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9 关系: 垮掉派,反独裁主义,反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学,威尼斯 (洛杉矶),威廉·柏洛茲,嬉皮士,寒山,东村 (纽约市),布列塔尼人,世代,帕蒂·史密斯,三一二國道,影子 (1959年电影),在路上,喬治·惠特曼,傑克·凱魯亞克,哥伦比亚大学,公式小說,神保町古書街,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美国文学,瘋狂時代,瑪喬麗·卡麥隆,盖瑞·施耐德,节拍音乐,華盛頓廣場公園,鐵巨人,馮家福,詩吼,車庫搖滾,黑山诗人,迷幻黑彩虹,阿蒂尔·兰波,肯·克西,艾伦·金斯堡,披头族,松尾芭蕉,杀死汝爱,格林尼治村,權力歸花兒,欧内斯特·海明威,波希米亞主義,我爱露茜,文学流派,文楚安,意象主義,托马斯·品钦,9月5日。
垮掉派
#重定向 垮掉的一代.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垮掉派
反独裁主义
反独裁主义(Anti-authoritarianism),或译为反权威主义,是指“反对一切独裁主义”的意识形态。这里的“独裁主义”定义为“一种具有通过提交给权力机构的特点的社会组织形式” 、“有利于完全服从的,或受到权力机构抵制个人自由” and to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反独裁主义
反文化
反文化(或反主流文化、逆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英语:Counterculture或counter-culture)是亞文化的一種, 這種文化所倡導的行為規範與價值觀通常與主流文化所規範的習俗大相徑庭,有時甚至相反。Eric Donald Hirsch.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反文化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威尼斯 (洛杉矶)
威尼斯(Venice),又名威尼斯海滩(Venice Beach),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市西区的一个海滨区域,以运河、海滩和街头艺人著称。洛杉矶早期垮掉的一代诗人和艺术家曾集中于此,因此威尼斯也是该市重要的文化中心。海岸沿岸有長長的自行車道及溜冰步道,海灘行人徒步區聚集了刺青、染布、pizza、穿環、占卜等各種攤販,還有風格各異的街頭表演者。 威尼斯的西南是太平洋,东南是Marina del Rey市,南部和东部是Culver 市,东北方是洛杉矶市的Mar Vista区,北面是圣莫尼卡市。.
威廉·柏洛茲
威廉·蘇厄德·柏洛茲二世(William Seward Burroughs II,)是一位美國小說家、散文家、社會評論家以及說故事表演者。身為垮掉的一代的主要成員,他是影響流行文化以及文學的前衛作家。他被認為是"最會挖苦政治、最具文化影響力和最具創新力的20世紀藝術家之一"2003 Penguin Modern Classics edition of Junky.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威廉·柏洛茲
嬉皮士
嬉皮士(hippie, hippy)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報》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宗教,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他们批评政府对公民的权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无人道性。他们将他们反对的机构和组织称为“陈府”或“建制”(The Establishment)。 当时的嬉皮士想要改变他们的内心(通过使用藥物、神秘的修养或两者的混合)和走出社会的主流。远东形而上学和宗教实践和原始部落的图腾信仰对嬉皮士影响很大。这些影响在1970年代演化为神秘学中的新纪元运动。.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約為唐玄宗至唐代宗間。长安人(今西安人),唐朝著名诗僧。 寒山、拾得、丰干一起隐居于天台山国清寺,被誉为“国清三隐”。.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寒山
东村 (纽约市)
东村(East Village)是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片街区,位于格林尼治村以东,格拉梅西和史岱文森镇以南,下东城以北。东村的边界没有明确界线,但通常认为是指百老汇和鲍威利以东到东河,介于14街和休斯顿街之间的地区。, "When did the East Village become the East Village and stop being part of the Lower East Side?", Jesse McKinley,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1, 1995; accessed August 26, 2008.
布列塔尼人
布列塔尼人(英文:Bretons,布列塔尼語:Breizh)是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島上的民族。使用布列塔尼語,屬於印歐語系凱爾特語族不列顛語支。.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布列塔尼人
世代
世代(generation),是指用來劃分時間與群體的名詞。.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世代
帕蒂·史密斯
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美国创作歌手和诗人。 1975年,她的首张专辑《Horses》受到刚兴起的龐克运动的影响。她将垮掉派诗歌表演和车库乐队摇滚结合在一起,因此被誉为“龐克摇滚桂冠诗人”(Punk's Poet Laureate) 和“龐克教母”(Godmother of Punk) 。她将19世纪法国作诗法介绍给美国十几岁的年轻人,同时她中性的公众形象和非女性的语言风格挑战着迪斯科时代。 史密斯最广为传播的歌曲是她与布鲁斯·斯普林斯廷一起创作的《Because the Night》(因为这夜),该歌曲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十三。2004年,《滚石杂志》颁布的百位摇滚重要人物名单中,将史密斯列为第47位。2007年,她被列入摇滚名人堂。她还获得两项葛莱美奖提名。 。2010年11月17日,她的回憶錄《只是孩子》(Just Kids)获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帕蒂·史密斯
三一二國道
《三一二國道》(China Road: A Journey into the Future of a Rising Power),又稱《三一二公路》,是一本旅遊類傳記。 作者為資深英國記者齊福德()。描述作者在中國從東部繁華的上海到西部窮鄉僻壤農村,直到新疆的烏魯木齊所看到的故事,該書在路途旅行中訪問了汽車司機,性工作者,藏族,古蹟導覽,農民及維吾爾族等在中國各地所生存的人,試圖為中國的未來背後找到一系列的解答。 本書獲得台灣天下雜誌2010年好書推薦。.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三一二國道
影子 (1959年电影)
《影子》是一部即兴创作的电影,探讨垮掉的一代时期纽约的族群关系,约翰·卡萨维兹编导。影片由本·卡拉瑟斯、莱利娅·哥尔多尼、休·赫德和安东尼·雷主演。许多电影评论家认为《影子》是美国独立电影的重要作品之一。1960年影片获威尼斯电影节影评人奖。 片中角色直接以扮演者的名字命名,这些演员多是卡萨维兹的朋友。莱利娅一开始是去参加卡萨维兹办的培训班,后来在电影中演女主角,她在片中认黑人艺术家休作义兄,又与陌生人托尼(安东尼)发生性关系,之后陷于迷惘,休与托尼后来发生矛盾。片中的萨克斯管配乐是由沙菲·哈迪演奏的。 Category:美国电影作品 Category:1959年电影.
在路上
《在路上》(On the Road) 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小说。这部小说绝大部分是自传性的,基于作者横穿20世纪中期的美国大陆的经历。它一经问世即令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但被公认为19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 《在路上》的同名改编电影《浪蕩世代》由巴西名导沃尔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执导,于2012年5月上映。.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在路上
喬治·惠特曼
喬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東奧倫治(East Orange),巴黎左岸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的經營者。2006年,法國政府頒發法蘭西藝術與文學軍官勳位(Officier des Arts et Lettres)的頭銜給他,以表彰他長期贊助文學及藝術的行為。.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喬治·惠特曼
傑克·凱魯亞克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是一位美國小說家、作家、藝術家與詩人,也是垮掉的一代中最有名的作家之一,與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威廉·柏洛茲(William S. Burroughs)齊名。雖然他的作品相當受到歡迎,但是評論家並沒有給予太多喝采。傑克·凱魯亞克最知名的作品是《在路上》。.
哥伦比亚大学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称:哥伦比亚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上城晨边高地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联盟成员。她被视作世界上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名为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王室特许状成立。她是全美历史第五悠久及纽约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九所美国独立宣言签署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国王学院于1784年被重新命名为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一份1787年起草的章程将学校置于一个私人董事会的管理之下。1896年,她从麦迪逊大道搬迁至她现在位于晨边高地,占地32英亩的校址,并同时被赋予了一个新名称,即“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个创立成员之一,并且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 大学直辖二十所学院,包括哥伦比亚学院、傅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 三所本科生院。同时,许多临近的机构也附属于哥伦比亚大学,包括教师学院、巴纳德学院、协和神学院。另外,学校还与美洲犹太教神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朱利亚学院拥有本科联合教育项目 。大学同时在安曼、北京、伊斯坦布尔、巴黎、孟买、里约热内卢、圣地亚哥、亚松森和内罗毕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哥伦比亚大学是每年一度的普利策奖的颁发机构,哥伦比亚大学——包括其前身国王学院——的著名校友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二十位在世的亿万富翁;二十九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以及二十九位各国元首,包括三位美国总统。九十五位校友、教职工或研究人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在全球所有大学中名列第五。.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哥伦比亚大学
公式小說
在流行文化中,公式小說是指故事主線和情節已被使用了很多次,而使得故事變得可預料的一種文學。「公式小說」多被使用在文學評論之中,帶有意指其缺乏原創性的些微輕蔑。 公式小說和類型小說很類似。一部小說被稱做是類型小說,基本上是意指其設計、內容、陳述和/或手法等早就被使用了許多回了。而被稱為公式小說,則是指這部小說裡的情節、情節裝置和定型角色等都已很陳腔爛調了之意。 如主流奇幻、西部牛仔劇和科幻小說中的太空歌劇等類型都有一些特定的設計,如地點都在美國初期的西方,或都在外太空當中。更深入一點來看,某些已定型的背景設計即會包含整個故事中某些可預測的元素的本質和用途,如在主流奇幻之中的龍的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曲速引擎、以及在西部牛仔劇裡的正午對決。這種設計都被歸類為類型中的慣例,而不會再讓讀者有什麼新奇的感覺。 公式小說則主要是定義在故事架構的可預測上。如校園小說、美國猶太文學或垮掉的一代等類的小說即由許多陳腔爛調的情節組成,所以通常都很容易閱讀。或許很清楚的公式情節是浪漫喜劇之類的情節吧!若一本書或一部電影被歸類為浪漫喜劇,讀者們大多在觀看之前,便已經知道其內容基本的情節了。.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公式小說
神保町古書街
古書店街的學生(1930年頃) 神保町古書街(),又稱為神田古書店街(),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神保町,是日本乃至於全球最大的舊書店街。.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神保町古書街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以下簡稱:ACLU)是一個美國的大型非營利組織,總部設於紐約市,其目的是為了「捍卫和维护美国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的、这个国度里每个公民享有的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聯盟透過訴訟、推動立法以及社區教育達到其目標。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成立于1920年,由、和创建,现拥有超过50万会员和超过1亿美元的年度预算。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地方分支机构活跃在美国所有50个州和波多黎各,在它认为公民自由受到威胁的案件中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形式有为公民提供法律代理,或者当其他律师事务所已经代理时准备法庭之友的陈述表达法律诉求。 当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于1920年成立时,重点针对以反战抗议者为主体的言论自由。在1920年代,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将其影响范围扩大到保护艺术家和罢工工人的言论自由,以及与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合作反对种族歧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在1930年代开始打击美国警察的不当执法,保护美国原住民的权利。大多数ACLU参与的案件来自美國共產黨和耶和华见证人。1940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被卷入红色恐怖,成员投票解除了共产党员的领导职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保护被强行迁往收容所的日裔美国人。冷战期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总部被反共分子控制,但许多地方分支机构仍参与保护共产党员。 到1964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会员人数已上升至8万,也直接参与当时公民自由的大扩张。1960年代,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继续其长达数十年的推动政教分离的努力,也为越战期间若干焚烧征兵证或佩带红臂章的反战分子辩护。ACLU也参与了披露警方在审讯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的“米兰达案”,以及促成建立新的保护报纸报道政府活动的措施的“纽约时报案”。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进军新的法律领域:保护同性恋者、学生、囚犯和穷人。在21世纪,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已经抨击了神创论在公立学校的教学,以侵犯公民自由为由挑战了一些反恐立法规定。 除了为个人和组织在诉讼中代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还不断为其董事确立的政策游说。ACLU的当前立场包括:反对死刑;支持同性婚姻和同性恋者收养儿童的权利;支持节育和堕胎的权利;消除对妇女、少数民族和同性恋者的歧视;支持囚犯的权利和反对刑讯逼供;支持宗教人士不受政府干涉地实践信仰的权利;反对政府任何对宗教或非宗教的偏好、或对某种信仰的偏好。.
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 或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指在美国产生的文学(也包括建国前殖民地时期的文学作品)。用英語寫成的美國文學可视为英语文学的一部分。.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美国文学
瘋狂時代
是美國遊戲商LucasArts於1993年發行;以穿越時光為題材的電子冒險遊戲,並且是1987年發行的《瘋狂大樓》續作。 在發行多年後有被另間遊戲商Double Fine Productions在2016年3月期間於PC、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等平台上推出重製版本。.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瘋狂時代
瑪喬麗·卡麥隆
喬麗·卡麥隆·帕森斯·金梅爾(Marjorie Cameron Parsons Kimmel,),她在職業上使用單名卡麥隆(Cameron),是一名美國藝術家、詩人、女演員和神秘學家。她是泰勒瑪的追隨者,這是由英國神秘學家阿萊斯特·克勞利創立的新興宗教,她曾與火箭先驅和泰勒瑪主義者傑克·帕森斯結婚。 卡麥隆出生於愛荷華州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自願在美國海軍服役,之後她定居在加州的帕薩迪納。她在那裡遇到了帕森斯,他相信她是在一系列稱為「巴巴倫儀式」的儀式早期階段所召喚的「元素精靈」女士。他們發生了關係,並於1946年結婚。雖然帕森斯曾激發她參與泰勒瑪和神秘主義,但他們的關係經常變得緊張。帕森斯於1952年在家中發生爆炸而被炸死後,卡麥隆開始懷疑她的丈夫是被暗殺,並開始進行儀式與他的靈魂交流。搬到博蒙特後,她建立了一個多種族的神秘學團體,名為「The Children」,該團體致力於性愛魔法儀式,目的是製作混合種族的「月童」(moon children),把他們奉獻給神——荷魯斯。這個團體很快就解散了,主要是因為其許多成員都對卡麥隆越來越多的天啟預言感到不安。 回到洛杉磯,卡麥隆結交了社交名流,並在城市內的前衛藝術社區中確立她自己。她的朋友中有電影人和。她曾演出哈靈頓的兩部電影《The Wormwood Star》和《》中,以及安格爾的電影《》。在晚年,她演出由和創作的藝術電影。她很少長時間留在一個地方,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期間,她住在約書亞樹、三藩市和聖塔菲。1955年,她生下了一個女兒Crystal Eve Kimmel。儘管間歇性健康問題阻礙了她的工作,但她的藝術作品和詩歌被舉辦過幾次展覽。1970年代後期到1995年她因癌症去世,這段期間卡梅倫住在西荷里活的一間平房裡,她在那裡養育了女兒和孫兒孫女,追求她對秘教的興趣,並製作藝術作品和詩歌。 卡麥隆在去世後,她的繪畫作品在美國各地的展覽中露面,她被更多的人承認她為一名藝術家。由於對帕森斯的關注度提高,卡麥隆的生平在2000年代早期也被大幅報導。2006年,卡麥隆–帕森斯基金會(Cameron–Parsons Foundation)成立,旨在保護和宣傳她的作品,而在2011年出版了一本由Spencer Kansa所寫的卡麥隆傳記。.
盖瑞·施耐德
·施耐德(Gary Snyder,),美国诗人(常与垮掉的一代联系在一起),随笔作家、演说家,他还是环保活动家,常被看作「深層生態學的桂冠詩人」(poet laureate of Deep Ecology),这个角色反应了他在佛教精神与自然中的投入。作为一名社会评论家,施耐德的观点与刘易斯·芒福德、阿道斯·赫胥黎、卡尔·海丝、奥尔多·利奥波德和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等人有一些共同点。施耐德还是一位获奖作家,并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维斯分校任教多年,另外施耐德还曾在“加州艺术委员会”任职。.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盖瑞·施耐德
节拍音乐
节拍音乐(Beat Music)、英国节拍乐(British Beat)或默西節拍(Merseybeat)(特指来自默西河畔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乐队)是一种属于流行乐和摇滚乐的音乐流派,形成于1960年代早期的英国。节拍音乐是摇滚(rock and roll)、嘟-喔普、噪音爵士乐和节奏布鲁斯这几种类型的融合。这一流派中诞生了制造“英國入侵”风潮的许多乐队,他们从1964年起占领了美国流行乐榜单,并对日后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树立了摇滚乐队的典型形态——由主音吉他、节奏吉他、贝斯吉他和架子鼓组成。.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节拍音乐
華盛頓廣場公園
華盛頓廣場公園(Washington Square Park),是紐約市最負盛名的公園的其中之一,為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主要地標,也是熱門的見面場地和藝文活動場地。公園內的噴泉已成為紐約市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當地居民和遊客都會前去拜訪。公園周邊的建築大多屬於紐約大學的財產,一些是紐約大學自行建設的,另一些是後來才變成教學用和住宅用的建築。紐約大學會租用華盛頓廣場公園作為畢業典禮的場地,以拱門為主要象徵,校方也希望此公園能成為校園的重心。早在1922年,紐約大學校長就預言,他們會接管整座公園獨自使用,但是目前並未成真。當地居民認為公園是其周邊社區最重要的一個場所,所以已發起多次大規模的活動來保存它。.
鐵巨人
《鐵巨人》(The Iron Giant)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科幻動畫電影,根據1968年泰德·休斯的同名小說《鐵巨人》所改編的,由布萊德·博德所執導,蒂姆·麦肯莱斯编剧,華納兄弟影業所發行。它即使用传统动画技术也使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它是博德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艾力·马伦斯奥、克里斯托弗·麦克唐纳、珍妮佛·安妮斯顿、小亨利·康尼克、约翰·玛哈尼和馮·迪索为它配音。电影的背景是冷战时期的1957年,一个叫豪加斯·休斯的男孩发现了一只从外空掉下来的巨大金属机器人。在比特尼克艺术家迪恩·麦克克平的帮助下他们必须防止美国军方和一个叫肯特·曼斯利的联邦探員找到和摧毁巨人。 1994年谁人乐队的皮特·湯申德参加编排了一部音乐剧,这是电影计划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博德参加成为导演,1996年他雇用麦肯莱斯编剧。电影主要使用传统动画技术,但是使用電腦成像来动画巨人和其它效应。虽然整个开发队伍人手不够但是他们只用了其它动画作品一半的时间和金费。邁克爾·凱曼作曲,捷克爱乐乐团演奏。 电影发行后获得批评家和公众的广泛好评。它被提名多项奖赏,获得九项安妮獎。由于营销活动出奇地不足,票房成绩非常不佳,投资7000至8000万,但是全球只赚了3130万美元。通过家庭媒体发行和电视发播它获得许多爱好者,今天被广泛看作是一部现代动画经典。2015年一个數位修復的版本发行。.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鐵巨人
馮家福
馮家福()在美國因作為一名道教經典的英文譯者(同他的妻子簡·英格麗希(Jane English)一起)和道教老師而出名,他和阿蘭·瓦茨(Alan Watts)、傑克·克魯亞克(Jack Kerouac)還有亞伯拉罕·馬斯洛有交情。.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馮家福
詩吼
《詩吼》(Howl)是一套2010年的美國實驗電影,由洛·鴨斯汀及謝菲·費烈曼執導,占士·法蘭高等主演。電影以1950年代的美國為背景,描繪垮掉派詩人艾伦·金斯堡的青年時期與他名作《嚎叫》在六畫廊(Six Gallery)的揭幕及其後的淫褻審訊,並混合了該詩不同段落的動畫版。.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詩吼
車庫搖滾
车库摇滚(Garage rock)是早期摇滚乐的一种风格。指一种创作未经太多的加工或是修饰、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摇滚乐,简单粗糙却更显纯粹。1963年至1967年间车库摇滚开始风靡美国和加拿大。在20世纪60年代,车库摇滚还没有被定义为一种单独的音乐风格,因此没有具体名称。在1970年代早期,一些摇滚评论家追溯称它为早期的朋克摇滚。然而,这种音乐风格后来被称为车库摇滚或60年代朋克,以免与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朋克摇滚乐队,如性手枪(the Sex Pistols)和冲撞乐队(The Clash)等相混淆。.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車庫搖滾
黑山诗人
黑山诗人(Black Mountain poets),有时也被称为投射主义诗人是20世纪中以北卡罗来纳州黑山学院为中心的一群前卫后现代主义诗人。.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黑山诗人
迷幻黑彩虹
《迷幻黑彩虹》(Beyond the Black Rainbow)是一部2010年加拿大科幻恐怖片,由帕諾斯·柯斯麥托斯自編自導,其主演包括、伊娃·艾倫(Eva Allan)和。故事描述神秘的奈爾博士(Dr.,羅傑斯飾演)囚禁了少女艾琳娜(Elena,艾倫飾演)並對她進行實驗和觀察,以激發出她潛在的力量;當艾琳娜試圖逃離研究所的同時,她和奈爾不為人知的關係以及研究所的內幕也將揭曉。 《迷幻黑彩虹》為柯斯麥托斯執導的首部長片,其靈感取自「朦朧的和週六晨間漫畫的童年記憶」以及兩種電影概念的結合。《迷幻黑彩虹》的預算大多來自《》(1993年)的DVD盈餘。該片花了一年的時間在溫哥華拍攝和製作。《迷幻黑彩虹》最先於2010年12月3日在上首映,後相繼於2011年翠貝卡影展、等影展上放映;該片在美國由定於2012年5月20日有限上映。 起初,《迷幻黑彩虹》在影評界和觀眾間皆獲得了負面居多的評價;主要被批評難以理解的超現實橋段,且步調過於緩慢,但其視覺效果和配樂則獲得了一致肯定。該片在後來開始陸續收獲了一些較正面的評價,除了視覺效果和配樂外,其大膽的風格和主題性都獲得了讚賞。許多影評人常將《迷幻黑彩虹》與多部經典電影作品作比較,如史丹利·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1968年)和喬治·盧卡斯的《》(1971年)。後來,《迷幻黑彩虹》成為了受到粉絲推崇的邪典电影。.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迷幻黑彩虹
阿蒂尔·兰波
让·尼古拉·阿瑟·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或译阿尔图尔·兰波、韓波、林包德,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无法被归类的天才诗人,创作时期仅在14-19岁,之后便停笔不作。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阿蒂尔·兰波
肯·克西
肯·克西(Ken Kesey,)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特罗县,为美国作家,以写小说而著名。.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肯·克西
艾伦·金斯堡
艾伦·金斯堡(Irwin Allen Ginsberg,),美国诗人,最出名的作品是长诗《嚎叫》,在这首诗中他赞扬了垮掉派的伙伴们,对当时在美国泛滥的物质主义与墨守成规做出了猛烈批判。他在六七十年代的反越战抗议及左翼运动中亦扮演了重要角色。.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艾伦·金斯堡
披头族
披头族(Beatnik)是大众媒体创造出来的一种刻板印象,盛行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展现的是1950年代“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中肤浅的一面。披头族的元素包括伪智主义(pseudo-intellectualism)、吸食毒品和卡通化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及杰克·凯鲁亚克在中对心灵的拷问。.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披头族
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 (生於寬永21年(1644年),卒於元禄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日本江戶時代前期的一位的署名。他公认的功绩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顶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芭蕉以作为俳谐连歌(由一组诗人创作的半喜剧链接诗)诗人而著称,被誉为日本“俳圣”。 松尾芭蕉在年輕時就開始寫詩,在進入江戶後很快的成為全日本的知名人物。他曾以教書維生,但後來丟棄了在文學圈中的社交及都會生活,開始在日本各地漫遊,為了獲得靈感,甚至曾前往北方的荒野。他的作品也受到他第一手的生活經驗所影響,多半藉由一些簡單的事物來表達其感受。.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松尾芭蕉
杀死汝爱
《杀死汝爱》(Kill Your Darlings)是一部2013年美国传记剧情电影。影片由奥斯汀·本恩(Austin Bunn)编剧,約翰·克洛基達斯导演,这也是克洛基达斯执导的首部长片。 影片由丹尼尔·拉德克利夫和戴恩·德哈恩等人主演,主要讲述了美国文学史上“垮掉的一代”早期成员艾伦·金斯堡、、威廉·柏洛茲和傑克·凱魯亞克等人在大学时的生活,以及这些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历史上与这些人相关的一件真实凶杀案。 电影在2013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获得了诸多好评。影片在2013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次海外上映,并于2013年10月16日在北美部分地区院线公映。影片的蓝光DVD则于2014年3月18日在美国发行。.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杀死汝爱
格林尼治村
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是纽约市曼哈顿南部下西城的一个大型居住区,大部分居民为中产阶级家庭,但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上中叶却以波希米亚主义首都和垮掉的一代诞生地著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区最初吸引人的那些特征最终导致其走向中产阶级化和商业化。此區亦為LGBT權利運動的發源地,1969年6月28日爆發的石牆事件就位於此地;之後每年的紐約同志遊行均會行經此處,2000年石牆酒吧被指定為美國國家史蹟名錄,2016年再將石牆酒吧與克里斯多福公園指定成為美國國家紀念區,是為第一個紀念LGBT人權演進的美國國家公園。 格林尼治村得名于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格林尼治村
權力歸花兒
權力歸花兒(Flower power,亦稱為花的力量、權力歸花或權力歸花的精神)是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美國反文化活動的口號,標誌著消極抵抗和非暴力思想。它是源於反越戰運動。這口號是由美國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堡於1965年所提出的,主張以和平方式來反對戰爭。嬉皮士信奉象徵主義,他們身穿繡花和色彩鮮明的衣服,頭上戴花,並且向市民派發鮮花,因而被稱為。口號後來概括為一個現代人與嬉皮士運動、毒品文化、音樂、迷幻藝術和社會放任有關。.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權力歸花兒
欧内斯特·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美國記者和作家,被認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复杂,先后结過四次婚,是美國「迷失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1939年至1960年間,海明威在古巴定居,并称自己为「普通的古巴人」。在這段期間海明威写下了闻名於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古巴革命成功以後,海明威曾与古巴革命的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会面。2002年11月11日,卡斯特罗更親自出席海明威故居博物馆的落成仪式。 海明威一生中曾榮獲不少獎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2年,他以《老人与海》一書獲得普立兹獎;1954年,《老人与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兩部作品被列入「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中。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簡潔著称,對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他的很多作品至今仍極具權威。.
波希米亞主義
波希米亚主义(Bohemianism)是指稱那些希望過非傳統生活風格的一群藝術家、作家與任何對傳統不抱持幻想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雖然波希米亞人是指捷克波希米亞省的當地人,波希米亞人的第二個涵義卻是出現在19世紀的法國。這個詞反映了15世紀以來法國人對來自於波希米亞的吉普賽人的觀感。 在法國人的想像中,「波希米亞人」會讓他們聯想到四處漂泊的吉普賽人,他們是自外於傳統社會的一群人,不受傳統的束縛,或許還會帶來一些神祕的啟示,可能對他們也有一些太不注重個人衛生的指責意味在。.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波希米亞主義
我爱露茜
《我爱露西》(I Love Lucy)是一部由露西尔·鲍尔、德西·阿纳兹、薇薇安·范斯和威廉·弗拉里主演的美国电视情景喜剧。这部黑白电视连续剧于1951年10月15日至1957年5月6日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在1957年首映结束后,它的修改版从1957年到1960年继续播放了三季(其中包括13集1小时特别节目)。它最初叫《露西尔·鲍尔-德西·阿纳兹秀》(The Lucille Ball-Desi Arnaz Show),在之后重播时则叫做《露西-德西喜剧一小时》(The Lucy-Desi Comedy Hour)。 《我爱露西》在播放到第四季时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也是第一部在播放结束后登顶尼尔森评级的电视节目。《我爱露西》现在仍然在世界各地被用不同语言重播着。 这是第一个按剧本用35毫米胶片在演播室观众前拍摄的电视节目,曾五次获得艾美奖,并获得多次提名。在2002年它被美国《电视指南》评为有史以来第二优秀的电视连续剧(《度蜜月者》(Honeymooners)之后,《宋飞传》(Seinfeld)之前)。在2007年被《时代》杂志评为“100部最佳的电视节”之一。 在首映60多年后的今天,《我爱露西》仍广受欢迎,每年都有4000万美国人观看它。.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我爱露茜
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或文学运动,是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学发展过程中,有相同審美觀點的作家群,在類似的風格下所形成的文学派别、思潮。例如唐代诗歌流派中有边塞诗派。宋朝有豪放词派和江西诗派。 魁杰与羽翼往往是流派构成最基本要素。例如钱谦益为虞山派之創始者,而冯舒、冯班、钱龙惕、邓林梓、严虞惇、陆贻典、钱曾、孙永祚、顾琨、陈玉齐等皆為其羽翼。中國在朝代隆庆以后,诗社和文社大量涌现,並從切磋时文逐渐转向学术与政治,“士之习诗书者,诵读之声比屋相闻,纠盟结社,蜚英海内”。 巴洛克文学是西方文艺复兴運動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西班牙的贡哥拉主义、法国的伏瓦蒂尔為代表,和古典主义文学、清教徒文学並稱為十七世纪三大文学。 十九世纪後期自然主义文学产生法国。 現代歐美文學出現過意识流派,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為代表。中国现代文学也曾经出现过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又出現了“垮掉的一代”。.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文学流派
文楚安
文楚安(1941年2月2日-2005年9月23日),四川外國語學院英文系畢業,教授、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翻譯文學學會副會長、中美比較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期,對垮掉的一代文学有很深的研究。.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文楚安
意象主義
意象主义是发生于20世纪初提倡在英裔美国人诗歌中使用精准的意象和清晰、犀利的语言的运动。意象主义被认为是自前拉斐尔运动之后英语诗歌界最有影响力的运动。 意象主义运动促进了现代主义运动在20世纪初的诞生, 并且被认为是英语语言首个有组织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有时人们会认为意象主义是“一连串的创造性时刻”,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发展时期。评论道:“更准确地来说,意象主义既不是一项准则,也不是一个诗歌流派,而是一些诗人在一小部分重要原则上达成的一致意见。” 与意象主义同时代的诗人,比如格鲁吉亚派诗人大都遵循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诗歌的风格进行创作,但意象主义派诗人拒绝接受这种多愁善感和漫无边际的风格。他们提倡回归一种类似古典派的标准,例如提倡语言的直白简练,采用非传统的诗歌形式。意象派诗人采用自由诗体。 意象派诗作集中发表于1914至1917年,包括许多颇负盛名的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意象派诗人集中分布在伦敦,也有大不列颠,爱尔兰和美国诗人。在当时有些异常的是,许多女性作家也是主要的意象派代表。 意象主义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尝试分离出单个意象来揭示主旨。这一特征与当时前衛艺术,特别是立体派的发展相吻合。美国作家艾兹拉·庞德的表意法——将具体事物并排来表现抽象事物——与立体派的将不同层次合成一个意象相似。他说意象主义以“闪闪发亮的细节”表现物体。.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意象主義
托马斯·品钦
小托马斯·鲁格斯·品钦(英语:Thomas Ruggles Pynchon, Jr,)()是一名生于纽约的美国作家,以写晦涩复杂的後現代主義小说著称。品钦来自长岛,曾于美国海军服役两年,并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英语学位。在于1950年代末期和1960年代早期发表了几篇短篇小说后,他开始创作他赖以成名的长篇小说:《V.》(1963年),《叫卖第49组》(1966年),《万有引力之虹》(1973年),《葡萄园》(1990年),《梅森和迪克逊》(1997年)和《抵抗白昼》(2006年)。最新作品《放血尖端》于2013年9月17日出版。 品钦被许多读者和批评家视作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是麦克阿瑟奖和布克奖获得者,并几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小说和非小说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意旨、风格和主题,涉及到(但不仅仅限于)历史、自然科学和数学等不同领域。品钦也因对公开个人信息的排拒而知名:没有多少他的照片曾被公布,自1960年代开始流传着种种关于他住所和身份的传闻。.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托马斯·品钦
9月5日
9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248天(闰年是24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7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等英國屬地,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5日。.
查看 垮掉的一代和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