克和石油人”()在劳合社的“航运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然而,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却常常受到非欧佩克国家能源资源的扩张的挑战。此外,个别欧佩克国家追求自身利益,亦会生产超出产量上限,而给该组织的影响力带来挑战。.
查看 埃及和石油输出国组织
玳瑁
玳瑁(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属於海龟科的一种海龜,是玳瑁属下唯一一种,又名--瑁、蝳蝐、--玳、文甲、鷹嘴海龜、十三鲮龟、十三鳞、十三棱龟、明玳瑁、千年龟,简称玳,分为太平洋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bissa)和大西洋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imbricata)两个亚种。此物种分布非常广泛,其中太平洋玳瑁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大西洋玳瑁分布於大西洋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美洲和亞洲的海域。 玳瑁的外形与其他海龟大致相似,都有扁平的躯体、保护性的背甲、以及适於划水的桨状鳍足,而玳瑁最明显的特点是其鷹喙般的嘴,以及躯体後部锯齿般的缘盾。虽然玳瑁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其最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还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绵。这些海绵中的部分物种对於其他生物来说是剧毒且致命的,所以玳瑁肉中往往會含有致人死亡的高毒性物质;且由於海绵中通常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玳瑁是屈指可数的能够消化玻璃的动物之一,也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龟。玳瑁的食物还包括栉水母、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 玳瑁的甲壳上有美丽而又色彩斑斓的花纹,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可作为首饰、雕塑等饰品的原材料,高贵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长寿的象征,享有“海金”之称。玳瑁工艺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工艺水平在唐代已达顶峰,日本的玳瑁工艺也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影响。正是由於人类对玳瑁的过度需求,导致玳瑁在世界范围内的数量持续减少,已有灭绝的危险,目前两个玳瑁亚种的保护现状均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極危状态。一些国家,如中国和日本,常会猎取玳瑁、挖其巢穴以食用它的肉和蛋,因为玳瑁的肉蛋很美味,甲壳可入中药,因此玳瑁的保护有很大困难。目前玳瑁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很多国家已禁止猎捕玳瑁,玳瑁产品也被禁止进出口。.
查看 埃及和玳瑁
王家的紋章
《王家的紋章》(王家の紋章)是由日本漫畫家組合细川智荣子與芙〜みん的少女漫畫作品。1976年於少女漫畫雜誌《月刊Princess》上首度連載,歷經40年尚未完結,單行本共64卷,日本地區由秋田書店出版。 本作是少女漫畫界最長壽的作品之一,時空交錯的舊懸念設定、宏大的歷史背景、浪漫纏綿的愛情,該作以其宏大的作品世界吸引眾多讀者。並與《玻璃假面》並列為日本早期的經典少女漫畫之一。 台灣則由長鴻出版社歷經16年的接洽,才終於讓作者同意於2007年4月取得台灣中文版權,也是此作品的全球第一個海外授權版。早期曾被盜版書商翻譯為《尼羅河的女兒》。.
查看 埃及和王家的紋章
王国的兴起
,是一款即时战略(RTS)游戏。游戏由Big Huge Games公司开发,并由微软公司在2003年5月20日发行。2004年4月28日又发行了资料片(Rise of Nations: Thrones and Patriots)。在2006年5月9日推出的-zh-cn:传奇延续; zh-tw:傳說再現;-(Rise of Nations: Rise of Legends)雖被視為是續作,但其遊戲背景則有重大改變。 《王国的兴起:扩展版》是本作的扩展版,于2014年6月在Steam发行,于2017年9月在Windows 10商店发行。.
查看 埃及和王国的兴起
灯塔
灯塔,是位於海岸、港口或河道,用以指引船隻方向的建築物。 燈塔大部份都類似塔的形狀,透過塔頂的透鏡系統,將光芒射向海面照明。在電力未普及的時候,常以火作為光源。從前原始的導航設備中,是在小山或峭壁頂部點燃火焰照明(參見烽火臺)。由於現代的導航設備已經非常先進,人為操作的燈塔數量大大減少,全世界只剩下1,500個依然操作的燈塔。燈塔常用來標誌危險的海岸、險要的沙洲或暗礁以及通往港嘴的航道。.
查看 埃及和灯塔
灵魂
魂,在從古至今的宗教、哲学和神话中,被描述为决定前生今世的无形精髓,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种非物理学现象;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也有认为灵魂是永恒不灭的。一个人肉体消失后,其灵魂是否存在,存有争议。人生哲学、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相辅相成,是影响人类灵魂观的三个文化范畴。 现代,一些科学家也开始用模因和量子学说探讨灵魂问题,他們也认为与生命基因类似,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并主宰着思想、情感、梦境、幻觉等潜意识,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 很少人曾經歷過失去意識的狀態,因此無法想像死亡將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覺。學者通常會認為,那只不過是人們因為渴望相信「死亡並非終點」,而產生的情緒性念頭。「恐懼管理理論」主張:「心靈延續」的信念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隱晦的想法、行為與心態,都是人們為了減輕對「自我不存在」的極度焦慮,因而產生的反應。其支持者認為,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套秘密防禦機制,專門用來抑制對死亡的恐懼。.
查看 埃及和灵魂
獨裁政體
裁政體又稱獨裁體制,是政治學概念,指由一個人或少數人集團,擁有絕對政治權力而不受憲政與法律限制的政體。這種一人或少数人统治的體制,和「多数人的统治」的民主相對立。獨裁體制的統治權常由一人或一集團所壟斷,通過不同的鎮壓機制來發揮其政治權威。 獨裁體制會導致集權和極權,並違反人民主權原則,違背及權力分立和制衡等政府組織原則。近代以來的政治理論都反對獨裁政體,認為此類政體侵害和違背民眾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世界史上,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當時不少學者將独裁政體分為四類型:憲政獨裁、共產獨裁(名義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反革命獨裁及法西斯獨裁,然而世界各地發展出許多不同於這些類型的獨裁如宗教獨裁、家族獨裁等。.
查看 埃及和獨裁政體
獸人
人(Therianthropy),又稱獸化人,通常是指在奇幻文學或科幻相關動畫、漫畫、遊戲、電影、輕小說等作品中所出現的虛幻種族之一,一般所稱的獸人指的是保留了獸類外型的特徵(寬大的口部、全身覆滿皮毛、有尾巴和其相對應的獸耳)但又具有人類的特徵(可以站立並且能夠行走的腿、能拿取物體的手、會說話),甚至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能力的幻想生物。 獸人在某些科幻和奇幻相關的作品中有時被設定為智商較人類為低,不過具有較佳的肉體優勢(例如力氣較人類大、動作較人類敏捷)等等;大致上來說,獸人在上述的相關作品中還沒有完全定型的特色,每個作者描寫的獸人多少都會有些差異。.
查看 埃及和獸人
獵戶座
獵戶座(Orion)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星座,也許是夜空中最出名的一個。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它那些分佈在天赤道上耀眼的星,也是各地人都認得的星座,也因此獵戶座一直有著「星座之王」的美譽,形如獵人俄里翁站在波江座的河岸,身旁有他的兩頭獵犬大犬座和小犬座,與他一起追逐著金牛座。一些其他的獵物如天兔座都在他的附近。.
查看 埃及和獵戶座
理查一世
查一世(Richard I;),中世紀的英格兰王國的国王,因勇猛善戰而有「獅心王」稱號。理查一世身為天主教教徒,曾加入教廷發起的十字軍聖戰,為第三次十字军遠征的將領,於阿蘇夫會戰中擊敗穆斯林軍隊。.
查看 埃及和理查一世
理查德·尼克松
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是美国政治家,曾于1969年至1974年担任第37任美国总统,1974年时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在任期内辞职的总统,也是至今唯一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于1953至1961年担任第36任美国副总统,还曾任加利福尼亚州联邦众议员和联邦参议员。 尼克松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巴林达。他于1934年从惠提尔学院毕业,1937年从杜克大学法学院毕业,然后回到加利福尼亚州从事法律工作。1942年,他和夫人帕特·尼克松搬到哥伦比亚特区为联邦政府工作,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加入美国海军服役。1946年,尼克松获选成为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十二国会选区的联邦众议员,又于1950年当选该州联邦参议员。阿尔杰·希斯伪证案让他成为反共主义的领导人物,也成为全国知名的政治家。尼克松在195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成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竞选搭挡,获胜后当了8年副总统。1960年他参选总统,但以微弱劣势不敌约翰·F·肯尼迪,1962年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仍然落败。1968年,他再度参选总统并胜出。 尼克松起初加大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参与力度,不过之后还是在1973年中止美国介入。1972年他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两国外交关系打开新的篇章,同年还与苏联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并实施缓和政策。国内政策方面,他领导的行政部门普遍重视州权,侧重将权力发放各州而不是向中央集中。尼克松还发起倡议向癌症和非法药物开战,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在南方州学校中强制废除种族隔离,推行环境改革,还提出法案对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加以改革。他主持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之后以航天飞机任务取代载人太空探索。1972年,他在总统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连任。 尼克松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期间,中东爆发赎罪日战争,导致石油禁运和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启。国内政治方面,水门事件不断发酵,导致他失去大部分的政治支持。1974年8月9日,面临国会弹劾罪名几乎必然会成立导致撤职压力的尼克松宣布辞职。杰拉尔德·福特继任总统职位后宣布赦免尼克松的一切刑事责任。辞职后,尼克松编写九部著作,走访多个国家,一定程度上恢复自己的公众形象。1994年,尼克松因中风陷入昏迷,于4天後逝世,享年81岁。.
查看 埃及和理查德·尼克松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查看 埃及和神圣罗马帝国
神秘学
學(英語:Occultism,Occult Studies),或稱祕術主義.
查看 埃及和神秘学
神话世纪
話世紀(Age of Mythology,簡稱AoM)是由全效工作室开发、微软发行的即时战略游戏。有別於他們的前作世紀帝國II系列試圖表現真實的歷史,神話世紀和其他受歡迎的同類型遊戲,如Burden of the Tsar、魔法門,及魔獸爭霸一樣,是以神話故事中的生物及超自然力量為遊戲的背景。 神話世紀不僅保留了世紀帝國的特色,如資源採集、世界奇觀、科技樹狀圖等要素,也新增了一些功能。在前作世紀帝國II有多達十八個種族可使用,神話世紀只有希臘、埃及,及北歐等三個文明可選擇,但在每個文明底下,又分別有三個「主神」可選擇信仰,再加上之後升級可選擇信奉的神祇,總共會有72種不同的文明類型。各主神分別提供不同的軍事及經濟加分及優勢。玩家可以在遊戲中召喚神獸單位,如邁諾陶、蛇髮女妖來跟敵對信仰的對手廝殺。另外,神話世紀也引進了神力的概念:隨著遊戲時代的升級,玩家均可獲得一個新的神力,於是整場遊戲中,每位玩家均可得到四個不同的神力,而每種神力僅能使用一次。 另外跟世紀帝國二相比,原有的遺跡被改為聖物,聖物一旦搬到神殿內即可獲得聖物給予的增益效果,這些聖物包括各個神話內出現過的神器,如奧丁的岡尼爾之矛、阿基里斯的盔甲和尼伯龍根的指環。與世紀帝國不同,神話世紀的四個時代分別是遠古時代、古典時代、英雄時代和神話時代。 在資料片「泰坦」當中新增了亞特蘭提斯文明以及三位主神。亞特蘭提斯的特點在於基本工作單位「市民」,市民比起其他文明的工作單位還要昂貴、訓練速度也較慢,但是生命值較高、建造速度以及採集速度較快,且收集資源時不用再返回經濟建築,可以直接收集資源。此外資料片也新增了第五個時代「泰坦時代」,進入到泰坦時代後可以召喚泰坦;泰坦是個威力強大的神獸單位,只能用排山倒海攻勢的單位或是利用另一位泰坦來擊倒。泰坦的缺點在於無法度過大海。 2014年微軟宣布在5月將在Steam 平台發行《神話世紀加長版》(Age of Mythology Extended Edition),該遊戲結合了主程式與資料片的內容,並且在解析度及視覺效果都有所增強。 2015年9月19日,微軟宣布神話世紀將推出相隔13年的第二個資料片:龍之傳說(Age of Mythology: Tale of the Dragon),此版本為STEAM平台《神話世紀加長版》的官方資料片,增加了中國這個文明。.
查看 埃及和神话世纪
移动电话运营商列表
以下是全球按照用户数量排列的最大的移动电话网络运营商。全球以用户数和营业额统计的最大企業均是中国移动。.
查看 埃及和移动电话运营商列表
科菲·安南
科菲·阿塔·安南(Kofi Atta Annan,),加納库马西人,聯合國第七任秘书长。2001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查看 埃及和科菲·安南
科普特语
科普特语(Coptic language)是古埃及语言发展的最末阶段,形成于纪元前。纪元伊始,人们开始借鉴希臘文字,创造出科普特字母。公元3世纪,出现大量用科普特语誊抄的希腊文献,尤其是基督教经文。迦克墩公會議后,亚历山大学派反对确立耶稣「一位二性」的信经,与罗马天主教分道扬镳,出现了科普特教派。科普特语言文字在科普特教派的信徒的使用中得到继承发扬。科普特语曾在埃及各地广泛使用,但后来逐渐被阿拉伯语取代。现在,科普特语只在埃及科普特人的教堂中使用。.
查看 埃及和科普特语
空中客车A320系列
中巴士A320系列(英语:Airbus A320 family)是空中巴士公司製造的一系列中短程窄體商用双引擎客機,系列成員包括A318、A319、A320、A321以及商務客機ACJ,是空中巴士最暢銷的產品。在A320neo系列公开后,A320系列又被称之为A320ceo(Current Engine Option,现发动机选择)。 A320於1988年推出,是第一款使用數位線傳飛控飛行控制系統的商用飛機。截至2017年9月,整個A320系列共交付了超過7771架。.
空氣污染
-- 空氣污染(或大氣污染)指一些危害人體健康及周邊環境的物質對大氣層所造成的污染。這些物質可能是氣體、固体或液体懸浮物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呼吸的空氣,由多種化學物質組成,最普遍的元素是氮,其次是氧,然後是其他氣體。每種氣體的成份並不是固定的,會有輕微的轉變,當轉變出來的物質過多時,我們就會視它為空氣污染。如果空氣中的污染物數量少的話,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會比較輕微,但當這些污染物增加至危險的水平,我們就要想辦法把他們從空氣裡消除。 空氣污染主要可以分為化學污染和生物污染兩部份。也有人把噪音、熱量、輻射和光的污染歸入空氣污染的類別裡。 2008年,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在世界污染最严重地区报告中将室内空气污染和城市空气质量被列为世界最严重的有毒污染问题。根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2年空气污染导致全球700万人死亡。.
查看 埃及和空氣污染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محمد رضا شاه پهلوی;)是伊朗的沙王,1941年9月16日即位,1979年2月11日被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他是礼萨汗的长子,巴勒維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也是伊朗的最後一位沙王。他的称号是“万王之王”(Šâhanšāh),他的其他称号有“雅利安人之光”(Aryamehr),“战士的首领”(Bozorge Arteštārān)等,通称巴列维国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礼萨汗暗中支持納粹德國,英苏入侵伊朗后强迫其父亲礼萨汗禪讓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巴列维在位期间,伊朗的石油工业在民选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的领导下基本完成了國有化,但美国支持的1953年伊朗政變推翻了摩萨台,外国石油公司重新进入伊朗。巴列维也主持举办了庆祝居鲁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国的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庆典。他领导了伊朗的白色革命,促成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并称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国有化若干产业和给予妇女参政权以使伊朗进一步现代化并成为世界强权之一。 作为一个世俗主义的穆斯林,由于巴列维推行的现代化、世俗化的政策与传统巴扎商人(bazaari)阶层的冲突,对以色列的承认以及皇室及领导阶层的腐败丑闻,巴列维逐渐失去了伊朗什叶派教士和劳动阶层的支持。他随后推行了若干富有争议的政策,如查禁共产主义的伊朗杜德黨和建立镇压政治异议者的情报机构——萨瓦克等。根据官方统计,伊朗在1978年有2,200名以上的政治犯,这一数字因革命而快速增加 巴列维与伊斯兰主义者的冲突、英美对他的支持以及国内共产主义者的活动加剧了伊朗境内若干人群对他的反对情绪。1979年伊朗的政治动荡转变为一场革命,这导致他在1月17日被迫离开伊朗,随后伊朗皇室被正式废除,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由于巴列维回到伊朗后很可能被处决,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给予他庇護權,使他得以流亡并逝世于埃及。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常被称为“伊朗末代沙阿”或是“沙阿”。.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محمد أنورالسادات,),前埃及總統。 萨达特出生於米努夫省迈特阿布库姆村(Mit Abu Al-Kum),有13个兄弟姐妹。1936年進入开罗军事学院学习。1939年秘密建立“自由军官”小组,因从事反英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1952年7月23日,参加纳赛尔领导推翻法鲁克王朝的七月革命。埃及共和国成立后,曾於1964年至1966年及1969年到1970年間,两次任職副总统。 1970年,纳赛尔逝世,萨达特继任总统。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一起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1978年9月,在美国参与下,萨达特與以色列总理贝京在華盛頓特區签署戴维营協議,因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在开罗举行庆祝贖罪日戰爭胜利八周年的阅兵儀式上身亡。他的國葬於10月10日舉行,遺體安葬於位於他遇刺地方對面的無名英雄紀念碑;此處及當年遇刺的檢閱台,後來成為遊客必到的埃及旅遊景點。 沙達特繼任總統之初經常睡不著,三更半夜仍在寢室走來走去不睡。他的妻子就問「你怎麼了?」沙達特回答「我想起納瑟這二十年所發生的事睡不著」。沙達特的妻子告訴他說「忘掉納瑟吧,想想你自己的事」。日後台灣發生二月政爭時,李登輝處於精神壓力大而在許多夜晚都睡不著。即以沙達特的處境比擬當時他的心境。.
穆罕默德·巴拉迪
罕默德·巴拉迪(محمد البرادعي,),埃及人,曾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於2005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他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育有一子一女。.
查看 埃及和穆罕默德·巴拉迪
穆罕默德·纳吉布
穆罕默德·纳吉布(محمد نجيب )第一任埃及总统。 1952年6月18日,埃及廢除帝制,與英國關係密切、統治埃及長達148年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滅亡。同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了軍事政變,成立埃及共和國。 纳吉布上台後不久,納賽爾給予納吉布名義上的權利,讓他作為有名無實的領袖,以使軍隊支持由年輕軍官組織的政府。可是,實際掌握國家政權卻是納賽爾。1954年4月,納賽爾成為了埃及總理,並且企圖在同年10月奪取他的性命。1954年11月,納賽爾把納吉布軟禁在家中,譴責他支持穆斯林兄弟會一場為了軍隊控制權和埃及的短暫的權力之爭發生了,並以納賽爾的勝利而告終。兩年後,納賽爾作為唯一的總統候選人,於1956年6月23日成為埃及的第二任總統。納賽爾將納吉布軟禁長達18年,直到1972年,時任總統薩達特才將他釋放出來。1984年去世。 Category:埃及总统 Category:冷戰時期領袖 Category:被政變推翻的領導人 Category:埃及將軍 Category:喀土穆人 Category:軍人出身的總統.
查看 埃及和穆罕默德·纳吉布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
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محمد حسنى سيد مبارك,;),埃及前總統、退役空軍上將,自1981年起擔任埃及总统至2011年初长达30年之久,是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埃及统治者。在进入政界前,他一直在埃及空军内担任高级军官。萨达特总统遇刺后,于1981年10月14日就任埃及总统。 2011年埃及爆发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要求穆巴拉克下台,2011年2月11日,埃及副總統蘇萊曼透過國家電視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經辭去總統職務,並將權力移交給軍方的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卸任后穆巴拉克被控在2011年革命期間下令鎮壓示威者,2012年6月2日被判處终身监禁。 2013年8月21日,埃及法庭下令,释放穆巴拉克。法官将审理程序延期至8月25日。2014年11月29日,开罗刑事法院作出判决,穆巴拉克谋杀示威者以及受贿罪名不成立,但由于穆巴拉克此前在一起贪污案中被判三年监禁,因此不能立刻获得释放。.
穆罕默德六世 (摩洛哥)
罕默德六世(阿拉伯語:الملك محمد السادس للمغرب)(),),全名:西迪·穆罕默德,摩洛哥前国王哈桑二世的长子,1979年被立为王储。1999年7月30日登基,成为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的第22位君主。2002年7月12日同拉拉·薩爾瑪王妃举行结婚庆典。.
穆阿威叶一世
阿維亞·本·阿布·蘇富揚 (Muawiyah bin Abi-Sufyan),即穆阿維亞一世(英文: Muawiyah I; 阿拉伯文:,約),伊斯蘭教第五代哈里發(661年—680年在位),統治被稱為“阿拉伯帝國”(歐洲文獻中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的廣大穆斯林國家的伍麥葉王朝的創建者。.
查看 埃及和穆阿威叶一世
穆阿迈尔·卡扎菲
阿迈尔·穆罕默德·阿布·明亚尔·卡扎菲(مُعَمَّر القَذَّافِي ,),遜尼派穆斯林,利比亞革命警衛隊上校,利比亞绿色革命的精神領袖,前任利比亞實際最高領導者、獨裁者。對利比亞長達42年的统治使他成為阿拉伯國家中執政時間最長的領導者。 2011年2月初,受到埃及和突尼斯革命的影響,利比亞出現反對卡扎菲统治的示威遊行,並很快轉化為内戰。6月27日,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由簽發针对卡扎菲的逮捕令。8月20日,反對派發動針對首都的的黎波里之戰,攻入了該市,並在全城搜捕卡扎菲。 2011年10月20日,多國傳媒報導引述卡扎菲已經被俘虜,並曾说是因雙腿傷重死亡。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馬哈茂德·吉卜里勒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卡扎菲当天在苏尔特的一个废弃下水管道中被捕,并在随后执政当局武装与卡扎菲支持者的交火中,头部和腹部遭到致命连环枪击身亡,终年69岁。.
查看 埃及和穆阿迈尔·卡扎菲
童話
童话是一种小說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是写给小孩子的,文字通俗,像儿童说话一样。一般童话裡有很多超自然人物,像会说话的动物、精灵、仙子、巨人、巫婆等。在現代西方文學的寫作方法中,「童話故事的結局」(fairy tale ending)通常指的也是快樂的結局,就像大多童话故事中公主和王子一般。 在許多文化中,惡魔與巫婆等常被認為是存在於真實世界中的,這時童話就可能變成傳說,如此一來說故事和聽故事的人也會更覺得故事是一段史實。但是和傳說與史诗有所區別的是,童話故事往往會在故事內容中多加入一些對實際人、事、物未必是真實的描述以增強故事性。通常故事的起頭都會用「很久很久以前……」來開始對整個故事的描述,而非真實事件所發生的時間。 幾個世紀以來,各種形式的童話在不同的國家及不同的文化中廣泛被發現。童話故事可以口述或寫作的方式存在,但僅有寫作的方式得以流傳下來,使得童話故事確切出現的年代難以考證。但就所流傳下來可考的文學紀錄而言,童話故事至少已經存在超過千年。在西方,早期的童話並不被稱為「fairy tale」,而是被視為短篇小說的文體。「fairy tale」一词被認為最先是由法國作家所提出。時至今日,童話故事的流傳仍以寫作方式為主。 早期「童話」的聽眾群除了兒童外还包括成人,后来,随着格林兄弟所搜集整理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以及其他一些作家作品的出现,童話這一文體被正式與兒童相聯,并且这之后這種關聯性日渐加深。 在童話的分類上,民俗學者採用了許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最爲著名的有阿尔奈-汤普森分類法以及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形態分析法。.
查看 埃及和童話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
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1254年),由法國国王路易九世發動,教皇英诺森四世支持,遠征埃及。 十字军在1249年登陸埃及,攻佔位於开罗北方的杜姆亚特,但卻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況。熬过瘟疫後,十字军進攻开罗,但是被由将领拜巴尔率领的欽察奴隶骑兵(马穆路克)打败。结果,路易九世的弟弟被杀,路易九世於1250年4月在曼蘇拉(Mansura)被俘。 1250年5月,當時的埃及苏丹被其馬穆路克軍官推翻,新統治者允許法國以大筆贖金贖回--路易九世。路易九世獲釋後前往仍由十字軍控制的阿卡,繼續留在黎凡特,直到1254年才回國。.
查看 埃及和第七次十字军东征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1192年)是由英格蘭、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所組成的聯軍,為搶下被回教敘利亞的薩拉丁佔領的耶路撒冷。但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在小亚细亚墜水而死,德軍隨即撤退。英法聯軍經海路到達聖地,前进到耶路撒冷。不久之後,英法聯軍的領袖發生糾葛,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因而下令撤回軍隊。由於兵力薄弱,無法有效攻擊而決定撤退。此後,埃及苏丹薩拉丁與十字軍立約,准許非武装的基督徒朝聖者自由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查看 埃及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第三次中东战争
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方面称六月戰爭,亦称六·五战争、六天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它发生在以色列国和毗鄰的埃及、叙利亚及約旦等阿拉伯国家之间。战争从6月5日开始,共进行了六天,结果埃及、约旦和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彻底打败,是20世纪军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结局的战争之一。.
查看 埃及和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
海軍中將第一代納爾遜子爵霍雷肖·納爾遜,KB(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 1st Viscount Nelson,),英國18世紀末及19世紀初的著名海軍將領及軍事家,在1798年尼羅河戰役及1801年哥本哈根戰役等重大戰役中帶領皇家海軍勝出,他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戰役擊潰法國及西班牙組成的聯合艦隊,但自己在戰事進行期間中彈陣亡。 納爾遜生於諾福克郡一個小康之家,1771年倚靠舅父的關係加入海軍,很快在軍中備受賞識,屢獲擢升,1779年首次擔任軍艦艦長。不過他在美國獨立戰爭完結後一度在西印度群島惹上官非,返國後又賦閒在家,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英、法日益交惡,他才在1793年獲重新重用,被派往地中海一帶服役。納爾遜在土倫附近一帶參與過幾場小型戰事,有份協助英方攻下科西嘉島,但期間失去右眼。後來在1797年的聖文生戰役中,他率兵先後登上兩艘敵方戰艦展開惡鬥,因而聲名大噪。 聖文生戰役後不久,納爾遜在加那利群島的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進行另一次軍事行動時,失去右臂,被迫返回英國休養。他在翌年1798年復出,帶領英軍在尼羅河戰役重挫法國海軍,此後繼續留守地中海,協助那不勒斯對抗法國入侵,但後於1800年被召回國。在1801年,納爾遜再獲起用,前往波羅的海,在哥本哈根戰役中擊敗丹麥海軍。此後,他再被派往地中海阻止土倫的法國艦隊駛離地中海,但不成功,雙方於大西洋及加勒比海展開追截,最終法國艦隊成功逃逸。納爾遜返國稍作休息後,在1805年9月再度出擊堵截位於加的斯的法、西聯合艦隊,並在10月21日爆發特拉法加戰役,納爾遜在戰事中取得英國海軍史上其中一次最重大的勝利,但他自己卻中彈陣亡,身後遺體運返英國,落葬於聖保羅大教堂。 雖然納爾遜與漢彌爾頓爵士夫人艾瑪的風流生活在他生前一度招來不少閒言蜚語,成為輿論的焦點。不過自去世以後,納爾遜被國人普遍視為偉大的軍事人物,他的英雄色彩在19世紀中葉開始得到加以宣揚,令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成為大英帝國與英帝國海上霸權的象徵之一。即使到現代,納爾遜在不少英國人心目中仍享有崇高地位,現今位於倫敦西敏的特拉法加廣場,即為紀念納爾遜而在1843年建成的。.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年-1099年)是由西方基督教世界所发起的一项军事行动,旨在收复穆斯林的征服中被占领的黎凡特聖地,最终以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收尾。1095年,西方基督教罗马天主教会教宗乌尔班二世最初为了应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的求援,而号召西方志愿军前往拜占庭帝国抵御塞尔柱人从安纳托利亚而来的入侵。后来,东征的目的逐渐演变为夺回圣地及耶路撒冷城,并将东方基督教从伊斯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 十字军隊员主要为来自西欧各国的骑士和农民,他们跋山涉水,来到君士坦丁堡,而后又将战矛转向耶路撒冷。队伍中的农民数量大大超过骑士,但由于他们沒受过战斗训练,因此最初十字军并未到达圣城。1099年,重新组织的十字军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并屠杀了城中大量的穆斯林和犹太居民。东征过程中,西方人在黎凡特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埃德萨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由于十字军对耶路撒冷这座461年未在天主教控制下的圣城怀有极强的热忱,因而他们拒绝将夺取的土地归还给拜占庭帝国。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徒对于穆斯林的勢力扩张的一次回应,其后的近两百年内,第二次东征至第九次东征纷至沓来。同时,东征也间接重啟了西罗马帝国灭亡以來衰落的国际贸易。.
查看 埃及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一次中东战争(英语:The first Middle East War,希伯来语: מלחמת העצמאות,阿拉伯语: النكبة)是1948年以色列为巴勒斯坦地區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当时阿拉伯国家联合主动攻击以色列,它使以色列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託管地的剩余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战争中有960,000名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並沦为难民,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以及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查看 埃及和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查看 埃及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二次十字军东征(1145年-1149年)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成功占領耶路撒冷之后,为了响应耶路撒冷王國的请求與教廷號召,由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率领发起保衛聖地耶路撒冷的軍事行動。 1144年,由于塞尔柱突厥人于占领埃德薩,逼近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为了响应耶路撒冷王国的请求,由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率领下发起,從歐洲出發东征。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實力大損。成功抵達聖地的十字軍以法軍為主力,但這些十字军部隊攻占大马士革的行動也落了空,因此此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 而後續反十字軍的穆斯林在埃及蘇丹薩拉丁的領導下獲得統一。西元1187年,薩拉丁所率領的穆斯林在哈丁戰役擊敗了十字軍,重新佔領耶路撒冷。兩年後,十字軍國家只剩下三個。之後為搶下被伊斯蘭教敘利亞的薩拉丁佔領的耶路撒冷,西歐國家引发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查看 埃及和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於公元553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五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是次大公会议將「基督一性论」視為異端。教宗拒绝参加此會議,卻在其後核准了此次会议的結果。.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危机英文常用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risis)、蘇伊士運河戰爭(Suez War)或1956年戰爭指稱此次事件,阿拉伯世界則常以三方衝突()稱呼之,其它名稱尚有西奈戰爭(Sinai war)、蘇伊士-西奈戰爭(Suez-Sinai war)、1956年以阿戰爭(1956 Arab-Israeli War)、第二次以阿戰爭(Second Arab-Israeli War)、蘇伊士運河戰役(Suez Campaign)、西奈戰役(Sinai Campaign)、卡德墟戰役(Kadesh Operation)或火槍手行動(Operation Musketeer),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隻得以通航。.
查看 埃及和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二次馬其頓戰爭發生於公元前200年–前196年,羅馬和帕加馬王國和羅德島聯合起來與馬其頓腓力五世交戰。戰爭結果腓力五世遭受到大敗,馬其頓失去在希臘半島、小亞細亞和色雷斯所有領土,而羅馬宣布所有的希臘城邦將獲得自由。這場戰爭標誌著羅馬開始大幅干涉東地中海事務,甚至最終征服整個區域。.
查看 埃及和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年—1221年),是受教皇所支配的最後一次十字軍。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要求信徒组建一支新十字军。不過,此教令得不到欧洲的君主们支持。於是,教皇要求教士进行布道宣传,将信徒、社会地位较低的贵族和破落的骑士加入十字军。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兰大堂主持召开了宗教会議,宣佈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为目标的十字军,通过战胜埃及的穆斯林王朝进而重新夺取耶路撒冷。 1217年,十字军先到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城市阿卡开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年邁的皇帝约翰、塞浦路斯的于格一世和安条克公国的王储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間,十字军按惯例沿途掳掠。在1218年6月,开始包围达米埃塔。但在几个月的戰爭中,疾病困扰着十字军。適逢此時,穆斯林苏丹阿迪尔死了。1219年11月,达米埃塔失守。十字军終打開了勝利之門。 1221年,十字军企图进攻开罗。戰役中,穆斯林军队藉尼罗河水截断十字军的路,并包围十字军。9月,穆斯林收复达米埃塔。第五次十字军战争終告失败。 Category:十字军东征.
查看 埃及和第五次十字军东征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軍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軍按威尼斯共和国贵族将领的建议轉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札达尔)。 當時,威尼斯的總督名為恩里科·丹多洛,為一名失明的人,根據史學家記載那時他已逾八十,但丹多洛精明的頭腦和統帥的能力是十字軍無法想像的,他帶著威尼斯的商船隊跟著十字軍一起前進,他向十字軍保證可以幫忙解決錢糧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十字軍佔領匈牙利的札拉,此時,一個轉機徹底改變了這次十字軍東征的命運,一位名為小阿列克修斯的东罗马王子要求丹多洛羅總督幫他奪回东罗马帝國王位,並換取幫忙付給十字軍欠威尼斯商人的糧錢的承諾,於是,丹多洛利用這东罗马國內的糾紛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最终在1204年4月13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对城中居民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杀三天。 大戰过后,威尼斯共和国占去原东罗马帝国八分之三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別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侯国。1261年,拉丁帝国被推翻,东罗马帝国复国。 第四次十字军东--结束8年后(1212年),传说有30,000名儿童组成了一支儿童十字军(Children's Crusade,也稱童子軍)。不过现在学界普遍认为这支队伍实际上并不是由儿童,而是由流浪汉组成的。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人成功到达圣地,其中有一些人没能回家而被贩卖为奴。.
查看 埃及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管理学
管理学(又稱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義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過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動的程序。 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由于所有组织都可以被视为一定的系统,管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现象,包括设计、促进系统更好地生产。这种观点为“管理”自身创造了发展机会,是管理他人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
查看 埃及和管理学
箴言
言:智慧的話,教導人如何行事為人.
查看 埃及和箴言
算盘
算盘,是算數的工具,以排列成串的算珠作為計算工具,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稱為檔。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電子計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根据珠算演变而来的珠算式心算成了速算技术的一种。 ,亚太日报,2013年12月5日.
查看 埃及和算盘
粵語髒話
粵語粗口又稱廣東話粗口,在粵語中,粗口具有相當的獨特性,廣泛流行於使用粵語的社區,包括香港、澳門及海外唐人街及華人社區等,詞句中有些被加上關於性器官或者性侵犯的俚語。粗口除了含有性俚語外,有些則是咒罵內容。根據使用時的環境及心態,可以分類為具冒犯性、不禮貌的咒罵、情緒發洩及習慣無意助語等等。廣東人傾向使用涉及女性生殖器官的粗口,香港人則傾向使用涉及男性生殖器官的粗口。.
查看 埃及和粵語髒話
糞便
糞便,又称屎,戲稱/雅稱作"米田共"(將"--"這字拆開),網路语言称翔,是動物经肛门或者泄殖腔从消化系统中排出的廢棄物。.
查看 埃及和糞便
納吉布·馬哈福茲
纳吉布·马哈福兹(,),埃及小说家,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1988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第一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获奖理由:“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馬哈福茲和陶菲格·哈基姆都是當代描述存在主义主题的阿拉伯文学作家。除写作小说外,马哈富兹还写电影剧本。.
查看 埃及和納吉布·馬哈福茲
約瑟 (舊約聖經)
約瑟(公元前 ? ~ 公元前1657年)(希伯来语:,標準 Yosef Tiberian ;"He(主)加添/將增添",阿拉伯语:;Ἰωσήφ,Iōsēph)是《希伯来圣经創世紀》以及《古兰经》中的人物。包括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都認為他是一位重要的聖經人物。.
查看 埃及和約瑟 (舊約聖經)
約瑟的神奇彩衣
《約瑟的神奇彩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是安德魯·洛伊·韋伯和提姆·萊斯(Tim Rice)於1967年推出的第一部音樂劇。該劇是洛伊韋伯的處女作,1968年起在倫敦上演,當時他僅僅20歲。正是這部戲開始了洛伊韋伯的音樂劇傳奇。約瑟的故事完全取材於《舊約聖經》的《創世紀》所描述,有關猶太民族的祖先約瑟的故事。故事講述約瑟特別受父親寵愛,因此招至他的11個兄長嫉妒,在他出外牧羊的一天,被賣給人口販子,並輾轉去到埃及。與此同時,他的兄長對父親謊稱約瑟意外死了。後來約瑟因為被人陷害而下了監牢,卻意外使他有機會為法老解夢,使埃及渡過長達七年的饑荒。最後在父親兄弟家鄉糧食不繼前來埃及買糧之時重聚。 劇中一首《無路可走》(Close Every Door to Me)生動地刻畫了約瑟被陷害後的心情,十分感人。劇中另一首《夢想成真》(Any Dream Will Do)也是膾炙人口、廣為傳唱的曲目。該劇佈景豪華,歌舞場面目不暇接,音樂元素十分豐富,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劇目。.
查看 埃及和約瑟的神奇彩衣
約書亞記
《約書亞記》是《舊約聖經》其中一--,天主教譯為《若蘇厄書》。約書亞記是聖經全書的第六本,記錄了以色列人由約書亞帶領進入應許之地的過程。 主題:以色列人佔有並得著美地為業,以完成神的經綸。.
查看 埃及和約書亞記
維基媒體國際會議
維基媒體國際會議是維基媒體基金會主辦的有關維基及维基相關計畫的學術會議,使維基編者及用戶得以相見,並與維基研究者、維基開發者、媒體及公眾,共同探討維基各計畫、維基技術與文化、自由內容與文化運動的實踐、進展與未來。此會議的英文名稱為「Wikimania」,全稱是「International Wikimedia Conference」,但該全稱在實際中絕少使用。英文名稱「Wikimania」取自「Wiki-」(「維基」及「圍紀」之意)與「-mania」(「痴迷」、「執狂」之意),目前並無廣為接受的中文譯名,但有時譯為「維基狂」。「International Wikimedia Conference」譯為「維基媒體國際會議」或省略作「維基國際會議」,中文一般以此名稱呼「Wikimania」,此外亦有譯為「國際維基媒體會議」、「國際維基會議」、「維基國際年會」、「國際維基年會」、「國際維基大會」、「維基大會」等名稱。.
查看 埃及和維基媒體國際會議
網誌
網誌(Blog)是一種由个人管理、張貼新的文章、圖片或影片的網站或線上日記,用來紀錄、抒發情感或分享資訊林東清,管理資訊系統,。網誌上的文章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 许多博客作者專注评论特定的--或新闻,其他則作为個人日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其他博客或网站的超連結、及其它與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內容以文字为主,也有一些博客專注艺术、攝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種主題。網誌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
查看 埃及和網誌
红海
红海(البحر الأحمر;יַם סוּף;Mer Rouge;Red Sea)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狭长型,长约2250公里,最宽355公里,均深490公尺,最深2211公尺,面积438,000平方公里。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 紅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
查看 埃及和红海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осип Броз Тито,拉丁字母:Josip Broz Tito;),本名约瑟普·布罗兹,南斯拉夫革命家、政治家,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主席团主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执政35年的总统、总理,南斯拉夫元帅。尽管执政时期被人批评为威权统治,但他的个人形象通常被视为南斯拉夫联邦内各民族统一的象征。他还是不結盟運動發起人之一,与印度總理尼赫鲁、埃及總統纳赛尔共事。.
约旦
约旦哈希姆王国(阿拉伯语:,一般通稱約旦)是中东的国家,它北临叙利亚,东临伊拉克,东南临沙特阿拉伯,西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查看 埃及和约旦
纪年
纪年,或称纪元,是指历法中的年份命名体系,例如格里曆(公历)所使用的基督纪年(公元),中国农历使用的干支纪年等。世界各地曾存在过各种不同的纪年方法,其中一些至今仍在使用。.
查看 埃及和纪年
纸
紙是任何纖維經排水作用後,在簾模上交織成薄頁揭下乾燥後的成品。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複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的紙發明源於中國,它的出現與普及讓人類的知識得以方便地被保存及迅速地被傳播,對於人類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查看 埃及和纸
绞刑
绞刑分为“--”和“勒死”两种。“--”,是指以将人的頸部吊在半空,以其自身的重力,拉紧颈部绳索,从而引起死亡。“勒死”则是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窒息而死。 绞刑一般是指执行死刑。又称問吊、首吊、繯首死刑等。粤語、閩南語稱吊頭或者吊頸。.
查看 埃及和绞刑
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英文:Victorian era),前接喬治王時代,后启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後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與愛德華時代一同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此長時期的和平,繁榮得以更加細化英國的理性發展,並鞏固了大英帝國的國家自信.部分学者認為,1832年改革法案的1832年才是該時期理性與政治發展的真正開端。 許多社會歷史學或文學將此時期之風格標定為維多利亞時期或維多利亞風格,尤其是在討論十九世紀中後期當時文化風俗與人民普遍態度時。針對維多利亞時代的研究很多著重於所謂“維多利亞時代道德觀念”,包含了高度的道德操守,與細緻的語言和行為規範。.
查看 埃及和维多利亚时代
罗姆人
罗姆人(Roma)(常訛稱為吉普賽人或吉卜賽人)为起源于印度北部,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不過,“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认为罗姆人来自埃及,于是称之为“埃及人”,而“吉普赛”是“埃及”的音变。而大多数罗姆人也认为“吉普赛人”這個名称有歧视意义,所以並不使用。 其他地区对包括了:波希米亚人(法国)、黑塔诺(黑塔娜)(西班牙)、茨冈人(俄罗斯)、埃弗吉特人(阿尔巴尼亚)、罗里人(伊朗)、阿金加诺人(Atsinganoi,希腊)、阿什卡利人與。羅姆人称自己为罗姆(Rom),敘利亞和波斯吉卜賽人的「多姆人」(Dorn),在梵文中對應是「Doma」,現代印地語是「Dom」,意思是「靠歌舞為生的下等人」。在歐洲羅姆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 罗姆人以其神秘的形象著称,历史上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但罗姆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所演化出的特殊生活方式與求生方法而長期遭受歧视和迫害。羅姆人犯罪率的確較高,至今有许多人对罗姆人仍保有极其反面的印象,认为罗姆人是乞丐、扒手、小偷或人贩子。.
查看 埃及和罗姆人
罗纳尔迪尼奥
罗纳尔多·德·阿西斯·莫雷拉(Ronaldo de Assis Moreira,),通常被叫作罗纳尔迪尼奥(Ronaldinho,巴西葡語發音:)或朗拿甸奴·高喬(Ronaldinho Gaúcho,巴西葡語發音:),出生於巴西-阿雷格里港-,是巴西最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之一,現為西甲球队巴塞隆納全球大使。 由於他成名之前巴西已經有數名同樣名為Ronaldo的著名球員,故外語圈(尤其是巴西國內)多以Ronaldinho Gaúcho(“朗拿甸奴·高喬”)稱呼他。在華語圈,羅納爾迪尼奧的暱稱為「小羅」,用以区别另一巴西球星--罗纳尔多。 朗拿甸奴擅長進攻中場及翼鋒位置,他是巴西隊2002年世界盃冠軍成員之一。他在巴塞隆拿效力期間達到了其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年贏得世界足球先生榮譽;2005年當選歐洲足球先生,同年成為首屆國際職業足球員協會最佳球員。他在2013年以33歲高齡擊敗2011及12年得主巴西新星尼馬奪得南美足球先生,這是羅納爾迪尼奧首度獲得該項榮譽,也成為首個先後獲得歐洲足球先生和南美足球先生的球員。朗拿甸奴是極少數分別於歐洲及南美球壇均取得標誌性成就的球員。2006年帶領巴塞隆納奪得球會史上第二個歐洲冠軍聯賽錦標,而巴塞隆納也坦言當初買入朗拿甸奴是要為球隊進行改革。在南美,朗拿甸奴加盟明尼路後,明尼路同樣成績突飛猛進,先於2012年歷史性奪得巴西足球甲級聯賽亞軍,翌年更奪得球會歷史上首個南美自由盃冠軍及世界冠軍球會盃季軍。自2015年離開職業足球後,羅納爾迪尼奧於2017年底宣佈將於2018年正式退役。 朗拿甸奴控球、盤帶技術絕佳,尤其善於使用花式技巧過人,其中「牛尾巴」(elastico)更是其代表絕技。傳球能力、射門技術、自由球與點球也非常頂尖,球風華麗,極具觀賞性。除此之外,朗拿甸奴被譽為是最友善的球星,在球場上經常充滿笑容,表現熱情,加上沒有架子的性格,都吸引不少球迷追隨他,被喻為「快樂足球」的代表。.
查看 埃及和罗纳尔迪尼奥
罗马神话
像古希腊神话这样的罗马神话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直到罗马共和国末期罗马的诗人才开始模仿希腊神话编写自己的神话,因此罗马人没有传說的、像希腊神话中那样的神之间的斗争之类的传说。 罗马人传统具有的是:.
查看 埃及和罗马神话
美军
美利坚合众国軍(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一般簡稱美軍,是美国的聯邦武裝部隊,为世界整體实力最強的军队,其規模和裝備均位於世界前列。美军分为五大军种,即美国陆军、美国海军、美国空军,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岸警卫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武器库,同時是世界唯一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二战时曾於日本广岛及长崎實戰應用)。美国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区部署海外駐軍,總計超過23萬人。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军费最多的国家,共7193亿(2012年),約佔全世界军费開銷总计的47%,其綜合軍事實力世界第一。.
查看 埃及和美军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埃及和美国
美秀美術館
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是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的私立美術館,創辦人為神慈秀明會創始者小山美秀子。建築由貝聿銘設計,於1997年11月開館,當時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 館藏以小山美秀子生前個人藏品為主,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約逾2千件。神慈秀明會的本部設於館旁,但佔地更大,建築設計亦出自貝聿銘手筆。.
查看 埃及和美秀美術館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查看 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義大利文藝復興
義大利文藝復興(Rinascimento italiano)開創了早期的文藝復興時代,即從14世紀末期到大約1600年之間,一個具有文化上重大改變與成就的時代。雖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紀早期,義大利文化裡的許多面向大致都是中世紀的,而且文藝復興一直要到這個世紀結束時才整個呈現出來。義大利文“rinascimento”的字面意思是「重生」,而這個時代最為人熟知的是,在被文藝復興人文學者稱為黑暗時代之後,重新對古典文化產生興趣。這些改變雖然很有意義,卻集中在精英階層,绝大多數的人民生活跟中世紀比較起來,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義大利文藝復興從義大利北部開始,集中在佛羅倫斯,喬托等人逐漸突破了僵化的中世紀藝術,使得藝術作品更加生動立體。它接著往南傳佈,對羅馬的影響尤其大,而羅馬大致上是被文藝復興教宗們重建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在15世紀晚期達到全盛時期,當時外國入侵使整個地區陷入混亂。但是,文藝復興的想法跟理想散佈到歐洲其他地方,開啟了北方文藝復興與等。 義大利文藝復興最為人熟知的是文化方面的成就,包括佩脫拉克、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利奧內和馬基維利的文學作品,藝術家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和拉斐爾的画作,還有偉大的建築物如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和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
查看 埃及和義大利文藝復興
猎豹
獵豹(学名:Acinonyx jubatus),又稱印度豹,是貓科動物的一種,也是獵豹屬下唯一的存活物種,現在主要分布在非洲與西亞。同其它猫科动物不同,猎豹依靠速度来捕猎,而非偷袭或群体攻击。獵豹是陆上奔跑最快的动物,全速奔馳的獵豹,時速可以達100km以上。.
查看 埃及和猎豹
猫
貓(學名:Felis silvestris catus),通常指家貓,在現代漢語中也稱貓咪,為小型貓科動物,是為野貓(又稱斑貓;Felis silvestris)中的亞種,此外也有其他未經過《國際動物命名法規》認可的命名,例如Felis catus。根據遺傳學及考古學分析,人類馴養貓的紀錄可追溯至10,000年前的肥沃月灣地區,古埃及人飼養貓的紀錄可追溯至3,600年前,目的可能為捕鼠及其他齧齒目動物,以防止牠們吃掉--。現在,貓成為世界上最為廣泛的寵物之一,飼養率僅次於犬(或稱狗),但同時也是危害十分廣泛的外來種,由於獵捕的習慣,威脅着很多原生鳥類、齧齒類的生存。更直接的風險是因狩獵而感染野外病菌的貓,會引入例如狂犬病等進入人類生活圈,因此對飼主知識技術與社會責任要求也較高,先進國家的公衛系統普遍會針對野貓進行抓捕絕育,管理意義即在於此。長期飼育的貓平均壽命為12年以上(相當於人類64歲),歷史上最長壽的貓則達38歲(等於人類168歲,來自美國德州)。小部分文化在過去亦有食用貓肉的習俗,如越南、廣州等,但現今大部分地區因衛生防疫,或是以貓為寵物等因素而禁止食用貓肉。 品種獲認證的貓會稱為純種貓,主人會以選擇繁殖的方式讓貓繁殖出他們認為趨于“完美”的品種。歷史上也存在因為偶然突變而產生,後給人類保留並加強其特色的品種。.
查看 埃及和猫
猶太會堂
犹太教堂(或稱犹太會堂)的西文名稱是从希腊语συναγωγη而来,轉換成拉丁字母是synagogé,直译就是“聚会的场所”。各歐洲語言中稱呼類似,如法語和英語的synagogue,意大利語的sinagoga等。一般由一个主要的祈祷房间和另外几个比较小的研究和学习犹太教的经典《希伯来经》的房间组成。 许多教徒聚集在一起祈祷是犹太教的特点,理论上可以在除了不清洁的地方以外的任何地方祈祷,但根据犹太教律法,成年男人一天必须由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祈祷三次,犹太教堂最早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设立的。 犹太教堂不仅为了祈祷,还用于公共活动、成人和学龄儿童的教育等。依地语称犹太教堂为shul,就是从德语“学校”一词衍生出来的。 一般犹太教堂有两位领导,一位是大家公选出来维持教堂事务的主席,另一位是由主席选定的负责宗教事务的“拉比”(相当于西方的神父)。但有的教堂没有拉比。 传统的犹太教徒每天早晨、下午、傍晚要祈祷三次,在安息日和其他犹太教节日还要举行大型集体祈祷,根据不同的祈祷人分散在不同的房间,如儿童在一起,少年在一起,同一家庭在一起等,但现代比较开明的犹太教堂也改革为每星期只祈祷一次或两次。 许多犹太人并不去教堂,只是陪同几个固定的同伴在一个固定的房间内祈祷,也有在繁忙的商业公司工作的人自己祈祷。.
查看 埃及和猶太會堂
眼镜蛇科
蛇科(学名Elapidae)又名蝙蝠蛇科,客家話稱之為嘭頭蛇,此科的成员皆为剧毒蛇类,主要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非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当中包括眼镜蛇属、眼鏡王蛇屬、曼巴属、环蛇属、珊瑚蛇属、太攀蛇属等著名的成员。目前已有约61属包括325个物种被确认。.
查看 埃及和眼镜蛇科
猛犸象
猛犸又稱長毛象,古哺乳动物,是长鼻目象科中特化的一类象,属于猛犸象属(学名:Mammuthus),大小近似现代的象,周身覆盖有棕色长毛,门齿向上弯曲。 猛犸象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佈於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冻原地带,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類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存活於四百八十萬年到四千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時代。.
查看 埃及和猛犸象
烏姆·庫勒蘇姆
烏姆·庫勒蘇姆(),埃及女歌手,音乐家和演员。她是阿拉伯世界最知名的歌手之一,在阿拉伯语唱片界,她的专辑至今仍然销量居高不下。 烏姆·庫勒蘇姆出生于代盖赫利耶省(Ad Daqahliyah)的泰迈-泽海雷(Tamay-az-Zahayra),具体出生日期不详,可能是在5月4日。她年轻的时候就显露出了超常的歌唱天赋。12岁的时候,他父亲将她装扮成男孩,让她跟着自己的小巡回剧团去演出。四年后,她被小有名气的歌手阿布·阿拉·穆罕默德(Abou El Ala Mohamed)和著名鲁特琴演奏家扎卡里亚·艾哈迈德(Zakaria Ahmed)发现。她被邀请去开罗同他们一起演出。但乌姆到23岁才应允了邀请。在开罗她仍然装扮成男孩在几个小剧院演出。她小心避开社交圈,也不涉及艺术界的生活方式。 差不多在那个时候,庫勒蘇姆遇到了两个很重要的人。首先是艾哈迈德·拉米(Ahmed Rami),他是个诗人,后来为她写了137首歌。他还带她进入了法语文学殿堂,因为他曾经在巴黎索邦大学就读。另一个是鲁特琴音乐评论家穆罕默德·凯塞布吉(Mohamed El Kasabji),他介绍庫勒蘇姆到阿拉伯戏剧宫去演出,在此庫勒蘇姆获得第一次巨大的成功。1932年,她开始在大马士革,巴格达,贝鲁特和的黎波里巡回演出。1948年,埃及总统纳赛尔会见了她,纳赛尔毫不掩饰自己对她的敬仰,很快就让全埃及人民爱上了她。事实上,这种爱是相互的,因为庫勒蘇姆也是一个很爱国的人。 同时,庫勒蘇姆也曾涉足表演界,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演出缺乏同受众的个人和情感的交流。1953年,庫勒蘇姆與哈桑·哈夫瑙伊(Hassen El Hafnaoui)结婚。婚后继续从事演唱。1967年,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曾经电报向她致意。但是不久以后她即被确诊患了肾炎。 庫勒蘇姆在尼罗河广场举行了最后一场演唱会。但医疗结果确定她的病无法手术治疗。她搬到了美国,在那里得到了较好的治疗。但1975年,当她重返祖国的时候,健康状况已经不得不住院了。2月3日,考儿荪病逝于开罗。.
查看 埃及和烏姆·庫勒蘇姆
爱德华·萨义德
爱德华·瓦迪厄·萨义德(إدوارد سعيد,Edward Wadie Said,),国际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后殖民理论的创始人,也是巴勒斯坦建國运动的活跃分子,由此也成为了美国最具争议的学院派学者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乐评家、歌剧学者和钢琴家 。.
查看 埃及和爱德华·萨义德
疟疾
瘧疾(Malaria,中文俗称打擺子、冷熱病、發瘧子)是一種會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全球性寄生蟲傳染病,其病原瘧原蟲藉由蚊子散播,隸屬原生生物界,皆為单细胞生物。瘧疾引起的典型症狀有發燒、畏寒、疲倦、嘔吐和頭痛;在嚴重的病例中會引起黃疸、癲癇發作、昏迷或死亡。這些症狀通常在蚊子叮咬後的十到十五天內出現,若病人沒有接受治療,症狀緩解後數月內症狀可能再次出現。曾感染瘧疾的患者再次感染所引起的症狀通常較輕微,如果患者沒有持續暴露於瘧疾的環境,此種部分抵抗力會在數月至數年內消失。 瘧疾最常透過受感染的雌性瘧蚊來傳播,瘧原蟲會在瘧蚊叮咬時從蚊子的唾液傳入人類的血液,接著瘧原蟲會隨血液移動至肝臟,在肝細胞中發育成熟和繁殖。瘧原蟲屬(Plasmodium)中有五個種可以感染人類並藉此散播,多數死亡案例由惡性瘧(P.
查看 埃及和疟疾
瑪雅文明
雅文明,是古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5個國家的叢林文明。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惟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馬雅文明位於中美洲;印加帝國位於南美洲安地斯山一帶)。 依據中美洲編年,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25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3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後古典期(約10世紀-16世紀),此時期北部興起奇琴伊察及烏斯馬爾等城邦興起,文化也逐漸式微(衰弱)。玛雅从來不像中國、羅馬及埃及等文明擁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但因為沒有冶金術,農業技術薄弱,無法支撐起龐大的人口,帝國在10世紀之後又逐步回到分散部落的型態。16世紀時,玛雅文化的傳承者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帝國帶來的瘟疫消滅了大量居民,唯一的美洲文字也被基督徒視為宗教異端而加以抹除,侵略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直到19世紀遺址才被重新發現,今天的馬雅原住民已經不知道過去的文明歷史。.
查看 埃及和瑪雅文明
生肖
生肖,又稱属相或十二年獸,是中國及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統稱為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它們依次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猪。每個人都以其出生年的象徵動物作為生肖,所以中國民間常以生肖計算年齡。循環一次為一輪。 中國除了用生肖紀年外,還用與之相應的十二支紀月、紀日、紀時(時辰)。十二生肖(獸曆)也廣泛流行於亞洲諸民族及東歐和北非的某些國家之中。 儘管中國古代曆法有建子(冬至所在月份)、建丑(冬至次月)、建寅(冬至後兩月)不同方式作為新年所在月份,而各種曆法都以朔日,也就是看不見月亮的日子(初一)作為月首及歲首,皇帝有「正朔」即定正月初一為年初的權力。 有些人聲稱生肖以干支紀年為基礎,以“立春”為起始點,即陽曆的2月4日或5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屬於陽曆而非陰曆。 然而生肖以立春作为转换节点仍有争议,因为地支首先是用于纪月,且「干支配对生肖纪时纪日纪月」出现的时间也比「干支纪年」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要早,而生肖属相作为纪年的图腾本意是便于民众记忆使用,而非達成精確計算的科學性目的,一般而言大多是以陰曆正月初一為轉換點。古代历法由官方制定并颁布,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历代官颁历书,均有记载干支纪年和生肖,且都是从正月初一转换干支和生肖。 不过从命理学严格定义,应从立春算起。.
查看 埃及和生肖
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
型流感病毒H5N1亞型(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5N1,記作A(H5N1)或H5N1),也稱H5N1病毒、H5N1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個高致病性亞型,具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第5型,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第1型。H5N1病毒可以導致人和一些其他的動物死亡。 有一個在鳥類及禽類間傳播的H5N1毒株稱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5N1亞型(HPAI A(H5N1),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of type A of subtype H5N1),這一毒株是H5N1流感的致病源。該病毒在鳥群中的傳染性很強,發病突然、病症嚴重、死亡快速,因而屬於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這是一種動物流行病(不在人類間傳播)和動物共患病,可在很多物種間傳播 This was reprinted in 2005: 。 H5N1病毒是1996年首次在中國廣東的家鵝中明確發現。H5N1病毒主要感染鳥類並導致禽流感。1997年在香港傳播時,很多農場的雞受感染後都即時死亡,並引發首次報告了H5N1病毒感染人類的病例,使一名幼稚園學生死亡。2003年至2015年,全世界已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630例人類確診個案,其中375例死亡,死亡率約60%;這些確診的報告病例全部發生在東南亞地區(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柬埔寨、中國大陸)。2006年3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將“H5N1禽流感全球及國家圖”將臺灣劃為感染區。2006年3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公開說明,臺灣沒有任何人類或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不是傳染區。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誌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破译”了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对防止禽流感病毒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甘蔗
蔗是禾本科的单子叶植物,为甘蔗属(学名:Saccharum)的总称。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生質能源。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中国最常见的食用甘蔗为中国竹蔗。.
查看 埃及和甘蔗
無名氏
无名氏,亦称佚名,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於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虛烏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陈小明、陳大文,常见于香港影视。.
查看 埃及和無名氏
物理学
物理學(希臘文Φύσις,自然)是研究物質、能量的本質與性質,以及它們彼此之間交互作用的自然科學。由於物質與能量是所有科學研究的必須涉及的基本要素,所以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物理學是一種實驗科學,物理學者從觀測與分析大自然的各種基於物質與能量的現象來找出其中的模式。這些模式(假說)稱為「物理理論」,經得起實驗檢驗的常用物理理論稱為物理定律,直到有一天被證明是有錯誤為止(具可否證性)。物理學是由這些定律精緻地建構而成。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化學、生物學、考古學等等科學學術領域的理論都是建構於這些物理定律。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原本都歸屬於自然哲學的範疇,直到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才漸漸地從自然哲學中分別成長為獨立的學術領域。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量子化學、生物物理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通過創建新理論與發展新科技,物理學對於人類文明有極為顯著的貢獻。例如,由於電磁學的快速發展,電燈、電動機、家用電器等新產品纷纷涌现,人類社會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由於核子物理學日趨成熟,核能發電已不再是藍圖構想,但其所引致的安全問題也使人們意識到地球環境、生態與人類的脆弱渺小。.
查看 埃及和物理学
特土良
昆圖·塞普蒂米烏斯·佛洛倫特·特爾土良諾(Quinto Septimius Florente Tertuliano),英語化後被稱為特土良(Tertullian ,,),或譯戴都良、特图里安、德爾圖良,北非柏柏爾人,生於羅馬帝國阿非利加行省迦太基城,為基督教會主教,是早期基督教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护教士。 特土良出身柏柏爾人,終身都生活在迦太基,因理论贡献被誉为拉丁教父和西方基督教神学鼻祖之一。特土良所使用的神學方法,主要以寫作思辯性的基督教神學與反對異端的著作為主。有人稱特土良是「希臘最後一位護教士」,亦有人說他是「第一位拉丁教父」。 特土良對於三位一體與基督的神人二性,這二個教義的闡明,為後來東方與西方兩個教會的正統教義奠定了基礎。因他首先發現理性有極限,人在衝破這個極限的時候,就應該有信仰做指南,發展人生的未來,他以為在人性的能力中,除了感官之外,還有理性,在理性之上,還有信仰,人的感觀所不能達到的極限,由理性可以補足,在理性所不能達到的極限,便由信仰可以補足。當他在世上的年日,那些新約書信的原本仍然存在,他稱基督宗教的經典為《新約》。他的著作中曾引用《新約》一千八百多處,有消極反對當時的異端又有「護教學」,積極的為教會的學說辯護,將自己的信仰用希臘哲學,羅馬辯論的形式表現出來。.
查看 埃及和特土良
牛街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牛街18号,是北京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著名清真寺之一。牛街礼拜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埃及和牛街礼拜寺
狼
(學名:Canis lupus),或稱為灰狼,哺乳綱,犬科,在生物學上與狗為同一物種,為現生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物種。狼這個物種曾是地球上分佈地區最廣的哺乳動物,包括北美和歐亞大陸,但如今在西歐、墨西哥與美國大部份地區已然絕跡。它們主要棲息在荒野或偏遠地區,但並不限於此。由於人類蓄意厌恶狼對豢養牲畜不顧一切的獵捕行為、以及害怕被狼攻擊的恐懼、棲息地大量的破壞,其棲息地已經縮減了三分之一。 目前,狼主要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和中東(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它們是生態系統原有的一部分,各地不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反映了狼這個物種的適應能力。這其中包括而不限於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西伯利亞針葉林、草地。 雖然就整個物種而言,狼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絕種威脅程度最小的等級,然而在某些地區,不同亞種的狼被列為瀕臨絕種或是受絕種威脅的動物。現今在很多地區,狼仍然因為運動或是被視為對牲口威脅的原因,而遭受捕獵。 狼是社會性的獵食動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組成,包括一對配偶、及其子女,有時也包括收養的未成年幼狼。狼屬於典型的食物鏈上層掠食者。在它們的棲息地中,只有人類和老虎對它們構成實質威脅。它們通常群體行動,由於狼會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紀末期前都被人類大量捕殺,一些亞種如日本狼、紐芬蘭狼等都已經絕種,雖然有一些其它亞種已經確認,但亞種的確切數量仍舊未定。 在人類文化與狼並存的區域,狼經常出現在這些民俗的傳聞中,正面和負面的都有。.
查看 埃及和狼
狄奥多西一世方尖碑
狄奥多西一世方尖碑位于君士坦丁堡,是为纪念最后一位统一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而建。該碑由紫色的花崗岩造成,是在西元390年由埃及運到此地的。 Category:方尖碑 Category:古罗马纪念碑 Category:土耳其纪念碑 Category:伊斯坦布尔纪念性建筑物.
查看 埃及和狄奥多西一世方尖碑
狄奧斯庫若
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教宗狄奧斯庫若一世(Dioscurus,(科普特文:Ⲡⲁⲡⲁ Ⲁⲃⲃⲁ Ⲇⲓⲟⲥⲕⲟⲣⲟⲥ ⲡⲓⲙⲁϩ ⲟⲩⲁⲓ,阿拉伯语:البابا ديسقوروس,),是埃及亞歷山太城的主教。他支持歐廸奇(Eutyches)的基督一性論(Monophysite)主張。他主持也主導了449年的第二次以弗所會議,就是被教宗良一世稱為「強盜會議(Latrocinium,Robber Council)」者。這會議的目的是要為先前被定罪的歐廸奇翻案。在這會中狄奧斯庫若縱容他的修道武士們恐嚇與會者要服從他的主張,更任令他們毆打君士坦丁堡牧首夫拉維亞(Flavian),因為後者在448年的君士坦丁堡會議中曾將歐廸奇定罪。 狄奧斯庫若在451年的迦克敦會議中被定罪,流放到小亞細亞中北部黑海邊Paphlagonia地區的小城Gangra,三年後在此過世。 埃及的信徒卻都支持狄奧斯庫若。他被定罪後,亞歷山太主教區就脫離了大公教會。埃及的教會至今仍多信奉基督一性論。 Category:主教 Category:5世纪基督徒 Category:埃及基督徒.
查看 埃及和狄奧斯庫若
目黑區
黑区()是東京都下轄的特別區其中之一。.
查看 埃及和目黑區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称为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相邻的两条边称为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称为斜边。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也叫作「弦」。若兩條直角邊不一樣長,短的那條邊叫作「勾」,長的那條邊叫作「股」。 直角三角形满足畢氏定理(勾股定理),即两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直角三角形各邊和角之間的關係也是三角學的基礎。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中点;其垂心是直角顶点。 若直角三角形的三邊均為整數,稱為畢氏三角形,其邊長稱為勾股數。 埃及將邊長比例為3:4:5的直角三角形称为埃及三角形。.
查看 埃及和直角三角形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書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今属江西九江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建於南唐升元年間(940年),是中國首間完備的書院;南唐時建成「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由割據政府於都城之外設立的國學;宋代理學家朱熹出任知南康軍(今星子縣)時,重建書院,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條和宗旨,並奏請賜額及御書,名聲大振,成為宋末至清初數百年中國一個重要文化搖籃。白鹿洞與嶽麓、雎陽、石鼓並稱天下四大書院。.
查看 埃及和白鹿洞书院
百科全书
科全书(encyclopedia)是概要介绍人类全部知识或某一特定领域或学科的工具书或。 百科全书按照字典顺序或专题类别划分条目。百科全书条目比大多数詞典中的词条更长、更详细。一般来说,不同于专注于词汇的语言学信息(如其意思、发音、用法和语法形式)的词典词条,百科全书条目侧重于条目标题中命名的主题的事實信息Béjoint, Henri (2000).
查看 埃及和百科全书
E·M·福斯特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OM,CH(Edward Morgan Forster,),英国小说家、散文家。曾荣获英国最古老的文学奖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美國藝術文學院设立E·M·福斯特奖()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
查看 埃及和E·M·福斯特
芫荽
芫荽(学名:Coriandrum sativum),又名胡荽、香菜、盐须,一年生草本植物,与芹菜和胡萝蔔同科。在中东、地中海、印度、拉丁美洲、中国和東南亞的烹調中經常出現,亦可作藥用,但華人地區較誤寫為芫茜。.
查看 埃及和芫荽
隔离墙
離圍牆(英語:separation barriers)是指在兩個國家或地區相交之處,為了防止人們跨越邊界而建造的圍牆或類似設施。這些圍牆通常是依據測繪學上的國境邊界所建造。最著名的例子可算是位於中國的萬里長城,是為了抵御游牧民族而興建;而較近期的著名例子則是在冷戰期間所建造,將德國分成東德與西德的柏林圍牆。.
查看 埃及和隔离墙
莱斯特·皮尔逊
莱斯特·鲍尔斯·「迈克」·皮尔逊,PC,OM,CC,OBE(Lester Bowles "Mike" Pearson,),是第14任加拿大總理,195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皮爾遜擔任總理期間推行多項重要改革,如引進全民保健、學生貸款計劃和加拿大退休金計劃,創設加拿大勳章,以及成立皇家雙語及雙文化委員會,並倡議把加拿大國旗從英國紅船旗改為以楓葉為主的設計。.
查看 埃及和莱斯特·皮尔逊
遊戲王
《遊戲王》(遊☆戯☆王)是日本漫畫家高橋和希所創作的漫畫,自1996年9月14日起至2004年3月連載於《週刊少年Jump》,總共343話,單行本全38集。作品在推出後廣受歡迎,改編成一系列的電腦遊戲、手機遊戲、紙牌遊戲、電視動畫、動畫電影、輕小說等作品。 《遊戲王》敘述性格懦弱但擅長玩遊戲的高中生武藤遊戲與古埃及法老王的靈魂相遇,並因此而成長的故事。劇情初期以各種各樣的遊戲為題材,而後期改以卡片遊戲為主。隨後,卡片遊戲也成了《遊戲王》系列作品的主題。《遊戲王》曾改編成兩部動畫版,第一部於1998年4月起播出至同年10月,第二部動畫自2000年起播出至2004年。在結束之後仍有系列動畫作品繼續推出,截至2017年時已經推出七部動畫。而其改編成的紙牌遊戲「遊戲王集換紙牌遊戲」在世界各地享有高人氣,在2011年的發售累積張數超過251億7千萬,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銷售最多的交換卡片遊戲」,2013年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多參加人數的交換卡片遊戲比賽」。 原作連載結束以後,V-Jump開始連載《遊戲王R》,由伊藤彰繪畫,高橋和希監製。故事的角色與之前相同,故事時間介於戰鬥城市篇之後,無名法老王的記憶篇之前。2013年1月17日,腾讯动漫与集英社达成协议,获得本作电子版发行权。.
查看 埃及和遊戲王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联合国大会會議上表决通过的、关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依据此决议取得原由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席位與代表權;中華民國政府則在用盡阻止決議案通過的議事方法後,於提案表決前宣布退出联合国,並將此決議案稱為「排我納匪案」,現今中華民國政府則以「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代稱。該決議案对海峽兩岸政府国际地位、外交关系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也成为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張“一個中國”的重要依據。.
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聯合國一共有193個會員國。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都是聯合國大會的正式成員。 原則上,只有主權國家可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今日聯合國所有193個成員國全部皆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過,在聯合國初創時,菲律賓、印度這2個創始會員國尚未從他們的殖民母國獨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苏联加盟共和国。而美国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也争取到了与苏联对等的增加两个席位的权利,却因无法在当时的48个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当时还未升级为州)中选出两个州而搁置此事。如今,美国国务院网站在介绍联合国的创建过程时,依然声称“美国至今仍保留在适当时候增加两个联合国代表席位的权利”。再者,由於所有欲申請成為會員的國家必需通過安全理事會和大會的批准,部份依照《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可視為主權國家的政治實體,因為聯合國不承認他們的主權、缺乏國際普遍承認、或是遭受特定成員國的反對,導致這些國家沒有辦法成為聯合國的會員。 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那些主權地位沒有明確定義的政治實體,只能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觀察員可以在大會上發言,但是不能參與投票。.
查看 埃及和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聯合王國歷史
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縮寫:UK,全名: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歷史,其發展以英格蘭王國為核心,逐次併入威爾斯公國、蘇格蘭王國和愛爾蘭王國。目前聯合王國的領土包含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 1535年,英格蘭王國以《聯合法案公章》合併威爾斯公國,再以《1707年聯合法案》合併蘇格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王國,再以《1800年聯合法案》合併愛爾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今為愛爾蘭共和國)脫離聯合王國,但北愛爾蘭留下。1927年,英國國名正式改為今日的名稱(愛爾蘭字樣改為北愛爾蘭)。.
查看 埃及和聯合王國歷史
聶斯脫里
聶斯脫里(希臘語:Νεστόριος;386年-451年),古敘利亞人,曾進入安提阿修道院作修士。中譯亦作聶斯多略、聶斯脱利、聶斯托留或涅斯多留等,於428年4月10日至431年6月22日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 他被認爲是開創了聶斯脫里派的人物。他曾在擔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任內,反對亞流派在基督論上的見解,但是他自己卻又另外提出一個見解,認為耶穌的神性與人性分開。在431年的以弗所公會議上,他的主張被認定為“異端”。.
查看 埃及和聶斯脫里
選舉
選舉是一種正式的決策過程,由人們投票選出某個職位的出任人選、或適用於整個組織的過程。因此,选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选择方法,如比赛筛选、随机决定或市场决定。选举通常被定义为被管治者意愿的一种正式表达方式,这些表达的意愿会集合并转化为一种集体决策,用来决定谁可以管治,包括谁可以继续执政、谁应该下台、和谁应该取而代之。雖然沒有一套關於選舉之單一普世之國際標準,但確已形成一些共識,包括通過舉行自由、平等且定期之選舉來保證成人之普選權,不記名投票且免於脅迫之原則,一人一票之原則。選舉是一種民主過程,合資格選民擁有投票及選擇的權利,稱為選舉權。 奉行代议民主制的國家或地區,會通過選舉選出議會成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如總統、總理、首相)等,也會以此選出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員。依照功能的不同,代議民主制的選舉可分為國政選舉、地方選舉等兩大種類,前者指國家元首、國會議員等全國或中央政府層級的選舉,後者則指地方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的選舉。 除此之外,選舉也被广泛应用于許多私人組織或商業机构,由民间团体、學校以至公司,也会采用选举作为制定人事决策的手段。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力的重要方式,但如果投票難以操作、或者投票結果對國家或所屬團體之治理方式無法產生影響,那麽對民眾而言,選舉也就沒有多大意義。.
查看 埃及和選舉
聖傑靈女子中學
聖傑靈女子中學(St.)是一所位於香港觀塘區樂意山的基督教英文女子中學,由聖公會創辦,經費由政府資助。校名取自生長在埃及亞歷山大的聖傑靈(Catherine of Alexandria),亦希望有“人傑地靈”的意思。.
查看 埃及和聖傑靈女子中學
聖經抄本
聖經抄本,指在近代印刷术发明之前,著名宗教經典《聖經》各种版本的手抄本。因为都是用人手誊写的,因此叫手抄本或抄本(英语单词“manuscript”的意思是“manu(手) + script(写)”)。由於聖經各卷書記錄的原稿年代久遠,隨時月過去會出現損毀現象,另為了讓更多人閱讀《聖經》的內容,故《聖經》抄本應需求而出現。現存大約有6千多卷抄本收藏在全世界的圖書館和博物館中。.
查看 埃及和聖經抄本
草地曲棍球
草地曲棍球,簡稱曲棍球,是一種球类运动。.
查看 埃及和草地曲棍球
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侯赛因·阿卜杜勒-迈吉德·提克里蒂(阿拉伯语:,),简称萨达姆·侯赛因(阿拉伯语:;西方媒体多转写作Saddam Hussein)或萨达姆,伊拉克前政治人物、獨裁者,从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总统、伊拉克总理、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总书记、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与最高军事将领等职。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薩達姆的復興黨政權被美國推翻,其本人也在逃亡半年後被美軍擄獲。经伊拉克法庭审判,于2006年11月5日被判处绞刑,並於12月30日執行,终年69歲。.
查看 埃及和萨达姆·侯赛因
萨拉丁
萨拉丁·优素福·伊本·阿尤布( صلاح الدين يوسف بن أيوب /: Ṣalāḥ ad-Dīn Yūsuf ibn Ayyūb; سەلاحەدینی ئەییووبی / ALC-LC: Selahedînê Eyûbî), 人称萨拉丁 (;),埃及阿尤布王朝的第一位苏丹及敘利亞的第一位苏丹,1174年-1193年在位。阿尤布王朝是得名自他父親Najm ad-Din Ayyub。 萨拉丁是埃及歷史的民族英雄,因為他在阿拉伯人對抗十字軍東征的過程中,表现出卓越的领袖作為、骑士风度、军事才能,闻名於基督徒和穆斯林世界。他为人慷慨,从不吝惜钱财,死后的财产只有几个第纳尔,還不够支付葬礼费用。 他是庫爾德族的穆斯林A number of contemporary sources make note of this.
查看 埃及和萨拉丁
鐵路事故列表
鐵路事故列表,分年列舉全球各地的鐵路事故。.
查看 埃及和鐵路事故列表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查看 埃及和非洲
非洲足球協會
非洲足球協會(簡稱非洲足協;Confederation of African Football,CAF;الإتحاد الأفريقى لكرة القدم )是負責管理非洲區足球事務,舉辦各項賽事,包括兩年一度的非洲國家盃及世界盃非洲區外圍賽。總部設在埃及的十月六日城.
查看 埃及和非洲足球協會
非洲运动会
非洲运动会(Africa Games)亦称全非运动会或泛非運動會,是非洲地區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其為國際奧委會承認的地區性大型綜合運動會,由非洲運動最高理事會(SCSA)主辦,每四年一屆。在非洲聯盟體育部長會議後非洲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聯合會將接管比賽組織,解散非洲運動最高理事會。所有參賽的國家都在非洲。 在以全非運動會為名舉辦11屆後,該項賽事更名為非洲運動會。2012年1月在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舉辦的非洲聯盟執行理事會會議期間達成更名的決議。 自1999年開始,參賽者包括殘疾運動員。.
查看 埃及和非洲运动会
颜色革命
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0世紀80、9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发生在中亞、东欧独联体国家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而且这些运动有向包括中东的一些地区在内的地方蔓延的趋势。参与者们拥护自由民主与普世价值,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抵制控制着他们国家的现政权。他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目前颜色革命已经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几个国家取得成功,推翻了原来的政权,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建立了“民主”政府。然而部分中东國家新政府建立之后,因世俗派与伊斯兰主义派的争斗,未能建立有效的民主政权,导致政治争端不断(如埃及)。 颜色革命局限於形容以政權更替為主要目標的運動,諸如2002年發生於科威特,以支持婦女參政為主要目標的藍色革命並不納入顏色革命之列。.
查看 埃及和颜色革命
领土
领土,亦稱疆域,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範圍,通常包括一个该国国界(邊境)内的陆地(即领陆)、內水(包括河流、湖泊、内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有时亦会包括领海。 領土與國家存亡有密切關係,因為領土是国家的一部份,形成國家的必要條件,國家行使主權的地域及顯示出國家獨有的主權的方式。.
查看 埃及和领土
飞鱼反舰导弹
飛魚式反艦飛彈(Exocet)是一款由法國研發製造的反舰导弹,擁有艦射、潛射、空射等多種不同的發射方式,而除了潛射型版本外,飞鱼导弹可以接近音速及接近水面5公尺不到的高度飞行避開軍雷達偵測,加強對水面艦艇的突防能力。 飛魚飛彈的首個型號MM38於1973年在法國海軍服役,五年後空射型AM39裝備於法國空軍,隨後還發展出潛射型SM39裝備於法國海軍的潛艇。歷經許多實戰經驗,是一種整體性能評價優異的反艦飛彈系統。.
查看 埃及和飞鱼反舰导弹
西奈半島
西奈半島(阿拉伯语:شبه جزيرة سيناء;英文:Sinai Peninsula)是一块北接地中海南鄰红海的三角形半岛。其西部边界是苏伊士运河,东北部边界为以色列和埃及国界。.
查看 埃及和西奈半島
西亚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定義不清的區域,包含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約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地帶在亞洲的所在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埃及。 聯合國將土耳其和外高加索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包含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亞洲部份被稱為「馬什里克」。.
查看 埃及和西亚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查看 埃及和西班牙
西缅
西缅(שִׁמְעוֹן Simeon),根據聖經創世記的描述,是雅各与拉班的长女利亚所生的次子,以色列西缅支派的祖先。 根據聖經的記載,西缅性情暴烈,為了給其妹底拿遭到強姦報仇,假意叫示剑人行割禮,在他們在割禮養傷的期間,西缅和兄弟利未拿刀剑,杀尽了示剑城中一切的男丁。(创世纪第三十四章) 他被認為在出卖约瑟的事情上领头,因为后来他去埃及买粮時,曾被约瑟扣押作人质,单独拘禁。(创世纪42:24) 及后,创世纪第四十九章雅各聚集他的众子,把他们日后“必遇见的事”告诉他们,而关于西缅的话是: “……西缅和利未是弟兄;他们的刀剑是强暴的器械。我的魂哪,不要与他们共同商议;我的荣耀阿,不要与他们联合聚集;因为他们趁怒杀害人命,任意砍断牛腿大筋。他们的怒气暴烈可咒,他们的忿恨残忍可诅;我必使他们分居在雅各家,散住在以色列地。” 在申命记中,西缅支派是唯一没有得到摩西祝福的一个支派。 Category:雅各的儿子.
查看 埃及和西缅
西部
西部可以指:.
查看 埃及和西部
馬可 (福音書作者)
圣史马尔谷(Mārcus;Μᾶρκος;Μαρκοϲ;מרקוס;Mark the Evangelist),新教汉譯為马可,唐朝景教漢譯為摩矩辭法王,新約人物,一般相信他是《馬爾谷福音》的作者,為耶穌七十門徒之一,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的建立者。 圣玛尔谷的瞻礼日在4月25日,他的象征是有翼的狮子。.
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
德里三一一连环爆炸案(Atentados del 11 de marzo de 2004;常被簡稱為11-M)是指一系列發生在2004年3月11日針對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市郊鐵路系統的恐怖主義炸彈襲擊。在這次恐怖襲擊中,一共有191人死亡,2,050人受傷。此事件發生時間正好為美國911襲擊事件後的911天。.
馬其頓共和國
其頓共和國(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拉丁化:Republika Makedonija)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 原屬於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1945年,建立馬其頓人民共和國;后更名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隸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體後獲得獨立。首都與最大都市是斯科普里。 自独立以来,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臘发生争端:希腊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故联合国、欧盟与許多国际组织以及世界上部分国家现在将该国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font|Поранешна Југословенска 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 ПЈРМ;拉丁化:Poranešna Jugoslovenska Republika Makedonija, PJRM),马其顿共和国以此身分加入聯合國。截至2011年12月,有133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名称,也有一些國家只承認「前南斯拉夫馬其頓」之名。 2018年,希臘与馬其頓共和國已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马其顿总理佐兰·萨耶夫在6月12日在特别记者会上表示,该国的正式国名将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但仍待全民公投表决通过。.
查看 埃及和馬其頓共和國
馬其頓王國
其頓王國(古希臘語:Μακεδονία)是古希臘西北部的王國。其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也就是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是由亞歷山大大帝開創。 亞歷山大帝國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北从中亚细亚、裏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查看 埃及和馬其頓王國
香水
香水是一種混合了香精油、固定劑與酒精的液體,用來讓物體(通常是人體部位)擁有持久且悅人的氣味。 精油是取自於花草植物的蒸餾,比如說橙花或玫瑰。如果無法蒸餾的時候,就會使用脂吸法(enfleurage),比如說茉莉原精(Jasmin Absolute)。脂吸法基本上是用油脂吸收帶有香味的物質後,再用酒精來萃取出香精油,這種物質就被稱為原精,香氣較蒸餾法萃取的精油來得更為濃郁。另外也會使用帶有香味的化學物。固定劑是用來將各種不同的香料結合在一起,包括有香脂(balsam)、龍涎香以及麝香貓與麝鹿身上氣腺體的分泌物(如沒有摻雜其他東西的時候他們並不好聞,然而在酒精溶液中他們扮演了持續作用的角色)。酒精濃度則取決於是香水、淡香水還是古龍水。香水的保存期限通常是五年。.
查看 埃及和香水
视黄醇
维生素A(Retinol)又称为视黄醇是維生素A的動物形式之一,它是一個二萜和醇的結構,它可以轉換為其他形式的維生素A,並且以醇的衍生物視黃酯充當動物中維生素的儲存形式。 當轉換為視黃醛的形式,維生素A對視力是必不可少的,當轉換成視黃酸對皮膚健康,牙齒礦化和骨骼生長所必需。這些化學化合物統稱為類維生素A,並具有全反式視黃醇作為其結構的一個結構基序的共同特徵。在結構上類維生素A還具有一個β–紫羅蘭酮環和不飽和側鏈,與任一醇、醛、羧酸基或酯基。側鏈由四個類異戊二烯單元組成,以一系列可能存在於反式或順式構型的共軛雙鍵。 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在人体中可以维持视力并且促进骨骼成长。 維生素A並非單一的一種化合物,而是有許多不同的型態。动物能将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贮藏在肝脏中;通常是以醇類的方式存在,稱作視黃醇,活性也是最高;但也有一些屬於醛類,稱作視黃醛;另外還有一些屬於酸類,稱作視黃酸。 視黃醇與視黃醛主要掌管桿細胞的視覺循環,而視黃酸主要是掌管人體內上皮組織分化有關,因此有些視黃酸衍伸物(俗稱的A酸)常用於皮膚疾病上的治療,另外有一種稱作視黃酯,其為人體內儲存脂溶性維他命A的主要型式。.
查看 埃及和视黄醇
設計史
设计史是对设计的历史的研究。“设计”这个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纯粹观念的角度,认为设计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构思和想法,二是从学科发展演变的角度出发,认为设计是一种行业性的称呼。 按照第一种观点,设计的历史可以追述至人类产生之初,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出现是人类产生的标志。按照第二种说法,则设计只能是指工业革命之后围绕机器化生产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这只是一段很短的历史。在這一系列設計史的探討中,我們採納了第一種觀點,它能比較全面的涵蓋設計的歷史演進。.
查看 埃及和設計史
詩篇
《詩篇》(唐朝景教譯《多惠聖王經》)是古代以色列人對上帝真正敬拜者所記錄的一輯受感示的詩歌集,包括150首可用音樂伴唱的神聖詩歌,供人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對主作公開崇拜時唱詠之用。它是《希伯来圣经》中第19本书。這些詩歌除了對主的頌讚之外更含有許多禱告,也透露對主充滿信賴的心聲。天主教會、正教会稱為聖詠,是舊約聖經诗歌智慧书的第二卷。伊斯蘭教稱之為“宰逋尔”。 在《希伯來聖經》中,這本書的名字是西佛·透希爾林(Se′pherTehil·lim′),意即“讚美之書”,或簡稱透希爾林(Tehil·lim′),即“讚美詩”。它是透爾拉(Tehil·lah′)一字的複數詞,意思是“讚美”或“讚美歌”。這個詞見於詩篇第145篇的題署。“詩篇”一詞採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所用的桑末(Psal-moi′),所指的是用樂器伴奏的歌。這個名字也曾屢次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出現,例如在及。詩篇乃是用來讚頌、敬拜上帝的神聖詩歌。 主題:敬虔之人藉著讚美、禱告、並歡騰的歌唱,尋求並接觸神,所表達的情緒、感覺、感想和經歷。.
查看 埃及和詩篇
马尔库斯·尤利乌斯·布鲁图斯
尔库斯·尤利乌斯·布鲁图斯(拉丁语:Marcus Junius Brutus Caepio,),又譯布魯圖、布魯特斯,是晚期罗马共和国的一名元老院议员。後來他组织并参与了对凱撒的谋杀。.
马哈茂德·阿巴斯
哈茂德·阿巴斯(阿拉伯语:محمود عباس,Mahmoud Abbas,),绰号阿布·马赞(ابو مازن,Abu Mazen),巴勒斯坦政治家,現任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查看 埃及和马哈茂德·阿巴斯
马克·安东尼
克·安东尼(Marcus Antonius,约前83年1月14日出生于罗马,逝世于前30年8月1日)是一位古罗马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凯撒最重要的军队指挥官和管理人员之一。凯撒被刺后,他与屋大维和雷必达一起组成了后三头同盟。前33年后三头同盟分裂,前30年马克·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先後自杀身亡。.
查看 埃及和马克·安东尼
马萨达
萨达(מצדה,metzadá,Masada,字面意思為城堡)是犹太人的圣地,世界遗产之一。位于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北距En Gedi约25公里。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Snake Path)。.
查看 埃及和马萨达
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
格努斯·赫希菲尔德(Magnus Hirschfeld,),德国犹太裔人。出生于Kolberg(现在位于波兰),是内科医生和性学家,曾经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他认为同性恋是第三性,即介于男性于女性之间的中性,而不是一种疾病。后人称为“性爱恩斯坦”。.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Εύσέβιος,Eusebius Caesariensis 生於約260年或275年—可能卒在339年5月30日)是巴勒斯坦地區的凱撒利亞的教會監督或主教。由於他對早期基督教歷史、教義、護教等貢獻,他被一部分後人認爲是基督教歷史之父。.
查看 埃及和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机构列表
截至2017年7月,外国在中國大陸北京市设有大使馆共166处,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邦交關係的國家與中華民國有邦交關係的國家因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及中華民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有少數的中華民國邦交國在大陸地區設有代表處,本列表不包含驻华榮譽領事館和驻香港领事机构。 说明:本列表按照中國外交部公布的各国英文名称字母顺序排列。.
諾曼·洛克威爾
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是美國在20世紀早期的重要畫家及插畫家,作品橫跨商業宣傳與美國文化。他一生中的繪畫作品大都經由《星期六晚邮报》刊出,其中最知名的系列作品是在1940和50年代出現的。如《四大自由》與《女子鉚釘工》。.
查看 埃及和諾曼·洛克威爾
高罗佩
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字笑忘,号芝台、吟月庵主,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官、翻译家、小说家。.
查看 埃及和高罗佩
魔術
術,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通过特殊的手法及道具等,使观众覺得不可思議。廣義的定義為泛指各種以專業技巧或知識展示出讓人覺得歡笑、不可思議的藝術的活動。魔術的技巧並不包含特異功能的成份。魔術亦可定義為「在滿足物質不滅定律及能量守恆定律的條件之下,呈現出違反經驗法則的表演」。 魔術師則是指從事魔術活動,並且不將魔術濫用者。魔術師古代又稱為「眩者」、「幻人」等。 魔術不是只有障眼法,而是一項務求違反客觀現象的表演藝術,必須有純熟的手法和精製的道具,瞭解觀眾的心理還有良好的表演心態。一個成功的魔術能令觀眾看得如癡如醉,要靠很好的表演和新的創意。魔術並非一定需要特殊道具,助手,台前幕後的協助,有時候只有手邊的小東西也可以變出一個好魔術。.
查看 埃及和魔術
让-米歇尔·雅尔
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 Jarre,1948年8月24日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著名电子音乐艺术家。他是电子音乐先锋,并以举办宏大的室外音乐会而闻名,在他的音乐会上常使用大量的激光、焰火等视觉效果。他是世界上最早实验电子音乐和数字音乐(數碼音樂)的艺术家,他的音乐会现场观众众多,观众数量之多,曾三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
查看 埃及和让-米歇尔·雅尔
记数系统
记数系统,或称记数法或数制(numeral system、system of numeration),是使用一组數字符号来表示數的体系。 一个理想的记数系统能够:.
查看 埃及和记数系统
豹
豹(学名:Panthera pardus)是貓科豹屬下的一種動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环境适应能力强,行踪隐秘,总体生存状况好于它的猫科亲戚狮和虎,但是有些豹亚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不同亚种的豹毛色有浅黄,金黄,黄褐等不同。因为其浑身布满圆形斑纹,所以又名金钱豹或花豹。花豹有時會有黑化現象,即為黑豹,皮膚及毛髮上出現大量黑色素,但還是可隱約見到斑點。.
查看 埃及和豹
貝西摩斯
貝西摩斯(Behemoth,也译作巨兽或比蒙)是聖經記載的神话生物。在希伯莱文中称בהמות(Behemot/B'hemot),意为『群兽』,暗指它形体十分龐大,群兽相合才能与其并论。.
查看 埃及和貝西摩斯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共和国通称賽普勒斯(Κύπρος;Kıbrıs),是位於歐洲與亚洲交界處的一個岛国,位於地中海東部,面積9,251平方公里。 已知人類在賽普勒斯的活動足跡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10,000年,此一時期的遺址有喬伊魯科蒂亞,為新石器時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築群。塞浦路斯因地處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衝,從古至今已被西臺、亞述、埃及、波斯、阿拉伯哈里發王朝、烏邁耶王朝、威尼斯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外來勢力侵略或佔領過。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島。1878年起,為英國所管理,直至於1960年獲得獨立,隔年成為大英國協會員國。 賽普勒斯独立后的主體民族希腊人和少數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種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預和支持下于当地另立政权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因此賽普勒斯共和國法理主權為賽普勒斯全島及其周圍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區因為條約分配予英國作為軍事基地),然而事實上(希臘人政权)有效統治區域仅为南方,占全島面积的63%。北賽普勒斯作为政治實體目前僅為土耳其共和國所承認。賽普勒斯共和国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成为欧洲联盟成员国。.
查看 埃及和賽普勒斯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1952至1970年埃及實際最高領導人。 纳赛尔被认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领导人之一。他執政期間,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
足球
足球是一种足球類運動,亦是足球运动或足球比赛的简称;当然它也指足球比赛中的用球,但在这里它代表前者。標準的足球比賽由两队各派11名队员参与,包括10名球員及1名守門員,互相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互相对抗、互相进攻。除守門員可在己方禁區內利用手部觸球外,其他球員只能運用手部以外的身體部位碰觸球(開界外球例外),比賽目的是盡量將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最多的一隊則代表勝出。比賽持續時間為兩個等長的半場,每半場為45分鐘,共90分鐘。如果在比赛規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籤、加时(30分鐘延長赛)或互射十二码罚球等形式比赛分出高下。 2004年,國際足球總會確認古代中國的蹴鞠是足球運動的最早雛形。而現代足球运动相傳源于英國,亦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被認為是世界第一运动,在和平年代亦被稱作是“國與國間沒有硝煙的戰爭”,甚至因其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被视作一门艺术。 足球在英語世界中有不同名稱。英式足球於19世紀的英國出現時,football一詞還可以指數種形式相異的運動,例如橄欖球(rugby football)等。為了區別,便將這種由英格蘭足球總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定立規則的英式足球,稱為association football。其後英國人將association縮短,造出新詞soccer。現在北美洲之外的大部份英語系國家和地區,將足球稱為football;而在美國,football用來指當地主流的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因此美式英語稱英式足球為soccer,然而受西班牙語社群影響,也會借用西班牙語的fútbol。.
查看 埃及和足球
趙薇
趙薇(),中國大陸導演、女演員、流行音樂女歌手,因1997年主演電視劇《還珠格格》而迅速竄紅。目前任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演員工會副會長、中國環境促進會常任理事,并且是法國茹德拉紅酒協會授勛騎士。在中國大陸,趙薇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並稱為四大花旦。除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與最佳導演之外,趙薇還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华表奖以及中國電視金鹰獎等國家影視獎項的最佳女主角獎。2014年,趙薇在導演作品獲得肯定後,又再以陳可辛電影《親愛的》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并赢得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查看 埃及和趙薇
跨撒哈拉贸易
跨撒哈拉貿易界于北非地中海沿岸國家及西非國家之間,是條從第八世紀到十六世紀末間重要的貿易路線。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来到北非并控制了撒哈拉商道贸易。8~11世纪为商道贸易的发展时期,11世纪中叶~16世纪末为全盛时期,此后走向低潮。我們在探討商隊路線的位置以及貿易流量的興衰前必須先知道所謂跨撒哈拉貿易到底是如何存在的。危險又空曠的撒哈拉沙漠隔開了地中海世界的貿易和尼日尔的貿易。費爾南·布勞岱爾在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一書指出:“在這種地區,像是跨大西洋一樣,除非說有特殊狀況,如有一定的预期利润,才值得穿越。但与跨大西洋贸易不同的是,撒哈拉沙漠一直都有一群人以當地為基地做區域性的貿易。” 跨撒哈拉貿易是靠由阿拉伯駱駝组成的商隊進行。這些駱駝在编入商隊前會事先在北非馬格裏布或西非薩赫勒平原上以數個月的時間養肥。根據使用過商隊的阿拉伯商人-zh-hans:伊本·白图泰; zh-hant:伊本·巴圖塔;-的說法,每個商隊平均有一千隻駱駝,有時甚至用到12,000隻。商隊的嚮導是高薪請來的柏柏爾族人,因為他們清楚撒哈拉沙漠的情況,而且在通过其他遊牧部落时可以確保商隊的安全。商隊的生存危机重重,需要倚靠團隊的和諧運作。通常因為商隊無法一次攜帶全程所需的水,擅跑的人會先被派往前方的綠洲,如此可以把水在商隊抵達綠洲前數天就運給商隊。.
查看 埃及和跨撒哈拉贸易
路易威登
LV(Louis Vuitton,發音:,)是法国历史上杰出的皮件设计大师之一。他于1854年在巴黎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第一间皮箱店。一个世纪之后,路易·威登成為皮箱與皮件領域數一數二的品牌,并且如今路易·威登这一品牌已经不仅限于设计和出售高档皮具和箱包,而是成为涉足时装、首飾、太陽眼鏡、皮鞋、行李箱、手提包、珠寶、手錶、腕錶、名酒、化妝品、香水、書籍等领域,以其品牌名字的兩個字母首字LV當奢侈品標示聞名於世。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路易威登名列第29位。其總部設在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
查看 埃及和路易威登
路易八世 (法兰西)
路易八世(狮子)(Louis VIII le Lion,),法蘭西卡佩王朝国王(1223年—1226年在位),且在1216年—1217年要求英格兰王位。他生于巴黎,是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和埃诺的伊莎贝拉之子,并通过母亲继承阿图瓦伯爵。 路易八世虽然作为国王只统治了三年,但在作为王太子期间是一个积极的领导者。在其父对约翰王治下的安茹王朝作战时,他在军事上的应用为他赢得“狮子”的称号。在1214年的穆瓦讷的罗歇城堡战役中取胜后,他入侵南英格兰,于1216年6月2日被伦敦的反叛诸侯拥戴为“英格兰国王”。在被开除教籍和驱逐后,他未曾加冕,也不放弃宣称王位。1217年,路易开始征服吉耶讷,只将波尔多周围的小片地区留给亨利三世。 他短暂的任期以与王室军队对法国南方阿尔比派十字军的介入决定性地将这一冲突带向终结闻名。他死于1226年,由子路易九世继位。.
鹅
鹅是經人类驯化的雁類動物,属于家禽。中國家鵝來自於鸿雁,歐洲家鵝則來自灰雁。.
查看 埃及和鹅
麥加
麥加(مكّة المكرمة;羅馬化:Makkah Al-Mukarramah),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城,全稱是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中文較罕見的翻譯有滿克、墨克等譯名。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擁有天房和禁寺。麥加有名的朝覲活動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傳統上伊斯蘭教認為麥加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的後代所建。七世紀時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宣揚伊斯蘭教,當時該地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在伊斯蘭早期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966年後,麥加一直都由當地的謝里夫所統治,直到1924年統治權歸紹德家族所有。"Mecca,"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http://encarta.msn.com © 1997-2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查看 埃及和麥加
身分證
是用於證明持有人身分的證件,多數由各國或地區政府發行予公民,它将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分的证明工具。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允许身分证包含生物识别信息于其中,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其他通常出现在身分证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职业、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血型和凝血因子。.
查看 埃及和身分證
麻原彰晃
麻原彰晃(),本名松本智津夫,出身日本熊本縣。自稱自己是埃及的法老王與中國的明太祖轉世,得到釋迦牟尼佛真傳,1984年成立了一個融合藏傳佛教、基督教、瑜伽、氣功等因素的奧姆真理教並自任教主,宣稱世界末日將至,他要創造一個新的日本帝國。最後他創立了奧姆國家計畫,欲藉由恐怖攻擊殺害天皇、宰相、閣員、國會議員及廣大的東京民眾,發起政變,以奪取日本政權的陰謀。1995年3月,主謀策划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而遭到逮捕,纏訟多年後,於2004年2月27日被東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曾試圖上訴,最後日本最高法院於2006年9月15日維持死刑判定,全案定讞,但至今尚未執行死刑。.
查看 埃及和麻原彰晃
麵包
麵包,是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
查看 埃及和麵包
車輛國籍代碼列表
車輛國籍代號最初是依據1949年與1968年舉行的聯合國道路交通會議議後呈報給秘書長的決議案,制訂作為車輛在國際交通場合時的明確國籍標記。現今的列表所使用的國家代號,部分參考自ISO 3166國際標準所制訂的國碼列表,但並不完全一致,使用一到三個不等(偶有四個的特例)的英文字母組合而成。制訂此代號原本的用意是考慮到外國車輛駛入另外一個國家時,除了原國籍發放的車牌號碼外,利用國籍代號來辨識其所屬註冊國避免混淆。雖然國籍代號的制訂範圍包含全世界各地的聯合國會員國與部分特殊行政區,但由於車輛鮮少會在島嶼或獨立的大陸國家之間互相往來,因此這代號系統最常見於歐洲的車輛上。 正式標示車輛國籍代號的方式,是以全大寫正楷粗體的英文字,將標有國籍代號的橢圓形白色金屬牌或貼紙,貼在車尾靠近原車輛牌照附近的位置。.
查看 埃及和車輛國籍代碼列表
黎塞留级战列舰
黎塞留級戰艦(Richelieu-class)是法國海軍建造的最後一級戰艦,同時是法國有史以來建造噸位最大的戰艦。本級艦在1930年代設計,預計對抗義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整體設計類似於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放大版,其主要武器採用8門,並配置於2座四联装砲塔內,而2座主砲塔以背負式佈局全設置於前甲板。其標準排水量為,在航速上可達。 由於黎塞留級前三艘艦分別於1935年、1936年、1938年等不同年份開工,在建造過程中各艦又分別更改方案,因而造成本級艦共有3種子類型艦艇。原預計共建造4艘,但只有3艘,並且只有前2艦完工。黎塞留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服役,而讓·巴爾號在二戰後才開始服役;2艦在建造期間曾於達喀爾戰役與為維希法國作戰。在法屬西非倒戈後,2艦轉為自由法國與同盟國的指揮下。首艦黎塞留號隨後加入英國海軍本土艦隊與遠東艦隊作戰行列,並在1945年後前往法屬印度支那支援該地法軍。讓·巴爾號則到1950年後才正式完工,並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中支援英法聯軍登陸埃及塞得港。1960年代後,本級艦逐漸退至第二線。黎塞留號於1968年拆解,讓·巴爾號則在1970年拆解。.
查看 埃及和黎塞留级战列舰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لبنان;亞拉姆語:ܠܒܢܢ),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查看 埃及和黎巴嫩
軍事
軍事(military),古稱軍務,即軍隊事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或武裝部隊相關的學問及事務。.
查看 埃及和軍事
黑色五月暴动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Kerusuhan Mei 1998),又称黑色五月暴动,是指從1998年5月13日至16日发生在印尼棉蘭、雅加達、梭羅等城市的由暴徒發动的一系列針對華裔社群之暴動。暴亂持續約三天,數萬名華裔受到有組織的虐待與殺害。 當時印尼正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的動盪時期,印尼政府對此采取了默許或不作為的態度,亦有證據表明此次暴亂爲印尼軍方所策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事件中雖然有種族衝突的因子,但就其原因多屬於華族和當地人存在嚴重貧富不均所導致的,印尼土著人的目標就是為了相對富裕華人把持的龐大財富。根據印尼政府機構國家團結發展局七月十日公布的資料,發生在五月中旬以華人為主要攻擊目標的大暴亂,468位華裔婦女被強暴,最年長的55歲,最小的年僅9歲。其中20位華裔婦女在遭強暴或被毆打致死或被投進火海,化為灰燼。死者包括那名9歲的幼女,由於她的陰部被歹徒切除,伤重不治,最后死于醫院。而印尼“被強暴婦女救助中心”、“婦女聯繫資訊中心”等團體則表示,由於政府推諉、犯罪團體恐嚇以及受害者難以啟齒等因素,被強暴的華人婦女的確切數字根本無法把握。有人權組織估計,正確的數字應在千人以上。 事件的中文名稱「黑色五月暴动」,來自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的書《黑色的五月: 印尼暴徒残害华人暴行真相》。.
查看 埃及和黑色五月暴动
黄鹡鸰
鶺鸰(学名:Motacilla flava)为鶺鸰科鶺鸰属的鸟类。分布于古北区、阿拉斯加、非洲、亚洲等地,一般生活于河谷、林缘、原野、池畔及居民点附近以及从平原至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均可见其踪迹。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查看 埃及和黄鹡鸰
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Rotavirus,簡稱RV)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屬于呼腸孤病毒科。它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最常見原因,幾乎世界上小孩在大約五歲時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會逐漸增強,因此之後再次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到成人階段就很少受其影響。輪狀病毒總共有八個種,以英文字母編號為A、B、C、D、E、F、G與H。其中,A種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超過90%人類輪狀病毒感染是由該種造成。 輪狀病毒是藉由糞口途徑傳染的。它會感染與小腸壁上的並且產生腸毒素(enterotoxin),腸毒素會引起腸胃炎,導致嚴重的腹瀉,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脫水而導致死亡。雖然輪狀病毒於1973年就被由澳洲的所發現,而且造成嬰兒與幼兒總計超過50%以上因為嚴重腹瀉而住院治療的案例,但是在公共衛生社群中它仍然沒有被廣泛地重視,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除了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之外,輪狀病毒也會感染動物,是家畜的病原体之一。 輪狀病毒的治療並不複雜,但每年仍有超過450,000名五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為輪狀病毒的感染而死亡,而且每年有幾乎兩百萬以上的兒童因此患重病。在美國實施疫苗施打計畫之前,輪狀病毒每年造成270萬個兒童嚴重腸胃炎的案例,有近60,000名兒童需住院治療,並且每年平均有37個死亡案例.
查看 埃及和輪狀病毒
齐齐哈尔市
哈尔市(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别称鹤城、卜奎(卜揆、卜魁)、龍沙。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辐射黑龙江省西部、吉林省西部以及内蒙北部。辖7区8县,代管县级讷河市。总面积4.23万平方公里,人口549.39万(市区136.59万),有着8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黑龙江省会史。齐齐哈尔是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国内湿地之一也是鹤类栖息地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市区东南32千米处。.
查看 埃及和齐齐哈尔市
轨距
-- 軌距(track gauge)亦即軌道距離,是鐵路軌道兩條鋼軌之間的距離,以鋼軌的內距為準。國際鐵路聯盟在1937年制定1435毫米(4呎8吋半)為標準軌距,又稱國際軌距。通常,比標準軌寬的軌距稱為寬軌,比標準軌窄的稱為窄軌。一般窄轨铁路适用于山路,而宽轨铁路则有更好的高速稳定性。 雙軌距或多軌距鐵路舖有三或四條鋼軌,讓使用不同軌距的列車都可行駛。.
查看 埃及和轨距
连锁超市列表
连锁超市列表,列舉跨國性以及各主要國家的连锁超級市場。.
查看 埃及和连锁超市列表
运河
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规模比较大的,可以使水流流过的運輸通道。運河通常連接湖泊、河流和海洋,或橫貫半島、地峽而造。 相傳在四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已有開運河,但具體難以考證。信史上中國的胥河是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开凿于公元前506年。中國的京杭大运河是歷史上最長的運河,長約1700公里,但今日只有少部份河段可供航運。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土庫曼南部的卡拉庫姆運河,全長約1375公里,大部份河段都可航行。運河的主要用途是行駛船隻運輸貨物。在工業革命之後,由於建造成本和運輸時間的緣故,內陸運河逐漸被鐵路取代。許多運河目前都只剩下觀光用途,如威尼斯的運河。 运河主要可以分為二種:有一種是和現有的河流平行,分擔河流的水流量,在維持河谷及流域的條件下,通過建設水壩和水閘來調整水量,維持夠高的緩流水位。另一種則會越過分水岭的山脊,這種方式多半會需要在海拔最高點上方有水源供應。許多的運河。會興建在在山谷及其他水路高很多的地方。城市需要很多的水源,而海拔較高的運河可以提供水源給海拔較低的缺水地區。像羅馬帝國的高架渠就有類似功能。.
查看 埃及和运河
迈克尔·杰克逊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Michael Joseph Jackson,)是一位美国的歌手、流行歌曲作家、唱片制作人、舞蹈家及演员,常被尊称为“流行乐之王”(King of Pop)。杰克逊对音乐、舞蹈和时尚的贡献,以及备受关注的个人生活,使他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超过四十年。 迈克尔是杰克逊家族的第八个孩子,他与四位兄弟杰基、蒂托、杰梅因及马龙一同组建了杰克逊五人组,并于1964年初次登上职业音乐舞台,后在1971年开始单飞。20世纪80年代初期,杰克逊成为流行音乐的主导人物。他歌曲的音乐影片,包括《避开》、《比利·珍》以及《颤栗》,将媒体转化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宣传工具,也对打破种族障碍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些音乐影片的流行促使当时创立不久的电视频道“全球音乐电视台”名扬天下。20世纪90年代,杰克逊录制了包括《黑或白》和《》在内的多部音乐影片,这些作品标志着他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这一阶段的大量巡演让他在国外同样名利双收。由于杰克逊的成名及其舞台和影片的表演,一些由他所命名的如“”和“月球漫步”之类的舞蹈技术得到了普及。他独特的声音和风格影响了很多嘻哈音乐、后期迪斯科、现代节奏布鲁斯、流行音乐及摇滚音乐的艺术家。 杰克逊于1982年所发行的专辑《颤栗》是迄今为止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其它的专辑,包括《墙外》(1979年)、《飚》(1987年)、《危险之旅》(1991年)以及《他的历史》(1995年)也跻身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行列。杰克逊是为数不多的已两次入选摇滚名人堂的艺术家之一,也有被選入作曲者名人堂,並且是唯一一位进入舞蹈名人堂的流行艺人。他的其它成就包括了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13个格莱美奖以及“格莱美传奇奖”和“”;26个全美音乐奖,为所有艺人之最,其中包括“世纪艺术家”和“20世纪80年代艺术家”;在他单飞生涯中,他拥有13个美国冠军单曲,在公告牌百强单曲榜中超过其他任何一位男歌手;以及超过4亿的全球销量记录。杰克逊赢得了数百个奖项,使他成为流行音乐历史上获奖最多的艺人。杰克逊遗作专辑《超脫》中的单曲《》于2014年5月21日登上了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的第九位,杰克逊由此成为史上首位在五个不同的十年中,均有单曲登上此榜单前十位的艺术家。杰克逊不断地在世界各地出席人道主义活动,2000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裡认证他资助过39个慈善机构,超过其他任何一位艺术家。 杰克逊的个人生活方面,包括他的外貌变化、个人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引起了许多争议。90年代中期,他受到性侵害儿童案件的指控,最终以大约2500万美元的金额庭外和解,没有正式起诉。2005年,他受到七项性侵犯儿童以及其他两项指控,最终法院裁定其所有罪名均不成立。傑克森死後七天,當年控告其性侵的男童出面聲明,此事件皆為男童父親覬覦傑克森金錢的陰謀,並正式向傑克森道歉。2009年6月25日,正为复出演唱会《就是这样》做准备的杰克逊因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类药物中毒导致心脏骤停,并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洛杉矶法医裁定这是一宗凶杀案,他的私人医生康拉德·默里被判过失致死。杰克逊的逝世引发了全球性的悲痛,他的公众悼念仪式在世界各地进行了转播。.
查看 埃及和迈克尔·杰克逊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Greece 法文: Civilisation mycénne,前1600年 – 前1100年)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這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包括荷馬史詩在內,大多數的古希臘文學和神話歷史設定皆為此時期。.
查看 埃及和迈锡尼文明
近親性交
近親性交,是指在近親之间所发生的性行为。但這種行為通常與近親婚姻一起被混為一談,被視為是。 性交的發生可分為合意性交與非合意性交(如強制性交、乘機性交等準強制性交犯罪行為)。如非合意性交,必屬非法。在合意性交部分,在多數現代文化的道德觀無法接受,於重視人倫的中華文化圈,近親性交属于亂倫的範圍。在法律面上,各地区採取的立場不同,有的採取放任的態度(如西班牙、法國刑事法),有的採取制裁的態度(如香港、德國刑事法),有的採取非刑事化的態度而認為是需要治療的心理疾患(如羅馬尼亞刑事法)。但因為各文化對性行為和近親定義不同,所以對近親性交的定義也有很大差異。 參照東西方的文明史,可知近親性交,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卻又甚少提及的(直至今日)。在有些社会如古埃及,兄妹、姊弟、父女、母子乱伦很常见,目的是为了保持皇家血统的纯净。近年來性科學的知識與尺度較為進步開放,以及男女平權觀念的普及,各國陸續對於近親性交開始有著手進行小規模的統計調查。在基督宗教和佛教影響力較大的國家中,近親性交的比率大約從3%到10%間,西亞(中東)、非洲、南亞等則可攀升到44%甚至大於50%,如南非、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 另有非因為文化或法律限制造成的近親性交,即近親性侵。如2010年索馬利亞發生飢荒,大批難民逃往肯亞,難民營發生了性侵婦女,並逼迫兄妹在大庭廣眾下性交的慘事;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十五歲以上的女性超過半數有被強迫性交、性虐待、近親性侵的經驗。在巴勒斯坦的-zh-hans:纳布卢斯;zh-tw:納卜勒斯;-省,由於以色列軍隊對居民的自由、財產、就業等作了很大限制,當地有著長期的文盲、貧窮、就業問題,近親性交與通婚也相當普遍。.
查看 埃及和近親性交
近東
近東,早期近代西方地理學者以「近東」指鄰近歐洲的「東方」。欧美人使用的词汇,以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讲,指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包括非洲東北部和亞洲西南部,有時還包括巴爾幹半島。在巴爾幹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般不再把巴爾幹國家稱爲近東國家,而以「東南歐」或「南歐」代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此稱渐為「中東」取代,但兩者常通用。.
查看 埃及和近東
茶
在日本很常見的煎茶 一個人正在製作抹茶 茶,是指利用茶樹的葉子所加工製成的飲料,多烹成茶湯飲用,也可以加入食物中調味,又有藥用。葉羽,茶經,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11現代的茶主要按製作工序分爲六大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中國查葉詞典,陳宗懋.楊亞軍,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7。茶大多種植在梯田。.
查看 埃及和茶
蜂蜜
蜂蜜,--,是昆蟲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採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製的蜜,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液体。自古被當成食物及藥物來使用,也被用於製作蠟燭等各種用品。中醫認為,蜂蜜性味甘、平,对腹痛、干咳、便秘等有疗效。 蜂蜜(因已由蜜蜂的唾液中的酵素分解)為兩種單糖類的葡萄糖和果糖所構成,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而不需要先分解为单糖,所以比白砂糖(蔗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1kg的蜂蜜含有2940kcal的熱量。 市售蜂蜜經過濃縮處理或天然封蓋熟成,水分含量可低於20%以下,細菌和酵母菌都不能在蜂蜜中存活,因此蜂蜜並不需要放入冰箱保存,某些厭氧菌(如肉毒桿菌)可以以非活性的孢子形態存在其中,因為嬰幼兒腸胃等消化器官过于稚嫩,胃酸的分泌較差,所以,一歲內的嬰兒不要食用沒有經過消毒的蜂蜜。蜂蜜中孢子並不會繁殖產生毒素,一般情況下,蜂蜜中的厭氧菌也沒有在人體內繁殖的危險。尚未封蓋熟成且未經濃縮處理的蜂蜜,因水分含量偏高,室溫下會快速發酵變質,因此仍需放入冰箱低溫保存。.
查看 埃及和蜂蜜
胡夫
胡夫(希腊语中称之为在基奥普斯, Χέοψ, Cheops;曼涅托王表中称之为苏菲斯,Σοῦφις, Suphis)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的一位法老。他的统治期从大约公元前2589年至公元前2566年,是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位法老。一般认为胡夫修建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吉萨大金字塔。胡夫的全名是“荷努姆-胡夫”,意为“荷努姆神保佑我(胡夫)”。.
查看 埃及和胡夫
胡济邦
胡济邦()女,浙江永康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外交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宗道一,胡济邦:跨越新旧中国的女性外交官与记者,湘潮2006年03期.
查看 埃及和胡济邦
郭跃
郭躍(),中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籍貫遼寧鞍山。.
查看 埃及和郭跃
都灵
都灵(Torino ;皮埃蒙特語:Turin ;Augusta Taurinorum),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稱為都--靈,台湾稱為--,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重要城市,皮埃蒙特大区和都灵廣域市的首府。它坐落在波河的左岸,距離米蘭大約,阿尔卑斯山环绕在城市的西北。都灵中心区有面积130.17km²,人口911,534,是意大利人口第四多的城市;都灵城市区有面积1,126.6 km²,人口1,745,221;都灵都市圈有面积1,977 km²,人口2,200,000(占意大利总人口的3.4%)。 都灵是一国际化的欧洲城市, 都灵有时被称为“意大利自由的摇篮”、、“阿尔卑斯之都”、“萨沃亚之都”。它拥有众多的文化設施和其他名胜。都灵因为它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法式建筑而举世闻名。它的很多广场、城堡、庭园和宫殿(如贵妇宫),都是由西西里建筑师菲利波·尤瓦拉建造的,他在设计时借鉴了法国经典建筑凡尔赛宫。 这些法式建筑的典范包括:王宫、斯杜皮尼吉行宫和苏佩尔加大教堂。許多意大利高等教育機構位於此地,如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都灵美术学院等。还有许多重要和著名的博物馆,如埃及博物馆 和安托内利尖塔。 都灵曾经是欧洲重要的政治中心。1563年,它成为了萨伏依公国的首都,随后是萨伏依王室统治下的萨丁尼亚王国的首都,最后是意大利统一之后的第一个首都(1861年—1865年)。 同时,它也是萨沃亚王室(意大利王室)的故乡。 虽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的大部分政治意义和重要性都丢失了,它还是在战后成为了欧洲重要的工业、商业和贸易的集散地。它现在是意大利的工业中心之一,和米兰、热那亚组成了“工业铁三角”。从经济上来说,都灵紧随罗马和米兰之后,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 它的GDP高达58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78位。 虽然不像罗马、米兰那样是“世界级城市”,GaWC评其为“适合发展”级别。 都灵是意大利汽车制造业的摇篮,被称为“意大利汽车之都”或者“意大利的底特律”。是汽车品牌菲亚特、蓝旗亚和阿尔法·罗密欧的总部所在地。 都灵还拥有足球俱乐部尤文图斯和都灵,举办过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些国际空间站设备,如和谐号节点舱和哥伦布实验舱,也是在都灵制造的。.
查看 埃及和都灵
舊金山和約
《對日和平條約》,簡稱《對日和約》,通稱舊金山和平條約或舊金山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份同盟國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条约,1951年9月8日由包括日本在内的49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起草人為日後擔任美國國務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正文以英語書寫,另有法語、西班牙語、日語等3種語言之正式譯本。 舊金山和約的目的是解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的政治地位、以及釐清戰爭責任所衍生的國際法律問題。和約第二條聲明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地之主權。和約第三條中,日本同意美國對於琉球群島等島嶼交付聯合國託管。這些規定造成後來南千島群島、以及臺灣法律歸屬的主權爭議。 日本在和約前言的部分,請求加入聯合國並遵守《聯合國憲章》。隨着这份和约的正式生效,日本結束長達七年的盟軍佔領時期,並恢復正常國家地位。1956年12月1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決定向聯合國大會推薦日本為聯合國會員國;12月18日,經聯合國45個成員國提案、51個成員國附署,聯合國接納日本成為第80個會員國。 《旧金山和约》是身为战败国的日本确立战后再次崛起和确立国家走向的决定性合约。.
查看 埃及和舊金山和約
舞蹈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於三度空間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查看 埃及和舞蹈
航空器
航空器(Aircraft)是飞行器中的一个大类,是指通过机身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不是由空气对地面发生的反作用)而获得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任何机器。 任何一种航空器都必须产生出與自身重力相同的升力来,才能进入空中。根据升力的产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前者依靠空气之静浮力升空;后者依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 由构造特点不同,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有着不同的特点。轻于空气的航空器主体为一个气囊,内部一般充入密度比空气较小的气体,如氢气和氦气,借着大气中的静浮力使航空器能够滞留于空中。在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是飞机,它由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设备、产生升力的机翼和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设备等构成。.
查看 埃及和航空器
阿加托克利斯
阿加托克利斯(古希腊语:,前361年或前360年—前289年)叙拉古的僭主(前317年或前316年—前289年在位)。他是希腊世界晚期僭主政治最杰出的代表。 阿加托克利斯生于西西里的Thermae Himerenses(现在的Termini Imerese)。他的出身十分低微,曾经做过陶器工人,后来因为军事天才而步步高升。阿加托克利斯企图推翻叙拉古的贵族政体,许诺为破产市民免除债务和提供补贴,以及给雇佣兵分配地产,因而得到他们的支持。他的前两次推翻贵族统治的尝试都告失败,因而一再被流放。然而他在前317年再次发动政变,这第三次努力终于成功。叙拉古的贵族寡头政权下台,阿加托克利斯成为城邦的僭主。 阿加托克利斯延续了叙拉古统治者与迦太基争夺西西里主导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叙拉古与迦太基之间战争不断,双方都未能取得绝对优势。在前310年的军事行动中,叙拉古的兵锋抵达了迦太基城本部。 阿加托克利斯在叙拉古的统治十分开明。他的治理深得民心以至于他在前304年开始使用西西里国王的头衔。在对外政策方面,阿加托克利斯征服了西西里岛上的几乎所有希腊城邦,并与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结成同盟。阿加托克利斯于前299年侵入意大利,征服了亚得里亚海中的希腊殖民地克基拉岛(科孚岛)。前289年,阿加托克利斯在向南意大利进军途中去世。 阿加托克利斯统治时期是叙拉古乃至整个西西里在古代最繁荣的时期。.
查看 埃及和阿加托克利斯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Αρχιμήδης;),希腊化时代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天文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锡拉库扎,据说他在亞歷山卓求学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今天的埃及仍在使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罗马大军围攻锡拉库扎,阿基米德死于罗马士兵之手。 阿基米德对数学和物理学的影响极为深远,被视为古希臘最杰出的科学家。他與牛頓和高斯被西方世界評價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三位數學家。.
查看 埃及和阿基米德
阿卡德帝国
阿卡德帝国 (Akkadian Empire)(前2334年-前2193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统治区域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早于该地区后来出现的巴比伦和亚述帝国。闪米特语族的一支。于前3000年前结束游牧生活,定居于被称为苏美尔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并建立了名为阿卡德的城邦国家。前2334年左右,阿卡德君主萨尔贡的军事征服使其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结束了苏美尔持续7个世纪的各自为政时代。阿卡德時代末期,受到内部叛乱、边疆独立、外敌入侵的困扰,最终于前2193年,末代君主去世后,在不知谁是继任者的混乱中崩溃,帝国持续时间不到150年,但它为该地区后来时代的君主,树立了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统一国家的先例。.
查看 埃及和阿卡德帝国
阿卡汗建筑奖
阿卡汗建筑奖(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是一个由阿迦汗颁给优秀的伊斯兰建筑和对伊斯兰建筑有重大贡献的建筑师的奖项。.
查看 埃及和阿卡汗建筑奖
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
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博士,(عبد العزيز الرنتيسي,又译兰蒂希或兰堤辛,1947年10月23日-2004年4月18日)。第一次中东战争时,年仅半岁的他与父母来到加沙地带南部的罕尤尼斯难民营。曾在埃及接受儿科医师和药剂师培训。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爆发反以起义后兰提西与谢赫·艾哈迈德·亚辛等共七人联合创建了“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并使其迅速发展成为被占领土上最有影响的伊斯兰激进组织之一。兰提西因积极参與反以行动,多次被捕,此后坐牢时间累积达7年之久。1992年,兰提西与其他四百多名巴抵抗分子被驱逐至黎巴嫩南部,作为这些人的发言人,兰提西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熟知。一年之后,兰提西回到加沙,成为哈马斯的主要发言人,并被认为是仅次于亚辛的第二号人物。兰提西属于哈马斯内部的激进派,主张建立一个没有犹太国的伊斯兰中东。在以色列军方暗殺亚辛后,兰提西于2004年3月23日晚接任加沙地带哈马斯领导人,同年4月18日遭以军导弹暗杀身亡。 Category:1947年出生 Category:2004年逝世 Category:亞歷山大大學校友.
阿卜杜勒·卡迪尔·巴贾迈勒
阿卜杜勒-卡迪尔·阿卜杜-拉赫曼·巴贾迈勒(عبد القادر باجمال,),出生于也门哈达拉毛省,1974年获埃及开罗大学商学学士学位。2001年4月出任也门总理,2007年卸任。 Category:也门总理 Category:开罗大学校友 Category:哈德拉毛省人.
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
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عبد الله بن الزبير,)倭马亚王朝初期的阿拉伯反对派政治家和宗教领袖。.
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
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عبد ربه منصور هادي,),生于阿比扬省,1970年加入南也门军队。1990年早期成为一名将军,也门统一后任总统委员会顾问。1994年5月任国防部长,同年10月3日任副总统。2012年就任也門總統。.
阿奇博尔德·韦维尔,第一代韦维尔伯爵
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第一代韦维尔伯爵(Archibald Percival Wavell, 1st Earl Wavell,)GCB, GCSI, GCIE, CMG, MC, PC 英国陆军元帅,二战中任中东英军司令部总司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打瞎左眼,也是大英帝國最出色的將領。在非洲用5萬的英軍大破意大利軍隊30萬,俘虜13萬兵而出名。後來邱吉爾插手指揮而敗於隆美爾,後轉任東南亞戰區司令,但軍備不足而敗於日本的寺內壽一部。.
阿尔塔瓦兹德二世
阿尔塔瓦兹德二世(亚美尼亚语:Արտավազդ Երկրորդ,?—前34年)大亚美尼亚国王(前53年—前34年)。提格兰大帝之子。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又是一位诗人和艺术家。 阿尔塔瓦兹德二世力图重振亚美尼亚的国势,尤其是要摆脱罗马的控制,为此不惜与帕提亚人联合。前53年,由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队在进攻帕提亚的战争中被帕提亚国王奥罗德二世击溃,克拉苏本人阵亡。这次惨痛的失败使正处于非常时期的罗马无力东顾,大亚美尼亚的独立因此得以保全。阿尔塔瓦兹德二世趁机收复了在提格兰大帝统治末期被罗马强行割走的小亚细亚。为巩固与帕提亚人的联盟,阿尔塔瓦兹德二世让妹妹与奥罗德二世之子和继承人帕科鲁斯结婚。 然而,阿尔塔瓦兹德二世的运气很快就结束了。在帕提亚因内讧而衰落之后,罗马重新向亚美尼亚施加压力。阿尔塔瓦兹德二世被迫承认自己为罗马人民的同盟者。前36年,马克·安东尼入侵亚美尼亚,阿尔塔瓦兹德二世战败被俘。安东尼将阿尔塔瓦兹德二世带到埃及,他在那里与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同居。不久阿尔塔瓦兹德二世因触怒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而被其杀害。 Category:亞美尼亞君主.
查看 埃及和阿尔塔瓦兹德二世
阿尔巴尼亚历史
阿尔巴尼亚的历史是欧洲历史的一部分。.
查看 埃及和阿尔巴尼亚历史
阿尔西诺伊
阿尔西诺伊(希腊语:Αρσινόη)是托勒密王朝的几位埃及王后、公主和女王的名字。她可能是:.
查看 埃及和阿尔西诺伊
阿尔西诺伊一世
阿尔西诺伊一世(希腊语:Αρσινόη,活动时间前3世纪)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托勒密二世的第一个王后和共治者。.
查看 埃及和阿尔西诺伊一世
阿希达穆斯四世
阿希达穆斯四世 Αρχιδαμος Δ' (活动时期前3世纪)欧里庞提德世系的第27代斯巴达国王(约前305年—前275年在位)。 阿希达穆斯四世是欧达米达斯一世之子。前294年,他在曼提尼亚战役中被马其顿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城市的征服者)击败。但由于德米特里一世听闻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对希腊的威胁行动而撤军,斯巴达免遭灭顶之灾。 阿希达穆斯四世的儿子欧达米达斯二世在其死后继承了王位。 Category:斯巴达国王.
查看 埃及和阿希达穆斯四世
阿克苏姆帝国
阿克苏姆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东北非洲的国家,首都为阿克蘇姆城(今属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省)。公元1世纪,一位古希腊商人写的《红海环航记》裡首次提到它。国王埃扎納在位时(320年-360年),征服埃塞俄比亚高原、麦罗埃和南阿拉伯,与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缔结同盟条约,国势极盛,被称为“众王之王”。埃扎纳还皈依基督教,推行新拼音文字,使阿克苏姆成为非洲第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 阿杜利斯是阿克苏姆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它地近曼德海峡,控制红海的航运;西距阿特巴拉河不远,沿河北上可至尼罗河中游,所以又是内陆贸易的集散地。来自意大利、埃及、拜占廷、印度的铁器、棉布、酒和装饰品,源源运进阿杜利斯,运出的是黄金、象牙、香料、犀角和玳瑁。使用铸有国王头像的金、银、铜币。阿克苏姆人民修建梯田和灌溉工程,种植小麦、葡萄、或放牧牛羊,驯猎野象。技术高超的匠人在山巅开凿(不是砌造)教堂和碉堡,堪称一绝。 六世纪中叶,波斯萨珊王朝攻占也门,阿克苏姆被挤出南阿拉伯。七世纪初叶阿拉伯帝国兴起,垄断从印度到地中海的商路,阿克苏姆衰落。八世纪,阿杜利斯被黄沙淹没。九世纪起,埃塞俄比亚政治中心南移今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带。十世纪,阿克苏姆帝国灭亡。 Category:衣索比亞歷史 A Category:已不存在的帝國.
查看 埃及和阿克苏姆帝国
阿倫·史密夫
艾倫·史密斯(Alan Smith,)出生於英格蘭利茲附近的Rothwell,英格蘭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或者防守中場,現時效力於英格蘭足球甲級聯賽-zh-hans:诺茨郡; zh-hk:諾士郡;-。 阿倫·史密夫在列斯聯其間串演進攻中場及右中場,於曼聯則串演防守中場,擁有不死鬥心,是一名萬金油球員。於列斯聯有「壞孩子」的稱號,加盟曼聯後有「辣椒仔」的稱號。很多球評家常把阿倫·史密夫和馬克·曉士相提並論,原因是他們認為阿倫·史密夫的風格與後者非常相似。.
查看 埃及和阿倫·史密夫
阿蒙
阿蒙是一位埃及主神的希腊化名字,埃及文转写为ἰmn,意为「隐藏者」(也拼作「Amon」)。他是八元神(Ogdoad)之一,配偶是姆特。 起初,他仅是底比斯的地方神祇。那时底比斯只是尼罗河东岸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位于今日卡尔纳克神庙周边区域。第十一王朝起源于赫门泰特州(或者可能就在底比斯本地)的一个家族,他们将神庙用雕像装饰起来。阿蒙的名字被复合进了第十二王朝创建者的名字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中。这个名字又被他的三个继承人所继承。中王国时期的几位国王也采用了相同的名字;底比斯的第十七王朝赶走了喜克索人,阿蒙作为皇家城市的神祇被重新突出出来。 然而,直到第十八王朝的统治者们把他们胜利的军队从各个方向开往边境的时候,阿蒙才开始成为埃及普遍承认的神,排挤着埃及的其他神祇,甚至走出埃及成为宇宙之神。法老们把自己的一切胜利都归功于阿蒙,并在阿蒙的神庙上耗费着财富和劳力。 阿蒙被描绘为人形,头戴一个头箍,由头箍上笔直伸出两根平行羽饰。这可能象征着鹰的尾羽。阿蒙有两种常见的形象:一种是坐在王座中,另一种是站着,手持一根鞭子,很像科普托斯和齊米斯的神祇敏。后者可能是他的原始形象:生育之神。国王在他面前隆重地耕耘将要播种的土地或收割成熟的谷物。他的配偶有时被称作埃莫奈特(Amaunet,Amon阿蒙的阴性词),但通常称作姆特(Amaunt与mut并非同一神,Amaunt更多被认为是Amon的女性化,即日升为Amon,日落为Amaunt);她长着人类的头,头戴上下埃及的双冠。他们的儿子是孔斯。 太阳神拉的名字有时会与阿蒙的名字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他作为「众神之王」的时候。在埃及,天堂的统治权属于太阳神,而阿蒙就是最高神,因此从逻辑上说,阿蒙就是拉。阿蒙被称作「王座与两陆之王」,或者更骄傲地称作「众神之王」。 A A.
查看 埃及和阿蒙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Amenemhat III(约公元前1842年~约公元前1797年在位)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之子。在正式即位之前,他大约有20年时间是与父亲共治。 在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时代,埃及各省权贵发动叛乱的危险被彻底消除。他在埃及境内各地兴建了一系列大规模水利工程用于灌溉,又动员农民开垦土地。他在位时期兴修的水利设施中最有名的是位于法尤姆省的美里多沃湖水库。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也大大增加了对矿物的开采。在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时,埃及的商船队穿梭于红海与地中海之上,最远抵达了塞浦路斯。.
查看 埃及和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或阿曼尼赫特一世(Amenemhat I)(约公元前1991年—约公元前1962年在位)埃及法老。他是第十二王朝的建立者。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不是王室成员出身,因而十分注意巩固自己的权力。在他统治时代限制了无法无天的贵族和各省统治者的权力,并把首都从底比斯迁至法尤姆。通过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埃及的混乱局面得到改善。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里让儿子辛努塞尔特一世成为共同在位者。他最后死于谋杀。.
查看 埃及和阿蒙涅姆赫特一世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簡稱阿里(英語: Ali ibn Abi Talib;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约601年9月15日—661年1月28日)是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間統治阿拉伯帝国。當穆罕默德受到真主默示時,阿里是首批接受神示的其中一人,他將畢生奉獻給伊斯蘭教。 遜尼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的正統哈里發;什葉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一代伊瑪目,又視阿里及其後裔為穆罕默德的正統繼承者。阿里及其後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聖裔的成員。穆斯林社會因對阿里繼承人身分的問題發生分歧而分成遜尼及什葉兩派,遜尼派認定是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巴克爾被任命為他的繼承者(什葉派則是認為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繼任者,也是第一個伊瑪目)。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被刺殺後,阿里被穆罕默德的同行者選為哈里發,他在任內遇到反抗及內戰。661年,他在庫法的清真寺進行禮拜時被襲,數天後逝世。 在伊斯蘭文化裡,阿里因其勇氣、知識、信念、正直、對伊斯蘭教不屈的奉獻、對穆罕默德的忠誠、平等對待所有穆斯林及對敵人的寬容而受人尊敬。阿里是古蘭經注釋、伊斯蘭法學及宗教思想上的權威人士。阿里在幾乎所有蘇非教團裡的地位崇高,他的影響力貫通整個伊斯蘭教史。.
阿里贝伊
阿里贝伊(原名为:阿里·卡比尔,1728年-1773年5月8日)埃及的马木留克统治者(1760年起)。生于高加索地区的阿布哈兹(在格鲁吉亚西部)。 阿里在童年时代被作为奴隶带到埃及,加入著名的马木留克骑兵队。不久即成为马木留克中的一名军官。1766年,阿里获得贝伊称号。在争取到足够的支持者后,阿里于1771年策划了一场针对其他贝伊的屠杀,消灭了所有反对他的力量。他随即宣布埃及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并且自称为苏丹。 在阿里的统治时期,他向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权发起挑战,征服了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的一部分。 阿里的一个女婿,穆罕默德贝伊转而反对他。阿里于1773年在开罗附近被穆罕默德打败,5月在开罗被处决。 Category:埃及君主 A A.
查看 埃及和阿里贝伊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Ἀριστοφάνης,),古希腊喜剧作家,雅典公民。他被看作是古希腊喜剧尤其是旧喜剧最重要的代表。相傳寫有四十四部喜劇,現存《阿哈奈人》(The Acharnians 425 B.C.)、《騎士》(The Knights 424 B.C) 、《和平》(Peace 421 B.C)、《鳥》(The Birds 414 B.C)、《蛙》(The Frogs 405 B.C)等十一部。有「喜劇之父」之稱。 关于阿里斯托芬的生平我们所知甚少。估计他于前448年左右在雅典的一个市区诞生,他的父亲可能叫腓利普斯。从前430年至前428年他受到良好的戏剧教育,此后他开始发表剧本。一开始的三部剧是匿名发表的。此后他也常常使用其它名字发表了剧本。他一共写了44部剧,其中11部完整地保留下来,四部可能并不是他写的。 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始终涉及到当时的人和事件,往往对其加以戏剧化和添加幽默。他也常引用其他诗人(如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对苏格拉底等人他往往进行批评,甚至于嘲弄。尤其与克利翁他很敌对。他在前426年的作品《巴比伦人》中对克利翁的描写导致了克利翁以诬蔑城邦的罪名告他。但这个控告没有任何后果。两年后克利翁又试图剥夺他雅典公民的权利,但也没有成功。据说阿里斯托芬的父亲是从罗得岛或者埃及迁入的,是后来才获得雅典公民的权利的。 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多次在比赛中获得最高奖,已知的有六次第一名,四次第二名。他的喜剧《蛙》(前405年)甚至被允许在前404年再次参加同一比赛,这是一个极高的荣誉。前390年他通过抓采被任命为首席执政官。 阿里斯托芬的三个儿子也是喜剧作家。约前385年阿里斯托芬在雅典逝世。他全生大多数时间是在雅典度过的。短期他也在前431年才殖民的爱琴那岛上生活过。一尊与米南德一起的双胸像是留下的唯一一份阿里斯托芬的肖像作品。今天这尊像在波恩的博物馆中展出。 在阿里斯托芬之前的喜劇作家不勝枚舉,但他現存的十一個劇本,卻是現存於世最早的希臘喜劇。阿里斯托芬現存的劇本中,前九部及在他之前的喜劇被稱為舊喜劇,剩餘的兩部後起的則被稱為中喜劇和新喜劇。 老喜劇的特徵是有二十四人的歌隊,並常有四至五位演員擔綱演出;結構上由「序場」(prologue)、「入場」(parados)、「妙想」(a happy idea)、「辯論」(agon)、「場次」(episodes)、「致辭」(parabasis)及「終場」(komos)所組成。 阿里斯托芬自前427年開始參加戲劇競賽。他的喜劇中包含了對時事的評論、鬧劇、抒情詩、狂想等內容。.
查看 埃及和阿里斯托芬
阿提夫·穆罕默德·奥贝德
阿提夫·穆罕默德·奥贝德(عاطف محمد عبيد;),出生于埃及西部省的坦塔(Tanta)。1955年毕业于开罗大学,1962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哲学博(PhD)学位。后在开罗大学担任商学教授,1980年代开始进入政府部门任职,担任过国内发展部长、计划部长等职,1999年10月5日被任命为埃及总理。2004年7月,奥贝德辞职。 2004年6月26日至7月6日胡斯尼·穆巴拉克总统前往德国治病时曾代理总统。后掌管阿拉伯国际银行,2012年3月1日因挥霍公款罪名被判10年监禁,财产被冻结。2013年初埃及的上诉法院推翻了判决,进行重审。法院再次宣告指控他在土地中欺诈。.
阿格西莱二世
阿格西莱二世( Άγησιλαος Β,),欧里庞提德世系的斯巴达国王(约前400年—前360年在位)。阿希达穆斯二世之子,在其同父异母的兄弟亚基斯二世死后继承王位。 阿格西莱二世即位后,获得对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军队的领导权。他指挥这些军队防御波斯人,后者一直企图征服在亚洲的希腊殖民城邦。前396年—前394年,他在与波斯人的战斗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由于斯巴达在科林斯战争(前395年—前387年)中屡屡受挫,阿格西莱二世被召回斯巴达,以帮助抵御由雅典、底比斯、阿尔戈斯和科林斯组成的反斯巴达联盟。阿格西莱二世在前394年发生于维奥提亚地区的中获胜。他继续领导斯巴达军队与其它希腊城邦、尤其是日益强盛的底比斯作战;到前386年缔结结束科林斯战争时,阿格西莱二世几乎恢复了斯巴达在希腊的霸权。但是在前371年,由亚基亚德世系的(他是阿格西莱二世的共同在位者)率领的斯巴达军队在留克特拉战役中被底比斯统帅埃帕米农德击败,克里昂布鲁图斯一世本人阵亡。这次失败造成的损失削弱了阿格西莱二世进行新的战役的能力。 出于获取军事经费和抵制波斯影响的目的,阿格西莱二世领导一支斯巴达精锐部队远征埃及(实际上是充当雇佣兵)。埃及法老内克塔内布二世为感谢斯巴达军队在王朝战争中的巨大帮助给阿格西莱二世以巨额酬金。阿格西莱二世在前360年由埃及回国途中去世。 阿格西莱二世被一些西方历史学家看作后期斯巴达最重要的人物,或者是“中兴之主”。古典作家,如色诺芬和普卢塔克都记载了阿格西莱二世的军事功绩。 Category:斯巴达国王 Category:古希臘將軍.
查看 埃及和阿格西莱二世
阿比西尼亚猫
阿比西尼亚猫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家貓品種,属短毛猫种。體態優雅、出眾,眼睛閃著金色光澤,有王者風範。阿比西尼亞貓來源不清,傳說是起源於尼羅河沿岸地帶,該品種的貓活躍好動、性格外向、獨立性強。它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短毛貓種。.
查看 埃及和阿比西尼亚猫
阿斯旺水坝
阿斯旺水坝(英文:Aswan Dam,السد العالي),分為阿斯旺低坝(又稱阿斯旺旧坝、小阿斯旺坝)和阿斯旺高坝(又稱阿斯旺大坝),阿斯旺是位于埃及的尼罗河第一瀑布下的城市,两座大坝在此跨过尼罗河,由于旧坝的设计不足以控制洪水,興建新的高坝來保护沿河居住的人口、农田及棉田。.
查看 埃及和阿斯旺水坝
阿拔斯一世·希尔米帕夏
阿拔斯一世·希尔米帕夏(عباس حلمي الأول,拉丁化:Abbas I,)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1849年起)。他只是名义上臣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事实上是一名独立统治者。 阿拔斯一世是阿尔巴尼亚血统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孙子。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是近代埃及最伟大的政治家,他实际上在埃及建立了自己家族的世袭统治。1848年,阿拔斯一世在其叔父易卜拉欣去世后,成为埃及的摄政;第二年他就正式被苏丹授以帕夏的称号。 在阿拔斯一世统治时期,许多穆罕默德·阿里时代进行的社会改革都被废止,穆罕默德·阿里建立的国有工厂几乎全部关停。英国的殖民势力逐渐成为埃及的决定力量。阿拔斯一世在1854年被一名奴隶杀死。.
阿拔斯二世·希尔米帕夏
阿拔斯二世(),全名阿拔斯·希尔米,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帕夏,1892年-1914年在位)。他是埃及的最后一位赫迪夫。 阿拔斯二世是穆罕默德·托菲克帕夏之子,于1892年继承其父在埃及的统治权。他试图摆脱英国对埃及王室的控制,实行一些独立于英国的政策。但由于实际上英国已经主导了埃及的经济和政治,阿拔斯二世在1900年后不得不按照英国人的意思办事。 1898年,阿拔斯二世重新征服苏丹,将其收入埃及版图。由埃及本土通至苏丹首府喀土穆的铁路于1899年完工,从而巩固了埃及王朝对那里的统治。1902年,阿拔斯二世统治下的埃及完成了第一阿斯旺水坝。 1903年,阿拔斯二世与穆斯塔法·卡迈勒一同前往伊斯坦布尔,希望能在名义上臣属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情况下取得埃及完全自治,因而与英国驻埃及总领事克罗默发生冲突。 阿拔斯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支持奥斯曼帝国,因而触怒了协约国特别是英国政府。1914年12月19日,阿拔斯二世被英国废黜。此后英国人彻底撕下了友好的面具,把埃及变成了一个保护国。 Category:埃及君主.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伊斯兰教穆斯林哈里發帝國(本意為「哈里發的領地」)。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称之为大食帝國(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的帝国」)。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裡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對科技及醫學的發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查看 埃及和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يمنية),中国大陆官方称其为阿拉伯也門,是曾在也门西北部存在的一个国家(1962年到1990年),因其首都萨那在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首都亞丁的北邊,所以簡稱北也門。.
查看 埃及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查看 埃及和阿拉伯人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成立於1945年,是阿拉伯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政治组织,成員國皆位於亞洲或非洲,宗旨是加强成员国间的协作,共同维护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广泛开展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合作。现有成员国22个。总部原设开罗,由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1979年3月31日,阿拉伯国家外交和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将阿盟总部迁往突尼斯。1990年10月31日,阿盟总部迁回开罗,现任秘书长是来自埃及的艾哈邁德·阿布·蓋特。.
查看 埃及和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簡稱阿联,是1958年2月1日由埃及與敘利亞联合组成的泛阿拉伯國家。伊拉克因局勢不穩而没有加入。1958年3月8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同也门王国(后来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组成邦联性质的阿拉伯合众国。由于埃及的霸权主义政策,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宣佈退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12月26日阿拉伯合众国也宣布解散。但埃及仍然保留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國號直到1971年9月2日為止。 值得留意的是,直到現在,埃及、敘利亞及伊拉克三國的國旗与国徽仍然非常相似,都是從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國旗及国徽演變而來;就連也门的旗幟也與共和國的國旗式樣相似。.
查看 埃及和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دولة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是由阿布達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歐姆古溫、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位於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與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首都阿布達比,也是境內最大部族的酋长国领地,阿聯酋的國際代碼為UAE。.
查看 埃及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al-ʻarabīyah 或者 ʻarabī )是除了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源自公元6世纪的古典阿拉伯语。它包括书面语及流通于中东、北非和非洲之角(即索马里半岛)的各种口语。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 阿拉伯语的书面语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书面阿拉伯语”。书面阿拉伯语是目前唯一在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阿拉伯语,用于大多数书面文件和讲座、新闻广播等正式讲话。但这亦因国家而异。1912年,在摩洛哥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前,曾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一段时间。 阿拉伯语属于,与亚拉姆语、希伯来语、乌加里特语和腓尼基语相近。阿拉伯语书面语不同于其所有地方的口语,且更为传统和保守。两者是双层语言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些地方的阿拉伯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都无法互通。而所有地方的阿拉伯语被当作是一个整体。即是说,纯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从政治及民族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如果阿拉伯语被当作一个整体,则世界上估计有4.22亿人以其为母语。如果各地的阿拉伯语当作是不同的语言,则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种,因为它们是方言连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埃及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大约五千四百万人以其为母语——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闪米特语言。 阿拉伯语是美国使用人数第12多的语言。 现代的书面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源于古兰经的语言(即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学校教学及工作、政府、媒体等场合。两者合起来被称为书面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语法与古典阿拉伯语大体相同,词汇也有相同之处。但古典阿拉伯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在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中不再使用,在口语中不使用的词汇也不在现代书面语中使用。而且现代书面语从口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现象。新的词汇大多用来表达近现代出现的概念。 阿拉伯语用阿拉伯字母从右往左书写。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可用拉丁字母从左往右书写,但没有统一的形式。 阿拉伯语往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如波斯语、土耳其语、索马里语、波斯尼亞語、哈萨克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豪萨语)輸出了大量词汇。中世纪时期,书面阿拉伯语成了欧洲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这导致许多欧洲语言也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词汇。阿拉伯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羅曼語族的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西里語)影响很大。 阿拉伯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词汇,如早期从希伯来语、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语,中期从土耳其语,当代从欧洲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查看 埃及和阿拉伯语
蘆葦筆
蘆葦筆是用蘆葦作成的書寫工具,是西方書法的一種古老工具,歷史非常悠遠。遠至美索不達米亞時代的楔形文字,就是用蘆葦筆在黏土上寫成的。後來蘇美人將蘆葦筆改良,將書寫的那一端以三個大斜切面削尖,簡易的蘆葦筆大至就成形了。它是後世鵝毛筆和鋼筆的前身。埃及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蘆葦筆和裝筆的盒子,表示蘆葦筆不僅用來寫在黏土上,也寫在埃及的莎草紙上。 中世紀有羊皮紙出現之後,蘆葦筆才漸漸地被淘汰。.
查看 埃及和蘆葦筆
蘇非主義
蘇菲主義,又称苏菲派(Sufism、;تصوّف),為伊斯蘭教的密契主義(或稱神秘主義)Alan Godlas, University of Georgia, Sufism's Many Paths, 2000, ,為追求精神層面提升的伊斯蘭教團,其詮釋的方式有別於一般穆斯林,他們在生活方面相當嚴格。遵行蘇非主義者被稱为「蘇非行者」(ṣūfī, صُوفِيّ),他們認為透由冥想及導師接觸到安拉,他們把敬畏之心化為對安拉無私的愛。西方學界稱蘇非主義為「大众的伊斯蘭」(Popular Islam),源於盛行在穆斯林普羅大眾、及至伊斯蘭世界。 经典苏菲行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对于(一种反复诵读真主九十九个名字的行为,常常在祷告后)的执迷,以及禁慾主義。苏非主义在倭马亚王朝早期(公元661-750年 See Google.
查看 埃及和蘇非主義
赤颈鸭
赤颈鸭,学名Anas penelope,又名赤颈凫、鹅子鸭、红鸭。.
查看 埃及和赤颈鸭
赫梯
西臺(Hittite,--)是一個位于安纳托利亚的亚洲古国。讲赫梯语的赫梯人和前20世紀迁来的讲印欧语系涅西特语的涅西特人共同创造了赫梯国家。前20世紀兴起于小亚细亚这一古老的文明地区。小亚细亚是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戰的民族,世代征战让赫梯人认识到没有强劲的军队是不行的。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
查看 埃及和赫梯
赫拉
赫拉(Ἥρα 或 Ἥρη、Hera),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奧林帕斯山众神之中地位及权力为最高的女神,同时也是奧林帕斯十二主神之一。她是克羅諾斯和瑞亞的众多儿女之一,也是宙斯的姐姐和第三位合法妻子(墨提斯、忒弥斯、希拉),而且还是宙斯的这三位合法妻子中唯一的一位正妻(包括不合法的妻子,继勒托后希拉排在第七位)。她和宙斯共同育有阿瑞斯、赫淮斯托斯、赫柏和厄勒梯亚。希腊神话裡的希拉相對應於羅馬神話里的天后朱諾(Iūno、Juno)。赫拉被认为是婚姻和妇女的保护神,掌管婚姻和生育,同时也是阿尔戈英雄的保护神。伯罗奔尼撒是赫拉崇拜的发祥地,随着奥林帕斯教的统一,她被希腊各地所接受,从迈锡尼到希腊的各地都有她的神殿,甚至亚美尼亚,巴比伦,伊朗,亚述,埃及都有赫拉的信徒和朝圣者。赫拉并不只是一位爱琴海地区的女神。在阿耳戈斯有专门纪念赫拉女神的“天后节”。 她的名字在古希腊语中为“贵妇人”、“女主人/女统治者”、“高贵的女性”的意思。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著作《神谱》中则把赫拉称为“脚穿金鞋的赫拉(gold-shod Hera)”;在荷马史诗中,她被称为“白臂女神赫拉(white-armed goddess Hera)”、“金座女神赫拉(golden-seated goddess Hera)”以及“牛眼睛的天国王后(简称天后)(ox-eyed Queen of Heaven)”,形容坐在黄金宝座上的天后赫拉异常美丽,拥有一双炯炯有神和洞察一切事物的大眼睛,臂膀洁白如百合,一头秀美的卷发从王冠下边泻出,流露出威严而安详的神情。诸如此类的这些形容语都与图腾崇拜有关。.
查看 埃及和赫拉
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的雕像,獲譽為最能體現他原本形象的作品之一,萊希帕斯創作於約公元前四世紀,原作為青銅像,羅馬大理石複製品稱為休息的赫拉克勒斯,現收藏於意大利那不勒斯國立美術館 赫拉克勒斯(Ηρακλής,Hēraklēs,引申自Hēra「赫拉」和kleos「榮耀」,即赫拉克勒斯被稱為赫拉的榮耀,轉寫:Heracles,音譯赫剌克勒斯、海格--力斯、海克--力士),是希腊神话最伟大的半神英雄,男性的傑出典範,偉大的赫拉克勒斯后裔祖先。赫拉克勒斯相當于罗马神话里的赫丘利(海克力斯),後來的羅馬皇帝,比如康茂德和馬克西米安都常常以其自居。羅馬人基本採用希臘人對赫拉克勒斯生活和事蹟刻畫的版本,並零星的補充一些羅馬風格的細節,有些甚至將其和統一地中海的英雄聯繫起來。在羅馬也曾大行對赫丘利的崇拜之風。 赫拉克勒斯是宙斯诱姦珀耳修斯的孙女、底比斯国王安菲特律翁之妻阿尔克墨涅后,与安菲特律翁的儿子伊菲克勒斯一同诞生的双胞胎兄弟。因此他既是珀耳修斯的曾外孫又是他的同父異母兄弟。半人半神的他自幼在名师的传授下,学会了各种武艺和技能,能勇善战,成为众人皆知的大力士。 赫拉克勒斯不僅具有非凡的實力、勇氣、智慧、技能和技巧,在他的性格屬性中還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特徵。雖然他未必有奧德修斯或內斯特那麼聰明,赫拉克勒斯卻非常善於使用自己的智慧彌補其能力上的不足:比如將安泰俄斯舉起以戰勝他,或是用一個小小的詭計讓阿特拉斯將天空重新放回自己的肩膀。他和赫耳墨斯同為古希臘的體育館和角力學校的庇護人和保護者。他的象徵物為肩上的獅皮和手上的橄榄木棒。同時他又具有愛好嬉戲的性格,常常用遊戲來使自己從常年的勞役中放鬆,還喜歡和孩子們打賭開玩笑。由於他征服了很多古老而危險的原始力量,赫拉克勒斯被稱為「讓人類取得世界安全」的恩人。赫拉克勒斯是個熱情而性情化的人物,他可以為了朋友出生入死(比如為了報答艾德梅塔斯王子的盛情款待而和塔納托斯角鬥,或是幫助被驅逐的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重返王位),他同時又是那些背叛他的敵人(如奧革阿斯,涅琉斯和拉俄墨冬)的噩夢。.
查看 埃及和赫拉克勒斯
资本主义
資本主義(capitalism),亦稱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協作的擴展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經濟行為則以尋求利潤為目標 。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商品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产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並互相競爭。一般普遍認為資本主義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壞之後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資本主義」一詞也被許多人用在形容歷史上不同的人、時、地、物,而除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以外,也有福利資本主義、国家资本主义等打著資本主義稱號的經濟模式。在對於資本主義的解釋上,支持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並且強調財產權利的重要性。而有人則主張政府管制的必要性以避免垄断和景氣循環的負面作用。絕大多數的政治經濟學家都將私人產權視為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特色,而對於資本主義下的僱傭關係、經濟權力、階級、以及歷史發展等則有不同看法。市場的自由程度、以及私人財產的法規,則是政治和政策上爭論的主要議題。现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視為「混合經濟」,在這種體制下政府以不同程度的計畫政策干預市場的自由運作Stilwell, Frank.
查看 埃及和资本主义
薛西斯一世
薛西斯一世(古波斯楔形文字:,Xšaya-ṛšā);现代波斯语:خشایارشا,Ξερξης;Xerxes;约), 又译澤克西斯一世或泽尔士一世,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王(前485年—前465年在位)。他可能是圣经中提到的波斯国王亚哈随鲁。 薛西斯一世是大流士一世与居鲁士大帝之女阿托莎的儿子。其名字在波斯语中意思是“战士”。 他在即位后不久镇压了一次埃及的暴乱(前484年),埃及人极其反对波斯帝国的统治。 薛西斯一世继续进行与希臘的战争(参见:希波战争)。他率大军入侵希腊,洗劫了雅典,摧毀了雅典衛城。但在萨拉米海战中被打败。晚年薛西斯一世縱情於酒色,親信小人,導致波斯帝國內亂。 薛西斯一世死于宫廷政变。他的宰相阿尔达班谋杀了他,并拥立他的儿子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为国王。.
查看 埃及和薛西斯一世
關切人
关切人(Guanches,又译为“古安切人”)是加那利群岛的原住民。严格来说,关切人是指特内里费岛上的原来的居民,那里的居民被认为在西班牙征服时代以前保持了人种的纯粹性,但是这个名字被用于所有群岛上的本土住民。关切人目前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灭亡了。从对目前发现的遗骨看来,该民族类似第四纪的克罗马农人。 同时,他们也是柏柏尔人的一支,对于此点,并没有有力的反证。 从上古时期开始,柏柏尔人就是从埃及边境到大西洋的整个北非地区的居民。老普林尼从毛里塔尼亚国王朱巴的档案中得知,当航海家汉诺率领迦太基人发现加那利群岛的时候,该群岛无人居住,但是探险者们发现了巨大建筑的废墟。这说明关切人可能并非群岛的首批原住民。当西班牙人接触到这个民族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任何伊斯兰影响的痕迹,这说明,柏柏尔人西迁至加那利群岛的时间应该是在老普林尼的时代和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之间。许多关切人在抵抗西班牙人时被杀害,许多人被卖为奴隶,还有一部分人皈依了罗马天主教,并与西班牙人通婚,从而被同化。 Image:Beneharo cropped.jpg | 特内里费岛上阿纳加关切王国首领贝内阿罗的雕像 Image:Tenerife Candelaria 9 guanche kings IMG 4744.JPG | 位于坎德拉里亚市镇上的九位关切王国首领的雕像 Image:Momia guanche museo santa cruz 27-07.JPG | 在自然与人类博物馆里的关切人木乃伊 Image:Idolo guanche Museo Canario.jpg | 在特尔德出土的关切人的供奉偶像.
查看 埃及和關切人
葡萄
葡萄是葡萄屬(学名:Vitis)植物的通称,是一类常见的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果实是浆果类水果。葡萄可以生吃,其色美、气香、味可口,西方主要用來酿造葡萄酒,東方則是習慣直接食用並培育出口感較佳的品種。葡萄还可以用以生产果醬、果汁、果冻、葡萄籽精华素、葡萄干、醋、等等。葡萄的生长没有(非更年性),其果实成簇聚集在一起。.
查看 埃及和葡萄
葡萄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在水果中,由於葡萄的葡萄糖及果糖含量较高,贮存一段时间就会发出酒味,因此常常以葡萄釀酒。葡萄酒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普及最广的单糖酿造酒。早在六千年以前,在盛产葡萄的地中海区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就会酿造葡萄酒。有趣的是,在舞蹈文化中,有一種葡萄酒舞是在釀酒用葡萄豐收時,慶祝的團體舞蹈。在古埃及文化中,葡萄酒(紅酒)和血相關聯,這種象徵關係也影響了附近地區產生的的宗教。在中國文化中,與葡萄酒有關的詩詞文學始自漢朝,多視葡萄酒為一種美酒。 葡萄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按照糖度划分可分为干型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及甜型葡萄酒。以釀造方式來說,可以分為平静葡萄酒、氣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類。其中一般葡萄酒的酒精含量約為百分之八到十五,然而加烈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可能會更高。 葡萄酒的酒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氣候以及釀酒技巧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酒的風味卻取決於釀酒葡萄的品種。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葡萄酒的原料-葡萄,最早產於中國以及黑海與裡海之間的外高加索地區。外高加索葡萄亦在西汉时经张骞出使西域传到中国。目前葡萄已经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作为釀酒原料。但世界最有名的葡萄酒大多產自法国,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由於法国气候温和,除了北部诺曼底一些區域以外,全國都能生产高品质的葡萄。在1996年時,全國共有超過818,000公頃的葡萄園,13個產酒區域,葡萄酒產量超過46億公升。至於其他歐洲國家,義大利與西班牙也是傳統的葡萄酒大國,以往多生產一般餐酒,但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開始有酒商走精緻路線,目前也有生產評價極高的葡萄酒。德國的白葡萄酒,產量雖然不多,但是幾百年的工藝傳承,也產出不少精緻的珍釀。歐洲國家生產的葡萄酒,通稱為舊世界葡萄酒,其他區域生產的葡萄酒,則稱為新世界葡萄酒,美國、澳洲、紐西蘭、智利、阿根廷、以及南非,是新世界葡萄酒的主要產區,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些非传统葡萄酒生产国比如英国也开始尝试生产起泡葡萄酒。.
查看 埃及和葡萄酒
蒲隆地
,正式名稱布隆迪共和國(Republika y'Uburundi, ;République du Burundi,),是一個位於東部非洲的小型內陸國家,其北、東、西面分別為卢旺达、坦桑尼亚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所包圍,其中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邊界有超過一半是座落在著名的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湖面上。 布隆迪的首都為布琼布拉(Bujumbura),是個位於坦干依喀湖湖畔的港口都市,最早是德屬東非的軍隊駐紮地,人口約有30萬(1994年時估計),是該國第一大城。布隆迪的官方語言有三種,包括英語、法語和基隆迪語。 布隆迪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且國內生產總值也較低於其他國家。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主要是內戰、貪汙和人民教育程度不高,而且還流行著愛滋病。Eggers, 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undi, p.
查看 埃及和蒲隆地
钽
鉭(Tantalum,舊譯作鐽)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Ta,原子序為73。其名稱「Tantalum」取自希臘神話中的坦塔洛斯。鉭是一種堅硬藍灰色的稀有過渡金屬,抗腐蝕能力極強。鉭屬於難熔金屬,常作為合金的次要成份。鉭的化學活性低,適宜代替鉑作實驗器材的材料。目前鉭的最主要應用為鉭電容,在手提電話、DVD播放機、電子遊戲機和電腦等電子器材中都有用到。鉭在自然中一定與化學性質相近的鈮一齊出現,一般在鉭鐵礦、鈮鐵礦和鈳鉭鐵礦中可以找到。.
查看 埃及和钽
蒜
蒜(学名:Allium sativum),亦名蒜頭。底下鳞茎味道辣,有刺激性气味,称为“蒜头”,可作调味料,亦可入药。蒜叶称为青蒜或蒜苗,花薹称为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蒜為五辛之一。林經緯等人.大蒜栽培管理技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臺南.
查看 埃及和蒜
蒙哥
蒙哥汗(,),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也是大蒙古国分裂前最後一個受普遍承認的大汗。他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窝阔台的养子,由窝阔台的昂灰皇后抚养长大。1251年7月1日登基,在位8年零2个月。其间长期主持对南宋、大理的战争,为其弟忽必烈最终建立元朝奠定坚实基础。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成,元廷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桓肃皇帝 。.
查看 埃及和蒙哥
肖申克的救赎
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法蘭克·戴倫邦特執導,改編自暢銷作家史蒂芬·金的原著作品《四季奇譚》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電影中的男主角安迪由蒂姆·罗宾斯飾演,男配角瑞德由摩根·費里曼飾演,剧情主要围绕着一個因冤案入獄的銀行家安迪,在蕭山克監獄狱中的生活,闡述希望、自由、體制化等概念。 儘管電影在發行後的票房令人失望(預算2,500萬美元,票房2,834萬美元),但是卻獲得許多評論家和影迷的好評。在199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本片获得七项提名,包含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配乐、最佳混音(但最终未能获得任何奖项)。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的史上最佳250部电影影迷评选中,一直以來都和《教父》形成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的拉鋸戰,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參與評分的电影。在中國最大電影評分網站豆瓣中,更以分數9.6的高分獲得影史上第一名。本片在家庭影院市场和出租市場获得的巨大成功,至今已经成了著名案例,甚至是廣為人知的影史最佳電影之一。.
查看 埃及和肖申克的救赎
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是考古學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时代。这是在实际上所说的铁器时代是指的早期阶段,在晚期各国都已经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也就多以各国的朝代来称呼其时代。当时人們已能冶铁和製造鐵器作为生产工具。其與之前時代的主要區別在於農業發展,宗教信仰與文化模式。 鐵器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最後的主要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不同地區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有所不同,即使同在歐洲,日耳曼地區和羅馬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亦有所不同。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是赫梯王国,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年左右。中国在春秋(公元前五世纪)末年,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雖然各地區進鐵器時代的時間不盡相同,亦難以以準確的年份標示,但鐵器時代與之前時代的區別仍是十分明顯的。鐵器時代是指已經能運用很複雜的金屬加工來生産鐵器。鐵的硬度,高熔點與鐵礦的高蘊含量,使得鐵相對青銅來說來得便宜及可在各方面運用,所以其需求很快便遠超青銅。 在美洲及大洋洲的鐵器時代並不是發展自青銅器時代,因為鐵的運用是由歐洲探險家傳入的。.
查看 埃及和铁器时代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查看 埃及和蔣中正
蔗糖
蔗糖是一种雙醣(葡萄糖+果糖),晶體白色,具有旋光性,但無變旋。易被酸水解,水解后產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具還原性。發酵形成的焦糖可以用作醬油的增色劑。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產物,廣泛分布于植物體內,特別是甜菜、甘蔗和水果中含量極高。蔗糖是植物儲藏、積累和運輸糖分的主要形式。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Saccharum spp.)和甜菜(Beta vulgaris)。将甘蔗或甜菜用机器压碎,收集糖汁,过滤后用石灰处理,除去杂质,再用二氧化硫漂白;将经过处理的糖汁煮沸,抽去沉底的杂质,--去浮到面上的泡沫,然后熄火待糖浆结晶成为蔗糖。 以蔗糖为主要成分的食糖根据纯度的由高到低又分为::蔗糖(100%)、冰糖(99.9%)、白砂糖(99.5%)、绵白糖(97.9%)和赤砂糖(也称红糖或黑糖)(89%)。.
查看 埃及和蔗糖
锑
锑(Stibium,化学符号为Sb,)是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51,是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Sb2S3)中。目前已知锑化合物在古代就用作化妆品,金属锑在古代也有记载,但那时却被误认为是铅。大约17世纪时,人们知道了锑是化学元素之一。 几十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锑及其化合物生产国,而其中大部分又都产自湖南省冷水江市的锡矿山。锑的工业制法是先焙烧,再用碳在高温下还原,或者是直接用金属铁还原辉锑矿。 金属锑最大的用途是与铅和锡制作合金,以及铅酸电池中所用的铅锑合金板。锑与铅和锡制成合金可用来提升焊接材料、子弹及轴承的性能。锑化合物是用途广泛的含氯及含溴阻燃剂的重要添加剂。锑在新兴的微电子技术也有用途。.
查看 埃及和锑
自动控制
自動化控制(automation control)屬於自動化技術的一門,廣義來說,通常是指不需藉著人力親自操作機器或機構,而能利用動物以外的其他裝置元件或能源,來達成人類所期盼執行的工作。更狹義地說即是以生化、機電、電腦、通訊、水力、蒸汽等科學知識與應用工具,進行設計來代替人力或減輕人力或簡化人類工作程序的機構機制,皆可稱之。 自动控制是相对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指的是在没人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预定规律运行。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将人类从复杂、危险、繁琐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并大大提高控制效率。 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主要是反馈论,包括从功能的观点对机器和物体中(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研究。离散控制理论在计算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自动控制是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利用反馈原理的对动态系统的自动影响,以使得输出值接近我们想要的值。从方法的角度看,它以数学的系统理论为基础。我们今天称作自动控制的是二十世纪中叶产生的控制论的一个分支。基础的结论是由诺伯特·维纳、鲁道夫·卡尔曼提出的。 室内温度的调节是一个简明易懂的例子。目的是把室内温度保持在一个定值θ,尽管开窗等因素使得室内热量散发出室外(干扰d)。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加热必须被适当的影响。通过阀门的调节,温度就会保持恒定。除此之外,在人们有感觉之前,暖器热水的温度也会受外界温度的干扰。.
查看 埃及和自动控制
自助旅游
自助旅遊,又稱為自由行,是指不依賴旅行社套裝行程的旅遊方式,也就是說由旅行者自行安排交通、住宿、用餐、以及想要參觀的景點。此類旅遊的「自助」程度具有彈性,可以完全由旅行者自行安排所有環節,也可視情形委託旅行社安排景點的參觀活動,以及機票、車票、旅館的預訂。自助旅遊在理論上可在世界所有地方進行,但在某些國家,政府指定旅遊者必須透過旅行社才能自由活動;在某些地區,沒有在当地旅行社的安排,可能難以進行旅遊活動。 此外,自由行在一些地方不同於半自助旅遊,後者因為旅行者在交通方式與住宿的選擇上均受到限制。在台灣,自由行指由航空公司或旅行社所推出機票加上住宿但不包含固定行程的旅遊產品(俗稱「機加酒」),對於短天期定點旅遊的旅行者來說,有時比起分別購買機票及住宿還便宜。.
查看 埃及和自助旅游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又名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La 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一座位于美国纽约纽约港自由島上的巨型新古典主义塑像。这座塑像由弗里德利·奥古斯特·巴特勒迪设计,由居斯塔夫·埃菲尔建造,于1886年10月28日落成,是法国共濟會送给美国分部的礼物,在自由女神的基座上刻有共濟會的標誌。塑像人物是一位身穿长袍的女性,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的册子上用罗马数字写有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脚下还有断裂的锁链。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国的象征,对外来移民展现出欢迎信号。 法国法学教授和政治家曾于1865年表示,法国和美国人民应该共同制作美国独立的纪念品。他的这一想法可能是为了纪念南北战争以北军胜利、奴隶制寿终正寝结束。巴特勒迪正是因为受到拉沃拉叶的启发而开始设计这座塑像,但由于当时法国在政治形势上陷入困境,因此塑像的建造工作一直到1870年代初才展开。1875年,拉沃拉叶提出法国为塑像注资,美国则提供场地并制造底座。巴特勒迪在雕塑全部设计好以前就完成了其头部和高举火炬的手臂,这些部分还在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用于宣传。 1876年,神像举起火炬的手臂在费城展出,再从1876到1882年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展出。筹款的进展非常缓慢,其中又以美国为甚,到1885年时,底座的建设仍然受到缺乏资金的威胁。《》出版商约瑟夫·普立兹发起捐款,吸引了超过12万人捐助,不过大部分捐献金额都不到一美元,这一项目才得以完成。塑像在法国建成,再装船跋涉重洋运抵当时的贝德罗岛,装到已经完成的底座上。塑像完成之际,纽约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主持了落成仪式。 自由女神像起初由负责管理,1901年管理权移交战争部,1933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负责塑像的维护和管理工作。193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塑像都因翻新工程暂停向公众开放。1980年代初,塑像出现严重老化,必须加以重大修复,因此塑像于1984年至1986年关闭,将火炬和大部分内部结构替换。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后,塑像出于安全和保安方面原因再度关闭,其底座于2004年重新开放,而塑像则要到2009年才开放,还对能够登上王冠的游客人数设了限制。包括底座和地基在内的整座塑像之后又关闭了一年,直到2012年10月28日再度开放,目的是安装辅助楼梯等安全保障,自由岛在这期间一直保持开放。不过就在塑像重新开放次日,自由岛因飓风桑迪的影响导致关闭,于2013年7月4日再次开放。出于安全方面考量,火炬周围的阳台自2016年起就不再面向公众开放。.
查看 埃及和自由女神像
自由门
自由门(Freegate)是动态网公司開發的一种破网软件,一般用来突破中国大陆政府建立的防火长城以浏览被当局屏蔽的网站或收发邮件。由于防火长城不断加强封锁,所以该软件也不断升级以突破防火长城。除了中国大陆,在伊朗、叙利亚、阿联酋等含有互联网审查的国家中也有很多用户使用该软件访问被其政府屏蔽的网站。.
查看 埃及和自由门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簡稱成功高中、成功中學、成功,舊稱台北成功中學,前身是台灣日治時期根據成立時序而命名的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大正11年(1922年)5月8日以地方人士之倡議,設校於萬華的艋舺清水祖師廟,1925年於現址創建校舍,翌年夏落成遷入啟用,並訂5月17日登陸台灣之日為校慶。1925年5月30日由萬華遷往鄰近樺山車站的現址。二戰終戰後,在1946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北成功中學」。 在校園刊物及網路世界中,成功校友及學生習慣稱成功高中為「濟城」、自稱「濟城墨客」(因校址在濟南路)。.
臺灣問題
台湾问题在台湾又称統獨議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國共內戰后,關於臺灣的政治体制及主權歸屬争议。台湾问题背景为兩個中國政權关于主權、領土以及政權合法性的争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对彼此的主权声索,彼此宣称拥有对方全境之主权,其中台澎金馬未來政治前途的争议最为尖锐。其通常被稱為“兩岸問題”,也有“台湾議题”、“台湾(政治)地位问题”等多种称呼。 台湾问题是兩岸關係的一部分,因双方皆认为海峡两岸关系的不同现状将造成不同之未来,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便曾提出「以民促官」的统战政策;而中华民国也在1990年代于李登辉总统治下提出國家統一綱領,以谋求中国的统一。 台湾问题主要幾種见解包括:维持两岸分治现状,一方将或被另外一方统一,和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推行九二共识及盼望以一国两制统一台湾;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则主张一國良制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并以一中各表呼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民主進步黨執政時則因台灣主體性的主張而淡化統一論述,但仍強調中華民國存在於台灣的現實。.
查看 埃及和臺灣問題
金
金(gold)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u(来自aurum),原子序数79。纯金是有明亮光泽、黄中带红、柔软、密度高、有延展性的金属。金在元素周期表中在11族,属过渡金属,是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几种元素之一。金在标准状况下是固体,在自然界中常以游离态单质形式(自然金)存在,如岩石、地下及沖積層中堆积的砂金或金粒。金能和游离态的银形成固溶体琥珀金,在自然界中也能和铜、钯形成合金。矿物中的金化合物不太常见,主要是碲化金。 金的原子序数在宇宙中天然存在的元素中是较高的。据信这种重元素是在两颗中子星碰撞时的超新星核合成中产生,在太阳系形成前的尘埃中就已存在。由于地球形成之初还处于熔化状态,的金几乎都已沉入地核。因此,现在地球上地壳和地幔的金多是拜后来后期重轰炸期(约40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所赐。 金能抵抗单一酸的侵蚀,但却能被王水溶解(“王水”因此得名)。这种混合酸能和金反应生成四氯合金酸根离子。金也能溶于碱性氰化物溶液,这是其开采和电镀的原理。能夠溶解銀及卑金屬的硝酸不能溶解金,这些性質是黃金精煉技術的基础,也是用硝酸来鉴别物品裡是否含有金的原理,这一方法是英語諺語「acid test」的語源,意指用「測試黃金的標準」来測試目標物是否名副其實。此外,金能溶于水銀,形成汞齊(也是一种合金),但这并非化学反應。 金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貴金屬,用于貨幣、保值物、珠寶和艺术品。以前国内和国际通常实行以金为基础的金本位货币制度,但1930年代时金币已停止流通。70年代,随着布雷頓森林協定的结束,世界范围内的金本位制终于让位给法定货币制度。不过因其稀有,易于熔炼、加工和铸币,色泽独特,抗腐蚀,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等特点,金的价值不减。 底,人类总共开采18.36万公噸(相当于9513立方米)的金。 产量中的50%用于珠宝,40%用于投资,还有10%用于工业。 因其高延展性,抗腐蚀性,在大多数反应中的惰性和导电性,金一直在各类电子设备中用作耐腐蚀的电子连接器,这是它的主要工业用途。此外它还用于屏蔽红外线,生产和金箔,以及修补牙齿。有些金盐在医学上仍作为消炎药使用。.
查看 埃及和金
金奈
金奈(சென்னை、चेन्नई、拉丁轉寫:、),也作「欽奈」,原名「馬德拉斯」(Madras、 或 ),是印度東南部的一座大型城市,地處烏木海岸,緊鄰孟加拉灣,由英國殖民者於17世紀所建立,並被逐漸發展成為相應區域的主要中心城市和海軍基地,不僅是過去英屬印度馬德拉斯省的首府,也是現今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和(自20世紀以來的)重要行政中樞。雖然該市在1996年被改為現名,但基於本身固有文化的強大影響力,加上其市郊和市內部份地區(如Triplicane)就已經有將近2000年的歷史,其舊稱「馬德拉斯」仍由許多南亞僑民所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另見印度更改地名之争) 按照人口排名,金奈是印度第五大都市、第四大都會區,全世界第34位的大都市区,金奈大都市区人口约820万(2009年),其中属于金奈市政府管辖区域人口约434万(2001年统计数字)。 金奈经济圈贡献了泰米尔纳德邦39%的GDP,其经济主要是基于其汽车工业、IT科技和医疗工业实力。它是印度第二大软件工业、IT工业和基于IT技术的外包服务出口中心。金奈是印度主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一个重要的印度汽车及其配套工业基地坐落在这座城市及周边地区,汽车出口同时全印度汽车出口量的60%,因此金奈还有「南亚底特律」的称号。 金奈是重要的南印度古典音乐(Carnatic)中心,每年举办一个上百位艺术家参与的盛大文化活动——马德拉斯音乐季。这座城市的戏剧演出活动十分活跃,也是印度婆罗多舞(Bharatanatyam)的重要中心。泰米尔电影业——印度最大的电影工业之一——也位于这次城市,电影的原声带支配了它的音乐界。 金奈还以其世界文化遗产与典型的印度南部风格的庙宇建筑而著称。该市的东海岸是长达12公里的游艇码头海滩。该市以其体育比赛场地和主办職業網球聯合會赛事清奈公开赛著称。 金奈还是一个罕见的国家公园位于市内的城市—Guindy国家公园。.
查看 埃及和金奈
酒
酒(Alcoholic beverage),其中含有3%至60%的酒精(即乙醇)。為人類飲用歷史最長的加工飲品,由植物發酵製成。.
查看 埃及和酒
腓尼基
腓尼基(腓尼基语:;Phoenicia;Φοινίκη;فينيقية;埃及语:fnḥw (fenkhu))是古代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其范围接近于如今的黎巴嫩和叙利亚。腓尼基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乃犹太人的近邻。腓尼基人善于航海与经商,在全盛期曾控制了西地中海的贸易。他们的腓尼基字母,與希伯来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同源。.
查看 埃及和腓尼基
腓特烈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211年—125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年加冕)。他也是西西里国王(称腓特烈一世,1198年起),耶路撒冷国王(1225年—1228年),意大利国王和勃艮第领主。 腓特烈二世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母为西西里的康斯坦萨(由诺曼人统治的西西里王国唯一的女继承人)。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边防区(马克)的耶西(Jesi Mark Ancona),独生子。 腓特烈二世极其注重君威,留下了大量雕塑,使今人得以猜测他的容貌。青年时,其容貌相当地俊美清秀,显得很沉静。但随着岁月增长,而越来越清瘦,表情越来越严厉,在他老年的雕塑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位皱着双眉、似乎相当严厉的君主。 雖是被開除教籍的皇帝,但利用外交手段指導第六次十字軍,毫無死傷地進入聖地耶路撒冷,被稱為「王座上第一個近代人」(The First modern ruler)的知識份子。.
艾哈迈德·马哈茂德·穆罕默德·纳齐夫
艾哈迈德·马哈茂德·穆罕默德·纳齐夫博士(Dr.
艾哈邁德·阿拉比
艾哈邁德·阿拉比(阿拉伯文:,)是前埃及军官。早年深受哲马鲁丁·阿富汗尼思想的影响。1875年加入青年埃及协会。1879年创立祖国党,主张埃及独立。曾两次领导起义,要求实施宪政。企图摆脱英、法对埃及的控制。1882年领导埃及军民抵抗英军,失败后被捕,流放斯里兰卡。1901年获释。 Category:埃及军事人物.
查看 埃及和艾哈邁德·阿拉比
艾哈邁德·本·貝拉
艾哈迈德·本·贝拉(أحمد بن بلّة‎;阿爾及利亞軍人、革命家及政治家,民族解放陣線(FLN)領袖,1962年至1965年任阿尔及利亚总统,被喻为阿尔及利亚的国父。.
查看 埃及和艾哈邁德·本·貝拉
苏丹共和国
苏丹共和国(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苏丹,南苏丹独立后有时也被称作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国名源于阿拉伯语「Bilad-al-Sudan」,字面意思为“黑(人)的土地”。面积1,886,068平方公里,爲非洲面積第三大國、世界面積第16大國。首都喀土穆。人口多为阿拉伯穆斯林。曾被失敗國家指數评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归咎於军政府在达尔富尔战乱问题上的专制统治。同时,南苏丹於2011年1月9日举行公民投票,98.83%的投票支持獨立。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正式宣佈獨立。.
查看 埃及和苏丹共和国
苏伊士运河
蘇伊士運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譯蘇彝士運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苏伊士地峡,頭尾則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 这条运河連結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隻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以從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約7000公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透過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运输。 运河当前由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拥有和管理。由於戰略位置極重要,根据国际协定,“运河在战时也可像和平时期一样,可以被任何商用或军用船只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
查看 埃及和苏伊士运河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查看 埃及和苏联
電子音樂
電子音樂,亦簡稱電音,是使用電子樂器以及電子音樂技術來製作的音樂;而創作或表演這類音樂的音樂家則稱為電子音樂家。一般而言,使用電子機械技術與使用電子技術製作的聲音是可以區別的。"The stuff of electronic music is electrically produced or modified sounds.
查看 埃及和電子音樂
雅各 (舊約聖經)
雅各(Jacob或Ya'akov;יַעֲקֹב;يعقوب),天主教翻譯為雅各伯;後来改名为以色列(יִשְׂרָאֵל:“与天使搏斗者”;اسرائيل,Isrāʾīl)是《圣经》裡的一名族长。他的故事可見於《創世記》。名字意思為「抓住」。 他用“一碗红豆汤”買了哥哥以扫的长子名份,为舅舅拉班劳动超過二十年,以换取妻子拉结。在他与神摔跤後,被改名为以色列(《创世記》32:23-30),他是以色列人的祖先。.
查看 埃及和雅各 (舊約聖經)
雅典娜
雅典娜(现代希腊语:Αθηνά;拉丁語:Athena;阿提卡方言:Ἀθηνᾶ或Ἀθηναία;伊俄尼亚方言:Ἀθήνη或Ἀθηναίη(多用于史詩);埃俄利亚方言:Ἀθήναα;多里斯方言:Ἀθαναία或Ἀσάνα)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和战争女神,奥林匹斯十二神之一。雅典娜是主司战争、手工艺、艺术、智慧以及公正的女神,同时也是农业、园艺、雕刻家、建筑家、城市和英雄的保护神。 在罗马神话中与雅典娜相对应是弥涅耳瓦(拉丁语:Minerva)。.
查看 埃及和雅典娜
通用名药物
通用名药物(Generic Drug、又称国际非专有名称药物、非专利药、學名藥、小分子藥物)是由各国政府规定的、国家药典或药品标准采用的法定药物。.
查看 埃及和通用名药物
通用媒體光碟
通用媒體光碟(Universal Media Disc,简称UMD)是索尼電腦娛樂(SCE)的掌上型游戏机PlayStation Portable(PSP)上首次应用的光盘規格。.
查看 埃及和通用媒體光碟
通讯社
通讯社是傳播媒體機構的類型之一,主要功能是是为报纸、杂志、電台、电视等大眾媒體提供各類新闻資訊。成立形式可以是销售新闻的公司(如路透社)、媒體機構間分享新闻资源的协作机构、政府机构或公營企業、甚至是非政府组织,不過一般都是特指那些只販賣新聞報導文稿或影像、不參與出版的媒體。 通讯社通常提供可以被其它新闻组织直接利用而不需要大修改的文章,然后把它们出售给其它的新闻组织,因此內容會比較精簡,數量也求精不求多。它们通过有线服务(發展之初為电报,現今則是互联网)提供大量的文章。而公司、个人、分析员和情报局也可以订阅。 通讯社出现於19世纪初的欧洲。和商业报刊一样,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同时也是一对双胞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为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著名报告说:“通讯社的创办既有助于办起大宗发行的日报,同时也是继办起这种日报后出现的。”.
查看 埃及和通讯社
耶利米書
《耶利米書》 (天主教:耶肋米亞先知書;יִרְמְיָהוּ Yirməyāhū;the Book of Jeremiah) 相信是由數個單元的文集編輯而成。内容主要是先知耶利米的講辭,也包括以第三人稱提及先知的完傳記材料。這些單元的內容都應該出自先知耶利米的口,但記錄者未必是他本人。這些部份可能出自先知的秘書巴錄的報道(参36章:4節),52章的歷史附錄則採用列王纪的資料。 主題:基督在神對付以色列與列國時,成為耶和華對神選民的義,作他們的中心和圓周。.
查看 埃及和耶利米書
耶和華
耶和華(Jehovah,又作Yehovah 或 Yehowah),對希伯來聖經中的יְהֹוָה,或是四字神名(יהוה,YHWH)加上母音,進行拉丁化而产生的一个专有名词。原是猶太教尊奉的神名,也是基督教中的神,天主教譯作雅威。 希伯来四字圣名按照猶太教的傳統尊為至聖,隨便讀寫這個字成為忌諱。希伯來聖經在公元前二世紀翻譯為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將這個字翻譯成“主”(,音kyrios),許多聖經譯本延續猶太的傳統用“主”(如LORD)來翻譯這個字。因此這個神名的正確發音很早就失傳了,耶和華這個發音在歐洲中古世紀後盛行,但許多現代學者相信其正確發音應該接近於雅威(Yehoweh)。.
查看 埃及和耶和華
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Jehovah's Witnesses)是一個獨立的宗教團體,在1870年代末查尔斯·泰兹·罗素在美国賓夕法尼亞州的匹兹堡發起,直至1931年一次大會上,才根據聖經《以賽亞書 43:10》“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人,是我所揀選的僕人。’”取名為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的最高機構為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總部的中央長老團,其官方出版之守望臺聖經書社强調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完全基於聖經,無論是教義內容、生活準則、傳道方式都恢復了公元一世紀的基督教。一些宗教人士聲稱其為異端教派,此乃相較於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的信仰,但其本身並不贊同“異端教派”的說法,《耶和華見證人簡介》。 耶和華見證人認為信仰應完全依據《聖經》,強調聖經的主題-上帝的王國,只有上帝的王國能真正解決人類的難題。 對耶穌基督的理解與傳統基督教主張存在較大差别,經常強調傳道與上帝的救贖安排。.
查看 埃及和耶和華見證人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查看 埃及和耶路撒冷
逾越節
逾越節是猶太教節日,紀念上帝在殺死埃及一切頭胎生物,並殺死埃及人的長子時,越過以色列人的長子而去。.
查看 埃及和逾越節
考古学
考古學(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與。由於考古學運用許多不同的研究程序,它可被認定為一門科學與一門人文學,Renfrew and Bahn (2004:13)而且在美國,它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2005)在歐洲則是一門獨立學科。 考古學研究人類歷史,從距今250萬年前東非最早的石器的發展,直到近代。這個學科是最重要的史前史研究學科,在史前時代沒有文字資料可供歷史學家研究,而且這個時代佔了人類整體歷史的99%以上,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書寫文字出現之前。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範圍從研究人類演化到文化演化與瞭解文化史。 考古學包括、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以便更瞭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Aldenderfer and Maschner (1996) 地質學、Gladfelter (1977)Watters (1992)Watters (2000)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與古植物學。 考古學在19世紀由歐洲的發展出來,從那時開始就成為遍佈世界的學科。從一開始,各種特別型態的考古學就已發展,包括與考古天文學,以及多樣的科學技術以輔助考古學調查。然而今日考古學家面對許多問題,包括面對、盜掘掠奪器物、與反對人類遺留的發掘。.
查看 埃及和考古学
逃往埃及
《逃往埃及》是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者乔托的作品。约作于1305-1306年。这是帕都亚的圣马利亚阿莱那礼拜堂中《圣母和基督传》37幅壁画中最杰出的一幅。 这幅画描绘耶稣出生后,为了躲避希律王的杀戳,全家人在天未拂晓之前从巴勒斯坦逃往埃及的情景。在这个传统的宗教题材中,乔托突破了意大利拜占庭艺术的僵化形式,运用初步的写实技巧,将有关人物和故事场面表现得生动活泼,赋予人物高度的自然与立体感。 图中,圣母表情严肃,仿佛在为儿子的命运担心。走在前面的约瑟正回头和送行的人话别。在毛驴后面,三个送行的人互相议论,天使从空中飞来,表示对这一行人的保护和关怀。 构图层次分明,气氛庄重朴实,画家通过“面向自然”创造出具有现实生活情趣的图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思想。这幅壁画中玛利亚抱着婴儿骑着毛驴的形象和背景的山丘树木虽然还有不少缺陷,但却奠定了文艺复兴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对日后新艺术的发展影响至深。.
查看 埃及和逃往埃及
陳詩欣 (台灣)
陳詩欣(),台灣跆拳道運動員。2004年雅典奧運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級金牌得主。.
查看 埃及和陳詩欣 (台灣)
陳智雄
陳智雄(Tân Tì-hiông,),臺灣日治時期生於阿緱廳(今屏東縣中北部)。曾隨日軍被派至印尼擔任外交官,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居住在印尼,冒死參與印尼獨立革命,獨立後首任總統蘇卡諾授以榮譽國民的最高榮譽。因參與台灣獨立運動成為無國籍者。為了進入日本,取得瑞士國籍。曾經擔任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東南亞巡迴大使李筱峰,, 2000/11/23陳五郎撰、吳宗德譯,, 2000/11/23,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6-26,之後遭中華民國政府於日本誘捕,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予以處死。柯維斯,, 極光電子報(台灣教授協會), July 9,2013.
查看 埃及和陳智雄
F-4幽靈II戰鬥機
F-4鬼怪II(F-4 Phantom II)是一種雙座雙發全天候遠程超音速截擊機/戰鬥轟炸機,最初是由美國麥克唐納飛行器公司為美國海軍研制的。由於受到當時美國國防部長期望海空軍採用共通機體的壓力,美國空軍在1961年同意測試之後與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軍同時採用,成為美國少見同時在海空軍服役的戰鬥機。越南戰爭期間,F-4除了作為海空軍的主要的制空戰鬥機以外,也在對地攻擊、戰術偵察與壓制敵方防空系統等任務方面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F-4於1960年服役,1970和1980年代成為美國空中力量的主力。取代F-4的是新一代的戰鬥機,如空軍的F-15「鷹」式戰鬥機、F-16「戰隼」式戰鬥機,海軍的F-14「雄貓」式戰鬥機,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F/A-18「大黃蜂」式戰鬥攻擊機。美國空軍使用的F-4G 野鼬機與RF-4C偵察機參加了波斯灣戰爭,稍後於1996年退役,一部分F-4在退役之後改裝為QF-4無人靶機。此外,F-4曾經出口到11個國家,以色列空軍的F-4參加了多次中東戰爭,伊朗空軍的F-4參加了兩伊戰爭。F-4目前仍在7個國家的空軍擔任一線作戰任務,。 F-4的生產從1958年一直到持續到1981年,總產量5,195架,在西方戰鬥機中僅次於F-86「軍刀」式戰鬥機(產量約10,000架)。.
K
K, k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11个字母。它来源于希腊字母的Κ或κ (Kappa),而希腊语的这个字母又来源于闪族语字母Kap,表示一支张开的手。 虽然拉丁语转用字母C而完全抛弃字母K,但闪族语字母的音值/k/在很多古典语言和现代语言中得到保留。因此,罗曼语族的字母K只用来拼写外来语。.
查看 埃及和K
LGBT人物列表
本條目為身份公開或有可靠來源證實的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物列表,由於「同性戀」這個詞彙以及「同性戀者」這個身份认同直至十九世紀才在歐洲出現,二十世紀初傳至日本、華人地區,因此本列表的收錄對象為十九世紀末以後的歐美人士、民國以後出生的華人和現代世界各地區的LGBT人物,在這之前的歷史人物請見LGBT歷史人物列表。 儘管同性之間的情-欲-和亲密关系亙古即存,然而性傾向和同性戀的定義隨時間有所改變,並且難以整合。總括而言大多數的定義都含有心理成份(例如,個體情--偏好的性別)、行為成份(例如,個體和伴侶的性行為)在內。過往的歷史人物性傾向是否為同性戀或雙性戀,性別認同是否為跨性別,只能依賴有限的文獻記載從行為或言詞紀錄加以推測。 社會對LGBT的態度會影響LGBT人物公開身份的意願。為了人身安全或避免不友善待遇等原因,不少人會隱瞞身份或保持低調,然而基於改變偏見和利於平等權利的推動,有些名人會主動公開身份。 某些同志運動團體(例如:)为政治原因訂有公开一些名人的政策。然而这种政策即使在同志社群也可能引發爭論,因為涉及了家人的人身安全、非公眾事務應保有個人自主的隱私權、以及受到攻擊性言論中傷的可能。.
查看 埃及和LGBT人物列表
SA-3导弹
S-125 涅瓦河Neva/伯朝拉河Pechora("Нева"/"Печёра")地对空导弹系统,弹体编号5V24,北约代号:SA-3藏原羚(旧译果阿)"Goa"。苏联第二代地对空导弹系统,用于中低空防空。导弹为5V24 (V-600) 两级固体发动机,无线电指令制导。舰用型为SA-N-1 波浪Volna (Волна - wave)。.
查看 埃及和SA-3导弹
SA-6导弹
SA-6机动式中低空中程野战地对空导弹系统,苏联代号2K12 立方体,或音译‘卡勃’;或译作‘库班河’(Kub, Russian "Куб")。1959年开始由苏联托罗波夫OKB-134特种工程设计局研制,是伊凡·伊凡诺维奇·托罗波夫一生的最后作品。莫斯科信号旗机械制造设计局(俄罗斯最大的空对空导弹设计局)与吉哈米洛夫仪器设计科学研究院(Tikhomirov Scientific Reseach Institute of Instrument Design,英文简称为NIIP,俄罗斯最大的机载雷达设计单位)负责制造。西方称2K12为SA-6(美国防部代号) "Gainful根弗"(北约代号)(或译作‘利益’‘有利’Gainful)。1967年定型。1983-1985年停产。.
查看 埃及和SA-6导弹
SA-9导弹
9K31 "箭(Strela)-1"(俄语:9К31 "Стрела-1", 北約代號:SA-9 "灯笼裤(Gaskin)")是一种高机动低空短程红外寻的地对空导弹系统。车载平台为BRDM-2两栖轮式装甲车。每辆发射车在炮塔两侧各配有一组双联9M31导弹,导弹密封包装。.
查看 埃及和SA-9导弹
SECAM制式
SECAM制式(Séquentiel couleur à mémoire),又称塞康制,意为"按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1966年由法国研制成功,它属于同时顺序制。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亮度信号每行传送,而两个色差信号则逐行依次传送,即用行错开传输时间的办法来避免同时传输时所产生的串色以及由其造成的彩色失真。 SECAM制式特点是不怕干扰,彩色效果好,但兼容性差。 帧频为每秒25帧,扫描线625行,隔行扫描,画面比例4:3,分辨率720×576。 采用SECAM制的国家主要为大部分獨聯體國家(例:俄罗斯)、法国、埃及以及非洲的一些法語系國家等等。 另外,有人暱稱NTSC為Never The Same Color(不會重現一樣的色彩)、稱PAL為Perfect At Last(最終達到完美)、稱SECAM為System Essentially Contrary to American Method(本質上有別與美國的系統)或Shows Every Color All Murky(把每一個顏色顯示得模糊)。.
查看 埃及和SECAM制式
柏拉图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查看 埃及和柏拉图
柠檬
柠檬(Citrus limon, 英文簡稱: Lemon),是被认为原产亚洲的常绿小乔木,其果实为黄色椭圆状。.
查看 埃及和柠檬
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拉丁语:Justinianus I;希腊语:Ιουστινιανός;全名为弗拉维·伯多禄·塞巴提乌斯·查士丁尼 Flavius Petrus Sabbatius Justinianus,约)是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527年到565年。由於他收復了許多失土,重建聖索菲亞教堂,並編纂查士丁尼法典,功不可沒,因此也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他的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历史上从古典时期转化为希腊化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重要过渡期。比如他于542年废除了执政官这个从罗马共和国遗留下来的官职(可能出于费用的考虑)。他还加强了皇帝作为神在地上的代表的地位,这一举动彻底破坏了罗马帝国中皇帝被视为首席执行官、“国家之父”,“第一公民”的形象。但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就已经对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普罗科匹厄斯的著作是今天对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期研究最重要的一手资料。.
查看 埃及和查士丁尼一世
查理·喬治·戈登
查理·喬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年1月28日-1885年1月26日),英國陸軍少將。因在中国指挥雇佣“常勝軍”协助李鸿章及刘铭传淮军與太平軍作战,获得兩宮太后封為提督、赏穿黃馬褂而得到“中国人戈登”(Chinese Gordon)之綽號。英國賜之「巴斯勳章」,後將其調至蘇丹任總督,人稱「戈登帕夏」,最後於任內爆發的馬赫迪戰爭中陣亡。.
查看 埃及和查理·喬治·戈登
极速前进5
《极速前进5》(英語:The Amazing Race 5)是流行的真人秀电视系列剧极速前进的第五季。它由2004年7月6日在CBS开始播放,同年9月21日播放完毕。該節目拍攝日期是2004年1月25日,完結日期是2月27日。 在這季,有多個規則變更,詳細如下:.
查看 埃及和极速前进5
果酒
水果酒(Fruit wine),以植物果實為原料,發酵而成的酒精飲料。是人类最早学会酿造的酒。最常見的原料為葡萄,製成葡萄酒,早在6000年前苏美尔人和古埃及人已经会酿造葡萄酒了。其他如梅子、蘋果、黑莓等,也可以製成酒。 自然界中的单糖大部分存在于各种水果之中,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水果中的糖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就可以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发酵产生酒精。早在几万年以前,人类已经会贮存食物,采集贮存的水果。经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然产生酒精。尤其在湿度较高的欧洲,对酒精比较敏感的孕妇吃了这种水果可能会流产。经过几万年的自然选择,欧洲的白种人对酒精都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大部分人喝酒脸不变色;而在亚洲因为冬季气候寒冷又干燥,水果不容易发酵,缺乏这种自然选择的机会,因此黄种人酒精过敏的比例较高,大部分人喝酒都会脸红,尤其是从未接触过酒精的印地安人,有一种说法认为印地安民族是毁于白种人带去的酒和梅毒。 另一種水果酒的製造方法,是將果實直接混入酒精飲料中,製成雞尾酒。或是以蒸餾酒浸泡果實,之後製成酒。.
查看 埃及和果酒
提克里特
提克里特位於伊拉克境內的底格里斯河河畔,在首都巴格達西北方140公里。2002年估計人口約260,000,是撒拉丁省的首府。.
查看 埃及和提克里特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查看 埃及和李登輝
条约
條約,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定义,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签订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受国际法管辖的书面协定。廣義的條約包括有关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等各種協定,条约的名称则有公約、協定、議定書、換文、聯合國宣言和憲章等不同的称呼;狹義的條約指重大的政治性的協定,如同盟條約、邊界條約等。但並不是所有國際間的協定都是條約,有部份只屬於合約。在許多國家中,透過憲法或法律規定,將條約視為地位等同(或高於)國內法的法律,可為該國法院進行判決時適用。.
查看 埃及和条约
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eutonicorum;Deutscher Orden),又译德意志騎士團,正式名称为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heutonicorum Ierosolimitanorum;Orden der Brüder vom Deutschen Haus Sankt Mariens in Jerusalem),与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一起并称为三大骑士团。现时,条顿骑士团的口号是“帮助、守卫、救治(Helfen, Wehren, Heilen)”。.
查看 埃及和条顿骑士团
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民主德国」(德語縮寫:DDR)、「東德」或「民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民主德国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波兰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与西德合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48年苏联占领当局将权力移交给德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后在1949年成立。东德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隊参与了镇压。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依照五年计划组织生产并分配消费品。其国民经济高度国有化,对先前的私有企业进行了强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人民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贸易组织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生产单位替代。东德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且与西德相比具有较高的妇女就业率,东德也成为了当时东方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得不通过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1989年发生了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当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領導的苏联政府拒绝干涉这一事件。这场革命结束了统一社会党专制,次年举行了自由选举,随后--国际协商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後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成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查看 埃及和東德
格奈乌斯·庞培
格奈乌斯·庞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古罗马政治家和军事家。勇悍善戰,兇殘嗜殺,於前三頭同盟中勢力最強。 在公元前70年左右,羅馬共和国爆發了著名的斯巴達克斯起義,一群以斯巴達克斯為首的奴隸為了爭取自由和反對暴政便集體起義。當時克拉苏奉命敉平叛亂,成功消滅起義軍主力,又對殘餘的奴隸勸降。庞培趕到時,見功勞全都落在克拉苏手中,深心不忿,便把五千多名殘餘奴隸捉來,不分男女老幼,把他們每隔十步便釘在一個十字架上,令他們活活淌血而死。 四年後,庞培率軍平定了敘利亞一帶,並建為行省,權力到達頂峰。在公元前六零年,他與凯撒與克拉苏秘密結成「三头政治同盟」跟元老院對抗。后和凯撒发生权力之争,爆发内战。他於法薩盧斯戰役進行決戰中被凯撒擊敗後,逃往埃及。 前48年秋季,龐培在凱撒軍的追擊下來到了亞歷山卓外海,尋求庇護。年僅15歲的托勒密十三世還很年輕,此事主要由財政大臣波提紐斯處理。 前48年9月28日,龐培雖然覺得事情有異,托勒密迎接的場面既不隆重,還有點肅殺,岸上滿是士兵,加上托勒密還派出艦隊像是監視龐培般。龐培自知無法逃脫,只得乘著對方安排的一艘小船,準備要登上埃及的海岸。 然而迎接他的托勒密軍官在龐培一上岸,就殺了龐培並砍下他的頭,動手的軍官中還有龐培的老部下。托勒密顧命大臣阿基拉斯(Achillas)和(Lucius Septimius)動手殺了龐培。 龐培的妻子和孩子在海上看到這件慘案,連忙揚帆逃走,這天剛好也是龐培58歲生日。 &格奈乌斯·奥菲迪乌斯·奥雷斯特斯 -->.
查看 埃及和格奈乌斯·庞培
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
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Megawati Sukarnoputri,),又称梅加--瓦蒂或梅嘉--娃蒂,印度尼西亚第五任总统(2001年7月23日-2004年10月)。“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名字印尼当地语言有多种拼法,如Megawati Soekarno Putri或Megawati Soekarnoputri,Soekarno Putri意思即为“苏加诺的女儿”。.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爾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西臺人和波斯帝國同樣採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語無關的印歐語系。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採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語差異相當多。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使用蘆葦桿或木棒來壓印在泥板上來方便書寫,因此文字筆畫大都為具三角形的線條,而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渐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英語的cuneiform源於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而阿拉伯人则称之为“”(,意思是“钉头文字”)。.
查看 埃及和楔形文字
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Ευκλειδης,前325年—前265年),有时被称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以便区别于墨伽拉的欧几里得,希腊化时代的数学家,被稱為「几何學之父」。他活躍於托勒密一世時期的亚历山大里亚,也是亚历山太学派的成员。他在著作《几何原本》中提出五大公設,成為欧洲数学的基础。歐幾里得也寫過一些關於透視、圓錐曲線、球面幾何學及數論的作品。歐幾里得幾何被广泛的认为是數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查看 埃及和欧几里得
欧麦尔·本·赫塔卜
歐瑪爾·賓·哈塔卜(;约591年-644年),又译欧麦尔、奥马尔,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二代哈里发(634年起)。先知穆罕默德最著名的拥护者和战友之一。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均爲穆罕默德的四大徒弟。.
查看 埃及和欧麦尔·本·赫塔卜
欧洲历史
欧洲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万5千年(甚至是一百萬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遗迹。 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定居点、农耕技术和驯养家畜。从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暂时倒退消失的时期称为青铜时代,铜是当时制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属材料。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称为欧洲的史前时期。 欧洲古典时期从前700年古希腊文字再次出现开始。罗马共和国于前509年建立。罗马人将疆域拓展至整个意大利,随后是整个地中海周边和西欧。罗马帝国的领土于公元117年到达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几个世代后,基督教就成为帝国的国教。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随即蛮族部落开始入侵西罗马帝国。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与向西越过罗马国境线进入前罗马帝国领土的部落之一,并于5世纪初,三度围攻罗马。418年,在原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黜,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 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仍由东罗马帝国控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6世纪晚期开始被日耳曼人侵蚀。7世纪开始,中东和北非地区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并伊斯兰化。在西欧,很多新国家仍保留了罗马的习俗,使用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并普遍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曼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欧洲受到斯堪的纳维亚的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的入侵。到10世纪中期,穆斯林和马扎尔人对西欧的威胁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胁不列颠群岛最久的。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加剧,随后十字軍東征开始削弱拜占庭帝国,教皇的权力此时也在西班牙、法国南部、立陶宛与其他的异教地区稳固下来。复杂的封建等级制度发展起来,新国家的大多数贵族由于通婚互相是近亲。封建社会在蒙古入侵后开始解体。中世纪后期欧洲爆发了大饥荒和黑死病。 15世纪,欧洲从中世纪苏醒过来。1492年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和哥伦布发现美洲,同时终结了十字军东征,知识获得尊重,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使英国教会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这个协议。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机器时代,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而欧洲大陆也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直到拿破仑發動霧月政變。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1870年普法戰爭后,意大利和德国完成统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同盟国战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崩溃。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与轴心国战败。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战胜国集团在欧洲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冷战。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后,欧洲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至2016年为止,欧盟包括28个欧洲国家,超过5亿人口。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著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查看 埃及和欧洲历史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歐洲自由貿易協會(,縮寫为)是歐洲的一個促进贸易的組織。该組織於1960年5月3日成立。當時參加的成員國包括英國、葡萄牙、瑞士、奧地利、丹麥、瑞典及挪威。 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會議於1960年1月4日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參與的國家包括上述的七個國家,並合稱為「外七國」。時至今天,聯盟只餘下挪威、冰島、瑞士及列支敦士登,其中只有挪威和瑞士是創會國。現在斯德哥爾摩會議已經由瓦都茲會議所取代。 這個會議給予成員國更進一步的貿易自由,其中三個國家都加入了歐洲經濟區,與歐盟有更大的合作機遇。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當中只有瑞士並未加入歐洲經濟區,原因是公投被公民否決。瑞士另外透過參與歐洲單一市場。.
查看 埃及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欽察
欽察是古代中亞地區的突厥語民族之一。欽察部落聯盟在11世紀中葉時曾經佔據黑海北濱的欽察草原,其中一些部落则与庫曼人合併,在突厥遷移中遷移到了西伯利亞西部,後來蒙古帝國所建立的欽察汗國部分領土即欽察人的原居地。一些阿拉伯学者把咸海至烏克蘭以北稱欽察草原一带的地方稱為庫曼尼亞,因為這地區幾乎只有欽察-庫曼人居住。在波斯历史著作《史集》中,“钦察”意为空心树。.
查看 埃及和欽察
正教會
正教會(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pravoslavnaja tserkovʹ),也稱為東正教會,簡稱東正教,與天主教會及新教並列為基督教三大教派,信徒总人數少於天主教,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要多出两倍,主要分佈在巴爾幹半島、東歐和西亞。.
查看 埃及和正教會
歼-7
殲-7原稱62式殲擊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仿制前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北約代號相同為魚床。歼-7采取三角翼,单座单发,机头进气的设计。1965年9月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第一架歼7的总装,1966年12月28日正式定型並量产,后来将生产线转移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并于2006年停产。前后共生产了约1500架,衍生出各种改进型以及出口型,从1980年代至2000年代大批量生产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埃及、伊拉克、斯里蘭卡以及伊朗等国家的空军。中国空军逐步以J-11等先進戰機予以取代,只保留后期型号歼-7G,执行国土防御,对地攻击的任务。 八一飛行表演隊也曾使用歼-7EB和歼-7GB进行飞行表演,后改用歼-10至今。.
查看 埃及和歼-7
殖民主义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寻求或取得另外一地或其人民的行政权力的一种政策。殖民主义通常包含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往往这些各种不平等关系的建立,是由于被殖民者对现代社会组织和架构的无知造成的。殖民主义这个词通常是指殖民者与未开发文明的土著人民之间的关系。.
查看 埃及和殖民主义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查看 埃及和殖民地
母亲节
母亲节是一个为感謝母亲而慶祝的節日,而在世界各地的母亲節的日期有所不同。母亲们在这一天裡通常会收到孩子們送的礼物;而在许多人心目中,康乃馨被视作最适于献给母亲的鲜花之一。.
查看 埃及和母亲节
毛瑟Kar98k步槍
毛瑟Kar98k(Karabiner 98k,簡稱Kar98k或K98k),由Gew 98步枪改進演变而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手動步槍。.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共和国(Republic of Mauritius;République de Maurice;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Repiblik Moris)位于印度洋的西南方,於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以东约900公里,距非洲大陆2,200公里。除毛里求斯本岛外,其国土还包括卡加多斯-卡拉若斯群岛、罗德里格斯岛以及阿加莱加群岛。毛里求斯岛和罗德里格斯岛以及毛里求斯岛西南方200公里的法属留尼汪岛共同组成了马斯克林群岛。毛里求斯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首都是路易港。 英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夺取了毛里求斯的统治权,统治直到1968年毛里求斯独立为止。独立后的毛里求斯以议会共和制立国,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非洲联盟、法语圈国际组织、英联邦等国际组织成员。 毛里求斯没有原住民,现在的人口由多样种族组成:印度裔、非洲裔、亞裔以及法裔。毛里求斯的主要语言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法语和英语。英语是法定官方语言,但流通的主要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和法语。报纸和电视节目也主要使用法语。此外,亚洲语言也在亚裔人群中通行。 毛里求斯岛曾经是世界上仅有的渡渡鸟栖息地,但在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不到80年,就因为殖民者的捕猎而灭绝。.
查看 埃及和毛里求斯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查看 埃及和毛泽东
水均益
水均益(),籍贯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三甲集水家村,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汉族,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大陆著名新闻记者、主持人。 其祖父水梓是甘肅省蘭州名士。.
查看 埃及和水均益
水文化
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
查看 埃及和水文化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查看 埃及和民族主義
民族民主党 (埃及)
民族民主党(الحزب الوطني الديمقراطى),埃及前执政党,1978年7月9日由时任总统的萨达特宣布创立,同年10月2日正式建立,前身是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 自从萨达特于1981年10月6日被暗杀后,就一直由穆巴拉克领导,直到2011年2月11日他辞去总统之职而结束。 它自1989年开始成为社会党国际的成员,直到2011被开除出去。 2011年4月16日,埃及最高行政法院作出裁决,解散在埃及执政30多年的民族民主党,并没收其所有资产。最高行政法院一名法官说,该党在满足相关条件后,仍可根据政党法组建一个新政党。.
汉志王国
汉志王国(الحجاز,al-Ḥiǧāz),指哈希姆家族在1916年至1924年于今沙特阿拉伯红海沿岸地区所建立的一个国家。.
查看 埃及和汉志王国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一套丛书,截至2013年已出14辑600种。主要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世界各国的各种古典学术作品的中文译作,也有少量是现代或当代的外国学术作品。从1950年代起印行至今,包含五大类:哲学类,历史、地理类,政治、法律、社会类,经济类,语言类。除常规版本外,其中一些作品还有精装本和节选本。因收录数目及翻译质量頗佳,該丛书在中国颇受好评。 对于原有单行本的书籍,被编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后,一般仍用原纸型,并不重新排版,译文及序跋都一仍其旧,故这套丛书体例并不统一。某些书籍的字体字型与现今出版物有差异。丛书中包括古希腊名著在内的各种学术名著大多是从原著直接汉译,也有部分版本参照各种语言译本翻译,如企鹅丛书等。 2009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该丛书的“珍藏版”,共400种、490册,并于9月24日在北京召开出版座谈会。201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该丛书的“分科本”,分科本在2009年“珍藏本”的基础上又增补了从2009年到2011年新出版的第十一、十二辑书目,共500种,以软精装形式出版,并于11月19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礼堂召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座谈会暨第十四辑专家论证会。.
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是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通常是外交谈判的结果。例如,若一个甲国公民当在乙国访问时享受治外法权,那麼这个人在涉嫌犯罪时,乙国的法院不能进行审判。.
查看 埃及和治外法权
沃达丰
沃達豐集團(Vodafone Group plc,)又音譯為伏得風或伏特風,是英國一家跨國電信公司,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沃達豐為世界上第二大流動通訊網絡公司。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沃達豐在全球擁有大約4億3900萬名用戶。沃達豐使用沃達豐集團(Vodafone Group, Plc.)作為名稱,分別於倫敦證券交易所(代號 )及納斯達克(代號 )上市。 沃達豐(Vodafone)的名稱結合了Voice(語音)-Data(數據)-Fone(.
查看 埃及和沃达丰
沙姆沙伊赫
沙姆沙伊赫(阿拉伯語:شرم الشيخ)是位于埃及西奈半岛南端的一座城市,在红海与西奈山之间的海岸地带。距伊斯梅利亚大约四小时车程,距塔巴三小时车程。.
查看 埃及和沙姆沙伊赫
沙巴卡
沙巴卡(Shabaka或Shabaka Neferkare,意思為「美麗是拉的靈魂」),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埃塞俄比亚王朝)法老,约公元前716年—约公元前701年在位。他繼承其兄皮耶(Piye)的王位,將埃及定都於孟斐斯,重新统一埃及和库施,与祭司阶层保持良好关系,致力于防范亚述的入侵。晚年与其侄沙巴塔卡共治。.
查看 埃及和沙巴卡
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Saud bin Abdul Aziz,),沙烏地阿拉伯前国王兼首相。 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的父親是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他且是国王最年长的儿子,1933年5月11日被立为王储,1953年則即位为国王。1964年11月2日,其弟,也是王儲的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聯合多位朝中大臣一起發動政變。政變中他遭废黜而離開王座,並流亡至瑞士日内瓦。196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邀请他居住在埃及。1969年逝世于希腊雅典。.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國(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通称沙特或沙地阿拉伯(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是一個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國家。面積約2,149,690平方公里,它是在阿拉伯世界中地理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阿爾及利亞。沙地阿拉伯北方與約旦和伊拉克接壤;東北與科威特接壤;東邊和卡塔爾、巴林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交界;東南方和阿曼接壤;南方則與也門交界。它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紅海和波斯灣海岸線的國家,而它大部分的土地由不宜居的沙漠及貧瘠的荒野組成。 現時的沙地阿拉伯由四個本來分明的區域——漢志、內志、部分和部分(阿西爾)組成。沙地阿拉伯王國是於1932年由伊本·沙特成立,他由1902年奪回沙特王朝歷史領地利雅得開始,相繼以征服統一了以上的四個區域。該國從此便一直是以根據伊斯蘭教原則、以君主專制的形式管治,瓦哈比派伊斯蘭教亦被稱為「沙特文化的首要特徵」Tripp, ''Culture Shock'', 2003: p.14。沙地阿拉伯有時被稱為「兩聖寺之地」,因它的範圍包括了伊斯蘭教中兩個最神聖的聖地:麥加的禁寺及麥地那的先知寺。 沙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生產量及輸出量最高的國家,它同時亦控制了全球第二大的烴儲藏。由於有石化燃料支持經濟,沙地阿拉伯被列為高收入經濟體之一,人類發展指數亦極高,且是唯一在二十國集團中的阿拉伯國家。但是,它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中擁有最單一的經濟。它政治上保守偏右,作為伊斯蘭國教的背景為瓦哈比派,採用君主世襲制,且是由政教合一的威權政權實權統治,是被自由之家列為「不自由」的國家之一。沙地阿拉伯的國防開支在世界排行第四,又在2010至2014年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世界軍備入口者排行中排行第二。它被分類為地域大國和中等強國。除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它亦是伊斯蘭合作組織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成員。 的限制使沙特阿拉伯曾成為世界上唯一不容許女性駕駛的國家。这一政策直至2017年才開始有所放寬,而沙特政府于2018年6月允许女性开车。.
查看 埃及和沙特阿拉伯
沙漠
沙漠,亦作砂漠,全称沙质荒漠(Erg),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植物,尤其是晚上才出来的动物。沙漠的地勢凹凹凸凸,氣侯較炎熱,雨量稀少。.
查看 埃及和沙漠
波斯
在的伊朗在世界上的位置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亚细亚、欧洲的马其顿、希腊半岛、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也门。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查看 埃及和波斯
泰坦尼克号
-- --(RMS Titanic,--)是一艘英國皇家郵輪,也是白星航運公司旗下的3艘奧林匹克級郵輪之一,在其服役時間是,由貝爾法斯特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建造,號稱「永不沉沒」、「夢幻之船」。頭等艙在設計上追求舒適和奢華的最高水準,設有健身房、游泳池、接待室、高檔餐廳和豪華客艙。船上也有一臺高功率的,為乘客提供的電報收發服務,以及鐵達尼號的航務通訊。 1912年4月10,鐵達尼號展開前首航,也是唯一一次的載客出航,最終目的地為紐約。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一些人都是船上乘客,以及許多來自英國、愛爾蘭、斯堪的納維亞和整個歐洲其他地區的移民,他們尋求在美國展開新生活的機會。4月14至15日子夜前後,在中途發生碰撞冰山後沉没的嚴重災難。2,224名船上人員中有1,514人罹難,成為近代史上最嚴重的。船長愛德華·約翰·史密斯最終;鐵達尼號總設計師湯瑪斯·安德魯斯也在這起災難中死亡。 1985年,前美國海軍軍官羅伯·巴拉德率領團隊發現了鐵達尼號殘骸,該船分裂成兩部分,並在3,784公尺的海底深處逐漸瓦解,沉船內成千上萬的文物已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復原並展示。鐵達尼號已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船舶之一,許多保存了關於她的故事,包括書籍、民謠、電影、展覽和紀念品。鐵達尼號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遠洋客輪殘骸,僅次於她的姊妹艦不列顛號。沉沒事故中的最後一位生還者於2009年去世,享耆壽97歲。.
查看 埃及和泰坦尼克号
泰芙努特
泰芙努特(Tefnut)是埃及神话中的潮湿女神,生育之神,赫利奥波利斯城九柱神之一。泰芙努特在地上的化身是母狮。崇拜她的中心地区是赫利奥波利斯城,据此地神话说,她与丈夫(空气神舒)是阿图姆(拉·阿图姆)的第一对孪生子女。她们的子女是苍天女神努特和大地神盖布。泰芙努特有时也被认为是孟菲斯地方神普塔赫之妻,太阳神拉之女,太阳神之眼,长在拉的前额上。每当太阳升起,她的眼睛就要喷出火焰,烧灼大神的敌人。在这方面,泰芙努特与乌托等同。乌佩斯和塞莎特是她的两个变体。 有一则故事说,泰芙努特作为太阳之眼躲到努比亚去了(埃及出现了干旱),拉神派图特和舒(另一说是奥努里斯)去寻找她。泰芙努特她变成了一只猫,攻击一切靠近她的男人和男神。最后,图特神在乔装之下终于说服了她返回埃及。 她与舒神结婚,预示着自然界的复苏和繁茂。泰芙努特与木特、巴斯特、哈托尔、塞赫麦特以及其他狮子女神混同。.
查看 埃及和泰芙努特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查看 埃及和法律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查看 埃及和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查看 埃及和法语
法蒂玛王朝
法蒂玛王朝(909年~1171年),北非伊斯蘭王朝,中国史籍称之为绿衣大食,西方文献又名南萨拉森帝国。以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得名。 909年,奥贝德拉伊斯兰教什叶派首领在突尼斯以法蒂玛和阿里的后裔自居,自称哈里发,建都马赫迪亚,攻打摩洛哥的伊德-里-斯王朝,征服摩洛哥,並进而占领整个马格-里-布。969年哈里发穆伊兹派部将乔海尔征服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埃及,973年迁都开罗。 第六任哈里发哈基姆(Hakim,996年–1021年),放弃了前任的宗教宽容政策,残酷迫害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并于1010年拆毁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 1171年法蒂玛王朝大臣萨拉丁在近卫军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阿迪德,建立阿尤布王朝,法蒂玛王朝灭亡。.
查看 埃及和法蒂玛王朝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查看 埃及和泉州市
活性炭
活性炭(Active charcoal),亦稱活性碳(Active carbon)、活化炭(Activated charcoal; Activated char)或活化碳(Activated carbon),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碳物質。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也是做一個過濾器的主要物料。.
查看 埃及和活性炭
深圳市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地級市,同时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及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979年1月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设立,為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以及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深圳全市均劃入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南邊與香港接壤,北与广州市、惠州市、东莞市毗邻。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自1999年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定期在深圳举行。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将作为深圳与香港合作的先导区。2011年,深圳主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广州市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 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第三,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0余年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民航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查看 埃及和深圳市
渥太華
渥太華(Ottawa)是加拿大的首都,全國第四大城市,面積2,779平方公里,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在2011年人口統計中,渥太華城市有883,391人,市區有1,236,324人,使其成為人口普查都會區域(CMA)第四的城市。 在1826年9月26日以“Bytown”之名建立,1850年1月1日合併為一個城鎮,並於1855年1月1日以「渥太華」之名合併取代。並不斷發展成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業技術中心。城市的原有邊界由後來經過多次的小規模兼並而擴大的。「渥太華」這個名稱是來自亞岡昆語(Algonquin language)adawe,意思為「貿易」。渥太華常被華人簡稱為渥京。 加拿大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不同,沒有將首都城市設為聯邦直轄的行政區,但是渥太華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是由國家首都委員會(National Capital Commission)負責。 渥太華最初為愛爾蘭和法國的基督教鄉鎮,現在已成為一個具有多元文化、高水準生活水平,低失業率的大城市。.
查看 埃及和渥太華
漢志
汉志,又称希贾兹( الحجاز,意為「屏障」),沙特阿拉伯西部,北至约旦边境,南至亚西尔地区的沿海地带。得名自境内的漢志山脉。 汉志地区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境内有麦加和麦地那两座伊斯兰教圣城,麦地那城外还有传说中的夏娃墓。 汉志地区古代曾属于埃及和奥斯曼帝国,1916年哈希姆家族的谢里夫侯赛因建立汉志王国,1925年被内志王国占领,1932年被并入沙特阿拉伯。现分属沙特阿拉伯的塔布克省、麦地那省和麦加省。 汉志地区的经济以朝觐收入为主,有手工业和轻工业。在吉达有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城市有麦加、麦地那、吉达、延布(Yanbu' al Bahr)、塔伊夫(Ta'if)。.
查看 埃及和漢志
漢特博物館
漢特博物館(Hunt Museum)是一家在愛爾蘭的博物館,1974年成立,座落在利默里克市(Limerick);原屬於利默里克大學所有,在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該博物館的館藏來自漢特家族的捐贈,博物館本身的建築是18世紀的老式建築,就位於該市的香儂河(River Shannon)畔。利梅里克市的發展主要是從香儂河周邊區域開始的,最近亦建有瑪里那小河港。 漢特博物館共計有超過2000件以上不同的藝術品,來自愛爾蘭與海外。最古老的有石器時代和早期埃及的藝術品。此外也包括了安特里姆十字架(第9世紀時,用青銅和琺瑯作成的十字架),一幅畢卡索的素描作品,和達文西設計的複製青銅馬。.
查看 埃及和漢特博物館
朝聖
朝聖是宗教或靈性生活尋覓靈性意義的過程,通常是到一處聖地或者是對某人信仰有重要意義的地方。各大宗教都有朝聖的活動。從世俗的角度而言,朝聖是一種族群的認同,而非基於信仰。流行文化也正把朝聖重新定義,例如去探訪某小說、電視劇、電影或ACG等作品取材、拍攝的地點也被稱為朝聖、聖地巡禮。旅遊業興起之前,朝聖是人們離開家鄉出外遊歷的主要方式之一。.
查看 埃及和朝聖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会主義國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8年9月9日成立,在港澳、臺灣一般稱為北--韓(),漢語地區也有称呼北朝--鮮(,与“南朝--鲜”或“朝--鲜半岛”区别。)。其領土約佔朝鮮半島的九分之五,首都與最大都市為平壤。朝鮮南疆與大韓民國(南韓)以三八線(韓國朝鮮非軍事區)分隔,北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西臨黃海,東臨朝鮮東海。 朝鮮半島在20世紀初以前為中國附屬國,直至日韓合併後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屬地。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朝鮮半島在1945年至1948年間皆由盟軍軍政府管理,由蘇聯與美國分別接管三八線北側與南側地區。之後,蘇聯接管地區獨立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即朝鮮);美國接管地區則成為大韓民國(即韓國)。1950年6月,朝鮮發動韓戰試圖統一朝鮮半島不果,三年後南北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再度以三八線以界(與韓戰前的直線國界不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獲得了京畿道的開城,而大韓民國則是增加了江原道部分領土),自此朝鮮半島分裂至今。 根據朝鲜宪法,朝鲜是一個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包括主體思想和先軍政治)為唯一思想體系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朝鮮勞動黨一黨執政。曾於1992年和2009年兩度修憲,將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等字詞刪除,並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替代,國家意識形態本質上與极右翼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非常相近。在經濟上,朝鮮政府实行計劃經濟,不保障國内的私人財產。在政治上朝鮮政府持續不斷鎮壓「敵對階級」。在軍事上,強調以先軍思想為指導強化國力。朝鮮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部隊第五多的國家"Background Note: North Korea".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查看 埃及和朝鲜战争
未来主义文学
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未来主义文学的成就不如未来主义绘画高,在横向上也并没有如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一样发展成国际性的文学运动。未来主义文学的发展主要局限于意大利一国,在晚期也波及邻国法国和刚刚成立不久的苏联。.
查看 埃及和未来主义文学
會德豐
會德豐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1857年在上海創立,前身為會德豐馬登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隆豐投資有限公司(在1920年創立)和隆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現以香港為總部。主要業務是貿易、融資及商業服務、物業租賃及管理、物業出售、酒店經營及庫存管理及投資。1963年1月21日,會德豐首日上市。1970年前,會德豐與怡和、和黃、太古號稱英資四大行,但隨著七十年代油價高企,經營油輪業務的會德豐首當其衝,八十年代世界航運業萎縮,1985年2月,會德豐終被船王包玉剛收購。 目前該公司在香港註冊,現任董事會主席為吳光正之子吳宗權。其附屬公司包括九龍倉集團以及會德豐地產。.
查看 埃及和會德豐
戰象
戰象是經人類馴服和訓練後用於作戰用途的大象。在战场上主要用于冲散敌军的阵列、踐踏敵人以及利用高聳的象背向敵方施放投射兵器。士兵也可騎在象背上,形成象兵。战象通常是雄性,因为公象相對母象更加强健而凶猛。.
查看 埃及和戰象
战国七雄
戰國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戰國時期无数次兼併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從數百减少到數十。到战国後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诸侯国,分别为燕、秦、楚、齊(田齊)、韩、赵、魏,合称为“战国七雄”。常与春秋五霸并称。 除战国七雄外,小國尚有宋、衛、東周、中山、魯、滕、鄒、費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惟中山與他國互王,《戰國策》載其國之策,宋国也在战国后期称王,有一定的实力(宋襄公一說為春秋五霸之一)。 在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齊國國力最強。三晉之中,韓最弱小,魏都大梁最壯觀,趙國多名將。楚才晉用為知名典故。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东六國”。前230年,秦灭韩,开启了统一六国的序幕。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失敗導致身死國滅後,公元前221年,秦軍圍臨淄滅齊,結束戰國群雄割據。.
查看 埃及和战国七雄
星際大爭霸 (1978年電視劇)
是美國科幻電影以及電視劇,最初是在1978年製播,製作人格林·拉森(Glen A. Larson),由隆·古林(Lorne Greene)、理查·哈契(Richard Hatch)、以及德克·班奈迪特(Dirk Benedict)主演。在2003年,科幻頻道(Sci-Fi Channel)重拍它,由爱德华·詹姆斯·奥莫斯(Edward James Olmos)取代隆·古林演出艾達瑪指揮官的角色,之後在2005年1月起在科幻頻道開始每週上映。(關於改編新作,請參見《-zh-hans:太空堡垒卡拉狄加;zh-hk:2005太空堡壘卡拉狄加;zh-tw:星際大爭霸2005;-》一文。).
海
海,是指佔地球表面积70.8%的咸水区域。海洋调节着地球的气候并在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人类从史前时期就开始在大海中旅行并探索未知的海域,但现代真正的海洋学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挑战者号远征。海洋通常被划分为四个或五个大的部分和其余的小的部分,其中大洋的主流分划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而较小的分划---"海"则数量众多,如地中海。 由于大陆漂移,现今北半球几乎被陆地和海洋平分(约2:3的比例),而南半球多是海洋 (约1:4.7的比例)。Reddy, M.P.M..
查看 埃及和海
海卫八
海卫八(S/1989 N 1,Proteus)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第二大的卫星。 它的大小已经接近不规则星体的极限,也是海王星的最大內衛星。其英文名字「Proteus」(普罗透斯)源于希腊神话中会变形的海神。.
查看 埃及和海卫八
海外基督使團
海外基督使团(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或OMF International)是一个基督教新教的差会;它的前身是1865年由英國傳教士戴德生创办的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CIM),1964年改稱現名。 1854年,戴德生作为郭实腊的中国传教会传道人,首次从英国来到中国,先在上海、汕头等地传教,1857年定居宁波,并成立“宁波差会”。1860年他回到英国,兩年後(1862年)在布萊頓招募到宁波差会第一位志愿者宓道生,并派往宁波。1865年6月25日,戴德生将宁波差会改名为「中國內地會」(本文簡稱「內地會」),并确立其宣教方針,就是要召募一批可以遷往中國內陸地區長期工作的傳教士,將基督教信仰傳入中國内地;內地會的总部最初在杭州,1890年迁至上海,慢慢把宣教工作深入中國內陸,最遠抵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直到1950年代才在東西方冷戰的政治背景下撤出中国。 1964年內地會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团,持續向亞洲17亿的非基督徒人口传扬福音;現時海外基督使团有大約一千名宣教士,來自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地。.
查看 埃及和海外基督使團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又為了解決陸路的不便性,因為陸路受地形影響,前往西域會經過許多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又中國東岸夏、冬兩季有季風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歐陸的方便性。尤其於兩宋年間,遊牧民族盤據華北地方導致絲路斷流,令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更加蓬勃。在古代中國即有此項交流,尤其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顯著。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但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底存不存还有问题,《汉书》记载中国人所乘之船为当时的“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利用这些停留在广西、广东港口的外国船只进行转送到南海和印度。唐宋时的广州港很繁荣,港口大船云集,最多的时候,每年有四千多艘大食船,当时还发生了千名大食、波斯穆斯林劫掠广州的事件。最早利用海上絲綢之路的则是罗马商队与使者,于公元166年抵达中国;而迄今东南亚出土的最早沉船和中国瓷器也属于西亚的阿拉伯帆船,年代为公元830年的晚唐。.
查看 埃及和海上丝绸之路
海军
海軍或水軍是一國軍隊當中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為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體上作戰的軍種,一般來說以錨作為標誌。海軍使用的武器主要為各式水上的軍艦、以及在海底航行的潛艇;操控艦艇的海軍為海軍艦艇兵,除了在水上及海底作戰的海軍艦艇兵之外,海軍還可衍生出空中戰鬥的海軍航空兵、以及能在水上戰鬥與陸上戰鬥的海軍陸戰隊。 海軍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軍種之一,在漢字中稱為「水軍」或「水師」,可以追溯到古代人類航海貿易、海上掠奪與自衛的發展,如西元前1400年的腓尼基人為保護於敘利亞沿岸穿越地中海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活動,建造和使用了三列槳座戰船於海上與敵人戰鬥。隨著造船技術和工業革命的進步,海軍船艦從人力划槳、風力推動的帆船到了輪機動力,航程大為增加;海軍的武力也因為火砲的發明從水兵間的登艦近距離戰鬥演變到遠距開火射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戰鬥模式丕變,巨砲厚甲的戰艦逐漸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潛艇和航空母艦空中武力的活躍,同時也在該時期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雷伊泰灣海戰《雷伊泰灣爭奪戰》(The Battle for Leyte Gulf),C.
查看 埃及和海军
海湾战争
海灣戰爭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科威特的「回歸」以及大伊拉克的“统一”。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7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輕微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这次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也是第一場聯合國會員國之間的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儘管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卻未能同時剷除--,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筆。.
查看 埃及和海湾战争
斯图加特
斯图加特(Stuttgart或譯:斯圖嘉特)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中部内卡河谷地,靠近黑森林。不仅是该州的州首府,也是州级行政区及斯图加特地区首府和该州的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该州的政治中心:巴符州议会、州政府,和众多的州政府机关部门均设在这里。由于其在经济、文化和行政方面的重要性,是德国最知名的城市之一。 斯图加特是德国第六大城市,斯图加特区域是全国第四大城市联合体(仅次于鲁尔区、莱茵-美因区和柏林)。离斯图加特较近的大城市有:斯图北面204公里的法兰克福,和东南面220公里的慕尼黑。.
查看 埃及和斯图加特
斯特拉波
斯特拉波(Στράβων,前64年–23年),公元前1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地理學家,生於現在土耳其的阿馬西亞(當時屬羅馬帝國),著有《地理學》(Γεωγραφικά)17卷。.
查看 埃及和斯特拉波
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最初源於古埃及的神話,它被描述為長有翅膀的怪物,通常為雄性,當時的傳說中有三種斯芬克司——人面獅身的Androsphinx,羊頭獅身的Criosphinx(阿曼的聖物),鷹頭獅身的Hieracosphinx。亞述人和波斯人則把斯芬克司描述為一隻長有翅膀的公牛,長著人面、絡腮鬍子,戴有皇冠。到了希臘神話裡,斯芬克司卻變成了一個雌性的邪惡之物,代表著神的懲罰。“Sphinx”源自希臘語“Sphiggein”,意思是“拉緊”,因為希臘人把斯芬克司想像成一個會扼人致死的怪物。 在希臘神話中,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攔住過往的路人,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問他們,猜不中者就會被牠吃掉,這個謎語是:“什麼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腿最多的時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俄狄浦斯猜中了正確答案,謎底是“人”。斯芬克司羞愧萬分,跳崖而死(一說為被俄狄浦斯所殺)。據雅典的阿波羅多洛斯記載,斯芬克斯是厄喀德那同她的兒子雙頭犬奧特休斯所生。斯芬克司的人面象徵著智慧和知識。一說斯芬克司之谜在更深層次的表現為“恐懼和誘惑”,即“現實生活”。 在歐洲的裝飾藝術裡,斯芬克斯隨著文藝復興而得到了很大的重視。隨後,與古埃及相近的斯芬克斯形象傳進各個其他文化中,儘管因為不同的描述而形象各異以及在不同文化傳統裡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般來說,斯芬克斯常常與皇家的墓葬和宗教廟宇等建築形式聯繫在一起。最早的已知斯芬克斯形象被發現在土耳其的公元前9500年的哥贝克力石阵,.
查看 埃及和斯芬克斯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国家通讯社(另有中国新闻社),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一个正部级直属事业单位,也受权行使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新华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汉语通讯社,也是世界主要通讯社之一,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 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各省、自治区、直轄市和军队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轄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发稿。.
查看 埃及和新华社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是公元3世紀由亞歷山大城的普羅提諾(Plotinus)發展出的哲學派別,是古希臘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學流派,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流派主要基於柏拉圖的學說,再加上斯多葛學派、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為一個體系。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新的詮釋。在《新約聖經》時代的哲學本身包含一種宗教態度,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學的緣故。這種宗教哲學就稱新柏拉圖主義,也就是以希臘思想為基礎而創建的宗教哲學。主義主張所有存在皆來自一源,藉此個別靈魂能神秘地重返為一;亦強調存在層級的多重性,只能被感官所感知的物體世界處於最低層級。.
查看 埃及和新柏拉图主义
新月沃土
新月沃土或稱肥沃月彎(英語:Fertile Crescent),是指西亚、北非地区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包括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位于今日的以色列、西岸、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敘利亞,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東南部、埃及东北部。由於在地圖上好像一彎新月,所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考古學家詹姆士·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把這一大片肥美的土地稱为「新月沃土」。 新月沃土上的三條主要河流約旦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流域合共約40至50萬平方公里,現時有人口4至5千萬。這片土地西起地中海东岸,並包含敘利亞沙漠、阿拉伯半岛(Jazirah)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至波斯灣。 约旦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周围的西部区域,是11000年前首个所知的农业定居点。最早所知的定居点在Iraq ed-Dubb(约旦)和Tell Aswad(叙利亚),不久之后是耶利哥。那些最早的城市、国家,在美索不达米亚东部产生了书写(“两河之间”,所说的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下游间的土地)。 在灌溉的作用下,這片土地非常肥沃,人民也依靠該土地上出產的糧食爲生。公元前7000年这里已有粮食生产。 但由於過去的灌溉工程被後來的城市建設所荒廢,兩千年來新月沃土反復地經歷著衰退和恢復的過程。另一個問題是灌溉農田在鹽水的持續滲入下不斷鹽化。 雖然河流對於新月沃土文明的興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促成了這片區域的富饒。新月沃土上生活著五种主要家畜的四种——牛、山羊、綿羊和豬,而另一種重要家畜——馬,也生活在不遠的地區。古代新月沃土地區的氣候也促成了許多一年生植物的進化,它們可食用種子的產量要多於多年生植物。這些植物的多樣性也使得這裡的早期人類可以嘗試培育試驗。 一直以來,河水都是這片地區政治衝突的潛在誘因。約旦河構成了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的邊界。幼發拉底河被土耳其和敍利亞分別控制著的四分之一,伊拉克控制著其他下游及其支流。.
查看 埃及和新月沃土
方尖碑
方尖碑(Obelisk),古代埃及和西亚常见的一种纪念碑,形状狭长,碑体四方,顶部呈金字塔状。 可作為一種計時工具,即日晷。.
查看 埃及和方尖碑
文学史
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各形式历史发展的学科。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实际从人类有了语言后,口头文学就已经出现,自从人类发明了记录书写的工具-文字后,记录文学即开始产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书写记录都能被称为文学,如帐目、科学研究当都不能算文学,文学应该是能对读者有所启示、娱乐和指导的文章,文学语言的发展可以增强人类交流的能力。 人类最早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首先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然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人和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各自独立的发明了文字。文字记录的古代文献也留下了早期的文学作品,如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古埃及的《亡灵书》以及中国的甲骨文和《孙子兵法》竹简等。除了文字记录的文献外,有许多口头流传的,后世记录下来的,也是人类早期的文学作品,如中国的《诗经》,古希腊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古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等,以及许多民族的古代传说和神话等。.
查看 埃及和文学史
文明III
,是由費拉西司(Firaxis)遊戲所出品的一款回合制的策略性電腦遊戲,它是席德·梅爾《文明II》的續作。它也被一些玩家簡稱為《文三》,是原來電腦遊戲《文明》的第三代作品。這遊戲同時在技巧及策略方面提供了頗高進展的可玩性。不同於這個遊戲的前版,《文明三代》並非由席德·梅爾設計,而是由傑夫·布里格司和梭仁·強森,也就是分別由費拉西斯的另一個遊樂設計家及遊戲程式設計師所完成。.
查看 埃及和文明III
文明IV
《文明IV》(全称“席德·梅尔之文明IV”,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是一个回合制策略电脑游戏,它是游戏设计师席德·梅尔的文明系列作品。由主设计师索伦·约翰逊在梅尔的指导下,由梅尔的工作室Firaxis Games开发。文明IV于2005年10月25日和11月4日之间,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发行。麦金塔版于2006年初发行。游戏的第一个资料片——《战神》(Warlord)和第二个资料片——《超越刀锋》(Beyond the Sword)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7月在美国和欧洲上市。采用相同引擎而玩法差异很大的“独立资料片”《殖民统治》(Colonization)于2008年9月上市。到2007年初,文明IV已经售出了超过150万套。 与其他文明系列的游戏相似,文明IV游戏是由玩家从一个小城市开始来建立一个帝国的过程。一个标准的游戏过程通常是玩家选定一个文明(每个文明对应一个帝国)后,游戏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玩家拥有一个“定居者”(settler),可用于建立一个城市;然后玩家通过内政、外交和战争来为自己的文明(即帝国)获取资源和土地,与多个由电脑(单人游戏中)或其他玩家(多人游戏中)控制的文明竞争,以争取最终的胜利。 《文明IV》目前有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波兰语等多个语言版本。而其他一些语言也有非官方翻译版,如俄语、芬兰语、捷克语和匈牙利语 。.
查看 埃及和文明IV
无界网络
无界网络(UltraSurf)是无界网络公司(UltraReach Internet Corp.)的网站,主要提供破网软件,主要产品是无界浏览和无界通。该网站提供的软件可以用于突破防火长城(GFW)的封锁,在中国大陆的网民中颇为流行。.
查看 埃及和无界网络
无界浏览
无界浏览是美国无界网络公司(UltraReach Internet Corp.)建立在GIFT技术平台上的客户端软件,是该公司的核心产品。 该软件是由海外法轮功学员所开发,提供中国互联网用户绕过网络长城的方法,其在世界各地有超过11万的用户,并曾被美国着名科技杂志《连线》(Wired)称讚为「网络上最重要的言论自由软体之一」。据哈佛大学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无界浏览是「效果最好的翻牆工具」;而在2011年自由之家的研究裡,无界浏览排名第4。针对一些开放程式码的批评,无界浏览的设计者表示,为了安全上的顾虑,他们沒有開放程式码给第三方专家检视。.
查看 埃及和无界浏览
日
日,一般指地球日,时间单位。.
查看 埃及和日
日本外交
日本外交主要建基於日美安保條約,或美日防衛協定。作為美國於亞洲關係最密切的同盟國,以及戰後幾十年美國對日的軍事協助,日本的外交政策在某程度上受到美國的影響。安倍晉三與麻生太郎內閣自2006年起即為倡議強調已與日本同樣具有尊重和平、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市場經濟等基本價值的國家強化合作的價值觀外交與自由與繁榮之弧。.
查看 埃及和日本外交
日本廣播協會
日本廣--播協會(日本放送協会),又译日本放--送协会,簡稱NHK(),是日本的公共媒體機構,成立於1925年。其主要業務包括電台廣播及電視廣播,服務範圍涵蓋日本全境,並同時以多種語言對日本以外地區播出節目。.
查看 埃及和日本廣播協會
日晷
日晷是一種由視太陽位置告知每天時間的裝置。狹義而言,它包含一個平面(盤面)和將影子投影在平面上以指示時間的晷影器(gnomon)組成。當太陽移動著劃過天際,陰影邊緣會與不同的時間線對齊,顯示出當時的時刻。晷針(style)就是在晷影器上指示時間的邊緣線;經由晷針上的節點(如果有),還可以提示日期。晷影器可以產生明顯的陰影,以讓晷針可以顯示時間。晷影器可以是一根棍棒、金屬線、或精心裝飾的雕飾。晷針必須平行於地球的自轉軸,才能整年都提供正確的時間。晷針與地平面的夾角就是其所在位置的地理緯度。 廣義而言,日晷是使用太陽的高度或方位(或兩者一起)以顯示時間的任何設備。除了提供時間的功能外,日晷也常被當成裝置藝術的一部分、文學上的隱喻和數學上學習的物件。 一般常見廉價的裝飾日晷是大批量產的,所以晷針的角度與時角是不正確的,也就不能提供正確的時間。.
查看 埃及和日晷
旧约圣经
《舊約聖經》是基督教對《聖經》全書的前一部分的常用稱呼。舊約聖經原是猶太教主要經籍《塔納赫》。《圣经》本身显示《旧约》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始撰写,直到耶稣降生前大约500年完成,前后经历大约1000年左右。有学者认为是由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在此段约240年的时间写成,后来被基督宗教全盘收納為《聖經全書》的前部分。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很多内容也相同。不同的基督宗教所承認的《舊約聖經》略有不同,天主教版本承認46--;東正教版本承認50--;基督新教版本則為39--。 《舊約聖經》通常被分类为摩西五經(又稱律法书)、历史书、诗歌智慧書和先知书四部分。舊約聖經全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寫成及被輯錄成書,在基督教的教義看来與耶稣诞生后成書的《新约圣经》相承。.
查看 埃及和旧约圣经
早餐
早餐是在早上享用的餐,通常是廣義上可以理解為睡醒後的第一餐。「早餐」(breakfast)一詞,字面之解釋為「打破禁食」(break fast)。故在英語世界中,會出現如前述的理解,又或(雖然此解釋較少用)代表一種由傳統早餐食品(例如雞蛋,麥片及香腸)所組成,全日均可食用的餐膳。 世界各地的早餐食品均有不同,惟通常都會包括一種具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穀類、麥片、蔬果等,配上一種含高蛋白質的食品(如雞蛋,肉類及魚類),再加上一種飲料(如茶、咖啡、豆漿或果汁等)。咖啡、茶、果汁、早餐穀類、熱香餅、香腸、煙肉、甜麵包、新鮮蔬果、雞蛋、蘑菇、焗豆、鬆餅、蛋糕或配上牛油/植物牛油/果醬的吐司,皆為常見的早餐食物。 營養專家指出,人從前一晚的晚餐到早上起床前,至少有約10小時未進食,因此早餐為一天最重要的餐膳。種種研究亦發現,不吃早餐的人擁有新陳代謝及體重問題的比例遠較常人為高。.
查看 埃及和早餐
摩尼教
摩尼教,又稱作牟尼教、明教,為西元三世紀中葉波斯先知摩尼所創立。這是一種將瑣羅亞斯德教(祆教)與基督教、佛教混合而成的哲學體系,屬於典型的波斯體系諾斯底二元論。摩尼教吸收了琐罗亚斯德教的善恶二元论思想、基督教的耶稣崇拜、佛教的轮回观念、马吉安主义对于旧约的否定、犹太教的天使概念,以及诺斯底主义的“灵知”思想,创造了二宗三际论体系。摩尼教徒將自己的宗教比喻為博大無垠的“世界之海”,而此前的各大宗教教派只是一條條的合流,最後它們都將匯入海中。 摩尼教認為,在太初時,存在著兩種互相對立的世界,即光明世界與黑暗世界。初際時,光明與黑暗對峙,互不侵犯。中際時,黑暗侵入光明,二者發生大戰,人類世界因此產生。後際時,恢復到初際時相互對立的狀態,但黑暗已被永遠囚禁。物質是黑暗的產物,精神則是光明的產物,因此摩尼教否定物質世界,希望利用虔诚的信仰和严格的戒律获得灵知,回归光明世界。有學者認為摩尼教是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宗教,更被譽為真正世界性完美宗教的唯一代表。 摩尼教在波斯本土受到琐罗亚斯德教的迫害,教主摩尼被處決,聲勢下降。其后,駐錫于巴比倫的宗教中心又受到穆斯林的強力打击,今日在波斯已经完全消失。歐洲的摩尼教因與基督教对耶稣基督的不同理解和对《旧约》的态度而被认定为异端,受到基督徒的猛攻,在10世纪后渐趋沒落。中亚地区的摩尼教势力一度较为兴盛,在唐代傳入中國,與景教、祆教並稱為“三夷教”,并藉助回鶻勢力進行傳播,後來在會昌毀佛時遭到禁斷。宋代以後,成為體系的摩尼教組織基本消失,或者混入佛教,甚至連教主摩尼的塑像都被視為釋迦牟尼佛。唯一尚存的是本土化的摩尼教“明教”。.
查看 埃及和摩尼教
摩西
摩西(מֹשֶׁה),天主教依拉丁文汉译為梅瑟,唐朝景教譯為牟世法王,伊斯蘭教稱為穆撒,,是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徒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裡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便是由其所著。 按照出埃及记的记载,摩西受天主雅威(Yehoweh,或作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离開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11天的路程因為以色列民的頑梗、悖逆不相信上帝會幫助他們,故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才進入應許之地。但摩西因在加底斯巴尼亞以色列民因沒水喝向摩西爭鬧,摩西因情急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說了急燥的話,因此上帝不讓摩西跟著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支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当代学术界共识视摩西为一个传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William G.
查看 埃及和摩西
摩西与亚伦
摩西与亚伦(Moses und Aron,1930-1932)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的一部未完成十二音歌剧作品,取材自旧约的出埃及记。.
查看 埃及和摩西与亚伦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通稱摩洛哥(阿拉伯語:المغرب ;柏柏爾語:ⵜⴰⴳⵍⴷⵉⵜ ⵏ ⵍⵎⵖⵔⵉⴱ ;Maroc)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其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其实际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与毛里塔尼亚紧邻,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要求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認為其接壤的休達及梅利利亞為其宣称領土,但由西班牙實際管轄。除阿拉伯语外,在摩洛哥境内还有许多地方语言,而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同时使用。.
查看 埃及和摩洛哥
摔跤
摔跤是重竞技运动项目之一。是一古老的竞技项目,两人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 世界各国都有其民族特点的摔跤形式和方法。中国的摔跤、蒙古的摔跤、俄國的桑搏、日本的柔道和相扑,以及古典式角力、自由式角力等均属摔跤范畴。都有自己形式的摔法和比赛规则。希腊、中国、日本以及埃及等国家的古代文献中就有相关的文字记載。 摔跤在公元前708年的古代奥运会上就已经是比赛项目了。目前国际式摔跤比赛形式有古典式和自由式两种,比赛时按体重分级进行。古典式摔跤在1896年首届現代奥运会就被列为比赛项目,自由式摔跤则是在1904年正式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摔跤初成為現代奧運項目時,沒有體重分級和限制。於1900年的第二屆奧運取消,4年後重新加入,並加入了自由式角力直到現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新增了女子項目。2013年2月12日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投票決定角力被剔除出必辦項目中,必須與7項運動競爭成為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
查看 埃及和摔跤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الصحراء الكبرى,,“大沙漠”)是世界最热的荒漠,亦是世界第三大荒漠,仅次于南极和北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总面积超过,与加拿大或美国国土面积相当。撒哈拉沙漠东至红海(包括地中海海岸的一部分),西至大西洋,南部边界则为萨赫勒,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北端地区。 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些沙丘高度可达。“撒哈拉”为阿拉伯语中“沙漠”( )一词的复数形式。.
查看 埃及和撒哈拉沙漠
撒母耳記上
撒母耳记上是圣经全书的第9冊,原来和撒母耳记下是同一冊,後來分為兩冊。 关于本书的作者,历史背景等请参看主条目:撒母耳记。一般認為作者並不是圣经上所记载的先知撒母耳、迦得、拿單。.
查看 埃及和撒母耳記上
悉尼足球俱乐部
悉尼足球俱乐部(英文:Sydney FC)是澳大利亚甲级联赛的球队之一,创建于2004年。俱乐部同时拥有悉尼FC女子足球队参加澳洲女子足球聯賽,以及青年队参加。.
查看 埃及和悉尼足球俱乐部
政党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在代议制民主政體裡,政黨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識形態,针对国家和社会議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种族等都是结成政党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学家对政党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选举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谋求公职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中國則不然,黨人之比數僅占國民全數一小部分,即使全國各黨各派聯合團結,論其數量,依然占國民全數很小一部分,这是特有之癥結。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
查看 埃及和政党
政變
政變(法語:coup d'État,,亦音译为“苦跌打”、“苦迭打”),是指一個國家之中有一部份人通过密谋策划,采取軍事叛亂或政治行动,夺取国家政权的行为。如果能成功完成政變,則會造成权力的转移、政府的更迭、或政体的改变。.
查看 埃及和政變
政治腐敗
政治腐敗,通常簡稱腐敗、貪腐、貪污等,指贪官利用公權力或職務之便,牟取特定族群、團體、或個人的經濟、政治、或宗教利益。所有形式的政府都可能在實踐中出現政治腐敗。腐敗的程度可以有天壤之別,從利用影響力作某事而牟利、到機構性行賄、到作假。腐敗有時候跟犯罪集團連繫在一起,協助他們販毒、洗錢、販賣人口、強迫賣淫、誣告構陷異己等。腐敗的定義因不同國家或法律體系而有不同。有些政治募款的行為在一個地方可能合法,卻可能在另一個地方屬非法。 「腐敗」在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另一個用法,是會面聚餐或進行其他消費性消遣活動(比如在卡拉OK包廂唱歌、出遊等)的意思。該用法可能是來源於政府官員政治腐敗的一些形式,例如:公款吃喝或消費。但如果此词用在此处,因為其屬合法規範行為,通常属于调侃性质,并无讽刺意义。.
查看 埃及和政治腐敗
数
數是一個用作計數、標記或用作量度的抽象概念,是比同质或同属性事物的等级的简单符号记录形式(或称度量)。代表數的一系列符號,包括數字、運算符號等統稱為記數系統。在日常生活中,數通常出現在在標記(如公路、電話和門牌號碼)、序列的指標(序列號)和代碼(ISBN)上。在數學裡,數的定義延伸至包含如如分數、負數、無理數、超越數及複數等抽象化的概念。 起初人們只覺得某部分的數是數,後來隨著需要,逐步將數的概念擴大;例如畢達哥拉斯認為,數必須能用整數和整數的比表達的,後來發現无理数無法這樣表達,引起第一次數學危機,但人們漸漸接受無理數的存在,令數的概念得到擴展。 數的算術運算(如加減乘除)在抽象代數這一數學分支內被廣義化成抽象數字系統,如群、環和體等。.
查看 埃及和数
慕尼黑惨案
慕尼黑惨案是於1972年9月5日於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发生在西德慕尼黑的一次恐怖事件,策划者是巴勒斯坦武装組織黑色九月,袭击对象是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代表团,结果在營救過程中警察出現嚴重失誤,導致该代表团11人全部身亡。.
查看 埃及和慕尼黑惨案
托勒密十世
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一世 Πτολεμαίος Ι' Αλέξανδρος Α' 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110年—前109年;前107年—前88年)。 托勒密十世是托勒密八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三世的小儿子。他在前110年被母亲从塞浦路斯召回,成为其兄弟托勒密九世的共同在位者。从前107年开始单独统治。後來他被亞歷山卓的人民逐出。.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十世
托勒密十一世
托勒密十一世·亚历山大二世 Πτολεμαίος ΙΑ' Αλέξανδρος Β'(?—前80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80年在位)。他是最后一个完全合法地继承王位的托勒密王朝成员。 所谓合法,是指父母双方均出自王族,这是埃及自法老时代就形成的惯例。早在古王国时期,法老们为了保持王位继承人血统上的“纯洁”,经常与自己的姐妹结婚。由亞歷山大帝國入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承袭了这一习惯。 托勒密十一世的在位时间极短,这部分与他对妻子的暴行有关。他本来是罗马扶植的“敌对国王”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一世之子,罗马人计划继续扶持他当埃及国王。他为了继承王位而与先王托勒密九世的遗孀貝勒尼基三世结婚。然而他在登上王位后不久竟将妻子杀害。托勒密十一世的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愤怒,不久他在亚历山大城市民的起义中被杀。由于他没有与贝勒尼基三世生下子女,托勒密九世的一个私生子托勒密十二世继承了王位。.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十一世
托勒密七世
托勒密七世·尼奥斯(笃爱父亲者二世)Πτολεμαίος Ζ' Νέος Φιλοπάτωρ。他是托勒密王朝后期一连串不知身世的王子。 一種說法認為托勒密七世可能是托勒密六世和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的幼子。年幼的他先是在前145年与父亲共治了一段时间,父親戰死後,托勒密七世被他的叔叔托勒密八世谋杀。另一種說法,是認為他就是托勒密·孟斐特斯。.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七世
托勒密三世
托勒密三世(施惠者一世) Πτολεμαίος ο Ευεργέτης(约前276年—前222年),埃及托勒密王朝法老(前246年—公元前222年在位)。他是托勒密二世与阿爾西諾伊一世之子。 托勒密三世执政时期,希腊化埃及的国力达到顶峰。托勒密三世並在第三次叙利亚战争中打败塞琉古王朝,一度占领其首都安条克,並占領小亞細亞沿岸的島嶼,但由于埃及本土可能爆发反对托勒密王朝的叛乱,不得不自叙利亚退兵回国。他在第三次叙利亚战争中的战果是夺取了叙利亚与小亚细亚西南部的海岸地带。 托勒密三世接纳在塞拉西亚战役中失败后逃亡的斯巴达国王克里昂米尼三世在埃及避难,并予以庇护。但他的继承人托勒密四世(笃爱父亲的人)一上台就逮捕了克里昂米尼。.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三世
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救主)(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Σωτηρ;公元前367年—前28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创建者,亦是亞歷山大的繼業者之一。托勒密是馬其頓王國亚历山大大帝的好友兼部将,曾跟隨大軍一同遠征波斯。前323年在亚历山大的帝国分裂时,托勒密分到埃及成為他的領地。前320年他击退帝国摄政佩爾狄卡斯的进攻,使埃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公元前304年,他效仿其他继业者宣布自己为王,建都亞歷山卓,建立一個希臘化風格的王國。.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九世
托勒密九世(救主二世)Πτολεμαίος Θ' Σωτήρ Β' ή Λάθυρος 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先后在位三次(前116年—前110年前109年—前107年,前88年—前80年)。他的统治多次被其弟弟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一世打断。.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九世
托勒密二世
托勒密二世(与姐姐恋爱者) 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Φιλάδελφος(前308年—前246年),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46年在位)。托勒密一世(救主)之子,母亲为贝勒尼基一世。在前288年—前285年,他已经与父母共同治理埃及。 托勒密二世的外号是得自于他与自己的姐姐阿西诺亚二世结婚(这符合埃及自法老时代以来的惯例)。 托勒密二世原来的妻子是色雷斯公主阿西诺亚一世。但是,在阿西诺亚二世(她是阿西诺亚一世的后母)从色雷斯返回之后,也许是为了迎合埃及人的想法,托勒密二世抛弃了原配的王后并以企图谋杀丈夫的罪名将其流放。随后他与姐姐结婚并使他成为自己的共治者。 托勒密二世利用宗教和希腊统治者埃及化巩固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他在法尤姆绿洲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并设立法尤姆省。 托勒密二世执行积极的外交政策:同已脱离埃及的昔兰尼加开战,并干涉希腊事务。为争夺地中海东岸地区,托勒密与塞琉古王朝进行第一次叙利亚战争和第二次叙利亚战争。托勒密二世在第一次叙利亚战争中打败了安条克一世(救主),夺取塞琉古王朝的属国米利都、腓尼基等地。前266年,托勒密二世煽动雅典和斯巴达反对马其顿国王安提柯二世。但当雅典等城邦遭安提柯二世报复性打击时,托勒密二世并未出力救援。前258年,托勒密二世的舰队在科斯島海战中败于马其顿舰队,结果埃及失去基克拉澤斯群島。 托勒密二世最终与安条克二世(“神”)签定了和约,该和约使埃及版图扩展至小亚细亚。.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二世
托勒密八世
托勒密八世·費斯康(施惠者二世)Πτολεμαίος Η' Ευεργέτης Β' ή Φύσκων(约前182年—前116年6月26日)埃及托勒密王朝國王(前170年—前163年,前145年—前116年)。“費斯康”是他的外號,意思是“啤酒肚”。.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八世
托勒密六世
托勒密六世(笃爱母亲者)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Φιλομήτωρ(约前186年—前145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181年—前145年在位)。托勒密五世之子。在他统治期间,埃及继续与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进行混战。 托勒密六世在其父去世时尚是一个孩子。在前176年之前,埃及的实际统治者是托勒密六世的母亲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前176年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去世后,托勒密六世与自己的妹妹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结婚,他们共同统治埃及。 托勒密六世与其前任一样,深深卷入与塞琉古王朝为争夺地盘而进行的无休止的争斗,尽管此时的塞琉古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前170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四世对埃及发动了第六次叙利亚战争。至前168年,安条克四世準備圍攻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托勒密六世不得不向罗马求援。在罗马--预下,安条克四世被迫退出埃及。 从前169年开始,埃及实际上由托勒密六世、其妻克利奥帕特拉二世和其弟托勒密八世(克利奥帕特拉一世的幼子)共同统治。三头政体并不成功:前165年,亚历山大的埃及士兵在狄奥尼修斯领导下发动叛乱。前164年,托勒密八世赶走托勒密六世企图独自统治,但后者在亞歷山卓公民援助之下很快又夺回了政权。 前150年,塞琉古国王德米特里一世被杀,一个出身模糊的人亚历山大·巴拉斯夺取了王位。托勒密六世侵入叙利亚,支持德米特里一世之子德米特里二世为合法的国王。前145年,托勒密六世在与亚历山大·巴拉斯的战斗中傷重身亡。.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六世
托勒密四世
托勒密四世(笃爱父亲者)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Φιλοπάτωρ()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221年—前204年在位)。他是托勒密三世(施惠者一世)与昔兰尼公主贝勒尼基二世的儿子。.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四世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是由马其顿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將軍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托勒密王朝主要統治埃及,是埃及的一個朝代。首都在-zh-cn:亚历山大港;zh-hk:亞歷山大港;zh-tw:亞歷山卓-。第一代君主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一世,最後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其兒子托勒密十五世·小凱撒。這王朝的諸位君主都被埃及歷史上認爲是法老。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繼任人亞歷山大之同父異母弟腓力三世無能和遺腹子亞歷山大四世年幼。前323年,托勒密被任命為埃及總督。前305年,托勒密自立為埃及王;此後托勒密一裔鞏固了對埃及的統治至羅馬帝國在前30年入主。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利奥帕特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最爲後世所知的。 另外,嚴格來說馬其頓王國還有一個相當短命的托勒密王朝。.
查看 埃及和托勒密王朝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上校(Thomas Edward Lawrence,常稱T.,),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是一位英國軍官,因在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起义中作为英国联络官的角色而出名。他成为公众偶像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国旅行家兼记者洛維爾·傑克森·湯瑪斯所写关于那场起义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还有劳伦斯的自传体记录《智慧的七柱》。许多阿拉伯人将他看成民间英雄,推动了他们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的统治中获得自由的理想;同樣地,许多英国人将他包括在他们国家最伟大的战争英雄之一。.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查看 埃及和拿破仑一世
拿戈瑪第
拿戈瑪第(阿拉伯語:,英语:Naj' Hammādi)是埃及中部基纳省的一個城鎮,古代稱做Chenoboskion(希腊语:Χηνοβόσκιον),位于卢克索西北约80千米,有三万左右居民。拿戈瑪第是一个富饶的地区,出产糖和铝。.
查看 埃及和拿戈瑪第
拿戈瑪第經集
拿戈瑪第經集(Nag Hammadi library)是指一批於1945年在上埃及地區的拿戈瑪第所發現的一系列莎草紙翻頁書。 這批翻頁書總共有五十多篇不同的文章,大多數都屬於早期基督教的諾斯底教派的經書,但亦有三篇文章是出自《赫姆提卡文集》(Corpus Hermeticum,或譯《秘義集成》),以及《柏拉圖理想國》的局部翻譯。在此年,一些當地的農民發現了這些被放入13個用皮封口的陶罐內,用皮革包裝好的莎草紙翻頁書。學者一般認為這批翻頁書是一部文集,是被附近的聖帕科米烏斯(Pachomius,或譯為「帕科謬」,天主教會則譯為「聖白窮美」)修道院的僧侶所埋藏,因為擁有這一批當時被指為異端的禁書是違法的。聖亞大納西對除滅非正典經書的要求以及於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所頒布的一系列法令可能驅使了人把這些(為擁有者帶來)危險的著作收藏好。 雖然拿戈瑪第經集的內容可能自希臘文翻譯而來,但此經集皆以科普特語寫成。當中最著名的著作可能是多馬福音,而至今只有拿戈瑪第經集載有此書的完整內容。此作被發掘出來後,人們發現手稿中載有一些耶穌語錄的片段,與1898年發現的俄西林古蒲草紙(Oxyrhynchus)中的耶穌語錄相同,而它們亦能在早期的基督教教會文獻中找到。這些科普特語經集的希臘文原版之成書日期一直為人所爭論,一般認為是介乎公元一世紀至二世紀之間。而拿戈瑪第經集則版認為是在三世紀至四世紀成書。 拿戈瑪第經集現時存放在埃及開羅的科普特博物館。.
查看 埃及和拿戈瑪第經集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查看 埃及和拜占庭帝国
拜巴尔
拜巴尔,可能是以下埃及苏丹的名字。.
查看 埃及和拜巴尔
拜巴尔一世
拜巴尔一世(胜利王、豹子一樣的國王;全名为:马利克·扎希尔·鲁克-丁·拜巴尔,)埃及苏丹,马木留克王朝最伟大的统治者(1260年-1277年在位)。他是一个强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拜巴尔一世生于哈薩克阿特勞州的一个欽察突厥人家庭,逃亡克里米亞,被蒙古人抓获后作为奴隶卖到叙利亚。他的第一个主人惊异于他的强健体格,把他卖给了一个埃及的马木留克弩炮队军官,因此又名拜巴尔·班度克達里,只是用了800第納爾。但因其中一隻眼有白內障,因此被退貨,後被阿尤布王朝的蘇丹所救。他先是充当阿尤布王朝最后一代苏丹萨利赫的侍卫,不久成为马木路克领袖艾伯克麾下的将领。艾伯克在混乱中推翻了阿尤布王朝,成为埃及的第一位马木路克苏丹。1249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率领的第七次十字军入侵埃及。1250年,拜巴尔领导了马木路克打败路易九世的著名战役。他在这场战役中将路易九世生擒。 当时正是蒙古人入侵西亚的高潮时期,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攻陷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之后屠杀城中居民,震惊了整个穆斯林世界。旭烈兀随之命令将领怯的不花入侵叙利亚。在这种紧急的形势下,拜巴尔在苏丹忽秃斯领导下,于1260年9月3日率领马木路克骑兵在阿音札鲁特战役中打败了蒙古先锋部队,从此终结了蒙古人向西方的扩张。西方历史学家十分重视这一战的意义,认为它挽救了整个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文明。拜巴尔一世在击退蒙古人和占领叙利亚后杀害了忽秃斯,自立为埃及苏丹。 1261年,拜巴尔的一名阿蘭商人勸金帐汗国別兒哥改宗伊斯蘭教,這使埃及可以定期到南俄購買新的欽察年輕人補充馬木留克軍,也可牵制旭烈兀,使之停止向叙利亚進軍。 拜巴尔一世致力于消灭巴勒斯坦的各十字军国家,与之常年作战。他在1263年围攻阿克未能获胜;在阿苏夫、海法和恺撒里亚等地则获得了胜利。但最主要的十字军国家安条克公国仍未能攻下。然而,1266年拜巴尔一世打败了安条克公国在西亚仅有的同盟亚美尼亚。在失去盟军援助后,经过数月围攻,安条克于1268年5月18日陷落。安条克公爵博希蒙德六世弃城逃走,城中居民大多被贝巴儿思一世卖为奴隶。十字军失去了在圣地的重要基地,在击退1271年的第九次十字军東征后,拜巴尔一世对埃及和叙利亚实现了稳固的统治。1277年,拜巴尔一世在叙利亚去世。他是因為誤飲為人準備的毒馬奶酒而死。 Category:钦察人 Category:埃及君主.
查看 埃及和拜巴尔一世
拉 (埃及神祇)
拉,或譯瑞(Ra,也拼作Rah、Ré)是古埃及太阳神。从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至公元前2345年)开始,成为古埃及神話中最重要的神,被看作是白天的太阳。一千多年以来,拉一直是埃及的最高神,直到阿肯那顿(Akhenaten,即阿蒙霍特普四世)的一神教宗教改革,阿顿(即朝日之太阳神,他的形象是一枚日轮)以外的崇拜都受到禁止。后来,对他的崇拜与(Hydersall)结合在一起。 拉的主要崇拜中心在赫利奥波利斯(在埃及称为卢努“Iunu”-“柱石之地”),在那里他被当作地方太阳神“阿图姆”。通过他或与他结合成“阿图姆-拉”(Atum-Ra),成为九元神之首和鼻祖,其它八位是舒(Shu)和忒弗努特(Tefnut)、盖勃(Geb)和努特(Nut)、奥西里斯(Osiris)、塞特(Set)、伊西斯(Isis)和涅弗提斯(Nephthys)。 在后来的埃及王朝时期,拉与荷鲁斯神合并,成为“拉·哈拉胡提”(Ra-Horakhty,意指「拉是二个地平线上的荷鲁斯」)。据信他统治着天空、大地和冥界,与鹰或隼有关。新王国时期阿蒙神地位明显提升,拉又与阿蒙神融合为“阿蒙·拉”(Amun-Ra)。在阿玛尔纳时代,阿肯那顿抑制对拉的崇拜,大力推崇另一位太阳神“阿顿”(Aten)-神化的日轮,但在阿肯那顿死后,对拉的崇拜又得以恢复。 尼维斯(Mnevis)公牛是拉神的一个化身,在赫利奥波利斯有它的崇拜中心,并在城北有一个祭祀用公牛的墓地。 据说所有的生命都是由拉神创造的,他通过念出它们每个的真名而唤出了它们。此外,人类产生于拉神的眼泪和汗水。因此,埃及人自称为“拉神之牛”。在天牛的神话中,曾讲述了人类想暗算拉神,而他派出了作为他眼睛的塞赫麦特女神去惩罚人类。当她变得过于嗜血时,他利用掺了石榴汁的啤酒灌醉了她。.
查看 埃及和拉 (埃及神祇)
拉哥斯
拉各斯(Lagos, ;)為尼日利亚海港及最大城市帶,位於國境西南部,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第一大城市和非洲第二大城市,人口仅次于埃及开罗,並為非洲成長速度第二快的城市(居世界第7名)。原名埃科,在約魯巴語中意指「農園」。 拉哥斯城區分部於拉哥斯潟湖周邊,包括周邊的的小島及大陸部分,地勢低平,有沼澤分布。趙璜,《中國大百科全書》-拉各斯 拉哥斯為奈及利亞的經濟及金融中心,於1991年以前為尼日利亚的首都,1991年遷都阿布贾後成為該國的司法首都。拉各斯是一个庞大的都会区,人口分布在尼日利亚西南沿海地区和一些近岸的岛屿上。 1976年以前,拉各斯岛(Lagos Island,当地称之为Eko)、伊科伊岛(Ikoyi)、维多利亚岛(Victoria Island)和一些内陆地区曾被划分为“拉各斯市”,由拉各斯市议会(Lagos City Council)管辖。1976年市议会解散,拉各斯被划分为数个地方政府区域(Local Government Areas)。1970年代尼日利亚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增加,使原拉各斯市周边的一些城镇也得以发展起来,成为今天的拉各斯都会区。.
查看 埃及和拉哥斯
普遍選舉
普遍選舉(universal suffrage,universal adult suffrage,general suffrage,或common suffrage),又稱普通選舉權、普選、普及選舉、普通選舉、普遍选举权,在民主政體中,將选举权延伸至任何一個成年公民,稱為普通選舉,但是這個權利通常不包括未成年人,以及未擁有國籍的非公民與特定人士。擁有普選權,也代表,在這個國家中,无论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只要是成年公民,都有选举投票。.
查看 埃及和普遍選舉
普拉多博物馆
普拉多博物馆(西班牙语:Museo Nacional del Prado),又譯作普拉多美術館,館舍位於西班牙馬德里,是該國最大的美術館,收藏有从14世纪到19世纪來自全欧洲的繪畫、雕塑和各類工藝品,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普拉多博物館繼承了皇室珍藏,在19世紀末期就被譽為“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然而由於西班牙在20世紀的政治動蕩,其收藏增長緩慢,逐漸被不少博物館在總量上超越。但是普拉多擁有的傑作數量卻是後來者無法企及的,除了涵蓋歐洲所有流派和所有名家之外,還幾乎囊括了哥雅的全部精品。此外還有眾多西班牙本土畫家的代表作在這裡集中展示。.
查看 埃及和普拉多博物馆
景教
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聶斯脫里派,也就是現今的東方亞述教會。景教起源於今日敘利亞,由敘利亞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里於公元428-431年之間創立,在波斯建立教會。景教被視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成為漢學研究一個活躍的領域。唐朝時曾一度在長安興盛,並在全國都建有“十字寺”。.
查看 埃及和景教
10世纪
901年1月1日至1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0世纪。.
查看 埃及和10世纪
10月11日
10月11日是陽曆一年中的第284天(閏年第28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81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11日
10月14日
10月1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7天(闰年第28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8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14日
10月16日
10月1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9天(闰年第29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6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16日
10月17日
10月1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0天(闰年第29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5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17日
10月20日
10月20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3天(闰年第29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2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20日
10月24日
10月2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7天(闰年第29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8天,離10月結束還有6日。.
查看 埃及和10月24日
10月26日
10月2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9天(闰年第30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6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26日
10月27日
10月2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0天(闰年第30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5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27日
10月28日
10月28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1天(闰年第30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4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28日
10月29日
10月2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2天(闰年第30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3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29日
10月2日
10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75天(闰年是27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90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2日
10月6日
10月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79天(闰年第28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86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6日
10月7日
10月7日是阳历年的第280天(闰年是28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5天。.
查看 埃及和10月7日
11月17日
11月1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21天(闰年第32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4天。.
查看 埃及和11月17日
11月20日
11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4天(闰年第32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1天。.
查看 埃及和11月20日
11月21日
11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5天(闰年第32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0天。.
查看 埃及和11月21日
11月22日
11月2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6天(闰年第32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9天,這天在世界歷史上發生許多重大事件。.
查看 埃及和11月22日
11月23日
11月2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7天(闰年第32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8天。.
查看 埃及和11月23日
12月24日
12月2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8天(闰年第35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7天。.
查看 埃及和12月24日
12月25日
12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9天(闰年第36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6天.
查看 埃及和12月25日
12月31日
12月3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65天(闰年第366天);这天是一年的终结,亦稱為跨年。.
查看 埃及和12月31日
13世纪
1201年1月1日至13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3世纪。 在中国13世纪是南宋、金、西夏、大理、西辽、蒙古、吐蕃等政权并存的时期,其中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建立大蒙古國,經過蒙古三次西征,東征西討,建立當時領土最遼闊國家。最後由孫兒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统一全中国。 在日本,镰仓幕府逐渐衰弱。朝鲜成为元朝统治下的半独立国家。 在中东,传统的伊斯兰国家遭到蒙古的进攻,阿拉伯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立国。 在西欧13世纪是中世纪中期。十字军屡次东侵。天主教会在与世俗贵族之间的权利斗争中赢得上手。 在东欧,斯拉夫人受到蒙古的压制,成为金帐汗国的臣民。拜占庭帝国遭到十字军攻击,分裂且衰弱。 在非洲,东北部的埃及阿尤布王朝鼎盛,屡次击败十字军。西非马里帝国兴起。东非斯瓦西里文明进入全盛时期。 在中美洲玛雅奇琴伊察达到了鼎盛时期。.
查看 埃及和13世纪
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自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公元393年废除古代奥运会以后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由於希臘為奧林匹克的誕生地,因此該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896年4月15日在希腊王國首都雅典举行。 1894年6月23日,在法國歷史學者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倡导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巴黎创立,并确定希腊首都雅典承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希腊并没有太多的举办此类运动会的经验,且一度遇上财政困难,但组委会还是按时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因此這次運動會基本上被認為相當成功。尽管当时的运动员水平无法同今日相比,但在当时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此次奧運在帕那辛納克體育場舉辦,為唯一在1900年前使用的奧林匹克體育場,當時湧進了相當多的人潮。.
19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六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原定於1916年在德国柏林舉行。然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辦。 埃及亚历山大港和匈牙利布达佩斯曾提出申办。 Category: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Category:1916年體育 Category:取消的體育事件.
1918年
1918年是一個平年,第一天從星期二開始。.
查看 埃及和1918年
1923年
请参看:.
查看 埃及和1923年
1939年
请参看:.
查看 埃及和1939年
1956年
请参看:.
查看 埃及和1956年
1958年
请参看:.
查看 埃及和1958年
1962年
请参看:.
查看 埃及和1962年
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
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是指1998年8月7日,美国驻东非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大使馆几乎同时遭遇汽车炸弹袭击的事件。这两起共造成224人不幸遇难,超过4500人受伤的恐怖袭击,被认为是由奥萨玛·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於当地成员所为,同时,也第一次引起了世人对本·拉登和“基地”的注意。美国联邦调查局很快便将本·拉登置于十大通缉要犯之列。 与此前发生在纽约的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和发生在沙特阿拉伯的1996年阔巴尔塔楼袭击,以及之后2000年,发生在也门的美国海军柯尔号爆炸案一样,这次的大使馆爆炸案也是发生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之前的一起主要的反美恐怖袭击。对于这次袭击,当时正卷入莱温斯基丑闻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以无限延伸行动、以及逮捕这次炸弹袭击的嫌犯等做為反擊。这些举措被对手小布什认为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基地组织实施九一一恐怖袭击,同时在美国国内也引起了应该对恐怖主义采取军事还是法律行动的争论。.
1月12日
1月12日是公历年的第1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3天(闰年是354天)。.
查看 埃及和1月12日
1月15日
1月15日是公历年的第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0天(闰年是351天)。.
查看 埃及和1月15日
1月16日
1月16日是公历年的第1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9天(闰年是350天)。.
查看 埃及和1月16日
1月1日
1月1日是公历年的第一天,距离全年结束还有364天(闰年则还有365天)。因为這天是一年的開始故稱之為「元旦」。.
查看 埃及和1月1日
1月3日
1月3日是公历年的第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62天(闰年是363天)。.
查看 埃及和1月3日
1月9日
1月9日是公历年的第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6天(闰年是357天)。.
查看 埃及和1月9日
2000年代
2000年代是一個二十世紀與廿一世紀的年代,從2000年1月1日開始,於2009年12月31日結束。2000年也是第2千年與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因為公元是從1年開始的,並沒有零年。 2000年代是自1850年有现代测量数据以来最热的10年,其间全球经历了诸多气候极端事件,包括在欧洲和俄罗斯出现的热浪,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亚马孙平原、澳大利亚和东非的干旱等,所有极端事件共导致约37万人死亡 。.
查看 埃及和2000年代
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週賽程紀錄
关于本届比赛的详细积分或数据,请参看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在韩国和日本举行。决赛中,巴西2比0击败德国,第5次夺得世界杯冠军。黑马球队土耳其以3比2的比分击败了东道主之一的韩国,夺得了第三名。 本届世界杯出现了许多出人意料的结果。夺冠热门球队如法国、葡萄牙和阿根廷在第一阶段都提早出局。而土耳其(地处欧亚两地,但属于欧洲足联管辖)和韩国队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四强赛中。尤其是韩国队代表了亚洲球队取得的最好成绩。.
2004年1月
2004年1月的新闻事件: 请参看:.
查看 埃及和2004年1月
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奥委会列表
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共有202个,以下列表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Category: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5年世界冠軍球會盃
2005年國際足協世界冠軍球會錦標賽(2005 FIFA Club World Championship),即第2届俱乐部世界杯,於2005年12月11日至2005年12月18日分別在日本东京、橫濱及豐田市舉行,決賽於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進行,最後南美冠軍聖保羅擊敗歐洲冠軍利物浦第三度成為世界冠軍(2次於洲際盃奪冠)。 賽事以淘汰賽形式進行,首先亞洲,非洲,大洋洲,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冠軍隊伍於半準決賽進行對賽,勝方可進入準決賽,而敗方則進入第五名資格賽。半準決賽勝出的球隊會面對歐洲或南美洲的冠軍隊伍,兩支勝方隊伍可以進行決賽爭奪冠軍。 根據比賽規則,歐洲冠軍利物浦和南美洲冠軍巴西的聖保羅直接進入準決賽。利物浦在半決賽的對手,將是大洋洲冠軍的FC悉尼及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冠軍的薩普里沙之間的勝方;而亞洲冠軍伊蒂哈德和非洲冠軍艾阿里進行激戰,勝方對陣聖保羅。.
2006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外圍賽 (非洲區)
2006年世界盃-非洲區外圍賽透過淘汰賽及分組賽決定5隊非洲國家隊參加決賽周,賽事由非洲足協(CAF)負責管轄,52個成員國當中只有東非國家吉布提沒有參賽。賽事除了決定參加世界盃決賽周的球隊外,還擔任2006年非洲國家盃外圍賽的角色,各組首3名晉身2006年非洲國家盃決賽周。 出線決賽周的球隊中有4隊首次出席世界盃:安哥拉,科特迪瓦,加納,多哥,上屆世界盃5隊非洲球隊當中:喀麥隆,尼日利亞,南非,塞內加爾及突尼西亞,只有突尼西亞能夠順利出線。.
2006年非洲國家盃
2006年非洲國家盃(2006 African Nations Cup)於2006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在埃及舉行,埃及第四次舉辦非洲國家盃。最後主辦國埃及於決賽在互射十二碼以 4–2 擊敗科特迪瓦第五次奪得非洲國家盃。 本屆賽事的外圍賽以2006年世界盃非洲區外圍賽形式進行,在第二圈外圍賽中的小組首三名的 15 隊球隊可成為今屆非洲國家盃的參賽隊伍,由於主辦國埃及成為其中一小組首三名球隊,席位由同組中的第四名利比亞補上。.
2010年代
2010年代從2010年1月1日開始,於2019年12月31日結束。.
查看 埃及和2010年代
2017年
2017年經联合国大会指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也是俄國十月革命100週年。.
查看 埃及和2017年
20世纪
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0世纪。該世紀最初屬於「不列顛治世」後期,是工業革命大爆發的年代,識字率大量提升,科學研究一日千里,人類學會了製造航天器與各種電器、開發出了各種新材料等,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該世紀有全球战争与军事对峙(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此外,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影响人们深远,并却促使后者在经济与社会上多重的修正与省思,最終取得了勝利;该世纪的殖民主义也曾发展到极致,却在1960年代后因為美蘇的介入迅速瓦解,然而殖民地獨立後的矛盾卻讓戰爭遍佈。環境因為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全球暖化與生態滅絕、臭氧層破壞等,也促進了環保主義的發展,帶動了新世紀文化。資本驅動傳媒技術的普及,引領了現代大眾文化的形成,形成了與傳統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景象,宗教也逐漸式微。 二十世紀初,由英法為首的20多個新帝國主義領導著全世界,1914年,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由於不滿自身地位而挑戰大英帝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1年,根據巴黎和會託管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成為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到20世紀中期,隨着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日本等軸心國企圖在世界建立新秩序,導致二次大戰爆發,歐洲的破壞造成大英帝國與歐洲殖民國家逐漸瓦解,但该世纪广布欧洲的民族主义风潮传到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導致戰後民族革命獨立的風氣,大量第三世界新國家出現。殖民地資本主義的不公造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獨立,引發了美蘇強權的代理人戰爭直到世紀末,經濟的重心也由歐洲向西邊轉移至美洲與東亞。而知识爆炸與教育的系統化普及,则使前所未有的人們能接受知识,讓民主制度被廣泛採用,并质疑与检讨各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与更好的生活品质,部分华人迁到北美与东南亚、澳洲,许多土耳其与北非地区人民移居西欧,歐洲則通過歐盟整合為一,不少的西班牙裔透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进入美国。这些人口的流动打破过去以种族划分的地理概念,這場全球化使得國界變得模糊,却也造成许多工业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文化衝突使得恐怖主义在全球盛行,尤其透过网路等资讯媒体,造成美国与小数其他西方国家的恐慌,并使下个世纪初蒙上恐惧的阴影。.
查看 埃及和20世纪
2月11日
2月1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3天(闰年则还有324天)。.
查看 埃及和2月11日
2月18日
2月18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4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16天(闰年则还有317天)。中国著名教育家、外交家厉麟似诞辰纪念日;元世祖忽必烈逝世纪念日。.
查看 埃及和2月18日
2月20日
2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4天(闰年则还有315天)。.
查看 埃及和2月20日
2月23日
2月2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1天(闰年则还有312天)。.
查看 埃及和2月23日
2月24日
2月24日是阳历年中的第55天,距一年的结束还有310天(闰年则还有311天)。.
查看 埃及和2月24日
2月25日
2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09天(闰年则还有310天)。.
查看 埃及和2月25日
2月26日
2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08天(闰年则还有309天)。.
查看 埃及和2月26日
2月28日
2月2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06天(闰年则还有307天)。.
查看 埃及和2月28日
3月17日
3月1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6天(闰年第7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9天。.
查看 埃及和3月17日
3月1日
3月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0天(闰年第6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5天。.
查看 埃及和3月1日
3月22日
3月2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1天(闰年第8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4天。.
查看 埃及和3月22日
3月26日
3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5天(闰年第8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0天。.
查看 埃及和3月26日
3月31日
3月3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0天(闰年第9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75天。.
查看 埃及和3月31日
4月10日
4月1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00天(闰年第10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65天。.
查看 埃及和4月10日
4月17日
4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107天(闰年是10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58天。.
查看 埃及和4月17日
5月17日
5月1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7天(闰年第13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8天。.
查看 埃及和5月17日
5月18日
5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8天(闰年第13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7天。.
查看 埃及和5月18日
5月22日
5月2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2天(闰年第14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3天。.
查看 埃及和5月22日
5月25日
5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5天(闰年第14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0天。.
查看 埃及和5月25日
5月26日
5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6天(闰年第14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9天。.
查看 埃及和5月26日
5月28日
5月2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8天(闰年第14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7天。.
查看 埃及和5月28日
5月4日
5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124天(闰年是12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41天。.
查看 埃及和5月4日
5月9日
5月9日是阳历年的第129天(闰年是13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6天。.
查看 埃及和5月9日
6月18日
6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9天(闰年第17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96天。.
查看 埃及和6月18日
6月26日
6月26日在一年当中是第177天(闰年则是178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8天。.
查看 埃及和6月26日
6月27日
6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8天(闰年第17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7天。.
查看 埃及和6月27日
6月2日
6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3天(闰年第15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2天。.
查看 埃及和6月2日
6月5日
6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6天(闰年第15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9天。.
查看 埃及和6月5日
7世纪
601年1月1日至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7世纪。唐朝取代隋朝领导中国,而本世纪末期武周中断了李唐朝廷。经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后,疆域辽阔、「万邦来朝」。 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而日本此时处于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飞鸟时代,大和政权得到发展和巩固。 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并迅速开始了「穆斯林征服」,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震撼了从中亚到西欧的世界。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兴衰,萨珊王朝灭亡。拜占庭帝国虽丧失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片领土、与萨珊王朝交战不利,但将新兴的穆斯林抵御在君士坦丁堡——被誉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之外。北印度一度统一在盛极一时的戒日王朝之下。 在中美洲,蒂卡爾在Hasaw Chan K'awil(阿赫卡王,双月,巧克力领主Double Moon or Lord Chocolate 682年-734年在位)統治下重新強大,並在西元695年打败卡拉克穆尔,使得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中部地区的霸主。.
查看 埃及和7世纪
7月10日
7月10日是阳历年的第191天(闰年是19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4天。.
查看 埃及和7月10日
7月14日
7月14日是阳历年的第195天(闰年是19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0天。.
查看 埃及和7月14日
7月15日
7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196天(闰年是19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9天。.
查看 埃及和7月15日
7月18日
7月18日是阳历年的第199天(闰年是20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6天。.
查看 埃及和7月18日
7月19日
7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00天(闰年是20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5天。.
查看 埃及和7月19日
7月21日
7月21日是阳历年的第202天(闰年是20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3天。.
查看 埃及和7月21日
7月23日
7月23日是阳历年的第204天(闰年是20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1天。.
查看 埃及和7月23日
7月24日
7月24日是阳历年的第205天(闰年是20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0天。.
查看 埃及和7月24日
7月26日
7月26日是阳历年的第207天(闰年是20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8天。.
查看 埃及和7月26日
7月27日
7月27日是阳历年的第208天(闰年是20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7天。.
查看 埃及和7月27日
7月3日
7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184天(闰年是18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1天。.
查看 埃及和7月3日
7月9日
7月9日是公曆年的第190天(閏年的第191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5天。.
查看 埃及和7月9日
8月1日
8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13天(闰年是21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2天。.
查看 埃及和8月1日
8月29日
8月29日是阳历年的第241天(闰年是24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4天。.
查看 埃及和8月29日
8月30日
8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242天(闰年是24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3天。.
查看 埃及和8月30日
8月3日
8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215天(闰年是21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0天。.
查看 埃及和8月3日
9K32便携式防空导弹
9K32「箭Strela-2」(стрела-2,北约命名SA-7「圣杯Grail」)是苏联第一代便携式肩射低空域地对空导弹,同级别的还有美军的FIM-43 “红眼”导弹。9K32配有高爆弹头与目视机械瞄准和红外被动寻的制导。1968年开始装备部队。虽然其射程、速度、作战高度有限,只能白天使用,但可迫使敌飞行员在9K32作战范围以外高飞,增加了敌飞行器被雷达探测以及被其它防空武器击落的机会。作为一种追尾攻击导弹,它的作战性能依赖于锁定敌低空飞行器热源的能力。.
9月19日
9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62天(闰年是26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3天。.
查看 埃及和9月19日
9月1日
9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44天(闰年是24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1天。.
查看 埃及和9月1日
9月28日
9月28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71天(闰年第27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94天。.
查看 埃及和9月28日
9月29日
9月2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72天(闰年第27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93天。.
查看 埃及和9月29日
9月2日
9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45天(闰年是24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0天。 在大多數天主教國家以及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9月2日的下一天為9月14日。.
查看 埃及和9月2日
9月3日
9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246天(闰年是24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9天。 在英國與其屬地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3日。.
查看 埃及和9月3日
9月4日
9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247天(闰年是24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8天。 在英國與其屬地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4日。.
查看 埃及和9月4日
9月5日
9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248天(闰年是24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7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等英國屬地,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5日。.
查看 埃及和9月5日
9月6日
9月6日是阳历年的第249天(闰年是25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6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6日。.
查看 埃及和9月6日
亦称为 Egypt,密昔儿,埃及共和國,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多鰭魚科,夏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大英博物馆,大英帝国,大英百科全书,大流士一世,天主教,天空之城,奥古斯都,奥萨马·本·拉登,奥斯曼·本·阿凡,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奧利振,奧馬爾·卡拉米,奮銳黨的西門,奇跡,威廉·江恩,威爾斯王妃戴安娜,孙燕姿,宦官,家畜,家牛,官方语言列表,宗主教,宗教自由,安德烈二世,安息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小行星,尤利烏斯·凱撒,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尼布甲尼撒二世,尼罗河,尼罗河三角洲,居鲁士二世,巫妖,巴哈伊信仰,巴哈欧拉,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米揚大佛,巴本堡王朝,巴托克·贝拉,巴拿马运河,上古时代,不结盟运动,不来梅,不死生物,帝王谷,丝绸之路,两伊战争,个人崇拜,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央情报局,中东,中东战争,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抗日战争,丹尼士飛鏢巴士,主权国家,举重,东京国立博物馆,希伯來人,希伯來曆,东四清真寺,东非,东部,希腊,希腊火,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世界卫生组织,世界七大奇迹,世界遗产,世界青年男子手球錦標賽,世界概况,一千零一夜,一神論,也门,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乌干达,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乔治五世,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亚历山大灯塔,亚历山大港,亚他那修,亚瑟·泰德,第一代泰德男爵,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亚西尔·阿拉法特,亚述,亚洲运动会,亞伯拉罕,亞米德·齊威爾,亞眠和約,亞歷山大科普特正教會,亞歷山大港牧首,㺢㹢狓,交換律,亨利·基辛格,亨利·卡蒂尔-布雷松,康沃爾公爵夫人卡蜜拉,人類性別比,人造衛星,二十八宿,五旬節,底比斯 (埃及),底比斯 (希臘),以巴冲突,以萨迦,以西結書,以色列,以色列历史,以色列总理,伊俄,伊哈卜·谢里夫,伊哈布·哈桑,伊兹密尔,伊兒汗國,伊本·白图泰,伊斯兰国,伊扎克·拉宾,伊拉克战争,伯希和,开罗,开罗宣言,佩特拉,使徒行传,彌敦,何西阿書,依諾增爵四世,微积分学,德谟克利特,便西拉的字母,保守黨 (英國),修道 (基督教),心宿二,俄西里斯,土卫十,土耳其,土耳其历史,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经批评,圣殿骑士团,在世枢机列表,地图,地图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列表,医学史,化学家列表,圖拉真,北京市友好城市列表,北回归线,圆,包玉剛,國際LGBTI聯合會,僧院,利库德集团,利比亚,利未,列王紀 (聖經),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喜克索斯人,喀土穆,咖啡,咖啡因,哈尔斯坦主义,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哈德良长城,哈羅德·亞歷山大,第一代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哈萨克斯坦,哈马斯,哈迪斯 (公司),哈里发,哈里發塔,哈桑·法帝,唐老鸭,儿童十字军,儿童文学,儒略曆,冶金学,冷战,冈比西斯二世,内禅,内战,几何学,凤凰卫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出埃及記,商业客机事故列表,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公共卫生,公共廣播,共济会,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克娄巴特拉三世,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克勞狄一世,克莱奥帕特拉,克魯茲族彗星,克里昂米尼三世,前1150年代,前13世纪,前1490年代,前16世纪,前19世纪,前1世纪,前21世纪,前26世纪,前2世纪,前35世纪,前3世纪,前7世纪,前80年代,前8世纪,前三头同盟,割禮,創世記,勒·柯布西耶,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建筑师协会,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图密善,图书馆,四大文明古国,倭马亚大清真寺,倭马亚王朝,犹太人,犹太教,皇帝,石油输出国组织,玳瑁,王家的紋章,王国的兴起,灯塔,灵魂,獨裁政體,獸人,獵戶座,理查一世,理查德·尼克松,神圣罗马帝国,神秘学,神话世纪,移动电话运营商列表,科菲·安南,科普特语,空中客车A320系列,空氣污染,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穆罕默德·巴拉迪,穆罕默德·纳吉布,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穆罕默德六世 (摩洛哥),穆阿威叶一世,穆阿迈尔·卡扎菲,童話,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第三次中东战争,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第二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管理学,箴言,算盘,粵語髒話,糞便,納吉布·馬哈福茲,約瑟 (舊約聖經),約瑟的神奇彩衣,約書亞記,維基媒體國際會議,網誌,红海,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约旦,纪年,纸,绞刑,维多利亚时代,罗姆人,罗纳尔迪尼奥,罗马神话,美军,美国,美秀美術館,美索不达米亚,義大利文藝復興,猎豹,猫,猶太會堂,眼镜蛇科,猛犸象,烏姆·庫勒蘇姆,爱德华·萨义德,疟疾,瑪雅文明,生肖,甲型流感病毒H5N1亚型,甘蔗,無名氏,物理学,特土良,牛街礼拜寺,狼,狄奥多西一世方尖碑,狄奧斯庫若,目黑區,直角三角形,白鹿洞书院,百科全书,E·M·福斯特,芫荽,隔离墙,莱斯特·皮尔逊,遊戲王,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聯合國會員國列表,聯合王國歷史,聶斯脫里,選舉,聖傑靈女子中學,聖經抄本,草地曲棍球,萨达姆·侯赛因,萨拉丁,鐵路事故列表,非洲,非洲足球協會,非洲运动会,颜色革命,领土,飞鱼反舰导弹,西奈半島,西亚,西班牙,西缅,西部,馬可 (福音書作者),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王國,香水,视黄醇,設計史,詩篇,马尔库斯·尤利乌斯·布鲁图斯,马哈茂德·阿巴斯,马克·安东尼,马萨达,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机构列表,諾曼·洛克威爾,高罗佩,魔術,让-米歇尔·雅尔,记数系统,豹,貝西摩斯,賽普勒斯,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足球,趙薇,跨撒哈拉贸易,路易威登,路易八世 (法兰西),鹅,麥加,身分證,麻原彰晃,麵包,車輛國籍代碼列表,黎塞留级战列舰,黎巴嫩,軍事,黑色五月暴动,黄鹡鸰,輪狀病毒,齐齐哈尔市,轨距,连锁超市列表,运河,迈克尔·杰克逊,迈锡尼文明,近親性交,近東,茶,蜂蜜,胡夫,胡济邦,郭跃,都灵,舊金山和約,舞蹈,航空器,阿加托克利斯,阿基米德,阿卡德帝国,阿卡汗建筑奖,阿卜杜勒-阿齐兹·兰提西,阿卜杜勒·卡迪尔·巴贾迈勒,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阿奇博尔德·韦维尔,第一代韦维尔伯爵,阿尔塔瓦兹德二世,阿尔巴尼亚历史,阿尔西诺伊,阿尔西诺伊一世,阿希达穆斯四世,阿克苏姆帝国,阿倫·史密夫,阿蒙,阿蒙涅姆赫特三世,阿蒙涅姆赫特一世,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里贝伊,阿里斯托芬,阿提夫·穆罕默德·奥贝德,阿格西莱二世,阿比西尼亚猫,阿斯旺水坝,阿拔斯一世·希尔米帕夏,阿拔斯二世·希尔米帕夏,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阿拉伯人,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语,蘆葦筆,蘇非主義,赤颈鸭,赫梯,赫拉,赫拉克勒斯,资本主义,薛西斯一世,關切人,葡萄,葡萄酒,蒲隆地,钽,蒜,蒙哥,肖申克的救赎,铁器时代,蔣中正,蔗糖,锑,自动控制,自助旅游,自由女神像,自由门,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臺灣問題,金,金奈,酒,腓尼基,腓特烈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艾哈迈德·马哈茂德·穆罕默德·纳齐夫,艾哈邁德·阿拉比,艾哈邁德·本·貝拉,苏丹共和国,苏伊士运河,苏联,電子音樂,雅各 (舊約聖經),雅典娜,通用名药物,通用媒體光碟,通讯社,耶利米書,耶和華,耶和華見證人,耶路撒冷,逾越節,考古学,逃往埃及,陳詩欣 (台灣),陳智雄,F-4幽靈II戰鬥機,K,LGBT人物列表,SA-3导弹,SA-6导弹,SA-9导弹,SECAM制式,柏拉图,柠檬,查士丁尼一世,查理·喬治·戈登,极速前进5,果酒,提克里特,李登輝,条约,条顿骑士团,東德,格奈乌斯·庞培,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楔形文字,欧几里得,欧麦尔·本·赫塔卜,欧洲历史,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欽察,正教會,歼-7,殖民主义,殖民地,母亲节,毛瑟Kar98k步槍,毛里求斯,毛泽东,水均益,水文化,民族主義,民族民主党 (埃及),汉志王国,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治外法权,沃达丰,沙姆沙伊赫,沙巴卡,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沙特阿拉伯,沙漠,波斯,泰坦尼克号,泰芙努特,法律,法国大革命战争,法语,法蒂玛王朝,泉州市,活性炭,深圳市,渥太華,漢志,漢特博物館,朝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战争,未来主义文学,會德豐,戰象,战国七雄,星際大爭霸 (1978年電視劇),海,海卫八,海外基督使團,海上丝绸之路,海军,海湾战争,斯图加特,斯特拉波,斯芬克斯,新华社,新柏拉图主义,新月沃土,方尖碑,文学史,文明III,文明IV,无界网络,无界浏览,日,日本外交,日本廣播協會,日晷,旧约圣经,早餐,摩尼教,摩西,摩西与亚伦,摩洛哥,摔跤,撒哈拉沙漠,撒母耳記上,悉尼足球俱乐部,政党,政變,政治腐敗,数,慕尼黑惨案,托勒密十世,托勒密十一世,托勒密七世,托勒密三世,托勒密一世,托勒密九世,托勒密二世,托勒密八世,托勒密六世,托勒密四世,托勒密王朝,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拿破仑一世,拿戈瑪第,拿戈瑪第經集,拜占庭帝国,拜巴尔,拜巴尔一世,拉 (埃及神祇),拉哥斯,普遍選舉,普拉多博物馆,景教,10世纪,10月11日,10月14日,10月16日,10月17日,10月20日,10月24日,10月26日,10月27日,10月28日,10月29日,10月2日,10月6日,10月7日,11月17日,11月20日,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3日,12月24日,12月25日,12月31日,13世纪,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18年,1923年,1939年,1956年,1958年,1962年,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1月12日,1月15日,1月16日,1月1日,1月3日,1月9日,2000年代,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週賽程紀錄,2004年1月,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奥委会列表,2005年世界冠軍球會盃,2006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外圍賽 (非洲區),2006年非洲國家盃,2010年代,2017年,20世纪,2月11日,2月18日,2月20日,2月23日,2月24日,2月25日,2月26日,2月28日,3月17日,3月1日,3月22日,3月26日,3月31日,4月10日,4月17日,5月17日,5月18日,5月22日,5月25日,5月26日,5月28日,5月4日,5月9日,6月18日,6月26日,6月27日,6月2日,6月5日,7世纪,7月10日,7月14日,7月15日,7月18日,7月19日,7月21日,7月23日,7月24日,7月26日,7月27日,7月3日,7月9日,8月1日,8月29日,8月30日,8月3日,9K32便携式防空导弹,9月19日,9月1日,9月28日,9月29日,9月2日,9月3日,9月4日,9月5日,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