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77 关系: 城子河组,卡肯果,印支构造期,南极洲,南新组,古动物学,古氣候學,台灣斷層,向斜,各向异性,坨里组,壤土,夏庄组,大平地斷層,大灰厂组,大磨拐河组,大禹嶺,大稻埕,大甲區,大甲斷層,天然气,太平林场组,姚家组,嫩江组,孙家湾组,宗谷组,寺沟组,富饶组,小貴族龍屬,屯子腳斷層,山川灣,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岩石,巴音戈壁组,两头塘组,中国太古宇地层列表,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白垩系地层列表,中沟组,东山组,东狼沟组,东沟组,三十里大墩组,三桥组,三星堆遗址,下沟组,九乡溶洞群,广西壮族自治区,乌依塔克组,乌兰苏海组,... 扩展索引 (127 更多) »
城子河组
城子河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下白垩世地层,1963年由陈广雅命名。该地层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灰黑色泥岩、凝灰岩以及煤层等。.
查看 地层和城子河组
卡肯果
卡肯果(Karkenia)是一类已灭绝的银杏类植物,包括卡肯果科(Karkeniaceae)。卡肯果科下仅有一属,即卡肯果属(Karkenia)。发现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地层。.
查看 地层和卡肯果
印支构造期
印支构造期,简称印支期,是晚二叠纪至三叠纪(257-205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印支运动或称印支事件。.
查看 地层和印支构造期
南极洲
南极洲(Antarctica)是地球最南端的洲,位於南半球的南極區,是地理南极的所在地。南极洲大部分区域都在南極圈内,四周被南冰洋环绕。南极洲是世界上的第五大洲,其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大洋洲的两倍。除了南极半岛最北端的部分区域之外,全洲約98%的地方都被平均厚度1.9公里的冰层覆盖着。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寒冷、乾燥、多風的大洲,是唯一橫跨所有經線的洲,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它沿岸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200毫米,内陆地区更少。到了第三季(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时,南极洲的平均温度低至-63℃,最低温度可達-89.2℃。南極洲的本地物种有各类藻類、细菌、真菌、植物(包括苔藓)、原生生物以及一些可以适应寒冷环境的动物,例如企鵝、海豹、線蟲、緩步動物、蟎等。南极洲沒有永久居民,但每年居住在這裡的科研人员有一千至五千人。 儘管很久之前已經有關於「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的神話故事與臆想,但直至1820年,俄羅斯探險家米哈伊尔·拉扎列夫和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乘着沃斯托克號和战船来到芬布爾冰架时,人类才第一次目睹它的真容。由於南极洲氣候惡劣、資源缺乏以及地理孤立性,南極洲在十九世纪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目。 南极洲现在是法律意义上的共管领土,由南极条约体系的成员国协商管辖。1959年,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随后有38个国家签署。該條約意在支持科學研究及保護南極生物地理分布区,并禁止在南极洲进行的一切军事活动、核爆炸试验以及处理放射物的行为。截至2016年,南极洲已建有135座常设科學考察站,陆续吸引了四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到這裡進行科學實驗。.
查看 地层和南极洲
南新组
南新组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上白垩世地层,1973年由云南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紫红色中细粒砂岩(上部),紫灰、紫红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下部)为主,间夹粉砂质泥岩、泥岩(上部),紫红色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砾岩(下部)。.
查看 地层和南新组
古动物学
古动物学是专门研究生活在远古时代的动物结构,與生存状态的学科。其研究主要通过化石(FOSSIL)这种远古时期动物遗留在地层中的痕迹来进行,研究對象包括動物的足跡和遺蹟化石,如洞穴和糞便等。 Category:動物學.
查看 地层和古动物学
古氣候學
古氣候學(Paleoclimatology或palaeoclimatology)是研究古代地质时期气候條件並試圖建立可靠的大氣過程模型的綜合科學。包含許多學科組成。古氣候的變遷則記錄呈現於地層、樹輪、冰層和珊瑚之中,記錄了地球長達46億年的歷史,古氣候學就是在地層等自然指標中估測某些重要的氣候因子,用以說明了地球氣候系統變遷幅度情況以及邊界條件,並藉此整理出影響氣候長短期變遷的主要及次要因素。.
查看 地层和古氣候學
台灣斷層
台灣活動斷層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麓山帶與平原交界處及台灣東部花東縱谷區域,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發表之2010年版「二萬五千分之一活動斷層圖」,台灣共有33條活動斷層。另有4條存疑性斷層未列入編號。.
查看 地层和台灣斷層
向斜
-- 向斜(Syncline)是一種地層排列方式,指岩層發生摺曲時,其形狀向下凹陷者。在一般平地上,向斜的地層上半部受到侵蝕變平,會形成中間較新,兩側較古老的地層排列方式。 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石油、天然气、地下水三者比较,天然气的密度最小,石油次之,水的密度最大,且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即储水。相反,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因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受力集中于中心。所以,同一平面上各点受力不均匀,不宜修建铁路、隧道等工程。.
查看 地层和向斜
各向异性
非均向性(anisotropy),或作各向異性,與各向同性相反,指物体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化学等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特性,例如石墨单晶的电导率在不同方向的差異可达数千倍,又如天文學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亦擁有些微的非均向性。許多的物理量都具有非均向性,如弹性模量、电导率、在酸中的溶解速度等。.
查看 地层和各向异性
坨里组
坨里组是位于中国北京丰台区、房山区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33年由谢家荣命名。该地层以灰紫、黄绿、黄褐色厚层砾岩以及砾砂岩、砂岩等为主。.
查看 地层和坨里组
壤土
壤土()是土壤分類之一。指粘性高的土壤,沉泥和粘土的含有比率大約在25~40%。由壤土構成的地層稱作壤土層,日本有著名的關東壤土,其地層群總稱關東壤土層。.
查看 地层和壤土
夏庄组
夏庄组是位于中国北京丰台区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33年由谢家荣命名。该地层以黄、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砂岩为主,间夹砾岩、泥灰岩等。上部则为紫色粉砂岩夹石膏层。.
查看 地层和夏庄组
大平地斷層
大平地斷層為一條逆移斷層,兼具左移性質。經過微震研究發現,落於大平地斷層下方僅有少數地震於5-6公里處。分布密集的微震活動要在大平地斷層東南側才能找到,並且震源機制顯示多為逆斷層與走向滑移斷層,所以可能與大平地斷層無關。地震活動現象並不明顯,顯示活動性並不高,因此在2007年從第二類活動斷層改列存疑性活動斷層。此斷層,北段呈北北東走向,頭前溪以南則呈東北走向,由石門山經關西鎮東方、頭前溪、竹東鎮南側、北埔鄉至峨嵋鄉,長約29公里。.
查看 地层和大平地斷層
大灰厂组
大灰厂组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下白垩世地层,1933年由谢家荣命名。该地层以砂质砾岩、砂岩、泥岩以及黄绿、灰黑色页岩为主。.
查看 地层和大灰厂组
大磨拐河组
大磨拐河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喜桂图旗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51年由刘国昌等命名。该地层以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砂岩(上部),灰色砾岩、砂砾岩(下部)为主,间夹砾岩、煤层或煤线(上部),粉砂岩、凝灰质粗砂岩(下部)。.
查看 地层和大磨拐河组
大禹嶺
大禹嶺,舊名合歡埡口,位在海拔約2500~2600公尺,隸屬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近南投、台中兩縣市交界。 大禹嶺的地理位置重要,因地形為分水嶺,順著此地形分成兩個工區:大禹嶺以東至太魯閣稱主線東段,由合流工務處管轄;大禹嶺以西至東勢稱主線西段,由梨山工務處管轄,便是現今所稱中橫東段、中橫西段。為了中橫公路施工之便,闢建霧社支線進行補給,完工後,形成現今台14甲線在此與中橫公路會合,也是現今通往太魯閣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與梨山的重要通路,因此大禹嶺有民宿經營、販售熱食、種植茶葉為當地居民維生方式,但此地人家的居住戶數並不多。沿途有六個風景點,分別.
查看 地层和大禹嶺
大稻埕
大稻埕(Tōa-tiū-tiâⁿ,Twatutia或Dadaocheng),雅稱稻江、稻津,是臺北市大同區西南部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稻埕)而得名。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府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經商並開設店鋪,開始此地的商業活動。三年(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下郊的同安人無力抵抗,於是帶著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敗逃至大稻埕,大稻埕旁淡水河的碼頭交易逐漸興起。十年(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進入日治時期後日商抵制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市場。戰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且臺產茶葉不敵錫蘭紅茶的競爭而逐漸沒落。後在臺北市區逐漸向東發展中人口大量外移,成為臺北市外圍的老舊市區。.
查看 地层和大稻埕
大甲區
大甲區,中華民國臺中市市轄區之一,位於臺中市西北角。地形主要以大甲扇狀平原為主,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在產業發展上,農業為臺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重要產物有芋頭與稻米等,工業則主要以金屬製品、機械設備製造與腳踏車工業所形成的產業聚落為主。每年農曆三月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名列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查看 地层和大甲區
大甲斷層
大甲斷層(Tachia Fault)是台灣台中的逆斷層,長約30公里,斷層走向為北北東走向。此斷層位於苗栗縣通霄附近經大甲、甲南、清水、沙鹿至臺中市大肚。 斷層的南段,也就是甲南至大肚部分以前稱為清水斷層,長約22公里。斷層可能在全新世活動過,暫列為第一類活動斷層。 大甲斷層有明顯的線狀崖,但是尚未發現斷層露頭。由野外調查與鑽探岩芯中的岩層比對結果,地表淺處大甲斷層的垂直移距約50~70公尺,斷層前緣已截切穿出地表,但斷層跡可能為崩積層或沖積層所覆蓋,因此在地表未發現露頭。大甲斷層南段,野外也未發現斷層露頭,而由鑽探結果顯示斷層的前緣已接近地表,並造成階地崖前緣局部剪切帶。.
查看 地层和大甲斷層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它主要存在于油田以及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 当非化石的有机物质经过厌氧腐烂时,会产生富含甲烷的气体,这种气体就被称作生物氣體。生物气的来源地包括森林和草地间的沼泽、垃圾填埋场、下水道中的淤泥、粪肥,由细菌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生物气还包括胃肠涨气(例如:屁) 当甲烷(生物气)溢散到大气层中时,它将是一种直接促使全球变暖愈演愈烈的温室气体。这种飘散的甲烷,經過有效的處理,就不会被视作一种污染物,而是一种有用的再生能源。然而,在大气中的甲烷一旦与臭氧发生氧化反应,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排放甲烷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相对短暂。而且就燃烧而言,天然气要比煤这类石炭纪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少得多。甲烷的重要生物形式的来源是白蚁、反刍动物(如牛羊)和人类对水稻的耕种。据估计,这三者的散發量分别是每年15、75和100百万吨(年散發总量约为1亿吨)。.
查看 地层和天然气
太平林场组
太平林场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嘉荫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79年由马万昌命名。该地层以灰色泥岩、粉砂岩、细粒长石砂岩为主,间夹中粗粒长石砂岩、紫红色泥岩等。.
查看 地层和太平林场组
姚家组
姚家组是位于中国吉林德惠市一带以及黑龙江、内蒙古的上白垩世地层,1958年由地质部松辽(第二)石油普查勘探大队命名。该地层以棕红、砖红、褐红色泥岩以及灰绿色泥岩、粉砂岩为主,黑龙江安达市一带则有油页岩。。.
查看 地层和姚家组
嫩江组
嫩江组是位于中国吉林大安市一带以及内蒙古、黑龙江的上白垩世地层,1929年由谭锡畴、王恒升命名。该地层以青灰、灰、灰黑、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油页岩为主,间夹细砂岩等。.
查看 地层和嫩江组
孙家湾组
孙家湾组是位于中国辽宁阜新、义县、锦州、北票一带以及内蒙古东部的上白垩世地层,1939年由森田义人命名。该地层以灰紫(局部灰黄)色复成分砾岩为主,间夹杂色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等。.
查看 地层和孙家湾组
宗谷组
宗谷组是位于中国西藏芒康、察雅、类乌齐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86年由赵喜进等命名。该地层以褐红、棕红色砾岩、砂岩为主,间夹杂色泥岩。.
查看 地层和宗谷组
寺沟组
寺沟组是位于中国河南淅川县一带以及湖北的上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周世全、韩世敬、张永才命名。该地层以灰白色钙质、泥质粉砂岩、棕红色细砂岩(上部),棕红色砂砾岩、砾岩(下部)为主,间夹泥灰岩(上部),粉砂岩(下部)等。.
查看 地层和寺沟组
富饶组
富饶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嘉荫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81年由黑龙江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隋连成命名。该地层以灰、黑褐色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细砂岩、层凝灰岩、薄煤层等。.
查看 地层和富饶组
小貴族龍屬
小貴族龍屬(學名:Kritosaurus),又名克里托龍,是鴨嘴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約7300萬年前。小貴族龍身長10公尺,體重2到3公噸,牠的化石並不齊全,但在分類歷史上卻很重要。牠的學名意思是「分離的蜥蜴」,但卻有時因牠的鷹鈎鼻而誤譯為「貴族蜥蜴」,最初標本被發現時,鼻部是關節脫落的碎片,因此原先被重建成扁平的。牠的分類歷史很曲折,涉及了格里芬龍、阿納薩齊龍及納秀畢吐龍,這個分類的混亂狀況需要發現更多小貴族龍的化石才能解決。除了缺乏化石外,牠亦一直被認為是格里芬龍的異名,故牠要到1990年代才出現在書本之上。.
查看 地层和小貴族龍屬
屯子腳斷層
屯子腳斷層(Tuntzuchiao Fault),為右移斷層,呈東北東走向,由台中市后里,向西南延伸經下后里、內埔(屯子腳)至清泉崗,長約14公里。.
查看 地层和屯子腳斷層
山川灣
山川灣()是日本鹿兒島縣指宿市的一個海灣。位於薩摩半島南端,鹿兒島灣沿岸,因火山活動而形成。縱深約2公里,寬約700--。最深處在海灣彎曲處,深約50--。 灣內由沙咀劃分為內灣和外灣。內灣海況平穩,建有山川港,是停泊大型船隻的天然良港。.
查看 地层和山川灣
山东省地质博物馆
山东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中国地方综合性地质学博物馆,于济南市历山路,于1976年开始建设、1986年对外开放。展示内容分为各种矿物、岩石、宝石、地质现象、地层、古生物化石标本、典型矿床。.
查看 地层和山东省地质博物馆
岩石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礦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单矿岩,如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石英岩由石英组成等;有数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复矿岩,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辉长岩由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组成等等。没有一定外形的液体如石油、气体如天然气以及松散的沙、泥等,都不是岩石。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其中,长石是地壳中最重要的造岩成分,比例达到60%Feldspar.
查看 地层和岩石
巴音戈壁组
巴音戈壁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80年由张汉杰等命名。该地层以灰白、褐红、橘红色砂砾岩、灰黄色砂岩、灰黑色泥页岩为主,间夹灰岩、油页岩等。.
查看 地层和巴音戈壁组
两头塘组
两头塘组(Liangtoutang Formation),又称为赖家组(Laijia Formation),为原赖家组a段,是位于中国浙江天台县西的上白垩世地层,1994年由浙江地矿局命名,属天台群。该组以紫红色的泥质砂岩、粉砂岩为主,夹玻屑凝灰岩等。其下与塘上组、上与赤城山组整合接触。.
查看 地层和两头塘组
中国太古宇地层列表
本列表列出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太古宇地层。 依据太古宇地质体的分布,中国大陆地区可分为塔里木变质地区、华北变质地区、扬子变质地区、秦岭-大别-苏鲁变质地区与华南变质地区五个变质地区。.
查看 地层和中国太古宇地层列表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创建于1916年,是一座国家级地学博物馆,为亚洲第一大地学博物馆,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查看 地层和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白垩系地层列表
本列表列出了中国大陆地区的白垩系地层。 根据地质构造与地貌特征,可以将中国大陆白垩系地层分为东部地区(贺兰山、龙门山一线以东)、西北内陆区与青藏高原区三个大区。其下又可细分为9个地层区与18个地层分区。.
查看 地层和中国白垩系地层列表
中沟组
中沟组是位于中国甘肃红柳峡、新民堡及祁连山前盆地的白垩纪地层,隸屬於新民堡群,1976年由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区域地质测量大队牛绍武等命名。该地层以灰绿、黄褐、黄灰、砖红等色碎屑岩(上部),紫红色巨厚层砾岩(下部)为主,间夹泥质粉砂岩(下部)。.
查看 地层和中沟组
东山组
东山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鹤岗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24年由谭锡畴命名。该地层以灰绿、灰紫、灰黄色安山质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熔岩为主,间夹凝灰岩、凝灰砂岩、正常沉积岩等。.
查看 地层和东山组
东狼沟组
东狼沟组是位于中国北京丰台区的下白垩世地层,1935年由陈恺、熊永先命名。该地层以集块角砾凝灰岩、角砾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复成分砾岩为主,间夹玄武岩、粗安岩。上部则含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凝灰质砂岩、玄武岩等。.
查看 地层和东狼沟组
东沟组
东沟组是位于中国新疆呼图壁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56年由新疆石油局孙剑烺等命名。该地层以灰棕、灰红、砖红色砾岩为主,间夹红褐色砂质泥岩、砂岩、粉砂岩等。.
查看 地层和东沟组
三十里大墩组
三十里大墩组是位于中国新疆鄯善县、吐鲁番县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56年由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56/56队夏公君命名。该地层以棕红、紫红色砂岩、泥岩为主,间夹棕黄色砂岩、泥岩。.
查看 地层和三十里大墩组
三桥组
三桥组是位于中国陕西、甘肃、宁夏的下白垩世地层,1959年由银川石油勘探局一二五队命名。该地层以浅棕紫、灰紫色块状砾岩为主,间夹凸镜状砂岩。.
查看 地层和三桥组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城西7公里,距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南距离成都约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古域内三个起伏相连的三个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为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00年),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主要遗存在金沙遗址),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1987年1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正在申请成为世界遗产。.
查看 地层和三星堆遗址
下沟组
下沟组是位于中国甘肃玉门市、青海、内蒙古等的上白垩世地层,1976年由甘肃地质局地质力学(第二)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紫红、褐黄、灰绿、灰、黑灰色碎屑岩为主,间夹泥质岩、泥灰岩等。.
查看 地层和下沟组
九乡溶洞群
九乡溶洞群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洞群沿南盘江支流麦田河两岸分布。溶洞发育在震旦系灯影组硅质石灰岩地层中,第四纪以来,地壳间歇性抬升,使九乡溶洞群形成多层结构,上部层次无地下水,化学沉积物发育,下部层次多有地下水,有的溶洞顶部坍塌后,形成峡谷和天生桥。主要洞穴有三脚洞、仙人洞、白象洞、蝙蝠洞、大沙坝洞等20余个洞穴,分布范围约20平方公里。部分洞穴于1989年开辟为旅游区。1994年九乡风景名胜区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查看 地层和九乡溶洞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1958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改用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南地区,南濒北部湾,與越南接壤。廣西壮族自治区有中國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通用普通话,地方語言有廣西平話、桂柳官话、壮语、粤语、客家話、闽语等各種民族語言和方言。.
查看 地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乌依塔克组
乌依塔克组是位于中国新疆阿克陶县的上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新疆石油局地调处命名。该地层以上部为棕红色、下部为杂色的泥岩、膏泥岩为主,间夹砂岩、灰岩、石膏等。.
查看 地层和乌依塔克组
乌兰苏海组
乌兰苏海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86年由内蒙古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砖红、橘黄、灰绿色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底砾岩为主,间夹石膏、泥砂质灰岩等。.
查看 地层和乌兰苏海组
乃家河组
乃家河组是位于中国宁夏固原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59年由石油部银川石油勘探局一二五队命名。该地层以蓝灰、灰绿、紫红色砂岩、泥岩、泥灰岩、灰岩为主,间夹石膏等。.
查看 地层和乃家河组
义马果
义马果(Yimaia)是一类已灭绝的银杏类植物,包括义马果科(Yimaiaceae)。义马果科下仅有一属,即义马果属(Yimaia)。发现于早侏罗世到中侏罗世的地层中。.
查看 地层和义马果
二连组
二连组,又名二连达布苏组(Iren Dabasu Formation)、青元岗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一带及黑龙江的上白垩世地层,1922年由Walter Granger、Charles P. Berkey命名。该地层以浅灰、浅灰绿色泥质砂岩、砂岩、砾砂岩、泥岩为主,间夹泥灰岩等。.
查看 地层和二连组
库克拜组
库克拜组是位于中国新疆乌恰县的上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107队命名。该地层以鲜绿、灰绿色泥岩为主,间夹灰黄色、深灰色泥岩等。.
查看 地层和库克拜组
库穆塔克组
库穆塔克组是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县、鄯善县的上白垩世地层,1956年由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56/56队夏公君等命名。该地层以橘黄、棕红色块状细砂岩为主,间夹红色泥岩等。.
查看 地层和库穆塔克组
井喷
井噴(Blowout),是一種地層中流體噴出地面或流入井內其他地層的現象,大多發生在開採石油、天然氣之地方。 井噴為正常之現象,但出現井噴事故,天然氣噴出後與空氣摩擦,容易發生燃燒、爆炸,因此極度危險。解決方法是將密度大的重晶石粉灌到井里,以增加壓力,止住井噴繼續發生。此外,天然气井喷通常伴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或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如果发生天然气井喷,从井口喷出没有立即点火,而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然后延迟点火,就会造成蒸气云爆炸,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查看 地层和井喷
庙山湖组
庙山湖组是位于中国宁夏青铜峡的白垩纪地层,1969年由宁夏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108队命名。该地层以棕红、紫红色泥岩(上部),紫红、棕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下部)为主,间夹灰白、灰红色泥灰岩、砂岩(上部),泥岩(下部)等。.
查看 地层和庙山湖组
庙沟组
庙沟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甘肃一带的白垩纪地层,1953年由甘克文、孟庆麟、张家环命名。该地层以棕红、紫红色砾岩、砂砾岩(上部),砖红、灰白、黄绿色砂岩(下部)为主,下部间夹砂砾岩,砂质泥岩、泥灰岩。.
查看 地层和庙沟组
伊敏组
伊敏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内蒙古伊敏河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37年由吉川康昭命名。该地层以灰白色粉砂岩、砂岩、砾岩为主,间夹碳质页岩、泥岩。.
查看 地层和伊敏组
依格孜牙组
依格孜牙组是位于中国新疆英吉沙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新疆石油局地调处107/75队王爱民等命名。该地层以浅紫、紫灰、褐红色块状灰岩、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为主,间夹浅灰、灰黄色块状灰岩、砂质灰岩、泥质灰岩以及少量的砾状灰岩、石英质细砂岩、泥岩等。.
查看 地层和依格孜牙组
微体古生物学
微体古生物学 是一门研究微体化石的学科,属于古生物学的一门分支。.
查看 地层和微体古生物学
微体化石
微体化石是各地质时代沉积岩层中所保存的微小古生物化石,是微体古生物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微体化石可以作为地层学中划分地层、进行地质年代研究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推断古环境和恢复古地理的标志。微体化石一般为毫米级,另外把微米级的化石称为超微化石。 File:Fusulinid.jpg|䗴亚目 File:Makroforaminiferoak.jpg| File:Orbitolina sp.1 - Cretacico.JPG|圆片虫.
查看 地层和微体化石
地史学
地史学也称历史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主要是地壳)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的学科,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主要为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地层(包括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物质记录)以及反映地球发展历史的其他物质记录。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生物的演化、古地理的变迁、板块的离合以及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
查看 地层和地史学
地层学
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是在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最早用于研究沉积岩和火山喷出的层序。现在的研究包括地层的时代和地理分布,地层的分类,各种岩石之间的关系等。地层学根据主要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
查看 地层和地层学
地质学
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 探討壓力與時間、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质学(Astrogeology)。.
查看 地层和地质学
化石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跡,最常見的是骸骨和貝殼等。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從太古宙(34億年前)至全新世(1萬年前)之間都有化石出現。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跡,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跡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化石作用被認定是單純的「石化」,後來人類才逐漸瞭解化石形成的原理。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過程,是生物、物理、化學三種現象的結合。而化石的形成,需要一些特殊條件:第一,死去的有機體被迅速埋在沙土、淤泥或河泥中而沒有分解。海底和湖底是非常有利的環境,草原和沙漠也不錯。其次,此生物不曾腐壞,而由礦物逐漸取代該生物體的有機物質。最後,化石若要保存幾百萬年不變,必須在石化後,不再經歷任何地質變動。.
查看 地层和化石
國際地層委員會
國際地層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成立於1993年,負責監督及考慮地層及古世紀的史物及歷史真確性。.
查看 地层和國際地層委員會
喬治·居維葉
喬治·利奧波德·克雷蒂安·弗列德里克·達戈貝爾·居維葉男爵(Baron 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簡稱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法國博物學家、比较解剖学家 與動物學家,也被称为“古生物学之父”。為博物學家弗列德利克·居維葉(Frédéric Cuvier)之兄,为19世紀早期的巴黎科學界名人之一。他在动物和化石方面的研究开启了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领域。 居维叶的研究被认为是脊椎动物古生物学的基础,他扩展了卡尔·林奈分类法,将门分入不同的纲,并将化石和动物纳入分类系统。 居维叶是最早确认了生物灭绝的生物学家。在他1813年的《对地球理论的论文》()中,提出新的物种在周期性的灾难性的洪水后产生。他是19世纪初灾变论学说最具影响力的支持者。 他与亚历山大·布隆尼亚尔对巴黎盆地地层的研究确立了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其他成就包括,确认了在美国发现的类似大象的骨头属于一种灭绝的动物,并将其命名为乳齿象;在巴拉圭挖掘的大骨骼是大地懒,一种巨大的史前地面树懒;命名了翼龙;描述了水生爬行动物沧龙。并且他第一个提出史前地球由爬行动物(而非哺乳动物)占据主导地位。 居维叶也因为强烈反对进化理论而闻名。在达尔文的理论提出之前,进化论的主要支持者为让-巴蒂斯特·拉马克和艾蒂安·若弗鲁瓦·圣伊莱尔。居维叶支持进化的证据不足,当时的证据只能证明周期性的创造和因洪水等自然灾害破坏生命形式的生物集群灭绝。在1830年,居维叶和若弗鲁瓦进行了一场著名的辩论,体现了当时生物学界的主要分歧——动物结构究竟是由于功能还是(进化)形态学决定的。居维叶支持动物结构由功能决定,因此反对拉马克等人。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819年,他被授予終身貴族以纪念他的科学贡献。此后,他被称为居维叶男爵。1832年因霍乱在巴黎死亡。 居维叶一些最有影响力的追随者包括美国的路易士·阿格西和英国的理查德·欧文。居维叶的名字被刻在是埃菲尔铁塔上,为埃菲尔铁塔上的72个名字之一。.
查看 地层和喬治·居維葉
單面山
單面山(cuesta),又稱半屏山,是用於形容地形,指一邊陡峭而另一邊緩斜的山。其通常形成的原因,原本傾斜排列的岩層,其上層岩石較硬,下層岩石較軟,為地質上差異,受到長時間風化作用或雨水沖刷、溪水的向源侵蝕之下,致使岩層脆弱會受到較多的侵蝕,形成兩邊侵蝕速度不一的差異地景,此地景即為「單面山」。.
查看 地层和單面山
周家湾组
周家湾组是位于中国甘肃康县、徽县以及陕西勉县、略阳县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地质部西北地研所齐骅等命名。该地层以紫红、黄绿、灰绿色泥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砂岩、砂砾岩、砾岩。.
查看 地层和周家湾组
呼图壁河组
呼图壁河组是位于中国新疆沙湾县、呼图壁县一带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新疆石油局地质调查处107/75队命名。该地层以紫红、暗紫、浅褐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间夹灰绿色薄层砂岩、泥灰岩、灰岩等。.
查看 地层和呼图壁河组
和尚铺组
和尚铺组是位于中国宁夏、甘肃的下白垩世地层,1948年由王曰伦、李启贤、刘庄命名。该地层以紫红色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间夹灰白色粗-细粒长石石英砂岩、褐色页岩等。.
查看 地层和和尚铺组
准银杏属
准银杏属(Ginkgodium Yokoyama,1889),是银杏类植物的一个营养叶的形态属,分布在晚三叠世到白垩纪的地层。 准银杏的叶具叶柄,叶形呈竖琴状。准银杏的叶脉很密,只在侧边分叉,上部不再分叉。 Category:银杏目 Category:化石 Category:古植物.
查看 地层和准银杏属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lobal Standard strarotype section and point,或GSSP)又称为金钉子,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选取特定的岩层层序的一些特定“点”,作为定义和识别地层界线的世界标准。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的建立是经过长期研究、全球对比、国际专家考察、反复讨论协商、由国际各系地层委员会最后投票表决产生,并经国际地层委员会赞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而成立。因此它的确立标志全世界科学家的努力和国际合作的结晶,以及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
六甲斷層
六甲斷層(Liuchia Fault),位於台南市的活動斷層,屬於逆移斷層,呈北北東轉南北走向,由台南市白河區頭崎內里的六重溪南岸向南延伸至台南市官田區社子村,長約21公里。.
查看 地层和六甲斷層
創造論
創造論或称創世論、神創論(Creationism),常見於古代人類紀錄與「外來」智慧對話的典籍記載。創造論者普遍相信人類、生物、地球及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生物創造,通常為神、上帝或造物主,亦有關於外星人的創世論。另有說法認為,只要是時間或空間上的連續實體即具有創造的可能。不同宗教典籍及民族都各有創造論的敘述。.
查看 地层和創造論
勝山市
勝山市()為福井縣東北部的一市。以恐龍化石的出土而聞名。面積253.68平方公里,總人口26,961人,戶數7,992戶。現任市長為山岸正裕。.
查看 地层和勝山市
固阳组
固阳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固阳县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57年由华北地质局201队命名。该地层以灰、灰黑色泥岩、页岩以及黄灰、灰绿色砂岩、粉砂岩(中上部),灰白、黄褐色砾岩、砂砾岩、砂岩(下部)为主,间夹少量红色砂泥岩(顶部),泥灰岩与少量石膏、煤层(中上部),暗紫色泥岩(下部)等。.
查看 地层和固阳组
四方台组
四方台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松辽盆地的上白垩世地层,1937年由堀内一雄(郝铃琦)、盐田永夫命名。该地层以褐红、灰绿色砂岩、泥岩为主,间夹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等。上部则以褐红、灰绿色泥岩为主,间夹粉砂岩。.
查看 地层和四方台组
C.M.B.森羅博物館之事件目錄
加藤元浩所著之推理漫畫,於講談社出版之《月刊少年Magazine》上連載。日文版截至2018年2月,已出版37卷。中文版由東立出版社代理,已出至35卷。.
石化木
石化木是化石的一種。石化木的所有有機物質都被礦物(大多為矽酸鹽,如石英)所取代,但是它還保留著木頭原始結構。石化的過程是在地底下完成,整個木頭都被埋在地層底下。當富含礦物的水流經此地層時,會將一些礦物沈積在植物的細胞裡,當植物的木質素和纖維素腐化之後,一個石模就這樣形成了。 水中的元素如錳、鐵和銅等會在石化過程中給予石化木不同的顏色。純石英結晶是無色的,但是在過程中摻入一點雜質即會有黃色、紅色或其他種的顏色出現。 下列是雜質元素和出現顏色的列表:.
查看 地层和石化木
石樹溝組
石樹溝組(Shishugou Formation)是一個位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的中生代地層。其年代可追溯至侏羅紀中晚期(巴柔階至牛津階),約1億7000萬到1億6000萬年前。已在此地發現恐龍等古生物的化石遺骸。Weishampel, David B; et al.
查看 地层和石樹溝組
王田 (臺中市)
王田(白話字:Ông-chhân),是臺灣臺中市大肚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王田里、中和里。 地名源自荷蘭統治時期的「王田制度」。台鐵縱貫鐵路山線與海線自此分歧(或稱交會),而中山高速公路王田交流道也建於本境之內 。境內設有追分車站,因地處三角線關係,形成介於彰化、大肚與成功之間車站,並且曾以山線連接海線的成追線,取得「追分成功」一詞而聞名,為台灣旅遊景點。 日治時期,王田曾被列為中橫公路計劃線起點,路線大致是現今台14線,一路經霧社、屯原,接著沿現今能高越嶺古道,翻越中央山脈,銜接台14線餘段,至終點銅門,但遲至1945年為止,僅存霧社至銅門此段路線呈現未動工狀態。公路總局探勘測量隊實地勘察結果,一度擺在中橫公路計劃線,後因地質不穩等因素,選擇今日中橫公路東段路線施工。.
查看 地层和王田 (臺中市)
王鸿祯
王鸿祯()為中国地质学家。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为前清秀才。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1945年考取赴英国公费留学。1947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等校任教。1980年至1983年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 王鸿祯是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还提出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两者为主的地层分类方案。组织参与了《中国古地理图集》的编纂。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鸿祯从事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工作六十多年,在北京大学或北京地质学院期间,由其亲自授课和指导毕业论文的,有18位后来成为了中科院院士。.
查看 地层和王鸿祯
火石岭组
火石岭组是位于中国吉林营城子一带的上侏罗世地层,1964年由杨学林命名。该地层以灰绿色安山岩、凝灰岩、凝灰角砾岩为主,间夹粉砂岩、砂岩、泥质岩、煤线等。.
查看 地层和火石岭组
火成岩
火成岩(大陆稱--漿岩),是指岩漿或熔岩冷卻和凝固後(地壳裡喷出的岩浆,或者被熔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種岩石。火成岩是三种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他两种类型分别是沉积岩和变质岩。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裡面的岩石。常見的岩漿岩有花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
查看 地层和火成岩
磁层
磁層是一个天体周围、以该天体的磁场为主的地区。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周围均有磁層。火星仅有局部的磁场,因此不能形成一个磁層。除此之外其它拥有磁场的天体如脉冲星也有磁層。.
查看 地层和磁层
穆棱组
棱组是位于中国吉林、黑龙江等地的下白垩世地层,1929年由王恒升命名。该地层以灰白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灰黑色泥岩、灰绿色凝灰岩、凝灰砂岩以及煤层等。.
查看 地层和穆棱组
節理
节理()是地質學名詞。當岩層受力而變形、斷裂,會產生破裂面。若破裂面兩側的岩块,沒有明显沿着破裂面发生位移,稱為节理;若有明顯位移,則稱為斷層。.
查看 地层和節理
红砾山组
红砾山组是位于中国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55年由地质部631石油普查队唐克义等人命名。该地层以灰白色石英粗砂岩、砂岩、砾岩为主,间夹棕色、棕黄色砂质泥岩等。.
查看 地层和红砾山组
纺锤螺属
纺锤螺属(學名:Fusinus),又名長旋螺屬,是一個從小型到大型海螺的屬級分類,峨螺總科旋螺科之下的一種腹足綱軟體動物。舊屬狹舌目,今屬新腹足類支序。.
查看 地层和纺锤螺属
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
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一座11.1厘米(4又3/8英寸)高的女性小雕塑,1908年出土于考古学家约瑟夫·松鲍蒂(Josef Szombathy)在奥地利的维伦多尔夫村(Willendorf)附近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雕像由一块产于外地的、带有红赭色彩的鲕粒石灰石雕刻而成,年代距今约2.2-2.4万年。现为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的收藏品之一。.
查看 地层和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用来确定作用在物理结构和其组件上的荷载所引起的荷载效应。 这种分析包含了多种结构存在形式,比如建筑、桥梁、车辆、机械、家具、生活用品、岩層、義肢和生物组织等。结构分析综合了应用力学、材料科学和用数学计算出结构的形变、内力、应力、,加速度和。结构分析的结果可以被用来确定结构健全与否,校验其可使用性,通常可以省去物理实验。结构分析因此成为结构工程设计的关键部分。.
查看 地层和结构分析
猴石沟组
石沟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穆棱市一带以及吉林的白垩纪地层,1929年由王恒升命名。该地层以黄褐色砾岩、砂砾岩为主,间夹砂岩、泥岩、凝灰质砂岩、煤线及薄煤层等。.
查看 地层和猴石沟组
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古代文明的总称。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因为这一文明的存在通過海因里希·施里曼对迈锡尼始于1876年的发掘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后续的发现证明迈锡尼在爱琴文明的早期(甚至任何时期)并不占中心的地位,因而后来更多地使用更为一般的地理名称来命名这个文明。.
查看 地层和爱琴文明
田家坝组
家坝组是位于中国陕西凤县、商县,甘肃康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74年由地质矿产部西北地质研究所齐骅等命名。该地层以紫红、土红色巨厚层砾岩为主,间夹粉砂岩。.
查看 地层和田家坝组
甘河组
河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鄂伦春旗一带及黑龙江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29年由谭锡畴、王恒升命名。该地层以灰黑、灰紫色玄武岩,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为主,间夹凝灰岩、砂质泥岩等。.
查看 地层和甘河组
界
有以下幾种含义:.
查看 地层和界
煤
(Coal)是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这样的沉积岩通常是发生在被称为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因为后来暴露于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认为是变质岩,例如无烟煤。煤主要是由碳构成,连同由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构成,主要是氢,硫,氧和氮。 在历史上,煤被用作能源资源,主要是燃烧用于生产电力和/或热,并且也可用于工业用途,例如精炼金属,或生产化肥和许多化工产品。作为一种化石燃料,煤的形成是古代植物在腐敗分解之前就被埋在地底,转化成泥炭,然后转化成褐煤,然后为次烟煤,之后烟煤,最后是无烟煤。煤產生之碳氫化合物经过地壳运动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亦即,煤炭就是植物化石。这涉及了很长时期的生物和地质过程。.
查看 地层和煤
登楼库组
登楼库组是位于中国吉林省、黑龙江松辽盆地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59年由松辽石油综合普查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灰黑、深灰、紫色泥岩、砂岩为主。.
查看 地层和登楼库组
白女羊盘组
白女羊盘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阴山地区的下白垩世地层,1966年由内蒙古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命名。该地层以流纹岩(上部),安山岩(中部),玄武岩(底部)为主,间夹凝灰岩、泥灰岩(上部),粗面岩(中部),砂砾岩和凝灰岩(底部)。.
查看 地层和白女羊盘组
白马雪山
白马雪山也作白茫雪山、白芒雪山,位于中国云南省德钦县东南部,是澜沧江和金沙江及其支流支巴洛河的分水岭,是云岭西支北部的高大山地,海拔一般在5000米以上,主峰拉扎雀尼,海拔5429米。主要由三叠系砂页岩为主的地层构成,为典型的构造侵蚀山地。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214国道穿过中部海拔4230米的白马雪山垭口。 白马雪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包括滇金丝猴在内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3种,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种子植物30种。1983年建立了白马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查看 地层和白马雪山
白湾组
白湾组是位于中国河南镇平县的下白垩世地层,1978年由河南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命名。该地层以黄色、灰白色块状泥灰岩(上部),灰绿、黄绿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下部)为主,间夹灰绿色粘土岩及砂砾岩(上部),灰白色砂砾岩(下部)。.
查看 地层和白湾组
銥異常
銥異常一般是指在地層中化學元素銥含量異常豐富的狀況。而這異常含量一般被認為是其他天體撞擊地球的撞擊事件證據,白堊紀與第三紀地層交界的K-T界線即為一典型的例子。.
查看 地层和銥異常
芦尚坟组
芦尚坟组是位于中国北京西山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33年由谢家荣命名。该地层以紫红、黄、灰、浅棕色砂砾岩为主,间夹泥页岩。.
查看 地层和芦尚坟组
蚌埠市
市,简称蚌,舊作--、--,别名珠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蚌埠位于华北平原南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淮河穿城而过,临近凤阳、宿州。由于史载蚌埠地区“古乃采珠之地”,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从而得名“珠城”。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1947年初蚌埠设市,直属安徽省,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省辖市(公元1947年)。蚌埠全市面积595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末,蚌埠市含三县总户籍人口379.52万,常住人口333.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万。蚌埠市下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五河县和固镇县三个县。 蚌埠拥有机械、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齐备的工业体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众多。京沪高铁蓄势待发、蚌埠新港百舸争流,交通十分便利。市辖三县均为全国商品粮大县,怀远石榴、五河螃蟹、固镇花生闻名遐迩。基础完备的工业、方兴未艾的农业、繁荣兴旺的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构成了这座年轻城市的综合经济框架。 蚌埠是中国三线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和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2016年度测评中,蚌埠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当前,蚌埠正处在经济快速上升期和对外开放的新起点,随着国家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和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蚌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产业、科技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蚌埠市在全国文明城市2016年度测评中,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2017年11月,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蚌埠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查看 地层和蚌埠市
韩国地理
韩国地理位置處在亚洲大陆东北部朝鮮半岛的南段,三面环海,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對海相望,东部和东南部与日本隔海為邻,是典型的半岛国家。韩国国土面积为10.0210万平方公里,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5%,人口5106.9万(2015年)。 韩国是个多山的国家,与葡萄牙、匈牙利或爱尔兰相似,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山地。纵贯韩国东海岸的太白山脉是韩国地质的脊梁。太白山脉东部受到海水侵蚀在韩国东海岸形成悬崖峭壁;西部和南部山势平缓,形成西海岸和南海岸的平原和近海岛屿与海湾。由于地势的原因,韩国的河流大多经过西部或南部的大陆坡流入黄海和韩国南海。韩国主要大的河流包括洛东江(525公里),汉江(514公里)和锦江(395.5公里)。 韩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温暖湿润;春秋两季较短。韩国降水主要集中在6至9月的雨季,冬季的降水量很小。韩国大部分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部沿海和济州岛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山地区为寒温带针叶林。 韩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但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数量很少。工业原料主要依靠进口,自给率仅为10%。由于缺乏中生代以后的海相沉积,韩国至今没有发现油田。能源矿产主要是无烟煤,但储量小。韩国储量相对较多的金属类矿物主要有金、银、铜、钼、铅、锌、镁、钨、锑、锡等。韩国非金属类矿物的储量很丰富。重晶石、云母、萤石和高岭土的储量很高。.
查看 地层和韩国地理
营城组
营城组是位于中国吉林省的下白垩世地层,1942年由森田义人命名。该地层以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上部),凝灰质砾岩、砂岩(中部),灰紫、灰绿色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下部)为主,间夹凝灰质砂岩、砾岩以及煤层(上部),安山岩(中部)等。.
查看 地层和营城组
萬煙谷
萬煙谷(Valley of Ten Thousand Smokes)是北美洲火山勝景,該谷地充滿了諾瓦拉普塔山爆發時噴出的火山灰,以及各種火山噴氣孔。萬煙谷位於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西南425公里的卡特邁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中。面積約為。屬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活動活躍,地震頻繁。.
查看 地层和萬煙谷
青山口组
青山口组是位于中国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上白垩世地层,1958年由地质部松辽第二石油普查勘探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灰、青灰、灰黑、黑色泥岩、页岩、砂质泥岩为主,间夹油页岩。.
查看 地层和青山口组
青桐林生態產業園區
青桐林生態產業園區,是臺灣一處位於臺中市霧峰區桐林里北坑溪一帶的自然生態風景區,鄰近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因園區有多種保育類貓頭鷹棲息,故有「咕咕村」之名。.
查看 地层和青桐林生態產業園區
順向坡
opl kl;;;kl;kl;l 順向坡(Dip slope),又稱傾斜坡、傾向坡,是一種地質環境,表示一個波面的沈積堆疊方向,較逆向坡容易發生山崩,常見於遭侵蚀作用的地层(例如,)。.
查看 地层和順向坡
页岩
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雲母、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为:.
查看 地层和页岩
褶曲
褶曲作用是由橫壓力形成,使地層中的沉積岩產生褶曲隆起,形成褶曲山脈;同時如果沉積岩受擠斷裂,會形成逆斷層或逆掩斷層。定義:水平岩層受橫向壓力擠壓而造成起伏, 實例:臺灣太魯閣山壁紋路 Z.
查看 地层和褶曲
觸口斷層
觸口斷層(Chukou Fault)是台灣嘉南地區的活動逆斷層,斷層長度約為28公里,可依據地質特性分成南北兩段。 北段位於嘉義縣竹崎鄉金獅村向南延伸至番路鄉觸口村,呈南北走向;南段位於觸口村向南延伸至台南市白河區關嶺里,約呈北北東走向。 此斷層北端在福建坪地帶,與大尖山斷層和水社寮斷層連接;南端位於關子嶺附近,與崙後斷層連接。.
查看 地层和觸口斷層
許雲基
許雲基(),臺灣臺中人,為原子核物理學家。在從臺中一中畢業後,許雲基曾赴日本內地的京都帝國大學工學部就讀,並於戰後轉回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並自該系畢業。 1947年,許雲基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的助教,與戴運軌和太田賴常等人一同於臺大重建荒勝文策團隊當年在臺大製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的,並成功於1948年完成了中華民國暨戰後全亞洲首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爾後,許雲基接手了太田賴常主持的原子核物理實驗室,並領導臺籍技師們屢次改良該實驗室之設備,使其成為1960年代亞洲最先進的原子核實驗室。爾後,許雲基由助教漸次升為講師、副教授、教授,進而在1962年成為臺大物理系的系主任。1985年,許雲基從臺大物理系退休,於1989年成為該系的名譽教授,並在2005年起率領重建原子核實驗室成為臺大物理文物廳。.
查看 地层和許雲基
马家村组
家村组是位于中国河南南阳县、淅川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周世全,韩世敬等命名。该地层以棕红色钙质粉砂岩、细砂岩为主,间夹砂砾岩、泥灰岩、灰绿色粉砂岩等。.
查看 地层和马家村组
马东山组
东山组是位于中国宁夏固原一带以及甘肃的白垩纪地层,1959年由石油部银川石油勘探局一二五队命名。该地层以蓝灰、灰绿、灰黄色薄中层状钙质泥岩、页岩、泥灰岩为主,间夹鲕状灰岩、隐晶灰岩、油页岩等。.
查看 地层和马东山组
马莲沟组
莲沟组是位于中国甘肃永昌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67年由甘肃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灰、灰绿、灰紫色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粉细砂岩为主,间夹泥灰岩与石膏等。.
查看 地层和马莲沟组
高黎贡山隧道 (大瑞铁路)
黎贡山隧道是大瑞铁路位于怒江车站和龙陵车站之间的一座隧道,跨越保山市龙陵县全境后进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是中缅铁路大理至瑞丽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总长34.586千米另一说为34.538千米,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的最长单线铁路隧道、亚洲最长山岭铁路隧道和世界第7长隧道。高黎贡山隧道于2015年12月1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22年5月31日,合同总造价36.28亿元,增建的Ⅱ线工程将在2025年11月30日竣工。高黎贡山隧道工程规模、建设难度与工程风险较大,被视为铁路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工程。2017年8月28日,随着“彩云一号”隧道掘進机在高黎贡山隧道工地始发,标志着高黎贡山隧道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高沟组
沟组是位于中国河南淅川县、内乡县、西峡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周世全、韩世敬、张永才命名。该地层以棕红、浅灰、灰黑色砾岩,细粉砂岩,钙质粉砂岩为主。.
查看 地层和高沟组
貴州小春蟲
貴州小春蟲(學名Vernanimalcula guizhouena)是一種化石,相信是最為古老的兩側對稱動物。它們出土於6億至5.8億年前的地層,只有0.1-0.2毫米闊。由於它們生存於末期,故被命名為小春蟲。 貴州小春蟲的化石是在中國陡山沱組地层被發現。陡山沱組地层完好地保存了化石,包括身體的軟體部份及細緻地方。小春蟲是三胚口結構的,有體腔、分隔的食道、口器、肛門、及成對的坑,相信是藏有感覺器官的。 小春蟲的描述充滿爭議。一些學者指它們並非生物,其實是長有磷酸鹽的埋葬人工製品。 貴州小春蟲的發現有重要的意義。動物可能是在較為大型的體型下演化成不同的門。寒武紀大爆發可能只是生物在體型上的增加及發展出能化石化的身體部份的時期。.
查看 地层和貴州小春蟲
鸡山组
鸡山组是位于中国甘肃成县及陕西的下白垩世地层,1944年由叶连俊、关士聪命名。该地层以灰绿、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砂岩、砂砾岩、砾岩以及煤层或煤线。.
查看 地层和鸡山组
辛庄组
辛庄组是位于中国北京西山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33年由谢家荣命名。该地层以紫红色泥岩(上部),岩屑砂岩(中部),紫红色砾岩(下部)为主。.
查看 地层和辛庄组
龙井组
龙井组是位于中国吉林延吉市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40年由西田彰一命名。该地层以紫红色砾岩、砂岩为主,间夹粉砂岩、泥灰岩等。.
查看 地层和龙井组
龙江组
龙江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龙江县一带及内蒙古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74年由王五力等命名。该地层以灰紫、灰绿色安山岩为主,间夹火山碎屑岩、火山沉积岩、酸性火山岩等。.
查看 地层和龙江组
连木沁组
连木沁组是位于中国新疆鄯善县的白垩纪地层,1956年由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56/56队夏公君等命名。该地层以棕红、紫褐、褐红色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粉砂岩为主。.
查看 地层和连木沁组
运河
运河是指人工开凿的规模比较大的,可以使水流流过的運輸通道。運河通常連接湖泊、河流和海洋,或橫貫半島、地峽而造。 相傳在四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已有開運河,但具體難以考證。信史上中國的胥河是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开凿于公元前506年。中國的京杭大运河是歷史上最長的運河,長約1700公里,但今日只有少部份河段可供航運。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土庫曼南部的卡拉庫姆運河,全長約1375公里,大部份河段都可航行。運河的主要用途是行駛船隻運輸貨物。在工業革命之後,由於建造成本和運輸時間的緣故,內陸運河逐漸被鐵路取代。許多運河目前都只剩下觀光用途,如威尼斯的運河。 运河主要可以分為二種:有一種是和現有的河流平行,分擔河流的水流量,在維持河谷及流域的條件下,通過建設水壩和水閘來調整水量,維持夠高的緩流水位。另一種則會越過分水岭的山脊,這種方式多半會需要在海拔最高點上方有水源供應。許多的運河。會興建在在山谷及其他水路高很多的地方。城市需要很多的水源,而海拔較高的運河可以提供水源給海拔較低的缺水地區。像羅馬帝國的高架渠就有類似功能。.
查看 地层和运河
近地超新星
鄰近地球的超新星,是指离地球距离充分近(大約少於100光年),以致于恆星死亡產生爆炸的結果足以對地球的生物圈產生影響的超新星。.
查看 地层和近地超新星
錫安國家公園
錫安國家公園(英文:Zion National Park),亦譯為宰恩國家公園,是一個位於美國西南部猶他州史普林戴爾(Springdale, Utah)附近的國家公園。這個佔地共229平方英里(593平方公里)的國家公園的首要景點是錫安峽谷,長15英里(24公里),並且有半英里(800米)深,其紅色與黃褐色的納瓦霍砂岩(Navajo Sandstone)被維琴河(Virgin River)北面支流所分割。其他著名特色有白色大寶座(Great White Throne)、棋盤山壁群、科羅布拱門(Kolob Arch)、三聖父與維琴河隘口(Virgin River Narrows)等。錫安與科羅布峽谷地帶的地質包含了九個意味著由150,000,000年前的中生代沉積作用而成的岩層。在該段時間的不同時期,暖流、淺海、小河、池塘與湖泊、大量沙漠和乾澡的近岸環境覆蓋了此地區。與科羅拉多高原形成有關的隆起運動使得該地區由10,030,000年前開始逐漸隆起了10,000英尺(3,000米)。 人類由大約在8,000年前開始於此地區居住,那時只有小數美洲原住民家族;其中一支家族在西元300年成為了半遊牧編筐時期的阿納薩齊印第安人(Anasazi)。隨著遊牧生活的減少,這族人在500年移居至維琴河附近。另一族人,費瑞蒙人(Parowan Fremont)亦在此居住。兩族人在1300年左右神秘地消失,並且被派盧士人(Parrusits)與少數其他南方派尤特人(Paiute)亞族所取代。摩門教徒在1858年發現了這峽谷,並在1860年代初期在此定居。1909年,米鄺杜域國家保護區(Mukuntuweap National Monument)成立,以保護此峽谷,而在1919年這國家保護區被擴張並改名為錫安國家公園(錫安是古希伯來語,意為避難所或聖殿)。而科羅布(或譯口拉卜、柯洛伯,Kolob)部份在1937年被宣佈為一個獨立的錫安國家保護區,並在1956年合併至錫安國家公園。 其位於科羅拉多高原、大盆地與莫哈維沙漠地區的交界,因此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與變化眾多的生物帶,容許更多不尋常的植物與動物種類生存。共有289種鳥類、75種哺乳類動物(包括了19種蝙蝠)、32種爬蟲類與無數品種的植物棲息於公園內的四個區域:沙漠、河岸、林地與針葉樹林。較為特出的巨型土壤動物包括了美洲獅、騾鹿與金雕,並且有重新引入的加州禿鷲與大角羊。而常見的植物品種有杜松(Juniper Pine)、槭(Boxelder)、灌木蒿與眾多不同的柳樹。.
查看 地层和錫安國家公園
胜金口组
胜金口组是位于中国新疆鄯善县、奇台县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56年由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56/56队夏公君等命名。该地层以灰绿、黄绿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间夹同样颜色的砂岩、泥质粉砂岩等。.
查看 地层和胜金口组
背斜
背斜(Anticline)是褶皱的基本形态——褶曲的一种,指岩層發生波状弯曲時,其形狀向上凸起者,其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背斜发育的结果通常为山岭进而成长为褶皱山,但有许多背斜顶部会因受到张力而被侵蚀成谷地.
查看 地层和背斜
阿布山组
阿布山组是位于中国西藏阿布山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86年由西藏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吴瑞忠等命名。该地层以红色砂岩、砾岩为主,间夹砂砾岩、泥灰岩等。.
查看 地层和阿布山组
阿拉摩龍屬
阿拉摩龍屬(學名:Alamosaurus)又譯阿拉莫龍,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薩爾塔龍科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牠們是一種大型的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身長估計達45公尺以上Holtz, Thomas R. Jr.
查看 地层和阿拉摩龍屬
阜新组
新组是位于中国辽宁阜新一带以及吉林、内蒙古的下白垩世地层,1929年由王竹泉、黄汲清命名。该地层以灰白、灰色砂岩、砾岩为主,间夹深灰、紫红色泥岩、碳质页岩以及多层煤。.
查看 地层和阜新组
赤金堡组
赤金堡组是位于中国甘肃玉门及与内蒙古交界地区的下白垩世地层,1941年由王尚文命名。该地层以紫红、灰绿色砾岩、砂岩、砂质泥岩、灰黑色页岩为主,间夹煤层与泥灰岩。.
查看 地层和赤金堡组
铱
銥是化學元素,符號為Ir,原子序為77,屬於鉑系過渡金屬,为質地堅硬易碎的銀白色固体。銥是所有元素中密度第二高的元素(僅次於鋨),而其耐腐蝕性是所有金屬元素中最高,在2000℃高溫下仍然能抵抗腐蝕。雖然固態銥只能受少數熔融鹽和鹵素侵蝕,但是銥粉末则相比之下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燃燒。 1803年,史密森·特南特在自然鉑礦石的不可溶雜質中發現了銥元素。由於該元素的鹽有眾多鮮豔的顏色,所以他根據希臘神話的彩虹女神伊里斯(Iris)把這新元素命名為「Iridium」。銥是地球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其全球年產量及年消耗量只有三噸。自然存在的銥有191Ir和193Ir两种同位素,後者的丰度較高。銥的其他同位素都是不穩定同位素。 最有實用價值的銥化合物包括其與氯所產生的鹽和酸。銥還可以形成多種有機金屬化合物,用於工業催化反應和科學研究。銥金屬可用作高耐蝕性高溫工具的材料,用於製造火花塞、高溫半導體再結晶過程所用的坩堝以及氯鹼法所用的電極等等。一些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也有用到銥的放射性同位素。 一些隕石的含銥量比地壳的平均銥含量高出許多。K-T界線(白堊紀-第三紀界線)黏土層上的銥含量異常高,因此科學家提出了有關6600萬年前大型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等許多物種滅絕的假說,這一滅絕事件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根據估算,地球中銥的總含量應比地殼中的銥含量要高很多。但與其他鉑系金屬一樣,銥密度高,且容易與鐵結合,因此在地球形成後不久、仍處於熔融狀態時,大部份銥都已沉到地底深處。.
查看 地层和铱
野柳風景特定區
野柳地質公園,又稱為野柳風景區,是位於臺灣新北市萬里區野柳里的風景區,位於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範圍內。由於其天然的地質景觀,而成為臺灣北海岸知名的之一。.
查看 地层和野柳風景特定區
金刚泉组
金刚泉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甘肃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53年由甘克文、孟庆林、张家环、谢庆辉命名。该地层以棕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泥岩为主,间夹棕黄、灰白、灰绿色的砾岩、砂砾岩、砂岩、泥岩等。.
查看 地层和金刚泉组
金石滩
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查看 地层和金石滩
金矿开采
金矿开采是指从富含金的地层中开采黄金的过程。目前有多种技术可以从地层中开采出黄金,最原始的方法是淘金。目前工业上多用氰化法提纯金,但氰化物有毒,因此正在开发新的提金试剂。人類在數千年前就開始開採黃金了。.
查看 地层和金矿开采
长财组
长财组是位于中国吉林和龙市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59年由杨学林命名。该地层以砾岩、砂岩、粉砂岩(上部),砾岩、凝灰质砾岩、砂岩、页岩(下部)为主,间夹碎屑岩、熔岩、煤层(上部),煤层(下部)等。.
查看 地层和长财组
长湖 (云南)
长湖,又称为藏湖,是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的一个湖泊,乃彝族撒尼人的母亲湖。.
查看 地层和长湖 (云南)
苏巴什组
苏巴什组是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胜金口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56年由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56/56队夏公君等命名。该地层以棕红、灰白色砂岩、褐红色砂质泥岩、灰白、暗灰色砾岩为主。.
查看 地层和苏巴什组
苏红图组
苏红图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白垩纪地层,1980年由宁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张汉杰等命名。该地层以安山岩、玄武岩为主,间夹灰绿、灰色粉砂岩、粉砂质灰岩、褐红色砂岩、砾砂岩。.
查看 地层和苏红图组
雪山组
雪山组是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及西藏(唐古拉山)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66年由地质部综合研究队命名。该地层以灰白、灰绿色碎屑岩(上部),紫色碎屑岩(下部)为主,间夹砾砂岩、灰岩、砾岩(上部),少量灰岩(下部)。.
查看 地层和雪山组
老然组
老然组是位于中国西藏昌都类乌齐县至察雅县、芒康县一带的白垩纪地层,1979年由赵喜进等命名。该地层以灰褐、灰紫色泥岩、砂岩,黄绿、浅黄色粉砂岩、泥岩为主。.
查看 地层和老然组
逆斷層
逆断层(reverse fault或thrust fault),是斷層的一種,位於弧前盆地,其斷層上盤的岩體相對於下盤,往上移動,原來位置較低的地層會移動到位置較高地層的上方,因此較老的地層會出現在較新地層的上方,而所謂的逆也就是指最後位於上層的岩盤沒有因為重力順著破裂面下滑成為下盤。逆斷層一般都是因為壓縮力所造成。 断层上盘推移较远,与原地基岩不是一个整体,属外来岩体,称为推覆体。 逆衝斷層(thrust)則為角度較小的斷層 en:Reverse fault Category:地質學 Category:斷層.
查看 地层和逆斷層
虎头寺组
虎头寺组是位于中国云南、西藏的上白垩世地层,1973年由云南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灰棕、浅灰白、浅黄绿色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间夹泥质粉砂岩(包含铜砂岩)等。.
查看 地层和虎头寺组
枚方市
枚方市()是位於大阪府東北部的城市,與京都府、奈良縣接鄰,以七夕傳說和用菊花做的偶人展聞名。於2001年4月1日成為特例市。 由於京阪電車的緣故,成為大阪府下主要的住宅區。.
查看 地层和枚方市
掃叭隧道
掃叭隧道,是一座位在臺灣花蓮縣瑞穗的已廢棄鐵路隧道。.
查看 地层和掃叭隧道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主要是研究岩石的构造形态、空间分布和形成原因,从而揭示地壳运动的规律。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区域地质调查、资源勘探等领域。结构地质学的主要目标是使用当今岩石几何形状的测量数据揭示岩石中变形(形变)的历史信息,并最终理解导致观察到的应变和几何形状的应力场。 这种对应力场动力学的理解可以与地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联系起来; 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了解由于板块构造所造成的区域性岩石变形模式(例如,造山运动,裂谷)的特定区域的结构演变。.
查看 地层和构造地质学
李三沟组
李三沟组是位于中国内蒙古固阳县一带的白垩纪地层,1972年由洪友崇等命名。该地层以灰绿、灰白色砂砾岩、砂岩、砂质泥岩(上部),灰绿、灰紫色砂质泥岩(中部),砖红、灰白色砾岩(下部)为主,间夹砂砾岩(中部)等。.
查看 地层和李三沟组
李洼峡组
李洼峡组是位于中国宁夏固原以及陕西、甘肃等地的下白垩世地层,1959年由石油部银川石油勘探局一二五队命名。该地层以灰白、灰绿、紫红、蓝灰色砂岩、泥岩、泥灰岩、灰岩为主。.
查看 地层和李洼峡组
松木河组
松木河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桦南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60年由徐衍强命名。该地层以酸性熔岩(上部,称为敖其段),灰、绿灰、紫灰、黑色中性熔岩(下部,称为西格木段)为主,间夹中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上部),火山碎屑岩、中基性至中酸性熔岩(下部)。.
查看 地层和松木河组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基於原子尺度的量子磁物理性質。具有奇數質子或中子的核子,具有內在的性質:核自旋,自旋角動量。核自旋產生磁矩。NMR觀測原子的方法,是將樣品置於外加強大的磁場下,現代的儀器通常採用低溫超導磁鐵。核自旋本身的磁場,在外加磁場下重新排列,大多數核自旋會處於低能態。我們額外施加電磁場來干涉低能態的核自旋轉向高能態,再回到平衡態便會釋放出射頻,這就是NMR訊號。利用這樣的過程,可以進行分子科學的研究,如分子結構、動態等。.
查看 地层和核磁共振
桨叶属
桨叶属(Eretmophyllum Yokoyama,1889),是银杏类植物的一个营养叶的形态属,分布在侏罗纪到白垩纪的地层。 桨叶的叶柄较明显。叶呈狭舌形,不分裂,顶端钝圆。叶脉较粗,在基部两歧分叉。叶上下表皮具有气孔器,或仅下表皮具气孔器。 Category:银杏目 Category:化石 Category:古植物.
查看 地层和桨叶属
水力压裂
(油层)水力压裂(Hydraulic fracturing,又称为水力劈裂、水力裂解技術)是开采页岩气时所用的方法,用水压将岩石层压裂,从而释放出其中的天然气或石油。1947年人类第一次使用水力压裂技术。现代水力压裂技术,与1998年首次在德克萨斯州的巴涅特页岩使用,此技术称为水平减阻水力压裂技术,使提取页岩气更加经济。水力压裂的原理是将高能量加压压裂液注入一个可以产生很多新裂隙的储层中。此技术可以提高碳氢化合物的萃取率和最终采收率。 水力压裂是一项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油气井增产措施,水力压裂法是目前开采天然气的主要形式,使用掺入化学物质的水(压裂液)灌入页岩层进行液压碎裂以释放天然气。这项技术在10年中在美国被大范围推广,但美国人正在担忧这项技术将污染水源,从而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并认为这种技术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包括使自来水自燃,引发小幅地震等。反对者指出潜在的环境影响,包括地下水的污染,淡水耗损,空气质量的风险,气体和水力压裂化学品迁移到地表面,泄漏和回流的表面污染,以及这些问题对健康的影响。.
查看 地层和水力压裂
永安村组
永安村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嘉荫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79年由黑龙江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灰绿、黄灰色粉砂岩、细粒长石砂岩以及灰、黄灰色泥岩为主,间夹泥灰岩、石膏、褐煤层等。.
查看 地层和永安村组
民和组
民和组是位于中国甘肃民和县一带的下白垩世地层,1973年由青海石油普查队命名。该地层以棕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上部),棕色砾岩、细砾岩(下部)为主,间夹细砂岩、石膏(上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下部)。.
查看 地层和民和组
沉积学
沉积学(sedimentology)这一概念最早由H.
查看 地层和沉积学
沙河子组
沙河子组是位于中国辽宁法库县一带以及吉林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43年由坂口重雄命名。该地层以黄褐、黄灰色复成分砾岩、砂砾岩、长石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为主,间夹煤层或煤线。.
查看 地层和沙河子组
泉头组
泉头组是位于中国辽宁昌图县一带以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上白垩世地层,1926年由羽田重吉命名。该地层以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砾岩(松辽盆地内),粗砂岩、砾岩(盆地边缘)为主,间夹泥质页岩(盆地边缘)。.
查看 地层和泉头组
渔亮子组
渔亮子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嘉荫县、孙吴县一带的上白垩世地层,1979年由黑龙江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马万昌等命名。该地层以灰绿、黄色砂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为主,间夹。.
查看 地层和渔亮子组
清水河组
清水河组是位于中国新疆沙湾县昌吉河至清水河一带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75年由王爱民等命名。该地层以灰绿、黄绿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为主,间夹褐色、紫红色砂质泥岩。.
查看 地层和清水河组
溶洞
溶洞指的是由雨水或地下水溶解侵蚀石灰岩层所形成的空洞。又称钟乳洞、石灰岩洞。.
查看 地层和溶洞
滴道组
滴道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鸡西市一带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43年由森田义人命名。该地层以中性火山岩(上部),中粗粒砂岩(中部),砾岩、砂岩(下部)为主,间夹砂岩(上部),巨厚层泥岩、粉砂岩、凝灰岩、煤层(中部)等。.
查看 地层和滴道组
木屐寮斷層
木屐寮斷層(Muchiliao Fault),位於台南市的活動斷層,屬於逆移斷層,呈北北東走向,由台南市白河區頭崎內里向南延伸至六重溪北岸崁內里,長約7公里。.
查看 地层和木屐寮斷層
指準化石
指準化石(Index fossils,又稱為標準化石、指標化石、指相化石、示相化石)是指一種可以被用來推知所處地層的地質年代之化石。其運作原理基於一個前提上:雖然沈積物可能會因為沈積時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形狀,但它們很有可能會包含有同樣一種生物的化石。假如該物種只存在於一相對短暫的時期(以地質學的角度來說,可能歷時約幾十萬年),那麼只要我們檢視的地層中含有相同的化石,就足以判斷出這些地層可能是在該特定時期間所沈積。被用來測定地質年代的指準化石物種存在時間越短,判定地質年代的準確度就越高。 基於以上緣故,一些演化非常快的生物之化石,會更具有地質學上的價值。除此之外,一種好的指準化石物種,還要有常見、容易辨識,與生存範圍廣闊等特性。尤其是最後一點:假如某種指準化石的物種分佈範圍很狹隘,那麼在兩個不同地區利用它來鑑定出同屬一個時期的地質之機會,相對上就會小了許多,而減損了指準化石的應用性。 Category:化石 Category:地質學 he:מאובן#מאובן מנחה.
查看 地层和指準化石
截流站
截流站為一種建設於河道上,並用於攔截水流的水工構造物與環保工程。截流站設立的目的在於,在河道將受汙染的河水排放至大海前,預先透過截流站將汙水截流,並運送至汙水處理廠淨化後,再排放至海洋中。.
查看 地层和截流站
明水组
明水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绥化市一带以及吉林、内蒙古的上白垩世地层,1960年由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研究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灰棕、灰白、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上部),灰绿、棕红、灰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下部)为主。.
查看 地层和明水组
测井
测井是通过钻井眼对地层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把样品带到地上直接观察,也包括把放到井眼里的仪器进行的物理测量。测井可在井的任何时候进行,包括钻井,完井,生产和弃井。测井是为了钻探油气,地下水,勘探矿物和地热,也包括环境和土工技术研究。.
查看 地层和测井
新宿
新宿()是位於日本東京的地名,指的是以新宿站為中心的地區,與澀谷、池袋并列為東京3大副都心之一。其大部分區域隸屬東京都新宿區管轄。其名稱來自於此地昔日甲州街道的宿場町「」()。 新宿原本為東京市郊,至昭和年間才成為東京市中心的一部分,並隨著新宿站的轉運機能逐漸提升,而與丸之內、日本橋等山手線東側商圈並列為東京主要的中心商務區之一。時至今日,新宿站西口的西新宿是日本少有的摩天大樓集中區,聚集了大量的企業總部和政府機關,東京都廳舍即位於此;另一方面,位於新宿站東口的新宿二丁目與大阪的堂山町並列為日本最大的同志村,歌舞伎町則是日本少數的大型紅燈區之一。.
查看 地层和新宿
撞擊事件
天文學上的撞擊事件(Impact event)是指地球或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彗星等其他天體互相碰撞的事件。根據歷史記載,有數百個在特定地區造成死傷以及財物損失的小型撞擊事件(包含火流星爆炸)被記錄下來。在海洋發生的撞擊事件可能造成海嘯對海洋和海岸造成損害。 最近的一次重大撞擊事件發生在700 BC爱沙尼亚的卡里,形成卡里隕石坑。 自從撞擊事件研究成為現在科學界的顯學後,在許多科幻作品中撞擊事件是重要的情節和背景知識。.
查看 地层和撞擊事件
曼宽河组
曼宽河组是位于中国云南江城县、勐腊县的白垩纪地层,1966年由云南地质局十六队命名。该地层以紫红、褐紫红色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细粒石英砂岩等。.
查看 地层和曼宽河组
景星组
景星组是位于中国云南兰坪、思茅、墨江一带的上侏罗世至下白垩世地层,1965年由云南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命名。该地层以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上部),灰、灰白、浅黄色块状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下部),灰色钙质砾岩、粗砂岩(底部)为主,间夹细砂岩(上部),紫红、灰绿色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等(下部)。.
查看 地层和景星组
1975年
1975年欧洲冠军杯决赛(1975 European Cup Final),于1975年5月28日在法国巴黎王子公园球场举行。对阵双方为德国的拜仁慕尼黑和英格兰的利兹联。拜仁慕尼黑凭借弗朗茨·罗特和盖德·穆勒在下半场的两粒进球,以2比0战胜利兹联,取得欧洲冠军杯两连冠。.
查看 地层和1975年